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报道跟你说的不一样,我专门去找了我看NYT的报道,她根本没有固定的职位,都是自己一个个找的,如果没人要她,她也只能另找出路,直到最后有个犹太教授,认为她的研究有价值,跟她合作她才算稳定了。 == But for many years her career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as fragile. She migrated from lab to lab, relying on one senior scientist after another to take her in.
这跟母语不母语的没关系吧.国外的大学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一个tt的位置就招一个人.看不上的人不会给个虚假承诺招进来.竞争甜妞虽然残酷但是应该不会一开始就set you up for failure.国内的这种搞法,说出去就是甜妞评不上被开,没得坏了名声.用tt的名头骗人当临时工,人海战术拼论文数量.到开人的时候又不给个好听点的名声,这样做事真的好吗?
这跟母语不母语的没关系吧.国外的大学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一个tt的位置就招一个人.看不上的人不会给个虚假承诺招进来.竞争甜妞虽然残酷但是应该不会一开始就set you up for failure.国内的这种搞法,说出去就是甜妞评不上被开,没得坏了名声.用tt的名头骗人当临时工,人海战术拼论文数量.到开人的时候又不给个好听点的名声,这样做事真的好吗?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1-06-07 18:57
警察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出这人不是十恶不赦的恶棍,所以才这样轻轻搭着。唉。。。
复旦附中的都是竞赛班出身的 很🐂
发现DNA structure的更惨 诺奖都不算她
老实人被欺负急了。
真是….养了一帮闲人,脑子里都是权钱利和整人
这些年只要研究习思想, 那真是混的风生水起, 我认识的那个三线国内教授调进复旦当正教授的, funding多的用不完, 随时都有几百万美金的项目。 真的是比理工科的教授funding好拿多了。 想回国的考虑考虑这个专业吧。 有老大保你, 没人敢不让你tenure. 真心推荐
我也注意到这个细节了。这个党委书记估计不咋地
毕业是很容易卡的。就业的话热门专业很难卡。只有冷门专业神级导师才能卡住学生所有的就业渠道?其实说实话就算这种情况,如果学生各方面无短板也是卡不住的。
这些人各种补贴,分房子都是最好的地段最好的位置最好的楼层,哪里说理去?没道理,人家是领导,啥也不干就可以决定一切
你这个纯扯淡。poland 的那个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一直在upenn有职位。这跟张益唐出成果前,一直是lecture一样。学校始终把他们养着的。
国内是不行,就彻底滚蛋。
完全能够理解,复旦近年工作组不是第一次去了,本身肯定有很大问题,这下彻底爆了。只是可惜的姜同学,被那些垃圾文盲害的走投无路。
展开说说可以吗?大家都想知道此人的为人到底如何?
委屈了可以另谋生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用跳楼,更不用杀人。
+1
心酸。。。现实比编剧编的还要残酷
是上海人
哪里异曲同工?那个人在fb就工作了一年,sunk cost一样么?美国可以随便换工作没年龄期限,国内39了到哪里找工作去?
五毛不是经常吹牛海归不是亿万富翁就是副部级干部
正解,書呆子還是適合在美國當nerd。
我看的报道跟你说的不一样,我专门去找了我看NYT的报道,她根本没有固定的职位,都是自己一个个找的,如果没人要她,她也只能另找出路,直到最后有个犹太教授,认为她的研究有价值,跟她合作她才算稳定了。 == But for many years her career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as fragile. She migrated from lab to lab, relying on one senior scientist after another to take her in.
Even before 2000, haigui were already common in math departments of major Chinese universities.
数学系或者统计系发文章很难吧。应用数学可能好一点。搞理论的应该很难。7篇文章不算差了。
国内这个非升即走的政策每次出现都喜欢打个括号说这等于美国的tenure track, 这两者其实相距甚远。首先美国高校开一个tenure track position是非常麻烦的,从系里到学校各层都同意需要新人来填补这个空缺,认定这个方向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可以从NIH, DOE, NSF等等是拿到资金。学校和院系在对从五年规划,startup的支持,到对未来整个科研方向的规划发展,等等方面的考量下才会放出位置让人申请。国内高校这几年的爆发性引进海外人才,大多时候只看履历不看具体方向,招人的时候考虑的不是我们能为他提供什么,而是他能拿个什么计划,大概能发多少文章,能对我们评学校综合排名科研排名有多少帮助。至于新人五六年后的发展,学校的编制资源能否负担同时来的这么多人,这些根本不是招人时期的关注范围内。其次,在美国高校,除去臭名昭著的少数学校和专业,正常情况是可以tenure的。一个系历史的tenure情况也会被拿来给后面的cases做参照。而国内高校这几年才开始非升即走,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特聘位置到期了怎么评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这时候才开始讨论编制讨论资源思考开源节流,再加上各种书记各种派系各种内卷,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前有浙大跳楼,今有复旦捅人,十年了高校海归的矛盾并没有变小。后面想回的人真的要考虑清楚,不愿低头求人只想简单做科研的人真的并不适合回国。
复旦喜欢收自己学生,连很多行政都是复旦毕业的。
其实他应聘美国这边排名100名左右的三流大学就可以了,拼个几年,拿个副教授之类的位置应该不太难。可惜被忽悠回去了。
N能申请到这边三流大学ap职位应该不会回苏大的吧。。。
何不食肉糜,尤其是他毕业的时候赶上了market最差的几年
每个tt 5,6 年,20年拿到tenure?
这跟母语不母语的没关系吧.国外的大学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一个tt的位置就招一个人.看不上的人不会给个虚假承诺招进来.竞争甜妞虽然残酷但是应该不会一开始就set you up for failure.国内的这种搞法,说出去就是甜妞评不上被开,没得坏了名声.用tt的名头骗人当临时工,人海战术拼论文数量.到开人的时候又不给个好听点的名声,这样做事真的好吗?
我也认识一个,认识的时候是第二个tenure,结束的时候人move去开始第三个。。。。前2都是6年。
慢慢等呗,等到市场行情好转。他后来不是做了2个博士后吗?再做第3个,骑驴找马。主要还是看他本人坚决不坚决想留在这里。他没在国内工作过,对国内抱有幻想,所以一忽悠,就回去了。
是的,统计类的相对其他基础科学方向还是很好找位置的,弄到现在这个地步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知乎上有人说是他中学同学,说他人很好,痛心疾首
监狱里能用电脑吗?否则真是可以接着做学问,还比外面清静。
如果他发文章时把党委书记带上做co author,没准就是不一样的待遇
有时候人生的选择真的是一步走错整个人生就毁了。 没在国内工作过,对国内环境太过乐观,没有清醒的认识。哎。
不少地方这样的 ,可能他还没这个机会
太可怜了,当他说“很多”的时候,停顿了很久,其间的表情,真是让人心疼啊。看着就是个老实人,唉。
说出你的故事
啥内幕都不知道不要瞎猜 搞不好因为他是上海人比较恋家呢?(很多上海家长不喜欢小孩留国外的)
那个五毒所所长,好像高考也是艺术特招的?
可能是五毛胡说八道带风向(心理疾病之类),不用在意。
你说的不错,上海人做什么事往往都不会很拼,但是小日子过的还不错
先看看能不能不死刑吧? 如果终审死刑, 也就不应考虑学问了, 我看他也不想活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12人点赞,这算一个机器人分队了吧。
确实挺可怜的,好奇土共最后怎么处理
那一刻看着太心酸了。 杀了人满手血那么被押着跪在地上,还是满身的书生气。
国内高校的行政人员很有一些权力,学院书记是一把手,即使是副书记,学院秘书也都颇有些权势。做研究的从待遇到招生到重要的funding,都要看这些人的脸色的。
死刑, 被杀的家属不会谅解的
应该不是科研压力照成的。 作为统计专业同行,没觉得我们这行有这么大科研压力。
还有一个萝卜一个坑这种好事啊,上过两个学校见过五六年后tenure没评上,打包辗转亚洲学校的青年男老师,还有一个辗转进政府的白人女老师,两个男老师是东亚裔、水平不错人际不行,女老师水平不行。有坑还跑啥。教课的一个中东男老师CV一看就明白是第一个学校tenure不成,跑第二个学校了。tenure失败率还挺高的。 中国的失败教育不行,本站总有被lay off就感觉天塌了的人。
据说藤校1/3都拿不到的,yellen就是没拿到tenure(不过不是藤校) 我也认识一个圈内人没在藤校级别的学校拿tenure,之后去了一个100多名的学校给了tenure
希望不要死刑……他都没逃,算是供认良好吧
被杀的呢?
忘了那两个打嘴炮最后血溅法庭才过瘾的上海大妈了么?
不知道,求新闻
杀的是党委书记。难说。
复旦消声极为迅速。数学学院几乎没人出来说话。说明党处理这里突发事件已经炉火纯青,有了一大批专业人员。今后业余群众只有被带风向的命。
找个好点的律师,会不会判 死缓?
100名左右就三流啦?100前还是tier 1 research school吧。tenure也不容易啊。
只看到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就回去了
https://www.chineseherald.co.nz/news/socialmedia/vancouver-court-stabbing/ 随便搜了个link 就是本版上周好几楼的那个两个移民加拿大的大妈,一个在法庭上拿刀行刺另一个的新闻啊。
杀了党的人,就是反革命。估计不会轻判
律师?have you met ccp?
谢谢,我仔细阅读一下
他的其中一个tenure-track好像是中期评审就没有过,跟他当初心境有关,他对那个学校非常腻烦,都破罐子破摔了。
在上海,还算开明的地方,律师还是可以有一个的。死缓 和 死刑 都是在可接受的判刑范围。就看下一步法院辩论和判决吧。
这两人在华人上?
是啊,看前头楼里还有人说啥海归要去二线城市大学的,估计完全是个圈外人才会有这种迷之自信。
她们加拿大移民应该有自己加拿大的论坛吧,华人上好几个讨论帖可以搜搜,就不歪楼了
我也认识一个“老教授”,在三个大学做三期tenure track AP。。。每个干了五六年,终于50岁左右拿到了。
我五个同学/朋友回清北,都是因为年纪大了,找不到美国的教职。其中一个,特别努力做研究,家里还是中央的副部级干部,关系很硬。
不要去内陆的。沿海的二线城市会好一点。
国内有一部分人就是一辈子给政府管出毛病了,好比房价只能涨不能跌,跌了要拉横幅抗议,病人只能治好,万一觉得治疗效果没达到预期,就要去杀医生。我以前有个美国同事哲学博士,说话做事特别有深度,以前一直想留在学术界的,但是根本没有机会,社会上也找不到什么工作,最后考了证书当数据库管理员,40多快50了才结婚,也没去报复社会。
华人版本,藤校才叫一流,top 30/50叫二流,30/50-100 叫三流,100之后叫野鸡大学
不一定,对事出有因的,也没有大规模屠杀,或者杀人分尸之类手段特别残忍的,如果辩护律师找的好,死缓或者无期,最后减刑都有可能
但再怎么样一个人的一辈子就这么毁了,杀这种狗官,真的不值
我也希望他不要死刑。连陈丹蕾杀夫分尸用假护照逃回国,被抓后都没有死刑。去年看新闻好像要刑满释放了,才坐了15年牢
被捅的 ,化學系畢業的,我同學。 和數學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