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为什么不采用精兵制?

c
cupsule233
201 楼
引用 @领导你先射 发表的:
时代比较久远的不说,就说明朝的关宁军。清朝到入关后还是打不过关宁军的。南明实际上也是关宁军灭的。顺治时间,清朝顺治时期,朝廷都要向三藩献媚。

等到康麻子削藩时对上的已经是马方南山的关宁军,一样打到差点划江而治了。

这样讲吧 满清之所以还是和关宁军“有来有回”就是摸清楚了你的底细 随便打 心里优势巨大 知道一认真肯定能赢 反而调配的其他部队不好说 因为没碰过
面对一个弱鸡的 被大量渗透的 熟悉的对手 最聪明的策略就是维持原状

K
K小圈
202 楼
引用 @景舌甘 发表的:
一个精兵打不过5个普通的,一万精兵绝对能赢5w普通军队。

所以,这个贴只考虑野战吗?
围城,驻军,守城怎么说?

3
32支球队密
203 楼
引用 @什么昵称拉风呢 发表的:
陷阵营是高顺的,曹老板的是虎豹骑。

还有蜀汉陈叔至的白什么兵

第五官员
204 楼
引用 @不忍心直视 发表的:
不然彭城之战是怎么打的,也算的上精兵战术
但是常备所谓精兵不现实,精兵不是练出来的,是战出来的

是养出来的,不需要干活务农,不需要为生活,只需要训练跟战争才叫精兵,类似于现在的子弟兵跟预备役

玉树凌风鸭嘴兽
205 楼
引用 @辽东刀客 发表的:
老哥,这么说真的太自大了…

清军能入关,是大明的战略失误,君臣之间不信任造成的,还有就是李自成先把大名灭了,清军才入的关

3
32支球队密
206 楼
引用 @月光一刀 发表的:
古代战争本质上还是人海战术,通常被史书记载的那种以少取胜的都是个例。原因很简单,一个精兵,能对付5个普通兵吗?不能。
在导弹这种非对称战争武器出现之前,人海战争才是取胜的根本,包括一战二战。 为什么过去非常强调土地、人口,因为有土地才有人口,有人口才有兵力,在一局胜负的战争里面,或许采用一些奇诡谋略,但在漫长的拉锯战中,最终只能用血肉之躯填充。

—— 补充下。 不要被少数所谓的神奇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所迷惑,这种例子里面,要么有杰出将领出其不意采用策略,要么通常在防守中借机反击,要么只是漫长拉锯战中的个别亮点。 真正可以讨论的战争,是那种事关亡国的的战争,在装备不存在代际差别的情况下,所谓的精兵意义不大,战争的本质还是绞肉机,不存在所谓的精兵:普通兵1:10这种夸张比例的情况,可以参考凡尔登战役。

英军在中东,大清,都是以一当百

废柴老球迷
207 楼
交通不便是最大问题。没有快速运兵的手段,只能到处驻军,维持庞大常备军

西
西航院橄榄球专业
208 楼
楼主恰恰是个理想主义者,古代采取的是抽丁制,家里必须出一个男人打仗,不然杀全家

不忍心直视
209 楼
引用 @第五官员 发表的:
是养出来的,不需要干活务农,不需要为生活,只需要训练跟战争才叫精兵,类似于现在的子弟兵跟预备役

养是一方面,比如很多短暂的精兵,都是养不起和补充不了合格兵源
没仗打也就保证不了战斗力,明朝神机营养得起,养太久没仗打也废了
西
西航院橄榄球专业
210 楼
引用 @废柴老球迷 发表的:
交通不便是最大问题。没有快速运兵的手段,只能到处驻军,维持庞大常备军

夏侯渊:神速

月光一刀
211 楼
引用 @32支球队密 发表的:
英军在中东,大清,都是以一当百

这种明显存在装备、战略思想代际差的,没有讨论的意义。
不妨思考下,为什么一战和德国的交锋中,英军不能以一当百?
郊区的耶稣
212 楼
引用 @起早看球不上班 发表的:
这个真的能,5000骑兵冲垮五万杂兵,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

百度阿金库尔战役
A
Alexas
213 楼
一开始都是杂兵。几场战斗后死剩下的就是精兵了

夜雨伴寒风
214 楼
古代杂兵那不是因为正常的常备军打光了没办法才临时征兵嘛,要是能提前练兵他们肯定也会练,实在是形式所迫没法练兵

G
Gametheorylz
215 楼
引用 @非黑即吹 发表的:
养不起。曾经我学世界史时嘲笑东罗马农兵制——一群民兵能打什么杖,最后完了吧。后来长大了懂得多了才知道世界各大帝国多半都是民兵。拿中国举例北朝~隋唐府兵,明朝卫所,秦汉征召,都是民兵,平常种地。汉朝地方卫戍部队算半职业,完全脱产的职业精兵就北军3万。以前看东罗马的某本历史(阿历克赛王朝?好像不是,忘了)记录写了世界著名精锐铁甲圣骑兵的恐怖开销,东罗马全盛时期这一兵种也没超过5000人。按他的记录换算,封建帝国的确不可能养的起太多精兵(因为你还需要养地方卫戍部队)一个稳定的大帝国精兵一般不超过10万(其实大多不超过5万),例外情况就是这个帝国在不断胜利中,不停的劫掠周边养自己,精兵才会超过这个数,比如前期罗马,秦,蒙古。

而一旦停止对外扩张无仗可打,如何安置庞大的多余士兵就成了老大难,再让其解甲归田回家老老实实种地几乎不现实
灭国萝莉
216 楼
引用 @nessis 发表的:
……又开始了~啥叫战出来?再厉害的部队能一直打仗吗?有一部分老兵带着就足够了~

部队的战斗力就是需要训练,但训练不仅非常花钱,而且很可能是花了冤枉钱。毕竟士兵的服役期也不是无限的……

不能好好说话?

万恶之熊
217 楼
现代特种兵这么吊,种种枪都会用,重武器也会玩,装甲车坦克直升机都能开,翻山越岭不在话下,结果怎么连鹰酱都只养得起几万特种兵啊,熊酱和兔酱啥的养一个这样的师都养不起是神马情况啊?

A
Abbado
218 楼
我记得魏武卒开始精兵制就一直存在了吧。。

帕尔帕廷
219 楼
引用 @right0713 发表的:
当然是步兵对步兵。。。你这搞出骑兵了。。

中国古代的汉人王朝,基本上都缺马,就没出过什么成建制的骑兵。。。

除了宋,哪个大一统王朝缺骑兵

s
snoozexy
220 楼
引用 @起早看球不上班 发表的:
戚家军岳家军都是精兵制。满清八旗的六万主力,也是精兵制。骠骑大将军带的骑兵,也是精兵制。楚霸王的八千江东子弟兵,陈庆之的白袍军,曹老板的虎豹骑,这些都是精兵。

还有关宁铁骑,不输八旗的存在,几万的农民军被千把关宁铁骑追的四处逃!

我是一个兵哎
221 楼
引用 @东西的懂 发表的:
士气很重要,南京保卫战15w国军,战败无路可逃,拿着枪排队向日本人投降,结局......唐生智蒋介石真尼玛煞笔。坑了几十万国军战士

唐生智被老蒋坑了

一片浮云来
222 楼
引用 @大只广广广 发表的:
大规模作战,士气和战略的确重要。

关键是组织能力。

石乐智2017
223 楼
引用 @无聊至极yu 发表的:
5w重骑不是精兵?随便抓的农夫会骑马么?还骑马打战啊

那你这么说,这杂兵是怎么个杂法呢

t
theorist
224 楼
一万精兵可未必打得过十万普通兵,韩信手里十面埋伏,完虐项羽精兵。

n
nessis
225 楼
引用 @玉树凌风鸭嘴兽 发表的:
这和楼主说的精兵制不是一个概念

楼主说的精兵最大的问题在于所谓的选一批人读兵书~隋唐以后,能读书的大部分直接去科举了~谁愿意志愿去读兵书?只有武将世家的吧?但这种人皇帝又要考虑很多政治因素~

不做派大星
226 楼
你脱产读书最后就为了当兵做炮灰,怕是要全国倒退成文盲

Z
Ztuie
227 楼
引用 @景舌甘 发表的:
一个精兵打不过5个普通的,一万精兵绝对能赢5w普通军队。

一万个吕布怕是能无伤打赢5w杂兵
我是一个兵哎
228 楼
引用 @月光一刀 发表的:
古代战争本质上还是人海战术,通常被史书记载的那种以少取胜的都是个例。原因很简单,一个精兵,能对付5个普通兵吗?不能。
在导弹这种非对称战争武器出现之前,人海战争才是取胜的根本,包括一战二战。 为什么过去非常强调土地、人口,因为有土地才有人口,有人口才有兵力,在一局胜负的战争里面,或许采用一些奇诡谋略,但在漫长的拉锯战中,最终只能用血肉之躯填充。

—— 补充下。 不要被少数所谓的神奇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所迷惑,这种例子里面,要么有杰出将领出其不意采用策略,要么通常在防守中借机反击,要么只是漫长拉锯战中的个别亮点。 真正可以讨论的战争,是那种事关亡国的的战争,在装备不存在代际差别的情况下,所谓的精兵意义不大,战争的本质还是绞肉机,不存在所谓的精兵:普通兵1:10这种夸张比例的情况,可以参考凡尔登战役。

马克沁机枪问世后,人海战术就失效了

似曾相识1985
229 楼
读书多的思维多,有时指挥不灵的

t
theorist
230 楼
引用 @景舌甘 发表的:
一个精兵打不过5个普通的,一万精兵绝对能赢5w普通军队。

真的看将领,要是5万人,层层推进,结硬寨,打呆仗,1万精兵就是送。

跳刀蓝猫LY
231 楼
多读点书吧 战国时期就有这种军队了 战无不胜 后来因为经济问题才没有延续

小胖眼镜
232 楼
你觉得古时候有高铁?这一万精兵可以朝发夕至,哪里需要去哪里??

早上九点
233 楼
引用 @残暴孙红雷 发表的:
我曾经估计,一万精兵,在古代足以横行天下了。很多得了天下的皇帝,打到头,手里还未必有一万精兵。
练出来了肯定无敌,关键是要练出一万忠心耿耿的精兵不容易啊
晚清最具战斗力的部队是北洋兵,然而正是清朝花了大钱练出来的北洋兵,亲自把大清埋了

以前看过文章讲古代运输很困难再加上配套人员,大概一个作战兵要差不多十来个后期人员,记得不是很清楚回去找一下

马刺名宿箥波维奇
234 楼
成本太高了……人命不值钱,可是教育,训练,装备都是销金机器啊

f
ff117ff1
235 楼
古代确实是精兵制的,民兵只是去送菜的,疲劳对方的,明代将领走哪都带着自己的家丁。

X
XIAOMG
236 楼
引用 @马尔利 发表的:
坑了全江南的那个投 降 者?

李广之孙,5000步兵硬怼左右贤王加单于10w骑

A
Axldk
237 楼
引用 @我心好痛啊 发表的:
就是十万多头猪,也抓不完吧

猪比人厉害多了

a
anbictn
238 楼
精病遇到守城战怎么办。。。

n
nessis
239 楼
引用 @灭国萝莉 发表的:
不能好好说话?

我怎么没好好说话?训练充分,后勤充足,装备精良就可以称之为精兵了~实战经验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新兵打赢老兵在战争史上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永远十八岁
240 楼
引用 @月光一刀 发表的:
古代战争本质上还是人海战术,通常被史书记载的那种以少取胜的都是个例。原因很简单,一个精兵,能对付5个普通兵吗?不能。
在导弹这种非对称战争武器出现之前,人海战争才是取胜的根本,包括一战二战。 为什么过去非常强调土地、人口,因为有土地才有人口,有人口才有兵力,在一局胜负的战争里面,或许采用一些奇诡谋略,但在漫长的拉锯战中,最终只能用血肉之躯填充。

—— 补充下。 不要被少数所谓的神奇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所迷惑,这种例子里面,要么有杰出将领出其不意采用策略,要么通常在防守中借机反击,要么只是漫长拉锯战中的个别亮点。 真正可以讨论的战争,是那种事关亡国的的战争,在装备不存在代际差别的情况下,所谓的精兵意义不大,战争的本质还是绞肉机,不存在所谓的精兵:普通兵1:10这种夸张比例的情况,可以参考凡尔登战役。

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是阵型跟士气 跟人多人少没有必然关系

核桃老人
241 楼
引用 @沐婉兮 发表的:
满八旗就算了,没有关宁军,他们连山海关都过不去。

我也是没懂,老有人说没吴三桂满清入不了关

连满清6次入关都不知道,还吹个毛。关宁军那种垃圾的野战能力,结果就是满清可以放心的深入内地。

而且事实上满清后期攻城能力都已经很强了,李自成连潼关都守不下来。你让山海关的吴三桂挡个毛的多尔衮。
一个九号半
242 楼
有的,吴起

t
talk流
243 楼
引用 @地产吴彦祖 发表的:
楼主,那是冷兵器时代~~古代读过书的人第一选择也不是当兵,而是科举~

还可以是入宫当太监

f
felank
244 楼
引用 @给自己取个拉雷的昵称 发表的:
确实,其实10万杂兵真打起来,逃兵估计都有个万把人了

不对,真逃起来,80%会逃掉

起早看球不上班
245 楼
引用 @snoozexy 发表的:
还有关宁铁骑,不输八旗的存在,几万的农民军被千把关宁铁骑追的四处逃!

建奴是精兵
关宁军是正规军队
农民军是杂兵

关宁军在关外战场的野战战绩,惨不忍睹

1
175打内线甚水平
246 楼
引用 @起早看球不上班 发表的:
戚家军岳家军都是精兵制。满清八旗的六万主力,也是精兵制。骠骑大将军带的骑兵,也是精兵制。楚霸王的八千江东子弟兵,陈庆之的白袍军,曹老板的虎豹骑,这些都是精兵。

古代很难长期养起来那么多专职士兵.比如汉武帝其实一直在消耗国力而无实际效果.

一片浮云来
247 楼
引用 @云胡君 发表的:
打不过五个杂兵?人马具甲打五个炮灰是很容易的,再说战争是简单的人数累积吗?500个精锐重骑对阵十倍炮灰也是虐杀,坚信人海战术的已经死在索姆河了

项羽是典型的精兵制,手下精兵能以一挡五。可惜碰到中国历史上最善长人海战术的韩信,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败涂地。
韩信评价刘邦能带十万兵,再多就带不过来。有这能力的刘邦除了彭城之战输得惨,其余时间对项羽也能保持相持。也就是说崇尚精兵制的项羽连刘邦都搞不定

李无殇
248 楼
引用 @石乐智2017 发表的:
那你这么说,这杂兵是怎么个杂法呢

重骑兵可是要长时间训练的啊

1
175打内线甚水平
249 楼
引用 @月光一刀 发表的:
古代战争本质上还是人海战术,通常被史书记载的那种以少取胜的都是个例。原因很简单,一个精兵,能对付5个普通兵吗?不能。
在导弹这种非对称战争武器出现之前,人海战争才是取胜的根本,包括一战二战。 为什么过去非常强调土地、人口,因为有土地才有人口,有人口才有兵力,在一局胜负的战争里面,或许采用一些奇诡谋略,但在漫长的拉锯战中,最终只能用血肉之躯填充。

—— 补充下。 不要被少数所谓的神奇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所迷惑,这种例子里面,要么有杰出将领出其不意采用策略,要么通常在防守中借机反击,要么只是漫长拉锯战中的个别亮点。 真正可以讨论的战争,是那种事关亡国的的战争,在装备不存在代际差别的情况下,所谓的精兵意义不大,战争的本质还是绞肉机,不存在所谓的精兵:普通兵1:10这种夸张比例的情况,可以参考凡尔登战役。

现代和古代不一样.古代普通兵十个里面能跑两个.还有.一个老农民干嘛跟你拼命?肯定不会豁出去啊.

N
NBA2K设计师
250 楼
引用 @石乐智2017 发表的:
那你这么说,这杂兵是怎么个杂法呢

就是随便找的农夫,训练几个月就上战场拼死拼活了,你不会以为都像解放军战士苦练多年吧?

2
2K兰姆忠粉
251 楼
引用 @起早看球不上班 发表的:
建奴八旗虽然攻不下山海关,但是也不妨碍他们的主力是精兵。
况且历朝历代,精锐都是用来野战的,攻城那是炮灰的事情。

欧洲那块还是有精锐攻城的

1
175打内线甚水平
252 楼
引用 @月光一刀 发表的:
古代战争本质上还是人海战术,通常被史书记载的那种以少取胜的都是个例。原因很简单,一个精兵,能对付5个普通兵吗?不能。
在导弹这种非对称战争武器出现之前,人海战争才是取胜的根本,包括一战二战。 为什么过去非常强调土地、人口,因为有土地才有人口,有人口才有兵力,在一局胜负的战争里面,或许采用一些奇诡谋略,但在漫长的拉锯战中,最终只能用血肉之躯填充。

—— 补充下。 不要被少数所谓的神奇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所迷惑,这种例子里面,要么有杰出将领出其不意采用策略,要么通常在防守中借机反击,要么只是漫长拉锯战中的个别亮点。 真正可以讨论的战争,是那种事关亡国的的战争,在装备不存在代际差别的情况下,所谓的精兵意义不大,战争的本质还是绞肉机,不存在所谓的精兵:普通兵1:10这种夸张比例的情况,可以参考凡尔登战役。

现在的普通兵乱枪也能打死老师傅的啊

只会飞的鸟
253 楼
引用 @云胡君 发表的:
打不过五个杂兵?人马具甲打五个炮灰是很容易的,再说战争是简单的人数累积吗?500个精锐重骑对阵十倍炮灰也是虐杀,坚信人海战术的已经死在索姆河了

论第三帝国是怎么被苏俄动员兵淹没的。
路不平有人铲
254 楼
引用 @决定叁 发表的:
八国联军几千人占领4亿人口帝国首都,玩的也不是人海啊?

又不是全民皆兵,皇帝是谁跟老百姓无关。要真是没有汉奸齐上阵,待业青年就把他们收拾了。

朝阳街流川枫
255 楼
想到一个看过的说法,读书多的人恐怕没法在冲锋的时候一马当先

而立之年冠军炮
256 楼
让我想起来明末那些起义军被骑兵追着跑

哈批一个就会skr
257 楼
最早的系统性的精兵战国早期就有了,比如魏国的魏武卒,基本可以说以一敌十吧,但是按照当时的各国,养一个这样的兵要消耗起码几十户生产力,一旦一次战败,国家基本翻不了身。魏武卒也就战国前期厉害,到后期被白起打败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了。

H
H胡胡胡屠屠
258 楼
引用 @月光一刀 发表的:
古代战争本质上还是人海战术,通常被史书记载的那种以少取胜的都是个例。原因很简单,一个精兵,能对付5个普通兵吗?不能。
在导弹这种非对称战争武器出现之前,人海战争才是取胜的根本,包括一战二战。 为什么过去非常强调土地、人口,因为有土地才有人口,有人口才有兵力,在一局胜负的战争里面,或许采用一些奇诡谋略,但在漫长的拉锯战中,最终只能用血肉之躯填充。

—— 补充下。 不要被少数所谓的神奇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所迷惑,这种例子里面,要么有杰出将领出其不意采用策略,要么通常在防守中借机反击,要么只是漫长拉锯战中的个别亮点。 真正可以讨论的战争,是那种事关亡国的的战争,在装备不存在代际差别的情况下,所谓的精兵意义不大,战争的本质还是绞肉机,不存在所谓的精兵:普通兵1:10这种夸张比例的情况,可以参考凡尔登战役。

兵法上也有记载过,攻城必须数倍之兵。

城墙上的热油 滚石 滚木 弓箭,是要攻城的直接拿人肉去消耗的........精兵制与其说是精兵,不如说是老兵

非黑即吹
259 楼
引用 @米兰荣誉市民 发表的:
五万重骑兵那得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纵观世界历史,冷兵器时代没有一个国家有5万重骑兵,蒙古是骑兵典范了吧,本部就10个万人队,这10万人里重骑兵绝不超过3成。重骑弱点明显,为了掩盖住弱点一个重骑要配多个轻骑兵和辅兵

神一帆
260 楼
引用 @低调的杰森 发表的:
你说的是府兵制吧,募兵制就都是职业军人了

你错了,唐代府兵制是全兵皆农,寓农于兵,差不多也是常备军的形式,只不过军队既是武装力量,又是生产单位。

猪似的看反
261 楼
引用 @给自己取个拉雷的昵称 发表的:
确实,其实10万杂兵真打起来,逃兵估计都有个万把人了

我觉得逃兵至少一半吧,然后三成在打酱油,

邓肯怎么还不上
262 楼
引用 @32支球队密 发表的:
还有蜀汉陈叔至的白什么兵

白毦精兵,蜀汉后期还有无当飞军,袁绍统一河北也是有先登营精兵,界桥之战以少胜多打败公孙瓒的

s
snoozexy
263 楼
引用 @起早看球不上班 发表的:
建奴是精兵
关宁军是正规军队
农民军是杂兵

关宁军在关外战场的野战战绩,惨不忍睹

请百度下锦州之战,袁崇焕的京城保卫战,都是关宁铁骑和八旗野战,不落下风。关宁军薪水高,装备好,人数有限,都符合精兵的特征。

无聊至极yu
264 楼
引用 @石乐智2017 发表的:
那你这么说,这杂兵是怎么个杂法呢

杂兵就不是职业军人 抓壮丁抓来的农夫 大部分士兵就是这么来的

小婊砸2015
265 楼
精兵的培养成本不止十倍杂兵,欧洲的骑士就类似你说的精兵,但是骑士都是有自己的封地的,还有一群的仆从养着,一套全身盔甲都是传家宝级别的,父亲用完传给儿子,你的经济要能养得起一万个这种骑士,那你确实可以为所欲为了。

起早看球不上班
266 楼
引用 @175打内线甚水平 发表的:
古代很难长期养起来那么多专职士兵.比如汉武帝其实一直在消耗国力而无实际效果.

是的,所以武帝后期战绩够惨。
明初的百战精锐,到了英宗时期就废了

玩了个球球
267 楼
骑兵算吗?

大鹌鹑是我
268 楼
引用 @景舌甘 发表的:
一个精兵打不过5个普通的,一万精兵绝对能赢5w普通军队。

我也觉得是,就算打架斗殴还讲究个战术战略呢

无敌大坦克库里
269 楼
引用 @月光一刀 发表的:
古代战争本质上还是人海战术,通常被史书记载的那种以少取胜的都是个例。原因很简单,一个精兵,能对付5个普通兵吗?不能。
在导弹这种非对称战争武器出现之前,人海战争才是取胜的根本,包括一战二战。 为什么过去非常强调土地、人口,因为有土地才有人口,有人口才有兵力,在一局胜负的战争里面,或许采用一些奇诡谋略,但在漫长的拉锯战中,最终只能用血肉之躯填充。

—— 补充下。 不要被少数所谓的神奇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所迷惑,这种例子里面,要么有杰出将领出其不意采用策略,要么通常在防守中借机反击,要么只是漫长拉锯战中的个别亮点。 真正可以讨论的战争,是那种事关亡国的的战争,在装备不存在代际差别的情况下,所谓的精兵意义不大,战争的本质还是绞肉机,不存在所谓的精兵:普通兵1:10这种夸张比例的情况,可以参考凡尔登战役。

算了吧,一旦击溃就是屠杀了

金陵小霸王EEE
270 楼
引用 @给自己取个拉雷的昵称 发表的:
确实,其实10万杂兵真打起来,逃兵估计都有个万把人了

几万?十万人战损过15%就开始跑了,十万跑八万很正常好吧。

我要有一个拉风的昵称
271 楼
引用 @起早看球不上班 发表的:
这个真的能,5000骑兵冲垮五万杂兵,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

骑兵直接冲步兵,皇帝怕不是要把这带兵的砍了。

斯比亚帝国安全局
272 楼
引用 @东西的懂 发表的:
士气很重要,南京保卫战15w国军,战败无路可逃,拿着枪排队向日本人投降,结局......唐生智蒋介石真尼玛煞笔。坑了几十万国军战士

兄弟跟不上新闻了呀,唐生智被蒋介石坑了,菜菜把电文给曝光了。。。

岚疯籽
273 楼
引用 @不忍心直视 发表的:
不然彭城之战是怎么打的,也算的上精兵战术
但是常备所谓精兵不现实,精兵不是练出来的,是战出来的

这个要看对精兵的定义是什么,按帖子楼主提的意思来看,应该是吴起带出来的魏武卒,这就是最早意义上,纯靠制度化练出来的精兵,从筛选的条件,训练的方式,平时的饮食,战后的功劳结算,皆不同于其他士兵,这就已经可以训练出来精兵了。
如果按照你的要求来,那这种士兵和军队属于精兵之上的百战雄兵,这种士兵比之精兵,更多了一层气质和经验,确实很强。 但却不能标准化,如果将之视做精兵的唯一标准要求,那真的除了开国之初能活下来的那批以外,都出不了精兵,也没有精兵了。
我认为百战雄兵的基础恰恰就是精兵,也只有严格按照制度训练出来的精兵才能有机会通过战争升级成百战雄兵。
PS:《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也就是说,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按照魏武卒标准训练出来精兵从装备,体格,意志力远远的甩开了其他士兵的标准。 具体行之有效的精兵制度,就能出精兵,问题在于选拔的制度难,付出的时间代价大,主将的训练能力,朝廷能否持之有效的支持这个制度的成本,都是能不能出精兵的问题。
[ 此帖被岚疯籽在2019-02-18 23:12修改 ]

v
v能不能认真点
274 楼
引用 @程冯冯 发表的:
加一个唐僧取经三个徒弟,也是精兵制

天兵制hhh

R
Roy9225
275 楼
引用 @什么昵称拉风呢 发表的:
陷阵营是高顺的,曹老板的是虎豹骑。

吕布兵败,高顺不是投了曹老板嘛!不过,后来的闪光点是不多!

我要有一个拉风的昵称
276 楼
引用 @决定叁 发表的:
八国联军几千人占领4亿人口帝国首都,玩的也不是人海啊?

因为这个国家不是四亿人的国家,只是一小嘬人的国家。抗日战争怎么样?国共自己都干起来了,不还是把小日本拖住了。

脖子短安全
277 楼
魏武卒不就是吗????

2
2K兰姆忠粉
278 楼
引用 @小婊砸2015 发表的:
精兵的培养成本不止十倍杂兵,欧洲的骑士就类似你说的精兵,但是骑士都是有自己的封地的,还有一群的仆从养着,一套全身盔甲都是传家宝级别的,父亲用完传给儿子,你的经济要能养得起一万个这种骑士,那你确实可以为所欲为了。

还有波斯的长生军

l
linye312
279 楼
饭都吃不饱还精兵。。。

阿姆罗李
280 楼
引用 @GDP风之神 发表的:
兵败如山倒,一旦败了,除了近卫兵,剩下的都比赛跑了

淝水之战很典型了。

邓肯粉丝十九年
281 楼
引用 @哈哈哈哈哈11234 发表的:
士气也是一方面因素吧,关宁铁骑虽然是明朝精锐,但刚刚皇帝死了,打仗的士气低迷,正常情况下关宁铁骑比李自成的农民军肯定是要强一点的

不要看不起农民军,敢和清军野战也就大顺和大西军,战绩更是甩大萌一条街

无双铁神英普莱扎
282 楼
引用 @起早看球不上班 发表的:
戚家军岳家军都是精兵制。满清八旗的六万主力,也是精兵制。骠骑大将军带的骑兵,也是精兵制。楚霸王的八千江东子弟兵,陈庆之的白袍军,曹老板的虎豹骑,这些都是精兵。

戚家军真的是3000人打遍江浙,扩招6000人直接横扫东南沿海,然后北上打蒙古人依然战无不胜

帅帅的肥叔
283 楼
古代有一些御林军,就是皇帝直辖的。而且都是选的一些家庭条件好的,读过书的,感恩皇恩的良家子弟,形象好的,长的高大的,给的装备都是一流的,训练起来威风凛凛的,一看就是精锐。但是这样的兵,打起仗了,往往不管用。

一个球迷hr
284 楼
引用 @米兰荣誉市民 发表的:
五万重骑兵那得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中国历史上有过五万重甲骑兵么

小城以北
285 楼
引用 @我心好痛啊 发表的:
就是十万多头猪,也抓不完吧

七十四军?五万多人,刚打下来三天就垮了?就是五万头猪,*河蟹*抓三天也抓不完!

G
GelMer
286 楼
引用 @邓肯怎么还不上 发表的:
白毦精兵,蜀汉后期还有无当飞军,袁绍统一河北也是有先登营精兵,界桥之战以少胜多打败公孙瓒的

先登死士攻城真的牛,谁玩谁知道

涨不停了
287 楼
古代读书很容易?按古代标准的读书人拿来当兵现代的人口数量和素质都做不到

G
GelMer
288 楼
引用 @Jack小杰 发表的:
看到这里,手痒痒打开了三国志11血色衣冠

骑砍风云三国兵种挺多的,哥们可以玩玩

粑粑shot给你看
289 楼
引用 @月光一刀 发表的:
古代战争本质上还是人海战术,通常被史书记载的那种以少取胜的都是个例。原因很简单,一个精兵,能对付5个普通兵吗?不能。
在导弹这种非对称战争武器出现之前,人海战争才是取胜的根本,包括一战二战。 为什么过去非常强调土地、人口,因为有土地才有人口,有人口才有兵力,在一局胜负的战争里面,或许采用一些奇诡谋略,但在漫长的拉锯战中,最终只能用血肉之躯填充。

—— 补充下。 不要被少数所谓的神奇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所迷惑,这种例子里面,要么有杰出将领出其不意采用策略,要么通常在防守中借机反击,要么只是漫长拉锯战中的个别亮点。 真正可以讨论的战争,是那种事关亡国的的战争,在装备不存在代际差别的情况下,所谓的精兵意义不大,战争的本质还是绞肉机,不存在所谓的精兵:普通兵1:10这种夸张比例的情况,可以参考凡尔登战役。

老哥说的有道理 但是是在宏观战略层面讲的 对于单单一场战役一座城池的争夺 单单靠人数优势无法简单实现 因为曹岁论战告诉我们古代打仗有种特殊而且重要的加成叫士气 大军团作战实质上全部是双方抓住对面的弱点猛锤 精兵除了技战术较高 稳定的士气也让他们在大兵团的拉锯和角力中更大量的牵制对方部队 从而为侧翼或者是远程或者是援军争取更大的成功率 本来对古代战争也特别模糊 自从玩了全面战争发现古代那些名将真的牛逼

p
pzx24920
290 楼
魏武卒好像是精兵制的产物吗?

啦啦啦啦啦咯
291 楼
引用 @给自己取个拉雷的昵称 发表的:
确实,其实10万杂兵真打起来,逃兵估计都有个万把人了

如果杂兵和精兵打 就气势就能吓跑一大半了

A
Antonijo
292 楼
引用 @合和大 发表的: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结果就是养一堆废物兵。因为逻辑说不通啊,你要兵保护自己家,给当兵的钱就可以了嘛?那当兵的直接要你命不是也可以拿你的钱嘛。
从这个逻辑出发就诞生了非常多的烂事,制度。
反正结局就是战斗力稀烂。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大的问题是财政,这么庞大的官僚系统可是要领俸禄的,哪儿还有钱大量养常备军?所以绝大多数都是亦农亦农的屯田兵,打起仗来自然也没啥战斗力。

叶凉城
293 楼
引用 @GDP风之神 发表的:
兵败如山倒,一旦败了,除了近卫兵,剩下的都比赛跑了

为什么要跑,可以加入对面啊

黑色城堡
294 楼
引用 @早上九点 发表的:
以前看过文章讲古代运输很困难再加上配套人员,大概一个作战兵要差不多十来个后期人员,记得不是很清楚回去找一下

我记得沈括写过好像是4~5人养一名士兵
距离还不能太远

x
xylonce
295 楼
引用 @我是一个兵哎 发表的:
马克沁机枪问世后,人海战术就失效了

忘了苏德的钢铁洪流?

调边亚子
296 楼
引用 @领导你先射 发表的:
时代比较久远的不说,就说明朝的关宁军。清朝到入关后还是打不过关宁军的。南明实际上也是关宁军灭的。顺治时间,清朝顺治时期,朝廷都要向三藩献媚。

等到康麻子削藩时对上的已经是马方南山的关宁军,一样打到差点划江而治了。

你这是平行世界来的关宁军吧
有点帅的kdd
297 楼
引用 @nessis 发表的:
我怎么没好好说话?训练充分,后勤充足,装备精良就可以称之为精兵了~实战经验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新兵打赢老兵在战争史上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老兵不一定是精兵。精兵应该是那种意志坚定,身强体壮,经验丰富的军队可以称之为精兵。不少老兵不过是*河蟹*子罢了。军心容易乱的兵不叫精兵。

机关枪凯利
298 楼
引用 @月光一刀 发表的:
这种著名战役在军事史上毕竟是少数,非常依赖杰出的领袖,而且人数也是1:2,而不是楼主所谓的1:10

罗马打高卢,就是1打10的

有点帅的kdd
299 楼
引用 @岚疯籽 发表的:
这个要看对精兵的定义是什么,按帖子楼主提的意思来看,应该是吴起带出来的魏武卒,这就是最早意义上,纯靠制度化练出来的精兵,从筛选的条件,训练的方式,平时的饮食,战后的功劳结算,皆不同于其他士兵,这就已经可以训练出来精兵了。
如果按照你的要求来,那这种士兵和军队属于精兵之上的百战雄兵,这种士兵比之精兵,更多了一层气质和经验,确实很强。 但却不能标准化,如果将之视做精兵的唯一标准要求,那真的除了开国之初能活下来的那批以外,都出不了精兵,也没有精兵了。
我认为百战雄兵的基础恰恰就是精兵,也只有严格按照制度训练出来的精兵才能有机会通过战争升级成百战雄兵。
PS:《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也就是说,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按照魏武卒标准训练出来精兵从装备,体格,意志力远远的甩开了其他士兵的标准。 具体行之有效的精兵制度,就能出精兵,问题在于选拔的制度难,付出的时间代价大,主将的训练能力,朝廷能否持之有效的支持这个制度的成本,都是能不能出精兵的问题。

意志体格经验缺一不可

合和大
300 楼
引用 @Antonijo 发表的: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大的问题是财政,这么庞大的官僚系统可是要领俸禄的,哪儿还有钱大量养常备军?所以绝大多数都是亦农亦农的屯田兵,打起仗来自然也没啥战斗力。

女真人不也一样,一边生产一边当兵。关键还是阶级矛盾导致战斗力没法强。你是朝廷,你会养一只农民阶级的虎狼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