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改错别字吧。 Captaintoo 发表于 2021-06-07 14:16
呵呵,国内现在出什么恶性事件都是个人原因或者精神问题。反正不会是制度问题的。 了无痕 发表于 2021-06-07 13:43
我觉得是女性比较实际,自家小日子过好就可以,男性比较虚荣 --- 归根结底是要title,要地位,要所谓人上人的成就感。这么说吧,即使是版上最鄙视的天坑专业千老,铁了心不归的基本都能留下了,即使是去年那种年景。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回了呢,因为有教授,特聘之类的title啊,即使是知乎上说的非升即走的养蛊青椒,听起来也比“博后”好听。 fritillaria 发表于 2021-06-07 13:52
删了吧,这个肯定是有失偏颇的。 第一,耶鲁应该不是tenure track,可能是薄厚性质的(学生去好学校tenure track,绝对是教授的光荣,很少有教授阻挠,就像说你高中班主任不让你上清华一样),另外如果拿到耶鲁tenure track,不太可能没有别的offer,那大概率不会去nih了 第二,nih也不是统计机构,能去nih肯定还是比去耶鲁薄厚好,至少工资好,还不用教课 第三,他2011年还在NIH,那回国最多不过10年,已知复旦6-7年,苏州大学三年就解聘了他吗? 另外,复旦大学为啥会找一个苏州大学解聘的人? balaja 发表于 2021-06-07 09:36
因为那些理工科的书呆子不读历史,对土共的认识不足。 Captaintoo 发表于 2021-06-07 14:07
我中学的时候都看透一切了。 我妈学校的,我爸公务员,他们会在家很气愤的说单位里不学无术的小人,靠拍马屁往上爬,当领导打压排挤业务好的,群众举报贪污腐败也没人管。我爸妈是不同单位的,但遇到了类似的局面,这说明这种状况不是个例,大环境就是这样。我当时就知道,我这种不打算拍马屁同流合污的人,还是离开比较好。 huarensunny 发表于 2021-06-07 14:13
前些年德州有个女教授终身没通过,就开枪打死了系主任。美国大学里的倾轧也常见,当然开枪是很极端了 anw 发表于 2021-06-07 14:16
没混过学术圈吧, 导师不让去哪个学校,学生一般不敢自己做主的。 shoppingisfun 发表于 2021-06-07 09:36
你太高看中科院了,不光孩子上学没保障,那级别分的比大学细,比你高半个级的都能压着你,至于党委工会等,呵呵,都一样 乔峰 发表于 2021-06-07 09:41
快看, 估计会删吧 感觉真是走投无路了, 受尽了委屈 https://m.weibo.cn/status/4645559580756505?wm=3333_2001&from=10B6093010&sourcetype=weixin cannie 发表于 2021-06-07 09:23
这个推理挺合理 Baguette 发表于 2021-06-07 13:48
统计学博士去industry 多好啊,非要学术圈死磕,去啥NIH 博后就已经是进坑了,然后裸归肯定被人拿捏。家里没底子,美国没退路,国内没关系,去了高校裸归那真是羊入虎口,赌博啊 Cybercat 发表于 2021-06-07 09:48
其实人性在哪里都是一样,美国也有溜须拍马往上爬的,也有官僚主义和腐败。所以才需要三权分立check and balance, 需要健全的法律和监管机制。 crystalhuang 发表于 2021-06-07 14:22
Rutgers统计学挺厉害的,里面厉害的老中真不少。从研究兴趣上看有可能偏理论,因为既然有非参数有变量选取,却没写机器学习大数据这样的时髦东西,再说要真做应用类的机器学习,文章很好发,他那个学校背景应该容易搞定tenure. 2011年前耶鲁要他做博后,那时搞机器学习的人不多,所以极有可能是做理论的,可能做的还不错。复旦要他估计他有不错的文章在统计杂志上在审,但又可能后来没发出来。 去nih而不是去学校是对的,现在学校走tenure track已经不像从前了,不再是只看智商情商了。不过每次建议学生做些偏应用的,去工业界发展,博士生们大都非常抵触,似乎感觉这种建议是对其学术能力的否定,关系反而很糟,所以现在都不敢建议学生了。但看到一些聪明孩子使劲埋头搞理论,只有暗自叹息。 karenmxm 发表于 2021-06-07 14:20
赞同。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国内没有法律途径可循。其实美国学术圈/高校乱七八糟的事情多了去了。这么多年(作为旁观者)经历了很多狗血事件,比如tenure没拿到各种drama,同事之间的撕,博士生和导师的撕,很多细节不便透露,非常的可笑。不过基本上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解决 -- 学校各层次的介入仲裁,然后各种找律师打官司...... 各方满意度另说。 也有少数极端的案例,多是在网上听说,印象深的包括:没拿到tenure开枪杀人(记得是一位白人女性),在单位(医院)受排挤枪杀顶头上司(是一位华男),这两个案子应该huaren上都有讨论过。 transient 发表于 2021-06-07 12:32
请问‘青椒“是啥意思?谢谢 RunQqRun 发表于 2021-06-07 14:38
其实我当年就差一点拿刀把校长给砍了还有这些狗屎书记 我刚毕业去高校,本来按照引进应该分房子的,第一年说我没结婚,单身不分,这算tmd什么理由,我忍了 第二年,我结婚了,我去,他们说房子分完了。尼玛,我要是能搞到大杀器,我估计我直接把校长楼给平了。 最可气的是评副教授的时候,说我刚工作两年,太年轻了,虽然,文章课题是比其他申请人强一点点,但是优势不大,系里面有其他同志工作时间长,需要照顾一下,你很优秀,以后有的是机会,当时我已经看开了,人已经出国了,还挂个空壳在国内,也就是所谓的停薪留职。要不然,我肯定提刀把这帮孙子砍了。 公用马甲34 发表于 2021-06-07 14:38
美帝这样的事情所有人都敢讨论,各大新闻报道。你老板敢么? crazymutt 发表于 2021-06-07 14:22
很有同感,现在也不敢轻易跟学生说毕业去公司了,大多都会被offended 现在让学生想做啥做啥,但是也不大包大揽的babysit学生了,希望有独立研究能力的孩子得到锻炼能早日独立,能力不在这方面的孩子能早点认清现实,也是好事 现在可算明白为什么老教授都放羊管理了 balaja 发表于 2021-06-07 14:36
砍人就这些理由不够充分,您性格太暴躁了 anw 发表于 2021-06-07 14:43
我性格还行啊,所以我没有砍人,而是直接去校长住的那个家属楼,瞅准了一个空着的房子,直接打110砸锁,搬进去住了两年。学校的一堆王八蛋以为我有啥来头,这么牛逼。其实我就是光脚的。 然后校长助理隔三差五找我谈话,让我搬出来,软磨硬泡,我就是不理。 真要耍无赖,大家都会,读书人也不差的。除了砍人,其实只要何处去,办法多的是。 公用马甲34 发表于 2021-06-07 14:48
不是某些,是所有。除非党委书记兼校长。 nj_guy 发表于 2021-06-07 10:55
国内很多大学搞的tenure制度都是李鸿章的洋务运动那一套。明着的规章制度是抄下来了,但很多隐形规则就看不到了。tenure制度背后有很多规则会赋予同行评议很大的权力来评价学术能力,但同时又有制度来防范院系利用同行评议来搞腐败。譬如大学都会提供申述途径,甚至还给你提供律师来告学校。其目的就是如果当事人对结果有不满,尽量让内部人士来帮助当事人解决这种不满。譬如tenure过程中是否有程序错误,如果有,学校会有专门机构来帮助当事人来纠正结果,而不是让当事人拿着这些证据到外面找律师来告学校。有了这些渠道,院系这些下层实权机构也就不能为所欲为。 karenmxm 发表于 2021-06-07 14:38
Re.板上逢中必反的又高潮了。朋友也是海归国内top3,呆了两年不喜欢国内行政制度就跳槽去港大了,心理精神有问题也是可怜人,大家好像没听过Amy Bishop一样,中国也开始仿效tenure制度出现这种惨剧是迟早的事,更别提国内人口基数大了 公用马甲47 发表于 2021-06-07 10:19
所以国内的TT制度,就是坑人的。 美国的大部分学校招一个TT,非常谨慎,招来之后,提供很多Support,希望你能够顺利Tenure。不存在和别人竞争的问题。 国内很多学校的TT,招5个,过1个或者2个Tenure,其他三个走人。 zhegufei 发表于 2021-06-07 10:24
有没有 MM 对国内高校制度比较了解的来科普一下? 都是非升即走吗?权限在谁手里?有 panel 吗?如果要走,一般的离职 terms 是怎么样的?如果都是做完博后回国,六年过后都过 35 了,下家怎么找? 哎! nycsunshine 发表于 2021-06-07 09:47
re 这一边倒的有点夸张,米国这边被系里大牛bully拿不了tenure走人的我见过。学校制度肯定有问题,但能这么割喉的也不是正常人 Baguette 发表于 2021-06-07 13:56
这看专业的吧。美国很多finance相关专业tenure成功率超低…… ljoiooq 发表于 2021-06-07 10:26
家属楼不刷门卡能进去呢 再找到空房子 再者110还能说服警察帮你砸锁 这一套操作已经厉害了啊 amandalee 发表于 2021-06-07 14:50
根据我朋友的经历,国内的非升即走类似于美国的tenure评审,应该有类似评审委员会的小组评估,好像评审材料是公开的。我有朋友没有通过评审,学校给她转岗,居然工资更高,但感觉待遇有所下降。 美国没有通过tenure-track也非常凄惨。我有朋友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通过三个不同学校的tenure评审,他运气好,找到了第四个牛校的tenure-track,最后过了。 春风过驴耳 发表于 2021-06-07 14:58
什么叫耶鲁要他,他导师不让去就不去。乱七八糟感觉逻辑都不通。 龙涎香 发表于 2021-06-07 09:23
确切的说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呵呵, 你能读懂是谁领导谁么? 提大提大 发表于 2021-06-07 14:52
不屑于抱大腿的海龟真的不适合回国内的学术圈 shoeholic 发表于 2021-06-07 15:05
你身边有学术界的朋友么?博后,尤其是老板是中国人的博后,简直是粉红重灾区好吧,你和他们说国内这些事情,他们觉得你美分。一说起国内必须两眼放光,认识某某大牛,和院士的组合作过,谁都不觉得自己是韭菜OK。去年疫情爆发后,很多认识的名校PHD,有些拿到美国AP offer,有些拿到工业界offer的,都放弃了海归,说美国这样未来肯定没希望了。你到现在还觉得这些人海归全是因为美国找不到position??? 甜甜圈123 发表于 2021-06-07 11:44
两个comments: (1) 你的第一个朋友在哪个慈善机构? (2) 四个TenureTrack,一个6-7年。您朋友多大岁数Tenure的? zhegufei 发表于 2021-06-07 15:09
不仅是学术圈,哪个圈都是。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关系网,一个套一个…不能接受这些的,就安心在这边过日子。不管因为什么回去了,就做好接受的准备,不要钻牛角尖,不然不好过。 laolezaiwai 发表于 2021-06-07 15:09
校友群看到的,“中期评审就没过,是被杀的书记想尽办法帮他一年年延到六年期满的。” alessa 发表于 2021-06-07 11:47
太惨了,学术圈千万不能海归啊! 这哥们数学的,去华尔街挣钱多好啊,可惜 feo 发表于 2021-06-07 09:31
看吧, 党书记已经被洗白成白莲花了,凶手被打成精神有问题的海归。 想海归的还自己以为不是韭菜的掂量掂量吧 幽幽寸草心 发表于 2021-06-07 15:12
回复 104楼zhegufei的帖子 美国的tenure可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是有committee 决定的。真要拿不到你也没法怪某一个人。国内都是一个人说了算,其实风险也就在哪里了 Goodlife2017 发表于 2021-06-07 12:06
我看有人说他是自己离开苏州大学的,当时苏大统计系有动荡,纷纷出走,都没有教授了。 这种说法比较make sense,否则苏大不续聘能进复旦好像不太合理。 回过头来看真是错误选择,留在苏大说不定能升教授。 水母 发表于 2021-06-07 13:39
有可能mid-term review没过立马就走了,不过这三四个也属于outlier了 transient 发表于 2021-06-07 15:11
在这个帖子里面讨论的打不动都是大妈,她们哪里在美国大学呆过啊,只会屁股决定脑袋 NJ橘猫 发表于 2021-06-07 15:00
有些时候甚至都不是能力的问题,有些方向就已经是几乎没有学术,只剩politics,但看着学生们还不停的飞蛾扑火,而且还都是那种对自己能力超级自信的聪明娃。 karenmxm 发表于 2021-06-07 14:46
大概是以为自己的母校,总有点人脉关系,比较好混点。好像也是复旦附中的,大概老家也在上海。 jack54321 发表于 2021-06-07 15:22
连着三个Mid-Term过不了的,然后名校Tenure。估计是张益唐式的人物,靠解决一个大问题一鸣惊人。 建议大家不要入Faculty 坑,这个烂工作需要很高高的天分(IQ,EQ, writ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和极度自律。然后收入也就一般般,还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想想真的对不起自己的配偶。 借宝地向自己的领导表达一下感谢。 zhegufei 发表于 2021-06-07 15:23
tenure没过的在哪都很惨,问题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坑,为什么要招那么多萝卜进来?美国大学好像没有招进来十几个同方向的AP让他们竞争一个tenure位置吧?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1-06-07 15:10
他博士导师很厉害,我不相信会做 sabotage his career path 的事情 (我也在rutgers statistics呆过,张老师很为学生着想) 即使事业家庭不顺造成mental problem,如果学校有点人情味,不至于如此。 也许九年义务教育该教教怎么做人,怎么与人为善,怎么有同理心,做人留余地。 bunnyshe 发表于 2021-06-07 15:29
到新学校不需要从头开始6-7年的 有时候只要一年就能上 有的时候还可以在一个地方没拿到同时新学校给tenure的 根本不需要等那么久 i机器人 发表于 2021-06-07 15:32
你朋友真是牛人,普通人坚持不到第四个机会就肯定找别的饭碗去了。 Captaintoo 发表于 2021-06-07 15:03
藤校很多都这样啊 但是好在他们哈佛拿不到换个地方一般就行了 i机器人 发表于 2021-06-07 15:33
靠,复旦附的啊,那是上海本地人啊。上海人能拿刀杀人,那要发生了什么事啊。。。。。。 119ppp 发表于 2021-06-07 15:42
学校至少应该有教职工咨询服务,给老师申诉的机会。但凡有个人听他说说,给他出出主意,也不至于走到这步。 yasminepp 发表于 2021-06-07 15:46
这个切入点好,确实,要让上海人拿刀做这种事要么是精神病要么是真把人逼到极点了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6-07 15:50
养尊处优一辈子顺利的上海人,你从他碗里拿走一只鸡翅给他带来的愤怒,甚至大于你让一个外地人吃屎。 bellshirt 发表于 2021-06-07 15:55
查了一下他的经历,也是很牛的人。 复旦附中毕业,复旦大学毕业。“王伟叶、姜文华、吴家麒因此获得了复旦大学首届校长奖,这是复旦大学设立的最高奖项”。他 姜文华 也是其中之一。算是学霸级人物了。 后来一直在美国博士后,就回国了。也有可能离婚了,国内比较容易结婚这个因素。在苏州大学呆了几年,然后跳槽复旦了。毕竟是母校,以为好混点。呵呵。其实在苏州大学呆呆就好了,比较好混,不用跳槽的。 主要还是抄美国的tenure制度,故意抄歪了。变成了临时工制度。故意淘汰率设的很高。所以就爆发了。 jack54321 发表于 2021-06-07 15:14
脑子坏掉了海归,中国就那么点资源,接下来西方国家封锁,内卷会比现在严重好多倍 kwirky 发表于 2021-06-07 14:51
他是复旦附的,他父母应该也在复旦工作,会不会和党委书记有世仇? shengshengman 发表于 2021-06-07 15:54
学习这边的搞tenure,却没学整个tenure system,有department TP committee吗?有TP chair吗?有UCTP吗?有board of trustee吗?有mentoring system吗?有faculty ombusman吗?faculty可以去那里寻求帮助甚至appeal? 袁 发表于 2021-06-07 16:08
哈哈。。。。
对的,美帝出了这样的事情肯定会被归结成制度原因
更大比例的雄性追求事业成功而且中国男性深受一些糟粕思想的洗脑,骨子里想要人上人,呼风唤雨之类的。可是,愿赌服输的能力和心态却没有。 我是个悲观主义。从不觉得,这个世界是公平的。黑暗无处不在。不分国界。屁民想要投身到一个充满潜规则和交易的地方,那么就要做好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的结果。如果幸运,得到了想要的,那么要保持自己的良心,不要成为黑暗的一部分。如果不幸,做了分母成为踏脚石,那么也要有强大的心态面对,有足够的勇气或者离开或者接受…
Rutgers统计学挺厉害的,里面厉害的老中真不少。从研究兴趣上看有可能偏理论,因为既然有非参数有变量选取,却没写机器学习大数据这样的时髦东西,再说要真做应用类的机器学习,文章很好发,他那个学校背景应该容易搞定tenure. 2011年前耶鲁要他做博后,那时搞机器学习的人不多,所以极有可能是做理论的,可能做的还不错。复旦要他估计他有不错的文章在统计杂志上在审,但又可能后来没发出来。
去nih而不是去学校是对的,现在学校走tenure track已经不像从前了,不再是只看智商情商了。不过每次建议学生做些偏应用的,去工业界发展,博士生们大都非常抵触,似乎感觉这种建议是对其学术能力的否定,关系反而很糟,所以现在都不敢建议学生了。但看到一些聪明孩子使劲埋头搞理论,只有暗自叹息。
想起袁腾飞说的历史老师在文革被整时基本都很淡定,因为读了历史!
其实人性在哪里都是一样,美国也有溜须拍马往上爬的,也有官僚主义和腐败。所以才需要三权分立check and balance, 需要健全的法律和监管机制。
美帝这样的事情所有人都敢讨论,各大新闻报道。你老板敢么?
扯淡, 这哥们如果在美国混, 导师可能还有话语权, 人家去别的国家, 导师的话根本不需要听
中科院工资很低, 刚进去1万出头每个月, 在北京
University of Alabama。
不太一样,美国大学Tenure没有名额之说然后PK。
这个帖子讲这么多,关键的一条没讲。就是到底学术成绩能不能Tenure。现在复旦和北大清华标准很高。
看不了了。能转贴过来吗?
不一定,他是复旦大学毕业的,复旦大学知名度高于苏大,他肯定更想在复旦拿tenure,说不定他是从苏大被忽悠到复旦的。
这哥们留在美国, 可以去华尔街, 药厂, IT大厂做统计, 真是每条路都是人生赢家。
是,我当时听我爸妈讲那些,觉得出现这种状况挺make sense的,一党专政,没有监管,肯定就是这结果啊,怎么能指望每个人都道德高尚?中国自古就是奸臣当道,小人得志。
他老板原来是zhang, 大牛啊。
国内学校的确压力很大,有大腿抱的也很辛苦。 朋友也在fd, 升副教授前压力很大,去全国各地开会,认识人。 听说清华的学术压力更大。认识一个哥大回去的,经常每天就睡四个小时,巨忙。
国内是大跃进+Rigid管理。
2个问题,
编制不够,比如5,6年后,就1个可以转正的位置,但现在招10个,那么6年后,必然踢走5个,无论标准达到。听说武汉大学tenure通过率就3%,其他人全部赶走。编制是国家规定,不像美国,一个位置招一个人,Tenure不过了,才招新人。
标准过去10年水涨船高,从要求普通文章,提高到业界最高标准,都是领导决定。这么一来,很多早期来的,必然无法通过。何况业界最高标准,在国内工资,绝对比美国的低。不过美国招人也歧视亚裔
很有同感,现在也不敢轻易跟学生说毕业去公司了,大多都会被offended 现在让学生想做啥做啥,但是也不大包大揽的babysit学生了,希望有独立研究能力的孩子得到锻炼能早日独立,能力不在这方面的孩子能早点认清现实,也是好事 现在可算明白为什么老教授都放羊管理了
国内很多大学搞的tenure制度都是李鸿章的洋务运动那一套。明着的规章制度是抄下来了,但很多隐形规则就看不到了。tenure制度背后有很多规则会赋予同行评议很大的权力来评价学术能力,但同时又有制度来防范院系利用同行评议来搞腐败。譬如大学都会提供申述途径,甚至还给你提供律师来告学校。其目的就是如果当事人对结果有不满,尽量让内部人士来帮助当事人解决这种不满。譬如tenure过程中是否有程序错误,如果有,学校会有专门机构来帮助当事人来纠正结果,而不是让当事人拿着这些证据到外面找律师来告学校。有了这些渠道,院系这些下层实权机构也就不能为所欲为。
请问‘青椒“是啥意思?谢谢
青年教师
砍人就这些理由不够充分,您性格太暴躁了
我老板当然敢。实际上如果我们不自发讨论美帝这样的事情,有可能被扣工资。
复旦大学数学学院教师姜文华(Rutgers大学毕业的,复旦网站已删除其网页)杀同事,警方通报邯郸路某大学姜某杀王某:6月7日14时52分,上海杨浦区邯郸路某大学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民警迅速到场将犯罪嫌疑人姜某(男,39岁,该校教师)控制,经120现场确认,被害人王某(男,49岁,系姜某同事)已死亡。
https://twitter.com/i/status/1401972553367756822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twitter.com/i/videos/1401972553367756822
感觉就是把老实人逼急了
有些时候甚至都不是能力的问题,有些方向就已经是几乎没有学术,只剩politics,但看着学生们还不停的飞蛾扑火,而且还都是那种对自己能力超级自信的聪明娃。
我性格还行啊,所以我没有砍人,而是直接去校长住的那个家属楼,瞅准了一个空着的房子,直接打110砸锁,搬进去住了两年。学校的一堆王八蛋以为我有啥来头,这么牛逼。其实我就是光脚的。 然后校长助理隔三差五找我谈话,让我搬出来,软磨硬泡,我就是不理。 真要耍无赖,大家都会,读书人也不差的。除了砍人,其实只要何处去,办法多的是。
知道校长住哪个家属楼 且家属楼不刷门卡能进去呢 再找到空房子 再者110还能说服警察帮你砸锁 这一套操作已经厉害了啊
确切的说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呵呵,
你能读懂是谁领导谁么?
国内新体制的问题说白了还是淘汰率太高,十几个萝卜进去抢一个坑,啥规章制度也没用。美国内卷的是找AP这一步,找到了就好很多。国内高校又想要这些人的文章,又没编制给他们,只能这么养蛊。
跳巢去港大了不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删除了
而且美国大学有一个tt的空缺不容易, 如果这个人走了, 州里很可能不再批相同的空缺。 近些年美国的tt职位也是越来越少
正解,国内所谓新体系几十万年薪的青椒甚至博后,总给我一种挣几年快钱青春饭的感觉
根据我朋友的经历,国内的非升即走类似于美国的tenure评审,应该有类似评审委员会的小组评估,好像评审材料是公开的。我有朋友没有通过评审,学校给她转岗,居然工资更高,但感觉待遇有所下降。
美国没有通过tenure-track也非常凄惨。我有朋友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通过三个不同学校的tenure评审,他运气好,找到了第四个牛校的tenure-track,最后过了。
在这个帖子里面讨论的打不动都是大妈,她们哪里在美国大学呆过啊,只会屁股决定脑袋
瞎说。
老的家属楼没有门禁,本部那种,学校院内,都被那些老王八站着给学生日租当炮房了。 当然这波操作必须要有高人支招,还有精准信息。而且让学校投鼠忌器。代驾是你不想在学校发展了,以后科研晋升所有都会被卡脖子。但是学校不敢把我咋样,扣工资,我巴不得,他们也有高人,不会干这波操作。所以息事宁人。我就白住了,他们后来还求爷告奶奶的送瘟神一样把我打发出国。
你朋友真是牛人,普通人坚持不到第四个机会就肯定找别的饭碗去了。
有啥难理解的,不写推荐信呗。在美国,尤其学术界刚起步,被推荐信为难的事情好常见啊
书记领导,有功 校长担责,领过
两个comments:
(1) 你的第一个朋友在哪个慈善机构?
(2) 四个TenureTrack,一个6-7年。您朋友多大岁数Tenure的?
不仅是学术圈,哪个圈都是。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关系网,一个套一个…不能接受这些的,就安心在这边过日子。不管因为什么回去了,就做好接受的准备,不要钻牛角尖,不然不好过。
tenure没过的在哪都很惨,问题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坑,为什么要招那么多萝卜进来?美国大学好像没有招进来十几个同方向的AP让他们竞争一个tenure位置吧?
去年疫情, 美国的工作大量freeze, 无论学术界还是工业界, 反而是国内在招。 你这结论怎么得出来的
有可能mid-term review没过立马就走了,不过这三四个也属于outlier了
回国混就得放低身段,技术再牛也得应酬老板应酬hr,反正我做不到
看吧, 党书记已经被洗白成白莲花了,凶手被打成精神有问题的海归。 想海归的还自己以为不是韭菜的掂量掂量吧
这哥们儿学统计的,再不济,去湾区当data scientist也很吃香啊
延到6年年满应该不是真的,我在知乎上看到的是17年才加入的复旦。
确切的说是所有tenured老师说的算。 如果学术特别强, 即使人缘不好也没关系, 有appeal的流程。 而且同事之间无论怎么斗, 在重大问题上还是会把持原则的
大概是以为自己的母校,总有点人脉关系,比较好混点。好像也是复旦附中的,大概老家也在上海。
连着三个Mid-Term过不了的,然后名校Tenure。估计是张益唐式的人物,靠解决一个大问题一鸣惊人。
建议大家不要入Faculty 坑,这个烂工作需要很高高的天分(IQ,EQ, writ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和极度自律。然后收入也就一般般,还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想想真的对不起自己的配偶。
借宝地向自己的领导表达一下感谢。
这里的大妈比你们这些拿着国内学术圈的经验生搬硬套美国,各种泼脏水的强多了
即使事业家庭不顺造成mental problem,如果学校有点人情味,不至于如此。
也许九年义务教育该教教怎么做人,怎么与人为善,怎么有同理心,做人留余地。
那看来我们方向还不错了
他老板就是老复旦了,统计届的huaren faculty在国内多多少少还是有人脉的,比纯草根还是强的
的确是,学术界特别是需要funding的专业,faculty就跟run一个start up一样
到新学校不需要从头开始6-7年的 有时候只要一年就能上 有的时候还可以在一个地方没拿到同时新学校给tenure的 根本不需要等那么久
藤校很多都这样啊 但是好在他们哈佛拿不到换个地方一般就行了
这基本是天方夜谭了
张老师真是出了名的好人。还有人泼他脏水。所以啊, 网络上的东西,别瞎传瞎相信。2009 年,次贷危机,工业界学术界基本都不招人。能够在NIH博后,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再讲一句。统计这种学科,不存在血汗工厂这种说法。没有研究经验的博士生,大多数什么干不了,导师找一个课题,自己想得差不多了推导差不多了,让学生一步步学着做,然后毕业。带一个学生毕业比自己养孩子辛苦多了。当然也有非常突出的学生能够自己找题目自己干。太少了。
连续Fail Tenure的人,我就不信下一个学校让他一年后上Tenure。
能贴一下微博吗??看不了
我这个朋友是研究康德的哲学教授,从小家境优越,耐得住寂寞,没有什么物质追求。好不容易拿到tenure,也已经快退休了。他正在休sabbatical,我不好意思问他这是不是他生平第一个sabbatical。
此人厚积薄发,至少一次还是两次是因为论文/书不够而拿不到tenure,但最近几年每年至少出书一本,还都是牛津这样的大出版社。我很佩服。
藤校一般换一下就拿到了
这个切入点好,确实,要让上海人拿刀做这种事要么是精神病要么是真把人逼到极点了
评不上换学校作为senior,不会再给6-7年时间了,很多学校只给3-4年
哈哈,教职工申诉机构直接听命于校党委,您能有处说理去?都是摆设罢了
他是复旦附的,他父母应该也在复旦工作,会不会和党委书记有世仇?
养尊处优一辈子顺利的上海人,你从他碗里拿走一只鸡翅给他带来的愤怒,甚至大于你让一个外地人吃屎。
牛校也没这么恐怖,一个职位招十几个竞争呀
你不了解上海人。上海人虽然精明势利,但很少冲动走极端。不是有人嘲笑上海人吵架几个小时,也不会像东北人那样马上去动手。
第一个如果在国内二流高校,我听说过。一般都是不过转行政岗,会给人留条后路。行政岗的工资和教师差不多,就是讲课费之类的福利不太一样。现在想想,或许就是怕类似的事情发生。
中国这个社会没有人文关怀这些基本概念,也缺少专业从业人员,有的只是你争我抢恨人有笑人无的病态社会,出了事情以后仅仅就是反思做个样子,这个不是依靠短时间能搭建起来的
真的是超级牛的人了。搞不懂,这种人就算当大熊猫一样养起来又怎么样?能费几个钱?就缺那点钱?科研这种东西根本不是靠数paper数出来的。有些超前的研究也许100年才会被人认可。其实全中国能牛成这样的也没多少。就算他们啥都不干,养起来也费不了几个钱。何必呢?真是的。古代都知道礼贤下士。那些有钱人养那么多食客谋士还不是白白养着。国家养了多少蛀虫,养几个聪明的大脑,就算是闲人,又怎么了?用得着在这些人身上克扣吗?!
美女资源比较丰富吧。
不知道你两谁夸张,一个方向找个2、3个是会的,十几个,当学校的start up是天上掉下来的啊,如果都成功了还好,就留一个那不亏死。从department到college到学校的budget亏死。
不一定。他那个年代上海有四校联考,向全国招奥赛得奖的学生,每个学校只能招50来个这样的学生,复旦附中是四校之一。
复旦附中为什么父母就是在复旦工作?很多学生是正常招生进去的
从来没听说哪个藤校是十几个AP竞争一个tenure的,这么搞光startup就要亏死
那种是tenure跳槽,老学校差不多都tenure到手的,1-3年不等取决于老校的牛程度。所谓从一个学校denied掉的tenure,如果是牛校到差校,算三年都算大方的了,一般就是从头来,然后自己好好干,争取在新学校early promo。
这些不需要。 需要知道的是,你和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些同事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