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军神”白起的介绍,感觉即使把赵括换成廉颇,赵国也基本没有胜算啊。

五对轮保卫诺坎普
如果一直是廉颇,那后面拼消耗秦国是不利的。不管是谁先耗不住,赵国的基本盘都不会动摇,但是秦国统一的步伐会大大延缓甚至被翻盘

球王齐祖
引用 @科邓鲨詹杜 发表的:
这是国力较量,长平之战秦赵对峙了两年多,赵国后勤撑不住了,才换将主动出击的。

现实情况是秦国当时也耗不起了,不然也不会用反间计。秦国客场作战,运输成本更高,赵国是主场作战,整体秦国国力比赵国强些有限,赵国当时是唯一一个有实力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国家。此战之后,七国基本成为待宰羔羊。

n
nba第一老油条
引用 @五对轮保卫诺坎普 发表的:
如果一直是廉颇,那后面拼消耗秦国是不利的。不管是谁先耗不住,赵国的基本盘都不会动摇,但是秦国统一的步伐会大大延缓甚至被翻盘

赵国底蕴真的超强,40万精兵白白损失了,还能扛下接下来的邯郸保卫战,然后又扛了那么多年。赵括这头猪真的是彻底害了强大的赵国,秦国统一的军功章上应该有赵括的名字~

n
nba第一老油条
引用 @sky-xu 发表的:
赵王之所以让赵括去,就是为了让他赶紧a过去啊

赵王表示我没说过,让你不要怂可不是让你送命。。。。。就算硬扛也不是只有中央突破这一招,完全可以三线并进,做好侦察别被人家端了老窝断了粮道,这是打仗最基本的道理。。。。。

回帖门外汉
引用 @伪球帝 发表的:
你的意思重视赵括所以反间赵国换赵括?

所谓的反间,为什么选择开打3年的时候进行?
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就反间?为什么不是打了一年反间?为什么不是打了两年反间?
秦国耗了赵国3年,把赵国耗死,然后想让赵国出战,速战速决。
为什么要反间廉颇?因为廉颇不敢出击!而赵括从一开始就主张出击,并且赵括当时也是名将,容易取得赵王信任。如果秦国反间的是另外一个人,而不是赵括,赵王未必会采纳,明白吗?
还有,秦国压着廉颇打的人,并不是白起。为什么赵国换了赵括后,秦国就偷偷换了白起?之前跟廉颇对战的,为什么不继续对战赵括?答案很明显,之前那位不是赵括的对手。而且秦国是偷偷换,生怕被赵括知道主将是白起。秦国打廉颇跟玩一样,犯得着像这样重视?

往昔忧伤如蓝丶
引用 @风景傲立 发表的:
现在看,赵国也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前面有赵奢廉颇蔺相如,后面有李牧,这阵容够顶级了

真不是赵国牌打的烂,一是秦国太强,有双线作战能力,魏楚当时迫于压力不敢出兵援赵,二是队友呆逼,都觉得赵国太强,想让秦国打一波自家队友,尤其是呆逼燕就盼着赵输然后捡垃圾。

s
shw1994144
引用 @1dAy1hOUr 发表的:
赵括确实缺乏历练
燕国那次不可能,你说的是伐齐的麦丘之战?时间上不可能,如果赵括参与了,长平时他已经快40了,不可能这么多年没锻炼机会

而且印象里,也没听说过赵括有啥从军经验

好像是这个 之前在哪看到的 不知真假

s
shw1994144
引用 @jin仁仁 发表的:
下齐靠的是燕军好吧
列传记载济西之后就“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
留齐五岁下七十二城靠的是燕军和乐毅
李牧是不错,凭着地利让王翦吃瘪,但战略上我是没看到他有什么建树,也就是合纵,比起白起战略差了点
但你未免也太看不起乐毅了,好歹是燕赵两国封君的抢手货
能让对面社稷庙堂动用反间换将的(因为正面刚未必能赢),都是超一流的名将,乐毅廉颇李牧等

我个人感觉他跟白起李牧还是有些差距,当然是名将,比廉颇高

五对轮保卫诺坎普
引用 @nba第一老油条 发表的:
赵国底蕴真的超强,40万精兵白白损失了,还能扛下接下来的邯郸保卫战,然后又扛了那么多年。赵括这头猪真的是彻底害了强大的赵国,秦国统一的军功章上应该有赵括的名字~

打仗这事很难架空,我感觉赵国没那么脆弱。当时如果是廉颇,顶不住就继续逐步撤退,依托地形拉长秦国补给线。秦国再强,基本拿到上党的情况下,无限制和赵国拼消耗的概率太低了。而赵国保存40万青壮,后面机会还有很多。

z
zczhao050512
引用 @回帖门外汉 发表的:
谁输都是全军覆灭!
40万是输了全体坑杀的,不是战斗死亡。
廉颇带队去,输了也是40万全部坑杀。
谁特么带队,最后都是40万全部坑杀。

那也得看杀了对方多少人啊,自己没得分啊,好家伙吗,还有比40万投降输的还多的吗

风景傲立
引用 @往昔忧伤如蓝丶 发表的:
真不是赵国牌打的烂,一是秦国太强,有双线作战能力,魏楚当时迫于压力不敢出兵援赵,二是队友呆逼,都觉得赵国太强,想让秦国打一波自家队友,尤其是呆逼燕就盼着赵输然后捡垃圾。

邻国呆逼不假(燕国尤其呆逼),赵王的锅也挺大。长平之战其实派谁上都赢不了,不如避秦国锋芒

n
nba第一老油条
引用 @五对轮保卫诺坎普 发表的:
打仗这事很难架空,我感觉赵国没那么脆弱。当时如果是廉颇,顶不住就继续逐步撤退,依托地形拉长秦国补给线。秦国再强,基本拿到上党的情况下,无限制和赵国拼消耗的概率太低了。而赵国保存40万青壮,后面机会还有很多。

挨到白起死,然后李牧收割,就跟魏国等到诸葛亮死一样~

伪球帝
引用 @回帖门外汉 发表的:
所谓的反间,为什么选择开打3年的时候进行?
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就反间?为什么不是打了一年反间?为什么不是打了两年反间?
秦国耗了赵国3年,把赵国耗死,然后想让赵国出战,速战速决。
为什么要反间廉颇?因为廉颇不敢出击!而赵括从一开始就主张出击,并且赵括当时也是名将,容易取得赵王信任。如果秦国反间的是另外一个人,而不是赵括,赵王未必会采纳,明白吗?
还有,秦国压着廉颇打的人,并不是白起。为什么赵国换了赵括后,秦国就偷偷换了白起?之前跟廉颇对战的,为什么不继续对战赵括?答案很明显,之前那位不是赵括的对手。而且秦国是偷偷换,生怕被赵括知道主将是白起。秦国打廉颇跟玩一样,犯得着像这样重视?

牛逼 说了一大推结果全是自己猜的

孤独的小狗
引用 @nba第一老油条 发表的:
实际不可能断粮43天,只不过是存粮维持了43天而已,到44天,实在没得吃了,只能突围了。所以你说的赵括能力强,断粮43天还能稳军心这说法也要商榷,43天里军队还有的吃的,为什么要闹?需要你稳什么军心?你所谓的稳军心不就是固守待援?在被围的情况下这是最没用的做法,赵国都倾巢而出了你待个哪门子的援?早知道要待援打个屁的仗?该守的时候不守,真要破釜沉舟拼命的时候怂了?他不是废物谁是废物?我怀疑就是他水平不行,镇不住军心,人家士兵不听他命令不想突围了,才造成被围43天的窘境的,要我是士兵我也不听他的了,一系列骚操作,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典范。你倒还根据这43天往他脸上贴金了。。。。。

你懂古代军事吗?换成别的围困十天半个月不炸营就不错了,你以为古代都是解放军呢在绝境都死不投降?稳军心不光是军粮的事,还有士气等一系列因素,为什么要进攻这个确实莫衷一是,但绝对不是纸上谈兵随随便便就可以概括的,为什么坐拥四十万大军突围不出一方面他遇上了白起,另一方面秦昭襄王全力动员全国所有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上前线围困赵军这些你知道?他可能确实打不过白起,但绝非史书上写的那么平平无奇。还有兵者,国之大事也 。不是你在这简简单单废话两句就能下定论的

蝈蝈吃果果
引用 @老三届大彪子 发表的:
你这话真的巅覆了三观,照你这么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话就说着玩的了?打战当然打的是国力,是钱,是粮草,你可以说一个时代的战役基本是国力决定输赢的,可是一场战争的输赢,将领的智慧高低可太重要了

所以我很肯定白起的实力啊,在那个时代统领六十万人在一个地方那么久军队内部不出乱子这是真正的人杰,但是长平之战是国家之间的战略性决战,赵括真就那么着急一上来就要转守为攻,自信到45万打60万么?能纸上谈兵的再差也不是个傻子吧,说到底是赵国经济已经崩溃,粮草物资已经无法供应前线继续守下去,秦国已经是平推的局了。而且你见哪个所谓擅长出奇制胜的将领会在己方占优势的时候出奇招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都领先1万经济双龙会了推过去就完了。去特么的edg

j
jin仁仁
引用 @shw1994144 发表的:
我个人感觉他跟白起李牧还是有些差距,当然是名将,比廉颇高

可能因为乐毅更全能吧,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全能的人就会让人觉得单方面能力不如那种专一人才(最典型的就是武侯了,武侯明明带兵很强,就因为治国太牛逼,就被人黑带兵不行)
而起翦颇牧就纯是将帅了
K
KuzMY
引用 @老三届大彪子 发表的:
你这话真的巅覆了三观,照你这么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话就说着玩的了?打战当然打的是国力,是钱,是粮草,你可以说一个时代的战役基本是国力决定输赢的,可是一场战争的输赢,将领的智慧高低可太重要了

当时秦朝的农耕技术更先进,粮食可以两收,赵国就不行,所以打到后面赵国吃不住了必须速战速决。

K
KuzMY
引用 @薛定谔的猫爱半白 发表的:
人赵括好歹能整合全军。
让你上你警卫员都不听你的,直接剁了你献头降秦

杠的没水平,我要是他,拿着赵王给的兵符印信?有人敢不听我的?换你你也行,就怕你去了看到血尿裤子🐶

稚嫩的Mo法师Zz
引用 @装比可以飞翔步行街就是机场 发表的:
李世民强不强?照样崇拜的是白起,历史可查!

??李世民自己立的武庙韩信排位还在白起之前又怎么说。与其说别人,不去说说你为什么人为白起比韩信强

稚嫩的Mo法师Zz
引用 @感觉可以111 发表的:
白起时代比韩信早,史料分散在各个史书中,了解起来更难,两人水平差不多,加上一个李靖,三人算中国古代将领里实战最强的了。

什么白起战功勉强到韩信一半就太扯了,大多数人只知道长平之战,实际白起早在鄢郢之战封武安君,华阳之战、陉城之战、长平之战都是封君后的战争,算是多余的战功。

相关史料:
《昭王既息民缮兵》:韩、魏相率,兴兵甚众,君所将之不能半之,而与战之于伊阙,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韩、魏以故至今称东藩。此君之功,天下莫不闻。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

原来是这样👍🏻

N
Nin9Sunn
引用 @卢本伟222 发表的:
韩信太脆了,被白起控住容易被一套带走。对,对不起,走错片场了

哎。。

W
WHAT翔
引用 @魔法少女泰隆卢 发表的:
秦国运粮是水运 赵国得翻山越岭 效率有点差距

赵国是半个主场啊。。。长平离赵国国都都不远了

我叫苏伟
赵括肯定是最差的选择之一,我同意换廉颇未必能赢,但是100%会比赵括的结局强

从古到今都没有头一次领兵就带40万人打国战的。历代年少成名的军神都是一点点打出来的。道理很简单,你统率的是40万活人,现实中你没做过领导能对40个人发号施令吗?

赵国就很离谱
低压配电
引用 @回帖门外汉 发表的:
长平之战赵国是全方位被吊打!
1、战争之初,赵括建议主动出击,赵王误判形势,以为秦国就是来打一下就撤,采用守势;
2、赵国情报不给力,秦国从一开始就是做好了死磕准备的,赵国却浑然不知,导致廉颇守了2年多;
3、不能知己知彼,拼消耗,赵国肯定不如秦国,秦国粮食产量远高于赵国;
4、打了2年,竟然不知道对方主将是白起,赵括到死才知道对方是白起;早知是白起,赵括也不是这个打法了!
另外提一句,秦国对赵括非常重视,一直隐瞒主将是白起的事实,误导赵括。要说赵括没实力是不可能的。
另外,长平之战,不是赵括首次上战场!赵括之前有战绩的,而且并不差。
赵母认为赵括必败,不同意出战,不是认为赵括实力不行,而是赵国派谁应战都是败。
话又说回来,假如长平之战刚开打的时候,赵王就采纳赵括的建议,主动出击,不要打防守,结果会如何呢?

拜托写这么多字前去看看长平之战的纪录片。赵国只守了半年多。赵国产粮不如秦国,但补给线短,坚持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史书上直到秦军围邯郸的后期才出现粮食不足的记载。还有,少来洗白赵括,你说“长平之战,不是赵括首次上战场!赵括之前有战绩的,而且并不差”,史书的记载出处在哪里?“战争之初,赵括建议主动出击",史书的出处在哪里?!
你这个历史门外汉,别来讨论历史行不行!!
低压配电
引用 @回帖门外汉 发表的:
所谓的反间,为什么选择开打3年的时候进行?
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就反间?为什么不是打了一年反间?为什么不是打了两年反间?
秦国耗了赵国3年,把赵国耗死,然后想让赵国出战,速战速决。
为什么要反间廉颇?因为廉颇不敢出击!而赵括从一开始就主张出击,并且赵括当时也是名将,容易取得赵王信任。如果秦国反间的是另外一个人,而不是赵括,赵王未必会采纳,明白吗?
还有,秦国压着廉颇打的人,并不是白起。为什么赵国换了赵括后,秦国就偷偷换了白起?之前跟廉颇对战的,为什么不继续对战赵括?答案很明显,之前那位不是赵括的对手。而且秦国是偷偷换,生怕被赵括知道主将是白起。秦国打廉颇跟玩一样,犯得着像这样重视?

再说一遍,这里是讨论历史,不是你宣传地摊文学和饭圈文化的地方!赵括这种被历史盖棺定论的反面典型,还有人想用造谣来给他洗白,甚至不惜诋毁廉颇,难怪历史上廉颇李牧都不得善终。
低压配电
引用 @KuzMY 发表的:
当时秦朝的农耕技术更先进,粮食可以两收,赵国就不行,所以打到后面赵国吃不住了必须速战速决。

再说一次,赵军只守了半年。
从来高一档
廉颇的战略虽然谈不上一等一的高明,也基本是没有大毛病的。布置多道防线坚守,筑石长城,长期打消耗。赵国国力弱但补给近,秦国国力强而补给远,虽然廉颇连丢了两道防线,但有生力量损失不大,而且进一步拉长了秦兵的补给线,长期坚守,也许猫到一个机会偷袭补给线,就能一举取胜。这种战例历史上数不胜数,典型的官渡之战,曹操就是被动防守,几乎弹尽粮绝之下给他偷到乌巢。吴蜀猇亭一战同样是陆逊坚守拖时间,等了个机会火烧连营。二战苏联也是坚守斯大林格勒,拖垮了德三。本身弱势一方坚守等翻盘机会是古今中外优秀军事家的常规操作。段位再高,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以消灭有生力量为主的运动战,那是两千多年后朱毛彭林他们才玩的转的。 弱势一方放弃坚固工事,梭哈出去野战的战例,历史上少有。 也别说赵国耗不起,张巡孤城一座靠吃人都能坚持2年,赵国再穷,石长城多守一年半载问题不大。秦兵想拖上几个月可就难了。

哈哈肉111
引用 @灯时过早 发表的:
说的对,根本就不仅仅是将领的较量,重要的国力能给将领多少战术选择空间。白起廉颇换个位置,廉颇也能耗死白起。

确实如此
1
15_8_23
引用 @郎宝宝的亲亲 发表的:
赵国当时换廉颇不仅仅是中了反间计这么简单,连秦国都要动员国内15岁以上的人参军,妇女都去搞运输了,以赵国的国力40万大军在外耗3年,肯定是拖不下去了。

反间计其实根本就是借口,是次要的,就是赵国耗不下去了,急于决战,不然拖也拖垮了,这才换了只守不攻的廉颇。

回帖门外汉
引用 @低压配电 发表的:
拜托写这么多字前去看看长平之战的纪录片。赵国只守了半年多。赵国产粮不如秦国,但补给线短,坚持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史书上直到秦军围邯郸的后期才出现粮食不足的记载。还有,少来洗白赵括,你说“长平之战,不是赵括首次上战场!赵括之前有战绩的,而且并不差”,史书的记载出处在哪里?“战争之初,赵括建议主动出击",史书的出处在哪里?!
你这个历史门外汉,别来讨论历史行不行!!

你才是历史小白!秦国一边跟赵国对峙,一边大力完善补给线,自己去恶补一下历史吧。

K
KuzMY
引用 @低压配电 发表的:
再说一次,赵军只守了半年。

去看看央视的纪录片吧,别在这一张嘴把把的。

s
shw1994144
引用 @jin仁仁 发表的:
可能因为乐毅更全能吧,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全能的人就会让人觉得单方面能力不如那种专一人才(最典型的就是武侯了,武侯明明带兵很强,就因为治国太牛逼,就被人黑带兵不行)
而起翦颇牧就纯是将帅了

诸葛带兵没有人黑过,他治军比不上岳飞戚继光两位大神 但也是顶级的,一般说的都是诸葛军事能力离历史级别名将还是有差距的,用兵能力而不是治军能力

装比可以飞翔步行街就是机场
引用 @稚嫩的Mo法师Zz 发表的:
??李世民自己立的武庙韩信排位还在白起之前又怎么说。与其说别人,不去说说你为什么人为白起比韩信强

不拍前面怕是天底下文人墨客不答应,李世民在乎自己的声誉,没办法懂不懂,不过字里行间看得出你好像很不开心,韩信粉眼里容不下沙子

十年破壁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什么档次不档次,如果廉颇在白起就有把握,秦国费那么大劲反间计弄走廉颇干嘛。 那些说什么赵国国力维持不下去的更是笑话,赵括可是带着大批粮援上前线的,你说廉颇坚守时期赵国还有没有余力。 何况这天下又不是秦赵单挑,当韩楚魏都是死人?赵国是过街老鼠,秦国可是食人猛兽。白起把韩楚魏挨个削了个遍,真拖到两败俱伤秦国虚弱你看韩楚魏会不会出兵报复。。

秦国好就好在位置好,别人不好进攻

s
searonaldo
军事上被击败和被歼灭完全是两个层次,击败常有,歼灭就惨了,项羽要是彭成之战歼灭刘邦58万,基本不可能有十面埋伏了,这也是辽沈淮海战役后期为什么杜聿明拼死也想把部队撤出来。赵括是直接耗粮数月,让对方歼灭了40万,可以这样说,换头猪上去都比赵括强,第一耗粮少,第二很难让秦军全歼40万,毕竟40万人散开跑,抓一半都困难。

虎扑用户988212
引用 @霓虹长夜 发表的:
赵括本来就不是什么垃圾货色
只不过像李鸿章一样背锅了

呵呵呵呵呵呵

不喜欢苦瓜
引用 @三只小马驹 发表的:
洗的角度新颖,从没听说过全军覆没的人表现得叫可以

还有夸赵括的,放只狗当主帅,说不定赵军还能逃几万人
撒哈拉诺瑞
引用 @陕西古天乐 发表的:
李牧死的时候长平结束都31年了,那个时候李牧要么还没从军,要么就是一个小兵

李牧还在边疆练级呢

S
Sirdan
引用 @凡尔登烤肉机 发表的:
感觉韩信也不一定挡得住吧,白起同时代的对手都挺强的

还有,韩信的对手太弱了,项羽只是个将领,不是白起那样的大军师家。其他就是一群弱鸡

S
Sirdan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什么档次不档次,如果廉颇在白起就有把握,秦国费那么大劲反间计弄走廉颇干嘛。 那些说什么赵国国力维持不下去的更是笑话,赵括可是带着大批粮援上前线的,你说廉颇坚守时期赵国还有没有余力。 何况这天下又不是秦赵单挑,当韩楚魏都是死人?赵国是过街老鼠,秦国可是食人猛兽。白起把韩楚魏挨个削了个遍,真拖到两败俱伤秦国虚弱你看韩楚魏会不会出兵报复。。

秦国国力也顶不住了,昭襄王把全国16岁到60岁的男人全都派去长平了。只不过赵国先忍不住了

S
Sirdan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你搞笑吗? 赵国被拖的再虚还能惨过长平? 长平之后诸国出没出兵?出了。 诸国出兵后赵国亡了没?没有。 你认为不会发生的事发生了,你认为会发生的事没发生,这就是史实。

也就燕国出兵了,不过太拉夸了,20万被廉颇打走了。其他国家没什么力量了。韩魏在欲与之战(找不到字了)被斩首20万,楚国被打迁都了,齐还没从乐毅灭齐的困境走出来

稚嫩的Mo法师Zz
引用 @装比可以飞翔步行街就是机场 发表的:
不拍前面怕是天底下文人墨客不答应,李世民在乎自己的声誉,没办法懂不懂,不过字里行间看得出你好像很不开心,韩信粉眼里容不下沙子

我只是比较相信大多数人的理解罢了

千里浪涛
廉颇没作用,秦人为何花钱离间?同样耗不起,秦国更懂烟幕战,赵人是能打,但头脑不转弯!

s
steelywing
引用 @Sirdan 发表的:
秦国国力也顶不住了,昭襄王把全国16岁到60岁的男人全都派去长平了。只不过赵国先忍不住了

? 那不是全国,那是围住赵括以后,动员河套地区所有壮年阻断赵国援军。

里脊lu膘
引用 @shw1994144 发表的:
吕布在这种历史级名将不够看的 三国那种跟历史级别的差距不小

。。。

大佬调
引用 @土木堡主朱祁镇 发表的:
拉塞尔扫下两手戒指,所以同时代都是弱鸡?
乔丹决赛全胜,所以马龙巴克利弱鸡?
李世民横扫整个隋唐之间,所以其他人都弱鸡?
有的人是因为太强,所以同时代的对手看起来都比较弱。

除了三国都弱鸡

虎扑用户465081
长平之战赵国输得太惨太惨了,赵国要是廉颇在,可能结局还是败但应该不会惨成这样,换上赵括真是一个愚蠢的选择

大佬调
引用 @霓虹长夜 发表的:
韩信代替赵括也挡不住
一个档次的人
差一个档次的国家实力军事实力
难 赵括 难

如果换成诸葛亮呢

米刺兰马
引用 @不喜欢苦瓜 发表的:
还有夸赵括的,放只狗当主帅,说不定赵军还能逃几万人

那你这样说,庞涓也是废物,章邯也是废物

低压配电
引用 @KuzMY 发表的:
去看看央视的纪录片吧,别在这一张嘴把把的。

喋血长平的纪录片,包括我在豆瓣上问导游本人,都说是半年。你别在这里一张嘴把把的!

低压配电
引用 @回帖门外汉 发表的:
你才是历史小白!秦国一边跟赵国对峙,一边大力完善补给线,自己去恶补一下历史吧。

赵括长平之战前有战绩且不差,请问你这个历史白痴是在哪本史书上看到的?

j
jin仁仁
引用 @shw1994144 发表的:
诸葛带兵没有人黑过,他治军比不上岳飞戚继光两位大神 但也是顶级的,一般说的都是诸葛军事能力离历史级别名将还是有差距的,用兵能力而不是治军能力

这狡辩的挺有新意的
j
jin仁仁
引用 @真情流露丶张学友 发表的:
赵军胡服骑射,骑兵在长平派不上用场,步兵又打不过秦军,真的是谁来都一样

李牧之所以牛逼,也是会用骑兵

李牧还依托于井陉关的地形,所以王翦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当然本身他也是非常牛b的
回帖门外汉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这么没素质,爹妈没教过你怎么做人?

x
xiaomin1092009
引用 @草丛里的光头 发表的:
白起这种级别的将领,不存在任何侥幸的。只能靠硬实力硬刚。两国实力相差太悬殊,谁来都得死。

章邯在遇到项羽之前也是所向披靡。

忠艾一身哈哈哈
引用 @天一皇我孙子氏笑川 发表的:
换项羽可能还行 以少胜多的变态

去看看吧,白起除了长平,都是以少胜多,次数比项羽多

小新新手
引用 @sky-xu 发表的:
只有全胜和全败。

赵括要是有这么强,即使败了也能代领一部分军队突围,全军覆没真的说明档次差太多。

小新新手
引用 @sky-xu 发表的:
而且人家赵括短时间就统合全军,前期不管真的假的也一波A过去了,作为一个第一次上战场的,真的可以了

赵括和白起差距太大了,兵法说十则围之,赵括几乎一比一的军力居然被围了,还无法突围,可以说是被完爆了。

诗的遐想
引用 @霓虹长夜 发表的:
韩信代替赵括也挡不住
一个档次的人
差一个档次的国家实力军事实力
难 赵括 难

兵力差距不大搞不好韩信能弄些出破釜沉舟的计策呢,对着赵国士兵喊打赢秦军就有饭吃了说不定这帮人都拼命。

G
GDP风之神
引用 @玉逍遥10086 发表的:
韩信和白起正面对决不能说谁强谁弱。白起获得的成就虽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秦国制度优势和精锐的大军,但他的对手基本也是春秋战国几百年军事理论发展下,久经沙场的佼佼者——他放倒的当世名将可不少;韩信虽然各种打神仙仗,但他的对手的整体水平肯定是不如白起的对手的,毕竟白起的对手大部分都是一步一步积累军功升上来的(当然赵括是个个例),而韩信的对手更多的是乱世中临危受命,时势造就的,比如章邯项羽(如果早生几百年会先积累更多的军事经验再指挥大军,肯定会更强)。

但能在项羽时代封王的,基本都有军功

s
shw1994144
引用 @jin仁仁 发表的:
这狡辩的挺有新意的

诸葛用兵能力确实跟历史级别有差距 这没有疑问,也不是说诸葛军事能力差

黑丝篮球鞋
引用 @天一皇我孙子氏笑川 发表的:
换项羽可能还行 以少胜多的变态

再变态也不能无视国力的了巨大差距,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就像全面军国化的日本,可以跟美国争一时长短,但综合国力还是远不及秦国,何况对面还是历史级别的超巨白起~

魅力湘西
引用 @芝麻胡QAQ 发表的:
你这还是没指出来哪里有史料说赵国长平的时候缺粮了啊?战国策那个时间对不上,除此之外根本没有赵国缺粮的可信史料,我看过知乎的运粮地图,秦国补给线比赵国长多了,赵国出战之前粮食是很充足的,廉颇放弃外围阵地守两道防线离后面平原粮仓更近了,我就不理解了,你们这些说赵国缺粮除了主观臆测还有什么根据?

你不能只看当前的形势。作为赵王,要考虑全局,仗打完到什么时候?战损多少是底线?国力受损到几成?还有个问题,赵后面的那些个盟友们可靠吗?要是秦赵两败俱伤。秦无力收获大战后的果实。赵也元气大伤。那四国瓜分赵怎么办?你们都把国事想当然了。

魅力湘西
引用 @虎扑JR0256004951 发表的:
你不会真的以为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了吧,如果不是绝对信任的人,赵国管理层敢把45万军队交给廉颇???换将真正的原因在于廉颇的战略和赵国管理层的方针相悖,赵国管理层拖不起了,站在国家角度和战场角度看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如同二战时期,为什么斯大林宁愿撤了朱可夫,也不愿意让基普100万军队撤退??因为这一百万人就是诱饵,就是逼你德国中央集群调转枪头去吃他,为莫斯科争取时间,当你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自然也不会一样的。廉颇只想着守下去就不会输,但是赵国管理层已经看到自己的百姓吃不起饭了,你必须打了。

正解,站的高度,角度不一样,看问题,想问题 解问题就不一样,就算不换将。秦赵都大伤元气,国力损耗太多,然后四国瓜分赵,秦只能当看客。你是赵王你怎么取舍?不是东方六国齐心协力抗秦,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大争之世。只能相信自己。对外都会防范的。

魅力湘西
引用 @nba第一老油条 发表的:
就是维持个相持的局面,大大削弱赵秦两国的实力,等秦国一口气想拿下赵国的时候再出手,一个到嘴边的肉吃不到,一个苟延残喘再难翻身,魏楚诸国也是坏的很啊~

都不是省油的灯呀!

温柔蛋蛋
引用 @jin仁仁 发表的:
同时代是有挺强的对手,可白起没真正跟那几个牛的打过,当然也是没机会
白起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对手不够闪耀 不论摩擦魏韩还是摁着楚国打,对手都是一般人可能名字都记不得的家伙 长平虽然廉颇名气挺大的,但两人也没机会交手
倒是两次没上场(阏与和邯郸保卫),秦国对手(赵奢魏无忌)都赢了,狠狠赚了波名气

都被打死了,谁记得你的名字。

j
jin仁仁
引用 @温柔蛋蛋 发表的:
都被打死了,谁记得你的名字。

你可真够能胡扯的,除了赵括有记载
伊阙和鄢郢根本就没写斩将,老白是擅长打歼灭,那歼的也是士兵有生力量
j
jin仁仁
引用 @魅力湘西 发表的:
你不能只看当前的形势。作为赵王,要考虑全局,仗打完到什么时候?战损多少是底线?国力受损到几成?还有个问题,赵后面的那些个盟友们可靠吗?要是秦赵两败俱伤。秦无力收获大战后的果实。赵也元气大伤。那四国瓜分赵怎么办?你们都把国事想当然了。

这不之后燕国就背后搞事情了么,乐毅本家乐乘劝都劝不住,最后被廉颇一路暴打到燕国都城门下
温柔蛋蛋
引用 @jin仁仁 发表的:
你可真够能胡扯的,除了赵括有记载
伊阙和鄢郢根本就没写斩将,老白是擅长打歼灭,那歼的也是士兵有生力量

把几十万军队打没了,和死了有啥区别回去不还是砍头。

常威挨打
引用 @凡尔登烤肉机 发表的:
感觉韩信也不一定挡得住吧,白起同时代的对手都挺强的

对,碰到白起这种谋战派的老油条,韩信就是第二个赵括

库昊六冠
引用 @凡尔登烤肉机 发表的:
感觉韩信也不一定挡得住吧,白起同时代的对手都挺强的

小看韩信了。事实上用赵括前廉颇据险而守虽然吃了点小亏,但是是守得住百里石长城的,虽然赵国过得很苦,秦也不好受,毕竟劳师远征,廉颇已经守了三年,秦久攻不下退军也只是时间问题。是赵孝成王太年轻耐不住性子急于决战,导致拿赵括这个毛孩子去碰“人屠”。坑惨了四十万赵军。

库昊六冠
引用 @sky-xu 发表的:
而且人家赵括短时间就统合全军,前期不管真的假的也一波A过去了,作为一个第一次上战场的,真的可以了

带兵出了塔下,前后草丛跳出一群抠脚大汉给围起来,算是有勇无谋了。

一位卖葱的网友
赵国可是能和秦抗衡的国家,白起直接横扫。。。

特雷西麦克格雷东
引用 @灯时过早 发表的:
说的对,根本就不仅仅是将领的较量,重要的国力能给将领多少战术选择空间。白起廉颇换个位置,廉颇也能耗死白起。

。。。廉颇在和秦军耗的时候白起都没走马上任,是王纥在打的。赵括看不起王纥才敢主动出击,殊不知秦国已经偷偷把王纥换成白起了。开始没用白起就是怕赵军惧怕白起而不敢出击,没成想廉颇就算是面对王纥也打算用拖字诀

k
klakers
引用 @凡尔登烤肉机 发表的:
感觉韩信也不一定挡得住吧,白起同时代的对手都挺强的

他同时代的名将他大多没交过手。。比如乐毅李牧廉颇田单。。。。正好跟他错开。。。你要说他正面干了哪个名将其实也并没有,灭六国的还是王翦蒙骜这俩。。。。也不会有机会跟白起来一发。。。他厉害有一部分是吃了商鞅的红利。。。

嗷嗷嗷嗷哈
赵括换廉颇肯定赢不了,但是赵括换廉颇,韩信换赵括,就赢了。

嗷嗷嗷嗷哈
引用 @嗷嗷嗷嗷哈 发表的:
赵括换廉颇肯定赢不了,但是赵括换廉颇,韩信换赵括,就赢了。

写错字,白起换赵括。

神算無双
上兵伐谋,廉颇在顶多能死缓一段时间,但是赵国也耗不起了,所以换帅也是必然结果
虎扑用户684111
引用 @诗的遐想 发表的:
兵力差距不大搞不好韩信能弄些出破釜沉舟的计策呢,对着赵国士兵喊打赢秦军就有饭吃了说不定这帮人都拼命。

破釜沉舟是项羽

诗的遐想
引用 @控球分卫丶哈登 发表的:
破釜沉舟是项羽

就是说类似这种的啊置死地而后生的

暗夜千羽
引用 @往昔忧伤如蓝丶 发表的:
真不是赵国牌打的烂,一是秦国太强,有双线作战能力,魏楚当时迫于压力不敢出兵援赵,二是队友呆逼,都觉得赵国太强,想让秦国打一波自家队友,尤其是呆逼燕就盼着赵输然后捡垃圾。

主要燕国和赵又不是一家,为啥帮赵啊,秦赢了灭六国,赵放在那个位置也不会放过大家啊。还是得自己强才行。燕想变强要不从齐国拿东西要不从赵国拿,两个都残了对他才是最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合纵总也干不过连横

j
jin仁仁
引用 @温柔蛋蛋 发表的:
把几十万军队打没了,和死了有啥区别回去不还是砍头。

你还真能狡辩,几十万也就长平那一次
伊阙和鄢郢压根没那么多
而且也根本没记载魏韩楚的将领被斩首
晋国偷袭秦国的崤之战,秦国败那么惨,孟西白直接被俘虏之后回了秦国也没见被砍头 [ 此帖被jin仁仁在2020-04-06 14:46修改 ]
j
jin仁仁
引用 @常威挨打 发表的:
对,碰到白起这种谋战派的老油条,韩信就是第二个赵括

可真够能吹的
你知道谋战派的代表是谁么
常威挨打
引用 @jin仁仁 发表的:
可真够能吹的
你知道谋战派的代表是谁么

大哥我知道,勇战派是项羽,谋战派是韩信。那么你和我说吴起,白起,李牧,等名将是靠什么打仗,他们也没有想项羽那样吧

j
jin仁仁
引用 @常威挨打 发表的:
大哥我知道,勇战派是项羽,谋战派是韩信。那么你和我说吴起,白起,李牧,等名将是靠什么打仗,他们也没有想项羽那样吧

你知道?既然知道还能说出韩信会是第二个赵括?
常威挨打
引用 @jin仁仁 发表的:
你知道?既然知道还能说出韩信会是第二个赵括?

赵括谈论兵法连他爹都被怼的哑口无言。你认为赵括很弱?韩信是个天才没错,可是之前那也一场没打。然后一出场打败人屠。这个剧本我只在玄幻小说中看过

S
SZY30
这破街上白起都快成神兽了

S
SZY30
引用 @凡尔登烤肉机 发表的:
感觉韩信也不一定挡得住吧,白起同时代的对手都挺强的

这破街上白起都快成神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