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f
fivestone
楼主 (未名空间)

对于这个世界,包括生命,是怎么来的,如果从是否认为有本体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两种,本体论和非本体论。

本体论,或者称本源论,会认为世界有一个时间起点,或逻辑起点。而整个世界从从这个起点开始、构建而来的。

比如说,现今科学上的大爆炸理论,就认为有一个时间和空见的起点,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初的奇点。而那个奇点的特性,是超出现今所有物理学规律的,不可描述的。

道家也是如此。认为道是万物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起始的那个道,是不可描述的。既“道可道,非恒道也”。在所有本体论当中,一般都会对于那个终极的本体,采用这种遮诠(非...非...)的描述方式。

婆罗门教的梵,更是指那个超越的本体。梵是唯一恒常的、真实的,而现世世界则是虚幻的,是无常、无我的。人通过观念的改变和修行的实践,可以摆脱现世的幻象,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解脱。梵也被称为真如、自性等。

在佛法的发展、演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回归本体论的趋势,比如部派佛教中的犊子部,就认为补特伽罗是人六道轮回的本体,这个本体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是“不可说我”。

另外,如来藏思想能够在汉地得到接受与承传,与中国本土的道家、儒家等哲学思想的融合不无关系。如来藏的梵文是Tathāgatagarbha,其字根garbha为怀孕、生产指意,意指世界也如同人类从子宫中出生一样,世界也是由一个胚胎所开始的,在胞胎中蕴藏了世界的一切。这也同样是认为有一个起始,有一个本源。

虽然在不同的本体论当中,对那个本体、本源的特性、特征等的具体描述会有所不同,但这种本体论式的构架是不变的。

再看非本体论。一般认为,佛法应该是属于非本体论的,特别是原始佛法。佛陀对一些关于世界存在的问题,是不予回答的(十四无记),因为这些问题与解脱无关。佛陀所讲的所有的法,都是围绕着“苦集灭道”四圣谛展开的。佛陀只说什么是苦,什么是苦的解脱。

在这种非本体论的框架中,一是没有一个时间的起点。佛陀一直说“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这种六道轮回的世间,是没有一个开始的。是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如此而已。

另一个方面是说没有一个逻辑起点,也就是佛陀说的“第一义空经”。“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现世世界的五蕴、六入处的升起,不是从一个什么本源中来的,而是无有来处,亦无去处。这也是金刚经中所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的真实含义。

本体论和非本体论的框架入图所示。

 

🔥 最新回帖

d
dreamfIy
215 楼

如果说三界轮回就像一场梦,佛陀在世的时候(原始佛教时期)修行人的梦没有那么深,对苦苦的感受非常真切,所以佛陀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众弟子立马就能知能断能证能修。佛陀入灭后二千多年,就不说末法这种术语吧,看看今天的世界,幻境迷惑人的精巧复杂程度可是更高了,物质上的苦并不那么明显,高科技带给人各种迷惑享乐的对境,读阿含经那么久,自认为知法见法的在心地上能离贪断爱几分?cpath的
无力感是很真实的,因为混迹世间无法远离闭关而不适应声闻乘的强行斩断某一环节的修法,自问一下是不是无间产生的杂念能辨识并且当下知幻即离的比例非常低?之所以后世祖师大德们提供各种方便的修行法门,全因慈悲应众生之根基,家里有孩子的家长就很清楚,别人家孩子哈佛神童的攻略对你家娃来说或许全无用处,适合的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动力,才能发挥效用。已经证悟空性的成就者难道不知道这些都是假戏哄娃的玩具,但不是他们而是我们需要这些益智玩具寓教于乐,因为在这三界轮回中我们没玩够。比如我情执深重贪恋亲友,就和我讲大爱讲度众,为了让所有人幸福我们要先自己成佛才有能力解决自他的烦恼。应机就是大乘慈悲方便的根本,所谓的密乘或者般若禅门之所以迅猛快捷,因为找过来人直接给一对一指点,解决的都是自身而不是他人的问题,当然效率最高,而且因为有个体针对性所以为了不误伤旁人不能随便公开分享,所谓的神秘也好机锋也好还有故意用外道术语都是为了让不适合的人听不懂。在这个佛法修行体系中行者的个人体验是无法仅通过语言或简单示范和他人分享的,科学文献里面的实验只要有同样的设备环境其他人可以重复,佛经里面的境界,你凡夫当下给我重复一个试试?其要求的实验环境是内在的环境,没有长时间的修行你构建不了比如原始佛教期声闻比丘拥有的这种内环境。正因为不能先验货(除非运气好福报牛与大菩萨结缘让你短暂体验一下),这种赌上慧命或者半个人生的deal没有信心勇气怎么敢入局?
d
dreamfIy
214 楼

如果说三界轮回就像一场梦,佛陀在世的时候(原始佛教时期)修行人的梦没有那么深,对苦苦的感受非常真切,所以佛陀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众弟子立马就能知能断能证能修。佛陀入灭后二千多年,就不说末法这种术语吧,看看今天的世界,幻境迷惑人的精巧复杂程度可是更高了,物质上的苦并不那么明显,高科技带给人各种迷惑享乐的对境,读阿含经那么久,自认为知法见法的在心地上能离贪断爱几分?cpath的
无力感是很真实的,因为混迹世间无法远离闭关而不适应声闻乘的强行斩断某一环节的修法,自问一下是不是无间产生的杂念能辨识并且当下知幻即离的比例非常低?之所以后世祖师大德们提供各种方便的修行法门,全因慈悲应众生之根基,家里有孩子的家长就很清楚,别人家孩子哈佛神童的攻略对你家娃来说或许全无用处,适合的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动力,才能发挥效用。已经证悟空性的成就者难道不知道这些都是假戏哄娃的玩具,但不是他们而是我们需要这些益智玩具寓教于乐,因为在这三界轮回中我们没玩够。比如我情执深重贪恋亲友,就和我讲大爱讲度众,为了让所有人幸福我们要先自己成佛才有能力解决自他的烦恼。应机就是大乘慈悲方便的根本,所谓的密乘或者般若禅门之所以迅猛快捷,因为找过来人直接给一对一指点,解决的都是自身而不是他人的问题,当然效率最高,而且因为有个体针对性所以为了不误伤旁人不能随便公开分享,所谓的神秘也好机锋也好还有故意用外道术语都是为了让不适合的人听不懂。在这个佛法修行体系中行者的个人体验是无法仅通过语言或简单示范和他人分享的,科学文献里面的实验只要有同样的设备环境其他人可以重复,佛经里面的境界,你凡夫当下给我重复一个试试?其要求的实验环境是内在的环境,没有长时间的修行你构建不了比如原始佛教期声闻比丘拥有的这种内环境。正因为不能先验货(除非运气好福报牛与大菩萨结缘让你短暂体验一下),这种赌上慧命或者半个人生的deal没有信心勇气怎么敢入局?

d
dreamfIy
213 楼

嗯,经常亲近善知识(具德的有证量的)反复熏习(闻思修)还是有益的,这样假戏真做的机会也比较多,一旦有一念出离真心(对菩提正果的渴望心),都会成为未来成道之因,我现在相信很多缘分(包括让人醒悟的对境和解脱的助缘、良师道友)都是自身渴望之心的回应,如是增上。

【 在 uniwander (是的,你们都要结束的)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法友的观点,我们此生的认识收到五蕴的局限,一般很难认知理解之外的事情,而
: 解脱痛苦,或者有人感兴趣的神通,来世,又好像不是属于一般认知范围内的东西。对
: 一般凡夫而言,没有积累和因缘,此生不易

u
uniwander
212 楼

同意法友的观点,我们此生的认识收到五蕴的局限,一般很难认知理解之外的事情,而解脱痛苦,或者有人感兴趣的神通,来世,又好像不是属于一般认知范围内的东西。对一般凡夫而言,没有积累和因缘,此生不易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
: 吗"
: 深信因果是不容易
: 普通人更相信自己的感官头脑(还有科学)
: 大概五六年前吧
: 我意识到自己的断灭见非常严重无法消除
: 没办法对生死轮回因果不虚打心眼里相信
: 也没办法确信诸如西方极乐净土此类存在
: 那时候就老找版面某神哭诉啊
: 反反复复问为啥人死不是灯灭
: ...................

u
uniwander
211 楼

多谢法友回复

看来,依照法友分享,确实需要机缘才能升起信心。如果一如平常,可能此生都无法升起强烈的信。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
: 吗"
: 深信因果是不容易
: 普通人更相信自己的感官头脑(还有科学)
: 大概五六年前吧
: 我意识到自己的断灭见非常严重无法消除
: 没办法对生死轮回因果不虚打心眼里相信
: 也没办法确信诸如西方极乐净土此类存在
: 那时候就老找版面某神哭诉啊
: 反反复复问为啥人死不是灯灭
: ...................

 

🛋️ 沙发板凳

d
dreamfIy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是原创。。。我确实没看错你,因无知而毁谤大乘的小乘发心者

好在sdao的师父也是大乘禅师
你忽悠不了几个人

如来藏本质就是空有不二,假名安立,不是你自以为的本体论。佛教大德经常借用共外道的名词,但所指截然不同。有时是为破除常执有时是为破除断见。你的非本体论恐怕是断灭见吧?

你几个:NMAMTF,你,还有那个正觉会的Shixiang,还有几个已经弃版的,在此处的发心不就是以佛法正道自居比高比低踩其他宗派么,非为修自心也非为交流探讨互相了解共同进步

但愿我看错了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这个世界,包括生命,是怎么来的,如果从是否认为有本体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两
: 种,本体论和非本体论。
: 本体论,或者称本源论,会认为世界有一个时间起点,或逻辑起点。而整个世界从从这
: 个起点开始、构建而来的。
: 比如说,现今科学上的大爆炸理论,就认为有一个时间和空见的起点,就是宇宙大爆炸
: 之初的奇点。而那个奇点的特性,是超出现今所有物理学规律的,不可描述的。
: 道家也是如此。认为道是万物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起始的那
: 个道,是不可描述的。既“道可道,非恒道也”。在所有本体论当中,一般都会对于那
: 个终极的本体,采用这种遮诠(非...非...)的描述方式。
: 婆罗门教的梵,更是指那个超越的本体。梵是唯一恒常的、真实的,而现世世界则是虚
: ...................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是原创。。。我确实没看错你,因无知而毁谤大乘的小乘发心者

我估计五石是受害者。

: 好在sdao的师父也是大乘禅师

看看,知道问其师傅的好处了吧。 :)

: 你忽悠不了几个人
: 如来藏本质就是空有不二,假名安立,不是你自以为的本体论。佛教大德经常借用共外
: 道的名词,但所指截然不同。有时是为破除常执有时是为破除断见。你的非本体论恐怕
: 是断灭见吧?
: 你几个:NMAMTF,你,还有那个正觉会的Shixiang,还有几个已经弃版的,在此处的发
: 心不就是以佛法正道自居比高比低踩其他宗派么,非为修自心也非为交流探讨互相了解
: 共同进步
: ...................

听大航法师讲楞严。他每每感慨大乘被邪说学术而歪曲诽谤,痛心疾首啊。
看五石文,我才知道真是如此啊。

d
dreamfIy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估计五石是受害者。

谁不是无明的受害者呢?障处不同罢了

: 看看,知道问其师傅的好处了吧。 :)
: 听大航法师讲楞严。他每每感慨大乘被邪说学术而歪曲诽谤,痛心疾首啊。
: 看五石文,我才知道真是如此啊。

d
dreamfIy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估计五石是受害者。

谁不是无明的受害者呢?

: 看看,知道问其师傅的好处了吧。 :)
: 听大航法师讲楞严。他每每感慨大乘被邪说学术而歪曲诽谤,痛心疾首啊。
: 看五石文,我才知道真是如此啊。

f
fivestone

佛法的无我正见很重要,这个无我的一个方面,就是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因为是我的师傅、我的偶像、我的法门,就先入为主的带有偏见。

就比如对于外道这个词,我以前也反复提过。这个词只是在佛法中这样用法,表示与佛法的不同,并没有对其他宗教信仰等等不尊重的意思。

我上面的分析,也尽量从一个中道的角度来分析本体论和非本体论的不同,并没有说本体论就是不好的,非本体论就是好的。分析、了解,才有利于理解的深入,不管是对哪一种修行法门都是如此。

如果只知道扣帽子、打棍子,并无利于各自修行的进步。就好比有人总是给你贴一个邪教门徒的标签,你觉得有帮助吗?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估计五石是受害者。
: 看看,知道问其师傅的好处了吧。 :)
: 听大航法师讲楞严。他每每感慨大乘被邪说学术而歪曲诽谤,痛心疾首啊。
: 看五石文,我才知道真是如此啊。

f
fivestone

对于众生解脱的方式,本体论与非本体论是不同的。本体论的解脱,是双行线的其中一条。一边是由于无明,而导致本体中升起了现象,另一边,是解脱,由现象回归本体。而非本体论中的解脱,是单向的。无明的现象界是无始以来一直存在的,而解脱是单向的从这个现象界中的超越。而超越之后的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就是十四无记当中的另一些问题,佛陀不回答的原因。比如,如来死后还存在吗?如来死后不存在了吗?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如来死后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吗?因为无明众生关心这些问题的背后,还是在试图抓取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因为如果有恒常,众生的那个我慢,才会觉得有依靠、才会觉得安心。

所以,真正理解一个佛法概念,并不完全在于这个概念本身的难易程度,而在于我们自身的业障。当我们被一些无明业障所傅的时候,即使是再简单的概念,也总是会有理解偏差。对那个正确的方向,总是不愿意去看,去接受。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这个世界,包括生命,是怎么来的,如果从是否认为有本体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两
: 种,本体论和非本体论。
: 本体论,或者称本源论,会认为世界有一个时间起点,或逻辑起点。而整个世界从从这
: 个起点开始、构建而来的。
: 比如说,现今科学上的大爆炸理论,就认为有一个时间和空见的起点,就是宇宙大爆炸
: 之初的奇点。而那个奇点的特性,是超出现今所有物理学规律的,不可描述的。
: 道家也是如此。认为道是万物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起始的那
: 个道,是不可描述的。既“道可道,非恒道也”。在所有本体论当中,一般都会对于那
: 个终极的本体,采用这种遮诠(非...非...)的描述方式。
: 婆罗门教的梵,更是指那个超越的本体。梵是唯一恒常的、真实的,而现世世界则是虚
: ...................

d
dreamfIy

可惜你根本不了解你试图分析的对象,已成误解和诽谤

很多时候人们义正词严指责他人的正是自己的心态
看你此文有感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佛法的无我正见很重要,这个无我的一个方面,就是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因为是我的
: 师傅、我的偶像、我的法门,就先入为主的带有偏见。
: 就比如对于外道这个词,我以前也反复提过。这个词只是在佛法中这样用法,表示与佛
: 法的不同,并没有对其他宗教信仰等等不尊重的意思。
: 我上面的分析,也尽量从一个中道的角度来分析本体论和非本体论的不同,并没有说本
: 体论就是不好的,非本体论就是好的。分析、了解,才有利于理解的深入,不管是对哪
: 一种修行法门都是如此。
: 如果只知道扣帽子、打棍子,并无利于各自修行的进步。就好比有人总是给你贴一个邪
: 教门徒的标签,你觉得有帮助吗?

f
fivestone

我写的帖子,是给别人看的,也是给我自己看的。对人、对己,我觉得没有差别。我看到的别人的问题,也同时是我自己的问题。东坡狗屎禅的例子,我想大家都知道。
d
dreamfIy

Good

不要误导他人就好
小乘发心也没啥不好
只要实修实证不自欺
不攻击大乘(及自己不够理解的法)断他人慧命就行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写的帖子,是给别人看的,也是给我自己看的。对人、对己,我觉得没有差别。我看
: 到的别人的问题,也同时是我自己的问题。东坡狗屎禅的例子,我想大家都知道。

f
fivestone

你这段话是写给你自己看的吗?
d
dreamfIy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段话是写给你自己看的吗?

你在和谁说话?
和我说话的话为啥不引用?
我就当是和我说了。
我前帖当然是共勉。

但是,我明明白白给出了理由和证据:

顶楼说如来藏即是认为有初始的本体论,这完全是谬误诽谤
至少我学的“如来藏”不是如此,是你的个人误解

而且,我之前在其他主题回复中解释过为什么如来藏无始无终缘起性空并不是第一因,你专门开这个楼要么就是没理解,要么就是故意的,想要暗示如来藏非佛说?请三思。谤佛谤法的重罪你要是自觉能承担的话我无话可说。

检验是否正法,三法印也好四法印也好,都说无我无常,无神论没有造物主,哪里有本体论?若说如来藏是化了装的上帝,那就是谤佛谤法啊。

前有Shixiang曲解如来藏为第一因,后有Fivestone把此曲解当祖师本意,我估计你们
自己都没有好好阅读理解这位法师的文章:
http://www.yuanyinsi.cn/yuanyinfatang/fashilunwen/2015-06-22/11576.html

里面引经据典,请引用反驳。批判论证得有针对性,具体指着点对点驳斥,空对空自说自话虚言虚语有啥用?我最讨厌装腔作势。

f
fivestone

好的,既然是共勉,那么你的帖子我就镜像奉还。你认为我在谤法,我同样认为你在谤法。所以,还是我前贴说的,以你目前的心态,继续讨论没有任何意义。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在和谁说话?
: 和我说话的话为啥不引用?
: 我就当是和我说了。
: 我前帖当然是共勉。
: 但是,我明明白白给出了理由和证据:
: 顶楼说如来藏即是认为有初始的本体论,这完全是谬误诽谤
: 至少我学的“如来藏”不是如此,是你的个人误解
: 而且,我之前在其他主题回复中解释过为什么如来藏无始无终缘起性空并不是第一因,
: 你专门开这个楼要么就是没理解,要么就是故意的,想要暗示如来藏非佛说?请三思。
: 谤佛谤法的重罪你要是自觉能承担的话我无话可说。
: ...................

d
dreamfIy

还有这篇,逻辑太混乱,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无从下手了都。。。

你这见解感觉门都没摸到,要说是见道入流的圣人初果,我死活也不能相信啊!

拜托就别装模作样未证言证了,像我这样老老实实承认没见性不好么,别暗示误导他人了

我只能说你的眼界太窄了,就局限在佛陀入灭前的那一生的肉身,观察的因缘局限在六根所感知,那就不要原创大谈解脱境界了

除了无始无终还有无量无边呢,超越时空的高维境界你想象不来,连那些高维度的有情都没解脱呢呵呵

佛和佛性遍虚空无处不在 :)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众生解脱的方式,本体论与非本体论是不同的。本体论的解脱,是双行线的其中一
: 条。一边是由于无明,而导致本体中升起了现象,另一边,是解脱,由现象回归本体。
: 而非本体论中的解脱,是单向的。无明的现象界是无始以来一直存在的,而解脱是单向
: 的从这个现象界中的超越。而超越之后的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就是十四无记
: 当中的另一些问题,佛陀不回答的原因。比如,如来死后还存在吗?如来死后不存在了
: 吗?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如来死后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吗?因为无明众生关心
: 这些问题的背后,还是在试图抓取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因为如果有恒常,众生的那个
: 我慢,才会觉得有依靠、才会觉得安心。
: 所以,真正理解一个佛法概念,并不完全在于这个概念本身的难易程度,而在于我们自
: 身的业障。当我们被一些无明业障所傅的时候,即使是再简单的概念,也总是会有理解
: ...................

d
dreamfIy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的,既然是共勉,那么你的帖子我就镜像奉还。你认为我在谤法,我同样认为你在谤
: 法。所以,还是我前贴说的,以你目前的心态,继续讨论没有任何意义。

你当然可以认为我在谤法,但是你理由不充分可以直接无视

谁管得了你怎么想呢,就像你非要曲解圣意自创双向单向理论别人也拦不住啊(我只知道了义和不了义)

r
robbin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佛法的无我正见很重要,这个无我的一个方面,就是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因为是我的
: 师傅、我的偶像、我的法门,就先入为主的带有偏见。
: 就比如对于外道这个词,我以前也反复提过。这个词只是在佛法中这样用法,表示与佛
: 法的不同,并没有对其他宗教信仰等等不尊重的意思。
: 我上面的分析,也尽量从一个中道的角度来分析本体论和非本体论的不同,并没有说本
: 体论就是不好的,非本体论就是好的。分析、了解,才有利于理解的深入,不管是对哪
: 一种修行法门都是如此。
: 如果只知道扣帽子、打棍子,并无利于各自修行的进步。就好比有人总是给你贴一个邪
: 教门徒的标签,你觉得有帮助吗?

五石,你该去看看那些外道邪教的故事。有些故事就讲了信‘本体论’的经历。

你以后就不要自称自己学佛了。
f
fivestone

好,我就给你一些理由。

当今世界上,是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在基督教中,说不信神、不信上帝就要下地狱,其他的信仰为邪灵,你是不是要说他们谤法?当初穆斯林军队入侵、统治印度,导致佛教在印度的快速消亡,你是不是要说他们谤法?商揭罗在印度推行的印度教、吠檀多不二论的复新,你又是不是要说他们谤法?当初就是因为佛教徒在辩论中输给了印度教徒,你觉得说一句谤法,就解决问题了?

再反过来看你的回帖,
1. 长期以来很多所谓大乘修行人(包括你)故意贬低原始佛法、南传佛法为小乘,是
不是谤法?
2. 你前贴说的原始佛法的解脱道是断灭论,是不是谤法?
3. 你直接评价佛陀的原话,说“似是而非莫名其妙”,是不是谤法?

就算我作为一个原始佛法的信众,你是否应该对别人的信仰有起码的尊重?你既然同意东坡狗屎禅的道理,那么你对别人信仰的不尊重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不尊重,这样的讨论还有什么意义?不过都是在彰显自我而已。

我在前贴中说,我的分析讨论,都是基本基于中道的平等见,并没有说本体论如何低劣,非本体论如何高尚。就比如我也修习道家的道法,这是中华文明在地球上的承传,你一定要说它是谤法吗?

真金不怕火炼,有益的平等的讨论,有利于真理实相的显现,也更有利于各自修行的提高。如果你只想发泄自己的嗔愤心,彰显自己的优胜,那你自己继续就好。恕我不感兴趣。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当然可以认为我在谤法,但是你理由不充分可以直接无视
: 谁管你怎么想呢,就像你非要曲解佛意自创双向单向理论别人也拦不住啊(我只知道了
: 义和不了义)

f
fivestone

谢谢。也建你去看一看我上次贴的印度佛教史,才好知道什么是佛法,什么是外道。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五石,你该去看看那些外道邪教的故事。有些故事就讲了信‘本体论’的经历。
: 你以后就不要自称自己学佛了。

d
dreamfIy

你知道啥是谤法吗?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我就给你一些理由。
: 当今世界上,是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在基督教中,说不信神、不信上帝就要下地狱,
: 其他的信仰为邪灵,你是不是要说他们谤法?当初穆斯林军队入侵、统治印度,导致佛
: 教在印度的快速消亡,你是不是要说他们谤法?商揭罗在印度推行的印度教、吠檀多不
: 二论的复新,你又是不是要说他们谤法?当初就是因为佛教徒在辩论中输给了印度教徒
: ,你觉得说一句谤法,就解决问题了?

外道攻击佛教佛法不叫谤法

: 再反过来看你的回帖,
: 1. 长期以来很多所谓大乘修行人(包括你)故意贬低原始佛法、南传佛法为小乘,是
: 不是谤法?
: 2. 你前贴说的原始佛法的解脱道是断灭论,是不是谤法?
: ...................

d
dreamfIy

再退一步
诽谤的定义是啥?

情绪上头的是你吧?
我内心毫无波澜啊

对有出离心的人来说对法理谬误的在意不如是否被challenge或者不被尊重的在意?呵呵

不好意思,我确实更尊重sdao这样行于正道的修行人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我就给你一些理由。
: 当今世界上,是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在基督教中,说不信神、不信上帝就要下地狱,
: 其他的信仰为邪灵,你是不是要说他们谤法?当初穆斯林军队入侵、统治印度,导致佛
: 教在印度的快速消亡,你是不是要说他们谤法?商揭罗在印度推行的印度教、吠檀多不
: 二论的复新,你又是不是要说他们谤法?当初就是因为佛教徒在辩论中输给了印度教徒
: ,你觉得说一句谤法,就解决问题了?
: 再反过来看你的回帖,
: 1. 长期以来很多所谓大乘修行人(包括你)故意贬低原始佛法、南传佛法为小乘,是
: 不是谤法?
: 2. 你前贴说的原始佛法的解脱道是断灭论,是不是谤法?
: ...................

f
fivestone

你如果想好好讨论,就请先回答我的问题。如果你想绕弯弯,那就免了。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退一步
: 诽谤的定义是啥?
: 情绪上头的是你吧?
: 我内心毫无波澜啊

d
dreamfIy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如果想好好讨论,就请先回答我的问题。如果你想绕弯弯,那就免了。

看来你可以引用回帖啊,呵呵,以前是故意不引用,有何顾虑?

诽谤罪 [fěi bàng zu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f
fivestone

我不引用,就是因为顾虑这样无聊的回帖。现在不过是又验证了一次。你赢了!我撤退。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你可以引用回帖啊,呵呵,以前是故意不引用,有何顾虑?
: 诽谤罪 [fěi bàng zuì]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
: 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d
dreamfIy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也建你去看一看我上次贴的印度佛教史,才好知道什么是佛法,什么是外道。

佛法和外道是以法印来区分的,不是通过学术考古来区分的

我昨天已经说过三乘佛法并无高下,入门方便接引不同众生,但是每个宗派里都有不同发心不同见地的学人,也有把不了义误解成究竟法义的

我从来没有攻击教派或者经典,我一直在说的就是你个人曲解经典曲解佛意的行为,请你别扯着原始佛教的大旗给自己遮羞

d
dreamfIy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引用,就是因为顾虑这样无聊的回帖。现在不过是又验证了一次。你赢了!我撤退。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哦,谁比较无聊呢?
说你曲解造谣(谤法)你就扯啥外道灭佛
觉得你的引用和论证不搭故而发问你以为我是在像你那样下结论(谤法)
对你误解经典原创理论乱下定论不满意你就说我贬低原始佛教(自封原始佛教代言人了?)
你还要我怎么回答?

r
robbin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也建你去看一看我上次贴的印度佛教史,才好知道什么是佛法,什么是外道。

退一步讲,你既然推崇南传,那就不用对大乘的一些概念做解释了。因为你不懂。
f
fivestone

我们在讨论中,往往不知道以平等见为基础。如果觉得别人不懂,就说自己懂的是什么就好了。如果只是你说我不懂,我说你不懂,不过是在展示各自的贪嗔痴而已。与其如此,不如各自打坐、念佛去,何必在这浪费时间。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退一步讲,你既然推崇南传,那就不用对大乘的一些概念做解释了。因为你不懂。

r
robbin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在讨论中,往往不知道以平等见为基础。如果觉得别人不懂,就说自己懂的是什么
: 就好了。如果只是你说我不懂,我说你不懂,不过是在展示各自的贪嗔痴而已。与其如
: 此,不如各自打坐、念佛去,何必在这浪费时间。

哦。如来藏不是本体论。
d
dreamfIy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退一步讲,你既然推崇南传,那就不用对大乘的一些概念做解释了。因为你不懂。

不懂可以问的
所以我问了啊
因为我不懂他为啥突然说无我者则无常
这和我们讨论的离苦有啥关系
他就以为抓到我小辫子了

凡夫曲解错解佛经不是很正常嘛
不然干嘛要说“愿解如来真实意”?
自以为啥都懂了不需要问问题才麻烦

WaiChi当初在版上秀他的见解我也经常质疑问难
很多时候也不客气不恭敬,只要我是真有疑惑,他一样回答解释,我也经常穷追不舍,你应该很清楚这点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懂可以问的

但是以为自己很懂啊。

: 所以我问了啊
: 因为我不懂他为啥突然说无我者则无常
: 这和我们讨论的离苦有啥关系
: 他就以为抓到我小辫子了
: 凡夫曲解错解佛经不是很正常嘛
: 不然干嘛要说“愿解如来真实意”?
: 自以为啥都懂了不需要问问题才麻烦
: WaiChi当初在版上秀他的见解我也经常质疑问难
: 很多时候也不客气不恭敬,只要我是真有疑惑,他一样回答解释,我也经常穷追不舍,
: ...................

d
dreamfIy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以为自己很懂啊。

我虽然“盛气凌人”的批五石,不待见他谤法和大妄语的心态行为,但是我可没有鄙视他这个人
不然我就不会说“谁不是无明的受害者”了
五十步笑百步那不就和装大德的一样了嘛
(何况谁五十步谁百步还不一定呢)
我发帖不为图口舌之快

鉴于五石前面质问我的问题我认为是曲解诽谤,所以我要说明一下。本来我是说了对我本人的误解(比如要是说我自私自大不懂装懂内心阴暗损人利己之类)我不care,但是如果歪曲我对佛法的认知污蔑我贬低声闻乘佛法,那我得care一下,因为我也不希望误导别人。(我自己也是在原始佛教皈依三宝的声闻弟子,只不过后来又以菩萨乘发心再度皈依,扩展了佛法僧的范围而已。)

先看我前面的帖子,明确澄清了贬低小乘的就是谤法,五石是假装没看见吗?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709635_0.html

刚才看了一下那个主题下我自己说的话,我觉得说得很清楚了,而且完全没有贬低攻击过声闻乘解脱道和原始佛教经典,一直说的是单依照声闻乘经典现代人很难修行。所谓的次第,只有大纲和结果,没有细节和窍诀,以及末法众生不比正法时期修行人的根器和内外环境,依文解义很容易误生断灭见掉坑里。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虽然“盛气凌人”的批五石,不待见他谤法和大妄语的心态行为,但是我可没有鄙视
: 他这个人

没人说你鄙视他,我也没鄙视他啊。他人很好,我在心里祝愿他能最终明白正法。

: 不然我就不会说“谁不是无明的受害者”了
: 五十步笑百步那不就和装大德的一样了嘛
: (何况谁五十步谁百步还不一定呢)
: 我发帖不为图口舌之快
: 鉴于五石前面质问我的问题我认为是曲解诽谤,所以我要说明一下。本来我是说了对我
: 本人的误解(比如要是说我自私自大不懂装懂内心阴暗损人利己之类)我不care,但是
: 如果歪曲我对佛法的认知污蔑我贬低声闻乘佛法,那我得care一下,因为我也不希望误
: 导别人。(我自己也是在原始佛教皈依三宝的声闻弟子,只不过后来又以菩萨乘发心再
: ...................

其实。我们也许都过虑了。

d
dreamfIy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人说你鄙视他,我也没鄙视他啊。他人很好,我在心里祝愿他能最终明白正法。
: 其实。我们也许都过虑了。

你有何虑?
我无所虑。

反正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c
cpath


基本上,我认为对大乘理论或原始佛法
没有谁 一定懂或一定是对
都是自己认为的
所以,说别人谤法或别人走偏了 …,都是自认的
说穿了就是与”我”不合,
开始紧张了或以正义自居或好心或…强化自”我”…替”我”出一口气
不过这都很正常,大家都是平常人

有意义的是,对内,自己的反应到底为何?
情绪化? 情绪化而不自知? 再仔细看情绪化内在又是甚么?
再再仔细看一点
再再再仔细看一点

有意义的是,对外(对看帖的人), 过程
(如果有空闲时间的话)
说出何处? 有何问题? 说出自己所知”正确的应该如何”
其他可能意义不大,
甚么都不说,大家会觉得,你啥也没说,就只会指控别人,为掐架而来,就认定你是这样的人而已

c
cpath


发信人: robbin (守于真常),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3 00:48:04 2021, 美东)

【 在 dreamfIy (净扬)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懂可以问的

: 但是以为自己很懂啊。

不懂 … 未必
不懂自以为很懂 … 好像是(但谁不是?)

因为当说这句指责的话的时候,只是以自己的所知为判断
所以,没有太大意义
只能说…….. 与我所知不同

c
cpath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虽然“盛气凌人”的批五石,不待见他谤法和大妄语的心态行为,但是我可没有鄙视
: 他这个人
: 不然我就不会说“谁不是无明的受害者”了
: 五十步笑百步那不就和装大德的一样了嘛
: (何况谁五十步谁百步还不一定呢)
: 我发帖不为图口舌之快
: 鉴于五石前面质问我的问题我认为是曲解诽谤,所以我要说明一下。本来我是说了对我
: 本人的误解(比如要是说我自私自大不懂装懂内心阴暗损人利己之类)我不care,但是
: 如果歪曲我对佛法的认知污蔑我贬低声闻乘佛法,那我得care一下,因为我也不希望误
: 导别人。(我自己也是在原始佛教皈依三宝的声闻弟子,只不过后来又以菩萨乘发心再
: ...................



针对问题说明清楚 好

c
cpath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退一步
: 诽谤的定义是啥?
: 情绪上头的是你吧?
: 我内心毫无波澜啊

厉害
我是无法做到

: 对有出离心的人来说对法理谬误的在意不如是否被challenge或者不被尊重的在意?
呵呵
: 不好意思,我确实更尊重sdao这样行于正道的修行人

c
cpath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众生解脱的方式,本体论与非本体论是不同的。本体论的解脱,是双行线的其中一
: 条。一边是由于无明,而导致本体中升起了现象,另一边,是解脱,由现象回归本体。
: 而非本体论中的解脱,是单向的。无明的现象界是无始以来一直存在的,而解脱是单向
: 的从这个现象界中的超越。而超越之后的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就是十四无记
: 当中的另一些问题,佛陀不回答的原因。比如,如来死后还存在吗?如来死后不存在了
: 吗?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如来死后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吗?

我个人读阿含经的时候,有种强烈的感受

会问这些,应该是一直执着于”我”

: 因为无明众生关心
: 这些问题的背后,还是在试图抓取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因为如果有恒常,众生的那个
: 我慢,才会觉得有依靠、才会觉得安心。
: 所以,真正理解一个佛法概念,并不完全在于这个概念本身的难易程度,而在于我们自
: 身的业障。当我们被一些无明业障所傅的时候,即使是再简单的概念,也总是会有理解
: ...................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有何虑?
: 我无所虑。

你不是虑会误导别人?

: 反正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d
dreamfIy

无需猜测,引用经论原文,PK理解(辩经)就好了
你们都不仔细读经文的么?我转载引用了那么多原文呢。
想说大乘佛法用了“如来藏”这一名词来指如来法身就是共外道的本体论那也得拿出证据吧
空口白牙这么直接叙述下结论就行啦?不是诽谤是啥?
请问版面除了攻击我本人的style(什么平等尊重掐架)之外有对我法理的回应和反驳
吗?

你的贴子尽是虚言评判,何时落在实处?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 基本上,我认为对大乘理论或原始佛法
: 没有谁 一定懂或一定是对
: 都是自己认为的
: 所以,说别人谤法或别人走偏了 …,都是自认的
: 说穿了就是与”我”不合,
: 开始紧张了或以正义自居或好心或…强化自”我”…替”我”出一口气
: 不过这都很正常,大家都是平常人
: 有意义的是,对内,自己的反应到底为何?
: 情绪化? 情绪化而不自知? 再仔细看情绪化内在又是甚么?
: ...................

c
cpath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如果是原创。。。我确实没看错你,因无知而毁谤大乘的小乘发心者
: 好在sdao的师父也是大乘禅师
: 你忽悠不了几个人
: 如来藏本质就是空有不二,假名安立,不是你自以为的本体论。佛教大德经常借用共外
: 道的名词,但所指截然不同。有时是为破除常执有时是为破除断见。你的非本体论恐怕
: 是断灭见吧?
: 你几个:NMAMTF,你,还有那个正觉会的Shixiang,还有几个已经弃版的,在此处的发
: 心不就是以佛法正道自居比高比低踩其他宗派么,非为修自心也非为交流探讨互相了解
: 共同进步

审视内心,我也是以佛法正道自居,认为别人错了,要告诉他正确的
不过我只限阿含,因为这里我认为懂阿含的不多,对于阿含我会这样
且我说的也不一定对
别人说我说的错,也没关系,只要针对问题说清楚哪里错了?为何错? 他认为正确是甚么

阿含 我个人还算确定是佛陀所说。正道,应该是没问题
大乘,我很多不清楚,有疑虑,尽量少评论。尽量选我认为它正确之处说
除非谁单独专门说甚么或者与阿含有关,就会花心思,看看有没有问题

c
cpath


???
我对如来藏没意见,没说它怎么样 也没攻击你
因为我不懂如来藏

我只回答我知道的阿含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需猜测,引用经论原文,PK理解(辩经)就好了
: 你们都不仔细读经文的么?我转载引用了那么多原文呢。
: 想说大乘佛法用了“如来藏”这一名词来指如来法身就是共外道的本体论那也得拿出证
: 据吧
: 空口白牙这么直接叙述下结论就行啦?不是诽谤是啥?
: 请问版面除了攻击我本人的style(什么平等尊重掐架)之外有对我法理的回应和反驳
: 吗?
: 你的贴子尽是虚言评判,何时落在实处?

d
dreamfIy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是虑会误导别人?

不希望和忧虑是两回事吧

四岛不是说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么
呵呵
I am content with what I observe.

c
cpath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我对如来藏没意见,没说它怎么样 也没攻击你
: 因为我不懂如来藏
: 我只回答我知道的阿含

另外
我也不知甚么叫本体论
不是很清楚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希望和忧虑是两回事吧
: 四岛不是说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么
: 呵呵
: I am content with what I observe.

你说“但是如果歪曲我对佛法的认知污蔑我贬低声闻乘佛法,那我得care一下,因为我也不希望误
导别人。”

我以为这是虑。ok,我误解了。
d
dreamfIy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我对如来藏没意见,没说它怎么样 也没攻击你
: 因为我不懂如来藏
: 我只回答我知道的阿含

哈哈哈哈,你好可爱
谁让你跳了这坑呢
你借题发挥我也借题发挥嘛

既然你读阿含并愿意回答问题,那我问你这六入处经(《杂阿含》305经)中出现的“
苦”有几个意思?所指相同还是不同?为了表示恭敬尊重,就当作我向你请教。其他人也可以回答。

===============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六分别六入处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何等为六分别六入处经。谓于眼入处不如实知见者。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于眼染着。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皆生染着。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生染着。如是染着相应.愚闇.顾念.结缚其心①。长养五受阴。及当来有受②.贪.喜悉皆增长。身心疲恶。身心坏烧然。身心炽然③。身心狂乱。身生苦觉。彼身生苦觉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增长。是名纯一大苦阴聚④集

诸比丘。若于眼如实知见。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见已于眼不染着。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着。如是耳.鼻.舌.身.意法如实知见。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于意不染着。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不染着故。不相杂⑤.不愚闇.不顾念.不系缚。损减五受阴。当来有爱.贪.喜。彼彼染着⑥悉皆消灭。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烧。心不烧。身不炽然。心不炽然。身觉乐。心觉乐。身心觉乐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如是纯大苦聚阴灭

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名为正见修习满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说正语.正业.正命清净修习满足。是名修习八圣道清净满足。八圣道修习满足已。四念处修习满足。四正勤⑦.四如意足⑧.五根⑨.五力⑩.七觉分修习满足

若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⑪。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
.应作证⑫者。悉皆作证。若法应知.应修习者。悉已修习。何等法应知.应了
。悉知.悉了所谓名色⑬。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⑭。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眼.解脱。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正观⑮。若比丘于此法应
知.应了。悉知.悉了。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者。悉知.悉证。若法应知.应修者。悉知.悉修。是名比丘断爱结缚。正无间等。究竟苦边。诸比丘。是名六分别六入处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c
cpath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哈,你好可爱
: 谁让你跳了这坑呢
: 你借题发挥我也借题发挥嘛
: 既然你读阿含并愿意回答问题,那我问你这六入处经(《杂阿含》305经)中出现的“
: 苦”有几个意思?所指相同还是不同?为了表示恭敬尊重,就当作我向你请教。其他人
: 也可以回答。
: ===============
: 如是我闻
: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
: ...................

: 如是我闻
: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
: 清白。所谓六分别六入处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 何等为六分别六入处经。谓于眼入处不如实知见者。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
: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于眼染着。若色.眼识.眼

这里
苦 乐 指 “受”之内,
逆”我”意,觉得不开心,不顺心….之类的称苦
顺”我”意,觉得开心,顺心…. 之类的称乐
中性,没有顺我逆我,称不苦不乐

首先,
眼触,没有从哪里来,那是无常,无来由,没有从哪里来,眼睛就是看到了色
生 眼识,用现代语言是眼睛神经讯号生成的影像
然后,

举例,
在模糊时,看到一个影像(属眼识)
落入”想”中,只知某种形状颜色,但没有牵动到”我”起反应
这时会不苦不乐,因为不知道(没想到)那是甚么

接着,也许看得较清楚了,小小黄黄的一堆,还是一样开始落入”想”
“想”动得很勤劳了
会把以前脑中的讯息调出,
可以往这方向”想”去,那方向”想”去
到底往哪个方向”想”去? 不一定。 是由习惯(行)支配

往不好的地方”想”去,认为那是很恶心的一坨屎,于是一阵恶心呕吐(苦)
往好的方向”想”去,认为那是黄金,发财了,于是很高兴(乐)

: 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皆生染着。如是耳.鼻.舌.身.意

一但生”受”,(也就”我”介入"想”之后的感受)
往逆”我”想去,或结果的判定是逆”我”
或往顺”我”想去,或结果的判定是顺”我”
就会有恶心或高兴 的感受

: 。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意根触法尘 (也就是脑袋自己运转),也是这样
没有 看到 听到 甚么,
是脑袋自己想到甚么,想识,想,也一样会有受(苦 乐)

举例
自己想着想着,就窃喜
自己想着想着,就悲从中来

: 不如实知见。不如
: 实知见故。生染着。如是染着相应.愚闇.顾念.结缚其心①。长养五受阴。及当来有

生染着, 就是”我” 已经介入身心运作

: 受②.贪.喜悉皆增长。身心疲恶。身心坏烧然。身心炽然③。身心狂乱。身生苦觉。

这里的苦觉,是身心疲于苦乐奔命的一种苦
或者说, 有”受”皆苦 的那种苦
比前面说的 逆”我”产生的苦,范围更广
它包含逆”我”(苦) 顺”我”(乐)
主要指苦乐疲于奔命往返的那种

我记得前面网友有谁说过了 乐也是苦,乐一生起一消失也是很惆怅之类

: 彼身生苦觉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增长。是名纯一大苦阴聚
④集

苦阴聚集
这像苦觉一样,是范围很大的苦 有”受”皆苦 苦乐疲于奔命往返的那种

: 诸比丘。若于眼如实知见。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
: 不乐。如实知见。见已于眼不染着。

如实见(内观)到 眼触 一直到”受”的产生的过程
见了以后,要慢慢修到 眼睛看了甚么,不再有”我”介入,生出”受”

这是至少是四念处的 受念处
于眼不染着,有可能是不生”受” 也有可能是 不再有”我”介入

不生”受” 较简单一点 四念处中”受念处”要修习满足 但想行识中还会有”我” 眼触之后,不再有”我”介入 很难 那是阿罗汉

这里我没把握

: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
: 乐.不苦不乐。不染着。如是耳.鼻.舌.身.意法如实知见。若法.意识.意触.意
: 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于意不染着。若法
: .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不染着故。不相杂
: ⑤.不愚闇.不顾念.不系缚。损减五受阴。当来有爱.贪.喜。彼彼染着⑥悉皆消灭
:。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烧。心不烧。身不炽然。心不炽然。身觉乐。心觉乐。身
: 心觉乐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如是纯大苦聚阴灭

身不疲苦
也是一样范围较大的那种苦 苦乐疲于奔命往返的那种
也就是”受”

身心觉乐
则是苦(范围较大的那种苦 苦乐疲于奔命往返的那种苦)止息后的那种乐
或称为清净

: 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名为正见修习满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说正语.正

这样知 这样见(很难) ,就是正见满足

正见”满足” 较难 现代人 我看 很少

能这样见(内观),见到眼触 到”受” 升起,有点难度,
中间很细微,止观都要够,我还远做不到

: 业.正命清净修习满足。是名修习八圣道清净满足。八圣道修习满足已。四念处修习满
: 足。四正勤⑦.四如意足⑧.五根⑨.五力⑩.七觉分修习满足

修行的方式是,八正道 四念处 七觉支 …

: 若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⑪。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
: .应作证⑫者。悉皆作证。若法应知.应修习者。悉已修习。何等法应知.应了
: 。悉知.悉了所谓名色⑬。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⑭。何等法
: 应知.应证。所谓眼.解脱。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正观⑮。若比丘于此法应
: 知.应了。悉知.悉了。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者。悉知
: .悉证。若法应知.应修者。悉知.悉修。是名比丘断爱结缚。正无间等。究竟苦边。
: 诸比丘。是名六分别六入处经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其实 佛陀说的前半部,
对我们长时间听闻佛法的现代人来说都是很平常的事 早就听过百遍
我印象中,前面网友就一直说了 也是很懂
只是有时候因为或时间长远或翻译或古文,有些字词会较生疏
大概是这种问题比较多 我解释的也未必正确 仅供参考而已

后半部,是修行的指导,要我们根据前半部的对苦乐的看法,
这样修行
-- 内观眼触 到”受”(苦受 乐受 不苦不乐受) 升起的过程
内观 听
内观 …. 六根六入触…
仔细 再仔细
当我们如实知见这个过程,
对于”受”的贪爱就会减少(较简单),以至于断除熄灭(较难)

-做下就知道有难度,我们平常若开放六根,会很杂乱,事倍功半,效果不佳
最好先专心一样,要专心听,就只专心 由听到”受”的过程
就算这样,还是有点难,因为止观功力不够
不过常常观察内心由六入触开始,心是怎么运作翻搅,还是有帮助的
平常不观察,说修行时才观察,这……好奇怪

c
cpath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身不疲苦
: 也是一样范围较大的那种苦 苦乐疲于奔命往返的那种
: 也就是”受”

修正一下,
这里有相对应的苦乐,可能以下解释较佳

这种苦
看起来更大,有可能不只”受” 不只苦乐疲于往返这种苦
还有更细微的连 想行识 中,有”我”介入,都算苦

: 身心觉乐
: 则是苦止息后的那种乐
: 或称为清净

这里的乐,也不只 没有”受”发生的那种乐
应该也包含 想行识 中,无”我”介入,那种乐

d
dreamfIy

Thanks for your effort.

所以这篇经文里面有几种不同层次(含义)的“苦”?2还是3?

第一部分的“苦受”和第二部分的“苦觉”是同一种“苦”还是不同。

“老病死忧悲恼苦”的“苦”呢?三者同还是不同?

“纯大苦聚阴灭”的“苦”我想你应该会同意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中的“苦谛”吧?即“苦、无常、无我”那个广义的“苦”

只是想简化一下你的回答,请你归个类confirm一下。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
: 苦 乐 指 “受”之内,
: 逆”我”意,觉得不开心,不顺心….之类的称苦
: 顺”我”意,觉得开心,顺心…. 之类的称乐
: 中性,没有顺我逆我,称不苦不乐
: 首先,
: 眼触,没有从哪里来,那是无常,无来由,没有从哪里来,眼睛就是看到了色
: 生 眼识,用现代语言是眼睛神经讯号生成的影像
: 然后,
: 举例,
: ...................

d
dreamfIy

大乘(为了政治正确就说菩萨乘好了)里面有“苦苦、变苦(坏苦)、行苦”的说法
对应“苦、乐、不苦不乐”
联想一下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的属性差别
据说欲界有三苦、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有行苦
另外世间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盛”
有说法把这八苦全部归于苦苦,也有把它们分别对应前面三苦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修正一下,
: 这里有相对应的苦乐,可能以下解释较佳
: 这种苦
: 看起来更大,有可能不只”受” 不只苦乐疲于往返这种苦
: 还有更细微的连 想行识 中,有”我”介入,都算苦
: 这里的乐,也不只 没有”受”发生的那种乐
: 应该也包含 想行识 中,无”我”介入,那种乐

c
cpath

发信人: dreamfIy (净扬),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3 17:05:45 2021, 美东)

: Thanks for your effort.

: 所以这篇经文里面有几种不同层次(含义)的“苦”?2还是3?

经过你的提示, 我修正一下,认为4种
依范围大小分
1 “受”中的”苦受”

2 苦觉 : 苦受 + 苦受乐受疲于往返的苦。
(苦觉消灭后,没有”受”,但还有细微的”我”在想行识中运作)
有”受”,就有它

3 身不疲”苦”。心不疲”苦”
因为
“彼彼染着悉皆消灭。身不疲苦。心不疲苦…
身心觉乐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

这里的第三种苦,我当作是 1+2+细微的”我”在想行识中运作之苦
也就是佛法所能消除的心苦的总和
第三种苦消灭后,就证阿罗汉果,不再有来世。

4 范围更大,
就是只要出生,就一定会有的 身体疼痛不适
也就是 身体疼痛+第三种苦

: 第一部分的“苦受”和第二部分的“苦觉”是同一种“苦”还是不同。

不同
我认为有 “包含” 关系
苦觉(第二部分)范围更大,
包含 “受”中的 苦受(第一部分)、乐受、不苦不乐受,及其中往返奔疲
苦觉,我看成,有”受”皆苦

: “老病死忧悲恼苦”的“苦”呢?三者同还是不同?

我认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的”苦”,是第三种

缘起法
前面 : 无明 行 识 爱取有 我认为是今世现在的 身心运作
后面 :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我认为是来世出生的 身心结果

生老病死 : 身体的痛 (神经传递引起的痛觉,不是修行能消除的心苦。例如佛陀腰痛)
忧悲恼苦 : 心苦 (这是佛法修行能消除的苦。 例如腰痛了,却不心忧)

只要出生,就是苦。
这种苦就是 “老病死忧悲恼苦” 整体

这种苦范围再更大,不是佛陀能完全消除的。(算第四种苦)
因为包含 身体的痛都算是苦
佛陀佛法在今世只能消除心苦,无法消除身体的痛。(未来不要再出生就可以了)

再细看,忧悲恼苦。
有人有不同分类 “忧悲恼之苦” “忧、悲、恼、苦”各自分开 “忧、悲、
恼苦”
我则认为 就像”生老病死”在罗列身体之痛有哪些一样
“忧悲恼苦”也只是罗列心苦有哪些而已,大致罗列一下而已
忧悲恼, 这只是”受”中的”苦受”,看起来没甚么

这里要看巴利文怎么分忧悲恼苦,虽然巴利文也未必一定对,但可以参考
可惜我不会巴利文

但基于前面所述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对应前面所说, 来世出生的身心结果
生老病死 : 身
所以,我是把 忧悲恼”苦”的”苦”,看成是 所有心苦之总和,也就是第三种苦

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对,可能其他人未必这样分类或这样看

: “纯大苦聚阴灭”的“苦”我想你应该会同意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中的“苦谛”吧?
: 即“苦、无常、无我”那个广义的“苦”

再看一次“纯大苦聚阴灭”前后的文字, 的确 我前一篇有误

“彼彼染着⑥悉皆消灭
。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烧。心不烧。身不炽然。心不炽然。身觉乐。心觉乐。身心觉乐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如是纯大苦聚阴灭”

接在生老病死…..之后
“纯大苦聚阴灭” 的苦 比较像是第四种苦
出生就是苦,那种

第四种,已经是身心总和了,当然是四圣谛中的苦谛,也是“苦、无常、无我”那个广义的“苦”

: 只是想简化一下你的回答,请你归个类confirm一下。

d
dreamfIy

你知道嘛,看你的贴子的时候我觉得很苦(苦恼,心烦)
所以一般你的长贴子我看一眼就弃贴了(避苦)
但是因为是我挑的事开的头所以忍着也要看完
苦的原因是我的思维方式和你很不一样,所以要理解你的思路有点困难,觉得文字背后逻辑有些混乱
但是我想尝试指出我和你见解的不同之处

我举个例子,按摩的时候,身体有很强烈的痛觉,但我不但不以为苦还以为乐,觉得很爽多多益善

因此我认为身苦并不是指痛觉,而是指痛觉引起的烦恼
同样的,辣椒对不喜辣不能吃辣的人和对四川人/湖南人来说,也是苦乐两种觉受

所以,六入处(六根)产生的觉受是由“心”来判断苦、乐、不苦不乐的,所谓善恶取舍(不苦不乐的应该就是无记)

以上是身苦(不止是身根的苦哦,六根也包括眼根意根etc,比如我读贴之苦)

那么何为心苦,就是你说的取舍往返的疲厌之苦,这一切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我和我所的二元相对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dreamfIy (净扬), 信区: Wisdom
: 标 题: Re: 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3 17:05:45 2021, 美东)
: 经过你的提示, 我修正一下,认为4种
: 依范围大小分
: 1 “受”中的”苦受”
: 2 苦觉 : 苦受 + 苦受乐受疲于往返的苦。
: (苦觉消灭后,没有”受”,但还有细微的”我”在想行识中运作)
: 有”受”,就有它
: 3 身不疲”苦”。心不疲”苦”
: ...................

c
cpath

发信人: dreamfIy (净扬),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4 05:42:46 2021, 美东)

: 你知道嘛,看你的贴子的时候我觉得很苦(苦恼,心烦)
: 所以一般你的长贴子我看一眼就弃贴了(避苦)
: 但是因为是我挑的事开的头所以忍着也要看完

让你有这种感受 实在抱歉
我尽量写清晰简洁一点

: 苦的原因是我的思维方式和你很不一样,所以要理解你的思路有点困难,觉得文字背后
: 逻辑有些混乱
: 但是我想尝试指出我和你见解的不同之处

不同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苦有不同分类或理解
应该没关系…不碍大事

但内观深入时,应该…..会一致?
会观察到六根 e.g.身体有状况时,引发心里怎么运作
会观察到 对身体的贪嗔
观察到身体引起的”受”,
观察到对身体的苦受、乐受 (也就是你底下说的那种情况)
”受”是甚么,”受”怎么产生的… 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
(我只是在说身念处 受念处, 若觉得混乱,跳过也行)

每个人都一致, 因为我们都是…人

不过真的观察时,其实非常细微,内心运转也很快,不容易观察到整个情况
要有一些止观功力,我还不行

: 我举个例子,按摩的时候,身体有很强烈的痛觉,但我不但不以为苦还以为乐,觉得很
: 爽多多益善
: 因此我认为身苦并不是指痛觉,而是指痛觉引起的烦恼

如果是六根六入处引发的苦受
那当然是如此
眼睛看到杀人 心里恐惧(苦受)
鼻子闻到臭味 心里嫌恶(苦受)

身体痛 心里担忧烦恼(苦受) 或者乐受 也就是你说的

这一点,我们一致

这种经验我也有
那种”乐”是经过心里转化过的
简单说,经过”行”(习惯)、 ”想”, 我们自己心里转化为”乐”
也就是“受”中的”乐受”

当然也可转化为”苦受” 这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习惯”(行)

(这只是内心运作,若觉得混乱,跳过也行)

这属于,我说的第二种苦 (或乐)
也就是”受”中的 苦受、乐受

可能 引起疑问或不一致的是我说的 ”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这一部分??

我把”生老病死”归为身体疼痛
“忧悲恼苦” 归为心苦

但你觉得身体疼痛,这也算心苦?? 不知是不是这样?

我是这样看,1身体疼痛本身 2 身体疼痛引发的烦恼或快乐
这个2 的确是心苦
但1 本身也是苦 (这一部分佛法无法解决,例如佛陀腰痛,腿断了很痛)

为什么我这样看呢?
因为,连 “生”(出生)都不要

如果全是心苦,那我们可以无惧于出生,因为心苦是可修行解决的
“生”(出生),有身体了,就像中第一箭,有身体,就有疼痛
心苦,就像中第二箭, 有身体疼痛,结果还引发烦恼

佛陀说,中第一箭后,不要问东问西,
要赶快治疗,不要再中第二箭

: 同样的,辣椒对不喜辣不能吃辣的人和对四川人/湖南人来说,也是苦乐两种觉受

: 所以,六入处(六根)产生的觉受是由“心”来判断苦、乐、不苦不乐的,

若聚焦于六入处生的觉受时
是的 我们的看法一致

: 所谓善恶取舍(不苦不乐的应该就是无记)

??
不懂 这是甚么意思?

: 以上是身苦(不止是身根的苦哦,六根也包括眼根意根etc,比如我读贴之苦)
:
: 那么何为心苦,就是你说的取舍往返的疲厌之苦,

我大致知道你的意思

但心苦,我是看成佛法今世能解决的苦的总称
苦乐取舍往返的疲厌之苦,我认为似乎还不足以涵盖佛法能解决的整个内心之苦

所以,在内心之苦里 再分为两种
一个是范围稍小的 苦受+苦乐取舍往返的疲厌之苦
一个是范围更大的 整个心苦
(两者差了甚么?
几乎没差别,就差有一点细微的”我”,或者只差最后无明结的解开)

不过,我说的也不一定对

希望我写得 不会造成你的困恼

: 这一切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我和我所的二元相对

我和我所的二元相对 这个我就不知了
我的思维,我与我所…..应该不会相对 或 二元对立?

我不知 “我与我所” 如何二元对立???

这方面我知道的比较浅,知道的是,”我”会相对于 “我”以外的东西
这会加深”我”的意志

d
dreamfIy

不用抱歉
我是在试图理解阿含经
因为我的经验是阿含经非常不容易消化,不像后期的佛经在表达方式上那么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阿含经里面重复用一个字指不同对象的地方非常多,比如“苦”“受”“身”“色”“我”。。。等等,另外同一个意思也有不同表达,反正当初我是读得颇郁闷。

就像你说的,没有禅定力的话其实没法现观,都是在对残影作思量分析而已,早已是第N念了。

“我、我所”理解起来就是“我、异我”,但是那个“相在”很不好理解,就是交织的意思?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dreamfIy (净扬), 信区: Wisdom
: 标 题: Re: 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4 05:42:46 2021, 美东)
: 让你有这种感受 实在抱歉
: 我尽量写清晰简洁一点
: 不同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苦有不同分类或理解
: 应该没关系…不碍大事
: 但内观深入时,应该…..会一致?
: 会观察到六根 e.g.身体有状况时,引发心里怎么运作
: 会观察到 对身体的贪嗔
: ...................

s
sdao

师兄提到相在,是指《雜阿含》264 經?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抱歉
: 我是在试图理解阿含经
: 因为我的经验是阿含经非常不容易消化,不像后期的佛经在表达方式上那么适合现代人
: 的阅读习惯。
: 阿含经里面重复用一个字指不同对象的地方非常多,比如“苦”“受”“身”“色”“
: 我”。。。等等,另外同一个意思也有不同表达,反正当初我是读得颇郁闷。
: 就像你说的,没有禅定力的话其实没法现观,都是在对残影作思量分析而已,早已是第
: N念了。
: “我、我所”理解起来就是“我、异我”,但是那个“相在”很不好理解,就是交织的
: 意思?

s
sdao


不过师兄的回复从形式上看确实读起来比较费力 :D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鎵), 淇″尯: Wisdom
: 标 题: Re: 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4 05:42:46 2021, 美东)
: 让你有这种感受 实在抱歉
: 我尽量写清晰简洁一点
: 不同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苦有不同分类或理解
: 应该没关系…不碍大事
: 但内观深入时,应该…..会一致?
: 会观察到六根 e.g.身体有状况时,引发心里怎么运作
: 浼
氳瀵熷埌 瀵硅韩浣撶殑璐棓
: ...................

s
sdao

两位很认真,不过对苦的辨别是不是有点太过仔细了,末学的理解,其实也很简单,无常既是苦,任何生灭变化的就是苦。用这个原理一套,执着任何生灭变化的东西,就是苦。对修行而言,这就足够了吧。我想经纶之所以把苦分的那么详细,可能还是为了让不明白苦的人明白何谓苦,从而引入佛道。但如果我们已经明白了何谓苦 —&
mdash; 无常即是苦 —— 再回过头来分析都有那些苦,好像意义不太大。

d
dreamfIy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师兄提到相在,是指《雜阿含》264 經?

很多经里都有(五蕴)“是我,异我,相在”或者“非我,非异我,不相在”

检索了一下杂阿含里有57个经里都有“相在”

d
dreamfIy

乱码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甯堝厔寰堣鐪� 馃檹
: 涓嶈繃甯堝厔鐨勫洖澶嶄粠褰㈠紡涓婄湅纭疄璇昏捣鏉ユ瘮杈冭垂鍔� :D
: 銆� 鍦� cpath (绉嬪崄涓�) 鐨勫ぇ浣滀腑鎻愬埌: 銆&#
65533;
: €鎵�), 淇″尯: Wisdom
: 氳瀵熷埌 瀵硅韩浣撶殑璐棓

d
dreamfIy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位很认真,不过对苦的辨别是不是有点太过仔细了,末学的理解,其实也很简单,无
: 常既是苦,任何生灭变化的就是苦。用这个原理一套,执着任何生灭变化的东西,就是
: 苦。对修行而言,这就足够了吧。我想经纶之所以把苦分的那么详细,可能还是为了让
: 不明白苦的人明白何谓苦,从而引入佛道。但如果我们已经明白了何谓苦 —&
: mdash; 无常即是苦 —— 再回过头来分析都有那些苦,好像意义不太大。

杂阿含经里面说的“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此即是苦谛的四个行相————无常、痛苦、无我、空性

也就是对应三法印/四法印了

======

之前不是五石截取了76经里面的“色无我,无我者则无常,无常者则是苦。”
和上面第9经里的那句一比对,就知道这“无我、无常、苦”三者并不是因果关系。

我就是想搞清楚误解从何而起,“愿解如来真实意”
读经文而解其意,不喜欢稀里糊涂一锅粥错谬了都不自知

d
dreamfIy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杂阿含经里面说的“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 此即是苦谛的四个行相————无常、痛苦、无我、空性
: 也就是对应三法印/四法印了
: ======
: 之前不是五石截取了76经里面的“色无我,无我者则无常,无常者则是苦。”
: 和上面第9经里的那句一比对,就知道这“无我、无常、苦”三者并不是因果关系。
: 我就是想搞清楚误解从何而起,“愿解如来真实意”
: 读经文而解其意,不喜欢稀里糊涂一锅粥错谬了都不自知

还有杂阿含110经里这段:

色者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即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痛.想.行.识及五盛阴皆悉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无我。无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

=============

看来看去,还是四岛最有正知正见啊!虽然maybe学佛时间(这一世)最短。=)

=============

PS. “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这个应该就是“不相在”的本意了吧?

=============

PPS. 这篇里把“受蕴”说成“痛”。。。读杂阿含经真是绝不能望文生义啊!
s
sdao

应该是“在...中”的意思,比如我在色中,或者色在我中。师父的书是那么说的。264经的推理我并不是完全理解,或者说不完全信服,不过不重要。我想我反正是觉得本体论不靠谱,或者说我愿意相信无本体。毕竟,似乎也很难证伪本体论,比如“離於身心”之外,有一个“大我”的说法,毕竟离开了我们能认知的世界(五蕴世间),根本无法认知了,用师父的话说,“就像國王的新衣一樣,完全是無法證明的,所以《阿含經》談論比較多的是依於身心計著我”。既然无本体,那么自然就“无我”了,五蕴自然也就不例外了。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经里都有(五蕴)“是我,异我,相在”或者“非我,非异我,不相在”
: 检索了一下杂阿含里有57个经里都有“相在”

s
sdao

没啥重要的。其实只是想说cpath师兄的回复,排版上有时确实读起来有点费劲,哈哈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乱码
: 65533;

s
sdao

惭愧,比如你这么一夸奖,我看到了心里觉得很舒服,这就是苦,好比你一骂我,我心里也马上觉得难受,都是苦。理解一个道理,跟能在实际生活中用上,实在是差十万八千里。

其实经文里很多地方,就是来来回回从各种角度说明无常无我。师父常教导要抓住主要意思。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杂阿含110经里这段:
: 色者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即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痛
: .想.行.识及五盛阴皆悉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无我。无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
: 。我非彼有。
: =============
: 看来看去,还是四岛最有正知正见啊!虽然maybe学佛时间(这一世)最短。=)
: =============
: PS. “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这个应该就是“不相在”的本意了吧?
: =============
: PPS. 这篇里把“受蕴”说成“痛”。。。读杂阿含经真是绝不能望文生义啊!

d
dreamfIy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惭愧,比如你这么一夸奖,我看到了心里觉得很舒服,这就是苦,好比你一骂我,我心
: 里也马上觉得难受,都是苦。理解一个道理,跟能在实际生活中用上,实在是差十万八
: 千里。
: 其实经文里很多地方,就是来来回回从各种角度说明无常无我。师父常教导要抓住主要
: 意思。

对,有证量的师父的引导很重要,故能很快建立正见
robbin和cpath的问题用杂阿含472-473经就能回答
你引过其中一个,好像是472经

我自己是觉得只有两种苦:狭义的苦受和广义的苦谛

杂阿含473经里有个偈颂我觉得很赞————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是比丘作是念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知诸行无常  皆是变易法
故说受悉苦  正觉之所知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倾动
于诸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悉知诸受已  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  永处般涅盘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有证量的师父的引导很重要,故能很快建立正见
: robbin和cpath的问题用杂阿含472-473经就能回答

我当初提出问题,本意是个人从个人的实际体会来谈,最不想见到的就是引用佛的话。你们又不是佛。

: 你引过其中一个,好像是472经
: 我自己是觉得只有两种苦:狭义的苦受和广义的苦谛
: 杂阿含473经里有个偈颂我觉得很赞————
: 如是我闻
: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
: 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是比丘作是念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 。白佛言。世尊。我于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
: ...................

n
nmamtf

這種東西只能去實證, 而不能去描述或者解釋。

至少我自己認為, 是否能對於第一義完全理解, 不會障礙我的修行。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这个世界,包括生命,是怎么来的,如果从是否认为有本体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两
: 种,本体论和非本体论。
: 本体论,或者称本源论,会认为世界有一个时间起点,或逻辑起点。而整个世界从从这
: 个起点开始、构建而来的。
: 比如说,现今科学上的大爆炸理论,就认为有一个时间和空见的起点,就是宇宙大爆炸
: 之初的奇点。而那个奇点的特性,是超出现今所有物理学规律的,不可描述的。
: 道家也是如此。认为道是万物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起始的那
: 个道,是不可描述的。既“道可道,非恒道也”。在所有本体论当中,一般都会对于那
: 个终极的本体,采用这种遮诠(非...非...)的描述方式。
: 婆罗门教的梵,更是指那个超越的本体。梵是唯一恒常的、真实的,而现世世界则是虚
: ...................

d
dreamfIy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当初提出问题,本意是个人从个人的实际体会来谈,最不想见到的就是引用佛的话。
: 你们又不是佛。

那个你不是已经得到了么?
我们都自爆隐私了
后面的就不是为了你了
d
dreamfIy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当初提出问题,本意是个人从个人的实际体会来谈,最不想见到的就是引用佛的话。
: 你们又不是佛。

那个你不是已经得到了么?
我们都自爆隐私了
后面的就不是为了你了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你不是已经得到了么?
: 我们都自爆隐私了

谢谢。我本来想深入讨论一下。现在就这样了。
看到你越来越好,我就挺高兴。

: 后面的就不是为了你了

哦。

d
dreamfIy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我本来想深入讨论一下。现在就这样了。
: 看到你越来越好,我就挺高兴。
谢谢姐。Same here.

: 哦。

c
cpath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抱歉
: 我是在试图理解阿含经
: 因为我的经验是阿含经非常不容易消化,不像后期的佛经在表达方式上那么适合现代人
: 的阅读习惯。
: 阿含经里面重复用一个字指不同对象的地方非常多,比如“苦”“受”“身”“色”“
: 我”。。。等等,另外同一个意思也有不同表达,反正当初我是读得颇郁闷。
: 就像你说的,没有禅定力的话其实没法现观,都是在对残影作思量分析而已,早已是第
: N念了。
: “我、我所”理解起来就是“我、异我”,但是那个“相在”很不好理解,就是交织的
: 意思?

首先关注”我”

“相在”
就是认为 色在”我”中 “我”在色中
受在”我”中 “我”在受中
….

“我”与五蕴互相交融,你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 的意思

对初学者,能观察到最粗浅的色中无我,就可以骄傲一整年,自认天下无敌了
应该…还用不上“不相在”
会用到”不相在”,是比较后面高阶

c
cpath


发信人: dreamfIy (净扬),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4 19:05:28 2021, 美东)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位很认真,不过对苦的辨别是不是有点太过仔细了,末学的理解,其实也很简单,无

也没多认真,很多人比我们还认真的读经
就是尽量了解写甚么而已

认真之后,才会思考佛陀说甚么。思考很重要。
佛陀时代,比丘常常坐在空静处细细思考佛陀说的话(禅思),仔细的吸收,
有不懂,再去问佛陀。从经上看,这也是修行重要的一环。

现在好像大家都轻视思考佛陀说甚么意思,觉得每天打坐才叫修行。
但在阿含中看,佛陀当时的修行好像不是这样。

: 常既是苦,任何生灭变化的就是苦。用这个原理一套,执着任何生灭变化的东西,就是
: 苦。对修行而言,这就足够了吧。我想经纶之所以把苦分的那么详细,可能还是为了让
: 不明白苦的人明白何谓苦,从而引入佛道。但如果我们已经明白了何谓苦 —&
: mdash; 无常即是苦 —— 再回过头来分析都有那些苦,好像意义不太大。

-杂阿含经里面说的“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此即是苦谛的四个行相————无常、痛苦、无我、空性

-也就是对应三法印/四法印了

======

-之前不是五石截取了76经里面的“色无我,无我者则无常,无常者则是苦。”

?? 这里怎么看都觉得有点问题,参照其他经文,应该是代代口耳传出现误传?
要不然,就是我理解的尚浅,还不明白这经的意思

通常的出现顺序是 无常 苦 无我
有顺序的

这与修行有。1会先观察e.g.色本身 2 观察色无常, 3无常之后怎么变苦的
1先仔细观察色本身,非常仔细,这是基础

2如何观察色无常? 99%人傻眼。
有观察禅定后四周都不稳定,有观察剎那生生灭灭。也对,都对,都有帮助。
但是仔细看阿含经里佛陀叫我们观察怎么样的无常? 而那个无常会与苦如此的相关?

其实,说出来大家又都知道,简单明白,每一个人都熟得很
前面还说,苦乐一升起一熄灭,疲于往返,真苦。 是呀,就观察这漾
这叫 集(因缘合而升起)、灭(因缘灭而消失),
集灭无常: 因缘合而升起 因缘灭而消失。 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
无常即苦,大家早就知道了

身体上舒服(或不舒服)的感受,升起又消失
身体(四大,地水火风),
e.g.火: 冷热。 一下太冷,一剎那很快,嗔(不喜欢)就出现,嗔等一下又消失
何因何缘有嗔? 仔细观察,有贪才有嗔,贪升起的更快,(只是止观功力不足没观察到)那,何因何缘有贪? 有”受”才有贪 (只是止观功力不足没观察到)

好吧,止观功力还不够,先不管因缘生灭的问题。但总之无常即苦大家一定懂

-和上面第9经里的那句一比对,就知道这“无我、无常、苦”三者并不是因果关系。

“ “无我、无常、苦”三者并不是因果关系 “
怎么说?

-我就是想搞清楚误解从何而起,“愿解如来真实意”
-读经文而解其意,不喜欢稀里糊涂一锅粥错谬了都不自知

d
dreamfIy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关注”我”
: “相在”
: 就是认为 色在”我”中 “我”在色中
: 受在”我”中 “我”在受中

这个解释在sdao贴之前我就有看到
但是看到不一定理解
五蕴非我非我所比较好懂

经文是指月之指,有时候能看到所指之月,有时候看不到,这时候就不用盯着手指分析研究了,我想四岛是这个意思

不过修行能力不一样,有些人是真能现观,有些人只是文字理解逻辑推导罢了

: ….
: “我”与五蕴互相交融,你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 的意思
: 对初学者,能观察到最粗浅的色中无我,就可以骄傲一整年,自认天下无敌了
: 应该…还用不上“不相在”
: 会用到”不相在”,是比较后面高阶

d
dreamfIy

网页登录没法全文引用

闻思要和修结合起来,不能偏废
修行应该有次第,也就是说每一步在修之前要先通过学习思维把要修什么怎么修给确定无疑,然后就去精进修持,在这一步的目标达到之前,过度的闻思甚至修习其他的步骤其实都可以算是散乱放逸或者次第错乱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dreamfIy (净扬), 信区: Wisdom
: 标 题: Re: 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4 19:05:28 2021, 美东)
: 也没多认真,很多人比我们还认真的读经
: 就是尽量了解写甚么而已
: 认真之后,才会思考佛陀说甚么。思考很重要。
: 佛陀时代,比丘常常坐在空静处细细思考佛陀说的话(禅思),仔细的吸收,
: 有不懂,再去问佛陀。从经上看,这也是修行重要的一环。
: 现在好像大家都轻视思考佛陀说甚么意思,觉得每天打坐才叫修行。

你好像很喜欢猜测他人的心理
不是不可以,只是不一定对,在那上多花时间意义不大

比如我现在打坐当中其实修的也是思虑,重点并不是禅定

每个人修的法门以及方式都不同的,阶段也不一样,听自己师父的安排吧!

: 但在阿含中看,佛陀当时的修行好像不是这样。
: ...................

: -之前不是五石截取了76经里面的“色无我,无我者则无常,无常者则是苦。”
: ?? 这里怎么看都觉得有点问题,参照其他经文,应该是代代口耳传出现误传?
: 要不然,就是我理解的尚浅,还不明白这经的意思
: 通常的出现顺序是 无常 苦 无我
: 有顺序的

关于76经,确实我以前读杂阿含从来没有见过那种表达方式,所以看到五石解释成因果关系的时候心中大疑。我以前学原始佛教的时候,当时的师父只让我们学习杂阿含和南传相应部的共说,如果两者不一样的就没有学,是否佛陀原说存疑,可能这个经并没有收录。确实我在整个杂阿含经中只搜索到这独独一部经是用了这样的句式,而第9经里
“无常、苦、无我”那个句式是反复出现的。属于“主流”说法。

前面473经那个偈颂是杂阿含经里对“无常、苦、无我(空/涅槃)”难得的展开,你读读?

知诸行无常  皆是变易法
故说受悉苦  正觉之所知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倾动
于诸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悉知诸受已  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  永处般涅盘

f
fivestone

是的,我也是认为如此。针对这类问题,佛陀一般看是什么人问的,如果是我见深重的人,佛陀一般就不回答了。但如果是佛陀觉得可以接受正见的,就会重头开始反问,色是无常吗?等等,一步步下去。

执着在世间的有无、如来、阿罗汉涅槃后的有无这些问题,如果从问问题者的内心去看,都还是希望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在那,也就是存在一个有我的可能性。所以在佛教的发展中,总会有人还是一直问这类的问题,也会有一些门派或论著当中会回答这样的问题。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个人读阿含经的时候,有种强烈的感受
: 会问这些,应该是一直执着于”我”

f
fivestone

认真研究还是要赞叹的。在佛法的学修过程当中,对一个名相的理解,是会随着修行的深入,而不断加强或改变的。比如对于苦,从身的苦受、心的苦受角度可以理解,从心的抓取、心的不自由的角度可以理解,从心的生已既灭的角度也可以理解。在不同的修行阶段,都能把对苦的理解与体会化成离苦的动力,才能层次深入。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位很认真,不过对苦的辨别是不是有点太过仔细了,末学的理解,其实也很简单,无
: 常既是苦,任何生灭变化的就是苦。用这个原理一套,执着任何生灭变化的东西,就是
: 苦。对修行而言,这就足够了吧。我想经纶之所以把苦分的那么详细,可能还是为了让
: 不明白苦的人明白何谓苦,从而引入佛道。但如果我们已经明白了何谓苦 —&
: mdash; 无常即是苦 —— 再回过头来分析都有那些苦,好像意义不太大。

f
fivestone

是的,这些问题本来佛陀是不建议去探究的,因为这些与解脱的修行无关。修行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证明这些,修行的目的只是“苦集灭道”。比如佛陀说:“当知有身。当知断有身集。当知证有身灭。当知修断有身道迹。”,可以看出,需要证的是“灭”。

【 在 nmamtf (nmamtf) 的大作中提到: 】
: 這種東西只能去實證, 而不能去描述或者解釋。
: 至少我自己認為, 是否能對於第一義完全理解, 不會障礙我的修行。

f
fivestone

要理解佛法的无我正见,需要有几个基础:

1. 佛陀为什么要提无我?这是因为婆罗门教提了有我。那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有我。
知道有我,才知道什么是无我。

2. 无我是在任何一个层面上都是如此,佛陀说“当观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
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在这个否定一切有我的情况下,去理解其他的经文就容易了。

3. 知道了大方向,就不要去咬文嚼字,执着在字面的解释上,而是可以在修行中去体
会。具体的修行,就是知什么、观什么、离什么、证什么的过程,也就是苦集灭道的过程。
f
fivestone

理解了佛法的修行就是四圣谛,那么第一步就是观苦,也就是正观。具体来讲,正观可以由四个门入,无常门、苦门、无我门、空门。这四个门是完全等同的,只是用语言表达出来,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佛陀才会提到,“无常既苦,苦既非我”,又会说“无我者则无常”。并且,在不少章节佛陀说经后,对弟子门会有“如上广说”的要求。比如,第79经结尾有“如无常。苦、空、非我三经。亦如是说。”
d
dreamfIy

在我看来,你又谤佛了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理解佛法的无我正见,需要有几个基础:
: 1. 佛陀为什么要提无我?这是因为婆罗门教提了有我。那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有我。
: 知道有我,才知道什么是无我。

佛陀说“无我”是因为那就是真相,不是为了和婆罗门抬杠,证明谁对谁错

首先知道有我?
问一个三岁小孩吧
很多娃小时候不说我,说“宝宝要吃这个,宝宝要吃那个”
你说这娃是知道有我还是不知道有我?
再问一个五岁小孩呢?

: 2. 无我是在任何一个层面上都是如此,佛陀说“当观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
: 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在
: 这个否定一切有我的情况下,去理解其他的经文就容易了。
: 3. 知道了大方向,就不要去咬文嚼字,执着在字面的解释上,而是可以在修行中去体
: 会。具体的修行,就是知什么、观什么、离什么、证什么的过程,也就是苦集灭道的过
: 程。

被经教文字以及考据历史等学术研究束缚而偏离“自净其意”“自修自证”之佛陀正道的教条主义信徒正是您自己吧?

f
fivestone

喊口号谁都会,你说我谤佛,我说你谤佛。你觉得有意义吗?就像我和robin说的,不
过是展示各自的贪嗔痴而已。

就事论事,有道理说道理。我说过很多次,你认为我理解错误、修行不够,完全没有问题,你只要说出自己认为对的,或是你自己修行的成果,都好。你要是能针对我的内容写一篇自己的完整的反驳帖子,我更是欢迎。

我也说我写的内容一视同仁,对我自己也是同样如此,不教条、要实修,同样也是对我自己的提醒。你是不是需要我每次回你贴,都重复一遍这句话呢?

还是那句话,真金不怕火炼。害怕历史考据、害怕文字探源,只能说明自己的信心不足。

同样,我上面的话,对你也是如此。我不能代表佛陀,我也不能代表什么佛法门派,我只是发表我的意见而已。你同样也只代表你自己的意见而已。所以,我也觉的你的帖子当中有很多漏洞,逻辑不清。

比如,你说小孩子有我吗?有,刚出生就有。那叫俱生我执。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我看来,你又谤佛了
: 佛陀说“无我”是因为那就是真相,不是为了和婆罗门抬杠,证明谁对谁错
: 首先知道有我?
: 问一个三岁小孩吧
: 很多娃小时候不说我,说“宝宝要吃这个,宝宝要吃那个”
: 你说这娃是知道有我还是不知道有我?
: 再问一个五岁小孩呢?
: 被经教文字以及考据历史等学术研究束缚而偏离“自净其意”“自修自证”之佛陀正道
: 的教条主义信徒正是您自己吧?

d
dreamfIy


咱就事论事,别跑题好吧。
我上个贴子就是指着问题回复的。

你说
: 1. 佛陀为什么要提无我?这是因为婆罗门教提了有我。那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有我。
: 知道有我,才知道什么是无我。

我不同意,作出以下反驳:

> 佛陀说“无我”是因为那就是真相,不是为了和婆罗门抬杠,证明谁对谁错

然后我具体举了小孩子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凡夫认为有我是客观现实,和婆罗门教理没关系

这个其实你都同意了——

: 比如,你说小孩子有我吗?有,刚出生就有。那叫俱生我执。

结论就是我的观点:

佛陀因为凡夫无明执着有我而轮回生死,故此三转法轮,说出真相,即诸法无我。
并不是你说的“因为婆罗门教提了有我。”
另外,凡夫由于有“俱生我执”,因此不需要如你所说“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有我”。

好了,论证完毕,请您反驳!切莫跑题。(Please慢慢回复,不用急于一时)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喊口号谁都会,你说我谤佛,我说你谤佛。你觉得有意义吗?就像我和robin说的,不
: 过是展示各自的贪嗔痴而已。
: 就事论事,有道理说道理。我说过很多次,你认为我理解错误、修行不够,完全没有问
: 题,你只要说出自己认为对的,或是你自己修行的成果,都好。你要是能针对我的内容
: 写一篇自己的完整的反驳帖子,我更是欢迎。
: 我也说我写的内容一视同仁,对我自己也是同样如此,不教条、要实修,同样也是对我
: 自己的提醒。你是不是需要我每次回你贴,都重复一遍这句话呢?
: 还是那句话,真金不怕火炼。害怕历史考据、害怕文字探源,只能说明自己的信心不足。
: 同样,我上面的话,对你也是如此。我不能代表佛陀,我也不能代表什么佛法门派,我
: 只是发表我的意见而已。你同样也只代表你自己的意见而已。所以,我也觉的你的帖子
: ...................

f
fivestone

首先,谢谢,你这样说很好。随喜。

1. 你说的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是一个角度的理解。我部分认同。

2.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讲婆罗门说有我,是说在古印度当时的环境下,大多数人都
只相信婆罗门教的前提下,佛陀才会强调无我。因为在婆罗门教中“我”是指永恒不变的灵魂(atman),而佛陀认为不存在这样的不变的灵魂。佛陀才会说不存在蕴我、离蕴
我、相在我等等。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有利于理解什么是无我。

另外,佛陀说实相,是为了帮助众生离苦,不是为了说实相而说实相。佛陀说无常、无我、苦、空,都是为了从正观的角度,帮助众生发出离心,而达到最终的心解脱。

你说的结论与我的理解没有本质差别,所以说不上反驳,只是补充我的观点而已。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咱就事论事,别跑题好吧。
: 我上个贴子就是指着问题回复的。
: 你说
: 我不同意,作出以下反驳:
: > 佛陀说“无我”是因为那就是真相,不是为了和婆罗门抬杠,证明谁对谁错
: 然后我具体举了小孩子的问题,就是为了说明凡夫认为有我是客观现实,和婆罗门教理
: 没关系
: 这个其实你都同意了——
: 结论就是我的观点:
: 佛陀因为凡夫无明执着有我而轮回生死,故此三转法轮,说出真相,即诸法无我。
: ...................

d
dreamfIy

我其实一直希望说服自己,你不是自己不清楚,而是表达有问题。
所以我之前说“希望我看错了”

可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逻辑有漏以偏概全的情况。

比如前面菩提心主题下让我问难的那句:
“你问道的为什么快乐也是苦,如果按佛法的话来回答,就是无我,无我者则无常。无常者则是苦。”

这个逻辑不光是让我生疑,cpath不也糊涂了嘛?

因为次第是错乱的,是以果为因。站在佛陀圣者的角度倒过去看。

cpath认为,正确的次第是先观无常,见苦,次第修行,最后澈见无我实相。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而且在阿含经中的佐证也是比比皆是。
我已经大量引用论证。你不能因为回的不是你的贴子就假装看不见不存在吧?

我之所以揪着你以圣者自居未证言证这茬不放,就是因为你的贴子处处都存在这种以果为因的颠倒的角度,这种角度的论述方式对于版面的初学者包括你自己(如果你其实没有入圣者流的话)是极度有害的。所以“大妄语”是五戒之一,而且非常障道。

我不太相信一个通过实修证初果入圣人流的行者会执着于无修学者讲的“中国佛教史”。难道说佛陀入灭部派分裂之后,因为没有能力考据就没人证果成道了?我也不认为现代人修学佛法,观五蕴无常、苦、无我,需要扯上婆罗门去了解他们的梵我一如本体论,我觉得你就是在影响他人心外求法相上分别舍本逐末。

BTW,很高兴看到NMAMTF已经转过来了,他的贴子我本来想顶一下,怕起反作用就作罢
了。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谢谢,你这样说很好。随喜。
: 1. 你说的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是一个角度的理解。我部分认同。
: 2.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讲婆罗门说有我,是说在古印度当时的环境下,大多数人都
: 只相信婆罗门教的前提下,佛陀才会强调无我。因为在婆罗门教中“我”是指永恒不变
: 的灵魂(atman),而佛陀认为不存在这样的不变的灵魂。佛陀才会说不存在蕴我、离蕴
: 我、相在我等等。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有利于理解什么是无我。
: 另外,佛陀说实相,是为了帮助众生离苦,不是为了说实相而说实相。佛陀说无常、无
: 我、苦、空,都是为了从正观的角度,帮助众生发出离心,而达到最终的心解脱。
: 你说的结论与我的理解没有本质差别,所以说不上反驳,只是补充我的观点而已。

c
cpath

发信人: dreamfIy (净扬),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5 12:29:56 2021, 美东)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关注”我”
: “相在”
: 就是认为 色在”我”中 “我”在色中
: 受在”我”中 “我”在受中

-这个解释在sdao贴之前我就有看到
-但是看到不一定理解
-五蕴非我非我所比较好懂

-经文是指月之指,有时候能看到所指之月,有时候看不到,这时候就不用盯着手指分析
-研究了,我想四岛是这个意思

-不过修行能力不一样,有些人是真能现观,有些人只是文字理解逻辑推导罢了

你不懂的东西,我也不懂,我也只能在文字理解上说

因为目前还对应不上修行或者修行架构与地图,不知道怎么用它(“不相在”)
我知道它会用在很高阶,三果以上去除极细微的”我”(我慢)
也有人用在证初果

我对阿含的理解方式是要与修行或修行架构或地图相对应
所以,每看一经,就想知道他在修行过程中的位置何在,针对修行中哪方面说的

对应不上,我就只能表面理解或者保留存疑 (不要太相信阿含,里面还是有口耳相传的口误)

f
fivestone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每个人脚下站的地方不一样,看东西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

比如我看到的,是这样:
1. 佛法修行的次第是:正观->生厌离->断喜贪->心解脱。阿含经的章节基本都是这个
次第,也就是苦集灭道的次第。

2. 正观的方法有四个:无常门、苦门、空门、无我门。这四个门是完全等同的,从那
个门进入都一样(但对不同人的特点会有针对性强弱的差别),比如大乘比较强调空门。阿含经对这四个门都有侧重的描述。我前贴中已有提到,第79经结尾有“如无常。苦、空、非我三经。亦如是说。”就是说,把经文中的词,用无常、苦、空、非我任何一个替代,都是可以的。他们之间,可以是同等、平行的关系。

3. 四门除了平行关系,它们之间,也都可以相互推导。从无常到苦,从苦到非我说的
比较多,从非我到无常也有,就是我上面列的经文。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无我=无
Atman=无永恒的灵魂=引申到无永恒的东西=无常

4. 这四个门不是先后次序的关系,而是入门类型的差别。这些门是用来正观的,不是
用来证的。还是我前贴中提到的,“当知有身。当知断有身集。当知证有身灭。当知修断有身道迹。”我们的修行,要证的是苦之灭,而不是无常、无我,无常、无我是用来正观的。

关于佛教史等问题,以后再说。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其实一直希望说服自己,你不是自己不清楚,而是表达有问题。
: 所以我之前说“希望我看错了”
: 可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逻辑有漏以偏概全的情况。
: 比如前面菩提心主题下让我问难的那句:
: “你问道的为什么快乐也是苦,如果按佛法的话来回答,就是无我,无我者则无常。无
: 常者则是苦。”
: 这个逻辑不光是让我生疑,cpath不也糊涂了嘛?
: 因为次第是错乱的,是以果为因。站在佛陀圣者的角度倒过去看。
: cpath认为,正确的次第是先观无常,见苦,次第修行,最后澈见无我实相。
: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而且在阿含经中的佐证也是比比皆是。
: ...................

s
sdao

师兄应该说的是三解脱门吧(三三昧),对应着三法印。不过也有说四法印,那么对应的应该是师兄说的四门。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每个人脚下站的地方不一样,看东
: 西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
: 比如我看到的,是这样:
: 1. 佛法修行的次第是:正观->生厌离->断喜贪->心解脱。阿含经的章节基本都是这个
: 次第,也就是苦集灭道的次第。
: 2. 正观的方法有四个:无常门、苦门、空门、无我门。这四个门是完全等同的,从那
: 个门进入都一样(但对不同人的特点会有针对性强弱的差别),比如大乘比较强调空门
: 。阿含经对这四个门都有侧重的描述。我前贴中已有提到,第79经结尾有“如无常。苦
: 、空、非我三经。亦如是说。”就是说,把经文中的词,用无常、苦、空、非我任何一
: 个替代,都是可以的。他们之间,可以是同等、平行的关系。
: ...................

s
sdao

是这个意思。文字的局限性,所以有时同样一句话,会造成不同人的理解不一样。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解释在sdao贴之前我就有看到
: 但是看到不一定理解
: 五蕴非我非我所比较好懂
: 经文是指月之指,有时候能看到所指之月,有时候看不到,这时候就不用盯着手指分析
: 研究了,我想四岛是这个意思
: 不过修行能力不一样,有些人是真能现观,有些人只是文字理解逻辑推导罢了

f
fivestone

你说的对,看佛经就是在看地图,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方位,和自己前进的方向。

对于无我三相,我的理解是,它要断的是知见上的,而不是修证上的。当断了我见结之后,才是修行的开始。

修行的次第都是以断贪嗔痴(断喜贪)为主线展开的,从欲界到色界,再到无色界,层层递进。最后的断我慢,是通过观我、我所在识中的生起与熄灭而达到的。这个我慢,是我的核心,也是贪嗔痴的核心。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dreamfIy (净扬), 信区: Wisdom
: 标 题: Re: 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5 12:29:56 2021, 美东)
: -这个解释在sdao贴之前我就有看到
: -但是看到不一定理解
: -五蕴非我非我所比较好懂
: -经文是指月之指,有时候能看到所指之月,有时候看不到,这时候就不用盯着手指
分析
: -研究了,我想四岛是这个意思
: -不过修行能力不一样,有些人是真能现观,有些人只是文字理解逻辑推导罢了
: 你不懂的东西,我也不懂,我也只能在文字理解上说
: ...................

s
sdao

关于修行次第末学用大白话说一说,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首先要明白人生是苦。不觉得人生是苦,那学佛干吗?
其次明白是苦,那要先明白为什么苦?好比生病了,要治病,得知道为什么病了,不然怎么治?就是集。
再次,知道了苦,知道了为什么苦,那么灭了苦,是什么样子呢?这个也得知道。不然我们凡夫生下来就有病,从来不知道没有病是个什么光景,怎么修?没有目标。所以这个是灭。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道。怎么离苦。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吧。抓住这个核心应该就不会走错路。
f
fivestone

不是,我这个四门是从阿含经中说的。三解脱门是大乘的。

法印不是解脱的入门或次第,更主要是为了确定什么是佛法。满足法印精神的就是佛法,否则就不是。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师兄应该说的是三解脱门吧(三三昧),对应着三法印。不过也有说四法印,那么对应
: 的应该是师兄说的四门。

f
fivestone

是的,大致就是这样。佛陀所说法,就是苦,与苦的止息。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修行次第末学用大白话说一说,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 首先要明白人生是苦。不觉得人生是苦,那学佛干吗?
: 其次明白是苦,那要先明白为什么苦?好比生病了,要治病,得知道为什么病了,不然
: 怎么治?就是集。
: 再次,知道了苦,知道了为什么苦,那么灭了苦,是什么样子呢?这个也得知道。不然
: 我们凡夫生下来就有病,从来不知道没有病是个什么光景,怎么修?没有目标。所以这
: 个是灭。
: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道。怎么离苦。
: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吧。抓住这个核心应该就不会走错路。

d
dreamfIy

非常同意
两对因果
集为苦因
道为灭因

不过这是四圣谛,不是具体修行次第

【 在 sdao (四岛)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修行次第末学用大白话说一说,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 首先要明白人生是苦。不觉得人生是苦,那学佛干吗?
: 其次明白是苦,那要先明白为什么苦?好比生病了,要治病,得知道为什么病了,不然
: 怎么治?就是集。
: 再次,知道了苦,知道了为什么苦,那么灭了苦,是什么样子呢?这个也得知道。不然
: 我们凡夫生下来就有病,从来不知道没有病是个什么光景,怎么修?没有目标。所以这
: 个是灭。
: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道。怎么离苦。
: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吧。抓住这个核心应该就不会走错路。

d
dreamfIy

请引用佛经原文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我这个四门是从阿含经中说的。三解脱门是大乘的。
: 法印不是解脱的入门或次第,更主要是为了确定什么是佛法。满足法印精神的就是佛法
: ,否则就不是。

d
dreamfIy

我累了

对你的评价就四个字——

避实就虚

买一送一再加四个字——

似是而非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每个人脚下站的地方不一样,看东
: 西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
: 比如我看到的,是这样:
: 1. 佛法修行的次第是:正观->生厌离->断喜贪->心解脱。阿含经的章节基本都是这个
: 次第,也就是苦集灭道的次第。
: 2. 正观的方法有四个:无常门、苦门、空门、无我门。这四个门是完全等同的,从那
: 个门进入都一样(但对不同人的特点会有针对性强弱的差别),比如大乘比较强调空门
: 。阿含经对这四个门都有侧重的描述。我前贴中已有提到,第79经结尾有“如无常。苦
: 、空、非我三经。亦如是说。”就是说,把经文中的词,用无常、苦、空、非我任何一
: 个替代,都是可以的。他们之间,可以是同等、平行的关系。
: ...................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累了
: 对你的评价就四个字——
: 避实就虚
: 买一送一再加四个字——
: 似是而非

我感觉五石太重理论,被理论牵着跑了。
d
dreamfIy


【 在 robbin (守於真常)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五石太重理论,被理论牵着跑了。

不是,他就像那个视频里面说的老师兄,太想维护自己的见地自信

殊不知,没有修证,智识知见实在不值一提,否则是个东方哲学的学者都可以自称证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