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的小哥,985特聘教授,啥水平,文章质量很高

查看虎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19年11月19日 17点34分 PT
共 (567) 楼
永远的拜仁
引用 @明明La笨鸟 发表的:
哪儿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只看见别人打牌看电视了,要这么容易,你怎么不上?

这位一看就没搞过科研,给你点赞的也一样

W
Whyn0tPG13
引用 @夜の天使 发表的:
是的,我一个师兄也是,一直不断用同一种方法写文章,在我们学校评价很高,平时其实都在办公室看电视打牌,每天搞科研一小时,不是跟他一个办公室还真的不知道

和他一个办公室还学不来他的方法?读他十几篇文章还学不到写作套路?然后一年发5篇出来看看?

达西默先生
引用 @火红蓝桥 发表的:
sci很难的,不是你随便在家搞搞就可以发的,一年十几篇,赶上工厂流水线了,感觉水分很大!

40篇,总影响因子150... 平均下来不到4,这种SCI还是很容易的

只要思想不滑坡
引用 @达西默先生 发表的:
40篇,总影响因子150... 平均下来不到4,这种SCI还是很容易的

看领域,计算机三四算高的,而且计算机期刊不好中

飞蓬倾国银弹波
引用 @南方科学家 发表的:
那得看编辑是谁,是不是自己的phd老板。

真是说到点上了

美男格列兹曼
引用 @达西默先生 发表的:
40篇,总影响因子150... 平均下来不到4,这种SCI还是很容易的

土木建筑类的,3点几属于比较好的期刊了

D
DFPlayer
引用 @Whyn0tPG13 发表的:
和他一个办公室还学不来他的方法?读他十几篇文章还学不到写作套路?然后一年发5篇出来看看?

很多实验做一个好几万,导师不让你做你自掏腰包?

十辰十
这种人在学术道路上走不远,以后评人才称号看到一堆同质化低档文章,直接pass

达西默先生
引用 @只要思想不滑坡 发表的:
看领域,计算机三四算高的,而且计算机期刊不好中

他这种不会去计算机期刊的,去了纯被虐。肯定找些采矿的,材料的,用计算机的方法作为噱头,这些期刊一投一个准。

W
Whyn0tPG13
引用 @DFPlayer 发表的:
很多实验做一个好几万,导师不让你做你自掏腰包?

哪个专业的好几万,现成设备不让用,导师这点钱花不起?

D
DFPlayer
引用 @Whyn0tPG13 发表的:
哪个专业的好几万,现成设备不让用,导师这点钱花不起?

土木类的,新材料做梁一个就5000。大型试验场地费就要上万。更何况导师又不止一个方向。

W
Wlarrr
引用 @小小南斯 发表的:
你这一个小时也太夸张了,你每天办公室是不学习就盯着他吗

这种事情只要不是瞎子都能发现吧

W
Wlarrr
引用 @银河之心 发表的:
我有个同学一年发十几篇2区的sci,我们这边一分一万,他还没毕业一年靠发文章就赚三四十万

我去,发论文这么赚钱吗

神之暗箭
这位小哥在hindawi上搞了个专刊,数据挖掘类的,感觉真是水的可怕。我踏踏实实写一篇SCI文章,在所有试验数据都出来的情况下,翻译(英语太菜,直接写不了),图片处理,格式等也要花1-2周。算是试验,那就是几个月了。
真不知道这样的科研能给国家带来什么贡献,国内唯SCI太病态。
寂寞最近啊给力
引用 @EG1h 发表的:
南开

不好意思,记错了
昨天自己亲叔朋友圈发的,没细看。刚好亲叔也是那块地方毕业的,对此深恶痛绝
虎扑用户364249
引用 @夜の天使 发表的:
是的,我一个师兄也是,一直不断用同一种方法写文章,在我们学校评价很高,平时其实都在办公室看电视打牌,每天搞科研一小时,不是跟他一个办公室还真的不知道

现在有一些不用做实验就可以发SCI文章的方法,meta分析,确实有一部分人老是用这个套路发文章。没有实质性的科研成果,这种学术氛围让我们得科技跟不上欧美也是障碍

O
Order66
引用 @飞翔的英格兰 发表的:
好坏姑且不论,这个就是学美国的啊。。国内原来博导是要一步一步评的,但是美国就是博士毕业拿AP就直接博导。国内现在不过是学美国罢了

哪有,国外根本没博导这个概念,人家都是助理教授做起,而且必须有博后经历。国内这可是特聘正教授,差得远了。
W
Whyn0tPG13
引用 @DFPlayer 发表的:
土木类的,新材料做梁一个就5000。大型试验场地费就要上万。更何况导师又不止一个方向。

算了,都是苦逼人,不互相嘲讽了吧。(不是一个专业的)

k
klenows
大家可以搜搜最近的南开大学校长......学术圈早就不神圣了 [ 此帖被klenows在2019-11-18 11:25修改 ]
美男格列兹曼
引用 @神之暗箭 发表的:
这位小哥在hindawi上搞了个专刊,数据挖掘类的,感觉真是水的可怕。我踏踏实实写一篇SCI文章,在所有试验数据都出来的情况下,翻译(英语太菜,直接写不了),图片处理,格式等也要花1-2周。算是试验,那就是几个月了。
真不知道这样的科研能给国家带来什么贡献,国内唯SCI太病态。


[ 此帖被美男格列兹曼在2019-11-20 01:38修改 ]

虎扑用户220258
收藏了,这样的帖子可以警示以后的自己

虎扑用户628437
同样是一届的小煤球 差距是真滴大😓

和平与安全
都是造假。这种的大概率造假,扯淡。不是曝出来了,某开的校长造假,用PS写论文么。

虎扑用户511960
给母校的学长点赞👍

C
Creese
引用 @虎扑JR1805863005 发表的:
四十篇共引用600…

1加到39有小800,盲猜自己引自己占到一半
把波给我我要回家
引用 @小Run同学不想跑 发表的:
所以我们选择出国

国外不一样存在灌水🐴

J
Javi_Messi
体制如此必须钻那么几次空子,然后成功了一次发现钻空子那么容易而且好处多多,然后成了钻空子高手。

R
Real_McGrady
引用 @be_soaked 发表的:
理是这么个理,然而我是学校领导我也聘他做教授,只要每年给我整出10篇SCI就行,管TM是不是套的

领导懂个p 只要数据就行

银河之心
引用 @Wlarrr 发表的:
我去,发论文这么赚钱吗

主要是学院的奖励政策

l
lovecat
引用 @虎扑JR1805863005 发表的:
四十篇共引用600…

这个倒还有情可原,因为他毕竟文章发表没多久,问题是这种水平到底够不够的上985特聘教授啊!!!!

虎扑用户980972
厉害

史波克
就他引用数第二那篇套神经网络的paper,就是标准的干套神经网络发paper,那个模型准确度换个简单的模型效果估计也差不多。。。这些领域的审稿人水平真是堪忧
脑髓地狱
引用 @詹姆斯口合灯 发表的:
welcome to this ugly academic world

China only
M
MR.ANXIOUS
40篇sci说明他是个水文章的。
他适合当科研人员,但不适合做学术。

l
liuylt
引用 @老侯赛因 发表的:
我猜自引及自己课题组的占比不小

看了一眼他引用最高的文章,大概70%+是自引
银色指挥官
引用 @misuniky 发表的:
爱迪生换2000种灯丝算不算一个方法套下去

你换2000种灯丝,最后发现了一种最特别最好用的灯丝,是厉害的,后面的人,拿着这种灯丝,套到其他各种各样的灯泡上,说是个新发明,这就不厉害了。所以说一套方法,如果是他发明的,那是厉害的,如果只是套着用,就是灌水

凯文贺兰特
引用 @火红蓝桥 发表的:
sci很难的,不是你随便在家搞搞就可以发的,一年十几篇,赶上工厂流水线了,感觉水分很大!

sci 水刊也不少呀

月光一刀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这几年招了很多水分极大的年轻学者,外行人不懂,内行纯粹在看笑话。
扇子执着
引用 @天上人间一样秋 发表的:
恶臭。

科研品味很重要,三年发四十余篇SCI,一定是是一个方法反复套。这种所谓的成就只能说迎合了时代,一来传统学科缺乏计算机工具,二来有些地方的论文数量占评价比重太大。

这种套路出来的学术新星,最近很多,笑看被锤。

说得非常好
c
coding_J
3年40余篇,真的是高产啊

美男格列兹曼
引用 @月光一刀 发表的: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这几年招了很多水分极大的年轻学者,外行人不懂,内行纯粹在看笑话。

他们一般给什么条件呢?教授博导么?

i
irvenliu
我们单位评职称,为拼加分获得评审资格,有人一年发表文章30篇,学校还报销科研费挣钱,一举两得

美男格列兹曼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这个西澳大学的采矿很吊的。还有他们的海洋岩土方向。因为我们有博士师兄去那边联培或者博后。他们博士毕业好文章不少,因为实验设备就要比国内强很多。但这个齐教授文章这么多,我还是很惊讶。

c
cxy98
引用 @虎扑JR1805863005 发表的:
四十篇共引用600…

这个才刚刚发表一两年,不一定,昨天刚看到以为很厉害,虎扑老哥还是比我有经验啊

只要思想不滑坡
引用 @美男格列兹曼 发表的:
这个西澳大学的采矿很吊的。还有他们的海洋岩土方向。因为我们有博士师兄去那边联培或者博后。他们博士毕业好文章不少,因为实验设备就要比国内强很多。但这个齐教授文章这么多,我还是很惊讶。

灌水肯定灌了,但是说只有中国人灌水的,非蠢既坏

爱打球的李先森
引用 @明明La笨鸟 发表的:
哪儿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只看见别人打牌看电视了,要这么容易,你怎么不上?

事实而已

压一杆枪
牛逼
博士期间40余篇……
呵呵哒…
sci经验拿好!

虎扑用户550715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评比机制是有问题,但一个人评价牛逼厉害不是褒义的吗?但他的行为明显利用漏洞并不是符合正确价值观的“厉害”,你称赞他的行为,在下面抖机灵你又是什么意思呢?

美男格列兹曼
引用 @Order66 发表的:
哪有,国外根本没博导这个概念,人家都是助理教授做起,而且必须有博后经历。国内这可是特聘正教授,差得远了。

我看了下,好像这种特聘教授是合同制,但可以带博士,但要考核的。待遇确实比较好。

R
RocketsEatShit
引用 @天上人间一样秋 发表的:
恶臭。

科研品味很重要,三年发四十余篇SCI,一定是是一个方法反复套。这种所谓的成就只能说迎合了时代,一来传统学科缺乏计算机工具,二来有些地方的论文数量占评价比重太大。

这种套路出来的学术新星,最近很多,笑看被锤。

可是人家成功了啊,特聘教授已经够厉害了额,恶臭40篇sci够吃一辈子了,不得不佩服,要能发40篇sci然后去当教授很多人吃屎都乐意。

美男格列兹曼
引用 @达西默先生 发表的:
他这种不会去计算机期刊的,去了纯被虐。肯定找些采矿的,材料的,用计算机的方法作为噱头,这些期刊一投一个准。

就是往材料方向靠是吧?可能和传统的土木行业会有点不一样。

虎扑用户702314
引用 @天上人间一样秋 发表的:
恶臭。

科研品味很重要,三年发四十余篇SCI,一定是是一个方法反复套。这种所谓的成就只能说迎合了时代,一来传统学科缺乏计算机工具,二来有些地方的论文数量占评价比重太大。

这种套路出来的学术新星,最近很多,笑看被锤。

赞同。发过一篇sci,因为后面没去高校就没走学术了,但说实话当时就觉得把研究对象改一改有把握一路刷过去。不过有想过帮人代写赚点外快的哈哈哈哈

虎踞龙蟠今胜昔
三年发表40余篇SCI也是一种能力……🐶

潜水多年的
引用 @ahumanbean 发表的:
文科的发一篇国外期刊太难了,美国人都难,一篇出去等个几个月半年的。理工科的数据为主,有的论文好多好多人署名。

文科靠积累哎,不说国外,发个中文核心都不容易

2
2016的科比
引用 @Dante1941 发表的:
这就是为什么深度学习是当代炼金术,🚰BBC中文。 一个深度学习,套在各种模型上,不是分分钟出文章?

是的,不在行业内根本不知道水有多深,同一个算法随便改一改参数能水无数文章

2
2016的科比
引用 @嘉文_三世 发表的:
现在深度学习的研究其实大部分都是在调参而已,算法上面的突破很少。

是的,而且几乎看不到大突破的可能,也因此我准备转方向了,本领域泡沫太严重全靠忽悠外行人。

2
2016的科比
引用 @HANmx 发表的:
jr您好,我现在憋了一年屁都憋不出来,求大佬教教我 付费也行,我现在在读,计算机这头的研,真心求

不能吧兄弟 难道你没见过身边人水文章吗?就是那种损失函数一改就是一篇新文章的人

虎扑用户036876
引用 @天上人间一样秋 发表的:
恶臭。

科研品味很重要,三年发四十余篇SCI,一定是是一个方法反复套。这种所谓的成就只能说迎合了时代,一来传统学科缺乏计算机工具,二来有些地方的论文数量占评价比重太大。

这种套路出来的学术新星,最近很多,笑看被锤。

确实是,仔细看他的文章,还真是这样一种类型,总结得很到位!
现在的学术界,很多所谓的新星都是这种类型,充满了浮躁!
玉泉路小霸王
引用 @虎扑JR1805863005 发表的:
四十篇共引用600…

哈哈哈哈 看来都是自引 了
虎扑用户036876
引用 @美男格列兹曼 发表的:
个人觉得,他这个成果数量很可怕,我去web of sci 上面看了看,齐教授文章的期刊质量还是可以的。因为我是岩土专业的硕士,在某985。我们这边岩土的博士师兄,一般4年到5年毕业。成果的话,如果是做环境岩土方向的,文章会比较多,自己努力的话毕业能有5-6篇sci,中文核心比如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这种也有个几篇(因为有些导师直接就是主编编委,让老板一作文章好中)。
但这个齐教授是本科毕业全奖读博的,3年多就能发这么多文章。不过我知道澳洲的PhD不要上课,而且大论文就是把几篇sci粘结在一起,改个格式交了就行,都不要答辩。
我感觉那些成果多的博士,一般都有这些特点:1.自己能力强而且努力2.平台好:导师牛逼,往往是领域的大牛,期刊的主编啥的,桃李满天下,方向多,经费多3.自己研究方向属于荒地,写一篇中一篇。
不知道各位大佬怎么看。

你仔细看他的论文,就是纯属灌水!说句实话,国内这样的新星我认识好几个,不少都评上优青了,经常只能一声叹息!
天津北京一线通
引用 @qqqgakki 发表的:
材料 化学 生物 论文灌水重灾区

我是材料的那真是灌水啊天天瞎比换成分搞,然而搞出的东西没什么用途,真的不明白这个啥原因

t
tracyliuzhao1
引用 @美男格列兹曼 发表的:


这个就不得不提我们的项目申请和结题的制度了。现在国家各部委的项目申请和结题,很多都是以文章数量来决定的。你在申请和结题时文章越多,越容易拿到项目。而国家项目在国内公立大学中,不光能用来评职称,更是整个团队的经费大头,没钱搞p的科研。所以我虽然写了那么多说这个人水,但他真的能给团队带来钱啊,所以就算大家都知道他是什么水平,他也是高校里的香饽饽。

O
Order66
引用 @美男格列兹曼 发表的:
我看了下,好像这种特聘教授是合同制,但可以带博士,但要考核的。待遇确实比较好。

合同制有时候是职称名额满了,很多时候只是走个形式,除了清北,基本没有过了时间不给升的情况,区别只是上不了优青会降工资。
容易饿的废话
引用 @老侯赛因 发表的:
我猜自引及自己课题组的占比不小

把google scholar也算上了。。。其实40篇150分影响因子在这种领域算蛮高了,但不用看也知道是没有一作的那九篇拉高的影响因子。这种讨巧的说法蛮常用的。最后吧,这里面100%有很多是买来的,我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不可怕,可怕的是,招聘负责人应该都清楚这些套路,但依然聘用

_
_FACE
引用 @虎扑JR1805863005 发表的:
四十篇共引用600…

这也太水了吧……
C
Cream114
引用 @天津北京一线通 发表的:
我是材料的那真是灌水啊天天瞎比换成分搞,然而搞出的东西没什么用途,真的不明白这个啥原因

没什么用途怎么还能进SCI啊

智超爱足球
引用 @WDQQ2 发表的:
评比机制是有问题,但一个人评价牛逼厉害不是褒义的吗?但他的行为明显利用漏洞并不是符合正确价值观的“厉害”,你称赞他的行为,在下面抖机灵你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现有的评比机制下,牛逼就是牛逼啊,你要能想出新的更合理的评比机制,或者你想办法拆穿他,证明这个人其实没什么科研能力,那你也很牛逼,不然有什么好不服的

东北亚舞王赵四
引用 @安知我意 发表的:
虽然但3年40多篇sci,确实有点多了

何止是有点多。。。

我们院博士毕业要求2篇sci,很多人就因为被文章卡住导致延期毕业。
C
Cream114
引用 @想学视觉导航 发表的:
ml,dl这种的就是容易水,跑数据就出来了,这种科研意义不大,但是管恰饭

科研意义小的论文为什么会被SCI收录

虎扑用户016784
引用 @火红蓝桥 发表的:
但是某些单位就需要这种人,专门负责搞这个工作。

那么 哪里可以学习这些套路呢🥺

C
CraigTucker
读了一下他的文章,太水了,在水文章的人里面也能处于第一梯队了,真的有点没眼看的那种,不知道中国的顶尖高校真的喜欢这种人吗,带学生都带沟里去了
窜天猴儿
引用 @天上人间一样秋 发表的:
恶臭。

科研品味很重要,三年发四十余篇SCI,一定是是一个方法反复套。这种所谓的成就只能说迎合了时代,一来传统学科缺乏计算机工具,二来有些地方的论文数量占评价比重太大。

这种套路出来的学术新星,最近很多,笑看被锤。

同意,前段时间了解到某交通领域知名教授,一年几十篇SCI,偶然间出门发现早晨八点特别堵车,还跟小老师们说这个堵车的问题在中国很独特,殊不知这不过是正常的早高峰。

窜天猴儿
引用 @Cream114 发表的:
科研意义小的论文为什么会被SCI收录

因为会写呀,所以看sci也需要辨别其是否真的有贡献

窜天猴儿
引用 @Cream114 发表的:
科研意义小的论文为什么会被SCI收录

准确说是会写➕属于圈内人。

月光一刀
引用 @美男格列兹曼 发表的:
他们一般给什么条件呢?教授博导么?

高薪水,我估计年薪税前应该在30万左右。
不过有“特聘”俩字,其实就是临时工,干几年后完不成指标,就要滚蛋。
女子舌甘
这种 等锤吧 真的不是酸 没事才有鬼

飞翔的英格兰
引用 @Order66 发表的:
哪有,国外根本没博导这个概念,人家都是助理教授做起,而且必须有博后经历。国内这可是特聘正教授,差得远了。

国外的AP都是可以带博士的而且大部分都有独立实验室,和国内博导有什么区别?而且谁说非要有博后才能找教职,一大堆博士毕业直接AP的好吧。国内给特聘正教授是因为不然人家不来啊。举个例子,人家能在美国top10拿到AP的,国内大学不给个正教授人家怎么可能来?更何况特聘教授不是终身序列的,到期之后学校要是觉得成果不行是可以赶他走人的。说实话,中南大学的特聘教授待遇估计还赶不上美国一个普通州立的AP
岭南鸿儒
引用 @tracyliuzhao1 发表的:
不是。正常并且正确的科研思路是,针对本行业目前的发展瓶颈,提出解决办法或思路。首先略去掌握行业发展瓶颈这一项的时间(其实这需要很长时间),要想出解决思路,将思路转化为具体方案,做实验,写文章。以上简化版的四个步骤平均至少一个月,算你天才减半共俩月。而文中的老哥平均一个月一篇文章。还有,做科研跟智力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是勤奋。中科院院士够聪明了吧,我接触的几个院士年纪都很大了,都基本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如果中国真要出人才,这种人应该越少越好。

你说得太好了。现在国内风气的导向还是以量取胜。其实灌水式的发表,对整个科研生态的影响很大。 往往也只有比较差学校的导师才愿意让学生这样灌水。
清秋书
我读研发的一篇论文,还有20次左右引用。如果发40篇怎么也有600次引用了。
还不是sci……


岭南鸿儒
引用 @神一般的3 发表的:
全部自引的话,40篇的上限是1+2+3+....+38+39=780。

引用600估计大多数都是自引吧。



ps:亮了多说几句,其实博士期间真的做出可用轮子(或者说有价值研究)的博士少之又少,可能一个领域好几年才出来一个,博士期间能把发论文程式化的人也非常非常厉害,熟悉规则 并能熟练灌水的也是人才,sci就是科研工作者的硬通货,先把数量水上去了 出去交流 谈项目 腰板都能比较硬,有利于后续做更好的课题。
毕竟才27岁,我相信他应该不会只满足于水论文,会水论文会成为他以后的垫脚石 帮他接触到更好的项目。说人家是学术垃圾的真的对人太苛刻了。

这就叫本末导致。博士时期正是一个人吸收知识和接受最严格的训练的大好时光。你却用这个时间去练习如何写文章或灌水。你大可以看看美国顶级大学传统工科的招聘的新AP,很少是十几篇文章的,但无一例外来自别的顶级高校和优秀的课题组。无他,文章可以灌,但品味和知识思维的深度是熏陶和拼搏出来的。
骑的龙冬枪
引用 @DFPlayer 发表的:
不要脸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光靠这样水论文,没有背景、人脉、资源,当一个副教授顶天了

这种破格的和一步步上来的不一样,很多学校在抢这种年纪轻轻手里大把文章的人,都不经过讲师这个环节

虎扑用户957222
引用 @虎扑JR1061895879 发表的:
哈哈,老哥同感。。。同样的实验换种没用过的材料,或者不同材料混合,进一步改变下配合比。。。妈的。。这也能叫创新点

经济类的一样,换一种计量手段,换一个样本,从大样本到细分行业的样本,得出一样的结论,就是一篇创新的文章。

3
395701622
引用 @神一般的3 发表的:
全部自引的话,40篇的上限是1+2+3+....+38+39=780。

引用600估计大多数都是自引吧。



ps:亮了多说几句,其实博士期间真的做出可用轮子(或者说有价值研究)的博士少之又少,可能一个领域好几年才出来一个,博士期间能把发论文程式化的人也非常非常厉害,熟悉规则 并能熟练灌水的也是人才,sci就是科研工作者的硬通货,先把数量水上去了 出去交流 谈项目 腰板都能比较硬,有利于后续做更好的课题。
毕竟才27岁,我相信他应该不会只满足于水论文,会水论文会成为他以后的垫脚石 帮他接触到更好的项目。说人家是学术垃圾的真的对人太苛刻了。

你可能对学术追求这个事情期待的太乐观了,我们老板基本上不是业内老牌不发,他的逻辑就是你发了灌水文章,以后在圈内都难改回声誉了。。。如果疯狂灌水完了圈内人dalao也不太搭理你。。
0几年lab发了一个plos one,这么多年了,这个杂志我们现在是碰都不碰
当然希望这个老哥能提高科研品味但是恕我直言很难,他现在这个几十篇灌水。。。想接触好资源去改善也难。。。真的大佬们可能也不待见这个行为
虎扑用户043782
引用 @你好明天love 发表的:
你还真当那些报刊编辑是水货?人家能发出来c刊至少是具有创新点的!文章看的是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点,而非写的是不是用一个套路!抓重点好吧!

都是玩圈子的,推荐审稿人很容易就送到自己人手里了,有时候审稿意见都是自己写的,两个审稿人都建议发表,编辑如果不是很懂,一般就过了。我们课题组都是这样,狗屁文章吊用没有,但就是有文章,老师绩效每年学校前三,呵呵,辣鸡

我喜欢这个名字
引用 @夜の天使 发表的:
是的,我一个师兄也是,一直不断用同一种方法写文章,在我们学校评价很高,平时其实都在办公室看电视打牌,每天搞科研一小时,不是跟他一个办公室还真的不知道

掌握了文章套路,会发文章

C
CraigTucker
科学是最不应该投机的地方,如果中国科研圈和高校这么堕落下去,中国也不会真正的全方位崛起,当然我一个外国人瞎操心也没有用,学术精神和氛围这一点上真的要和美国德国学习一下 [ 此帖被CraigTucker在2019-11-18 13:24修改 ]
虎扑用户995320
引用 @小糙米 发表的:
中科大何向南了解一下,这才是真正的年轻有为

自己看看发的都是什么文章 别尬吹了

透明的竹质
中南大学安全专业,今年sci一区加7分,二区加5,三区加3分,四区加1分,达到40分给特聘副教授,60分给特聘教授,算来他稳稳60+了,其实矿山安全这块,发文章确实挺好发,不过大家完全以灌水来评论未免有失偏驳。
圣诞对决
引用 @395701622 发表的:
你可能对学术追求这个事情期待的太乐观了,我们老板基本上不是业内老牌不发,他的逻辑就是你发了灌水文章,以后在圈内都难改回声誉了。。。如果疯狂灌水完了圈内人dalao也不太搭理你。。
0几年lab发了一个plos one,这么多年了,这个杂志我们现在是碰都不碰
当然希望这个老哥能提高科研品味但是恕我直言很难,他现在这个几十篇灌水。。。想接触好资源去改善也难。。。真的大佬们可能也不待见这个行为

哈哈哈,居然还有人觉得这人学术品味会变好。

难道没有意识到这个齐冲冲根本不具备实打实的科研能力吗?他如果追求质量会被真正的科研人员碾压成泡沫,现在这样疯狂灌水才是他的最优解。

沸腾1
引用 @tracyliuzhao1 发表的:
不是。正常并且正确的科研思路是,针对本行业目前的发展瓶颈,提出解决办法或思路。首先略去掌握行业发展瓶颈这一项的时间(其实这需要很长时间),要想出解决思路,将思路转化为具体方案,做实验,写文章。以上简化版的四个步骤平均至少一个月,算你天才减半共俩月。而文中的老哥平均一个月一篇文章。还有,做科研跟智力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是勤奋。中科院院士够聪明了吧,我接触的几个院士年纪都很大了,都基本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如果中国真要出人才,这种人应该越少越好。

这就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啊,人民对美好物质文化的需求,导致大量出现这些用模版套论文的天才出现,现在这种人才出现越多,引起的关注就越多,引起关注越多才会慢慢暴露出背后的问题,才会被迫大力改善修正。只是希望这个过程快一点吧

比较蓝的篮球
引用 @美男格列兹曼 发表的:
这么夸张

是这样的,大部分硕士论文的创新点都经不起推敲,百分之70以上的硕士都拿不到学位

f
fevernice
引用 @银河之心 发表的:
我有个同学一年发十几篇2区的sci,我们这边一分一万,他还没毕业一年靠发文章就赚三四十万

难道不是进导师口袋?

加200
人民日报微信号刚刚发布的: 2年13篇SCI!这位浙大女学霸竟说:运气比较好... 这个人是真大神吗? [ 此帖被加200在2019-11-18 13:33修改 ]
圣诞对决
引用 @透明的竹质 发表的:
中南大学安全专业,今年sci一区加7分,二区加5,三区加3分,四区加1分,达到40分给特聘副教授,60分给特聘教授,算来他稳稳60+了,其实矿山安全这块,发文章确实挺好发,不过大家完全以灌水来评论未免有失偏驳。

那只能说明中南大学的评价标准太low.

都2019年了居然还有学校按照这个中科院分区算总分给教职,真是傻了吧唧的。

既然这个专业论文好发,那更应该看质量而不是数量。

按照这种标准,那只可能招进灌水大王。

真正不灌水的根本不可能去中南大学。

银河之心
引用 @fevernice 发表的:
难道不是进导师口袋?

每个实验室不一样,他那边是学生把学院奖励全自己拿了

虎扑用户131803
引用 @HANmx 发表的:
jr您好,我现在憋了一年屁都憋不出来,求大佬教教我 付费也行,我现在在读,计算机这头的研,真心求

老哥同求啊,老师不指导,真的郁闷

悲悯者
正在评职称的我好羡慕,不用四十篇,四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