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黄维兵团有多难打?向中野华野解放军致敬!

王座Online
引用 @乌贼说晚安 发表的:
淮海明明是他指挥的,你却只字不提,这是夸大粟裕的功劳么?🐶

你这是贪天之功

虎扑用户002862
打内战,真的勇敢。打日本呢?十四年除了横店外,歼灭了几个日本兵?请问

做饭很好吃
黄百韬非黄埔系第一人 黄维装备精良 这两个兵团战斗力的确强 相比之下,天津只坚持了30小时 淮海战役能打的国军不少,但是刘峙算个猪队友吧

板桥上的霜
引用 @潘迪 发表的:
大别山看史料记载,打得相当苦,而且没达到预期的战略目的

大别山是去恶心敌人的,让敌人睡不好觉

王座Online
引用 @南天门保安 发表的:
我的二爷爷时任58团四连指导员,大王庄一战突击队员之一

这在古代就是先登

8
824552383
引用 @nuszaa 发表的:
淮海时如果白崇禧出全力,国军还是有希望不输的,

校长真的骚,国军也散,白崇禧有两三次挽回局势的操作,愣是让校长一一错过!

虎扑用户202800
引用 @怎么会爱上水里的鱼 发表的:
可以用车轮战敌疲我打的战略,打不过你我可以撕咬你,耗尽你的体能

守方以逸待劳啊,又不用出门,攻方不可能扎营在关门口那,所以攻关还要跑上去的,一个个上不是车轮了,是葫芦娃救爷爷😂

S
SlimFire14
引用 @南天门保安 发表的:
我的二爷爷时任58团四连指导员,大王庄一战突击队员之一

牛逼,敬礼!

虎扑逗不逗
引用 @教授布影帝 发表的:
换成日军,兵力只有国军三分之一就能围歼蒋军,蒋军那战斗力,被穷途末路的几十万日军半年从河南打到桂林。

豫湘桂,中条山,松山战役。真他妈丢人

虎扑用户551736
引用 @王座Online 发表的:
你这是贪天之功

公正的说,粟裕刘伯承淮海战役指挥功劳最大,非要论个高低,那的确粟裕最大,因为第一歼灭黄百韬、第三阶段围歼杜聿明都是粟裕直接指挥,而围歼黄维是刘伯承指挥,至于非说邓,他属于总前委,也算指挥,但是我觉得军事指挥的功劳应该轮不上他。总体上说我认为军事上最大功劳粟裕刘伯承, 后勤等方面最大功劳饶漱石。
T
TonyParker99
引用 @攀岩运动员 发表的:
就是五万头猪!……

共军抓也抓不完🐶🐶

M
MSN无敌
引用 @怎么会爱上水里的鱼 发表的:
伸着脖子让你砍

曹军也得砍个三天三夜吧

飓风kkk
引用 @几时鸿雁 发表的:
国军的几大王牌军,还真不虚小日本。

国军的德械师36,87,88,包括税警总团,还有陈诚18军在淞沪都和小日本打过,也没占上风,只是战损比相对别的部队没那么刺眼

虎扑用户551736
引用 @板桥上的霜 发表的:
大别山是去恶心敌人的,让敌人睡不好觉

军事上没有恶心人这种说法,根本目的是要打到外线去,因为内线因为长期作战导致经济面临崩溃局面,必须把战争引到国统区,其实什么时候战争都是后勤和前线并重的,很多时候抛开后勤、经济谈战争就是舍本逐末,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教授布影帝
引用 @瞧LX帮主 发表的:
我爷爷如果还在的话99了,94岁走的,参加过淮海,渡江战役,家里还有纪念章,奶奶每次看到那个就伤心落泪

估计是老八路了,你爷爷99了,恐怕你也是个老先生了。
一颗沙子
引用 @缘之诀 发表的:
那对方集中兵力朝你某一方向突围,不就以多打少了么,就算你有地形优势,但我炮火压制,不明白为什么解放军能打赢,老辈人真是厉害!

除了人和武器,还要考虑地理环境。比如说漏斗型的地形,出口很窄,纵使你里面地形开阔,出口窄,你同时通过人数就有限,然后守出口的人,盯着出口打,你人再多,后面的人只能等着一点一点补上去。当然这只是假设,现实中战场要复杂得多,还有更多的影响因素。你集中兵力朝一方向,其他方向会过来打你屁股,你要做好其他方向的防御,定主攻方向是没错的。不过人心士气战术什么的都可以影响效果。除非是李云龙攻打平安格勒,富裕的老李每个方向都是主攻。

我不是妖刀
孟良崮战役其实是解放战争的决定战役,要
是华野被包饺子一切都不一样

二蛋爹
引用 @茂野吾郎 发表的:
刘亚楼在苏联吃了这么多年面包,回来就解放中国了

打天津,我感觉就是林总给刘雷公刷军功用的

一捧江山在掌握
引用 @春哥也要性生活 发表的:
东野一出关天下就定了

林彪还是牛逼

虎扑用户551736
引用 @Santiago1989 发表的:
也有说正面是国25万对共27万的,规模空前战况惨烈

所有兵力应该是接近60万对60万,如果说正面战场那接近于你说的数字,因为说到底不是60万和60万人在一个战场互抡啊,本质上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力基本2比1,黄维兵团接近1比1,杜聿明集团又是2比1,在局部战场其实还是有相当优势,但是因为国民党的确在淮海战役投入了最后的精锐兵团,所以打的非常惨烈。
剑落惊风雪
引用 @笨小孩科Rui 发表的:
手拉手可还行,哈哈哈哈

脑海里有画面了

虎扑用户991600
引用 @喝伏特加睡喀秋莎 发表的:
起手就两万五贾汪起义,七兵团西撤路上丢了三万人,开打两天就少了五万多,南线刘汝明李延年一直划水,没有离开蚌埠超过30华里,这又要划拉掉十万人。总体上刚正面的就只有黄百韬的10万,杜光亭的26万,黄维的12万,合计48万人。而且杜光亭的26万还有三成都是徐州附近招募的新兵壮丁。

黄维兵团还有一个108师投诚了,108师一投诚,整个85军就稀烂了,所以12兵团被围双堆集的时候兵力应该不如中野

一捧江山在掌握
引用 @教练我想进校队 发表的:
楼主家也是大富大贵啊

拿拼出来的待遇,没得说吧?

虎扑用户551736
引用 @一捧江山在掌握 发表的:
林彪还是牛逼

一百多万武装精良的部队,那就是一股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啊
八部巡抚方唐镜
引用 @hp31419 发表的:
为什么?

去辽沈的是东野主力,精锐之师。况且东北拿下后,武器弹药补给有了保障。哪怕中野淮海这边输了,那边出关的东野回来接手也能打回来,解放时间往后缓缓而已。

虎扑用户873153
淮海就是是一锅夹生饭,黄维这一口就是生的,但夹生也得吃下去

虎扑用户922240
引用 @铁胆手枪侠 发表的:
45年 本子投降,打到49年就宣布建国了,50年解放海南51年就解放西藏了,前前后后 打了6年仗,历朝历代来看真的是快!

难道不应该从南昌起义开始算?

虎扑用户551736
引用 @人生重来过 发表的:
怎么可能,淮海的时候东野已经在打平津了,解决了平津,淮海的国军只有退守长江这一选择,该过江还是过的,辽沈战役国民党败局就定了,除非美国亲自出马,才有一丝丝机会划江

还是有明白人嘛
虎扑用户111789
那得问问带整个师投降的无耻之徒了

虎扑用户821692
引用 @怎么会爱上水里的鱼 发表的:
可以用车轮战敌疲我打的战略,打不过你我可以撕咬你,耗尽你的体能

车轮战也是要时间的,所有人轮一遍,几天说不定就过去了

虎扑用户605606
跪求jrs做个3d地形板让我长长知识,实在对地理一窍不通

虎扑用户375819
引用 @恋尻哥 发表的:
孙元良直接跑了,秦汉的父亲

抗战无力,解放有功。

虎扑用户375819
引用 @喝伏特加睡喀秋莎 发表的:
起手就两万五贾汪起义,七兵团西撤路上丢了三万人,开打两天就少了五万多,南线刘汝明李延年一直划水,没有离开蚌埠超过30华里,这又要划拉掉十万人。总体上刚正面的就只有黄百韬的10万,杜光亭的26万,黄维的12万,合计48万人。而且杜光亭的26万还有三成都是徐州附近招募的新兵壮丁。

总人数没用,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每次都是多打少。

虎扑用户579929
引用 @缘之诀 发表的:
那对方集中兵力朝你某一方向突围,不就以多打少了么,就算你有地形优势,但我炮火压制,不明白为什么解放军能打赢,老辈人真是厉害!

这个都是机动防御的,又不是卡死一个阵地我就在那蹲着,敌军集中一个地方突围的话首先友邻可以过去加固,其次包围圈不会只有一层,而是连续的防御阵地,并且每个部队都会准备机动防御的预备队,虽然补充

死守不动的就是抗战前期的时候的国军部队,互相指挥死板,你守你的我守我的,不是同一派系的还有时候见死不救,经常被日军逐个击破,解放战争里他们也有这种操作,可以说是传统艺能

虎扑用户511314
引用 @Haagendazs 发表的:
五大主力就廖滚筒的新一和新六啊,另外两个在淮海邱清泉手上。74老早就被干了啊。

淮海黄维一个18军 丘清泉一个第五军

虎扑用户277968
引用 @虎扑逗不逗 发表的:
豫湘桂,中条山,松山战役。真他妈丢人

松山是胜仗。

虎扑用户034350
引用 @旺财哥 发表的:
共产党和解放军打的呀!

是谁指挥的🐶

虎扑用户207565
引用 @我忧郁的白衬衫灬 发表的:
哪怕淮海打输了,东野百万大军入关,也有能力再打回来,如果东野顶不住,卫立煌廖耀湘入关,天下之归属又有了悬念

不能扼守山海关吗?

虎扑用户459690
引用 @小司机东契奇 发表的:
因为包围的时候并不是手拉手围一圈,掐住几个出口就行了。

我和上单也能把对面射辅包围了
虎扑用户919242
引用 @教授布影帝 发表的:
换成日军,兵力只有国军三分之一就能围歼蒋军,蒋军那战斗力,被穷途末路的几十万日军半年从河南打到桂林。

我觉得不能这样对比。
第一,44年45年,国军的装备和48年49年国军的装备不一样。
第二、部队不一样,当时国军很多精锐的部队在云南缅甸,比如第五军。

虎扑用户511314
引用 @不用刀也能赢 发表的:
感谢包工头李弥的良心工事

要不是李弥急于向徐州撤退 等黄兵团两天 华野也不好下手

虎扑用户164032
引用 @华北剿总 发表的:
最重要的肯定是辽沈战役。辽沈赢了之后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势已经不可逆转了,后面就是打快打慢的问题。

其实在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后就优势了,得中原者得天下不是瞎说的

m
moonfkt
引用 @IG丶Jackeyfive 发表的:
辽沈打输了连逐鹿中原的机会都没有,大概率退回根据地

辽沈只是加速作用,决定性战役基本都在中原华东打的,得中原者得天下不是瞎说的

虎扑用户067204
引用 @阴天的向日葵WS 发表的:
我说的是中野打黄维兵团,没说整个淮海,你看解放后LBC自己怎么说的就知道了,赢是赢了,惨胜。

中野和十二兵团人数相当啊

虎扑用户403074
引用 @nuszaa 发表的:
淮海时如果白崇禧出全力,国军还是有希望不输的,

徐州的几个兵团都是总统的天子门生,白崇禧是桂系,纵然白崇禧厉害,但是不一定能指挥得动。
再说了,徐蚌会战打赢了,对桂系有什么好处呢?打赢了功劳是老蒋的,打输了自己肯定要背黑锅。

虎扑用户403074
引用 @我忧郁的白衬衫灬 发表的:
哪怕淮海打输了,东野百万大军入关,也有能力再打回来,如果东野顶不住,卫立煌廖耀湘入关,天下之归属又有了悬念

对的,廖耀湘的九兵团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扫平了东北,解放军就有了稳定的大后方,一路平推,就不会输,只是战争进程快慢的问题。

万年萨摩耶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援朝,越战呢?搞不懂脑子装的什么

百川归入海
引用 @supersigma 发表的:
甚至不用三分之一,中条山战役。。。

中条山就我家这边,据说当时年轻的士兵就在那一片片的死去

我忧郁的白衬衫灬
引用 @大写得福 发表的:
不能扼守山海关吗?

如果东野输了,tg哪来的兵力守山海关

n
nuszaa
引用 @做饭很好吃 发表的:
黄百韬非黄埔系第一人 黄维装备精良 这两个兵团战斗力的确强 相比之下,天津只坚持了30小时 淮海战役能打的国军不少,但是刘峙算个猪队友吧

这些都是精锐,还好在野战中歼灭了,要不然后续如果是这些部队守长江和上海,应该会付出很大代价。一个原本二线的52军就让三野吃了苦头

虎扑用户403074
引用 @damoncj 发表的:
解放战争其实就是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其实只有一大战役

不能这样说,辽沈战役是有惊无险,毕竟实力占优。淮海战役是真的夹生饭,硬吃下去的。这两场仗都是激烈并且关键的。
平津战役是稳赢的。

f
fidobel
引用 @南天门保安 发表的:
活下来了,副军离休,16年去世

配得上!明天去给老人祭奠一下

虎扑用户403074
引用 @snoozexy 发表的:
委座微操牛逼,空投调走杜聿明,只救回一个军,等杜聿明回来,淮海战局已经物是人非。

杜副总司令两边当背锅侠,也是够够的。

脸不红的杰尼龟
引用 @大汉羽林军 发表的:
建国后最少处级干部吧

人是副军长....

虎扑用户991600
引用 @德拉克丝勒 发表的:
黄维难打?我觉得七万人的黄百韬更难打

因为7兵团在碾庄有13兵团留下来的永固共事,易守难攻,加之围歼7兵团时,徐州剿总3个兵团距离不过30余公里,有很大的阻击压力,而围歼12兵团时,双堆集地势平坦,大都是临时工事,而且华野已经基本腾出手来对付杜聿明的所谓30万大军,基本属于围起来慢慢打,压力小了很多。

虎扑用户000856
引用 @几时鸿雁 发表的:
国军的几大王牌军,还真不虚小日本。

拉倒吧

n
nuszaa
引用 @虎扑逗不逗 发表的:
豫湘桂,中条山,松山战役。真他妈丢人

国军在抗战时,国力装备绝对劣势,还是打了不少好战的,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第二次缅甸战役,雪峰山战役,都打的不错。当然,失败的也不少

虎扑用户403074
引用 @质检 发表的:
最重要是辽沈,最惨烈是淮海

淮海战役是真的惨烈,围歼黄百韬兵团和黄维兵团都很费劲,黄百韬兵团依托原来李弥兵团的工事,黄维兵团有18军。解放军伤亡都很大。

我V婷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抗日战争时期共军的装备水平和兵力数量都不足以支撑太多的正面战

b
bai展堂
引用 @布丁Akira 发表的:
楼主,淮海到底是谁打的🤣

小托马斯打的

虎扑用户271069
黄维,永动机的黄维么?

d
damoncj
引用 @moonsicker 发表的:
辽沈和淮海,重要性差不多吧?

辽沈pla实力占优
淮海完全就是硬a。我当年上学火车上,一位军人老哥也说,淮海是一场非常公平的战役,双方都是最好的部队,挑明了打的 [ 此帖被damoncj在2020-04-03 15:10修改 ]

虎扑用户403074
引用 @清风拂山岗 发表的:
辽沈最重要。辽沈打完,平津地区国民党军就考虑往哪里跑的问题了。北方已经是囊中之物。
最稳妥就是平津打完再打淮海,也就是时间会拖,但总体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了。

如果等平津战役打完了,徐州的几大兵团不会等着解放军的优势兵力来决战,肯定会全部退守长江,企图划江而治,这样的话渡江战役会非常难打,解放全国的进程也会大大减慢。

通过淮海战役,把国军主力在江北解决了,那么解放全国就指日可待了。

虎扑用户072267
引用 @北华杜兰特 发表的:
要说以少胜多 那还得是说说我们四野

一听东北老白帽子一来,都吓跑了

虎扑用户551736
引用 @moonfkt 发表的:
辽沈只是加速作用,决定性战役基本都在中原华东打的,得中原者得天下不是瞎说的

扯几把蛋,还加速作用,辽沈战役在军史上的地位也是配你来质疑的?
我选z
引用 @一捧江山在掌握 发表的:
林彪还是牛逼

我不要你的伤亡数字,我要塔山

大汉羽林军
引用 @不皮不开心 发表的:
你们在东北捡了那么多洋落,有100多万人,打什么仗打不赢,吐口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

老亮剑了

K
Kevin小凯
引用 @黄小_歌 发表的:
那么问题来了,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呢?

粟裕 刘伯承

大汉羽林军
引用 @世间良将 发表的:
没活下来楼主从哪来的。。。

😓😓😓

大汉羽林军
引用 @四合酥 发表的:
其实我认为,以解放战争后期的解放军战斗力,已经可以刚巅峰关东军了。主要拉胯的还是装备,战斗意志与单兵素质都吊打国军,团以上指挥能力伯仲之间

轻步兵的巅峰

w
wyzhanglin
李云龙不是说了吗,国军五大主力都是好样的,单拉出来都厉害,其他你懂的

曼城总冠军
引用 @按摩的熊迪都是朋友 发表的:
三大战役最难最重要的应该是淮海战役了,毕竟60万打80万,装备也不在一个等级上,第一阶段黄百韬被剿灭,然后是孙元良黄维,最后杜聿明,把国民党彻底打散了

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辽沈。
我选z
引用 @独树老夫妻 发表的:
我们的历史宣传,给学生一种国军纸老虎的错觉。事实上国军还是相当能打的。黄维更不用说了。

战略上……战术上……

虎扑JR0438511074
引用 @教授布影帝 发表的:
松山是胜仗。

但是伤亡非常大

我选z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我们打得是反动派,解放人民

拖奶神灯
引用 @南天门保安 发表的:
我的二爷爷时任58团四连指导员,大王庄一战突击队员之一

向你二大爷致敬!

虎扑用户309252
引用 @我老婆金池圣僧 发表的:
兵力差很多,著名的六十万对八十万,现代战争多二十万是巨大的优势,相当于多了一个集团军,但是校长的微操实在是娘希匹

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六十万对八十万这是一锅夹生饭

拖奶神灯
引用 @大汉羽林军 发表的:
建国后最少处级干部吧

说小了,最少副省

教授布影帝
引用 @虎扑JR0438511074 发表的:
但是伤亡非常大

别跟我说伤亡数字,我只要松山。

拖奶神灯
引用 @南天门保安 发表的:
活下来了,副军离休,16年去世

牛逼🐮!

独树老夫妻
引用 @我选z 发表的:
战略上……战术上……

你这个说的有道理

虎扑用户309252
引用 @IG丶Theshit 发表的:
优势在我

三大战役电影太经典了

虎扑用户449897
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
虎扑逗不逗
引用 @教授布影帝 发表的:
别跟我说伤亡数字,我只要松山。

那个是塔山吧。。

春哥也要性生活
引用 @一捧江山在掌握 发表的:
林彪还是牛逼

平推到海南岛,万里追袭白崇禧

j
jianmen23
引用 @喝伏特加睡喀秋莎 发表的:
起手就两万五贾汪起义,七兵团西撤路上丢了三万人,开打两天就少了五万多,南线刘汝明李延年一直划水,没有离开蚌埠超过30华里,这又要划拉掉十万人。总体上刚正面的就只有黄百韬的10万,杜光亭的26万,黄维的12万,合计48万人。而且杜光亭的26万还有三成都是徐州附近招募的新兵壮丁。

你要这么说,这世上就不存在以少胜多了,历史的所有以少胜多都是以点破面,多的一方都是被自己打崩的前锋给冲垮的。
旺财哥
引用 @不屈的橡木弓手 发表的:
黄维,永动机的黄维么?

对,黄维的人品还是很正直的!但是很执拗!
旺财哥
引用 @纯洁的浓雾 发表的:
你若能出去,替我带句话给蒋总裁,我并非黄埔将领,但发给我晋见总统的特别通行证号码是7,够靠前的啦,可以啦,足可以啦。

通行证号码是17
l
leating
引用 @二仙桥热心市民 发表的:
有一说一,我小时候就以为包围得是四面八方都有人🐶

小说评书里包围都有去搬救兵的,这样看,一两个人出包围算挺容易的事

虎扑用户625534
引用 @华北剿总 发表的:
最重要的肯定是辽沈战役。辽沈赢了之后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势已经不可逆转了,后面就是打快打慢的问题。

你老李里吃的是灯草灰,放的是轻巧屁
旺财哥
引用 @虎扑JR0393507640 发表的:
拉倒吧

王耀武在抗日中还是值得表扬的,老王从1937年--1945年,几乎年年都与日军打仗,而且战绩还挺好!日军中流传“宁碰阎王、莫碰老王”。
大喇叭2017
引用 @教授布影帝 发表的:
换成日军,兵力只有国军三分之一就能围歼蒋军,蒋军那战斗力,被穷途末路的几十万日军半年从河南打到桂林。

说这种话不显得自己很low吗?有想过那些先烈们吗?不分主义,不分派系

开开kkk
引用 @阿兰德明 发表的:
这种内战不要再说了吧,死的都是中国人

这是一场社会革命呀!

你认识我就对了
引用 @不皮不开心 发表的:
你们在东北捡了那么多洋落,有100多万人,打什么仗打不赢,吐口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

东北那天枪栓都拉不开,让你上你行?

n
nuszaa
引用 @一剑轻安2016 发表的:
徐州的几个兵团都是总统的天子门生,白崇禧是桂系,纵然白崇禧厉害,但是不一定能指挥得动。
再说了,徐蚌会战打赢了,对桂系有什么好处呢?打赢了功劳是老蒋的,打输了自己肯定要背黑锅。

本来是徐州集团对华野,武汉集团对中野,国军兵力是占优势的。结果中野跑去抢占宿县,断了徐州集团的后路,变成中野和华野打徐州集团,白崇禧武汉集团看戏。白崇禧政治上还是比较弱,蒋的政治比较强,从二几年开始,就敏锐的察觉到共的潜力,一直把共当最大对手,结果也是输给了共。

清风拂山岗
引用 @一剑轻安2016 发表的:
如果等平津战役打完了,徐州的几大兵团不会等着解放军的优势兵力来决战,肯定会全部退守长江,企图划江而治,这样的话渡江战役会非常难打,解放全国的进程也会大大减慢。

通过淮海战役,把国军主力在江北解决了,那么解放全国就指日可待了。

那只是减慢进程的问题。辽沈打不下来,或者让国民党大部队从锦州入了关,那平津就不一定能拿得下来。
n
nuszaa
引用 @清风拂山岗 发表的:
那只是减慢进程的问题。辽沈打不下来,或者让国民党大部队从锦州入了关,那平津就不一定能拿得下来。

国军沈阳锦州营口军队撤到山海关天津一线,东北国军入关还是有难度的,新1新6 207师 52军战斗力都很强

虎扑用户388532
穿插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