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三问

卢岩
楼主 (文学城)

 本文回答无忧女士的三个问题:

 1、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2、那,到底是起尘埃好?还是不起尘埃好?

 3、那凤凰,怎么一想去无热池猎龙就死了呢?

 

 

1、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此问题出自尘凡无忧的文章《那些与生命有关的追问

问题的回答:

日常口语中的我义为主宰,佛教中称为转移身见,梵语是萨迦耶见,圣经里作塞斯(Seth),墨西哥的那瓦特尔语为提拉考安(Titlacauan)。提拉考安义为 “我们是它的奴隶” ;此说法与近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发现的“人是自我的奴隶”的说法相同,奴隶主就是转移身见。

未曾生我没有我,彼时状态是插图中的2:无所有。

生我(塞斯Seth)之时我是亚伯(Abel)。亚伯是个很小(很细微)的我的概念,即是插图25中埃及夏娃抱着的孩子(亚伯),即插图26中墨西哥玉女抱着的孩子(雨龙),即是插图8的大神天,即佛教的儒童(梵语摩纳婆),汉语的福,印度教的婆罗门(Bramin)。这个亚伯的产生于前意识(即夏娃识)的特性,总是抓着这些什么东西;那个(或那些)被抓着的东西就被润色成为了有生命的了。由此亚伯产生了众生。亚伯不单单是人的自内我,而是众生产生的源泉,所以夏娃成为了众生之母。

下面以尘刹土世界的生起为例来谈我(即Seth)的出生。

尘刹土的土字即身土,觉义,即法尘。这么理解,病人在医院做手术,局部或全身麻痹;彼时他感觉被麻痹的身体部分没了,就是那部分肢体的感觉或身土没了。人的身体和外部世界都是身土,觉。下段文字说的是禅定中的幻觉状态,即独影境,从没有身土开始,即从没有思想意识和身体的感觉开始。

昏暗中(注1),微弱朦胧的小我望见(注2)前面有个类似株杌(即枯树桩)的东西。心想:那是什么?好像是棵枯死了的树!?(我在望;瞬间转移;注3)?小我站在了山坡上枯树桩的近前。同时,环境变亮了(注4)。在山坡上的小我看清楚了,那东西确实是(注5)棵枯树。我想,这是什么地方?我四处张望。(此尘刹土世界随我所望而生长广大,等流果相续。)我在一个山坡上,环境变得越来越清晰,风吹枯草,天上还有鸟在飞。我望见远处好像有个破房子,那是什么地方?(瞬间移位,我到了房子的附近)我看清楚了,这是座庙。(庙的建筑变得越来越清晰;等流果相续;光照度由昏暗而变亮)。我四处望。(庙周围的环境在形成中;等流果相续;光照度由昏暗而变亮)。庙门是关着的,里面什么样?(瞬间位移,我进了庙。)庙门自动地关闭了,里面一片漆黑(注6)。

注1,此“昏暗”即13.7节所讲的十二有支的第一支,无明支,愚钝无知义。

注2,此望彼是因缘性。那株杌是个异熟果,是一法尘;此说那是上帝造出夏娃的那根亚当的肋骨。是中,无意识的纯净部分是神识;无意识的污染部分是亚当识;前意识是夏娃识。株杌出现后,夏娃识就动起来了,就是十二有支的行支。随我所望,等流果在向那株杌聚集,所以我的感觉从“那是什么”,变成了“好像是棵枯死了的树”。

注3,随我所望,等流果在向那株杌聚集,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相当于我从昏暗中来到了山坡上。这就是瞬间转移的原理(更多的案例描述参见12.1节)。

注4,这“亮光”的意义是“我看清楚了”、“我明白了”。此亮光有自证功能,有自我的含义。此自我是个很小的我,是随念自我,即是福,即是插图中的8(大神天),佛教称之为儒童(梵语摩纳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称为亚伯(Abel),墨西哥沙门教称之为羽龙(Quetzalcoatl),印度教称之为婆罗门(Brahmin)。此处的株杌附近即是前意识(夏娃识)。较远的,由“思”发动,和“想”取来的环境,就是客观环境,就是客观事物(即亚当识)。夏娃识和亚当识彼此相望,相应而动;此辗转相望为因缘,由“思”润色了善恶美丑,由“想”取来了相,就构成了一尘刹土世界。

注5,此“是”是认知,结生义。结生就是那根无意义的株杌变成了这里的有意义的株杌,成了自我的一部分。至此,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即株杌),造出了夏娃,而夏娃又生出了亚伯。这个关于心理机制的宗教寓言就讲完了。前意识总是抓些什么,作为(即是)内部的我,此小我即是亚伯;这是前意识的性质。所以古人所画的夏娃总是抱着亚伯,如插图25是埃及夏娃, 26是墨西哥的玉女,是金童玉女的玉女(即夏娃)。她们俩抱着的孩子就是亚伯和羽龙,是众生之母的象征。

注6,这漆黑代表着我对庙里面一无所知,是无明,即十二有支的无明支。从此再望,就会形成另一个尘刹土世界。

这段话述说了四处:一无明,二山坡上的株杌,三庙门前,四庙里。在我后来的记忆里,那些就变成了转移身见(参见11.4.4.1.4.1节)。转移身见就是日常口语中的我;圣经里称之为塞斯(Seth),是亚当和夏娃的第三子。古人用步屈虫(尺蠖;如图24)来形容前意识。步屈虫的后脚总是抓住些东西,前脚去找落脚点;就相当于前尘刹土案例中,前意识驻在暗处(抓着暗处)望株杌;驻在株杌望庙;驻在庙门外望庙内。就这样,前意识总是抓着些东西再四处张望,思量,留下了大量的痕迹。紧随着夏娃(即前意识)的随念自我是亚伯;塞斯就是那后面的痕迹,所以塞斯总是慢慢地跟在夏娃的后面。

本案例述说了一次集起(参见14.1节的集起),一尘刹土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如插图1至22)是由十亿尘刹土构成的。

2、那,到底是起尘埃好,还是不起尘埃好?

此问题是无忧女士看了我写的诗《观待》(参见插图)之后问的。我对《观待》的解释如下。

第一句:身是菩提树。菩提是梵语(Bodhi),觉义。身是菩提树,是说身体是感觉、感知。比如病人去医院作外科手术,作局部或全身麻痹,那部分身体或整个身体(的感觉)就消失了。这身体感觉,唯心主义中称作身土或尘。再比如禅定中,修习者也可感觉到局部身体或整个身体消失的现象,而进入纯思想意识状态。彼状态古人称为太虚幻境,鬼神的境界。

第二句:心为明镜台,是说心是外事外物在人脑里的投影,其本质是事。

第三句:本来无一物,是说前两句的结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第四句,观待起尘埃,是说观望和对待是一切事物生起的原因。比如因为饥渴,手取水杯,喝水渴止。此中饥渴为因,手动;手为因,水来了;水为因,渴止了。意(即前意识)观待于手,就赋予了手“质和意义”;然后手可以为因之于取水为果。意识观待水,就赋予了水“质和意义”,水可以止渴。没有意识的观待,一切都没有意义,没有生命,不成因果,存在等于不存在。观待因即是能作因;能作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功能。

士用果是生命之树上的五果之一,是观待因之果,是作者借助于工具媒体等所做事业的成就。如农夫之于庄稼收获谷麦,商贾之于货物仓储运输获得金钱利润,僧道之于道果为他人解惑超渡,这些工作和成就都是士用果。士用果范围广阔,以观待为因,另外,观待亦是集起四种缘中的因缘,(参见14.1、集起和尘刹土)。

问题的回答:

什么是这里所说的尘?佛教中称色声香味触和法为六尘。这六种相由前意识(夏娃识,即人)的观待而成为了自身的一部分(如上文,或参见14.1节的集谛),从而成为了觉,即身土。这个人自身和外部世界生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集起”,积累尘刹土的过程,例如新生的婴儿能看十几厘米远,所见所闻基本上都无意义,他或她的身体和外部世界都很小。随着生活,自身和外部世界不断地生长,经过无数次“集起”,收集了十亿尘刹土,遂有三千大千世界(如图13.3.2所示)

尘的积聚是身土,亦作业。业是身口意的习气,即是此三业:身业是身体的行为习气的积累,此身即是;口业是语言习气的累积,此口说的就是;意业是思想行为习惯的所有,此心所想的就是。

诸业中,有很多不引起烦恼,被称为净业。我们通常说的尘是不净业,是能起烦恼的业,总说为84000尘劳(参见14.3节的烦恼的数)。尘劳是说此烦恼(尘)劳役心身,亦作魔军,亦作84000病。魔者,夺财害命义;以尘劳烦恼人的清净之身,迷惑人的心智,害人慧命,故称其为魔。病,是说此84000尘劳能破坏人的清净之身,亦作有病,亦作增减病,亦作枷锁。有,记忆有,习气有,因果不忘为有。增减,是说五蕴的增加与减少,兴盛与衰败总是引起人的注意和不安,如是由惑起行,由行而业生。枷锁是说人由此而成为了烦恼的奴隶。

这么看,是不起尘埃好啦?也不尽然!

参见插图中13.3.2-12的索引图是埃及的判官在称量人的心重,心重一根羽毛为最好。那是罐子,怎么说是心?实际是在称量业重,因为心的本质是事。罐子里面装着的是心衣。心衣是烦恼等的异名(参见14.2烦恼的名),如九结即九种领带,五盖是女人的五种围巾等。当然,心衣也有好衣服,如惭和愧等。如果业重在12的时分天以下,人就可能出尘,摆脱枷锁。除尘的工具就是道谛里的十渡。这种情况下,不起尘埃,不生好。

有些人慧根猛利,定力身后,出尘的能力就强,比如发起金刚喻定,他或她很快就上升到了四禅天(参见插图5)。净土之中,人可能感觉生活单调枯燥,或者因为贪(法)被伤的太狠了,感觉悲观、消极;那人就可能开堂纳尘受生。这种情况下,就起尘埃,生好。

3、那凤凰,怎么一想去无热池猎龙就死了呢?

问题源自无忧女士读了《苦谛》四禅天里的这一段文字:无热天,谓此天研究心境,无依无处,清凉自在,无热恼故。身长二千由旬,寿二千大劫。此天地域广阔,多池多树。一大池名无热,东西南北各与一条大河相通,一名大醒识河,二名大幻识河,三名大梦识河,四名大散识河。此四条大河贯通四大洲,与四海相连。树林里多有凤凰,唯栖于树的第三枝,以龙为食。各池中的龙多有凤凰之灾;唯无热大池里的龙无此祸患。若凤凰想去无热池猎龙,一想,它就死了。(参见13.2、色界和无色界

本问题谈什么?佛法为共同法体系,即以先例为法。案例会不断地更新,所以佛法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佛教有三法印,此三先例为佛所结案,不得更改,故名三法印,为佛教的宪章。此三法为: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是说无意识和前意识没时间性,没次序的先后性。本文前两个问题谈了诸法无我。这个问题谈涅槃,即人们说的“言离四句,体绝百非”。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同一个问题。

一、凤凰义为人。凤凰系指玉女。玉女,亦作夏娃,是前意识的化身。佛教中,前意识亦简作意。意是企图、打算义,凡人做事必然企图、计划在先,故佛教中称人为意。树的第三枝义指法四分中的第三分(参见11.1节)。此凤凰总是栖息于树的第三枝,是说意总是处于法的第三分,即人总是处于法的第三分。无热是涅槃别名,涅槃境界无热恼故。涅槃是佛性,人常说见性成佛,是故无热池中有许多龙。龙者佛也。无意识在神教中作神识,佛教中作佛识,只与舍性相应。想以取相为性,是取性,故人欲取涅槃,必然失去涅槃,便从涅槃界堕落,重生于人世;涅槃的舍性与人的取性相违故。此处的“彼灭此生”是说涅槃境界坏了之后,人又从别的境界出现了。所以古人说凤凰一想去无热池猎龙就死了。

二、狭义的涅槃单指无所有天(参见插图11.6.4-2),亦作常寂光天。常寂光天是常(色)遍处,即或青、或黄、或赤、或白等无意义的常(色)遍处,是自己的微妙本心停住了,所以亦作无所有天。遍常无变化,故说无想。若有想,心就动了,去取相了,遍常会被想取来的相所取代,常寂光天就凋灭了。所以涅槃是禁果,你若去取它,或想得到它,它就死了。这就是凤凰一想去无热池猎龙就死了的原因。

常寂光天唯是现量(参见11.4.5-2、八识与三量),而语言是喻量,故古人说涅槃“言离四句,体绝百非”。

三、这里引用金刚经(参见本书的第17章)中三次谈到的:圣人不取自果。

17.8、禁果

佛问观音菩萨:善现!于汝意云何?诸入流者颇作是念,“我能证得入流果”不?

观音答:不也,世尊!诸入流者不作是念,“我能证得入流果”,何以故?世尊!诸入流者无少所入,故名入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故名入流。世尊!若入流者作如是念,“我能证得入流之果”,即为执我、有情、命者、士夫、竹马等。

佛复问:善现!于汝意云何?诸一来者颇作是念,“我能证得一来果”不?

观音答:不也,世尊!诸一来者不作是念,“我能证得一来果”,何以故?世尊!以无少法证一来性,故名一来。

佛复问:善现!于汝意云何?诸不还者颇作是念,“我能证得不还果”不?

观音答:不也,世尊!诸不还者不作是念,“我能证得不还果”,何以故?世尊!以无少法证不还性,故名不还。

佛复问:善现!于汝意云何?诸阿罗汉颇作是念,“我能证得阿罗汉果”不?

观音答:不也,世尊!诸阿罗汉不作是念,“我已证得阿罗汉性”,何以故?世尊!以无少法名阿罗汉,由是因缘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如是念“我能证得阿罗汉性”,即为执我、有情、命者、士夫、补特伽罗等。世尊!如来说我得无诤住最为第一。我虽是阿罗汉,永离贪欲,而我未曾作如是念“我得阿罗汉永离贪欲”。世尊!我若作如是念“我得阿罗汉永离贪欲”,如来不应授记我言:善女人苦芭芭(苦芭芭参见4.2、禅的故事)得无诤住最为第一。以都无所住,如来说名无诤住无诤住(注2)。

注17.8-1,此谈话中,四沙门果的定义参见15.2、小乘果。前三果是有余依涅槃,是择灭无为;第四果是无余依涅槃,即无择灭无为。文中,释迦摩尼四次问观世音菩萨,她四次不取自果,转而妙赞己之功德。何言此赞甚妙?持果故,享福故!

注17.8-2,为什么说两遍无诤住?诤是好意劝谏义,是一切暴乱的起因;不诤是佛门第一戒。前一无诤住是世间义,是有为法解脱。后一无诤住是无为解脱。无为法是无我法,是空解脱,没有得到解脱的人,也就没有所谓的解脱之说;这是无诤住的胜义。

17.15、能净业障

佛言:善现!我若具说当于尔时是善男子或善女人所生福聚,乃至是善男子或善女人所摄福聚,有诸有情则便迷闷,心或狂乱。是故,善现!如来宣说如是法门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应当希冀不可思议所感异熟。

注17.15,既然涅槃取不得,收集不来,得不到,为什么还要修行,取得涅槃?答:涅槃是异熟果,不是不能取,而是要取之有道。此道即道谛。功到自然成。

17.27、不受不贪

佛言: “复次,善现!菩萨不应摄受福聚。” 观音即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应摄受福聚?”佛言:善现!所应摄受不应摄受,是故说名所应摄受。

注17.27,涅槃只与舍性相应,其根源在于自无意识,即佛识,只与舍性相应,不与取性、集性、得性等相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6.6、结界 6.5、雷霆之杖 6.4、贼窝的会议 6.2、工作表现好 6、和平房产局
卢岩
对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的评论

• 哇,谢谢答疑。早上刚醒,朦朦胧胧,内容太费脑筋,先说个简单的,可以把我的名字改成尘凡无忧吗?:) -尘凡无忧    (0 bytes) (0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5:23:46

• 内容我回头读,我笨,不见得能读懂,不过先好奇一个,为啥你回答的是佛教问题,却用了基督教的人物来解释,这叫集大成么?:) -尘凡无忧    (0 bytes) (3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5:27:08

• 我将翻译成英文,为了汉语英语内容的统一。另外,佛教中的人物现代人都不知道,圣经人物人人都知道,读起来就简单多了 -卢岩    (0 bytes) (1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5:36:58

• 原来如此,谢谢答疑。:) -尘凡无忧    (0 bytes) (0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5:38:49

• 佛教要求(或建议)用对方的语言给对方解释清楚,这是佛教理论在中国60几种宗教中通用的原因之一。 -卢岩    (0 bytes) (1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5:41:07

• 明白了,谢谢解释。对这些我是门外汉,纯粹看热闹。。。不过读了你的,好像清晰一些了。:) -尘凡无忧    (0 bytes) (0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6:31:28

• 先赞 -nearby    (0 bytes) (0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6:11:43

• 读了,似懂非懂,产生很多新问题,暂时不问了。:)用步屈虫来解释意识很形象。估计这些这里的高妹,望沙,小茶他们可以跟你探讨 -尘凡无忧    (0 bytes) (1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6:29:12

• 有眼光!那是个佛教中的经典比喻,可不是我造的,和尚尼姑们各个都这么讲。 -卢岩    (0 bytes) (4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6:36:05

• 你可以造啊,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尘凡无忧    (0 bytes) (1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6:49:18

• 以彼之道,还至彼身!你的记性可真好! -卢岩    (0 bytes) (1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6:59:05

• :) -尘凡无忧    (0 bytes) (1 reads) 05/28/2022 postreply 07:51:58

卢岩
对《观待》的评论

• 卢岩自创了最后一句。观待,代表行为和意思,按理解? -nearby    (0 bytes) (1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7:43:45

• 没懂你的问题?我解释得不够清楚吗?我只写了一句,但意义和境界完全颠倒了,且毫无疑问。 -卢岩    (0 bytes) (5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7:47:11

• 那段话清楚,只是第一次读到“观待”这个词 -nearby    (0 bytes) (1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7:52:55

• 我知道,我每次看到这个词都感觉震撼,认为“观待”是个哲学术语,很有用。 -卢岩    (0 bytes) (1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7:54:27

• 那,到底起尘埃好呢?还是不起尘埃好呢? -尘凡无忧    (0 bytes) (15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8:22:11

• 本诗道出了一切的起因是“观待”,与古人的几首述说自性涅槃的不一样。 -卢岩    (0 bytes) (3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8:25:51

• 唉!看来,我只能孤芳自赏啦! -卢岩    (0 bytes) (1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8:26:54

• LOL 别急啊,我赏不了别人能赏。。。:) -尘凡无忧    (0 bytes) (1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8:36:22

• 这首打油诗的道理还是货真价实的,所以不会输给任何诗人。我不会受挫折的! -卢岩    (0 bytes) (1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8:51:36

• 激赞自信和意志坚定!:) -尘凡无忧    (0 bytes) (3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8:58:47

• 祝福好人你一生平安! -卢岩    (0 bytes) (1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9:01:16

• 哈哈哈,谢谢你!:) -尘凡无忧    (0 bytes) (0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9:02:17

• 是拼凑的不假,但不能说我只写了一句。 -卢岩    (0 bytes) (2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18:28:21

• “观待”!看来电视剧里的都错了,我听到的是“何处染尘埃”。这首诗奠定了六祖慧能的佛学地位啊 -FionaRawson    (0 bytes) (5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20:09:58

• 你说的,我都不知道。我认为那就是一首打油诗,不甚了了,不能作为慧能觉悟的凭证。 -卢岩    (0 bytes) (1 reads) 05/31/2022 postreply 20:36:55

• 此诗一出,神秀以头抢地,慧能吐血而亡。。释迦穆尼他他他。。只有拈花苦笑了 :) -东风再起    (0 bytes) (3 reads) 06/01/2022 postreply 09:16:00

• 嘘!小点儿声!别把门外听声儿的吓着了!这和神秀、慧能的两首诗不是同一个主题!他们说的是本来清净,自性涅槃,我说的是集起! -卢岩    (0 bytes) (4 reads) 06/01/2022 postreply 12:18:25

卢岩
对 “到底是起尘埃好?还是不起尘埃好?” 的评论

• 沙发 -lovecat08    (0 bytes) (4 reads) 06/05/2022 postreply 13:30:14

• 俺佛教,从没想过你的思想。从小跟母亲去庙的。。。。。。 -lovecat08    (0 bytes) (2 reads) 06/05/2022 postreply 13:31:35

• 我懂点儿佛学也是近几年的事。 -卢岩    (0 bytes) (0 reads) 06/05/2022 postreply 13:58:06

• 谢谢这么详细的解答。:)感觉读个了半懂。起与不起还是顺其自然了。。。 -尘凡无忧    (0 bytes) (1 reads) 06/05/2022 postreply 14:49:12

• 我赞成中观、中土、中道;净土是极依,不是该久留的地方。 -卢岩    (0 bytes) (5 reads) 06/05/2022 postreply 15:07:23

• 只要生在世上那就应该是在尘埃里了吧,学佛的终极是跳出尘埃成大圆觉 -浮云驰    (0 bytes) (5 reads) 06/06/2022 postreply 02:29:16

• 我认为界是极限和种子义,参见本人写的生命之树的四大种。出离三界,义为出尽三界生死劣种,获得正确平等的世界观,即等起(缘起 -卢岩    (0 bytes) (1 reads) 06/08/2022 postreply 18:40:01

• 等起(即缘起)是佛智。我认为大圆镜智的本质是苦谛中的25有,我称之为俱德, -卢岩    (0 bytes) (1 reads) 06/08/2022 postreply 18:42:24

• 等起(即缘起)是佛智。我认为大圆镜智的本质是苦谛里的25有,我称之为俱德。 -卢岩    (0 bytes) (0 reads) 06/08/2022 postreply 18:47:31

• 标题定时,尘埃既起。 -泰傻   (0 bytes) (3 reads) 06/07/2022 postreply 09:12:58

• 醍醐灌顶 -满池娇    (0 bytes) (0 reads) 06/07/2022 postreply 11:11:34

尘凡无忧
哈哈哈,原来你是给我挖坑啊。。。我问的明明是另一个问题。。。。
尘凡无忧
为谨慎,不造口业,以后我对你的文章我只看不说话。。。。LOL
卢岩
也回答了:龙代表佛!
卢岩
捡了便宜还卖乖!我认为这是我最高水平的文章,名字却让你给拿走了!
尘凡无忧
其实对这个我有一句话,不过想想算了,不说了。:)
尘凡无忧
哈哈,文章是你的,我能拿走的只有我读完文章后的一知半解。:)
卢岩
要不你再重问,把第三个问题改成你喜欢的?答案还是那样,顺当一下就行了!
卢岩
说吧!你都把弄迷惑了?
卢岩
什么时候,你想好了再问,不着急!
卢岩
前两个问题是你问的,说出来的话是收不回去了!
卢岩
原文里没说要保护龙。无意识是法识,涉及到无意识就是“法尔”(自然法则)。
卢岩
哎呀妈呀!真不说话啦!?
n
nearby
盲赞
卢岩
无忧生我的气了吗?
尘凡无忧
哈哈,不会,我哪儿那么容易生气。:)
o
olive-c
观待起尘埃 -----这个世界就是那样产生了

读了不知几遍,终于有点理解。我即是那“转移身见”。你解释的太好了。

万物随着转移身见的凝视或观而产生了。

观待起尘埃    -----这个世界就是那样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