引用 @super_wade 发表的: 分阶段,分对象,对小学生教小学生的方法。其实你仔细回想,小学有一部分知识是不严谨的,但是严谨了学生就理解不了了。科普也是一样,你说的严丝合缝就起不到普的作用了。还有,理论也是逐步发展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引用 @萨莎格蕾 发表的: 我也觉得这个博士有问题,可能学术水平高,但是人品绝对不咋地。另外,我不相信他比李永乐涉猎更广。李永乐讲的多,难免会错,我觉得指出来就好了。但是你看这个博士的样子,就像是吃了他家大米,刨了他家祖坟似的
引用 @ZRichard 发表的:我没看过李永乐的科普,但我觉得这种什么都能给你科普什么都懂,无非就是比高晓松高端一点内行一点,不过多评价,我相信更专业的人
引用 @神刀堂大弟子 发表的: 怼得好。李永乐老师现在有点飘了,各行各业,各个学科都要插一脚。他的理解可能比我们普通人厉害一点,但是在真正的技术大牛面前差的有点远。
引用 @劝不转拗相公 发表的: 谁都会出现错误,有人可以指出错误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当应该就事论事,“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虽然我没有怎么看过李永乐老师的视频,但是好的科普视频的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了知识的乐趣和魅力,而不是错误的本身。万事万物都是在否定中发展,如此反复,但是因此人身攻击就是自己道德败坏低下了。
引用 @dp 发表的: 李永乐主要是天赋好,现在这么大的摊子,什么都想评两句,很多我觉得都是现学的,注定要出问题
引用 @源頼光 发表的:高晓松能跟正经读书的比了都…不是家里背景惊人能读大学么
引用 @为皇分嘘嘘 发表的:为了娱乐就可以放弃严谨吗。还有你没看过李永乐发表什么评论。您就是那种什么都不知道就劝人大度的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 @灶门弥豆子 发表的: 知识是没有乐趣的
引用 @uncle_juan 发表的: 当时华晨宇科普乐理有问题都被骂成什么样了 但这就是感受乐趣了 错了就是错了 尤其是科普 懂得人还能思考对错 不懂得人觉得你说的就是对的 那这样得科普还有什么意义
引用 @追上以前的自己 发表的: 重点不是对不对吗?如果能给大家增加正确的知识就不应该去否定他。
引用 @虎扑JR1810820128 发表的: 李永乐老师也是清北的,谢谢
引用 @劝不转拗相公 发表的: 对学习知识而言,乐趣是最好的老师,获得学习乐趣的过程,是人主动向知识靠近,而非填鸭式喂养。
引用 @莱昂贝利 发表的: 问题是这个人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对的呀 之前我们认为李老师很厉害,他说的是对的 但是今天又有人说他错了 问题是,谁知道他怼李老师的那些东西对不对呢?反正我们又听不懂
引用 @1雄赳赳气昂昂1 发表的: 有没有院士解释下🐶
引用 @Herr_Snow 发表的:除了个人能力,一切都是零。。。 说这句话的人背景更强大,怎么只上了个中专?
引用 @劝不转拗相公 发表的: 我没有说放弃严谨吧,我只是说因为部分否定整体是愚蠢的,建议适当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引用 @胖大山 发表的: 一个讲科普的中学老师,又是做学术发论文的,扯什么学术不端。即使有些错误,也只是知识点的缺乏。永乐大帝太火了,有人看着眼红。
引用 @萌神可达鸭 发表的: 只?后来不还是专升清华,补考不过直接取消那门课。
引用 @灶门弥豆子 发表的: 真正学习光靠科普两下根本就没用,喜欢科普和喜欢知识是两码事。
引用 @axw500 发表的: 支持博士 哪怕是科普目的,也需要严谨的。通俗不是能是错的。
引用 @stepward 发表的: 之前的薛兆丰,李永乐这种做科普的特别容易被业内人士怼。因为科普必须用浅显的语言解释专业的知识,怎么可能完全精准。这些专业的人士不做科普,看别人做大了就不爽,一个个都出来,显得自己很牛逼。牛逼你怎么不去科普?
引用 @Dodo渡渡鸟 发表的:这个博士反驳的挺好,但是这态度都有点人身攻击在里面了,多大仇
🔥 最新回帖
我觉得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东西,有些东西可以不那么严谨,但是完全弄错吧!况且初高中还在物理打基础,研究这种天体物理早了点吧
这个43错的太离谱了吧,他气也正常
🛋️ 沙发板凳
高晓松能跟正经读书的比了都…不是家里背景惊人能读大学么
重点不是对不对吗?如果能给大家增加正确的知识就不应该去否定他。
科普是为了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严谨,否则让不了解的人很容易就产生错误的认知
知识是没有乐趣的
顶配老梁
那你还真小看人家了,人家正经考上的,地理好像还是那年北京最高分
为了娱乐就可以放弃严谨吗。还有你没看过李永乐发表什么评论。您就是那种什么都不知道就劝人大度的人?
各行各业 各个学科都插一脚 不是黑点吧?在你眼里懂得多不如你懂得少的?
我没有说放弃严谨吧,我只是说因为部分否定整体是愚蠢的,建议适当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李永乐老师也是清北的,谢谢
给普通人科普不需要有很高深的学术,讲多了也不懂,其实李永乐很多科普都是高中数学物理知识,只是很多人学了不会用而已
当时华晨宇科普乐理有问题都被骂成什么样了 但这就是感受乐趣了 错了就是错了 尤其是科普 懂得人还能思考对错 不懂得人觉得你说的就是对的 那这样得科普还有什么意义
对学习知识而言,乐趣是最好的老师,获得学习乐趣的过程,是人主动向知识靠近,而非填鸭式喂养。
我已经清楚说了,第一要看到否定因素,也就是自己错误。第二不能因为部分错误而否定整体。
除了个人能力,一切都是零。。。 说这句话的人背景更强大,怎么只上了个中专?
在没能力确定自己的科普是正确的之前就进行科普不该怼吗?
驴唇不对马嘴,人家反驳的是 靠家里关系上清北 ,哪里扯到李老师了?
李永乐讲的不做评价,但这个博士生的素养以及情商有待考证,至于能力看看有什么成就吧
这个博士反驳的挺好,但是这态度都有点人身攻击在里面了,多大仇
不然怎么会有术业有专攻
我觉得挺有的
这个我不认同 理解世界对很多人来说是很大的乐趣 比如我
真正学习光靠科普两下根本就没用,喜欢科普和喜欢知识是两码事。
你看看不就明白了吗。他就是科普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入门的。
看看人家是干什么的在bb吧
科普也要建立在严谨的基础上吧,这明显就是李永乐自己都没弄明白,就急于向大家科普,未免有点急功近利的意思,科学的东西严谨是底线。当然了视频里这个老师可能也有点偏激
这里有什么问题吗?
同意复旦博士的意见🐶
只?后来不还是专升清华,补考不过直接取消那门课。
听你这洗的,我还以为博士错了呢
虽然这么比喻不恰当,就跟高晓松一样。各方面都显得自己懂,但是在真正的业内人士看来,啥玩意啊
???
你可以说他从小教育资源好,所以考的好,但是没必要这样恶意揣测,他正经考上清华的。
我觉得科普和专业科学研究是两个体系 受众不同 目的也不同 我觉得科普即使讲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看科普本就不是为了追求真理 而是引起兴趣或者了解简单概念 真的有需要或有兴趣深入研究就去读专业文献进行深入研究了
瞎科普还对了?
在理
没算盘否定,但是做事不严谨还不许说了?
是啊,不过有一说一,李永乐老师也是被捧高了些,吹得越高,跌得越重,事物的发展总是要走向反面的。东汉大臣李固的《遗黄琼书》说“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你这个类比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也不是最合适的解释。李永乐怎么也是正儿八经的人民教师,受过严谨的学术训练,对于一个问题求证论证的过程要更有理有据而不是像高晓松那样漫天胡扯张口就来,真要类比更像是百家讲坛嘉宾的平均水平(不如早期杨振宁这样专业的学术大牛,强于袁鹏飞这样的历史发明家),比高晓松这种装逼之流还是要强很多的,虽然他们的作品性质在一些观众眼里或许会趋于一致。我更喜欢用曾经的一句流行语来解释,高晓松和真正的专家学者之间差了100个李永乐。 [ 此帖被中国神龙在2020-05-18 14:38:17修改 ]
看完视频吧 这个李永乐科普是原则性错误了
之前的薛兆丰,李永乐这种做科普的特别容易被业内人士怼。因为科普必须用浅显的语言解释专业的知识,怎么可能完全精准。这些专业的人士不做科普,看别人做大了就不爽,一个个都出来,显得自己很牛逼。牛逼你怎么不去科普?
那你就是说,人红了什么话都可以说?那还要个锤子科学家,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身为一个老师,讲错了被指正,不应该虚心接受吗
你们在说谁😳
所以你好好看看是不是正确知识??
为什么必须先看李永乐的视频才能说这些话呢?说的话有哪里不对吗?是李永乐老师科普错误让你遭受什么严重损失了?科普严谨是没错,为什么非要人身攻击呢?说白点,还不是因为不骂就没人关注了呗,一种财富密码而已
但更专业的人很少出来跟你讲这些东西,搞科普的人出现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人家好心努力的去学习知识,以尽量通俗的语言给大众科普反而被网络院士怼成飘了,既然是科普尤其是跨学科就不可避免会有错误,深度也不可能去和专业人士比。逮着一点缺点就使劲踩不会让人显得高明的
科普是属于知识本身的,何谓喜欢,我觉得是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情感行为,你都没有了解,谈何喜恶呢?
为什么牛逼的要去做科普🐶
拉倒吧,没错一年出一期,有小瑕疵半个月一期。我宁愿出点错,我看视频是搞学术的吗?科普的意义是什么,高大上的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培养对知识的兴趣,金字塔尖的后浪有多少,我反正不是
李永乐和高晓松最大的不同,就是李永乐把原理和证明写给观众看。 所以即使他不是每一行的专家,他的科普都是可参考的。
什么事都有乐趣,也许你不觉得有,但很多人觉得有,而且很大
扯淡,科普就能够瞎讲?科普不是应该很严谨的事情?
别搞笑行不,科普的知识是错的还要就事论事?
我是学物理的,我也喜欢看李永乐的视频,还是能学到不少东西的,但的确是有一部分不懂装懂,因为一些东西也是他自己现学现卖,没深入了解浅尝辄止。科普最起码的原则是正确严谨,有一丁点错误就会误导别人。我相信就算是李永乐自己看到这个视频,也会承认错误,谦虚改进,这个是对待科学的基本态度
你说错了,首先,大多数人并不是为了体会所谓知识的乐趣,是真真切切为了了解这个知识点,就是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有这个现象,我就是想了解好奇这个知识点本身。另外,错误有很多种,有的是自己知识错误,这点跟你本人没关系不是主观的,有的就是假冒不懂装懂,这么专业的知识,在观众看来可能会认为是专业分歧,其实不是,是常识错误,也就说是说在专业人士看来你就是主观犯错不懂装懂,就是常识逻辑就有错误。这就是为什么高晓松老梁李永乐之流会引起许多人反感,反感的这些人许多事科班出身,不容许在本专业内缺乏常识。观众严重的科学观点分歧(毕竟许多人看起来像天书),在专业人士眼里就是常识判断错误,基本的错误,这是无法容忍的。
没错,就一帮眼红柠檬精,科普的意义是什么,培养普罗大众对知识的兴趣。这些玩意不过是恨不得李永乐死的垃圾同行罢了,李永乐看这垃圾一眼都输了
你都没看过你搁这说个🔨呢,主观臆想的吗?
好像抢你饭碗似的,咋就飘了?就因为涉猎广泛?错了可以改正纠正,到你这就飘了?你是有多看不惯别人?
我觉得是有团队
我是觉得即使是科普也要严谨,李永乐现在做大了,背后有团队什么都要做,大部分应该是现学的,这样更要严谨。但李永乐好就好在能给人讲明白,而视频中这个博士显然口才不太行,讲个进动讲的磕磕绊绊。
对,感觉这个人和李永乐有私仇,后面一直在人身攻击
团队吧,现学都没这么厉害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