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飓风不再吹 发表的: 反驳内容有错误本来就是学术上的严谨,但是这个博士一直说李永乐不学无术投机取巧是不在人生攻击呢
引用 @Pinocchioi 发表的: 李永乐的受众还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吧,就是个科普,学生也就稍微了解一下,太较真也没啥意思。
引用 @吴先生包治百病 发表的:如果你在自己专业上花了十几二十几年的精力,又看到一个人向公众科普知识引起很高热度,但是科普内容有很离谱的错误,你也会愤怒的。好比我在微博上说C罗是全世界最好的篮球运动员,又引起广泛的认同,jrs也会喷我吧?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 @老喷子了 发表的:理论上博士>硕士。但是都超纲了,有请街上专业大佬。
引用 @央行北平分行方步亭 发表的: 真心话。李老师干这事还真不为挣钱。纯粹爱好。
引用 @09开始看蜗牛 发表的:实际上李永乐硕士不是学物理的。。。。他的科普视频很多方面都有。这种出错了就是要给你整的明明白白,不过这博士带不少人身攻击的词语,感觉有点过
引用 @阿森纳笑了 发表的: 别的领域不敢说 高中物理教材 哪错了 你指出行吗?
引用 @陈信宏的小坤坤 发表的: ... 饿 鄙视链这么真实的吗 感觉也没多大点事啊
引用 @很潮就是型男吗 发表的: …怎么这么大优越感呢
引用 @球在手中握锅从天上来 发表的: 理论值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下的值,而观测值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宇宙的万物也是不断变化的,况且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并不完全,我们在宇宙中的事物进行测算时也就会有被略过的地方,也就会与实际值也产生误差。
引用 @取个拉风的昵称吧丶丶丶 发表的: 李永乐哪怕是讲错了,大部分人都听不懂,也不会太在意去死盯着这个点,这个博士搞这么一手有蹭热度的嫌疑
引用 @王承渲基地 发表的: 不好意思,北理硕士,比你有科学素养,我整个话你都没看全就来杠,你也好意思评论别人?
引用 @绿飘 发表的:反过来想科普即使有一定错误也是有好处的,而且我支持有人站出来挑错,有这种争论是好事,能让更多人去了解到底是谁错了,但就怕一有人出来科普就有其他人跳出来说你啥都不懂,还进行人身攻击,那是不是就没人敢出来科普了?科学本来就应该有质疑精神,不然牛顿到现在还是伟光正呢
引用 @央行北平分行方步亭 发表的: 还实锤?你怕是不知道这货的亲戚全在教育系统。
引用 @比徳大帝 发表的: 他满嘴跑火车和他能考上清华和他家人很强三者不矛盾。 讲讲你自己的阅历吧,如果你不算业界的个中好手,经历世间沉浮,且对社会各领悟的见识广泛而深入,有自己对世界无可辩驳而他人难以理解的见解,那么你讲出这种话只能认定为单纯的内心黑暗龌龊,还有蠢,或者再直接点柯凡狗窝论的主角。
引用 @萨莎格蕾 发表的: 你对比一下李永乐和这个博士,李永乐确实有错,古人还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这个博士的态度,很难不让人多想,是不是动了他的蛋糕。他可以说李永乐不对,我也承认,我说他毫无教养我觉得也没问题
引用 @l阿乐 发表的: 各行各业 各个学科都插一脚 不是黑点吧?在你眼里懂得多不如你懂得少的?
引用 @皮皮虾碑林区总司令 发表的: 这个解释的他妈太好了 就很灵性
引用 @王承渲基地 发表的: 纠正错误和碰瓷是两回事,纠正错误没错,但他的目的是引流
引用 @维斯特布鲁克杜少 发表的: 科普的意义是正确的知识通俗化。你说半个月一次错就好,到时候出来个王永乐他一周错一次,欺负你不懂看不出来,他也节省了成本。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耗费时间成本进行校验的知识科普就被市场淘汰。你觉得这对一个小白来说错误的科普有任何意义吗?
引用 @能力差气质佳 发表的:是的,对于专业死盯一个领域的人来说,都是里里外外360度的琢磨这个领域。临阵抱佛脚的要来参与讨论,讨论的东西只要稍微深一点点就会捉襟见肘。出来这种学术互怼的叫板是真的精彩,对于青少年来说从小就能接触到非常好的思辨环境。中国人因为人情而稀里糊涂的看问题,对于青少年来说很难避免,尤其是一些普通家庭的人很难改变这种影响。这种学术互怼,可以培养出相当大一批思维开阔又认真严谨的年轻人。
引用 @谏壁女婿 发表的:科普界的高晓松 开始恰烂钱了
引用 @踏雪寻泥 发表的: 硕士就不要说自己有科研素养,而且还是北理这种。。。我也不想亮自己的学历了。但是你这个学历和你说的话确实应该要多读读正经的科研文章了。
引用 @我8岁看乔丹打球 发表的: 你管别人干啥,错了就挨打
引用 @王承渲基地 发表的: 你这就属于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
引用 @AsBackup 发表的: 这个博士如果把视频取名叫“李永乐视频勘误和改进意见”之类的,也许会让人高看两眼。 现在这态度除了博得一些大众的好感(这不奇怪,看看娱乐圈粉丝,看看虎扑湿乎乎,有人的地方就有奇怪的站队行为),在业内不会有任何好评。 曾经有个老师上课跟我们说,他在刚毕业时,读到一个大神的文章,发现了里面的错误。年轻气盛地他很兴奋地写了一篇很激进的文章,就想怼死他,后来被他老板阻止了。科学是交流、是探讨、是共同进步。如果单纯想靠挖苦别人来表现自己,丢人的不见得是犯错的那个人。
引用 @我8岁看乔丹打球 发表的: 难道李永乐没讲错?还是这位博士错?求大神指点迷津
引用 @萌神奏似准 发表的: 我不是大佬,我只是空间物理专业一个普通学生。我专门搜了李永乐这个视频,我的感受是和这位复旦博士一样的,李永乐半懂不懂。具体来说就是外行人理解了大概然后就要讲,大面上是那个理,实际一扣遍地都是错。 这位负担老哥说的是正确且严谨的。没什么争议,教科书上的知识。 还有好多人说科普什么的,科普可以浅显易懂,科普可以不扣细节,但科普也是科学工作,一样要严谨,至少要是正确的。
引用 @CurioZ 发表的: 我是这个方向的博士,到时在街上指出李有很多错误还被街上人喷博士有什么了不起李虽然学历不是博士但人可是清华毕业的。无语至极
引用 @axw500 发表的: 支持博士 哪怕是科普目的,也需要严谨的。通俗不是能是错的。
引用 @韦大爷是神 发表的: 国内开设空间物理专业的学校不多啊。你是哪个学校的
引用 @萌神奏似准 发表的: 科大毕业,现在在中科院读研
引用 @王承渲基地 发表的: 这个就是他营销的高明之处,他锤的可以是任何一个科普up主,因为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人的所有科普做的滴水不漏,只不过李永乐最出名罢了
引用 @24k火蜜 发表的: 说实话,我倒觉得不缺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半瓶水,到处科普的人,缺的是在某个领域有近乎于偏执的热爱,热爱科学本身而不是热爱跟老百姓胡侃的人。
引用 @冷魅神 发表的:科普和科学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引用 @桐心未泯 发表的: 我是辣鸡 但是我知道身边的物理大牛们有多厉害 省状元 国家集训队出身 甚至有的本科就发出来比很多985教授还要有质量的文章 这些比不了博士吗 有些事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引用 @dp 发表的: 李永乐主要是天赋好,现在这么大的摊子,什么都想评两句,很多我觉得都是现学的,注定要出问题
引用 @朕不传球 发表的: 李永乐只讲了第一层,这个博士在第五层,那博士帮李永乐补充一下2 3 4层,是皆大欢喜的事。。。要我是李永乐,转发他的视频并且指正。但是这个博士口气让人觉得不舒服,好好指正就行了。。。
引用 @村北口集合 发表的:那就别做了呗 谁都别做了 谁也别科普了 楼主发的那个视频 使劲挑我还能挑出问题呢 然后我让他也别在这嘚瑟了 该干嘛干嘛去 是吧 有点错指出来就好 带着人身攻击 为了衬托自己?
引用 @迪士尼动画人物 发表的: 胡扯,地球人谁不知道C罗是排球运动员。
引用 @神刀堂大弟子 发表的: 怼得好。李永乐老师现在有点飘了,各行各业,各个学科都要插一脚。他的理解可能比我们普通人厉害一点,但是在真正的技术大牛面前差的有点远。
引用 @ngchitat2995 发表的: 不过最后几句话人身攻击有点严重了吧...
引用 @这人疯了吧 发表的: 如果讲错了,你还不知道错了,那么结果就是你接受到了错误的知识,这还叫科普吗
引用 @HD189733b 发表的: 这个人讲的也不都对,不知道他怎么有脸骂李永乐老师骂那么狠。首先,水星近日点进动最新观测值是574”+-0.6每百年,牛顿力学计算是532“每百年。根本不是他说的5600和5557。这个硬伤比李永乐老师的更严重。再比如在快8分钟的位置解释为什么43”每百年并不小的时候,他说角度看上去很小,但是线尺度并不小。这个解释根本不是重点。线尺度只是角度乘上距离,一个数学游戏而已。正确的解释是观测和理论的不确定度都远小于43“ ,就是那个现在是0.6”的不确定度远小于43“,也就是常说的两者的偏差大于3σ或者5σ,所以这两个结果偏差大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再说回李永乐老师的这个视频,确实有些不严谨的地方。但是除了574 vs 532 的错误以外,其它几个地方都称不上错误,只是不很准确。而574 vs 532的错误,中文的科普作品我基本就没见到过讲对的。李永乐老师的这个视频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中文天文科普视频的平均水平。你要骂也先从那些驴唇不对马嘴的骂起。要是连显著高于平均水平的作品都骂,那谁还愿意做天文科普? --------------- 修正:5600是有出处的,是在相对地球春分点确定的参考系中,水星近日点进动是5600。这其中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轴进动导致的地球春分点移动,和水星的轨道本身没有关系。
引用 @观球不语非君子 发表的:李永乐这个视频的确是有问题。 但是很多的主题,专业搞这个的人是不会出来科普的。 而且这些人,因为没有讲课功底,不知道教学逻辑,也科普不好。 比如视频中这个博士。第一个观点,“不能省略近日点三个字”。为什么不能省去? 然后他就解释了进动是所有行星都有的现象,所以不能省略近日点三个字。“近日点进动”和“进动”有什么关键区别?一句没提。 中间还有一句“你懂我意思吧”。这一看就是没讲过课的。
引用 @Tsar6666 发表的: 一个外行还是不要去挑战一个人的专业,或者去挑战一个人为之付出终身的事业,那个专业的人会觉得那个外行是在羞辱他,是在侮辱一个为之奋斗终身的信仰。在这个层面上,这位博士骂几句娘我都觉得算是轻饶了。也就是为什么当年翟博士论文会有这么大影响,很多博士为了能毕业,奋斗无数个日日夜夜,结果一个外行瞎胡闹,在广大硕博眼里,简直是没规矩没王法了
引用 @你是那只小野猪吗 发表的: 科学全称是科学普及吗,应该算是科学吧? 真想看科普看看中科院科普吧,还有公众号科学大院,严谨多了
引用 @篮球是人生的一部分 发表的: 解释的好
引用 @蓝血战士 发表的: 你说的“言多必失”,那是玩文字游戏?学术研究都有专有名词,有科学公认的解释,怎么会言多必失呢?
引用 @Neverquit43 发表的: 顶配老梁
引用 @桐心未泯 发表的: 看学校 清北的硕士比复旦博士水平高也是没问题的
引用 @祖传三代庸医 发表的:根本不是一回算,搞科普的跟搞理论研究的,基本上不存在利益冲突。 事实上一般的科普视频或者文章,出错的地方太多了,搞理论的人不会花精力在这种地方怼。
引用 @Tsar6666 发表的: 很多时候不是利益有冲突才对,很多科研工作者对自己研究的东西还是有些信仰的,容不得这种大众推广者乱讲
引用 @舍比里丶 发表的: 这个博士对不对我不知道,从他的行为和虎扑上的一部分很像,只要你说错了,哪怕错了一个字就不留情面的怼死你
引用 @踏雪寻泥 发表的: 真的搞笑,有任何一部物理教材会把地球应力常数都搞错?李永乐犯的错误根本就不是由于简化知识而造成的错误,而是自己完全没搞懂所烦的错误。李粉通常的狡辩就是谁不犯错误?却从来没有深究这个错误到底是什么样的错误。这就和李永乐科普一样,不去用心搞懂自己讲的东西,反而去以故事包装
引用 @阿森纳笑了 发表的: 市面上任何一本基础学科科普类读物,里面也没有错误的内容。科普就可以是错的?
引用 @super_wade 发表的: 我回去又看了两遍李永乐老师的视频,人家原话是其他行星轨道“比较”整齐,视频后面一点也说了地球离太阳比较远,偏差没有那么大。他要说“其他行星轨道很整齐,是完美的椭圆”那么我觉得他说错了。 这位老师黑板上的第四点,里的视频里也没说过这话。第一、二点我查了一下,确实是李引用的数据有误,这位老师批评的对。但是我觉得后面说的话太过了,从“不懂装懂”到“人有问题”,有错误说错误,干嘛要上升到人品。
引用 @gemini1983 发表的: 给高中水平的人做简单的科普,了解到这个程度足够了。拜托,这又不是在上大学物理课。同样的科普,让那位懂的博士来讲,八成没这个效果。 就像明朝那些事事,一堆自以为懂明史的出来酸,其实让他们写一本书出来,有人看么? 一股茴字的四种写法的恶臭。
引用 @祖传三代庸医 发表的:科普最重要的是有趣,吸引人。你说的再严谨,让人听了打瞌睡,科普就没有意义。
自己还没弄懂就去开课教别人错误的知识,并以此谋生,那真是有点不学无术投机取巧
科普也不能瞎说吧,他要说天圆地方也行?
不,我会说你说的很对
同意,虽然学术上严厉的开怼很常见,但即使这样也是对事不对人。你可以说我做的东西全部都是错的,但如果上升到说别人人品有问题什么的就真的没意思了。
我是这个方向的博士,到时在街上指出李有很多错误还被街上人喷博士有什么了不起李虽然学历不是博士但人可是清华毕业的。无语至极
你确定?看完这个回答再说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349953/answer/1083878944?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851957499098718208&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没过,学术界骂娘干架的都有,比如束星北。你遇到一个在你专业领域滥竽充数误人子弟的人就知道该有多让人生气了
初高中为了方便学生理解,确实有些知识点是会少的,教材上写的也很少,比如化学里很多方程式不会讲明反应原理,或者就随便扯扯,讲的都是最简单的,因为你不会对这些点有疑问,没这个知识。但是到了大学以后学了相关知识点就会发现之前学的是有问题的,包括之前老师讲的东西也是有疏漏的,我觉得这没什么问题
他先嘲讽没读过研 然后又喷我不是博士不能评价
建议你看他的回复 先喷我没读过研 然后又喷我不是博士 最后你再看看他的历史回帖 通篇都是喷别人没211硕士学历不要和他说话 我不知道是谁有优越感
呃,你这就是在乱科普了 这个43''的误差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牛顿的万有引力本身是广义相对论在弱引力场中的一个近似值。如果是用广义相对论算出来的,误差会小很多很多。
喔,那就尽量不犯低级错误吧。
如果讲错了,你还不知道错了,那么结果就是你接受到了错误的知识,这还叫科普吗
硕士就不要说自己有科研素养,而且还是北理这种。。。我也不想亮自己的学历了。但是你这个学历和你说的话确实应该要多读读正经的科研文章了。
角度刁钻
你肯定做不了老师 不配
这个确实...讲的一般 属于上课睡着系列
说白了还是没有实锤阿,他亲戚全在教务系统考大学就肯定走后门?那不还是意淫吗? 你可以说他做脱口秀半桶水晃荡,但是全国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班上尖子班平均分超清华录取线,你说他考大学走后门口嗨没啥信服力,得实锤
纯yy。。你爷爷是清华的,你考大学就肯定走后门,啥逻辑,哈哈哈
科学的事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于学术严谨的人来说就是不能容忍的错误。而且这些东西是很基础的概念错误,但凡花一点时间钻研都不会犯的错误,我也觉得问题很大。
说实话,我倒觉得不缺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半瓶水,到处科普的人,缺的是在某个领域有近乎于偏执的热爱,热爱科学本身而不是热爱跟老百姓胡侃的人。
B站上全是喷他蹭热度的,看吐了
你管别人干啥,错了就挨打
我在说的长远点,我一直支持中西结合,为啥呢,咱们还是有太多应该较真而不爱较真的人。当然类似中庸 以人为本 都是极好的文化,我们最好的是在老祖宗的基础上继续摸索改良,比如学习西方真正的优点,看透他的缺点,发扬我们的优点,看透我们的缺点。
往长远说 就是中西结合的思想
什么玩意啊
我会记着你的这个ID和你的评论
哇,大佬都是你这种奇葩吗?我说李永乐错了你硬说我说他没错,原来科研搞多了多就是这种啊,还选择性看不见我说的话,真的长见识了,什么学校啊我也让亲戚朋友避避坑
我前面回了十几条你从中间看就断章取义,搞科研都是这种?原来这就是科研精神啊,学习了
你这就属于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
难道李永乐没讲错?还是这位博士错?求大神指点迷津
用虎扑这么长时间第一次见硬改别人说的话然后杠的,听语气学历还不低,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有心理问题了吧,得赶紧治啊
这个博士对不对我不知道,从他的行为和虎扑上的一部分很像,只要你说错了,哪怕错了一个字就不留情面的怼死你
这个就是他营销的高明之处,他锤的可以是任何一个科普up主,因为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人的所有科普做的滴水不漏,只不过李永乐最出名罢了
这个博士刚创业开网课,他指出的李永乐问题没错,但是他夹杂了大量人身攻击词语,说李永乐侮辱牛顿还是谁,说他有毛病,明显是制造热度
国内开设空间物理专业的学校不多啊。你是哪个学校的
笑话,你这话的前提是他频繁出错,可是人家也是偶尔出错,你这前提就不存在。说白了李永乐说的很多都是基础性知识,怎么会容易出错
现在你认识他了,他的目的达到了,放心后续还有操作等着看吧
博士可以说是在这个方向有了自己的贡献,研究生顶多是研究下别人的成果而已,比研究生和本科的差距还大。
别的不说3M之类的说的能错?李永乐的科普水平已经得到公认了,你现在说一些专业性的不行也没意义
科大毕业,现在在中科院读研
学长好。我们过几天就要专业分流了,正纠结要选固物还是空物呢
别扯那么多,就问错没错,错了就挨打就对了
你说的没错,但是李永乐就是一个做自媒体的 主业是高校教师 不是什么研究院大牛吧?你让他去仔细研究一个事物出来成果给你汇报吗? 流量时代 他的受众不是要给真正搞科研的人,真正搞科研的,也不会去从科普者的视频学习。 你懂我的意思吧
科学全称是科学普及吗,应该算是科学吧? 真想看科普看看中科院科普吧,还有公众号科学大院,严谨多了
你说的对,评论喷你的人感觉根本不懂啥是劣币驱逐良币,只能看到表层,没有发展的眼光
你说的那些人是不会读硕士的
李永乐其实好多讲的都是从知乎或者其他论坛抄的,上次傅立叶有一期他讲的我在知乎看到过原稿。只不过他人设没巫师那么高调,学术界借鉴一下也是常事,所以没人扒他洗稿
之前好像有几个大佬 在知乎说了这件事 都被人给举报了
你挑不出来你就是🐶
这个人讲的也不都对,不知道他怎么有脸骂李永乐老师骂那么狠。首先,水星近日点进动最新观测值是574”+-0.6每百年,牛顿力学计算是532“每百年。根本不是他说的5600和5557。这个硬伤比李永乐老师的更严重。再比如在快8分钟的位置解释为什么43”每百年并不小的时候,他说角度看上去很小,但是线尺度并不小。这个解释根本不是重点。线尺度只是角度乘上距离,一个数学游戏而已。正确的解释是观测和理论的不确定度都远小于43“ ,就是那个现在是0.6”的不确定度远小于43“,也就是常说的两者的偏差大于3σ或者5σ,所以这两个结果偏差大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再说回李永乐老师的这个视频,确实有些不严谨的地方。但是除了574 vs 532 的错误以外,其它几个地方都称不上错误,只是不很准确。而574 vs 532的错误,中文的科普作品我基本就没见到过讲对的。李永乐老师的这个视频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中文天文科普视频的平均水平。你要骂也先从那些驴唇不对马嘴的骂起。要是连显著高于平均水平的作品都骂,那谁还愿意做天文科普?
---------------
修正:5600是有出处的,是在相对地球春分点确定的参考系中,水星近日点进动是5600。这其中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轴进动导致的地球春分点移动,和水星的轨道本身没有关系。
[ 此帖被HD189733b在2020-05-19 06:59:35修改 ]
净骗人,以为我不知道足球,就是一个矮胖守门员
不过最后几句话人身攻击有点严重了吧...
也就一个本科生而已
一个外行还是不要去挑战一个人的专业,或者去挑战一个人为之付出终身的事业,那个专业的人会觉得那个外行是在羞辱他,是在侮辱一个为之奋斗终身的信仰。在这个层面上,这位博士骂几句娘我都觉得算是轻饶了。也就是为什么当年翟博士论文会有这么大影响,很多博士为了能毕业,奋斗无数个日日夜夜,结果一个外行瞎胡闹,在广大硕博眼里,简直是没规矩没王法了
嗯,李永乐老师至少应该回应一下
你说的574是弧度,换算成度和视频里说的数值一样,至于你说43秒这个数字远大于0.6这个误差,我觉得这个视频作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不需要较真
我算错了,我的
这个同意,可能也没准备好
我不能对我一年级的儿子讲佩亚诺公理去理解加法吧。
如果你在足球区说这句话,那可能会被理解为开团🤔🤔
根本不是一回算,搞科普的跟搞理论研究的,基本上不存在利益冲突。 事实上一般的科普视频或者文章,出错的地方太多了,搞理论的人不会花精力在这种地方怼。
科普最重要的是有趣,吸引人。你说的再严谨,让人听了打瞌睡,科普就没有意义。
解释的好
他那是瞎解释,C罗这种是最最基本的常识,而李犯的错误顶多属于中产特例理解有误。 如果一个篮球经理听到这种科普级的错误,他会温和地指出问题,肯定不会人身攻击科普的人。
很正常,我们的院士都有说错话的时候,比如说不会再发生SARS这样的疫情,我看也没人找院士算账。 李出现错误,指出错误即可,我反对的是搞人身攻击,你明白了吗
我刚想说跟老梁一样。。。
总结:李永乐对广义相对论与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关系有根本性认知错误,广义相对论解释的不是进动本身,而是理论值与测量值的偏差。估计就是自己没学过,然后看资料看太快了,理解错了。
??无知者无畏 清华大学的博士都不敢说一定比复旦博士厉害
很多时候不是利益有冲突才对,很多科研工作者对自己研究的东西还是有些信仰的,容不得这种大众推广者乱讲
这人是要推广自己的视频,蹭热度罢了。
你看不懂话就别丢人了,还物理硕士呢,就这气量和水平啊,自己理亏就特意来跟别人说一句我坏话,真是个小丑呢
真实啊,我前面说李永乐这种错误确实不应该,然后说科普也是因为简化存在很多错误的,这明明是两件事,一群人喷我硬说我说李永乐没错,还有个物理硕士,这理解能力怎么看论文
你也把引力常数的字写错了
每一本大学教材里都有错误知识,但是不能因为有错误就说这本教材沽名钓誉不学无术吧?
什么叫完美椭圆?闭合椭圆不是李说的么?哪个行星轨道是闭合椭圆?
双生子佯谬的解释确实有很大问题,甚至还有很多老师都有这个误解,可以说是国内学术科普的一大漏洞。在此推荐一位比较硬核的科普作家卢昌海,“双生子佯谬”和“泡利的错误”都得很有趣
科普可以省略简略,但讲错就没必要洗了吧?
至少要说对了,这是底线,只想想有趣的话,不是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