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记载,但不在人身上!
北方人过去洗手净身洁衣用的“胰子”,就是猪胰碱化制成的。
下面列出的澡豆方,可是美容的千年古方唉。
最早的应该是“猪胰酒”,出自晋朝时代的葛洪《肘后方》卷三
http://www.baike.com/wiki/猪胰酒?
接着还有 “肥环”用过的各种“澡豆方”
唐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六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beijiqianjinyaofang549/221-9-9.html#hi-85692
http://www.quanxue.cn/CT_ZhongYi/YaoFang/YaoFang07.html
洗手面,令白净悦泽。
白芷 白朮 白藓皮 白蔹 白附子 白茯苓 羌活 葳蕤 栝蒌子 桃仁 杏仁 菟丝子 商陆 土瓜根 川芎(各一两) 猪胰(两具大者细切) 冬瓜仁(四合) 白豆面(一升) 面(三升,溲猪胰为饼,曝干捣筛) 上十九味合捣,筛入面,猪胰拌匀更捣。每日常用,以浆水洗手面,甚良。
治面黑不净。
白藓皮 白僵蚕 川芎 白芷 白附子 鹰屎白 甘松香 木香(各三两一本用 本) 土瓜根(一两,一本用甜瓜子) 白梅肉(三七枚) 大枣(三十枚) 麝香(二两) 鸡子白(七枚) 猪胰(三具) 杏仁(三十枚) 白檀香 白朮 丁子香(各三两,一本用细辛) 冬瓜仁(五合) 面(三升) 上二十味,先以猪胰和面曝干,然后合诸药,捣末,又以白豆屑二升为散,旦用洗手面,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神验(《千金翼》无白僵蚕、川芎、白附子、大枣,有桂心三两)。
洗面药。
猪胰(五具细切) 毕豆面(一升) 皂荚(三挺) 栝蒌实(三两一方不用) 葳蕤 白茯苓 土瓜根(各五两) 上七味捣筛,将猪胰拌和,更捣令匀,每旦取洗手面,百日白净如素。
洗面药方。
白芷 白蔹 白朮 桃仁 冬瓜仁 杏仁 葳蕤(各等分) 皂荚(倍多) 上八味绢筛,洗手面时即用。
洗面药,除 悦白方。
猪胰(两具去脂) 豆面(四升) 细辛 白朮(各一两) 防风 白蔹 白芷(各二两) 商 上十味和土瓜根一两,捣,绢罗,即取大猪蹄一具,煮令烂作汁,和散为饼,曝燥,更捣为
澡豆治手干燥少润腻方。
大豆黄(五升) 苜蓿 零陵香子 赤小豆(各二升去皮) 丁香(五合) 麝香(一两) 冬 瓜仁 茅香(各六合) 猪胰(五具细切) 上九味细捣,罗,与猪胰相合和,曝干、捣,绢筛,洗手面。
白芷 青木香 甘松香 藿香(各二两) 冬葵子(一本用冬瓜仁) 栝蒌仁(各四两) 零 陵香(二两) 毕豆面(三升大豆黄面亦得) 上八味捣筛,用如常法。
桃仁澡豆,主悦泽,去 方。
桃仁 芜菁子(各一两) 白朮(六合) 土瓜根(七合) 黑豆面(二升) 上五味合和,捣筛,以醋浆水洗手面。
澡豆主手干燥常少润腻方。
猪胰(五具干之) 白茯苓 白芷 本(各四两) 甘松香 零陵香(各二两) 白 商陆((五两) 大豆末(二升绢下) 蒴 灰(一两) 上九味为末,调和讫,与猪胰相和,更捣令匀。欲用,稍稍取以洗手面,八九月则合冷 处贮之,至三月已后勿用,神良。
阴阳五行,温寒湿虚。五脏六腑,有脾无胰。三焦何处,不明就里。奇哉九州,盛产神医。谈兵纸上,亦步亦趋。偶出一人,老王隔壁。昙花一现,来者难继。怪哉奇事:经络可感,不知有胰(疑).
一直到了明朝因为没文化的人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读,才搞出了个俗字“胰”,后来变成了正字,而在医书中,中医很讨厌这个俗字,仍然写成古字,结果被后人误会成“脤”字(繁体这个字的异体字是左月右边大臣的臣,吃教授以前没认真读我的和E博等讨论的贴中招了)。在另外一些网版医书中,因为这个字没有印刷体,也不知道读什么,觉得麻烦索性把这个字丢掉。在本坛害得E博中招把猪胰理解为猪。
至于五脏六腑与解剖学的关系是另一个问题。古医书中是否谈到了人的解剖学意义上的“左月+右颐(去页)”,还需要广泛地看原版的线装医学书籍,请不要根据网络版再妄下结论了。
再次说明学中医必须读古文线装书。
PANCREAS的翻译:
中国
“甜肉”(1858)
“月臣,月臣腺”(1908)
“胰”(1882)
日本
”膵“
后根据中国学者的见解改称”胰“。”胰“是唯一被日本医学界接受的中文解剖学术语。
不管当初历史上如何搞的“乌龙”。 西医讲的多是解剖可见实质存在,而中医脏腑多讲的是功能(很多人存在个误区,把中医的脏腑也理解成个单纯解剖器官),觉得中医讲的“脾”功能涵盖了胰作用。看看吧一般胰有问题病人,饮食脾胃消化功能一定也不会好。
根据的是这篇正式发表的论文
http://hqzyyold.yywkt.com/oa/pdfdow.aspx?Sid=201512015
我开始也以为是脤,甚至怀疑是猪的腰子(因为脤和肾同音)。
日本哪本医学书有写“胰”字了?pancreas的日文翻译是“膵臓”
查查字典就知道的事儿,信口就雌黄。
还“唯一”呐?日本解剖学上没有肝,肺,胃,肠,肾,骨吗?让你吃了?
看来文章谬误太多。懂日语就是行
至少是相似的读音,例如熙
就是不承认眼神不好,读解选择能力都有问题,
还懒。发言前,查一下英日字典那么难吗?
难怪医学生物学发表的论文,八九成都不能重复验证,都是托你们这种“科学代表”的福
那个字的右半边与康熙犯讳。
https://www.zdic.net/hans/%F0%A6%9A%9F
自康熙后,许多含这个半边的字被假借掉了。
据说,只剩三个字:熙,颐,(第三个记不清了,可能是“宧”)。
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康熙字典等与秦焚书异曲同功。
的记载,但不在人身上!
北方人过去洗手净身洁衣用的“胰子”,就是猪胰碱化制成的。
下面列出的澡豆方,可是美容的千年古方唉。
最早的应该是“猪胰酒”,出自晋朝时代的葛洪《肘后方》卷三
http://www.baike.com/wiki/猪胰酒?
接着还有 “肥环”用过的各种“澡豆方”
唐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六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beijiqianjinyaofang549/221-9-9.html#hi-85692
http://www.quanxue.cn/CT_ZhongYi/YaoFang/YaoFang07.html
●澡豆方洗手面,令白净悦泽。
白芷 白朮 白藓皮 白蔹 白附子 白茯苓 羌活 葳蕤 栝蒌子 桃仁 杏仁 菟丝子 商陆 土瓜根 川芎(各一两) 猪胰(两具大者细切) 冬瓜仁(四合) 白豆面(一升) 面(三升,溲猪胰为饼,曝干捣筛)
●澡豆洗手面方上十九味合捣,筛入面,猪胰拌匀更捣。每日常用,以浆水洗手面,甚良。
治面黑不净。
白藓皮 白僵蚕 川芎 白芷 白附子 鹰屎白 甘松香 木香(各三两一本用 本) 土瓜根(一两,一本用甜瓜子) 白梅肉(三七枚) 大枣(三十枚) 麝香(二两) 鸡子白(七枚) 猪胰(三具) 杏仁(三十枚) 白檀香 白朮 丁子香(各三两,一本用细辛) 冬瓜仁(五合) 面(三升)
●澡豆方上二十味,先以猪胰和面曝干,然后合诸药,捣末,又以白豆屑二升为散,旦用洗手面,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神验(《千金翼》无白僵蚕、川芎、白附子、大枣,有桂心三两)。
洗面药。
猪胰(五具细切) 毕豆面(一升) 皂荚(三挺) 栝蒌实(三两一方不用) 葳蕤 白茯苓 土瓜根(各五两)
上七味捣筛,将猪胰拌和,更捣令匀,每旦取洗手面,百日白净如素。
洗面药方。
白芷 白蔹 白朮 桃仁 冬瓜仁 杏仁 葳蕤(各等分) 皂荚(倍多)
上八味绢筛,洗手面时即用。
洗面药,除 悦白方。
猪胰(两具去脂) 豆面(四升) 细辛 白朮(各一两) 防风 白蔹 白芷(各二两) 商
上十味和土瓜根一两,捣,绢罗,即取大猪蹄一具,煮令烂作汁,和散为饼,曝燥,更捣为
澡豆治手干燥少润腻方。
大豆黄(五升) 苜蓿 零陵香子 赤小豆(各二升去皮) 丁香(五合) 麝香(一两) 冬 瓜仁 茅香(各六合) 猪胰(五具细切)
●澡豆方。上九味细捣,罗,与猪胰相合和,曝干、捣,绢筛,洗手面。
白芷 青木香 甘松香 藿香(各二两) 冬葵子(一本用冬瓜仁) 栝蒌仁(各四两) 零 陵香(二两) 毕豆面(三升大豆黄面亦得)
上八味捣筛,用如常法。
桃仁澡豆,主悦泽,去 方。
桃仁 芜菁子(各一两) 白朮(六合) 土瓜根(七合) 黑豆面(二升)
上五味合和,捣筛,以醋浆水洗手面。
澡豆主手干燥常少润腻方。
猪胰(五具干之) 白茯苓 白芷 本(各四两) 甘松香 零陵香(各二两) 白 商陆((五两) 大豆末(二升绢下) 蒴 灰(一两)
上九味为末,调和讫,与猪胰相和,更捣令匀。欲用,稍稍取以洗手面,八九月则合冷 处贮之,至三月已后勿用,神良。
阴阳五行,温寒湿虚。五脏六腑,有脾无胰。三焦何处,不明就里。奇哉九州,盛产神医。谈兵纸上,亦步亦趋。偶出一人,老王隔壁。昙花一现,来者难继。怪哉奇事:经络可感,不知有胰(疑).
一直到了明朝因为没文化的人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读,才搞出了个俗字“胰”,后来变成了正字,而在医书中,中医很讨厌这个俗字,仍然写成古字,结果被后人误会成“脤”字(繁体这个字的异体字是左月右边大臣的臣,吃教授以前没认真读我的和E博等讨论的贴中招了)。在另外一些网版医书中,因为这个字没有印刷体,也不知道读什么,觉得麻烦索性把这个字丢掉。在本坛害得E博中招把猪胰理解为猪。
至于五脏六腑与解剖学的关系是另一个问题。古医书中是否谈到了人的解剖学意义上的“左月+右颐(去页)”,还需要广泛地看原版的线装医学书籍,请不要根据网络版再妄下结论了。
再次说明学中医必须读古文线装书。
源: 吃与活 于 2019-09-29 11:40:36 [档案] [博客] [转至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30 次 (914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PANCREAS的翻译:
中国
“甜肉”(1858)
“月臣,月臣腺”(1908)
“胰”(1882)
日本
”膵“
后根据中国学者的见解改称”胰“。”胰“是唯一被日本医学界接受的中文解剖学术语。
不管当初历史上如何搞的“乌龙”。 西医讲的多是解剖可见实质存在,而中医脏腑多讲的是功能(很多人存在个误区,把中医的脏腑也理解成个单纯解剖器官),觉得中医讲的“脾”功能涵盖了胰作用。看看吧一般胰有问题病人,饮食脾胃消化功能一定也不会好。
根据的是这篇正式发表的论文
http://hqzyyold.yywkt.com/oa/pdfdow.aspx?Sid=201512015
我开始也以为是脤,甚至怀疑是猪的腰子(因为脤和肾同音)。
日本哪本医学书有写“胰”字了?pancreas的日文翻译是“膵臓”
查查字典就知道的事儿,信口就雌黄。
还“唯一”呐?日本解剖学上没有肝,肺,胃,肠,肾,骨吗?让你吃了?
看来文章谬误太多。懂日语就是行
至少是相似的读音,例如熙
就是不承认眼神不好,读解选择能力都有问题,
还懒。发言前,查一下英日字典那么难吗?
难怪医学生物学发表的论文,八九成都不能重复验证,都是托你们这种“科学代表”的福
那个字的右半边与康熙犯讳。
https://www.zdic.net/hans/%F0%A6%9A%9F
自康熙后,许多含这个半边的字被假借掉了。
据说,只剩三个字:熙,颐,(第三个记不清了,可能是“宧”)。
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康熙字典等与秦焚书异曲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