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人云亦云!巴塞罗那真的是城市规划的失败案例吗???

虎扑用户978148
我之前在抖音上看到喷Baça建筑的帖子我就很无语,我去过两次,特别爱那里,一点儿也不觉得乱。我反驳还被别人喷。支持楼主,顺便显摆一下我能打出来这个符号🐶

E
EricSolo
北京就是完完全全的反面教材,大院围起来,基本上没有路网可言,一个红绿灯一公里,所有的人都在同一条路上堵着,再宽的路也不好使
虎扑用户335061
引用 @Tocco 发表的:
我要给楼主道个歉,我也是学城乡规划的,不过我是本科生。之前那个帖子我主观觉得仅仅鸟瞰好看,毛用没有;后来我看了李晓江的一次讲座,突然就想到你了,这次上了首页我才看到。
感觉我不太适合学规划啊,当下热点都抓不住。。。
还有给后来的JR普及一下,北川灾后重建的县城就是窄道路密路网的规划,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是中规院的规划。

城市规划还要会抓热点嘛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既然你问了,资深巴萨人告诉你,这篇写的没任何问题。反倒是你,没去过就别想到什么说什么,秀出下限

C
CR7win
感谢楼主,学到了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雅迪电动车yadea 发表的:
规划好不好,在那里住的人最有发言权

住的人表示:好

狮王辉
引用 @篮筐后面投篮 发表的:
只能说老有傻子喜欢非专业去质疑人家专业的,我曾经说过华为的夜景其实很差,给人狂灭,我说我是专业的,竟然还有人说专业的就了不起吗?不会错吗?屁股很多人都是歪的。

反智倾向在网络上是相当严重的╮( ̄▽ ̄)╭

火鸟_珊
引用 @Jackymessi 发表的:
不冷门吧,工科的一个大类耶,civilengineering

你这个单词是土木工程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joviii 发表的:
开车等灯是什么体验

是你想象力不够的体验

虎扑用户964485
我们城规道路交通规划专业课里巴塞罗那是做密路网的经典案例研究的😂虽然因为建成时间早以及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因巴塞罗那地区道交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如果不是看到楼主发的,真想不到街上居然有人把巴塞罗那说成是失败案例😂街上的各位果然是各个领域都有独到见解的专家👍🏻

天堂圣使
现在全网的风向是凡是吹国外好的一律打倒
俗称 zuo。
只管屁股不管脑袋
燕师罗堃洋
引用 @莱昂纳徳迪卡普里奥 发表的:
艹 天际线可不管你学没学过规划 怎么设计 到头来还是堵车 反正我是很少见过不堵车的天际线

都他妈是六车道只走一个车道的刁民

深圳东契奇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妈的,我就知道这张帖子没人看…… ———————————————————————————————————— 没想到这篇帖子还真的火了,我在后面的楼层里也和很多jr有过互动讨论,有分歧有不认同都很正常,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精进的权威,认知有不足也是肯定的。 这里统一讲一下很多人提到的开放小区问题,这个当时讨论的确实很多,很多人确实不理解,后续也确实难以开展(主要是涉及到产权和安保物业配套问题)。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像国外巴塞罗那这种一样,重点也不在于打破围墙,认为谁都可以到你家小区来,而是理念上的转变,是为了引导以后的城市开发建设不要再搞那种大地快的封闭式开发,你完全可以搞成小街区的模式也安上门禁,确保安全的同时也降低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还有人经常提巴塞罗那的这种模式好,但是不适合国内城市等等。还是那句话,规划不是照抄,需要因地制宜,国内城市的既有建设基础肯定不是说全部抹平去照搬这种方格网道路,这本身就不是理性的逻辑。这里强调的是经验借鉴,加密城市支路网,组织单行交通,缩小封闭地块尺度,倡导公共交通,回归街道空间生活等等。

看不懂啊

燕师罗堃洋
引用 @闫犇犇 发表的:
学会了,这就去和天际线里刁民对线

别去 他们不走六车道

倚风待月
引用 @漓恨语风 发表的:
大楼水友路过顶一发。。话说 混了这么久大楼还不知道发这玩意卵用没用咩。。

唉,好久没去大楼水了……

虎扑用户488967
写的真棒,想问楼主在知乎的id是什么,想了解更多关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

篱枫love
引用 @刘亦菲丷 发表的:
写的好专业,赞一个

顶楼主,作为一个外行,最早看到巴塞罗那的路网就感觉很舒服,一直很奇怪街上为什么风评那么差,不专业又不敢反驳

虎扑用户525148
引用 @hzl6 发表的:
只去过法国,感觉巴黎都没北京人多,没想到巴塞人口这么密集

我觉得主要是巴塞罗那核心区面积并不是很大,那边各个景点之间要么走着要么几站地铁就到。。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亢帅克 发表的:
港湾式是香港那种?整条路旁边分布满了不同公交车的车站,不同编码的车不公用同一个地块,入站车辆也不用排队

我来替你答一下。巴萨公交车道和非机动车共道,在两个交叉口中端,远离路口。巴塞罗那是世界上少有的公交车精确到分的城市,我说的是车站站牌上公示的时间和车实际到达的时间相差一分钟之内,从这一点讲,公交状况十分优秀。@倚风待月

主成分分析
北京JR,对环路设计一直深恶痛绝,完全是堵车根源加分阶层管理的利器
会偷瓜的猹
JR的好榜样,给楼主点赞

l
lj93
以国情来看,越是小路,越容易被乱停乱放的车堵死
球缘未了
我就想知道平时的巴塞罗那到底堵不堵?拥堵情况有多严重,时间持续有多长?如果一条路坏掉,要绕路走,需要多花费多长时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楼主的理论很牛逼,那现实又是如何呢?我没去过巴塞罗那,请长期在那居住的高人解答一下,谢谢!

虎扑用户525148
引用 @Turkeyjj 发表的:
我们城规道路交通规划专业课里巴塞罗那是做密路网的经典案例研究的😂虽然因为建成时间早以及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因巴塞罗那地区道交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如果不是看到楼主发的,真想不到街上居然有人把巴塞罗那说成是失败案例😂街上的各位果然是各个领域都有独到见解的专家👍🏻

主要还是人云亦云的太多了,看到什么特立独行的观点,自己不去查证就在那儿乱传

虎扑用户964485
引用 @hzm88 发表的:
有机会多看看能转就转了,,,,规划现在基本给国土打下手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让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区分更加明显,现在国内规划师又有多少专业培养城市规划或是城市设计?未来国内对更专业性的规划师的需求一定是越来越大的,特别是现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各地大区域规划的发展背景之下,而且不说新区规划,旧区改造也是城市规划的领域,说城市规划是夕阳产业真是张口就来,只要人类不改变发展模式,城市规划就永远是朝阳产业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amurozhu1111 发表的:
那巴塞罗那拥堵度在西班牙排名怎么样

巴萨是整个欧洲最稠密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稠密地区之一。就西班牙本国而言,马德里的人口稠密程度将将可以与之相比,一个不太长期的停留经历:马德里交通不会比巴塞罗那更佳。

J
Janghw
引用 @乔丹的发布会 发表的:
楼主,你觉得这条街上真实水平有多高?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是现在为止,最有远见的,1903设计,到现在还是不堵车,再看看北京上海,什么时候开始规划的?

嘿嘿其实我觉得上海是最符合简雅各布斯规划理念的城市

虎扑用户968327
看了下懂了不少,觉得是很好!
但是从自我考虑,这么多单行道,非常多!怎么记啊,上下班的常走的肯定记得住,其他就是靠导航么

八十九种绝技
老哥,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感觉你很专业,希望能给解答下。像曼哈顿,巴塞罗那这种,让强迫症看来很舒服的豆腐块规划是不是一个对于新区规划成功的标准呢?换句话说一个新区的规划,道路要是歪歪扭扭的,那是不是说明规划有问题呢?

站住不要跑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妈的,我就知道这张帖子没人看…… ———————————————————————————————————— 没想到这篇帖子还真的火了,我在后面的楼层里也和很多jr有过互动讨论,有分歧有不认同都很正常,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精进的权威,认知有不足也是肯定的。 这里统一讲一下很多人提到的开放小区问题,这个当时讨论的确实很多,很多人确实不理解,后续也确实难以开展(主要是涉及到产权和安保物业配套问题)。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像国外巴塞罗那这种一样,重点也不在于打破围墙,认为谁都可以到你家小区来,而是理念上的转变,是为了引导以后的城市开发建设不要再搞那种大地快的封闭式开发,你完全可以搞成小街区的模式也安上门禁,确保安全的同时也降低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还有人经常提巴塞罗那的这种模式好,但是不适合国内城市等等。还是那句话,规划不是照抄,需要因地制宜,国内城市的既有建设基础肯定不是说全部抹平去照搬这种方格网道路,这本身就不是理性的逻辑。这里强调的是经验借鉴,加密城市支路网,组织单行交通,缩小封闭地块尺度,倡导公共交通,回归街道空间生活等等。

谁说的,正学习呢。
虎扑用户157578
哥们,同规划,可以交流

倚风待月
引用 @愿新冠战胜肖华 发表的:
没有啊,小县城,就三个小学,请问下服务半径是多少

原则上是不大于500m,不过这个很难做到,不同城市不同人口密度也应该有弹性调整,但是最好不要超过1km。
如果你城市南区没什么人口去支撑这个小学的话倒是也可能会合并以节约资源,具体你们政府什么动机我也不好乱猜。

S
SmallJoy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我难道没贴出来去过巴塞罗那住在那的jr的发言截图?
还有,你不会觉得我在知网下的几十篇学术论文的作者也是“随便写什么都行”的吧?

楼主老哥,你提到的16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我记得当时还倡导把封闭小区道路开放,增加路网,但是后来根本执行不下去。
我想《若干意见》的指导肯定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的,比如你说的“窄马路,密路网”,这样的城市建设很难体现地方官政绩,能够实际执行的地方会有多少呢?

这两个问题你有啥看法呢?
大账号
引用 @虎扑JR1111687860 发表的:
无红绿灯的立交桥和城市快速路通行效率总比一条路线N多红绿灯的高的太多吧。毛细网结合高效主干道才能提高效率

这么说成都就是如此,几条主干道少有红绿灯,然后一路分流。

还有宜宾的路是另外一种,不走回头路,但是对外来的不友好。

倚风待月
引用 @BIGGYMOM 发表的:
老哥可以有机会去巴塞罗那体验一下。规划倒是不至于不好,或者失败。但是这样密路网的行为最大的问题还是容易迷路。其实纽约曼哈顿也有这样的规划原则,但是他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央公园。以及各种海岸口岸和功能分区。规划舒适程度和对外来游客的友好程度就会提升很多。至于国内能不能借鉴,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也要因地制宜。国内现在这种宽马路的方式更多是搬的美国那套东西。以车行体系为核心。现在规划中心转移了,自然也考虑以人为本了。但是咱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那么多,真要像巴塞罗那那样去规划,谁也吃不准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顺便提一句北京目前雄安的规划,算是密路网了,地块规划的很小,但是道路还是很宽的,在我看来这样的规划并没有下决心去改善道路结构。

雄安的道路也是很宽吗?应该还都没怎么实施建设吧……国内的宽马路倒不是学的美国,更多的还是当时苏联的影响。
迷路这个问题我没亲自体验过也不好乱说。

孔德之容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妈的,我就知道这张帖子没人看…… ———————————————————————————————————— 没想到这篇帖子还真的火了,我在后面的楼层里也和很多jr有过互动讨论,有分歧有不认同都很正常,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精进的权威,认知有不足也是肯定的。 这里统一讲一下很多人提到的开放小区问题,这个当时讨论的确实很多,很多人确实不理解,后续也确实难以开展(主要是涉及到产权和安保物业配套问题)。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像国外巴塞罗那这种一样,重点也不在于打破围墙,认为谁都可以到你家小区来,而是理念上的转变,是为了引导以后的城市开发建设不要再搞那种大地快的封闭式开发,你完全可以搞成小街区的模式也安上门禁,确保安全的同时也降低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还有人经常提巴塞罗那的这种模式好,但是不适合国内城市等等。还是那句话,规划不是照抄,需要因地制宜,国内城市的既有建设基础肯定不是说全部抹平去照搬这种方格网道路,这本身就不是理性的逻辑。这里强调的是经验借鉴,加密城市支路网,组织单行交通,缩小封闭地块尺度,倡导公共交通,回归街道空间生活等等。

干货真多,想起来之前去瑞典,还在新建城市道路上的轨道公交,同学问我这个车又慢又挡着小车道路,为啥还要建,我想想确实没法回答,最后咨询了以后,才发现主要是城市规划者的立场,是以人文本,还是以车为本。一个合格的城市规划者,公平公正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

小浪蹄子啊
引用 @总统山雕刻家 发表的:
北京排top5的话老哥能排个不,请教了,感谢

规划院没必要看排名,这是个少有的大公司未必比小公司挣钱的行业,你如果只想安稳过日子,不要只看这北上广大设计院,去省会市院或者省院会更好,收入也不低,工作也轻松。

特里希木
引用 @Turkeyjj 发表的:
我们城规道路交通规划专业课里巴塞罗那是做密路网的经典案例研究的😂虽然因为建成时间早以及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因巴塞罗那地区道交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如果不是看到楼主发的,真想不到街上居然有人把巴塞罗那说成是失败案例😂街上的各位果然是各个领域都有独到见解的专家👍🏻

巴塞罗那一直作为特点研究的吧,思路可以参考。但是现代城市建设,没听说以巴塞罗那风格建设的。
典型都倾向美国都市圈或者巴西利亚那种吧。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没有鱼缸的小鱼 发表的:
那么多红绿灯和这么窄的路我反正是不想去住的。再说了,城市规划当年出来的巴西利亚现在成了什么样呢。如果有干道环线我干嘛要去穿这种小路?如果大范围的单行如果我走过了我怎么掉头?新到城市的人如果不会走路不小心逆行到单行道那怎么办?继续逆行?开放式小区就是最大的伪命题。作为一个人。如果有开放式小区和封闭式小区你去住哪一个你选哪一个?封闭式小区人车分流,地面上全部是绿化公园人行小道。同时物业和围墙阻止了潜在的犯罪和非小区业主。开放式小区和社区地面上可能没有公路吗?有人来都不知道是业主还是租户还是强盗?封闭式小区环境物业管理。垃圾也是统一处理。如果是开放式小区我人随便进来扔垃圾打乱花草甚至更过分的行为你怎么去追溯?

逆行走过了就绕一个小“口”字,口的边长约200m。巴萨的单行是ababab这样,自行脑补。

总统山雕刻家
引用 @小浪蹄子啊 发表的:
规划院没必要看排名,这是个少有的大公司未必比小公司挣钱的行业,你如果只想安稳过日子,不要只看这北上广大设计院,去省会市院或者省院会更好,收入也不低,工作也轻松。

我不是设计师那波人,设计院是我的客户群哈
岂不闻
老哥难得

半儒不雅
学习到了,我也有很多误区。我也是学建筑的,不过纯粹的工民建,和你准确的说不像一个专业。
为专业热心的jR点赞!!

P
Pantrovski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妈的,我就知道这张帖子没人看…… ———————————————————————————————————— 没想到这篇帖子还真的火了,我在后面的楼层里也和很多jr有过互动讨论,有分歧有不认同都很正常,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精进的权威,认知有不足也是肯定的。 这里统一讲一下很多人提到的开放小区问题,这个当时讨论的确实很多,很多人确实不理解,后续也确实难以开展(主要是涉及到产权和安保物业配套问题)。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像国外巴塞罗那这种一样,重点也不在于打破围墙,认为谁都可以到你家小区来,而是理念上的转变,是为了引导以后的城市开发建设不要再搞那种大地快的封闭式开发,你完全可以搞成小街区的模式也安上门禁,确保安全的同时也降低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还有人经常提巴塞罗那的这种模式好,但是不适合国内城市等等。还是那句话,规划不是照抄,需要因地制宜,国内城市的既有建设基础肯定不是说全部抹平去照搬这种方格网道路,这本身就不是理性的逻辑。这里强调的是经验借鉴,加密城市支路网,组织单行交通,缩小封闭地块尺度,倡导公共交通,回归街道空间生活等等。

看了两段想看看还有多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厉害啦笨笨之父
引用 @枸杞小哥 发表的:
这篇贴子看着我还以为我上了知乎🐶

上知网了🐶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飞翔的板儿砖 发表的:
我当时也觉得这种规划挺好的,但是风向是说垃圾规划,然后一大堆,看不懂,默默就关上了,不过我最近也考虑过,他这样的设计便于生活,但是这次疫情的话,是不是不利于封闭管理,封闭式小区一个小区可能就需要10个人左右管理,他这是不是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

社区单元比国内小,比例与管理。由于体制问题,即使是与国内社区规模一样,也无法实现国内的管控,你以为人家有居委会大妈和先锋模范d员吗哈哈。

W
Walker慢
收藏一下。
说巴塞罗那是失败案例 堵车那个帖子看过

倚风待月
引用 @虎扑JR1255415171 发表的:
我来替你答一下。巴萨公交车道和非机动车共道,在两个交叉口中端,远离路口。巴塞罗那是世界上少有的公交车精确到分的城市,我说的是车站站牌上公示的时间和车实际到达的时间相差一分钟之内,从这一点讲,公交状况十分优秀。@倚风待月

可以可以,还是有实地经验的jr有发言权

J
Janghw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那我问你现在国内绝大多数的新小区都是兵营式的排排房算不算均质化呢

建筑生来回答:巴塞罗那规划我觉得最大的优点在于统一规格下的尺度感,每个网格小区形态和尺度相同,但是他的建筑设计又体现出了差异性,每一个半开放的内部空间都很有特点,这种尺度感更表现在你走在巴塞罗那的大街上,每个建筑都有极为丰富的立面,和街道形成联系,这点是从平面图上看不出来的。其实许多建筑师都很偏好你所说的这种九宫格式的设计,巴黎的拉维莱特公园也是用一个很规矩的网格体系作为底图,在上面画康定斯基的曲线,建筑就像珍珠一样布置在每个格点上和小品景观产生对比的美。总之你说的这些枯燥感从平面图上确实有所体现,但是城市设计更要以人的视角来观察城市。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梧桐树枝繁叶茂 发表的:
不是说陌生,我想知道从城外进到内部会不会要经过很多红绿灯

确实经过很多灯,但是绿波带爽飞

总冠军球队112
引用 @冷饮酒精 发表的:
都市天际线脱坑好久了。看完这个帖子又想玩了。

刚出了新DLC,快去玩吧!

虎扑用户311344
太用心了

虎扑用户538369
引用 @Time_lapse 发表的:
很多年轻人都有这个毛病,书读的太少,但喜欢唱反调标新立异,很容易在哪里看到一个比较独特的说法,不加考证不加研究,就像复读机一样拿到网上炫耀。心理活动也很明确:“你看你们都说巴塞罗那好看,看我多牛逼知道巴塞罗那的规划很烂”。类似的说法还有“如今方知李中堂”,“霍金只是个科普作家”等等。

当然不是说楼主说得一定对或者一定不对,只是985一条街总该有点自己的思考吧,别整天像羊一样被人牵来牵去。

但与他的科普成就相比,霍金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科研成就
追足少年
插眼

灰空間
引用 @徐伦joe 发表的:
不过感觉上不太适合中国现在这种遍地小区的情况。

所以国内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上也在提倡窄马路 密路网+开放街区的理念

梧桐树枝繁叶茂
引用 @虎扑JR1255415171 发表的:
确实经过很多灯,但是绿波带爽飞

噢噢有绿波的话那倒是不错

z
zhaofine
现在很多网民喜欢既粗浅又粗俗的内容,
干货太多导致文章太长,不抖机灵导致看的过程中不够放松,所以看这样的文章是会助于了解一些东西,但还是太累了。

女鹅鹅鹅
上海南北高架堵成狗就是类似的问题
同方向路网极度缺乏
大量车辆涌向同一道路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扶着朕 发表的:
我是个外行,我没办法判断别人说的不对,也没办法判断你说的对,只能凭自己的感觉来判断采信,所以最后就会出现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每个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所以我觉得,和外行争论是个没意义的事情,最后会变成谁声音大谁有理

所有的外行都没有分析判断能力吗?建议改为,“和不可教的外行没有争辩的意义”。外行如果不认真听讲,学习,那确实永远外行

做谁的球迷好呢
点赞楼主,那天我也去百度搜了。没搜到他们说的那种所谓失败典范的帖子,一度怀疑百度……

登丹人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我最开头不是写了总结嘛……

提个小建议,图文并茂。图片找巴塞罗那航拍图

双持狂战甘道夫
引用 @红莲哥斯拉暴打骷髅岛靓仔 发表的:
妈的 还学规划 屁用没有 上班了发现现实生活中 领导说这里是绿地 那他么从总规调到修规 特么就是绿地

妈的这个说到点了,画图有用吗?屁用没有,让你改你就给我改
有空射个门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妈的,我就知道这张帖子没人看…… ———————————————————————————————————— 没想到这篇帖子还真的火了,我在后面的楼层里也和很多jr有过互动讨论,有分歧有不认同都很正常,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精进的权威,认知有不足也是肯定的。 这里统一讲一下很多人提到的开放小区问题,这个当时讨论的确实很多,很多人确实不理解,后续也确实难以开展(主要是涉及到产权和安保物业配套问题)。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像国外巴塞罗那这种一样,重点也不在于打破围墙,认为谁都可以到你家小区来,而是理念上的转变,是为了引导以后的城市开发建设不要再搞那种大地快的封闭式开发,你完全可以搞成小街区的模式也安上门禁,确保安全的同时也降低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还有人经常提巴塞罗那的这种模式好,但是不适合国内城市等等。还是那句话,规划不是照抄,需要因地制宜,国内城市的既有建设基础肯定不是说全部抹平去照搬这种方格网道路,这本身就不是理性的逻辑。这里强调的是经验借鉴,加密城市支路网,组织单行交通,缩小封闭地块尺度,倡导公共交通,回归街道空间生活等等。

写的很好,看多了没来由的“失败典型”的评论,最想看的就是你这种专业的文章。如果你能在此基础上,把省略掉的那几部分也加上,请一定@我。

相逢无一言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妈的,我就知道这张帖子没人看…… ———————————————————————————————————— 没想到这篇帖子还真的火了,我在后面的楼层里也和很多jr有过互动讨论,有分歧有不认同都很正常,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精进的权威,认知有不足也是肯定的。 这里统一讲一下很多人提到的开放小区问题,这个当时讨论的确实很多,很多人确实不理解,后续也确实难以开展(主要是涉及到产权和安保物业配套问题)。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像国外巴塞罗那这种一样,重点也不在于打破围墙,认为谁都可以到你家小区来,而是理念上的转变,是为了引导以后的城市开发建设不要再搞那种大地快的封闭式开发,你完全可以搞成小街区的模式也安上门禁,确保安全的同时也降低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还有人经常提巴塞罗那的这种模式好,但是不适合国内城市等等。还是那句话,规划不是照抄,需要因地制宜,国内城市的既有建设基础肯定不是说全部抹平去照搬这种方格网道路,这本身就不是理性的逻辑。这里强调的是经验借鉴,加密城市支路网,组织单行交通,缩小封闭地块尺度,倡导公共交通,回归街道空间生活等等。

完全不懂,
反正鸟瞰觉得很好看。
总冠军球队112
引用 @燕师罗堃洋 发表的:
都他妈是六车道只走一个车道的刁民

主要是他只选择最近的道路,并且提前很久变道。如果选择道路的算法再成熟些就好了

B
Bauerfeind
楼主你好,倒数第三张图片, 1959年西尔达,是否应为1859年塞尔达?
w
wdzjma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倒是老哥你的“小孩九宫格”这么不专业的话让我怀疑你是不是在装业内人士啊,建议你上下你的注规证打下我的脸。

来了吃完了。
首先说明一下我不是注规,我是一级注建,计划明年有时间也拿一下注规。你应该也知道,因为一级注建考注规可以免考一半科目,我觉得我拿下注规问题不大。
所以,作为建筑设计师的我对规划话题感兴趣,是很合理自然的。
回到主题,前面几十页那么多,没有一一看。但是我从前在abbs和知乎与人“热烈”讨论过巴塞罗那的规划问题,所以对这个话题有着条件反射一般的兴趣。
主楼里那些话语和图例是对外行科普用的较多,我就不讨论了。我直接说我的观点:
高度均质化和城市空间同质化,特别是塞尔达(或者叫西尔达)那个棋盘式星罗密布的规划。每一个小的block或许在两个世纪前有其合理性,但是我们的讨论必然是基于当前的时空的,它已经完全不符合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理念了。现在连中国都在很多年前提倡“千城千面”了,城市小区也应该是同样的理念。巴塞罗那这种大部分每个街区社区都没有识别性和标志性的规划,你只要感受一个block就等于游遍了70%的城市空间,这种城市空间的趣味性和可探索性的缺少,我不知道有什么可吸引人的。
你在对我第一个回复的反对意见提到的中国那些兵营式小区规划,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会认为我对这些兵营式设计是认可的?首先兵营式排列本来就是最受诟病的,现在(注意这个词)都大多采用围合或者半围合式空间布局,如果是均质排布的兵营式小区规划,报批的时候在主管部门那里是会受到质疑的。其次,小区规划还强调建筑天际线的控制,避免同高兵营式排列的出现,这在很多时候是甚至直接写进规划设计条件要求里面的。再次,即使某个小区真出现了兵营式的布局,那也只是一个小区,在其相邻的地块一般来说设计人员都会避免再出现同质化的产品,这涉及到一个尺度问题,即我提的是城市规划,你反驳提的是小区,要知道小区、组团、城区、城市规划是属于不同尺度的空间规划概念。这也是我提出你是不是注规的疑问所在。
规划也好建筑设计也罢,千万不要以其获褒奖的多寡而存在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设计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一味地尊崇所谓“大师作品”已经不符合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的现代规划设计理念了。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你文末提到的上海外滩建筑和规划属于殖民地文化的耻辱烙印,建筑风格无序混乱,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反正我一般不作为正面例子提出来。这点可能得罪很多人,就不展开了。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WYS-wuhao 发表的:
不用,我本科学的交通工程,我们老师就讲过这种,典型的规划失败,你不能因为它好看就觉得合理

你老师求你赶紧删帖

虎扑用户232908
引用 @Tocco 发表的:
我要给楼主道个歉,我也是学城乡规划的,不过我是本科生。之前那个帖子我主观觉得仅仅鸟瞰好看,毛用没有;后来我看了李晓江的一次讲座,突然就想到你了,这次上了首页我才看到。
感觉我不太适合学规划啊,当下热点都抓不住。。。
还有给后来的JR普及一下,北川灾后重建的县城就是窄道路密路网的规划,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是中规院的规划。

小街区密路网你都不知道可以告别规划行业了真的

虎扑用户491455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妈的,我就知道这张帖子没人看…… ———————————————————————————————————— 没想到这篇帖子还真的火了,我在后面的楼层里也和很多jr有过互动讨论,有分歧有不认同都很正常,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精进的权威,认知有不足也是肯定的。 这里统一讲一下很多人提到的开放小区问题,这个当时讨论的确实很多,很多人确实不理解,后续也确实难以开展(主要是涉及到产权和安保物业配套问题)。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像国外巴塞罗那这种一样,重点也不在于打破围墙,认为谁都可以到你家小区来,而是理念上的转变,是为了引导以后的城市开发建设不要再搞那种大地快的封闭式开发,你完全可以搞成小街区的模式也安上门禁,确保安全的同时也降低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还有人经常提巴塞罗那的这种模式好,但是不适合国内城市等等。还是那句话,规划不是照抄,需要因地制宜,国内城市的既有建设基础肯定不是说全部抹平去照搬这种方格网道路,这本身就不是理性的逻辑。这里强调的是经验借鉴,加密城市支路网,组织单行交通,缩小封闭地块尺度,倡导公共交通,回归街道空间生活等等。

老画图狗在默默地看

冷雨的夜晚
难得一见的好文, 很多年前堵车, 有长辈说曼哈顿般的矩形规划比较好, 当时也只是听听。巴塞罗那是我比较喜欢的城市, 也一直觉得她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都是极具特色。之前那贴看过, 很无语。虎扑两类人太多, 用屁股决定脑袋的, 人云亦云的, 这两类叠加会出现很多跟风贴和无脑高亮。多谢楼主科普, 让我对这种城市规划有了进一步了解。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平兄大神 发表的:
我们需要真正体验过巴塞罗那生活的家伙,来谈谈真实感受。。。
或者说,还需要拿出一些数据(拥堵程度等)来,而不是为了证明谁演技没有街上喷的那么差,就拿百花影帝来反驳,或者为了证明谁唱歌屌,只拿qq音乐最佳歌手之类来说话。

体验过的来了,确实不堵

扶着朕
引用 @虎扑JR1255415171 发表的:
所有的外行都没有分析判断能力吗?建议改为,“和不可教的外行没有争辩的意义”。外行如果不认真听讲,学习,那确实永远外行

如果不是学术讨论,我觉得没必要,就像我不会去跟外行争论编程用动态语言好还是静态语言好,和外行把专业的东西讲明白也不现实,何况别人也许就是来抬杠或者找乐子的,一个娱乐论坛而已

s
saturntu
引用 @嗑氪钶 发表的:
但与他的科普成就相比,霍金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科研成就

霍金的成果是诺贝尔奖级别的贡献,只是因为短期无法用实验证明而没能拿诺贝尔奖。虽然他的贡献不如上世纪的璀璨群星,但是说他没什么拿的出手的科研成就太过了。

虎扑用户232908
楼主同济还是清华?

虎扑用户279140
写得好,这下算是看明白了。楼主也辛苦啦。

给我炎黄一个面子吧
引用 @总统山雕刻家 发表的:
very给力。想了解了解设计院的top10是咋排的?

这么说太笼统了,设计院有建筑的,公路铁路的,水运的,市政的侧重都不同实力也不一样

帅帅的蟋蟀
引用 @我奶奶的孙子 发表的:
最近刚入职上海天华城市规划,不知道有没听说过

准备跑路吧。天华就是坑

我奶奶的孙子
引用 @帅帅的蟋蟀 发表的:
准备跑路吧。天华就是坑

说说看,老哥

总冠军球队112
引用 @八十九种绝技 发表的:
老哥,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感觉你很专业,希望能给解答下。像曼哈顿,巴塞罗那这种,让强迫症看来很舒服的豆腐块规划是不是一个对于新区规划成功的标准呢?换句话说一个新区的规划,道路要是歪歪扭扭的,那是不是说明规划有问题呢?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什么真正的标准。具体来说,我觉得道路网规划是要服务于城市用地规划的,方格型路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非直线系数大,过境交通不易分流等,路网应该是什么类型,还要看模拟的结果(还要看领导喜欢什么)。歪歪扭扭的路网如果说缓解了交通拥堵,促进了城市发展,那就是好路网。(末流一本交通工程专业强答)

趴下喊救命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妈的,我就知道这张帖子没人看…… ———————————————————————————————————— 没想到这篇帖子还真的火了,我在后面的楼层里也和很多jr有过互动讨论,有分歧有不认同都很正常,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精进的权威,认知有不足也是肯定的。 这里统一讲一下很多人提到的开放小区问题,这个当时讨论的确实很多,很多人确实不理解,后续也确实难以开展(主要是涉及到产权和安保物业配套问题)。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像国外巴塞罗那这种一样,重点也不在于打破围墙,认为谁都可以到你家小区来,而是理念上的转变,是为了引导以后的城市开发建设不要再搞那种大地快的封闭式开发,你完全可以搞成小街区的模式也安上门禁,确保安全的同时也降低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还有人经常提巴塞罗那的这种模式好,但是不适合国内城市等等。还是那句话,规划不是照抄,需要因地制宜,国内城市的既有建设基础肯定不是说全部抹平去照搬这种方格网道路,这本身就不是理性的逻辑。这里强调的是经验借鉴,加密城市支路网,组织单行交通,缩小封闭地块尺度,倡导公共交通,回归街道空间生活等等。

同为规划下属的jr,亮你上去!

倚风待月
引用 @没有鱼缸的小鱼 发表的:
那么多红绿灯和这么窄的路我反正是不想去住的。再说了,城市规划当年出来的巴西利亚现在成了什么样呢。如果有干道环线我干嘛要去穿这种小路?如果大范围的单行如果我走过了我怎么掉头?新到城市的人如果不会走路不小心逆行到单行道那怎么办?继续逆行?开放式小区就是最大的伪命题。作为一个人。如果有开放式小区和封闭式小区你去住哪一个你选哪一个?封闭式小区人车分流,地面上全部是绿化公园人行小道。同时物业和围墙阻止了潜在的犯罪和非小区业主。开放式小区和社区地面上可能没有公路吗?有人来都不知道是业主还是租户还是强盗?封闭式小区环境物业管理。垃圾也是统一处理。如果是开放式小区我人随便进来扔垃圾打乱花草甚至更过分的行为你怎么去追溯?

巴西利亚的规划是完全新建的现代主义理念下的产物,确实存在尺度失衡过于象形的问题,但从城市理念上来讲是有其意义在里面的,所以也早早就被评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干道环线和小路支路并不矛盾,城市里的道路是有等级结构的,就像人体内的血管有主动脉也有毛细血管,你能说毛细血管没用?
至于开放小区和封闭小区,我贴的那张图也写了“重点不是围墙,而是从大到小从疏到密的转变”。街区制并不是虽有小区都打开,谁都能到你家来,而是强调街区的地块规模要小,街区之间的路要通,你完全可以把你的小街区也搞上门禁搞好安保,但是不是那种大型住区的封闭,举个极端的例子,北京回龙观那么大里面都可以坐公交,你能把回龙观全部封起来吗?

灰空間
引用 @八十九种绝技 发表的:
老哥,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感觉你很专业,希望能给解答下。像曼哈顿,巴塞罗那这种,让强迫症看来很舒服的豆腐块规划是不是一个对于新区规划成功的标准呢?换句话说一个新区的规划,道路要是歪歪扭扭的,那是不是说明规划有问题呢?

规划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 你说的像豆腐块还是歪歪扭扭这种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 比如有城市肌理 地理因素等等方面的影响 并不能说什么就是好的设计

隐藏在黑夜中的路人
作为有一点相关的专业,楼主帖子干货满满,易懂,学习到了

一只拖鞋走天涯
引用 @我要姚明上热搜 发表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就是来看热闹的🐶

而我是开来看评论的

周杰伦张杰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妈的,我就知道这张帖子没人看…… ———————————————————————————————————— 没想到这篇帖子还真的火了,我在后面的楼层里也和很多jr有过互动讨论,有分歧有不认同都很正常,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精进的权威,认知有不足也是肯定的。 这里统一讲一下很多人提到的开放小区问题,这个当时讨论的确实很多,很多人确实不理解,后续也确实难以开展(主要是涉及到产权和安保物业配套问题)。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像国外巴塞罗那这种一样,重点也不在于打破围墙,认为谁都可以到你家小区来,而是理念上的转变,是为了引导以后的城市开发建设不要再搞那种大地快的封闭式开发,你完全可以搞成小街区的模式也安上门禁,确保安全的同时也降低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还有人经常提巴塞罗那的这种模式好,但是不适合国内城市等等。还是那句话,规划不是照抄,需要因地制宜,国内城市的既有建设基础肯定不是说全部抹平去照搬这种方格网道路,这本身就不是理性的逻辑。这里强调的是经验借鉴,加密城市支路网,组织单行交通,缩小封闭地块尺度,倡导公共交通,回归街道空间生活等等。

很有心,但实在是太长了,
建议举证后,总结下有哪些优点,缺点这样,让更多外行看明白。
灰空間
学建筑的 之前看到说巴塞罗那失败就觉得离谱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hzl6 发表的:
只去过法国,感觉巴黎都没北京人多,没想到巴塞人口这么密集

要知道巴黎只是欧洲的巴黎,北京是世界的北京

你上完厕所不擦嘴
引用 @不吐_不快 发表的:
这条街就是人云亦云,楼主别太认真

我觉得恰恰相反,这条街缺的就是楼主这样认真的人

B
BloodyXM
这才叫专业!这才是虎扑该有的帖子哇

幽暗的最高频道
楼主我顶你,这种专业的贴子真的应该多一些。一拍脑袋说堵车那种真的不知道说啥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球缘未了 发表的:
我就想知道平时的巴塞罗那到底堵不堵?拥堵情况有多严重,时间持续有多长?如果一条路坏掉,要绕路走,需要多花费多长时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楼主的理论很牛逼,那现实又是如何呢?我没去过巴塞罗那,请长期在那居住的高人解答一下,谢谢!

现实情况就是非常好

我真的不想扣篮
外行不懂。

请教下,取消路口的左转,是不是能提高通行效率?

喵喵喵喵喵哥丶
来了,先道个歉,表示学到很多

侃曼巴
顶上去,专业的帖子牛逼

新星17
清华同衡规划的那篇文章我以前在这贴过根本没人看,这里的人就和复读机一样重复相同的话

侃曼巴
引用 @不吐_不快 发表的:
这条街就是人云亦云,楼主别太认真

不过得很感激楼主的帖子,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之前的说法就认为这城市规划有多烂

虎扑用户061087
引用 @扶着朕 发表的:
如果不是学术讨论,我觉得没必要,就像我不会去跟外行争论编程用动态语言好还是静态语言好,和外行把专业的东西讲明白也不现实,何况别人也许就是来抬杠或者找乐子的,一个娱乐论坛而已

把东西向外行深入浅出讲明白确实不易,但这篇做到了

新星17
引用 @倚风待月 发表的:
妈的,我就知道这张帖子没人看…… ———————————————————————————————————— 没想到这篇帖子还真的火了,我在后面的楼层里也和很多jr有过互动讨论,有分歧有不认同都很正常,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精进的权威,认知有不足也是肯定的。 这里统一讲一下很多人提到的开放小区问题,这个当时讨论的确实很多,很多人确实不理解,后续也确实难以开展(主要是涉及到产权和安保物业配套问题)。其实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像国外巴塞罗那这种一样,重点也不在于打破围墙,认为谁都可以到你家小区来,而是理念上的转变,是为了引导以后的城市开发建设不要再搞那种大地快的封闭式开发,你完全可以搞成小街区的模式也安上门禁,确保安全的同时也降低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还有人经常提巴塞罗那的这种模式好,但是不适合国内城市等等。还是那句话,规划不是照抄,需要因地制宜,国内城市的既有建设基础肯定不是说全部抹平去照搬这种方格网道路,这本身就不是理性的逻辑。这里强调的是经验借鉴,加密城市支路网,组织单行交通,缩小封闭地块尺度,倡导公共交通,回归街道空间生活等等。

他们会用没玩过天际线吧来反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