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学习中,男性不带女性玩的情况比比皆是。女性自己组织个活动玩玩,怎么旁人也要受不了么,是太不自信还是太恶毒呢?你们看不起女性队伍,又没要你们参加,至于叉腰在一边碎碎念你们不行的不行的,生怕女性做出点样子来么。我告诉你,什么叫女性应得的机会,就是女性在群体中的归属感,就是远离你们这些歧视言论的机会,就是男性一出生就拥有的被寄予希望的机会。 saison 发表于 2023-03-14 22:29
瞧你这立个靶子打得起劲的样子,从一开头提出这个话题就是说girl only camp,组织女性活动,说的是机会,不是强扭一个结果。就算今天奥赛也是一起比的啊,美国队中国队也不分女队男队吧。莫非你这说的奥林匹克不是数学是体育,那才分开比。女性不被寄予希望是说有天赋的女生,从一开始就因为歧视不被包含在这个团体中,父母朋友老师和路人都不断和你这些人一样说,不行的不行的,铁定比不过男生,所以一开始就不选择stem,而是选择了所谓“容易”,其实更难的道路。所以才要多组织女性相关stem活动,让女孩都看看外面的时间,有不知道多少聪明的同路人。 我自己从小就是走竞赛这条路的,很巧我所在的班级从小到大最优秀的都是女生,但是我也很清楚看到再优秀的女生,都没有被平等对待过,老师总有个幻想,男生大了就会怎么突然牛了,当然,这件事在我们班最后也没发生。女性不像男生那样被寄予希望这是个事实,也是女性平权运动要改变的最根本的一个议题。
瞧你这立个靶子打得起劲的样子,从一开头提出这个话题就是说girl only camp,组织女性活动,说的是机会,不是强扭一个结果。就算今天奥赛也是一起比的啊,美国队中国队也不分女队男队吧。莫非你这说的奥林匹克不是数学是体育,那才分开比。女性不被寄予希望是说有天赋的女生,从一开始就因为歧视不被包含在这个团体中,父母朋友老师和路人都不断和你这些人一样说,不行的不行的,铁定比不过男生,所以一开始就不选择stem,而是选择了所谓“容易”,其实更难的道路。所以才要多组织女性相关stem活动,让女孩都看看外面的时间,有不知道多少聪明的同路人。 我自己从小就是走竞赛这条路的,很巧我所在的班级从小到大最优秀的都是女生,但是我也很清楚看到再优秀的女生,都没有被平等对待过,老师总有个幻想,男生大了就会怎么突然牛了,当然,这件事在我们班最后也没发生。女性不像男生那样被寄予希望这是个事实,也是女性平权运动要改变的最根本的一个议题。 saison 发表于 2023-03-14 23:33
当然重要,看法会导致机会不均等。第一是平时关注就不一样。类比你在公司,要是你同事干什么老板都说是天才,做错事,那也是一时失误,善于挑战自己,到对待你,就算做得完美,八面玲珑,也可以说你是卖力而已,没有potential,你觉得怎么样?难道自己觉得自己好就行了?更别说小孩子心智都没大人成熟,更加受影响大。第二实际机会不均等,我们当时很多大学的优先录取都是要老师推荐的,不是张三李四都可以去考的,安排名额时候就没有公平过。我就是没被老师推荐去我想去的择优批,最后凭自己本事比班主任推荐的男生都考得好。但是凭什么女性就应该失去应得的机会,非要什么事情都走最难的路证明自己呢? saison 发表于 2023-03-14 23:47
当然重要,看法会导致机会不均等。第一是平时关注就不一样。类比你在公司,要是你同事干什么老板都说是天才,做错事,那也是一时失误,善于挑战自己,到对待你,就算做得完美,八面玲珑,也可以说你是卖力而已,没有potential,你觉得怎么样?难道自己觉得自己好就行了?更别说小孩子心智都没大人成熟,更加受影响大。第二实际机会不均等,我们当时很多大学的优先录取都是要老师推荐的,不是张三李四都可以去考的,安排名额时候就没有公平过。我就是没被老师推荐去我想去的择优批,最后凭自己本事比班主任推荐的男生都考得好。但是凭什么女性就应该失去应得的机会,非要什么事情都走最难的路证明自己呢? saison 发表于 2023-03-14 23:47
当然重要,看法会导致机会不均等。第一是平时关注就不一样。类比你在公司,要是你同事干什么老板都说是天才,做错事,那也是一时失误,善于挑战自己,到对待你,就算做得完美,八面玲珑,也可以说你是卖力而已,没有potential,你觉得怎么样?难道自己觉得自己好就行了?更别说小孩子心智都没大人成熟,更加受影响大。第二实际机会不均等,我们当时很多大学的优先录取都是要老师推荐的,不是张三李四都可以去考的,安排名额时候就没有公平过。我就是没被老师推荐去我想去的择优批,最后凭自己本事比班主任推荐的男生都考得好。但是凭什么女性就应该失去应得的机会,非要什么事情都走最难的路证明自己呢? saison 发表于 2023-03-14 23:47
瞧你这立个靶子打得起劲的样子,从一开头提出这个话题就是说girl only camp,组织女性活动,说的是机会,不是强扭一个结果。就算今天奥赛也是一起比的啊,美国队中国队也不分女队男队吧。莫非你这说的奥林匹克不是数学是体育,那才分开比。女性不被寄予希望是说有天赋的女生,从一开始就因为歧视不被包含在这个团体中,父母朋友老师和路人都不断和你这些人一样说,不行的不行的,铁定比不过男生,所以一开始就不选择stem,而是选择了所谓“容易”,其实更难的道路。所以才要多组织女性相关stem活动,让女孩都看看外面的时间,有不知道多少聪明的同路人。 我自己从小就是走竞赛这条路的,很巧我所在的班级从小到大最优秀的都是女生,但是我也很清楚看到再优秀的女生,都没有被平等对待过,老师总有个幻想,男生大了就会怎么突然牛了,当然,这件事在我们班最后也没发生。女性不像男生那样被寄予希望这是个事实,也是女性平权运动要改变的最根本的一个议题。 saison 发表于 2023-03-14 23:33
当然重要,看法会导致机会不均等。第一是平时关注就不一样。类比你在公司,要是你同事干什么老板都说是天才,做错事,那也是一时失误,善于挑战自己,到对待你,就算做得完美,八面玲珑,也可以说你是卖力而已,没有potential,你觉得怎么样?难道自己觉得自己好就行了?更别说小孩子心智都没大人成熟,更加受影响大。第二实际机会不均等,我们当时很多大学的优先录取都是要老师推荐的,不是张三李四都可以去考的,安排名额时候就没有公平过。我就是没被老师推荐去我想去的择优批,最后凭自己本事比班主任推荐的男生都考得好。但是凭什么女性就应该失去应得的机会,非要什么事情都走最难的路证明自己呢? saison 发表于 2023-03-14 23:47
可能各省不同,我们那时候省一等奖是不够资格保送T2的,只有进国家集训队的才有资格。只是进集训队也没资格挑好专业,要再出好成绩才行。竞赛是极其狭窄的一条路,这里随便上网看到一堆,是幸存者偏差。若是说美国这里不重视数理竞赛成绩,其实也不尽然,我们那时候真靠数理竞赛走通了这条路的,恐怕还不如这里竞赛爬藤成功的多呢。 saison 发表于 2023-03-15 00:46
瞧你这立个靶子打得起劲的样子,从一开头提出这个话题就是说girl only camp,组织女性活动,说的是机会,不是强扭一个结果。就算今天奥赛也是一起比的啊,美国队中国队也不分女队男队吧。莫非你这说的奥林匹克不是数学是体育,那才分开比。女性不被寄予希望是说有天赋的女生,从一开始就因为歧视不被包含在这个团体中,父母朋友老师和路人都不断和你这些人一样说,不行的不行的,铁定比不过男生,所以一开始就不选择stem,而是选择了所谓“容易”,其实更难的道路。所以才要多组织女性相关stem活动,让女孩都看看外面的时间,有不知道多少聪明的同路人。 我自己从小就是走竞赛这条路的,很巧我所在的班级从小到大最优秀的都是女生,但是我也很清楚看到再优秀的女生,都没有被平等对待过,老师总有个幻想,男生大了就会怎么突然牛了,当然,这件事在我们班最后也没发生。女性不像男生那样被寄予希望这是个事实,也是女性平权运动要改变的最根本的一个议题。 saison 发表于 2023-03-14 23:33
当然重要,看法会导致机会不均等。第一是平时关注就不一样。类比你在公司,要是你同事干什么老板都说是天才,做错事,那也是一时失误,善于挑战自己,到对待你,就算做得完美,八面玲珑,也可以说你是卖力而已,没有potential,你觉得怎么样?难道自己觉得自己好就行了?更别说小孩子心智都没大人成熟,更加受影响大。第二实际机会不均等,我们当时很多大学的优先录取都是要老师推荐的,不是张三李四都可以去考的,安排名额时候就没有公平过。我就是没被老师推荐去我想去的择优批,最后凭自己本事比班主任推荐的男生都考得好。但是凭什么女性就应该失去应得的机会,非要什么事情都走最难的路证明自己呢? saison 发表于 2023-03-14 23:47
空手道是一个运动而已,属于业余爱好,不可能走专业道路的。美国娃很多都推体育,为的就是磨练意志。音乐 美术 各种EC,其实都是磨练意志的意义大于成为专业人士。 女孩本来就是出路更广阔,学STEM学文都可以,乐意当主妇也可以(男孩当主夫就跟男孩学芭蕾一样还是压力大多了)。本来也是挺好的事。但是,有人不是觉得女孩不学STEM是因为社会歧视吗?这就有点既那啥又那啥了。STEM重复训练很枯燥的,大部分的工作也很枯燥的,富养的娃怕是不容易喜欢。 我记得刚入行的时候老是写code做backtest各种strategy,structured products 通常是需要一个 underlying index,所以我还得跟index那边的quant核对结果和模型,精度要求很高,真的太枯燥乏味了,简直让人怀疑生命的价值!同一年近来的好几个女生在一两年的时间内走掉了的,最夸张的一个白女是去Gap当柜姐去了。我要不是坐移民牢,我估计也quit了,那就等不到升职带小兵转向 business development 的日子了。 律所也一样,当苦力的头几年很多女生quit,所以越往上走剩下的女生越少。我蜜当初做associate的时候,每周要跟我哭诉生活艰辛和老板苛刻,一样也是移民监挪不了窝,她现在也是partner了,主要工作是 business development,手底下也有人替她干活了。高层男多女少,也不纯粹是个性别歧视问题,junior years 需要忍耐。
RE 小学老师以女性居多。大多数女性教师最喜欢的就是小孩子乖乖做好听她说话。其实这个学习环境非常不利于许多男生。这算歧视吗?不算。因为小学老师从业人员,就是女性居多。这是个人选择。你不能说为了照顾男学生,必须一半的小学老师是男老师吧。 女性缺少机会过去确实存在。在现如今社会,比如中国边远地区,重男轻女家庭,也确实存在。但是要说美国。系统性的歧视女性,不给女性机会,那就是大学里那些women study鼓吹的糟粕。根本不是正经的研究。属于洗脑专业。
RE 有些人争论并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情感和情绪。一旦说女性选择engineer的比例比男性的比例少,就觉得是贬低女性。完全不是理性的讨论。 怎么不说,现在医学院,法学院,心理学等,女性的比例都高于男性了? 作为消费端,customer。我去找医生,找律师,care他们的性别吗?不,我只care结果。我见过不怎么样的男医生,也见过不怎么样的女医生(都是家庭医生哈)。同时我信任的医生里有男有女(我OB就是女的,我特别信任她)。 美国社会有人因为对女性的能力有偏见,所以不给女性机会吗?个别人也许会。但是我还没见过哪个真正有能力的女性专业人员因为”偏见“而没人光顾的。这当然不包括自己觉得自己很厉害,别人不承认一定是因为我是女性的人。
我入行的时候,那一届associate class里有个特漂亮的白人小姑娘,名校STEM毕业,跟我们一起干了半年苦力突然一天辞职不干了,原来是跟一个大MD好了,辞职准备结婚了。我们问她辞职以后打算干啥,她说申请了一个 art history 的PHD,那说话的表情就跟海里的人终于上岸了一样。哈哈!
华人大妈都是比较聪明的,所以不承认男女智力上的不同,也很正常。
华人大妈基本上都认为男人属于进化中有很多缺陷的
男性确实缺陷较多,因为他们在繁衍后代上是expendable的,并不需要那么多人,方差大选出一些好的就行,而女性要保障育龄期生存,以求稳为主。
确实,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淘汰掉的都是男性基因,女的再怎么不行,只要愿意也能结婚生子
男的不行,就只能被残酷无情的淘汰出去
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以前国内的学科竞赛从来没有分性别比的,竞赛班里虽然女生少,但是大家谁也不会觉得只是因为性别就会不如人,女生都是和男生一起上奥赛班,一起刷题做实验,一级一级地往上打比赛,看谁能走得更远。 竞赛班里的女生和男生一样承担学校的比赛任务。普通班里的男生也并不会因为是男生就会被给予竞赛的希望。
男性确实方差大,这样才能筛选出好的基因进行进化 所以方差大的另一面,就是男性中高质量精英比例也大大高于女性
但这点这里很多女性又不承认
跟钱没关系的时候男女兴趣也不一样。 有几个男的愿意逛街。 有几个女的愿意废寝忘食打游戏。 有是有的,少。
你们未屁土包子 女生都读金融商业经济学 早早都亿未屁了
天性,还是要承认的
瞧你这立个靶子打得起劲的样子,从一开头提出这个话题就是说girl only camp,组织女性活动,说的是机会,不是强扭一个结果。就算今天奥赛也是一起比的啊,美国队中国队也不分女队男队吧。莫非你这说的奥林匹克不是数学是体育,那才分开比。女性不被寄予希望是说有天赋的女生,从一开始就因为歧视不被包含在这个团体中,父母朋友老师和路人都不断和你这些人一样说,不行的不行的,铁定比不过男生,所以一开始就不选择stem,而是选择了所谓“容易”,其实更难的道路。所以才要多组织女性相关stem活动,让女孩都看看外面的时间,有不知道多少聪明的同路人。 我自己从小就是走竞赛这条路的,很巧我所在的班级从小到大最优秀的都是女生,但是我也很清楚看到再优秀的女生,都没有被平等对待过,老师总有个幻想,男生大了就会怎么突然牛了,当然,这件事在我们班最后也没发生。女性不像男生那样被寄予希望这是个事实,也是女性平权运动要改变的最根本的一个议题。
我们那个时代是黄金时代,女生被教育得和男生一样强,性别差异最小的时代。我高中竞赛班快一半的女生了。 美国从来都没有达到过那样的水平。 现在国内也不一样了,连篮球足球兴趣班里都没有女生,女生都被父母送去学跳舞唱歌了。
我觉得只要机会给的公平,老师怎么想并不重要啊。女性权利争取的应该是公平机会,比如考试选拔制度一样的前提下,女性只要分高就能被录取。这么在乎别人怎么想,老师怎么想,xxx怎么想。。。有什么意义呢?
大家都觉得女性比男性牛,就能把名额优先让给女性么? 既然是公平竞争,那就考试结果说了算呗
对啊,实力说了算,口头争来争去又有什么意思呢
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父母觉得自己女儿可以学stem,那就往这方面引导啊,行不行试试看。我见到例子大部分都是父母一厢情愿,最后还是拗不过孩子的天性,光抱怨社会环境没用啊,毕竟还是有那么多理工科出色的女孩的,人家也是美国出生长大的
那时候是纯考试,按成绩排
我们高中是数学竞赛强校,从高一进校开始就考数学,分出来一个数学课外班,三个月学完整个高中数学,然后再考,刷掉一批,然后每个月考试,再刷一批,后来剩到十来个人的时候,就我和另外一个女生,其他都是男生。最后我们有两个进冬令营,一个进国家队拿了IMO金牌,都是男生。
当然重要,看法会导致机会不均等。第一是平时关注就不一样。类比你在公司,要是你同事干什么老板都说是天才,做错事,那也是一时失误,善于挑战自己,到对待你,就算做得完美,八面玲珑,也可以说你是卖力而已,没有potential,你觉得怎么样?难道自己觉得自己好就行了?更别说小孩子心智都没大人成熟,更加受影响大。第二实际机会不均等,我们当时很多大学的优先录取都是要老师推荐的,不是张三李四都可以去考的,安排名额时候就没有公平过。我就是没被老师推荐去我想去的择优批,最后凭自己本事比班主任推荐的男生都考得好。但是凭什么女性就应该失去应得的机会,非要什么事情都走最难的路证明自己呢?
2020年的中国队也有一个女生Binwei YAN (female)
https://lujuba.cc/en/454426.html
这姑娘太牛了,选拔考试考了全国第一,现在在MIT
这是你们学校的问题吧
美国肯定不是,大家都是一起考试划线的。另外,孩子还是受家庭环境影响大,如果你很想鼓励女儿走数竞路线,自己注意引导就好了
你真有耐心。连系统性歧视都不能正视,居然还说男人受到了歧视哈哈哈,叫不醒装睡的人。
哎,你把引用删了吧,信息太多了 haha
done
女的不在乎别人怎么想的确实比男的少吧
谢谢哈!我们还出过一个省里的物理竞赛第二名的女生,但是她的实验比较弱,跟我一样属于喜欢"纸上谈兵"的。现在是马婆。跟我一起走下来的那个数学竞赛的女生后来也坚持学了物理,在美国当faculty,她是个假小子,动手能力特别强,我很佩服她。STEM有兴趣又很优秀的女孩肯定是有的,但是真的不多。
很多吧。。。做事情不专注,很难搞竞赛的
不公平的事情哪里都有,你们那里这样不代表所有地方都这样。你说你那是看性别,还有的地方是看家长官大管小呢。奶茶跳健美操也能进清华呢。我们那推荐保送都是严格按成绩排名来的,推荐去清北的都是女生。还有有的地方为了更多人进名校,就是让第一第二自己考更好的学校,把差一点学校的推荐给第三第四。
可能是吧。但是我就比较麻木,不care别人怎么想。
不巧没女儿,看看娃班里的同学,女娃父母会在stem上花精力的还是远远少于男娃父母。大面上来说,社会怎么样,父母就是怎么样的,改变两者是一体的。
想像不到
我们当年上初中高中,学习最好的都是女孩子,理科班
你以为的"女孩子"
这就是典型的stereotype
你估计不在加州吧,起码加州的亚裔家庭推stem还是挺上心的。美国教育就是靠家长啊,指望学校肯定没希望,大环境如此
一开始说的是camp,但是后来这个话题扩散到其他更广泛的女性only 活动,其中就包括女性only的比赛。你说的事实只是你生活的圈子,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这样。我认识的不同省份的两三个女生,在年级是绝对的no1,都是在自己学校里被老师给予厚望考理科省状元的。我们班前五里只有一个男生,第一第二都是女生也是实力绝对碾压,老师们从来没有因为性别区别对待过不同的学生,或是给予过什么特殊希望。
我们那时清北保送资格要求有省一等奖的竞赛成绩,我们班上有个十个左右拿到了保送,当时平时数学真的不错的男生,是我们班长,家里有点背景也经常给学校出力,还是没有拿到。而且推荐这些就没有参加高考了,不知道counterfactual高考成绩如何。后来还有差不多人数是考上的,平时模考成绩我感觉这两组均等吧,各有所长而已。
你是如何知道别人父母在小孩身上投入啥的?尤其男女娃很少play date,沟通也少。
老美家庭不了解,我们这儿老中家庭很少有不推数学的,不管男娃女娃,奥数至少都要试一把
我给女娃家长丢脸了,但生男娃估计也是一样的,我和娃爹都不是搞竞赛的料,娃能把课内学好就行。
可能各省不同,我们那时候省一等奖是不够资格保送T2的,只有进国家集训队的才有资格。只是进集训队也没资格挑好专业,要再出好成绩才行。竞赛是极其狭窄的一条路,这里随便上网看到一堆,是幸存者偏差。若是说美国这里不重视数理竞赛成绩,其实也不尽然,我们那时候真靠数理竞赛走通了这条路的,恐怕还不如这里竞赛爬藤成功的多呢。
家长经常讨论上什么班,都忙什么呀。还有这里的有些stem类的project还要组队参加的,都是费家长的活,精力放哪里一看就知道了。
这种言论不一定是阻碍,很有可能是动力。比如”你这么说,那我就一定要证明给你看你是错的”。我觉得很多理科很好的女生,特别是搞竞赛的女生根本不会理会这种言论,或者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超过男生证明一下自己。相反男的就被捧杀了,如果真的相信自己到了高年级不努力自然而然就会超过女生的话。
喜欢拧巴着过?
就是啊,我也是不相信有人会因为别人说什么来决定自己擅长啥不擅长啥的
数学这些不是从小一路考出来的么? 比那些表演类直观太多了,随便报个比赛就知道自己擅不擅长了
明明考了第一,还会因为别人说你不行就不搞了?
这种有心理暗示的,不是当下促进什么决定。
反正我不理解。。。这么容易被别人影响的性格干什么事儿都没有大出息的,不光是搞数竞
以后走上社会,别人说你搞cs没前途,你就不搞了,别人说你应该去收银,最稳定,你就去收银了。。。这种脑子真的搞不来数学的
现在是抬杠你这么说。 教育自己小孩,这种话最好少说。
集训队每个省平均也就个把人?那要求也太高了。我们同学里面,最后做了藤校理工科发考题的,当初都没有进集训队,他们保送的基科。回想起来,保送的专业大部分是差些,不如后面那些参加高考的,所以也有很多人拒绝了保送。
女孩出头的就是少啊,跟搞数学还是文科没关系吧?
这家庭环境不行啊,多半不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
我们这代人的子女应该不会遇到这种问题了,想读书就读呗。不过确实也别太晚结婚,读书谈恋爱两不耽误最好
中国作为一个穷国,学理工科的女生远多于美国。我们当初同学里,女生出国读博坚持下来的较多,男生入学后也通常会选择拿个硕士或者转码去赚钱,就算毕业也更多选择industry。
那应该先修炼自己的性格,让自己坚强起来,不要人云亦云,光怪大环境不好。大环境再怎样不好,读书这个事儿还是靠自己的,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女性还是靠读书改变了命运。从自己做起,自然也会影响孩子的选择
对于竞赛班的人来说,算正常吧,搞竞赛就是要有不服输的性格。体育竞赛里这样的事也很多。
如果真喜欢一个职业,一定会坚持,容易放弃通常也就是没那么喜欢,可有可无,所以就不要怨大环境不好了
像我爹妈就想我报个最能挣钱的职业,是不是也可以说他们掉钱眼里了🤣 所以这个事儿真的得看自己选择
男的现实,女的理想主义多点 革命叛徒都是男的,女的进去一个个都不招
这种话自然不会为了说而说,但是在成长过程中碰到了接触到了也未必那么可怕,或者会起什么决定性作用。真的那种很极端的家长,自己女孩子明明理科很好,竞赛很好,非不让学的很少很少。
跟风学CS也人云亦云啊。我老公的奶奶是名校本硕,文科,工作和小朋友有关,按这里的说法属于没觉悟的传统女性吧,符合社会stereotype,但是她在自己的领域算个名人,学校图书馆有她的纪念塑像,也利用专业知识也多次创业,给家庭积攒了一笔财富。她的老公是大学同学,stem专业,一辈子勤勤恳恳的工程师,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自己适合什么,不需要被环境左右,为了顺从而顺从,和为了反抗而反抗,都没有什么意义。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和性别无关,和专业无关,还是要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坚持
是说grit吗?That’s overrated. 很多人是generalist,其实对什么都感兴趣,都上手快,thrive的方式并不是grit。 不一定非要分出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最擅长。
兴趣就是有程度之分,没有真假。
女孩本身对stem感兴趣的少,父母都是根据孩子的偏好来。大环境对女孩的影响很大。类似我想让儿子学跳舞,他去了一次发现班上只有他一个男孩就再不肯去了。本地也没有专门教男孩跳舞的班,因为没有足够人报名。小学的stem clubs女孩甚至有超过男孩,到初高中就明显变少了。好些大学的engineering school录取的女生已经超过男生了,但女生大量集中在偏实验的学科,比较枯燥理论的专业女生很少
清北在一个省一般就放几十个三五十个名额,大省也就七八十个。竞赛省一等奖一个学科就十几二十个,明显不够分呀。北京上海的名额多当然省一等奖就稳保送t2了。
任何人的天性都是希望在家呆着就能住大房子吃好吃的,不用出去和人勾心斗角。某些幸运的人这样想可以,要是整个群体都这么想,那注定没有希望。
这就是对女生一套高标准,对男生却不是。大多数男生也是从众,跟风,你以为都是数学真爱,cs真爱?女生本来就是少数,稍微有兴趣的时候,得到的这种鼓励就少多了。 就像我前面举的我家闺女学校robotics team,没有女生就是恶性循环的结果。
律师男的多
大火坑之一
就是,我们这边割喉高中女孩奥赛,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女的找文科培养
要出头,女性跟男性比,智商并不差什么,关键是没有野心,和社会土壤不太好拖后腿。
没错 这么搞的其实自己觉得女生不如男生 就跟现在这些左派喊数学是歧视一样的逻辑
这也是我的经历
拉倒吧 这个帖子原题是帖主惊叹为什么对stem感兴趣的女生这么少
没错 要追求应该是权利的平等 而不是结果的平等 追求结果的平等就必然导致逆向歧视 这种做法一旦被承认 即使这次你是得益的一方 下一次你就会成为我被牺牲掉的那方 铁拳迟早砸到自己身上
你这都是自己脑补吧 男生初高中因为成熟晚 大概率没有女生成绩好 在家被父母骂的不要太多 谁会跟这些男孩说你就是天才 男孩的大学前成长环境不比女生好 过去是 现在也是 这也是性别差异导致的。你醒醒吧 别再编受害者梦了
你这观测的是结果 很可能事实是 女孩不感兴趣家长也只能作罢 就跟自推娃父母到处接送 外人看着觉得父母推的厉害 其实真实原因是娃自推 父母只能跟着 自己养娃就知道了
别听他乱说 这边很多初高中学习好的也是女生。 男生大部分成熟晚 国内以前叫做开窍晚。这也是为什么以前有男生有后劲这种说法 有的男生高二高三醒了 有的更晚熟的甚至到大学二三年级才醒 我还见过大学毕业之后开窍的 这个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没错 我突然发现我们是不是和那几个总觉得女性在stem选择方面被歧视的id对歧视的定义不一样。他们不会是成长路上有一点discourage都算歧视吧 那要我说美国这套中学gpa系统对男生才是歧视 还是系统性歧视 因为男生普遍晚熟 贪玩的居多 稀里糊涂丢三落四的也多 以前看过一个研究 好像是前脑啥发育 男娃就是相对迟缓 那么gpa这种衡量标准对晚熟男生是非常不利的 就更别说大学申请stem 男生bar比女生高这种系统性i歧视了。男生成长过程中被爸妈被老师diss更多因为调皮捣蛋的也多
这些男女差异都只有身边的例子可以观察,没有人能排出社会因素影响做出conclusive的论断。但这种想法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小男孩女孩们。也许男女是有差异,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尽量公平的成长环境,告诉自己,有时候这种潜意识的“女生天生喜欢娃娃,我身边孩子都这样”的想法,可能会对孩子有影响。
天才当然是扔到垃圾桶里也会发光,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兴趣的火花可能爸妈的一句“女孩不太适合”就都扑灭了。
银行的白男真的做不了cs。cs光靠吹不行的。好歹要做出个东西。
赞同 大部分人,不管男生女生都是受到环境影响,兴趣爱好没有强烈到不管不顾地坚持。但是这里很多人说到女生就是,只要有兴趣,不管什么环境都会坚持,不能坚持就是因为脑子不行...
看了你女儿的例子,我更珍惜家里那个莫名自信绝不接受打压的闺女了😂人家别管水平怎样,绝对相信自己是很牛的。。。
Re, 一部分男生也是文科不差,理科是因为peer pressure和考虑工作赚钱选的
我不说别人哈,就说我自己。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容易坚持下来,特别是面对很枯燥的工作的时候。再看我LG,他就比我有韧性。
面对小孩子也是这样。我儿子学空手道,他年纪个头全班最小,对打的时候老是挨揍,回来哭着说我不喜欢不要学了。我觉得不学就不学吧,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换一个项目好了。但是我LG一把把他扛在肩膀上带去上课,回家给他天天做体能训练,亲自跟他对练,分析动作要领和化解的办法,告诉他你没有"放弃"这个选项。现在他仍然最小,但是经常能把高半个头的小孩打得还不了手了,非常proud of himself。
我们总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儿,我的理解就是对女儿宠得多一点,更迁就一点,可能反而让女儿更容易放弃。男孩从小面对相对严厉的教育(另一个原因是小男孩从小调皮,被骂的机会多一点),结果男孩的抗打击能力更高,面对困难和枯燥重复的工作更容易坚持下来。这可能也是男孩STEM比较好的原因之一: 男孩可能也没多大兴趣,但是男孩没有兴趣也会坚持,因为有男人养家的 stereotype,没有"放弃"这个选项。富裕的平权的欧洲国家,女性学STEM少,生存压力大的中国印度女性学STEM的多,大概跟这个也有关系。
haha, reminds me of one episode of Friends, where Rachel said: "The Greens don't quit." and Joey said:" Tribbianis quit."
但是你老公会推你娃专业搞空手道吗?如果有这个职业的话。还是选择更适合更能发挥他身体条件优势的?
我爹是学机械的,本来在工厂设计科画图纸,本来他是不想放弃的,考研三次没考上还再继续准备。后来我出生了,literally为了养家糊口跑到隔壁单位应聘,说自己什么都干,因为新单位刚创立的马上能分房。就这样误打误撞进了新兴的热门专业,而且很适合自己,我爹其实是能说会写,业余时间还写诗的文艺青年,继续死磕机械是没有前途的。
我老公是stem高中出来的,毅力确实极佳,每天5点起来练琴。他爹还是学物理出身,奈何他就是参不透,经常挂科,到后面干脆逃学去打球。到了大学跟风选premed又挂了生物,不得不转了专业,然后人生突然开挂,走上了逆袭道路。
我个人还是觉得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很重要,凭毅力去坚持是可以,但不能最大发挥自己的能力,能达到的高度是有限的。
我其实觉得女生挺好的,理工科好别人都羡慕觉得真优秀,文科好选择其他道路也没有男生的包袱。
是的,比如同样是熬绿卡, 国男就死磕死熬, 国女就活络很多,可以嫁白男
当然你也可以说国男就没白女这个选项, 所以只有死熬。
另外就是男人容易成瘾
空手道是一个运动而已,属于业余爱好,不可能走专业道路的。美国娃很多都推体育,为的就是磨练意志。音乐 美术 各种EC,其实都是磨练意志的意义大于成为专业人士。
女孩本来就是出路更广阔,学STEM学文都可以,乐意当主妇也可以(男孩当主夫就跟男孩学芭蕾一样还是压力大多了)。本来也是挺好的事。但是,有人不是觉得女孩不学STEM是因为社会歧视吗?这就有点既那啥又那啥了。STEM重复训练很枯燥的,大部分的工作也很枯燥的,富养的娃怕是不容易喜欢。
我记得刚入行的时候老是写code做backtest各种strategy,structured products 通常是需要一个 underlying index,所以我还得跟index那边的quant核对结果和模型,精度要求很高,真的太枯燥乏味了,简直让人怀疑生命的价值!同一年近来的好几个女生在一两年的时间内走掉了的,最夸张的一个白女是去Gap当柜姐去了。我要不是坐移民牢,我估计也quit了,那就等不到升职带小兵转向 business development 的日子了。
律所也一样,当苦力的头几年很多女生quit,所以越往上走剩下的女生越少。我蜜当初做associate的时候,每周要跟我哭诉生活艰辛和老板苛刻,一样也是移民监挪不了窝,她现在也是partner了,主要工作是 business development,手底下也有人替她干活了。高层男多女少,也不纯粹是个性别歧视问题,junior years 需要忍耐。
你说的真好 现在有些风气真的很不好 啥都往歧视上扯 反而忽略了真实的原因 害人害己
RE
小学老师以女性居多。大多数女性教师最喜欢的就是小孩子乖乖做好听她说话。其实这个学习环境非常不利于许多男生。这算歧视吗?不算。因为小学老师从业人员,就是女性居多。这是个人选择。你不能说为了照顾男学生,必须一半的小学老师是男老师吧。
女性缺少机会过去确实存在。在现如今社会,比如中国边远地区,重男轻女家庭,也确实存在。但是要说美国。系统性的歧视女性,不给女性机会,那就是大学里那些women study鼓吹的糟粕。根本不是正经的研究。属于洗脑专业。
社会上的因素也是有的,越往上走女性越少,social的时候不容易跟男人找到共同话题,因为没有strong relationship不容易进入核心小圈子,也是一个因素。要是在公司内部有上层提携点拨会好很多。总之是个挺复杂的事,不好一个帽子扣下去就能全部盖住。
RE
有些人争论并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情感和情绪。一旦说女性选择engineer的比例比男性的比例少,就觉得是贬低女性。完全不是理性的讨论。
怎么不说,现在医学院,法学院,心理学等,女性的比例都高于男性了?
作为消费端,customer。我去找医生,找律师,care他们的性别吗?不,我只care结果。我见过不怎么样的男医生,也见过不怎么样的女医生(都是家庭医生哈)。同时我信任的医生里有男有女(我OB就是女的,我特别信任她)。
美国社会有人因为对女性的能力有偏见,所以不给女性机会吗?个别人也许会。但是我还没见过哪个真正有能力的女性专业人员因为”偏见“而没人光顾的。这当然不包括自己觉得自己很厉害,别人不承认一定是因为我是女性的人。
传统学校提倡的leadership对亚裔适合吗?做leader得朝中有人才行啊。别天真认为只有天朝才这样;
你知道选择职业和真爱是两码事吗?
比如我是码婆。但是数学,编程都不是我的真爱。我真爱就是看剧,看综艺,聊八卦。甚至我其实是一个不爱3C产品的人。手机不爱更新,很久以后才开始用smart phone。从来没玩过social media。从来不打video game。
但是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我当然是选择我认为最适合自己的一个。为什么选择cs,很简单,我讨厌写作。我的数学是不怎么样,从来没参加过什么竞赛,也没学过奥数。就是最最普通的读书。但是,相比文科,我确实更擅长理科。
而且cs门槛并不高。尤其我不盯着大包裹,随便个公司都接受的情况下,cs很好找工作。工作环境也很简单。我思维偏理性,也没那么喜欢跟人抱团。就喜欢我干我的,别来烦我。cs各方面都比较满足这跟条件。
我这种性格,其实在女性里是比较少见的。比如,独立,理性,不爱抱团,不爱shopping,打扮,化妆。我不是说码婆都跟我一样。我只是说,我正好是这样的人,所以选择专业的时候就选择了cs。
所以,选择cs不是非得数学大拿,牛人,特别喜欢编程。我业余时间从来不碰程序。当然了,我周围同事确实很多所谓nerd。没事在家还得玩各种program,自学其他语言,乐在其中。
我就不是这种人。对于我来说,编程就是糊口,同时消磨时间的工作(当家庭主妇我更不行了)。这就是兴趣导向的意思。也就是这个工作性质,工作环境适合我。而不是我多么多么热爱编程。
我只是举个例子哈,所以加了个假设的条件。
学文科也很苦的,大量阅读写作,很多学stem根本看不进去。而且stem学习阶段有明确对错,训练起来也容易看到进步更有成就感。文科就比较容易怀疑人生。至于跳芭蕾上了pointe后那可是比做题苦多了。
其实各行都有各行的苦,同样一件事,对于有的人是苦对于有的人是乐趣,为啥要专找自己觉得苦的?大部分行业刚入门都是苦的,这不是stem专有的。文科、艺术类,底层和混出来有天壤之别,热门专业至少在苦的同时还能吃上饭。做什么选择还是要看长期。我有同学从四大quit重新读服装设计创立了自己品牌的,初期肯定是苦,比四大更苦更累,但有目标就比较能熬住。不喜欢跟人打交道的社恐也很多,能做技术的话为啥要逼自己去做销售呢。
我不认为大多数人能坚持做自己认为枯燥的工作。我写程序一点不觉得枯燥。但是如果要我做其他工作,比如HR,我会觉得枯燥(想想他们的工作日程,就觉得头大)。
我周围的男性编程人员,没见过觉得编程枯燥还坚持干下去的。反而是干了以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很快转行的。比如有个前同事当警察去了,也有去当老师的(这是个女性)。
CS没火之前亚裔主要选择学医
而且前面讨论和亚裔没啥关系,哪个亚裔家庭会一点数学都不推,会给女儿造成女性学不了stem的印象?前面很多发言的都是理工科女PhD ,还有竞赛大拿。亚裔家庭更大的问题是逼没有stem天赋和兴趣的孩子学stem,坚信自己的小孩一定和自己兴趣能力是一致的。
而且美国一共才几个百分点的亚裔,能改变社会文化?少数族裔女性都是文武双全的,并没有在家当白富美的选项,印度女比华女更拼更能吃苦。美国这个环境,说实话对白女还是有点影响的,但大家一般都很担心白女,她们也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