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俱乐部2009年六月贴: One Two Three . . . Infinity: Facts and Spec

书老大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咱们的读书俱乐部一晃已经成立超过半年啦!!!鼓掌,撒花???

 

特别要感谢莲妈,biteni,xyin,ilovebluedkk, jolin,debbiepeng,还有俱乐部广大热心支持的同志们

希望在2009年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再接再厉,让咱们的俱乐部更加红火!!!!

 

本月楼主第二次做楼长,感谢大家对偶过去工作的支持。咱们闲话官话客套话也不多说,还是那句:大家都玩好,喝好吃好,有问题尽管问,有意见尽管提,有水尽管灌哈。
 
本月推荐书:one two three . . . infinity: facts and speculations of science

本月楼长: 凡士林

欢迎有意担任以后的月份楼长的会员踊跃报名

俱乐部考古贴: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494778

读书历史:

俱乐部2008年10月贴:

俱乐部2008年11月贴:

俱乐部2008年12月贴:

俱乐部2009年1月与2月贴


俱乐部2009年3月贴


俱乐部2009年4月贴

俱乐部2009年5月贴


推荐好书及精彩讨论目录请自行前往二至十楼观看

 

请路过的大大们改个颜色哈?
 

[此贴子已经被逃之妖妖于2009-6-2 10:05:57编辑过]
书老大
2 楼
本月推荐共读书

one, two, three...infinity: facts and speculations of science

author: george gamow
乔治·伽莫夫(1904年3月4日1968年8月20日
美籍俄裔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普作家,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创立者。

主要著作
     mr. tompkins in paperback:《物理世界奇遇记》,1965年。 one, two, three...infinity:《从一到无穷大》,1947年。 thirty years that shook physics: the story of quantum theory:《震惊物理学的三十年:量子理论的故事》,1966年。 详细介绍:161

下载link:

http://rs277.rapidshare.com/files/176626415/one_two_three_._._._infinity_facts_and_speculations_of_science.pdf

full text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onetwothreeinfin000923mbp

中文译本:
暴永宁、吴伯泽 介绍 956 957

link:
http://hi.baidu.com/silencefen/blog/item/4d22da0ac3b1dd3ab0351d75.html

===================================================================
接三楼本月讨论电梯

xyin 12357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236

成长都是有痛苦的, 虽然是坚强的走过来了, 但是现在看自己以前的路, 好像是父母看子女, 现在的自己看以前年少的自己, 总还是不忍心她受那样的苦长大。 所以忧伤。

mermaid929 12424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243

我觉得就是传达一个观念,不能为了还没有犯下的罪惩罚人,因为它是个危险的逻辑,“我可以决定你的生死,因为我相信你会危害别人”, "i am justified to kill if i'm convinced that you will kill (you haven't killed).."

xyin 12550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255

不放下,就是背着前进, 虽然旅途会更加艰辛, 也无有不可
放下, 就是轻装前行, 也无须觉得庆幸

mermaid929 12599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260

原则性的事情不要屈服,选择了屈服就不要想太多
如果因为当下被迫屈服了,但又未心甘情愿,日夜叨念,恨生不逢时,恨大志不可展,很容易愤世嫉俗,心理变态的。

jolin 12957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296

——>别人觉得自己好看不好看无所谓
——>自己觉得自己好看不好看无所谓
——>自己为自己好看了,自己赏心悦目

seal 12967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297

自己为自己好看了,真的是为了自己赏心悦目还是为了自己的自我满足,为了自己的心情愉快呢?这个心情愉快又有多少来自于自我满足呢?要知道,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没有这个悦目一说,所能感受到的只是心里反射出的一个自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30 20:09:25编辑过]
书老大
3 楼
接9楼本月讨论电梯
====================================================================

redisilence 9887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989

这是个表达方式和接受方式的互动结果
首先enen的语言——因为我个人的观念局限、找不到好听的说法——模糊得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她的动词名词、词序句序,都看不出来严格的定义,她从思想/感受到语言的转换程度很轻。
而听者方面就可以、也必须把很多关键的词按自己的经历、思想、关注点重新定义。因为没有enen的明确原意相对比,个人得到的新定义系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符合个人的风格/模式的自洽。
相比常规的“他人思想-->他人清晰语言-->双方差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方思想-->转换为自己可用的思想”这个过程,会节省很多能量和时间吧
重新定义的过程也刺激思考,而且是非常大功率大范围的思考,因为clue的限制很少。

enen^_^ 9973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998

这个东西我是这样看,有一个“理”是来自外界的,给我们的;还有一个“理”是自己的,自己拿来用的;通常这个东西的存在就是来约束我们的行为的,按照常规的也好,按照自己的也好,唯有注意到时是这样,如果一定要遵循,或者一定想要打破,那么都和“理”或者我们面对的不那么有关了,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不平了,我们需要一个东西的存在或者消失来使得我们感觉到我们自己的存在或者价值或者完整性

luoluow 10020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02

就是说,我们都是在不同方面,不同问题上的困兽,有意识,无意识的。
看似我们在和别人斗来斗去,其实我们没有意识到,
我们是和自己斗!!!!!!!!

enen^_^ 10049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05

我是这样看的。
听故事,没感觉,没想法,没有归类那是假的,但是这些都是心理活动,有发就有停,开口说话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穿到别人的鞋子里,说是放下自己去体会,实际上还是自己在体会不是;说我就说我怎么想的吧,这个就是有个人“交情”在其中了,如果不是个人关系有一道,怎么有机会让别人说他们的想法呢,又怎么会想听呢。
要是放下内心的波动和感受,很多事情的确是可以预测的,不过如果能够放下预测而是只面对当前,解决当前,于我,我是希望这样的,也是不容易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道的(当然了,有个朋友对我这种做法很不支持,他支持生命的改变,问题是生命的改变要在自己而不是他人把话都说清楚了,也不管人家是否想听,是否准备好了)。无论面对的是谁,什么情况,事情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情感,感受,这些东西在面对问题时多不仅仅是没有很高价值的,更是破坏一个人做出判断的,对,错,好,坏其实都摆在那了,选什么,怎么选,就是看个人了

concord 10064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07

还有一个问题,怎么判断“人家是否想听,是否准备好了”呢?我同意一个人要悟,要靠自己。不过很多时候,时间不允许我们等,这个时候,我很想推别人一把。其实我做ta的时候就有这种趋势,我看见学生做错了题,不仅告诉人家哪里错了,还一定要写出来他为什么错,是哪一步想错了。我想探讨一下,哪种教育方式更有效呢?

enen^_^ 10076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08

我的区分是,聊天我会说的多些,但是明确的就是想我表示意见,非常注意的。
你说给人家写出来哪里错了,如果是我,我会非常感激的,因为我需要,这不仅帮助我成长,而且这分耐心和细心是难得的。
对于怎么看出来别人是否准备好了,这个东西通过别人说话的方式吧,说了多少,修饰,掩饰了多少,我来调整我能说多少,不过这不代表对方一定会改变,对方没说很多的,也不代表对方没准备好,对方是否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这个和我没有关系,如果我这么看重我自己的话能改变多少对方,那么就根本不是在乎对方了,而是在乎我自己的价值有没有这样体现出来,不是对方需要我,而是我需要被对方需要了,所以我不支持所谓的“帮助”之说。

enen^_^ 10125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13

坚持的说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是问题,问题是觉得自己想的就是最对的,这个就是问题,而且完全没办法理解对方的做法,这也是问题,还给对方指出明确的可以改变的方法,这也是问题,至少我是这样看的,自己没有看到自己为了一点芝麻大小的事情失眠时的痛苦,只看到人家为什么不改变,这本身就和别人的生命没有关系了,而是自己怎么想的,自己怎么判断的,这个于我也不叫帮助了。
看到了对方可以做的调整为自己的生命,这是初衷,但是带有自己的情绪在其中的反复重复,就是偏离轨道了,这个时候和对方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而是自己在想什么

enen^_^ 10147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15

这是个很好玩的地方,朋友说我“选择”,我说是别人“选择”我,我始终站在那里的。
我同意前面半句,不论别人做了什么,我可以全盘接受,因为全盘的接受后,我可以走得更深,更远。后面半句怎么说呢,我就是不想不会,觉得也不应该点破人家的现状,为什么我要那么做呢?证明我看到了,不管人家是否想听?多少人不过是想宣泄(当然这也是我前面提到过的我不给予任何开启话题的机会的原因之一),多少人是希望一点点进步的,从人的内心来讲,每一个变化,一个微小的变化都是“生死”,为什么我要去推别人?这个东西是从我们还是婴儿时期就开始的,为什么妈妈们在孩子换副食时,加任何新鲜东西时如此的担心,因为生命本身在接受全新的事物时,是要调动起来自己全部的energy来接受的,这个时候也是最脆弱的时候,对于未知的,那就是面对“生死”。
我可以,我愿意接受或者常识改变,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想象出来的,所以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但是不代表别人也这么想不是,何况人都是有反复的,当我需要“姑息”自己一下,故意拖延时,至少心理上我做好了准备了,准备好去承担自己的选择了

enen^_^ 10157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16

看到阳光,给予微笑,改变循环是从自身开始的

enen^_^ 10165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17

大多数时候,一个人开口后,他/她想要的是什么,是很清晰的摆在那里的,真的想要改变自己的人,是有行动的,只是说说的人,还会坚持自己的做法,在乎,珍惜一个对话机会的人,多说几句也无妨,其他的情况下着就和盖楼房一样,放了一块砖,再放一块,人家放了一块,我要非放3块上去,那不就是我做错了?

redsilence 10279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28

现在想,我觉得政治话题最容易起情绪起冲突,是因为政治话题都是关于“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里面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我看到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更包含了一个人对理想世界的期待“我喜欢/希望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囊括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奖来啊
而且一期待一憧憬,就attach了很多感情,一碰见异议就很容易激起来

enen^_^  10310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31

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很久远以前我还是有使用过这种方式的,但是现在我应该说杜绝了,只有非常个别的人我还会这样做。
主要的原因,我想是这样,象我前面有说到过,听故事,说出故事中某些人的内心活动,预测出来他们的下一步,这些都不难,真的想“制定”一个“方案”来过了眼前这一关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不再认可这种方式了,对我来说是速食这是一方面;另一面,绕开大路不走,非要先看看下面是什么,多还是内心的阳光不够,对自己的信任不够,说的直白点,生活的快乐与否,和自己告诉自己能够面对多少还是有直接关系的。

enen^_^ 10439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44

当我们觉得我们准备好了,要上路时,内心是兴奋的,在沿途发现的任何花草都有可能被自己拿来当作救命的稻草,并且不遗余力的去尝试,更多的,这是告诉我们,我们有多么恋旧,因为我们希望我们还可以继续过去的日子,只是,只是轻微的改动一点里面其他的因素。
这是每一个人几乎都会经历的同样的过程,只是有人长,有人短,想说的是,不要轻易的就感到自己已经尝试了全部,我没有办法了,才如何。如果真的是尝试了全部,到放手,转身的那一步时,真的没有了任何再需要解释的地方了。
当我们真的在路上了时,多不再是兴奋的东张西望,昂头挺胸的显示我们有希望,我们有能力,而是稳扎稳打的向前推进,多是低着头的,因为这一路上来,我们知道辛苦,我们知道会出错,我们知道我们只有自己,所以每一步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更知道我们每向前走一步,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一步。
有效而又有帮助的方法用来做决定,可以拉一个单子,上面分开来现实状况,内心感受,对于现实的状况做与不做的好与坏;对于内心的感受做与不做的好与坏,当诚实的完成了这个单子后,通常到底自己该选择什么也就很清楚了。即便还是无法决定,而这个经历的过程也已经帮助自己的内心朝着更加的成熟多迈了一步。

冬日阳光灿烂 10479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48

我觉得是一种内心很沉静的感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亦会”拈花一笑“。

concord 10500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50

我的问题是,对待观念和大家不太一致的id,大家很多时候就砸了。我们为什么砸呢?这个思想根源是什么呢?我们是想达到什么目的,还是看到不顺眼的言论 (或者不顺眼的id)就砸了呢?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大家不会这样做呢?是什么使大家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克制呢?还有,大家在网上看到别人秀,很多时候跟贴都会夸美女,别管是不是真的那么觉得(因为一旦这个id有了什么事由,立马一堆砸砖头说不美的)。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好像不是这样的。是什么心理,使大家在网上,砸人多,唯心夸人也多呢。

jolin 10509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51

砸观念与己不一样的也许是根子里怕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自己就靠自己的理念活着的)
——这个我到想房龙的《宽容》里说到“某教对其他异教徒的迫害”的论述。
夸人是美女,美貌并不象(理念)一样对人人都有威胁的。

变量 10512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52

我现在觉得多多少少还是把两个人硬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一方的’背叛‘ 就好象是自己一只胳膊或是整个的肢体都分崩离析了 的割断了。因为一体了, 好像自己也要对对方的错误付责任一样。 就觉得不得不否定自己。 这个过程肯定是痛苦的吧。 痛苦是不是来源于此?

那么如果能够客观的爱一个人, 拿他当独立的人来爱, 会不会就能客观的对待这个分开。而不去纠葛为什么分开?

冬日阳光灿烂 10526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53
例如,我的孩子,我理智上是客观地对待分开的,也不会纠葛为什么,注定的;但十八年后,我可以肯定自己也会有”自己一只胳膊或是整个的肢体都分崩离析了 的割断了“的感觉。
从感觉角度,爱人的离开,如果是死亡,也是如此;如果是背叛,我觉得成分就不一样了,夹杂了一种来自于跟expectation不一样的surprise。

enen^_^ 10681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069

于我是这样的,我没有可同情和可怜自己的地方,我选择了,所以我做了我做的,也所以我在我所在的位置上,不满,那么就努力改变。也是同样的道理,我的字典里没有同情和可怜对别人,人真正需要的是平视而不是如此的安抚。别人想到我了,那种淡淡的感动和温暖很真实,不会有太大的波澜,但是实在,就够了。

enen^_^  11021 11029

这个东西,我说的直接点,其实感觉就是去去吧,你能把我怎么样,这是表面的感觉;深点说,既然对方如此的非要如何,可见对方的内心有多么不平静,一定要如何才能如何,那么其实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来让自己感受一下,不是非要如何自己才能如何,面对了一次,就会记住了

和人争,无所谓是对方主动,还是自己挑起,这个多是challenge的感觉,而站定了,那是own的感觉,所以第一个有50%的胜算,而第二个,我自己说95%的时候结果已经写好了

jolin 11250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125

一、如果自己清醒的坚持自己的“理”的话,她再怎么混乱都迷惑不到自己。
二、如果是要给别人看怎么驳仲妹,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的,让他人直接面对仲妹去感觉不是更好吗?如果先看了“驳论”,会不会让人家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影响人家自己的判断呢?
三、给仲妹看,会不会让仲妹更抵触这些“正确”的想法?谁都不喜欢看见一个针对自己的言论集吧。

爱蓝 11259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126

1.我觉得有不少人觉得她说的不对,但是说不上来为什么呢,当然归根结底是自己的理不是十分明确啦。
2.仲妹的话会影响人,驳她的话也会,至于怎么影响,自己取舍了
3.她可以再驳嘛,我们不能剥夺她这个权利

enen^_^ 11657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166

作为性侵犯,性骚扰者,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给予注意力,并且有耐心,设好了圈套等待别人进入他们觉得对自己“安全”的范围里;而且他们“团结”起来讨论如何可以走更远,他们交流经验,他们互相支持,他们做记录,这样他们一次次的回去再回顾时,可以随时获得他们想要获得的胜利和快感。
而更重要的一点时,这样做的人的确少数会over power他们的“对象”,因为有对话,因为有兜圈子,所以他们的目标会感到是否自己也做错了什么,是否这没什么问题,是否,是否,是否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个才真的是螺旋式的上升,我走一步,我停下来,感受一下,同时也我知道我能否走下一步,如何走下一步。
我想说的是,错的就是错的,这个没有任何可争论的;在他们联合起来想着法儿的来获取更多的无法见光的活动时,我们做了什么?责备自己,不敢面对,甚至感到为什么没有发生到别人身上?
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心理完全正常的人,但是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感到自己存在的人,心理不正常的程度已经超过了我们普通人可以想象和认知的,普通人很难想象什么刺激到了他们,什么使得他们想要做什么,什么使得他们迈了一步,是,这里有分类,是,这里有可以参照的教科书。。。但是,如果我们不能首先还给自己我们应有的快乐的生活的权利,那么不管这些事情发生过去多久了,我们依旧还是弱者,我们依旧还是“猎物”。

luoluow 12158 12159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216

拍仲妹,
表面上看,因为她的理念话语和我们大多数人相信的道德信念   相悖
其实,悖就悖呗,天要下雨,年要嫁人,随她去呗。。。。。
为啥要拍?!往深里挖,我自己,是因为潜意识里,还是有一种恐惧。
害怕我相信的东西      被她鼓吹的东西取代,被颠覆,
害怕失去对局面的控制。。。。
说到底,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 是对我相信的东西,信心不足。

仲妹的存在
时时刻刻地提醒我们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自省
如果对相信的东西 不够坚定, 那就有几种可能   
可能还是混沌地随大流 那边人多 跟那边
可能被仲妹 给拉过去    到了另一个阵营
也可能通过自省 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mermaid929 12220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222

我说两个推测。
第一个推测,人家就是来玩玩儿,逗逗你们,结果有些人还真给气的不成了。这样就不值得了。我也不讨论这种情况。
第二个推测,大家都是动真格的。那我绝对支持拍。但是拍要怎么个拍法,我前面也说了。当然可以看不顺眼就拍,大家都有发言的权利,但是当这个拍发展成了“卑鄙无耻下贱败类我操你祖宗。。”就超出了这个界限了。实际上我觉得版主没有马上控制这种行为是一个失败。天涯怎么做会不会人肉都不是一个好的参考,天涯也有人煽动,也有暴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都很容易走到不理智的极端。

最后再说说这个作人的问题。你说的没错,有些人可能有相同的观点,但是会作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对哪个audience说什么话。但是这样的人,可以说会做人,然后呢?很多人鄙视这种人的。文革时也有人有了不同的意见跳出来了,也有人看见了形势不敢跳出来了,也有人不但不敢跳出来,还赶快跟家里持此意见的人划清界限了,究竟是要执着还是要策略,没有一个标准的。

说一个跟这次事件无关的话题, “多数人的观念”也是永远在变化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坚信对的,不太对的,有点错的,错的离谱的荒谬的,都是一个时间函数。

mermaid929 12249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225

我觉得想说服然后蔑视最后铲除跟我们观点不同的人是很自然的,我觉得从进化上也有好处,但是diversity也有很大的好处,我不知道什么是最优的平衡。

mermaid929 12251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226

我觉得这不是“中国人站在日本人的角度” 而是“中国人站在观看历史的角度” 虽然again,我不知道这个史实是否正确,但这对于这样一段话都会跳脚的人,太极端了。事实上我当时re了一个mm指出了这个问题,她回我的基本大意就是,她不是因为这段话对其发飚的,而是一贯看不惯作者,即便她highlight了这个作为不是证据的证据

我想很多人都是已经对其非常不满了,所以不论其发表什么言论,都会非常的气恼,甚至有意的歪曲理解来引申出可以拍的内容,这应该不是我的imagination吧

redsilence 12274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01&page=0&star=1228

伤害/人身攻击封id这个东西怎么操作?谁来决定是不是有伤害和人身攻击发生?
如果说骂脏字/动词id亲属算是伤害、是personal,要封;而发表在现有时空下基本铁定会伤害一个群体感情的言论,因为发言者没有针对某个体、没有明显攻击词语,就不算伤害、必须给她自由
那么只能说被气着、被伤害感情了的这些人不够淡定、活该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30 20:08:18编辑过]
书老大
4 楼
本月讨论电梯

=======================================================================

teagy 18
我觉得这本书对非理工科的可能有点难度吧。不过基本上还算深入浅出的。它把时空的相对关系解释得非常好,让我把很多以前大概能理解但是没有想透想深的问题一下子融会贯通起来了。比如相对论里面的时间变慢和时空坐标系转换其实就是一个东西,真是绝了。大道至简啊。

kittypeny 53
还有一个media effect - hsph nutrition
source里面学来的。媒体总报道最吸引眼球而不是最powerful的study,而且报道的人未必真正理解其中的统计含义(quote
nnt),总是混淆lack of evidence for significant effect with evidence of lack
of significant effect。所以看着媒体报道最新的direction来改变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而不过a history of
similar studies (广义meta analysis),是很蠢的。

kittypeny 66
the more i read, the more i feel these ideas are all correlated.
randomness, black swan, freakonomics. my epi intro, and the hsph
nutrition source. these are the things i can think of so far.
辩证的态度看待new information. 我觉得so far nutrition
source里面讲的最平易,我在fitness版推荐过无数次。但是他们hsph大教授们老是改版,我每次去都找不到北。反正从前有长篇大论讲,普通人
应该如何广义上做meta
analysis来看待作为的新发现的问题。我简单说,就是,比如一个新报道说发现饱和脂肪其实对人体是有好处的。counter
intuitive, right? 那应该去搜类似study,饱和不饱和相关的都看。要看新报道的study design, sample
size, selection bias
blabla。如果不清楚的,看hsph的总结,因为作为这方面的权威总有人在一直关注新发现的。study results, weighted
by their method才是得到最后结论的正确方法。如果有25个类似study,5个under powered/flawed
otherwise, 剩余5个说饱和脂肪好,但是他们都是小样本或者causal relationship证明的不彻底(i.e.
试验设计的有问题)15个说饱和的不好,你说你相信谁呢?

xyin 116
明白了, 就是没有control 条件的话, 仅仅是a-》 b, a--> c 不能证明casual relatioship
如果控制条件所有的其他都不变, a--b,a--c 则bc之间是casual relationship. 但是不能确定谁导致谁。

kittypeny 141
所谓答案在这里:我觉得这个c对指导如何用药没有什么用。用当时的信息判断当时的状态叫诊断diagnosis,用现在的信息预测将来的状态叫预测
prognosis。c可以用来做诊断,但是对预测就未必有用。假设c就是药a本身的化学成分,而b里面不存在这个成分,吃的久在血液浓度也升高,对于
respond to a的人,血压下降,c升高,则c和血压有关联。然后respond to
b的病人,因为他们吃的是b,当然他们血液里面没有a的化学成分c,从头到尾他们的c含量都是0。那么c跟血压在这群人里面没有关联。可是在最开始用药之
前的时候,大家血液里c的含量都是一样的,都是0(假定人体里不存在这个药的化学成分)。所以c不可以用来预测病人是否会respond to
a。只能说,如果我们monitor这个c,也许c可以告诉我们病人是否respond to a。可是测血压来的更容易啊。抽那么多次血做什么?

teagy 371
生命体就是细胞 ,不管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所以,骡子是生命体。(可怜的骡子,摸摸)
http://www.panspermia.org/whatis2.htm
根据这个定义,病毒不是。但此观点也备受争议。有学者认为细胞核本身就源自病毒。
病毒处于化学物质和生命体的边界线上。
病毒有生命吗?
http://sciam.cpcwi.com/html/huanqiukexue/shengming/shengmingaomi/200807/15-1559.html

jolin 377

    
    http://www.megaupload.com/?d=m6cxnvio
 文件名:
    刘宝瑞单口相声(上).rar

    文件说明:
    刘宝瑞单口相声(上)

    文件大小:
    556.46 mb

xyin 417
我看的时候完全是从市场角度去看的, 所以主要是要理解别人对黑天鹅的反应, 而不是黑天鹅这个时间本身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看黑天鹅这本书, 是看人, 不是看事件。 黑天鹅对我而言完全不重要

kittypeny 486
我怎么觉得nnt的意思是,哪怕rare event的probability is only 1/million, 只要impact
足够大,expectation就还是driven by this rare
event。。。。randomness里面有浅显的讲概率和期望的关系,说人们总是忽略小概率事件,而忘记最终结果是由期望决定的

debbiepeng 577
因为整数和奇数偶数都可以一一对应,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跟无限循环小数一一对应。所以如果说整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可知的无限,无限不循环小数可以说是不可知的无限。这样解释inf的inf阶,同意否?

seal 708
我们从来就没有比较过点和线对不对?都是比较一组点和另一组点.
循环小数是一组点,非循环小数是另一组点. 整数是一组点,偶数是一组点.
我记得曾经有说过“无数点组成线段”这样的说法,但是用在无穷量级的比较上是不正确的。如果以这句不正确的话为基础来比较无穷量级,那么在维度空间上就没法得出概念了。

jolin 716
http://www.megaupload.com/?d=ckzatpwz
filename:
    刘宝瑞单口相声(下).rar

    file description:
    刘宝瑞单口相声(下)

    file size:
    550.65 mb

jolin 780
今天看到这个四维空间的苹果虫子比喻,刚想到佛法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古人有个譬喻,拿来解释,就把我们具足惑业的凡夫,比做一条虫,生
在一根竹里最下的一节,这根竹子,就比做三界。这个虫子,要想出来,只有两个法子,一个是竖出的,一个是横超的。竖出的,是自下至上,一节一节的次第咬
破,等到最上的一节咬破了,才能够出来。这是比喻修别的法门,定要断尽见思烦恼,才能出三界的。见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这许多的品数,就比做一
根竹子的节数。那虫向上直钻出来,就叫做竖出。”

跳出三界,是不是就是我们要穿破这个四维空间呢?

debbiepeng 1120
我理解自由面是一个可以拉伸的曲面
苹果切开以后,两半苹果的横截面中间都有一块平的表面。当我们把隧道的表面翻成正面拉成管状,这两个管的一端是原来苹果的表面,另一端就是这块平面,把两块平面合在一起,就是图e
    

jolin 1145
 五月一日,六个面, 六月一日,二个,12个面。
再加半空间半时间面,12个。24个。

jolin 1212
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

kittypeny 1253

我觉得他的黑天鹅事件很多不能称其为黑天鹅, 只能说那样的事情注定要发生, 但是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有多大的影响, 这个无法预测。
----你。。。。。。。。。。好像10几章的时候nnt也说过这个了呀。有的事件是purely
random,有的是有背后的mechanism,但是由于现实中我们只能看见表象而无法tell the 2
apart所以两者的区别只存在于书面。另外nnt似乎说虽然我们无法预知黑天鹅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出现,影响却是可以估计的。so
anticipate them and be prepared

kittypeny 1271
popular的说法我这样理解:人们天性是喜欢用cause来解释世界,增加他们自己"in control"的幻觉。we are all
human and this is unavoidable. just avoid fraudulent inferences in the
key places.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key difference between correlation and causality, as is
demonstrated by freakonomics, by nnt, by the numerous other sources in
media these days. 从前可以说很多人unaware of our own "fallacy", now we are
aware of it, even though we may not be able to carry them out in every
walks of life.

jolin 1406
我引用别人的话最主要原因还是自己说不出那么“精确”的结论。
假如让我说林语堂那句话:
一、我没那么好的语言概括能力
二、人家会质疑以我的生存年纪看见的,看到的东西不够广,引用个“己去”的人话,至少能说明这不是短时间内就存在的问题。
三、引用“权威”的话省了解释的“工作”
总结,我活得岁月跨度不够长,本身的语言能力还需大大提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5:36:07编辑过]
书老大
5 楼
windysnow 1674

i used to be a whiner, 一天到晚全是抱怨. not any more.
some thoughts:
1. my life is the result of my choice; face it and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2.
if i complain, subconsciously i put the control into others' hand;
which means i have no control and i have no power to change it.3. be thankful : for health, for education, for food, for job, for friends, for sunshine, for flowers, for grass...

jolin 1704
抱怨还是看情况的:
有些抱怨者拎不清象个祥林嫂一样到处说了,说完了人家给建议还不听,那确实讨厌。

    有些象我一样的,抱怨给老公,是告诉他,我需要安慰了。他一开始不懂,我豁拎子给他说我那儿不舒服,人还四平八稳的端坐着上网,嘴里说:哦,你不舒服呀,那你坐一会。
后来我的抱怨就变成:腰好疼啊,这个大排你帮我敲敲扁好吗,我休息一下,你敲完了我来做你最喜欢吃的葱烤大排。
人家就蹬蹬的过来帮忙了。
抱怨肯定是有目的的,希望从对方那儿得到什么反应,排除自己是祥林嫂以外,如果抱怨了得不到目的,就要改变下方式。

kittypeny 2080
俺以身作则一下,small talk的audio打算周末听完。书我看过几遍,笔记没有记完整,先贴部分。

kittypeny 2095
kp同学脾气较认真,写短文总结来了。关于 the fine art of small talk. (debra fine)
     我
看这个书是跟另外一本叫what southern women know about flirting,和7habits的public
victory,一起看的,后来又和dale carnegie的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一起考虑了一下。
     1。small talk从技术技巧方面解决了跟人讲话没有话题啊,转换话题之类的问题,作为技术学习很好。
2。flirt其实不是指男女的flirt,更是描绘了一种小女人的撒娇,和对人亲切的可爱态度。有的人可能不同意这个做法。我本人在内。但是的确亲见这样做的人得到实惠,所以打算看看有没有办法在不违反自己内心的条件下靠拢靠拢。
3。7habits这个挺有名我不用多说。从private victory到public victory,这里比较它关于于人相处的三种习惯。网上评论很多我不具体说了。
4。carnegie系列:主要是小故事和key point提点与人相处的时候避免和promote哪些行为。虽然是本老书,还是有值得学习的东西。缺点是虚伪的厉害。但是who knows,不断reinforce这些观点也许会变成自己真心的想法。
    当然这几本各有不同侧重。它们跟7habits有重大不同,就是推崇虚伪。哪怕心里不太同意也跟人虚与委蛇。7habits说的是要真诚。我本人没有找到这中间的平衡。

冬日阳光灿烂 2105
其实你看7 habits,他虽然强调内心世界的改造,但并没有完全否认技巧性的东西。我觉得,这个中间的平衡点就是open mind和宽容。
有些技巧的东西,你用出来的本意不一定是为了自身的既得利益,而是为了共同目标的实现就好了。
举个例子,那本last lecture提到的一个小故事:
教授要申请离职一年,去一个大公司当顾问,对于他来说,非常难得的机会;但对于外行的领导来说,不太容易看到这个机会对系里的益处。
不同的领导怎么处理的呢?小领导说,你这个风马牛不相及吗,不批。教授的反应是,我辞职也要去。闹到大领导那里,大领导说,你这个申请,我不太明白它的意义所在,你能跟我解释一下吗? 教授很有激情的说了一通,最后双赢。
所以我现在考虑做事情,除了考虑自己的利益外,一定会考虑另一方的利益,尽可能找到winwin的点。有时候,同样的事情,看问题的角度,甚至说话的语气不一样,起到的效果都不一样。

redsilence 2155
问题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a认为是好地positive influence,加在b身上却未必如此
爱和尊重必须同行,不然就可能落入以“为你好”而控制他人的套路
大约,可以指路,但如果对方不想走,还是得尊重他/她目前的状态和选择


redsilence 2161

    
    没有抱怨的世界的作者说得也有点问题
如果没有unsatified,那为啥要改变?为啥要停止?肯定是心里觉得unsatified了,才会想办法停止抱怨
我还是觉得只要话说出来能于事有补,就不应该算抱怨而不说,或者感到unsatified就付诸行动
总之unsatified这个感觉可以有,区别只在感觉到之后怎么做

六度 2162

     exactly。我觉得为什么要完全掩饰自己的感情和情绪?要控制不等于完全不要,很多压力和情绪不释放一样会造成心理疾病。他所说的方法,可以用来控制自己。但要求完全改变和放弃情绪(基本他就那意思),我才不想做石膏圣女。
xyin 2248

    
    喜欢宏观经济的, 可以看看这个部落格, 我是每个帖子都看的
mish
http://globaleconomicanalysis.huaren.us/
他在google的演讲。 
http://www.youtube.com/disabled/l.disabled?iurl=http%3a%2f%2fi2.ytimg.com%2fvi%2f1ykc0uoltqe%2fhqdefault.jpg&fexp=900108&rel=1&title=mish%27s+global+economic+analysis&avg_rating=4.86666666667&video_id=1ykc0uoltqe&length_seconds=3019&allow_embed=1&disabled=http%3a%2f%2fs.ytimg.com%2fyt%2fdisabled%2fcps-vfl101326.disabled&sk=fh9w9rxx0jevdy5gkdw_yzdswsm-tyimc&fs=1&allow_ratings=1&hl=en&cr=us&eurl=http%3a%2f%2fwww.google.com%2freader%2fview%2f
他曾经是工程师, 后来失业了, 后来做投资。 现在是宏观经济方面most read blog 

redsilence 2341 分享会的感受

jolin 2957
没看就拍,这是没头脑。
看了不拍,这叫懒得理会。
不看不拍,永不生气,这是“出世”。
看了不生气的去拍,这是出世又入世。
jolin 2985
时间不会治愈一切的。123无穷大说:时间也是一个长度,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只能说某事已经过去了多久,而不能说:某事已经过去多久,这事就没存在过。

选择淡忘和遗忘的是我们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的启动,为了保护我们弱小的小心灵不受伤害,大脑总是帮助我们有选择性的记忆,越是悲惨的事情越是没有记忆。

是发生在身上的事实就是事实,就算看着忘记了,但其实曾经是存在的,人的大脑虽然刻意的去忘记这些事情,但是人的潜意识不会否认事实,前因后果,当初的每
一件事都是因,这些因决定了现在和将来的果,当果出现的时候,就会逼迫我们去面对曾经的事实。如果不愿意面对,那么会有一些心理后果出现。

以上论述是我看了《24重人格》的心得。
冬日阳光灿烂 3230
在我看来,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父母是怎么在有意无意中伤害孩子的。

因为东方文化根植的“孝”道,作为孩子角色的我们是不允许指责父母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然而,任何长期的亲密关系中,都会出现冲突,伤害这样的负面情绪。这样的情绪如果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处理,关系的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并进一步协调发展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

遗憾的是,在父母与子女这种天然的无从选择的亲密关系中,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能给出正确的指导方向;在时代的局限中和功用主义的指导下,更是有意在本就不平等的“父强子弱”的基础上,打造出了“完美父母”的神话世界。

更糟糕的是,“孩子”长大成人后,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的背后,都有着家庭影响的影子。

《中毒的父母》是帮助孩子正视曾经受到的伤害,因为只有面对,才能解脱。

jolin 3271
伤害这个东西,无论是父母是圣人或是牢犯,只要是父母,就肯定对孩子有伤害的。
这些书,提醒我们的是:
对父母来说:尽量多明白一点知识,尽量减少有意伤害孩子。伤害了,父母自己也要面对给予孩子的伤害,小孩子其实怕的不是伤害,怕的是明明伤害了,父母还否认,这会让孩子无从适从,让事态进一步扩大。
对孩子来说:同样是尽量多去明白一点知识,不要一昧的怪责父母,也不要一昧的包庇父母,事实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什么,即不扭曲也不夸大缩小。
接受伤害的事实,并且提醒以后自己不重复父母的伤害,就行了。究因不究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3 15:21:23编辑过]
书老大
6 楼
xyin 5322

我不完全同意。具备了很多条件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是是不是我们就do nothing?
同样的机遇和机会, 降临了, 有的人就抓住了, 有的人就没有抓住。 有的人想抓, 没有技能和心理素质去抓。

所以我觉得今天的这些, 都是“时刻准备着”。 哪怕这一辈子, 只有一个好机会降临给我, 我准备好了, 就抓住了。 实在一辈子很忖, 没有机会, 我也没有浪费, 这个过程我也完善了自己。

    

kittypeny 5336
我今天不断犯nnt说的另外一个错误,confirmation bias不断试图用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试图用反例推翻

kittypeny 5908
hsph nutrition source
http://www.hsph.harvard.edu/nutritionsource/what-should-you-eat/

    
    jolin 6428
上次理财版的活动贴子我觉得有几个挺不错的。

说到理财,我的观点和中医似的,没有标准答案和标准做法。
每一个人的理财方案都应该和自己的、自己家的情况结合起来。

因为现在赚钱的渠道多,所以理财也是五花八门,对个人不是从事金融或财务专业的人来说,没有必要把理财这一箩筐的东西全弄清楚或全都抓上。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方面。

对不是金融或财务专业的人来说:

一、保证身体好,这是理财根本。
二、学一门能赖以生存的技能,任何动荡年代和经济危机中不怕裁员不怕没饭吃。
三、小心处世和做人,不出或少出差错和事故(比如交通事故),这就是赚了。
四、稍微了解一点理财知识,就我觉得,《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上常讲的那些知识(是知识,不是忽悠的部分)就够用了。
了解理财知识不是自己去动手理财,而是为防止被人骗。
五、多去打听口碑好的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帮助自己理财,虽然这会被收中介费,但省去自己很多精力,收入大于付出就可以考虑。
六、买一些能应付日常生活的生命财产健康保险,这是对家人的负责。
七、坚持只用自己或自家多余的不影响生计的钱去理财。别告诉我说把本来准备给孩子读大学的钱拿去炒股票了。

ilovebluedk 6622
隔壁在讨论活着的意义,有人认为既然人总是要死的,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最后不都是一场空?但是根据我们本月月书,活过然后死了和从来没有活过显然是不一
样的。曾经活过然后死了,活过这件事是永远存在于四维时空坐标里的,就像我们路过一片美丽的花园,虽然你已经走过去了,但是你知道这片花园实实在在的存
在,就在你的身后。我们死了以后,总是有人知道我们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如果能像美丽的花园那样留下一些美好,真是此生无憾了...

    
concord 6660
如果你care别人,帮助别人,成了习惯,就不是虚伪,就不觉得累了。
      
     我不是说一个人要牺牲自己,天天绕着别人转。而是说,很多时候,帮别人就是举手之劳,不用太费神。帮别人又不是为了换个好口碑,或者是为了有求于别人,看别人开心自己也高兴呀,跟虚伪没关系呀。
concord 6690 你这个,和我说的,不矛盾。对人好,和对人非常好是不同的。做人要有底线,人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才有精力帮助别人。如果是举手之劳,不熟悉的人我也会
帮。如果很费时间和精力,我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是不是拒绝,哪怕对亲人,我该拒绝的时候一样拒绝。帮别人不是做活雷锋,好人不是不分主次的烂好人。
jolin 6837

    
    lying on the couch中英文都上传到kp建立的gmail仓库里了。
redsilence 7091
来有个本地的讲brain storm:怎样准备speach呢?brain storm and write down all the ideas
u can come up. then see around which one u can actually build a speach.
讲得很清楚、很流畅,气势也不赖,后来知道这人是个作家呢,刚参加的时候畏畏缩缩的。看来练习还是有希望的呀
redsilence 7092

另一方面,如果总想着在他人、孩子身上延续自己的价值,会不会容易把他人、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会不会对他们有所期待(记住“我”、受“我”影响)?不容易失去对独立个体的尊重么?如果他们选择和自己“价值”方向不一致的路、或者又怎么样呢?
以前我跟人说,经典都没有续集,所以尽情地活、活成经典,寄希望于在别人身上比较难。
当然不是说就对人吝惜热情和帮助了,只是不在这上面附加任何东西
冬日阳光灿烂 7550
http://typelogic.com/

windysnow 7635

    
    parenting is a journey : young parents learn and grow mature together with kids.

jolin 7713
最美好的青春不干这事,也会干其他事,有谁青春是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呢。
回头看看,多多少少都有点小遗憾。

concord 7742
性教育呀。目前我的教育是:妈妈肚子里有小房子,妈妈肚子里还有卵细胞,爸爸的小蝌蚪游啊游,碰到了卵细胞,很开心,就和卵细胞一起搬到小房子里住。然后
卵细胞长成胚胎,还长出了带子,叫脐带,脐带把营养从妈妈身体里运到胚胎里,胚胎就靠这个越长越大。后来胚胎变成了小baby,
baby的带子被剪断了,以前带子的地方成了肚脐眼

变量 7745
要是问你小蝌蚪那儿来的, 我怎么没有呢?
小蝌蚪怎么游到妈妈的小房子里面去的?

concord 7755
你可以告诉他,他有小蝌蚪呀,都储存在身体里了。可是,他得长大呀,西红柿还得长大才能结果子呢,不能刚长出芽来就有西红柿吧。
     小蝌蚪,摇摇摆摆游的呀,用尾巴找平衡。要不,咱们看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
jolin 7885

据我所知,美国青少年中吃大麻的不少,但是每个吃大麻的都犯事了儿吗?

同样喝酒,国内酒是随便买的,所有喝酒的青少年都出事情吗?

    

13、4岁如果身体发育成熟了,那带安全套也是保护自己,带了没什么不好。

    

家长只能从小一点一点的去教孩子如何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并且学会控制欲望。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比家长去控制孩子的欲望更重要呀。

防永远是防不住的。 
    


jolin 7929 7930
如果说,在“毒品”和性面前,有些人能够从容的掌握这些控制这些,有些人会沉迷于这些。

冬日你有可能担心的就是,毒品和性导致了多少百分比的负面,所以,你比较害怕这个“负面”出现的概率。


么我是积极的想法,我认为我给予我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教育、足够的父母爱、正确的引导等等,在这些前提下,我对我的孩子的面对这些诱惑,能不能被
诱惑所制服而走到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反面去,我的答案是:不会的。我有这个信心,我的孩子应该不会走到那个“负面”的百分比里。

我们以前不止一次讨论过,人生两次命运,一次投胎在什么样的父母家中,一次自我意识的觉醒。

    

对未成年未开窍的人来说,前半生的命运可以说是父母给予的,这时候父母的责任重大,身为父母有必要殚精竭虑为儿女考虑更多和负起责任。

    

但是父母是不可选的,前半生的命运可以说是不可改变的,但是开窍有意识后的生命得自己负责了。

    

我为孩子打好基础,而孩子成人以后的命运将是她自己的事情。

    

我的意思是,我尽到我做父母的责任后,孩子将来的命运我真的无能为力,要看她自己的造化如何,有无智慧。人上人也好,狱中囚也好那都是她自己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担心太多了,假如你认“命”的话,更没必要忧心忡忡。

假如不认命的话,尽好父母的责任即可。 
    

冬日阳光灿烂 7931
不,我害怕的是,毒品和性出现的时机,因为这个我不能把握,要给孩子空间,这些东西就不可能尽在把握中。

那么我的孩子在这些出现的时候,有没有ready呢?

是要有足够的心智去尝试并自己制服它,还是有足够的心智去抵制这种诱惑?我的困惑在这里。

jolin 7933

时机有什么好担心的?ready不ready不在于时机,在于孩子骨子里的灵魂,家庭的无时无刻得的教育。

冬日阳光灿烂 7935
灵魂是需要成长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啊。

而且这个无时无刻的教育,也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啊。

windysnow 7967

    
    一切答案都在人心里。

人要开悟,得自己体悟。看经典听开示那都还是别人的。我们要说服成年人,基本没戏。就算人家辩不过,心里也还是不服。所以我放弃争论。
另外,语言文字的power毕竟有限,感受,还有潜意识都比reasoning有力的多。希特勒是一流的演说家,人家appeal to emotion. 这个政治家用得拿手

我现在觉得有效的,就是以身作则去感化,而且要心中有爱,不带judge;另外就是合适的时空,引导人家自己悟。

看游记了,还是要亲身旅行。人生有时亦然,有了一些经历,才成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3 12:27:28编辑过]
书老大
7 楼
concord 8084

请教concord mm一个问题,一个脾气倔的人怎么才能克服不肯说对不起这个毛病呢?

要让这个脾气倔的人意识到,说对不起,不意味着丢面子,不意味着对整个人的否定。谁都有出错的时候,说对不起表示自己认识到了错误,是好事,不仅不丢面子,还会让人觉得这个人很大度。
就好比,一个人把别人撞倒了,还死活不肯说对不起,那叫没礼貌,不叫有骨气。如果这个人马上把人扶起来,说对不起,是我不好,你没事吧,我带你去医院看看,我下次一定走路多看着点儿路,那别人会觉得这个人有涵养,也容易原谅他。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让这个人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是瑕不掩瑜。

变量 8101
我一般说对不起, 都是针对自己态度。这个可以break ice. 然后开始沟通。
然后两个人沟通, 其实大部分情况没什么对错, 就是misunderstanding 比较多。 我不太碰到蛮不讲理的人。一般这种人, 我接触一次, 下一次就绕道而走。 一般情况下, 都是两个人说着说着理解错了。 最后就两个人相互道歉说对不起。

    

teagy 8103
我觉得平时就要经常沟通,看看对方的想法是什么样子,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在离决策尚早的时候是比较容易心平气和地互相陈述理由的。
不要等到问题迫在眉睫了,才咣当发现原来对方想法跟自己差那么远,那个时候不吵都难,而且各执己见,很伤感情的。

concord 8104
我觉得平时就要经常沟通,看看对方的想法是什么样子,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在离决策尚早的时候是比较容易心平气和地互相陈述理由的。
不要等到问题迫在眉睫了,才咣当发现原来对方想法跟自己差那么远,那个时候不吵都难,而且各执己见,很伤感情的。

concord 8115
你在美国是外国人,你的母语不是英文,你为什么怕呢?
    
    
    
     先告诉自己,没人期望你是完美的,所以,说不好英文,别人不会看低你。
然后,告诉自己,没有人是完美的,所以,说不好英文,自己也不要看低自己。
    
     第三,告诉自己,就因为这个,不敢说英文,所以英文也没提高,才应该,pia自己。
    
     第四,赶紧出门跟人用英文聊天去。
windysnow 8119
我们家都死不认错,我以前从不说对不起。现在总结,大概这几点:
1  认为自己对;或者说把对跟自己的尊严/价值混淆。这个concord 讲得很清楚了。
 2 潜意识里坚持原则(对错)很重要。结果赢了理,输了人。去掉这个假设,把感情和睦放在更优先级,就容易说sorry了。像xyin, concord.
 3 认为事情非对即错,二元对立思想严重。这在某些大是大非问题还好说,拿到家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deadlock。
 大家想想为什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认为自己对?
    

    
concord 8140
首先人是很主观的动物,每个人是通过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就好像加了一层镜片,这层镜片其实有扭曲作用,所以,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我们其实都有美化自己的趋势. 
    
     另外人是情绪化的动物。一旦被别人的错误,以及被别人的态度所激怒,这层镜片就不仅是扭曲,而是有过滤和放大的作用。过滤掉对方的优点,放大了对方的错误,因为对方的错误太大了,把自己的错误挤出了画面。
windysnow 8149
as i posted last night, 一切答案都在人心里。人要开悟,得自己体悟。
看经典听开示那都还是别人的。我们要说服成年人,基本没戏。就算人家辩不过,心里也还是不服。所以我放弃争论。
另外,语言文字的power毕竟有限,感受,还有潜意识都比reasoning有力的多。希特勒是一流的演说家,人家appeal to emotion. 这个政治家用得拿手
我现在觉得有效的,就是以身作则去感化,而且要心中有爱,不带judge;另外就是合适的时空,引导人家自己悟。
看游记了,还是要亲身旅行。人生有时亦然,有了一些经历,才成长。

windysnow 8233
我们禁锢了自己的思想。
我们往往找到一个表层答案就停下,实际上更深的原因还没浮出来。
继续往里挖是痛苦的,因为要面对真实的自我,多年来坚持的信念,价值,(important part of life, 那些我们以为等于自己identity的东西),检查,修正甚至否定。这是凤凰涅磐的过程。

teagy 8263
...好像扯远了。我觉得吧,不需要让大条的人非得理解你的思考轨迹,理解为什么那些琐碎对你就不是琐碎,只需要让他尊重你的思维特质,认识到既然这些东西会让我老婆心潮起伏,那就不能等闲视之,然后跟你商量看看要怎么办,而不是在那儿争论到底这些琐碎应不应该算琐碎。

windysnow 8321
我狠点砸:
说白了,就是把自己当根葱。认为问题都是别人的,自己不需要改。
不愿往深检视自己,缘于恐惧。害怕承认自己以往的"错误",自己的选择.不愿面对这一切的根源:就是自己需要为生活中的"苦"负责。
历史会一次次重演,直到人能觉察,觉悟,修正自己,打破cycle

concord 8506
做人的真,我觉得,我力求真诚对人,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我的真心话,都是实话。我不喜欢阳奉阴违,但我同样不喜欢有人打着心直口快的借口,来说很mean
的话(这里我不是指“离”这种话,而是,看到别人有了难,还说人家做了坏事是报应这种情况)。我觉得,如果心直,口快也无妨。就怕心mean,
那口快就伤人了。所以,要想真,得修心。

luoluow 8523
如果我们都修心养性,不去计较,平和待人,那么很多人做事,就不会有顾忌,不会有约束。
就好像说,不judge。那么,找小三的人,我们也不会去谴责,因为那是私事,我们没有资格和理由去评判。
那整个社会都缄默不语的话,这种行为就不受到任何约束,结果会怎样呢!!!!!

concord 8525
我觉得,你误解了修身养性的含义。
    
     不去计较,平和待人,不意味着没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不judge别人,和不谴责不符合道德的行为,不制裁违法的行为,是两码事。
jolin 8526 修心养性,不去计较,平和待人不意味着忍让和容忍“恶”
一方面,用修心养性的宽容心去感化“恶”,这是菩萨低眉。
一方面,面对“恶”还要带来更多的恶的时候,就需要金刚怒目,使出霹雳手段。
两者不矛盾,都属是修心养性。
jolin 8550
中国古人的修身养性还包括: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以天下之忧而忧

我们虽无先哲的能力能够心想“天下”,但是爱自己和爱自己所爱的人,这还是可以的。
如果自己的家人或亲友在面对“恶”的时候,当然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或者自己的家人或亲友要开始作“恶”,这时候也要去阻止。

jolin 8566 嗯,在修身养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内心会强大起来。
拥有强大内心的人,他/她所做的事情不会去因为“对方”、“他人”的喜好而去做事。
他/她做事会根据自己内心己定的原则、长时间培养的习惯去行事。
通常不会被外界或外人的情绪随便影响。

他/她做事是根据这件事有无必要性而去判断,而不是,
我做了这件事,你竟然还不感激我,我以后就不做了。
也不是说,我做这件事,得到你的表扬,所以我以后还做更多的事来博取你的表扬。
concord 8595
讨论个问题。
    
     我觉得我是属于好为人师型,老是想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谈谈。我一般采取的办法是举例子,找别人熟悉的例子,来类比。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是这种办法大家觉得有效果呢?还是提问的办法有效果呢?还有没有其它有效的办法呢?
    

redsilence 8631 其实吧,我刚想到,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诅咒/惩罚”使坏人改变,有多少是希望天下大同、又有多少是希望自己将来能省点心/多些安全感呢?是不是还是把内心的平静寄托在他人的行动上了呢?
说到底,改变自己还是比改变他人容易那么一点点。。
redsilence 8642 我觉得分人,因材施教嘛
有人喜欢想、能想,非常适合;有人不喜欢想、一时想不到就没耐心扔一边了,不大适合 还有人好奇、喜欢collect别人的想法,老被问又掏不出对方的想法来就怒了
]不过目前我还是倾向距离类比型,好像大部分人都容易理解、适用范围比较广
concord 8727 你说的单纯,指的是心灵的单纯,还是大脑的单纯?我感觉,心灵的单纯,是纯净的感觉。大脑的单纯,就是少根筋了。
    
     我理解的谦卑,是一个人,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愿意改进自己,随时愿意聆听不同的声音,随时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美好的事物,哪怕是一草一木,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生灵,也有可以学的东西。这不意味着,这个人不肯定自己的成绩,跟别人客套着说自己不行。
    
     我理解的自满,不是指一个人,说话不谦虚。有的人,虽然嘴上说哪里哪里,其实心里却很自满,因为心里太满了,满得容不下不同的声音,听不进不同的意见。
luoluow 8738
首先,不要太逼自己。也不要太责怪自己。
你不愿看那个书,肯定有你不愿看的原因。不愿看,就把书合上,心里想想,为什么不愿看。。。。。。
你觉得自己应该看,那,又为什么应该看。。。。。
最后,问问自己,将来想要干什么。想要从中得到什么。
单单就是一个工作,还是为了经济和身份上的独立,为了养家,为了自己的快乐,enjoy 自己的工作。。。。。。。。。。。。。。。。
在国内,可能再起一个职业,不太容易。但是,在美国,只要你想干,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尤其在你相对来说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的情况下。
等你想明白这些问题了,答案自然就会安定在你的心里了。
那时,你再去看书,就不再是被动被迫的了。而是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未来奋斗了。
redsilence 8831 大概因为自己看到感觉到了、受影响、在乎了,结果自己认为重要的人没感觉、没共鸣、不理解、不相应注意。你比如宝玉和黛玉吧,不是说敏感就在乎一些没理由的事情,就是那他们的关系和风格作个比方:
假如黛玉因为宝玉的某些举动生气耍小性了,宝玉全没反应、或者看出来了给一句“你怎么净想这些没用的阿”,黛玉就会先纠结宝玉不在乎自己、再纠结自己的感觉是不是真的不对/没用、再纠结自己干嘛这么多感觉让自己这么不爽还得费劲deal with it,etc
痛苦是因为看到太多,结果以自己当下的能力看不明白看不透deal不了阿。
jolin 8998 她这次说话是不严谨了。
a觉得不快乐不幸福,要争取什么什么。
然后有人劝a,b家也有不痛快的事,你就算了吧。
b家有不痛快的事就代表a得忍受自己家不痛快的事么?
本来事情是a家的事,非得把b拉出来说服a,这是牛头不对嘴。
应该分析的是a为什么觉得不幸福不快乐,a怎么解决自己的感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6 4:01:32编辑过]
书老大
8 楼
冬日阳光灿烂 9047
一般谈要不要孩子,我从来不说话,因为是个人观点,彼此尊重就好了;你说到这个,我真的忍不住要举手同意了。老话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我倒是,养了孩子才知道,这个过程对我的人生有多么大的改变,我从养孩子这个过程得到的,远远大于我“所谓”的给她的恩情。



jolin 9054
我跟父母较劲是因为觉得我没有做过对不起父母的事,为啥人家父母对孩子那么好,我家的父母对我这样?
还有就是疑惑: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棍棒之下出孝子,父母都是为儿女好。。等等
不过,后来我知道,孔子并没有说过以上这些话,孔子说的是:父慈子孝——这是一个先后关系,先父慈而子孝。
“老而不死是为贼”,老了没道德不象话的并不值得尊重。
汉  刘向还说: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古久前的儒家文化还是讲究一个前因后果,而不是一昧的提倡“愚孝”。

如果说后来演变成父母永远是对的,父母对儿女永远有恩,那可能是为了稳固投资保证整个社会的养老系统稳定的而创造出的一种理论依据。

不过,于我们来说,纠缠过去没有必要,新生命的出现永远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历程碑,新生命所带的激烈震荡不压于一场革命。

jolin 9063
重新贴段这个:
by 武志红博客

和稀泥=转移注意力


jolin 9066

内心强大和自信心过分膨胀的区别我认为在于:

一、内心强大的人虽不会轻易被外界所影响,但决不会去拒绝除自己认定以外的看法。

更不会只认为自己认定的就是“对”的。

二、内心强大的人不会轻易去judgement外界的对与错,很多时候,事情是立体三维的而不是扁平二维人只有两面。

内心强大的不会因为只看到一面而去拒绝所有其他面的事实。

三、内心强大的不需要通过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维护自己的论点,拼命的说服别人,其实还是自己对自己论点不够有信心的投射。

luoluow 9125

那,放眼望去,我们都是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呢。

只不过,每个人,在不同的方面,不够强大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push button。

得道成仙的人,才会对所有的人和事,一笑了之。

凡夫俗子,就会为世事沉浮,烦恼伤神。

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人事了。

对吗?

    

concord 9126

确实一个例子不能完整说明一个道理,但是,我们侧重的是其中相似的地方。别人找出反例来驳斥,是好事,说明对方思考了,对方看到了这个例子有别于这
个道理的地方。我们应该肯定这些不同的地方,然后,跟对方一起讨论相似的地方。如果对方一驳斥,就再举另一个例子,就是我说的,顺着对方思路走,给带沟里
去了,就陷入了死循环。类比的精髓就是找相似点。

    
 

    
“讲一个道理说一个事情,尽量不要举旁例”,这个感觉和只让孩子
让看书上的定义和定理差不多,孩子说看懂了,可能一做题又不明白了。一遇到实例,可能又不知道怎么用,这是因为,没有掌握定义和定理的精髓,被细枝末节遮
蔽了视线。我觉得,用举例子的手段,让对方了解哪些是精髓,会有助于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concord 9128

我有一个想法,是有关表达和对问题的理解的。

    
    
嗯嗯看问题的深入,大家有目共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
感觉,她的文字不太好读懂。我建议,你们谁有嗯嗯语录的,弄几段出来,大家用自己的话重新复述一下,然后大家来评价哪些复述贴切,哪些复述更好理解。我感
觉,如果别人觉得复述不贴切,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两个人的理解不同,还有就是理解虽然一样,用词不够贴切。这样的讨论,会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和提高语言
表达能力。

    
    
大家复述了之后,下一步还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大家觉得这样做怎么样?

windysnow 9167

我也困扰了很久,也是一直试图分析出来究竟,未果。这两天跟大家思想碰撞,突然跳出一个念头----------------条条大路通罗马啊,我干嘛一根筋非得横着咬出来?


想支配行为,行为也影响思想,互为因果啊,这也是我们为啥要来人世体验。有时候从思想上没法突破,可以暂时放放,从行动上突破啊。实际上,行动上有了突破
之后,思想往往突飞猛进。以抑郁症为例:实践显示运动,养宠物花鸟可以不同程度减轻抑郁。更有趣的一个实验:让抑郁症的人每天对着镜子大笑若干时间,疗效
显著。积极心理暗示,潜意识疗法,还有很多心理治疗,用的都是这个思路。

回到我们的问题,我现在想到的行动方案:不妨暂时放弃完美主义,对自己说只要做10分钟就好,或者只要看完第一章(可以给自己设个小小奖励)。以我过去的经验,一点小小的做到,会给心理积极的正反馈。积累一点点的做到,养成习惯,很可能哪天思想就豁然开朗了





jolin 9242

说出来,有人赞同并是同道,这是件有缘份的事。

说出来,有人不赞同但愿意互相思想碰撞一下,那是件多开心的事。

说出来,有人不赞同也不愿意看一下,我们也没有损失的,毕竟在说的过程中,自己已经得到了乐趣。

teagy 9264

    
    我把刚看完的siddhartha上到club里了。是zt推荐我读的,英文非常的平易,但是语句流畅优美。全书讲的是一个印度男孩siddhartha心灵成长,孜孜追求对生命的彻悟的精神旅程。

书的最后,是siddhatha与儿时的伙伴govinda的对话。当govinda向siddhatha请教如何达到彻悟,为何自己穷其一生都未能达到siddhatha的境界。siddhatha说了一段让我深以为然的话:

"perhaps that you're searching far too much? that in all that searching, you don't find the time for finding?"

"when
someone is searching, then it might easily happen that the only thing
his eyes still see is that what he searches for, that he is unable to
find anything, to let anything enter his mind, because he always thinks
of nothing but the object of his search, because he has a goal, because
he is obsessed by the goal. searching means: having a goal. but finding
means: being free, being open, having no goal. you, are perhaps indeed
a searcher, because, striving for your goal, there are many things you
don't see, which are directly in front of your eyes."

修行对我们的目的,就是不要被自己盲目追求的事物所奴役,而忽视自己已拥有的,禁锢自己的心灵。

enen^_^  9275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21 21:16:00的发言:

        嗯嗯,你在太好了。

如果发现配偶无意识的, 或者潜意识的有某种恐惧, 有什么好的approach么? 现在和大家讨论, 觉得尊重这个恐惧是一个好的开始。 然后就不知道了。

     我个人一下子的反应,还是时机吧,时机很重要,为了做而做的事情,通常这里面为了自己的成分要大于为别人,而最终这个结果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有朋友说过,如果看到了就应该指出来,或者说完整,我说,想要改变的人,会问对的问题,“水到渠成”就是这个感觉吧
    
t
teal
9 楼
每次俱乐部的贴那么长,我怎么感觉没找到跟书有关系的口水,呵呵。楼爬起来累死了。
x
xyin
10 楼
 yeah. 新楼开了

凡士林辛苦了。
x
xyin
11 楼
以下是引用teal在2009-6-1 7:26:00的发言:

    
    每次俱乐部的贴那么长,我怎么感觉没找到跟书有关系的口水,呵呵。楼爬起来累死了。
    
跟书有关系的都在第一页的电梯。。。 楼里面我们的水比较多
s
seal
12 楼
以下是引用teal在2009-6-1 7:26:00的发言:

    
    每次俱乐部的贴那么长,我怎么感觉没找到跟书有关系的口水,呵呵。楼爬起来累死了。
    
钻石都是藏在沙子里的啊
d
debbiepeng
13 楼
Cong!
k
kittypeny
14 楼
我来了我来了~~~~~~~~~~~~~~
b
burlington3
15 楼
我来报道, 在看中文版, 英文图书馆没有。准备去买一本。 我怀疑我能否看懂呀。
------------------
t
teagy
16 楼
恭贺新楼开张。



我觉得这本书对非理工科的可能有点难度吧。不过基本上还算深入浅出的。它把时空的相对关系解释得非常好,让我把很多以前大概能理解但是没有想透想深的问题一下子融会贯通起来了。比如相对论里面的时间变慢和时空坐标系转换其实就是一个东西,真是绝了。大道至简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 9:05:37编辑过]
爱蓝
17 楼
 晾晾我的新衣服
s
seal
18 楼
以下是引用teagy在2009-6-1 9:04:00的发言:

    
    恭贺新楼开张。

我觉得这本书对非理工科的可能有点难度吧。不过基本上还算深入浅出的。它把时空的相对关系解释得非常好,让我把很多以前大概能理解但是没有想透想深的问题一下子融会贯通起来了。比如相对论里面的时间变慢和时空坐标系转换其实就是一个东西,真是绝了。大道至简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 9:04:40编辑过]

    
谁能818加莫夫其人啊,他写过好多书,是不是都是科普读物之类?
t
teagy
19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06:00的发言:

    
     晾晾我的新衣服
    
hehe, kk...
x
xyin
20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06:00的发言:

    
     晾晾我的新衣服
    
你谁呀。。。。
爱蓝
21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9:14:00的发言:

    
     你谁呀。。。。
    
这么明显的新衣服嫩也没看出来我就等着seal来雷你了
k
kittypeny
22 楼
xyin估计没睡醒
x
xyin
23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15:00的发言:

    
     这么明显的新衣服嫩也没看出来我就等着seal来雷你了
    
好好的为什么要换衣服呀
爱蓝
24 楼
以下是引用teagy在2009-6-1 9:07:00的发言:

    
     hehe, kk...
    
还是teagy记得我啊
t
teagy
25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9:14:00的发言:

    
     你谁呀。。。。
    
J
Jolin
26 楼
拖着daycare强大的病毒感染体来说声早。
六一快乐。
爱蓝
27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9:16:00的发言:

    
     好好的为什么要换衣服呀
    
想搞个中文id嘛!
J
Jolin
28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06:00的发言:

    
     晾晾我的新衣服
    

来个特色头像。
爱蓝
29 楼
以下是引用Jolin在2009-6-1 9:18:00的发言:

    
    拖着daycare强大的病毒感染体来说声早。
六一快乐。

    
真可怜,抱抱

你娃今天去daycare了吗?
爱蓝
30 楼
以下是引用Jolin在2009-6-1 9:19:00的发言:

    
    
来个特色头像。

    
要发10个帖子才能换头像
t
teagy
31 楼
以下是引用Jolin在2009-6-1 9:18:00的发言:

    
    拖着daycare强大的病毒感染体来说声早。
六一快乐。

    
jolin早,大人孩子都节日快乐哈! 祝你们早日康复,生龙活虎!
s
seal
32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06:00的发言:

    
     晾晾我的新衣服
    
没有旧的好看
s
seal
33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9:14:00的发言:

    
     你谁呀。。。。
    
你成天爱呀爱呀地叫,真是叶公好龙
J
Jolin
34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19:00的发言:

    
     真可怜,抱抱

你娃今天去daycare了吗?
    

没去,在家闹死了,吵着要出去。
J
Jolin
35 楼
以下是引用teagy在2009-6-1 9:20:00的发言:

    
     jolin早,大人孩子都节日快乐哈! 祝你们早日康复,生龙活虎!
    

谢谢
快点好起来,我又可以做自己的事了。
x
xyin
36 楼
以下是引用Jolin在2009-6-1 9:18:00的发言:

    
    拖着daycare强大的病毒感染体来说声早。
六一快乐。

    
摸摸, 好好休息
爱蓝
37 楼
以下是引用seal在2009-6-1 9:22:00的发言:

    
     你成天爱呀爱呀地叫,真是叶公好龙

    
x
xyin
38 楼
以下是引用teagy在2009-6-1 9:17:00的发言:

    
    

    
扁你
x
xyin
39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16:00的发言:

    
    xyin估计没睡醒
    
你没去驳斥一下那个哈佛mba 的帖子

哈佛mba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boardid=331&topicid=593630
s
seal
40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15:00的发言:

    
     这么明显的新衣服嫩也没看出来我就等着seal来雷你了
    
你说暴雨天,她爬到树顶上,这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么
爱蓝
41 楼
以下是引用Jolin在2009-6-1 9:22:00的发言:

    
    
没去,在家闹死了,吵着要出去。

    
看来精神还不错,还有力气闹
x
xyin
42 楼
以下是引用Jolin在2009-6-1 9:22:00的发言:

    
    
没去,在家闹死了,吵着要出去。

    
可怜的娃
s
seal
43 楼
新楼开张,就我和三宝妈灌了一瓢和新书有关的水,还没人答我,真是汗死我
k
kittypeny
44 楼
我没有驳斥能力,自己都未必真正想清楚了,没组织好思路,不知道如何反驳。。。。。。
x
xyin
45 楼
以下是引用seal在2009-6-1 9:24:00的发言:

    
     你说暴雨天,她爬到树顶上,这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么
    
这个月我不理你了。。
k
kittypeny
46 楼
这个帖子弱点太明显了,over fitting, mistake correlation with causal effect,看了4本书这些东西都不值得驳斥了。。。。。
爱蓝
47 楼
以下是引用seal在2009-6-1 9:25:00的发言:

    
    新楼开张,就我和三宝妈灌了一瓢和新书有关的水,还没人答我,真是汗死我
    

    
书是kp推荐的,估计她知道
x
xyin
48 楼
以下是引用seal在2009-6-1 9:25:00的发言:

    
    新楼开张,就我和三宝妈灌了一瓢和新书有关的水,还没人答我,真是汗死我
    

    
s
seal
49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9:25:00的发言:

    
     这个月我不理你了。。

    
你连心版都忍不住不逛,你说你忍得住不理我么
s
seal
50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26:00的发言:

    
     书是kp推荐的,估计她知道

    
呼唤KP
k
kittypeny
51 楼
还有一个media effect - HSPH nutrition source里面学来的。媒体总报道最吸引眼球而不是最powerful的study,而且报道的人未必真正理解其中的统计含义(quote nnt),总是混淆lack of evidence for significant effect with evidence of lack of significant effect。所以看着媒体报道最新的direction来改变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而不过a history of similar studies (广义meta analysis),是很蠢的。
爱蓝
52 楼
以下是引用seal在2009-6-1 9:27:00的发言:

    
     你连心版都忍不住不逛,你说你忍得住不理我么

    
雷雷更健康,她好咱也好
k
kittypeny
53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26:00的发言:

    
     书是kp推荐的,估计她知道

    

sorry what question? i didnt see it
x
xyin
54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28:00的发言:

    
    还有一个media effect - HSPH nutrition source里面学来的。媒体总报道最吸引眼球而不是最powerful的study,而且报道的人未必真正理解其中的统计含义(quote nnt),总是混淆lack of evidence for significant effect with evidence of lack of significant effect。所以看着媒体报道最新的direction来改变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而不过a history of similar studies (广义meta analysis),是很蠢的。
    
我就是想听这个。。 谢谢。。
O
OrangeSeed
55 楼
我要加入六月读书的大军!
请问那里有电子书下载吗?多谢!!
爱蓝
56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28:00的发言:

    
    还有一个media effect - HSPH nutrition source里面学来的。媒体总报道最吸引眼球而不是最powerful的study,而且报道的人未必真正理解其中的统计含义(quote nnt),总是混淆lack of evidence for significant effect with evidence of lack of significant effect。所以看着媒体报道最新的direction来改变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而不过a history of similar studies (广义meta analysis),是很蠢的。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s
seal
57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28:00的发言:

    
    还有一个media effect - HSPH nutrition source里面学来的。媒体总报道最吸引眼球而不是最powerful的study,而且报道的人未必真正理解其中的统计含义(quote nnt),总是混淆lack of evidence for significant effect with evidence of lack of significant effect。所以看着媒体报道最新的direction来改变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而不过a history of similar studies (广义meta analysis),是很蠢的。
    
这个应该是媒体的弊端吧,就像黑天鹅里面说看的新闻越多,获得的信息越少
爱蓝
58 楼
以下是引用OrangeSeed在2009-6-1 9:30:00的发言:

    
     我要加入六月读书的大军!
     请问那里有电子书下载吗?多谢!!
    
我记得你加入我们Google group了,上面有的下
s
seal
59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28:00的发言:

    
    以下内容含脚本,或可能导致页面不正常的代码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爱蓝</i>在2009-6-1 9:26:00的发言:</b><br /><br />    <br />    <br />书是kp推荐的,估计她知道<img title="dvubb" src="images/emot/em58.gif" border="0" align="middle" onload="imgresize(this);"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br /><br />    <br /></div><br /><br />sorry what question? i didnt see it
说明:上面显示的是代码内容。您可以先检查过代码没问题,或修改之后再运行.

    
啊啊啊,我问谁能818加莫夫这个人
s
seal
60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30:00的发言: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三国吗?
爱蓝
61 楼
以下是引用seal在2009-6-1 9:31:00的发言:

    
     这个应该是媒体的弊端吧,就像黑天鹅里面说看的新闻越多,获得的信息越少
    
x
xyin
62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28:00的发言:

    
     雷雷更健康,她好咱也好

    
你这新衣服好奇怪呀
s
seal
63 楼
以下是引用OrangeSeed在2009-6-1 9:30:00的发言:

    
     我要加入六月读书的大军!
     请问那里有电子书下载吗?多谢!!
    
群里
k
kittypeny
64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9:29:00的发言:

    
     我就是想听这个。。 谢谢。。  
    

the more i read, the more i feel these ideas are all correlated. randomness, black swan, freakonomics. My epi intro, and the HSPH nutrition source. These are the things i can think of so far. 辩证的态度看待new information. 我觉得so far nutrition source里面讲的最平易,我在fitness版推荐过无数次。但是他们hsph大教授们老是改版,我每次去都找不到北。反正从前有长篇大论讲,普通人应该如何广义上做meta analysis来看待作为的新发现的问题。我简单说,就是,比如一个新报道说发现饱和脂肪其实对人体是有好处的。counter intuitive, right? 那应该去搜类似study,饱和不饱和相关的都看。要看新报道的study design, sample size, selection bias blabla。如果不清楚的,看HSPH的总结,因为作为这方面的权威总有人在一直关注新发现的。study results, weighted by their method才是得到最后结论的正确方法。如果有25个类似study,5个under powered/flawed otherwise, 剩余5个说饱和脂肪好,但是他们都是小样本或者causal relationship证明的不彻底(i.e. 试验设计的有问题)15个说饱和的不好,你说你相信谁呢?
x
xyin
65 楼
以下是引用OrangeSeed在2009-6-1 9:30:00的发言:

    
     我要加入六月读书的大军!
     请问那里有电子书下载吗?多谢!!
    
http://rs277.rapidshare.com/files/176626415/One_Two_Three_._._._Infinity_Facts_and_Speculations_of_Science.pdf
爱蓝
66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9:33:00的发言:

    
     你这新衣服好奇怪呀
    
为啥?我专门找了本“书”做头像呢
k
kittypeny
67 楼
以下是引用seal在2009-6-1 9:31:00的发言:

    
     这个应该是媒体的弊端吧,就像黑天鹅里面说看的新闻越多,获得的信息越少
    

那个是说fit a theory on the noise of the data......if i am not mistaken
k
kittypeny
68 楼
以下是引用seal在2009-6-1 9:32:00的发言:

    
    以下内容含脚本,或可能导致页面不正常的代码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ittypeny</i>在2009-6-1 9:28:00的发言:</b><br /><br />    <br />    <form name="scode483832" method="post" action=""><table class="ui small compact table"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1"><tbody><tr><th height="22">以下内容含脚本,或可能导致页面不正常的代码</th></tr><tr><td class="tablebody1" width="98%" align="middle"><textarea id="CodeText" style="border: 1px=" 1px="" nbsp="" nbsp="" dotted="dotted" nbsp="" nbsp="" overflow:="" visible="" width:="" 98="" color:="" rgb="" 0="" 0="" 0="" rows="20" cols="12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爱蓝</i>在2009-6-1 9:26:00的发言:</b><br /><br />    i have no idea sorry, i read the book when i was a young teenager.........<br />    <br />书是kp推荐的,估计她知道<img title="dvubb" src="http://forums.huaren.us/images/emot/em58.gif" border="0" align="middle" onload="imgresize(this);"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br /><br />    <br /></div><br /><br />sorry what question? i didnt see it
说明:上面显示的是代码内容。您可以先检查过代码没问题,或修改之后再运行.

    

啊啊啊,我问谁能818加莫夫这个人 说明:上面显示的是代码内容。您可以先检查过代码没问题,或修改之后再运行.
    
s
seal
69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34:00的发言:

    
    
the more i read, the more i feel these ideas are all correlated. randomness, black swan, freakonomics. My epi intro, and the HSPH nutrition source. These are the things i can think of so far. 辩证的态度看待new information. 我觉得so far nutrition source里面讲的最平易,我在fitness版推荐过无数次。但是他们hsph大教授们老是改版,我每次去都找不到北。反正从前有长篇大论讲,普通人应该如何广义上做meta analysis来看待作为的新发现的问题。我简单说,就是,比如一个新报道说发现饱和脂肪其实对人体是有好处的。counter intuitive, right? 那应该去搜类似study,饱和不饱和相关的都看。要看新报道的study design, sample size, selection bias blabla。如果不清楚的,看HSPH的总结,因为作为这方面的权威总有人在一直关注新发现的。study results, weighted by their method才是得到最后结论的正确方法。如果有25个类似study,5个under powered/flawed otherwise, 剩余5个说饱和脂肪好,但是他们都是小样本或者causal relationship证明的不彻底(i.e. 试验设计的有问题)15个说饱和的不好,你说你相信谁呢?
    
你说大众哪儿有那个时间那个能力去看这个啊,只能被动地被误导了
k
kittypeny
70 楼
以下是引用seal在2009-6-1 9:37:00的发言:

    
     你说大众哪儿有那个时间那个能力去看这个啊,只能被动地被误导了
    

i dont really care about the general public :P but HSPH should be a one stop shop for, at least, relatively "better" info/guidelines. I remember back in 07 when I read the website, they were lashing out on USDA (or some other gov that recommend the food pyramid). So funny i can almost see an angry prof spelling those words hehe
x
xyin
71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34:00的发言:

    
    
the more i read, the more i feel these ideas are all correlated. randomness, black swan, freakonomics. My epi intro, and the HSPH nutrition source. These are the things i can think of so far. 辩证的态度看待new information. 我觉得so far nutrition source里面讲的最平易,我在fitness版推荐过无数次。但是他们hsph大教授们老是改版,我每次去都找不到北。反正从前有长篇大论讲,普通人应该如何广义上做meta analysis来看待作为的新发现的问题。我简单说,就是,比如一个新报道说发现饱和脂肪其实对人体是有好处的。counter intuitive, right? 那应该去搜类似study,饱和不饱和相关的都看。要看新报道的study design, sample size, selection bias blabla。如果不清楚的,看HSPH的总结,因为作为这方面的权威总有人在一直关注新发现的。study results, weighted by their method才是得到最后结论的正确方法。如果有25个类似study,5个under powered/flawed otherwise, 剩余5个说饱和脂肪好,但是他们都是小样本或者causal relationship证明的不彻底(i.e. 试验设计的有问题)15个说饱和的不好,你说你相信谁呢?
    
我明天就开始重听黑天鹅。 你等等我。。

那15个如果方法取样啥的都很正确, 那我就先相信他。
一个问题, 那5个小样本或者casual relationship证明的不彻底, 和那5个flawed 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你把他们分成两类。

还有HSPH是什么
k
kittypeny
72 楼
就好比说,咱做论文的时候先读别人总结的survey文章,而不是去把每个文章的细节都通读完吧。。。。对待媒体报道的新study,counter intuitive的发现,也应该是这个态度
k
kittypeny
73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9:39:00的发言:

    
     我明天就开始重听黑天鹅。 你等等我。。

那15个如果方法取样啥的都很正确, 那我就先相信他。
一个问题, 那5个小样本或者casual relationship证明的不彻底, 和那5个flawed 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你把他们分成两类。

还有HSPH是什么

    

我就是随便一说,没有严格区分,有的study分析方法错误啊,什么的,根本不对,有的只是有偏差。hsph =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你去读他们说的吧,比我说的好多了。
x
xyin
74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35:00的发言:

    
    
那个是说fit a theory on the noise of the data......if i am not mistaken
    
我怎么记不得有这么一段儿了。。。
x
xyin
75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42:00的发言:

    
    
我就是随便一说,没有严格区分,有的study分析方法错误啊,什么的,根本不对,有的只是有偏差。hsph =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你去读他们说的吧,比我说的好多了。
    
casual relationship 一般怎么证明? 证明到哪一部才算是基本可信了?
O
OrangeSeed
76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32:00的发言:

我记得你加入我们Google group了,上面有的下
 
oh, I see . Thanks!!!
k
kittypeny
77 楼
举个小例子,看我说清楚没:假定某疾病有两种已知并且普遍被用的治疗方法,A, B,有的人用A更有效,有的B更有效,有的都无效,只能用其他办法。现在假定做了试验,跟踪病人6个月,每星期测量治疗效果,假定这个是血压吧,和抽血。后来发现某血液成分C在respond to A的病人体内,随着血压变化而变化,而在respond only to B的病人身上就没有这个联系。我们能不能在用药之前测量所有病人的C成分来决定给他用药A还是药B呢?
k
kittypeny
78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9:44:00的发言:

    
     casual relationship 一般怎么证明? 证明到哪一部才算是基本可信了?
    

我只记得排除其他因素。如果A导致C,A导致B,那么B and C will be correlated but they dont cause each other。如果设计试验,让试验条件里除了B , C 以外什么都不可以变化,那么B和C彼此导致的关系就可靠了。到底是B->C or C-> B好像需要另外证明?我不记得了
k
kittypeny
79 楼
汗,讲的太technical大家都沉默了。好像百变狸猫里的狸猫大会。。。。。“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陷入睡眠状态”
爱蓝
80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52:00的发言:

    
    汗,讲的太technical大家都沉默了。好像百变狸猫里的狸猫大会。。。。。“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陷入睡眠状态”
    
我在看隔壁那个lp是不是对我太好了的帖子,大开眼界啊
k
kittypeny
81 楼
哈哈complaint free world里面还说八卦也是不允许的,大家做到了没有?当然因为在提醒别人,我也需要switch my band once :P
O
OrangeSeed
82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52:00的发言:
汗,讲的太technical大家都沉默了。好像百变狸猫里的狸猫大会。。。。。“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陷入睡眠状态”
嫩们都是理工科兼phd吧  我插不上话啊~~
O
OrangeSeed
83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46:00的发言:
举个小例子,看我说清楚没:假定某疾病有两种已知并且普遍被用的治疗方法,A, B,有的人用A更有效,有的B更有效,有的都无效,只能用其他办法。现在假定做了试验,跟踪病人6个月,每星期测量治疗效果,假定这个是血压吧,和抽血。后来发现某血液成分C在respond to A的病人体内,随着血压变化而变化,而在respond only to B的病人身上就没有这个联系。我们能不能在用药之前测量所有病人的C成分来决定给他用药A还是药B呢?
 
像久违的GRE逻辑啊
x
xyin
84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46:00的发言:

    
    举个小例子,看我说清楚没:假定某疾病有两种已知并且普遍被用的治疗方法,A, B,有的人用A更有效,有的B更有效,有的都无效,只能用其他办法。现在假定做了试验,跟踪病人6个月,每星期测量治疗效果,假定这个是血压吧,和抽血。后来发现某血液成分C在respond to A的病人体内,随着血压变化而变化,而在respond only to B的病人身上就没有这个联系。我们能不能在用药之前测量所有病人的C成分来决定给他用药A还是药B呢?
    
这个就是casual relationship 吧。。
x
xyin
85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52:00的发言:

    
    汗,讲的太technical大家都沉默了。好像百变狸猫里的狸猫大会。。。。。“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陷入睡眠状态”
    
没有, 我喜欢听, 我在想呢。。。
x
xyin
86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55:00的发言:

    
    哈哈complaint free world里面还说八卦也是不允许的,大家做到了没有?当然因为在提醒别人,我也需要switch my band once :P
    
你太快了。 都听完了。。 有说不能8挂么,那世界多么了无生趣呀
s
seal
87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46:00的发言:

    
    举个小例子,看我说清楚没:假定某疾病有两种已知并且普遍被用的治疗方法,A, B,有的人用A更有效,有的B更有效,有的都无效,只能用其他办法。现在假定做了试验,跟踪病人6个月,每星期测量治疗效果,假定这个是血压吧,和抽血。后来发现某血液成分C在respond to A的病人体内,随着血压变化而变化,而在respond only to B的病人身上就没有这个联系。我们能不能在用药之前测量所有病人的C成分来决定给他用药A还是药B呢?
    
我觉得在米国看病就像跟病人做实验一样,这个不行换一个,很少从根本上去思考
k
kittypeny
88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10:03:00的发言:

    
     你太快了。 都听完了。。 有说不能8挂么,那世界多么了无生趣呀
    

里面说you can talk about someone, when you'd say the same thing in that person's presence,否则就是坏的八卦,要杜绝
s
seal
89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52:00的发言:

    
    汗,讲的太technical大家都沉默了。好像百变狸猫里的狸猫大会。。。。。“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陷入睡眠状态”
    
你看了好几遍黑天鹅,说一说怎样才能follow他吧,他的思维太发散太难catch了
k
kittypeny
90 楼
以下是引用seal在2009-6-1 10:03:00的发言:

    
     我觉得在米国看病就像跟病人做实验一样,这个不行换一个,很少从根本上去思考
    

personalized treatment is a trend. it costs a lot of $$ and side effect to apply either treatment....so......actually this is my active work recently. 所以我没有最终答案只有自己的想法,过会儿公布
s
seal
91 楼
以下是引用爱蓝在2009-6-1 9:53:00的发言:

    
     我在看隔壁那个lp是不是对我太好了的帖子,大开眼界啊
    
那个GG比PW有意思
k
kittypeny
92 楼
以下是引用seal在2009-6-1 10:04:00的发言:

    
     你看了好几遍黑天鹅,说一说怎样才能follow他吧,他的思维太发散太难catch了
    

什么好几遍,刚看了一遍,听的一遍还没完呢
s
seal
93 楼
以下是引用OrangeSeed在2009-6-1 9:59:00的发言:

    
    
      
     像久违的GRE逻辑啊
    
还真挺像
s
seal
94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9:55:00的发言:

    
    哈哈complaint free world里面还说八卦也是不允许的,大家做到了没有?当然因为在提醒别人,我也需要switch my band once :P
    
不允许八卦,那人生也太无趣了吧
k
kittypeny
95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10:06:00的发言:

    
     当面背后说一样的还叫什么8挂呀, 那叫提意见
    

呵呵exactly.......i think it makes sense, 背后说坏话的确是toxic的。
x
xyin
96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10:04:00的发言:

    
    
里面说you can talk about someone, when you'd say the same thing in that person's presence,否则就是坏的八卦,要杜绝
    
当面背后说一样的还叫什么8挂呀, 那叫提意见
x
xyin
97 楼
KP,那个casual relationship,

A--》 B
A--> C
为什么b,c 就有导致的关系呢?
k
kittypeny
98 楼
以下是引用xyin在2009-6-1 10:07:00的发言:

    
    KP,那个casual relationship,

A--》 B
A--> C
为什么b,c 就有导致的关系呢?

    

a?  nono. A-> B, A->C , so B and C are correlated and a causal relationship DOESNOT exist
x
xyin
99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10:08:00的发言:

    
    
a?  nono. A-> B, A->C , so B and C are correlated and a causal relationship DOESNOT exist
    
嗯? 你说

“让试验条件里除了B , C 以外什么都不可以变化,那么B和C彼此导致的关系就可靠了。到底是B->C or C-> B好像需要另外证明?”
x
xyin
100 楼
以下是引用kittypeny在2009-6-1 10:05:00的发言:

    
    
personalized treatment is a trend. it costs a lot of $$ and side effect to apply either treatment....so......actually this is my active work recently. 所以我没有最终答案只有自己的想法,过会儿公布
    
搬个小板凳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