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军神”白起的介绍,感觉即使把赵括换成廉颇,赵国也基本没有胜算啊。

G
Good棒棒哒
引用 @刚下航母 发表的:
长平的时候李牧都还没去戍边。。。李牧是王翦这代的将领。很多人没意识到长平过后,赵国实际上还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

好多人以为长平之后六国都灭了……

h
hcucyxcu
引用 @霓虹长夜 发表的:
赵括本来就不是什么垃圾货色
只不过像李鸿章一样背锅了

李鸿章这种货色还不停有人洗呢

天一皇我孙子氏笑川
引用 @凡尔登烤肉机 发表的:
感觉韩信也不一定挡得住吧,白起同时代的对手都挺强的

换项羽可能还行 以少胜多的变态

虎扑用户159945
引用 @霓虹长夜 发表的:
赵括本来就不是什么垃圾货色
只不过像李鸿章一样背锅了

什么叫像李鸿章一样背锅了?

左手何在
赵括应该算是压倒平衡的最后一跟稻草了

赵常日
引用 @Aaron狼王 发表的:
为什么要提输58分呢

58分不是NBA历史最大分差?

C
Cris一
引用 @取个憨憨的昵称8 发表的:
确实是兵家是幸,我看南北朝就一直想看刘裕和两个拓拔能打一架

请问是哪两个拓拔 拓跋珪和拓拔宏吗?

步行街三连冠
引用 @明天会更好zk 发表的:
廉颇不愿意决战一直拖着,赵国国力根本耗不起,需要改变了。此时除了赵括没有更好的人选,李牧要防匈奴,蔺相如文官一个。虽说赵括没有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但是好歹是名将之子,理论达人,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死马当作活马医,用也是死,不用也是死,何不赌一把

听廉颇的,坚守不战是对的,赵国耗不起,白起更耗不起

苞米地里吃大亏
引用 @三只小马驹 发表的:
洗的角度新颖,从没听说过全军覆没的人表现得叫可以

赵国国力已经撑不住了,要求限期结束战争,这个条件下换谁来结果都差不多

拥护支持
引用 @凡尔登烤肉机 发表的:
感觉韩信也不一定挡得住吧,白起同时代的对手都挺强的

挡不住的,和主将无关,经济差太多了

n
nba第一老油条
引用 @我十分想念wings 发表的:
你的军事只有两军对阵?军事是战争及一切直接有关武装力量建设事项的总称,战争从来不是独立的东西,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服务于政治。
在战争年代,一切政治能力外交能力都是决定战争走向的一部分,一个军事家,除了两军对阵,提拔将领,扩充军备,招降纳叛,采纳谏言,安定后方难道不需要考虑?
刘邦除了两军对阵,其他的哪个不是完爆项羽?怎么就差了n档了?

对,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战术,名将都是局部战争的战术大师,战略上来说,还是那些君主更厉害。小看刘邦,刘备的人,完全就是小人之见了。

虎扑用户688087
1

虎扑用户688087
1

风景傲立
引用 @陕西古天乐 发表的:
李牧死的时候长平结束都31年了,那个时候李牧要么还没从军,要么就是一个小兵

假设在李牧巅峰期的时候李牧换掉赵括,我觉得有的打

霓虹长夜
引用 @visioncarter 发表的:
神特么刘邦不打仗?!我真是服了……985一条街就是这么个人聊历史的~佩服佩服

从白登之围就能看出来刘邦打仗不行
后期也是用人意义远多于打仗
我表述有问题
你也不要断章取义

墨问莫问
引用 @hyoga0612 发表的:
刘邦军事肯定比项羽差了n 档。但刘邦不是一个人。

刘邦不差的,在那个时代也算得上一流弱吧,只不过没办法和项羽韩信这种比而已

灰常精讶
引用 @霓虹长夜 发表的:
刘邦又不打仗
而且你觉得刘邦会自刎乌江?
这也是决定成败的一环啊

刘邦只是打不过项羽而已……人家还是领兵打仗的!

名字干嘛要拉风
引用 @凡尔登烤肉机 发表的:
感觉韩信也不一定挡得住吧,白起同时代的对手都挺强的

白起牌好🐶,两人牌一样不好讲

m
mvp47
引用 @云尽花飞 发表的:
?提出这问题的完整没看过长平之战吧?
上半场就是廉颇打的,被人打崩了,堵高地了
下半场换赵括玩,出去打团被人团灭,gg

廉颇啥时候被打崩了?廉颇很清楚两国的差距太大,只有坚守抗敌寻找机会。

刚下航母
引用 @我看过羊总与羊 发表的:
韩信的对手是项羽啊兄弟。。。。只能说项羽是战神没想到对面出了个兵仙

项羽就一个仲父有能力,还不喜欢采纳他的意见。。说不好听点就是关羽那个层次的选手,武力顶级,智谋最多只能算一流。 和白起这个数据栏填满的级别交手,是不能有任何短板的。。

虎扑用户661830
引用 @ronalger 发表的:
说换廉颇也不行,或者赵国耗不起的基本就是给赵括洗白。历史上没有任何依据说赵国粮食告急,反而历史有记载秦国后勤有点顶不住了。前几年翻案风盛行,什么赵括,曹操,秦桧,李鸿章,汪精卫全是无奈迫不得已。刘备,诸葛亮,岳飞全是道貌岸然,心怀鬼胎的带恶人

你直接回他们,长平之后,邯郸城被围年余。如果赵国早就粮尽,这一年多邯郸城里的人都是靠啃泥巴活下来的吗

吉利安姆
引用 @凡尔登烤肉机 发表的:
换谁都挡不住白起,何况白起人更多

不是挡不住白起,是挡不住变法后的强秦。

虎扑用户071109
引用 @我是雷米 发表的:
你错了,这些人物的评价是结果导向的,你把赵括换成司马懿,倘若还是被白起打败,那他就是一个换了名字的“赵括”而已。你前面说的很对,但后面的举例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统帅能力相当的话,打仗就是拼国力,后勤,所以诸葛亮才没能赢过司马懿,不应该是这样举例吗

是的,这个结论是前半句推出来的,而我只是想反推出另一个道理,很多历史名将之所以出名,也和没碰到实力相当的对手有关系。看到论坛都在贬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接着这个契机有感而发罢了。毕竟诸葛亮对手是司马懿,如果换个草包做对手,可能军事上的口碑就会反过来了。

虎扑用户001470
引用 @ronalger 发表的:
说换廉颇也不行,或者赵国耗不起的基本就是给赵括洗白。历史上没有任何依据说赵国粮食告急,反而历史有记载秦国后勤有点顶不住了。前几年翻案风盛行,什么赵括,曹操,秦桧,李鸿章,汪精卫全是无奈迫不得已。刘备,诸葛亮,岳飞全是道貌岸然,心怀鬼胎的带恶人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出处:《战国策 · 齐二 · 秦攻赵长平》

虎扑用户441562
引用 @风景傲立 发表的:
假设在李牧巅峰期的时候李牧换掉赵括,我觉得有的打

李牧不适合打防守,他适合打反击战,奔袭战。李牧最擅长以战养战,就是战国时期的小霍去病。

虎扑用户451946
引用 @科邓鲨詹杜 发表的:
这是国力较量,长平之战秦赵对峙了两年多,赵国后勤撑不住了,才换将主动出击的。

秦国当时也快耗不起了

虎扑用户812023
引用 @凡尔登烤肉机 发表的:
换谁都挡不住白起,何况白起人更多

可以僵持很长时间,廉颇修了三道防线,尤其百里长城白石要塞很难攻破,赵括没想到白起2道奇兵绕后了,自己进入了峡谷,想出来很难了

虎扑用户632182
引用 @hcucyxcu 发表的:
李鸿章这种货色还不停有人洗呢

你如果是李鸿章
不能起义推翻封建帝制的前提下你能怎么办?
翻起什么浪花?
你给出出主意?



虎扑用户632182
引用 @我十分想念wings 发表的:
神他妈刘邦不打仗??还定三秦,出关中以后击破河南王殷王韩王,京索之战,跟韩信两路灭赵,跟项羽荥阳拉锯,立国以后又不辞劳苦扫平异姓王,这叫不打仗?

我表述有问题
我的锅
重新说
综合当时历史总体来看
刘邦带兵不能和韩信项羽等量齐观


虎扑用户110126
以上讨论请都限于上古战国时代,请不要超过讨论范围之外。谢谢,否则我会举报的

虎扑用户632182
引用 @灰常精讶 发表的:
刘邦只是打不过项羽而已……人家还是领兵打仗的!

我表达有问题 我的锅

虎扑用户001470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你直接回他们,长平之后,邯郸城被围年余。如果赵国早就粮尽,这一年多邯郸城里的人都是靠啃泥巴活下来的吗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出处:《战国策 · 齐二 · 秦攻赵长平》

虎扑用户427475
引用 @往昔忧伤如蓝丶 发表的:
李牧不适合打防守,他适合打反击战,奔袭战。李牧最擅长以战养战,就是战国时期的小霍去病。

赵军胡服骑射,骑兵在长平派不上用场,步兵又打不过秦军,真的是谁来都一样

李牧之所以牛逼,也是会用骑兵

虎扑用户895651
引用 @科邓鲨詹杜 发表的:
这是国力较量,长平之战秦赵对峙了两年多,赵国后勤撑不住了,才换将主动出击的。

谁说的?赵军守长平才半年多。只到秦军围困邯郸的后半阶段,史书上才出现赵国缺粮的记载。

1
1234摇摆人
引用 @三只小马驹 发表的:
洗的角度新颖,从没听说过全军覆没的人表现得叫可以

同样是4:0,被乔丹剃光头和被当代乔丹剃光头是有区别的

马赛克真人
战场上瞬息万变,全靠主帅能否把握时机,赵括自己无能,非要推己及人到别人也无能。你主动出击倒是行,打个全军覆没就又甩锅换谁都一样,要这么说还打个啥,直接投降不就得了。
虎扑用户206267
引用 @霓虹长夜 发表的:
韩信代替赵括也挡不住
一个档次的人
差一个档次的国家实力军事实力
难 赵括 难

韩信来了就不这么打了,从赵国出来带着五千兵往北走,燕齐魏韩楚转一圈发展到40万人灭了五个国,然后从成都往北翻过太白山干到咸阳城下了,一边打一边还能给长平派兵🐶

喝伏特加睡喀秋莎
引用 @Cris一 发表的:
请问是哪两个拓拔 拓跋珪和拓拔宏吗?

拓拔珪和拓跋焘(佛狸)祖孙。一个使鲜卑代国复国,一个将北魏带上巅峰。

真情流露丶张学友
引用 @步行街三连冠 发表的:
听廉颇的,坚守不战是对的,赵国耗不起,白起更耗不起

白起那时候在咸阳,他有啥耗不起

人家有关中+巴蜀产粮,赵国???只能找齐国借

低压配电
引用 @科邓鲨詹杜 发表的:
赵括绝对名将了,被白起围住46天,赵军居然没有崩溃,最后还能突围。

那是赵军本身的素质在那里。

浙大二球货
引用 @陕西古天乐 发表的:
李牧死的时候长平结束都31年了,那个时候李牧要么还没从军,要么就是一个小兵

李牧最有希望

暖风微凉
军事这东西不都是越老越妖么?又不用亲自上场打仗,还必须千军莫敌?

z
zoomist
引用 @赵常日 发表的:
也不能说换谁都挡不住,起码那个时代没人能挡住,历史上肯定有比白起强的,比如韩信。

白起是历史记载中唯一没有打过败仗的将军

梦幻太空
为什么是58

T
Teoni
引用 @吉利安姆 发表的:
不是挡不住白起,是挡不住变法后的强秦。

秦国其他将从没打出过像白起那种歼灭战水平

睡觉狗熊
引用 @科邓鲨詹杜 发表的:
赵括绝对名将了,被白起围住46天,赵军居然没有崩溃,最后还能突围。

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也就是45万以上的大军,最后只有5万阵亡,投降的到有40万。你觉得打成这样,主将能算“真的可以了”?
薛定谔的猫爱半白
引用 @三只小马驹 发表的:
洗的角度新颖,从没听说过全军覆没的人表现得叫可以

人赵括好歹能整合全军。
让你上你警卫员都不听你的,直接剁了你献头降秦

陕西古天乐
引用 @陕西古天乐 发表的:
廉颇打的是王龁,不是白起,而且廉颇被王龁打的节节败退,只能龟缩,拿啥碰瓷白起

白起在秦国铁打的第一,你廉颇连王龁都打不过,拿啥挡白起?靠嘴?

喝伏特加睡喀秋莎
引用 @取个憨憨的昵称8 发表的:
确实是兵家是幸,我看南北朝就一直想看刘裕和两个拓拔能打一架

想来想去也就是王翦对李牧,韩信对项羽两例,刚正面谁也赢不了谁,只能用离间计除掉。舍此无他矣。

喝伏特加睡喀秋莎
引用 @RODleborn 发表的:
所以还是北齐北周对决更能满足幻想

🐶🐶🐶小怜玉体横陈夜,十分满足👴的幻想。

T
Teoni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什么档次不档次,如果廉颇在白起就有把握,秦国费那么大劲反间计弄走廉颇干嘛。 那些说什么赵国国力维持不下去的更是笑话,赵括可是带着大批粮援上前线的,你说廉颇坚守时期赵国还有没有余力。 何况这天下又不是秦赵单挑,当韩楚魏都是死人?赵国是过街老鼠,秦国可是食人猛兽。白起把韩楚魏挨个削了个遍,真拖到两败俱伤秦国虚弱你看韩楚魏会不会出兵报复。。

廉颇在顶的时候不是白起带的队,白起带队那是有质量保证的

科邓鲨詹杜
引用 @林迦Linga 发表的:
秦国当时也快耗不起了

对的,秦昭襄王都到河内郡,动员运粮去了。

陕西古天乐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滑稽,我这里边哪个字说到廉颇打得是白起了? 白起后来装病避战不是事实?

因为白起看到了不能打,不能打的非得打?那韩信怎么不正面直接刚项羽?正面刚韩信早被项羽打死了,事实也证明白起的判断是正确的

霓虹长夜
引用 @多诺万米球王 发表的:
韩信来了就不这么打了,从赵国出来带着五千兵往北走,燕齐魏韩楚转一圈发展到40万人灭了五个国,然后从成都往北翻过太白山干到咸阳城下了,一边打一边还能给长平派兵🐶

我的表达有问题 确实赖我

闪2老陈
引用 @陕西古天乐 发表的:
李牧死的时候长平结束都31年了,那个时候李牧要么还没从军,要么就是一个小兵

我记得李牧是将相和的时候谁给推荐的
不过确实至少那时候还没成名
喝伏特加睡喀秋莎
引用 @关你什么事关我什么事 发表的:
老哥是个明白人。长平之战完全就是决生死之战,秦国也只是惨胜

秦国是一点多余力气也没有了,硬是让魏无忌合纵五国,兵临函谷,威震天下。

想不到好拉风
引用 @三只小马驹 发表的:
洗的角度新颖,从没听说过全军覆没的人表现得叫可以

打仗不能只看输赢,要看背景,当时赵国耗不起了,必须一波,输或者赢对赵国都比耗着更好

C
Cris一
引用 @喝伏特加睡喀秋莎 发表的:
拓拔珪和拓跋焘(佛狸)祖孙。一个使鲜卑代国复国,一个将北魏带上巅峰。

学到啦 不过好像看拓拔家几个皇帝都不是寿终正寝 不是被儿子篡位就是被部下杀呀

陕西古天乐
引用 @往昔忧伤如蓝丶 发表的:
李牧不适合打防守,他适合打反击战,奔袭战。李牧最擅长以战养战,就是战国时期的小霍去病。

白起也擅长以战养战,轻装上阵

闪2老陈
引用 @铁打的王朝 发表的:
蔺相如是不是已经死了

好像正巧是那时候死的
赵王换帅的时候没有听快病死的蔺相如的意见?
h
hwh_cyc2
引用 @明天会更好zk 发表的:
廉颇不愿意决战一直拖着,赵国国力根本耗不起,需要改变了。此时除了赵括没有更好的人选,李牧要防匈奴,蔺相如文官一个。虽说赵括没有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但是好歹是名将之子,理论达人,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死马当作活马医,用也是死,不用也是死,何不赌一把

我记得春秋里面,赵括的父亲,也说过,他儿子只会纸上谈兵,要是长兵权,必然兵败将亡。

稚嫩的Mo法师Zz
引用 @郭得刚 发表的:
韩信比白起强?别闹了

不如你说说白起哪里比韩信强?韩信带着一群新兵多次以少胜多帮刘邦统一了魏代燕韩赵齐和半个楚。你可能不知道每次韩信打胜仗以后刘邦都会把韩信的部队收回去给他发配的都是新兵,而且韩信出名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白起打仗就兵员素质这方面已经强过对手不少了,还产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评价,论战功白起勉强到韩信一半。
最后说一句,你不会以为白起杀的人多就强吧?

虎扑用户818155
引用 @陕西古天乐 发表的:
李牧死的时候长平结束都31年了,那个时候李牧要么还没从军,要么就是一个小兵

李牧是统帅的胡服骑射的赵国骑兵 长平之战是上党地区 全是山区 打不了

纳维斯托克斯君
我觉得廉颇做的没错啊,他做好战场上相持的事,政治上等待文官把连横打出来,毕竟五国还是倾向赵国的,从韩国愿意把上党给赵国也能看得出来,但是无奈秦国地下战线太强大,离间赵国君将,还让五国作壁上观,那我觉得这场仗谁来都赢不了,真的感觉就十矿打一矿

h
hyoga0612
引用 @我十分想念wings 发表的:
你的军事只有两军对阵?军事是战争及一切直接有关武装力量建设事项的总称,战争从来不是独立的东西,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服务于政治。
在战争年代,一切政治能力外交能力都是决定战争走向的一部分,一个军事家,除了两军对阵,提拔将领,扩充军备,招降纳叛,采纳谏言,安定后方难道不需要考虑?
刘邦除了两军对阵,其他的哪个不是完爆项羽?怎么就差了n档了?

所以按照你的理论,刘邦明显高于韩信,因为外交,军备,甚至任用韩信都是刘邦干的。

我十分想念wings
引用 @霓虹长夜 发表的:
我表述有问题
我的锅
重新说
综合当时历史总体来看
刘邦带兵不能和韩信项羽等量齐观

为什么不能等量齐观?
项羽击败的章邯刘邦也击败了,荥阳正面顶住项羽的始终是刘邦。韩信直到京索之战之后才有领兵作战的记录,破魏是跟曹参分兵,破赵是跟刘邦两路夹击,最后大决战也是先败后胜。军事水准不等于攻城略地两军决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水平包含诸多要素,简单等同于战场厮杀未免有些儿戏之了吧?

s
steelywing
引用 @Reset阿德南 发表的: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出处:《战国策 · 齐二 · 秦攻赵长平》

然而战国策中邯郸长平视为一战,赵国没开打就向齐国请粮了。 而记载赵国缺粮的只有在邯郸之战后期,邯郸城久围断粮。

陕西古天乐
引用 @浙大二球货 发表的:
李牧最有希望

说白了谁来都没希望,白起古代总统山将领,李牧前十都不见人影,况且秦国国力也比赵国强,只要不是重大失误,赵国没啥机会

三只小马驹
引用 @薛定谔的猫爱半白 发表的:
人赵括好歹能整合全军。
让你上你警卫员都不听你的,直接剁了你献头降秦

整合个p全军?整合全军的结果就是送死?

闪2老陈
引用 @低压配电 发表的:
谁说的?赵军守长平才半年多。只到秦军围困邯郸的后半阶段,史书上才出现赵国缺粮的记载。

这个倒不好说了
要供给大军在一定距离外作战,这个消耗的粮食是不得了的
当然秦军补给线更长(不过秦有漕运的优势,外加粮产量的优势) 另外战国策的记载就是长平时缺的粮

[ 此帖被闪2老陈在2020-04-04 15:13修改 ]
m
malei2002
引用 @阿蒙苏拉哦 发表的:
长平过后,赵国打了一个很漂亮的邯郸保卫战,甚至把长平丢掉的很多土地给拿回来了。只不过秦国经济政策很稳定,国力维持太好了,靠着国力碾压了六国。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个功劳大部分是信陵君的

H
H一比一
引用 @薛定谔的猫爱半白 发表的:
人赵括好歹能整合全军。
让你上你警卫员都不听你的,直接剁了你献头降秦

这也能洗,一个将军带领个军队就不错了,40万被全歼还有比这更差的结果?

s
steelywing
引用 @陕西古天乐 发表的:
因为白起看到了不能打,不能打的非得打?那韩信怎么不正面直接刚项羽?正面刚韩信早被项羽打死了,事实也证明白起的判断是正确的

是啊 所以说什么不换廉颇白起能赢,白起一开始能赢早上了,还等什么反间计。

H
H一比一
引用 @科邓鲨詹杜 发表的:
赵括绝对名将了,被白起围住46天,赵军居然没有崩溃,最后还能突围。

这打了一丈被全歼就成名将了,大哥那可是几十万的部队啊

科邓鲨詹杜
引用 @低压配电 发表的:
谁说的?赵军守长平才半年多。只到秦军围困邯郸的后半阶段,史书上才出现赵国缺粮的记载。

秦赵围绕上党之间的争夺,持续三年。长平战役只是最高潮的决战而已。

h
hwh_cyc2
引用 @步行街三连冠 发表的:
听廉颇的,坚守不战是对的,赵国耗不起,白起更耗不起

王翦,打楚国,也是一直在等待战机。作为出兵方,也硬是不战。等到楚兵心生怠站之意。再一举攻楚。个人觉得,廉颇的军事才能绝对不低,也是等待战机而已。奈何是赵王不相信廉颇。。

虎扑用户001470
引用 @ronalger 发表的:
说换廉颇也不行,或者赵国耗不起的基本就是给赵括洗白。历史上没有任何依据说赵国粮食告急,反而历史有记载秦国后勤有点顶不住了。前几年翻案风盛行,什么赵括,曹操,秦桧,李鸿章,汪精卫全是无奈迫不得已。刘备,诸葛亮,岳飞全是道貌岸然,心怀鬼胎的带恶人

战国策的记载能不能算历史依据?这种一查就有的史料 还是多上网查查看,别一出口就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很容易被人落下口实

霓虹长夜
引用 @霓虹长夜 发表的:
刘邦又不打仗
而且你觉得刘邦会自刎乌江?
这也是决定成败的一环啊

我表述有误
应该说相对于项羽韩信不够档次

虎扑用户555955
引用 @灯时过早 发表的:
秦国有巴蜀当粮仓,后勤供应太好了。反观楚国就没把荆州开发好

对,而且长平之战的时候,荆州也是秦国领土了,综合国力已经不是其他六国能比的了。

瓒哥哥
引用 @mvp47 发表的:
廉颇啥时候被打崩了?廉颇很清楚两国的差距太大,只有坚守抗敌寻找机会。

上党地区是天险,只有一条小径可以上来,廉颇守着这个口子,修建防御工事,也就是西壁垒,结果上来就被秦军王纥突破阵地,死了十几个校尉,赵军兵败退至丹水河以东,廉颇依地形继续修建防御工事,死守。同时秦军顺利进去上党,接手西壁垒,修建光狼城,双方就这样对峙了三年。廉颇守着上党这个天险,上来就被秦军一个偏将突破防线,上党丢了一半,还不叫被打崩,估计赵王当时肠子就悔清啦,不该接这个烫手山芋

n
nba第一老油条
玩弄政治的人才是最可怕的,看着好像一线没他的身影,也没表现出什么特别突出的军事才能,也没什么奇谋幻策,但真正影响整个战役胜负的,还就是这些人。。。。。。

H
H一比一
引用 @霓虹长夜 发表的:
你如果是李鸿章
不能起义推翻封建帝制的前提下你能怎么办?
翻起什么浪花?
你给出出主意?


至少不会宰相合肥天下瘦

三只小马驹
引用 @想不到好拉风 发表的:
打仗不能只看输赢,要看背景,当时赵国耗不起了,必须一波,输或者赢对赵国都比耗着更好

谁告诉你耗不起了?人云亦云?

科邓鲨詹杜
引用 @多诺万米球王 发表的:
韩信来了就不这么打了,从赵国出来带着五千兵往北走,燕齐魏韩楚转一圈发展到40万人灭了五个国,然后从成都往北翻过太白山干到咸阳城下了,一边打一边还能给长平派兵🐶

韩信北上灭的那几个国,说实话和战国时期的七雄根本不在一个水平,就是一群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

X
Xugujian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滑稽,我这里边哪个字说到廉颇打得是白起了? 白起后来装病避战不是事实?

装病就是怕了?吕蒙也装病,照样拿了荆州

霓虹长夜
引用 @我十分想念wings 发表的:
为什么不能等量齐观?
项羽击败的章邯刘邦也击败了,荥阳正面顶住项羽的始终是刘邦。韩信直到京索之战之后才有领兵作战的记录,破魏是跟曹参分兵,破赵是跟刘邦两路夹击,最后大决战也是先败后胜。军事水准不等于攻城略地两军决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水平包含诸多要素,简单等同于战场厮杀未免有些儿戏之了吧?

你这个太专业了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综合起来大概是“我觉得”吧
不过受教了 谢谢

虎扑用户001470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然而战国策中邯郸长平视为一战,赵国没开打就向齐国请粮了。 而记载赵国缺粮的只有在邯郸之战后期,邯郸城久围断粮。

没开打就借粮不就是赵国对粮食存储缺乏信心的表现吗?长平之战就是国力之战,赵括实力不行没法洗,但是要把长平之战的结果单单放在赵括实力辣不辣鸡之上那就太狭隘了

霸气尼克扬1v5
引用 @霓虹长夜 发表的:
韩信代替赵括也挡不住
一个档次的人
差一个档次的国家实力军事实力
难 赵括 难

可能是相持战,要不然后面李牧接手的军队国家更弱,却也连着赢就不好解释了

芝麻胡QAQ
引用 @Reset阿德南 发表的: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出处:《战国策 · 齐二 · 秦攻赵长平》

你能看下时间吗,这是长平被围之后,之前两军对峙廉颇后面就是平原粮仓,头一次听说远征不缺粮守卫缺粮的,赵国接受上党的时候就有讨论,不是打无准备之仗,离家又那么近,完全没道理缺粮。

s
steelywing
引用 @Xugujian 发表的:
装病就是怕了?吕蒙也装病,照样拿了荆州

白起装病是为了避战,吕蒙也是? 何况吕蒙这背刀盟友好像很光荣似的。

真离群马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什么档次不档次,如果廉颇在白起就有把握,秦国费那么大劲反间计弄走廉颇干嘛。 那些说什么赵国国力维持不下去的更是笑话,赵括可是带着大批粮援上前线的,你说廉颇坚守时期赵国还有没有余力。 何况这天下又不是秦赵单挑,当韩楚魏都是死人?赵国是过街老鼠,秦国可是食人猛兽。白起把韩楚魏挨个削了个遍,真拖到两败俱伤秦国虚弱你看韩楚魏会不会出兵报复。。

我也觉得就算廉颇来,赵国也是要输的。因为这是国力的比拼,不是仅靠主帅能决定。我只回复第一段,因为白起打赵括,秦损失是10,打廉颇,损失是50,那肯定是选择损失小的。不是说都能赢就不用考虑损失

想不到好拉风
引用 @三只小马驹 发表的:
谁告诉你耗不起了?人云亦云?

呵呵,麻烦你看一下历史,再来说说是不是人云亦云

A
AC剑锋所指
引用 @欧美亚非拉 发表的:
是的,如果廉颇不换最后结果难说。其他国家会有来援的。秦国啃这块硬骨头也很辛苦。

当时没有国家支援赵国的,和燕齐常年摩擦,楚国除了迁都就是割地,韩魏势小力微不敢得罪秦国。

虎扑JR0256004951
引用 @steelywing 发表的:
什么档次不档次,如果廉颇在白起就有把握,秦国费那么大劲反间计弄走廉颇干嘛。 那些说什么赵国国力维持不下去的更是笑话,赵括可是带着大批粮援上前线的,你说廉颇坚守时期赵国还有没有余力。 何况这天下又不是秦赵单挑,当韩楚魏都是死人?赵国是过街老鼠,秦国可是食人猛兽。白起把韩楚魏挨个削了个遍,真拖到两败俱伤秦国虚弱你看韩楚魏会不会出兵报复。。

你不会真的以为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了吧,如果不是绝对信任的人,赵国管理层敢把45万军队交给廉颇???换将真正的原因在于廉颇的战略和赵国管理层的方针相悖,赵国管理层拖不起了,站在国家角度和战场角度看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如同二战时期,为什么斯大林宁愿撤了朱可夫,也不愿意让基普100万军队撤退??因为这一百万人就是诱饵,就是逼你德国中央集群调转枪头去吃他,为莫斯科争取时间,当你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自然也不会一样的。廉颇只想着守下去就不会输,但是赵国管理层已经看到自己的百姓吃不起饭了,你必须打了。

霓虹长夜
引用 @H一比一 发表的:
至少不会宰相合肥天下瘦

这个是政见不和互相讽刺啊

r
ronalger
引用 @Reset阿德南 发表的:
战国策的记载能不能算历史依据?这种一查就有的史料 还是多上网查查看,别一出口就是没有任何历史依据,很容易被人落下口实

是我历史看的少了,只看过史记这段,战国策这段没看过

恬静怡和
一份极难的考卷,拿了0分的赵括不丢人,就因为不管谁来都不能及格?

伪球帝
引用 @云尽花飞 发表的:
?提出这问题的完整没看过长平之战吧?
上半场就是廉颇打的,被人打崩了,堵高地了
下半场换赵括玩,出去打团被人团灭,gg

按你说的秦国还要反间干啥,秦国的两次反间计一次廉颇一次李牧直接把赵国整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