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翻身了?钟南山团队发表论文:莲花清瘟具有抑制新冠病毒复制的作用!

莫细雨
中药不就该这么有理有据有逻辑地研究么……

烽火儿
不要随便改人家标题的水平🐶

虎扑用户110017
引用 @zx一帆风顺 发表的:
加个双盲

现在连双盲都能黑了?
C
CitizenLACBG32
引用 @CitizenLACBG32 发表的:
普通的名字回复的jr不多,但是这个帖子回复的jr好像又有点多了,累。标题是噱头,内容不是噱头。

又点灭了,搞心态呀😂

虎扑用户523634
引用 @老子不看NBA 发表的:
我承认部分中药的作用,但我不承认背后阴阳五行这些理论

但是在研究出中药的具体作用机理之前你只能用中医理论作指导呀

战神爸爸
翻身?钟老也不好使,中医就是伪科学!🐶

虎扑用户523634
引用 @CitizenLACBG32 发表的:
有一说一,那个东西我略有了解,我也不太承认。我觉得对待中医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否认。

这才是最开窍的态度

C
CRISPR
引用 @lakers7 发表的:
单位不一样,你仔细看一下。
这个药的问题其实是CC50和IC50太接近,安全剂量范围太小。
不过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的结果来看,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很多人点亮,说明大家很关注这个问题,我就认真计算一下吧。
1.关于莲花清瘟(LH)和瑞德西韦(REM)的IC50问题。 原文中两种药物的浓度单位是不一样的,经过计算,REM(分子量为602g/mol) IC50为0.39ug/ml;而LH为411.2ug/ml。因此REM的抗病毒活性是LH的1054倍。所以这位质疑者是有道理的。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抗病毒活性是细胞实验中的,在动物实验中和人体的数据可能会有差异。不过总体上来讲,这个细胞模型还是非常可信的,而REM的结果也与之前的实验数据相符。
不过中药的服用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药效还是可以保证的。并且LH还有抑制机体过度免疫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不是单纯的抗病毒药物。
又查了LH的说明书,一次4粒,一日3次,一粒0.35克,也就是说一天得吃4.2g。这个用量是挺高的,所以可以达到抑制病毒所需的药量。只是不良反应不明,这也是几乎所有中药的通病了。从CC50看,这么大的量,还是需要小心的。

2.关于LH的CC50和IC50。 CC50指半数细胞被毒死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药物对细胞的毒性。IC50指半数病毒载量被抑制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对病毒的抑制。

仔细看了一下LH的细胞活性曲线,LH浓度在低于2.8ug/ml时,细胞活性基本100%,当达到3 ug/ml时有一个急剧的下降,说明2.8ug/ml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剂量,临床应用时不应高于此用量。
病毒抑制活性,虽然LH的IC50较低,但浓度升高后,病毒最高抑制率可以达到80%以上,说明高浓度下,LH对病毒的抑制效应还是很可观的。
药物其实就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博弈。LH的麻烦是这两个值太接近,安全系数(CC50/IC50)只有2.8倍,而REM则有170倍。

那为什么为是这样呢,这其实跟下面的问题原因是相近的,我在下面具体说。
3.LH里面,到底是哪个成份在起作用?
在文章里,研究者提到,LH由13种草药组成,UPLC中LH有32个峰(可以理解为有32种成份),其中只有9种(最主要的成份)是被鉴定出来了。
这就是中药的一个困境,成份不明,有效成份不明。
在这32种成份(尤其是鉴定出来的9种)里面,大概率会有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但是不知道哪种或者哪几种是管用的,也不知道哪几种用什么比例混在一起是管用的。如果单拿出来做,可能抗病毒效应都不怎么行。但是混合的话,组合比例又太多,实验不好做。
一般情况的话,如果中药的成份不明,基本上发SCI是无望的。这篇文章能发出来,也是沾了COVID的光,实际也只发了5分的杂志,不算高。REM就一个病例就能发NEJM,根本没法比。
所以现在的中药基本都是黑匣子,只知道管用,也不知道哪个真的在管用。这也就导致药物的优化和改进难以推进,如问题2里提到的,理论上,对这32种成份进行加减法,肯定能做出更好的药物,但是做起来难度太大,没几个药厂会这么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药是依托于中医的理论的,五行阴阳、君臣佐使,理论指导实践。改进的中药还是真正的中药吗?真正的中药大师都不认可这种改变。

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说,就是想说明中医的现状和困境,也请各位能够理智的思考。中药当然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库,但怎么利用好这座宝库,还是需要更多医药人的努力。
PS1:关于RCT 很多人提到了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RCT),说LH没有做过RCT,所以是否有效不能保证,甚至有人说是对群众的不负责。
RCT一直是中药的痛点,确实现阶段很多中药都不像西药一样经过严格的RCT就上市了,这样脆弱的证据是无法让欧美国家信任的,甚至我们国内做药物的对很多中药都有怀疑态度。
未来中药怎么走,我也不好说,我也不做中药。只是也许可以做些真实世界研究(RWS),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采集到的数据来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WS应该是至少不弱于RCT的证据。
以COVID为例,这么广泛的患者都用以治疗COVID,那么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另外,我不同意给患者用中药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多专家都表明中药有作用的(哪怕是只有安慰剂作用),只要管用,在救命的时候就可以用,而且实际上也救了很多人的命。
PS2:关于LH的安全性
我在知网上查到一篇META分析,认为LH的不良反应腹泻、腹胀、胃肠不适、嗜睡等,且其发生率为对照组的1.54倍。这与这篇文章报道的安全系数低还是比较一致的。
所以LH是个好药,但是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这就叫专业

不睡懒觉树袋熊
欧洲重灾区,不备这心里都慌

M
MVP特雷杨
引用 @虎扑JR0192847574 发表的:
就是没有肺炎,连花清瘟也是感冒界的神药,别说感冒是自愈性疾病,这个药能减轻你的症状,让你不那么难受,就是好药就值得吹

兄弟们感冒喝999快还是吃啥药快啊😂

撸主中的霸主
引用 @用户0369411697 发表的:
但是因为是钟南山带头,他做出很大的贡献。所以中医这件事就没人敢批评了。

正解,不然中医怎么走出国门

p
proteasome
干得漂亮,废医验药才是中医粉最佳出路

花猫
引用 @lakers7 发表的:
单位不一样,你仔细看一下。
这个药的问题其实是CC50和IC50太接近,安全剂量范围太小。
不过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的结果来看,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很多人点亮,说明大家很关注这个问题,我就认真计算一下吧。
1.关于莲花清瘟(LH)和瑞德西韦(REM)的IC50问题。 原文中两种药物的浓度单位是不一样的,经过计算,REM(分子量为602g/mol) IC50为0.39ug/ml;而LH为411.2ug/ml。因此REM的抗病毒活性是LH的1054倍。所以这位质疑者是有道理的。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抗病毒活性是细胞实验中的,在动物实验中和人体的数据可能会有差异。不过总体上来讲,这个细胞模型还是非常可信的,而REM的结果也与之前的实验数据相符。
不过中药的服用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药效还是可以保证的。并且LH还有抑制机体过度免疫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不是单纯的抗病毒药物。
又查了LH的说明书,一次4粒,一日3次,一粒0.35克,也就是说一天得吃4.2g。这个用量是挺高的,所以可以达到抑制病毒所需的药量。只是不良反应不明,这也是几乎所有中药的通病了。从CC50看,这么大的量,还是需要小心的。

2.关于LH的CC50和IC50。 CC50指半数细胞被毒死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药物对细胞的毒性。IC50指半数病毒载量被抑制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对病毒的抑制。

仔细看了一下LH的细胞活性曲线,LH浓度在低于2.8ug/ml时,细胞活性基本100%,当达到3 ug/ml时有一个急剧的下降,说明2.8ug/ml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剂量,临床应用时不应高于此用量。
病毒抑制活性,虽然LH的IC50较低,但浓度升高后,病毒最高抑制率可以达到80%以上,说明高浓度下,LH对病毒的抑制效应还是很可观的。
药物其实就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博弈。LH的麻烦是这两个值太接近,安全系数(CC50/IC50)只有2.8倍,而REM则有170倍。

那为什么为是这样呢,这其实跟下面的问题原因是相近的,我在下面具体说。
3.LH里面,到底是哪个成份在起作用?
在文章里,研究者提到,LH由13种草药组成,UPLC中LH有32个峰(可以理解为有32种成份),其中只有9种(最主要的成份)是被鉴定出来了。
这就是中药的一个困境,成份不明,有效成份不明。
在这32种成份(尤其是鉴定出来的9种)里面,大概率会有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但是不知道哪种或者哪几种是管用的,也不知道哪几种用什么比例混在一起是管用的。如果单拿出来做,可能抗病毒效应都不怎么行。但是混合的话,组合比例又太多,实验不好做。
一般情况的话,如果中药的成份不明,基本上发SCI是无望的。这篇文章能发出来,也是沾了COVID的光,实际也只发了5分的杂志,不算高。REM就一个病例就能发NEJM,根本没法比。
所以现在的中药基本都是黑匣子,只知道管用,也不知道哪个真的在管用。这也就导致药物的优化和改进难以推进,如问题2里提到的,理论上,对这32种成份进行加减法,肯定能做出更好的药物,但是做起来难度太大,没几个药厂会这么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药是依托于中医的理论的,五行阴阳、君臣佐使,理论指导实践。改进的中药还是真正的中药吗?真正的中药大师都不认可这种改变。

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说,就是想说明中医的现状和困境,也请各位能够理智的思考。中药当然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库,但怎么利用好这座宝库,还是需要更多医药人的努力。
PS1:关于RCT 很多人提到了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RCT),说LH没有做过RCT,所以是否有效不能保证,甚至有人说是对群众的不负责。
RCT一直是中药的痛点,确实现阶段很多中药都不像西药一样经过严格的RCT就上市了,这样脆弱的证据是无法让欧美国家信任的,甚至我们国内做药物的对很多中药都有怀疑态度。
未来中药怎么走,我也不好说,我也不做中药。只是也许可以做些真实世界研究(RWS),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采集到的数据来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WS应该是至少不弱于RCT的证据。
以COVID为例,这么广泛的患者都用以治疗COVID,那么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另外,我不同意给患者用中药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多专家都表明中药有作用的(哪怕是只有安慰剂作用),只要管用,在救命的时候就可以用,而且实际上也救了很多人的命。
PS2:关于LH的安全性
我在知网上查到一篇META分析,认为LH的不良反应腹泻、腹胀、胃肠不适、嗜睡等,且其发生率为对照组的1.54倍。这与这篇文章报道的安全系数低还是比较一致的。
所以LH是个好药,但是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好久没见的优质回复了!

霏羽
引用 @威廉亨利盖茨三世 发表的:
连花清瘟胶囊确实是好东西,配方是不是没公布呢?感觉这款“新”药发明不久就很火了。





配方收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第945页。
配方制法鉴别测定全都有很详细的说明。

乔xxc
引用 @雷震子吴亦凡 发表的:
那我先来一两莲花清瘟,你来一两砒霜怎么样?

行你先来

山鬼
引用 @我想当控卫 发表的:
我以前扁桃体大动不动发炎化脓发烧,盐水平均得来个五天。后来出现了他简直福音

真的么,我扁桃体也很容易发炎。搞盒放家备着

乔xxc
引用 @modawa 发表的:
奇怪你的后面两个回帖也没什么问题,怎么接连被灭,他们这个也有组团行动的?

不知道,碰到头脑发热的了,无脑回复

为全村吃饭伴奏
引用 @食物多样化 发表的:
这个是微博一个博主看完文章分析的,这些专业名词确实不好理解,有的人看不到很正常,但是看不到还瞎说就不对了。

即使是你解释了半天我还是看懵逼了😂

食物多样化
引用 @juno_von 发表的:
那就是这个中成药药效是另一个西药的800倍?

1.他单位搞错了2.在他单位搞错了的情况下你理解反了

懒人沙发上听故事的人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我投降了,我支持中医

f
foxymoon
引用 @轩辕尊1986 发表的:
你吃砒霜会死,你吃连花清瘟会吗?

砒霜药用很多年了 谈毒性不能离开计量

虎扑用户774350
来了,带货的来了。

食物多样化
引用 @为全村吃饭伴奏 发表的:
即使是你解释了半天我还是看懵逼了😂

总而言之,莲花清瘟如此接近的IC50和CC50,表明莲花清瘟作为药物使用有较大的细胞毒性风险。它是否可以作为药物进行使用,依然需要大量的实验尤其是基于双盲、大样本的临床实验。在没有充分数据基础之上,凭着媒体不专业的报道和行政强推就应用于大范围治疗之中,是对人民健康安全的不负责。

绝杀慕尼黑
引用 @老子不看NBA 发表的:
我承认部分中药的作用,但我不承认背后阴阳五行这些理论

你承不承认无所谓

D
DarkblueN1
引用 @樱川九郎前辈 发表的:
这两种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不一样的吧……

那为啥不用莲花清瘟的有效成分非得用复方制剂呢🐶

j
joexi
引用 @虎扑JR0192847574 发表的:
就是没有肺炎,连花清瘟也是感冒界的神药,别说感冒是自愈性疾病,这个药能减轻你的症状,让你不那么难受,就是好药就值得吹

这药确实有效 味道也不难喝🐶

挥洒缚豪英
引用 @lakers7 发表的:
单位不一样,你仔细看一下。
这个药的问题其实是CC50和IC50太接近,安全剂量范围太小。
不过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的结果来看,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很多人点亮,说明大家很关注这个问题,我就认真计算一下吧。
1.关于莲花清瘟(LH)和瑞德西韦(REM)的IC50问题。 原文中两种药物的浓度单位是不一样的,经过计算,REM(分子量为602g/mol) IC50为0.39ug/ml;而LH为411.2ug/ml。因此REM的抗病毒活性是LH的1054倍。所以这位质疑者是有道理的。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抗病毒活性是细胞实验中的,在动物实验中和人体的数据可能会有差异。不过总体上来讲,这个细胞模型还是非常可信的,而REM的结果也与之前的实验数据相符。
不过中药的服用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药效还是可以保证的。并且LH还有抑制机体过度免疫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不是单纯的抗病毒药物。
又查了LH的说明书,一次4粒,一日3次,一粒0.35克,也就是说一天得吃4.2g。这个用量是挺高的,所以可以达到抑制病毒所需的药量。只是不良反应不明,这也是几乎所有中药的通病了。从CC50看,这么大的量,还是需要小心的。

2.关于LH的CC50和IC50。 CC50指半数细胞被毒死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药物对细胞的毒性。IC50指半数病毒载量被抑制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对病毒的抑制。

仔细看了一下LH的细胞活性曲线,LH浓度在低于2.8ug/ml时,细胞活性基本100%,当达到3 ug/ml时有一个急剧的下降,说明2.8ug/ml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剂量,临床应用时不应高于此用量。
病毒抑制活性,虽然LH的IC50较低,但浓度升高后,病毒最高抑制率可以达到80%以上,说明高浓度下,LH对病毒的抑制效应还是很可观的。
药物其实就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博弈。LH的麻烦是这两个值太接近,安全系数(CC50/IC50)只有2.8倍,而REM则有170倍。

那为什么为是这样呢,这其实跟下面的问题原因是相近的,我在下面具体说。
3.LH里面,到底是哪个成份在起作用?
在文章里,研究者提到,LH由13种草药组成,UPLC中LH有32个峰(可以理解为有32种成份),其中只有9种(最主要的成份)是被鉴定出来了。
这就是中药的一个困境,成份不明,有效成份不明。
在这32种成份(尤其是鉴定出来的9种)里面,大概率会有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但是不知道哪种或者哪几种是管用的,也不知道哪几种用什么比例混在一起是管用的。如果单拿出来做,可能抗病毒效应都不怎么行。但是混合的话,组合比例又太多,实验不好做。
一般情况的话,如果中药的成份不明,基本上发SCI是无望的。这篇文章能发出来,也是沾了COVID的光,实际也只发了5分的杂志,不算高。REM就一个病例就能发NEJM,根本没法比。
所以现在的中药基本都是黑匣子,只知道管用,也不知道哪个真的在管用。这也就导致药物的优化和改进难以推进,如问题2里提到的,理论上,对这32种成份进行加减法,肯定能做出更好的药物,但是做起来难度太大,没几个药厂会这么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药是依托于中医的理论的,五行阴阳、君臣佐使,理论指导实践。改进的中药还是真正的中药吗?真正的中药大师都不认可这种改变。

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说,就是想说明中医的现状和困境,也请各位能够理智的思考。中药当然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库,但怎么利用好这座宝库,还是需要更多医药人的努力。
PS1:关于RCT 很多人提到了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RCT),说LH没有做过RCT,所以是否有效不能保证,甚至有人说是对群众的不负责。
RCT一直是中药的痛点,确实现阶段很多中药都不像西药一样经过严格的RCT就上市了,这样脆弱的证据是无法让欧美国家信任的,甚至我们国内做药物的对很多中药都有怀疑态度。
未来中药怎么走,我也不好说,我也不做中药。只是也许可以做些真实世界研究(RWS),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采集到的数据来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WS应该是至少不弱于RCT的证据。
以COVID为例,这么广泛的患者都用以治疗COVID,那么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另外,我不同意给患者用中药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多专家都表明中药有作用的(哪怕是只有安慰剂作用),只要管用,在救命的时候就可以用,而且实际上也救了很多人的命。
PS2:关于LH的安全性
我在知网上查到一篇META分析,认为LH的不良反应腹泻、腹胀、胃肠不适、嗜睡等,且其发生率为对照组的1.54倍。这与这篇文章报道的安全系数低还是比较一致的。
所以LH是个好药,但是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秉公论道,言之有理,业专观直,不偏不倚。

为全村吃饭伴奏
引用 @熊霸的故事 发表的:
我觉得应该先搞清楚,对病毒起作用的成分 与 中药 与中医之间的关系,一个中药的某些成分或因子对病毒起作用,这算中药还是西药,如果算中药,那算不算中医?如果算中医那就算中医起作用。如果不算中医,那也就没有中医翻身一说。其实很多人就是一味的否定中医,导致最后就是为了否定而否定。如果这成分是在中药里面并且以中药制剂的形式起作用的,我认为算中药,那么中药西药其实都是药学,中药也是中医的一部分,某种程度能说明中医的作用,而这部分作用恰恰是值得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发挖掘的,如果要说用科学的方法开放那不算中药中医,算西药,也行,反正有用的就行了。

其实中医中药咱的老祖宗根本没能搞清楚机理,当时也没那技术搞清楚。当前的中医中药是一服服汤药喝出来的,可以说是经验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传奇大分哥
引用 @老北京油条 发表的:
这个尴尬了 半数病毒抑制量连花清瘟是瑞德西韦的800倍,也就是连花清瘟用药量是瑞德西韦800倍才能达到同等效力啊

我去这个应该是science direct上看的吧

d
ddstop123
引用 @一个大师球 发表的:
个人偏爱复方氨酚烷胺

我昨天刚刚吃了,乏力,困,口干,今天果断没吃了。

樱川九郎前辈
引用 @DarkblueN1 发表的:
那为啥不用莲花清瘟的有效成分非得用复方制剂呢🐶

等分析出来了疫情早结束了

达你困
这里比A站激烈,相同新闻在A站没有战起来,其他的早开战了

体系丶民工
引用 @乔xxc 发表的:
行你先来

好。我来完了。需要发视频还是微信视频。我看你喝

虎扑用户960501
引用 @CitizenLACBG32 发表的:
我知道临床试验的四个阶段,而且这也是老药新用。而且体外实验的确证明在体外有疗效。我去看了看原文,原文中设置了对照实验。实验中连花清瘟的使用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首先莲花清瘟胶囊就没有做过临床试验吧?当然啦,这是中国国情,中药集团的势力不小~然后,体外实验成功最后用到人身上的有几个?你去看看阿尔茨海默的研究,每年没有一千也有几百体外实验的文章,其实都是灌水的多~~

乔xxc
引用 @体系丶民工 发表的:
好。我来完了。需要发视频还是微信视频。我看你喝

我也喝完了

无线电曼巴
引用 @乔xxc 发表的:
行你先来

出来对线

优秀三好学生
引用 @温暖的大树 发表的:
把“一个”换成“一位”有多困难?

👍

哇咔熊
引用 @乔xxc 发表的:
我也喝完了

发视频啊倒是,还没见过人喝砒霜呢

V
Vincentsy
引用 @看到女人就烦n 发表的:
医院工作的推荐给大家,感冒买氨咖黄敏,便宜好用

麻痹,可惜现在药店都基本没了,以前一块钱一版,后来听说不挣钱,不卖了

追风姥姥头
引用 @轩辕尊1986 发表的:
你吃砒霜会死,你吃连花清瘟会吗?

连花清瘟当饭吃最后饿死🐶

体系丶民工
引用 @乔xxc 发表的:
我也喝完了

发个视频嘛。一起吧。别说我欺负你。喜欢抬杠。你要是不方便视频的话。你把砒霜给我看看。我把连花清瘟发给你。可以吧。别怂

乔xxc
引用 @哇咔熊 发表的:
发视频啊倒是,还没见过人喝砒霜呢

也没见他喝啊

打飞机的坦克
引用 @轩辕尊1986 发表的:
你吃砒霜会死,你吃连花清瘟会吗?

一日三次,一次一吨,应该死的透透的。

j
jojopuck
引用 @蛇口吴彦祖 发表的:
其实现代中医就应该把传统中医这些说不清的理论用科学办法整明白了,这样就没人黑了

主要解释不清呀,就和针灸一样,就解剖下来来看,很多穴位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神经啊血管啊什么的,但又偏偏有用。所以很多人会不喜欢中医,因为现在更多的是要用实际理论说话,但是中医这套压根没有和外界其他学科互动的理论。。。让人头大

乔xxc
引用 @体系丶民工 发表的:
发个视频嘛。一起吧。别说我欺负你。喜欢抬杠。你要是不方便视频的话。你把砒霜给我看看。我把连花清瘟发给你。可以吧。别怂

抬什么杠,我看他说的不严谨说的这句话,也只是提醒,你非要说抬杠,你非要来喝,那你就喝呗

哇咔熊
引用 @乔xxc 发表的:
也没见他喝啊

他说了他可以发视频啊,你呢

快乐章鱼烧
这项研究是一个单纯的细胞水平实验,对于人体的效果如何,依然缺乏直接证据,如此接近的IC50和CC50,对于人体是否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一个大问题。
LH如此接近的IC50和CC50,表明LH作为药物使用有较大的细胞毒性风险。它是否可以作为药物进行使用,依然需要大量的实验尤其是基于双盲、大样本的临床实验。在没有充分数据基础之上,凭着媒体不专业的报道和行政强推就应用于大范围治疗之中,是对人民健康安全的不负责。
为全村吃饭伴奏
引用 @July000000 发表的:
但是在研究出中药的具体作用机理之前你只能用中医理论作指导呀

中医其实就是个经验医学,那些扯淡的理论应该就是老祖宗自己也不知道啥原理,但是你得给病人说点啥啊,难道说咱就是瞎扔点草药试试?

乔xxc
引用 @哇咔熊 发表的:
他说了他可以发视频啊,你呢

发个视频还不容易啊

这里没有字丶
引用 @CitizenLACBG32 发表的:
借楼上张图,连花清瘟的实验用量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没用的他们看不懂的

毛毛爱吃鸡
我不信

哇咔熊
引用 @乔xxc 发表的:
发个视频还不容易啊

倒是发啊,让大伙见识见识

乔xxc
引用 @哇咔熊 发表的:
倒是发啊,让大伙见识见识

我发了你看到了么

体系丶民工
引用 @乔xxc 发表的:
抬什么杠,我看他说的不严谨说的这句话,也只是提醒,你非要说抬杠,你非要来喝,那你就喝呗

啊?不是不是。别转移话题啊。咱们说喝药发视频呢。不抬杠。继续说。发吗

n
nba信徒
引用 @从火星眺望步行街 发表的:
因为感冒就是清型流感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不一样的。流感是流感。感冒和流感是两种病,流感只不过以前翻译的时候认知局限性才翻成感冒。流感如果按以前古代的说法应该是轻瘟疫。

乔xxc
引用 @体系丶民工 发表的:
啊?不是不是。别转移话题啊。咱们说喝药发视频呢。不抬杠。继续说。发吗

发啊

哇咔熊
引用 @乔xxc 发表的:
我发了你看到了么

?你在这扯啥呢?敢不敢给个链接

乔xxc
引用 @哇咔熊 发表的:
?你在这扯啥呢?敢不敢给个链接

你看不到那没办法了哈哈哈

迅雷无线人
几个院士发了好几次每次都是体外实验,到底是这些科学工作者真的蠢还是背后有神秘力量驱使?
f
frcfxz
引用 @虎扑JR0192847574 发表的:
就是没有肺炎,连花清瘟也是感冒界的神药,别说感冒是自愈性疾病,这个药能减轻你的症状,让你不那么难受,就是好药就值得吹

价格不贵

哇咔熊
引用 @乔xxc 发表的:
你看不到那没办法了哈哈哈

这就是自我陶醉吧,牛逼

体系丶民工
引用 @乔xxc 发表的:
发啊

咱们是视频。然后录屏发出来。还是先拍照片就回复里发。你先证明你有砒霜吧。你给我发图片。我回复你连花清瘟的。可以吧

你们别瞎说
引用 @虎扑JR0192847574 发表的:
配方早就网上就能查,根据张仲景的方子来了

告诉他也没用,他们还是会黑有效果的中成药成分不明,管用的中成药里面肯定有西药。关键是有些疾病,西药没有特效药,中药或者中成药就是有疗效,怎么解释?他们就是不愿意承认中医能治病罢了。

T
Thomasex
引用 @CitizenLACBG32 发表的:
普通的名字回复的jr不多,但是这个帖子回复的jr好像又有点多了,累。标题是噱头,内容不是噱头。

你搞噱头还不让人家指出来,这不是活该吗?

乔xxc
引用 @体系丶民工 发表的:
咱们是视频。然后录屏发出来。还是先拍照片就回复里发。你先证明你有砒霜吧。你给我发图片。我回复你连花清瘟的。可以吧

你发你的不就行了

快乐章鱼烧
引用 @你达头 发表的:
那你真的学的不怎么样啊,体外实验是什么阶段的实验都不明白。

信他的鬼,就像饭圈的“我不是xx粉,甚至是xx黑,但这次有一说一,不啦不啦。。。”
虎扑用户101033
引用 @从火星眺望步行街 发表的:
因为感冒就是清型流感

瞎扯

昵称是啥都行
引用 @虎扑JR0192847574 发表的:
就是没有肺炎,连花清瘟也是感冒界的神药,别说感冒是自愈性疾病,这个药能减轻你的症状,让你不那么难受,就是好药就值得吹

3九也是神药,还有一直吃的速效,就是氨咖黄敏胶囊。小时候发烧吃扑热息痛一💊见效。双黄连也算之一。

再来1冠
引用 @食物多样化 发表的:
莲花清瘟的IC50是411.2μg/ml,瑞德西韦的IC50是0.651μM,单位不同,无法相互比较“好坏”。不过,它们分分别和自己的CC50相比,莲花清瘟的CC50大约是1100μg/ml,而瑞德西韦的CC50大约100μM。
这说明什么?说明莲花清瘟的毒性浓度只是有效浓度的2倍出头,而瑞德西韦的毒性浓度则是有效浓度的近150倍以上。
因为药物对于细胞的反应其实是一个S型的连续曲线,因此即使是在显示出药效的情况下,同时也会显现一些毒性反应,之所以要求CC50和IC50差异大,就是要求尽量显示药效而非毒性。因为莲花清瘟的毒性浓度只是有效浓度的2倍出头,因此显现出的“抗病毒”活性究竟有多少是药物本身的效果,还是细胞毒性抑制了细胞导致病毒入侵下降,这个是值得讨论的。

这意思是莲花清瘟的副作用可能更大?

梅爱丽
引用 @lakers7 发表的:
单位不一样,你仔细看一下。
这个药的问题其实是CC50和IC50太接近,安全剂量范围太小。
不过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的结果来看,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很多人点亮,说明大家很关注这个问题,我就认真计算一下吧。
1.关于莲花清瘟(LH)和瑞德西韦(REM)的IC50问题。 原文中两种药物的浓度单位是不一样的,经过计算,REM(分子量为602g/mol) IC50为0.39ug/ml;而LH为411.2ug/ml。因此REM的抗病毒活性是LH的1054倍。所以这位质疑者是有道理的。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抗病毒活性是细胞实验中的,在动物实验中和人体的数据可能会有差异。不过总体上来讲,这个细胞模型还是非常可信的,而REM的结果也与之前的实验数据相符。
不过中药的服用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药效还是可以保证的。并且LH还有抑制机体过度免疫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不是单纯的抗病毒药物。
又查了LH的说明书,一次4粒,一日3次,一粒0.35克,也就是说一天得吃4.2g。这个用量是挺高的,所以可以达到抑制病毒所需的药量。只是不良反应不明,这也是几乎所有中药的通病了。从CC50看,这么大的量,还是需要小心的。

2.关于LH的CC50和IC50。 CC50指半数细胞被毒死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药物对细胞的毒性。IC50指半数病毒载量被抑制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对病毒的抑制。

仔细看了一下LH的细胞活性曲线,LH浓度在低于2.8ug/ml时,细胞活性基本100%,当达到3 ug/ml时有一个急剧的下降,说明2.8ug/ml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剂量,临床应用时不应高于此用量。
病毒抑制活性,虽然LH的IC50较低,但浓度升高后,病毒最高抑制率可以达到80%以上,说明高浓度下,LH对病毒的抑制效应还是很可观的。
药物其实就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博弈。LH的麻烦是这两个值太接近,安全系数(CC50/IC50)只有2.8倍,而REM则有170倍。

那为什么为是这样呢,这其实跟下面的问题原因是相近的,我在下面具体说。
3.LH里面,到底是哪个成份在起作用?
在文章里,研究者提到,LH由13种草药组成,UPLC中LH有32个峰(可以理解为有32种成份),其中只有9种(最主要的成份)是被鉴定出来了。
这就是中药的一个困境,成份不明,有效成份不明。
在这32种成份(尤其是鉴定出来的9种)里面,大概率会有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但是不知道哪种或者哪几种是管用的,也不知道哪几种用什么比例混在一起是管用的。如果单拿出来做,可能抗病毒效应都不怎么行。但是混合的话,组合比例又太多,实验不好做。
一般情况的话,如果中药的成份不明,基本上发SCI是无望的。这篇文章能发出来,也是沾了COVID的光,实际也只发了5分的杂志,不算高。REM就一个病例就能发NEJM,根本没法比。
所以现在的中药基本都是黑匣子,只知道管用,也不知道哪个真的在管用。这也就导致药物的优化和改进难以推进,如问题2里提到的,理论上,对这32种成份进行加减法,肯定能做出更好的药物,但是做起来难度太大,没几个药厂会这么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药是依托于中医的理论的,五行阴阳、君臣佐使,理论指导实践。改进的中药还是真正的中药吗?真正的中药大师都不认可这种改变。

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说,就是想说明中医的现状和困境,也请各位能够理智的思考。中药当然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库,但怎么利用好这座宝库,还是需要更多医药人的努力。
PS1:关于RCT 很多人提到了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RCT),说LH没有做过RCT,所以是否有效不能保证,甚至有人说是对群众的不负责。
RCT一直是中药的痛点,确实现阶段很多中药都不像西药一样经过严格的RCT就上市了,这样脆弱的证据是无法让欧美国家信任的,甚至我们国内做药物的对很多中药都有怀疑态度。
未来中药怎么走,我也不好说,我也不做中药。只是也许可以做些真实世界研究(RWS),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采集到的数据来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WS应该是至少不弱于RCT的证据。
以COVID为例,这么广泛的患者都用以治疗COVID,那么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另外,我不同意给患者用中药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多专家都表明中药有作用的(哪怕是只有安慰剂作用),只要管用,在救命的时候就可以用,而且实际上也救了很多人的命。
PS2:关于LH的安全性
我在知网上查到一篇META分析,认为LH的不良反应腹泻、腹胀、胃肠不适、嗜睡等,且其发生率为对照组的1.54倍。这与这篇文章报道的安全系数低还是比较一致的。
所以LH是个好药,但是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非常有理有据的回复,虎扑有你蓬荜生辉

老公你快说句话鸭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竟然敢捧中医?🐶

C
CitizenLACBG32
引用 @Thomasex 发表的:
你搞噱头还不让人家指出来,这不是活该吗?

我有没让人指出来吗?

你们别瞎说
引用 @lakers7 发表的:
单位不一样,你仔细看一下。
这个药的问题其实是CC50和IC50太接近,安全剂量范围太小。
不过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的结果来看,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很多人点亮,说明大家很关注这个问题,我就认真计算一下吧。
1.关于莲花清瘟(LH)和瑞德西韦(REM)的IC50问题。 原文中两种药物的浓度单位是不一样的,经过计算,REM(分子量为602g/mol) IC50为0.39ug/ml;而LH为411.2ug/ml。因此REM的抗病毒活性是LH的1054倍。所以这位质疑者是有道理的。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抗病毒活性是细胞实验中的,在动物实验中和人体的数据可能会有差异。不过总体上来讲,这个细胞模型还是非常可信的,而REM的结果也与之前的实验数据相符。
不过中药的服用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药效还是可以保证的。并且LH还有抑制机体过度免疫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不是单纯的抗病毒药物。
又查了LH的说明书,一次4粒,一日3次,一粒0.35克,也就是说一天得吃4.2g。这个用量是挺高的,所以可以达到抑制病毒所需的药量。只是不良反应不明,这也是几乎所有中药的通病了。从CC50看,这么大的量,还是需要小心的。

2.关于LH的CC50和IC50。 CC50指半数细胞被毒死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药物对细胞的毒性。IC50指半数病毒载量被抑制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对病毒的抑制。

仔细看了一下LH的细胞活性曲线,LH浓度在低于2.8ug/ml时,细胞活性基本100%,当达到3 ug/ml时有一个急剧的下降,说明2.8ug/ml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剂量,临床应用时不应高于此用量。
病毒抑制活性,虽然LH的IC50较低,但浓度升高后,病毒最高抑制率可以达到80%以上,说明高浓度下,LH对病毒的抑制效应还是很可观的。
药物其实就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博弈。LH的麻烦是这两个值太接近,安全系数(CC50/IC50)只有2.8倍,而REM则有170倍。

那为什么为是这样呢,这其实跟下面的问题原因是相近的,我在下面具体说。
3.LH里面,到底是哪个成份在起作用?
在文章里,研究者提到,LH由13种草药组成,UPLC中LH有32个峰(可以理解为有32种成份),其中只有9种(最主要的成份)是被鉴定出来了。
这就是中药的一个困境,成份不明,有效成份不明。
在这32种成份(尤其是鉴定出来的9种)里面,大概率会有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但是不知道哪种或者哪几种是管用的,也不知道哪几种用什么比例混在一起是管用的。如果单拿出来做,可能抗病毒效应都不怎么行。但是混合的话,组合比例又太多,实验不好做。
一般情况的话,如果中药的成份不明,基本上发SCI是无望的。这篇文章能发出来,也是沾了COVID的光,实际也只发了5分的杂志,不算高。REM就一个病例就能发NEJM,根本没法比。
所以现在的中药基本都是黑匣子,只知道管用,也不知道哪个真的在管用。这也就导致药物的优化和改进难以推进,如问题2里提到的,理论上,对这32种成份进行加减法,肯定能做出更好的药物,但是做起来难度太大,没几个药厂会这么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药是依托于中医的理论的,五行阴阳、君臣佐使,理论指导实践。改进的中药还是真正的中药吗?真正的中药大师都不认可这种改变。

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说,就是想说明中医的现状和困境,也请各位能够理智的思考。中药当然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库,但怎么利用好这座宝库,还是需要更多医药人的努力。
PS1:关于RCT 很多人提到了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RCT),说LH没有做过RCT,所以是否有效不能保证,甚至有人说是对群众的不负责。
RCT一直是中药的痛点,确实现阶段很多中药都不像西药一样经过严格的RCT就上市了,这样脆弱的证据是无法让欧美国家信任的,甚至我们国内做药物的对很多中药都有怀疑态度。
未来中药怎么走,我也不好说,我也不做中药。只是也许可以做些真实世界研究(RWS),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采集到的数据来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WS应该是至少不弱于RCT的证据。
以COVID为例,这么广泛的患者都用以治疗COVID,那么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另外,我不同意给患者用中药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多专家都表明中药有作用的(哪怕是只有安慰剂作用),只要管用,在救命的时候就可以用,而且实际上也救了很多人的命。
PS2:关于LH的安全性
我在知网上查到一篇META分析,认为LH的不良反应腹泻、腹胀、胃肠不适、嗜睡等,且其发生率为对照组的1.54倍。这与这篇文章报道的安全系数低还是比较一致的。
所以LH是个好药,但是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你这么硬核,这么有理有据,让那些初中文化的无脑黑怎么回你啊。

y
yang德克41
引用 @城岸 发表的:
???????为什么没人回你?

有不少回他的啊😂

考研结束来看老詹退役
别发 发就是自愈🙄🙄有些人真对中医的鄙视是来自骨子里的 永远活在自己世界里

C
CitizenLACBG32
引用 @快乐章鱼烧 发表的:
信他的鬼,就像饭圈的“我不是xx粉,甚至是xx黑,但这次有一说一,不啦不啦。。。”

我的确是在读医学生,我也尊重中医

老公你快说句话鸭
引用 @lakers7 发表的:
单位不一样,你仔细看一下。
这个药的问题其实是CC50和IC50太接近,安全剂量范围太小。
不过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的结果来看,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很多人点亮,说明大家很关注这个问题,我就认真计算一下吧。
1.关于莲花清瘟(LH)和瑞德西韦(REM)的IC50问题。 原文中两种药物的浓度单位是不一样的,经过计算,REM(分子量为602g/mol) IC50为0.39ug/ml;而LH为411.2ug/ml。因此REM的抗病毒活性是LH的1054倍。所以这位质疑者是有道理的。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抗病毒活性是细胞实验中的,在动物实验中和人体的数据可能会有差异。不过总体上来讲,这个细胞模型还是非常可信的,而REM的结果也与之前的实验数据相符。
不过中药的服用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药效还是可以保证的。并且LH还有抑制机体过度免疫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不是单纯的抗病毒药物。
又查了LH的说明书,一次4粒,一日3次,一粒0.35克,也就是说一天得吃4.2g。这个用量是挺高的,所以可以达到抑制病毒所需的药量。只是不良反应不明,这也是几乎所有中药的通病了。从CC50看,这么大的量,还是需要小心的。

2.关于LH的CC50和IC50。 CC50指半数细胞被毒死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药物对细胞的毒性。IC50指半数病毒载量被抑制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对病毒的抑制。

仔细看了一下LH的细胞活性曲线,LH浓度在低于2.8ug/ml时,细胞活性基本100%,当达到3 ug/ml时有一个急剧的下降,说明2.8ug/ml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剂量,临床应用时不应高于此用量。
病毒抑制活性,虽然LH的IC50较低,但浓度升高后,病毒最高抑制率可以达到80%以上,说明高浓度下,LH对病毒的抑制效应还是很可观的。
药物其实就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博弈。LH的麻烦是这两个值太接近,安全系数(CC50/IC50)只有2.8倍,而REM则有170倍。

那为什么为是这样呢,这其实跟下面的问题原因是相近的,我在下面具体说。
3.LH里面,到底是哪个成份在起作用?
在文章里,研究者提到,LH由13种草药组成,UPLC中LH有32个峰(可以理解为有32种成份),其中只有9种(最主要的成份)是被鉴定出来了。
这就是中药的一个困境,成份不明,有效成份不明。
在这32种成份(尤其是鉴定出来的9种)里面,大概率会有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但是不知道哪种或者哪几种是管用的,也不知道哪几种用什么比例混在一起是管用的。如果单拿出来做,可能抗病毒效应都不怎么行。但是混合的话,组合比例又太多,实验不好做。
一般情况的话,如果中药的成份不明,基本上发SCI是无望的。这篇文章能发出来,也是沾了COVID的光,实际也只发了5分的杂志,不算高。REM就一个病例就能发NEJM,根本没法比。
所以现在的中药基本都是黑匣子,只知道管用,也不知道哪个真的在管用。这也就导致药物的优化和改进难以推进,如问题2里提到的,理论上,对这32种成份进行加减法,肯定能做出更好的药物,但是做起来难度太大,没几个药厂会这么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药是依托于中医的理论的,五行阴阳、君臣佐使,理论指导实践。改进的中药还是真正的中药吗?真正的中药大师都不认可这种改变。

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说,就是想说明中医的现状和困境,也请各位能够理智的思考。中药当然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库,但怎么利用好这座宝库,还是需要更多医药人的努力。
PS1:关于RCT 很多人提到了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RCT),说LH没有做过RCT,所以是否有效不能保证,甚至有人说是对群众的不负责。
RCT一直是中药的痛点,确实现阶段很多中药都不像西药一样经过严格的RCT就上市了,这样脆弱的证据是无法让欧美国家信任的,甚至我们国内做药物的对很多中药都有怀疑态度。
未来中药怎么走,我也不好说,我也不做中药。只是也许可以做些真实世界研究(RWS),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采集到的数据来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WS应该是至少不弱于RCT的证据。
以COVID为例,这么广泛的患者都用以治疗COVID,那么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另外,我不同意给患者用中药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多专家都表明中药有作用的(哪怕是只有安慰剂作用),只要管用,在救命的时候就可以用,而且实际上也救了很多人的命。
PS2:关于LH的安全性
我在知网上查到一篇META分析,认为LH的不良反应腹泻、腹胀、胃肠不适、嗜睡等,且其发生率为对照组的1.54倍。这与这篇文章报道的安全系数低还是比较一致的。
所以LH是个好药,但是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这就叫专业.图

老子不看NBA
引用 @CitizenLACBG32 发表的:
有一说一,那个东西我略有了解,我也不太承认。我觉得对待中医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否认。

同意

虎扑用户944349
引用 @从火星眺望步行街 发表的:
因为感冒就是清型流感

看下张文宏医生的视频吧,对流感的来源和命名解释的很清楚

老子不看NBA
引用 @绝杀慕尼黑 发表的:
你承不承认无所谓

最起码对我家人有所谓,我们家得有五六年没吃过任何中药了

y
yxl9699
呵呵呵,厉害厉害。欧美人民没有中药护体,真可怜啊!
老子不看NBA
引用 @July000000 发表的:
但是在研究出中药的具体作用机理之前你只能用中医理论作指导呀

即使没有作用机理,甚至不知道有效成分是啥,只要能通过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的,都可以用。

老子不看NBA
引用 @jojopuck 发表的:
就和针灸一样,穴位这理论我感觉你糊弄鬼吧?但是偏偏有用,中医有时候说实话挺迷的。拿有用的用就好

而有没有用要通过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才能确定呀

L
LALplusRMA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你不会没有看文章吧……本身就是一篇五分左右的文章,连花清瘟的安全范围又只有两倍,这篇文章根本解释不了到底到底是药效还是细胞毒,即使是药效那一天也得吃一盒连花清瘟下去,这一般人受得了?

快乐章鱼烧
引用 @CitizenLACBG32 发表的:
我的确是在读医学生,我也尊重中医

你的问题不在于是学什么的,你的问题是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从你自述跟分黑中医就能看出来,现在捧中医也是因为一份自己都弄不明白的文章。
M
Maskcy
引用 @斯波朗迪 发表的:
并由jrs接替

你看 它们不说话了 哦 不 它们溅溅地改口了 这个帖暂时黑不了 😂😂😂真贱啊!

M
Maskcy
引用 @轩辕尊1986 发表的:
你吃砒霜会死,你吃连花清瘟会吗?

它们不吃砒霜也会很快死 天天不是蠢死就是酸死!

科kocola
引用 @lakers7 发表的:
单位不一样,你仔细看一下。
这个药的问题其实是CC50和IC50太接近,安全剂量范围太小。
不过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的结果来看,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很多人点亮,说明大家很关注这个问题,我就认真计算一下吧。
1.关于莲花清瘟(LH)和瑞德西韦(REM)的IC50问题。 原文中两种药物的浓度单位是不一样的,经过计算,REM(分子量为602g/mol) IC50为0.39ug/ml;而LH为411.2ug/ml。因此REM的抗病毒活性是LH的1054倍。所以这位质疑者是有道理的。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抗病毒活性是细胞实验中的,在动物实验中和人体的数据可能会有差异。不过总体上来讲,这个细胞模型还是非常可信的,而REM的结果也与之前的实验数据相符。
不过中药的服用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药效还是可以保证的。并且LH还有抑制机体过度免疫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不是单纯的抗病毒药物。
又查了LH的说明书,一次4粒,一日3次,一粒0.35克,也就是说一天得吃4.2g。这个用量是挺高的,所以可以达到抑制病毒所需的药量。只是不良反应不明,这也是几乎所有中药的通病了。从CC50看,这么大的量,还是需要小心的。

2.关于LH的CC50和IC50。 CC50指半数细胞被毒死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药物对细胞的毒性。IC50指半数病毒载量被抑制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对病毒的抑制。

仔细看了一下LH的细胞活性曲线,LH浓度在低于2.8ug/ml时,细胞活性基本100%,当达到3 ug/ml时有一个急剧的下降,说明2.8ug/ml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剂量,临床应用时不应高于此用量。
病毒抑制活性,虽然LH的IC50较低,但浓度升高后,病毒最高抑制率可以达到80%以上,说明高浓度下,LH对病毒的抑制效应还是很可观的。
药物其实就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博弈。LH的麻烦是这两个值太接近,安全系数(CC50/IC50)只有2.8倍,而REM则有170倍。

那为什么为是这样呢,这其实跟下面的问题原因是相近的,我在下面具体说。
3.LH里面,到底是哪个成份在起作用?
在文章里,研究者提到,LH由13种草药组成,UPLC中LH有32个峰(可以理解为有32种成份),其中只有9种(最主要的成份)是被鉴定出来了。
这就是中药的一个困境,成份不明,有效成份不明。
在这32种成份(尤其是鉴定出来的9种)里面,大概率会有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但是不知道哪种或者哪几种是管用的,也不知道哪几种用什么比例混在一起是管用的。如果单拿出来做,可能抗病毒效应都不怎么行。但是混合的话,组合比例又太多,实验不好做。
一般情况的话,如果中药的成份不明,基本上发SCI是无望的。这篇文章能发出来,也是沾了COVID的光,实际也只发了5分的杂志,不算高。REM就一个病例就能发NEJM,根本没法比。
所以现在的中药基本都是黑匣子,只知道管用,也不知道哪个真的在管用。这也就导致药物的优化和改进难以推进,如问题2里提到的,理论上,对这32种成份进行加减法,肯定能做出更好的药物,但是做起来难度太大,没几个药厂会这么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药是依托于中医的理论的,五行阴阳、君臣佐使,理论指导实践。改进的中药还是真正的中药吗?真正的中药大师都不认可这种改变。

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说,就是想说明中医的现状和困境,也请各位能够理智的思考。中药当然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库,但怎么利用好这座宝库,还是需要更多医药人的努力。
PS1:关于RCT 很多人提到了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RCT),说LH没有做过RCT,所以是否有效不能保证,甚至有人说是对群众的不负责。
RCT一直是中药的痛点,确实现阶段很多中药都不像西药一样经过严格的RCT就上市了,这样脆弱的证据是无法让欧美国家信任的,甚至我们国内做药物的对很多中药都有怀疑态度。
未来中药怎么走,我也不好说,我也不做中药。只是也许可以做些真实世界研究(RWS),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采集到的数据来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WS应该是至少不弱于RCT的证据。
以COVID为例,这么广泛的患者都用以治疗COVID,那么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另外,我不同意给患者用中药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多专家都表明中药有作用的(哪怕是只有安慰剂作用),只要管用,在救命的时候就可以用,而且实际上也救了很多人的命。
PS2:关于LH的安全性
我在知网上查到一篇META分析,认为LH的不良反应腹泻、腹胀、胃肠不适、嗜睡等,且其发生率为对照组的1.54倍。这与这篇文章报道的安全系数低还是比较一致的。
所以LH是个好药,但是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其实我真的觉得安慰剂的作用也是作用

你和我一样孤独
有钱三强的潜质。

最公平最公正的带货主播杨毅
引用 @德克诺维茨基041 发表的:
所有的感冒药都能减轻症状啊 水杨酸 复方氨基酚

算了吧,有的感冒💊吃着一点用没有

M
Maskcy
引用 @X小豆腐X 发表的:
这个论文意义不大吧,写着体外实验

没你的贱盘有意义

你们别瞎说
引用 @熊霸的故事 发表的:
我觉得应该先搞清楚,对病毒起作用的成分 与 中药 与中医之间的关系,一个中药的某些成分或因子对病毒起作用,这算中药还是西药,如果算中药,那算不算中医?如果算中医那就算中医起作用。如果不算中医,那也就没有中医翻身一说。其实很多人就是一味的否定中医,导致最后就是为了否定而否定。如果这成分是在中药里面并且以中药制剂的形式起作用的,我认为算中药,那么中药西药其实都是药学,中药也是中医的一部分,某种程度能说明中医的作用,而这部分作用恰恰是值得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发挖掘的,如果要说用科学的方法开放那不算中药中医,算西药,也行,反正有用的就行了。

中医本来就是经验医学。现代已经没有几个传统中医了,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其实都是些懂中医理论的现代中医人(那些赤脚医和什么祖传中医骗子不算)。现代中医人懂中医,也懂西医。不论是中医医生,还是西医医生,最终目的就是解除患者病痛,所以现代中医人在临床工作中都是中医结合,即会使用中医药和中医技术,也会使用现代医学技术,西医同理,西医也会给感冒患者开连花清瘟和和双黄连,也会建议面瘫患者去做针灸治疗。

C
CitizenLACBG32
引用 @快乐章鱼烧 发表的:
你的问题不在于是学什么的,你的问题是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从你自述跟分黑中医就能看出来,现在捧中医也是因为一份自己都弄不明白的文章。

这也是你的观点呀,这是你对我的认知。
我没有跟风黑,我之前黑是经过了我的头脑。这次吹,我是想让街上别只会黑中医了。您倒是对中医有很大成见吧?
以后遇到新事物,判断他的正误,该吹吹,该黑黑。

M
Maskcy
引用 @赫嘻 发表的:
还就真不看单位还是不会看???一个微克每毫升 一个微摩尔每毫升

它们一看到中医就瞎了

L
LALplusRMA
引用 @CitizenLACBG32 发表的:
借楼上张图,连花清瘟的实验用量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这里本身连花清瘟的措辞就是“no apparent”而不是瑞德西韦control的no,而且连花清瘟的安全范围就是治疗用量的两倍,这篇文章根本啥也说不清楚。而且我也很奇怪钟佬为啥要做这5分文章的通讯作者,属实有些拉跨

M
Maskcy
引用 @不鸭不咋样 发表的:
氯喹这东西 毒性大。 争议大。 有得药吃了治好了肺炎得了比肺炎还重的后遗症

美国今天刚有报道一对夫妇听小川的话吃氯喹 老公死了 老婆直接ICU

A
Anewzingscle
引用 @lakers7 发表的:
单位不一样,你仔细看一下。
这个药的问题其实是CC50和IC50太接近,安全剂量范围太小。
不过目前临床大量应用的结果来看,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很多人点亮,说明大家很关注这个问题,我就认真计算一下吧。
1.关于莲花清瘟(LH)和瑞德西韦(REM)的IC50问题。 原文中两种药物的浓度单位是不一样的,经过计算,REM(分子量为602g/mol) IC50为0.39ug/ml;而LH为411.2ug/ml。因此REM的抗病毒活性是LH的1054倍。所以这位质疑者是有道理的。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抗病毒活性是细胞实验中的,在动物实验中和人体的数据可能会有差异。不过总体上来讲,这个细胞模型还是非常可信的,而REM的结果也与之前的实验数据相符。
不过中药的服用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药效还是可以保证的。并且LH还有抑制机体过度免疫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不是单纯的抗病毒药物。
又查了LH的说明书,一次4粒,一日3次,一粒0.35克,也就是说一天得吃4.2g。这个用量是挺高的,所以可以达到抑制病毒所需的药量。只是不良反应不明,这也是几乎所有中药的通病了。从CC50看,这么大的量,还是需要小心的。

2.关于LH的CC50和IC50。 CC50指半数细胞被毒死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药物对细胞的毒性。IC50指半数病毒载量被抑制时的药物浓度,用来评价对病毒的抑制。

仔细看了一下LH的细胞活性曲线,LH浓度在低于2.8ug/ml时,细胞活性基本100%,当达到3 ug/ml时有一个急剧的下降,说明2.8ug/ml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剂量,临床应用时不应高于此用量。
病毒抑制活性,虽然LH的IC50较低,但浓度升高后,病毒最高抑制率可以达到80%以上,说明高浓度下,LH对病毒的抑制效应还是很可观的。
药物其实就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博弈。LH的麻烦是这两个值太接近,安全系数(CC50/IC50)只有2.8倍,而REM则有170倍。

那为什么为是这样呢,这其实跟下面的问题原因是相近的,我在下面具体说。
3.LH里面,到底是哪个成份在起作用?
在文章里,研究者提到,LH由13种草药组成,UPLC中LH有32个峰(可以理解为有32种成份),其中只有9种(最主要的成份)是被鉴定出来了。
这就是中药的一个困境,成份不明,有效成份不明。
在这32种成份(尤其是鉴定出来的9种)里面,大概率会有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但是不知道哪种或者哪几种是管用的,也不知道哪几种用什么比例混在一起是管用的。如果单拿出来做,可能抗病毒效应都不怎么行。但是混合的话,组合比例又太多,实验不好做。
一般情况的话,如果中药的成份不明,基本上发SCI是无望的。这篇文章能发出来,也是沾了COVID的光,实际也只发了5分的杂志,不算高。REM就一个病例就能发NEJM,根本没法比。
所以现在的中药基本都是黑匣子,只知道管用,也不知道哪个真的在管用。这也就导致药物的优化和改进难以推进,如问题2里提到的,理论上,对这32种成份进行加减法,肯定能做出更好的药物,但是做起来难度太大,没几个药厂会这么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药是依托于中医的理论的,五行阴阳、君臣佐使,理论指导实践。改进的中药还是真正的中药吗?真正的中药大师都不认可这种改变。

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说,就是想说明中医的现状和困境,也请各位能够理智的思考。中药当然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库,但怎么利用好这座宝库,还是需要更多医药人的努力。
PS1:关于RCT 很多人提到了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RCT),说LH没有做过RCT,所以是否有效不能保证,甚至有人说是对群众的不负责。
RCT一直是中药的痛点,确实现阶段很多中药都不像西药一样经过严格的RCT就上市了,这样脆弱的证据是无法让欧美国家信任的,甚至我们国内做药物的对很多中药都有怀疑态度。
未来中药怎么走,我也不好说,我也不做中药。只是也许可以做些真实世界研究(RWS),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采集到的数据来证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WS应该是至少不弱于RCT的证据。
以COVID为例,这么广泛的患者都用以治疗COVID,那么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另外,我不同意给患者用中药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多专家都表明中药有作用的(哪怕是只有安慰剂作用),只要管用,在救命的时候就可以用,而且实际上也救了很多人的命。
PS2:关于LH的安全性
我在知网上查到一篇META分析,认为LH的不良反应腹泻、腹胀、胃肠不适、嗜睡等,且其发生率为对照组的1.54倍。这与这篇文章报道的安全系数低还是比较一致的。
所以LH是个好药,但是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有效成分在中药这块很难说,因为在中药领域追求有效成分的这个理论根本就不一定是对的…
比如人参叶子含的人参皂苷比人参还多,但是吃人参叶子没有用,再比如中药里面的浮小麦(就是瘪麦子)换成普通麦子也没用,这都不是有效成分理论能解释得了的。

你们别瞎说
引用 @zx一帆风顺 发表的:
加个双盲

哈哈,有些jr老双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