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看到JRs说长津湖战役,搜了一下看哭了(视频转自百度百科)

K
K1KOOOO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你以为这是玩游戏呢?点点鼠标就能形成优势兵力?

馬保国
引用 @BAKAsama 发表的:
是行不通。但是当时根据人口政策和兵力储备来说。。说我们玩人海战术也是错的吗?只是不懂提问。。当然人海战术肯定是送人头这我明白

人海?美军最爱对付人海,日本已经给他们送了块人海蛋糕了

万家乐宁
引用 @DdayCaptain 发表的:
你的理解能力是不是有问题

他想听就是人海战术。

致富先锋
引用 @卖橘子 发表的:
炸了好几次,美军连夜从三菱重工定制了一套钢架桥,太牛了

我看到的只有一次,野战机场是不断地进攻,不断的维修

z
zhangweiren1217
引用 @belisalius 发表的:
苏联红军只有空军 而且有战斗半径限制

苏联在鸭绿江那边建立了一个米格走廊,飞行员也穿志愿军军服,后面联军也发现是苏联空军,但是双方都保持沉默,不想把局部战场扩大到全面战争

木头鸟
引用 @晋西北独立团李云龙 发表的:
在美军眼里,南韩军命贱过狗

在霉吹眼里,南棒都不算生命……死了都是不统计的

虎扑用户317463
引用 @Ericcion 发表的:
这些人属实不懂装懂…😓真是对解放军战法的侮辱 我军最鄙夷的就是人海战术 迂回穿插 切割包围从红军开始就是基本思路了

我军就是现代轻步兵的巅峰,第一毫无疑问。可以说,我军在武器装备落后条件下,把人和技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龅牙大强强
引用 @肺不疼 发表的:
美帝强悍的战争后勤能力也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的特务连冒死把他们后撤的桥炸了。他们楞是用飞机空投了架桥模块,工兵在数小时内又搭了一座桥,主力全部跑了。

要能开天眼带个桥梁工程师,彻底把桥炸跨就好了

虎扑JR1252556017
引用 @穆然M 发表的:
不是傻就是坏!

看他id就是啥😄

柯哀发糖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街球王 吴悠和街球 王吴悠🐶

龅牙大强强
引用 @君1莫2笑 发表的:
然后从此,美国开始研究夜战,我们开始研究饱和打击。

双方都活成了自己厌恶的样子🐶

柯哀发糖
引用 @belisalius 发表的:
苏联红军只有空军 而且有战斗半径限制

米格走廊

湿
湿乎乎的狼王是普通蓝领全明星
引用 @虎扑JR2003111937 发表的:
吴悠以前不是说自己是普通家庭吗

大院长大的,普普通通

k
kyo287
引用 @迪瓦茨走人 发表的:
九兵团指挥官估计还是打国军的那种思维,不就是美械吗?我一个兵团全歼打一个师还不是轻轻松松→_→

还得是校长大度啊🐶

淡泊如山风
引用 @倾国倾城2508 发表的:
当时老美一个师一万五以上的,一个团三千人,一个营一千人。比苏系编制要大的多。

不是这么算的,美军编制大并不是一个营有一千多人,而是每个团都有大量的战术单位,单纯每个步兵营只有500多人。

拜占庭1453
水门桥我军先后炸了3次,美军是炸了马上就修,最后一次甚至把桥基都给炸掉了,美军还是凭借其超强的后勤保障,马上从日本空运了8套所有式样的野战桥包括桥基

虎扑JR1252556017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真实的是人数上也没什么优势

戰國之魊
引用 @国米马刺 发表的:
2纵5师,估计就是咱老丁的部队😂

丁伟是军长了哦“解放军要是没四野,那还叫解放军么?四野要是没我们军,那还叫四野么?”

虎扑JR1252556017
引用 @龅牙大强强 发表的:
双方都活成了自己厌恶的样子🐶

😄

戰國之魊
引用 @雾中打拳 发表的:
说真的,看不了这些,长津湖的很早就看过纪录片,哭的稀里哗啦。之前知道了铁原阻击战,就去看了纪录片,然后又看哭了。
这次疫情,看到我们国家开动马力生产防护用品,看到我们前线医护人员左一层右一层,包裹的严严实实,连发达国家的医护人员都羡慕我们。我突然间就想到了那些穿单衣在寒风中战斗,一口炒面一口雪、保持战斗姿势冻死在前线的战士们,我突然特别的感慨,我们国家终于不再是那个只能靠着奉献甚至牺牲、用精神和意志去硬抗的中国了。
几十年间,地覆天翻。我想那些先辈们在天有灵,应该也会很欣慰吧。

你这……你说你一个人哭了也就算了,你还要多少人陪你一起哭啊?

虎扑JR1252556017
引用 @汤姆 发表的:
他们觉得人海是因为老被穿插分割围歼,所以局部总是被多打少,觉得对方人海

要是没有战术想打成这样就是做梦,那些人根本不懂

汤姆
引用 @木头鸟 发表的:
在霉吹眼里,南棒都不算生命……死了都是不统计的

何止,什么菲佣,比利时人,土耳其人都不算人,只有美国人和狗,英国人可能算半个人

g
gsqq
引用 @雾中打拳 发表的:
说真的,看不了这些,长津湖的很早就看过纪录片,哭的稀里哗啦。之前知道了铁原阻击战,就去看了纪录片,然后又看哭了。
这次疫情,看到我们国家开动马力生产防护用品,看到我们前线医护人员左一层右一层,包裹的严严实实,连发达国家的医护人员都羡慕我们。我突然间就想到了那些穿单衣在寒风中战斗,一口炒面一口雪、保持战斗姿势冻死在前线的战士们,我突然特别的感慨,我们国家终于不再是那个只能靠着奉献甚至牺牲、用精神和意志去硬抗的中国了。
几十年间,地覆天翻。我想那些先辈们在天有灵,应该也会很欣慰吧。

这种纪录片和美国队长的爱国主义效果是一样的

莫夕莫夕
引用 @什么名字也有 发表的:
准确来说,美国的陆战一师属于加强师2万多人。 最主要的是咱们把它给吃掉 这个想法有了行动。就导致了后面的惨烈的结果。

棉衣穿够的话还不好说

猫咪咪都有人了吗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相同的装备你试试

汤姆
引用 @喜欢长两分 发表的:
前线溃败逃亡的时候还要挨后方督战美国爹的枪子…

美国爹还随意撤销你的部队番号,你还要含他的吊,送上你的女人给他草,送你的钱给他花

虎扑用户317666
引用 @abysess 发表的:
其实长津湖战役是整个朝鲜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甚至没有之一,长津湖一役志愿军一共牺牲了将近25000人,其中被活活冻死的就多达4000多人,冻伤接近3万人,这么多冻死冻伤不是因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身体不行,而是出发的时候物资不够,很多战士披着一件薄大衣在接近零下40度的天气里一守就是好几天,啃着比石头还硬的土豆,哎,每次说起这个就想哭,真的太惨了,就是因为太惨了所以一般不拿长津湖来说,都是说上甘岭战役。

为什么出发时物资不够?是因为突然出发非常仓促。为什么突然出发?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看看那时的公知是什么样子。

梯卡坡
引用 @究极大狂风 发表的:
上甘岭比这惨多了,长津湖伤亡惨重一是严寒的天气,后勤保障不行,二是情报准备不足,才入朝对美军不熟悉,三是武器装备太差,真正那种殊死血战还比不上上甘岭。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美军在不到3.7平方公里的土地打出了190w+的炮弹,其中不乏155毫米和203毫米榴弹炮,这种炮一发下去弹坑就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炸不死都能震死,加上5000+的航空炸弹,这火力压制没谁了。双方争夺阵地达59次,打退美军900+次冲锋。因为阵地很小,双方都是以营连排为单位进行战斗,打残了就换下来。15军参战的27个连其中16个被多次打光重建,连级干部伤亡率接近七成,班长副班长伤亡率100%,15军45军134团8连先后五次被打光重建,伤亡率接近500%,这种伤亡率能从上甘岭下来真的和阎王爷拜过把子

上甘岭一些部队的战损比已经超过人类认知的极限了
汤姆
引用 @空门不进武球王 发表的:
谁能想到当初摧枯拉朽的人民军居然溃败那么快。中央定的是到12月准备二十万套棉衣,结果11月九兵团提前入朝了。

中央应该算到了,已经有算到在仁川登陆

Y
Ygzm08
引用 @虎扑JR0859419733 发表的:
一列数据就没人回复了

韩国人不是人

真理的黄昏
引用 @马超的双龙尖 发表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约78万人。在朝兵力最多时达130万人(1953年春季)。中国以轮战方式先后入朝参战的各种部队共计190万。 朝鲜人民军:10个师(前六个师,每师1.1万人,第7师1.2万人,超出1000人,第10师和第13师不足满员,每师只有6000人。第15师也是1.1万人),2个独立团:约8000人,5个警备旅共18600人,1个105装甲旅:120辆苏制T-34坦克,1个独立装甲团:30辆苏制T-34。苏联方面:约26000人(主要是飞行员、空军地勤保障、雷达兵等)。南朝鲜军:9个师(每个师的兵力都不一样,其中以第1师和7师为最多每个师约9600余人,其次是第6师9112人,第2师约8000人,其余的3、5首都师均为7000人左右。而第8师不足7000人,只有6866人)。装甲车:27辆;火炮:129门;火箭筒:1900具;飞机:30架(10架战斗机,10架联络机,10架教练机,无轰炸机)。总兵力:约9.8万人。“联合国军”方面(合计:614694人): 美国 480000人 英国 63000人 加拿大 26791人 澳大利亚 17000人 菲律宾 7000人 土耳其 5455人 荷兰 3972人 法国 3421人 新西兰 1389人 泰国 1294人 埃塞俄比亚 1271人 希腊 1263人 哥伦比亚 1068人 比利时 900人 南非 826人 卢森堡 44人

韩国为什么不列出来?

n
null0420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能靠两只脚集中优势兵力到有飞机侦查的美军纵深,你觉得是一件简单的事?

名字真的都被占用了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上甘岭一个阵地连后续补充的兵员在内一共500人,你美爹连炮带飞机打了几天?打下来了么?还相同兵力,你配么?还有志愿军不进战斗力比你强,战术还赢你美爹一大截,战术穿插将敌军分割成多股小部敌人,形成小范围的人数优势后迅速包围吃掉再寻觅下次战机,这里面包含的对部队的战术素养要求,过去70年了你看有几个现代化部队能做到的?

风雨飘摇的小屋
引用 @雾中打拳 发表的:
说真的,看不了这些,长津湖的很早就看过纪录片,哭的稀里哗啦。之前知道了铁原阻击战,就去看了纪录片,然后又看哭了。
这次疫情,看到我们国家开动马力生产防护用品,看到我们前线医护人员左一层右一层,包裹的严严实实,连发达国家的医护人员都羡慕我们。我突然间就想到了那些穿单衣在寒风中战斗,一口炒面一口雪、保持战斗姿势冻死在前线的战士们,我突然特别的感慨,我们国家终于不再是那个只能靠着奉献甚至牺牲、用精神和意志去硬抗的中国了。
几十年间,地覆天翻。我想那些先辈们在天有灵,应该也会很欣慰吧。

这次疫情也让别人看清了我们的战争动员能力和牺牲精神!如今我们的后勤保障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汤姆
引用 @虎扑JR1252556017 发表的:
要是没有战术想打成这样就是做梦,那些人根本不懂

志愿军就是要局部多打少,尽量近身肉搏,这样美空军没法炸,重武器发挥不了,我记得哪个军还印过小册子,说美军近身战斗力太弱鸡。。。。美国人看到尴尬的一比

T
TOPLiLiLi
引用 @belisalius 发表的:
苏联红军只有空军 而且有战斗半径限制

不是苏联真的入朝,是这个师长认为苏军已经全面入朝。所以按对抗苏军的标准修了三道防御工事

风雨飘摇的小屋
引用 @abysess 发表的:
其实长津湖战役是整个朝鲜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甚至没有之一,长津湖一役志愿军一共牺牲了将近25000人,其中被活活冻死的就多达4000多人,冻伤接近3万人,这么多冻死冻伤不是因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身体不行,而是出发的时候物资不够,很多战士披着一件薄大衣在接近零下40度的天气里一守就是好几天,啃着比石头还硬的土豆,哎,每次说起这个就想哭,真的太惨了,就是因为太惨了所以一般不拿长津湖来说,都是说上甘岭战役。

主要还是决策者考虑不周到,白白牺牲了这么多人,

G
Gayno翔
引用 @大象公会 发表的:
能够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是非常考验军队实力的,不是你想集中就集中的。

就像足球比赛一样,形成局部人数优势的道理都懂,但做起来难。巅峰巴萨场面上为什么能踢谁都有压倒性优势,就是总能通过传导球和跑位在进攻中形成多打少,通过整体站位在防守中形成多防少。但世界足球史上又有几支巅峰巴萨这种水平的球队呢…

汤姆
引用 @真理的黄昏 发表的:
韩国为什么不列出来?

何止,美第十军第七步兵师也参加了,还被打出唯一的团建制消灭,连美国自己人都不算人,棒子能算?

杜兰兰啊
引用 @鹅城张麻子只要公平 发表的:
不可能用人海战术的,行不通,我发的这个图就是当时志愿军的三三制,解放战争时期就开始全军推广,特别适合迂回穿插,在朝鲜的山地地形,配合夜色,确实让联合国军防不胜防,三三制也是当时志愿军能在装备,后勤完全落后于美军的情况下,初期多次取得大捷的重要原因

老哥详细说说这个三三制的具体用法和效果

风雨飘摇的小屋
引用 @tjyhlt 发表的:
为什么出发时物资不够?是因为突然出发非常仓促。为什么突然出发?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看看那时的公知是什么样子。

说霉菌都是纸老虎对困难估计不足,战争的准备也不足

飞吧玻璃
引用 @tnt731 发表的:
第一次战役39军在西线云山重创骑兵第一师和韩首都师,是朝鲜中美直接对抗第一战,追击中歼灭英27旅一部,东线42军在黄草岭阻击美第十军。 第二次战役39军在正面锤美25师,42军在9兵团接手后位于西线最东侧,彭总安排2打1配合38军2天肢解了韩第2军,然后2路穿插敌后形成战役突破,逼美国选被那个军插死,美军选择保战役后路挡42军,但漏过38军爆了土耳其旅,和40军前后夹击打崩了美第2师,42军重创了骑兵第一师。 所以39军没去东线是42军,两个军都没被美军重创,二次战役都打得非常好。

问下 为啥苏联当时没直接参战呢

完颜胖和尚
引用 @Ericcion 发表的:
太可惜太心痛了 要是后勤和装备再好些 很有可能可以重创美军王牌海军陆战第一师 唉╯﹏╰

这就要问大汉奸张东荪为什么要把九兵团准备入朝作战的情报主动透露给美国了
河东节度使
引用 @汤姆 发表的:
谁说的,美军穿插坦克走起,还带着收伤员的卡车,谁跟你说穿插没法重武器,你指人拖大炮当然没法带

穿插对后勤补给要求很高,所以后期会出现美军打志愿军的穿插,志愿军蹲坑的情况。 志愿军打美军穿插,武器跟不上,后勤跟不上,出现筷子捅铁板的状况,抗战中兰封万家岭的境况重演。

完颜胖和尚
引用 @马超的双龙尖 发表的:
没有证据就在这胡说八道

张东荪家都搜出五部电台,人赃俱获还没证据呢

飞吧玻璃
引用 @Gayno翔 发表的:
就像足球比赛一样,形成局部人数优势的道理都懂,但做起来难。巅峰巴萨场面上为什么能踢谁都有压倒性优势,就是总能通过传导球和跑位在进攻中形成多打少,通过整体站位在防守中形成多防少。但世界足球史上又有几支巅峰巴萨这种水平的球队呢…

害 你说国足咋不学学这些前辈 还要什么洋教练

名字真的都被占用了
引用 @梯卡坡 发表的:
上甘岭一些部队的战损比已经超过人类认知的极限了

主要是这种战损比志愿军都不带崩溃的,这更突破了美国人的认知极限了。

风雨飘摇的小屋
引用 @143444 发表的:
后勤给力也是减少自己的伤亡。不能围歼的关键还是没有制空权。那个年代的陆战制空权非常重要 中国军队两次有机会成建制全歼对面师级单位的战役,一个抗日时期万家岭,一个长津湖。人数上都处于绝对优势,最后没成功都是因为没有制空权,对面先空投物资做好突围准备,然后找薄弱点集中炸一波开路,地面部队倾泻所有火力突围总是突的出去的。 万家岭那次,国军和日军的武器差距还没有长津湖中美差距那么大。而且106师团轻敌冒进被包围,重武器不多,国军则是调集了近十万人围追堵截,就为了打一个歼灭战,为数不多的炮兵都用了。结果还是因为没制空权,对面飞机空投武器弹药和下级指挥官稳定军心,然后突围,最后还是给跑出去2000人。何况这美军在长津湖是有工事的。后勤空军调配啥的比日本强许多许多。

一般人不知道万家岭啊。。。毕竟教科书上没有,我就是万家岭这边的人。当时日军被围在山头上,然后日军就摊开日军旗,日本飞机就空投罐头,弹药。

c
choxo
引用 @251204 发表的:
我看了下,棒子不是人是吗?

南朝鲜9个师不是嘛😂

河东节度使
引用 @鹅城张麻子只要公平 发表的:
我只说一个事实:1916年七月一日,英军在索姆河战役中发起密集队形冲锋,第一天的阵亡数字是六万人。那么在1950年,志愿军在配备世界上最先进武器的美军面前玩人海战术,还成功将美军击退至三八线,请问美军是什么战斗力? 当重型机枪被发明之后,单纯的人海战术就已经是失效了,如果没有成建制的冲锋战术,那就是单纯的送死。

人海战术一战有,二战同样也有,抗战中国军日军都玩过人肉冲锋,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也玩万岁冲锋。火力严重不足的进攻一方,在美军空地一体火力下,三三制的进攻战术火力投射根本不够看,只有集中兵力于一点反复冲击,踏尸前进。只是这个战术在美军无尽的火力优势前失效了。

B
Bruce1461
引用 @medsource_jin 发表的:
米帝那时太逆天太鬼畜,兔子那会哪见过直接空投预制钢结构桥梁的,而且还是连续空投

面对这么强大的敌人、不对等的装备、补给情况,志愿军仍然打出了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步兵战争表现,难以想象是凭借着怎样的意志

t
thonder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其实真的有国军,50军就是原国军60军改编的,第一个打入汉城,也有一些湘西土匪被改造加入了志愿军

乃农组特
引用 @雾中打拳 发表的:
说真的,看不了这些,长津湖的很早就看过纪录片,哭的稀里哗啦。之前知道了铁原阻击战,就去看了纪录片,然后又看哭了。
这次疫情,看到我们国家开动马力生产防护用品,看到我们前线医护人员左一层右一层,包裹的严严实实,连发达国家的医护人员都羡慕我们。我突然间就想到了那些穿单衣在寒风中战斗,一口炒面一口雪、保持战斗姿势冻死在前线的战士们,我突然特别的感慨,我们国家终于不再是那个只能靠着奉献甚至牺牲、用精神和意志去硬抗的中国了。
几十年间,地覆天翻。我想那些先辈们在天有灵,应该也会很欣慰吧。

看到说自己流泪的兄弟们,不得不想到一首歌词,为什么我们总是热泪盈眶,因为我们的血为祖国流淌。虽然我们这一辈也冒出来不少杂碎,但大多数人心中还是深爱着中华民族,深爱着这个国家,爱的很深沉

现象圣婴冰箱大罗
引用 @苏牙的门柱 发表的:
我爷爷就是十五军当时是和黄继光一个连队的,偶尔回忆的时候和我们讲,他们班被打光两次又补充两次。我们老家一共一百多人赶赴抗美援朝战场就回来两人,我爷爷就是一个。

致敬致敬!!!

凄冷的深宵
引用 @苏牙的门柱 发表的:
我爷爷就是十五军当时是和黄继光一个连队的,偶尔回忆的时候和我们讲,他们班被打光两次又补充两次。我们老家一共一百多人赶赴抗美援朝战场就回来两人,我爷爷就是一个。

向你爷爷致敬!

凄冷的深宵
引用 @风雨飘摇的小屋 发表的:
主要还是决策者考虑不周到,白白牺牲了这么多人,



汤姆
引用 @Gungnirrr 发表的:
真的是太惨了 39军是在解放军序列里仅次于38军的第二军

三十八军其实打的不怎么样,比39军差远了,人家39是第一支干老美的,一点不怂上去就干,发38万岁的时候邓华洪学智韩先楚是有疑义的,万岁在我们国家是不能随便乱用的,但是彭比较固执,还是加了38万岁,其实十三兵团其余几个军表现一点不比38差,彭就是变通少,敢硬磕,这种性格也是造成第四第五次战役伤亡很大的原因,美军改变战术后,对策反应比较慢
i
ix灰原哀
引用 @TOPLiLiLi 发表的:
已经重创了,不是美军从日本空运钢桥过来,陆战一师绝对会被全歼于长津湖。
不得不赞赏一下该师师长史密斯少将的战场嗅觉,他力主修的野战机场立了大功。

看纪录片,这桥炸了修修了炸,最后人直接在日本制作空运钢桥,成功脱困,美帝这个后勤保障和工程维修能力着实震撼到我了

冰清玉洁潘金莲
引用 @TOPLiLiLi 发表的:
已经重创了,不是美军从日本空运钢桥过来,陆战一师绝对会被全歼于长津湖。
不得不赞赏一下该师师长史密斯少将的战场嗅觉,他力主修的野战机场立了大功。

海陆第一师员额22000人左右 长津湖战役伤亡7000多,但大部分是冻伤和轻伤,战役期间就重返战场了,战役结束永久性损失没过2000,离重创还早,战役结束之后2个月就重返战场了...
开着奥迪卖奔奔
引用 @馬保国 发表的:
真的,美军最恶心人的就是空军的恐怖实力,到这直接整了个机场出来...

朝鲜战争早期,美军毫无兵家奇谋可言,基本就是所到之处全饱和攻击,天上地下密集轰炸,在这种恐怖的实力对比之下,我们发现孙子兵法不管用了,因为你围住人家也啃不下来,太惨烈了。所以说参加抗美援朝的都是英雄中的英雄。

冰清玉洁潘金莲
引用 @TOPLiLiLi 发表的:
已经重创了,不是美军从日本空运钢桥过来,陆战一师绝对会被全歼于长津湖。
不得不赞赏一下该师师长史密斯少将的战场嗅觉,他力主修的野战机场立了大功。

如果没有空投桥梁,长津湖就会被打成大号砥平里,9兵团在长津湖并没有能够围歼海陆第一师的能力,围住了反而会暴露自己的实力...
飞吧玻璃
引用 @虎扑JR1471032814 发表的:
一战已经证明了人海战术是行不通的。一战后人海战术就没出现过,更不可能打赢战争了

日俄战争说明局部人数优势且不及牺牲式肉搏还是很有效的

N
NBA毒奶
引用 @GQ1988 发表的:
你咋不说相同的武器装备你试试??合着你们的优势是理所应当,我们的优势就是胜之不武??????

有些东西真不知道他屁股坐在哪边

N
NBA毒奶
引用 @Ericcion 发表的:
太可惜太心痛了 要是后勤和装备再好些 很有可能可以重创美军王牌海军陆战第一师 唉╯﹏╰

他娘的,要不是后勤跟不上,陆战一师这番号就没了

汤姆
引用 @冰清玉洁潘金莲 发表的:
如果没有空投桥梁,长津湖就会被打成大号砥平里,9兵团在长津湖并没有能够围歼海陆第一师的能力,围住了反而会暴露自己的实力...

是的,全歼不了,如果不是零下40°,哪怕是零下十几二十度,还有很大机会重创的
T
TOPLiLiLi
引用 @冰清玉洁潘金莲 发表的:
如果没有空投桥梁,长津湖就会被打成大号砥平里,9兵团在长津湖并没有能够围歼海陆第一师的能力,围住了反而会暴露自己的实力...

确实跟砥平里一样暴露了我军攻坚能力不行,也想不通为啥美军直到砥平里才发现。
但是长津湖跟砥平里还是有区别的,首先是李奇微刚上任,重塑美军形象,严令被包围的联军不许撤退,不然也撤了;二是兵力对比也不一样,砥平里是8000对6000,长津湖是八万对两万;三是,砥平里李奇微可以调兵解围,这也是他有资本让联军坚守不退,长津湖当时西线已经溃败,连平壤都不敢守了,麦克阿瑟让陆战一师坚守待援的话,怕是没人听他的 [ 此帖被TOPLiLiLi在2020-07-01 09:32:05修改 ]

丨丶肾斗士
引用 @马超的双龙尖 发表的:
宽阔的地方可以,狭窄的地方还怎么三三制

那狭窄的地方是怎么操作呢?

飞吧玻璃
引用 @鹅城张麻子只要公平 发表的:
我只说一个事实:1916年七月一日,英军在索姆河战役中发起密集队形冲锋,第一天的阵亡数字是六万人。那么在1950年,志愿军在配备世界上最先进武器的美军面前玩人海战术,还成功将美军击退至三八线,请问美军是什么战斗力? 当重型机枪被发明之后,单纯的人海战术就已经是失效了,如果没有成建制的冲锋战术,那就是单纯的送死。

都在绕着人海战术说 其实真打仗的时候哪是人海战术嘛 就是有战术的冲锋 要现代战争打一场也绝对需要人去冲 都不知道纠结人海干嘛

n
nickyinick
引用 @芊ballack芊 发表的:
再看看短短十年前日军对中国军队的评价,是什么让中国军队发生从羊到狼的颠覆变化?!

思想 信仰

虎扑用户045953
引用 @Ericcion 发表的:
太可惜太心痛了 要是后勤和装备再好些 很有可能可以重创美军王牌海军陆战第一师 唉╯﹏╰

后勤跟得上,陆战第一师将只存在于历史中!

R
RocketsEatShit
不明白这么可歌可泣的战役历史课本不讲

伊来文
引用 @abysess 发表的:
其实长津湖战役是整个朝鲜战场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甚至没有之一,长津湖一役志愿军一共牺牲了将近25000人,其中被活活冻死的就多达4000多人,冻伤接近3万人,这么多冻死冻伤不是因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身体不行,而是出发的时候物资不够,很多战士披着一件薄大衣在接近零下40度的天气里一守就是好几天,啃着比石头还硬的土豆,哎,每次说起这个就想哭,真的太惨了,就是因为太惨了所以一般不拿长津湖来说,都是说上甘岭战役。

不是物资不够。。而是包括第九团很多都是直接从内陆拉过去的。。时间匆忙根本没时间给他们换装备。。几乎是日夜兼程开进朝鲜的。。

2
251204
引用 @thonder 发表的:
其实真的有国军,50军就是原国军60军改编的,第一个打入汉城,也有一些湘西土匪被改造加入了志愿军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同样部队,不同人带领下差的是天差地别

冰清玉洁潘金莲
引用 @汤姆 发表的:
是的,全歼不了,如果不是零下40°,哪怕是零下十几二十度,还有很大机会重创的

重创也没机会了,没有重火力打海陆一师那样可以随时得到空投补给的重装部队就是没办法,前期是占尽了战役态势的便宜,把陆战5团,7团,师部分割包围在几个没啥联系的孤立据点上,唯一重创海陆一的机会就是趁着陆战5团7团被包围在柳潭里的时候,集中一个师的兵力,一举拿下下碣禺里的师部和机场,哪里兵力不足,大部分都是后勤和工兵部队,而且有大量的补给品可以补充我们自己,一旦失去了这个机会陆战5团和7团打通了回到下碣禺里的道路,和师部汇合,志愿军的机会就已经完全没有了...
2
251204
引用 @RocketsEatShit 发表的:
不明白这么可歌可泣的战役历史课本不讲

感觉是为了照顾美方感受,这种事情不能大肆宣扬,现在反正撕破脸了,我觉得接下来会大力宣传

虎扑用户595864
引用 @Ericcion 发表的:
…一个笼统的人海战术怎么能概括 解放军一向都是使用迂回穿插 分割包围 在内战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打法了 这次对美军 人数不占优 武器装备后勤更是大大的劣势 还更要用灵活的穿插战术 不然压根没法打

朝鲜战争是轻步兵的巅峰    
不认识我
引用 @gsqq 发表的:
这种纪录片和美国队长的爱国主义效果是一样的

纪录片里的个个有血有肉真英雄,美国队长是个死不了的意淫对象,怎么会一样

辽北水库浪子范德依彪1
引用 @名字真的都被占用了 发表的:
上甘岭一个阵地连后续补充的兵员在内一共500人,你美爹连炮带飞机打了几天?打下来了么?还相同兵力,你配么?还有志愿军不进战斗力比你强,战术还赢你美爹一大截,战术穿插将敌军分割成多股小部敌人,形成小范围的人数优势后迅速包围吃掉再寻觅下次战机,这里面包含的对部队的战术素养要求,过去70年了你看有几个现代化部队能做到的?

这种战术是建立在通讯和配合默契度上的,还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志愿军通讯就不说了,完全靠的是一线部队强大的执行力,以及指挥员敏锐的判断力,那一代的军人在经历了长征,抗战,解放战争,执行力独一档,指挥官全局观独一档,部队之间配合度独一档没问题吧

C
Cqz555
引用 @hcyrain 发表的:
诸葛呈相和观史君,两个都讲过

谢谢

z
z城吴宣仪
引用 @nickyinick 发表的:
思想 信仰

确实是信仰 看看那年那兔 有着一段 因为背后是祖国 所以在强大的敌人也不能让他们过去

C
Cqz555
引用 @喜欢长两分 发表的:
观史君和诸葛都做过。观史君现在在肝越战,诸葛现在在肝战国,观史君都是沙盘复原战争…

谢谢

狡猾的笨蛋
引用 @zcoya 发表的:
请问比斯大林格勒如何,谢谢

斯大林格勒苏德双方一共死了两百万人,朝鲜战争参战人数加一起大概三百万人

虎扑JR1252556017
引用 @汤姆 发表的:
志愿军就是要局部多打少,尽量近身肉搏,这样美空军没法炸,重武器发挥不了,我记得哪个军还印过小册子,说美军近身战斗力太弱鸡。。。。美国人看到尴尬的一比

战术的意义不就在这里吗,优势打弱势,也不一定是要近身肉搏,就是要突然出现打个出其不意 打近战,虽然不一定有优势,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了,不然和美军装备差别这么大根本没法打

冰清玉洁潘金莲
引用 @zcoya 发表的:
请问比斯大林格勒如何,谢谢

和斯大林格勒差很多 因为斯大林格勒的残酷更多的是不能撤退和必须前进之间的碰撞,而长津湖地区的大量伤亡是因为天气原因,真正那种厨房已经拿下,但客厅还在敌人手中的战斗并不是特别多 然后志愿军因为通讯设备和各种技术装备的缺乏,营团级部队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战术能力,协同能力比苏军和德军都要差不少 而美军因为战后大裁军,即使是海陆一师这样的王牌部队,班排级的军官也都基本是新兵,士官和士兵也就陆战5团保留了大量老兵,其他也都是新手和他们自己二战时期相比战斗力都有下降,所以也比不上斯大林格勒的双方了...
狡猾的笨蛋
引用 @风雨飘摇的小屋 发表的:
说霉菌都是纸老虎对困难估计不足,战争的准备也不足

美国已经占领大部分土地了,再不去北朝鲜就没了

马超的双龙尖
引用 @丨丶肾斗士 发表的:
那狭窄的地方是怎么操作呢?

用人堆啊,还能怎么操作

安的素愿
引用 @7wat7 发表的:
你知道朝鲜战争是谁发起的吗?

金胖他爷爷,是因为看见新中国成立了觉得自己也行了去打🇺🇸的狗结果不看狗主人脸色被人家平推到鸭绿江

唧唧歪歪逍遥生
引用 @随风飞扬0816 发表的:
别的不说就是棉大衣能齐全些,也不至于折损那么多战士,太痛心了,好多都是抗日和解放战争过来的精英啊,就比如冰雕连,我相信他们若没有冻死,定能叫美军掉层皮

没换装的还有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出了级别较高的叛徒,后来被枪毙了

丨丶肾斗士
引用 @马超的双龙尖 发表的:
用人堆啊,还能怎么操作

扯淡 不懂别乱扯

马超的双龙尖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换我去搜,五十部电台起步,那个年代的办案人员还是太年轻

汤姆
引用 @冰清玉洁潘金莲 发表的:
重创也没机会了,没有重火力打海陆一师那样可以随时得到空投补给的重装部队就是没办法,前期是占尽了战役态势的便宜,把陆战5团,7团,师部分割包围在几个没啥联系的孤立据点上,唯一重创海陆一的机会就是趁着陆战5团7团被包围在柳潭里的时候,集中一个师的兵力,一举拿下下碣禺里的师部和机场,哪里兵力不足,大部分都是后勤和工兵部队,而且有大量的补给品可以补充我们自己,一旦失去了这个机会陆战5团和7团打通了回到下碣禺里的道路,和师部汇合,志愿军的机会就已经完全没有了...

在那种气候下,集中满火力的一个师是不可能的,哪怕有一个能正常开炮的炮营,拿下下碣禺里稳稳的,当时那里堆的全是物资弹药,我自己设身处地想一下,先不说二十六二十七军行军速度上不来,估计他们的乱七八糟武器在零下40°的气候根本就没法用,难道拿枪托上去砸吗,已经是肉身战斗的人类极限了
马超的双龙尖
引用 @河东节度使 发表的:
人海战术一战有,二战同样也有,抗战中国军日军都玩过人肉冲锋,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也玩万岁冲锋。火力严重不足的进攻一方,在美军空地一体火力下,三三制的进攻战术火力投射根本不够看,只有集中兵力于一点反复冲击,踏尸前进。只是这个战术在美军无尽的火力优势前失效了。

前三次战役还是成功的

卖瓜卖刮
引用 @茶米呦呦呦 发表的:
我外公的部队,一共7千人左右,不叫旅叫什么?

我就和你杠上了,九兵团入朝三个军,每军4个师都是详细信息,你外公所谓7000人的旅是什么番号,所谓7000人只活下来17人,整个九兵团的牺牲人数都给你爷爷部队了么,

冰清玉洁潘金莲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美军很早就发现志愿军攻坚能力的弱点了,但他们对于维护自己的补给线很敏感,加上还不是很了解志愿军,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而砥平里不一样,砥平里这个战术节点对于联军是有意义的,换句话说他们觉得冒险是有意义的 长津湖联军也可以在西线增兵,志愿军东线的兵力因为有狼林山脉阻隔很难在短时间大规模运动到西线威胁联军侧翼,而新南港在联军手里补给和港口设施都没有问题,进可攻,退可守 美三师,海陆1团是新锐部队还没有投入战斗,美七师损失了一个团,但其他部队也没进过战斗,在加上其他的一些第十军的配属部队,就地就可以集结起大量援军的,而且后勤补给也完全没有问题 整个西线大撤退的原因并不是西线打不下去了,而是主攻的东线已经完蛋撤退了,西线的辅攻部队继续前进已经没有意义了...
丨丶肾斗士
引用 @马超的双龙尖 发表的:
用人堆啊,还能怎么操作

还狭窄的地方 你告诉我什么算是狭窄的地方?宽阔的地方反而三三制,狭窄的地方用人堆?幸好朝鲜战争不是你指挥哦

G
GQ1988
引用 @飞吧玻璃 发表的:
都在绕着人海战术说 其实真打仗的时候哪是人海战术嘛 就是有战术的冲锋 要现代战争打一场也绝对需要人去冲 都不知道纠结人海干嘛

无非就是想说志愿军人多胜之不武呗。还能干嘛啊。

鄭伊建
引用 @雾中打拳 发表的:
说真的,看不了这些,长津湖的很早就看过纪录片,哭的稀里哗啦。之前知道了铁原阻击战,就去看了纪录片,然后又看哭了。
这次疫情,看到我们国家开动马力生产防护用品,看到我们前线医护人员左一层右一层,包裹的严严实实,连发达国家的医护人员都羡慕我们。我突然间就想到了那些穿单衣在寒风中战斗,一口炒面一口雪、保持战斗姿势冻死在前线的战士们,我突然特别的感慨,我们国家终于不再是那个只能靠着奉献甚至牺牲、用精神和意志去硬抗的中国了。
几十年间,地覆天翻。我想那些先辈们在天有灵,应该也会很欣慰吧。

唉他娘的看你的文字我都快哭了。
加内特小弟
引用 @雾中打拳 发表的:
说真的,看不了这些,长津湖的很早就看过纪录片,哭的稀里哗啦。之前知道了铁原阻击战,就去看了纪录片,然后又看哭了。
这次疫情,看到我们国家开动马力生产防护用品,看到我们前线医护人员左一层右一层,包裹的严严实实,连发达国家的医护人员都羡慕我们。我突然间就想到了那些穿单衣在寒风中战斗,一口炒面一口雪、保持战斗姿势冻死在前线的战士们,我突然特别的感慨,我们国家终于不再是那个只能靠着奉献甚至牺牲、用精神和意志去硬抗的中国了。
几十年间,地覆天翻。我想那些先辈们在天有灵,应该也会很欣慰吧。

什么纪录片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