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美得那样忧伤 发表的:晋国一点也不可惜,晋国的灭亡是显而易见的。晋国在晋献公时,因为曲沃代翼事件,为了减少公族旁系再度取代自己这一支,于是杀尽诸公子,立下“国无公族”的规矩,到晋文公时重用跟随自己流浪的异姓近臣,如赵衰就是三家分晋时赵氏先祖。又设立了三军制度,三军将佐都是异性臣子,正是这两代人的举动为晋国异性卿族崛起创造了条件。晋文公死后,晋襄公时赵衰的儿子赵宣子,更是开创了执政兼中军将,掌握军政大权的先例,成为第一个晋国权臣。到晋平公时,唯一可以和异性卿族对抗的栾氏又被六卿消灭瓜分,自此晋国大权落于六卿之手,六卿又在内部斗争中范氏、中行氏、知氏先后覆灭,最后魏赵韩三家分晋。所以晋国的覆灭是早就注定的,早在晋平公时,吴国贤人延陵季子访晋时,见赵文子、魏献子、韩武子,就已经预言晋国必在这三家后人所得。
引用 @中国球迷又可爱又可恨 发表的:晋分成三家了都还那么猛。。。
引用 @钱家二少 发表的:魏国真的可惜。魏文侯魏武侯都牛的一比,可以魏惠王败家子
引用 @hzq666233 发表的:七国的天下,我要九十九🐶
引用 @LASerAsen 发表的:魏国要统一得趁早,最好一步到位,越拖也没机会,魏惠王折腾了一辈子,起、落、落、落,能用的招数都用了,能上的手段都上了,魏国从一流沦为二流,其实就是在用各个角度回答魏国为什么不能统一
引用 @床上腰有力呵 发表的:赵啊,被秦国打成那样,回过头来还能暴揍燕国。所谓战国七雄,燕国真上不了台面。唯一闪光的是伐齐
引用 @7____24 发表的: 其实最菜的是韩国
引用 @古书新墨度穷年 发表的:那必须是春秋第一强国晋国,如果不是晋国分裂了,统一天下就没秦国啥事儿了。
引用 @体系阿里扎PG 发表的:另外我也觉得是赵国,最后关头王翦这种一等一的名将solo都要先用反间搞定李牧,光论将领水平和战斗力赵国真不是盖的
引用 @22岁的控卫是个好打野 发表的:有一个死的早,无功无过
引用 @E灯女友的攻防 发表的:想想最先称霸的魏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却先后错过了卫鞅,张仪,吴起,范睢,甚至信陵君,否则将是何等强大的人才储备和国家实力。
引用 @宇智波饼王 发表的: 魏惠王真是牛啤。不仅昏庸,活得还长。在位50年,82岁才挂掉。早点挂掉说不定还有救。
引用 @烂怂大雁塔 发表的:说个冷门的,魏。如果魏优先把秦灭了,而且也有这实力,没了后顾之忧,再稳固中原,未可知。
引用 @削个苹果给宝吃 发表的:是举鼎哥赢荡吗
引用 @锦衣都督 发表的: 到处结仇,而且实在壮大起来,怕是要成立反魏同盟了
引用 @吃不起猪肉的帅小伙 发表的:他儿子更是菜的抠脚
引用 @年薪剩两成 发表的:魏国还好 巅峰齐国就是齐泯王到处拉仇恨 被六国联合灭了 虽然后来复国 但从此一蹶不振
引用 @凯文35jj 发表的:战国雷霆
引用 @24中6 发表的:本来河西那边吴起压的秦国抬不起头来,然后把吴起赶走了
引用 @灯时过早 发表的:耗下去秦国也会赢,王剪只是想速胜
引用 @明月清风不用钱 发表的:大秦帝国之崛起里赢稷说:燕国就不必提了
引用 @锦衣都督 发表的: 应该是灭宋造成的,外交上又没搞好,被针对了,话说秦国地理位置是真的好,六国讨伐也只能走有限的方向
引用 @wujimomo 发表的: 信陵君不一样不得重用,和姓氏没关系,就是魏文侯之后的历代王君都不会用人。
引用 @liskyxm 发表的:秦国,从嬴渠梁开始,都是明君,秦武王这样的早早走了,反正不牛逼的早早死了,国运太好
引用 @涛滔绦饕 发表的:秦国真的是天降六代英主
引用 @吃不起猪肉的帅小伙 发表的:大胃王净顾着听臣子们说彩了😂😂
引用 @Servant_35 发表的:毕竟白起给垫好底子了,那可是杀了40多万男人啊。
引用 @控卫之神炮哥保罗 发表的:没有,沧海横流那一集都出来一年多了,到现在都没看见第二集
引用 @感情就是K歌 发表的: 秦国那六代真正能称为英主的就秦孝公 秦惠文王 这两代而已,秦昭襄王争议太大,而秦始皇的爸爸和爷爷就没管过事儿
引用 @Servant_35 发表的:地盘小,国主弱。而且韩国三巨头一个被毒死,一个后期学兵法,一个还钻人裤裆
引用 @拉砖的昵称 发表的:韩信韩非子,还有谁啊?
引用 @Leonard不要笑 发表的:七代,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引用 @灰灰君 发表的: 有欧洲那味了
引用 @真的在乎我 发表的: 变成田齐的时候就完了
引用 @单线程熟手技工 发表的:当时秦国还很弱鸡,魏国还捏着进入关中的关隘,战略上就应该先打关中,因为关中打下来守得住可以当大后方,然而魏国却向东中原的方向打,东边没有屏障打下来未必守得住,反复拉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怎么说呢,魏国是能够当后来的秦国的,只是战略方向错了
引用 @丙丙 发表的: 三家分晋的晋吧,原本也是向着超级大国去的
引用 @年薪剩两成 发表的: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句话就是秦魏之争 魏的没落是因为齐 和秦关系不大 当然也是战略有问题
引用 @宇智波饼王 发表的: 正好这几天在看大秦帝国,居然有点心疼庞涓……
引用 @SKT_Clearlove 发表的:我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庞涓被一群猪队友坑
引用 @Nickky 发表的:燕国几乎灭齐苏秦这个特工功劳很大
引用 @我为基石代言 发表的:智氏是真的可惜了,从历史记载来看还是比较为公为国的,临死前还在力图激活晋国公中的力量,智氏亡而三晋分
小时候看过一本残本的东周列国志,虽然不是正史,也确实精彩。
赵国灭了代国,中山国,韩国灭了郑国,
关键在败家子还tm能活,少活二十年估计都还有救。
不看天行九歌,一开始还以为你黑我韩国领土广阔呢😂
魏惠王真是牛啤。不仅昏庸,活得还长。在位50年,82岁才挂掉。早点挂掉说不定还有救。
正如同你以为cornell都快被ivy踢出去了,没想到还有个brown
其实最菜的是韩国
天下最强弓弩出韩
大胃王净顾着听臣子们说彩了😂😂
秦国,从嬴渠梁开始,都是明君,秦武王这样的早早走了,反正不牛逼的早早死了,国运太好
耗下去秦国也会赢,王剪只是想速胜
是举鼎哥赢荡吗
大秦帝国之崛起里赢稷说:燕国就不必提了
这个魏国咋越看越像雷管?
没有战略发展眼光,老想着打中原那些个小国,而不想着背后的秦国和南边的巴蜀。用人更是菜的一逼,商鞅,张仪,范雎都是从魏国到秦国的
武王还行吧,巩固了巴蜀的统治,打韩国赢了,贡献小起码没有副作用
晋国堪称是中国历史反面典型。贵族专权,公子火并,权臣当道,军阀割据,后宫乱整他占全了。也就是那时候宦官没啥地位,又是国与国通婚没什么在朝外戚,要不这两样他也得占上。
他儿子更是菜的抠脚
燕国几乎灭齐苏秦这个特工功劳很大
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句话就是秦魏之争 魏的没落是因为齐 和秦关系不大 当然也是战略有问题
应该是安国君吧?
魏国还好 巅峰齐国就是齐泯王到处拉仇恨 被六国联合灭了 虽然后来复国 但从此一蹶不振
正好这几天在看大秦帝国,居然有点心疼庞涓……
魏国应该不算冷门
以前很多国家打仗,都是只求利益不灭国。占了你的地盘,你再给我几座城,叫我一声大哥,我就撤军了。国家之间都是以平衡居多,跟欧洲似的。那种状态下,谁都打不死谁。
所以始皇帝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英雄改变历史的代表。。。
魏国人才输出no1,自己却撸不到
晋国的崛起和分裂都是一个原因,就是消灭公族任用卿族,盈亏同源 没什么好遗憾的。
应该是灭宋造成的,外交上又没搞好,被针对了,话说秦国地理位置是真的好,六国讨伐也只能走有限的方向
所以古代国战,你打得赢不代表吞得下,强行吞下又怕被偷家。
魏武侯对吴起说:在你来之前我们就是豪强了。
韩国吧…
智氏是真的可惜了,从历史记载来看还是比较为公为国的,临死前还在力图激活晋国公中的力量,智氏亡而三晋分
秦国的顶级人才有一部分从魏国过去的…
确实这样,长平前赵国还能勉强五五开一波,之后老本都没了,邯郸更是各种天时地利人和才给自己+1s,不过李牧已经做到最好了,就这球队实力差距悬殊的情况下超巨交手还得靠下黑脚,不正体现李牧的实力高超吗,如果长平李牧已经闻名并且担任了主帅那么赵国有极大可能会是秦国统一之路的最大对手,其他五国楚国对秦国的正面战绩也摆在那里的,魏国此时是个战国俄罗斯,齐国已经被阉了要不也不会致敬法兰西,燕国就是个打酱油的,韩国,对不起查无此国,只有赵国和楚国可以和秦国做到三七开乃至四六开,虽然大家都认为东方六国楚国实力最强,我个人更偏向于赵国,不过u1s1赵国solo确实打不过秦国,最多替齐国多续两年,我只是觉得赵国确实挺可惜的比较偏向于它,邯郸之战赵国军民的表现真的让我感到了燕赵之地的风骨
燕国其实是秦国小弟 你说美国打中国还会考虑韩国的感受?
韩国出生就被夹在当中,周围魏赵秦楚轮番称霸,历史没给韩国任何机会。
秦国也是自己争气 抢回河西之地 又平定巴蜀 灭了义渠 进而东出逐鹿中原
不用外人,不信外人几乎成为魏王族圈层根深蒂固一种文化,太难打破,就像韩人尚权术,赵人尚骑术,楚人贵族根深蒂固,齐人偏居一隅富庶只知享乐一样,2000多年前古人信息不发达,固步自封。各国文化太难打破。都是命啊
连续6代明君,中国历史上也仅此一家吧,不得不说国运真的是太好了
我不觉得,晋国的体制太落后了,分裂就是表现,
他老婆不是挺香的
魏国主要是人才就是严重,加上地理位置不太行
灭宋是给六国伐他的理由 不是根本原因 是外交没搞好 和燕国魏国是世仇 还经常欺负赵国 真是给秦国送大礼
问题是还tm活的久
秦国那六代真正能称为英主的就秦孝公 秦惠文王 这两代而已,秦昭襄王争议太大,而秦始皇的爸爸和爷爷就没管过事儿
赵国的也就是军事强,其他的真心不行,尤其是没有产粮基地,就算秦国不用反间计,最后也能搞定赵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毕竟白起给垫好底子了,那可是杀了40多万男人啊。
地盘小,国主弱。而且韩国三巨头一个被毒死,一个后期学兵法,一个还钻人裤裆
魏惠王但凡听公叔座的劝,或重用或诛杀商鞅,也不至于有后来的事~
彩~~
打好基础的是秦朝六代英主。秦朝的国力强大才使得秦朝的将军们都拖得起。白起廉颇,王煎李牧易地而处,结局都不会有改变。
主要是商鞅的变态思想牛➕张仪的脱口秀嘴皮子溜➕白起的刀子和拳头硬。要么不打,打就一下子打6个
晋献公也是不得已,郑国的七穆、鲁国的三桓,还有自家的曲沃代翼,这都是血淋淋的例子,由不得他不提防
我在B站又看到官方说准备中
魏就没那实力,得拉上韩赵才能灭秦击齐打楚
后面和韩赵毁盟,然后韩赵拉上齐秦把魏国从战国顶级打到二流
战国初期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能单挑灭七雄这个级别的国家
昭襄王必须算啊,他都替始皇扫平障碍了,3英主,另外的几个也没有拉跨的,没有负面作用就行了
必须赵。先走廉颇后有李牧。一手好牌被打的西兰
奈何主上昏庸
秦昭襄王时期多是芈月主事,国内政治是魏冉管,军事战略是范雎谋划,平推计划是白起执行。等白起执行完平推计划后边始皇他爷爷和他爹就算是俩过渡的,还不如让始皇早生几年
韩信韩非子,还有谁啊?
魏武王毁掉韩赵盟约就断了魏国争霸的路
张良,韩信
同意,战国魏最先完成变法,都快把秦赶到西凉了。然后骚操作加上商鞅变法…就慢慢逆转了
老秦人穷怕了,不敢瞎蹦哒
嬴荡算一代英主了,还有个只当了几天君主的吧,我记得
大胃王海天酱油吃多了🐶
也有功的,国策上换了方咯,不逞口舌,但凭秦剑
战国时期是魏国军事实力最强!楚国完全是自作孽,死于安乐!
秦国不统一六国,中国就会是第二个欧洲
姜齐的时候更辣鸡。坐拥那么富裕的位置,小白之后就没出过一个能打的。(甚至小白也只是抱了一条粗腿。)
你在说笑
战国后期唯一一个军事上能和秦国硬刚的国家,赵国名将仅次于秦国,廉颇、乐乘、李牧都是一流名将,尤其是李牧
韩国至少灭了郑国,燕国可有灭过谁?
要个锤子,自己还去秦国了🐶
东边富西边穷
你要竭尽全力西进灭秦 东边领土就别想要了
魏惠王迁都大梁主要也是想着在东边扩张以便称霸
只能说假如你已经是千万富翁了 有人跟你说拿出全部家当梭哈,事成之后就是亿万富翁了 那你也未必舍得
春秋200年历史,除了骊姬之乱时期(齐桓公就是这个时期称霸),晋一直都是老大。原本是中原唯一的超级大国。
先打楚国被齐国偷家,完了又打韩国,两次失败,直接跌落霸主地位,这两次失败也给了秦国很大机会
后期赵国军政绝对很牛的,齐国的田单,燕国的乐毅都跑到赵国去了,再加上本身赵国的廉颇和李牧,赵国真心不缺厉害的统帅。就是赵王太渣了……猪队友。
我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庞涓被一群猪队友坑
至于战国时期则的确要属赵国,楚国宗族分裂地大但资始终没能整合,魏国自惠王时期兵败消耗后长期处于秦国威慑下国内早已没有野心,韩国国小势弱不足道,燕国自始至终格局太小难成气候,齐国在燕齐大战后恢复太慢。赵国首先也是有问题,比如继承制度混乱带来的很多内耗,但赵国时期唯一和秦可以血性一争的只有赵,长平喋血,李牧陨落,即使灭国后还有代王抗秦,我们看到以后真的除了惋惜再无更多的词来描述。
PS:对于春秋时期大家认为晋国可惜的一点反驳,晋国长期处于但是由于君主继承制度的混乱以及卿族阶层的控制,即使曾是辉煌的中原盟主,其制度礼法的混乱十分严重,可以说春秋王室的衰弱成就了晋国的辉煌,晋国公室基因传承到士卿的基因,同时也注定会毁了晋国。赵国在这一点可以说有些和晋国相似之处,但毕竟环境已经同了。
打韩国之前那段在庞涓府里和龙贾的对手戏真是看的人难受
赵国是真的牛逼。。七国中除秦国最能打的。。可惜还是君主不给力,给力点估计秦也不会这么快灭六国
所以被车裂了。。
恰恰相反,知氏只是选择了背靠大树而已,野心与其它五卿一样都想化家为国。在六卿的斗争中,范式、中行氏联盟,赵氏、韩氏联盟,知氏依托国君成一派保持中立,也保持六卿的平衡,而魏氏是墙头草,在范中行联盟和赵韩联盟中摇摆不定。
晋国末期的六卿内战,就是赵韩先输给范中行,之后知氏联合魏氏支持赵韩,范中行输了被瓜分,知氏又联合魏韩逼迫赵氏,最后赵氏策反魏韩而知氏灭,三家分晋。
毕竟有乐毅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