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情深:饮酒作乐

U
USMedEdu

医网情深:来自学员给予的信任、和成就感——在美国行医之路(17)

力刀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又一个从国内飞来纽约接受病理和内科实习的CMG结业了。一个
月充实、紧张繁忙而又严酷的实习培训结果令我非常满意和为之欣慰,对于他可谓收获满满。我坚信他今年的申请一定会成功,会成为一个好的病理住院医生!每次,每一个实习生信心满怀地结业离别时,都让我觉得一种满足和成就。

自嘲

我乃学医人,小康斗米谋。
手提两皮箱,夷洲竞漂流。
朋辈皆富贵,尤自寻自由。
欣然观暮色,冬夏与春秋!

卧薪尝胆意尤坚,春夏秋冬待来年。
桃李芬芳绽放时,酒酣醉听捷报传!

作为一个如同小学老师一样、一个没有什么大学“教授”、“主任”头衔的普普通通私人咨询病理医生,能得到学员这样的评价,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我开怀的呢?——

亲爱的何老师,

时间过得可真快,跟随您的实习已接近尾声,除心怀感恩外,对未来的道路也变得更加清晰与坚定。相信在考Borad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犹豫挣扎,或兴奋
喜悦,每条故事线都参杂着喜忧。但我也相信,每个能坚持走下来的人,都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也会更加懂得感恩一路上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

您也许是我这一路上遇到的最难忘的贵人,打动我的,不仅是您在专业上对我的指导,而更多则来自于您独有的人格魅力。当初准备考Board时,我便觉得病理是适合自己性
格及专业背景的最合适的选择,而跟随大名鼎鼎的何老师,也自然成为我入门美国病理学科的最佳选择。没有任何犹豫,在完成大部分Board考试后,我便登上飞往纽约的飞
机。现在回想起来,仍会为自己做出这个明智的选择而窃喜。的确,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收获了发自内心的坚定与自信,收获了难忘的师生情,也和一起实习的同学建立起了战友般的情谊。

相信您的文字很多人都读过,人如其文,您是非分明,充满正义感与责任心。专业上的能力自不必多说,更加感动我的是您把辅导CMG作为自己的事业,用心坚持了这么多年
,却仍乐此不疲。

回想起每周前往长岛的路上,您倾囊相告的字字句句还在耳畔,还有显微镜前您认真读片的样子,我还曾偷拍过,您可否知道?相信未来跟随您的新同学会越来越多,您的这份事业必然会繁花锦簇,硕果累累。

爱旅行,爱作诗,爱网球,爱电影,您对生活总是充满热情。相信一批批的CMG也俨然
成为您生活的一部分,您对待我们,就像您对待生活一样充满阳光。

亲爱的何老师,感谢的话不必多说,待捷报传来,我再来纽约与您相贺!

保重!

YMF 2018年6月 于纽约

感谢你、你们——我的学员,对我的信任!

6/8/2018 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U
USMedEdu

医网情深: 从病理实习生到披上白大卦住院医生——在美国行医之路(18)

力刀

今天,是你的住院医生白大衣着装日……

终于,从病理实习生到披上白大卦住院医生——梦想成真的时刻……

我的实习医生,感谢你,和我分享这美好的时刻!
作为一个没有大学教职头衔、普普通通的私立咨询病理医生,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美好、更让我这个业余辅导老师开心和自豪的呢?!

记得去年夏天带教你的时光,你的矜矜业业、仔细认真、勤奋聪慧让我那时就坚信你一定能成为住院医生一样,我相信4-6年后,你会成为一名优异的毕业生,一个称职的病
理专科医生!

天高任你飞翔,你开始了正式和正规的病理住院医生培训,这后面的路很长、充满艰辛甚至坎坷。但我依然坚信你会克服困难,发挥你的美国PhD培训的优势,取得优异成绩
毕业!

我会时刻关注你的行程,关心你的每一进步。

卧薪尝胆意尤坚,春夏秋冬待来年。
桃李芬芳绽放时,酒酣醉听捷报传!

A time for us......

6/27/2018 于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医网情深:最难治的不是机体疾病而是心病,更是全社会的冷漠病(社会、艺术与医学——38)

力刀

古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从医者,需有最基本的素质:“医者仁心”。而从医30年已是耳顺之年,我的理解,善医者,不仅仅是治疗个体患者躯体疾病的术者匠人,更应是以博爱之心怀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公共卫生。单纯做一个合格的术者匠人并不难,而做到后者却不容易。

无论是“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德,还是医圣“孙思邈、弃医从文的鲁迅、俄国短篇小说之王契科夫,美国著名外科医生Oslor等、无不是医生却又对公共卫生、社会事务予以
无比的关注和参与。

无意中看到一部根据2009年春天的伏虎山车祸真实事件改编的老电影,片子不长,故事情节也不复杂,引——

“ 《车四十四路》应该是中国最早期的微电影,讲了一个让人心寒至极的故事,公交
车走半路被抢劫,全车人默默听从三个劫匪的指令却无人反抗,女司机被拖下车遭遇轮番强暴时,众乘客依旧无动于衷出声出手支援,唯一一位瘦弱男子出面制止,却遭到了暴打,车上的乘客冰冷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女司机回来之后,全车人冷漠的眼神让她痛苦的流泪,后来女司机把瘦弱男子赶下车,载着全车人高速冲下山崖……。”

刀评:这部电影阐述的主题就是:社会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所谓“好人”的沉默。正是这种沉默助长了各种恶的盛行,也可以说是我们这个社会各种恶之花(砍医伤护砸医院的医闹、假药假酒毒大米三聚氰胺奶、笑贫不笑娼二奶小三为荣、戏子男盗女娼阴阳合同、大小官员贪腐、城管恶警执法犯法、各种金融诈骗、广州2岁孩子被
来往车辆碾压18次、长沙过路女子被撞倒无人急救任其被后继车辆碾压、等等)盛开的土壤和粪肥。

所以,八十多年前鲁迅就把国人的“看杀头、吃人血馒头”劣根性描写的淋漓尽致,然而也无奈地只有悲叹地 “而已、而已”。如今,只怕更甚。更有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
萨大诗人但丁在他的名著《神曲.地狱篇》要把这种人置于地狱的最深处。这部电影的
结局莫非真的是我们这个社会道德大崩塌滑坡的现实缩影和鲁迅乃至但丁所言的宿命吗?

想起大诗人伏尔泰的那句名言——“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说到这种“好人”,想起2015年年底回国旅游,我在广州高铁售票大厅排队买票,听到旁边另一队窗口一个非洲鬼子在争吵国骂女售票员,我一看他还居然吸着烟!我用英语吼了他一句:室内严禁吸烟!他一看我发声,不吵了,走到我跟前问:你是谁?我依旧顺口英语国骂:罚克油!这是我的祖国!在这个土地上,你他妈的睁眼看看头上的告示:公共场合严禁吸烟!你想让我叫警察吗?!他见我吼的比他声音还高,还是英语,又看到我手上的美国护照,居然萎缩地掐了烟,溜了。

当时,在他身后,我周围有百十个排队的 “中国人”却没有一个出声制止不说,连我
这隔壁排队的“美国人” 发声了,居然都没有一个帮腔的!看那瘦猴子样的非洲鬼子
溜走了,才有几个“好心人”对我说:不值当跟他吵、别惹事……”。看着这些人的嘴脸,当时就更想扇他们……。

其实,在我的河南医学院和同济医学院母校群、以及一些国内医生微信群里,我常常因对社会负面现象和弊病发出抨击和批评而被一众“爱国者”们口水攻击标签为“美国人”、“美分党”、“卖国、嫌母丑”等。刚才发完帖居然又在某国内医生群里看到一个这种装“好人” 的嘴脸:没事儿,反正你不在国内,看热闹就行。我们吃瓜群众就位
……”

呜呼,这个没有什么宗教信仰、普世价值情怀的社会群体,真是病入膏肓……。我还能说什么呢?我这一个“美国人”也只好看着那个受害的女司机载着一车冷漠无情的“好人”栽下深渊,而已、而已……

6/30/2018 于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两小时之内掌握基本技术,进步很快。

U
USMedEdu


【 在 USMedEdu (US_CMG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两小时之内掌握基本技术,进步很快。

U
USMedEdu

医网情深:纽约病理实习感悟——在美国行医之路(19)

C.W
 
 
一个月,匆匆而过。作为一个在国内服务内科病人若干年的医生,又经历了若干年在实验室里逮耗子、养细菌、抽质粒、读文献的研究人员,我对美国病理行业的认识是零,对组织学的知识也是一再回避。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来到了纽约开始何老师带教的病理实习。

记得初次用自己的双眼读镜下正常的结肠腺体,我为了遮掩自己的知识空白,只能戏谑“这个像盛开的花朵”。何老师让我们用手机把典型病例拍照了,回家后整理写读书笔记。尽管白天老师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后知后觉的我对着照片还是不知如何下手。我很庆幸在我第一周实习时有一个即将结业的学员一起作伴,他把典型的病例拍照照片告诉我这是什么组织、什么疾病。然后我对着书本去找这个组织的成分和相应疾病的描述。

每次读片后,我都认真的花好多的钟头来写家庭作业。尽管这样,一周快要结束的时候,何老师说“你再不学好组织学,我都没法教你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我开始仔细
阅读专业的病理学和组织学的书本。这里我要跟大家推荐两本书“Practice of
Surgical Pathology”和“Diagnostic pathology, normal histology”。 有了这两
样宝贝,做作业会事半功倍。另外还有就是NCCN的GI肿瘤指南,这是可以免费注册下载到的,还有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的GI常见感染与炎症性疾病的指南,还有uptodates,如果有共享账号,把GI疾病相关的文档拷贝下来读读,也是很有帮
助的。

世事最怕的就是认真了。认真的学习过、思考过,愚子也就变得可教了。第二周、第三周,基于上面的这些学习资料,我开始写很多的病理实习和内科实习的笔记。尽管这样,自己感觉还是照本宣科,对疾病的描述很牵强。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围绕GI反复多
次的践行读片之后,第四周的最后一次实习,我预读的报告与何老师的报告已经靠近。 
什么是病理?为什么要做病理?在跟何老师实习的过程中,比读片更获益的应该是何老师通过分享自己人身经历来解答如何认识自己与认清面试。在一小时去长岛办公室的路途上,伴随汽车高速飞驰的,是何老师针对病理和从事病理医师这一职业精准、前瞻的剖析,同时也是帮助每个学员来如何积极地看待自己过往的成败、化腐朽为神奇的把这些不同的背景与经历作为优势展现出来。

正如同我自己、还有那些来何老师这里实习的宝妈宝爸,我们刻苦努力奔跑在这块充满着机遇与希望、但同时布满骗局、荆棘与陷阱的他乡的土地上,我们跌倒过,失望过,犹豫过。如同那一叶小舟在滚滚江流中迷失了方向,又像是被大浪拍到了沙滩上的小鱼,在某个小水坑里,用不多的气力跳跃,挣扎。这条小鱼,我在乎!这条、这条、还有这条……”

我在过去的两年里,在多个不同的单位实习过,有花钱的,也有不花钱的。而唯有这里,在这个说着中文的大本营里,在何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的找回了迷失了很久、很久的自己。通过这个实习,我清醒地认识到临床病理医生与内科医生在服务病人的过程中唇齿相依的关系。在多学科紧密合作诊治疾病与服务病人的过程中,病理医生的作用必不可少,更是推动临床、科研和教学全方面进步的领头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宁静致远。感谢在这痛苦挣扎、摸索前行的路上有您同行。我也借助这个机会感谢纽约大本营的其他的病理老师、内科带教老师、内镜麻醉医生、还有一起学习讨论做功课的其他学员。认识自己,认识病理,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到病理的学习中,融入到新的面试中。

我感恩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位良师益友。我相信命运的奇迹会让我成为这条被重新拾起并送回大海的小鱼。

 
2018年7月8日 于美国纽约

U
USMedEdu

这个月,一下子三个病理实习/内科见习医生来到纽约,今天是冰冻切片教学。两位同
学非常聪明手巧,半小时的教授就能切出很好的冰冻了。我可以早早离开让他们继续独立练习切片和染色了。满心欢喜地离开实验室,刚好看到一只小鹰鸣叫着飞来,在我经过的灯杆上息栖。相信这些新学员很快会成熟起来,在即将来临的申请面试季节,如这开始成熟的小鹰一样,自信满满地展翅飞翔……
U
USMedEdu

非常感谢全景影像中心几位同行朋友的热情支持和大力合作,我们的实习医生今后有机会接触最新的影像诊断医学基本知识啦!病理、影像,二者本来在临床上都属诊断医学,专业上是近邻。有了全景影像的大力支持,相信实习医生的内科、病理学习将更上一个层次啦!对于临床相关的诊断、治疗更深入地了解也更有助于他们今后的住院医生申请和面试。
当然,影像介入和病理细胞/FNA诊断也是我们今后的合作方向!

U
USMedEdu

得到李医生、邱医生和马医生的支持,以及老刀的病理同行医生们的一贯支持,组了一个微信美中影像和病理诊断交流群-9,旨在美中同行交流、分享、提高。也同时希望对于考美国住院医生的同学们有所裨益和帮助。欢迎有兴趣的医生同行加入并参与交流活动!

影像和病理,都是临床诊断医学,二者在专业领域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相互补充有助于正确诊断、临床肿瘤分期及预后判断。故二者合作,组建此群提供美中影像和病理医生的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U
USMedEdu

发信人: USMedEdu (US_CMGs), 信区: Pre_Resident_Club
标 题: 医网情深:一个大龄毕业生的纽约病理实习感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6 17:00:28 2018, 美东)

医网情深:一个大龄毕业生的纽约病理实习感受——在美国行医之路(22)

DW

为期四周的病理实习很快就过去了,趁着记忆还很新鲜,我来谈谈实习后的感想。

作为一个大龄低分且毕业后没有任何临床经历的CMG,病理是我唯一的选择。应该说这
一点从一开始就确立下来了。另外,个人比较喜欢病理医生的生活方式,时间自主,来去自由,这是大部分专业没法比的。来纽约老刀医生这里实习,也是早早就计划好了,选择来他这里实习是基于多年来对他的了解。09年来美后在MITBBS看到老刀医生的帖子,被他的热忱打动,那时就决定将来要联系他做考版辅导。后来忙于lab工作及家庭原
因,直到今年才把该考的基本考完。

实习收获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加深了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对这个专业的选择。二是通过模拟面试及老刀的评估,熟悉了面试的套路及对常见问题和比较棘手的问题的回答。三是通过老刀讲述的前人成功的范例来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把申请当作现阶段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去打,去拼搏。这一点对低分的老毕业生尤其重要。第四点,通过在老刀指导下去读片,熟悉了胃肠道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点,为将来面试积累了一些素材。

我认为选择一个专业,首先要充分了解这个专业,去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还是道听途说,或是为了MATCH来碰碰运气。就病理专业来说,我想了解病理program喜欢招什么样的人,对candidate有什么要求?不同类型的病理program各有什么特点,比如社区医院的和大学医院的program会有很大的不同。病理住院医的培训是怎样的?Life style
如何? 毕业后的去向?就业市场如何?有哪些执业方式?各有哪些利弊?病理医生在
整个医疗系统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从老刀那里得到了充分详细甚至是反复的解答。掌握这些信息后,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有关面试的问题,老刀医生强调要做充分的准备,并且反复练习。准备工作包括对目标program的了解,什么类型?大学的还是社区的?什么档次?是top的还是一般般的?越是档次高的项目可能越看重research的经历。我的研究和他们的研究有无交叉?有无潜在的合作可能?该program有无中国Faculty在里面?有无IMG或是CMG?另外就是回答问题是要有具体的事例(比如实习时见到的病例)而不是简单的表衷心说大话。一个具体的事例胜过无数句空洞无感的语句。想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要在实习时注意积累,积极思考。最后就是要找人一起反复练习,互相提建议,最好录像以观察自己的表现。

第三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刀讲述了好几个大龄低分的CMG的成功范例,他们大
都历经磨难最终成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怕失败,持续努力去完善自己,同时注意扬长避短。最终通过这样或是那样的机遇成功match,因为他们ready了,所以当机遇到来时才能牢牢抓住。总之要相信自己努力就会有回报,坚持就是胜利。

最后,我们在老刀医生的指导下观察了相当数量的胃肠道标本的片子,初步掌握了常见胃肠道疾病的病理学特点。比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肠道息肉等等。虽然时间所限,培养读片能力不是这次实习的重点,但是如果有机会多学点的话也很好,可以为面试积累些具体的素材,使其更加生动。

总之,这次病理实习对我帮助很大。它帮助我明确了目标,坚定了信心,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为即将到来的申请打下坚实的基础。非常感谢老刀医生及其助手Lisa女士为
CMG实习生所做的巨大贡献。

07 2018 于 纽约
美國病理会诊中心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医网情深:我是那只一直飞的笨鸟——十年里让我难忘的那些同学们(12)

JY / (匿名记录、力刀编辑)

(刀注:JY同学,笔名“笨鸟一直飞”是大前年接受“Fellowship Award”从西海岸飞来纽约、我带教过一个月的病理实习医生。从书面材料看,几乎没有人认为他可能进美国住院医生,然而,他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使得当机遇来临之际,他能够抓住机会成功地进入美国住院医生。这是非常动人的故事,也是我亲自带教实习以来,许许多多中国医(学)生成功的感人励志故事之一。

我很高兴的是,不仅他的终于成功,而且更高兴地看到他没有辜负我的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与其他同学分享并帮助后来的同学。我今年召开申请住院医生及新住院医生头半年存活经验体会的两次网络会议,他都热情参加,而且在mit s.com医学职业版搞的辅导
讲座上讲座发言提供辅导。这是极为难得的优秀品质!我非常高兴看到他的这些进步,并坚信他一定会成为优秀的病理医生!

下面是他给医学职业版申请住院医生的同学讲座的记录文字版——

经讲者“笨鸟一直飞”前辈和叶子版主的同意,这里大致记录了今晚讲座内容以及大家的问题,希望对没有机会参加今天讲座的同学有所帮助。 07/27/2018
 
麦地:无私互助,薪火相传
 
我现在是PGY2,今天很荣幸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这一路走来的经验和教训。

十多年前的我很兴奋地拿着J1签证到了美国加州的一个郊区,当时听说过考版,但没有风险意识,附近也没有人考,就没有准备。后来有一次一起来美国的3个人说起了考U这件事,就想考考呗,当时很自信,step1就用了pretest (不推荐)和First Aid,而且平时做实验,考前一阵子才集中学习,结果不理想。 另外,我一直觉得自己英语不错
,但是第一次考CS时病人听不懂,就挂掉了。后来我接触了MITBBS,听说failure一次
就别想match了,但是后面太太来了,娃也出生了,想回国又没有合适的位置,在美国
想独立做PI也难,所以还是继续走这条路试试。

第二次CS准备了两年,由于中间出现了意外,结果更糟糕。当时做着博后,文章压力经济压力一起来。当时3岁的孩子问我: “爸爸,你什么时候到医院上班?为什么其他医生的牌子上是MD,你的没有?”我当时不知怎么回答,就想我还得再试,实在不行,这个努力的过程也是给孩子做个榜样。谢天谢地,第三次CS总算过了,还差两个月就到了ECFMG规定的7年有效期。
 
然而,生活又给我开玩笑,后面的失败一个接着一个。第一次申请,听说分数最重要,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想着文章发了不少,也许找个偏科研的单位能给机会,于是找老板写了推荐信。我原来做内科,老板也是内科方向的,但我后面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病理,内科每次看一个病人,而病理结合科研要是有成果就能帮助一大群人,就跟老板要求写推荐信申请病理住院医,当时老板很吃惊,但是尊重了我的选择。医院和研究所在一起,申请之前我每周都去医院听讲座、参加grand round和读片会,一周两次左右。第
一年申了六七十个项目,只有老板给介绍的一个单位给了面试机会,面完感觉表现不好,果然最后unmatched。知道结果后第二天去医院,别人问我结果,只能说unmatched,看着他们看我的眼神,我心理很难过,暗下决心继续努力。

这以后,一周去医院三次,希望和住院医多交流一些。第二年申请,又是只有一个面试,心理更加灰暗,不知路在何方?当时毕业已19年,老板已经帮忙要到面试了,但最后人家没有要我,还是自己做的不够。太太一直鼓励我:你肯定能行的。分数,毕业年限摆在那里,能用的关系也用了,没有成功。干脆放下心思陪陪家人。我们去看电影,有一个叫《疯狂动物城》,所有动物都有梦想,最后都是happy ending。当时我想到了自己。休息了一阵, 我又去医院病理系旁听了。

第三年申请前的夏天,我飞去纽约找老刀了,听说他十多年前就开始一直义务帮人
match,到我想去的那一年他开始收费,不过据说有两个申请奖学金免费名额,我申请
并得到了其中一个免费名额。很快他们就通知我两周后去实习一个月。我觉得去那边学术上学的有限,我去的第一个目的是想得到支持,我想知道除了match之外
是不是还有其他途径,后面我知道了还有prematch(面试后2-3周通知match)和
postmatch(local的项目,并且有内部联系关系则更有可能,从3~7 月份都有可能)
。第二个目的,想看看别人是怎么生活、工作的。

去了,我觉得收获很大,何医生跟我说他曾辅导了8个人,有6个已经成功了,而且都是大龄低分的申请者。有一个match了3次,一个7次。他的话让我不那么绝望了。准备第
三次申请(第二次申请时人家要step3考过才给面试,所以迅速准备了考试然后低分飘
过,第三次时有step 3成绩),再给自己两次机会。第三次继续失败,一个面试也没有。

三月份出结果后面每个星期都会收到何医生的email,分享某单位postmatch信息,我发了十几封邮件,都没有回音。于是我都考虑搬家去纽约了,因为那边项目集中一些,可以增加进病理的机会。去年四月份,突然有一天,本单位项目主任给我电话,问我有个位置,感不感兴趣。我非常开心,马上说yes!然而打击还没结束,GME办公室要更新的PTAL,而我的考试成绩还有不到半年就要过期了,据说因此不能更新PTAL,于是重新考了step 1和2,2个月考完step 1,简直拼了老命,开车都眼花,只能咬牙坚持。所以我前两步一共考了7次。现在的申请者进项目之前都会被查加州信过期时间,而且要在成
绩过期之前半年多更新。
 
总结一下重要因素:第一是分数,第二是毕业年限,第三是connection的份量,然后就是坚持、再坚持,以及家人的无条件支持。

付出并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付出时,你是心甘情愿的。
 
见习经验:正式着装(像个attending),每天都带着笑容,对竞争者友好和气,大家
都在看的。不要急着抢答,不要太过表现自己,教学资源尽可能让给resident,不要怕犯错误,最坏的印象也可以被改变。听讲座时一定准时,迟到了宁愿不去。问resident问题要看合适机会,不要占用他们太多时间。
 
关于residency:项目中间有人可能没毕业就走了,staff photo会有更新,时刻关注感兴趣的项目,这是个机会。
 
提问环节:
1. 病理的毕业年限要求:5年的一般是热门项目,大部分没有要求,10-15年的不是问
题,20多年的也有机会。

2. 最后的那个postmatch机会是做observership的项目给的,2年多的见习打动了他们
,虽然CS三次过,但是经常露面他们也知道英语水平了。

3. 成绩是10年过期,加州规定没有PTAL不允许执业,在成绩过期前半年多必须要
更新PTAL。

4. 第二次考Step1和2时复习办法:2个月看FA和UW,最后结果220和235,痛苦的两个月,每天学16个小时。

5. 参加读片会不需要信的话一般attending不会管,脸皮厚一点就去了。HIPAA很
严,一般讲座时没有病人信息在PPT里。

6. LoR尽量waive,不然美国人不乐意。我的一封老板的,另两封病理科医生。

7. 长期看片子颈椎问题:现在的显微镜设计符合人体工学。

8. 病理的lifestyle比其他科室好。

9. Autopsy必须50例才能考board。

10.Personal statement申请不同专业分别准备,病理申请academic和community
也分别准备。

11.面试时要么不回答要么诚实回答,honesty最看重了。

12.Publication帮助大吗?个人感觉不太大,对neurology可能有帮助吧。

13.可以去参加病理年会建立connection,没有发言的花钱就能去。

14.病理就业前景:15-25万年薪的容易找,如果有地点等要求就难一些。

15.回答不出attending的问题一两次不要紧,只要他继续提问,就说明他对你有兴
趣,努力学习,总会答上一些的。

16.项目一般不会问去年申请了什么专业或者今年有没有同时申请别的专业。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周末,模拟面试,也是欢送结业的实习医生、同时迎接从西岸新到的同学。一个毕业25年以上的两宝妈,驱车1千余迈从大西南来到纽约仍在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今天结
束了两周的短期强化培训驱车返回。从刚来时的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到离开时的信心满怀,面试从第一次的不及格到结业时我认可给以85分,知道了自己的所长和需要如何克服的缺陷。进步显著。真诚地希望你能成功,等待你的成功喜讯,我会用你赠送我的这副精美酒杯痛饮!祝仍在路途中的你们一家,平安!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U
USMedEdu

版权:老刀会及本讲座的各位医生 (仅用于教学用途)

 
8.4.2018 6th 美国住院医生申请辅导 网络老刀会
 
主持:何医生(老刀),Lisa
嘉宾:Dr. Na Liu (儿科),Dr. Huanyou Wang (血液病理),Dr. Hongzhi Xu (病理)
,Dr. Yue Jia (病理), Dr. Ruliang Xu (胃肠/分子病理),Dr. Xin He (病理), Dr. Mark Zhang (内科), Dr. Zenggang Pan (血液病理), Dr. Linsheng Zhang (Emory
Pathology), Dr. Qian Zhao (内科心血管),Dr. Kevin Zhang (肿瘤内科), Dr.
Lida Zhen (GI), Dr. Terry (纽约内科),等34位医生
 
感谢各位医生嘉宾的宝贵时间,帮助和付出!
 
何医生(老刀):今天主题针对今年准备申请的同学在申请过程中迫切需要的问题,怎样提高申请质量,获得更多面试的机会。申请过程除了基本要求之外还有一些技巧性的问题,对美国文化的了解等,认识的越清楚成功的把握越大就会越大。

今天主要邀请了内科和病理医生,尤其美国CMG中,很多在美生活时间长、有科研经历
,申请病理比较容易成功,而且每年申请内科和病理人数多成功率相对高。科研背景对病理申请有很大优势,内科专业则需求量大。其他小专科有特殊性,但基本原则应该是一样的。
 
请听众们有知识产权意识,如果有个人录音可供自己和学友听,鼓励学习,但绝对不能用于任何销售,讲座等商业行为!
 
何医生(老刀)对同学问题的解答:
1. 妇产科和外科非常接近,培训也非常残酷,强度不亚于外科。如果想申请,一定要
有在美国见习经历来了解专科医生工作生活情况,请有相应知识的医生给推荐信的支持。

2. 毕业时间长年龄大,分数低,没有临床经验,是CMG最常遇到的三座大山,以前我的讲座也经常提到。如何把所谓劣势转化为优势是重点。

3. 美国绿卡不需要。国内去年40多人用J1、H1b签证match进来。如果有美国绿卡公民
身份,相对是优势。有些医院如cook county, 地理位置靠近贫民区的公立医院,美国
医生不想去,经常会给H1b吸引外国医生;当然这种医院环境相对差,比较锻炼人。但
是在美国只要match进去就是胜利,挑地点专业单位等是最大的忌讳。
 
嘉宾讲座
Dr. Na Liu (儿科):感谢何医生邀请和申请过程无私帮助,也希望回馈帮助大家。自
我介绍:我已经practice一些年了,有自己的诊所,这次讲解一下儿科的内容及申请相关的问题。

大家都能看到whole package重要性,像刚才何医生提到的三座大山,我个人认为这些
都是已经有的问题,都会成为一定的障碍。但是肯定不是死穴。包括我自己也没有绿卡,国内没有临床经验,刚毕业就出国,但是我也match上了,所以最主要是通过努力从
各个其他方面弥补自己的不足。面试是至少要准备一到两年的工作。首先,如果毕业年限长,要明白program之所以关心这个问题,主要是关心:第一,你能不能给医院干活
,胜任临床工作?否则对整个team都是damage;第二,作为coworker,面试的任何人不论是chief resident,attending都是要一起工作的医生,他们关心一起工作是不是很
happy。如果英语不好说不清,比如ER接诊病人要report给team,如何能有效report?
还包括交接病例等,不能有效沟通对自己,对别人对team都是damage。另外
Personality问题,大家一起工作不能communicate,都是问题。所以跟research等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要communicate,需要teamwork。所以准备考试,interview等过程中,就要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比如参加各种活动让自己外向,到各种场合锻炼英语和public speaking。包括我自己的所有走过这条路的人都觉得,从准备申请到
match,成功通过住院医培训,整个过程是一个人格重塑的过程。我以前也不太talk
active、不太social,但因为需要这些基本skill,就会向这个方向努力。大家不妨换
个角度想,如果你是PD,想找人来工作,希望什么样的人?PD还要考虑你能够给
program带来什么,比如做fellow等。
推荐写自己weakness和 strength的list,我当时自己反复研究怎样把自己的weakness
转化为strength,如何让strength更加强。面试不是一个月的事情,PS, CV是过去长期经历的浓缩,千万不要到面试之前才准备。

儿科跟内科有什么不同?PD想听到什么?
除了weakness, strength等需要注意的和内科一样以外,儿科PD关心是不是把儿科申
请作为backup,这是非常忌讳的。所以PD都会问为什么选择儿科,言外之意是否把儿科做为backup。我当年因为何医生说我的package适合儿科,之后我就思考,包括
practice多年后的体会:首先是一定要喜欢小孩,经常主诉不明显,原因也不明确,比如fussiness,吐奶,需要有很大耐心跟孩子父母解释清楚。吐奶这种问题可大可小,
即使happy spitter也要解释清楚为什么是正常的。所以需要很多耐心,与父母很好沟
通。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话,小孩很敏感会感觉出来,父母也不会喜欢你。

第二,职业规划上,要有general idea。面试可能会问到,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将就
program,很多时候不能predict项目的想法,但是自己要对整体规划有了解,大家回答的时候不一定要说必须做fellow或者general,但是要让program知道你是非常了解有哪些路可以走,至于以后有变化是可以理解的。项目主要关心你将来要面对的,career规划有没有。

关于具体规划,基本两条路:
1. Fellowship;2. General peds。fellowship非常好申请,中国人有research
background,基本问题都不大。我当年想过申请fellowship,美国top 5 pulmonology program基本都很欢迎。所以申请,或者如果将来想做teaching attending research,比内科容易很多。我自己选择general peds跟儿科特殊性有关:fellowship找工作局限比较大:90%宝宝都是正常的,只有10-20%需要看专科,普通哮喘都是普通儿科医生
manage,比如有先心病,celiac disease等稍复杂的才需要专科,相对病人比较少,找工作难挑location。我做出选择最重要就是家庭原因。
General peds也有很多选择:1.outpatient,自己开诊所或跟别人合作。2.
Hospitalist 3. Urgent care。工作相对好找,儿科医生挺缺,如果挑location有一定难度,但是不至于找不到。关于毕业年限:有一定要求。有些毕业长的国内就是做儿科的。
 
何医生(老刀): 刘医生作为外国医生从加拿大申请来,也需要J1签证,她的经历对
很多人都会有所启发,我曾给刘医生做过辅导,她做得非常好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Dr. Huanyou Wang (血液病理):我是2000-2004年做住院医,2005年开始工作。当时我是UCSD PhD毕业,想去东海岸,是prematch的。所以如果可以,问pd能不能给prematch,避免三月份再考虑买房买房等很多事情。
第二,推荐信方面主要要有美国临床医生写的,会更详细一些。第三,interview一定
要问问题,不是网上查到的general的,而是根据schedule看哪些医生面试你,
attending有什么爱好,发表什么文章,有的放矢。
Interview时候你的package硬件都已经定了,医生决定要不要你就是前5-10分钟就记下来,看喜不喜欢你这个人。这时personality,confidence都非常重要。中国人谦虚是
美德,但是interview不能太谦虚,一定要有confidence,让对方更相信你。但是要注
意不能傲慢。Interview之后一定给每个老师写信,表示兴趣和礼貌。
之前homework一定要做。比如有的research做得好,为什么又想回来做临床?一定要回答好。问到关于weakness,要变成strength,想好如何回答。我曾经找工作也被问过,chair问我what is your weakness?我一下就懵了,但是马上想好回答,我说我
weakness就是兴趣很广泛,对pathology各方面都喜欢。当时chair听了就笑了,我想应该是比较好的回答。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做到有的放矢地准备。
 
何医生(老刀):Dr. Hongzhi Xu, Dr. Yue Jia两位医生都是现在住院医,典型的大
龄CMG, 经历非常坎坷但都成功进入培训,对于大龄CMG如何申请有很多启发。许医生非常优秀,虽然申请很多次失败,但进去后做得很成功,第一年就拿到住院医生科研奖。 
Dr. Hongzhi Xu (病理): 我现在pgy3刚开始,当时在老刀那里训练后,觉得自己整个
视野和看法不同了。我以前在国内做5年半外科,来美国读PhD,毕业后一直想申请
resident,一开始就申请外科麻醉科,但是因为不熟悉美国住院医系统,浪费了5年多
时间。家庭安排也顾不上,非常低落,当时毕业年限21年。记得第一次纽约见到老刀,我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年限行吗?当时老刀还是鼓励我可以继续坚持。现在回过头看,讲一下哪些因素比较重要,有决定性作用,哪些看起来好像重要但是也不一定的。

第一申请方向:package是否有强的竞争力?不仅是分数,还有connection,认识的人
是不是给你强有力的支持,家庭的支持等,要有现实的评估,找准方向。分数不是最重要的,我step1还不错,step 2只有80几分,对申请有影响,但是不是决定性的。另外
毕业年限,尤其病理不是很看重,而是这么长时间中到底干什么。如果一直在做跟病理有关的,都是有利因素。但是对外科,clinical gap就是比较不利的。

第二,在老刀那里学到:申请可以多样化,不一定按模式,最重要如何跟program
communicate,以不同方式做很多工作,通过系里朋友,research开会,老板,自己直
接寄到系里等,有创造性的办法都是可以的。家里近的program都可以进去了解一下,
增加communication。而ERAS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当时自己也思考,通过其他方
式尝试。我当时有朋友在那里工作,去boston开会,我直接去找chair聊天,谈
research。后来chair说起我的谈话留下很深印象,觉得我比较confident,proactive
,之后也一直关注我的申请package。
 
何医生(老刀):去年会议见到Dr. Xu的chairman,他非常感谢我推荐许医生,为
program做出成就。非常高兴看到他的成功!相信绝大多数CMG都会做得很好,但是关键怎么进去。许医生的努力,勇敢,主动,知己知彼而得到机会,“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培训过的最大毕业年限24年。另外贾医生也是大龄CMG, 现在
PGY2, 做得非常成功,已经有三篇文章要发表。
 
Dr. Yue Jia (病理):关于考试面试自己以前没有经验,都是跟何老师在纽约学来的。我主要针对见习谈体会。分成两种见习:一种4个星期,到美国时间相当有限,要求短
时间表现出特长,得到推荐信。我的体验偏向年龄大的人,我做的第二种见习,比较长期的。我做了两年多左右,每星期去3次,不限于在短时间给program印象,是持久战。

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1.一定要诚实。要么不回答,回答一定要说实话。虽然面试官不应该问有没有申请其他项目,但是非正式场合有人问到,要么不回答,要么一定要告诉事实。为了一时遮掩,以后会是致命的问题。另外做ob的时间长,不要怕犯错。我自己有类似的例子,一个是在何老师那里实习,早晨5点起来到实验室处理蜡块,下午去签
发报告,路上在车里睡着了,何老师指导另一位学员面试问题,突然听到何老师跟我说话,惊出一身冷汗。当天专门打电话给何老师,说对不起做错了,以后避免再犯。另一次是病理读片frozen slides当时就要出诊断,知道医生下一步操作,我当时读片不知
道诊断,attending 一直问我,我一着急脱口而出做个染色,当时非常尴尬。但是犯了错过去了,之后回去继续学习,坚持下去。
2.交流方面:我个人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但应该与人多交流,保证基本交流水平,因为长期相处,不需要过于表现,要明白见习时教育资源是给住院医的,不要抢资源。
3. 推荐信问题,需不需要写底稿?通常推荐人希望你给个底稿。第一段是介绍推荐人
自己,第二段介绍被推荐人,这时要给他素材。一般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时间紧,还要在电脑上读CV之类的再写出来,很辛苦。所以你可以列出优点,做了哪些工作,小故事等。有了素材以后可以写非常好的推荐信。我现在给其他申请医学院的学生写推荐信,也遇到过同样的困难,没有底稿,只接触4星期,也不够了解,只能写的比较干巴巴的
。但是如果他给了我个故事,便于我回忆,会有素材可写。
其他:要着装正式,注意微笑。见习时大家都在观察你。比如住院医生很难帮助你进入program因为分量不够,但是如果留下坏印象会使申请收到负面影响。
 
何医生(老刀):贾医生经历再次证明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嘉宾们都谈到connection的问题,8.25.周末美国华人病理医生协会在flushing,NY有CAPA diagnostic
pathology course, 希望尤其想申请病理的同学参加,建立联系,得到支持。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下面介绍徐教授,在美国华人病理医生中和纽约病理医生协会都做了很多工作。
 
Dr. Ruliang Xu (NYU, 胃肠病理/分子病理主任): 主要讲如何准备interview。我每年参加住院医面试,负责亚专科招生。
第一,硬件没法改,但是申请材料可以做得更好。三封推荐信不要小看,非常非常重要,一定找熟悉的人写,必须是MD,随便找人写没法写出medical background。实在是没有办法可以找PhD,但是一定要找美国医生。Network很重要,一定要搞好关系。如果不能评价medical方面,至少可以comment你怎么对医学感兴趣怎么努力。
第二,personal statement,中国人喜欢讲为什么要学医,同样的故事,家人得病等,都是通病。这说明没有下功夫。特别是cmg,十年以后回来,可以把心路历程写出来。
比如有人写了自己如何在国内做外科医生,做研究又重新返回临床,展示对医学的热爱,是自己的真实心里写照。
第三,Be honest。我自己的亲身体会,1996年申请时,Chairman interview我,为什
么做pathology?我说以前国内从来没做过医生,对内科不熟悉,但是我做过research
,可以用于病理方面。第二个问题问我想做AP or CP? 我当时还没有概念,我回答我不懂,但是因为我不懂所以要来学习。说了谎,10个谎言来掩盖都瞒不住,一定要honest,错了也没有关系。
第四,准备的过程一定要准备好homework,了解interview的人和工作,喜欢什么。我
导师讲了个故事,曾在Utah medical school,后到英国,后来想回utah,PD问到为什
么又想回来?导师回答我“喜欢滑雪,utah有最好的滑雪场,除了这我哪也不去”。说明要告诉他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比如我的家庭,我喜欢chinese food等这种honest的回答, 很容易就改变谈话气氛。容易能打动人心的话题,对毕业年限更大的人来说,
更有帮助。
 
何医生(老刀):徐教授肺腑良言。我个人也是如此经历。我在国内做了8年器官移植
外科,我的导师是中国最好器官移植之父,我在芝加哥大学第一年外科intern唯一一个允许做导师assistant完成肾移植。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完成外科转到病理。被
chairman问到问题,我实话实说,这个年龄再进外科很困难,但是作为外科医生非常理解病理的作用,病理医生是doctor’s doctor, guiding surgeon’s hands; 我上大学病理系主任第一次上课就讲,病理医生是马车夫,指着马往哪走的车夫。面试的病理主任听了非常高兴。另外说为什么选我们program?很多人说这个program非常famous,但是不一定appreciate。一个故事:一个大龄CMG申请中西部小城市,大农村,假如也说
program如何famous,一听就比较假。但是他讲了个故事,说我知道这里出过著名的棒
球运动员,并且改编成电影,我非常喜欢这个电影而且发现program就在这个地方,PD
和chair高兴得聊起棒球,也就不会问weak point这些问题。
 
Dr. Xin He (病理): 我的毕业年限长,分数不高,CS fail过,但是我PhD是病理专
业,我觉得这是优势,从兴趣,自己条件和 package看成功可能更大。当时申请全都是病理,interview问到这个问题,我也谈到了自己的passion。另外被问到为什么cs
fail,是不是英语不好,我实话说因为我在北方,考试南方口音不适应。问到我想学什么?我说我想在pathology 领域建立connnection,以后更好地做patient care。Be
honest,最后还是拿到offer了。
Resident要注意什么?1. Honest 2. Work hard 3. Humble。科研的问题:PhD毕业的
问题在与花费的时间太多,但是如果有时间做对fellowship有帮助。但是pathology最
终都是要practice,注意权衡。
关于学习方面的建议:经常总结cases,我当时每天Excel 表记录 gross和镜下review
的case,每天花10-30min,3-4年下来能学到很多东西。书籍方面,WHO和Rosai基本就
够用。另外Gross很累的时候,要注意休息,不要图快,切错了就不好恢复,不懂一定
要找医生,technician等问清楚。要be nice to everyone, 秘书,PA,attending都
会帮你。
 
Dr. Kelvin zhang (Boston, 内科): 我在boston run physician group,做
hospitalist。Schedule通常7 on+7 off,白天的shifts做145-150天就是fulltime,夜班shifts做120就是fulltime。刚毕业的年薪25-30万,夜班30万或更高。如果想申比如pulmonary/critical care fellow,hospitalist是很好的过渡。hospitalist唯一问题就是on的时候工作强度大,要连续工作12小时。关于private group和academia的区别
, academic总会有各种大牛的会诊指点,private practice关注什么时候discharge病人,但是锻炼独自工作的能力。private收入比academic会高20-30%。

关于住院医生申请,我以前也参与过,个人的感觉是,在很短的半天时间中怎么
impress program是面试的全部目的。面试一般1:10的比例,怎么能make yourself
stand out。Interview前一天,医生拿到材料,可能连看都不会仔细看,也未必记得住。真正重要的是怎么让他记住你。比如说在相对小的偏远地方谈当地的故事和特点,面试者会非常引以为自豪;当然在大城市NY等可能就不一定适用。

下面讲什么样的话题可以谈?不可以谈?任何涉及到宗教,政治都不是好话题。医生是highly regulated的行业,越做越谨小慎微,比如有的病人经济条件不好,不能叫poor patient,而是less fortunate patient。文化的话题case by case,如果知道对方喜欢可以谈。比较保险的话题包括sports,跟任何人谈都能引起共鸣。平时积累,看看电视报纸,interview之前看看当天有什么趣闻。还有历史,过去现在,可以google一下
,但是要慎重,比如面试你的来自Russia, Romania,如果观察到他们自己对此感兴趣
可以谈,但是如果不感兴趣就不要谈。

特别建议不要谈academic领域,没人对你发多少paper感兴趣。能被选来interview说明已经达到标准了,面试希望选有趣的人,以后共事可以开心聊天,可亲可爱,可以依靠。比如内科选第二年住院医面试你,是直接带intern的,会选好相处的人。
细节方面,Pre-interview dinner一般是chief resident等,谈的完全是随意话题,但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记住。他们会填checklist,你形成的印象很重要,包括家庭,
将来的打算等问题,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斟酌。关于要不要喝酒:原则上不喝酒。但是如果大家都点了,可以点一下。点菜方面原则上不要最贵不要最便宜,价格适中自己喜欢。作为医生绝对不能给人留印象很能喝酒。从第一刻开始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打分,甚至诊所前台也可能会评价一两句,任何一件事都要注意,上电梯守门等。重要的是,之前把准备做好,面试当天就是充满信心,做你自己,注意细节。最后为何医生无怨无私无悔帮助中国医生点个赞!
 
Dr. Zenggang Pan (血液病理):以前在UC Denver每年面试60-70人,差不多1:10比例
。比较看重的方面包括:首先对病理有没有兴趣。第二,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实事求是,说空话没有用。比如sports,名人,program特点等。有时明显感到有些出色的申请
者不想来这,所以不会rank 很高。第三,CMG相对保守,申请的时候,稍微active一些,甚至aggressive一些,但尺度控制好。可以定期找些方式与program interact,面试过程中与人们interact,conference可以问些问题,即使不对或简单,总比不问好。一但interview开始,申请者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不要特别自负,也不要不自信,既然
邀请你就说明对你感兴趣,分数真的不重要。以前经验发现,double 99美国人中国人
都有排的很靠后的。要把自己跟别人放在同一起跑线上。

第四,以前我们学校招住院医,6年内虽然有interview但是没有一个cmg进去。一方面
因为midwest比较保守,但还有主要原因就是communication skill是很大的问题。国内和实验室语言文化氛围很不一样。Communication特别重要,至少要是ok level。这包
括1. oral expression,要多练习,自己录音。2. Interaction的方式,要有eye
contact,要smile,confident,注意body language。3. 面试你的每一个人都要count,比如10个人rank,9个人特别喜欢,只要1个说不好,强烈反对,也不能rank。千万不能随意,每个人都要一视同仁。Interview要表现的positive,不要保守木讷。
还要准备好问题,是express yourself的过程,体现水平。1.表现自己,2.防止冷场。另一方面Faculty特别能说时,也要见缝插针表现自己,不要让attending完全主导谈话,要找机会sell yourself。面试之后的card,泛泛的不太有用,要有针对性。
 
何医生(老刀):有时候问一个好的问题,比回答一个好的问题可能效果更强,给人印象更深。介绍著名老军医张医生,在Emory血液和分子病理,当年被非常歧视外国人的
单位录取,并在很好的单位完成专科。跟我和顾平医生号称“麦地三剑客”,最早最长时间现在还在帮CMG。
 
Dr. Linsheng Zhang (Emory病理): Emory去年面试了10个中国申请人没有进来,前
年又一位match进来。我先讲一下,match business已经研究了很多年,有些基础问题
已经有书出版。我2016年讲座上提过的比较有意思的点再讲一下。
病理专业比较特殊,在医学院学的和真正practice完全两回事。中国人第一概念不喜欢病理,但实际上可能并不知道喜不喜欢,有机会到病理科看看可能会改变看法。我自己内科血液科也都申请了,内科prematch没去,match进了病理,现在也不后悔。但是病
理Job market有限是一个缺陷。病理对IMG/CMG比较友好,最近2013年数据91%都说会面试IMG。美国每年申请病理的人数不到50%,相当于有250个位置是给img。内科2013年
match中国人45/117 match上,病理40/82 match上。另外病理对毕业年限要求比较松,实际病理中国人background应该是强项,但是每年250个位置给IMG, 其实不到60个CMG match上,所以这应该是很大的机会。
 
误区1: 从机会上说,分数越高越好,面试越多越好。面试跟分数有直接相关,但是
NRMP统计显示面试并不是越多越好。15个面试的人也有没有match上的,有很多一个面
试的也match上了。
误区2: 统计还显示,申请两个或多个科的成功几率大,其实是很错误的观念。只申请
病理专业的match/ unmatch比例为 221/140, 申请两个专业的比例为38/33。
误区  3: 研究论文比较多有帮助,但是实际研究论文对病理申请帮助非常有限。但是有帮助的是工作经历,以前有任何相关经历都有很大帮助。
误区 4: 特别要强调一定要建立跟病理的connection。我们认为是找关系,实际上这也是错误的观点。Connection是你了解并喜欢这个专业,你能够跟病理人有效沟通。我在Emory见过好多见习的,中东,印度,中国。我自己给两个人写过推荐信都match了。伊朗人到分子病理实验室非常主动,说我有两个月见习,我希望不仅能见识,也希望能真正学些东西,参与临床project,我当时正在setup a test,他不仅参与临床service,业余时间还做课题。我可以写很强的推荐信。另外一个中国人,只有一个星期见习,前两天中国人习惯,就是听讲,后来我专门找他到我这里看东西,这样才有东西写在推荐信里。见习一定要参与进来,不能抢着讲,但是有很多机会展示。中国人有非常大的缺陷,就是很难主动发掘机会。中国人讲有内涵,有本事不表现,但是美国外向,是又机会要表现出来,要connect。要抓住任何机会跟别人建立connection,主动参与进来表
现自己。
建议申请以前看一两本相关书籍,比如老刀推荐的Joan Rosai的“Guiding the
Surgeon's Hand: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Surgical Pathology” 对申请有巨大帮
助。内科的书,推荐癌症传(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中国人觉得自己专业做得很好就很自信,其实不然。我们都非常强调除了专业以外,读过什么书,看过什么电影,反映一个人的知识和眼界。另外到书店里看关于面试的书,再找人沟通,感觉会完全不一样。

最后强调:病理是非常好的专业,大多数人都做非常好,很喜欢不后悔。建议去病理科看一看,也许你就会喜欢。一定要来病理科建立professional connection,对以后的
professional growth都有巨大的发展。

最后用海尔公司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总结:“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
Match越来越难,但是只要你条件好,一定会match上的!
 
Dr. Qian Zhao (内科心血管): Be yourself很关键,美国临床跟国内不完全一样,有
机会见习要去看一下不同专科。要看你喜欢什么,申请最好focus在一个专科。我自己
的经历:当时申请内科,但是也申了10个病理。面试时就被反复torture,问到是不是
想做内科。我觉得自己不适合病理,后来就没有再去interview。

内科项目尤其纽约不会请吃饭,另外有的项目PD很powerful,一个人可能说了算。或者有时有chief resident参加面试等,很少有一二年级的。面试之前必须要读面试书,我当时看了wallstreet interview,behavior/manner等完全是一样的。以后为人处事,
待人接物,都会用到。要系统学习然后才能自己发挥。

Be yourself,你觉得合适的话题可以很自然地谈。比如我自己申请内科,有的program就是primary care,几乎不做专科,但是你强调你想做并不是坏事,表现了你的兴趣,也想做得更好。 Show interest, future plan,会让人觉得你比较determined。比如
可以说愿意做clinical trial的工作,有决心参与,也是证明自己可以努力工作。以后对任何专业有兴趣都可以提。Fellowship同样,不可能同时申请两个。另外中国人
cardiology 有一种2+2 track,是 clinical+research。毕业后很可能找academic工作,但是可能很辛苦,要有grant,presentation,语言要求比较高。我见到有做4年的,但是真正工作完全选择在academic的不多。

如果有机会做observer,尽量多参与,但要有想法思考,做事情合适。Prelim track的问题:prelim surgery 如果没有后面专科follow up,不是很好的选择,内科也不太喜欢要。有时候是dead end,必须抓住时间继续找下面的专科。
 
Dr. Mark Zhang (肿瘤内科):分享自己的经历,我在新乡医学院,后来美国。首先材
料准备:1. 很多program要求5年限制,为了突出自己,我后来想了办法把自己内科经
历突出出来,我把自己内科经历和research写了精简summary,加上照片,给director
发过去。这样可能会增加interview的机会。2. Interview一定要知道他们要什么?从
吃饭到见面到最后结束,要的不是knowledge,而是teamwork,have fun to work
together,是不是喜欢,舒服,有趣。性格很重要,比如sense of humor。还有非常关键为什么想选这?业余爱好?

特别是Interview少的时候,要用心准备。比如我们做过mock interview,穿着西服,
跟真正面试一样,握手表情都录下来,看有哪些不足。这是个艺术,1. 注意eye
contact,说明你是good listener;2. 不要打断别人的话。3. 准备问题:即使是一些简单问题也可以,比如:do have a PET scan?有问题说明你think,participate,
care。

进项目之后要注意注意:你和医生,护士的关系。中国人的优势:Nice,勤奋。劣势:不善于交际。可以开合适的玩笑。

尽量多申请,没match可能是没有把位置摆正,原则是一旦进去就好,不要想非要进哪
个program,不想离开家,这样行不通。尽量多申请纽约program,因为他们了解外国人,喜欢要分高有能力的。当时招我就是看到我有经验。
 
Dr. Lida Zhen (GI): 我以前写过文章介绍自己的经历:35岁参加速滑比赛,在旅馆遇见一个owner是中国人,曾经是纽约州神经科医生。台湾毕业后到美国成立家庭做妈妈
,50岁才开始考医生,天资虽不高但几年时间终于考过,做了10年之后开了小旅馆。我问她如果生命重走是否还选这个道路?她非常坚定:是。当时激励我35岁的时候开始考医生。真正做住院医时我40岁了,跟小青年比非常累,每周 100多个小时工作,但是也走过来了。

最深刻体会:一个是语言关,一个是文化关。一定要懂美国文化,这是脱胎换骨的变化,必须转变才能生存下去。当时在baltimole做大内科,就考虑下一步做什么。做了很
多rotation过程中发现GI很有意思,以操作为主,收入多一些。分析自己年龄大是劣势,但phd是优势,应该继续申请专科。当时GI专业很难,到处面试。大家要注意任何小
机会都不放弃,把面扩大。加州基本很局限。当时进大内科也相似,分不太高,当时申请很多地方没成功,有一天接到电话说有一年的机会是否接受,我毫不犹豫说一定要去。当时transitional year还没念完,program 8个人terminate了4个,就把我补了进去,走了捷径。一定敞开面,不要放弃任何机会。

选Fellowship,主要操作多,收入高,需要短时间支持家庭,但是非常辛苦。Fellow时上面只有attending,优点缺点完全暴露,只有两个fellow cover,另外我每天要
commute一个多小时,经常吃不上饭。晚上刚到家就电话叫到医院consultation。所有
具体操作都要自己做,把各种仪器摆好,再等attending来,继续我自己操作,之后
attending回家,我还要写报告清理仪器,夜里两三点,就是在医院里随便睡一会儿,
非常stressful。

另外医生可能一点不留情面。有一次做morning report,找不到录像带,后来终于找到,是一个病人5年前做过常规检查,现在突然发现肿瘤,我就汇报了 case,但是其他医生的反应截然不同:质问你做这个说明我们以前工作不到位漏掉了肿瘤吗?我才恍然大悟,非常想找地缝钻进去。进电梯的时候旁人都看出来了,突然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a better day,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这个过程中非常辛苦,体力和心
理上,非常难但是终于做下来了。总结:文化语言上要积极学习。我兴趣很广,跟病人讲解时用他们的语言和角度出发,口音也尽量改正。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现在行医之路越来越难,但是这个行业仍然是非常高尚的行业。
 
何医生(老刀):再次强调功夫在诗外! Dr. Zhen兴趣极其广泛。各位从今住院医开
始,都是一直在跟人打交道,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也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之前很多嘉宾也是强调这个,新毕业生更要注意。
 
Dr. Terry(内科,纽约):1. 美国临床经验方面,如果经济上不是问题,找一些商业经验也可,或者尽量跟医院联络找externship program。经验很重要,可以增加自己的机会。2. 关于internship, board passing rate非常重要,要多念书。Program太忙
,第一年成绩都很好,第二年之后都下降了,PD就非常担心。program都会尽量保证自
己resident通过率,要读书充实自己。3. 如果要做fellowhsip,之后需要更努力,要
多参与专科的活动,尽量互动。比如我们医院本身有cardiology,heme/onc等programs,想做这些fellowship的住院医每天下班都有去scope room,echo room等。4. 面试方面机会要尽量把握,一定要诚实不要说谎。我自己的经验,当时面试有医生问我有几个interview?本身不是一个恰当的问题,我回答:sorry I cannot tell you that. 医
生笑一笑也没有追究。虽然我当时觉得可能没有机会了,但最终还是match到这个
program。
 
何医生(老刀):关于面试选择人数,一般program分三类,top 25,25-50,50以后。第二类以后还要注意是academic,community hospital,communit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academic institution。申请时自己要衡量最大可能落在那个范围内,少花钱,目标更集中,命中率更高。一般top 25选三五个人面试就足够,因为本医院和同水平足够满足需求。第二类比较复杂,想要top 10 students,但知道学生未必把
programrank高,所以会找更多backup,比如5-10:1 的比例筛选后补。第三类尤其偏小的社区医院没有竞争力,想用prematch把优秀的人录进去,但现在越来越少。另外讲座是义务的,希望给大家带来很多信息和帮助!见习实习培训是付费的,现在很少有免费项目。另外关于见习实习有些错误的观念,比如说只到top的大学等。见习实习是很难
得的机会,HIPPA造成大学几乎拒绝接受observership,并且observership不属于临床
经验。请国内同行毕业生理解尊重任何一个在美国行医的医生!经常有面试同学提到医生说起我的推荐信,因为实习生们做得很好,我要求也非常严格,我知道来这的都是很困难的大龄毕业生,但是还有这个梦愿意跟着我培训,我会尽全力帮助。大家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圈,请大家增加对美国文化的理解,不了解文化,只看分数是不行的!

8/6/2018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mpathology.com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 真是勤奋、精细有责任心的同学!昨晚三小时的讲座,我带教过的实习医生Dr.Zhou 今天一早就把整个讲座笔记整理出来给我了。我看了几乎完整无缺的笔录整理发言稿
!真不简单!
我为有过这样的实习医生而高兴和骄傲!这样认真、细致和积极主动负责的学生,任哪个PD/Chair或带教老师、Chief resident都喜欢的!而且,一定会成为优秀的毕业生!
U
USMedEdu
医网情深:一个大龄毕业生的纽约病理实习感受——在美国行医之路(22)

DW  

为期四周的病理实习很快就过去了,趁着记忆还很新鲜,我来谈谈实习后的感想。
 
作为一个大龄低分且毕业后没有任何临床经历的CMG,病理是我唯一的选择。应该说这
一点从一开始就确立下来了。另外,个人比较喜欢病理医生的生活方式,时间自主,来去自由,这是大部分专业没法比的。来纽约老刀医生这里实习,也是早早就计划好了,选择来他这里实习是基于多年来对他的了解。09年来美后在MITBBS看到老刀医生的帖子,被他的热忱打动,那时就决定将来要联系他做考版辅导。后来忙于lab工作及家庭原
因,直到今年才把该考的基本考完。
 
实习收获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加深了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对这个专业的选择。二是通过模拟面试及老刀的评估,熟悉了面试的套路及对常见问题和比较棘手的问题的回答。三是通过老刀讲述的前人成功的范例来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把申请当作现阶段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去打,去拼搏。这一点对低分的老毕业生尤其重要。第四点,通过在老刀指导下去读片,熟悉了胃肠道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点,为将来面试积累了一些素材。
 
我认为选择一个专业,首先要充分了解这个专业,去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还是道听途说,或是为了MATCH来碰碰运气。就病理专业来说,我想了解病理program喜欢招什么样的人,对candidate有什么要求?不同类型的病理program各有什么特点,比如社区医院的和大学医院的program会有很大的不同。病理住院医的培训是怎样的?Life style
如何? 毕业后的去向?就业市场如何?有哪些执业方式?各有哪些利弊?病理医生在
整个医疗系统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从老刀那里得到了充分详细甚至是反复的解答。掌握这些信息后,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有关面试的问题,老刀医生强调要做充分的准备,并且反复练习。准备工作包括对目标program的了解,什么类型?大学的还是社区的?什么档次?是top的还是一般般的?越是档次高的项目可能越看重research的经历。我的研究和他们的研究有无交叉?有无潜在的合作可能?该program有无中国Faculty在里面?有无IMG或是CMG?另外就是回答问题是要有具体的事例(比如实习时见到的病例)而不是简单的表衷心说大话。一个具体的事例胜过无数句空洞无感的语句。想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要在实习时注意积累,积极思考。最后就是要找人一起反复练习,互相提建议,最好录像以观察自己的表现。
 
第三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刀讲述了好几个大龄低分的CMG的成功范例,他们大
都历经磨难最终成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怕失败,持续努力去完善自己,同时注意扬长避短。最终通过这样或是那样的机遇成功match,因为他们ready了,所以当机遇到来时才能牢牢抓住。总之要相信自己努力就会有回报,坚持就是胜利。

最后,我们在老刀医生的指导下观察了相当数量的胃肠道标本的片子,初步掌握了常见胃肠道疾病的病理学特点。比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肠道息肉等等。虽然时间所限,培养读片能力不是这次实习的重点,但是如果有机会多学点的话也很好,可以为面试积累些具体的素材,使其更加生动。
 
总之,这次病理实习对我帮助很大。它帮助我明确了目标,坚定了信心,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为即将到来的申请打下坚实的基础。非常感谢老刀医生及其助手Lisa女士为
CMG实习生所做的巨大贡献。

07 2018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医网情深:一个大龄毕业生的纽约病理实习感受——在美国行医之路(22)

DW  

为期四周的病理实习很快就过去了,趁着记忆还很新鲜,我来谈谈实习后的感想。
 
作为一个大龄低分且毕业后没有任何临床经历的CMG,病理是我唯一的选择。应该说这
一点从一开始就确立下来了。另外,个人比较喜欢病理医生的生活方式,时间自主,来去自由,这是大部分专业没法比的。来纽约老刀医生这里实习,也是早早就计划好了,选择来他这里实习是基于多年来对他的了解。09年来美后在MITBBS看到老刀医生的帖子,被他的热忱打动,那时就决定将来要联系他做考版辅导。后来忙于lab工作及家庭原
因,直到今年才把该考的基本考完。
 
实习收获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加深了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对这个专业的选择。二是通过模拟面试及老刀的评估,熟悉了面试的套路及对常见问题和比较棘手的问题的回答。三是通过老刀讲述的前人成功的范例来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把申请当作现阶段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去打,去拼搏。这一点对低分的老毕业生尤其重要。第四点,通过在老刀指导下去读片,熟悉了胃肠道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点,为将来面试积累了一些素材。
 
我认为选择一个专业,首先要充分了解这个专业,去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还是道听途说,或是为了MATCH来碰碰运气。就病理专业来说,我想了解病理program喜欢招什么样的人,对candidate有什么要求?不同类型的病理program各有什么特点,比如社区医院的和大学医院的program会有很大的不同。病理住院医的培训是怎样的?Life style
如何? 毕业后的去向?就业市场如何?有哪些执业方式?各有哪些利弊?病理医生在
整个医疗系统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从老刀那里得到了充分详细甚至是反复的解答。掌握这些信息后,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有关面试的问题,老刀医生强调要做充分的准备,并且反复练习。准备工作包括对目标program的了解,什么类型?大学的还是社区的?什么档次?是top的还是一般般的?越是档次高的项目可能越看重research的经历。我的研究和他们的研究有无交叉?有无潜在的合作可能?该program有无中国Faculty在里面?有无IMG或是CMG?另外就是回答问题是要有具体的事例(比如实习时见到的病例)而不是简单的表衷心说大话。一个具体的事例胜过无数句空洞无感的语句。想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要在实习时注意积累,积极思考。最后就是要找人一起反复练习,互相提建议,最好录像以观察自己的表现。
 
第三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刀讲述了好几个大龄低分的CMG的成功范例,他们大
都历经磨难最终成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怕失败,持续努力去完善自己,同时注意扬长避短。最终通过这样或是那样的机遇成功match,因为他们ready了,所以当机遇到来时才能牢牢抓住。总之要相信自己努力就会有回报,坚持就是胜利。

最后,我们在老刀医生的指导下观察了相当数量的胃肠道标本的片子,初步掌握了常见胃肠道疾病的病理学特点。比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肠道息肉等等。虽然时间所限,培养读片能力不是这次实习的重点,但是如果有机会多学点的话也很好,可以为面试积累些具体的素材,使其更加生动。
 
总之,这次病理实习对我帮助很大。它帮助我明确了目标,坚定了信心,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为即将到来的申请打下坚实的基础。非常感谢老刀医生及其助手Lisa女士为
CMG实习生所做的巨大贡献。

07 2018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一个超大龄毕业生在纽约病理实习随感
 
我的情况是:毕业时间超长,分数低,无临床经验,去年有一个面试失败,自己和家人都 觉得再申请也无望了,很迷茫。我很闭塞,很少上网,不知老刀医生的病理实习班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今年刚Match上内科的朋友。他问我你知道老刀吗?他帮
助很多大龄低分的毕业生Match上了病理或内科。他在纽约有病理和内科的培训班,在
麦地上有很多相关信息,你可以去查查与他联系,肯定对你有帮助。就这样,我报着试试看的心理与老刀和Lisa 取得了联系,参加了病理培训。
 
令我想不到的是通过短短两周的病理强化训练和面试辅导,使我对病理和面试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
 
先就病理实习来讲讲。在病理Lab, 有专人带你熟悉和练习从切大体标本到包埋组织,
切片,染色的全过程。老刀医生亲自教冰冻切片。你也有机会学FISH 和其它cytology 的东西。病理Lab的见习让我深切感受到它与patient care密切相关。此外,更重要也
是让我感受更深的是病理医生的工作体验。老刀亲自带我们读片儿,给诊断和出报告。虽然我感觉很紧张很有压力,但在这过程中我学到和体会到的东西最多。我也最喜欢这项培训。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我深深体会到美国病理医生是直接和patient care 相
关的,病理是patient care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我更加喜爱病理这个职业。
 
关于面试辅导,我的收获更大。虽然我去年有一个面试,但因没认真准备,自己也不知怎样准备,对一些常见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结果痛失良机。在这次培训中,老刀医生针对我的情况给予了极其详细的分析和讲解,花了大量的时间解答我提出的问题,帮我排除心理障碍,指点我如何回答每一个具体的面试问题,用真实的故事来激励我的信心。使我从刚去时的不知头脑到培训结业时信心满满,领悟了面试问题的实质,知道如何去应对。使我看到了希望和曙光,坚定了信念。准备用百倍的精神来迎接及将到来的病理申请和面试。
 
最后,衷心感谢老刀医生对我的打造和激励。真心希望有更多的还在迷茫的同学能得到您的指点,看到光明!!!也谢谢Lisa的热情帮助和鼓舞!!!

8/8/2018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
U
USMedEdu

上月带教的来自母校的医学院第五年即将毕业的小学妹,对于今后选择内科还是病理一直犹豫不定,来到纽约接受了一个月的强化培训。她USMLE第一步的分数很高,冰雪聪
明伶俐可爱,英语口语、翻译摘录、病例记录、冰冻切片操作、随时文献资料查询等都体现出年轻一代医学院优秀学生的素质。在去办公室路上长途开车交流中,也以自己在国内实习的经历给我讲述并与美国实习感受结合,许多时候让我也大开眼界。写的实习感受非常真诚、有内容。她是我带教过的第六位医学院毕业生。真是一个未来的美国住院医生好苗苗!

医网情深:一个国内第五年医学生的纽约实习小结——在美国行医之路(23)

YC Jiang
https://m12.girtu.com/post/show/5b6f715c1b85354e3f73ce8b?from=timeline&
isappinstalled=0

 
为期一月的纽约实习结束了,我很感激此行填补了对于如何当医生以及未来面临的面试的空白。作为一名国产医学生,我在此分享作为“速成鸡”,我了解到我们与”走地鸡”的差距和自我思考。
 
自我定位:尚未来美国之前,我常和考U小伙伴吐槽米国4+4的MD之路之漫长,对于我国“速成鸡”式的医学培训沾沾自喜:花更少的钱,拿一样的MD。然而AMG接触医疗之早
是我尚未医疗到的:在lab里一枚大一的premed学生,早在每年暑假就参与到切片的染
色、分装等工作。别说报考医学院之前,就连我到了大二,我也没有半毛钱参与临床相关的工作。而AMG的本科学历很多为neuroscience,biology,甚至就是premed,在他们进入postgraduate的医学训练前已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其二是作为CMG、我们所处的地位:在米国本土AMG、加勒比海的AMG、有绿卡的IMG、南美的IMG、巴基斯坦、印度IMG后才是我们CMG。由此可知在你与他都是一张白纸的时候
,别人就已经跑在你前面。因而作为CMG,我认识到不应为这来之易的MD而沾沾自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在哪个境地都是如此。
 
对病理医生的误解:
 我上大三的时候还是很喜欢病理课的,无奈当时的我已经接触了goljan
pathology,所以我知道课上老师讲课深度/广度其实连对付step1都不够,更何况要成
为一名病理医生。在我国,病理医生很常被当作“技术员”,对于毫无背景的我的家人而言,他们对此嗤之以鼻。而对于我一个医学生,我知道我们学校病理的研究生多是调剂过去,并非他们本愿。在临床上,我并不认为临床医生能读懂一大片免疫组化以及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免疫组化。还有外科取样上,这个教授可能淋巴结组全部分好,作好标记。那个教授不care淋巴结的位置,把标本放在一起。这就导致了同一个肿瘤病人,不同的教授手术,最后病人的诊断、分级、分期是不一样的,接踵而至的后续治疗当然就也完全不同。

在纽约,我看到了病理医生实际上不是只看片子,他们不仅要跟取标本的医生(如GI
doctors/surgeons)沟通,也要给予这些医生诊断上以及治疗上的指导。他们对样本会选择性做免疫染色、或其他特殊染色。而我知道自己学校的老师因为顾忌免疫染色昂贵常常只能试一步做一步。除此之外,他们的“pathology”是也囊括了我国“检验科”
以及“法医”的工作。比如:细胞学、血液检验、分子遗传FISH的解读,以及医院内非正常死亡的尸检、还有一些参与到刑事案件的autopsy。

再其次,我了解到了病理医生在独立行医后工作较其他专业更加轻松,Dr. He曾说他在加拿大行医时候一天只有12个cases, 医院还不让多看片子。看完cases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充实自己,打球、种菜、读书。相反如果是surgeon,可能早上五点半就在病房开始
round,几天没能正常睡觉。因而pathologist这个职业相比更加“续命”。
 
对于诊所的误解:国人一提起诊所,“黑心诊所”和“赤脚医生”等词便会一涌而上。实际上在美国,只有很有能力的医生,完成了非常好的医院的residency/fellowship,再在大医院里做N年chief attending或者teaching hospital当professors后才有能力
和信心开诊所。他们的门诊(outpatient)不属于医院,需要自己交租金租诊室,请
case manager以及medical assistants帮你做看病以外的事情。像在GI clinic需要做
胃肠镜,还需要另请麻醉医生进行sedation。需要自己购买病床/内镜,需要雇佣清洗
内镜,辅助操作内镜的护士。全然不像国内的模式:所有的门诊依附于医院,每天上门诊的医生不固定,看完门诊回inpatient接着干。
 
关于隐私:
李彦宏曾说”中国人更开放,愿用隐私换效率。“ 此话一出蜚语四起,怨声载道。实
则是这大白话在我国医疗上同等适用。没有贬低之意,医疗占GDP的5.5%(米国是17.1%,源自2015年wiki数据)上,我国医务人员能诊治如此多之病人实属不易。在米国,所有带有病人信息的纸张,要么碎纸机吃掉,要么自己保存好,否则一旦信息泄漏,吃官司指日可待。比如附带在病理切片上病人的保险/社会安全号码的纸张,以及说明病人
病史的纸张都要扔到碎纸机里。还有病人的各种影像资料也是归病人所有。我想起我们医学生在学校医院轮转,拍下病人病历然后抄三份交见习作业是习以为常。病人的身份证/手机/住址实际上是毫无保护的。我们在学校里也没有这个意识去主动保护病人的隐私。

在米国做结肠镜,什么时候扒下病人的裤子都有讲究。护士会等麻醉医师将propofol推入并等待麻醉医师确认病人sedation后才会扒裤子。因为在病人清醒的时候扒下裤子,病人下意识觉得十分尴尬,本能把裤子拉上。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尊重病人的观念点。不过这点对比我国没有任何可比性,因为我们的结肠镜检查,基本都是病人全程清醒的时候做的。
 
关于面试:
围观了好几位一同实习的小伙伴的mock interview以及听Dr. He的讲解。我深感在美国当医生,绝不只是你的成绩足够好就会有医院青睐你,还要你的personality足够令人
喜欢。如果医生给予你面试,那么一些硬性条件比如毕业年限,step1/2分数都是够上
面试官的法眼。剩下决定你到底进不进的了这个program和你面试的时候与面试官交谈
的情况极为有关。
 
面试官可能是PD,或者是Attending,他们也不想像审犯人一般一问一答,他们希望的
是你是个好相处的人,你是trianable。这就足够了。话虽如此,对于口才不好的CMG们实为很大的鸿沟。相比南美IMG的伶牙俐齿,能言善辩,我们分比人家高却并不见得有
优势。我所受的教育并不主张个性,并不主张有自己的思辨能力。然而这都是PD想要的东西。
 
关于语言:
不出国门真的不知道自己英语是有多烂。英语烂就算了,碰上全程说spanish的,我只
好一脸懵逼。然而我实习的clinic的中国麻醉医师会五种语言,能用西语问病史。所以认知自己有多渺小,也不枉此行。

最后再次感谢lisa和Dr. He、Dr. Jing、Dr. Chen在这一月里的帮助。也希望这篇吐槽文能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8/12/2018 于美国
美國病理会诊中心http://ampatholog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一个超大龄毕业生在纽约病理实习随感

我的情况是:毕业时间超长,分数低,无临床经验,去年有一个面试失败,自己和家人都 觉得再申请也无望了,很迷茫。我很闭塞,很少上网,不知老刀医生的病理实习班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今年刚Match上内科的朋友。他问我你知道老刀吗?他帮
助很多大龄低分的毕业生Match上了病理或内科。他在纽约有病理和内科的培训班,在
麦地上有很多相关信息,你可以去查查与他联系,肯定对你有帮助。就这样,我报着试试看的心理与老刀和Lisa 取得了联系,参加了病理培训。

令我想不到的是通过短短两周的病理强化训练和面试辅导,使我对病理和面试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

先就病理实习来讲讲。在病理Lab, 有专人带你熟悉和练习从切大体标本到包埋组织,
切片,染色的全过程。老刀医生亲自教冰冻切片。你也有机会学FISH 和其它cytology 的东西。病理Lab的见习让我深切感受到它与patient care密切相关。此外,更重要也
是让我感受更深的是病理医生的工作体验。老刀亲自带我们读片儿,给诊断和出报告。虽然我感觉很紧张很有压力,但在这过程中我学到和体会到的东西最多。我也最喜欢这项培训。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我深深体会到美国病理医生是直接和patient care 相
关的,病理是patient care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我更加喜爱病理这个职业。

关于面试辅导,我的收获更大。虽然我去年有一个面试,但因没认真准备,自己也不知怎样准备,对一些常见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结果痛失良机。在这次培训中,老刀医生针对我的情况给予了极其详细的分析和讲解,花了大量的时间解答我提出的问题,帮我排除心理障碍,指点我如何回答每一个具体的面试问题,用真实的故事来激励我的信心。使我从刚去时的不知头脑到培训结业时信心满满,领悟了面试问题的实质,知道如何去应对。使我看到了希望和曙光,坚定了信念。准备用百倍的精神来迎接及将到来的病理申请和面试。

最后,衷心感谢老刀医生对我的打造和激励。真心希望有更多的还在迷茫的同学能得到您的指点,看到光明!!!也谢谢Lisa的热情帮助和鼓舞!!!

8/8/2018 于纽约 美國病理会诊中心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U
USMedEdu
两位二宝妈结束了两周的强化培训:读片、不同sign-out软件熟悉掌握、外科和细胞病理标本处理、切片染色、冰冻切片等实验室技术、两次模拟面试及辅导。她俩的话”
being overwhelmed but great harvesting and encouraging”。一位还是来自伊朗的毕业十多年的妇产科医生——我这十二年来的第一个外籍实习医生。真希望看到她们成功、届时我会痛饮她俩赠送我的美酒,一醉方休!
U
USMedEdu


两位二宝妈结束了两周的强化培训:读片、不同sign-out软件熟悉掌握、外科和细胞病理标本处理、切片染色、冰冻切片等实验室技术、两次模拟面试及辅导。她俩的话”
being overwhelmed but great harvesting and encouraging”。一位还是来自伊朗的毕业十多年的妇产科医生——我这十二年来的第一个外籍实习医生。真希望看到她们成功、届时我会痛饮她俩赠送我的美酒,一醉方休!
U
USMedEdu

医网情深:纽约内科病理实习小结——在美国行医之路(28)

Amanda

时光飞逝,上周我结束了在何医生精心指导下的内科与病理紧密结合的实习,有诸多不舍,诸多感慨!很多了解我的同学知道我去实习,也非常关心,我可能来不及一一解答,所以写一篇总结给关心的同学看看。

实习是一件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多年的experimental pathologist,平时在工作中也和很多clinical pathologist讨论病理,包括看图片,但是缺乏的
first-hand clinical experience, 而实习能够让我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实践中来检验了自己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更重要的事,实习的安排很系统,科学,人性化。

1. Entering and exiting Interview
实习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是周五,我们一起mock interview,这个entering
interivew很妙,既是对我们现有知识的测试,又加强了老师同学之间相互了解,何老
师选了这个切入点,对每个同学加以点评,在以后的实习中因材施教。Exiting
interview也让同学了解自己通过实习后还有的不足,以后加以改进。Lisa很贴心的给
每个同学录了像,发给大家看,我后来还专门请同学提了意见和建议。

2. GI专科的内镜实习
第二天是周六,内镜的实习计划是每周2,4 和6. 所以我去GI内科医生实习endoscopy
和colonoscopy。实习之前,上一期的同学转给我一个小型的图书馆,都是何老师选出
来的和实习相关的组织学,病理学,内窥镜/病理结合以及时事报道等。这些书籍很重
要,帮助非常大,我在去GI实习之前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王同学高度推荐的GI pathology/scopy/clinical结合的书,非常棒,把临床表现,镜下表现和病理紧密结合起来,所
以看内镜的时候能快速理解医生的操作和疾病的认知,强力推荐每个同学去实习之前先读这本书。在内镜室的实习期间,我接触学习到了将近40个病例,每天从早上7:30开
始到下午2,3点钟,不仅了解了医患之间的互动模式,学习了医德,还第一手学习了很多疾病的 EGD 和 colonoscopy 内镜下表现,强化了常见病的筛选,监控的guidelines,最重要的是有机会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结合病人的病史查体来理解内镜的使用指征,深刻感到这与之前看书相比,更加生动,印象深刻,事半功倍。

实习中学到GI outpatient clinic 常见的病种,接触到的疾病表现包括 esophagitis, gastritis (including medication-induced/chemical), sliding hiatal hernia,
gastric erosion, ulcers,hemorrhage,esophageal ring, colon polyps,
diverticulitis,diverticulosis 等。Dr. Jing是一位非常dedicate的医生,他高超
的操作让我印象深刻,其中一例比较大的息肉,用loop反复活检,直到完全清除,整个过程结束,the patient was appropriately and well taken care of,让人感受到一个GI专科医生的医术和医德。这次有机会观摩很多疾病在内镜下的诊断,实习后再回头去找临床资料和看书,收益非浅!见习的同时我还学习真实临床情境下麻醉医生与病人的互动,Dr. Chen是一位非常耐心的老师,事无巨细,有问必答,还让我们参与到内镜室病人操作前后的临床准备中, 帮助、协助工作,整个过程下来感觉无形中锻炼了临
床技能。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实习遇到了一个牙齿松动的病人,他采取一系列专业的操作中需要防止牙齿脱落保护病人气道的操作;还有一个aortic dissection病人,他讲
解了内镜操作的麻醉,procedure以及监控护理的注 意事项。印象非常深刻。我还跟他以及Dr Jing学到了如何在操作前评估病人的风险、操作中如何检测和急救,以及如何在操作前后充分告知病人和对病人及家属进行一系列的 consultation。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门诊非常忙,根本没有时间吃中午饭。非常悲惨的是,我到纽约身上没带现金,只有一张debit,一张credit card,这些在我生活的郊区5,6年都没出过问题,到了纽约就有问题了,附近的餐馆居然只收现金,只收现金啊~~一分钱憋倒英雄汉啊~~所以,我到达的第二天没钱买早饭,站了4,5个小时后,几乎晕倒,幸好Dr. Chen给我一块糖,非常感谢。这个经历我和我老公讲了之后,他趁机批评我说,我平时跟他出门,连钱包都不带呢,教训啊~~其实他不知道,我平时跟他出门,连脑子都不带的,无忧无虑,没心没肺,Lol。

2. 临床病理实验室实习
了解了GI医生的取材后,我们在病理实验室学习了之后的一系列病理操作,grossing, embedding, sectioning, staining。我以前的背景作为experimental pathologist,
做过很多的tissue collecting,embedding,sectioning和staining,但这次实习让我connect dots在grossing,因为我上一个实习时血液病理,只见过淋巴瘤的grossing, 这次不仅看了GI, 还有皮肤,OB/GYN samples. 我以前有过妇产科实习,了解Pap
smear和 POC样品的收集,在这里,我了解了样品processing , 简直是完美的无缝对接!实验室的两位managers, Milton and Crystal,非常专业,人也超级好,详细讲解了grossing的guidelines,安排我们不仅观看了几百例,还亲手做了几十例这些样品的
grossing。实验室的另外一位以前是NYU的老师,还给我讲解了以前她做过的其他组织
的grossing, 比如大的肿瘤,视网膜等。我们还学习了其他的embedding, sectioning, staining,coverslipping. 我还为实验室切了一盒control 样品,非常有成就感。另外一件有成就感的事就是,我和其他的lab members在收到样品后,grossing之前一起
label了几百个样品,cassettes和slides,每个人都一丝不苟,不仅是team work的完
美配合,还让我了解了成品slides的labeling,不同样品的常规染色,特殊染色,免疫染色,这些对病理学家都非常重要的内容。

实验室的另一部分是cytology,老师也非常好,不仅教我处理Pap smear,urine
sediment samples,还让我用自己的尿液做了urine sediment的操作,染色,然后在镜下观察。我还学习脱落细胞的Fish staining的操作和microscopy和结果分析的
software,非常棒的经历。

Last but not least,何老师亲自带教的frozen section,何老师不仅准备幻灯片讲解frozen的起源,历史,应用/禁用,还给我们看了他以前工作中的数以百计的frozen的
cases,让我们理论学习,接着教我们从冰冻,包埋,切,染到完成的20分钟protocol
,最后给我们样品让我们练习到确信自己能熟练完成为止。

3. Case sign-out
这一部分何老师亲自带教,以前的同学写的最多的就是这一部分,何老师指导sign out cases,我引用一下以前的同学写的,非常准确: “何老师讲解了病理工作以及平时学习要注意的精华要点,用实例说明了medical knowledge 在病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我初步了解了GI pathology 的诊断语言规范,除此以外根据病人病史提供的重要信息,
要注意着重描述有价值的表现,尤其是阴性表现。”辅导时涉及到的疾病包括且不仅限于,Brunner’s gland hyperplasia vs adenoma, duodenitis, Fundic gland polyp
,RG/CCG, CG, CAG,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H pylori positive gastritis,
GERD, Barrett's, chemical esophatitis, dysplasia/high grade, TA, HP,
inflammatory polyp, colitis等等,印象深刻的病理也有很多,这些肯定能让我在以
后的面试中侃侃而谈,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就不做share,提醒大家自己实习中
多留心这些病例。实习过程中还有软件应用,病理描述等,何老师都会详细讲解,并且让我们实习操作。

4. 面试辅导
同学应该抓住一切机会,问何老师面试,申请的一系列问题,都会有详细专业的解答,非常有帮助。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处理。此处涉及个人信息,也无法share太多。

5. 何老师其人
写这一段,非常忐忑,因为我和何老师只是在这次实习第一次认识,了解不多,但是印象非常深刻。首先,何老师是一个非常dedicate医生,是一个非常passionate
educator,有非常delightful,charming, positive personality。我心目中最完美
的医生(或者人)应该是:个性好,能和人相处良好;正直;有追求和梦想,何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医生。我体会最深的是正直这个特性。以前我了解的正直就是诚实的对待每个人。比如,我以前也接触过声称自己带教的学生match率高的医生,近距离接触后知
道他/她选的都是250/250,毕业5年内、有美国实习、有文章、有绿卡等等的来“帮助
”的。嗯~~在来这里之前,我想,这里的学生肯定也是选过的,高分,低龄,背景好,有绿卡,文章等等。但是到了之后,我了解到的同学,的确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龄,低分,CS failure,实实在在,没有夸张。我曾经问过他,为啥不选些条件好的帮,提高成功率。他说,他是按照申请的先后顺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最求自己的梦想。这段话,我学到的,“Integrity, not only about honesty. A deeper level of integrity entails providing the fullest and appropriate
care to everyone, as we all claim we do, regardless of our feelings.”

最后,我把这段话献给何老师:Ordinary teacher educate their student to
succeed. Great teacher teach their students to convert their failures into
success。Thank you, Dr. He!

最后的最后,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在非常学术型的medical writing之余,也是段子
手,尤其写了这么长一大段后,不写个段子,感觉结不了尾~~和我一起实习的一位外籍同学是我通过一位共同朋友介绍到何老师那里的,结果发现,我们是一天生的,异父异母异卵双胞胎啊~~我们的确也developed sisterhood。临别的时候我们先是分别买礼物,然后大家私下互相show一下,我present自己的礼物是,说,“I really want to
get Dr. He something nice. Something that even he doesn't or can't enjoy
himself, it could be a potentially nice gift from him to someone else. I don't want it be something useless or that can't be recycled, such as a ink pen holder.”然后我的这位朋友拿出了她的gift,真的是个INK PEN HOLDER, 上面还有最神圣的宗教装饰~~sibling roasting/rivaling~~ 后来她决定chip in我的gift~~
sisterhood, peace and period。

8/19/2018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ser[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刀评:
这是我带教过的非常优秀、素质和条件非常棒的学员。对许多事物、专业、面试、社交等领悟非常快和深刻。语言交流能力也很强。我带教其实不用太费力气。我也希望多有这样的学员,提高我的辅导“成功率”啊!哈哈。
她写的很实在、诚恳。也感动了我。我经常感叹:我与这些同学接触仅2~4周,他/她
们对我的认识和理解,居然大大超过我那些“同学”、“校友”!
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其实,我很感谢各位在困难和迷茫的时候想到找我,这是对我的最大的信任,我非常感激你们的信任,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呢?!如果我的一点点失败和挫折换来的经验教训和知识能让各位实习医生避免重蹈覆辙、能顺利进入住院医生大门和毕业,我就非常满足了。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过五关斩六将的成功经验固然可取和珍贵,但如何防止走麦城却更难!前者许多人在传授,而且可以拷贝模仿;而后者,谁愿意说呢?而它恰恰是最致命的,绝对应该避免的。而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需要因人而异找到合适的方式取得成功。而不是那种万金油式的“辅导”!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U
USMedEdu

医网情深:深深感动于来自会诊家属的支持——在美国行医之路(29)

力刀

刀注:这是我曾经接受过的一个国内患者病理会诊病例,患者曾在当地医院、北京和省城医院多次会诊、治疗。但是由于诊断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随诊复查等一系列问题,最后还是去世了。在患者临终前,家属也一再与我交流,多次电话长谈。患者家属非常理解和深明大义,尊重我给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妥善处理了后事。而且,患者家属给我来信联系,表示要捐赠给我,所剩余的会诊病理材料做科研和教学之用。有这样好的患者家属,如此信任我,让我非常感动,回信如下……

小H:
完全可以理解你的感受!也深深地被你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及义举所感动!

我裁剪了截屏,写下这个微博短文,表示对你和家人的感谢和敬意,也希望科普和对大众的启蒙教育。

我完全遵守HIPAA对于患者的隐私保护——这是美国医生都会严格遵守执行的。相信你
能理解和支持。

我这几年做国内远程会诊,你这样的案例看到太多!所以我经常发文批评国内病理诊断报告的不规范和不标准,由此导致的临床治疗不当或效果不佳。这在美中肿瘤生存比较的学术论文已有定论。

我在美国工作,也仅仅是一个私立单干、没有任何名校和教授头衔,所谓人微言轻,而且即使如此,也常常遭到国内同行的个人攻击。我现在组织了一个国内基层病理医生辅导群,达五百人,包括我请来的20个美国病理医生给国内基层病理医生辅导。以希望提供基础医生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提高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和给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因为,在国外,病理医生被称为“Doctor’s Doctor”!可见其责任重大!

没有精确的病理诊断,任何临床治疗必然是盲目的、甚至有害大于疗效的!西方医圣名言:“First do no harm”,就是强调治疗不能加重患者损伤!否则,失去了“治疗”的意义,也就背离了“救死扶伤”医生的天职。

我会把你赠送的礼物作为教学材料,用于辅导实习病理医生、病理住院医生和国内基层病理医生。希望他们通过这样的案例提高自己的诊断鉴别诊断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做到名副其实的“Doctor’s doctor”!

再次深深地感谢你的支持!

8/22/2018 于美国纽约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ogy.com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最近很多人私下咨询有关来纽约见实习相关安排,有意者可以填表申请,Lisa会按接收时间顺序优先安排。注意:每年5~8月份的时间因临近申请面试开始季节故申请人最多,会过受青睐,如果你预计实习时间在此期间,最好提前6个月以上联系Lisa(电子邮件:us.fellowshiptraining.aol.com, 微信号:weiboLisa8464)
PS:国内学员,如果还没有签证,我们可提供实习所需的签证支持材料,也请预留出至少6个月以上时间。
U
USMedEdu

周末,美国华人病理医生协会(CAPA)在法拉盛召开年会。见到学姐学长、学弟学妹、好友同事、还有去年和今年带教的8位实习医生。会上,有机会给实习医生讲解一些问
题。他们有的也主动与一些病理医生、PD联系接触。大家会上认真学习,会后欢聚一堂。学妹知道我喜欢书,不远万里背来一本中英对照病理教材。涂鸦一阙:

打油沁园春 . CAPA纽约法拉盛聚会

纽约繁忙
法拉盛地
暑夏时光
恰卡帕会议
人来人往
爷们帅哥
倩女娇娘
学霸口才
技惊四座
博得掌声震会堂
赞组委
各兢兢业业
组织有方

会议圆满辉煌
引各路成员意彷徨
惜时光如梭
转瞬即逝
未及详尽
倾诉衷肠
一众学人,会场上下
尽展风流与倜傥
银灯闪
有倩影艳照
华丽霓裳

8/26/2018 纽约 法拉盛
U
USMedEdu

医网情深:纽约病理内科实习小结——在美国行医之路(19)

David YX

(刀注:每一个实习学员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劣势,所以,我一直以为,真正的带教,应该是因人施教,除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是基本的,发掘学员的个体能动性、各种的独特经历和背景优势,使之补短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真正的带教和对学员的负责!这确实很累,但看到实习学员们由刚来时的朦朦胧胧茫然无知、不知所措到离开时的信心满满,意气风发,最终的成功,也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成就感……
感谢你们,我的实习学员们——感谢你们对我,一个没有任何名校医生、教授头衔的普普通通私立单干户病理医生的信任!)

首先要感谢何医生,荆医生的精心带教以及Lisa的良好安排,感慨诸多。

作为多年的在美研究人员的我来说,很多病理的技术基本已经掌握,日常应用于各种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经过Lisa的精心安排,每周我有3天病理和3天内科的实习计划。回顾整个实习过程,病理内科结合安排是一件对一个离开临床多年的我来说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实习收获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熟悉了从胃肠内科医生的内镜活检取材到病理实验室样品处理、染色制片、最后读片等等整个流程操作。临床第一手内镜见习和病理实验室实习包括一系列后期病理操作,grossing, embedding, sectioning, staining,以及印象深刻的临床实例让我受益
非浅。 

二是病理 Case Sign-Out由于这一部分对于大多数学员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何
医生会亲自带教。实习过程中还有四种签发病理、细胞病理和FISH报告不同软件的应用,病理报告诊断和镜下描述等,何医生都会详细讲解,并且让我们具体实习操作。学员能够初步了解病理医生日常工作以及平时学习要注意的精华要点,病理诊断语言规范,除此以外根据内镜医生的描述结合病人病史提供的重要信息,要注意着重描述有价值的表现,即使是阴性表现。详细的辅导涉及各种疾病包括很多印象深刻的病理机制, 这
样的hands-on clinical experience 检验了自己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把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和显微镜下病理诊断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加深了对病理专业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对这个专业的选择。不同类型的病理
program各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进行病理住院医的培训、Fellowship的类别和选择、
毕业后的去向、有哪些执业方式和各有哪些利弊、病理医生在整个医疗系统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何医生都会做充分详细甚至是反复的讲述和解答。

四是通过Mock Interview的练习以及何医生的评估, 熟悉了面试的套路及对常见问题
回答和比较棘手的问题的应对。

时光飞逝,结束了实习,回到日常研究工作,但是在纽约的每天每日临床生活仍然让我记忆犹新,希望尽早match上,去开始人生的新篇章。

最后,仍然要再次感谢何医生多年来为中国医学生进入美国住院医生行列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希望能够有机会像何医生一样为中国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9/6/2018 于加州
美国医学教育博客 http://www..com/pc/index.php?id=USMedEdu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自嘲
天高云淡好风光,老少咸宜网球场。
采得园里鲜菜果,凉啤卤面一扫光。
莫道匹夫无大志,陶潜绕是馋得慌。
天生我才无大用,老农一曲诉衷肠!
U
USMedEdu


医网情深:我的纽约实习总结——在美国行医之路(20)

WFZ

(刀评:正如这位同学的感触,来实习其实更多的是充分认识自我、认识病理或内科、认识自己与所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美国住院医生的关系。而对于大龄毕业多年、低分、有过失败经历的同学,重拾信心、从以往的生活经历和申请失败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是比学习一点病理或内科临床皮毛知识要重要的多!希望所有实习医生能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作为一个老毕业生,这一趟收获满满,不仅接受了何老师的指导,也结识了好几个一起努力的同学,称得上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希望今年大家在申请过程中都能自信的展现自己在何老师和荆医生这里接触的消化道方面的内科及病理实习经历,这种经历既丰富而又有代表性。在Newpath病理实验室看到了一些胃肠及
皮肤病理及其他病理标本处理制备的全过程,同时在何老师的指导下,熟悉了冰冻切片的制备方法并了解了冰冻切片的临床适用情况。

病理实习:
每周有两天同何老师到长岛的诊所,这期间观察并在何老师指导下动手学习了病理sign-out 的步骤、熟悉了对镜下所见病理内容的规范、准确的镜下描述语言,在显微镜下
看到了整个消化道从上到下的各种常见病理变化,包括Barrett’s esophagus,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chronic active gastritis (with positive H. pylori), reactive (chemical) gastropathy, gastric fundic gland & hyperplastic
polyp, duodenoal polyp, colonic hyperplastic polyp, and tubular adenoma等等
。对照书本上所学,这些典型的病理变化就变得很容易记忆。这期间,何老师还给我们演示了怎样用手机直接从显微镜的目镜拍摄照片,掌握了这个“技能”,记笔记,与同学们互通知识上的有无都变得方便了许多。

在去诊所的路上,何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学习病理的非常有用的参考书籍及网站。更向我们详细地解释了病理医生各种的不同执业方式以及与各专科医生合作的关系,这让我对病理医生的工作,生活的状态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内科的实习:
荆医生的诊所安排的井然有序,非常有效率,所有的员工都非常友善,诊所在周中的一部分时间是门诊时间,另外的时间进行对病人的内镜检查。门诊时间,我们观察到了对社区内常见的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的问诊过程,详细的印证了书本中的知识,也真切地看到了社区的专科医生在预防,治疗诸如 H.Pylori (+) gastritis等常见消化道疾病
的巨大作用。荆医生说话不多,但每一句可以说都问到点子上,另外他记忆力相当惊人,曾经遇到过某一个几年前到诊所里来看病的病人,荆医生问到病人是不是还从事她原来的职业,病人非常惊讶医生记得这样清楚,考虑到病人的流量相当可观,我们在一旁也叹为观止。对于一些消化系统的最新进展,比如HCV的治疗,我和一起见习的W同学在休息室可以及时地讨论或从电脑上查阅文献,可以说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在内镜检查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参与到对病人术前的准备及术后恢复的监测中,C医生
和诊室里的护士们对我们都是有问必答。学习了病人在术中应持的体位以及各vital
signs的指标,我们还动手练习了对病人静脉通路的准备和建立。荆医生的技术高超,
在他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得以观察到内镜下各段消化道的形态,并见到了胃食道返流,活动性胃炎(chronic active gastritis),结肠的息肉(colonic polyp)、结肠憩室(
diverticulosis)、等等,也观察了消化道活检的位置并与显微镜下的病理标本联系起来,知识也就比较成体系。

在NewPath实验室,Lab manager和各位技术员们对我们都非常热情,详细介绍了标本的处理流程,我还得以亲手操作,如 grossing了一些较常见的皮肤病理标本。并在实验
室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备了一些细胞学标本。实验室的谭老师耐心地为我们解释了FISH assay的protocol,并逐一演示了步骤。非常感谢Crystal及Milton仔细的安排,让我
们的学习紧凑又有趣。

知识以外的训练:
病理学的知识浩如烟海,绝不是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登堂入室的。正像何老师提到的,此行的目的,学习病理知识固然重要,同样重要的(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如何在申请及面试的过程中坦然而自信的表现自己,令别人信服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开始病理住院医的学习生活。 

还要特别地提一下这一个月中刚来时以及结业时的模拟面试。于我来说,去年曾有过一次不成功的申请经历,没有得到面试的机会,刚来的时的模拟面试,虽然自己也是认真准备过的,回过头来还是可以发现回答中很多盲目的,考虑不周的地方,信心上的不足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一个老毕业生,来美国后科研上多少有些坎坷的经历让自己在未来事业的发展上感到有些迷失,而去年仓促申请后,失败的经历更是雪上加霜。岁月蹉跎,眼看人到中年而看起来还是一事无成多少让人觉得焦虑。而在何老师这里的一个月,真的是一段重拾信心的过程。

每次去长岛诊所的路上,何老师会用他以往的人生经历及他带教过的学生的经历来启发和激励我们。每每听到过往同学们百折不回的努力奋斗的故事,我内心是感到非常惭愧的,比起他们来,我的意志力真的显得有些薄弱。当然,光有信心还是远远不够的,何老师反复强调要知己知彼、才能在面试中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病理,为什么是病理?这是面试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真的喜欢病理吗?确实,要想在面试中说服别人,首先要说服自己。一个月的时间里,何老师事无巨细的回答了我和其他同学们的很多关于病理这个学科以及病理医生的工作及生活的问题,已及怎样在面试的过程中回答那些棘手的问题,我们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自信心的提升,可以说都有何老师的心血在背后。我记得在进行 frozen section 操作的训练时,何老师为我们每一次成功的切片操作在背后欢呼,每一次功亏一篑的小失误而叹息。 我是一个不很善于表达的人,但那时
的心里是很温暖的。

结业时的模拟面试上,我对申请的信心比来时增加了许多,也能明显地感到自己的进步。感谢何老师的指导,以及Lisa的精心安排。也衷心地希望更多像我们一样还在这条道路上艰苦努力的同学们能得到何老师的帮助。

7/16/2018 于纽约
美国医学教育博客 http://www..com/pc/index.php?id=USMedEdu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g
gtt

祝何老师教师节快乐、桃李满天下!
U
USMedEdu

BBC译文:病理学家缺乏“延迟癌症诊断”

2018年9月16日https://www.bbc.com/news/amp/health-45497014?__twitter_impression=true&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英国广播公司(BBC)看到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病理学人员严重短缺,患者面临诊断延
误。

英国皇家病理学学院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3%的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组织病理学部门有足够的员工。

组织病理学家是诊断和研究癌症等疾病的医生和科学家。

卫生官员说,现有数百名病理学家在NHS工作。

桑德拉·拉特克里夫(Sandra Ratcliffe)因为人员配备问题等了一个月才拿到测试结果去年,来自南艾尔郡的桑德拉·拉特克里夫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

她做了一个切除肿瘤的手术,但两次预约都被取消了,她不得不等了一个月的测试结果,以确定她的癌症有多严重,是否已经扩散,以及她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医院告诉她,延误是因为病理科人员短缺。

她告诉5 Live的调查:“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一个月。“每天我都睡不着,吃不
下。直到我得到结果,我才能够继续我的治疗。很难解释这种感觉有多糟糕。桑德拉接受过放疗和化疗,现在她被告知癌已消失。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 Ayrshire)和阿兰(Arran)的一位发言人对该项目表示,该
公司采取了多项质量措施,包括周转时间,并为未能达到这些标准而道歉。

该公司表示,在招募病理学顾问方面遇到了困难。

英国皇家病理学院的新报告称,近年来,对病理学服务的需求大幅增长,但员工数量却没有以同样的速度增长。该公司在2017年对全英国的组织病理学部门进行了劳动力调查。在158个部门中,103个答复。只有3%的人说他们有足够的员工来满足目前的临床需求。45%的部门不得不外包工作,而一半的部门不得不使用locums。

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空缺“国家紧急状态”
10个图表显示了NHS为何陷入困境“对于病人和我们的医疗服务来说,组织病理学部门
人员短缺的成本都很高。

“对患者来说,这意味着在诊断和治疗上令人担忧的延误,”英国皇家病理学学院(
Royal College of Pathologists)院长乔•马丁(Jo Martin)教授说。

“我们估计临时代理成本和外包工作是每年£27百万在英国健康服务,而这些钱可以更好地投资于员工和新的诊断设备”她补充道。该报告称,由于新的NHS筛查计划,组织
病理学家正面临日益增加的工作量带来的巨大压力。该公司还警告称,即将到来的退休危机——有四分之一的员工年龄在55岁或以上。

马丁教授表示:“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临床服务可能面临危险。如果我们要确保早
期诊断和改善患者的预后,确保病理服务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该学院呼吁提供更多的培训名额,改善信息技术系统,并进一步投资病理服务。组织病理学家是医生和科学家,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诊断和研究疾病,以解释细胞和组织样本,例如乳房肿块或因怀疑癌症而切除的肠标本。他们观察在诊所或手术中从病人身上取出的组织和细胞。他们使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来评估是否存在某种疾病,以及需要采取什么行动。

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的一位发言人说:“与2010年相比,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又增
加了数百名病理学家,在过去一年里,医院减少了5亿多英镑的临时机构工作人员开支
。”

“我们正在听取工作人员的意见,鼓励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并将本土医生的医疗培训名额增加了25%,以确保NHS拥有未来所需的劳动力。”一名威尔士政府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在招募病理学家方面面临挑战,但正在制定解决这一问题的计划。苏格兰政府表示,在过去三年里,他们增加了病理学专业的培训名额,并正在考虑在2019年增加病理学培训生。

9月16日英国夏令时11点,BBC广播5台现场调查5台。
U
USMedEdu


医网情深:结肠息肉样动静脉畸形并管绒毛状腺瘤——美中基层病理医生交流(1)

结肠息肉样动静脉畸形并管绒毛状腺瘤一例(Colonic, Polypoid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with Tubulovillous Adenoma)
   
Ying Wang, MD, PhD                                           
 
病例:60岁,男性,结肠镜检查,在近段乙状结肠偶然发现一个1.8X1.6X1.0厘米大小
的长蒂状息肉,息肉周围粘膜充血明显。切除后镜下所见如图:

圖1. a,b. 粘膜層和粘膜下層均可見交錯分布,形態各異,口徑大小不一血管。靜脈
血管(黑五角星): 血管壁薄,管腔大而不規則。動脈血管(黑箭頭): 血管壁厚,管腔規則。c. 部分腺體呈絨毛狀,高柱狀細胞排列密集,核深染,杯狀細胞減少或消失,可
見大量小靜脈竇。
 
以下討論摘譯自此文: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Asymptomatic, Colonic, Polypoid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Two Case Reports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結腸動靜脈畸形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动脉和静脉直接连接而没有中间毛细血管网形成的病变。从组织发生学角度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退行性的病变,是由穿透大肠肌层的粘膜下静脉的慢行间歇性低度阻塞引起的。

内镜下形态通常为带有不规则边界的鲜红色扁平区域,孤立病变。息肉样的动静脉畸形在结肠中极为罕见。

 图片来源于https://www.mayoclinic.org
左图为正常血管发育:动脉(红),静脉(蓝),毛细血管网形成与二者之间。右图为动静脉畸形发育,毛细血管网消失,动静脉直接相连。
 
胃肠道AVM根据血管造影特征,位置,患者年龄和家族史,分为三类:

1型. 多为右侧结肠的孤立性局限性病变,通常发生在55岁以上的患者中。

2型. 通常发生在小肠中,并且更大,更罕见,可能是先天性的,并且通常见于55岁以
下的患者。

3型. 多呈点状血管瘤,引起胃肠道出血并在患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
中发生。
 
肠镜下形态:
息肉型:

 
图片来源于文章“Endoscopic Resection of Asymptomatic, Colonic, Polypoid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Two Case Reports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扁平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鉴别诊断:
血管扩张(vascular ectasia),血管发育不良(angiodysplasia):老年病人多见, 盲肠和升结肠为多发部位。内镜下形态与扁平型AVM相似,但通常较小。组织学上区别明显,此类病变为管壁薄而曲折,缺乏内部弹力纤维层的静脉形成。

结肠AVM发生的危险因素:
1. 遗传性Osler-Weber-Rendu syndrome;
2. 服用抗凝药物(尤其抗血小板药物);
3. 出血性疾病,如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deficiency;
4. 长期便秘;
5. 慢性肾衰透析病人;
6. Heyde syndrome(患者消化道出血由于主动脉狭窄和获得性von Willebrand factor disease (2A deficiency)所致血管形成异常。

此病例由何刚医生提供,实习医生王莹编写,9/17/2018 于美国纽约
美国医学教育博客 http://www..com/pc/index.php?id=USMedEdu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U
USMedEdu

一大早,两位CMG来信告知得到面试的喜讯。向她们表示祝贺并鼓励好好准备即将到来
的真枪实战。随手涂鸦一阙以述怀:

无题
耳顺之年意若何?伏枥老骥战蹄磨。
春来秋去一甲子,静听园里捷报多!

贴在CAPA(美国华人病理医生协会)微信群,就见这个青龙摆尾了——
呵呵,看来你是“敌”喽?那就陪你玩一把:

闲来利斧柴刀磨,斩妖屠龙梦几多?
采菊劈柴东篱下,笑看蚍蜉口水多!
U
USMedEdu

2018-19美国住院医生申请/面试季节开始了。前天已经有两位CMG同学来信告知得到面
试通知,今天又一位国内来的病理实习医生得到面试通知啦!为他/她们及早得到面试
通知喜讯高兴和骄傲!相信会有更多喜讯陆续传来。[玫瑰][爱心][胜利]希望到我干不动退休时能培训出一个“老刀连”……[拳头][怄火]

天命之年意若何?济世悬壶坎坷多。
愿把一身傲筋骨,淬火锻得钉几颗!

耳顺鬓霜又如何?伏枥老骥战蹄磨。
春去秋来一甲子,静听园里捷报多!
U
USMedEdu

再三再四再五!今天一天里就收到三位同学的面试通知喜讯,其中一位居然同时收到三个单位的!申请和面试季节刚刚开始就5位同学7个单位给予面试通知!来年丰收的好兆头!还有什么能比听到这样的消息更令人欣慰和高兴的呢!?相信陆续会有更多好消息传来……!
也感谢老刀的几位朋友同行给予我和实习医生的支持和指导!感谢30多位内科、病理、儿科、精神科和麻醉同行给予的老刀会辅导!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真没想到今年病理居然这么早就开始发面试通知了,史无前例啊!
也要感谢Lisa在幕后做了大量的具体细致繁琐但极为重要的工作,使得这些同学的实习得以顺利完成,让我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喜讯再六,10个面试!
G
GY12345


【 在 USMedEdu (US_CMG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送走第16个我亲自带教辅导的中国老医学毕业生(CMG)。回家整理文件,无意中
: 翻到三月份住院医生录取张榜公布那天,一位国内毕业生,虽无直接接触,数次通过电
: 子邮件和电话交流的,来信报喜:他被录取了!做为老毕业生进入和完成美国住院医生
: /Fellowships培训,一路走来深知不易、艰辛和处处暗藏的危险、所以,打定主意亲自
: 辅导实习带出了13个毕业15-23年的老CMG其中4个进入内科、9个病理住院医生。除了三
: 个正在住院和fellowship培训,其他已毕业称为医生开始了他/她们的新生活和职业!
: 但革命尚未成功,吾当继续努力,争取看到更多的CMG包括毕业多年的也都进入美国住
: 院医生培训,壮大我们华人医生的队伍!打油涂鸦一阙自勉:
: 天命之年意若何?济世悬壶坎坷多。
: 愿把一身傲筋骨,淬火锻得钉几颗!
: ...................

请问怎样联系到您?谢谢!

U
USMedEdu

回美国途中得到一位12年里带教过的最大毕业龄的实习医生学员得到一所大学面试邀请的喜讯。在这困难的时候,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慰问和支持呢?!
感谢你,也衷心祝愿你成功!

医网情深:住院医生面试季节的欣喜——在美国行医之路(21)

力刀

今年已带教了17位国内和美国的见习/实习医生,几近前两年之和,而且随着面试季节
来临,已有多位开始收到面试通知了。

然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今年暑期开车上千迈从大西南来纽约实习的大龄二宝妈CMG
,她是我带教过、甚至12年里电话或电子邮件辅导过的毕业年限最高的一位——超过26年的毕业生!

其实,带教这些大龄、低分、有过申请或面试失败、甚至压根没有过被面试机会的 几
近“绝望或无望”的学员,不仅仅是对他/她们的挑战过程,也同样是对我的挑战!我
必须因人而异,根据她/他们的经历、个人特点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思路、设计自己特色
的PS、面试申请的策略、最能体现她/他们自身优点和特色、能够感动自己和面试官的
个人故事、扭转许多老毕业生常见的思维定势和误区——这些,作为自己也同样经历过的。教给他们常用的取胜技巧,更有自己的以血泪和失误的经历换来的经验感悟,让他们避免走弯路、碰壁、和掉入陷阱——这些是许多辅导的人不会涉及的,当然,不否认他们是很成功人士,没有过失误的经历。

在驱车去办公室路上的个把小时畅谈、交流和交心,慢慢启发这样的老毕业生,让她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提升征战的信心、教他们如何做到“知己知彼”、如何用自身的优势来面对“What’s your weak point?”这类让老毕业生常常困惑和发怵的面试问题。而且反复演练,模拟面试考验,使得实习学员增强信心,成熟起来。这位最年长实习医生从刚来时面试无法完成,自己都失望地伤心流泪,进步到信心满满,结业时面试完全与来时换了一个人!

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干了一辈子的小学特级教师,她不象父亲是大学教授、文章作品大红大紫过,然而,我总觉得,她作为一个小学启蒙老师,对于许许多多成人后各种成功的毕业生而言,在他们人生最初阶段的辅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们的成功就是她的教育的成功!

每每看到学员们来时和结业离去时的截然不同、显著进步,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和自豪!虽然离开了学术界,没有著书立说发论文当教授到处演讲的机会,但是,每一个辅导学员的成功都是我人生旅途暮年中最好的、成功的作品。能够帮助使得一位自己都觉得已无望的CMG成功进入住院医师并完成培训成为一个合格的美国临床医生,这比写和
发表几篇、十几篇一年后自己都不会再去看的“学术论文“要有价值的多!

有母亲在天之灵的护佑、启迪和鼓舞,尽余生之力,染最后之火,成就更多的实习学员,也是成就自己人生不枉此行……

耳顺之年意若何?伏枥老骥战蹄磨。
春来秋去一甲子,雨雪风霜路坎坷。
丹心依旧仍不老,热血淬得钉几颗。
夕阳余晖风景好,静听园里捷报多!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母亲……

9/23/2018 于 汴京家中
美国医学教育博客 http://www..com/pc/index.php?id=USMedEdu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周六,带教完毕今年第17个、也是最后一个病理实习医生,他今天飞回西海岸。也算结束了今年的实习带教,总算可以休息一下啦!申请住院医生面试季节刚开始,17个学员里已有9人得到至少12、13个面试邀请了。相信后面还有更多的好消息传来。一大早到
长岛里与队友打一场球,为下周的美国华人网球公开赛做热身。回家,自己地里割的韭菜、刀太调拌的馅儿、自己动手包一盘饺子,加上几片自己腌的酸辣泡菜,一大杯凉啤,彻底放松和犒劳一下自己。也替这些学员感谢许多给予老刀支持和帮助、对这些实习医生给予指导的同行朋友们!
U
USMedEdu

医网情深:纽约病理实习总结——在美国行医之路(23)

YW


上周结束了在纽约的几周病理实习,回到家中已有几日,但每每回想起实习中的点点滴滴,仍旧感慨万千。对于一个考版全程闭门造车的人来说,短短几周的实习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很庆幸八月初在休斯顿模考CS时遇到何老师的学员W,是她让我下
定决心来纽约投奔何老师。也非常感谢Lisa老师细心周到的安排,让我在8月底考完CS
后能直奔纽约实习。

每周一或周二,还有周四,何老师开车带我去长岛诊所,在来回途中和何老师的交流,是我收获受益最多的部分。何老师的个性化加启发性的辅导方式我是非常认同的。每个学员的背景不同,没有万金油式的制胜法宝,他必须在了解我们的基础上对每个学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引导我们如何从过往的经历中挖掘出有用的东西,如何扬长避短,最大化的展示自己的优点。何老师也深知对于我们这样成绩平平的老毕业生来说,重拾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没有心灵鸡汤式的大道理,他会讲很多前辈们和他自己的故事,他们的坚持和努力深深打动了我,回想自己的过往真是幸福太多,还有什么不能坚持不能克服的呢!何老师常讲,在面试过程中,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里,举手投足中自然流露出的对本专业的热情和对自己的自信(强调:不是自大!)是最有说服力的。当然也得在面试前做足功课,了解每个项目的特点,面试官背景,做到知己知彼;了解美国的面试文化,知道每个问题的背后都在考察什么,有的放矢地带出自己经历和小故事,让面试者从你的故事中看到你的独一无二你的闪光点。

到长岛诊所后,何老师会认真的带我看病理切片,在看片过程中讲解并引导我形成正确的病理诊断思维,在发报告的时候学习使用不同的软件和对各种病变如何准确全面的描述。说来非常惭愧,作为一个国内病理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对病理诊断的认识还是很片面的,年代比较久远了,只模糊的记得当时老师们强调的是显微镜下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改变和免疫组化指标的改变。何老师的带教让我认识到病理不是和临床分割的学科,一位好的病理医生应该既是一名好医生也是一名好的科学家。了解病人的病史和诊疗过程,知晓病人病变部位的大体形态和影像改变,再结合镜下的改变,也得考虑种族年龄性别地域家族史等等,按常见病和罕见病的顺序考虑自己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选择相应的免疫组化指标或特殊染色检查以确定自己的诊断。如果遇到复杂的遗传综合症病人,还得考虑建议临床医生检查其他病症多发的器官,进一步检查一些指标以监测病变发展及判断预后,还得建议相应的病人家属做基因检测等等。越是精确细致的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指导作用越大,离开了病理,一切个性化的精准医疗都是空谈。

美国病理住院医的培训是四年,比内科培训还多一年,但大多数人仍旧选择培训结束后再做一到两个专科培训,我看过一个调查报告,其多数原因还是因为单独执业的不自信。病理的重要性严谨性和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除了跟随何老师在长岛诊所学习了许多消化道的常见疾病,我还有幸和何老师一起整理了这一两年他所搜集的典型有趣的病例。在长岛诊所里和在整理教学切片的过程中,他会时不时考我一些常见的疾病,让我描述并下诊断;没见过的病例会给我详细的讲解,有时候还会结合病人的病史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几周所学的知识所见的疾病虽还谈不上病理的冰山一角,但所学到的临床病理诊断思维会让我受益终身。同时,在这期间积累的病例素材应该足以应用到面试中,让我信心满满地应对面试官们的问题。

每周除了去长岛的两天,其他时间我都在Newpath病理实验室,非常感谢闫医生和实验
室的技术员老师们。他们的热心指导帮助,让我很快熟悉了从病理标本到切片制作的全过程。收到标本后,首先要按诊所来源和保险信息给标本编号,并标记相应的标本保存格子和玻片,然后才是由技术员处理标本,脱水,石蜡包埋,切片,染色或做免疫组化。每日重复做这些是很繁琐的,特别是在标本量大的时候,需要格外的耐心和细心。对于病理医生来说,处理大体标本是必修课,在住院医的培训中,也占很大的比重。这次有机会观看学习了如何处理胃肠的各类息肉、乳房切除组织、子宫内膜、皮肤,指甲,等标本。在技术员老师的指导下我自己也亲自做了几十例标本。实验室的另外一部分是做尿液细胞学检测,技术员老师手把手的教我如何使用机器收集尿液中的细胞,并做后续的染色处理。并且还详细讲解了尿液脱离细胞FISH检测的全过程。收获多多,亲身实践操作远远强于单纯的书本学习。

在实习的第二周,何老师和Lisa老师安排我做了模拟面试并录像录音,何老师给的意见中肯见解独到,录音我已听了很多遍,温故而知新,每次都有新的启发。

在实习的最后阶段,何老师不断收到往期学员汇报面试邀请的微信,作为当时在他身边的学员,我更能切身感觉到他的喜悦激动之情。从2008年开始辅导第一位CMG,到现在
已亲自带教了四十多名学员,仅这一年就16位,电话辅导上百位CMG,参与十多个几百
人的微信群、辅导美中基层病理医生以及指导申请美国住院医生考试见习的CMG们、主
持几百人参与的网络辅导会议,等等,何老师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现在能看到越来越多的CMG成功,他当然是最开心最欣慰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这样的情怀我佩服,也终将影响我的一生!


9/27/2018 于达拉斯家中
后记:十分怀念来去长岛的路上和何老师海阔天空的畅聊,也非常感叹他的博文强识,自惭形秽啊。华夏文摘上他发表的上百篇文章,涉及生活的很多方面,有对各类社会现象的尖锐刨析,前情往事的追忆,医学知识的科普,各类生活随笔散文等等,叙述深刻亦生动,“读之觉公之精神意气犹跃跃纸上也”。还记得最后一次从长岛回来的途中,我们一起一边听一边哼唱Andy Willaims的歌曲a time for us,借用歌曲中的几句歌词激励自己,也送给和我一样正在努力中的人们:

We will endure as we pass surely through every storm
A time for us, someday there'll be
A new world, a world of shining hope for you and me

https://m12.girtu.com/post/show/5bb04ca25c475a98034736f2?code=
011UMCkz0NOaZf1zBRhz07wzkz0UMCkw&state=getu

…………
U
USMedEdu


面试季节刚刚开始,今年的17位学员里除两个没有考试完毕不够申请资格,其他15个已有过半人数得到16个面试邀请了!相信其后还会有更多喜讯传来!
Our team, Way to go![玫瑰][爱心][拳头][怄火]
U
USMedEdu

又是一个好消息!9/15人,20个面试!
看到来实习的这些大龄毕业生在申请季节刚开始就得到邀请面试的好消息,多么令人高兴!尤其是在我必须面对的困难时刻……
感谢你们对我的信任,你们的信任就是给我最大的动力和支持!
A time for us!
U
USMedEdu

至今日,今年实习医生已11/15人、21人次面试!
祝贺!

U
USMedEdu

医网情深:我的陋室书房铭——在美国行医之路(23)

力刀

2007年做完专科培训,我的第一份工作在OSU做病理医生助教,有机会在郊区买了一个2.3英亩地的大豪宅,青石和加拿大红松原木造的大别墅,有着迪斯尼公园那个圆形城堡的风格。门前,是一个几尺粗的高大松树围绕的、足球场大小的草坪,常常有一群群鹿、兔子跑过来跑过去。从厨房餐厅与后院连接的八角形玻璃花房,种着花、摆着躺椅可以观赏园内各种花鸟飞来飞去。过节,同事朋友们来参加晚会,都喜欢这别致的大豪宅,也曾在大草坪上支起帐篷招待来自美国加拿大各地的几百个参加“住院医生申请及面试辅导班/老刀会”的中国医(学)生。那时,感觉好爽、好得意哦!

然而,生活,有时就如阳光明媚时突如其来的雷电冰雹暴雨一样,摧毁你正享受的美好一切,瞬时归零,让人绝望。一场风波、一个跟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再、从人生的高峰跌入谷底,待爬起来,已是一文不名、几乎一无所有、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幸运的是,有一位生死相依的刀太陪伴,两三位肝胆相照的朋友和老同学关心,我没有走上绝路,她和他们帮我疗伤,我慢慢恢复,从新站立起来,一点点蹒跚前行……

五年后,我又有了一个小小的陋室,不及当初的豪宅的四分之一,或豪宅的一个主卧大。可是,我和刀太很满意了,三个房间,一个是小小的书房,一张工作台、两把椅子、五个书架,其中的三个还是那种放工具用的四层宽铁架——可以并列放两列书已堆得慢慢的,还有一个旧的存放病理切片的小铁柜子,基本上就转不开身了。

这里是我的小天地:桌上一台显微镜,可以看病理切片工作;一台电脑、可以进行网络和电话会议辅导讲座、可以伏案爬格子敲键盘写东西;也可以坐在那不务正业地翻看闲书、甚至看着那些多年来收藏的喜爱的书或画册发发呆、自娱自乐听一下轻音乐,伴着一杯咖啡或香茶……

生活,可以如此简简单单……

早上刚刚爬起来,一位实习学员来电话与我咨询讨论她的下一步:近10来个面试单位、其中包括常青藤名校,得有所取舍、即将到来的面试的有关问题、近来在当地实习的感受、等等。她是从西岸飞来的大龄实习生,科研背景很强,我一直认为她肯定可以进去,而且不乏好单位的。但是,她依然时常仔仔细细恭恭敬敬地来电话咨询请教、谈自己过去和现在实习的对比感受,她是一个非常腼典却十分敬业、知书达理的学生。当实习结束,她给我的感谢卡,居然是印着我曾谈过的一个寓言故事——小男孩拾起海边沙滩上的小鱼扔回海里,被问及时,说道:它在乎!对于它,有关系!我难以想象,她花了多少时间发现找到这份特殊的感谢贺卡给我!

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高兴、骄傲和自豪!坐在书房和她聊了近个把钟头才高兴地结束电话长聊,又发了一会儿呆,环顾周围乱糟糟堆积的书架想起了那著名的陋室铭 (刘
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想起老刘当年也是经历坎坷被迫三迁却写下这流传千古的励志赋,于是,也附庸风雅涂鸦一阙唱和:

“屋不在宏,够住则行。斋不求大,有书则灵。斯是陋室,为人德馨。窗外阳光照,苍松针叶青。谈笑人生事,心境已安宁。闲来无事时,读诗经。无社交烦恼耳,无攀比之俗行。工余种菜花,球场战不停。老刀云:何陋之有?”

于甲子之年之我,何陋之有?又,夫复何求?

10/18/2018 于 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美国医学教育博客 http://www..com/pc/index.php?id=USMedEdu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吃完晚饭,收到四个学员的信息:三个住院医生申请面试,一个是申请fellow的,分别给予每个同学一些具体技术的、或精神鼓励支持的辅导。他们中有国内毕业不久的、有毕业25年的、都是很好的大学面试,甚至Top10单位的邀请,一位,曾经是在回国期间通过越洋电话辅导过的学员。而他们各自又都有不同的问题或急需要补强的方面。但是,我相信,他们会成功!10个学员几乎近50人次面试邀请!

秋,是丰收的季节……
U
USMedEdu

老刀美国住院医生申请及面试培训项目介绍
– 之 ‘优秀实习、住院医生奖’
 
American Diagnostic Consultation & Servic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dical Consulting
http://m.eqxiu.com/s/Aci1f3Zm?share_level=1&from_user=5ef7c821-9b0a-4cfb-be80-db2ca5228b41&from_id=ceea2391-1628-4e0f-9374-9353cd9027a2&share_time=154051073227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自2016年起,老刀培训项目设立了“优秀实习医生奖”、“优秀住院医生奖” 和 “优秀带教医生奖”,旨在鼓励实习医生中表现突出的学员、肯定已进入住院医生/Fellow 的学员取得的成果 、感谢给予支持和帮助辅导的美国华裔医生。
 
一、优秀实习医生奖
面向:参加本年度老刀见、实习培训的学员
评奖标准:实习期间表现积极、努力,涉及方面包括
- 积极参加培训安排的一系列内容
- 用心总结实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体会
- 定期做实习小结和实习总结汇报
- 积极完成老刀安排的家庭作业
- 积极参加病例讨论,做Case Presentation
……
奖项设定:
每年度:1-2名,奖金500美金
 
二、优秀住院医生奖
面向:已经进入住院医生/Fellow的老刀学员
评奖标准:住院医/Fellow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按优先顺序参考如下:
- CNS 刊物发表文章
- 一级专业杂志发表文章
- 二、三级专业杂志发表文章
- 会议 Oral Presentation
- 会议 Poster
奖项设定:
特等奖:1名,奖金800美金
一等奖:1名,奖金500美金
二等奖:1名,奖金300美金
三等奖:1名,奖金100美金
 
附:获奖名单
优秀实习医生奖
2015 - 2016 年度: Yue Jia, Xulei Liu
2016 - 2017年度: Jianjian Lin  
2017 - 2018年度: Yujie Zhang  
2018 - 2019年度: Qingqing Wu
 
优秀住院医生奖
2016 - 2017年度: Hongzhi Xu  
 2018 - (待定)

优秀带教医生奖
2016 - 2017年度:Dr. Tong Jing (胃肠内科)
2017 - 2018年度:Drs. Z. Yan & J. Tan, (from NewPath Diagnostics Lab)
U
USMedEdu

13人、60多人次面试邀请,喜讯依旧不断……
看到这些毕业10–26年、分数不算非常出色,有过失败经历的老毕业生实习学员们的报喜,为他们高兴和骄傲!
U
USMedEdu

医网情深:我的陋室书房铭——在美国行医之路(23)

力刀

2007年做完专科培训,我的第一份工作在OSU做病理医生助教,有机会在郊区买了一个2.3英亩地的大豪宅,青石和加拿大红松原木造的大别墅,有着迪斯尼公园那个圆形城堡的风格。门前,是一个几尺粗的高大松树围绕的、足球场大小的草坪,常常有一群群鹿、兔子跑过来跑过去。从厨房餐厅与后院连接的八角形玻璃花房,种着花、摆着躺椅可以观赏园内各种花鸟飞来飞去。过节,同事朋友们来参加晚会,都喜欢这别致的大豪宅,也曾在大草坪上支起帐篷招待来自美国加拿大各地的几百个参加“住院医生申请及面试辅导班/老刀会”的中国医(学)生。那时,感觉好爽、好得意哦!

然而,生活,有时就如阳光明媚时突如其来的雷电冰雹暴雨一样,摧毁你正享受的美好一切,瞬时归零,让人绝望。一场风波、一个跟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再、从人生的高峰跌入谷底,待爬起来,已是一文不名、几乎一无所有、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幸运的是,有一位生死相依的刀太陪伴,两三位肝胆相照的朋友和老同学关心,我没有走上绝路,她和他们帮我疗伤,我慢慢恢复,从新站立起来,一点点蹒跚前行……

五年后,我又有了一个小小的陋室,不及当初的豪宅的四分之一,或豪宅的一个主卧大。可是,我和刀太很满意了,三个房间,一个是小小的书房,一张工作台、两把椅子、五个书架,其中的三个还是那种放工具用的四层宽铁架——可以并列放两列书已堆得慢慢的,还有一个旧的存放病理切片的小铁柜子,基本上就转不开身了。

这里是我的小天地:桌上一台显微镜,可以看病理切片工作;一台电脑、可以进行网络和电话会议辅导讲座、可以伏案爬格子敲键盘写东西;也可以坐在那不务正业地翻看闲书、甚至看着那些多年来收藏的喜爱的书或画册发发呆、自娱自乐听一下轻音乐,伴着一杯咖啡或香茶……

生活,可以如此简简单单……

早上刚刚爬起来,一位实习学员来电话与我咨询讨论她的下一步:近10来个面试单位、其中包括常青藤名校,得有所取舍、即将到来的面试的有关问题、近来在当地实习的感受、等等。她是从西岸飞来的大龄实习生,科研背景很强,我一直认为她肯定可以进去,而且不乏好单位的。但是,她依然时常仔仔细细恭恭敬敬地来电话咨询请教、谈自己过去和现在实习的对比感受,她是一个非常腼典却十分敬业、知书达理的学生。当实习结束,她给我的感谢卡,居然是印着我曾谈过的一个寓言故事——小男孩拾起海边沙滩上的小鱼扔回海里,被问及时,说道:它在乎!对于它,有关系!我难以想象,她花了多少时间发现找到这份特殊的感谢贺卡给我!

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高兴、骄傲和自豪!坐在书房和她聊了近个把钟头才高兴地结束电话长聊,又发了一会儿呆,环顾周围乱糟糟堆积的书架想起了那著名的陋室铭 (刘
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想起老刘当年也是经历坎坷被迫三迁却写下这流传千古的励志赋,于是,也附庸风雅涂鸦一阙唱和:

“屋不在宏,够住则行。斋不求大,有书则灵。斯是陋室,为人德馨。窗外阳光照,苍松针叶青。谈笑人生事,心境已安宁。闲来无事时,读诗经。无社交烦恼耳,无攀比之俗行。工余种菜花,球场战不停。老刀云:何陋之有?”

于甲子之年之我,何陋之有?又,夫复何求?

10/18/2018 于 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美国医学教育博客 http://www..com/pc/index.php?id=USMedEdu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医网情深:一位老毕业生面试后的电话聊天——在美国行医之路(29)

力刀

一位毕业25年以上的实习医生最近刚结束了一所著名大学医院的面试,近期要去另一个完全不同性质的单位面试,约好周六晚上与我电话联系。

10点,电话如期而至。针对关于即将面试的问题,我俩进行了全面深化讨论交流。讨论完毕,这位实习医生感到更明确了方向和确立了自己的信心。

同时,实习医生也告诉我,在大学单位与主任面试时的情况和自我感受。尤其当主任问及“Why you chose Pathology?”、 “What do you know about Pathology and do
you have any experience?”时,把自己在纽约跟我实习的经历、感受和具体案例展示出来,结果主任听过陈述后说道“我非常理解你说的这些,而且相信你的实习确确实实给你的提高。尽管不少人到如霍普金斯、哈佛这种名校医院轮转见习,也就是简历上好看而已,并没有真正有所收获和象你这样的提高……”。整个面试过程平稳和谐融洽。实习医生告诉我,自己也感到面对这些问题,比去年的面试要信心满满和能够从容面对了,而且回答完后,主任说话赞赏语气的真诚。

在我看来,一个著名大学病理系培训招生主任能这样说,确实体现出实习医生对提问的回答非常到位、有具体生动内容,让主任感受到实习的内容和过程所带来的提高。否则他不会拿那些他面试过的、在名校轮转的医学生来对比这位在我这样一个没有教学头衔、只是一个私立医生诊所和小的病理实验室工作的普普通通华裔病理医生带教的实习医生的经历和对面试问题的回答。这样的面试,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

感谢这位实习医生的真诚反馈,也为其骄傲,也预祝即将来到的新的面试其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功!也为这位大学病理培训招生主任对于实习医生表述的病理实习过程、结果及其提高的认可及赞赏感动和自豪!

我可能再也不会有机会成为大学医院的“教授”了,但是,我自信有能力让许多这样的大龄医学毕业生或国内医生进入美国住院医生培训,进而成为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十年前我带教的第一位实习医生自霍普金斯毕业后已经是一所著名大学病理系的技术骨干了。还会有更多的同学成功……

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论才的大小,我就是小才的料,也要大用,用到极致!一根火柴虽然微不足道,燃烧时间短暂、热度有限,但释放的能量足以点燃烧出一片燎原大火。我为自己能成为一根“火柴”而自豪——星火可以燎原!

祝福你们,来实习的同学们!希望火柴日(Match Day)听到你们成功的喜讯!

路漫漫其修远兮……

11/17/2018 于纽约 刀客聊斋
美国医学教育博客 http://www..com/pc/index.php?id=USMedEdu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医网情深:感恩节随感——在美国行医之路(25)

力刀

感恩,文化的不同,理解和行为的层次不同。

虽然老刀不是教徒,但自认对于基督教义的理解比许许多多教徒理解更深而且尽力身体力行去做自己之所能。

因为,在我跌入人生惨淡谷底的时候,当周围人或幸灾乐祸或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仅有的几位教徒、非教徒的真正的朋友伸出援助之手给予我经济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真诚的支持——

一位网络上结交的同行笔友挚友,我们一生中只短暂地见过两次,他在上飞机回国时打来电话安慰我,两天后收到他的短信:老刀,没什么,挺住,一切会过去的。先拿去挡急用,我回来再说!附带一张巨额支票!这张并没有兑现的支票,我珍藏着,它将与我一起成灰……

一位基督徒同事来到我办公室,紧握着我的手拍着我肩膀说:“没事儿,大不了住我那儿,我暂时不存退休金就够了……”。

当我从谷底爬起,想回国交流,两位在美国已是功成名就、在美国名校做外科医生的学弟挺身而出——

一位:“老刀,你办讲座,我来站台”;一位拉上也是放射科主任医师的夫人一起与我组团回国交流讲座。

我并不是每年过节都要送他们感谢卡感恩。我把这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友情和感恩之情藏在心底,我尽全力去辅导帮助那些与我当初一样,几近绝望最需要的CMGs,争取能让他们成功一个是一个。

每次送走结业学员或成功进入住院医生、每年过节,我会收到许许多多学员们或咨询过我的同行感谢的贺卡,我一直告诉他们:我真不需要这些!真的要感谢我,就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哪怕就一个、就一次、能做到,我会比收到100封感谢信
都高兴!

真正的感恩是去传递你得到的福,去做!西谚: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古谚:莫以善小而不为!

11/24/2018 于 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美国医学教育博客 http://www..com/pc/index.php?id=USMedEdu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IMG_8264.jpeg

U
USMedEdu

医网情深:感恩节随感——在美国行医之路(25)

力刀

感恩,文化的不同,理解和行为的层次不同。

虽然老刀不是教徒,但自认对于基督教义的理解比许许多多教徒理解更深而且尽力身体力行去做自己之所能。

因为,在我跌入人生惨淡谷底的时候,当周围人或幸灾乐祸或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仅有的几位教徒、非教徒的真正的朋友伸出援助之手给予我经济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真诚的支持——

一位网络上结交的同行笔友挚友,我们一生中只短暂地见过两次,他在上飞机回国时打来电话安慰我,两天后收到他的短信:老刀,没什么,挺住,一切会过去的。先拿去挡急用,我回来再说!附带一张巨额支票!这张并没有兑现的支票,我珍藏着,它将与我一起成灰……

一位基督徒同事来到我办公室,紧握着我的手拍着我肩膀说:“没事儿,大不了住我那儿,我暂时不存退休金就够了……”。

当我从谷底爬起,想回国交流,两位在美国已是功成名就、在美国名校做外科医生的学弟挺身而出——

一位:“老刀,你办讲座,我来站台”;一位拉上也是放射科主任医师的夫人一起与我组团回国交流讲座。

我并不是每年过节都要送他们感谢卡感恩。我把这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友情和感恩之情藏在心底,我尽全力去辅导帮助那些与我当初一样,几近绝望最需要的CMGs,争取能让他们成功一个是一个。

每次送走结业学员或成功进入住院医生、每年过节,我会收到许许多多学员们或咨询过我的同行感谢的贺卡,我一直告诉他们:我真不需要这些!真的要感谢我,就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哪怕就一个、就一次、能做到,我会比收到100封感谢信
都高兴!

真正的感恩是去传递你得到的福,去做!西谚: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古谚:莫以善小而不为!

11/24/2018 于 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U
USMedEdu


这篇译文用语用词严重误导读者和患者!治愈率和治疗反应率/应答率完全不是一个概
念!老刀读了不能忍受这种夸大其词误导患者和读者的东西!于是也摘译了一下:美国懂行的朋友的评点:
“[强]@何刚纽约病理刀客 这是我看到的对这个新药的最客观的论述了,可能是因为编译。感谢。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欢呼:广谱癌症治疗药物,75%的治愈率,只能呵呵了
。LOXO从III临床结果出来,我就一直关注,也间断持有过他们家股票,太熟悉这个药
物了。只有在NTRK突变的患者中,应答率是75%,(关键词,只是应答率,哪是治愈率
);而NTRK突变只占在大多数实体肿瘤类型中发生的几率不到1%,只有1%可以用。再次重复我们的观点: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一点点拱出来的。没有捷径,卫星也不是吹个泡就能放上天的。”

美国FDA批准上市larotrectinib——独特的针对NTRK阳性的DND-靶向治疗新药

Last updated: 2 hrs 6 minutes ago
AUTHORS: JENNIFER STRAITON, FUTURE SCIENCE GROUP

力刀 摘译

美国FDA近日批准第一代tyrosine receptor kinase抑制剂 (TRK) 用于治疗NTRK (
neurotroph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基因融合且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法的肿瘤。
这是FDA第二次批准基于某特定基因突变而非特定肿瘤的抗癌药物。

批准上市的larotrectinib (商品名:Vitrakvi®) 是根据其临床实验显示的总体
治疗反应率 (ORR) 及其反应持续时间结果:75% ORR和22%完全反应率、53% 的部分反
应率。进一步的审批将根据其临床实验所证实的结果和效益。

NTRK基因融合是基因谱的改变导致整体性活化TRK融合蛋白,其可为肿瘤源性蛋白和促
进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可见于成人和儿童多种实体肿瘤,诸如:甲状腺、肺、黑色素瘤等(可见:Larotrectinib shows 93% response rate in pediatric cancer trial
)。

使用该药的患者应选择那些肿瘤细胞存在NTRK融合的,其可用NGS或FISH检测确定。

“FDA批准larotrectinib临床应用标志着一个新的里程碑:根据NTRK基因融合突变——一个罕见的癌症驱使因子。我亲眼目睹其用于治疗,特定患者无论其肿瘤类型或年龄、出现反应的第一手有价值的资料“。Dr. David Hyman,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主持这项临床研究的负责人介绍道。

需注意,larotrectinib临床显示其具有潜在神经毒性、肝毒性以及胎儿毒性副作用。
约20%患者在临床实验中出现不同程度,低度副作用反应,如:贫血、恶心、眩晕、便
秘、腹泻及呕吐。

(来源:www.bayer.us/en/newsroom/press-releases/article/?id=123256 )

而另一篇同一药物却夸大其词带有误导读者的文章:
重大突破! 昨日,美国FDA正式上市“广谱”抗癌药,治愈率高达75%!

Original Ola 旧金山湾区华人资讯 今天

李咏的爱妻哈文,去年8月曾在微博发文:
“艾滋病疫苗都有了,癌症疫苗还远吗?”
然而,在李咏离开的整整一个月后

终于,就在昨天
一款精准抗癌药,在美国FDA正式上市!
针对17种肿瘤
有效率可高达75%!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款TRK抑制药物
第一款与肿瘤类型无关的“广谱”抗癌药
对于肿瘤无法切除,或已经转移的晚期患者有奇效

这无疑是最最振奋人心的重磅好消息
人类医学史上的又一伟大创举和传奇!

美国上市时间:2018年11月26日
批准单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药物名称:Vitrakvi(又名Larotrectinib)
药物功效:有效对抗由单一罕见基因突变驱动的各种癌症
针对群体:患有实体肿瘤的成人和儿童患者
制造商:Bayer(拜耳)和Loxo Oncology共同研发

1、何时上市?
昨天,美国时间11月26日,抗癌药物Vitrakvi已经在美国正式上市。
Bayer和Loxo Oncology公司联合宣布,FDA已加速批准了其上市的时间。
Vitrakvi成为了第一个正式批准上市的口服TRK抑制药物,同时也是第一个与肿瘤类型
无关(tumor-agnostic)的“广谱”抗癌药。
在国内的上市时间目前并未公布。但进口生物制剂通常要经历几个月到几年的审批时间。

2、适应年龄?
婴儿至老年人均可适用。

3、能治疗什么?
可有效治疗的类型:
肺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
胃肠癌、结肠癌、软组织肉瘤
唾液腺、婴儿纤维肉瘤、阑尾癌
乳腺癌、胆管癌、胰腺癌等17种

Vitrakvi用于治疗携带NTRK基因融合((gene fusion))的成人和儿童,局部晚期或转
移性实体瘤患者,并且没有产生已知的抗性突变,是转移性的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发病率,没有有效替代治疗方案的。

LOXO-101是一个靶向药,针对的是NTRK1、NTRK2或者NTRK3基因融合的肿瘤患者。
简单来讲这个新药不需要考虑癌症的发生区域,这就意味着不管什么癌种(组织/细胞/部位),只要有NTRK基因融合,就可以使用Vitrakvi进行治疗。

所以,癌症患者可去做一下基因检测,一定去看看检测报告有没有这个基因融合。如果有,那么就很有可能被该药物治愈!

(来源FDA官网)
4、多久会见效?
根据FDA公布数据显示,73%的患者反应时间为6个月以上,63%的患者反应时间为9个月
以上,39%的患者反应时间为12个月以上。

美国FDA:“精准抗癌,有效率高达75%”!
效果到底有多惊艳?

2018年2月,世界四大权威医学杂志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一项关
于抗癌药Vitrakvi(又名larotrectinib)的3项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对于年龄为4个月至76岁的患者,针对17种不同癌症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75%。
这项结果随后也被FDA所证实。

(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紧接着,2018年10月举行的欧洲肿瘤医学协会会议(ESMO2018)上,一项关于抗癌药
Vitrakvi治疗涵盖24种独特肿瘤类型的TRK融合癌症成人,及儿童患者的临床数据显示:
总缓解率:80%
部分缓解率:62%
完全缓解率:18%

令人振奋的数据不止这一点!
下面这些是临床接受抗癌药Vitrakvi治疗的最新部分案例:

胃肠间质瘤:
55岁男性
治疗前:癌细胞几乎已经扩散到整个肠胃和腹腔
治疗后:接受了9个周期治疗后奇迹出现,肿瘤明显缩小,目前正在接受第10周期治疗。

儿童纤维肉瘤:
16个月大的的婴儿
治疗前:经过基因检测后发现ETV6-NTRK3突变,接受了3次手术和化疗,效果依然不明
显。
治疗后:接受抗癌药Vitrakvi成人剂量的液体制剂治疗3周期后,MRI磁共振显示肿瘤体积减少90%!

乳腺癌:
50岁女性
治疗前:这位患者之前接受过多次的化疗和手术治疗,无奈最后肿瘤还是复发了,情况很严重
治疗后:使用了抗癌药Vitrakvi治疗20天之后,裸露的肿瘤几乎消失了。

未分化肉瘤
41岁女性
治疗前:患者的肿瘤细胞已广泛转移到肺部,很快要填满肺部了。
治疗后:迅速解决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2个周期后,大部分肿瘤消失,12个周期后,
肿瘤组织几乎完全消失!

经临床试验,服用这款药也会有一些副作用,常见的有疲劳、恶心、头晕、贫血、咳嗽、呕吐、腹泻等。
和所有药物一样,这款神药长时间服用也会面临耐药性的问题。但据报道Loxo已经开发出第二代TRK融合基因突变抑制剂LOXO-195,用于治疗那些对这款药已经产生耐药性的
患者。

价格多少,能不能用的起?

昨晚Loxo Oncology公司也公布这款新药的价格:
成人胶囊批发采购费用:32,800美元,30天用量
儿童口服液配方的费用:起价为每月11,000美元,根据患者的表面积计算

高昂的价格也引起了患者家庭的质疑。
目前拜耳公司表示,患者不会负担不起,大多数患者的每月自付费用将为20美元或更低。
他们公司将帮助患者支付昂贵的费用,并将免费提供Vitrakvi,同时制定保险详细信息。如果患者负担不起药物,由拜耳资助的慈善机构将免费提供该药物,拜耳还承诺,如果患者在治疗的前3个月没有显示临床成效,将会退还保险公司或个人等支付者所有花
费。

(来源:《Forbes》)

为何能治疗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

这款药是有史以来第一款TRK抑制药物。
TRK,是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 (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是调节细胞通讯和肿瘤生长的重要信号通路,而NTRK是编码TRK的基因。在罕见情况下,NTRK基因会与其它基
因融合,导致TRK信号通路不受控制,因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U
USMedEdu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就中国研究人员宣称的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的声明

11/28/2018 (力刀 译)
https://www.nih.gov/about-nih/who-we-are/nih-director/statements/statement-
claim-first-gene-edited-babies-chinese-researcher?from=groupmessage&
isappinstalled=0

CRISPR-Cas9是一可定制的工具,可以让科学家沿着DNA链剪切和插入DNA小片段在精确
的地区。这让科学家们以一种特定的、有针对性的方式研究我们的基因。 美国国立卫
生研究院对贺建奎博士刚刚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高峰会议上提出的工作深感关注。

贺建奎博士描述了他利用CRISPR-Cas9对人类胚胎进行研究,以使CCR5基因失能的努力
。 他声称这两个胚胎随后被植入,双胞胎婴儿出生了。

这项工作代表了贺博士和他的团队炫耀国际伦理规范的一种令人深感不安的意愿。该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是秘密进行的,这些婴儿体内CCR5失活的医学必要性完全无法令人信服,知情同意过程显得非常可疑,损害靶外效应的可能性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探索。

非常不幸的是,这种强大的技术首次明显地应用于人类生殖系是如此不负责任。达成具有约束力、限制这类研究国际共识的必要性从未像现在这样明显,尽管在香港会议上仍在争论。 如果没有这些限制,世界将面临大量同样考虑不周和不道德的项目的严重风
险。如果这种历史性的科学灾难继续下去,一项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有着巨大希望的技术将由于公众有理由的愤怒、恐惧和厌恶所蒙上阴影。

为了避免有任何疑问,正如我们之前的声明,NIH不支持在人类胚胎中使用基因编辑技
术。

Francis S. Collins, M.D., Ph.D. Director,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U
USMedEdu


L
LeoCheng8285

给前辈点赞!
U
USMedEdu


今天是特别的一天:医院里忙,四点半要下班了,手术室第三次临时通知去做术中FNA
,忙完开了一个多小时赶到曼哈顿与国内来的投行老总交流谈到9点多又开了近一小时
赶回家。吃完晚饭,接到国内会诊电话。闲下来浏览我的10多个微信群,任的正宫原配大女儿孟小姐事件在医生群里成了分水岭,一连踢出去几个“爱国”蠢货。
母亲忌日,心里堵得慌……
唯有当看到自己今年带教的实习医生去常青藤名校面试后的来信,让我心情舒畅起来,想起陈毅“梅岭三章”那首绝命诗里的一句:“捷报飞来当纸钱”……
以此祭奠园丁一生的慈母……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国内刚毕业的同学,尤其USMLE考分高、有PhD和来美实习经历的同学,获得多个面试和Top单位面试的机会自然多!以后他们会越来越成为主流了

U
USMedEdu

医网情深:十年里,让我难忘的同学们——在美国行医之路(14)

力刀

看到老朋友甄医生贴的加州巡警署根据俄亥俄退役州巡警老警官Bob Welsh的回忆改编
的公益视频:Bob在一次圣诞夜巡警时遇到车祸而亡的母亲,根据驾照找到她家却发现
只有一个小女孩在家里。他没有把娃娃简单公事公办地送到社保机构,而是和夫人让娃娃在自己家里过了一个温暖的圣诞。

二十多年后,他退休了,夫人也已去世,孩子们远在他乡,孤零零地一个老人在家里。传来敲门声,他习惯地想到谁出事了?当打开门,却是一位年轻金发潇洒的女巡警警官,她凝视着老人不禁留下泪,拿出一块她珍藏多年的信物——当年老警官留给小娃娃她的州巡警臂章还有背后他的亲笔留言。两人含泪相拥。视频结语: “Never miss an
opportunity to extend kindness to others. It can change someone’s life.”用中国老话简单翻译过来含义就是:莫以善小而不为!

这十年里,我也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从春风得意坦途到跌入黑暗的谷底、失去豪宅失业流浪、遭受各种冷眼讥讽恶嘲——甚至是来自同行和30多年交情的大学同学!没有了在大学医院行医执教和科研著书立说的机会、和培训时一呼百应聚者上百的魅力。

然而,我一切从零开始,从零、到每月一千、三、四千、一万的微薄收入、从新一点点小事做起,从4~5个人来听我讲课培训、到这两年培训了三十多个实习医生,其中近三分之二以上得到面试并成功进入美国住院医生行列。

同时还在微信上,组织美国加拿大病理医生给国内基层病理医生辅导讲学,解答问题、纠正国内病理诊断的不规范。用微信给国内医生介绍美国临床培训、教学和实践的方式方法以及相应的人文和法规。每天甚至交流到半夜1~2点,忙得不亦乐乎……

圣诞和新年来临,好几位带过的实习医生来信、寄来贺卡和礼物——一位心灵手巧的川妹子自己做的鲜美可口的腊肉和熏肉并真空包装寄来。看到她/他们那热情洋溢的言语
,我也会眼热。感动于这些不以我的职位、名头来看人,真诚来接受我的严厉培训的实习医生!感谢你们在节日之际记得我……

我的梦想是在我退休或干不动的时候,能培训出一个“老刀连”。事业尚未完成、我当继续努力。

唯以此,报答一生为小学教师和校长的母亲……

“莫以善小而不为”……

12/23/2018 于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配乐插图微信文:https://m12.girtu.com/post/show/5c1ef864e2ea69613782b279?from=timeline&
isappinstalled=0
U
USMedEdu

两位朋友的儿子一个已是医学院毕业,正在做住院医生,爱好多项运动;一位医学院三年级,去年参加美国NBC电视台播放的全美NINJIA勇士比赛进入了半决赛。我的儿子大
学毕业从事IT, 曾练拳击格斗、攀岩、艺术钢管舞和拉丁舞。拳击对打中(红护身)
以120磅对阵185磅白孩子获胜……
U
USMedEdu

为老友甄医生题所摄美图

力刀

耳顺年过意若何?征程依旧攀岩坡。
向天再借一甲子,峰顶酣唱大风歌!

01/01/2019 于纽约 刀客聊斋
U
USMedEdu

今天特忙,足足工作了12个小时,刚刚到家。下车前瞄了一眼微信,看到两位去年面试但失败的实习医生给我的报喜短信!提前录取为内科住院医生啦![Rose][Heart][
ThumbsUp][Aaagh!]真为她俩高兴!还有另一位实习医生今天接到一个头牌大学培训主
任的电子邮件,热情希望她能够在排序时优先考虑选择她的单位!三位同学都是毕业10多年的毕业生,USMLE考分并非很高,一位甚至也失败过的、另一位,到11月才考完,
各单位面试通知几乎都已经发出完毕才递交申请的!看到她俩的喜讯,精神大振,如同畅饮了一杯美酒、疲劳顿时一扫而空!
事业尚未完成、我辈仍需努力……

U
USMedEdu


医网情深:写在我的宝贝即将走上泌尿外科住院医生培训之前——在美国行医之路(26)

阅读: 262 & 分享: 15
打开APP

老刀评注:我同济读博时的学姐写的,记述了自己和宝贝女儿一路走来,母女先后成为美国临床医生的艰苦经历。感性、动情,在美国加拿大的读博、科研后来终于成为临床医生的老医学留学生多有类似经历和感受,读之都有似曾相识和被触动心弦的感觉……。我把它编辑成微信版,推荐给有志走这条路、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同学们,也让不是行医的同胞们理解我们这代人在美国加拿大的行医道路上的特殊经历……

医网情深:写在我的宝贝即将走上泌尿外科住院医生培训之前——在美国行医之路(26)

Miao Ning, MD

1/18/2019: 妈妈上班中接到你的电话。你在电话中小心翼翼的告知我你的泌外住院医
生的遴选结果出来了!妈妈强忍心慌,装作漫不经心的问妳被哪录取了?妳说被录取为2019年本校泌尿外科仅有的两名住院医生之一。妈妈即为妳骄傲自豪,也百感交集在心头。一瞬间妳从出生到现在的一幅幅画面栩栩如生展示在妈妈眼前。

妳本应是当年父亲节献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但是由于产科医生的误判,误诊及傲慢,妈妈整整镇痛了36小时,用尽各种办法,体位和药物,无论如何也不能顺产生下你。直至换班医生再行检查发现严重头盆不称,最后进行破腹产才拉出了妳,所以妳成了父亲节后的宝宝。妳来到世上的第一声啼哭如天籁之音灌入妈妈自怀孕以来由于严重孕吐和长时间尝试自然分娩而疲惫不堪,昏昏欲睡的身体,耳朵和心灵。术中我催促着爸爸去看看你是否五官正常,四肢健全,问问医生APGAR分数,体重多少?可学过医,当过医生
的爸爸“晕血“,不敢站立观看或走动。这成了日后一有机会爸爸就被妈妈嘲笑的永恒不变的话题。

由于妳与妈妈血型不符,妳出生的第一天就新生儿溶血,看着妳满身的黄疸以及过期产新生儿特有的皮肤剥脱,黑黑的体毛,水泡泡的脸庞,肿胀成一条缝的眼睛以及满手的长指甲,妈妈暗自神伤,怎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生了一个丑娃,猿人?爸爸还自嘲的说:我们家的姑娘都以美貌著称,怎么到我这坏了传统?很快妳满月了,不知是妳脱胎换骨还是我们见怪不怪了,怎么越看妳越中看,这才打起精神把妳的玉照向亲人们展示。

虽然妈妈的奶水不足,但听从把妳带到一岁有余的妇产科教授姥姥的建议,坚持哺乳至妳五月大长出了牙齿为止。妳一直非常健康,从不挑嘴,给啥吃啥,永远不会将进入口中的食物往外吐出,甚至包括药物。妳十个月就会走路,到处惹祸。厕所,厨房和一切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都是你的最爱。13个月就自己单独吃饭,爸妈规定你要与我们吃饭时间同步,我们吃完如你未吃完立马收碗,收勺子。以至于好几个月里妳一见我们吃完向妳走来,立刻用手牢牢抓紧碗勺并喃喃低语:还没有吃饱,还没有吃饱!可能由于小时的阴影,妳吃饭的速度一直都十分快捷。但睡眠是妳的短板。从妳出生至妳两岁多,不知何故妳晚上睡眠时间从最长40分钟到最短20分钟。妈妈每晚陪你起来睡下,睡下起来8-10次。妈妈白天上班从不敢入坐,连吃饭都呈站立状,因为一坐下5分钟就会无法抗
拒的呼呼大睡。以至于妈妈成了当时,当地育儿的标杆人物!朋友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再苦再累看看妈妈就又找回了信心。

在妳一岁开始,妈妈为了自己的爱好和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品质在上班之余又投入了“考医”大军,每天下班后至凌晨两点和周末是妈妈的复习时间。妈妈再忘不了看书复习时,妳经常摇摇曳曳扑到妈妈腿上,仰着小脸恳求道:妈妈抱抱,妈妈抱抱,妈妈拍拍!妈妈当时狠着心,硬着肝肠回答:妈妈不抱不拍!妳也不哭,就在妈妈脚下的地毯上卷缩着小小身体,像个小狗狗一样靠着妈妈的脚睡觉。现在想来都觉得对不起你。妈妈真希望时光倒流,这样我就可以尽情的抱着你,亲着你,想抱多久就抱多久。妈妈备考那两年妳爸爸基本包揽了一切家务,带娃,采买。后来来美的大姨也帮助爸爸做家务和带妳,这让妈妈有时间战胜了这一场漫长,艰辛的战役:Step 1,Step2,TOEFL,
matching program,最后在妳三岁多时一切尘埃落定,板上钉钉。妈妈来不及向爸爸和大姨表达几年中埋头考试,罔顾一切的歉疚之情,只顾着训练妳梳头,洗澡,穿衣,穿鞋的自主独立。然后在妳的哭声中以及“要吃掉你的车”的诅咒中奔赴了住院医生培训的新的战场。

妈妈这一走,错过了妳的学前班,第一天上学,第一年和第二年级,甚至不知哪个老师,何时,为啥让妳考过了gifted talent program。妈妈还错过了妳上当地电视台讲述
妳的被评为二等奖的乌龟画作及其乌龟的真实故事。偶尔回家时,就会看见你为妈妈亲手一点点剥的放在沙发旁的瓜子碗和糖果。妳让妈妈听你念课文,叽叽喳喳的告诉妈妈妳的英文进步了(因妳上学时只会26个字母),英文进入提高班了,然后又进入最高的英文组了等等。有时妳也告诉妈妈老师批评你了,妈妈询问原因?妳说别人站着你坐着,别人坐着你站着。妈妈听后忍俊不禁。妳又向妈妈显示妳作为家里的女主人怎么关心爸爸,帮助爸爸,监督爸爸和照顾你自己的。妈妈听的两眼泪汪汪的,什么忙也帮不上啊,想着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呀!

你从小就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每次坐车时你都会说爸爸开车好辛苦。有时看见妈妈在
车里吃零食。你就伸着小手给妈妈一些零食 并说:妈妈你吃我手上的,剩下的留一些
给爸爸下车吃。每次爸妈做好饭,你就帮忙拿碗筷。去超市买物品,你一定会推着小车子帮着爸妈装运。

终于在妳八岁时,妈妈训练完毕并在一偏远地方的医院找到了工作。我们全家又重新聚在了一起。妳用妳不知何时考过的gifted talent证明作为敲门砖敲开了当地最好的,
也已经满员的私校。上学第一周妳回家委委屈屈的问妈妈:我是村姑还是城市人?同学讥笑妳:光有成绩好,可你穿的衣服好没品!妈妈当时说:穿的再好也不是妳们自己挣钱买的,有本事好好学习,将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那才是真本事!一年后,当爸妈工作变动去学校给妳转学时,所到之处到处听到老师,同学和学生家长对你的赞许和对妳离去的惋惜。他们都一致封妳为“数学之王”。其实妳仅是用了姥姥教你的中国乘法口诀表,打败全班无敌手!

妈妈这次进入了联邦政府医院,爸爸进入了另一间医院的临床实验室工作。妳也转学至有许多亚洲孩子的小学和初中。大家同文同种,虽从不认识,但一见面就像磁铁一样一下子就把妳吸了进去。你在这一群亚洲孩子群里如鱼得水般的快乐,惬意。妳的一些美国同学看着眼热,声称自己前辈子是亚洲人而加入妳们的团体一起玩耍。妈妈为了圆儿时梦想,督促妳参加跳舞,弹琴,溜冰,游泳,你虽不太愿意,但一直配合妈妈的意愿,努力做好各项课外活动。尤其是你跳芭蕾舞时10个脚指甲全部脱落,可妈妈从未听妳叫苦不迭。中途有老师担心妳跳不好,可你咬牙坚持下来了。妈妈十分感激你的用心和体谅。妳的课业一如既往保持在高水准,不让爸妈操太多心。6年级刚上初中参加学校
的spelling bee (拼字比赛)竞赛就勇夺亚军。妳虽输给了8年级的师兄,但也让高年级的师兄姐捏了一把汗,他们说得亏赢了,否则输给6年级的小妹妹岂不尴尬?最后妳
以最高成绩从初中毕业。

上高中前由于爸妈担心学区内高中富家子弟偏多,转而诱导妳考离家较远的重点高中。你几经思虑考量,最后去考并考上了这里久负盛名的每年只招100名学生的重点高中。
爸妈还未从妳被重点高中录取的喜悦中缓过神来,就接到妳们高中老师的来电。他在电话中述说妳的入学考试成绩太差,有些上此高中前必学的科目妳未学过而需补课。还说70%的重点高中学生是从重点初中考进来的,而妳却是从普通初中考进,他担忧妳能否
继续坚持下去而不太影响以后上大学必看的GPA成绩等等。另外他对妳有此烂成绩还参
加学校的拉拉队到处表演嗤之以鼻。一时间家里愁云惨雾,听到一些考进的学生陆续离校回到自己的学区高中后,妈妈开始劝妳也回自己学区的高中。妳当时低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抬头说:我想再试试几个月,如这一学期我还赶不上大家的进度我就回来。妈妈当时为妳心痛的无以复加,小小年纪就要受老师的奚落,同学的瞧不起。

自此后,妳经常晚上出去找同学请教,学习。还声称:我们Dumb kids (愚蠢的孩子)开会讨论学习啦!三个月后,妳的成绩稳定下来并逐渐提高。至此,妳们同一初中一同考入的同学就只剩下妳一人“单兵作战”了。不久后妳对我说,妳永远都拿不到高中的满分—4·0的成绩了,只因为刚进来时的成绩太差。妳还说妳们班上的有些同学,妳就是不吃不喝一直学习也永难望其项背。妈妈记得当时说的话,大意是天外有天 人外有
人,妳无需跟任何人比,妳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好就行。除开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总的来说妳的高中四年过的还是有声有色的。妳交到一帮可能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妳学到怎样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妳学到了比普通高中至少多1/3的知
识,你从十年级就参加了辅导公司去辅导初,高中生数学而学习赚取零花钱,妳们一伙孩子周末到处去做义工学习奉献,妳高中四年每年假期到手术室做义工,到研究所作各种科研接触医学,病人和看到医务人员的辛苦工作等等。高中毕业前全班的统计显示妳从刚入校时的排名第75名上升至第20名。妳大学入学考试数学满分,其他科的成绩也让父母放心。同学调侃妳说:看起来傻但实际不傻。申请大学时,爸妈的语言能力的欠缺,对申请美国大学知识的贫乏都对妳毫无帮助。妳一个人完成了所有这些繁琐复杂的过程,和妳的两个铁哥们一同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学习。

因妳参加了大学的舞蹈啦啦队而提前入学,爸妈一同前往。看到炎炎烈日下20几个娇娇嫩嫩的小姑娘挥汗如雨,下腰劈腿,拼洒青春时,我们都十分欣慰而又不舍,妳已经长大了,要飞了。

正式开学前,爸妈与妳珍重道别。妈妈怕你看到难过,笑着说再见,可一转头忍不住泪流满面,哽咽难声。以往是爸妈离家出去工作,妳总在家里等着我们归家。从现在开始就轮到我们慢慢要变成望眼欲穿的守候人了。

大学学前介绍说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许多孩子刚开始都不适应。具体例子就是妳的室友,与你同岁的一个漂亮女孩子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和学习方式,第二学期只好退学转回家乡的学校。妳第一年选的科目比较繁重,连医学预科的辅导员都劝妳不要选那么多繁重的学科,怕影响妳的在校成绩和以后增加申请医学院的难度。可妳电话里总是很嫌弃大学的课程简单,甚至有些科目比高中的还要容易。这时爸妈就无比幸庆妳在高中四年已预先适应了本该在大学的不适,也学到了一些大学的课程,所以妳才在大学开始时觉得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般自在。课余妳又辅导中学生考大学和本校大学生运动员完成大学学业得以毕业。妳也参加了大学组织的义工队伍教贫穷家庭的孩子弹钢琴。这让我想起Apple的创始人—Steve Jobs说过的话,大意是妳过去学过的东西不定何时
都能派上用场。

大三妳和本校的一些同学到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半年。除了学习,妳们一伙孩子就是忙着探索欧洲,探索未知,为此妳还专门写了许多妳亲历的各国风土人情,奇异景观等等,这些都是妳为将来囤积的财富。在这一年,妳也考过了医学生入学考试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大三毕业后,爸妈与你一起去希腊游玩。就是这次妈妈发现妳对旅行所需一切安排的稔熟与从容。回本校后妳忙着到处面试,回答各处医学院提及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最后被几处妳心仪的医学院录取。在去西海岸还是选东海岸的医学院问题上妳与妈妈有了不同意见,最后妳尊重了妈妈的意见选了本地的医学院。妈妈一直为有妳这么贴心的“小棉袄”而感谢上帝让妳降生于我家。有人说孩子选择投生只有5秒的时间。爸妈都为
你用那5秒投入我家而骄傲!

大四妳以荣誉生毕业,同年进入医学院就读。进校前妳与妈妈说妳怕血,怕死人。我安慰妳说慢慢就习惯了。谁知一开学妳们就学习解剖学,每四个医学生要解剖一具新鲜尸体,妳是主要抄刀者,解剖者。原说的怕血,怕死人的恐惧去了哪里?由于解剖学学的好,老师还奖励妳单独再解剖一具新鲜尸体。听着妳对妈妈滔滔不绝,意犹未尽的讲述妳看到的各处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妈妈代妳向捐献者祷告和致以崇高的敬意。没有这些人生前无偿捐献,哪有妳们这些医学生的任意挥刀? 从那时起,碰到疑难病症
妳嘴里经常说的就是cut it and take look at it (切开看看)。是否从那时就奠定
了妳想学外科的基础?

爸妈最感动的就是参加妳校的“穿白大褂仪式”。100多名不同年龄,种族,颜色,性
别的医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穿上白大卦重温希波克拉底誓言。高尚,肃穆,严谨,温暖,人性化的环境让爸妈也有重回医学院念书的恍惚。

妳越大离我们越远。妳的生活,学习乃至社交活动都与爸妈互不相关了。我们仅能从妳回家来的谈话中得知妳在干什么,想什么。但爸妈想得开,我们年轻时也是这样与父母渐渐越走越远的。就像人们常说的:孩子大了像卫星,有时转回离我们近点,有时转出又离我们远点,渐渐的就成了天边对父母闪烁的小星星。

一转眼到了妳选未来医生专业并为之到处面试的时间。妳跑了20几个不同地方,不同医院的面试,有时周末跑几个地方。一时间妳成了空中飞人。今天在东, 明天在北, 后天又在南。最坚难的一次由于大雪,妳滞留在机场一夜未睡,清晨赶飞机到面试医院面试,当天为了第二天上班又马不停蹄飞回来。好在妳年轻,有本钱消耗能量。妈妈也从中看到了妳的吃苦耐劳,坚毅刚强,这都是作为一名合格医生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爸妈看着妳从一名哇哇大哭的小宝宝,好像眼睛一眨妳就长大成人了,马上又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外科住院医生。那个大一放假回家在机场看到妈妈,立刻飞奔过来抱着哀哀骄哭的小姑娘,到现在与爸妈侃侃而谈的年轻女医生已是判若两人。爸妈希望妳永远记住我们是救死扶伤之人。除了坚固的知识,对待病人的耐心细致,对待疾病诊疗的严谨认真,对待科学的发展认识才是你终其一生追求的目标。

爸妈终于活到了站在你背后,欣慰地看着你越走越远,越来越自信的年龄!你将代替爸妈延续我们医学世家的佳话,悬壶济世以普济众生。

1/22/2019 于 美国 马里兰州
U
USMedEdu

医网情深:当院士学霸胡扯八道时——社会、艺术与医学(38)

力刀

在网上意外读到一篇院士的奇文:“对现代医学的几点反思”(唐金陵 韩启德,发表
于《医学与哲学》2019年第40卷第1期(总第612期),第1-6页 https://mp.weixin.qq.com/s/UMrDdY0wKF9-xbkzearmeQ)

读了开头几段就无法再读下去了,堂堂院士,连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的定义都不清楚,一桶浆糊地胡扯,后面就不必再看了。

其实,疾病、健康,这两个名词或术语是有着明确的定义的。看一下牛津英语词典对疾病的定义:“A disorder of structure or function in a human, animal, or plant, especially one that produces specific symptoms or that affects a specific location and is not simply a direct result of physical injury.
译文:疾病——人体、动物或植物的结构或功能的紊乱,尤指产生特定症状或影响特定部位的紊乱,而不只是身体损伤的直接结果。

那么,再看一下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原文:“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definition of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译文: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完全健康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本定义的文献资料出处为:1946年6月19日至7月22日在纽约
召开的国际卫生会议通过、61个国家代表于1946年7月22日签署(《h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记录》第2号第100页)并于1948年4月7日生效的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的序言。自
1948年以来,该定义未经修订)。

也就是说,人类的机体、精神状态的完好及与社会的和谐是健康的完整定义。而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不完整和不和谐,就是疾病状态!

而这篇奇文里,两位作者云天雾地胡扯什么疾病的主体的感受、现代医学发展仪器检测许多无症状疾病只是“危险因素”、完全表现出两个根本没有良好的临床医学教育培训的二半吊子在忽悠没有医学知识的老百姓。且看:“和高血压一样,癌症、冠心病、中风、腹主动脉瘤、肺栓塞等,也都不是黑白分明的事实。本文仅以癌症为例说明问题。癌症由基因突变开始,形成癌细胞,随后可能不断增大并扩展到周围组织,乃至转移到其他器官。一般来讲,癌肿越大,或者细胞分化越低,死亡的机会就越大。但是,无论用什么单个或综合指标来衡量癌症的严重性,该指标与死亡的关系和血压与心血管病的关系一样,也不存在一个拐点,拐点之上可能致死,拐点之下一定不会。那么,多么严重的癌症才算癌症,也没有客观的标准。但是,我们从来不会讨论癌症的诊断切点,而是仪器说了算:凡是仪器能检查出来的都叫癌症。我们的仪器越来越好,能检查出来的癌症越来越小,结果是癌症病人将会越来越多。”

前一段时间,中国的肿瘤医学院士郝杰团队发表了中国癌症调查报告,其资料显示中美之间肿瘤病人生存率40%与70%,差别几乎相差30%多!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其中
之一就是美国的大众普查、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得许多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黑色素瘤等患者得以长期存活甚至治愈,而中国大量这类患者得到治疗时已是晚期,而效果不佳!而许多恶性肿瘤直到晚期(4期)才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严重并发
症,这时已失去治疗最佳时机,效果和生存率、生存质量当然极差!

难道早期癌、早期高血压、糖尿病在没有症状和体征时,就都是什么鬼扯的“危险因素”,直到出现症状、体征甚至并发症,才算疾病?!才需要治疗?!这是什么荒唐逻辑思维方式啊!主动脉瘤、脑血管动脉瘤、冠状动脉硬化狭窄,都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直到突然发作,可以立即致命!临床医生根据家族史、个体生活习性危险因素评估进行筛查、早期诊断,而给予及时介入或手术治疗避免严重甚至致命并发症发作难道有问题?!

美国自从大力推进戒烟、健康饮食和运动等预防疾病措施,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肺心病的发生得到显著改善。而且,包括癌症在内,结肠直肠癌的45-50岁筛查、前列腺
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减低社会资源消耗。得以治愈的病人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又可以再为社会创造价值。难道非要到病人出现症状体征和并发症才算患病,才给予治疗?这不是有病的思维方式!?

还有,遗传性疾病,现代医学可以在及早胚胎发育时期、甚至根据基因遗传特点而确定!需不需要治疗?!甚至及时终止妊娠避免出生婴儿和母亲及家庭的悲剧及社会的负担!

还有,根据WHO的健康定义,和牛津英语词典的疾病定义,精神疾患许多情况下,并非
患者自己的主观感觉有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感觉良好,还说“你才有精神病”呢!他还怀疑你在陷害他呢!甚至主动攻击他人、逆反颠覆社会以及自残呢!

老年痴呆、亨停顿痴呆症、HIV感染/艾滋病,早期都没有或不显著症状体征,难道可以不介入治疗?!

总之,看了头几段,感觉这两个作者根本没有严格的临床医学训练,尤其后者韩某,以往就多次关于中医西医发表大量奇谈怪论,表现出对于世界医学发展史的无知和错误认识!我曾就其观点予以批判,居然因为此人是“院士”,老虎尾巴摸不得,网警居然把学术讨论的文章予以封杀!

在我看来,这种带着“院士”、“权威专家”的信口开河胡扯、不符合基本医学临床常识”的东西,对社会的危害,要比那些“老中医”、“神医、大师”之流的江湖骗子危害更大!

李森科、钱学森之流的历史教训还不够吗?

1/28/2019 于 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U
USMedEdu

医网情深:简介美国临床肿瘤MDT——在美国行医之路(19)

力刀

这是老刀在“非凡医疗”微信平台的一次关于介绍美国肿瘤临床MDT的随意闲聊讲座语
音转化修改文字版,供国内有关同行参考——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医院、肿瘤专科医院开始实行MDT(Multi-disciplining tumor
board),但大多数中基层医院对其并不甚了解,即使有些单位也宣称自己也已开展MDT
,但其实质内容和质量及效益完全不是那回事。其实即使北上广那些头牌医院的所谓“MDT”与美国大中型医院或肿瘤中心的MDT相比也有很大差别。

刚才有一个医生问我关于美国肿瘤病人术后有没有的康复问题。这个问题挺好,其实,也就牵涉到肿瘤病人的综合治疗。今天有空闲聊,根据自己在美国几个单位做住院医生、专科培训(Fellowships)、以及毕业后临床工作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回国讲学交流时
的经历所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美国肿瘤临床MDT。我只是想借这个问题做一个切入
点讲一下美国临床肿瘤的MDT。

什么是MDT?

前面讲了英文全名是“Multi-disciplining tumor board”。也就是多学科肿瘤病例讨论。在美国,当一个肿瘤病人住进医院,尤其是中、晚期病人进入中等以上规模的大型医院、肿瘤医学中心,绝大多数肿瘤病人由于病情复杂,所以他在进行治疗之前都要经过这个MDT,其内容非常广泛。我回国讲学或者交流参加过某些大医院,可以说是国内
最好的医院MDT,跟美国的有点儿类似,但是还有很大的差别,顶多那就是一个主任带
一帮人,比如内科主任、肿瘤科主任,或者外科主任,放射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等,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几个或十几个疑难病例,跟美国的有点儿类似,但这只能是MDT的雏形
吧!

美国的MDT呢,要比这个更详细和丰富的多的多。一般来讲,MDT的构成肯定就是以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影像同位素科,病理科为主。但多还有一些其他科室,比如护理部门负责人、精神科、康复科、营养师、还有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s)——多数是心理学硕士或博士毕业,公共卫生专业MPH学位、象社会事务协调员,有点儿这
种意思在里头。

一般来讲,MDT病例讨论跟国内开始也是一样:总是有一个住院医生或直接管床医生宣
读介绍病例,包括病人主诉、病史、体检及有关化验检查资料。然后放射科会给出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可能的病变性质及判断恶性占位病变的临床分期也就是Staging。然
后,大家就开始根据临床病史症状、体征、体检化验资料,影像诊断讨论这是个什么情况,一般来说,许多时候病人到达这种中型或者大型医院的时候,他也都做了病理活检或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有一些病理资料,那么病理医生或是展示病理报告、甚至现场展示幻灯片或显微镜下图像投影,病理医生给出组织学诊断意见——良恶性、恶性程度。如果活检或细胞学可以确定诊断的话,那么下一步就讨论治疗方案。

如果这个现有的病理诊断,并不能给出精确的诊断,只能提出可能的方向,那么这时候大家要讨决定下一步是否做一个开放活检?或者是局部切除?甚至是直接完整切除,比如说肝或肺叶的局部楔状切除、段或叶切除、肾脏肿瘤的话,做一侧根治肾切除,或者是部分肾切除?消化道食道、胃、直结肠癌做粘膜下切除?那么为什么呢?这主要考虑尽可能减小组织创伤和病人的机体损伤,而且取得大部分或完整的组织材料有治疗意义;第二,这个取得的肿瘤大部或完整组织可以进行外科病理检查和精确确定诊断及肿瘤临床分期。同时呢,足够的组织要做进一步的分子诊断,以便术后进行化疗和或放疗,使得外科、内科及放疗医师大家取得共识的综合治疗方案。

假如说这个病人已经做过了这些东西,他已有一个完整的病理报告,那么这个病理报告呢,在这点上,我又要谈到中美之间的病理报告的差别了——国内的病理报告大多就给个病名儿,顶多还说一个肿瘤分化高分化低了不得了,绝大多数的病例报告都是这样的,包括省一级的肿瘤医院或者是省级综合医院,跟美国的报告还是有很大差距。美国临床肿瘤病理完整的报告往往两三页甚至更多,要给出肿瘤名称、病理分级(地、中、高度恶性分化)、分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TNM分期,其包括肿瘤多大或浸润蔓延深度(T)、淋巴结多少及有没有转移或转移融合(N)、以及病理确诊的远处组织器官转移(M)。那么临床医生根据患者这份病理报告立刻就知道这个病人是临床早期(1期)、中
期(2或3a)、晚期(3b和4期),而根据目前全世界大多国家通行采用的NCCN治疗指南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了。临床一和二期往往手术,三期多是先化疗加放疗,如果肿瘤有反应缩小,可能降低临床分期从而得以手术;而四期则只有化疗和放疗。

那么,当一个病人出一个交界性的情况下,比如说二期和三期之间,或者是2B3A,这个时候呢,是先手术还是先化疗,放疗,让肿瘤缩小,然后再手术,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些讨论甚至争论。那么外科医生提出外科医生的意见,肿瘤科提出肿瘤科的意见,然后结合影像,大家共同讨论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要从自己的专业的角度来考虑,但是呢,也要考虑别人这个专业方向提出的这个意见,这个时候那就是各显其能进行讨论。毕竟,指南是针对大多数患者的共性而制定的,而临床上每个病人情况都可以不同或有自身特点而需要灵活调整方案,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僵化教条。

总之MDT的目的就是多学科专业人员集思广益共同参与给病人找到一个最恰当的治疗方
案。因为医学毕竟并不是象数学物理一加一等于二的那样精确的科学,而是包含许多经验和艺术性的学科、甚至有许多模糊的、灰色地带的东西。而且还有患者精神状态、社会、经济及家庭、宗教和民俗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在灰色地带的时候经过这样的讨论最后会得出一个大家共识的一致性的治疗意见,那么一旦确定了治疗方案,这个病人归属外科先手术,后化疗放疗,或先放疗化疗,那就是找内科去了,不存在国内医院许多时候你争我夺抢病人的情况。我在国内讲学之时就亲眼看见老公科室主任为了病人归属哪个科而争吵不休的情况。也时常听到同事和来美国会诊的患者谈及治疗过程中这类情况,争得一塌糊涂都是为了本科室的经济利益,而非患者的利益。在美国则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不仅是一个治疗,治疗完了以后,这个病人的随访,包括康复,刚才有医生就问肿瘤术后有没有康复,绝对有。很多肿瘤病人术后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你胃全切、结肠或全小肠切除、骨肉瘤截肢残缺需术后安装假肢等、等等,这些都有很多的术后不同并发症的问题,需要康复,那么康复科、营养科也要介入的。内分泌肿瘤术后内分泌失调,那么内分泌专科医生也要介入,这些都是术前术后围手术期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MDT讨
论的话题。 不仅是要单纯考虑肿瘤患者治疗,还要考虑这个病人的身心健康或精神状
态的问题,甚至这个病人是个四期肿瘤已恶异质临近终末了,很快数月甚至更短时间内就走向死亡,那么这个时候病人他会有需要麻醉镇痛、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者是安排他到临终关怀医院(Hospice),那这些问题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需要精神科医生,以及社会工作人员(Social worker)来承担这个责任以减轻临床医生的这些责任,不可能让内外科医生去处理这些问题。

如果患者出现了财政及医疗保险的问题,也是Social worker负责处理解决,在这点上
。国内医院管理层也是极为欠缺的,很多事儿简直是没法说,常听说病人欠款跑了,手术或管床医生,科室护士们来从自己兜里掏钱补。这在国外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荒唐事儿,美国的医生就是从治疗角度考虑怎么样是最好的方法,来给病人取得最好的这个疗效,至于她有没有钱,他的保险公司能付多少、不是医生需要关心费神的,这些是
Social worker、医院财务科室去处理的。包括这个病人出院后需要上门服务,比如说
结肠直肠癌术后经常需要护理胃肠道造瘘口及粪袋、或者锁骨下静脉留置的输液管道定期护理、不愈伤口护理啊等等,这些事儿都需要安排随访护士、一些理疗师来做的。病人需要定期到门诊或者是到特定指定的一些诊所做化验、血液透析的接送安排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由专门的一些专业人员来负责,临床医生不会再费心这类事物。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样的多学科MDT,各专业人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息分享
、最新专业进展交流和取长补短,也有助于同行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大家共同提高的过程。 总体而言,美国临床的一个MDT往往包括了这个病人从进医院开始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随访,以及康复,甚至到他的临终关怀,等等都要考虑到,都要有人来具体的负责,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性化的MDT。国内现在完全没有这样一套完好最好
的常规化制度。

啰啰嗦嗦说这些,是给国内医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不仅仅是各级医院的医生,因为我理解这个非凡医疗群的今后发展方向是给走出体制的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实践和相互合作平台,那么你们各个专业专科医生走出公有制体制自己开业,或者组成一个医生集团相互合作抱团儿取暖,了解一些美国临床这些有益可借鉴的地方,你就可能会采取最合适的方式给病人提供最好的专业服务。

做到医疗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这是我们为医之道!

希望我谈的这些对国内同行多少有所裨益。

2/8/2019 于纽约 刀客聊斋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 http://ampathology.com [email protected] 美国医学教育博客 http://www.mitbbs.com/pc/index.php?id=USMedEdu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 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 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医网情深:怀念那热座上煎熬的时光——WU外科病理专科的“Hot Seat”(在美国行医之路-21)

力刀

今年,是我在国内器官移植外科博士毕业去国他乡整整三十年。

一直在大学的环境科研、培训、成为美国病理医生、工作有20多年。但命运的捉弄离开大学的学术环境有八年了,曾经很痛苦过,但时间的流逝让痛苦的伤口渐渐愈合,我也慢慢地适应了单打独斗、私立行医的环境和生活。然而,时而夜深人静之际或参加学术会议听同行或熟人朋友讲座之时,心底的深处,还会有一种莫名的遗憾和留恋……

说起来,最怀念和印象深刻的一段时光是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做高级外科病理专科培训(Advanced Surgical Pathology Fellowship)那一年,尤其是前后两个半年里
各一个月的“热座”(Hot Seat)魔鬼式强化训练的经历。那是令人几乎精疲力尽要崩
溃的训练。由于种种原因,本来实行外科病理的Hot Seat培训的单位就不多,而且越来越少,最终,就是我当初经历这样培训的华盛顿大学也取消了这个项目。现今的住院医生和Fellows几乎已经不会再经历那样的痛苦培训了。然而,经过这番炼狱般的训练,
我至今感到非常珍贵、得到的收获受益非凡。值得回忆和介绍给后一代们……

住院医生毕业,我申请并有幸被华盛顿大学病理系录取为期一年的高级外科病理专科培训fellow。华大当年医学院全国排名第五、外科病理也是相当棒的一个单位,进入了它的Fellowship培训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它的12个月里,有两个月的跟随两位著名病理主任学习会诊疑难病例,还有就是今天要介绍的“Hot Seat”培训。

“Hot Seat”,顾名思义,就是那个位置不舒服,如同热锅一样让你坐在上面煎熬。前后半年各一个月。这是它当年著名的外科病理主任、美国病理泰斗阿克曼医生(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美国病理医生几乎人人案头必备的《阿克曼外科病理》专著)倡导、师承霍普金斯医院的严格培训传统。

我第一个月顺利轮转完冰冻切片培训,进入“Hot Seat”——一间小屋,一张桌子上放着显微镜、电话和电脑、一个茶杯、一把椅子、紧挨着的背后的墙树立一个大书架,几乎就转不开身了。书架上有几本工具书,但主要是用来堆放当天要审阅的全科(除妇产科病理外)的各专业病例片子!早上七点进入小屋,在那把热座上坐下,背后的书架上、桌面上已经堆起的成摞的病理片子——开始一天的hot seat煎熬。

作为Fellow, 是把你当作年轻低年资初步独立工作的医生(Junior Attending)来对待和训练的。你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把当天给你的全系所有病例要快速浏览、给出初步诊断并输入到电脑——这个诊断只显示和记录在本系医生导师的屏幕上并不对外显示,因为毕竟还不是最终诊断。你看完之后,根据病理亚专业分别放置:胃肠、肝胆胰、泌尿、胸肺、头颈、骨和软组织、乳腺、器官移植、内分泌、等等。有活检标本,也有大的外科手术切除后标本。9~10点钟以后,住院医生逐渐来取走他她当天相应轮转专业的病
例片子去与老师会面读片。

中午急匆匆吃完便餐,接着看片子。而午后开始,住院医生不断跑来,告诉fellow:“嗯,这个病例,老师说诊断有误,应该是……;这个病例诊断不全面、或肿瘤分级、分期与老师有差别……”。你就根据住院医生转达老师的意见把这个病例片子再快速阅读一遍,看看自己错在哪里、思考为何会出错、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在哪里……。开始时,这是非常令人难堪沮丧的经历和感觉,你会听着住院医生给你的转达、或负责某个病例的医生老师有时不耐烦甚至怒气冲冲打过来训斥的电话而不断脸红,头上冒汗。

还不止住院医生或带教医生老师,有时候,主要是心脏和肺移植活检的紧急标本、临床移植科主任会亲自带着一帮住院医生和他的fellows跑到病理系、要你亲自给他在显微
镜下说明为何诊断一度、二度急性排斥反应——如果是二度以上的急性排斥反应,他要立刻给患者抗排斥冲击治疗的,那可不是儿戏的!而且,这种主任大碗儿脾气都大,对于刚开始轮转的fellows根本不放在眼里,口气冲的或不屑的,让你感到非常难受……

一天下来,到下午6、7点起身离开那个热座时,几乎是精疲力竭、头晕脑胀、两眼昏花、几乎没有任何胃口而且有想吐的感觉。第一周,真是每天如坐针毡、深深感受到那个“Hot Seat”的称呼真是他奶奶的太贴切了,fellow坐在那里一天真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煎熬啊……

一天天、第二周、第三周过去,就这样,你慢慢地从许许多多犯过的错误中学习正确的思考、判断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提高诊断技术和鉴别能力。在老师和其他科室医生的疑问、不屑、训斥的口吻中慢慢地承受而不再感到那样难过,开始适应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压力。第四周结束时,几乎已开始建立某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当下半年再次轮转“热座”时,由于又再经历其他专科轮转、与主任一起的疑难病例会诊、经常见识参加系里各种疑难病例讨论、经验和见识、诊断技能和信心的显著提高,再坐上Hot Seat已经开始变得有很多信心、应对也开始快捷从容了。

这里,尤其要谈及的是,华盛顿大学外科病理Hot Seat训练时,鼓励fellows挑战带教
医生老师。你认为有不同意见、不认可老师的诊断、分级分期,你可以直接表示并坚持自己的诊断——当然,你必须给出自己认为的理由和依据。住院医生会带着你的不同意见回去、或你直接电话与带教医生交流讨论。如果不能达成共识,你可以请“第三者”会诊、甚至主任亲自会诊!而带教老师绝不会有任何面子上过不去下不来、因此给你小鞋穿——这是主任一再强调的培训制度之一,就是锻炼Fellow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当机立断下诊断的能力!我非常感谢这种开明和特有的培训方式。我也真的曾三次挑战某两个亚专业带教老师的诊断,给出自己的坚持理由和依据,最终得到两位老师的认可和同意我的诊断。

当年录取我的主任,对我们fellows说:来这里培训,不是要你写文章做科研,你毕业
后可以随意去做,这一年的培训,就是要让你们经历这种高强度训练,提高诊断水平和建立信心,等你们毕业时,有信心和能力在任何地方——大学医院也好、私立公司或医生集团也罢,不论多少病例的工作负荷,你们都能胜任工作!这一年特有的培下来,尤其“Hot Seat”的经历,确实感受到他的教诲所言不虚,受益匪浅。

看到现今带教的住院医生和fellows训练的强度,尤其看到国内病理医生的培训和质量
,远远无法与我们当年培训的强度、质量和工作负荷相比。总会感到遗憾,又深感自己的幸运。

“曾经沧海难为水”,那种热座如针毡、热锅上蚂蚁煎熬的日子,真是人生的一种宝贵经历和体验、一份受益终生的财富……

2/10/2019 于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美國病理會灾行模http://ampathology.com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美国医学教育博客 http://www.mitbbs.com/pc/index.php?id=USMedEdu
美中醫學教育網/網絡老刀會: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http://dok.cmgforum.net
微信號:dok2401
U
USMedEdu
https://m12.girtu.com/post/show/5c6893cbc27dbc25752f8234?from=groupmessage&
isappinstalled=0

医网情深:一例经典胰腺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病例——国内基层病理医生辅导群病例讨论(4)
U
USMedEdu

近年来随着免疫/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血液肿瘤根据分子/基因检测的诊断和分类有显著改变,随之而来的治疗也发生了相应的显著改变,靶向和免疫治疗也显著提高了许多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本文小结血液肿瘤诊断分类的进展。感谢病理实习医生王莹的辛勤付出!
https://m12.girtu.com/post/show/5c6e2f041577bd856134fb53?from=groupmessage&
isappinstalled=0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U
USMedEdu

很高兴邀请了学弟、肿瘤外科王济平医生作为4/6/19老刀举办的“新住院医生如何顺利度过第一年/暨第八届网络老刀会”讲座嘉宾!我与济平——淡如水的交情、浓如醇的
理解——十年里让我难忘的朋友/力刀

学弟济平是从哈佛的麻省总院完成肿瘤外科专科培训并在布列根-妇女医院(BWH)/ 丹纳-法伯癌症中心(DFCC)任职肿瘤外科医生。与他相识不过三、四年,却相互有着那
种所谓“心有灵犀”,第一次在微信上相互接触,就立刻感受到他的真诚、热情、正直、勇气和才华。

在我刚刚从生活和工作中的被KO中爬起来,是他那一句“老刀,你办讲座,我给你站台!”给了我从新起步和征战的勇气和能量。他和夫人及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刘小乐教授一起创办的“长木转化医学中国行” 项目给来哈佛进修或访问的国内专家领导和医护
人员进行交流和讲座辅导,影响越来越大已反馈回到国内;他每年至少7~8次回国讲学交流与合作、辛苦异常,有一次我打电话给他咨询一个病例时,他刚下飞机正赶着要去医院看他的术后病人;他很谦虚但做事又极为严谨,而且不耻下问很尊重我这个老大哥学长:为了一篇文章中某个病理名词,他会很晚打电话给我“请教”和讨论——其实,他身边有许多出名的哈佛教授啊!他不仅学术业务上做的出众,而且爱好涉猎广泛,对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医学历史及人物都有研究,并时常在正式发表的文章或微信公众号中的短帖中论及,让人赞叹不已!他与我的同济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学妹,也是出色的医学科研专家、著名的NEJM杂志唯一的中国主编、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肖瑞平教授又一起创办了《NEJM医学前沿》中文版期刊,为国内医学同行尤其基层医生及生命科学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国际医学前沿最新动向和进展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我与济平可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每次到波士顿开会,都是住在他那和我一样简朴的家里,我喜欢在他家里那种无拘无束客如归家的感觉,吃着他夫人做的家常便饭,饭后一杯清茶或坐在沙发上天南海北闲聊、或独自一面慢品香茶一面浏览翻阅他书架上收藏的大量中外古典艺术画册和作品,感受着他除外科医生职业之外的独特、与我相似和有共鸣的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和追求,并分享着彼此的理解和感悟。这些年来,我一直断断续续在写着我喜爱的一个专题:“社会、艺术与医学”,而今天看到他创办的这样一份《外科艺术》(
Art of Surgery:http://mp.weixin.qq.com/s/sQFLklT8qNX_iivxcniDMA; 官网:http://aos.amegroups.com)真是十分惊喜和感慨:极少有中国医生能有这样的专业之外的爱好和感悟,把一个古老而又高速现代化进展的临床医学专业外科与人文艺术相连接!没有对自身专业的娴熟地掌握、对其起源、发展和现况及未来的理解判断、对医学人文关怀的深刻认识和洞悉、对“医者仁心”的内涵的真正领悟,绝非可为!
赞学弟济平的新创举!祝你创办的AOS成功发展和壮大!

2/7/2018 于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U
USMedEdu

2018-19年度CMG培训老刀评奖:
实习医生奖:Wu,Qingqing, MD, PhD;
住院医生奖:Jia, Yue, MD, PhD;
代教医生奖:Li,Zujin, MD, PhD。
将于4/6/19,周六晚,网络老刀会讲座上正式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在此,老刀真诚地感谢三位医生你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祝贺你们继续努力,取得新的成就!
也希望看到更多的CMGs进入美国/加拿大住院医生培训,成为优秀的执业医师,有志者
事竟成!
医者,仁心也!

https://mp.weixin.qq.com/s/_cy1nxb3p5hagWHIhjLg3w
U
USMedEdu

https://www.wjx.top/m/35006242.aspx?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4/6/2019 第八届网络老刀会/暨新录取住院医生辅导网络电话讲座

U
USMedEdu

医网情深:生命的骊歌——在美国行医之路(27)

力刀

老刀一直自认是“女权主义”拥护者。1995年开始上网写的头两篇文章,就是以“中国女性问题”为着眼点的。在华夏文摘上发出,曾因收到太多世界各地(大陆除外)读者尤其女性读者来信把大学的电子信箱都撑爆过。

后来,进入临床,成为病理住院医生,写医学科普多了。尤其是针对女性的第一癌症“乳腺癌”,一连写过7篇有关科普。这之后,至今为止,不断收到读者、或相识或从未
谋面的、甚至真实姓名都不知道的患者、家属咨询病情的。

今天,下班路上,发现我的微信里有请求链接的。链接后短暂问候交流,微信友自述方知居然是一位13年前,在华夏文摘论坛上交流并咨询过的乳腺癌患者!

“力刀:我是2006年底诊出乳腺癌后,蒙你帮助良多……”

“你好!哇,真的吗?我私下与不少读者联系过,但真的记不住了……你、现在一切都好?”

她,贴了一段MTV短视频,用一曲美妙动听的花腔女高音,著名的歌剧“O mio babbino caro”,回答了我的问候——
https://kg.qq.com/node/play?s=DrNiW3DsCzyQhD9P&shareuid=639d988c2c2a338937&
topsource=&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然后,“一切都好!那时在华夏论坛上交谈不少。现在闲时唱唱歌。都无法想象当时化疗差点死翘翘……“,她诙谐地答复。

这首名曲也是我最喜欢的歌曲之一。听得出她唱的中气十足,完全无法想象是经历过那残酷的疾患和痛苦的化疗后10多年后的人!

听着她的歌声,我非常感动。停车于路边,几番听过,我短信道:这是我很喜欢的歌曲。再来一个歌剧“猫”里的主题曲“Memory”吧?

一阵沉寂,很快,“现炒现唱啦“,微信上贴出了“Memory” 的音频视频——
https://kg.qq.com/node/play?s=B6XkcgB0NifOoBB8&shareuid=639d988c2c2a338937&
topsource=&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听着她的歌声,我不禁眼热——一位13年前,华夏的读者、曾咨询过我的患者、一位癌症幸存者、甚至、我们曾在国外同一所大学前后错肩学习过的校友、还记得我,并用微信链接了我,让我听到她那美丽动人的歌声!

作为医生、我们的职责正是让患者从疾病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能让她们如此这般的快乐生活、享受为人妻、为人母的天职幸福。

我,一个40多岁在美国从新起步成为病理医生、一个医学科普业余写手,还有什么能比看到我的读者、求医患者能如此放声高歌更让人感到高兴、自豪、和满足的呢?!

希望天下的一切患者,都能象她这样坚强、幸运。既来之则安之,坦然面对顽疾,与医护人员和家人密切配合,坚持与疾病、与命运抗争,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享受着生命中美好的每一天,高唱一曲——

生命的骊歌!

3/1/2019 于 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U
USMedEdu

Match Day——
倒计时一周!
U
USMedEdu


很高兴邀请了学弟、肿瘤外科王济平医生作为4/6/19老刀举办的“新住院医生如何顺利度过第一年/暨第八届网络老刀会”讲座嘉宾!我与济平——淡如水的交情、浓如醇的
理解——十年里让我难忘的朋友/力刀

学弟济平是从哈佛的麻省总院完成肿瘤外科专科培训并在布列根-妇女医院(BWH)/ 丹纳-法伯癌症中心(DFCC)任职肿瘤外科医生。与他相识不过三、四年,却相互有着那
种所谓“心有灵犀”,第一次在微信上相互接触,就立刻感受到他的真诚、热情、正直、勇气和才华。

在我刚刚从生活和工作中的被KO中爬起来,是他那一句“老刀,你办讲座,我给你站台!”给了我从新起步和征战的勇气和能量。他和夫人及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刘小乐教授一起创办的“长木转化医学中国行” 项目给来哈佛进修或访问的国内专家领导和医护
人员进行交流和讲座辅导,影响越来越大已反馈回到国内;他每年至少7~8次回国讲学交流与合作、辛苦异常,有一次我打电话给他咨询一个病例时,他刚下飞机正赶着要去医院看他的术后病人;他很谦虚但做事又极为严谨,而且不耻下问很尊重我这个老大哥学长:为了一篇文章中某个病理名词,他会很晚打电话给我“请教”和讨论——其实,他身边有许多出名的哈佛教授啊!他不仅学术业务上做的出众,而且爱好涉猎广泛,对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医学历史及人物都有研究,并时常在正式发表的文章或微信公众号中的短帖中论及,让人赞叹不已!他与我的同济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学妹,也是出色的医学科研专家、著名的NEJM杂志唯一的中国主编、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肖瑞平教授又一起创办了《NEJM医学前沿》中文版期刊,为国内医学同行尤其基层医生及生命科学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国际医学前沿最新动向和进展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我与济平可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每次到波士顿开会,都是住在他那和我一样简朴的家里,我喜欢在他家里那种无拘无束客如归家的感觉,吃着他夫人做的家常便饭,饭后一杯清茶或坐在沙发上天南海北闲聊、或独自一面慢品香茶一面浏览翻阅他书架上收藏的大量中外古典艺术画册和作品,感受着他除外科医生职业之外的独特、与我相似和有共鸣的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和追求,并分享着彼此的理解和感悟。这些年来,我一直断断续续在写着我喜爱的一个专题:“社会、艺术与医学”,而今天看到他创办的这样一份《外科艺术》(
Art of Surgery:http://mp.weixin.qq.com/s/sQFLklT8qNX_iivxcniDMA; 官网:http://aos.amegroups.com)真是十分惊喜和感慨:极少有中国医生能有这样的专业之外的爱好和感悟,把一个古老而又高速现代化进展的临床医学专业外科与人文艺术相连接!没有对自身专业的娴熟地掌握、对其起源、发展和现况及未来的理解判断、对医学人文关怀的深刻认识和洞悉、对“医者仁心”的内涵的真正领悟,绝非可为!
赞学弟济平的新创举!祝你创办的AOS成功发展和壮大!

2/7/2018 于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 在 USMedEdu (US_CMGs)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住院医生和Fellows们注意:
: 4/6/2019,周六晚8-10:30,如同往年match之后,老刀讲举办网络讲座。其中一项活动
: ,是给参加过老刀辅导或见习/实习的住院/fellow有文章发表或会议论文宣读、张贴墙
: 报的予以奖励证书和$500奖学金以资鼓励。希望各位住院医生/fellow把自己的文章或
: 会议文摘提交给我,参加第三届评奖!

U
USMedEdu

医网情深:乳腺病理新进展要点——医学新进展

Emily S. Reisenbichler, MD / 力刀 编译

本文简述AJCC第8版更新、美国临床肿瘤协会/美国病理医生学院(ASCO/CAP)有关PDL-1染色相关的HER2指南、关于新辅助疗法标本处置的建议、及导管原位癌监测临床试验
结果。

关于2017年第八版乳腺癌分期:
• 小叶原位癌(LCIS) 已从pTis中去除,因为目前认为其为良性危险因素病变 (如图1)。

• 组织学分型和生物标记物 (包括ER、PR 和HER2) 整合入临床预后分期中。

• 多基因检测(Oncotype DX®)作为仅有的显示一级预后和治疗预判信息试验包括在预后分期中。病理分期pT1或pT2浸润性癌、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淋巴结阴性及复发分数小于11的预后分期降级为T1a - T1b,N0, M0 (临床分期 IA)。

• TAILORx临床实验显示复发分数11-25的患者可免于化疗,但亚组分析则显示
化疗有益于50岁及以下早期乳腺癌、复发分数16 - 25的患者(见N Engl J Med 2018; 379 . 111)。

2018ASCO / CAP HER2指南更新:
• 有关HER2实验的要点更新见:Arch Pathol Lab Med 2018;142.1364;

• HER2 ++ 免疫组化染色不确定结果目前定义是> 10%浸润癌细胞弱或中等强度完整的膜染色 (Figs. 2 and 3);

• 粗针组织活检HER2阴性、激素受体阳性、管状癌、粘液癌、和腺样囊性癌则
无需在切除标本中重复;

• HER2在切除标本可重复实验:分型3级肿瘤、针组织活检中浸润癌区域过小或者切除标本中存在高级别病变而形态有别于针穿活检;

• FISH试验规则更新:HER2不确定的FISH结果需免疫组化(IHC)检测;如仍(2+),需计数更多的癌细胞。如结果仍同,则最后结果解释为HER2阴性并加以说明(Arch Pathol Lab Med 2018;142.1364 (图4、5 和6);

• 以往FISH不确定结果:
(a) 比率 ≥ 2.0、HER2拷贝数< 4.0/细胞;(b) 比率 < 2.0、平均HER2拷贝数 ≥6.0/细胞;
(c) 比率 < 2.0、平均HER2拷贝数 > 4.0 和< 6.0。

乳腺癌的PD-L1检测:
• IMpassion130临床实验证实:转移性三阴(ER / PR / HER2)乳腺癌患者PD-L1阳性免疫细胞经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治疗后无进展存活延长;(N Engl J Med
2018; 379.2108);

• PD-L1阳性定义:PD-L1表达(Ventana SP142抗体) >1% 肿瘤内浸润免疫细胞;

• 在肺癌,SP142抗体对于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较其它PD-L1克隆抗体
敏感性为低 (JAMA Oncol 2017;3.1051);

• 在乳腺癌的PD-L1阳性确切指标数据尚未确定;

• 对于病理医生的影响:肿瘤科医生需要PD-L1实验结果来预判乳腺癌的检查点抑制剂,病理医生应知晓所做各种实验、如何计数/评估解释该免疫组化染色。目前尚
无不同肿瘤类型解释的一致性标准;

乳癌术后标本的新辅助化疗常规用于反应的标准化评估和报告的建议:
• 新辅助化疗常规用于HER2阳性和三阴乳腺癌 (Fig. 4);

• 目前多种量化评估新辅助化疗后反应的系统 (i.e. Miller-Payne,
Sataloff, Chevallier methods),新的建议可见:Mod Pathol 2015;28.1185;

• 切片标本影像(绘图、照片或放射图片)应与送交的标图化组织切片图一致
保存;小标本未见大体肿瘤灶的,应全部送检; 尽量量化大标本内残余癌灶、送检任
何肉眼可见肿瘤灶或活检夹区域;如未见癌灶,切取既往治疗的肿瘤区域最大横切面(5腊块儿/每1 - 2 cm以往治疗区域,总共可送达25盒);

• 用MD安德森计算公式量化和报告残余肿瘤负荷 (RCB),详见https.//www.
pathologyoutlines. com/site/MDA.html;

• 完全病理反应 (pCR) 意味着无残余浸润癌灶、淋巴管或淋巴结受累;

• 仅有DCIS被认为pCR (AJCC第八版);

• 尚无必要重新检测新辅助治疗后残余癌灶的激素受体和HER2状态 (Hum
Pathol 2017;62.215);

导管原位癌(DCIS)的积极监测临床试验:
• DCIS的过度诊断/治疗仍为争议中,近期一些临床试验在探索积极的检测作为外科治疗的替代方法;

• 对病理医生的影响:这些临床试验对于DCIS分级、筛孔状坏死的有无是录入/排除的特定指标,针穿活检报告这些特点的有无尤为重要;

注:Emily Reisenbichler,MD,为耶鲁大学病理系助理教授,乳腺病理专科医生培训
项目主任、PathologyOutlines.com网站乳腺病理编辑、美国临床病理杂志编委。

原文地址:http://www.pathologyoutlines.com/site/whatsnewinbreast2019.pdf
U
USMedEdu

2018-19年度CMG培训老刀评奖:
实习医生奖:Wu,Qingqing, MD, PhD;
住院医生奖:Jia, Yue, MD, PhD;
代教医生奖:Li,Zujin, MD, PhD。
将于4/6/19,周六晚,网络老刀会讲座上正式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在此,老刀真诚地感谢三位医
生你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祝贺你们继续努力,取得新的成就!
也希望看到更多的CMGs进入美国/加拿大住院医生培训,成为优秀的执业医师,有志者
事竟成!
医者,仁心也!
U
USMedEdu

近日接到这位宝妈同学的信:她被一所医院提前录取了,终于实现了她想成为内科医生的梦想!祝福她今后走的更顺畅,相信她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执业医生!
马上就要到一年一度的Match Day——美国住院医生录取张榜公布的日子了,预祝更多
的同学梦想成真!

医网情深:走在考版和住院医道路上坚强的宝妈们——十年里,那些感动过我的同学们(6)

力刀

今天送走了今年新年从加州飞来纽约实习的一位女同学,一个娃娃才两岁多的宝妈。
一个多月内科和病理的紧张强化实习,让在家养娃没有怎么工作的她从刚来时的一脸茫然不知所以,对美国临床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变得与诊所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成为熟人和朋友,熟悉了一些临床基本情况、对今后的专业选择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一些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有所了解。

带她去医院、去诊所和实验室、去机场的路上,除了专业的不断强化训练,也天南海北地聊,闲聊中加强有关面试的应对。听着她每天、每周的新鲜感受和趣闻趣事,给她指出一些看似普通的小事,对于她今后写申请、PS、甚至进入面试时的意义和重要性。

纽约,寒风凛冽,吃过热辣的火锅,驱车前往机场。车上,赠送她正式印制的精美带钢印的实习证书、一份珍贵的礼物——有着高耀洁医生的亲笔签名版《镜头下的真相》,关于河南农村农民因献血卖血感染HIV的纪实。希望她今后能成为象高老师那样的一个
具有博爱之心的好医生。

机场起飞入口处,分别时,握手、hug、道别。她说“我争取进到纽约的单位、就还来
看你……”。说着眼睛红了……。

我转身离去,上车,还听到她关心地喊着:刀医生,注意休息、开车注意安全……

她,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从加州、或其他外州来实习的宝妈同学。新年初,得到两位去年暑期带教的宝妈同学电子邮件告知——其中一位也是来自加州,都得到了面试,一位新年刚过,还得到了面试单位主任的热情来信问候。

培训她们的同时,其实也是自我提高和更深刻理解作为一个初级培训教师的意义。我的母亲是一个教了一辈子小学生的小学老师,也是我和弟弟们的启蒙老师——从母亲那里,我耳濡目睹作为小学老师的影响和熏陶对于一个孩童心灵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成为不了大学教授、大牌专家,就做一个力所能及的“小学教师”、为没有入门的医学生同学们做一点启蒙、指点入门的小事吧。尤其是看到这些勇敢、坚强的宝妈同学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拼搏走上住院医生的道路,更有了一种近乎强迫症一样的责任和义务感。无论她们今后是否成为大牌专科医生、是否还会记得我,联系我,都不重要,带教的过程和看到他/她们的进步及最后的成功,我已经感到非常的满足:满足于这种教学的
经历和过程。

人生过程的一种体验——象我的母亲那样,此生为一个平凡的小学教师……

(注:近日接到这位宝妈同学的信:她被一所医院提前录取了,终于实现了她想成为内科医生的梦想!祝福她今后走的更顺畅,相信她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执业医生)。

2/13/2017 修改于3/6/2019 于美国纽约刀客聊斋
美国病理会诊中心: http://ampathology.com
美中医学教育网/网络老刀会: http://physicians.cmgforum.net, http://dok.cmgforum.net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U
USMedEdu


医网情深:美国第一位女性医生——伊丽莎白.布莱克威尔 (社会、艺术与医学-37)

力刀 编译

Elizabeth Blackwell (3 February 1821 – 31 May 1910) ——第一位从美国医学院
毕业取得医学博士证书取得美国行医资格、也是一位不列颠女医生,并且是努力促进妇女参加医学教育的先驱、更是美国和英国社会和道德改革倡导者。

伊丽莎白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父亲是制糖工人,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爱好、兴趣和天赋发展采取非常开明,自由的态度。她在家中排行老三。1832年从英格兰移民至美国纽约,后搬到辛辛那提定居。从小到大,她兴趣广泛,当过教会、写作、音乐和艺术教师。在北卡教书的过程中,在一位医生那里接触到医学书籍,离开触发了她对医学的兴趣。她搬到费城,跟随William Elder和Jonathan M. Allen
医生私下学习解剖学。同时到处申请医学院,却都被无情地拒绝,那时,医学界对于妇女学医有种强烈的抵触,认为女性智商低下,不足以应付医学职业的竞争挑战。许多医生建议她去巴黎学医或甚至女扮男装来学医!她曾回顾道这段历史:“As to the
opinion of people, I don't care one straw personally; though I take so much pains, as a matter of policy, to propitiate it, and shall always strive to
do so; for I see continually how the highest good is eclipsed by the violent or disagreeable forms which contain it.”

然而,她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在1847年20月被纽约上州的Hobart College,后改名为Geneva Medical College接受。说来也富有喜剧性,当时校长和教职人员难以决定是否录取她,就把这个决定交给同届150名男生无记名讨论决定,如果有一位男生反对,她
就将无资格入学。然而,150名男生居然全体通过同意接受她!

然而,在校学习期间绝非易事,她被镇里人们和同学视为怪人,而且她自己也不愿与他人接触交流非常孤独自闭。学习暑假期间,她回到费城继续跟随William Elder
医生学习临床。并经过种种努力获得在当地市政资助的穷人医院工作,主要医治护理梅毒和伤寒病人。在这个过程中,她获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她的毕业论文题目就是论述伤寒,而且结论讨论了患者机体疾患与社会和道德的关系及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思考与她其后医学生涯的医疗及社会改革有着密切联系。

1849年,1月23日,伊丽莎白终于毕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医学博士证书的女
性。校长查尔斯.李医生颁发证书与她,并向她鞠躬致敬!当地媒体也赞誉地报道了她
的毕业经历。

同年夏天,她决定赴欧洲继续接受医学教育,但仍然受到严重的歧视。最终她获得一个产科医院作为助产士而不是医生的位置。她的努力、勤奋和聪慧使得她受到当时著名的产科医生Paul Dubois夸赞,认为她将会在美国成为最好的产科医生。然而,天有不测
风云,在一次接生一个感染淋病的新生儿时,污染液体溅入她的眼里,导致严重感染并因此摘除了左眼,这使得她失去成为外科或产科医生的可能。她于1851年又回到了纽约开始她的独立行医生涯。开始时期仍然受到世俗眼光和歧视,病人很少。她行医之余,写作发表了第一部著作“The Laws of Lif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of Girls”讨论女孩机体与思维发育、年轻妇女为成为母亲需要
的教育——尽管她自己从未有过婚姻和生育!

1853年,伊丽莎白在曼哈顿下城的Tompkins Square开了自己的小诊所,并录用了也希
望学医的波兰籍女性Marie Zakrzewska为助手。1857年又加上妹妹艾米丽——第三位获得美国医学博士学位的女性——把原先的小诊所扩展为”纽约贫困妇女和儿童医院”,接受门诊和住院病人、培训护士、女性参与院董和兼职临床医生。次年,患者人数即成倍增加。而且,她数次返回英国,集资募捐希望在英国也办起类似她在美国办的贫困妇女儿童医院。并于1858年,根据新签署通过的认可1858年以前的外国医学教育学历医生资格法律,她成为1859年第一位注册的英国女医生,并于1874年,开办了英国第一个妇女医学院:伦敦妇女医学院。但由于内部纷争,她失去了医学院的领导权势,与1877年辞职退休,终结了自己的医学生涯。

1880至1895年期间,她热衷于道德改革、性纯洁、卫生、和医学教育以及预防医学、优生/计划生育、女权运动、医学伦理、及反对活体解剖等运动,但因其近于偏执的宗教
情节而成效甚微。而且,她的后期过分要强的个性、对于他人甚至自己的妹妹、曾经的好友,著名的护理先驱南丁格尔也经常口出恶言使得别人与她交往越来越困难。

她一生未婚未育,领养了一位有点耳聋的爱尔兰女孩Katherine "Kitty" Barry (1848-1936)相依为命。1910年5月31日,她因中风去世。著名的医学期刊“不列颠医学杂志”和“柳叶刀”都登载了她去世的卜告。

谷歌与2018年2月3日,以她为主题的画作作为当天的logo——为纪念伊丽莎白197周年
诞辰,第一位经过无比艰难的历程,完成正规医学院教育、取得美国和英国第一位注册医生资质的女性!

仅以此文献给所有为争取进入美国住院医生的中国女医(学)生们!

3/8/2018 于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U
USMedEdu


【 在 USMedEdu (US_CMGs) 的大作中提到: 】

宝妈,毕业10年整,USMLE 均一次通过:251/230/CS pass;match失败过。但仍不气馁,加强见习实习经验——内科(心血管/呼吸/肿瘤/胃肠/血液/PCP)及病理充实自己,表现优秀,得到代教老师赞赏,给予强力推荐信。
今年终于面试成功得到pre-match!即将成为内科住院医生!

祝贺她!
U
USMedEdu
https://mp.weixin.qq.com/s/203Xd0g8SGUZ_CTyJJhEwA

对话ECFMG CEO/President

From 无青自修 一个无业青年的自我修养
U
USMedEdu

“新住院医生存之道”/第八届网络老刀会于4/6,周六晚 8-11,通过网络
电话会议进行。

老刀邀请了近40位美国、加拿大华裔医生,包括老中青三代、ABC第二
代移民美国本土医学院毕业医生、有杰出的哈佛BWH/DFCC肿瘤外科
王济平医生,有ABC二代美国斯坦福、宾大等毕业的麻醉医生、放射科
住院医生、更多的是来自大陆、在美国科研多年的CMG医生,有执业执教
多年于大学或社区医院多年的医生,也有临近毕业或刚开始住院医生的新
同学,涵盖内科、精神科、儿科、病理科等。

免费讲座讨论会,欢迎光临!

U
USMedEdu

毕业20年,Step219, failed once, 2-kids mom CMG, matched!
Proud of her!!!
U
USMedEdu


令人喜悦大丰收的日子!
替这些同学、实习见习医生学员们高兴!他们有二宝妈、宝爸、有毕业20年以上的老毕业生、有考分210多低线、有申请失败1、2、数次的,一位宝妈由Prelim matched到
categorical 内科,今天,他们成功了!为他们骄傲、也感到自豪!

花甲之年意若何?济世悬壶坎坷多。
愿把一身傲筋骨,淬火锻得钉几颗!

3/11/2019 于 美国纽约 刀客聊斋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U
USMedEdu


又一个病理、一个神内!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U
USMedEdu


【 在 Medflorida (Me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U
USMedEdu

2017,7个、2018,8个。
16个!今年翻一番!病理10、内科5、神内1。

晚上回到家,刀太做好了我最喜欢的捞面条。用我的得意学生庆庆给我的
礼物——木制大啤酒杯痛饮一番!去年8个、前年7个,今年翻一番!值得
大大地庆祝,自我犒劳一下……
U
USMedEdu


【 在 USMedEdu (US_CMGs)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7,7个、2018,8个。
: 16个!今年翻一番!病理10、内科5、神内1。
: 晚上回到家,刀太做好了我最喜欢的捞面条。用我的得意学生庆庆给我的
: 礼物——木制大啤酒杯痛饮一番!去年8个、前年7个,今年翻一番!值得
: 大大地庆祝,自我犒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