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艺闲聊】尘埃落定,又起风

司芬克斯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今天想从《尘埃落定》说起,就是阿来的这部二十多年前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作品。他得奖的时候,我还是个中学生。当时的我不知道有这么个奖,不知道谁是阿来。我只知道考试有语文这一科,而我的成绩总是非常的差。
因为我语文成绩太差,父母从微薄的收入中省下钱来,给我雇了一个家教,是附近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在校生。我第一次见这个老师的时候非常的失望。我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小男孩,还是有那么一点期待,希望家教是个漂亮的大姐姐。然而这个语文老师却是个邋遢的男人,头发长而散乱,深深的黑眼圈里嵌着惺忪的睡眼。他坐在我身边的时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飘散过来的气味。可以肯定,他至少一个星期没洗过澡了。
这个语文老师先是看了我近期写的作文,然后又看了我写的周记,之后他默然无语。我猜他大概意识到了这份薪水不好挣,然而为了生活,他要鼓励自己迎难而上。剧透一下,他失败了,我的语文成绩从未有过提高。
但是当时的他没有意识到所面临的困难,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对牛弹琴的伟大事业中。我以前上过一些语文课外班,老师会很具体地让我们练习如何写排比句,如何使用比喻等修辞方法,而我们所阅读的都是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
这个老师非常不一样,他先是介绍我看一些文学杂志,包括他自己主办的校园刊物,之后是一些小说节选。他从未真正教过我如何做阅读理解,如何写作文。他只是让我看,之后和他聊里面的内容。按照他的说法,我的作文格局太小,没有内容。事实也是如此,学生时代的我精神世界非常贫乏,这样的内心是无法写出动人的作品的。
那些他给我看的作品都非常奇怪,不是什么美文,也不是名著。它们有些风格非常话痨,有些文痞,有些血腥,还有一点情色。我已经记不清到底看过哪些文章了,只记得那些杂志让我开启了全新的世界,我开始真正看文学作品而不是语文教材。
老师推荐我看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尘埃落定》,那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不是“世界文学名著”的小说。我废寝忘食地阅读,几天就看完了。康巴藏区的土司生活,变换的世事,男女的纠葛,跳入火中的诅咒,我的心已经成了土司家的傻儿子,闻到了炒青稞的香味,看到了被烟火熏黑的卓玛的脸。这个小说我只看过一遍,然而二十多年后依然记得许多细节。它不见得是最优秀的小说,但是它是我进入文学世界的第一步台阶。
我的这位老师也不是一直那么邋遢,有一次他竟然穿了一件颇为干净的衬衫来上课。一问之下,他是刚刚从某个文学大家的讲座上回来。他说国家图书馆请来了好几位他仰慕的大师来讲文学。当然,我不认识那些人,我只记得老师永远睡不醒的眼睛里射出来的光。
大概不到一年,老师就因为“忙不过来”而辞去了家教的工作。也许是我家离国图太远吧,反正肯定不是因为我太笨不好教(一定不是)。反正我再也没见过他。我一直叫他老师,所以多年后连他的名字也记不得了。
高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海子的诗,在一本诗集上看到了海子的照片。那不就是我的老师吗!仔细一查,时间对不上,那时海子早已自杀了。但是他们的气质和眼神非常的相似,让脸盲的我认错了。他是茫茫人海中的另一个海子,这么多年了,也不知他是否安好。老师身上的臭味我已经忘了,我还记得他的眼神,还有《尘埃落定》这本书。
按照流行的标准,文学是个“没用”的东西,看过多少作品也和升官发财没有关系,反倒会被人鄙夷地称为“文青”(含有幼稚和穷两种属性)。而且请相信我,热爱文学并不能让你提高语文成绩。文学唯一的作用是让你觉得不枉此生。
眼下的我已步入中年,从事着和文学毫无关系的职业。我的人生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不会再有波澜。然而因为看了那许多的文学佳作,还有电影,还有动漫,我的世界已经永远无法彻底平静了。在生活最安稳的时候,在最不应该折腾的时候,清风掠起灰尘,我开始了创作我的第一部小说《雷与龙》。我写了几十万字了,几乎没有人看。没关系,就好像我的老师也没有提高我的成绩,重要的是弹琴本身,而不是有多少人能听懂。
往期回顾: 【每日文艺闲聊】来聊聊黑社会吧,仅限文艺作品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53688 【每日文艺闲聊】不聊日本动漫了。我来说一部国产动画经典《哪吒闹海》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52452 【每日文艺闲聊】轻松一下吧,我们来聊有趣的动漫作品如何?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52176 【每日文艺闲聊】今天来聊动漫如何?你听说过《钢之炼金术师》吗?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50936 【每日文艺闲聊】婚姻是《围城》吗?你在城里还是城外?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50620 【每日文艺闲聊】你看过《卡拉是条狗》吗?一部优秀的“未完成”作品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50334 【每日文艺闲聊】你看过《鬼子来了》这部禁片吗?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9813 【每日文艺闲聊】你喜欢海战吗?看过《灰猎犬号》Greyhound吗?https://m.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9592 【每日文学闲聊】你喜欢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吗?推荐长篇小说《德川家康》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9294 【每日文学闲聊】你看过柏杨的作品吗?来!咱们干了这碗大酱~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8937 【每日文学闲聊】乔治•奥威尔的两篇名作《1984》《动物农庄》你看过吗?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8650 【每日文学闲聊】你看过小说《饥饿游戏》吗?电影总看过吧。一起来聊聊如何?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8315 【每日文学闲聊】老舍的《骆驼祥子》,我最喜欢的小说,没有之一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7839 【每日文学闲聊】沈从文的《边城》,怎一个美字了得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7456 【每日文学闲聊】你看过《三体》吗?喜欢科幻吗?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7128 【每日文学闲聊】王朔是谁?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6705 【每日文学闲聊】来聊聊王小波怎么样?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6539 【每日文学闲聊】有喜欢听有声小说的吗,进来聊聊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46239   我的有声奇幻小说《雷与龙》Thunder & Dragon以可以在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和Bilibili上搜到。动漫向奇幻武侠(但不是爽文),连载中,比较小众。我用的笔名是克劳德·伊斯特(“云东”的音译)。书已经扑街,有声书正在扑街的路上。我扑着扑着,没准能收获几个知音也不一定。
D
D1314
啊 我一直以为楼主是女生。 找不到你的《雷与龙》 啊,发个LINK 吧,谢谢。
司芬克斯
啊 我一直以为楼主是女生。 找不到你的《雷与龙》 啊,发个LINK 吧,谢谢。
D1314 发表于 2022-10-20 18:57

这个是喜马拉雅的链接: https://m.ximalaya.com/album/70454858
Bilibili的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a411G77W?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040168ba361b0a8d379fbaf097317f6b
直接看小说的话晋江和纵横都有: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7265993 http://book.zongheng.com/book/1239531.html
D
D1314
回复 3楼司芬克斯的帖子
嗯 找到了 !谢谢~~ 我去年装了晋江APP 因为发现可以PayPal 买点数 为了支持我喜爱的作者写文 虽然只比盗版快24-48小时
Y
Yuangungun
楼主你这大喘气吓我一跳,还以为你家教老师真是海子… 尘埃落定是真的好,我们班当时很多文青,还没获茅盾文学奖时就被大家传阅遍了。有点中国阿甘的感觉,好怀念
M
MiaGoth
这个不错。我没看过尘埃落定,虽然听说过。为什么你说什么土司青稞,那个小说是说这些的? 最近我迷上了Zweig, 以前只看过他的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什么的,现在我成迷妹了,凡是他的都找来看。顺便说,发现他一个短篇叫雪中,推荐你看看(当然,也可能你早看过了)
江湖夜雨十年灯
无法忍受阿莱对女性的态度...
这部长篇小说,无论从题材( 藏族土司),还是修辞技巧来看,都有很多让人觉得新鲜和特别的地方。 他写的是多数读者知之甚少又颇为好奇的人和事儿。他自觉追求语言的诗性效果,善于用充满诗意的情调的语言来渲染氛围,抒情状物。他对气味,声音,颜色等等都有极为敏锐和精微的感受力( 这点和张爱玲类似)。然而,这部小说依然存在着无法掩饰的问题和残缺。
最严重的问题是对女性的态度。我有一个固执的观点,我们可以根据一部作品如何描写女性,底层人物( 所谓的下等人,穷人等),来判断这部作品的作者是不是伟大的作家。 换句话说,在我眼中,一位伟大的作家,必然对女性怀有敬意,对底层的弱势群体和不幸者,怀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人。遗憾的是,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对下人是傲慢的,对女性是侮辱和轻蔑的。作者对女性器官( 如乳房)的描写是失度而病态的,完全没有节制,而且缺乏深刻的心理内涵和道德价值。 对性的描写不仅不美好,相反,非常令人不适,既不节制,又很变态。
第二个问题是语言的啰嗦,重复和病句多多。 随便举几个例子:
我们是在中午的太阳下面还要靠东一点儿的地方。 ( 到底在哪儿???)
我们的人们就在地里喊口号... ( 这个们字实属多余)
虽然我鼻子里又满是女人身子撩人的气息,但我还是要说,虽然要我立即从要说的事情本身说起是困难的。( 黑体字虽然明显用错,应该是尽管或即使)
这样的错句病句实在太多了,不胜枚举。

M
MiaGoth
无法忍受阿莱对女性的态度...
这部长篇小说,无论从题材( 藏族土司),还是修辞技巧来看,都有很多让人觉得新鲜和特别的地方。 他写的是多数读者知之甚少又颇为好奇的人和事儿。他自觉追求语言的诗性效果,善于用充满诗意的情调的语言来渲染氛围,抒情状物。他对气味,声音,颜色等等都有极为敏锐和精微的感受力( 这点和张爱玲类似)。然而,这部小说依然存在着无法掩饰的问题和残缺。
最严重的问题是对女性的态度。我有一个固执的观点,我们可以根据一部作品如何描写女性,底层人物( 所谓的下等人,穷人等),来判断这部作品的作者是不是伟大的作家。 换句话说,在我眼中,一位伟大的作家,必然对女性怀有敬意,对底层的弱势群体和不幸者,怀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人。遗憾的是,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对下人是傲慢的,对女性是侮辱和轻蔑的。作者对女性器官( 如乳房)的描写是失度而病态的,完全没有节制,而且缺乏深刻的心理内涵和道德价值。 对性的描写不仅不美好,相反,非常令人不适,既不节制,又很变态。
第二个问题是语言的啰嗦,重复和病句多多。 随便举几个例子:
我们是在中午的太阳下面还要靠东一点儿的地方。 ( 到底在哪儿???)
我们的人们就在地里喊口号... ( 这个们字实属多余)
虽然我鼻子里又满是女人身子撩人的气息,但我还是要说,虽然要我立即从要说的事情本身说起是困难的。( 黑体字虽然明显用错,应该是尽管或即使)
这样的错句病句实在太多了,不胜枚举。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0 20:07

这样的话,我还是看Zweig算了,毕竟时间有限
司芬克斯
回复 7楼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帖子
谢谢您来讨论。可惜我在初中的时候没有您这样的鉴赏力。我当时确实是被那种异域风情和独特的写作手法所深深吸引了,没有关注其他方面。
现在回想起来,这部小说对女性的视角相当的野性/野蛮。我不清楚阿来本人是个怎样的世界观,但是我可以理解小说中为什么这么写。小说大部分是以第一人称视角写的,透过土司二儿子的眼睛看世界。
他眼睛里的女人基本都是女奴隶,不大可能有什么尊重女性的意识。主人公的人设不是贾宝玉这种怜香惜玉的类型。他这样的人在小说里就已经不招人待见了,若是生活在现代世界,几乎就是个野蛮人。
小说中的病句很多吗,很罗嗦吗?我说我做“改病句”这类题的时候怎么那么困难呢,我真的看不出来~ 可以想象,我的小说里一定也有一堆病句。我说怎么没人看呢……
司芬克斯
回复 3楼司芬克斯的帖子
嗯 找到了 !谢谢~~ 我去年装了晋江APP 因为发现可以PayPal 买点数 为了支持我喜爱的作者写文 虽然只比盗版快24-48小时

D1314 发表于 2022-10-20 19:46

谢谢支持!我的小说是免费的,都不用花钱呢~就是不知道动漫风格的小说合不合您的胃口。

司芬克斯
楼主你这大喘气吓我一跳,还以为你家教老师真是海子… 尘埃落定是真的好,我们班当时很多文青,还没获茅盾文学奖时就被大家传阅遍了。有点中国阿甘的感觉,好怀念
Yuangungun 发表于 2022-10-20 19:53

哈哈,我这不是大喘气,是让您体会一下脸盲症患者的日常。我当时真的很激动呢,因为非常神似。我差点就和全班同学宣布我认识海子了……还好当时已经可以上网查资料了,不然糗大了。
司芬克斯
这个不错。我没看过尘埃落定,虽然听说过。为什么你说什么土司青稞,那个小说是说这些的? 最近我迷上了Zweig, 以前只看过他的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什么的,现在我成迷妹了,凡是他的都找来看。顺便说,发现他一个短篇叫雪中,推荐你看看(当然,也可能你早看过了)
MiaGoth 发表于 2022-10-20 19:59

谢谢您的推荐,我基本没看过茨威格的书。印象中好像只看过陌生女子来信。他好想还写过罗曼罗兰的传记,其他一概没印象了。我第一次听说《雪中》,一定找来看看。
江湖夜雨十年灯
何止野蛮,简直不把女性当人,描写的语句都是用来写畜生的...而且把女性对权力的迷恋写得非常失度...
作者阿来的身份是汉化藏民。他的作品中,都潜在一种矛盾心态: 既认同汉文化,又怀念藏文化。反映在他的文本中,就是在宣示宗教神性的同时,又展示了宗教精神的幻灭感。
这部小说的所有内容,都是从一个心智状况暧昧不明的傻子的角度来叙述的。读者是能从中读到‘ 我’ 的怪诞的想象和异常的行为,但这些想象和行为缺乏寓言效果和历史感,缺乏普遍的人性。在这部怪异的小说文本里,读者看不到一个具有内在深度和反讽指向的寓言结构,没有我们在读变形记, 我们,动物农场,一九八四,蝇王等作品时看到的真正的寓言作品的纯粹的虚构结构和深刻的主题开掘。
至于病句,那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总之,这部小说给人的总体印象,就像它的核心意象 尘埃 一样,散乱,轻飘,随风起落,动静无常:)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12楼司芬克斯的帖子
您可以读一读傅雷翻译的罗曼 罗兰的巨人三传。 原文写得好,翻译也得神韵,我年轻时的最爱。( 没想到罗曼 罗兰是19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司芬克斯
何止野蛮,简直不把女性当人,描写的语句都是用来写畜生的...而且把女性对权力的迷恋写得非常失度...
作者阿来的身份是汉化藏民。他的作品中,都潜在一种矛盾心态: 既认同汉文化,又怀念藏文化。反映在他的文本中,就是在宣示宗教神性的同时,又展示了宗教精神的幻灭感。
这部小说的所有内容,都是从一个心智状况暧昧不明的傻子的角度来叙述的。读者是能从中读到‘ 我’ 的怪诞的想象和异常的行为,但这些想象和行为缺乏寓言效果和历史感,缺乏普遍的人性。在这部怪异的小说文本里,读者看不到一个具有内在深度和反讽指向的寓言结构,没有我们在读变形记, 我们,动物农场,一九八四,蝇王等作品时看到的真正的寓言作品的纯粹的虚构结构和深刻的主题开掘。
至于病句,那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总之,这部小说给人的总体印象,就像它的核心意象 尘埃 一样,散乱,轻飘,随风起落,动静无常:)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0 22:57

哇塞,您是文学评论家吗?说的好棒好专业的感觉,至少算是业余评论家了。希望认识您,华人这网站有什么加好友之类的功能吗?我点了“关注”您的ID。
我看这部小说的时候觉得“我“的视角不算怪诞(难道我是怪咖?)。我觉得主角一点也不傻,而是“真“,也就是没有任何机灵劲儿。那种感觉可以说是憨直,也可以说是野性,总之非常直接,好像是动物在观察人类。
我觉得尘埃落定不是讽刺小说,所以完全不能和动物农场,蝇王之类的小说比。
”散乱,轻飘,随风起落,动静无常“ 您说的太贴切了。这就是人生啊,至少是我的人生。
我写小说也是这个路子诶,我管它叫”闲逛文学“,没有主旨,没有精神内核。我只想带着读者去奇幻的世界闲逛,逛到哪里算哪里,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在时间的长河里漂流,一路看看风景,看过了就看过了,不会改变漂流的方向。
司芬克斯
回复 12楼司芬克斯的帖子
您可以读一读傅雷翻译的罗曼 罗兰的巨人三传。 原文写得好,翻译也得神韵,我年轻时的最爱。( 没想到罗曼 罗兰是19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0 23:04

谢谢推荐。老实说,我看到罗曼罗兰的名字有点发怵。小时候看过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因为是世界名著,咬着牙啃下来,没看出什么乐趣。从此有些害怕他的作品。现在看来应该是读的太早了吧,许多名著其实不适合小孩子看。还比如神作《战争与和平》,我试图看了好几次,就是看不下去。
现在想想应该重新试一试阅读这些书了,也许会有奇迹发生。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15楼的帖子
如果您喜欢奇幻,可以读读尾鱼的作品。 奇绝的想象力,基本自己挖的坑,自己都能填上,文学功底和文字功底都比一般的网络小说高很多:)
我很孤陋寡闻,读书不多,年轻时喜欢日俄文学; 大学时读遍所有能借到的话剧剧本。最喜欢尤金 奥尼尔的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 克里斯蒂。曹禺解放前写的的所有话剧,先锋派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狗儿爷涅槃,红房间 白房间 黑房间,屋外有热流,37桩离婚案;高行健的野人,车站,绝对信号...
我是个幸运和幸福的人。 父母公婆疼爱,兄弟姐妹和睦; 先生尊重爱护,孩子们努力上进( 他们没有学华人三大俗,而是一位做了律师,一位成了艺术家:)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都是肤浅的:)我就只是一个幸福而肤浅的人。
D
Dupre
回复 17楼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帖子
看了你们说的,越发觉得写的好不好要脑子里有东西,无论是生活阅历也好,爱读书脑子里东西就多了的好,还是想象力好,都可以写出好东西。 还有咱们以前写的命题作文特别是非议论文大部分真的是无病呻吟无中生有。比如看了个菊花展还要写个游记的,不喜欢花的人怎么有什么感想。大部分小孩估计也没这兴趣,自然写不出来什么或是只能无中生有胡编乱造
M
MiaGoth
既然这个贴里出现了很多大神,我就斗胆来吐糟一个长期让我困惑的作品,且看有没有人能给我些开示。就是那个粉出名的《穆斯林的葬礼》。由于时间较晚我就胡乱几句。 首先这个书让我感觉茫茫然如两手抓了一把海藻,水淋淋的半天晒不干净。从结构到情绪都有点莫测高深而又不知所云。也许我土。其次里面大力讴歌按现今道德观看有点莫名其妙的师生恋。再次我一直不明白女主角的亲生母亲大约是法律母亲的妹妹也就是她爸的小姨子,这个到底悲壮在哪里,又和女主角的悲剧有何相干?难道因此她就格外值得同情吗?如果作者真的愿意惊世骇俗,里面的文字(以我浅薄的鉴赏)似乎又拘束了点。 大概就这样吧,是我没看懂或者品味有问题还是本来就那样?
哦对了,还有一点,女主角的宗教习俗,这个和主题又有什么相干?难道悲剧就更动人吗?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19楼的帖子
握手! 同困惑并同不喜欢这部作品。 同是写回教的,张承志的作品更震撼( 他后来走火入魔就不讨论了,但他最著名的黑骏马也有观念问题)。
新月,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丽,美好,皎洁,善良,单纯; 然而这个人物最大的问题是不真实。 对比之下,全书最正常的人物就是韩太太了。 师生恋无论怎样美化,终是畸形的,悲剧写得故意而做作。
男主,最后他竟然是汉族,简直无语!!
女主,梁冰玉,虽然作者一再美化她,她依然无法获得我作为读者的同情和理解。搁现在,年轻的读者肯定会骂她一句绿茶婊:)
这部书当时风靡可能一是因为它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二是题材新颖,三代穆斯林家族的兴衰,命运的沉浮,凄美的爱情( 很假很别扭)。作者霍达的文笔优美,小说结构精巧,一章以玉为题目,一章以月为题目。 营造的氛围很凄凉绝美。 但这都掩盖不了它主题的别扭:)我当年也读得眼泪汪汪,去年再读,竟然读不下去:) 电影叫月落玉长河,盖丽丽演冰玉,史兰芽演新月( 完全没演出新月的气质,男主韩子奇是王诗槐?)

司芬克斯
既然这个贴里出现了很多大神,我就斗胆来吐糟一个长期让我困惑的作品,且看有没有人能给我些开示。就是那个粉出名的《穆斯林的葬礼》。由于时间较晚我就胡乱几句。 首先这个书让我感觉茫茫然如两手抓了一把海藻,水淋淋的半天晒不干净。从结构到情绪都有点莫测高深而又不知所云。也许我土。其次里面大力讴歌按现今道德观看有点莫名其妙的师生恋。再次我一直不明白女主角的亲生母亲大约是法律母亲的妹妹也就是她爸的小姨子,这个到底悲壮在哪里,又和女主角的悲剧有何相干?难道因此她就格外值得同情吗?如果作者真的愿意惊世骇俗,里面的文字(以我浅薄的鉴赏)似乎又拘束了点。 大概就这样吧,是我没看懂或者品味有问题还是本来就那样?
哦对了,还有一点,女主角的宗教习俗,这个和主题又有什么相干?难道悲剧就更动人吗?
MiaGoth 发表于 2022-10-21 00:20

您这个问题要靠别的网友来回答了。因为《穆斯林的葬礼》也是我看不下去的名著之一。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欣赏品味和欣赏能力,我估计也是看这本书太早了,欣赏无能。
类似的还有贾平凹的《废都》。我特别喜欢贾平凹的散文,但是他的小说名篇却怎么也看不下去。我小的时候会硬啃这些书,现在想想完全没必要。看书更重要的是一种休闲活动,要让自己舒服。所以我自己虽然不喜欢看爽文,但非常理解那些读者。
顺便说一下,我对穆斯林世界非常有兴趣。萨拉丁时代的阿拉伯世界非常令人神往。
x
xcosmos
谢谢推荐。老实说,我看到罗曼罗兰的名字有点发怵。小时候看过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因为是世界名著,咬着牙啃下来,没看出什么乐趣。从此有些害怕他的作品。现在看来应该是读的太早了吧,许多名著其实不适合小孩子看。还比如神作《战争与和平》,我试图看了好几次,就是看不下去。
现在想想应该重新试一试阅读这些书了,也许会有奇迹发生。
司芬克斯 发表于 2022-10-20 23:33

作为大学毕业后就没读过书的人来说一句 我当年(高中)的时候莫名的非常喜欢约翰克里斯朵夫这套书,前几年还买了英文版希望娃们会读,虽然我已经不大记得书的内容了,只记得当时那种向往的感觉 战争与和平我是捏着鼻子读了画本,但完全看不懂
x
xcosmos
回复 19楼的帖子
握手! 同困惑并同不喜欢这部作品。 同是写回教的,张承志的作品更震撼( 他后来走火入魔就不讨论了,但他最著名的黑骏马也有观念问题)。
新月,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丽,美好,皎洁,善良,单纯; 然而这个人物最大的问题是不真实。 对比之下,全书最正常的人物就是韩太太了。 师生恋无论怎样美化,终是畸形的,悲剧写得故意而做作。
男主,最后他竟然是汉族,简直无语!!
女主,梁冰玉,虽然作者一再美化她,她依然无法获得我作为读者的同情和理解。搁现在,年轻的读者肯定会骂她一句绿茶婊:)
这部书当时风靡可能一是因为它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二是题材新颖,三代穆斯林家族的兴衰,命运的沉浮,凄美的爱情( 很假很别扭)。作者霍达的文笔优美,小说结构精巧,一章以玉为题目,一章以月为题目。 营造的氛围很凄凉绝美。 但这都掩盖不了它主题的别扭:)我当年也读得眼泪汪汪,去年再读,竟然读不下去:) 电影叫月落玉长河,盖丽丽演冰玉,史兰芽演新月( 完全没演出新月的气质,男主韩子奇是王诗槐?)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1 00:50

我是大学的时候读的穆斯林的葬礼,当时很入迷 读完没多久,学校有一个关于玉的讲座 我站起来问演讲的人 穆斯林的葬礼讲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司芬克斯
回复 15楼的帖子
如果您喜欢奇幻,可以读读尾鱼的作品。 奇绝的想象力,基本自己挖的坑,自己都能填上,文学功底和文字功底都比一般的网络小说高很多:)
我很孤陋寡闻,读书不多,年轻时喜欢日俄文学; 大学时读遍所有能借到的话剧剧本。最喜欢尤金 奥尼尔的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 克里斯蒂。曹禺解放前写的的所有话剧,先锋派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狗儿爷涅槃,红房间 白房间 黑房间,屋外有热流,37桩离婚案;高行健的野人,车站,绝对信号...
我是个幸运和幸福的人。 父母公婆疼爱,兄弟姐妹和睦; 先生尊重爱护,孩子们努力上进( 他们没有学华人三大俗,而是一位做了律师,一位成了艺术家:)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都是肤浅的:)我就只是一个幸福而肤浅的人。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0 23:37

谢谢您的推荐,等我写完了《雷与龙》一定去看她的作品。现在嘛,我很怕写作的时候受别人作品的影响。
说道挖坑与填坑,我在写作的时候突然有了不同的认识。我写作的时候,因为不会什么创作技巧,所有伏笔都不是有意埋设的。我脑中的动态的世界所发生的相互联系的事情,如果先写一点在前面的章节,就好象是挖了一个坑。
我写故事线,写到后面的时候,常常想起来前面的章节应该交代一下某件不起眼的小事。这样就有了伏笔,并且自然填上了。填不上坑的作者估计是为了故意在前期铺设悬念。如果这样写作,后面的内容就要根据挖的坑来修改,最后不容易自圆其说 (当然,有些高手例外)。
这主要看创作方式吧。美剧那种方式就是“前人挖坑,后人被坑”。大部分小说应该不会。
我的小说第一部大概40万字。我写了6万字以上的剧情梗概,包括地理信息,人物列表,年代表,招式物品表等等。我在写第一个字的时候就已经构想好了三部约120万字的内容。这样的准备应该就不会烂尾了。
但是我本人的欣赏趣味又非常不喜欢工整严谨的小说结构,不想最后一部把各种坑一一填给你看。那样感觉特别刻意,没有自然写意的感觉。我觉得生活中有些事,不知道就永远不知道了,想看得透亮的人,应该放下执念,接受世界的广阔和模糊。
t
tbaobao
虽然为对科幻小说不感兴趣,但楼主这个帖子让我感觉为之一振,是华人论坛的一股清流。帮顶,还要给个大大的赞👍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24楼司芬克斯的帖子
必须鼓励您!!! 现在这个碎片化的浮躁的时代,百年孤独这样的宏篇巨制都能被改成3分钟的小视频,读者/观众还得2倍速看过:)很少有人看书,更没有人写书了:)
我小时候,大概是10岁左右,读了人生第一部长篇小说,前苏联儿童作家( 名字忘记了)的黑母鸡。 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在我们生活的平庸的世界之外,还有那样一个世界! 那个世界令我着迷...
后来读了几乎全部的儿童文学女作家秦文君和陈丹燕的作品。 她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我少女时代的精神导师和引领者。
说远了,再次支持和鼓励楼主,写您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感知: 热爱,恐惧,欣赏,遗憾,领悟...

M
MiaGoth
您这个问题要靠别的网友来回答了。因为《穆斯林的葬礼》也是我看不下去的名著之一。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欣赏品味和欣赏能力,我估计也是看这本书太早了,欣赏无能。
类似的还有贾平凹的《废都》。我特别喜欢贾平凹的散文,但是他的小说名篇却怎么也看不下去。我小的时候会硬啃这些书,现在想想完全没必要。看书更重要的是一种休闲活动,要让自己舒服。所以我自己虽然不喜欢看爽文,但非常理解那些读者。
顺便说一下,我对穆斯林世界非常有兴趣。萨拉丁时代的阿拉伯世界非常令人神往。
司芬克斯 发表于 2022-10-21 00:54

依我愚见,那什么穆你没看完的不看也罢。毕竟世界末日的话,心情愉快也很重要。我估计废都也算顺应潮流,那时代似乎涌现很多大谈特谈男男女女实则小心翼翼试探底线的作品,真诚些的比如《桃花灿烂》甚至《丰乳肥臀》。没准再过些年就是时代眼泪。废都我没看过,但是看评论,什么新人一抹脸上的白粉,露出一张张老人脸,什么一介中年油腻作家睡遍古城美女,为得到这种含义用不着吸收商业炒作式雾霾。
M
MiaGoth
回复 19楼的帖子
握手! 同困惑并同不喜欢这部作品。 同是写回教的,张承志的作品更震撼( 他后来走火入魔就不讨论了,但他最著名的黑骏马也有观念问题)。
新月,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丽,美好,皎洁,善良,单纯; 然而这个人物最大的问题是不真实。 对比之下,全书最正常的人物就是韩太太了。 师生恋无论怎样美化,终是畸形的,悲剧写得故意而做作。
男主,最后他竟然是汉族,简直无语!!
女主,梁冰玉,虽然作者一再美化她,她依然无法获得我作为读者的同情和理解。搁现在,年轻的读者肯定会骂她一句绿茶婊:)
这部书当时风靡可能一是因为它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二是题材新颖,三代穆斯林家族的兴衰,命运的沉浮,凄美的爱情( 很假很别扭)。作者霍达的文笔优美,小说结构精巧,一章以玉为题目,一章以月为题目。 营造的氛围很凄凉绝美。 但这都掩盖不了它主题的别扭:)我当年也读得眼泪汪汪,去年再读,竟然读不下去:) 电影叫月落玉长河,盖丽丽演冰玉,史兰芽演新月( 完全没演出新月的气质,男主韩子奇是王诗槐?)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1 00:50

握手握手!能得到大神的肯定很光荣! 文笔优美,小说结构精巧—不敢苟同。文字柔若无骨,阴柔极致。当然这个也是一种impressive的风格,但是乐而淫哀而伤终究不是藏名山传古册的水准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27楼的帖子
废都最好不看,会让您感到无比的肮脏和恶心。 贾先生的性异常,性异癖到底从何而来? 男主就是贾先生自己的外化吧? 对女性的观念简直比阿来更低级...
错词病句也比阿来多,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这些如果还能容忍的话,那抄袭女诗人的诗( 却不给任何credits ): 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梨花举一树的洁白...完全不能忍!!!
M
MiaGoth
谢谢您的推荐,等我写完了《雷与龙》一定去看她的作品。现在嘛,我很怕写作的时候受别人作品的影响。
说道挖坑与填坑,我在写作的时候突然有了不同的认识。我写作的时候,因为不会什么创作技巧,所有伏笔都不是有意埋设的。我脑中的动态的世界所发生的相互联系的事情,如果先写一点在前面的章节,就好象是挖了一个坑。
我写故事线,写到后面的时候,常常想起来前面的章节应该交代一下某件不起眼的小事。这样就有了伏笔,并且自然填上了。填不上坑的作者估计是为了故意在前期铺设悬念。如果这样写作,后面的内容就要根据挖的坑来修改,最后不容易自圆其说 (当然,有些高手例外)。
这主要看创作方式吧。美剧那种方式就是“前人挖坑,后人被坑”。大部分小说应该不会。
我的小说第一部大概40万字。我写了6万字以上的剧情梗概,包括地理信息,人物列表,年代表,招式物品表等等。我在写第一个字的时候就已经构想好了三部约120万字的内容。这样的准备应该就不会烂尾了。
但是我本人的欣赏趣味又非常不喜欢工整严谨的小说结构,不想最后一部把各种坑一一填给你看。那样感觉特别刻意,没有自然写意的感觉。我觉得生活中有些事,不知道就永远不知道了,想看得透亮的人,应该放下执念,接受世界的广阔和模糊。
司芬克斯 发表于 2022-10-21 01:22

主要您的大作估计很长,我现在不敢随便入坑。但是我赞成你的看法。加油哦!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28楼MiaGoth的帖子
您太客气,过奖了!! 我才不是什么大神,就是一个幸运而肤浅的人。 读书不多又好为人师:) 但我的确做过4年数学老师和12年语文老师:)
MM您读过很多书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很难得,很佩服!
M
MiaGoth
回复 27楼的帖子
废都最好不看,会让您感到无比的肮脏和恶心。 贾先生的性异常,性异癖到底从何而来? 男主就是贾先生自己的外化吧? 对女性的观念简直比阿来更低级...
错词病句也比阿来多,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这些如果还能容忍的话,那抄袭女诗人的诗( 却不给任何credits ): 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梨花举一树的洁白...完全不能忍!!!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1 08:49

往好里想可能是炒作。后来作者不是办了个影视城发财吗?倒是很有商业头脑,胜我这等loser远矣
M
MiaGoth
回复 28楼MiaGoth的帖子
您太客气,过奖了!! 我才不是什么大神,就是一个幸运而肤浅的人。 读书不多又好为人师:) 但我的确做过4年数学老师和12年语文老师:)
MM您读过很多书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很难得,很佩服!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1 08:57

您绝对是大神。你看过那些我很多没看过。比如张承志。他的作品我肯定看过点,但是都忘记了,黑骏马肯定是没看过,那个说什么的呢?愿闻其详。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33楼的帖子
时间所限( 今天有太多实验要做,现在等离心:) 我就copy 一下度娘:)
《黑骏马》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黑骏马》的男主人公白音宝力格幼年丧母,在他八岁的时候,在公社当社长的父亲把他送到伯勒根草原一位老额吉身边。老额吉的孙女索米娅和白音宝力格同龄。两个人在额吉身边度过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美好岁月。当他们懂得爱的时候,两个人同时产生了爱情。而这美好的爱情却夭折了。白音宝力格十七岁那年到旗里学习兽医,他告别了额吉,告别了心爱的姑娘。当他怀着与索米娅结婚,让操劳一生的额吉安度晚年的美好愿望回来的时候,却发现索米娅被当地的一个恶鬼黄毛希拉强暴,身怀有孕。纯洁的爱情与对未来的憧憬片刻间被轰击得粉碎。白音宝力格激愤中离开伯勒根草原来到城市生活。九年后,他随畜牧厅规划处的专家调查仔畜问题重返草原。这时,额吉已经去世,索米娅也远嫁他乡。白音宝力格去看索米娅,索米娅在美好的爱情被摧毁后,毅然坚强地活着。当她见到昔日的恋人时,并没有像白音宝力格想象的那样流露出对往事的感伤,和对他离去的抱怨。她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艰辛繁重。索米娅像额吉一样,像草原上所有的女人一样,“走完了那条蜿蜓在草丛里的小路,经历了她们都经历过的快乐、艰难、忍受和侮辱”,成为草原上一个成熟的女人。
观念是不是很陈旧?我无法赞同女性把一切的苦难都消化吸收 的观念。这样苦难的制造者永远不会得到惩罚,苦难。也用不会消失...但这部书还是深深地吸引了年轻的我。 即使不去翻书,我仍然记得里面的句子:
别了,索米娅,我的朝霞般的女孩! 草原上成熟了一个新女人...
能够做一个内心丰富深刻,明晓爱恨因由的人,毕竟还是人生之幸。
M
MiaGoth
回复 33楼的帖子
时间所限( 今天有太多实验要做,现在等离心:) 我就copy 一下度娘:)
《黑骏马》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黑骏马》的男主人公白音宝力格幼年丧母,在他八岁的时候,在公社当社长的父亲把他送到伯勒根草原一位老额吉身边。老额吉的孙女索米娅和白音宝力格同龄。两个人在额吉身边度过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美好岁月。当他们懂得爱的时候,两个人同时产生了爱情。而这美好的爱情却夭折了。白音宝力格十七岁那年到旗里学习兽医,他告别了额吉,告别了心爱的姑娘。当他怀着与索米娅结婚,让操劳一生的额吉安度晚年的美好愿望回来的时候,却发现索米娅被当地的一个恶鬼黄毛希拉强暴,身怀有孕。纯洁的爱情与对未来的憧憬片刻间被轰击得粉碎。白音宝力格激愤中离开伯勒根草原来到城市生活。九年后,他随畜牧厅规划处的专家调查仔畜问题重返草原。这时,额吉已经去世,索米娅也远嫁他乡。白音宝力格去看索米娅,索米娅在美好的爱情被摧毁后,毅然坚强地活着。当她见到昔日的恋人时,并没有像白音宝力格想象的那样流露出对往事的感伤,和对他离去的抱怨。她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艰辛繁重。索米娅像额吉一样,像草原上所有的女人一样,“走完了那条蜿蜓在草丛里的小路,经历了她们都经历过的快乐、艰难、忍受和侮辱”,成为草原上一个成熟的女人。
观念是不是很陈旧?我无法赞同女性把一切的苦难都消化吸收 的观念。这样苦难的制造者永远不会得到惩罚,苦难。也用不会消失...但这部书还是深深地吸引了年轻的我。 即使不去翻书,我仍然记得里面的句子:
别了,索米娅,我的朝霞般的女孩! 草原上成熟了一个新女人...
能够做一个内心丰富深刻,明晓爱恨因由的人,毕竟还是人生之幸。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1 09:40

是比较老套。而且貌似女方失贞怀孕了男方就心安理得地走了?当然也可能写的是女方坚持不嫁他,自我牺牲?
你回贴最后一句非常好,是你自己写的吗?如果是张承志写的,那我觉得他还是有些水平的。 —查了一下,貌似不是他写的。还是要自信点呀,我就说,那个时期的文笔一般会涩一些。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35楼MiaGoth的帖子
啊? 居然不是张承志的句子? :) 我反正记了这么多年,一直以为是他写的:)
对了,说到建影视城,同时代的作家张贤亮先生比贾先生早得多。 我还挺喜欢张贤亮的,至少他很真诚; 他的绿化树,我读了好几遍,女主马缨花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文学形象。( 开美国饭店的,让人记忆深刻:)张贤亮更有知识分子的前瞻性和责任感,文笔也比贾先生好太多。
M
MiaGoth
回复 35楼MiaGoth的帖子
啊? 居然不是张承志的句子? :) 我反正记了这么多年,一直以为是他写的:)
对了,说到建影视城,同时代的作家张贤亮先生比贾先生早得多。 我还挺喜欢张贤亮的,至少他很真诚; 他的绿化树,我读了好几遍,女主马缨花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文学形象。( 开美国饭店的,让人记忆深刻:)张贤亮更有知识分子的前瞻性和责任感,文笔也比贾先生好太多。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1 11:00

那就是我查错了。我搜了下没看见,以为就是你自创,加上我本来也觉得那个时期的文笔涩得很(但现在说明是偏见)。 张贤亮我好像记得有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感觉味道也比较像老棉袄,是他的吗?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37楼MiaGoth的帖子
是他的。 最有名的是他的短篇小说 灵与 肉 被谢晋导演搬上银幕,改编成电影牧马人,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司芬克斯
回复 38楼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帖子
嗯,您是前辈。《牧马人》确实是很有名,我小时候被迫和大人看过很多遍。我认识朱时茂的时候,这个群浓眉大眼的家伙已经叛变革命了,哈哈😄。
w
whatif9999
穆斯林的葬礼就是包裹了一些玉作和老北京生活,内核还是琼瑶。 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写老姑妈做饭,东来顺涮肉之类。
尘埃落定不怎么好看。具体内容忘记了,就觉得描写的是时代性而非人性,意识流也非常行货,总有一天会被时代遗忘。
C
Cinderella_smile
赞,支持下lz !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40楼的帖子
MM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文学议题: 文学的时效性和永恒性。金庸先生说历史在变迁,但人性的变化很小。尘埃落定的确人性部分写得不能说服人,人物的情节的猎奇成份很大。
像我前面提到的话剧作品: 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37桩离婚案,街上流行红裙子等,都是时效性非常强的作品,它们都紧跟当年的热点,迅速完成作品。 写得快,消失得更快:) 而像1984这样的作品,我想即使到了2084年,也还会有读者。流行作品和永恒经典的区别就在于此。 过分追求时效性,轰动效应,作品就会昙花一现。
眼下风行的一切,10年后都是LJ:)
文坛的四大俗: 池莉,贾平凹,莫言,刘震云; 前二位就很会抓时效性,作品就如同流水线上的作业,作家就像不带感情的工人。
w
whatif9999
啊,可能是我网上小白文看得太多,前一阵回去看池莉的中篇绿水长流,居然觉得文字好看流畅,有阅读快感。内容也可以打一打。 她没有那么的俗。
M
MiaGoth
回复 40楼的帖子
MM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文学议题: 文学的时效性和永恒性。金庸先生说历史在变迁,但人性的变化很小。尘埃落定的确人性部分写得不能说服人,人物的情节的猎奇成份很大。
像我前面提到的话剧作品: 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37桩离婚案,街上流行红裙子等,都是时效性非常强的作品,它们都紧跟当年的热点,迅速完成作品。 写得快,消失得更快:) 而像1984这样的作品,我想即使到了2084年,也还会有读者。流行作品和永恒经典的区别就在于此。 过分追求时效性,轰动效应,作品就会昙花一现。
眼下风行的一切,10年后都是LJ:)
文坛的四大俗: 池莉,贾平凹,莫言,刘震云; 前二位就很会抓时效性,作品就如同流水线上的作业,作家就像不带感情的工人。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1 17:50

金庸先生说历史在变迁,但人性的变化很小—对这点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这是偷懒的说法。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是他吧?希望没记错)还挺带劲的,后来故乡相处流传那些就有点故弄玄虚。 今天我还猎奇打开了尘埃落定,发现是长篇,懒得看了。随便翻了一章,好像叫心房里的一朵花什么的。里面提到土司的女儿留洋如何如何,似乎对她这种知识新女性并没有什么不尊重?不知道后面还有她的情节没有,如果没有的话,是否他的意思是那些旧时代没希望的女人,就是那么使出浑身解数来争宠夺权谋求一个活命呢?
M
MiaGoth
啊,可能是我网上小白文看得太多,前一阵回去看池莉的中篇绿水长流,居然觉得文字好看流畅,有阅读快感。内容也可以打一打。 她没有那么的俗。
whatif9999 发表于 2022-10-21 18:16

我想文无定式,小白文如果达到效果,比装腔作势浪费纸张的名作好一些。池莉我印象里也是不喜,但她写的我忘了
司芬克斯
回复 42楼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帖子
时效性在您这样的资深读者面前近乎贬义啊。能够流行一时其实是很多无名小作者的追求。穿越时代的作品太少了。
我最近在一个大网站的作者QQ群里,编辑经常推送流行题材,催促大家写。我这样不按照流行趋势写文的人在群里是异类。编辑都不搭理我。
我在那个作者群里找人聊文学,几百人的群里完全没人理我。现在的网文作家基本不阅读,只按套路写作,估计早晚被AI取代。也许有一天,读者输入几个关键字,AI就能生成一片专门定制的网文给读者。到时候大量作者都会失业。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46楼的帖子
早就有机器人写诗了啊:)。请您来判断一下,这两首诗,哪一首是机器人写的?题目都是秋夕湖上
第一首:
一夜秋凉雨湿衣,   西窗独坐对秋晖。  湖泊荡漾千山色,   山鸟徘徊万籁微。
第二首:
 荻花风里桂花浮,   恨竹生云翠欲流。  谁拂半湖新镜面, 飞来烟雨暮天愁。
P.S. 我在文学城有个博客,已经很多年不写了。 原来写的也极其幼稚,但都很真诚:)链接如下: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68662/
我的一首旧诗: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

写作不单是生活的烽烟 更是抗议命运的代言 投入你我心中巡行的 希望是有生命的东西
不是孤芳自赏的愤世嫉俗 不是自悲自怜的无病呻吟 也不是哗众取宠, 沽名钓誉 所有文字均发自内心 来自灵魂
古人说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我们说 在静静的遐思中 你会听到桥下涌起 你心海的潮音
M
MiaGoth
回复 46楼的帖子
早就有机器人写诗了啊:)。请您来判断一下,这两首诗,哪一首是机器人写的?题目都是秋夕湖上
第一首:
一夜秋凉雨湿衣,   西窗独坐对秋晖。  湖泊荡漾千山色,   山鸟徘徊万籁微。
第二首:
 荻花风里桂花浮,   恨竹生云翠欲流。  谁拂半湖新镜面, 飞来烟雨暮天愁。
P.S. 我在文学城有个博客,已经很多年不写了。 原来写的也极其幼稚,但都很真诚:)链接如下: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68662/
我的一首旧诗: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

写作不单是生活的烽烟 更是抗议命运的代言 投入你我心中巡行的 希望是有生命的东西
不是孤芳自赏的愤世嫉俗 不是自悲自怜的无病呻吟 也不是哗众取宠, 沽名钓誉 所有文字均发自内心 来自灵魂
古人说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我们说 在静静的遐思中 你会听到桥下涌起 你心海的潮音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2 09:05

你这得不以写作谋生才可以啊。当然你们都做到了,而且肯定很成功。
司芬克斯
回复 46楼的帖子
早就有机器人写诗了啊:)。请您来判断一下,这两首诗,哪一首是机器人写的?题目都是秋夕湖上
第一首:
一夜秋凉雨湿衣,   西窗独坐对秋晖。  湖泊荡漾千山色,   山鸟徘徊万籁微。
第二首:
 荻花风里桂花浮,   恨竹生云翠欲流。  谁拂半湖新镜面, 飞来烟雨暮天愁。
P.S. 我在文学城有个博客,已经很多年不写了。 原来写的也极其幼稚,但都很真诚:)链接如下: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68662/
我的一首旧诗: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

写作不单是生活的烽烟 更是抗议命运的代言 投入你我心中巡行的 希望是有生命的东西
不是孤芳自赏的愤世嫉俗 不是自悲自怜的无病呻吟 也不是哗众取宠, 沽名钓誉 所有文字均发自内心 来自灵魂
古人说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我们说 在静静的遐思中 你会听到桥下涌起 你心海的潮音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2 09:05

我听说过AI写诗,第一次读呢。猜两首都是AI吧……感觉第二首略好,我不太懂诗,求谜底。
H
Havealook
回复 42楼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帖子
时效性在您这样的资深读者面前近乎贬义啊。能够流行一时其实是很多无名小作者的追求。穿越时代的作品太少了。
我最近在一个大网站的作者QQ群里,编辑经常推送流行题材,催促大家写。我这样不按照流行趋势写文的人在群里是异类。编辑都不搭理我。
我在那个作者群里找人聊文学,几百人的群里完全没人理我。现在的网文作家基本不阅读,只按套路写作,估计早晚被AI取代。也许有一天,读者输入几个关键字,AI就能生成一片专门定制的网文给读者。到时候大量作者都会失业。


司芬克斯 发表于 2022-10-22 00:01

绝大多数充其量叫“写手”,码字挣钱而已。出名与不出名的目标都是码字挣钱,终极目标就是挣钱,思想性微乎其微或者为负。
而真正伟大的作家会直面人心人性,应该是半个思想家。目标是用文字激励读者去思索,激发社会去反思去进步。
言为心声。真正好的文字可以超越时代。现在的人一不修心,二不修行,所产出的绝大部分都是垃圾,读着只是打发时间。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49楼的帖子
第一首是AI做的,第二首是真人写的。
就思想性来说,二者都陈词滥调,没有新意:) 就技巧上来说,第一首多少还押韵,更工整一些,也可以说匠气十足:)
对于写作,我比较同意一位美国女作家的观点: 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 当你有burning desire 的时候,再写:)
司芬克斯
回复 50楼Havealook的帖子
您说的对,好多人看小说就是打发时间。我曾经看过一个网文作家分享经验,他说不要学什么博尔赫斯,马尔科斯,只要是个“斯”,都不要学。网文和文学是两种东西,读者也是两个群体。网文的读者不喜欢多线叙事,不喜欢多个主要人物,也没精力思考人性。他们看书就是为了爽,就是一种娱乐,网文是个娱乐产业。
我同意那位作家的说法。这一点和电影一样,“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作品”。网络文学的读者大部分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产物,对文学没什么兴趣,也没有相应的鉴赏力。作者不管水平如何,要想靠文字吃饭,就要迎合读者的兴趣。老舍死前最后发表的文章是《陈各庄上养猪多》。我没看过,但肯定不是什么佳作,虽然它是老舍写的。
司芬克斯
回复 49楼的帖子
第一首是AI做的,第二首是真人写的。
就思想性来说,二者都陈词滥调,没有新意:) 就技巧上来说,第一首多少还押韵,更工整一些,也可以说匠气十足:)
对于写作,我比较同意一位美国女作家的观点: 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 当你有burning desire 的时候,再写:)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2 19:19

谢谢您揭开谜底。第二首竟然是真人……确实是比较空洞,我以为是没有灵魂的AI。我没有受过诗歌训练,虽然知道一点平仄,但是一直搞不清楚工整对仗的规矩。
关于写作,我倒不是因为Buring Desire。我有特殊原因,是因为记性不好。
我其实多年以来喜欢在脑中自己演绎电影,可以理解为电影版白日梦。这算不上创作,而是多年来的自我娱乐方式。我自己在脑中存了许多部自制电影。后来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开始慢慢忘记这些我构思了许多年的白日梦电影。我吓得赶快用电脑打字记录,一边打字一边忘,但还是写了好多好多。希望有一天我能有能力把他们拍成真的电影。
我现在写的《雷与龙》就是一部动画长篇中摘出来的一个支线。我把几个小人物的故事丰富了一下,本来想直接画成漫画的。可是,我不会……我不会画画……只好写小说了,好歹我认字……
我给自己的“白日梦电影”写同人文,哈哈。
H
Havealook
搜了一下,两分钟就能读完《陈各庄上养猪多》,作家与时俱进,快板书写得挺实在的。 1966年《北京文艺》第四期
新中国,万象新,打起竹板,唱唱新农村。 新农村,真方便, 一来来到北京东北的顺义县。 顺义县,好风光, 渠水浇田稻麦香。 好光景,说不完, 雄心壮志,庄稼增产赶江南。 说不完,咱们挑着说,介绍介绍陈各庄上养猪多。 解放前,陈各庄, 沙地沙包原是苦地方。 水利少,爱刮风, 吹走沙土,盖不上新种的落花生! 不是旱,就是涝, 大大小小总把饥荒闹! 不旱不涝也救不了穷,亩产那么百十来斤就算好收成! 解放后,大不同, 翻了身的农民思想红:地力薄,找原因, 对症下药,定叫沙土变黄金! 主要是,肥不够, 没有营养,庄稼怎不瘦? 要增产,肥是宝, 土地瘠薄,肥更不可少。 肥是宝,哪儿去找? 人民公社就是好: 靠领导,靠群众, 改良土壤,陈各庄大队齐心闹革命! 闹革命,斗自然, 决心要把沙地变良田! 兴水利,又造林, 不许风沙再害人! 多养猪,笑呵呵, 猪多肥多粮就多! 说养猪,就养猪, 信心百倍,敢于胜利不许输! 集体养,建猪场, 带动社员家家户户养。 集体喂,家家喂, 公私并举,两条腿走路走的对! 不光瞧,眼前利, 百年大计是巩固发展集体经济。 遇困难,不动摇, 艰苦创业,坚持不懈,才会立功劳。 一月月,一年年, 红旗高举,经营养猪的“样板田”。 多养猪,果然好, 片片田园都把肥吃饱。 田有肥,鱼得水, 庄稼样样长得美。 肥料多,养地力, 年年增产,沙窝沙岭换了新天地! 六五年,纪录新, 粮食亩产八百斤。 双八百,楼上楼, 卖给国家肥猪八百头。 今年好,想来年, 彻底革命,不只看眼前。 村虽小,干劲强, 科学养猪,科学种地,大字标语放光芒! 科学家,来蹲点, 又学又教,总结经验,协同社员搞丰产;累不怕,苦不怕, 一心要叫科学群众化。 猪场有,三个三: 三定三分三养,理论实践紧相关。 一要定,饲养员, 二定饲养,三定时间——定时“开饭”吃的香 又甜。 分群养,是第一“分”,还有那“分”批断奶,“分”期来打防疫针。 小猪秧,要细养, 弱猪保养,病猪疗养,减少死亡绝不靠空想。 养小猪,仔细看,(“看”读如“堪”) 初生、吃奶、断奶,必须过好这三关。 过了三关,小猪欢, 结实活泼,小尾巴撅着卷成圈。 配饲料,方法高, 叫猪上膘准上膘。 什么猪,什么料, 公猪母猪仔猪肥猪各自有一套。 讲科学,猪听话, 想叫它什么时候长大就长大。 讲科学,精又稳, 摸透规律,一抓一个准。 煮猪食,很费煤, 近来试验,喂干饲料,省工省钱猪又肥。 好方法,挖不尽, 防疫、饲养、配种……都是真学问。 真学问,学不完, 勤学苦练,应当表扬饲养员。 饲养员,不怕苦, 老汉青年意气风发一支好队伍。 喂养猪,也是闹革命,思想红,不利己, 贫下中农的高尚风格,全心为集体。 热爱猪,不辞劳, 喂食、饮水、冷热饥饱,时刻仔细瞧。 粪便干,或是不爱动,立刻去找防疫员来快治病。 干劲大,不识闲, 有点工夫就去帮社员。 帮消毒,帮修圈,(“圈”读如“倦”) 科学养猪宣传了一遍又一遍。 有成绩,戒自满, 一定要站得高来看得远。 看得远,站得高, 时刻不忘比学赶帮超。 年年生产更上一层楼。 求进步,争上游, 越进步,越学习, 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大红旗! 谨祝贺,众社员, 努力奋斗,早日实现稳产高产田! 粮食多,猪肥壮, 经济、科学、文教、卫生,齐兴旺! 唱到这儿,算一段, 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司芬克斯
回复 54楼Havealook的帖子
多谢您找来原文,我也算开了眼了,哈哈。
您有没有觉得,虽然是老舍写的,里面全是套话和口号。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网文”,那个时代的“AI写作”。
我觉得这篇快板书没有比一般的公社宣传员写的好到哪里去。
我相信,如果让老舍为了生活写一篇《霸道总裁爱上我》,也不会比一般的网络作家高明太多,顶多是语言更丰富一些,无论怎样也写不成传世名作。
进出口大妈
绝大多数充其量叫“写手”,码字挣钱而已。出名与不出名的目标都是码字挣钱,终极目标就是挣钱,思想性微乎其微或者为负。
而真正伟大的作家会直面人心人性,应该是半个思想家。目标是用文字激励读者去思索,激发社会去反思去进步。
言为心声。真正好的文字可以超越时代。现在的人一不修心,二不修行,所产出的绝大部分都是垃圾,读着只是打发时间。
Havealook 发表于 2022-10-22 18:43

跑来特意手动赞。
可能也有,但是像在一堆烂苹果里挑好的,答案不确定是不是能挑到好的,而要看一堆烂苹果却是确定的,所以就没有动力去读现在的书。
经过时间洗涤靠得住的作品很多,那些古典文学和哲学大家,去看了才发现他们一点不古旧而是活泼又有趣,人类的思想和困惑古今相同,你我想要的人生答案他们也留下了自己的困惑思考和解读,托尔斯泰的散文,欧洲古典哲学家的各种著作,都是亲切而阅读友好的,就像和智慧的长者朋友闲谈一样,读这些书能获得顿悟孤独感也消失了大半。
身体上,you are what you eat and drink; 心理上,you are what you read and feel. 所以心灵肮脏的书不去看,暗网不要去抱着好奇心浏览,因为它一直在那里多一个人看就多一份黑暗,就像水里的鬼魂寻找替死鬼。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55楼司芬克斯的帖子
老舍先生这歌德派比起郭沫若先生那又算什么呢?郭居然昧着良心给杜甫泼脏水,只因伟大领袖喜李白,不喜杜甫...
时代的悲剧,文学的悲剧,人性的悲剧。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54楼的帖子
快板这个形式,老舍先生在传世名著 话剧茶馆里就用到了啊。每一幕的转场,都是通过大傻杨的快板来完成的。
才华还是那份才华,一旦戴着撩烤跳舞,那就很痛苦了。老舍是最积极的歌功颂德派,还是避免不了悲剧的结局...
文学一旦被政治控制并不得不为其服务,那就必然变得畸形而面目全非...
H
Havealook
回复 55楼司芬克斯的帖子
关于老舍,其人其作都没研究过。
小时候看电影《骆驼祥子》,张丰毅、斯琴高娃演得生动,看完只觉得很悲。很久以后读小说,才知道结尾被美化了。而现在再想,已经想不起什么内容,也没有文字惊艳的印象。
老电影《我这一辈子》看过一点片段。《四世同堂》的电视剧当年很火,可惜人小看不懂。《茶馆》的剧本就看过高中语文课本学的那段,不怎么喜欢。电影看过,也不怎么喜欢。
老舍虽然名气很大,在我心目中却很一般,就跟语文课本中出现过的曹禺、赵树理、吴伯箫等一样,写的都带着政治色彩,不是我喜欢的。
维基百科里有一段:1962年开始,许多文艺作品遭到中共当局批判,老舍被迫停止了《正红旗下》的创作。1965年3月-4月,老舍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回到中国后,将旅日见闻写成长篇散文《致日本作家的公开信》,但没有被获准发表,老舍只得被迫停笔。此后老舍曾试图参加文艺工作队,想通过写竹板快书、相声等来宣传计划生育、科学种田,但是也未获批准。1966年春季,老舍独自前往北京郊区顺义县以养猪而闻名的陈各庄,跟当地农民生活在一起,写了一篇科学养猪的快板书《陈各庄上养猪多》,成为他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
所以当年这位“人民艺术家”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写出养猪快板的,能够发表也是意外恩赐。易地而处,关于养猪这个话题我也不会写得比他更高明。大材小用也好,暴殄天物也好,快板书的文字有多可笑,那个时代就有多荒谬。不过我倒是能够理解精神、政治双重折磨下一个作家无法拿笔写作的悲哀,也尊重这位作家宁折不弯的脊梁。

H
Havealook
回复 56楼进出口大妈的帖子
是的,烂苹果实在太多,还有被包装得很精美冒充好苹果的烂苹果,而真正的好苹果寥寥无几。
纸质书时代,还曾设想过读完中外文学名著。然而慢慢发现有些所谓的名著盛名之下根本其实难副。现在电子书时代读什么都很容易,但是却再也没有当年的丁点热情了。
与其浪费时间和精神去试吃一个又一个烂苹果,还不如直接直面佛的智慧——佛经。一部《楞严经》,读懂自然明白宇宙明白人生。短小的如《佛说四十二章经》,也是文字优美,智慧照人。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59楼的帖子
单纯地想说一句啊: 曹禺,老舍,是不应该和吴伯箫,赵树理并列在一起的。选入语文课本的,是曹禺先生的雷雨中的一幕,作于30年代初,没有政治色彩。老舍先生的选入课本的是龙须沟,其实茶馆更应该入选。
茶馆里有太多台词令人过目不忘。
将,你完了。( 两位下象棋的对话。 大清很快完了)
我爱咱们的国,可谁爱我啊? ( 常四爷)
大英帝国的香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个人,我这福气还小吗? ( 刘麻子)
最后一幕三位老人,秦二爷,常四爷和王利发自己为自己撒纸钱,落幕...
那时候的老舍先生还是有勇气有热情的。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也是我比较喜欢的。 他的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有散文养花,济南的冬天等。 我个人觉得他写的比朱自清先生的更言之有物。( 当然只是个人见解,朱先生的背影差点儿被移出中学课本。 匆匆不错,春就太泛泛了)。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郭茅,巴老曹是公认的/ 官方的top 6( 这里最该剔除的是郭)。老舍先生和曹先生的戏剧水平是最高的。( 仅限曹先生解放前的作品)。 赵树理,无论文学性和思想性,都是土得掉渣,他只有时效性和政治性,乡土派的孙犁就好得多,至少文字优美,有可读性。赵先生早被时代遗忘。吴先生,就只记得他的菜园小记了。
最喜欢曹禺先生解放前的所有话剧剧本,语言水平,( 诗性语言风格独一无二)戏剧技巧太高了。( 在我看来,怎么夸奖都不过分:) 解放后的什么艳阳天,虽然主题先行,但语言水平和戏剧结构依然很高超。改编的巴金先生的家春秋中的家的话剧剧本,那语言,简直如诗般美丽。
P.S. 我本人非常喜欢话剧剧本,曾经开了一个楼,可惜无人问津:) 我特别理解楼主开楼,想找到文学知音的心情:)
H
Havealook
回复 61楼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帖子
所谓的官方top6,还真没一个喜欢的。文字这东西骗不了人,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名气再大,再怎么流行都没用。
郭就读过语文课本里那段《屈原》。曹禺的《雷雨》课本也选了一段,疯狂阴郁的乱伦情节,没有好感。茅盾只限于语文课本选的《风景谈》和《白杨礼赞》,长篇小说一本没读过。巴金的《家春秋》、《雾雨电》倒是读了,感觉平淡又平淡,不知道为什么捧得那么高。
所以那些人只是随意列在一起,对我来说都差不多。谢谢您的指正。
话剧也好,话剧剧本也好,都没特别的感觉。去年看了个《窝头会馆》,全面模仿着《茶馆》来的,冲着何冰看的,看完也就完了,从来没想过翻剧本嚼文字,可能是被十几年语文教学的训练训练怕了……
H
Havealook
文学其实很玄,不是说认识汉字读得通文字的就会喜欢文学。文学素养是个稀罕玩意,中文系毕业的也未必就有。看和写更是两码事。 这个被各种电子产品app日渐弱智化的时代,当年如海绵吸水般啃读文学作品的那帮文学青年全都销声匿迹了,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如果还有,差不多都该步入了老年。 要找一起谈文学的都难,知音就更难了。不过看楼主积累下来的各种标题,倒是很有开公众号的潜质。
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复 63楼的帖子
我可能就是您说的当年那些青年中的一员吧?:) 当时特别崇拜陈丹燕,模仿她的小说和散文,还给少年文艺( 上海版 ) 投过稿。的确,现在已是不惑之年,孩子们graduate school 都毕业了,不再是文青,而是文学老年了:)
Top 6里,我个人最喜欢后三位,巴金,老舍和曹禺。 巴金先生的家春秋,雾雨电都读过,也哭过,为鸣凤,为梅表姐。 当年拍成电视连续剧,87版红楼梦里的黛玉和宝钗的演员分别饰演钱梅芬和鸣凤。 主题歌我还记得: 何处觅春,何处觅秋? 春花秋月梦中求。春亦似冬,秋亦似冬。 冲天一声我控诉,血泪家春秋。
巴金先生忧郁敏感的性格使他很适合作家这个职业。
曹禺先生的台词,诗一般的语言,戏剧结构也很标准,令人过目难忘。我个人最喜欢三部曲 雷雨 日出 北京人 中的日出。 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我总感觉像陈白露这样的女子的悲剧,现在还在上演着。 李石清,潘月亭,黄省三,张乔治,顾八奶奶,这样的人物也好像身边就有。 那个不出场却控制所有人命运的金八,这样的戏剧设计也被很多剧作家模仿。
P.S.刘恒先生的窝头会馆我看了好几遍,我个人觉得是继狗儿爷涅槃后的林兆华导演的又一出好戏。 台词好( 个别地方尺度过大), 演员演得好,导演导得好。 但它和老舍先生的茶馆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茶馆跨越几个时代,叙事宏大。 窝头会馆格局还是不大,而且苑江淼这个人物太刻板化,太不真实了,没有写好。 茶馆里哪怕只出场一次只有一句台词的小人物都写得很好,比如那两位民间艺人: 在这么个邪乎的年代,好东西都得灭绝。
茅盾先生,我读过他的长篇 虹 和 子夜。 还可以。 他能背诵整部红楼梦,我印象很深。 我只能背诵其中所有的诗词:)
郭先生,对他的人品深恶痛绝,文学水平也没见高到哪里去。 他的儿子郭和夫先生,是我父母所在的研究所的副所长,我小时候见过,和夫先生非常平易近人。 郭安娜女士( 郭的前妻 )是日本人,她就住在春柳小区,离我父母家不远。郭女士健康活到超过100岁,对,就是要气S 渣男:)
您说的对。 现在这个碎片化的浮躁时代,100 字以上的内容就没人读了。 长篇巨制 百年孤独 都可以三分钟有人替你读完,还要开倍速:)
我一直都会被文字和文学打动。 如三毛所说: 文学与文字的美,我一生都在追求。 红楼梦,我一生都在读。
总有些梦想不会死亡。 楼主,加油啊!
司芬克斯
文学其实很玄,不是说认识汉字读得通文字的就会喜欢文学。文学素养是个稀罕玩意,中文系毕业的也未必就有。看和写更是两码事。 这个被各种电子产品app日渐弱智化的时代,当年如海绵吸水般啃读文学作品的那帮文学青年全都销声匿迹了,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如果还有,差不多都该步入了老年。 要找一起谈文学的都难,知音就更难了。不过看楼主积累下来的各种标题,倒是很有开公众号的潜质。

Havealook 发表于 2022-10-24 19:36

有道理啊,咱也开个公众号? 问题是,我几乎没有微信好友,开了号谁能看见呢?题目起的惊悚就能吸引人吗? 我其实一直不知道公众号是干嘛的,虽然Follow了一些号,也从不和人互动。 我是BBS时代的网络老人,新玩意儿玩的不溜~ 但是我从来愿意尝试,我回头开了号,您要来捧场!您既然建议了,要负责任~
司芬克斯
回复 63楼的帖子
我可能就是您说的当年那些青年中的一员吧?:) 当时特别崇拜陈丹燕,模仿她的小说和散文,还给少年文艺( 上海版 ) 投过稿。的确,现在已是不惑之年,孩子们graduate school 都毕业了,不再是文青,而是文学老年了:)
Top 6里,我个人最喜欢后三位,巴金,老舍和曹禺。 巴金先生的家春秋,雾雨电都读过,也哭过,为鸣凤,为梅表姐。 当年拍成电视连续剧,87版红楼梦里的黛玉和宝钗的演员分别饰演钱梅芬和鸣凤。 主题歌我还记得: 何处觅春,何处觅秋? 春花秋月梦中求。春亦似冬,秋亦似冬。 冲天一声我控诉,血泪家春秋。
巴金先生忧郁敏感的性格使他很适合作家这个职业。
曹禺先生的台词,诗一般的语言,戏剧结构也很标准,令人过目难忘。我个人最喜欢三部曲 雷雨 日出 北京人 中的日出。 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我总感觉像陈白露这样的女子的悲剧,现在还在上演着。 李石清,潘月亭,黄省三,张乔治,顾八奶奶,这样的人物也好像身边就有。 那个不出场却控制所有人命运的金八,这样的戏剧设计也被很多剧作家模仿。
P.S.刘恒先生的窝头会馆我看了好几遍,我个人觉得是继狗儿爷涅槃后的林兆华导演的又一出好戏。 台词好( 个别地方尺度过大), 演员演得好,导演导得好。 但它和老舍先生的茶馆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茶馆跨越几个时代,叙事宏大。 窝头会馆格局还是不大,而且苑江淼这个人物太刻板化,太不真实了,没有写好。 茶馆里哪怕只出场一次只有一句台词的小人物都写得很好,比如那两位民间艺人: 在这么个邪乎的年代,好东西都得灭绝。
茅盾先生,我读过他的长篇 虹 和 子夜。 还可以。 他能背诵整部红楼梦,我印象很深。 我只能背诵其中所有的诗词:)
郭先生,对他的人品深恶痛绝,文学水平也没见高到哪里去。 他的儿子郭和夫先生,是我父母所在的研究所的副所长,我小时候见过,和夫先生非常平易近人。 郭安娜女士( 郭的前妻 )是日本人,她就住在春柳小区,离我父母家不远。郭女士健康活到超过100岁,对,就是要气S 渣男:)
您说的对。 现在这个碎片化的浮躁时代,100 字以上的内容就没人读了。 长篇巨制 百年孤独 都可以三分钟有人替你读完,还要开倍速:)
我一直都会被文字和文学打动。 如三毛所说: 文学与文字的美,我一生都在追求。 红楼梦,我一生都在读。
总有些梦想不会死亡。 楼主,加油啊!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4 20:08

嗯嗯,我一定努力。不过我的小说定位比较尴尬,老一辈文艺爱好者一定觉得肤浅;而年轻人会觉得不够爽,写了一大堆废话,没有简单直接的走套路。不过管他呢,我就写了,谁也不能阻止我~
我也来说郭沫若。他的文字没有吸引我,但是我去过他的(北京)故居,绝对好地方。去了之后你就能理解他为什么在政治上如此表现了。因为文学的造诣和品格不是他的追求。他的追求其实很大众,”升官发财,享受生活“。
H
Havealook
回复 65楼司芬克斯的帖子
微信用户以亿计,比论坛范围更大,聊文学的也应该更多。 公众号可以写文吸引人来看,写得好会有打赏,可以挣钱。 有的牛人培养了一帮fans后,还可以开课,也能挣钱。

先搜索一下,看看可不可行吧。要是真开了号,一定会关注的。
H
Havealook
回复 63楼的帖子
我可能就是您说的当年那些青年中的一员吧?:) 当时特别崇拜陈丹燕,模仿她的小说和散文,还给少年文艺( 上海版 ) 投过稿。的确,现在已是不惑之年,孩子们graduate school 都毕业了,不再是文青,而是文学老年了:)
Top 6里,我个人最喜欢后三位,巴金,老舍和曹禺。 巴金先生的家春秋,雾雨电都读过,也哭过,为鸣凤,为梅表姐。 当年拍成电视连续剧,87版红楼梦里的黛玉和宝钗的演员分别饰演钱梅芬和鸣凤。 主题歌我还记得: 何处觅春,何处觅秋? 春花秋月梦中求。春亦似冬,秋亦似冬。 冲天一声我控诉,血泪家春秋。
巴金先生忧郁敏感的性格使他很适合作家这个职业。
曹禺先生的台词,诗一般的语言,戏剧结构也很标准,令人过目难忘。我个人最喜欢三部曲 雷雨 日出 北京人 中的日出。 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我总感觉像陈白露这样的女子的悲剧,现在还在上演着。 李石清,潘月亭,黄省三,张乔治,顾八奶奶,这样的人物也好像身边就有。 那个不出场却控制所有人命运的金八,这样的戏剧设计也被很多剧作家模仿。
P.S.刘恒先生的窝头会馆我看了好几遍,我个人觉得是继狗儿爷涅槃后的林兆华导演的又一出好戏。 台词好( 个别地方尺度过大), 演员演得好,导演导得好。 但它和老舍先生的茶馆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茶馆跨越几个时代,叙事宏大。 窝头会馆格局还是不大,而且苑江淼这个人物太刻板化,太不真实了,没有写好。 茶馆里哪怕只出场一次只有一句台词的小人物都写得很好,比如那两位民间艺人: 在这么个邪乎的年代,好东西都得灭绝。
茅盾先生,我读过他的长篇 虹 和 子夜。 还可以。 他能背诵整部红楼梦,我印象很深。 我只能背诵其中所有的诗词:)
郭先生,对他的人品深恶痛绝,文学水平也没见高到哪里去。 他的儿子郭和夫先生,是我父母所在的研究所的副所长,我小时候见过,和夫先生非常平易近人。 郭安娜女士( 郭的前妻 )是日本人,她就住在春柳小区,离我父母家不远。郭女士健康活到超过100岁,对,就是要气S 渣男:)
您说的对。 现在这个碎片化的浮躁时代,100 字以上的内容就没人读了。 长篇巨制 百年孤独 都可以三分钟有人替你读完,还要开倍速:)
我一直都会被文字和文学打动。 如三毛所说: 文学与文字的美,我一生都在追求。 红楼梦,我一生都在读。
总有些梦想不会死亡。 楼主,加油啊!
江湖夜雨十年灯 发表于 2022-10-24 20:08

中国近代现代的文学其实远远不如古代。 乱七八糟读过很多,印象最好的是林徽因,文字充满灵气。《窗子以外》、《99度中》,还有她的诗当年都反复读过。萧红的《呼兰河传》也有灵气,《马伯乐》非常幽默。苏青的散文和小说其实比同时代吹上天那个更朴实耐读。
没想到郭和夫居然是位化学家,其他三子一女都学有所成,安娜应该很为儿女自豪的。玩文艺多半都是渣男,郭沫若就是个跳梁小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