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冷魅神 发表的:科普和科学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引用 @央行北平分行方步亭 发表的: 大哥,他一年讲多少,各行各业都有。偶尔错几个很正常吧。谁能保证那么多行业一个都不错的。
引用 @爱逞强的狮子 发表的: 至少要说对了,这是底线,只想想有趣的话,不是本末倒置了?
引用 @dp 发表的: 李永乐主要是天赋好,现在这么大的摊子,什么都想评两句,很多我觉得都是现学的,注定要出问题
引用 @ZRichard 发表的:我没看过李永乐的科普,但我觉得这种什么都能给你科普什么都懂,无非就是比高晓松高端一点内行一点,不过多评价,我相信更专业的人
引用 @谏壁女婿 发表的:科普界的高晓松 开始恰烂钱了
引用 @你下贱 发表的:你能亮上来不是因为水平高说得对,而是因为步行街水平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总是被前排或者高亮带着走,人云亦云。
引用 @联盟未来的招牌 发表的:只要李永乐没说以我为准,那就没什么问题。说得多错的多,尤其这种想做成系列的东西,中国的老师一向教育学生要有怀疑精神,高中老师在课堂上也会讲错,哪怕是已经教了10年的东西。
引用 @那条叫皮蛋的狗 发表的: 不是说多错多,是你不懂的东西,你可以选择不说,而不是一定要去科普这玩意。。 不懂,又要去科普,这本身就是错的。。。
引用 @联盟未来的招牌 发表的:你需要判断一个人是主观故意讲错还是客观上当时他有没有知道自己讲错。 中国人讲不知者无罪,就算是律师也会记错法律条纹,医生也会做错手术,你这种说法是完全不支持跨界,但实际上大多数创新都在跨界之处,这种跨界科普我是支持的,哪怕有一次两次基本知识是错了,或者角度错了,只要不是主观故意的,我都是能接受的,鼓励大家大胆尝试跨界。另外,很多事你要懂吸收的是什么,哪怕知识是错的,但是角度很新颖,那也是好的。 还是那句话,这种科普只要不是说以我为主,我是鼓励大家大胆跨界,展示事物的多面性。
引用 @那条叫皮蛋的狗 发表的: 他选择去做一个up科普这件事就是主观的。 我讨论的不是他讲错的主观与否的问题,他做错了,后面补一个视屏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很正常。 可是,我说的是他选择跨界去讲的问题。 医生做错了手术,律师记错了条文,这都无可厚非,可是他这是一个医生跑去法庭,一个律师拿起了手术刀的问题。 你不懂,你选择跨界去讲,不管你主观客观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容对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错的,这种行为是不负责的。这种跟论坛吹牛性质不同,他是打着科普的旗号的,他就应该做到严谨,就像视屏里说的那样,他至少花一天时间,自己去算一下。 如果说你准备了,但是偏差了,口误了,这种行为不算错。 如果说你不想算,不会算,你还要去信誓旦旦的打着科普的旗号,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错的。 就跟人说高晓松一样。。。
引用 @Pinocchioi 发表的: 李永乐的受众还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吧,就是个科普,学生也就稍微了解一下,太较真也没啥意思。
引用 @不会学微观 发表的: 我严重怀疑你是不是博士……你真的懂学术吗
引用 @取个拉风的昵称吧丶丶丶 发表的: 李永乐哪怕是讲错了,大部分人都听不懂,也不会太在意去死盯着这个点,这个博士搞这么一手有蹭热度的嫌疑
引用 @联盟未来的招牌 发表的:我的观点在于,首先我鼓励跨界,即使有错,也鼓励大胆跨界。我不介意老师给学生讲一个医学知识,即使这里面出现错误。 现代社会,行业越分越细,任何领域想做到95%以上的正确率,可能要花费5年以上,这完全没必要,即使有较高的错误率依然可以做跨界科普,核心观点就是创新在于跨界,反而很多新的事物中产生,不用事事准备好。
引用 @为皇分嘘嘘 发表的:为了娱乐就可以放弃严谨吗。还有你没看过李永乐发表什么评论。您就是那种什么都不知道就劝人大度的人?
引用 @祖传三代庸医 发表的:要求人说的每句话都是正确的,这是不可能的。 其实所有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都出过错,出错指出错误即可,人身攻击性质就变了。
引用 @super_wade 发表的: 我回去看了一遍李老师的视频,黑板上写的1.3确实是李讲错了,2.4有点断章取义了。但他最后的话太过了
引用 @祖传三代庸医 发表的:这人是要推广自己的视频,蹭热度罢了。
引用 @爱逞强的狮子 发表的: 什么时候指出错误也变成人身攻击了?
引用 @联盟未来的招牌 发表的:算一天,算一周,算一个月都不能避免一个人在另外一个领域犯错。能做到主观上自洽就可以,毕竟对待一件事物,每个的认知,角度,知识来源都可能不一样。
引用 @Tsar6666 发表的: 一个外行还是不要去挑战一个人的专业,或者去挑战一个人为之付出终身的事业,那个专业的人会觉得那个外行是在羞辱他,是在侮辱一个为之奋斗终身的信仰。在这个层面上,这位博士骂几句娘我都觉得算是轻饶了。也就是为什么当年翟博士论文会有这么大影响,很多博士为了能毕业,奋斗无数个日日夜夜,结果一个外行瞎胡闹,在广大硕博眼里,简直是没规矩没王法了
引用 @车友会光头强 发表的: 李永乐其实好多讲的都是从知乎或者其他论坛抄的,上次傅立叶有一期他讲的我在知乎看到过原稿。只不过他人设没巫师那么高调,学术界借鉴一下也是常事,所以没人扒他洗稿
引用 @拜仁教练克洛瓜 发表的: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李永乐是给大范围人科普的,这些名词看过了就忘了,这个博士太严谨了……
引用 @小小小浩儿 发表的: 他又不是搞学术研究的 搞教学的备课难道不是要到处去找材料吗
引用 @skchelly 发表的: 确实,学物理不能了离开严谨的数学工具,光想从概念去理解是不对的。
引用 @吴先生包治百病 发表的:如果你在自己专业上花了十几二十几年的精力,又看到一个人向公众科普知识引起很高热度,但是科普内容有很离谱的错误,你也会愤怒的。好比我在微博上说C罗是全世界最好的篮球运动员,又引起广泛的认同,jrs也会喷我吧?
引用 @摆摊卖微笑 发表的: 你都没看过你搁这说个🔨呢,主观臆想的吗?
引用 @阿森纳笑了 发表的: 呵呵呵 金融的朋友恰好年前分享 如果就是想入门了解 那就听听薛兆丰的课 人家讲的就是入门的东西 你想深入了解自然要看别的书
引用 @super_wade 发表的: 那你觉得语文课本里的斑羚飞渡算不算错误,化学里的“铜离子是蓝色”算不算错误
引用 @虎扑JR1585713215 发表的: 我寻思李永乐的科普最后都变成了物理和数学题罢了,怎么就超出范畴了?
引用 @DameKobo 发表的: 你这言论我真的傻了…不论受众是谁也不能改变知识本身吧
引用 @小小小浩儿 发表的: 你能告诉一个小孩子这世界上没有特么什么圣诞老人,不纯在童话,以及人性的黑暗复杂?
引用 @Avicii_real 发表的:确实,各位怼过矮大紧的。 对李永乐也得持相应的怀疑态度。 首先任何人都术业有专攻,不可能真的有全知全能的全才。 那他要做全科目科普就要做好被专业人士怼的准备,要确保万无一失,百无纰漏。 比方说有个其他都很聪明很懂的人讲篮球历史,你看你怼不怼。
引用 @Tsar6666 发表的: 批评一下理论错误就是蹭热度,呵呵
引用 @这已经是神作了 发表的:瑕不掩瑜,跟李永乐学到了很多,谢谢
引用 @Running贺 发表的: 不好意思,科学是严谨的,瑕就是错,恕我直言你对的错的都不在乎,不就是为了图一乐?
引用 @这已经是神作了 发表的:恕我直言,你非黑即白不就是抬杠?懒得搭理你
引用 @Running贺 发表的: 我哪里是非黑即白?意思他视频里的错误能视而不见呗?然后有多少人像你一样把他视频里错误的东西当成正确的去“学”?不能保证严谨和正确性还能叫科普?我也不想和你多废话,你开心就好
引用 @萨莎格蕾 发表的: 我也觉得这个博士有问题,可能学术水平高,但是人品绝对不咋地。另外,我不相信他比李永乐涉猎更广。李永乐讲的多,难免会错,我觉得指出来就好了。但是你看这个博士的样子,就像是吃了他家大米,刨了他家祖坟似的
引用 @super_wade 发表的: 分阶段,分对象,对小学生教小学生的方法。其实你仔细回想,小学有一部分知识是不严谨的,但是严谨了学生就理解不了了。科普也是一样,你说的严丝合缝就起不到普的作用了。还有,理论也是逐步发展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至少要说对了,这是底线,只想想有趣的话,不是本末倒置了?
真理性的东西都能错,很正常?你说的那些都不是理由,根本不值得同情,一个小数点错了火箭都坠毁了,你讲课最基本的都没搞清楚,误导了多少人,这根本难辞其咎
要求人说的每句话都是正确的,这是不可能的。 其实所有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都出过错,出错指出错误即可,人身攻击性质就变了。
他本人都说过是临时查阅资料后做的视频
首先没看过就先看看,看个10集20集再评论。其次李永乐的优点就在于你闲着没事也可以通过他学习,你没事去找一个专业的航天的书来读??? 人无完人,李永乐已经足够优秀了。你们这些见不得人好的真是醉了。
我祝愿李永乐老师长命百岁,大富大贵。对你们这种心胸狭窄,见不得人好,鸡蛋里挑骨头的人一笑了之。
正解。
不是说多错多,是你不懂的东西,你可以选择不说,而不是一定要去科普这玩意。。 不懂,又要去科普,这本身就是错的。。。
你需要判断一个人是主观故意讲错还是客观上当时他有没有知道自己讲错。 中国人讲不知者无罪,就算是律师也会记错法律条纹,医生也会做错手术,你这种说法是完全不支持跨界,但实际上大多数创新都在跨界之处,这种跨界科普我是支持的,哪怕有一次两次基本知识是错了,或者角度错了,只要不是主观故意的,我都是能接受的,鼓励大家大胆尝试跨界。另外,很多事你要懂吸收的是什么,哪怕知识是错的,但是角度很新颖,那也是好的。 还是那句话,这种科普只要不是说以我为主,我是鼓励大家大胆跨界,展示事物的多面性。
他选择去做一个up科普这件事就是主观的。 我讨论的不是他讲错的主观与否的问题,他做错了,后面补一个视屏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很正常。 可是,我说的是他选择跨界去讲的问题。 医生做错了手术,律师记错了条文,这都无可厚非,可是他这是一个医生跑去法庭,一个律师拿起了手术刀的问题。 你不懂,你选择跨界去讲,不管你主观客观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容对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错的,这种行为是不负责的。这种跟论坛吹牛性质不同,他是打着科普的旗号的,他就应该做到严谨,就像视屏里说的那样,他至少花一天时间,自己去算一下。 如果说你准备了,但是偏差了,口误了,这种行为不算错。 如果说你不想算,不会算,你还要去信誓旦旦的打着科普的旗号,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错的。 就跟人说高晓松一样。。。
我的观点在于,首先我鼓励跨界,即使有错,也鼓励大胆跨界。我不介意老师给学生讲一个医学知识,即使这里面出现错误。 现代社会,行业越分越细,任何领域想做到95%以上的正确率,可能要花费5年以上,这完全没必要,即使有较高的错误率依然可以做跨界科普,核心观点就是创新在于跨界,反而很多新的事物中产生,不用事事准备好。
算一天,算一周,算一个月都不能避免一个人在另外一个领域犯错。能做到主观上自洽就可以,毕竟对待一件事物,每个的认知,角度,知识来源都可能不一样。
我人傻了 啥叫科普啊?讲一个错误的知识算科普吗?
货真价实的博士,但是不是真懂,我不敢卖弄。
蹭尼玛热度,自己专业的知识被人瞎讲,怎么可能能忍住不指出来?
跨界去研究一个领域,这个是可以的,但是不应该随随便便跨界去科普,科普本来就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你说出来的话应该是经过考证的,本来就是应该专业人士去做的事,因为如果没有专业人指出这个错误,我们就真的信了。 不是我今天看了一个半桶水的文章,我就跟你大肆科普金字塔是外星人造的。这跟抖音是不是很像? 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反感抖音降智商,就是因为抖音有些言论太反智。但对于没接触过这个知识的人,他们可能也觉得是科普。 领域内的专家看这件事,可能跟那些人看抖音一样。。。 不懂,你可以说,但是你万万不能打着科普的名号去说。。。
支持这位复旦的博士
什么时候指出错误也变成人身攻击了?
没啥过不过的,其实李永乐讲错的不止这一点,经常评论里也有人指出来,但是李永乐从来没更正过,不仅没出视频更正,连回复也没有,单就这件事情来讲,李永乐科普确实是不合格的。而且话说物理学家骂战可比郭博士狠多了
观点不同,有的是人觉得不应该出现错误。何况,物理就是李永乐的专业,他就是物理本科,现在是物理老师。挑错挑的都是物理知识错误,自己专业的东西还有错那确实也说不过去吧
批评一下理论错误就是蹭热度,呵呵
不学无术投机取巧这样说确实有人身攻击的嫌疑
我觉得李的科普还是在高中阶段 不涉及更严谨和更高级是学术。不可能给小孩子扑科普一些太深的学术。这个博士说话都不利索很多地方说白了听不懂。这就是老师和他的区别
你能告诉一个小孩子这世界上没有特么什么圣诞老人,不纯在童话,以及人性的黑暗复杂?
搞理论的受众都不是普通人。李是初高中老师。这个博士你觉得他能教的了初高中?他根本教不了。学教学专业的和搞理论的完全两码事。 这个博士过于较真了。中学很多不涉及这些东西。要追求更高的学术 要去大学研究生自己去专研
他又不是搞学术研究的 搞教学的备课难道不是要到处去找材料吗
有一说一第三点你看看,我觉得有点离谱的
这倒也是,不过如果说的太多还是应该尊重下原作者吧。
他这个是概念都完全错了
坤坤打篮球真的很帅
非物理专业的看没看过李永乐那个视频根本没区别,因为根本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去判断李永乐的正确性
不会吧,不会吧,你可别跟我说金融学和经济学是差不多的学科吧🐶。一个学金融的推荐你薛兆丰的书入门经济学,哈哈哈哈,这是个笑话吧。经济学要一两天入门的多的是书给你看,他推荐你看薛兆丰,要不是他压根不了解经济学,要不就是他以为你要看类似成功学水平的闲书。
我觉得这就是恰恰基础教育内容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编基础教材不能以牺牲准确性和真实性为借口。不是你觉得理所当然的就是对的,要防的就是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语文可以有超现实的描写,因为是学科天然决定的。但现在网上那么多锤语文课文瞎编历史的文章和视频也很多,比如爱迪生和镜子。这不就是学生长大后发现课本忽悠人的嘲讽吗?化学负责任的老师会直接和学生说这是水合铜离子,但考试直接考铜离子,在书下面加个标注不难吧。
用寻思这个句式的一般都不大行
他这言论是无知吧
你不能把科普和同学混为一谈吧?
我怀疑你在影射张公子
他那是人身攻击,不是批评
不好意思,科学是严谨的,瑕就是错,恕我直言你对的错的都不在乎,不就是为了图一乐?
恕我直言,你非黑即白不就是抬杠?懒得搭理你
我哪里是非黑即白?意思他视频里的错误能视而不见呗?然后有多少人像你一样把他视频里错误的东西当成正确的去“学”?不能保证严谨和正确性还能叫科普?我也不想和你多废话,你开心就好
😂
这个43错的太离谱了吧,他气也正常
我觉得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东西,有些东西可以不那么严谨,但是完全弄错吧!况且初高中还在物理打基础,研究这种天体物理早了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