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

h
huhu88
中共能把这么多中国人悲惨而无辜地死在他国,宣传得这么正能量,不知道是党厉害,还是中国人民与众不同。
Q
QIX
扯吧,老毛不打韩战,美国根本不会把中国当敌人,杜鲁门都把蒋介石抛弃了。 要不是韩战开打彻底投靠苏联,美国也不会保护台湾,你们天天念叨的收回台湾可能早实现了。
你现在假设美国是敌人,就是洗脑教育的结果,但却是假的假的假的。 帝国主义里面,美国欺负中国最少,没占一寸中国领土,还帮忙建了大学医院。 你们奉为亲爹的苏联,却是欺负中国最厉害的,占了中国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海参崴惨案杀了几十万中国人, 外蒙古也给搞独立了。
但你们不说收回外蒙古了, 连收回海参崴都不敢提,一帮卖国贼。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6-15 19:35

苏联才是最坏的,割走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 直接屠杀光土地上的中国人.
跟克里米亚一样苏俄就是要抢出海口不冻港. 斯大林要霸占旅顺港,老毛跑到苏联去耍赖不签,斯大林就是因为抢大连旅顺没得逞,马上翻脸下令朝鲜进攻韩国, 拖老毛下水. 还好斯大林两年后死了.
苏俄就是这个世界的祸源.
S
SBGCD
回复 183楼yulingxi的帖子
所以他儿子死得其所 一点都不冤
w
woshizhuyilong
打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老毛认准陆一师是轻型师。老毛认为陆一师抢滩是主要依赖驱逐舰火炮支援,进入内陆后不再有军舰火力支援。
而老毛因为没有空优,无法运入重武器。但当时空军不具备夜间对地作战能力。老毛认为如果用自己的轻型师对陆一师的轻型师,白天防守夜间进攻,绝对的数量优势可以达成绝对的歼灭。
但问题就在于陆一师在白天空地战术协同的时候,实际上是重型师的进攻能力。所以陆一师在战术上,白天可以攻下所有需要的战术制高点,晚上只要防守别退太多就行。转天白天继续空地战术协同,以重型师的能力攻下战术制高点,一步一步就突围出去了。
在长津湖当时环境下,没悬念其实。但因为史无前例,所以双方都不确信。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6-16 01:38

老毛啥时候说过陆战一师是轻型师了?是你说的还是老毛说的?
瞎编也要过一下大脑。
w
woshizhuyilong
志愿军大部分是国民党投诚的部队。直接到朝鲜战场就是送去当炮灰的。战俘回国,在美国是战斗英雄,像McCain。在中国被整惨了。实在不公平。亚洲文化对战俘极不公平
meidong20 发表于 2021-06-16 00:42

切!老毛脑子进水了?这样一场打输了可能就要亡国的战争,拿一大堆不可靠的投诚部队去打?
事实上志愿军十几个军,你说说哪个军是投诚的国民党军部队?
i
itspid
陆一师灭过日军第二师团,那可是皇军的头号主力。日军的战斗力和编号基本相关,越小越强。第一(近卫)只是荣誉性的。
w
woshizhuyilong
回复 174楼qwerty_sun的帖子
你是不是在墙里,只看胡编乱造党史? 志愿军和美军的最后一场大战,五次战役,美国人也叫五月大屠杀,你要不要看看战果。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hinese_spring_offensive 从此老彭也不愿再主动进攻美军了。
itspid 发表于 2021-06-16 01:13

美国人哪本书里把这叫五月大屠杀?
m
mary的小绵羊
回复 183楼yulingxi的帖子
所以他儿子死得其所 一点都不冤
SBGCD 发表于 2021-06-16 04:54

老毛按照相书上说就是占尽了妻儿的福气的,所以正式结婚的老婆都没有善终,儿子们死的死,疯的疯,丢的丢。庐山会议上彭德怀本来还跟毛争辩几句的,毛来了一句,我断子绝孙来刺激彭德怀。老毛这人惯于在正直的人面前撒泼骂街,在没文化的人面前拽文言文。深谙整人之术。
w
woshizhuyilong
楼主写得很好,缺点就是太精炼了。估计不少受中国教科书欺骗的人一时半会儿不能接受这些现实。我再推荐美国之音的温和版纪录片介绍志愿军战俘的,非常温和,适合刚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有怀疑的粉红们看。 https://www.voachinese.com/a/history-mystery-people-volunteer-army-20151009/2998726.html
mary的小绵羊 发表于 2021-06-15 16:53

楼主写的东西你也信?
还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里怂了不敢打美军呢。也就骗骗你这样的。
p
pwwq
楼主写的东西你也信?
还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里怂了不敢打美军呢。也就骗骗你这样的。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6-16 09:46

你觉得你比楼主牛逼, 那你也写一个出来, 我们一起拜读和比较, 很简单的事情,
你要是看不上楼主的写的东西, 或者你觉得错误点太多,
那么你一一指出来; 并且提供你的信息来源,
就这么简单啊,
在这里装成专家挖苦谁不会啊,
别告诉我你就这点出息!
w
woshizhuyilong
你觉得你比楼主牛逼, 那你也写一个出来, 我们一起拜读和比较, 很简单的事情,
你要是看不上楼主的写的东西, 或者你觉得错误点太多,
那么你一一指出来; 并且提供你的信息来源,
就这么简单啊,
在这里装成专家挖苦谁不会啊,
别告诉我你就这点出息!
pwwq 发表于 2021-06-16 09:49

连我这种三脚猫水平的都能看出一大堆错来。
上面说的第一次战役志愿军不敢打美军,这就是一个错。事实上,第一次战役最重要的战斗就是志愿军在云山围攻美军骑兵第一师的部队,美军最后被迫突围,损失了上千人。
又如下面这句:
“宋时轮兵团的十五万大军,穿着单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加入了零下摄氏30度的朝鲜战场。”
穿着单衣进朝鲜?这是脑子进屎了吧?如果穿着单衣去朝鲜,那几乎一个也活不下来。共军在国内打仗也知道冬天要穿棉衣啊,如果冬天穿单衣,这样的智商居然能占领全中国,那国民党的智商岂不是负数?
l
lovedarren
楼主写的东西你也信?
还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里怂了不敢打美军呢。也就骗骗你这样的。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6-16 09:46

不要骂街,你也写一个,最近文荒。
i
itspid
回复 203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你这种添将应该不会尊重历史。
5月16日,为了获取更大战果,中国军队联合朝鲜人民军,在东线发起第二次大规模攻势,中国方面方称为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美军方面称为“第二次春季攻势”,或者叫做“五月大屠杀”。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6%8A%97%E7%BE%8E%E6%8F%B4%E6%9C%9D%E7%AC%AC%E4%BA%94%E6%AC%A1%E6%88%98%E5%BD%B9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UN_May%E2%80%93June_1951_counteroffensive
大内密探008
连我这种三脚猫水平的都能看出一大堆错来。
上面说的第一次战役志愿军不敢打美军,这就是一个错。事实上,第一次战役最重要的战斗就是志愿军在云山围攻美军骑兵第一师的部队,美军最后被迫突围,损失了上千人。
又如下面这句:
“宋时轮兵团的十五万大军,穿着单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加入了零下摄氏30度的朝鲜战场。”
穿着单衣进朝鲜?这是脑子进屎了吧?如果穿着单衣去朝鲜,那几乎一个也活不下来。共军在国内打仗也知道冬天要穿棉衣啊,如果冬天穿单衣,这样的智商居然能占领全中国,那国民党的智商岂不是负数?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6-16 09:54

九兵团的棉衣应该由哪一方面准备?是否准备好并且前运了?为什么九兵团出动时部队只发薄棉衣? 据八月二十六日东北边防军的后勤补给计划,棉衣原定东北做二十四万套,华北做十万套。其它如华北后勤部负责四十万件棉背心,十六万双棉皮鞋;华东后勤部负责做四十万件绒裤,三万双棉皮鞋;中南后勤部负责做四十万件棉大衣,六万双棉皮鞋;东北后勤部负责棉手套、袜子各七十万双,毛棉帽四十万顶。华东并没有做棉衣的任务。 至十月十八日,总后勤部、财政部给中央的建议中,认为应该“再准备棉衣二十万套”,“由东北、华北、中南、华东各做五万套”,并在十二月份完成。可见,此时华东应该准备的棉衣为五万套,且时限在十二月份。 至十月三十日,九兵团出动已成定局时,宋时轮到总后勤部找负责同志以及华东后勤部的邝任农讨论补给问题,提出棉衣没有发,但宋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发。结果由总后勤部发电华东军区,要求“由华东负责即补充发齐棉衣、棉被”等,东北则负责棉帽、大衣、背心、绒裤、手套、袜子和棉皮鞋,且因时间赶不及,要到十二月十五日前,才能前送朝鲜补充该兵团。周恩来在总后报告上批示须于十一月内补充完毕,不能延至十二月中。此时距九兵团出动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当然,当时还不知道),要求华东完全负责九兵团的棉衣,就算陈毅是神仙,也来不及变出十五万套棉衣来。 由于入朝过于匆忙,加上后勤运力不足,9兵团很多官兵是穿着单衣入朝作战的。资料图:国内群众为志愿军赶制棉衣。 志愿军更多的还要依靠畜力打车来进行物资运输。 一方面,原定计划九兵团补给冬装应该在沈阳、梅河口,而出动计划改变后,物资要从沈阳、梅河口赶运辑安,当然手忙脚乱来不及。更重要的是,东北的确没有库存的配套冬装了。此前冬装大约已经配发十三兵团了,因此据东北财政部副部长倪伟的关于军事供应问题的报告,到十一月底尚需赶制四十万套棉衣。所以,九兵团到达后,只好发给棉大衣。而单就棉大衣一项来说,也储备不足。十一月六、七日仅发棉大衣六百四十一件。八日20军到沈阳,将原准备发十三兵团而未运走的三万五千零九十件棉大衣赶运皇姑屯。此时沈阳的库存,也罗掘一空了。当十日兵团部和27军到沈阳,只有赶制的边防大衣二千九百八十件好发。高岗又批示由财政部拨给的新旧棉大衣十万件中,送给27军三万多件。此后,又不得不将剩余的六万多件(另外又拨了三万件)也批给了九兵团(不过奇怪的是,九兵团在这九万件中只挑了六万多件,其余的不要了)。此后,各地又紧急送来一些棉大衣。至十一月底,总共发给九兵团新旧棉大衣二十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一件。 虽然领的棉大衣不少,但限于运力,实际发放下去的远远少于此数。如据一九五一年一月三日总后军需部的调查,十三兵团领到的大衣和东后发放的数额基本一致,共发三十四万三千九百九十八件,但在四十军了解,就没有发大衣,其它军据说也有未领者。九兵团后勤运力不足,发放更加困难。
w
woshizhuyilong
回复 203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你这种添将应该不会尊重历史。
5月16日,为了获取更大战果,中国军队联合朝鲜人民军,在东线发起第二次大规模攻势,中国方面方称为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美军方面称为“第二次春季攻势”,或者叫做“五月大屠杀”。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6%8A%97%E7%BE%8E%E6%8F%B4%E6%9C%9D%E7%AC%AC%E4%BA%94%E6%AC%A1%E6%88%98%E5%BD%B9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UN_May%E2%80%93June_1951_counteroffensive
itspid 发表于 2021-06-16 09:57

你说说这个五月大屠杀的英文是吧。
May massacre? May slaughter?
p
pwwq
连我这种三脚猫水平的都能看出一大堆错来。
上面说的第一次战役志愿军不敢打美军,这就是一个错。事实上,第一次战役最重要的战斗就是志愿军在云山围攻美军骑兵第一师的部队,美军最后被迫突围,损失了上千人。
又如下面这句:
“宋时轮兵团的十五万大军,穿着单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加入了零下摄氏30度的朝鲜战场。”
穿着单衣进朝鲜?这是脑子进屎了吧?如果穿着单衣去朝鲜,那几乎一个也活不下来。共军在国内打仗也知道冬天要穿棉衣啊,如果冬天穿单衣,这样的智商居然能占领全中国,那国民党的智商岂不是负数?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6-16 09:54



三脚猫水平的人很多, 我本人还不如三脚猫,
我只是好奇你这种牛逼哄哄的样子, 到底你有多牛
w
woshizhuyilong


三脚猫水平的人很多, 我本人还不如三脚猫,
我只是好奇你这种牛逼哄哄的样子, 到底你有多牛
pwwq 发表于 2021-06-16 10:03

跟三脚猫一样牛。。。
i
itspid
回复 211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你可狗,may massacre 1951,韩国人有更多描述,如果你懂韩语。
R
Ruth
连我这种三脚猫水平的都能看出一大堆错来。
上面说的第一次战役志愿军不敢打美军,这就是一个错。事实上,第一次战役最重要的战斗就是志愿军在云山围攻美军骑兵第一师的部队,美军最后被迫突围,损失了上千人。
又如下面这句:
“宋时轮兵团的十五万大军,穿着单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加入了零下摄氏30度的朝鲜战场。”
穿着单衣进朝鲜?这是脑子进屎了吧?如果穿着单衣去朝鲜,那几乎一个也活不下来。共军在国内打仗也知道冬天要穿棉衣啊,如果冬天穿单衣,这样的智商居然能占领全中国,那国民党的智商岂不是负数?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6-16 09:54

单衣可能夸张了,传偏了,但是我记得看过报道从福建抽过来的部队是华东地区冬装,薄棉服,无耳帽,单胶底鞋。中央到东北某车站视察军运的,我忘了谁了,看了吓一跳,要求停车几小时,从东北军区紧急抽调军服补充,但是大部分军车都是过站不停,只有很少部队得到一点补充。
w
woshizhuyilong
回复 211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你可狗,may massacre 1951,韩国人有更多描述,如果你懂韩语。
itspid 发表于 2021-06-16 10:06

你给的wiki link里面根本没有 may massacre!
c
chengbuyi
感谢楼主分享 确实有必要重新审视朝鲜战争 尤其对在国内缺乏讨论、一个观点的环境下耳濡目染长大的华人 朝鲜战争确实很难论输赢 从政治上说,中国参战,改变了美国最初的政治期望 没有中国,南韩大概率统一了 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 所以中国是赢了 但放在历史中看,确实很难讲。当然历史不能重复。很难说没有朝鲜战争会如何,或者南韩统一会如何。也许在兵临国门下,中苏大概率不会反目,中国更不会有改革开放了。面对强敌环绕,中苏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昂,长期实行先军政治,计划经济集中资源,军费开支占比高企,赤字严重。也许今天还在冷战之中。 放在军事上看,按照老毛的军事理论,重要的是保存力量,而不是占底盘。如果美国一心要继续打下去,结局如何是清楚的。当时美国国内政治制约了军事战略。 民主国家不存在“不惜一切代价”。
b
bluecrab
一看到有美军的主题帖,我就忍不住手痒要写点东西,虽然没人看,自娱自乐~~ 昨晚写了一半就睡觉了,今天上来一看,读者居然还不少,但是整个楼却被移到时事版了。
所以,在鲜花另开一贴,主楼是昨晚贴过的,下半部分在一楼补全。
顺便推个书,Jeff Shaara前几年的新书,Frozen Hours,就是描写的这段历史, 他的书很畅销,amazon或者地方图书馆都有的~~
话说韩战被美国人认为是forgotten war,因为美国人也搞不清这场战争是打赢还是没打赢, 而韩战中的长津湖之战,更加是forgotten war里面的forgotten battle了, 同样,一笔糊涂账,不知道算打赢了还是打输了。
话说1950年秋天,北韩入侵南韩以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军军事介入。 9月,美军领衔的联合国军进入朝鲜战场,仁川登陆,北韩军队主力全灭,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定下来圣诞节之前到达鸭绿江,结束战争的计划。
毛泽东决定参战,志愿军10月入朝,和联合国军交火。 第一次交手,志愿军比较怂,只敢打南韩军队,不敢打美军, 所以麦克阿瑟做出误判,认为中共只是小部队入朝,无关大局, 所以下令加快速度继续前进,原计划不变。
Jeff Shaara的小说,开篇就是美军第七师师长巴达维(他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因为他曾经是蒋介石的军事顾问)抱怨说, 自己的部队因为急行军,分散在四百英里长的战线上,要是碰到敌军,只有死翘翘了, 然后被他的上司,激进派将领第十军团司令Almond将军骂了一顿。
实际上志愿军的确看上了队形松散,指挥不力(Almond和巴达维都是猪队友,后来被李奇微撤职)的第十军团, 南方的三野宋时轮兵团火速北上,秘密入朝,准备狠狠教训一下美国佬。 本来计划在东部换装后入朝,但是美军动作太快, 所以毛泽东越过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做出决定,部队不在东北耽搁,直接入朝。 于是,宋时轮兵团的十五万大军,穿着单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加入了零下摄氏30度的朝鲜战场。
志愿军晓宿夜行,美军侦察机一无所知, 宋时轮兵团在长津湖一带设下伏击圈,静候美第十军团的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和陆军第七师入网。 毛泽东的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务必全歼陆战一师和第七师大部。
美军一头撞进包围圈,长津湖战役在11月底打响。 本来志愿军占据有利地形打伏击,第一波攻击美军应该伤亡惨重, 但是零下30度的天气,只穿单衣的志愿军不能生火取暖没有热食, 很多在战斗打响前就冻僵丧失了战斗力。
陆战一师的士兵后来回忆说,他们遭到伏击后,抢占周围的高地建立防线, 上山以后才发现,山上有几十名冻死了的志愿军战士, 如果这些人按照计划加入战斗,他们大概率要凉凉的了~~
战斗最激烈的是某团的F连队,他们防守一处山头,一旦被突破,一师就会被分割包围。 宋时轮派出了一个师进攻,惨烈的战斗足足打了5天, Shaara的小说就是根据这个连的战斗作为故事的主线。
这是志愿军和美军的首次交手,美军对志愿军的stereotype,人海战术,就是这时候留下来的。 毕竟一个师打一个连,TG指挥官的想法,用人堆也堆死你们了。 但是他们不知道,美军战斗的法宝,不是手里的武器,而是背上的无线电,可以召唤空军爸爸助阵。 就这样,志愿军用人命填,但是美国飞机飞来一拨又一拨, 一个整师被打残,还是没能拿下阵地。
许多被蒙蔽的大陆军史爱好者会说,从来没有“人海战术”这回事, 已经是20世纪了,违反作战常识,TG军队的战术是三三制什么的。。 话虽不错,但是20世纪50年代的美军,有着共军没有的东西--随军记者的摄像机。 所以美国的韩战纪录片中,山脚下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的志愿军士兵历历在目。 纪录片中还有近距离拍摄的志愿军战俘,个子矮小,有的衣衫褴褛目光呆滞, 有的穿着美国军大衣,排队领spam吃~~话说优待俘虏的,其实是美军。 当然这也不能苛责共军,毕竟他们自己都没衣服穿没饭吃,想优待都无从优待起。 所以要说共军的洗脑,划掉,政治思想工作还是很厉害的, 两者对比这么鲜明,最后2万多志愿军战俘,居然还有三分之一选择回国而不是留在自由世界。
Shaara的书中,共军之所以采用人海战术, 是毛泽东再次越过坚决反对却反对无效的彭德怀, 直接向宋时轮下令,说全歼陆战一师政治意义重大,要不惜一切代价。 可惜代价付出了,足足打了五天,目的还是没有达到。
在这5天中,陆战一师主力一开始还继续往北进攻。 然后麦克阿瑟回过味来,共军来的是大部队,这才下令撤退。 这时候一师师长Oliver Smith将军留下了一句名言, "Retreat, Hell, we''''re just attacking in another direction." 于是指挥部队在空军支援下,打破了共军的包围圈, 带着几千名北韩难民,顺利撤回。 部队战斗损失阵亡和失踪900,受伤三千,非战斗损伤却有6千,都是冻伤。 装备那么好的美军都这么惨,穿单衣的志愿军就可想而知了, 包括非战斗减员的伤亡总数估计是四万左右。
长津湖之战是陆战一师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当时好莱坞立刻拍了一部歌颂他们的战争片"Retreat, Hell", 激励了许多美国人,尤其是黑人青年(韩战是美军第一次黑人白人士兵混编,影片重点赞扬了这个进步)踊跃参军。

长津湖战役的两大主要参战部队,一个是陆战一师,另一个是陆军第七师的一部, 叫31st Regiment Combat Team,番号是RCT-31, 意思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团级作战单位,由31团的一个步兵营,另一个团的一个营, 还有第七师的其他部队组成,还包括了一只几百人的韩国部队, 负责保护陆战一师的侧翼,指挥官是31团团长LacLean上校。
TG历史书向来是经过篡改美化的,军史也不例外。 军史上把这只部队直接称为“北极熊团”,第31团的外号。 然后宣称这个团被志愿军成建制全歼。 实际上是撒谎,人家根本就没有全建制参战,更没有被全歼, 而且后来还参加了韩战的各大战役,包括著名的上甘岭。 所以志愿军方面完全知道人家根本没被消灭,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军史上撒谎, 毕竟志愿军在韩战中,连美军一个团都没有歼灭过,非常没面子, 所以吹个牛说消灭了美军一个整团。
话说这个31团,北极熊团,跟我们中国渊源很深, 之所以叫做北极熊团,就是因为建军的目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加入对苏联的干涉军,在西伯利亚作战。 所以建军的第一天起,就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了,当时的中国军队是北洋军。
然后1932年,北极熊参加了128淞沪抗战,和中国国民政府的军队并肩抗日, 驻守在租界,不让日军踏入半步,保护了国军的侧翼, 并负责收容难民,维持秩序,供应市民的日常补给。 战后上海商会集资打造了一套精美的银器送给北极熊团表达谢意, 这套名为Shanghai Bowl的银器成为了北极熊团的象征和传家宝。
讽刺的是,北极熊团在淞沪战场上抗日的时候, 他们后来朝鲜战场上的对手,彭德怀和中共的红军, 和日本人里应外合,算准时间发动了赣州战役,牢牢牵制住江南的国军精锐, 不让他们加入淞沪战场。
回到长津湖,话说战役发起之夜,RCT-31和陆战一师一样,也是重点打击对象, 但是同样由于后勤原因,志愿军没能及时到达同时发起进攻,伏击战打成了遭遇战, 可想而知,在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志愿军伤亡惨重。 以为打了胜仗的猪队友Almond将军和巴达维师长,下令部队继续进攻去支援陆战一师。 于是宋时轮得以重新部署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包围了美军。
美军从内战时期留下的传统,旅长以下的指挥官,指挥位置是在部队的最前面。 31团的麦克莱恩团长也不例外,冲锋在前,于是就悲剧了。 他和部队失散,然后看到一个阵地上的士兵穿着美军大衣, 以为是自家部队,兴冲冲跑过去,没想到阵地上的是志愿军,一轮射击,团长中弹倒地。 TG方面说,麦克莱恩上校中弹后当场死亡,但是联合国军的战俘说, 他是在送往战俘营的路上不治身亡的,暗搓搓影射共军虐待俘虏~~ 不管真相如何,麦克莱恩上校是美军在朝鲜战场上阵亡的最高阶军官, 连带北极熊团的团旗也落入了志愿军手中,所以志愿军宣称全歼了北极熊团。
北极熊团的营长Don Faith中校接替了指挥,整支部队的番号改为Task Force Faith, 整整坚守了四天。 这重要的四天,护住了陆战一师的侧翼,守住了前线机场,美军飞机得以源源不断支援陆战一师, 所以陆战一师才能在志愿军包围圈中如入无人之境,还带着难民拖家带口突围而出。
一师突围后,轮到Faith的部队突围了,然而天气变坏,空军爸爸来不了了。 还好他们是步兵,和海军陆战队不同,队伍里有重武器, 拼凑的炮兵部队有个防空连,开战以后无所事事所以弹药充足。 美军把能够自动连射的高射炮放平了开火, 弹幕覆盖阵地前沿,使志愿军根本无法集结发起进攻。 又坚守了两天,炮弹打完了,天气也放晴了,空中掩护到位,于是开始突围。
代理团长Faith中校照例冲在队伍前面,中弹受伤后被放在伤兵卡车上, 突围过程中卡车再次受到袭击后翻车,仅司机逃脱。 费斯中校的尸骨六十年后才被发现,2013年葬入阿灵顿国家公墓。 残部在空军掩护下,冲出了包围圈,和前来支援陆战一师会合,3千多人的部队,只剩下一千,其中一半还是伤员。
战役告一段落,麦克阿瑟知道他的圣诞节计划已经破产,于是下令撤退。 由于美军掌握绝对制空权,所以第十军团撤退得很从容, 所有部队,携带伤兵和难民,以及几乎全部的物资, 乘船安全回到三八线以南的釜山,长津湖战役落下帷幕。
此战双方的总兵力比,宋时轮兵团的15万人 vs 美军第十军团的10万人, 但是由于指挥上的差距,彭德怀宋时轮吊打埃尔蒙德巴达维, 志愿军共有12万人投入战斗,而美军只有3万。 然而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加上美军的制空权, 志愿军没能完成歼灭美军的预期目标, 但是把美军逐出了朝鲜北方,取得战略上的胜利。
战术上则是美军的胜利,所有参战部队给了志愿军大量杀伤后安全撤退。 美军方面伤亡一万七(美军的统计),中方估计一万四, 志愿军方面中方统计伤亡四万八,美方估计六万上下,都包括非战斗减员。 实际上的差距比统计数字上更多,毕竟美军的非战斗减员大都是轻微冻伤, 而身着单衣的志愿军战士们受到的冻伤就严重得多。 此外美军救出了数千北韩难民一起撤退,也给了联合国军在道义上的得分。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6-15 13:18

隔壁你回帖说人家FBI出来道歉的华人学者是间谍,等着你去说说你们工资涨了多少和最近宣传方向呢,还有你专门以构陷造谣华人为目的建东厂的计划呢!别不敢吭气啊。
w
woshizhuyilong
单衣可能夸张了,传偏了,但是我记得看过报道从福建抽过来的部队是华东地区冬装,薄棉服,无耳帽,单胶底鞋。中央到东北某车站视察军运的,我忘了谁了,看了吓一跳,要求停车几小时,从东北军区紧急抽调军服补充,但是大部分军车都是过站不停,只有很少部队得到一点补充。
Ruth 发表于 2021-06-16 10:07

宋时轮的部队明明是山东出发的,怎么就成从福建抽调的部队了?
山东的冬装也不可能只是薄棉衣。
w
woshizhuyilong
隔壁你回帖说人家FBI出来道歉的华人学者是间谍,等着你去说说你们工资涨了多少和最近宣传方向呢,还有你专门以构陷造谣华人为目的建东厂的计划呢!别不敢吭气啊。
bluecrab 发表于 2021-06-16 10:12

还有这样的诬陷贴啊。那楼主造谣撒谎也就不奇怪了。
王毅部长
九兵团的棉衣应该由哪一方面准备?是否准备好并且前运了?为什么九兵团出动时部队只发薄棉衣? 据八月二十六日东北边防军的后勤补给计划,棉衣原定东北做二十四万套,华北做十万套。其它如华北后勤部负责四十万件棉背心,十六万双棉皮鞋;华东后勤部负责做四十万件绒裤,三万双棉皮鞋;中南后勤部负责做四十万件棉大衣,六万双棉皮鞋;东北后勤部负责棉手套、袜子各七十万双,毛棉帽四十万顶。华东并没有做棉衣的任务。 至十月十八日,总后勤部、财政部给中央的建议中,认为应该“再准备棉衣二十万套”,“由东北、华北、中南、华东各做五万套”,并在十二月份完成。可见,此时华东应该准备的棉衣为五万套,且时限在十二月份。 至十月三十日,九兵团出动已成定局时,宋时轮到总后勤部找负责同志以及华东后勤部的邝任农讨论补给问题,提出棉衣没有发,但宋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发。结果由总后勤部发电华东军区,要求“由华东负责即补充发齐棉衣、棉被”等,东北则负责棉帽、大衣、背心、绒裤、手套、袜子和棉皮鞋,且因时间赶不及,要到十二月十五日前,才能前送朝鲜补充该兵团。周恩来在总后报告上批示须于十一月内补充完毕,不能延至十二月中。此时距九兵团出动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当然,当时还不知道),要求华东完全负责九兵团的棉衣,就算陈毅是神仙,也来不及变出十五万套棉衣来。 由于入朝过于匆忙,加上后勤运力不足,9兵团很多官兵是穿着单衣入朝作战的。资料图:国内群众为志愿军赶制棉衣。 志愿军更多的还要依靠畜力打车来进行物资运输。 一方面,原定计划九兵团补给冬装应该在沈阳、梅河口,而出动计划改变后,物资要从沈阳、梅河口赶运辑安,当然手忙脚乱来不及。更重要的是,东北的确没有库存的配套冬装了。此前冬装大约已经配发十三兵团了,因此据东北财政部副部长倪伟的关于军事供应问题的报告,到十一月底尚需赶制四十万套棉衣。所以,九兵团到达后,只好发给棉大衣。而单就棉大衣一项来说,也储备不足。十一月六、七日仅发棉大衣六百四十一件。八日20军到沈阳,将原准备发十三兵团而未运走的三万五千零九十件棉大衣赶运皇姑屯。此时沈阳的库存,也罗掘一空了。当十日兵团部和27军到沈阳,只有赶制的边防大衣二千九百八十件好发。高岗又批示由财政部拨给的新旧棉大衣十万件中,送给27军三万多件。此后,又不得不将剩余的六万多件(另外又拨了三万件)也批给了九兵团(不过奇怪的是,九兵团在这九万件中只挑了六万多件,其余的不要了)。此后,各地又紧急送来一些棉大衣。至十一月底,总共发给九兵团新旧棉大衣二十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一件。 虽然领的棉大衣不少,但限于运力,实际发放下去的远远少于此数。如据一九五一年一月三日总后军需部的调查,十三兵团领到的大衣和东后发放的数额基本一致,共发三十四万三千九百九十八件,但在四十军了解,就没有发大衣,其它军据说也有未领者。九兵团后勤运力不足,发放更加困难。

大内密探008 发表于 2021-06-16 09:59

的确惨,后勤保障一坨屎,直接把当兵的单衣送进朝鲜, 根本拿人不当人
w
woshizhuyilong
的确惨,后勤保障一坨屎,直接把当兵的单衣送进朝鲜, 根本拿人不当人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6-16 10:23

呵呵,还在胡扯什么单衣进朝鲜。
王毅部长
呵呵,还在胡扯什么单衣进朝鲜。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6-16 10:23

随便找找相关资料一大堆,老毛催的急,南方部队直接就拉进去了,没时间给换冬装就入朝,你何必为了面子嘴硬,除非你有别的目的
w
woshizhuyilong
随便找找相关资料一大堆,老毛催的急,南方部队直接就拉进去了,没时间给换冬装就入朝,你何必为了面子嘴硬,除非你有别的目的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6-16 10:28

就扯淡吧。9兵团去朝鲜前明明驻扎在山东,怎么就成南方部队了?山东那样的地方冬天穿单衣?!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
1949年2月,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和苏北兵团机关各一部组成第九兵团领导机关。1949年5月占领上海后,兵团部兼淞沪警备司令部。1949年7月,兵团部免兼淞沪警备司令部,第三十三军调出担负淞沪地区警备任务;第九兵团担负第三野战军冀华东军区战略机动部队任务,驻扎在上海、苏州、无锡一带。1950年1月,兵团下辖第二十、第二十三、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军;原所辖第三十军军部调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1950年9月7日,陈毅在上海召开九兵团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指示:解除攻台整训任务,部队立即集中,待命开赴山东兖州做好入朝作战准备。第88师、第89师、第94师编入三个军;1949年12月四川投降的国军第16兵团董宋珩部约1.5万人补入各部队;各师达到了1万人以上,各军5万人的标准,全兵团共12个师16万人。1950年9月20日正式下令从10月1日起开赴山东境内津浦路沿线,27军驻泰安、20军驻兖州,兵团部驻曲阜,26军驻滕县。10月中旬各部分别到位。10月29日在曲阜召开兵团的团以上干部入朝作战动员大会,朱德亲自赴会做了动员讲话。 1950年11月1日,担负兵团前卫任务的第27军从泰安、大汶口登车,向辽东省辑安开进。
你说的单衣进朝鲜的相关资料在哪里?
王毅部长
回复 224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你自己看看你copy的wiki, “1950年9月7日,陈毅在上海召开九兵团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指示:解除攻台整训任务,部队立即集中,待命开赴山东兖州做好入朝作战准备。”
9兵团本来是准备攻台整训任务的,在南方训练,解除攻台任务以后才去的山东, 不穿单衣穿啥? 再给你个墙内link,环球网不至于故意抹黑志愿军吧,里面引用的也是解放军自己的简报和老毛的电报记录
https://mil.huanqiu.com/article/40lC4gZS1Xw 第九兵团原来的任务,本来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渡海登陆作战训练,准备执行解放台湾的任务。朝鲜战争爆发后,才奉军委命令北移。据九兵团20军副政委谭右铭回忆:“第九兵团从受命北移山东开始,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任务连续发生3次变化,最后是由山东直接开赴朝鲜战场。接到11月1日赴朝参战的命令时,兵团已来不及向部队传达,只好决定将传达放在北上途中进行。”
1950年9月5日,华东军区向军委发了电报,说明即将发给第九兵团的冬服是按江南气候缝制的,恐不耐寒,华东不知道缝制寒区被服的标准,请示可否请东北军区帮助准备御寒衣被。10月12日,毛泽东和军委于向华东军区发出电报,令“宋部提前开东北。”陈毅鉴于“宋部部队中尚未进行动员,尤其装备尚待调整,冬衣未发”情况,回电请示延期出发,“以11月中旬直开东北为好”然而时不我待,10月19日志愿军出兵朝鲜,23日,毛泽东又给华东军区发电,要求“宋兵团须从速进行政治动员和军事训练,并准备先开一个军去东北”。31日,毛泽东和军委又电令九兵团立即开始行动:“第九兵团全部着于11月1日开始,先开一个军,其余两个军接着开动,不要间断。” 宋时轮率兵团部北上经沈阳时,特别向东北军区领导汇报防寒装备上的严重困难。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得知这一问题,即命军区后勤部将库存的军大衣悉数调拨给第九兵团使用。但因数量有限等原因,仅勉强解决了兵团部分人员的冬装问题。
“由于我军入朝仓促,一切冬季物资未能补充齐全,如我军棉鞋、棉帽、棉背心、大衣,除一个师大部领有棉帽外,其余均未能穿上,弹药和手榴弹全军平均每人只有二个,兵站未能及时设立,所以粮食未能运上”“各部队有三天没吃到粮,弹药不能及时供给,加上冬季物资未能补充,在零下20余度的雪冰冻地上作战,对我战力影响很大,减低参战部队之战力百分之五十”(《20军长津湖战役简报》)
s
shi557
楼主辛苦。朝鲜战争很简单。金太阳与毛太阳有约,要全球一片红。后来金太阳单干了,差点成功。 然后也不知道跑路到哪里了(懒得狗)。然后毛太阳来订单了。然后议价,然后紧急赶工。兵力投入 有点添油的意思。米国情报工作差评。米国大兵辉煌在于,被围歼的命,居然跑出来了。天朝大兵 离辉煌只差一线,后勤不利,穷人家里没钱呀。
d
danna
楼主,志愿军的战略目的可不是把美军逐出北韩,真正的目的是把美军赶下海。把红旗查遍整个朝鲜半岛的。 如果能全歼陆战一师,这个目标估计就能达到了。美国人会认怂。 结果不但没歼灭还被人揍成了残疾,让美国人坚定了信心在半岛继续打下去,说是取得战略胜利是不合适的。
c
charmanderr
随便找找相关资料一大堆,老毛催的急,南方部队直接就拉进去了,没时间给换冬装就入朝,你何必为了面子嘴硬,除非你有别的目的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6-16 10:28

那是个著名翻墙五,拼音id系列
d
danna
二次战役后美军出人意料大踏步退回三八线的根源还是因为杜鲁门政府的朝鲜战争指导方针。
b
bud
当时高岗主持东北局, 是后勤工作的主要领导。 据说是高岗发明了炒面(北方)送前线当口粮, 炒面+雪水对决SPAM+咖啡。 高岗结局很惨, 凡是与韩战相关的将领和高官的结局都不好。 麦克阿瑟被杜鲁门解除职务, 回美国受到空前欢迎。 回到西点军校讲演, “老兵不死, 只是凋谢”成为名言。
w
woshizhuyilong
回复 224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你自己看看你copy的wiki, “1950年9月7日,陈毅在上海召开九兵团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指示:解除攻台整训任务,部队立即集中,待命开赴山东兖州做好入朝作战准备。”
9兵团本来是准备攻台整训任务的,在南方训练,解除攻台任务以后才去的山东, 不穿单衣穿啥? 再给你个墙内link,环球网不至于故意抹黑志愿军吧,里面引用的也是解放军自己的简报和老毛的电报记录
https://mil.huanqiu.com/article/40lC4gZS1Xw 第九兵团原来的任务,本来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渡海登陆作战训练,准备执行解放台湾的任务。朝鲜战争爆发后,才奉军委命令北移。据九兵团20军副政委谭右铭回忆:“第九兵团从受命北移山东开始,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任务连续发生3次变化,最后是由山东直接开赴朝鲜战场。接到11月1日赴朝参战的命令时,兵团已来不及向部队传达,只好决定将传达放在北上途中进行。”
1950年9月5日,华东军区向军委发了电报,说明即将发给第九兵团的冬服是按江南气候缝制的,恐不耐寒,华东不知道缝制寒区被服的标准,请示可否请东北军区帮助准备御寒衣被。10月12日,毛泽东和军委于向华东军区发出电报,令“宋部提前开东北。”陈毅鉴于“宋部部队中尚未进行动员,尤其装备尚待调整,冬衣未发”情况,回电请示延期出发,“以11月中旬直开东北为好”然而时不我待,10月19日志愿军出兵朝鲜,23日,毛泽东又给华东军区发电,要求“宋兵团须从速进行政治动员和军事训练,并准备先开一个军去东北”。31日,毛泽东和军委又电令九兵团立即开始行动:“第九兵团全部着于11月1日开始,先开一个军,其余两个军接着开动,不要间断。” 宋时轮率兵团部北上经沈阳时,特别向东北军区领导汇报防寒装备上的严重困难。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得知这一问题,即命军区后勤部将库存的军大衣悉数调拨给第九兵团使用。但因数量有限等原因,仅勉强解决了兵团部分人员的冬装问题。
“由于我军入朝仓促,一切冬季物资未能补充齐全,如我军棉鞋、棉帽、棉背心、大衣,除一个师大部领有棉帽外,其余均未能穿上,弹药和手榴弹全军平均每人只有二个,兵站未能及时设立,所以粮食未能运上”“各部队有三天没吃到粮,弹药不能及时供给,加上冬季物资未能补充,在零下20余度的雪冰冻地上作战,对我战力影响很大,减低参战部队之战力百分之五十”(《20军长津湖战役简报》)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6-16 10:38

哈哈,你都知道9兵团是从山东出发的还好意思说他们是穿着单衣入朝的?从wiki这段话看,9兵团10月份呆在山东。山东十月份每天的最低气温已经到10度左右,你来告诉我10度左右的气温能穿单衣吗?
事实上,9兵团当时穿的是适合山东驻地气温的冬装。他们长期在山东作战,不至于愚蠢到不知道山东10月份是没法穿单衣的。问题是出在他们去朝鲜的时候没有能够及时补充适应朝鲜冬天的冬装。虽然是场后勤灾难,但是也不知道于愚蠢到穿着单衣参战。如果真是穿着单衣去参战,一个晚上就可以全部冻死在朝鲜东线了。


w
wendywu00
就像越南战役一样,每场战斗都胜利了,但却输了整场战役。
王毅部长
那是个著名翻墙五,拼音id系列
charmanderr 发表于 2021-06-16 10:52

明白了,谢了
k
kanke888
明白了,谢了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6-16 12:16

你明白个啥?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c
chenny36
第二次战役谁都没赢,美军应该算是败退而走;我军也没能歼灭对方主力,连一个团都没有歼灭,甚至都未能击溃对方。整个兵团直接打废,损失远比官方数据大得多,绝大多数都是非战斗减员,导致了很多前线指挥官事后都对上级非常不满,真的也难称战术胜利。其实我们一方面对于美军相当忌惮,但另一方面却又心太大,总想抓住机会先干一票大的,所以连沿途换装的机会都放弃了,就是急着入朝,然后又急着试图围歼对手。
c
charmanderr
你明白个啥?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kanke888 发表于 2021-06-16 12:29

明白了你们拼音id系列呗 看客888
c
chenny36
我军当时甚至连美军的编制都不太清楚,大多数官兵都不知道美军的同样单位比国军大多了,更不要说火力了。
w
woshizhuyilong
第二次战役谁都没赢,美军应该算是败退而走;我军也没能歼灭对方主力,连一个团都没有歼灭,甚至都未能击溃对方。整个兵团直接打废,损失远比官方数据大得多,绝大多数都是非战斗减员,导致了很多前线指挥官事后都对上级非常不满,真的也难称战术胜利。其实我们一方面对于美军相当忌惮,但另一方面却又心太大,总想抓住机会先干一票大的,所以连沿途换装的机会都放弃了,就是急着入朝,然后又急着试图围歼对手。
chenny36 发表于 2021-06-16 13:07

9兵团紧急入朝参战是没办法的事儿。谁叫朝鲜人败退得那么快?
i
itspid
回复 238楼chenny36的帖子
别瞎吹了,美军人不是很多,兵力不足。一到五次战役全是志愿军主动进攻,伤亡也是一次比一次大。
s
shi557
抢占过江通道的,伟大的人民军基本溃不成军了。百万雄师过大江也不容易。讨论价格也费了点时间。
c
chenny36
回复 239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当时是有机会在东北铁路沿线陆续补充冬衣的,但是需要多花几天的时间,当时争分夺秒,所以就错过了。现在事后诸葛亮看来,真的是太遗憾了。
H
Haribough
哈哈,你都知道9兵团是从山东出发的还好意思说他们是穿着单衣入朝的?从wiki这段话看,9兵团10月份呆在山东。山东十月份每天的最低气温已经到10度左右,你来告诉我10度左右的气温能穿单衣吗?
事实上,9兵团当时穿的是适合山东驻地气温的冬装。他们长期在山东作战,不至于愚蠢到不知道山东10月份是没法穿单衣的。问题是出在他们去朝鲜的时候没有能够及时补充适应朝鲜冬天的冬装。虽然是场后勤灾难,但是也不知道于愚蠢到穿着单衣参战。如果真是穿着单衣去参战,一个晚上就可以全部冻死在朝鲜东线了。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6-16 11:59

所谓单衣入朝是国内媒体的宣传,是为了表现志愿军的英勇。这跟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声不吭一样,都是宣传部门为了拔高而编造出的神话。有些人信了,正说明国内洗脑的成功。
至于你在207楼说只有智商为负会穿单衣入朝,那么穿薄棉袄入朝的人智商是多少?当时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看到部队官兵穿的棉衣,就说“你们就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冻死了”,并紧急叫停火车,动员当地的战士把衣帽送给九兵团的人。可见稍有当地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部队的冬装根本没用。你纠结是单衣还是薄棉袄,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
驫龘麤靐
我军当时甚至连美军的编制都不太清楚,大多数官兵都不知道美军的同样单位比国军大多了,更不要说火力了。
chenny36 发表于 2021-06-16 13:12

我看陆战一师的编制里有陆战炮兵11团,不知道长津湖时装备怎么样? 自己找到编制了,3个105榴弹营,一个155榴弹营
11th Marine Regiment – Col. Carl A. Youngdale vice Col. James H. Brower (NBC 30Nov50) Headquarters Battery, 11th Marines – 1Lt. William C. Patton Service Battery, 11th Marines – 1Lt. Joseph M. Brent C Battery, 4.5" Rocket Battalion, FMFPAC (attached) – 1Lt Eugene A. Bushe 1st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05mm) (detached to RCT-5) – LCol. Harvey A. Feehan 2nd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05mm) (detached to RCT-1) – LCol. Merritt Adelman 3rd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05mm) (detached to RCT-7) – LCol Francis F. Perry 4th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55mm) (one battery detached to each RCT) – Maj. William McReynolds
陆一师还有一个坦克营,装备着实不差。
Elements, 1st Tank Battalion, 1st Marine Division – LCol. Harry T. Milne B Company, 1st Tank Battalion – Capt. Bruce F. Williams D Company, 1st Tank Battalion (attached to Task Force Drysdale) – Capt. Bruce W. Clarke
步7师的炮兵似乎差不多,31野战炮兵营是155榴,其他三个野战炮兵营都是105. 看来陆战一师编制上讲肯定不算轻装师。
t
tidewater
老毛啥时候说过陆战一师是轻型师了?是你说的还是老毛说的?
瞎编也要过一下大脑。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6-16 09:25

老毛星夜兼程抢换装时间,不就是想利用长津湖的美军没携带足够重武器?
否则只会夜战,不会让自己的轻型师白天攻击运动中的重型师。
t
tidewater
陆一师灭过日军第二师团,那可是皇军的头号主力。日军的战斗力和编号基本相关,越小越强。第一(近卫)只是荣誉性的。
itspid 发表于 2021-06-16 09:32

韩战的陆一师,不是二战太平洋海战时的陆一师。很多新兵蛋。
w
woshizhuyilong
回复 239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当时是有机会在东北铁路沿线陆续补充冬衣的,但是需要多花几天的时间,当时争分夺秒,所以就错过了。现在事后诸葛亮看来,真的是太遗憾了。
chenny36 发表于 2021-06-16 13:25

据说大量的棉衣屯在沈阳,9兵团本来是要去沈阳整训一段时间。但是战事紧张,就马上去朝鲜打仗了。棉衣来不及运过来。
王毅部长
韩战的陆一师,不是二战太平洋海战时的陆一师。很多新兵蛋。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6-16 13:38

也就差了没几年,军官指挥官可能还是老兵, 装备也只能更好
w
woshizhuyilong
所谓单衣入朝是国内媒体的宣传,是为了表现志愿军的英勇。这跟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声不吭一样,都是宣传部门为了拔高而编造出的神话。有些人信了,正说明国内洗脑的成功。
至于你在207楼说只有智商为负会穿单衣入朝,那么穿薄棉袄入朝的人智商是多少?当时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看到部队官兵穿的棉衣,就说“你们就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冻死了”,并紧急叫停火车,动员当地的战士把衣帽送给九兵团的人。可见稍有当地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部队的冬装根本没用。你纠结是单衣还是薄棉袄,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
Haribough 发表于 2021-06-16 13:28

薄棉袄和单衣当然是两回事。单衣可以让9兵团一晚上全冻死,穿着薄棉袄至少还能够战斗。
穿薄棉袄去打仗当然是场后勤灾难,但是也并不代表东北军区不知道薄棉衣无法御寒。适合东北气候的棉大衣在沈阳,你说怎么火速运过去?共军又没有美军那样的空运能力。
w
woshizhuyilong
老毛星夜兼程抢换装时间,不就是想利用长津湖的美军没携带足够重武器?
否则只会夜战,不会让自己的轻型师白天攻击运动中的重型师。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6-16 13:37

谁告诉你说长津湖美军没有带大量重武器?
事实上老毛决心用4个师打陆战1师两个团,还要求9兵团用1到两个师做预备队。六个师打两个团,这个重视程度应该说已经不错了。
9兵团的攻击基本都是夜战吧?
b
bud
我军当时甚至连美军的编制都不太清楚,大多数官兵都不知道美军的同样单位比国军大多了,更不要说火力了。
chenny36 发表于 2021-06-16 13:12

志愿军第一任参谋长是解方(彭德怀老部下), 毕业于日本军校懂英文。 国名党高级将领战俘(黄维邱清泉等)这些人都受过美军训练, 是志愿军顾问团成员。 解方后来也被整的很惨, 基本消失了。
t
tidewater
谁告诉你说长津湖美军没有带大量重武器?
事实上老毛决心用4个师打陆战1师两个团,还要求9兵团用1到两个师做预备队。六个师打两个团,这个重视程度应该说已经不错了。
9兵团的攻击基本都是夜战吧?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6-16 13:46

长津湖美军也是星夜兼程,还是山路,北韩军队早已溃不成军,没带足够重武器。
当然没带足够重武器,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意思。
V
VMC
所谓单衣入朝是国内媒体的宣传,是为了表现志愿军的英勇。这跟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声不吭一样,都是宣传部门为了拔高而编造出的神话。有些人信了,正说明国内洗脑的成功。
至于你在207楼说只有智商为负会穿单衣入朝,那么穿薄棉袄入朝的人智商是多少?当时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看到部队官兵穿的棉衣,就说“你们就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冻死了”,并紧急叫停火车,动员当地的战士把衣帽送给九兵团的人。可见稍有当地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部队的冬装根本没用。你纠结是单衣还是薄棉袄,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
Haribough 发表于 2021-06-16 13:28

那么这儿那几位说单衣入朝的同学(比如,楼主),她们是被洗脑,信了?还是其实不信,故意拿这个出来骗人的?
我们往好了说,如果是前者,那么这里楼主也给出了“打破小时候洗脑教育的最好办法”,不知道她实践这方法的效果如何?
t
tidewater
也就差了没几年,军官指挥官可能还是老兵, 装备也只能更好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6-16 13:44

二战后美军老兵纷纷退伍了吧,当然指挥官还是老姜。
驫龘麤靐
长津湖美军也是星夜兼程,还是山路,北韩军队早已溃不成军,没带足够重武器。
当然没带足够重武器,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意思。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6-16 13:50

我前面贴了长津湖参战的美军编制表,看起来重火力单位基本都参加了,本来老美摩托化机械化程度那么高,重火力单位没那么容易掉队。这里有完整编制表。最大可能也就是被包围后弹药会受限。
https://www.wikiwand.com/en/Battle_of_Chosin_Reservoir_order_of_battle
H
Haribough
那么这儿那几位说单衣入朝的同学(比如,楼主),她们是被洗脑,信了?还是其实不信,故意拿这个出来骗人的?
我们往好了说,如果是前者,那么这里楼主也给出了“打破小时候洗脑教育的最好办法”,不知道她实践这方法的效果如何?
VMC 发表于 2021-06-16 13:51

只能说我们被灌输的谎言太多,有时候还是会把谎言当事实。
王毅部长
二战后美军老兵纷纷退伍了吧,当然指挥官还是老姜。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6-16 13:53

大头兵是都退伍了,军官应该还能留下一部分吧。打仗这事,只要军官指挥官有经验,别掉链子瞎指挥,大头兵是新兵蛋子应该也不会出太大问题吧, 尤其美军装备保障好,对单兵作战意志要求没那么残酷。
w
woshizhuyilong
回复 252楼tidewater的帖子
带了一整个炮兵团还不够重武器的?
而且哪里是山路了?
t
tidewater
我前面贴了长津湖参战的美军编制表,看起来重火力单位基本都参加了,本来老美摩托化机械化程度那么高,重火力单位没那么容易掉队。这里有完整编制表。最大可能也就是被包围后弹药会受限。
https://www.wikiwand.com/en/Battle_of_Chosin_Reservoir_order_of_battle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6-16 13:54

按你的 link 看,可能因为不是平原,狭长队形,重炮使不上?
看来陆一师编制里还是有不少重炮的。实际二战战例里可能是抢滩上山岛屿战时,重炮拖不过去。
C Battery, 4.5" Rocket Battalion, FMFPAC (attached) – 1Lt Eugene A. Bushe 1st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05mm) (detached to RCT-5) – LCol. Harvey A. Feehan 2nd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05mm) (detached to RCT-1) – LCol. Merritt Adelman 3rd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05mm) (detached to RCT-7) – LCol Francis F. Perry 4th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55mm) (one battery detached to each RCT) – Maj. William McReynolds
t
tidewater
回复 252楼tidewater的帖子
带了一整个炮兵团还不够重武器的?
而且哪里是山路了?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6-16 14:01

不是山路的话,美军基本平推吧。不至于搞狭长队形。
当然山路是相对平原坦克战而言,不是说羊肠小道。
w
woshizhuyilong
不是山路的话,美军基本平推吧。不至于搞狭长队形。
当然山路是相对平原坦克战而言,不是说羊肠小道。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6-16 14:07

好吧。如果是这样定义,那我也同意。
C
ChristinaW
不是山路的话,美军基本平推吧。不至于搞狭长队形。
当然山路是相对平原坦克战而言,不是说羊肠小道。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6-16 14:07

这里也有你~~


C
ChristinaW
我前面贴了长津湖参战的美军编制表,看起来重火力单位基本都参加了,本来老美摩托化机械化程度那么高,重火力单位没那么容易掉队。这里有完整编制表。最大可能也就是被包围后弹药会受限。
https://www.wikiwand.com/en/Battle_of_Chosin_Reservoir_order_of_battle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6-16 13:54

陆战一师是自带空军的,所以招手即来,比uber还方便~~ 步兵师召唤飞机得通过空军调度~~ 不知道是不是标配还是那时候的特殊情况。
h
handan11
谢谢楼主科普。 之前如斯姐姐在一个帖子里说过,那时候她家有做医生的,救治过回国的老兵,后来老兵被整死了。 蛮惨的,没死在敌军手里,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C
ChristinaW
只能说我们被灌输的谎言太多,有时候还是会把谎言当事实。
Haribough 发表于 2021-06-16 14:00

这么神奇的吗? 所以说TG自己写的军史半个字都不能信, 三野部队单衣入朝都以为是常识了, 没想到一不留神就掉沟里去了~~
p
paladinyt
回复 253楼VMC的帖子
十月份山东的平均温度12~22度,穿单衣没问题啊。
w
woshizhuyilong
这么神奇的吗? 所以说TG自己写的军史半个字都不能信, 三野部队单衣入朝都以为是常识了, 没想到一不留神就掉沟里去了~~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6-16 20:47

TG哪本军史里面说三野部队单衣入朝了?
w
woshizhuyilong
回复 253楼VMC的帖子
十月份山东的平均温度12~22度,穿单衣没问题啊。
paladinyt 发表于 2021-06-16 20:57

十来度你穿单衣啊?
i
itspid
回复 263楼ChristinaW的帖子
当时的情况不知道,现在是这样的,陆一师在圣地亚哥,配第三航空联队,毎年十月有一个周未开放给民众,陆一师在南加州比较有名。
h
huhu88
回复 239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当时是有机会在东北铁路沿线陆续补充冬衣的,但是需要多花几天的时间,当时争分夺秒,所以就错过了。现在事后诸葛亮看来,真的是太遗憾了。
chenny36 发表于 2021-06-16 13:25

东北解放时工业底子不错的,老百姓也很给力。有些冬衣都做好了,不让停车直接入朝。怕暴露?后面补给送过去也不难吧?不懂。
驫龘麤靐
陆战一师是自带空军的,所以招手即来,比uber还方便~~ 步兵师召唤飞机得通过空军调度~~ 不知道是不是标配还是那时候的特殊情况。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6-16 20:44

对比了一下驻印远征军的装备,一个军才有一个105榴营,师属炮兵只有75炮。陆一师三个105营,一个大杀器155榴营,还加强了一个火箭炮连,还特么有个坦克营。真是没法比,难怪TG啃不动。 美国空军虽然是出身陆航,但是对陆军特狠,不许陆军拥有固定翼飞机就是他们搞的。不过在一线由空军人员召唤空中支援在那时候是惯例吧。应该是纳粹闪电战的经验,空军人员描述目标更准确,而且可以直接和飞行员交流。
h
huhu88
感谢楼主分享 确实有必要重新审视朝鲜战争 尤其对在国内缺乏讨论、一个观点的环境下耳濡目染长大的华人 朝鲜战争确实很难论输赢 从政治上说,中国参战,改变了美国最初的政治期望 没有中国,南韩大概率统一了 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 所以中国是赢了 但放在历史中看,确实很难讲。当然历史不能重复。很难说没有朝鲜战争会如何,或者南韩统一会如何。也许在兵临国门下,中苏大概率不会反目,中国更不会有改革开放了。面对强敌环绕,中苏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昂,长期实行先军政治,计划经济集中资源,军费开支占比高企,赤字严重。也许今天还在冷战之中。 放在军事上看,按照老毛的军事理论,重要的是保存力量,而不是占底盘。如果美国一心要继续打下去,结局如何是清楚的。当时美国国内政治制约了军事战略。 民主国家不存在“不惜一切代价”。
chengbuyi 发表于 2021-06-16 10:12

韩战三八线起,三八线结束。可是中国死了多少人?除了打仗时,还有后面若干年。
王毅部长
回复 271楼驫龘麤靐的帖子
陆战一师不是陆军吧,1 st Marine Division, 海军陆战队是找navy, navy自己啥都有,海上一堆航母,航空队现成的,不用麻烦空军大老爷。
p
paladinyt
回复 268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晚上10度白天20几度你穿棉袄?
驫龘麤靐
东北解放时工业底子不错的,老百姓也很给力。有些冬衣都做好了,不让停车直接入朝。怕暴露?后面补给送过去也不难吧?不懂。
huhu88 发表于 2021-06-16 21:20

我猜一开始太仓促,没想到大胖败那么快,本来一个农业国,搞这种大规模行动就缺乏调度经验。后来在美国空优情况下,TG从来就没见识过,估计补给计划也完全被打乱了。而且从二战东线独国露国在列宁格勒战线拉锯来看,冬季严寒条件对进攻方更不利。
C
ChristinaW
回复 268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晚上10度白天20几度你穿棉袄?
paladinyt 发表于 2021-06-16 21:28

嗯,应该还是单衣。 我又翻了翻书,上面也说中国士兵穿着summer uniform~~ 不过美军自己穿的也是summer uniform,大家都没准备好。
驫龘麤靐
回复 271楼驫龘麤靐的帖子
陆战一师不是陆军吧,1 st Marine Division, 海军陆战队是navy, navy自己啥都有,海上一堆航母,航空队现成的,不用麻烦空军大老爷。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6-16 21:26

美帝陆战队是单独军种,不隶属海军,和海陆空三军并列的 美国陆战队就是一个小号全功能军队,有自己的装甲部队,有自己的航空兵,还有自己的航母。不过陆战队在美国军队体系很受打压,被戏称为四等人
w
woshizhuyilong
韩战三八线起,三八线结束。可是中国死了多少人?除了打仗时,还有后面若干年。
huhu88 发表于 2021-06-16 21:25

中国参战的时候可不在三八线。
w
woshizhuyilong
回复 268楼woshizhuyilong的帖子
晚上10度白天20几度你穿棉袄?
paladinyt 发表于 2021-06-16 21:28

晚上穿夹衣啊。
王毅部长
美帝陆战队是单独军种,不隶属海军,和海陆空三军并列的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6-16 21:33

marine corp是不属于navy, 但联系最紧密,都是配合作战,沿海登陆火力支援,空中支援都是navy直接出,用不着空军
w
woshizhuyilong
嗯,应该还是单衣。 我又翻了翻书,上面也说中国士兵穿着summer uniform~~ 不过美军自己穿的也是summer uniform,大家都没准备好。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6-16 21:33

美军怎么可能summer uniform?穿夏装全得给冻死。
R
Ruth
谢谢楼主科普。 之前如斯姐姐在一个帖子里说过,那时候她家有做医生的,救治过回国的老兵,后来老兵被整死了。 蛮惨的,没死在敌军手里,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handan11 发表于 2021-06-16 20:46

啊没有,不是参与救治,是他后来退役回老家后我父亲接触过,讲给我们听的,我不知道那个人最后如何,他是上身被炸得七零八落,前线抢下来没死送到战地医院还活着,医生都不可置信,因为他很痛医生又觉得他反正活不下去了,恻隐之心给用了很多镇痛剂。他活着被送到后方医院,各种修补之后,保住了命,也成了瘾,回老家休养,几等伤残我不记得了,只记得他生殖系统伤了一直单身,内脏损伤比较大,手脚还好,日常能自理。他退役的时候是拿着特批的控制药物使用许可的,一是瘾,二也是各种痛。文革开始后他的特批不给续了,没有那个许可,医生不能给他开那么多的控制使用药物的,有个上限,完全不够他的需要。他就经常跑医院来偷,控制药物都是有特殊保存方式的拿不到,他随便什么止疼药都偷,而且偷了药片也不口服,说不够劲儿,用雨水--他觉得雨水最干净,用水化开,过滤一下就静脉注射,他给自己打,很熟练,我爸说很神奇的,居然没有发生过什么反应。大家也不劝他,知道控制不了,有时候也不特别防着他偷,觉得他也可怜,但也没人敢多开控制药物给他。后来我爸调动工作就不知道了。
C
ChristinaW
对比了一下驻印远征军的装备,一个军才有一个105榴营,师属炮兵只有75炮。陆一师三个105营,一个大杀器155榴营,还加强了一个火箭炮连,还特么有个坦克营。真是没法比,难怪TG啃不动。 美国空军虽然是出身陆航,但是对陆军特狠,不许陆军拥有固定翼飞机就是他们搞的。不过在一线由空军人员召唤空中支援在那时候是惯例吧。应该是纳粹闪电战的经验,空军人员描述目标更准确,而且可以直接和飞行员交流。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6-16 21:21

美国空军二战以后才独立成军,二战时候是属于陆军, 所以空军总司令阿诺德的军衔是陆军五星上将~~ 后来改成空军以后就没有总司令可当,降级成空军总参谋长了, 所以他也是美军历史上唯一一个五星空军上将(毕竟不能降级啊)。
二战时候他和英国空军勾勾搭搭,为了彰显空军地位, 热衷于搞战略轰炸,不愿意为地面部队提供战术掩护, 搞得艾森豪威尔很恼火,后来调来了空袭东京的Doolittle担任欧洲空军司令,和阿诺德唱对台戏~~ 欧洲的美国陆军表示,召唤空军不如召唤反坦克炮,那个随叫随到,而且不完成任务不收工~~
驫龘麤靐
marine corp是不属于navy, 但联系最紧密,都是配合作战,沿海登陆火力支援,空中支援都是navy直接出,用不着空军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6-16 21:37

哈哈,看看美帝海军闲得慌啥都用来火力支援

C
ConnieBear
就扯淡吧。9兵团去朝鲜前明明驻扎在山东,怎么就成南方部队了?山东那样的地方冬天穿单衣?!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
1949年2月,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和苏北兵团机关各一部组成第九兵团领导机关。1949年5月占领上海后,兵团部兼淞沪警备司令部。1949年7月,兵团部免兼淞沪警备司令部,第三十三军调出担负淞沪地区警备任务;第九兵团担负第三野战军冀华东军区战略机动部队任务,驻扎在上海、苏州、无锡一带。1950年1月,兵团下辖第二十、第二十三、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军;原所辖第三十军军部调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1950年9月7日,陈毅在上海召开九兵团军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指示:解除攻台整训任务,部队立即集中,待命开赴山东兖州做好入朝作战准备。第88师、第89师、第94师编入三个军;1949年12月四川投降的国军第16兵团董宋珩部约1.5万人补入各部队;各师达到了1万人以上,各军5万人的标准,全兵团共12个师16万人。1950年9月20日正式下令从10月1日起开赴山东境内津浦路沿线,27军驻泰安、20军驻兖州,兵团部驻曲阜,26军驻滕县。10月中旬各部分别到位。10月29日在曲阜召开兵团的团以上干部入朝作战动员大会,朱德亲自赴会做了动员讲话。 1950年11月1日,担负兵团前卫任务的第27军从泰安、大汶口登车,向辽东省辑安开进。
你说的单衣进朝鲜的相关资料在哪里?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6-16 10:31

不是说有一个连队冻僵在阵地上吗,这也是中共正史这么说的。 纠结单衣还是毛衣,反正不是冬衣吧。
w
woshizhuyilong
不是说有一个连队冻僵在阵地上吗,这也是中共正史这么说的。 纠结单衣还是毛衣,反正不是冬衣吧。
ConnieBear 发表于 2021-06-16 21:56

穿普通的棉袄也一样会被冻死。
所以,9兵团缺的不是冬衣,而是能抵御朝鲜严寒的冬衣。
t
tidewater
这里也有你~~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1-06-16 20:39

这个动图这么 hot 啊😯
P
Perseus2000
按你的 link 看,可能因为不是平原,狭长队形,重炮使不上?
看来陆一师编制里还是有不少重炮的。实际二战战例里可能是抢滩上山岛屿战时,重炮拖不过去。
C Battery, 4.5" Rocket Battalion, FMFPAC (attached) – 1Lt Eugene A. Bushe 1st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05mm) (detached to RCT-5) – LCol. Harvey A. Feehan 2nd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05mm) (detached to RCT-1) – LCol. Merritt Adelman 3rd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05mm) (detached to RCT-7) – LCol Francis F. Perry 4th Battalion 11th Marines (155mm) (one battery detached to each RCT) – Maj. William McReynolds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6-16 14:05

陆一师火力足够的,有飞机支援,火炮和弹药也够。受到限制的是暗夜,天气,严寒。在进攻东山的战斗中,志愿军集结部队被美军发现,飞机和重炮攻击下,有两三百人陷于绝地,向美军投降
王毅部长
回复 284楼驫龘麤靐的帖子
查了一下长津湖之战的wiki,Marine自己的Aircraft Wing 和 navy 的几艘航母提供战斗时的近空支援,每天230多次 sorties, air Force主要是 airdrop supplies。 另外虽然Marine corps 和navy是独立兵种,但都下辖于 U.S. Department of the Nav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Chosin_Reservoir#Forces_and_strategies The UN forces at Chosin were also supported by one of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s of air power during the Korean War,[49] since the 1st Marine Aircraft Wing stationed at Yonpo Airfield and five aircraft carriers from the US Navy''''''''s Task Force 77 were able to launch 230 sorties daily to provide close air support during the battle,[49] while the US Air Force Far East Combat Cargo Command in Japan reached the capacity of airdropping 250 tons of supplies per day to resupply the trapped UN forces.
驫龘麤靐
回复 284楼驫龘麤靐的帖子
查了一下长津湖之战的wiki,Marine自己的Aircraft Wing 和 navy 的几艘航母提供战斗时的近空支援,每天230多次 sorties, air Force主要是 airdrop supplies。 另外虽然Marine corps 和navy是独立兵种,但都下辖于 U.S. Department of the Nav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Chosin_Reservoir#Forces_and_strategies The UN forces at Chosin were also supported by one of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s of air power during the Korean War,[49] since the 1st Marine Aircraft Wing stationed at Yonpo Airfield and five aircraft carriers from the US Navy''''''''s Task Force 77 were able to launch 230 sorties daily to provide close air support during the battle,[49] while the US Air Force Far East Combat Cargo Command in Japan reached the capacity of airdropping 250 tons of supplies per day to resupply the trapped UN forces.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6-16 22:42

是,我记得美帝Navy的舰队航母都要带一个中队的陆战队飞机。
t
tidewater
陆一师火力足够的,有飞机支援,火炮和弹药也够。受到限制的是暗夜,天气,严寒。在进攻东山的战斗中,志愿军集结部队被美军发现,飞机和重炮攻击下,有两三百人陷于绝地,向美军投降
Perseus2000 发表于 2021-06-16 22:33

按美方记载,长津湖陆一师的闪光点,是靠陆战队的航空兵的近地火力支援。陆一师的重炮,感觉不像啥脍炙人口的闪光点。。
重炮可能是在山路狭长队形条件下(相对平原战而言),不容易保证火炮覆盖范围,运动中也不一定容易有合适阵地。具体某个阵地能不能呼叫到炮火,可能要看造化。
不过确实没想到陆战队有这么多重炮。看二战片或史料,感觉陆战队就不咋用重炮。等到能上炮兵阵地,基本要换防给陆军了。
m
mary的小绵羊
美帝陆战队是单独军种,不隶属海军,和海陆空三军并列的 美国陆战队就是一个小号全功能军队,有自己的装甲部队,有自己的航空兵,还有自己的航母。不过陆战队在美国军队体系很受打压,被戏称为四等人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6-16 21:33

Marine 属于 Navy,可不是四等人,是上等人。
h
handan11
回复 282楼Ruth的帖子
谢谢层主更正分享炮灰的故事。灰飞烟灭不知所终。叹息
C
ChristinaW
Marine 属于 Navy,可不是四等人,是上等人。
mary的小绵羊 发表于 2021-06-16 22:59

Marine, the few, the proud~~
l
lyksj
回复 202楼itspid的帖子
第六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