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13)

楼主 (文学城)

 

达·芬奇的隐秘笔记

2007年在整修坐落于距佛罗伦萨城仅几公里外著名的美第奇家族别墅(Villa Medici)时,修复人员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暗室。当时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豪华王洛伦佐(Lorenzo il Magnifico)的那座巴洛克风格的奢华别墅的地下室。这间地下室是一个小型博物馆,里面陈列着美第奇家族收藏的令人眩目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们的作品,“豪华”一词在形容这间博物馆时已经显得平淡无奇,太轻描淡写,太不够劲儿啦: 乔托(Giotto di Bondone 1266—1337), 马提尼(Martini 1284—1344), 洛伦泽蒂(Ambrogio Lorenzetti 1300—1348),邦克(Nanni di Banco 1384—1421),多纳泰罗(Donatello 1386—1466),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 1427—1516),曼塔尼亚(Andrea Mantegna 1431—1506),美洛佐·达·弗利(Melozzo da Forlì 1438—1494),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西尼奥里尼(Luca Signorelli 1445—1523),佩鲁吉(Pietro Perugino 1446—1523), 卡巴乔(Vittore Carpaccio 1450—1525),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1475—1564),拉菲尔(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 1483—1520)), 提香(Tiziano Vecellio 1490— 1576), ……。仅仅罗列出这些名字,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难以平静了。当一名40多岁的工作人员在小心翼翼试图悬挂起一幅佩鲁吉的自画像(图1.)时,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把手中的一只工具不慎掉落下来,这个谢了顶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心头一缩,下意识地更加握紧了那副画作的画框,随即他听到工具砸在地面的一块石板上发出的一声闷响。(这里地板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是珍贵的啊!)他的双眼一闭,但立刻又睁开了。这位经验丰富的文物专家已经意识到:地板下面有一个洞。

当暗室被开启后,人们看见里面堆满了奇珍异宝,简直让人窒息。在整理这些宝物时,专家发现地室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只生满绿锈的破旧铜箱。打开之后看见里面是几大本厚厚的笔记。由于代久远,笔记本的纸张已经发黄变脆,边缘残破。于是帕多瓦大学的一个专门修复古代书籍的小组,又花费了三年时间,用特殊的化学试剂固定了每一页纸张。到了2010年的夏天,比萨高等师范学校的艺术史学专家阿尔贝托(Alberto Russo)被请来鉴定笔记作者。阿尔贝托在事后对采访的英国BBC记者说,当小心翼翼地翻开了笔记后看到第一眼时,他就认出这是达·芬奇的笔记本。(注1:BBC制作的纪录片在旁白中解释说:由于太过激动,或是紧张,阿尔贝托翻开后以为看到的是那幅著名的《维特鲁威人 》(The Vitruvian Man),但其实那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名女性。它仍然是达·芬奇的手迹,但,是一个女性版的《维特鲁威人 》。在原来的笔记里,达·芬奇画下了他心中完美的男性的身体;在这本暗室中的笔记里,达·芬奇记录的是他心中完美的女人。二者的差别其实是十分明显的。)

随后,一个由比萨大学、罗马第一大学、米兰大学、比萨高等师范学校的达·芬奇专家、艺术史学家、语言学家和机械工程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始夜以继日地破译这批神秘的笔记。

在新发现的达·芬奇笔记中,仍然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文字中间同样是大量的素描插图。这位天才晚年只记笔记,研究自然万物和如何写好一个句子。他一生其实很少绘画,(注2:现已确定是达·芬奇的真迹画作不足30幅,)晚年更是只作大量的素描,画下他的那颗大脑中一个又一个的奇思怪想。但与既往所有的笔迹不同的是,达·芬奇的这本笔记是用右手直接写成的。达·芬奇可以用左、右两手绘画,但过去的笔记都是用左手以镜像体反向写成的,以至于人们以为达·芬奇只能用左手写字,但可以双手作画。(注3:镜像书写,mirror writing,是指以与通常书写笔画相反的方向进行书写。所写文字为正常书写文字的镜像。所以,在镜子里可以被正常阅读。现代急救车上常有镜像体的“AMBULANCE”字样,以便于司机在反光镜里辨识。镜像书写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可能与大脑负责语言的神经元细胞的位置异常有关,也有报道发现脑组织损伤可能诱发镜像书写。在自然情况下,镜像书写的起源,目前还不清楚。)

笔记的内容让所有研究者震惊。在BBC的专题片中,米兰大学的安东尼(Antonio Conti)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对着镜头只作出了两个字的评论:可怕。

它们颠覆了既往对于这个天才的几乎所有的认知。

这本笔记实际上是一本达·芬奇自己的“枕边书”。它详细记录了达·芬奇奇怪的性 爱史。所以,也可以说是一部达·芬奇的性 爱日记,尽管里面的内容远远不止是性 爱。

关于达·芬奇的性取向,长久以来人们一致相信,他是一个同性 恋者。达·芬奇终身未婚,没有子嗣,而且从他的画作和当时的一些历史文献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证实。1476年,还委身于委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门下学习绘画和雕塑时,达·芬奇即被匿名指控鸡 奸行为。案件被保留在当时行政官和值夜官的法律文献中。因为案发之后的一段日子里,达·芬奇不得不要在值夜官的监视下度日。(注4:值夜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执法机关,负责取证鸡 奸等非法行为。)另外能显示达·芬奇的同性 恋取向的事件则是和他的一个绰号叫沙莱(Salai)或依尔·沙莱诺(il Salaino)的助手兼仆人有关。1790年,十岁的小沙莱进入达·芬奇家。两人关系紧张。达·芬奇在笔记中说沙莱是“小偷,骗子,顽固而且贪食肉食,是个小魔鬼。”(注5:达·芬奇是最早的素食主义者之一,并在当时即预言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一切杀生行为都将被禁绝。)然而,之后的30年里,两人仍然一直形影相随生活在一起。在维多利亚女王的收藏品中,有一件达·芬奇于1518年完成的色情素描《印加魅地天使》(he Incarnate Angel)(图2.),后面就有沙莱的名字,在这幅素描里,达·芬奇详细绘出了沙莱翘起的生殖 器,而达·芬奇的那幅具有色情色彩的名画《施洗者约翰》(John the Baptist.)中约翰的形象也是以沙莱为模特的。在另一幅色情画《亚特兰提斯抄本》(Atlantic Codex)中,沙莱再次出现。这一次在他的两腿之间的远方,达·芬奇画下了一支由阴 茎组成的行军的队伍。达·芬奇在很多素描中画了男性生殖 器,其中大部分画中的人物是他的朋友,但他很少画裸体的女人。(注6:在达·芬奇死前,他把自己一生心爱的名作《蒙娜丽莎》赠给了沙莱。)当然,类似的证据还有一些,然而从最新的笔记中人们终于明白了,达·芬奇并不仅仅是一个同性恋者,实际上,他对于女性有着强烈、亢进而且变态的情欲。荒淫无度。这是一个天才与魔鬼的混合体。

从这些笔记中专家才在知道,几乎终其一生,达·芬奇在他的暗无天日的地宫里与一个个女性进行着隐秘的,疯狂变态的,无休无止的虐情和性爱。做爱之后,这个性格急躁、暴戾的天才就粗暴地赶走那些女人,然后变得平静下来,安详地躺在他的那张豪华的铺着淡绿色丝绸床单的大床上,开始详细记录下刚刚发生过的一切。(注7:达·芬奇说过,不要相信记忆,要把所有想到的都记下来。因此,他终生每天记笔记,实际上几乎是随时随地地记。)在此之前发现的达·芬奇笔记有多达四万页,新发现的笔记有三万余页。这些新发现的笔记是躺在床上记的,令人不解的是,既往达·芬奇书写需要给别人阅读的文件时可以正常书写,但笔记是用镜像体书写。可是,这些夜晚的笔记显然是不能给别人看的,但达·芬奇却出人意料地没有用镜像体,而是正常书写的。笔记上遗留了许多墨渍,是由于达·芬奇独特的睡眠方式造成的。达·芬奇常常会在清醒状态中突然进入睡眠,只经过短暂但深沉的睡眠后又突然醒来,完全恢复清醒。(注8:达·芬奇一生采取多相睡眠(Polyphasic sleep)的方式,随时随地频繁地打盹以取代完整的睡眠,减少每天睡觉的总时间。)笔记内容记得十分凌乱,跳跃,反映出他在书写时思维活动极度兴奋,飘忽不定。内容往往涉及到天文,物理,军事,医学, 考古,建筑,地质,光学,机械工程学,和绘画,文学等诸多领域。(注9:参见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Leonardo_da_Vinci )还许多零零散散的箴言警句,和无边无际意义含混的呓语。可以说,笔记里几乎包含了他的全部的无穷无尽的奇思怪想。从笔记的内容来看达·芬奇的性欲亢进,不正常,很奇怪,他往往整夜不眠,有时一夜中做爱数次,经常是与不同的女性。年龄从未成年的少女到老妇,有达官贵人,也有街头的流浪女,妓院里的妓女,市井中的姑娘,老太太,以及佛罗伦萨众多的有夫之妇。其中,最著名的是丝绸巨商弗朗西斯科·戴尔·吉奧亢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妻子,丽莎·乔宫多(Lisa del Giocondo)夫人。

达·芬奇正是受到她的丈夫吉奧亢多邀请而为其爱妻乔宫多绘制肖像,从而完成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一幅人物肖像,《蒙娜丽莎》(Mona Lisa)。(注10:《蒙娜丽莎》是直接画在白杨木上的,达·芬奇在画布上作画很少,大多在木板上作画,《蒙娜丽莎》长77公分,宽53公分。)画中的乔宫多表情平静、微带笑容。(注11: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1494 –1547)是个达·芬奇迷。1516年,他在达·芬奇去世后花了4000埃居的天价买下了《蒙娜丽莎》,并把它保存在枫丹白露宫,直至路易十四时期。现在《蒙娜丽莎》在法国卢浮宫中保存。)不过,据新发现的笔记称,达·芬奇画过两幅《蒙娜丽莎》,一幅是在与乔宫多发生性关系之前,画时达·芬奇让乔宫多夫人裸露上体。裸体版的《蒙娜丽莎》完成迅速;另一幅是性交之后,后者的绘制历时长久,每一次作画前,两人先做爱,乔宫多夫人经常会数次到达高潮,然后,达·芬奇在他的地宫里支起画板,开始给乔宫多画像,一旦再次性起,无论是达·芬奇还是乔宫多,达·芬奇都会停止作画,再次做爱,做爱结束后,才重新作画,也有时一直做爱,直到精疲力竭就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所以,《蒙娜丽莎》完全是在所有的情欲都被宣泄掉或者说被完完全全满足之后才完成的。在笔记中,达·芬奇写到乔宫多是他“唯一可以在床上以温柔方式对待的女人”。(对此,达·芬奇自己也一直不能理解。)画作初步完成后,达·芬奇比较了两个版本,把两个版本都保留了下来。但在笔记中说:乔宫多在第二副画中的表情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那是一种无法画出的平静,而他竟然把它画了出来。(注12:许多研究达·芬奇的人都会为这个难以理解的天才而疯狂。所有达·芬奇的作品都遭到过攻击——被枪击或者被石头砸。1911年8月21日,《蒙娜丽莎》被盗。一个已经临摹了4年《蒙娜丽莎》的法国画家路易斯•贝鲁(Louis Béroud)在22日,走进卢浮宫后,发现过去悬挂这幅心爱之作的地方空空荡荡了。原来,一个名叫爱德华多•德•瓦尔菲尔诺(Eduardo de Valfierno)的患有轻度精神病的民族主义者竟然偷走了《蒙娜丽莎》。其被盗原因却是因为卢浮宫的主事者预感到某种不安全的气息,决定为宫里所有重量级的画作加上防盗玻璃。在招募的数名手艺高超的工匠中就混进了这个瓦尔菲尔诺而且被特地安排为《蒙娜丽莎》制作防盗玻璃罩。1913年,《蒙娜丽莎》重新回到卢浮宫时,法国举行国庆,并在这天将全国商品降价40%以示庆祝。在罗浮宫,曾有一个专职看守《蒙娜丽莎》的人,长期不停地跟《蒙娜丽莎》说话,和画产生了感情,他甚至不能忍受有游客来参观《蒙娜丽莎》,最后,他疯了。)

达·芬奇笔记中关于两幅蒙娜丽莎的记载,还揭开了另一桩悬案。

2012年,法国拿破仑的后裔展出了一幅其家族收藏近200年的裸体版《蒙娜丽莎》画像(注13:真正名称叫《蒙娜万娜》。图3.), 掀起轩然大波。画像中的蒙娜丽莎赤裸上身,坦露双乳,看向观众。画像最早属于拿破仑的叔叔,红衣主教约瑟夫·费什(Joseph Fesch)。费什是一名狂热的艺术爱好者,生前收藏有数幅达·芬奇的画作,包括《圣杰罗姆在野外》(St Jerome in the Wilderness)。(注14:《圣杰罗姆在野外》上曾经发现过一枚达·芬奇的指纹。现在作为达·芬奇的标准指纹。)根据一份1845年的笔记记载,这幅画是费什从富有的罗马贵族罗斯皮格利奥家族手中买来的。之后,被费什藏在其私人图书馆的一堵墙中近一个世纪。对于这幅画的真伪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它不太可能是达·芬奇的作品。因为,达·芬奇几乎从不在绘画中画女性裸体。人们也看不出达·芬奇要画一幅裸体的蒙娜丽莎的的目的何在。很多学者注意到了这幅画中充满了情欲。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阿曼德·海默氏莱昂纳多研究中心(The Armand Hammer Center for Leonardo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主任、著名达·芬奇研究专家卡罗·皮德里蒂(Carlo Pedretti)认为,这恰巧支持了他的一个大胆猜测,他认为在创作《蒙娜丽莎》的过程中,蒙娜丽莎的原型爱上了达·芬奇。而且,这是一种致命的情欲。当然,他知道达·芬奇是绝对不会爱上这位多情的妇人的。因为,达·芬奇是一个同性恋者!所以,皮德里蒂以为这幅画透露出达·芬奇的某种幽默感。(注15:对于达·芬奇的幽默感,有过一些研究者做过专门的研究和论述,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而拿破仑对《蒙娜丽莎》的另一个著名影响是,当年为了把《蒙娜丽莎》装进现成的画框,而不用等待制作新的画框,这个性情急躁的小个子元帅拿起锯子亲自把《蒙娜丽莎》左右裁去了3厘米,然后挂在了枫丹白露宫他卧室的床头。)

根据达·芬奇新发现的笔记,的确在绘画《蒙娜丽莎》的一开始,乔宫多就失足落入了对达·芬奇的爱河之中,至死不能自拔。那是1504年的暮春。从那之后,两人频频幽会,疯狂做爱。但奇怪的是在这一阶段达·芬奇在笔记中反而很少谈论乔宫多,更没有明确说过他是否也爱上了乔宫多。(注16:在达·芬奇的这些笔记里,总是大谈特谈那些他玩弄的女性,描写做爱的细节,她们的体态、性器和做爱高潮时的种种仪态。)可是,当到了1506年《蒙娜丽莎》已大体完成之际,达·芬奇却突然断然抛弃了乔宫多。因为,随着画作既将完成,乔宫多已经再也不能自拔,她竟然提出要和达·芬奇一起私奔。这个疯狂的念头着实吓着了达·芬奇。在笔记中,他怒气冲冲地说,他无法想象这个愚蠢的女人,竟然会对他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且对他纠缠不休。离开佛罗伦萨,离开王公贵族们的资助,(注17:欧洲大陆的这种资助的传统,对于人类文明影响深远。长期以来,欧洲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家、思想家都以各种形式接受过朋友、王公贵族或商人的资助。)而和她逃到乡下一起过清贫的苦日子,这绝不可能!因为,他一天也无法离开他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啊!然而,乔宫多的天真、痴情与刚烈是达·芬奇完全没有意料到的。在第二年,即1507年,乔宫多自杀了。(注18:对于《蒙娜丽莎》的原型一直存在很大争议。艺术历史学家帕兰蒂(Robb J. Parlanti)曾发现一张写有丽莎夫人的死亡证,证明显示丽莎于1542年7月15日逝世,遗体下葬于佛罗伦萨一间女修道院。帕兰蒂相信这个普通人家的女人丽莎才是真正的蒙娜丽莎。)

从笔迹中可以看出,乔宫多的自杀对于达·芬奇的打击是巨大的。达·芬奇在他的隐秘笔记中终于承认了,乔宫多是他此生的挚爱。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写下大量文字谈论伟大的爱情。(注19:在既往人们看到的笔记中,达·芬奇对于爱情从来避而不谈。以前人们只是简单地以为,这是因为达·芬奇是一名同性恋者,而在当时同性恋还不能为世人所接受;或者,这是因为达·芬奇一生只对科学与艺术感兴趣。)随后,他又道出了他不得不抛弃他心爱的乔宫多的真正原因,那就是恐惧。对于爱的恐惧,令他无法正视、接受自己对于乔宫多的挚爱。从这一时间段的笔记中可以看到,恐惧让达·芬奇在暗室中的行为更加扭曲,他在其他女性的身体上疯狂发泄试图摆脱减缓他的恐惧。这种恐惧反映在1504年开始绘制《蒙娜丽莎》的同时,达·芬奇画下了一幅名为《安吉利亚之战》(The Battle of Anghiari)的关于战争和死亡题材的油画。(注20:这是达·芬奇唯一一幅战争题材的油画。图4.)画面里令人惊恐的狂暴正反映出画家内心的凌乱与挣扎。他说,他一生都为阿芙罗狄忒所困扰,并对她恐惧不已(注21:阿芙罗狄忒,希腊语:Αφροδ?τη;英语;Aphrodite,古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之女神。)

1508年,就在乔宫多自杀殉情的第二年,达·芬奇开始埋头创作对于他自己意义最为重要的一幅油画作品《丽达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图5.)。这部作品源于一个著名的希腊神话故事,许多大师都画过同一题材同一名称的油画,虽然其中最有名的可能是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30年后于1530年完成的临摹米开朗琪罗的那幅躺在鲁本斯式的猩红颜色的幕布上的《丽达与天鹅》,但第一个开发这一主题的画家是达·芬奇(图6.)。与那些大师把这一题材处理为人兽交媾的色情艺术不同,达·芬奇用它来暗喻自己和乔宫多的这段苦涩的隐秘恋情。他画的《丽达与天鹅》异常安详静谧,将内心的痛苦化作永恒的艺术。这段笔记解释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疑惑,即达·芬奇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题材?在达·芬奇所有的绘画作品中,取材的范围基本上限制在两个领域,一个是宗教内容,另一个是世俗的人物。神话题材之于达·芬奇是非常罕见的例外,(注22:《安吉利亚之战》属于历史题材,是令人困惑的又一例外。)达·芬奇即使在他的大量的素描习作中,除了为绘画《丽达与天鹅》做准备,就再也没有画过女性裸体 。假如达·芬奇选择的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那个时时刻刻都在幻想飞翔逃离克里特岛迷宫的那位迷宫建造者代达罗斯(Daedalus)也还有着某种逻辑上的合理性。所以,选择这个涉及异性间的性爱题材,的确令没有见到新发现的笔记的达·芬奇专家们极其费解。达·芬奇在画《丽达与天鹅》时沉浸在对现实的痛苦感知和对往昔的甜蜜回忆之中,他绝对不会想到他现在所作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丽达与天鹅》完成后的500年间,跟进者不绝如缕。是达·芬奇激发了众多的文学家与艺术家对这一题材的醒觉和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画家,他们追随达·芬奇纷纷以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技巧,表达了对这一题材象征意味的理解,从而构建了一部形式探索与象征研究的《丽达与天鹅》的绘画史。而第一个跟进的就是米开朗琪罗,接下来是拉斐尔,同时代的还有科雷乔(correggio)。

(注23: 1. 关于《丽达与天鹅》可以参见以下文章。《丽达与天鹅》中的情与诱:http://whosthatgirl-searchme.blogspot.com.au/2012/12/leda-and-swan.html;有关《丽达与天鹅》的邮票:http://lyx2488.blog.163.com/blog/static/171241162013765270237/;版画:http://blog.163.com/xiao_yu_123456/blog/static/2311200182014231105839302

2. 最早的《丽达与天鹅》是一幅完成于约2000年前的镶嵌画,有1.5平方米。1962年,塞浦路斯帕福斯的一位农民在阿佛洛狄特神庙附近耕地时发现了这幅画,画是用小石头镶嵌到地面上的。丽达几乎全裸侧身站立,她的身体丰腴,一只肥硕的天鹅正用嘴贪婪地拨去她腿部的衣衫。现在这幅画已经成为塞浦路斯的国宝。

3. 米开朗琪罗在见到了达·芬奇的《丽达与天鹅》后立刻创作了另一幅《丽达与天鹅》,从而统治了这一领域,为后世确定了这一题材的色情叙事模式。后来者便跟随着他,浩浩荡荡在这条色情的大道上越走越远,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兴致勃勃而又大同小异地探索《丽达与天鹅》的色情视觉空间,18世纪法国洛可可大师弗朗索瓦,布歇也画过这一题材。在1740年他完成了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最色情的绘画,画中丽达正对着那只天鹅,(观看画的人们)敞开双腿,她的阴部描绘得清晰逼真,一览无余。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的天鹅是一只黄金的伸进丽达梦中的阴茎,而塔德乌什(Tade Styka)的梦更迷艳,但他的天鹅是一只带着危险意象的黑天鹅。然而《丽达与天鹅》的开发者,此时却显得孤零零的,形单影只,离世绝尘了。

4. 有好几部二战回忆录中都提到了希特勒年轻时也曾画过一幅《丽达与天鹅》。据看过这幅画的人回忆,和希特勒的绝大部分绘画一样,希特勒笔下的《丽达与天鹅》充满了一种温情。战后这幅画一直没有在拍卖市场上出现过,但研究希特勒的专家一致认为,该画并没有损毁,它还在某位收藏者的手中隐匿着。

5.参见图7、8.)

达·芬奇的《丽达与天鹅》是宁静的,充满安详和谐之美。丽达与蒙娜丽莎神情的相像,这早为研究者注意到,但既往的解释是因为两部作品在完成时间上的接近。画面里,丽达全裸站立,但毫无色情意味,脸上再次流露出蒙娜丽莎式的安详,那就是画家心中永恒的乔宫多夫人。天鹅翘首立在她的身旁,样子天真,像是个孩子。它当然就是达·芬奇自己的化身了。(注24:达·芬奇的恋母情结可参见: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8832/201307/6667.html。)在天鹅的羽毛中,达·芬奇甚至悄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注25:过去,人们已经发现达·芬奇喜欢在画作中隐藏一些秘密,比如,在《蒙娜丽莎》中,达·芬奇隐藏了他姓名的缩写,而这已被研究者发现。但在《丽达与天鹅》中的这一细节,只有在看过了最新的笔记后,人们才注意到。)在传说中,海仙丽达是斯巴达国王廷达瑞俄斯(Tyndareos)的妻子,但不幸被性情暴躁的宙斯看见,并使宙斯为之着迷。一天,丽达在湖中沐浴时,宙斯化作一只天鹅诱奸了她。达·芬奇在笔记中曾说,他一生为爱神阿芙罗狄特所困扰,而这个故事的起因正是因为廷达瑞俄斯忘记向阿芙罗狄特献祭。阿芙罗狄遂唆使宙斯变成天鹅,然后,自己变成老鹰,驱逐天鹅,把他赶到了丽达沐浴的湖边。画里达·芬奇还意味深长地画下了两个小女孩,她们是由丽达被宙斯诱奸后生下的两只蛋孵化出来的。其中一只孵化出的女孩子就是海伦(Helen),另一只孵化出的是克吕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 海伦与帕里斯(Paris)私奔,导致了历时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战后,海伦因为美貌而没有被杀死,反而被重新作为战利品带回希腊,在对往昔痛苦的回忆里耗尽了余生。而克吕泰涅斯特拉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主帅阿加门农(Agamemnon)的妻子。在特洛伊战争胜利后,阿伽门农凯旋归来,却被克吕泰涅斯特拉串通了与其在丈夫外出征战时厮守的情人埃癸斯托斯(Aegisthus)谋害了。叶慈在其著名诗作《丽达与天鹅》中写道:

腰股内一阵颤栗.竟从中生出
断垣残壁、城楼上的浓烟烈焰
和阿伽门农之死。
当她被占有之时
当地如此被天空的野蛮热血制服
直到那冷漠的喙把她放开之前,
她是否获取了他的威力,他的知识?

叶慈在诗中要说的是,神与人之结合,既催生出文明又是灾难与毁灭的开始。(注26:在叶慈的另一首名作《1916年复活节》中,诗人反复吟诵:“一切都已改变/彻底改变/一种恐怖的美却已诞生”。)这用来注解达·芬奇此画的意旨却再适合不过了。但也可以说,达·芬奇早就用绘画的语言写下了叶慈的名篇。

乔宫多自杀后,达·芬奇又度过了漫长的12年。在佛罗伦萨住了两年后,不堪痛苦,达·芬奇终于离开了他的伤心之地,开始漫游意大利,一面沉浸在对乔宫多痛切的回忆中,一面仍为其亢奋变态的性欲所困扰,日日夜夜和意大利各地的女性做爱。据专家估计,达·芬奇一生在意大利至少生下了1000个孩子,对于意大利男人的艺术气质和风流成性,起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当年,《丽达与天鹅》仅用一年就完成了。它成为达·芬奇最珍爱的画作,始终带在身边,直到临终之际。(注27:然而,在达·芬奇死后,这部作品却佚失了,现在留下的是临摹本。这简直像是一道隐谕。《丽达与天鹅》永远只是达·芬奇私密内心中的镜像。)而《蒙娜丽莎》呢?在乔宫多自杀后,达·芬奇还一直在对《蒙娜丽莎》做着修修补补,但最终也没有能将它完成。现在法国卢浮宫的画作上《蒙娜丽莎》的眉毛还没有被填上。(注28:在2013年,法国工程师帕斯卡尔·科特(Pascal Cot)利用自己设计的高清晰数码相机为《蒙娜丽莎》拍摄了一幅超高清晰度照片。相机利用包括紫外线和红外线在内的各种技术手段,拍出了一张2.4亿像素的照片。照片上每英寸像素达到15万,即照片中蒙娜丽莎的面部大小是画作上的24倍。科特惊喜地发现,在蒙娜丽莎的左眉位置上有一根达·芬奇化下的眉毛的油墨迹。科特于是骄傲地向世界宣布他终于找到蒙娜丽莎的眉毛了。)但《蒙娜丽莎》毕竟最终也未能完成。可能,达·芬奇永远也不想让《蒙娜丽莎》被完成吧。

1516年,达·芬奇回到家乡时 64岁。十六世纪欧洲人的平均寿命只有21岁, 此时的达·芬奇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人了。他预感到来日无多。但这次返乡并不是落叶归根,而是要最后再看一眼他心爱的乔宫多夫人。(注29: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达·芬奇应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 (François I)的邀请,移居法国昂布瓦斯。弗朗索瓦一世赠予达·芬奇克劳斯吕斯城堡(Clos Lucé)居住。期间,达·芬奇为著名的法国卢瓦尔-谢尔省的香波尔城堡( Château de Chambord)设计了一座在当时来看造型奇怪的双螺旋梯,结构巧妙,素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猜测它一定是象征爱情,是达·芬奇纪念他曾经的一位恋人。沃森在后来回忆录中曾提到过,当年在他的博士生导师萨尔瓦多·爱德华·卢里亚(Salvador Edward Luria)家的大本画册中见到过这座旋梯的照片。看到后,印象深刻。因为卢里亚告诉沃森这座双螺旋梯象征爱情。那时,沃森才20岁,渴望爱情但还是个处男,从来没有交过女朋友,因为他15岁上大学时年龄太小而样子更小,没有人把他当成正经男人看待;印象深刻,还因为那个螺旋让他想起了意大利螺旋粉(Fusilli),一种意大利面条,和螺丝粉(Gemelli)酷似,那也是一种意大利面条,沃森一直无法将二者区分,但它们都是意大利面条,沃森都喜欢吃。那时沃森饭量奇大,永远吃不饱,什么都喜欢吃,但最喜欢吃学校免费的Buffet,并不是不喜欢外面免费的Buffet,而是外面没有免费的Buffet,除了导师卢里亚的家。卢里亚是来自意大利都灵的生物学家,196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是一位极富人文精神的科学家,热爱文学、艺术,还是一个达·芬奇迷。当年,在破译DNA结构的传奇竞赛中,当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三股螺旋模型受到富兰克林的尖刻嘲笑后,沃森在那个丢脸的夜晚,没有太多的沮丧或者害臊,但是夜在剑桥的舞会上没有女孩子和他跳舞让他伤透了心,这样夜晚就变得悲伤,而且孤独。克拉克当时已是有家的男人了。在这个悲伤的孤独之夜,沃森想到了那个象征爱情的达·芬奇的双螺旋,和卢里亚家中喷吐着芬芳的俏丽而暴露的披萨。当年,在卢里亚的家里那座楼梯的照片本身,并没有给沃森太深的印象,给沃森印象深刻的是卢里亚家里免费而且似乎永远吃不完的披萨,和照片旁达·芬奇画的一幅草图中的双螺旋,他看得着了迷。达·芬奇的素描有一种魔力。沃森当时一边大口咀嚼着卢里亚家热烘烘新鲜烤制的披萨,一边和卢里亚讨论这幅草图中的双螺旋。师徒二人一致认为,这个双螺旋是一种完美的结构。所以也就是说,它是神秘的。尤其当出现在达·芬奇的笔记里时。卢里亚认为,它一定不仅仅是一幅素描。它是一幅完美的素描,而这种结构的完美必定在自然界中有着它的意义。那它会是什么呢?沃森的问题从他口中塞满的被嚼得粘乎乎的披萨残渣、肉肠碎块和口水的微弱缝隙间传出来,卢里亚听后的回答却只是沉默。在导师长久的沉默中,沃森兀自又埋头吃下了整整三张披萨。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的只有1000字和一副插图的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短文在英国《Nature》杂志发表。宇宙间最神秘的谜,生命的本质,被揭开了。文章发表后,沃森第一次来到法国的香波尔城堡,亲眼看到了达·芬奇双螺旋,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沃森再一次想到了爱情。回到剑桥,在沃森后来那本著名的几乎没有一个当事者认为是真实的回忆录《双螺旋》中,他写到:回到剑桥他十分伤感,因为他发现自己老了,对那些剑桥的女孩子再也没有吸引力了,那年他都25岁了。 )1519年,达·芬奇病逝,葬于昂布瓦斯城堡(Château d'Amboise)的圣·于贝尔小教堂(the Chapel of Saint-Hubert)。)而1516年,达·芬奇来到了吉奧亢多家族的城堡。乔宫多在世时,达·芬奇不敢接受她的爱,但现在,他来看她了。于是,达·芬奇叫开了吉奧亢多家的门。

那么,乔宫多自杀后,吉奧亢多怎么样呢?

乔宫多一共为吉奧亢多生下了五个孩子,除一个幼年夭折外,其他四人均长大成人。“但达·芬奇,一直不知道的一个秘密是,”罗马第一大学的艾丽莎贝塔·法洛普奥(Elisabetta Falloppius)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绘制《蒙娜丽莎》时,乔宫多又怀孕了。后世一直有学者怀疑,那个坐在《蒙娜丽莎》面前的女人,怀孕了。当年,在刚刚涉足达·芬奇的研究时,艾丽莎贝塔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直觉立刻相信了这一说法。并在后来的研究中做了艰难的探索。她查阅了所有吉奧亢多的资料,没有找到任何关于乔宫多在自杀时怀孕的记录。但意想不到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她意外发现自己的祖辈,当时的法洛普奥是吉奧亢多最知心的朋友。然后,艾丽莎贝塔开始查阅自己家族的文献记录,果然,可以说是不出意料之外,但仍给她带来意外的惊喜,艾丽莎贝塔在法洛普奥的一本日记里找到了一段记载,吉奧亢多曾痛苦地告诉他,乔宫多走时肚子里还带着一个孩子。当法洛普奥询问乔宫多自杀原因时,吉奧亢多没有回答。法洛普奥写到,当时的场面尴尬极了。他后悔问这个让好友深深痛苦的问题。虽然之后,他再也没有问过这个问题,但他对此仍然一直深深好奇。因为,乔宫多平日与吉奧亢多恩爱,生活和谐美满,而且乔宫多夫人气质端详,举止优雅,所以,她的自杀对于法洛普奥而言极其神秘。法洛普奥家族的文献之所以得以保留下来,全亏了法洛普奥的儿子加布利尔·法洛普奥(Gabriel Falloppius 1523-1562)。加布利尔是意大利著名的解剖学家。(注30:输卵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法洛普奥管,the Fallopian tubes。)于是,艾丽莎贝塔终于找到答案了,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答案了(艾丽莎贝塔向记者苦笑着说):正是因为乔宫多当时怀孕了,所以,才在她的脸上能浮现出,如此令人神往而又迷惑的平静的微笑,不知不觉中惊鸿一瞥般的永恒的微笑。但现在看来,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艾丽莎贝塔因为这一发现而在学界建立了声望,但在采访中她向记者表示因为达·芬奇新的笔记的发现,现在一切都要重新考虑了。

现在已经很难说清楚,这个孩子究竟是达·芬奇的,还是吉奧亢多的。可能连乔宫多夫人本人也无法弄清楚这个问题。这对于她而言,一定是一种难以承受的折磨。也许,它就是在被达·芬奇抛弃后压垮乔宫多夫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也许,吉奧亢多在一开始就对达·芬奇和自己妻子之间发生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没有任何记录显示,吉奧亢多在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期间,与乔宫多发生过严重争执。乔宫多在意乱情迷时频频外出与达·芬奇幽会,吉奧亢多一定是有所察觉的。但乔宫多死后吉奧亢多把她下葬在了吉奧亢多家族的墓地。他一直深爱着这个比他小整整20岁的美丽的妻子。乔宫多死后,吉奧亢多终身没有再娶。毫无疑问,在爱妻亡故后, 他是忌恨达·芬奇的。因为,根据达·芬奇的笔记,在乔宫多辞世后,吉奧亢多再也没有出售或赠予给达·芬奇任何丝绸的被褥或布匹,这令达·芬奇痛苦万分。因为,这个奇怪的天才的另一个怪僻嗜好,就是对于丝绸的极端迷恋。在十六世纪的欧洲,丝绸不仅昂贵而且稀少。佛罗伦萨及周边广阔的范围内,丝绸贸易被吉奧亢多垄断了。这令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对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和垄断做出了大量的讨论,许多内容和很久以后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那本被誉为经济学“圣经”的《富国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几乎完全相同,这的确令达·芬奇的崇拜者欣喜若狂,因为,在既往的笔记中,达·芬奇从未对经济学表示出过任何兴趣。

然而,谁也不知道,在这场恋情中,乔宫多的内心是怎么样的?

历史上对于这个女人的记载少之又少。现在,我们只能推测在遇到达·芬奇以前,乔宫多一直也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夫妻两人和孩子们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但是否真的如此,谁也无法肯定。可能就连当年的法洛普奥也无法肯定。)只是当她第一次遇到达·芬奇之后,一切就都改变了。她像一只在直冲急下的激流中,完全失去控制的小舟,在疯狂的情欲中燃烧迅速走向毁灭。在乔宫多吞毒自尽时,脸上是否还保持着蒙娜丽莎般的微笑,亦或是在深深的悔恨中和这个世界诀别?谁也不知道。而且,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再次见面,吉奧亢多原谅了达·芬奇。不仅为他开放了自己家族的墓地,而且,还在达·芬奇临要离开佛罗伦萨的时候,赠送给他一套真丝被褥。那床被褥的丝绸面料来自于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度-中国, 泛着柔和的有如月晕般的光泽,透出清新的碧蝉一样淡绿的颜色和神秘的异国的芬芳。达·芬奇在笔记中记载,那天他抱着这床被子彻夜难眠,最后老泪纵横,感觉可以就这样地死去了,可就在这时太阳却再一次从亚平宁半岛的东方升起,老人于是抱着他的丝绸被褥踏上了前往法国的旅程。最后,果然客死他乡。下葬时,达·芬奇终于幸福地铺盖着这床来自中国的丝绸被褥长眠地下。他已经彻底从对乔宫多的思念和悔恨中解脱了。

吉奧亢多原谅达·芬奇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那时两个人都老了。对于两个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风烛残年的老人而言,爱与恨还有多少意义呢?但也许是因为,吉奧亢多一直都是理解达·芬奇的。他曾经告诉过法洛普奥,达·芬奇一生都被某些可怕的东西困扰着。当法洛普奥问他是什么东西时,吉奧亢多再一次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但最后说,如果没有这些,那么他就不再是达·芬奇了。吉奧亢多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生中曾经资助过很多佛罗伦萨周围的艺术家。当年,他聘请达·芬奇为爱妻作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帮助达·芬奇。大约在1482年至1498年,米兰公爵(Duke of Milan)卢多维科·斯福尔扎(Ludovico Sforza )一直聘雇达·芬奇并资助他开设工作室。但1498年,当法国回归路易十二世统治时,米兰不战而降,斯福尔扎家族因此被推翻了。达·芬奇仍在法军占领的米兰待了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清晨,他发现他制做的那座像小山丘高的巨型骏马雕塑葛兰·卡麦罗(Gran Cavallo)的粘土模型被法国弓箭手在当靶子练习射箭。(注28:这是达·芬奇来米兰前,向斯福尔扎保证的要为公爵父亲的坐骑制作一个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青铜塑像。)达·芬奇于是与沙莱以及好友卢卡·帕西奥利(Luca Pacioli)匆忙离开了米兰来到曼图亚。随后,法国人将巨型塑像的泥土模型摧毁了。而两个月后,达·芬奇到达威尼斯。(注31:卢卡·帕西奥利,意大利数学家,在意大利各处教授数学和编写教材,大大影响了后来的数学教学和研究。他在著作中对复式记账法的记载和研究被认为是会计学的开端,故称其为“会计学之父” 。1496年帕西奥利在斯福尔扎的宫廷讲授数学,在这里遇到达·芬奇,两人成了好友并住在同一寝室内。当时的达·芬奇虽然对几何和比例有着敏锐的直觉,但缺乏数学方面的知识,帕西奥利就教给他系统的数学和几何知识。达·芬奇则为帕西奥利的另一部作品《神奇的比例》配上了精确漂亮的插图。图9.)在威尼斯,达·芬奇被聘为军事工程师。随后,1500年4月终于回到了佛罗伦萨。但到1503年,达·芬奇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情况窘迫。所以,吉奧亢多的聘请简直是久旱后的甘雨。

笔记里达·芬奇屡屡表达出对自己无法抑制的好奇心的痛苦。他被这好奇心所捕获、奴役,无法摆脱。他一天之中所做的所有的事情几乎都这好奇驱动的,包括他的研究,思考,和性。他对自己变态的性欲的记录详尽,可以说是骇人听闻,令那些达·芬奇专家痛苦不已,有时也让人哭笑不得。出于对身体的好奇,达·芬奇曾多次在夜晚偷偷扒开刚被掩埋的,他曾在暗室中淫虐过的女人的尸体,当然,那都是一些被随便埋葬在荒坟堆的生活窘困的妓女或佛罗伦萨街头的流浪女。他将她们从地下扒出来,抗着这些带着泥土的新鲜尸体,回到他的暗室,把她们的皮剥开,然后,一层一层的剥出肌肉、筋膜、血管、骨骼,器官,瞪大眼睛,仔细观察,再准确描绘出来。这导致达·芬奇获得了远远超越他同时代学者对人体解剖学的认识。他是最早发现并描述血液循环的人。而且,曾经有一个女人的肚子里还怀着婴儿。达·芬奇将她的子宫剖开,画下了那幅著名的子宫胎儿的素描(图10.)。让专家们哭笑不得的是,在笔记中达·芬奇表示,他一直试图把脑袋伸进女人的阴道里探查一番。他曾转变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找到屁部最大的女人、骨盆最宽阔的女人、最肥胖的女人、和个头最大的女人,最后急眼了甚至连嘴巴最大的女人也找来了,用尽全力要把他的涂满了抹香鲸的鲸油的脑袋伸进女人们的阴道口里,但从没有成功。他只能扒开她们的阴道口向里面好奇地窥视。作为实验研究胎儿分娩出产道的过程,他曾向女性的阴道里塞过各种东西,最大的是一只青苹果,但塞进去后拿不出来了。第三天的早晨,那个女人的丈夫醒来掀开被子时惊奇地发现了一只苹果。他立刻相信这是上帝在向他显示神迹和人类的原罪。在当天的礼拜中,他把苹果交给了神父。神父将信将疑地接过苹果后,闻了闻,立刻相信了他的话。然后,把苹果传给众人。大家默默不语地传阅苹果,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后,惊讶地观看,然后,久久地放在鼻下闻,最后才意味深长地传给正在注视中等待的下一个人。那天,去教堂的所有的人都感到了在伊甸园的清晨飘荡的雾霭中隐隐显现出的奇花异草的身影和令人恐惧的就要发生的原罪的气息,那就是那个苹果上的气息啊!达·芬奇亲口说,他曾经贿赂过行刑手,割下了一个健康的女性死刑犯的大腿,品尝人肉,并且把腿骨磨成粉冲服。这个记述让好几位学者呕吐了。(注32:但是服用人的骨头粉,甚至木乃伊的粉末,在欧洲历时悠久,直到18世纪,欧洲还有出售木乃伊粉的广告。)达·芬奇所有科学上的研究成果,在其生前从来没有公诸于世,死后又堙没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产生过任何影响。后世学者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他在当时已经深刻意识到了科学技术过度发展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威胁,但现在从这些笔记中,学者们才懂得,达·芬奇的身体里有着难以抑制的好奇心,他的性爱也只是一种研究探寻,和其科学实验一样,而他对于自己的这种好奇心又恐惧又痛苦,终其一生深受折磨。

达·芬奇的这种扭曲、变态的性心理,以及折磨他的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可能源于他的天才和童年经历。达·芬奇无疑是一个旷世天才,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智者。

比萨大学的安东尼奥(Antonio Gramsci)介绍说:

“达·芬奇出生于1452年的4月15日。‘夜幕降临三个小时后’在芬奇的托斯卡纳小山镇(the Tuscan hill town of Vinci)阿尔诺河(Arno River)流过的山谷附近,当时这个地方是美第奇家族统治下的佛罗伦萨共和国的领地。达·芬奇的父亲叫瑟·皮耶罗·达·芬奇,是佛罗伦萨的法律公证员,十分富有。他的母亲卡泰丽娜是农妇。达·芬奇是他们的私生子。达·芬奇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姓,他的全名‘Li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思是:‘芬奇镇梅瑟·皮耶罗之子——列奥纳多’。他名字中的‘ser’只表明他的父亲是一个绅士。

达·芬奇五岁前和母亲一起居住在芬奇附近的村镇,1457年以后他和他的父亲、祖父母居住在芬奇小镇。(注31:芬奇小镇与乔宫多童年时的家非常近。)他的父亲和一个名叫艾伯塔(Albiera)的十六岁女孩结了婚。她喜爱达·芬奇,但死得很早。达·芬奇十二岁时,他的父亲又和二十岁的弗朗西斯卡(Francesca Lanfredini)结婚,但直到他第四次结婚时才有了合法子嗣。当达·芬奇20岁时,父亲又娶了第五位妻子,十六岁的玛利亚(Novelli Maria)。”

“对于达·芬奇的童年,我们知道的并不多。”安东尼奥说:“可能他即受过一些女性的关爱,也受过一些人的虐待,性骚扰,甚至诱奸。而达·芬奇的这批隐秘笔记中透露了,他曾和父亲第五位妻子私通,并让玛利亚怀孕。因为那两年瑟·皮耶罗·达·芬奇一直不在佛罗伦萨,但回来时竟然赶上了玛利亚的生产。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达·芬奇在笔记中承认他的那幅现存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Annunciation)中的圣母玛利亚就是以他的继母玛利亚为原型,而这个玛利亚也被神奇地受孕了。达·芬奇没有记录,这件是最终是如何了结的。但据艾丽莎贝塔考证,有传说讲,当时玛利亚坚持说这就是皮耶罗的儿子,是皮耶罗在两年前临走时播下的种子,现在结果子啦。皮耶罗听了先大笑,然后痛苦地仰天呼唤上帝。但玛利亚却抱过来那个孩子硬是塞给皮耶罗,让他自己瞧瞧这孩子有多像他。令皮耶罗困惑的是这孩子的确像他,而且后来还越长越像他,像极了。(注32:《受胎告知》,又名天使报喜,或圣母领报,故事出自《圣经·新约》路加福音,天使告知玛利亚她将感受圣灵而生下耶稣。图11.)关于“受胎告知”这一题材,流传于世的绘画作品数以百计。这是达·芬奇现存的最早的一幅画作,以前已经有过很多研究。新发现的笔记不仅搞清楚了玛丽亚的真实身份,还让专家了解到达·芬奇就是在画这幅作品时,对皱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达·芬奇画过许多幅织物皱褶的专题素描。自此之后,它成为画家在画室内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课。但与所有画家不同的是,达·芬奇并不是在单纯地练习如何画好皱褶,他在研究绘画皱褶的过程中,已经完全被皱褶迷住了。他在笔记中记下了大量的他的关于皱褶的思考,即深入,有时又玄妙难解,像呓语。他说:“皱褶是独立的,无中心的,皱褶就是皱褶,皱褶就是为了皱褶,它是自足的,以皱褶为目的,从一个皱褶可以离开一个世界,从一个皱褶也可以进入另一个世界。” 达·芬奇发现,皱褶充满了矛盾,是不断地处于一个个矛盾与调和的静态的转变之中的动态过程,皱褶具有种种神秘的特性,“它既是内在封闭的,又是外向开放的;既是紧张的,又是松弛的;既有压缩又有爆发;既有痉挛又有舒缓;既兴奋,又疲惫;既痛苦,又欢愉;既沉静,又活泼;既随意,又拘谨;既包藏,又展露。皱褶包含了高与低,明与暗,内与外,是对力的阻逆与屈从。它既是一种变化,又是一种重复,这一点非常重要,皱褶揭开了变化与重复的秘密。变化就是一种重复,变化产生于重复,在重复中深刻的巨变发生了。” 达·芬奇写道:“女性的阴唇分布着大量的神秘的皱褶,像是古老的文字。是什么把光滑干燥的皮肤折叠成了湿润复杂的皱褶?如此鲜明的反差。一道分界线,巨变突然降临。女人是从最隐秘的皱褶里展开的一块光洁的肉体,或者,是从华丽的肌肤中蜷缩进身体里的一堆皱褶?” 令达·芬奇更加惊讶地是在坚硬的头骨里的那颗大脑,那是一片白色的可怕的皱褶。“对的,所有的人都在渐渐变成一堆皱褶。大脑就是一堆皱褶。所以,皱褶是一种结构,也是一种内容,皱褶就是梦,是梦境的结构,也是清醒,既是光明,也是黑暗,它既是记忆,也是遗忘,是连接,也是分割。”进而达·芬奇发现:“与记忆相对的,不是遗忘,而是死亡。因此,皱褶就是一道生与死的隐喻,是生与死的界限,而这条界限是连续不断衍化着的点组成的线,是生与死的转化。生命始于皱褶,也终于皱褶。从皱褶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皱褶,还看到了某种无形的存在。”在笔记中,达·芬奇近乎迷乱地写道:“问题不是如何完成一个皱褶,而是如何使之持续不断,使之穿透极限,走向无限。这是因为皱褶不只表现所有物质,伴随层级、速度和不同向量,(山和水、纸、织物、活泼的组织、头脑),使之成为表现性物质,而且皱褶决定和产生形式,它使之成为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点的元素,或无限变化的线,无与伦比的变化的曲线。” 然而,达·芬奇所画出的皱褶的素描却一点也没有他的笔记中疯狂和混乱的气息。达·芬奇画的那些皱褶在静穆中总流露出一种感人的力量。(注33:而绘画史上,衣服皱褶的下一次突破要等到200年后的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了。图12.)在笔记中达·芬奇还意外地谈到了中国画。他说,中国人的画里人物的衣服没有皱褶,像云一样的飘逸,但这些笑容奇怪外表谦恭的中国人竟然可怕地醉心于画石头的皱褶。他还说中国画里的女人的脸上有一种神秘的平静,中国的女人又一次让达·芬奇想到中国的丝绸。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达·芬奇在笔记中竟然提到了中国人的房中术,他对此神往之极,他说他想去中国。在笔记里他提到了中国人真伟大,是一个天才的国度,那里的男人功能强大,他们一会统治未来的整个宇宙。(注34:达·芬奇是最早谈到中国房中术的欧洲人。可能当年马可·波罗从中国秘密带回了关于房中术的资料或者仅仅是口头的传闻,只在秘密中小范围流行。更令人惊讶的是艾丽莎贝尔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达·芬奇竟然具有中国血统。根据艾丽莎贝尔的研究,达·芬奇的祖母是蒙古大军横扫欧洲时留下的一名女奴,这名女奴不是蒙古人,而是来自苏州。)完成了《受胎告知》后,达·芬奇即投师委罗基奥门下学习绘画。(注35:安德烈·德尔·委罗基奥,是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画家及最著名的雕刻家之一,也是十五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声名仅次于多纳太罗(Donatello,1386 –1466)。达·芬奇和波提切利等著名画家都是他的学生,据记载在学画时达·芬奇和波提切利长期同住一室。韦罗基奥对米开朗基罗也有过很大的影响。达·芬奇在作坊学艺时 ,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年他在协助委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Battesimo di Cristo)时,虽然只画了一位跪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据说,委罗基奥为此不再作画,只专门雕塑了。 )

而一个让研究者兴奋的发现是达·芬奇在笔记中透露了,他在画吉内佛拉·班其(Ginevrade Benci)的肖像时因病不能前往,而那时吉内佛拉·班其就要结婚,因此他没有依据本人,而是以他以前给玛利亚画的肖像为模版而应付完成的。(天知道吉内佛拉·班其看到自己的肖像会不会晕倒。)吉内佛拉·班其(其实是玛利亚,或者玛利亚与吉内佛拉·班其的混合)是出现在达·芬奇画中的第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表情令人难以捉摸或者形容,给人一种局促、阴郁、不稳定的感觉。而这正准确地反应出玛利亚内心对于和达·芬奇的乱伦关系的不安(图13.)。

安东尼奥还介绍:在这些达·芬奇的笔记中他曾记录了一次童年的经历。有一次,小达·芬奇在山里探索时发现了一个洞穴,他害怕里面会藏有怪兽,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最后还是进去究竟了一探。安东尼奥说:

“这个洞就可以看成是达·芬奇的内心世界,这次探险就是他的一生。”

当然,对于这些深深挚爱达·芬奇的达·芬奇学者而言,最大的打击还不只是上述这些发现。在达·芬奇的笔记中记录了许多他发明的各种机械装置。过去学者们对这些装置做了长时间的详尽研究,认为达·芬奇发明了直升飞机,滑翔翼,机关枪,子母弹,降落伞,机械计算机,机器人和潜水艇……。而现在,这些学者才知道,这些装置有些的确是达·芬奇的科学研究成果,但也有一些不过是达·芬奇白天在他的笔记中故弄玄虚地胡说八道。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其实是达·芬奇设计的性器具。达·芬奇沉迷于思考、设计性器具,以增强性快感,达到极度的高潮。当然有些纯粹是为了做爱时开心,比如,那挺所谓的世界上第一挺机关枪,其实是世界上第一台可以震动的女性自慰器。在他暗室的夜晚里,达·芬奇一次又一次操纵着机枪扣下了扳机。有一些设计直到今天,仍难以实现,比如那个可以做爱的男性机器人。而直升飞机更是可笑。过去,专家们长期研究了这架直升机的设计图,认为它是人类最早的概念飞机。但困惑于它实际上无法飞行,因为当螺旋桨旋转时会带动机身旋转。为什么在达·芬奇的设计里会出现这种明显的愚蠢的错误呢?的确,它无法飞行。因为,那根本不是一架直升机,而是一座性爱小屋。机身的旋转正是达·芬奇的设计。他设计的是一座吊在半空,由螺旋桨带动徐徐旋转的小屋,他在里面和他的女人们在天旋地转中做爱。有些不能经受这种旋转的女人则会一边和他做爱一边不时地呕吐。达·芬奇甚至曾计划过把它吊在比萨斜塔上,但并没有付诸行动。滑翔翼倒是真的世界上第一部可以在天空滑翔的滑翔翼(图14.)。达·芬奇曾长期观察鸟类的飞行,幻想着能像鸟儿一样在空中做爱。但是没有女人敢尝试他的滑翔翼。在笔记中达·芬奇记载,当他试图强行把女人们绑在滑翔翼上时,有三个女人昏厥了,两个小便失禁,所有的都瘫在地上无法助跑。结果,老头儿只能丢下那些被绑着大翅膀瘫在地上的女人,自己背起他的滑翔翼,在塞提涅亚诺的山岗上,几步助跑,纵身一跃,然后孤独地盘旋在亚平宁半岛的天空中。

最令人惊骇的是潜水艇的设计(图15.)。它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密封舱,付舱内有一个加热系统,过去专家以为它是潜水艇的动力装置,达·芬奇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发动机。但实际上,达·芬奇只是想用它制造出一种土耳其桑拿室式的湿热环境。潜水艇内空间狭小,两个人在里面做爱时,会感到十分压抑、难受。达·芬奇发现这更有助于放大高潮来临的强度。当加热舱开始工作后,潜水艇里就变得闷热、潮湿,很快两个人就大汗淋漓,像两个水人,他们赤裸的肉体被四壁压迫到一起,彼此身上小溪般流淌的咸腥的汗水,就不断流进对方的嘴里。密闭舱内氧气缺乏,在做爱时会使人因逐渐缺氧而意识恍惚,有时会出现幻觉,高潮真的来到时,就产生了一种类似吸毒的极度快感。安东尼·埃斯波西托(Anthony Esposito) 教授说:达·芬奇创造了一个危险的极限空间。不过为了防止窒息,达·芬奇还是在舱内还设计了两个通气管,咬住后就可以吸进一口外面清爽的空气了。据达·芬奇记载,那些女人们从潜水舱里出来时,都明显的瘦了,而且,精神焕发,神色满足。她们更迷人了。

“显然,达·芬奇患有躁狂抑郁精神病(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恩里科·贝林格(Enrico Berlinguer)是米兰大学专门研究艺术家的精神状态的专家。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躁狂抑郁精神病是一种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主要表现,可在同一病人间歇交替反复发作,也可以一种状态为主反复发作。在精神病领域内,正常与异常往往并不存在绝对的区别。而天才就是一种罕见的有别于常人的精神状态。所以,几乎所有的天才都是某种精神病患者。躁狂抑郁型的天才,在创造力的巅峰时期都很少睡眠。”恩里科以牛顿为例,向记者解释:“牛顿的秘书记录,到秋天的时候,牛顿的创造力会达到巅峰:‘他很少在两三点钟之前上床睡觉,有的时候,他五六点钟才睡觉……不管是晚上还是白天,他都激情似火,几乎不会熄灭,他做实验的时候,极为精确、严格、精密……使我认为他的目标是某种超越人类艺术和生计的东西。’躁狂还使得牛顿不知饥饿,没有耐心坐下来吃一顿饭。但一旦离开实验室,牛顿就变得狂躁易怒。如果在这时遇到牛顿就算你倒霉,简直就像遇到了魔鬼。牛顿心胸狭窄,并且心狠好斗。不论在科学中还是在生活中总是试图将对手置于死地。(注36:艾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 )生前遗留下了1896册藏书,一些小册子和笔记本。藏书中许多是希腊文和拉丁文,几乎没有一本与文学艺术相关。他曾对他的老师说:诗歌是一种巧妙的废话。藏书中有许多关于异国旅行的书。生活中的牛顿,是一个脾气古怪,小心眼,偏狭,心狠手辣的人。他重名好利,贪婪又极为吝啬。牛顿一生生活简朴,缺乏审美情趣。家里唯一的装饰只有一座象牙雕塑。那是他本人的头像,而且价值昂贵也是艾萨克喜欢它的一个重要原因。牛顿不喜欢绘画。从来没有人说过他喜欢音乐,包括他自己。贪财的牛顿热衷股票投机。据说,牛顿死时床下有一只盒子,里面装满了金子。牛顿一生最主要的职业不是科学家,而是一位巫师。一生研究如何把石头炼成金子的炼金术术士。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钻研炼金术上。在他死时的床头有另一个箱子,里面不是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而全部是牛顿的炼金术笔记,和一本15世纪由一位叫帕拉塞尔苏斯写的奇书《天文学大全》。这些手稿和这本奇书他常年携带,生前从未示人。1970年代,在牛顿的头发中检测出超出正常50多倍的水银含量。汞中毒可能是牛顿晚年行为更加怪异难以理解的原因,这最有可能是因为他常年忘我从事炼金术的结果。恩里科向记者列出了一个长长的单子:牛顿为人凶狠好斗,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凡·高发病时吓跑了画家高更,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沉浸于赌博,豪赌中输光了全部家当,负债累累,但仍不能自拔;法国诗人魏尔伦经常殴打妻子,甚至咬下了她脸上的肉生吞了下去;十六世纪与达·芬奇同在佛罗伦萨的意大利诗人塔索,曾因精神失常,被囚于疯人院长达七年之久;德国诗人荷尔德林,从 36 岁开始发生精神错乱;德国作曲家舒曼,长期患有精神疾病,曾自杀未遂, 46 岁死于精神病院; 法国作家莫泊桑, 43 岁时精神病发作,死于精神病院;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被精神疾病折磨,最后吞枪自杀;英国作家伍尔芙,患有精神疾病, 59 岁时投河自尽,跳河时兜里装满了石子;而特拉克尔死在精神病院时年仅27岁,生前只出版过两本诗集,第二本他尚未能亲眼见到;西尔维娅·普拉斯,精神分裂,宣称每十年就自杀一次,但31岁时就成功了;艾米莉·狄金森,也是精神病,一生关在自己像封坟墓一样的家里,受着疾病和死亡的困扰,她的诗中提到过很多死亡的方法“钉死、淹死、绞死、憋死、冻死、因早产而死、枪击、刀割、以及砍头”;巴列霍在默默无闻中饿死在巴黎;帕斯卡在浴缸里割腕,忧郁症;同样患忧郁症在浴缸里割腕的还有美国著名摄影师,黛安·阿勃丝;诗人哈特·克兰32岁投海自尽,脑袋被螺旋桨打烂;约翰·贝里曼,51岁时跳桥死了;安妮·塞克斯顿也自杀了;美国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一度患有抑郁症;历史上另一位最著名的疯子、德国哲学家尼采,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在精神病院中度过;而尼采曾经非常欣赏,后来又与之反目的他的崇拜者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曾一度陷入精神崩溃;西班牙画家戈雅,参加过多次街头斗殴,患有抑郁症;美国诗人罗伯特·洛威尔,有严重的躁狂倾向,在精神病院里待过;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曾因焦虑症入院治疗达 18 个月;法国诗人缪赛,时常想要自杀,惯于发狂并受幻觉困扰;曾经是缪赛情人的法国小说家乔治·桑,患有精神紊乱症状,一度想要自杀;美国作家爱伦坡,曾因醉酒而入狱,曾因过量服用鸦片而试图自杀, 40 岁时猝死街头;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曾一度精神失常;法国诗人魏尔伦,有严重的躁狂倾向,曾因殴打母亲而入狱,还枪击过他的情人兰波; 贝多芬,躁郁症;米开朗琪罗,自闭症;狄更斯,抑郁症;达尔文,场所恐惧症;丘吉尔,躁郁症;库尔特·哥德尔,被迫型妄想症;梵·高,间歇性精神分裂;列夫·托尔斯泰,抑郁症;而牛顿,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精神病。

“我们一直以为,达·芬奇是一个例外,但这些笔记的出现终于使我们明白,达·芬奇也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而且更加可怕。现在好了。没有例外了。”

恩里科分析,达·芬奇的精神病可能与他超强的对于光线的敏感有关。或者这种能力是他的疾病的原因之一;或者,是其结果。恩里科不无解嘲地说:上帝本来把人类设计得平庸而快乐。但出现了一些天才的突变。痛苦不是生活的结果,是思考的结果,是天才为其与众不同所付出的代价。达·芬奇对于光线的敏感是无与伦比的。这使他能熟练运用许多技法,比如“明暗法”(Chiaroscuro),即画面中光线与阴影的对比,是达·芬奇全部作品中的主要特点。他的作品往往把明亮的主体置于巧妙安排的阴暗背景下,产生一种神秘的质感和深度。他特别重视面部的阴影,借助了“晕涂法”(sfumato)让色域渐次溶合,其手法的圆熟洗炼,使人几乎难以察觉有任何线条掺杂其中。他对光线和氛围的喜爱,尤其见之于他的女性肖像画中。他画出明亮的光线和清晰的轮廓,随后使背景的阴影逐渐没入肖像的头部,从而把人物和背景联系在一起。在一些肖像画中,如《圣母、圣婴和圣安妮》(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蒙娜丽莎》(Mona Lisa)及《抱银貂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等,都可以看到这一技法。(图16。)而晕涂法在《蒙娜丽莎》中达到了极限。(注37:2012年,法国科学家运用X光分析,证明达·芬奇用晕涂法,在整幅画中融合了共40层超薄油彩,而且达·芬奇可能先把油彩涂在手指,再一点一点抹在画板上。40层超薄油彩每层厚度仅2微米(头发厚度的1/50)。油彩由些微不同的颜料组成,营造出蒙娜丽莎嘴角模糊和阴影的效果,令人隐约感到她在微笑,但仔细看时笑容就消失了。带领研究小组的沃尔特(Walter Kohn)表示,纤薄油彩是画作引人入胜的关键。能使用如此纤薄的油彩,证明达·芬奇功力极深厚。同时,由于每层颜料都要很久才能风干,因此作画需要漫长的时间。)但现在当这些曾经如此熟悉达·芬奇的每一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的专家们重新审视达·芬奇的画作时却产生了一种陌生的感觉,感到一种阴森的气息,包括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每一个达·芬奇所画出的微笑。

恩里科说:在达·芬奇的晚年,他的精神病症状明显加重,这从他笔记的最后的素描中即可看出来,无论是新发现的夜晚的笔记,还是以往白天的笔记。在这一时期,达·芬奇思考中国绘画中的石头布满皱褶的意义,他自认为发现了这个神秘的东方民族的深刻智慧,但他在笔记中写到,他已经无法去那里看看中国的石头了,而那里还有丝绸的被子呢啊……写到这里达·芬奇已经写不下去了。他由此开始发现:“宇宙中的皱褶是无处不在的。人类、动物、植物、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不过是在某种神秘无形的力的作用下,从虚空中产生出的皱褶。而这些皱褶还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变化,不停地伸出、抹平。”这样,他开始持续思考世界将如何终结的问题。在达·芬奇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画下了大量的令人恐怖的素描,地震、山洪、火山爆发,或者世界毁灭在一股谁也不知道的浓浓的奇形怪状的黑烟之中(图17、18、19、20.)。“如果,你把这些素描与《蒙娜丽莎》放在一起,这将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对比。”但到了法国,在给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设计完双螺旋梯子后,达·芬奇就停止了他写了一生的笔记。“所以,我们不知道,在他生命的最后这些日子里,达·芬奇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但是,他最后的双螺旋素描,同时出现在了他的白天和夜晚的两种笔记中,却显示出一种异常的宁静。这简直让人无法理解!每一个精神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都是最痛苦最混乱的。但达·芬奇这时似乎突然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平静的世界。这是为什么?” 恩里科向着面前的空气发问,然后,自答道:

“我们不知道。”

说完,恩里科陷入了沉默。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达·芬奇因中风已经行动不便。临终前,红衣主教路易·德·阿拉贡和他的秘书安东尼奥·德·贝雅迪斯造访了莱昂纳多。达·芬奇艰难地捧着主教大人衬在红袍子里的那只白皙的手,颤抖着亲吻了,然后向主教大人做了最后的忏悔,并把他的解剖素描的一部分交给了阿拉贡。后来贝雅迪斯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莱昂纳多已经构建了一个特殊的解剖学图谱,展示四肢、肌肉、神经、血管、关节、内脏等,使人可以想像男人和女人的内部结构特征。但这项工作并没有完成。他的笔记华丽怪诞,被拨了皮的人体和胎儿,做着性交姿势的男人女人。图案周围记满了笔记。注视这些素描,能让你渗入达·芬奇的灵魂深处。不,是这时达·芬奇那可怕的灵魂就渗入进了你的身体里,并控制了你。” 贝雅迪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睡眠不好,恶魔频频。这样在达·芬奇去世后,他的解剖学素描一部分就保存在了梵蒂冈,从未公布于世。17世纪这部分解剖学素描被英王查尔斯二世购买,并一直由英国皇家收藏。贝雅迪斯记录道:在临终前,达·芬奇不无心酸地告诉主教大人:“我一生从未完成过一项工作。”但造物主给他的时间已经没有了。1519年,达·芬奇客死他乡。终年67岁。他的学生弗朗西斯·穆埃基说:造物主再也无力造出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了。然而,也就是这个弗朗西斯·穆埃基,他因为对达·芬奇解剖学素描的恐惧,把达·芬奇给他的剩余部分的解剖学素描全部销毁了。(达·芬奇的夜晚笔记由他自己在临终前封存,送回了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直到20世纪,一个由医学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才在英国研究了达·芬奇的解剖学素描。所有的专家都被震惊。达·芬奇人体素描图的精确度与现代任何教科书中绘制的图像不相上下。达·芬奇绘制的脊柱素描据信是历史上第一次对脊柱进行的准确描述。达·芬奇精准地描绘了脊骨的曲度和倾斜度以及脊椎骨之间的结构。仅凭这一幅素描已足以奠定他在解剖学历史上的地位。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素描领先他所处的时代300年,精确度甚至超过19世纪的《格雷解剖学》。可惜,他对于人类解剖学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促进。达·芬奇是人类中的一个异类,他身处繁华闹市,却远离人群,甚至远离我们的地球,他始终活在他自己的空间里他的笔记中。但又一次令没有见过他的隐秘笔记的专家们苦思不解的是达·芬奇的一张女性外阴的素描。在那张素描里达·芬奇似乎内心慌张,心烦意乱,竟潦草完事。他把女阴粗糙地画成了两腿间的一个黑洞。想到他其他的解剖素描是何等的精确细致,优美而从容,这让专家们无法理解。而且,他们还发现达·芬奇对于子宫的记录也出现了错误。(图21、22、23.)

恩里科介绍: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是哺乳动物机体内昼夜节律的起搏器或生物钟,其调节着每天的睡眠觉醒周期、代谢过程、激素释放、核心体温、食欲及身体其他生理活动的节律。大部分哺乳动物的视交叉上核产生略长于24 小时的昼夜节律。视交叉上核自身的节律性主要受光信息影响。视网膜节细胞轴突构成的视网膜下丘脑束(Retinohypothalamic tract)(注38:从眼球至视交叉上核。)是外界光信息进入视交叉上核的主要途径。通过多突触连接,视交叉上核有效抑制上交感神经节(给予松果体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刺激)的活性,此环路使光线抑制松果体分泌及释放褪黑素(Melatonin)。正常人,褪黑素在睡眠开始前2小时,夜间核心体温刚开始下降前开始分泌,血浆皮质醇(Cortisol)的浓度在傍晚达到最低点,在清晨醒来不久达到最高点。褪黑素也通过与褪黑素1型(MT1)和褪黑素2型(MT2)受体作用于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这样,环境的光暗循环持续不断地影响视交叉上核,使之将机体的所有功能和行为与外界光暗交替同步。除MT1、 MT2受体外,源自中缝核的5一羟色胺(5-HT)神经投射通过作用于5-HT受体(5-HT2C受体和其他5-HT受体)调节视交叉上核。恩里科说:具体的分子机制,现在还不清楚,但5-HT和 NE与躁狂抑郁精神病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而达·芬奇的精神病肯定和他对光的超常的敏感有关。可惜,我们再也没有第二个达·芬奇了。他的疾病的真正机制可能永远也无法弄清了。(注39:在委罗基奥的画室,达·芬奇研究了鸡蛋明暗变化的关系,创造了自己的明暗渐进画法(Chiaroscuro)。这种方法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renaissance)初期的乔托,但达·芬奇让它变成梦幻,光如丝绸般润滑地沿物体表面变化无法观察出其分界,连续地从光明没入黑暗。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说:明暗渐进法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只是达·芬奇的画面明暗渐进太过于平滑,虽然技艺高超,但有时看起来就一个个鸡蛋悬浮在画面中。当达·芬奇成名后,波提切利看到他的明暗渐进法的绘画大为震惊,这才知道这个小他7岁,曾经和他同床共枕的狡黠的小师弟,竟然背着他画了那么多的鸡蛋,波提切利气愤至极。以至于从此在绘画中放弃了对光线的刻画转而致力于强调线条的飘逸和动感。在他的自画像中他还故意把脸画黑,放弃明暗的对比,这在当时是十分不同寻常的。而且,在其名作《春》和《维纳斯的诞生》中,波提切利都对达·芬奇进行了讽刺。比如,波提切利将维纳斯画成诞生于一个毫不光滑的有皱折的蛋,只是后来一直被误认为那是一只贝壳了。同样,与达·芬奇强调人体解剖相左,波提切利放弃了解剖学。波提切利所绘的女性追求一种伤感的柔美。他将人体变形,在他的笔下,女性的裸体被拉长,缩窄的肩膀、臀部以及偏小的胸部。波提切利的女人没有肌肉,柔美如水。而且,是色情的。他画的是他想像中的女人。就这样他被自己的小师弟逼迫,从达·芬奇追求的客观真实转向了主观真实,成为了现代绘画最遥远的先驱。波提切利的画还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在著名的《春》中,集中了美人,花朵,风,和皱褶。整个画面像是一个谜。波提切利的女人们是春天夜晚的一个个轻盈的梦。据说,当波提切利完成了《维纳斯的诞生》之后,他的学生们只把它当成春宫画,一遍一遍地临摹维纳斯的裸体。而同一时期佛罗伦萨的另一位文艺复兴的巨匠米开朗琪罗的女人们,显然都分泌了过多的雄性激素,她们至少拥有4个睾丸并且天天泡健身房。只有达·芬奇的丽达是真正写实的女性的身体,她成为了之后很长时间里,西方绘画中女性裸体的标准,直到绘画由古典进入了现代,波提切利和米开朗琪罗的变了形的女人才重新复活。并且,发育过程越来越令人难以琢磨,真不知道这些画家是怎么想的。但是,当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注意到了达·芬奇画面中的鸡蛋时,却顿悟了他自己苦苦思索许多年的绘画之道。他告诉贝纳尔(Paul Albert Besnard)“要视自然为鸡蛋,球形的鸡蛋、圆锥形的鸡蛋、圆柱形的鸡蛋,方形的鸡蛋、三角形的鸡蛋”。这个生性害羞的的老处男于是躲在外省埃克斯家中的画室里,没有画鸡蛋而是严肃地没完没了地一遍又一遍地羞答答地画起了充满了性幻想的色情的苹果。 据说,他的画室长年摆放着苹果,直到烂掉。老处男塞尚是达·芬奇之后又一个在处理女性裸体时遇到巨大困难的大师。毕加索曾说:他是我们的父亲。那达·芬奇就是毕加索的爷爷了。这个来自西班牙安达鲁西亚马拉加市有着一个荒唐的全名,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诺·玛丽亚·德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德拉圣蒂西马·特林尼达德·鲁伊斯·毕加索(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Picasso)的毕加索,小个子,大眼睛,在画色情画时,倒精力旺盛,他的色情画热情高涨,而且很多淫秽不堪。他说:艺术可以仅仅是色情的。

图24、25、26、27、28.)

现在,通过这些笔记可以肯定了,有两个达·芬奇,一个光明的达·芬奇,像太阳一个耀眼;一个黑暗的达·芬奇,是黑夜最深处的魔鬼。恩里科说:生命在地球上的生存,不仅需要光,还需要感受到光。即使是细菌也有特定的蛋白质来感受光。在大肠杆菌(E. coli)里,有一个e-Fuc基因,它表达的蛋白质是一个转录因子,可以调节一系列把基因的表达。e-Fuc上有一个感光基团,光线照射后它就被激活开始工作。这个最古老的基因在生命进化过程中,一直保留下来了,并且衍生出一系列的基因a、b、c、d、e、f、j-Fuc,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它们的功能都是感受光明或黑暗,调节生物的日夜节律,而且还参与调节多器官的发育和功能活动,其中包括大脑和性腺。人类在夜间性激素分泌旺盛就是由c-Fuc决定的。如果长期生活在阳光之下,那人就会慢慢变得性欲淡薄。在前苏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赤身裸体的青年男女长期关在强光照射下的环境里,允许他们随意交配。但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他们之间的性活动越来越少。他们在阳光下变得“高尚”了。恩里科又举到了蛇和鳄鱼的例子。它们都属于古老的脊椎动物,只能用嗅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世界。蛇会不断吐出信子,它就是在用信子,探测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将信号传到大脑的嗅叶,通过气味了解环境,获得食物,逃离危险,寻找交配对象。蛇和鳄鱼也有眼睛,但它们的眼睛看不见任何东西,只能感受到明暗。可为什么生命需要感知明暗呢?那是生命在感受时间啊!白天、夜晚,天才、魔鬼,而这一切都与时间有关,这又回到了那个令人费劲的古老问题:什么是时间?恩里科两眼迷茫:

“爱因斯坦说:

‘时间存在的惟一意义就是不使所有事件同时发生。’”

是的,在达·芬奇生命的最后他进入了一段奇异的平静时光。在他最早期的笔记中,达·芬奇记录了一件发生在他16岁那年的事情。一个老人给他看了一块石头,石头里竟然有一副鱼的骨骼。老人告诉他:在太古时,世界是一片海。海中游弋着象山一样的水中巨兽,他们是世界的主宰。后来,许多水凝集成石头,巨兽也都浓缩进了石头里。而现在,世界已从海洋的世纪,进入到了大地的世纪。人成为世界的主宰。人比巨兽要小很多,但更聪明,也更邪恶。可是人也不会永久。人就要像巨兽一样,浓缩进灰尘。那时,世界就进入了天空的时代。在天空的时代里,世界充满灰尘,主宰者是蚊子。世界会越来越轻。蚊子又要比人小很多,聪明很多,但并不邪恶,只是最后,连灰尘和蚊子也要消失,世界就变成了空的时代。那是完全的虚空,连空间和时间也没有了。达·芬奇听到这些后,对那些海洋的巨兽,感到无比震惊。他想像着它们庞大、威严、恢宏万钧的气势。回到家后,在许许多多的梦境中,他一次又一次看到了水中巨兽。但他从没有想把它们画出来。他知道,这些水中巨兽是他的神奇画笔所永远也无法画出的。他最了解绘画,也最懂得绘画的局限。关于巨兽的任何一笔,都会瞬间毁掉它们。在他21岁那年,达·芬奇拿起笔,写下了第一个描述巨兽的句子:

“啊,有多少次你被看到在汹涌海洋中沉浮,你长满毛刺的黑背像大山一样突兀,你仪态沉稳而端庄!”

之后,在其一生的笔记中,达·芬奇一共将这个句子,修改了152次,试图用语言精确描述出心中的这只巨兽。 直到1519年,在他临终的那一年,达·芬奇在笔记的最后一页,终于找到了这个句子。他说,“世界永远是海洋的时代,亘古久远的世间万物,一直漂浮在时光之海中,他们柔软、透明得像水母,连石头、人,也是透明的,在时光之波里,像衣服一样卷曲、舒展。什么都没有产生过,什么都已经产生了;什么也都没有消亡过,什么都已经消亡了。那些水中的巨兽,世界永远的主宰。所有的事件在一瞬间都已经发生、已经存在、已经消失。”接着,他写出了这个达·芬奇笔记中最后的一个句子:

“啊,有多少次你被看到在汹涌海洋中沉浮,你像大山一样突兀,击败并且驾驭了巨浪,你长满毛刺的黑背犁开了海水,仪态沉稳而端庄! ”

随着研究的进展,这些平日里侃侃而谈的专家们的话语越来越少,最后几乎停止了相互间的交流,内心深处都充满了痛苦,不约而同地有一种毁灭的感觉。因为他们都视达·芬奇为信仰,以他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埃斯波西托教授告诉记者,研究结束后,那些笔记里的内容,仍然日日夜夜萦绕在他的脑子里,折磨着他。他坦承:那些邪恶的文字和草图,对他有着一种难以抵御的吸引力。他甚至亲手造出了一只潜水艇。当记者问他是否尝试过时,埃斯波西托教授并没有回答,而是拿过来手边的一部他写的达·芬奇专著,翻开,寻找到一页,然后给记者读了起来。那是这位名声卓著的达·芬奇研究者所作出的自以为是的想像,他想像着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智者在思考人类的飞行:

“在人类对于飞行的想像力还仅限于将天使的后背粘上一对小翅膀时,达·芬奇已经站在塞提涅亚诺的山岗上沉思如何让人类真正地飞起来。他想像着自己设计的飞行机器第一次试飞时的景象:巨鸟的首次飞行将会从塞提涅亚诺山的背面开始,它的光辉将照亮天地万物,盛名远扬,荣耀永驻。这无疑是达·芬奇超越他所在时代的一个证明。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达·芬奇代表着人类的尊严,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怀着极远大的理想,试图重新创造人世间的美,度量世界的广大,解释自然的奥秘,他以他那些在当时甚至现在看来都不切实际的设计向时间证明:人类并非鼠目寸光、只懂得食色性也的庸常之物,他们有美妙绝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的思想有时是可以超越肉身与现实的桎梏而自由地飞翔的。”

埃斯波西托,Esposito,意大利语的意思是(因为被父母遗弃而)暴露(在街头)的。当这个现在孤单地站立在十字街头的弃儿读完了这一段文字后,就合上了书本,向着记者痛苦而解嘲地一笑,然后,平静地说:

“现在看来,我写的这些文章,纯属意淫式的扯淡。”

“它们毫无意义。”

“但这就是我的一生。”

……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1)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2447.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2)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2534.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3)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2711.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4)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2919.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5)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3140.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6)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3266.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7)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3500.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 (8)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3884.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 (9)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teatime/584226.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 (10)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4432.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 (11)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4845.html

列侬的1969和2020的新冠肺炎 (12)

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585243.html

 

 

上期谈到,我在2013年做过一些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撰写了学术论文投给了意大利的一个历史与文化学考古学的专业杂志
上期谈到,我在2013年做过一些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撰写了学术论文投给了意大利的一个历史与文化学考古学的专业杂志



什么是 R&B?
R&B的全名是 Rhythm & Blues,一般译作"节奏怨曲"。广义上, R&B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来和摇滚来的基础,Billboard杂志曾介定 R&B为所有黑人音乐,除了 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 R&B,可见 R&B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近年黑人音乐圈大为盛行的 Hip Hop和 Rap都源於 R&B,并且同时保存着不少 R&B成分。

什么是HOUSE?
HOUSE是於八十年代沿自 DISCO发展出来的跳舞音乐。 这是芝加哥的DJ玩出的音乐,他们将德国电子乐团Kraftwerk的一张唱片和电子鼓(Drum Machine)规律的节奏 及黑人蓝调歌声混音在一起,House就产生啦~一般翻译为"浩室"舞曲,为电子舞曲最基本的型式,4/4拍的节奏, 一拍一个鼓声,配上简单的旋律,常有高亢的女声歌唱. DISCO流行后,一些DJ将它改变,有心将DISCO变得较为不商业化, BASS和鼓变得更深沈,很多时变成了纯音乐作品,即使有歌唱部分也多数是由跳舞女歌手唱的简短句子,往往没有明确歌词。渐渐的,有人加入了LATIN(拉丁)、 REGGAE(瑞格源在西印度群岛)、 RAP(说唱)或 JAZZ(爵士)等元素,至八十年代后期, HOUSE冲出地下范围,成为芝加哥、纽约及伦敦流行榜的宠儿。
为什么会叫"House"呢?就是说只要你有简单的录音设备,在家里都做得出这种音乐~House也是电子乐中 最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Cher唱的Believe 就是个好例子.而M-People可说是House代表团体.House舞曲在1986年开始流行后,可说是取代了Disco音乐.
House可分为:
1)Acid House:也就是融合了TB-303的Acid声的House乐
2)Deep House:有着相当浓厚的灵魂唱腔,又叫作Garage,蛮流行化的. 像Real Mecoy, M-People, La Bouche都是Garage团体.
3)Hard House:简单来说,就是节奏较重,较猛的House.
4)Progressive House:这类House没啥灵魂唱腔,反而比较注重旋律和乐曲编排.有一 点像"演奏类"的House乐.像SASH!的专辑It's My Life便是很好的Progressive House专辑.
5)Epic House:就是"史诗"House. Epic House有着优美,流畅的旋律和磅礴的气势, 很少会有vocal在里面(几乎是没有!).BT的音乐就是很棒的Epic House,而他也被称作"Epic House天皇". 其实连Rock也有"Epic Rock"
6)Trible House:想像一下:带有非洲原始风貌或是印地安人的鼓奏的House是啥样? 这就是Trible House~这种House除了有一般House稳定的节奏外,在每拍之间,会加入一些带有原始风貌,零碎的鼓点. 蛮有趣的~
不过,House的范围太广了,大家也不用硬要把一首曲子分类.这些只是告诉大家,House很多种"而已。
到了九十年代, HOUSE已减少了那前卫、潮流色彩,但仍是很受欢迎的音乐。

什么是Britpop?
Britpop虽有个“ Pop"字,但其实是 Rock的一种,源於九十年代英伦,中文可译为“英式摇滚”,这是英伦乐坛对美国 Grunge潮的一个回应,主要是以乐队形式出现。不过, Britpop风格其实十分广泛,如 Oasis是结他摇滚乐队, Blur则Pop很多,而Pulp则接近Glam Rook及跳舞风格,不过他们都被列作 Britpop。
英国 Britpop代表人物:
Oasis, Blur, Suede, Pulp, Radiohead

什么是 Trip-Hop?
Trip-Hop是英伦/欧洲跳舞音乐的一种,它的名字来源是“ Trip+ Hip Hop"= Trip-Hop",因为它发源自英国的Bristol,因此最早时称作"Bristol Hip-Hop".。由于把把Hip-Hop(其实很多音乐都是架构在Hip-Hop上的...不知啥是Hip-Hop的去看看跳街舞的人, 他们多半是用Hip-Hop音乐来跳的.)节奏变慢(有时很慢很慢),加入一些迷幻的味道,如很阴沉,肥厚的Bass,轻微但迷幻的 合成音效,或是些唱片的取样,有时可能连唱片的杂音都会被"故意"取样进去.所谓“ Trip",指迷幻,氤氲的药物「旅程」,所以, Trip-Hop是种慢板的迷幻的、有 Jazz感觉的、迷糊的、带点 Hip Hop节奏的 Break beat音乐。它虽然隶属跳舞音乐类,但其迷幻迷糊特色已令它跳一般跳舞音乐所有的明确节拍特色相去很远。
外国 Trip-Hop代表人物:
Trip-Hop中公认的铁三角ortishead, Tricky, Massive Attack. Mandalay Moloko, Coldcut

什么是 Gangsta Rap?
Gangsta Rap是 Rap的一种,以 Rap的内容多与都市罪案有关,充满暴力、色欲感受,这是反映现实的一种音乐路向。 Gangsta Rap於八十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音乐Rap中的强悍尖锐派,在美国大受欢迎,唱片销路甚高。而不少 Gangsta Rap乐手本身真正“参与”现实中各式罪案,部分更因而入狱甚至死亡,可说是真正反映现实兼令人触目惊心的乐种。
Gangsta Rap化表组合: Ice-T、 Ice Cube、 Dr. Dre、 Snoop Doggy Dogg、 2 Pac、 Geto Boys

什么是 Synth Pop?
Synth Pop中的 " Synth",即 Synthesizer,顾名思义, Synth Pop就是“由 Sythesizrs炮制出来的流行乐”,当然除 Synthesizers外还会用上其他电子乐器如电脑及鼓机等等。 Synth Pop於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流行,至八十年代中开始沉寂,当年在香港也曾掀起过一阵热潮。 Synth Pop的特点是科技感强,有时会颇冰冷,歌曲多是“三分钟流行曲” (3-minutes Pop),很多时 Synth Pop乐手会作入时打扮。
Synth Pop代表组合: Depeche Mode、 Human League、 Duran Duran、 OMD、 Gary Numan

什么是 ORCHESTRA ?
ORCHESTRA就是管弦乐团,它分成四部分: 1弦乐,包括小提琴、大提琴等, 2铜管乐 3木管乐和 4敲击乐四组。弦乐组每种乐器有多人演奏 (竖琴除外 ),四组演奏者由一人统筹兼领导,他就是乐团的指挥。 ORCHESTRA於17世纪出现,到 18世纪因海顿和莫扎特的作品而清楚地建立模式。 19世纪加入了些新乐器,乐团人数加大。 ORCHESTRA是西方古典 /正统音乐的正宗。西方流行 /摇滚乐也经常运用 ORCHESTRA的部分或全部团员协助演出。

什么是 CHAMBER POP?
CHAMBER POP是指典雅、高贵、精致的一种流行乐,它有一定的古典音乐感觉。 CHAMBER MUSIC一词来自古典音乐,中文叫"室内乐",是种小组弦乐演奏曲式,气氛高雅。 CHAMBER POP於九十年代兴起,是对当时的 LO-FI及 GRUNGE的一种反应,强调优美的旋律、精致的配乐、乾净的录音,每每多用弦乐、管乐制造巴洛克时代的音乐感觉。外国代表乐队有 THE DIVINE COMEDY, RIALTO, ERIC MATTHEWS及 BALLE & SEBASTIAN等,香港则有黄耀明、部分的彭羚、部分的 MULTIPLEX等等。

什么是民歌 (FOLK)?
民歌(FOLK)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原始 /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歌 (FOLK),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 (FOLK),所指的是主要以木结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美国民歌手 WOODY GUTHRIE在五十年代的唱片可说是最早的民歌唱片录音,所以普遍被认定是现代民歌 (FOLK)的祖师。之後 PETE SEEGER、 THE WEAVERS继续推动这类音乐,六十年代越战,反战民歌手如 BOB DYLAN,JOAN BAEZ,PETER,PAUL AND MARY等成为时代的呼声。後民歌向 POP,ROCK及都市化发展, BOB DYLAN发明了 FOLKROCK, SIMON & GARFUNKEL发展出中产口味的都市 FOLK POP,风行一时。八十年代 SUZANNE VEGA,TRACYCHAPMAN等 +走出一种更富现在都市感觉的 URBAN FOLK(城市) / CONTEMPORARY(当代) FOLK路线。民歌 (FOLK)在英国、香港等乐坛也发展出不同的面貌。民歌 (FOLK近年较新的发展是与 NEW AGE结合 (如 ENYA),及与 TRIP HOP结合(如 BETH ORTON)。

什么是 BOSSA NOVA ?
BOSSA NOVA是种带 JAZZ味道的巴西音乐, 1950年代作曲家 ANTONIO CARLOS JOBIM将巴西音乐节奏与美国西岸 COOL JAZZ混合而成,柔和、舒服、轻松、懒洋洋、浪漫乃特色。每两个 BAR的第 1,4,7,11,14拍为重拍。歌手 JOAO GILBERTO的纯厚歌声是 JOBIM音乐的出色拍档, 50年代中期传入美国後大受欢迎,其他着名 BOSSA NOVA乐手有 CHARLIE BYRD,STAN GETZ和 ASTRUD GILBERTO等,最着名的歌曲为 "THE GIRLFROM IPANEMA"。 OSSA NOVA於 60年代最流行,其馀年代亦不断有捧场者。

什么是 CLASSICAL POP ?
CLASSICAL POP是指带古典响乐味道的流行曲,多用弦乐伴奏的歌曲都可列入此类,例如 THE BEATLES的 "ELEANORRIGBY"就是。澳洲乐队 CROWDED HOUSE的一些作品也可列入此类。如果说 CLASSIC POP,则是指经典的流行曲。

什么是ACAPPELLA ?
ACAPPELLA是指没有乐器伴奏的歌曲,但凡纯以人声唱的歌都是 ACAPPELLA,不过今天我们说 ACAPPELLA通常是指有多重和唱的那种唱法,连乐器伴奏都由人声唱出。 ACAPPELLA的相反是 INSTRUMENTAL,即纯音乐乐曲,任何类型的歌曲都可以以 ACAPPELLA形式唱出。香港人最熟悉的 ACAPPELLA歌曲是 "SO MUCH IN LOVE",香港 ACAPPELLA乐队有姬声雅士等。

什么是 WORLD MUSIC?
WORLD MUSIC是西方角度观点的词汇,意思指非英、美及西方民歌 /流行曲的音乐,通常指发展中地区或落後地区的传统音乐,例如非洲及南亚洲地区的音乐,有些地区如拉丁美洲的音乐,则能普及到自成一种类型。今天大家说的 WORLD MUSIC通常是指与西方音乐混和了风格的、改良了的传统地区音乐。非洲的 KING SUNNY ADE,东欧的DON BYRON,中国的朱哲琴,巴基斯坦的 NUSRAT FATEHALI KAHN等是西方乐迷较熟悉的 WORLD MUSIC乐手。

什么是 DREAM-POP?
DREAM-POP是种“梦”般的流行曲,它有一种迷离的气氛,多靠SYNTHESIZERS(电子合成器)造成,加了ECHO效果的电结他也是重要的成分,歌唱部分往往很 'BREATHY'即呼吸声重,歌词也往往有梦般的诗意色彩。代表乐队有 COCTEAU WINS, LISA GERMANO, ST.ETIENNE, THIS MORTAL COIL, MY BLOODY VALENTINE, MAZZY STAR和 DEAD CAN DANCE等。中文歌手以王菲为首,代表作有 "迷路 "、 "DI-DA"等。

什么是 NEW AGE?
NEW AGE是种宁静、安逸、闲息的音乐,纯音乐作品占的比重较多,有歌唱的占较少。 NEW AGE可以是纯 ACOUSTIC(即以传统自发声乐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电子化的,重点是营造出大自然平静的气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觉,洗涤听者的心灵,令人心平气和。 NEW AGE很多时与音乐治疗有关,不少NEW AGE音乐说可以治病,也有不少与打坐冥想有关,这与 NEW AGE思潮哲学有莫大关系。 NEW AGE音乐通常被目为颇为中产阶级的音乐, WINDHAM 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 NEW AGE唱片公司, NEW AGE代表乐手有 ENYA, 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KITARO等等。

什么是Electrophonic Music?
何谓Electrophonic Music(电子音乐)?随着时代的演进,音乐家有了更多制作音乐的方法.所谓电子音乐,就是以电子合成器,音乐软体,电脑等所产生的电子声响来制作音乐.电子音乐范围广泛,生活周遭常常能听到,在电影配乐,广告配乐,甚至某些国语流行歌中都有用到,不过以电子舞曲为最.很多人认为电子乐是一种冷冰冰,没有感情的音乐.其实电子乐也可融入Rock, Jazz甚至Blues等多种元素而充满情感的。
电子音乐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House 、Techno、Ambient、Trance、Psychedelic Trance、 Breakbeat、 Brit-Hop、 Big-Beat、 Trip-Hop、Drum'n'Bass、 Jungle、Electro、Dub、Chill Out、 Minimalism。

什么是Techno ?
Technology, 即表示"高科技舞曲"啦!利用电脑,合成器合成,做出一些特殊音效,这种音乐常常是许多音效组合起来的. Techno的节拍也是4/4拍,但速度较House快,且听起来具重复性,较强硬,较机械化,所以某些人称Techno为"工业噪音",但某些还是会注重旋律的. Techno起源于美国底特律,有三名DJ: Derrick May,Kevin Saunderson Juan Atkins尝试将电子乐与黑人音乐结合,而产生了Detroit Techno. Detroit Techno通常较平缓, 不像一般的Techno那样强劲,可说是现代Techno的起源.

什么是Ambient ?
听起来起伏不大,但其实一直在做改变,像是长时间的音效, 或是渐进式的音乐编排等等,常会营造出有层次的空间感,所以被称为"情境音乐", 且常对於生活周遭的声音做取样,如人声,汽车声,甚至是其他音乐的旋律...等等.为70年代的Brian Eno所创,是一种很"高深"的电子音乐.后来Ambient也有分支,如Ambient House, Ambient Techno...等等,相信大家从字面上就能了解,其实在很多种音乐中都会有Ambient的影子,甚至某些古典乐中 也有Ambient的味道.

什么是Trance ?
迷幻舞曲,由Techno演变而来,听了会让你有"出神"的感觉,但还是保有舞曲的律动 ,很注重Bass的表现 ,某些听了会有"催眠"的效果.拍子也是以4/4拍为主.不过我也有听过用Breakbeat的(下面会介绍), 如Sven Vath的专辑Fusion.

什么是Psychedelic Trance ?
又名Goa Trance,发源于印度的一个小岛上.Goa即为这小岛的名字. ,旋律常带有印度风味.这类Trance的特徵,就是很重视旋律,音符之间的细微变化,且常有重叠的旋律,和高亢的TB-303声音出现.有点Ambient的味道.

什么是Break beat ?
不像House的拍子Boom-Boom-Boom-Boom那么规律,而是以破碎的节拍呈现,像是切分拍.如在两拍中加入小碎鼓,等等,Breakbeat只是一 个总称而已,有很多种音乐都属Breakbeat,如以下的Brit-Hop,Big-Beat,和黑人的Hip-Hop便是一种

什么是Brit-Hop ?
把黑人Hip-Hop的节奏加快鼓声加重,配合些许电吉他,Bass,有摇滚乐的味道, 如The Chemical Brothers的曲风即是.

什么是Big-Beat?
"大节拍",把Brit-Hop变得更快,节奏更重,更有摇滚的味道,可说是将Brit-Hop改良后, 更成熟的一种曲风,你可以想像一下又重又碎,又有点快的节拍是什么样子.如The Prodigy,The Chemical Brothers, Fat Boy Slim即是Big Beat的"大角

什么是Drum'n'Bass?
对某些人来说,Drum'n'Bass的音乐可能很烦,因为Drum'n'Bass很注重在节奏上玩花样,还有Bass的表现, 像是很快很快,复杂的碎拍,以及运用各种不同的电子鼓,或是取样而来的鼓声.因此Drum'n'Bass也是Breakbeat的一种.4Hero为Drum'n'Bass的知名乐团.

什么是Jungle?
Jungle就是Drum'n'Bass的前身.Jungle的速度比Drum'n'Bass快很多,而且节拍更为 复杂,比较强悍,有时会搭配一些Rap,不像Drum'n'Bass会融合一些Jazz,Soul等元素,听起来比较柔(当然这是和Jungle比起来~).连"摇滚变色龙" David Bowie现在都搞起Jungle了

什么是Electro?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还没有House,Techno...这类玩意儿,电子音乐也较不盛行,只有Electro这类电子音乐而已. Electro可说是纯粹以电子合成器(Synthesizer,长得有点像Keyboard)来发声的音乐,通常蛮轻柔的,且常使用Roland公司的鼓机(Drum Machine)TR-808来发鼓声.德国的Kraftwerk乐团可算是代表. 现在的Electro音色比以前明亮,透明许多.后来一些DJ利用Electro变形成了一种Hip-Hop乐,被称作Old School.现在的Fatboy Slim(流线胖小子)也融合了一些Electro和Old School在音乐中.

什么是Dub?
Dub可说是将歌声抽离只剩下音乐的Reggae(瑞格,也有称之为雷鬼,一种很有节拍性 ,唱腔特别的南美黑人音乐).而将Dub运用在 电子乐上,则是将部份歌声抽离,将Bass和鼓声加重,并且加入大量的Echo(回音)等效果.这种技术常在现场表演时,将歌曲重新混音(Remix)呈现.像Massive Attack 的专辑Protection便由Mad Professor从Trip-Hop音乐混音成了Dub版本.

什么是Chill Out?
这只是一种统称而已.在舞池旁边,常会有一个区域,或是小房间,里头会放一些较缓和,较平静的音乐,让舞客跳完舞后缓和情绪,休息一下,以放Ambient音乐为主,所以会叫 "Chill Out"(冷却)就是这个缘故.The Orb可说是Chill Out音乐大师.

什么是Minimalism?
这被翻译成"极小派乐风",在Ambient和Techno的音乐中 常听的到.带有Minimalism的曲子有着重复性的旋律,还有一种特别的律动 ,感觉上像一种特别的频率一样 让你听了会有被催眠的感觉.Jeff Mills的作品就属于Minimal Detroit-Techno,带有相当的迷幻色彩.

fall in love

我认为这里重读一下我当年的研究论文是有益的。
寻欢留香
达芬奇是时空穿越者消失2年再次出现发明不断,否则无法解释那些超前发明和思想。
简丹儿
艰深,难以评论。……这发去专业杂志的论文把茶坛提升了N层次。:)
简丹儿
还是赞一下 ,立非凡的文字能力,文字的背后深阔的人文情感……比如,

吉奧亢多原谅达·芬奇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那时两个人都老了。对于两个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风烛残年的老人而言,爱与恨还有多少意义呢?

V
Vivian32817
然。
简丹儿
你好维维安(多好听的名字),几次想回你的提问都未成字,做为立的资深读者(毫无自歉,另个是水宁,当年她的立的书评那真是精彩)今天这

简单分享一下:读一段是一段,不用纠结他的主题主线是什么,他的写作带着天马行空的恣意,又有纵横上下左右的立体,好在大部分时候,他的文字起点高,很特别,变化莫测,自成风格,静心去读时能读出趣味来,令人回味良久。最后你会发现他的主题从未走远。:)

他最厉害的小说是《失去爱》,从《巴尓的摩五点半》开始更好,后者轻松一些,幽默的笔调写出人生的无奈无常和伤感……

祝阅读愉快。:)

 

F
FarewellDonkey18
现在看来,这些文章,还不能肯定与列侬有关,但肯定与立有关。。。。
V
Vivian32817
谢谢丹儿!

就为你的好心,我也决心一试!如有心得,一定分享。

V
Vivian32817
18君说得不错!
.
.川晔
很好,我潦草地读了第一遍,又不太潦草地读了第二遍

然后我开始疑惑达芬奇黑夜里的故事是真的吗?

然后我又开始疑惑这个系列是小说式的论文还是论文式的小说?

我决定等到我的心能完全安静下来之后才从头开始再读一遍。

 

.
.川晔
立,你的文字是先用钢笔写在纸上再打出来的吗?
雪晶
我也真的很想弄明白

尤其里面有一段的知识性准确与否我还挺在乎的~~~

雪晶
你的論文後來在專業雜志上發表了嗎?不好意思,我只是想知道它的學術性~~~
s
sand2010
李白斗酒诗百篇。。。

听说魔幻蘑菇可以时空旅行,得到知识灵感。但是知识本身不来源于蘑菇。

使用蘑菇还是要非常谨慎,即使是酒,常饮一点无妨,大醉不醒也不好 。

酒醒后,如果还如结尾说的人生毫无意义,那么这醉酒有意义吗?

 

再读一两遍就明白了。这里面随然比较专业,但我还是尽量写的生动一些。
使用蘑菇还是要非常谨慎。是的,是的。人生的意义问题,建议你读一下我以前写的《预期焦虑》,那里分析了人生意义是如何

被虚构,以及为什么被虚构,和意义的意义。

人生并没有意义,人的出现和一个人的出生,并没有被赋予什么使命。人类也只是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事件。

但人生没有意义,也要好好生活。

那么,祝沙沙生活快乐。

预期焦虑: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8832/201907/1315.html

 

不,vv君,是说的非常好。你说的也很好。
看来留香兄对于达芬奇还是有研究的。很好。
不是要决心一试。而是去看。你肯定会非常喜欢的。你对文字有感觉。我对你很有信心。所以,为什么不呢?没有任何理由嘛
川川,你真好。我爱所有读过两遍的网友。嗯,非常好。
N,丹儿的这个评论还是很好的。我很,N,喜欢。N,是这样的。
V
Vivian32817
谢谢立君。这段时间有点犯懒,让我歇歇。
a
applebee3
有疯狂的人生也有安详恬静的人生。天才与创造有关,是现实与幻想的联通者。我发觉跟绘画类有关的天才大多有精神病。这要研究一下。
这些我就不懂了。不过,绘画似乎精神问题的的确更多一些。但大部分应该还是正常的。疯子成功的非常少,而且是偶然的。
s
sand2010
读过梵高传记。

梵高有 biopolar. 这是仅有的和天才相关的。而且相关程度很高。

不过我可不想当梵高。太痛苦,还是当平凡人吧

你看的可能是梵高给弟弟的信编撰的,梵高写信时非常正常,而且,梵高的文字真的非常好,完全可以算一流的文学家。
s
sand2010
can not agree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