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中进士相当于今天啥水平?

虎扑用户644212
楼主 (虎扑)

 

🔥 最新回帖

让我们给石国栋一个甜甜的拥抱
311 楼
引用 @杜兰特夫人 发表的:
其实是差不多。毕竟古代女性不参加科考,录取率乘以二就一样了

放开考只是人数增多,但名额国家控制不变的。

多诺万3米切尔
310 楼
博士后

y
yukai0608
309 楼
院士?

f
frankustc
308 楼
引用 @斩十年 发表的:
举人免税
潦倒个锤子

举人的免税资格可以转借,换句话说就是有免费的稳定收入。

f
frankustc
307 楼
引用 @野狗没尾巴 发表的:
这种太牛了有牌坊,普通的进士可以有个匾

这还不是普通牌坊。相当宏伟。就在徽州府的正中央。

 

🛋️ 沙发板凳

你能经济界解决
重点高中

清水二十三
中科院院士
伤心的人TKYHot
楼上太搞笑了。以清朝为例,为了拿到进士你需要参加县试、府试、乡试(乡试三年一次)、会试(乡试后一年)。会试会遴选出全国的几百进士(最多也就400一年)。这概率比清北的概率低的多得多。

z
zzqnba
高考状元中的拔尖者
虎扑用户384940
部级干部吧

背锅侠特里
引用 @老实孩子666 发表的:
重点高中

你扯什么呢?重点高中都未必比得上人家秀才

执剑人x
范进只不过是个举人,就已经保底县级干部了,比高考状元厉害一百倍

你能经济界解决
引用 @背锅侠特里 发表的:
你扯什么呢?重点高中都未必比得上人家秀才

那就是211吧。

灰袍巫师
引用 @老实孩子666 发表的:
重点高中

重点高中的能光宗耀祖吗,古代中举人都能在当地为官,中进士是必定当官,现在重点高中也没啥好吹的吧,毕竟一个重点高中至少也是一两千人,北上广有多少重点高中?

丫本
引用 @老实孩子666 发表的:
重点高中



千屿千寻丶
国考前一百吧

敖卵犟
进士试用期一过就至少八品副县长,这在现在是至少正科县长。

R
RWTHAACHEN
科举一千三百年,大约十一万名进士,平均每年不到一百人。两院院士增选两年一次,一般合计一百多人

西
西蒙海耶狙击手
引用 @老实孩子666 发表的:
那就是211吧。

进士起码省前100
池州火箭队
这个是不能完全类比的,古代的读书人基数跟现在没有可比性,宋朝的读书人全国加起来还没现在一个县多,当然也不可能说进士只能跟县里的比
柳飘飘_再飘飘
进士哦,直接可以做官了,只不过看名次要等多久,跟我们公务员考试差不多了

沉V沦
进士差不多相当于博士吧

克拉伯和高尔
进士直接可以进入做官的系列了啊,比公务员还高啊

哈撒剋痛里呀卡痛
考上研究生的同时你又考上了公务员

不忍心直视
引用 @西蒙海耶狙击手 发表的:
进士起码省前100

锤子啊···一个省一次乡试能有100个举人名额的都不多
部分省一科出不了一个进士都太正常了
十一月的嚣张z
引用 @你能经济界解决 发表的:
那就是211吧。

看不起谁呢,进士就是当官,211能当官?

声波鲸
引用 @你能经济界解决 发表的:
重点高中

进士这种东西才是真正的万中挑一,哪怕是最后一名
c
cdljh
引用 @沉V沦 发表的:
进士差不多相当于博士吧

不,差不多相当于院士。

我是大王子
古代进士打底知县水平,没法类比。有些人拿什么狗屁公务员研究生来对比进士,简直是侮辱进士,纯属脑子有问题。
虎扑用户644212
引用 @我是大王子 发表的:
古代进士打底知县水平,没法类比。有些人拿什么狗屁公务员研究生来对比进士,简直是侮辱进士,纯属脑子有问题。

可以。

西
西蒙海耶狙击手
引用 @不忍心直视 发表的:
锤子啊···一个省一次乡试能有100个举人名额的都不多
部分省一科出不了一个进士都太正常了

起点,没说终点。起码省前100才有资格。因为进士今天不好类比的啊。
破街服
李鸿章只是同进士出身,你可以细品

毛锥子马甲马甲
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制度,不好随便类比。比如唐代考中进士后,还要经过一次吏部考试(“关试”)才能释褐授官。宋代初期考中进士即释褐授官,后来又改成部分可以直接授官,部分得再进行关试。
一剑横天百世空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然而现在是14亿人。。。古代最巅峰也就清朝两三亿?

观察员1937号
这个话题街上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即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再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举行“殿试”,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其次为三甲,同进士出身。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举人参加,取三百名进士光(百度)。进士是经过皇帝及国家建筑顶层一帮大臣选出来的,要由皇帝亲自进行策对及面试,要综合考虑文化知识水平、书法水平、长相身材、谈吐举止等各方面,这样的人绝对是人中龙凤,马中赤兔。

P
PrometheusV
引用 @伤心的人TKYHot 发表的:
楼上太搞笑了。以清朝为例,为了拿到进士你需要参加县试、府试、乡试(乡试三年一次)、会试(乡试后一年)。会试会遴选出全国的几百进士(最多也就400一年)。这概率比清北的概率低的多得多。

还有殿试

楼主又被绿了
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考到央办、国办、中纪组宣统等部委

伤心的人TKYHot
引用 @PrometheusV 发表的:
还有殿试

殿试只分等级,不淘汰,同进士出身也是进士。

香城小王子
引用 @我是大王子 发表的:
古代进士打底知县水平,没法类比。有些人拿什么狗屁公务员研究生来对比进士,简直是侮辱进士,纯属脑子有问题。

范进中举。。。人都高兴疯了

不如一夜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按比例算吧

观察员1937号
引用 @观察员1937号 发表的:
这个话题街上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即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再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举行“殿试”,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其次为三甲,同进士出身。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举人参加,取三百名进士光(百度)。进士是经过皇帝及国家建筑顶层一帮大臣选出来的,要由皇帝亲自进行策对及面试,要综合考虑文化知识水平、书法水平、长相身材、谈吐举止等各方面,这样的人绝对是人中龙凤,马中赤兔。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门第背景,古代普通家庭的人很难考到。

又是挨打的一天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不能只看人数啊,古代人数才多少,得看比例

水晶盐
你得看当时中进士的人在读书人中的比例,再来跟现在的比例比啊。

我是大王子
引用 @香城小王子 发表的:
范进中举。。。人都高兴疯了

举人就可以做官了,已经彻底翻身
拉轰的昵称怎么样
青千?

四方水神子淼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关键古代能读书的人不多,所以应该按现在高考录取率一样的算法

c
cloud8291
政府内部竞聘成功
司馬遷
引用 @西蒙海耶狙击手 发表的:
进士起码省前100

全国前一百,三年一次,每次两三百人,平均下来每年一百人左右。

寂寞人行道
引用 @你能经济界解决 发表的:
那就是211吧。

211都比不上秀才

d
dennislon
引用 @你能经济界解决 发表的:
那就是211吧。

进士的起步就是县委书记 上线是一品大员 211人均到哪?
雨天好心情
引用 @背锅侠特里 发表的:
你扯什么呢?重点高中都未必比得上人家秀才

再降点,童生

历史的猫
这么说吧,明朝中了进士肯定能当县委书记,而且到了各布政司,都是优先给同进士排位置,而且这还是最差的一批,稍微好点能再北京做官,当然很多人在北京做了几十年,穷的连饭都吃不起,那是他们太搓了,但是无可置疑,明朝中了进士,最差的是去当县委书记,你去品品这个差距

拉风就算了
人中龙凤,国之栋梁

离岸离岸
国考考进部委,可能能到三甲水平。

虎扑用户702458
进士大概相当于中组部选调生。

虎扑用户277945
进士可是当上就有官做的,牛逼大了

虎扑用户184253
引用 @香城小王子 发表的:
范进中举。。。人都高兴疯了

还被嘲笑了。。。两三年才举行一次,换到现在也是清华北大水平了

虎扑用户597266
这么说吧,街上不都是什么200万和985毕业选什么吗等等话题,要是500万(折合大概10000两银子)和进士比,我选进士。

虎扑用户209374
进士基本上都厅级往上的水平了

虎扑用户257261
引用 @柳飘飘_再飘飘 发表的:
进士哦,直接可以做官了,只不过看名次要等多久,跟我们公务员考试差不多了

考上进士就县令起步了,现在哪个公务员考试考上了直接当县委书记的?
虎扑用户473020
起步县处

虎扑用户184253
引用 @西蒙海耶狙击手 发表的:
进士起码省前100

你说的是举人。。。

虎扑用户210113
古代进士是可以当县官的。对比下现在当县长就知道了。至少清北博士

虎扑用户473700
引用 @cdljh 发表的:
不,差不多相当于院士。

院士差不多相当于进士进了翰林院

虎扑用户034481
引用 @香城小王子 发表的:
范进中举。。。人都高兴疯了

最后他又好了,做到四品大员

虎扑用户215716
平均进士能当到五品左右,厅级干部了,你说啥水平

虎扑用户179548
引用 @CasenEdwards 发表的:
还被嘲笑了。。。两三年才举行一次,换到现在也是清华北大水平了

你太高估北大清华了。。。古代三年一次,才录取几十个进士。而且落榜了可以一直考。。

虎扑用户291200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1古代人少,2古代读书机会更少

虎扑用户140441
不能类比今天的高考,当今是全民读书参加高考,古代能读书参加乡试的都是极少数人,是经过筛选过的,更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国考,古代录取比例肯定要比今天公务员国考更低的

虎扑用户034481
引用 @声波鲸 发表的:
进士这种东西才是真正的万中挑一,哪怕是最后一名

唐的秀才确实万中无一,很多宰相羡慕进士出身的人。后面人数多了,可也不容易

虎扑用户946902
省状元了吧

R
RWTHAACHEN
引用 @又是挨打的一天 发表的:
不能只看人数啊,古代人数才多少,得看比例

晚清约四亿人口,大约每三年取进士三百余人,当前十四亿人口,每二年取院士一百余人。因此进士基本相当于进了院士第二轮,院士基本相当于二甲前五六十名。

别以为很稳了
引用 @观察员1937号 发表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门第背景,古代普通家庭的人很难考到。

普通人书都读不起,那时候四书五经家里有已经是小富人家,更别说其他注解讲义资料。不然你考个锤子

大丈夫萌da奶
引用 @敖卵犟 发表的:
进士试用期一过就至少八品副县长,这在现在是至少正科县长。

元明清时候知县正七品了。
寺若成
引用 @RWTHAACHEN 发表的:
晚清约四亿人口,大约每三年取进士三百余人,当前十四亿人口,每二年取院士一百余人。因此进士基本相当于进了院士第二轮,院士基本相当于二甲前五六十名。

四亿里面有几个能学习知识的?根本差的远。

白鹿巷深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古代文盲居多,读得起书没多少。

虎扑用户058464
引用 @沉V沦 发表的:
院士差不多相当于进士进了翰林院

现存院士几千人,翰林院不能有几千人吧。就算按比例两者也不对等

L
Luxius77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正解,古代人不论多少,录取也不会变多的吧?

洗护合一大宝剑
引用 @背锅侠特里 发表的:
你扯什么呢?重点高中都未必比得上人家秀才

本科毕业算秀才吧,可以去私塾当当教书先生或者给大户人家当个家教秘书啥的。

别以为很稳了
引用 @中州大剑 发表的:
这么说吧,街上不都是什么200万和985毕业选什么吗等等话题,要是500万(折合大概10000两银子)和进士比,我选进士。

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雷诺尤其冰
秀才等于重点培养对象,有奖学金,举人就是有编制了

空中华
高级公务员遴选
青山横北郭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d
dongzhi
考虑人口基数,相当于现在清华北大的水平吧

刀塔
会试考进士之前得有多少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每关平均都是三十取一命中率,过了府试才算秀才,过了院试才算举人。。。。中个三甲的进士也起码得是个长江学者水平吧,一甲二甲得有院士水平才够

勒布朗gigigi
博士

刀塔
引用 @刀塔 发表的:
会试考进士之前得有多少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每关平均都是三十取一命中率,过了府试才算秀才,过了院试才算举人。。。。中个三甲的进士也起码得是个长江学者水平吧,一甲二甲得有院士水平才够

打错了。过了院试是秀才,乡试是举人

米酒鸡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

直到明朝后期,人口才破亿。
古代文盲率90%。
竞争没有现在院士大。

巅峰23号
引用 @我是大王子 发表的:
古代进士打底知县水平,没法类比。有些人拿什么狗屁公务员研究生来对比进士,简直是侮辱进士,纯属脑子有问题。

公务员比进士差得远了

脚气大魔王
全省总分前五的水平?
虎扑用户395002
引用 @观察员1937号 发表的:
这个话题街上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即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再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举行“殿试”,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其次为三甲,同进士出身。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举人参加,取三百名进士光(百度)。进士是经过皇帝及国家建筑顶层一帮大臣选出来的,要由皇帝亲自进行策对及面试,要综合考虑文化知识水平、书法水平、长相身材、谈吐举止等各方面,这样的人绝对是人中龙凤,马中赤兔。

长相身材也要考虑?

波普方程
进士意味着政治前途,现在的一般公务员能谈得上政治前途么?旱涝保收的进士,退休前基本正五品的知府妥妥的,全国能有多少个知府?

C
CasenEdwards
引用 @香城小王子 发表的:
你太高估北大清华了。。。古代三年一次,才录取几十个进士。而且落榜了可以一直考。。

乡试就是省考,中举了还不是进士

几儿钱不出看直播
今天大概算学部委员?

E
E灯女友的攻防
引用 @我是大王子 发表的:
古代进士打底知县水平,没法类比。有些人拿什么狗屁公务员研究生来对比进士,简直是侮辱进士,纯属脑子有问题。

明朝近1000万人口的江苏,一年进士11个人左右(276年总数2977),按照秀才→举人→进士概率叠加大概是万分之四水平,这还是最强的省份的成才率,要是偏远一点,可能是十倍几十倍的更小机会。

而清北在江苏录取率,至少在万八或以上。

杜小帅断剑重铸恤洗nba
引用 @巅峰23号 发表的:
公务员比进士差得远了

顶级公务员也是公务员哦

獭兔飞扣皮大爷
引用 @又是挨打的一天 发表的:
不能只看人数啊,古代人数才多少,得看比例

还得看基数

r
rave_reio
引用 @我是大王子 发表的:
古代进士打底知县水平,没法类比。有些人拿什么狗屁公务员研究生来对比进士,简直是侮辱进士,纯属脑子有问题。

而且做知县的,也还不是三甲的
三甲的进翰林院,任修撰、编修等,那可是清流
r
rave_reio
引用 @沉V沦 发表的:
院士差不多相当于进士进了翰林院

院士仅仅是钱、名誉和学术界的地位而已
翰林院可不一般啊
西
西北偏北马德里北
引用 @寺若成 发表的:
四亿里面有几个能学习知识的?根本差的远。

不能学习知识说明已经被淘汰了,比拼的资格都没

添火燎原
引用 @执剑人x 发表的:
范进只不过是个举人,就已经保底县级干部了,比高考状元厉害一百倍

范进已经种田不收税了,还能候补官员

佐木小次郎
引用 @又是挨打的一天 发表的:
不能只看人数啊,古代人数才多少,得看比例

我觉得得看教育人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