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r
robbin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觉得从“苦”门入,是非常有效、直接的方法,从空门入看似简单,实则更复杂、

我前一阵对‘苦’没有想清楚。实际上是苦,不过越修越不苦了。

: 困难了。大乘的主要观点就是般若空性,通过观空,达到无生法忍(相当于初果),但
: 我感觉目标不明确、有点散掉了(当然也可能是我理解不够深)。
: 阿含经中的无相、无所有,我以前没怎么在意,查了一下经文,第567经中提到“有无
: 量心三昧、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这也是四门了。按照质多罗长
: 者的意思,是既可以是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含义(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也可以
: 是不同的名称,但是同一的含义(法一义种种味),只是侧重点不同。
: 另外,有一点我的理解是,观禅(正观、正思维等)是要出来禅定之后才能进行的,过
: 程是先入定,然后初定,然后起观。

c
cpath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2. 对“苦”这个词要有明确的定义,恐怕很难(不知道你有没有?),说“不完美”
: 当然也仅仅是一种指代而已。不完美,就是指那样一种(无常、无我的)状态,并不是
: 说又另外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说不完美,是针对不管是世间的苦受、乐受、不苦不
: 乐受,都是不完美的,而不会把离苦变成一种对苦受的排斥。
: 从正观身心的角度来看,目的是为了生起厌离心,只要能够生起厌离心,并导向断贪爱
: ,哪一种观都可以。所以,在四念处中,才有观内身、外身、内外身,等等。如果有些
: ...................

我说的不一定对,只是一堆唠叨,一堆的无力,一堆的感触,
也不算定义,也请五石兄指教

苦是被”我”与贪爱占据的身心状态
用佛陀的话就是五取蕴

当六根触六尘,无明触,无明缘行,细微的”我”发动,身心(五蕴)就往贪爱奔,
接着”爱取有” (坚持非要发生),再接着整个身心为贪爱所占据而运作(忧悲恼苦)
身心就会像汽车没关引擎,不断发动着,轮回不断发生,前一个灭,下一个又生,连绵不绝,不断耗损

身心里,就这样一次一次不断的无明缘行,…不断”想”升起,一次一次往贪爱奔,
一次一次不断的爱取有,悲伤
直到”爱取有”弱了,不再坚持,轮回就暂时止息,苦就暂时止息

例如 六根触六尘,也许是看到(眼根触色),也许是想到(意根触法尘(以前的记忆))
,看到e.g.亲人过世
无明缘行,”我”介入,“想”取蕴发生,苦受升起,贪爱升起,坚持一定要贪爱,一定要亲人不准过世
贪爱与现实不符,无常,开始悲伤

悲伤是一阵一阵,灭去了,因为爱取有(贪爱),
又开始无明缘行,”我”又升起,又想起亲人过世
…贪爱升起,坚持一定要贪爱,于是再悲伤

悲伤灭去又升起 灭去又升起 不断轮回 不断悲伤
如引擎没关 不断身心耗损
直到爱取有(贪爱)减弱,没怎么想,睡着

醒来。因为爱取有,坚持一定要贪爱,
再次无明缘行,意根触法尘(想起这件悲伤的事),”想”取蕴升起,受升起,
贪爱升起,爱取有,悲伤开始
苦的轮回又再开始

每天六根触六尘时,千千万万贪爱升起,千千万万条连绵不绝的五取蕴轮回
有减弱的,有新发生的

“无相”(无想) 就是六根触六尘时,”想”取蕴不再发生
(或者”想”取蕴不会造成贪爱、爱取有? )

通常先针对 色声香味触,五欲 (五种 “我”的“想要”)造成的贪爱
看能不能断除这五种贪爱
能,就是断除 欲界贪

c
cpath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不一定对,只是一堆唠叨,一堆的无力,一堆的感触,
: 也不算定义,也请五石兄指教
: 苦是被”我”与贪爱占据的身心状态
: 用佛陀的话就是五取蕴
: 当六根触六尘,无明触,无明缘行,细微的”我”发动,身心(五蕴)就往贪爱奔,
: 接着”爱取有” (坚持非要发生),再接着整个身心为贪爱所占据而运作(忧悲恼苦)
: 身心就会像汽车没关引擎,不断发动着,轮回不断发生,前一个灭,下一个又生,连绵
: 不绝,不断耗损
: 身心里,就这样一次一次不断的无明缘行,…不断”想”升起,一次一次往贪爱奔,: 一次一次不断的爱取有,悲伤
: ...................

天上星,亮晶晶,永灿烂,长安宁

我也好希望世界是完美的,但是无力再无力,每天活在无力的悲伤中永世不得翻身

f
fivestone

指教不敢,都是相互讨论。

‘苦是被”我”与贪爱占据的身心状态’,这个定义很好啊,正观苦的目的就是为了断贪爱,那么反过来讲,苦就是因为有贪爱。而有“我”是贪爱的根源。从这个角度来讲非常好。

世间的实相是无常、无我的,可是五取蕴总是试图找到、抓取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这就构成了一对最本质的矛盾,也就是“苦”的根源。

有“我”升起的地方,有爱着升起的地方,就是“苦”升起的地方。

有形有相的物质贪着可能相对容易放下,但无形无相的情感、精神寄托、内在的我的完整性、存在感的维系,则相对较难一些。尤其是在我们的过往世当中,以及今世当中,经历了温水煮青蛙式的反复熏习,以为那些短暂的“美好”就应该是恒久不变的,我们的内心总在追寻那些潜在的不变的精神寄托。

但这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啊,佛法正是告诉我们彻底离苦的方法。当我们去一次次的正观无常、苦、无我的时候,就已经是走在离苦的路上了。正观就是改变的开始,是贪爱减弱的开始。我相信,只要方向是对的,那么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苦”这个词不是负面的,贪爱也不能说是负面的,这能说这些是离苦的障碍。负面的情绪对出离心会有很大的助缘,但中舍的出离,才是正确的选择。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不一定对,只是一堆唠叨,一堆的无力,一堆的感触,
: 也不算定义,也请五石兄指教
: 苦是被”我”与贪爱占据的身心状态
: 用佛陀的话就是五取蕴
: 当六根触六尘,无明触,无明缘行,细微的”我”发动,身心(五蕴)就往贪爱奔,
: 接着”爱取有” (坚持非要发生),再接着整个身心为贪爱所占据而运作(忧悲恼苦)
: 身心就会像汽车没关引擎,不断发动着,轮回不断发生,前一个灭,下一个又生,连绵
: 不绝,不断耗损
: 身心里,就这样一次一次不断的无明缘行,…不断”想”升起,一次一次往贪爱奔,: 一次一次不断的爱取有,悲伤
: ...................

f
fivestone

修行中会超越一些粗大的苦,但应该对细微的苦了解的更透彻。只有知苦,才会离苦。这是出离心的基础,而出离心又是菩提心的基础。

【 在 robbin (心安念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前一阵对‘苦’没有想清楚。实际上是苦,不过越修越不苦了。

d
dreamfIy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上星,亮晶晶,永灿烂,长安宁
: 我也好希望世界是完美的,但是无力再无力,每天活在无力的悲伤中永世不得翻身

对啊
这就是我当年的状态嘛
苦得都抑郁不想活了

就是需要有导师和次第

不然光看佛经,都是大纲,和目标,圣者境界,自己凡夫无明苦苦挣扎,求出无期,太郁闷了

如果有师父时时根据你当下的现状和需求给指点给功课,然后你自己又有能力次第修行,天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比前一天少一分执着少一分烦恼,能够真实的体会到进步和增上的喜悦(而不是总觉得自己在原地打转,因为心力不敌业力),立马就觉得苦而不苦了,因为你体会到的是真正的喜乐(放下的乐,转化的乐),而不是单纯避苦的乐(自我催眠)

我觉得你有信有愿也有理论,需要的只是对“行”的具体指导,这个光靠版面聊天是不行的

从公开发言的ID来看,这里没有人有资格做你的老师

诚心向佛三宝猛烈祈祷吧!你此生的师父会来找你的。

r
robbin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啊
: 这就是我当年的状态嘛
: 苦得都抑郁不想活了
: 就是需要有导师和次第
: 不然光看佛经,都是大纲,和目标,圣者境界,自己凡夫无明苦苦挣扎,求出无期,太
: 郁闷了
: 如果有师父时时根据你当下的现状和需求给指点给功课,然后你自己又有能力次第修行
: ,天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比前一天少一分执着少一分烦恼,能够真实的体会到进步和增
: 上的喜悦(而不是总觉得自己在原地打转,因为心力不敌业力),立马就觉得苦而不苦
: 了,因为你体会到的是真正的喜乐(放下的乐,转化的乐),而不是单纯避苦的乐(自
: ...................

: 我觉得你有信有愿也有理论,需要的只是对“行”的具体指导,这个光靠版面聊天是不
: 行的

好玩,我跟你感觉不同,我觉得他根本不想修。

: ...................

u
uniwander

多谢法友分享!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 标 题: Re: 本体论与非本体论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0 23:30:17 2021, 美东)
: 我不熟四门的方法,可否介绍
: 在我看来,阿含好像就只有一种方法,就是无常->苦->无我
: 其中”苦”占很重要的关键地位
: 四圣谛也是开始要见苦
: 因为我的见识尚浅,有没有可能,其实四门每一门在修的时候都会见无常苦无我,
: 只是较偏重某一方面而已
: 态。
: ...................

c
cpath


【 在 fivestone (five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指教不敢,都是相互讨论。
: ‘苦是被”我”与贪爱占据的身心状态’,这个定义很好啊,正观苦的目的就是为了断
: 贪爱,那么反过来讲,苦就是因为有贪爱。而有“我”是贪爱的根源。从这个角度来讲
: 非常好。
: 世间的实相是无常、无我的,可是五取蕴总是试图找到、抓取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这
: 就构成了一对最本质的矛盾,也就是“苦”的根源。
: 有“我”升起的地方,有爱着升起的地方,就是“苦”升起的地方。
: 有形有相的物质贪着可能相对容易放下,但无形无相的情感、精神寄托、内在的我的完
: 整性、存在感的维系,则相对较难一些。尤其是在我们的过往世当中,以及今世当中,
: 经历了温水煮青蛙式的反复熏习,以为那些短暂的“美好”就应该是恒久不变的,我们
: ...................

我有对待佛法所有不正确的态度
好奇,伟光正自大自以为比别人懂 …
唯独缺少正确的态度,离苦

因为贪爱人生 贪爱亲人 贪爱世间的一切
就像离婚一样,口口声声说婚姻有冲突,大吵要离婚
可就是贪爱,真要离婚又千百不愿意,做的动作没有一个是往离婚走的

d
dreamfIy


【 在 robbin (心安念佛)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玩,我跟你感觉不同,我觉得他根本不想修。

修就是看自己需要修正什么
一直看别人的才是不想修的

d
dreamfIy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对待佛法所有不正确的态度
: 好奇,伟光正自大自以为比别人懂 …
: 唯独缺少正确的态度,离苦
: 因为贪爱人生 贪爱亲人 贪爱世间的一切
: 就像离婚一样,口口声声说婚姻有冲突,大吵要离婚
: 可就是贪爱,真要离婚又千百不愿意,做的动作没有一个是往离婚走的

感同身受
所以在修正行之前要修出离心啊(是真心不是念头想法)
没有出离心学再多经论终究法是法我是我
勿轻视前行基础
这就是我当初的坑,以为自己根基有多好不需要打基础就可以修禅定,修了才知道心根本更爱轮回
形式上皈依了实际心里根本没有痛下决定以佛为终极依怙
理论都会说心里根本没有打破旧认知重新建立世界观
这就是为啥我说五石那文惨不忍睹,因为他根本还是世间三观,内心没有认同佛的价值体系,才会用科学去不伦不类的比较
如果还是这种隔靴搔痒的学佛方式,说服不了自己的内心,不会触及根本颠覆三观,最后落了个相上学法
等到临死的时候发现心根本没有力量,老病死什么问题都没解决,一辈子都在自欺欺人,才知道悔之晚矣,下辈子还有没有能学佛修行的暇满人身就难说了

一切修行的成效如果不是明确的(内心确定无疑),要靠猜想估计YY的,你觉得靠谱吗?

f
fivestone

态度问题,从我的角度理解,是选择的问题。选择解脱,还是选择轮回。体验、经历苦,短暂的希望出离苦,不代表心就最终选择出离苦。心还是会觉得这个世间除了苦之外,还有美好的东西。就好比你说的离婚,虽然知道冲突对双方造成的巨大伤害,但是内心中还是希望有一个圆满的家庭,对物质、情感、精神等方面还是有所期待,也同时是对自我成就感、完整感的追求。这是无始以来所形成的惯性,每个人都一样。通过不断的正观,改变这种惯性,正是修行的内容。

杂阿含经113经中,差摩比丘在重病的病痛中说,“然我于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而
于我慢、我欲、我使。未断、未知、未离、未吐。”即使如他那般的苦难,他之前也还是没有能断我慢、我欲、我使,只是在由此因缘对其他上座比丘说法时,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选择是刹那之间,就发生的。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对待佛法所有不正确的态度
: 好奇,伟光正自大自以为比别人懂 …
: 唯独缺少正确的态度,离苦
: 因为贪爱人生 贪爱亲人 贪爱世间的一切
: 就像离婚一样,口口声声说婚姻有冲突,大吵要离婚
: 可就是贪爱,真要离婚又千百不愿意,做的动作没有一个是往离婚走的

u
uniwander

"如果还是这种隔靴搔痒的学佛方式,说服不了自己的内心,不会触及根本颠覆三观,最
后落了个相上学法等到临死的时候发现心根本没有力量,老病死什么问题都没解决,一辈子都在自欺欺人,才知道悔之晚矣,下辈子还有没有能学佛修行的暇满人身就难说了

一切修行的成效如果不是明确的(内心确定无疑),要靠猜想估计YY的,你觉得靠谱吗"

确实如此,但知易行难,也许是我们信和心不够的原因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同身受
: 所以在修正行之前要修出离心啊(是真心不是念头想法)
: 没有出离心学再多经论终究法是法我是我
: 勿轻视前行基础
: 这就是我当初的坑,以为自己根基有多好不需要打基础就可以修禅定,修了才知道心根
: 本更爱轮回
: 形式上皈依了实际心里根本没有痛下决定以佛为终极依怙
: 理论都会说心里根本没有打破旧认知重新建立世界观
: 这就是为啥我说五石那文惨不忍睹,因为他根本还是世间三观,内心没有认同佛的价值
: 体系,才会用科学去不伦不类的比较
: ...................

d
dreamfIy


【 在 uniwander (是的,你们都要结束的)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还是这种隔靴搔痒的学佛方式,说服不了自己的内心,不会触及根本颠覆三观
,最
: 后落了个相上学法等到临死的时候发现心根本没有力量,老病死什么问题都没解决,一
: 辈子都在自欺欺人,才知道悔之晚矣,下辈子还有没有能学佛修行的暇满人身就难说了
: 一切修行的成效如果不是明确的(内心确定无疑),要靠猜想估计YY的,你觉得靠谱吗"
: 确实如此,但知易行难,也许是我们信和心不够的原因

深信因果是不容易
普通人更相信自己的感官头脑(还有科学)
大概五六年前吧
我意识到自己的断灭见非常严重无法消除
没办法对生死轮回因果不虚打心眼里相信
也没办法确信诸如西方极乐净土此类存在
那时候就老找版面某神哭诉啊
反反复复问为啥人死不是灯灭
前世那个人后世那个人和我有个毛关系
理论都明白无法反驳可就是没有办法说服自己
后来。。。就是因缘不可思议啊
发生了很多事情
包括家中长辈往生净土种种瑞相
还有各种不可言说的巧合
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认知太局限太狭隘
因果法则的运作必然包括我这个渺小人类无法感知的暗箱部分
反正整个一系列的操作把自我狠狠的踩到地上了
当你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不自由,皈依(即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圣者不可思议的教导)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否则若还是在为自我的认知(世间智慧逻辑等等)和业力控制下做出的选择沾沾自喜的话
是不会在佛的智慧面前彻底臣服的
向三宝顶礼其实是一个臣服的姿态和消除我慢的决心
唯有深切的感受不自由之苦并且内心升起对自由的真正渴望才会让你作出这样的决心

Dare to ask karma to show you some true color? Hehe...

u
uniwander

多谢法友回复

看来,依照法友分享,确实需要机缘才能升起信心。如果一如平常,可能此生都无法升起强烈的信。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
: 吗"
: 深信因果是不容易
: 普通人更相信自己的感官头脑(还有科学)
: 大概五六年前吧
: 我意识到自己的断灭见非常严重无法消除
: 没办法对生死轮回因果不虚打心眼里相信
: 也没办法确信诸如西方极乐净土此类存在
: 那时候就老找版面某神哭诉啊
: 反反复复问为啥人死不是灯灭
: ...................

u
uniwander

同意法友的观点,我们此生的认识收到五蕴的局限,一般很难认知理解之外的事情,而解脱痛苦,或者有人感兴趣的神通,来世,又好像不是属于一般认知范围内的东西。对一般凡夫而言,没有积累和因缘,此生不易
【 在 dreamfIy (淨揚)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
: 吗"
: 深信因果是不容易
: 普通人更相信自己的感官头脑(还有科学)
: 大概五六年前吧
: 我意识到自己的断灭见非常严重无法消除
: 没办法对生死轮回因果不虚打心眼里相信
: 也没办法确信诸如西方极乐净土此类存在
: 那时候就老找版面某神哭诉啊
: 反反复复问为啥人死不是灯灭
: ...................

d
dreamfIy

嗯,经常亲近善知识(具德的有证量的)反复熏习(闻思修)还是有益的,这样假戏真做的机会也比较多,一旦有一念出离真心(对菩提正果的渴望心),都会成为未来成道之因,我现在相信很多缘分(包括让人醒悟的对境和解脱的助缘、良师道友)都是自身渴望之心的回应,如是增上。

【 在 uniwander (是的,你们都要结束的)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法友的观点,我们此生的认识收到五蕴的局限,一般很难认知理解之外的事情,而
: 解脱痛苦,或者有人感兴趣的神通,来世,又好像不是属于一般认知范围内的东西。对
: 一般凡夫而言,没有积累和因缘,此生不易

d
dreamfIy

如果说三界轮回就像一场梦,佛陀在世的时候(原始佛教时期)修行人的梦没有那么深,对苦苦的感受非常真切,所以佛陀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众弟子立马就能知能断能证能修。佛陀入灭后二千多年,就不说末法这种术语吧,看看今天的世界,幻境迷惑人的精巧复杂程度可是更高了,物质上的苦并不那么明显,高科技带给人各种迷惑享乐的对境,读阿含经那么久,自认为知法见法的在心地上能离贪断爱几分?cpath的
无力感是很真实的,因为混迹世间无法远离闭关而不适应声闻乘的强行斩断某一环节的修法,自问一下是不是无间产生的杂念能辨识并且当下知幻即离的比例非常低?之所以后世祖师大德们提供各种方便的修行法门,全因慈悲应众生之根基,家里有孩子的家长就很清楚,别人家孩子哈佛神童的攻略对你家娃来说或许全无用处,适合的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动力,才能发挥效用。已经证悟空性的成就者难道不知道这些都是假戏哄娃的玩具,但不是他们而是我们需要这些益智玩具寓教于乐,因为在这三界轮回中我们没玩够。比如我情执深重贪恋亲友,就和我讲大爱讲度众,为了让所有人幸福我们要先自己成佛才有能力解决自他的烦恼。应机就是大乘慈悲方便的根本,所谓的密乘或者般若禅门之所以迅猛快捷,因为找过来人直接给一对一指点,解决的都是自身而不是他人的问题,当然效率最高,而且因为有个体针对性所以为了不误伤旁人不能随便公开分享,所谓的神秘也好机锋也好还有故意用外道术语都是为了让不适合的人听不懂。在这个佛法修行体系中行者的个人体验是无法仅通过语言或简单示范和他人分享的,科学文献里面的实验只要有同样的设备环境其他人可以重复,佛经里面的境界,你凡夫当下给我重复一个试试?其要求的实验环境是内在的环境,没有长时间的修行你构建不了比如原始佛教期声闻比丘拥有的这种内环境。正因为不能先验货(除非运气好福报牛与大菩萨结缘让你短暂体验一下),这种赌上慧命或者半个人生的deal没有信心勇气怎么敢入局?

d
dreamfIy

如果说三界轮回就像一场梦,佛陀在世的时候(原始佛教时期)修行人的梦没有那么深,对苦苦的感受非常真切,所以佛陀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众弟子立马就能知能断能证能修。佛陀入灭后二千多年,就不说末法这种术语吧,看看今天的世界,幻境迷惑人的精巧复杂程度可是更高了,物质上的苦并不那么明显,高科技带给人各种迷惑享乐的对境,读阿含经那么久,自认为知法见法的在心地上能离贪断爱几分?cpath的
无力感是很真实的,因为混迹世间无法远离闭关而不适应声闻乘的强行斩断某一环节的修法,自问一下是不是无间产生的杂念能辨识并且当下知幻即离的比例非常低?之所以后世祖师大德们提供各种方便的修行法门,全因慈悲应众生之根基,家里有孩子的家长就很清楚,别人家孩子哈佛神童的攻略对你家娃来说或许全无用处,适合的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动力,才能发挥效用。已经证悟空性的成就者难道不知道这些都是假戏哄娃的玩具,但不是他们而是我们需要这些益智玩具寓教于乐,因为在这三界轮回中我们没玩够。比如我情执深重贪恋亲友,就和我讲大爱讲度众,为了让所有人幸福我们要先自己成佛才有能力解决自他的烦恼。应机就是大乘慈悲方便的根本,所谓的密乘或者般若禅门之所以迅猛快捷,因为找过来人直接给一对一指点,解决的都是自身而不是他人的问题,当然效率最高,而且因为有个体针对性所以为了不误伤旁人不能随便公开分享,所谓的神秘也好机锋也好还有故意用外道术语都是为了让不适合的人听不懂。在这个佛法修行体系中行者的个人体验是无法仅通过语言或简单示范和他人分享的,科学文献里面的实验只要有同样的设备环境其他人可以重复,佛经里面的境界,你凡夫当下给我重复一个试试?其要求的实验环境是内在的环境,没有长时间的修行你构建不了比如原始佛教期声闻比丘拥有的这种内环境。正因为不能先验货(除非运气好福报牛与大菩萨结缘让你短暂体验一下),这种赌上慧命或者半个人生的deal没有信心勇气怎么敢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