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EA录了MIT和Caltech的CS专业,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e
emmalee
Thanks for sharing. Congratulations! 赞赞!
a
annielin
恭喜恭喜🎉 谢谢分享
w
wanamon
祝贺楼主女儿!收藏好帖
l
lifeishilarious
恭喜恭喜
U
US2020
看完感慨一下,就是孩子很优秀,妈妈也很棒!
a
asurafairy
通篇看下来楼主的女儿可太乖了,特别清楚自己要什么,很有想法和规划~ 这样的孩子完全不是推上藤校/大牛校的,而是自己主观能动上的。也是楼主夫妇教育得好呀~ 恭喜!并且感谢分享!
i
iwangwei1211
写的太好了!谢谢楼主!学习到很多!
s
sunnytoday
你可拉倒吧,作为码工 如果不想有啥歪想法,比如某大厂浙大码工撩骚女下属这种烂事儿 打死我都不想招女下属女同事。不是歧视,谁也不想招个人进来帮不上忙天天给她擦屁股。你天天给她debug然后configure各种运行环境。翻都烦死了 女生码工绝对劣势信不信随你,尤其长得不好看的女的 客观的说,码工工地对女生不公平的,任何一个工地都一样,除非你想和猥琐男有啥工作之外的瓜葛
Not_Yet 发表于 2022-01-31 11:12

井底之蛙
e
easywandering
赞自推娃! 也感谢楼主分享的申请大学的信息.
d
doctor3
谢谢LZ分享
空桑时影

网上很多人问了很多问题,我们今年的经历很有借鉴意义,但实在不想别人觉得我们BSO,于是借个公马,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就看下去,不适合你的情况的退出即可,我会尽量回答你的问题,尽管时间上可能不会非常及时。
前提是:我女儿是一个自推娃,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帮她接近她的目标。虽然上个好大学只是人生的起步,但是还是很开心看到孩子能够树立目标、自己去努力了,最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1) Academic
多数Top20学校看的不只是GPA和标考分数,这里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质量问题。譬如MIT和Caltech,录取评估时会看STEM是否完成你所在学校的最高课程设置,譬如你学校数学有AP Cal BC,你选了AB即使得了A也会被折扣, 如果学校offer有 linear algebra或者multivariable Cal,最理想的是在senior这一年能选其中一门,这样就得在上高中(甚至八年级)开始计算数学怎么选课才能把之前要求的课程上完,如果上不到这一步争取一个暑假到community college或者网上选课来赶上这个节奏。
如果孩子有Dream school,一定要研究对方的要求。譬如Caltech一般喜欢你完成AP Chem, AP physics C, Honor or AP Biology, 如果学校提供这个课程你没选,录取时基本就亮红灯了。我们STEM课程问题倒不大,我们的问题出在别的地方,女儿高中转校的时候两校之间Spanish衔接不好,如果进入新的学校上Spanish可能会落后影响成绩单(此前全A生),但是如果我们不完成4年Spanish毕业虽然没问题,但她学校有AP Spanish,因此可能会影响她录州大(我们州大极其好,要求四年外语)甚至Liberal Art色彩强的Ivies(来自学校counselor的建议),最后和他们学校college counselor讨论认为比较好的选择是暑假在当地大学注册一年级的加快Spanish,这样可以满足四年的要求,而空出来的时间挑战性地填满了AP Computer Science和Honor Data Structure,这样她最后一年可以选学校提供的计算机最高课程Honor Soft Engineering, 申校的时候college counselor就可以圆满地解释了她的课程设置。
当然最后这个麻烦我们没遇到,因为MIT和Caltech主要看STEM,如果EA没录我们申请其他学校的时候就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所以单看AP数量有时会misleading,质量有时更重要。譬如我女儿的情况,只有7个AP(一门计算机、两门数学、化学、物理C、生物和历史)、四门大学课程(暑假修的200 level 编程、化学、Spanish和一门数学课),national merit semifinalist(PSAT数学满分),是申请STEM学校的典型profile。
(2)SAT or ACT
我们让孩子没准备的情况下裸测了SAT和ACT,最后发现SAT更适合她,考了两次,第一次略低1500,一次过了1500,当时决定不再考了,因为她数学接近满分,符合MIT和Caltech不低于780分的要求,但是这分数最后Caltech也没用上,今年那里test blind,但是MIT是看分数的(虽然说optional,但没分数的录得很少),如果EA没录RA还是需要分数的,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考好。
(3)一定要上个好高中
以前看过人讨论是应该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学校一般有个School Profile随成绩单推荐信等申请资料一起递给申请的学校,尤其是私校,最后一页是学校过去三年的matriculation 单子,要是该校的好学生基本都录得好,那么你孩子是好学生的话也会录得好,你孩子是一般学生的话也会比差校的一般学生、有时甚至是好学生都录得好,差校的好学生应该不差,但是上Top20 会难一些,Admission的人认学校名字,一些高中甚至是一些名校的feeder school,我女儿的学校90+毕业生EA/ED了9个Top 10学校。就是在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高中中间决定让她转过去,她原来的学校也不错,但是matriculation不如现在学校,她执意要转,我们也就从了,过程各种困难不表。
上个好学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这个非常重要,好私校有很棒的college counselor,不仅有经验,还帮助给essay把关。
更新:有人对怎么找feeder school感兴趣,这个你可以看看孩子Dream School的AO的简历,尤其是director of Admission, 这些人毕业的高中往往会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学校。但是更多的是visit schools,研究它们school profiles,尤其是过去几年matriculation的趋势,scattered diagram在一些申校的app里面(譬如Scoir和Parchment等)都找得到,这个研究起来比较花时间,还有就是network,看看别人孩子的经验,往往有规律可循。
(4)Academic profile
除了成绩和标考之外,TOP学校一般会有些要求,譬如参加过Robotic竞赛、数学竞赛、大学水平的research、国际水平的academic奖项等,我们不是大地方出来的,女儿对CS感兴趣的较晚(这个后面会提到),错过了竞赛的机会,好在我在大学工作,于是帮助女儿找了一个暑假在生化实验室Volunteer的机会,我跟她讲,我可以帮她起步,要干下来有的结果的话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她的work ethnic还是非常不错的,做了两年最后教授开始主动给她付钱,后来决定转CS教授还给她推荐了其他的faculty。
更新:有人对research的经历感兴趣,我女儿是freshman前一年暑假开始的,那时候还没有pandemic,学校也让签了无责任豁免,孩子每周去三个小时,周末半天,寒暑假全时,shadow一个硕士生,孩子很努力,跟着慢慢做出一些结果,到了pandemic的时候已经是sophomore最后半学期,夏天是在线上做了一些数据处理等工作,最后靠在硕士生排名后面发了paper,在national society年会上高中组做了oral presentation。 我女儿一直想学医,后来接触了CS课程,一下子特别喜欢,而且表现出来比chemistry/biology好得多的天赋,这时候已经是Junior了,转CS的话她自己努力建立的profile好多用不上了,譬如biochem research;需要建的profile譬如GitHub、网页、编程的portfolio等等。我们让她自己思考决定,是暂时手忙脚乱辛苦一点将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现在图稳将来可能后悔,还有我说你的profile可能不如那些freshman就开始做CS的,但是如果你能在一年内取得很大进步,至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你自己可以挑战自己,而且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最后她决定走CS路线,自己同时修了两门CS的课程(谢天谢地学校免了她必须先完成一门再修另一门的要求),Junior暑假修了一门大学二年级的课程,申请到了一个IT assistant的工作,GitHub做的很不错,也完成不少project能放到申请学校的portfolio里面吧。
更新:IT assistant是在所在高中开始做的,这个没经验的时候相对容易一点,当然自己的人缘和people skills对拿到这个位置很关键。到了Junior暑假的时候因为这个经历再申请周围大学的暑期IT assistant就容易多了,我们比较幸运的是住在大学城,周围有很多高校,暑期学生回家的多,学生助理的位置相对好申请一点。
(5) Extracurricular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打酱油了所有的体育活动,孩子偏偏选了自己身体条件不利的三大球的一种,而且一直坚持了下来,开始只是健身就好,没想到推她走多远,但是middle school开始很多人退出了,孩子还在坚持打下去,而且开始打AAU,身体素质肯定不如其他人,但是肯练,一直坚持,渐渐不打酱油了上了主力名单。这时候我们开始觉得应该和将来择校挂上联系了,因为好的学校录取的时候看你的EC不在多,而在于能把一件事情做很多年而且做到很高水平,于是我们开始投资私教,也把她往好的球队送,8年级便能打varsity,AAU球队拿过一些state和national tournament的冠军,sophomore开始给那些需要学生自己靠成绩make 学校的球队(譬如MIT、Caltech、John Hopkins,U Chicago等)教练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最后申请的时候教练都endorse孩子的申请,这应该是录取的一个很关键原因。
(把这个回复加到这里: AAU不止篮球。 多数D3好学校对感兴趣的运动员有pre-read,在senior开始之前,通过的话必须ED这些学校,譬如JHU,U Chicago, Emory等。MIT和Caltech没有Pre read,但教练对感兴趣的运动员还是要成绩单先看看,觉得还好的话会给招募的运动员排序,发给admission。但是成绩还是不能差太多,得够水准,但是很多够水准的最后也不是还没有录?以MIT为例,一般人录取率7%,被教练endorse的运动员增加到几乎33%(成绩够的话),女运动员更高。)
更新:说到recruit,如果是IVY这种division 1的学校,能拿到教练offer一般是保录取的,但是拿到这个offer是非常难的,要么是体育水平没达到D1的要求,要么身高体能不够compete D1的。D3对身高体能的要求比D1要差一点,但也是很难进去的,在教练endorse之前会亲自去看比赛,如果你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教练没反应多半是没看上你家娃,试两三次教练不跟进就放弃好了。我女儿是中学开始慢慢显示出来坚持训练的效果的,她打的位置对头脑、skills等要求更高一点,这也是我们能扬长补短的关键,孩子意志品质好,愿意花时间去进行枯燥的训练。
其他的EC:culture club founder,Moot Court(international award)等
(6)技术细节很重要
我女儿申请的时候,曾经想过只声明caucasian进white的pool,因为Asian American的成绩太内卷,她的成绩虽然很不错,但是Asian 牛娃太多了。她的college counselor思考再三,还是推荐她同时声明white和Asian,因为Asian American的pool里面EC是体育的远不如white group多,在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比较容易“出头”。我们后来觉得这个想法很英明。
(7)Essay写什么很重要
Essay怎么写好很容易找到样板,但是每个学校的Essay Prompts就固定的那么几个,要写出彩就有点难,女儿自己的经验就是(1)一定要写自己独特的经历(2)所有的prompts的essays联系在一起就应该是一个人的具体形象,譬如MIT有八个prompts需要写,她写出来的结果就是来自小地方、克服过比较大的困难、依然保持好奇心、保持进取精神、立意回馈community、能够应付挑战的有tenacity的孩子——这是essays全部加在一起要传达的信息。
(8)crack面试
Caltech没有面试,我们是球队official visit的时候见到AO的,娃回来查了AO的简历,此人以前曾在我们州的一所大学工作过,应该听说过娃的高中,所以娃自己立马写了邮件感谢她时间上的付出,这我我挺佩服孩子的,情商在线。 MIT有面试,提交申请一周后我们接到面试人的邮件要约zoom面试时间,孩子和college counselor约了模拟面试,找了MIT以往常用的面试题目(感谢almighty Google),准备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准备了3-5个要问的题目,这个题目比较讲究,要问的有深度,还要显示自己对申请的学校有研究有想法。之后研究了面试人的简历背景(再次感谢almighty Google),居然是亚裔,孩子想了几个可能的共同话题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准备甚至到了服装是formal,business formal还是causal的程度,communication是孩子的长处,面试相当顺利,甚至讨论到了有个Asian母亲的经历,最后面试官对她印象很好,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在MIT校园见到你“。
(9)推荐信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环节
推荐信这个环节很有意思,不是说你好就行,主要是写的人能配合给“自己package的特点在哪里”这一点添彩。我女儿专门约了给她写推荐信的计算机课老师,谈自己申请的学校和portfolio的优势劣势,准备不立足自己在CS上已经有多少“成就”,而是立足天赋、快速进步和一年之内取得的进展,突出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老师了解到了孩子申请的目标和长处短处,在推荐信上的准备就有的放矢了。当然公校老师愿意这么配合的可能不会很多,私校的优势就显出来了,顶尖私校的college counselor和老师更是非常愿意配合孩子,孩子自己的情商在线也很重要。
写到最后还有很多东西想写,但是累了,也突然失去了写下去的兴趣,就到此吧。有问题的话如果我有空会尽量回答。孩子自推的话很需要家长配合,但是孩子不自推多数情况下家长推也没用,好在这个社会上什么大学最后都能过得不错,自己满足自己的现状就好。
祝大家新春快乐。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00:10

太赞了! 恭喜楼主和楼主的娃!这个娃真的是全方面优秀无短板啊!牛校得到牛娃其实也是牛校的幸运!
f
flying_tiger
Thanks
s
sibyla
newly graduate招的女生都好用,即使不会,也会来告诉你她不知道,具体是哪里不懂不会能沟通清楚。不会就教,工作上也没什么神奇的东西,一个不耐烦的眼神她就知道自己学去了。 男的,技能一样差不多的,倒有些ego很大,一样什么都不会,还不吱声,不能说清楚自己是哪里不明白不会。最后反倒耽误事。
我感觉这些年在工作中示弱等别人做的女生是越来越少了。而且听说理工科学校女生多会有利于女性自立自强,毕竟身边总会有好多好的女性role model。
h
huaren20182018

网上很多人问了很多问题,我们今年的经历很有借鉴意义,但实在不想别人觉得我们BSO,于是借个公马,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就看下去,不适合你的情况的退出即可,我会尽量回答你的问题,尽管时间上可能不会非常及时。
前提是:我女儿是一个自推娃,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帮她接近她的目标。虽然上个好大学只是人生的起步,但是还是很开心看到孩子能够树立目标、自己去努力了,最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1) Academic
多数Top20学校看的不只是GPA和标考分数,这里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质量问题。譬如MIT和Caltech,录取评估时会看STEM是否完成你所在学校的最高课程设置,譬如你学校数学有AP Cal BC,你选了AB即使得了A也会被折扣, 如果学校offer有 linear algebra或者multivariable Cal,最理想的是在senior这一年能选其中一门,这样就得在上高中(甚至八年级)开始计算数学怎么选课才能把之前要求的课程上完,如果上不到这一步争取一个暑假到community college或者网上选课来赶上这个节奏。
如果孩子有Dream school,一定要研究对方的要求。譬如Caltech一般喜欢你完成AP Chem, AP physics C, Honor or AP Biology, 如果学校提供这个课程你没选,录取时基本就亮红灯了。我们STEM课程问题倒不大,我们的问题出在别的地方,女儿高中转校的时候两校之间Spanish衔接不好,如果进入新的学校上Spanish可能会落后影响成绩单(此前全A生),但是如果我们不完成4年Spanish毕业虽然没问题,但她学校有AP Spanish,因此可能会影响她录州大(我们州大极其好,要求四年外语)甚至Liberal Art色彩强的Ivies(来自学校counselor的建议),最后和他们学校college counselor讨论认为比较好的选择是暑假在当地大学注册一年级的加快Spanish,这样可以满足四年的要求,而空出来的时间挑战性地填满了AP Computer Science和Honor Data Structure,这样她最后一年可以选学校提供的计算机最高课程Honor Soft Engineering, 申校的时候college counselor就可以圆满地解释了她的课程设置。
当然最后这个麻烦我们没遇到,因为MIT和Caltech主要看STEM,如果EA没录我们申请其他学校的时候就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所以单看AP数量有时会misleading,质量有时更重要。譬如我女儿的情况,只有7个AP(一门计算机、两门数学、化学、物理C、生物和历史)、四门大学课程(暑假修的200 level 编程、化学、Spanish和一门数学课),national merit semifinalist(PSAT数学满分),是申请STEM学校的典型profile。
(2)SAT or ACT
我们让孩子没准备的情况下裸测了SAT和ACT,最后发现SAT更适合她,考了两次,第一次略低1500,一次过了1500,当时决定不再考了,因为她数学接近满分,符合MIT和Caltech不低于780分的要求,但是这分数最后Caltech也没用上,今年那里test blind,但是MIT是看分数的(虽然说optional,但没分数的录得很少),如果EA没录RA还是需要分数的,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考好。
(3)一定要上个好高中
以前看过人讨论是应该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学校一般有个School Profile随成绩单推荐信等申请资料一起递给申请的学校,尤其是私校,最后一页是学校过去三年的matriculation 单子,要是该校的好学生基本都录得好,那么你孩子是好学生的话也会录得好,你孩子是一般学生的话也会比差校的一般学生、有时甚至是好学生都录得好,差校的好学生应该不差,但是上Top20 会难一些,Admission的人认学校名字,一些高中甚至是一些名校的feeder school,我女儿的学校90+毕业生EA/ED了9个Top 10学校。就是在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高中中间决定让她转过去,她原来的学校也不错,但是matriculation不如现在学校,她执意要转,我们也就从了,过程各种困难不表。
上个好学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这个非常重要,好私校有很棒的college counselor,不仅有经验,还帮助给essay把关。
更新:有人对怎么找feeder school感兴趣,这个你可以看看孩子Dream School的AO的简历,尤其是director of Admission, 这些人毕业的高中往往会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学校。但是更多的是visit schools,研究它们school profiles,尤其是过去几年matriculation的趋势,scattered diagram在一些申校的app里面(譬如Scoir和Parchment等)都找得到,这个研究起来比较花时间,还有就是network,看看别人孩子的经验,往往有规律可循。
(4)Academic profile
除了成绩和标考之外,TOP学校一般会有些要求,譬如参加过Robotic竞赛、数学竞赛、大学水平的research、国际水平的academic奖项等,我们不是大地方出来的,女儿对CS感兴趣的较晚(这个后面会提到),错过了竞赛的机会,好在我在大学工作,于是帮助女儿找了一个暑假在生化实验室Volunteer的机会,我跟她讲,我可以帮她起步,要干下来有的结果的话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她的work ethnic还是非常不错的,做了两年最后教授开始主动给她付钱,后来决定转CS教授还给她推荐了其他的faculty。
更新:有人对research的经历感兴趣,我女儿是freshman前一年暑假开始的,那时候还没有pandemic,学校也让签了无责任豁免,孩子每周去三个小时,周末半天,寒暑假全时,shadow一个硕士生,孩子很努力,跟着慢慢做出一些结果,到了pandemic的时候已经是sophomore最后半学期,夏天是在线上做了一些数据处理等工作,最后靠在硕士生排名后面发了paper,在national society年会上高中组做了oral presentation。 我女儿一直想学医,后来接触了CS课程,一下子特别喜欢,而且表现出来比chemistry/biology好得多的天赋,这时候已经是Junior了,转CS的话她自己努力建立的profile好多用不上了,譬如biochem research;需要建的profile譬如GitHub、网页、编程的portfolio等等。我们让她自己思考决定,是暂时手忙脚乱辛苦一点将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现在图稳将来可能后悔,还有我说你的profile可能不如那些freshman就开始做CS的,但是如果你能在一年内取得很大进步,至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你自己可以挑战自己,而且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最后她决定走CS路线,自己同时修了两门CS的课程(谢天谢地学校免了她必须先完成一门再修另一门的要求),Junior暑假修了一门大学二年级的课程,申请到了一个IT assistant的工作,GitHub做的很不错,也完成不少project能放到申请学校的portfolio里面吧。
更新:IT assistant是在所在高中开始做的,这个没经验的时候相对容易一点,当然自己的人缘和people skills对拿到这个位置很关键。到了Junior暑假的时候因为这个经历再申请周围大学的暑期IT assistant就容易多了,我们比较幸运的是住在大学城,周围有很多高校,暑期学生回家的多,学生助理的位置相对好申请一点。
(5) Extracurricular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打酱油了所有的体育活动,孩子偏偏选了自己身体条件不利的三大球的一种,而且一直坚持了下来,开始只是健身就好,没想到推她走多远,但是middle school开始很多人退出了,孩子还在坚持打下去,而且开始打AAU,身体素质肯定不如其他人,但是肯练,一直坚持,渐渐不打酱油了上了主力名单。这时候我们开始觉得应该和将来择校挂上联系了,因为好的学校录取的时候看你的EC不在多,而在于能把一件事情做很多年而且做到很高水平,于是我们开始投资私教,也把她往好的球队送,8年级便能打varsity,AAU球队拿过一些state和national tournament的冠军,sophomore开始给那些需要学生自己靠成绩make 学校的球队(譬如MIT、Caltech、John Hopkins,U Chicago等)教练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最后申请的时候教练都endorse孩子的申请,这应该是录取的一个很关键原因。
(把这个回复加到这里: AAU不止篮球。 多数D3好学校对感兴趣的运动员有pre-read,在senior开始之前,通过的话必须ED这些学校,譬如JHU,U Chicago, Emory等。MIT和Caltech没有Pre read,但教练对感兴趣的运动员还是要成绩单先看看,觉得还好的话会给招募的运动员排序,发给admission。但是成绩还是不能差太多,得够水准,但是很多够水准的最后也不是还没有录?以MIT为例,一般人录取率7%,被教练endorse的运动员增加到几乎33%(成绩够的话),女运动员更高。)
更新:说到recruit,如果是IVY这种division 1的学校,能拿到教练offer一般是保录取的,但是拿到这个offer是非常难的,要么是体育水平没达到D1的要求,要么身高体能不够compete D1的。D3对身高体能的要求比D1要差一点,但也是很难进去的,在教练endorse之前会亲自去看比赛,如果你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教练没反应多半是没看上你家娃,试两三次教练不跟进就放弃好了。我女儿是中学开始慢慢显示出来坚持训练的效果的,她打的位置对头脑、skills等要求更高一点,这也是我们能扬长补短的关键,孩子意志品质好,愿意花时间去进行枯燥的训练。
其他的EC:culture club founder,Moot Court(international award)等
(6)技术细节很重要
我女儿申请的时候,曾经想过只声明caucasian进white的pool,因为Asian American的成绩太内卷,她的成绩虽然很不错,但是Asian 牛娃太多了。她的college counselor思考再三,还是推荐她同时声明white和Asian,因为Asian American的pool里面EC是体育的远不如white group多,在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比较容易“出头”。我们后来觉得这个想法很英明。
(7)Essay写什么很重要
Essay怎么写好很容易找到样板,但是每个学校的Essay Prompts就固定的那么几个,要写出彩就有点难,女儿自己的经验就是(1)一定要写自己独特的经历(2)所有的prompts的essays联系在一起就应该是一个人的具体形象,譬如MIT有八个prompts需要写,她写出来的结果就是来自小地方、克服过比较大的困难、依然保持好奇心、保持进取精神、立意回馈community、能够应付挑战的有tenacity的孩子——这是essays全部加在一起要传达的信息。
(8)crack面试
Caltech没有面试,我们是球队official visit的时候见到AO的,娃回来查了AO的简历,此人以前曾在我们州的一所大学工作过,应该听说过娃的高中,所以娃自己立马写了邮件感谢她时间上的付出,这我我挺佩服孩子的,情商在线。 MIT有面试,提交申请一周后我们接到面试人的邮件要约zoom面试时间,孩子和college counselor约了模拟面试,找了MIT以往常用的面试题目(感谢almighty Google),准备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准备了3-5个要问的题目,这个题目比较讲究,要问的有深度,还要显示自己对申请的学校有研究有想法。之后研究了面试人的简历背景(再次感谢almighty Google),居然是亚裔,孩子想了几个可能的共同话题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准备甚至到了服装是formal,business formal还是causal的程度,communication是孩子的长处,面试相当顺利,甚至讨论到了有个Asian母亲的经历,最后面试官对她印象很好,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在MIT校园见到你“。
(9)推荐信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环节
推荐信这个环节很有意思,不是说你好就行,主要是写的人能配合给“自己package的特点在哪里”这一点添彩。我女儿专门约了给她写推荐信的计算机课老师,谈自己申请的学校和portfolio的优势劣势,准备不立足自己在CS上已经有多少“成就”,而是立足天赋、快速进步和一年之内取得的进展,突出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老师了解到了孩子申请的目标和长处短处,在推荐信上的准备就有的放矢了。当然公校老师愿意这么配合的可能不会很多,私校的优势就显出来了,顶尖私校的college counselor和老师更是非常愿意配合孩子,孩子自己的情商在线也很重要。
写到最后还有很多东西想写,但是累了,也突然失去了写下去的兴趣,就到此吧。有问题的话如果我有空会尽量回答。孩子自推的话很需要家长配合,但是孩子不自推多数情况下家长推也没用,好在这个社会上什么大学最后都能过得不错,自己满足自己的现状就好。
祝大家新春快乐。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00:10

谢谢分享!!!恭喜
公用马甲11
多谢,就怕她吃不消,我还想问楼主,你女儿以前想学生物,生物也是stem的学科,是不是选修的就是你说得下面这些,我以前没考虑过要女儿选计算机课程,还是有稍微的区别? 7个AP(一门计算机、两门数学、化学、物理C、生物和历史)、四门大学课程(暑假修的200 level 编程、化学、Spanish和一门数学课),national merit semifinalist(PSAT数学满分),是申请STEM学校的典型profile。
springtree2 发表于 2022-01-31 00:52

SS
f
fg8jvc
回复 1楼公用马甲11的帖子
谢谢 请问现在小学2年级 怎么准备 需要做什么?
a
ahaninil
恭喜楼主!感谢分享!
G
Glentower
lz的娃很优秀,都喜欢
z
zhuozhuo19
恭喜恭喜🎊🎈赞楼主真诚分享
葱茏山
恭喜楼主和女儿,非常优秀的孩子。同时谢谢楼主分享经验。
扶苏
感谢LZ分享!
公用马甲11
回复 1楼公用马甲11的帖子
谢谢 请问现在小学2年级 怎么准备 需要做什么?
fg8jvc 发表于 2022-01-31 11:48

好学习习惯,良好的母子(女)关系。
d
dbexposure
恭喜楼主妈妈,女儿自推优秀,妈妈的正确引导一定功不可没。 另外楼里有个火气大的小姑娘,你说的没错,上藤校自然不是一劳永逸的,人生很长,机遇,性格,眼界甚至你的相貌都有会决定未来的成功。但是,其他这些东西要么是不可控的,要么和你会不会做人有很大关系。如果你从小就没有学过做人,那头上顶着一个名校的光环一定不会hurt 你的发展。就好像你今天在楼里说话,大家之所以愿意坐下来听你说,回复你,不是因为你的观点有多么新颖独特,更不是因为和你交流有多么的pleasant,有很大成分是你不停的提醒大家,“我就是MIT 毕业的”。即使在网络这种无法verify 身份的地方,你的名校光环也无形中给了你credentials. 更何况你MIT 的校友们,不一定觉得你这个个体可以很好的represent 这所学校。你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和你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经历都有关系。 另外我同意你说的,借着在名校上学的机会找到另一半也是很重要的。只是,能不能找到,和你会不会做人关系也很大。你喜欢讲概率,那么从概率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伴侣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如果是女生,就更要有修养,不能因为是马公就口无遮拦。
y
yxfabroad
厉害厉害 谢谢
爱吃烤鱼片
太牛了,这两学校都是hardcore。谢谢楼主妈妈分享!!
m
melonm
感谢楼主,我读过的最好的介绍申请大学帖子
m
mychina
EC 在申請和錄取這過程中的份量大嗎?
e
ecolock
我女儿Junior选了四门Sci课程:Honor Phys,AP Chem, AP Computer Sci 和Honor Data Structure,再加上AP Cal BC,就是5门Stem,选多少没有一定之规,孩子喜欢能承受就好。 如果将来想学医,建议进小一点比较好的liberal art college,有比较好premed program那种,早选晚选AP Bio的影响不大,大学课程规划好,最后拿到好GPA和医学院的录取才是王道。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11:46

想请问楼主,教练endorse是高中的教练还是申请的大学教练? 如果是申请大学的教练,即便你闺女不申请体育recruit,大学教练也会去看视频和比赛吗?
d
dukenyc125
不针对好心分享的lz。那你说大妈家的亚裔儿子孙子怎么办,就该当炮灰?AA从本质上就是不公平的。
freedomme 发表于 2022-01-31 01:03

你得了好处怎么不谈不公平了?
多少优秀亚裔男被白人和女人给挤掉了?
吃了AA好处再来反AA
得了便宜又卖乖
公用马甲11
EC 在申請和錄取這過程中的份量大嗎?
mychina 发表于 2022-01-31 12:00

不大
S
StrongBerry

网上很多人问了很多问题,我们今年的经历很有借鉴意义,但实在不想别人觉得我们BSO,于是借个公马,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就看下去,不适合你的情况的退出即可,我会尽量回答你的问题,尽管时间上可能不会非常及时。
前提是:我女儿是一个自推娃,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帮她接近她的目标。虽然上个好大学只是人生的起步,但是还是很开心看到孩子能够树立目标、自己去努力了,最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1) Academic
多数Top20学校看的不只是GPA和标考分数,这里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质量问题。譬如MIT和Caltech,录取评估时会看STEM是否完成你所在学校的最高课程设置,譬如你学校数学有AP Cal BC,你选了AB即使得了A也会被折扣, 如果学校offer有 linear algebra或者multivariable Cal,最理想的是在senior这一年能选其中一门,这样就得在上高中(甚至八年级)开始计算数学怎么选课才能把之前要求的课程上完,如果上不到这一步争取一个暑假到community college或者网上选课来赶上这个节奏。
如果孩子有Dream school,一定要研究对方的要求。譬如Caltech一般喜欢你完成AP Chem, AP physics C, Honor or AP Biology, 如果学校提供这个课程你没选,录取时基本就亮红灯了。我们STEM课程问题倒不大,我们的问题出在别的地方,女儿高中转校的时候两校之间Spanish衔接不好,如果进入新的学校上Spanish可能会落后影响成绩单(此前全A生),但是如果我们不完成4年Spanish毕业虽然没问题,但她学校有AP Spanish,因此可能会影响她录州大(我们州大极其好,要求四年外语)甚至Liberal Art色彩强的Ivies(来自学校counselor的建议),最后和他们学校college counselor讨论认为比较好的选择是暑假在当地大学注册一年级的加快Spanish,这样可以满足四年的要求,而空出来的时间挑战性地填满了AP Computer Science和Honor Data Structure,这样她最后一年可以选学校提供的计算机最高课程Honor Soft Engineering, 申校的时候college counselor就可以圆满地解释了她的课程设置。
当然最后这个麻烦我们没遇到,因为MIT和Caltech主要看STEM,如果EA没录我们申请其他学校的时候就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所以单看AP数量有时会misleading,质量有时更重要。譬如我女儿的情况,只有7个AP(一门计算机、两门数学、化学、物理C、生物和历史)、四门大学课程(暑假修的200 level 编程、化学、Spanish和一门数学课),national merit semifinalist(PSAT数学满分),是申请STEM学校的典型profile。
(2)SAT or ACT
我们让孩子没准备的情况下裸测了SAT和ACT,最后发现SAT更适合她,考了两次,第一次略低1500,一次过了1500,当时决定不再考了,因为她数学接近满分,符合MIT和Caltech不低于780分的要求,但是这分数最后Caltech也没用上,今年那里test blind,但是MIT是看分数的(虽然说optional,但没分数的录得很少),如果EA没录RA还是需要分数的,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考好。
(3)一定要上个好高中
以前看过人讨论是应该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学校一般有个School Profile随成绩单推荐信等申请资料一起递给申请的学校,尤其是私校,最后一页是学校过去三年的matriculation 单子,要是该校的好学生基本都录得好,那么你孩子是好学生的话也会录得好,你孩子是一般学生的话也会比差校的一般学生、有时甚至是好学生都录得好,差校的好学生应该不差,但是上Top20 会难一些,Admission的人认学校名字,一些高中甚至是一些名校的feeder school,我女儿的学校90+毕业生EA/ED了9个Top 10学校。就是在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高中中间决定让她转过去,她原来的学校也不错,但是matriculation不如现在学校,她执意要转,我们也就从了,过程各种困难不表。
上个好学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这个非常重要,好私校有很棒的college counselor,不仅有经验,还帮助给essay把关。
更新:有人对怎么找feeder school感兴趣,这个你可以看看孩子Dream School的AO的简历,尤其是director of Admission, 这些人毕业的高中往往会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学校。但是更多的是visit schools,研究它们school profiles,尤其是过去几年matriculation的趋势,scattered diagram在一些申校的app里面(譬如Scoir和Parchment等)都找得到,这个研究起来比较花时间,还有就是network,看看别人孩子的经验,往往有规律可循。
(4)Academic profile
除了成绩和标考之外,TOP学校一般会有些要求,譬如参加过Robotic竞赛、数学竞赛、大学水平的research、国际水平的academic奖项等,我们不是大地方出来的,女儿对CS感兴趣的较晚(这个后面会提到),错过了竞赛的机会,好在我在大学工作,于是帮助女儿找了一个暑假在生化实验室Volunteer的机会,我跟她讲,我可以帮她起步,要干下来有的结果的话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她的work ethnic还是非常不错的,做了两年最后教授开始主动给她付钱,后来决定转CS教授还给她推荐了其他的faculty。
更新:有人对research的经历感兴趣,我女儿是freshman前一年暑假开始的,那时候还没有pandemic,学校也让签了无责任豁免,孩子每周去三个小时,周末半天,寒暑假全时,shadow一个硕士生,孩子很努力,跟着慢慢做出一些结果,到了pandemic的时候已经是sophomore最后半学期,夏天是在线上做了一些数据处理等工作,最后靠在硕士生排名后面发了paper,在national society年会上高中组做了oral presentation。 我女儿一直想学医,后来接触了CS课程,一下子特别喜欢,而且表现出来比chemistry/biology好得多的天赋,这时候已经是Junior了,转CS的话她自己努力建立的profile好多用不上了,譬如biochem research;需要建的profile譬如GitHub、网页、编程的portfolio等等。我们让她自己思考决定,是暂时手忙脚乱辛苦一点将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现在图稳将来可能后悔,还有我说你的profile可能不如那些freshman就开始做CS的,但是如果你能在一年内取得很大进步,至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你自己可以挑战自己,而且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最后她决定走CS路线,自己同时修了两门CS的课程(谢天谢地学校免了她必须先完成一门再修另一门的要求),Junior暑假修了一门大学二年级的课程,申请到了一个IT assistant的工作,GitHub做的很不错,也完成不少project能放到申请学校的portfolio里面吧。
更新:IT assistant是在所在高中开始做的,这个没经验的时候相对容易一点,当然自己的人缘和people skills对拿到这个位置很关键。到了Junior暑假的时候因为这个经历再申请周围大学的暑期IT assistant就容易多了,我们比较幸运的是住在大学城,周围有很多高校,暑期学生回家的多,学生助理的位置相对好申请一点。
(5) Extracurricular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打酱油了所有的体育活动,孩子偏偏选了自己身体条件不利的三大球的一种,而且一直坚持了下来,开始只是健身就好,没想到推她走多远,但是middle school开始很多人退出了,孩子还在坚持打下去,而且开始打AAU,身体素质肯定不如其他人,但是肯练,一直坚持,渐渐不打酱油了上了主力名单。这时候我们开始觉得应该和将来择校挂上联系了,因为好的学校录取的时候看你的EC不在多,而在于能把一件事情做很多年而且做到很高水平,于是我们开始投资私教,也把她往好的球队送,8年级便能打varsity,AAU球队拿过一些state和national tournament的冠军,sophomore开始给那些需要学生自己靠成绩make 学校的球队(譬如MIT、Caltech、John Hopkins,U Chicago等)教练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最后申请的时候教练都endorse孩子的申请,这应该是录取的一个很关键原因。
(把这个回复加到这里: AAU不止篮球。 多数D3好学校对感兴趣的运动员有pre-read,在senior开始之前,通过的话必须ED这些学校,譬如JHU,U Chicago, Emory等。MIT和Caltech没有Pre read,但教练对感兴趣的运动员还是要成绩单先看看,觉得还好的话会给招募的运动员排序,发给admission。但是成绩还是不能差太多,得够水准,但是很多够水准的最后也不是还没有录?以MIT为例,一般人录取率7%,被教练endorse的运动员增加到几乎33%(成绩够的话),女运动员更高。)
更新:说到recruit,如果是IVY这种division 1的学校,能拿到教练offer一般是保录取的,但是拿到这个offer是非常难的,要么是体育水平没达到D1的要求,要么身高体能不够compete D1的。D3对身高体能的要求比D1要差一点,但也是很难进去的,在教练endorse之前会亲自去看比赛,如果你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教练没反应多半是没看上你家娃,试两三次教练不跟进就放弃好了。我女儿是中学开始慢慢显示出来坚持训练的效果的,她打的位置对头脑、skills等要求更高一点,这也是我们能扬长补短的关键,孩子意志品质好,愿意花时间去进行枯燥的训练。
其他的EC:culture club founder,Moot Court(international award)等
(6)技术细节很重要
我女儿申请的时候,曾经想过只声明caucasian进white的pool,因为Asian American的成绩太内卷,她的成绩虽然很不错,但是Asian 牛娃太多了。她的college counselor思考再三,还是推荐她同时声明white和Asian,因为Asian American的pool里面EC是体育的远不如white group多,在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比较容易“出头”。我们后来觉得这个想法很英明。
(7)Essay写什么很重要
Essay怎么写好很容易找到样板,但是每个学校的Essay Prompts就固定的那么几个,要写出彩就有点难,女儿自己的经验就是(1)一定要写自己独特的经历(2)所有的prompts的essays联系在一起就应该是一个人的具体形象,譬如MIT有八个prompts需要写,她写出来的结果就是来自小地方、克服过比较大的困难、依然保持好奇心、保持进取精神、立意回馈community、能够应付挑战的有tenacity的孩子——这是essays全部加在一起要传达的信息。
(8)crack面试
Caltech没有面试,我们是球队official visit的时候见到AO的,娃回来查了AO的简历,此人以前曾在我们州的一所大学工作过,应该听说过娃的高中,所以娃自己立马写了邮件感谢她时间上的付出,这我我挺佩服孩子的,情商在线。 MIT有面试,提交申请一周后我们接到面试人的邮件要约zoom面试时间,孩子和college counselor约了模拟面试,找了MIT以往常用的面试题目(感谢almighty Google),准备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准备了3-5个要问的题目,这个题目比较讲究,要问的有深度,还要显示自己对申请的学校有研究有想法。之后研究了面试人的简历背景(再次感谢almighty Google),居然是亚裔,孩子想了几个可能的共同话题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准备甚至到了服装是formal,business formal还是causal的程度,communication是孩子的长处,面试相当顺利,甚至讨论到了有个Asian母亲的经历,最后面试官对她印象很好,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在MIT校园见到你“。
(9)推荐信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环节
推荐信这个环节很有意思,不是说你好就行,主要是写的人能配合给“自己package的特点在哪里”这一点添彩。我女儿专门约了给她写推荐信的计算机课老师,谈自己申请的学校和portfolio的优势劣势,准备不立足自己在CS上已经有多少“成就”,而是立足天赋、快速进步和一年之内取得的进展,突出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老师了解到了孩子申请的目标和长处短处,在推荐信上的准备就有的放矢了。当然公校老师愿意这么配合的可能不会很多,私校的优势就显出来了,顶尖私校的college counselor和老师更是非常愿意配合孩子,孩子自己的情商在线也很重要。
写到最后还有很多东西想写,但是累了,也突然失去了写下去的兴趣,就到此吧。有问题的话如果我有空会尽量回答。孩子自推的话很需要家长配合,但是孩子不自推多数情况下家长推也没用,好在这个社会上什么大学最后都能过得不错,自己满足自己的现状就好。
祝大家新春快乐。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00:10

mark 感谢分享
公用马甲11
想请问楼主,教练endorse是高中的教练还是申请的大学教练? 如果是申请大学的教练,即便你闺女不申请体育recruit,大学教练也会去看视频和比赛吗?
ecolock 发表于 2022-01-31 12:00

大学教练,但是不想打大学队的话教练不会endorse
h
hhxx89
楼主从一开始考虑过自己请counselor么 还是坚定的就跟着私校走
m
magnoliaceae
什么叫申明“caucasian”进white pool?一头雾水。
m口罩sk 发表于 2022-01-31 00:14


就是刻意隐瞒自己有一半亚裔血统的事实,误导录取官认为自己是纯白人,跟其他纯白人竞争录取名额,说白了就是对学校撒谎 不想让学校知道自己的亚裔血统,可以选 不透露种族 这个选项
c
cooper2
回复 1楼公用马甲11的帖子
牛死了。谢谢楼主分享!
g
gracewine

网上很多人问了很多问题,我们今年的经历很有借鉴意义,但实在不想别人觉得我们BSO,于是借个公马,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就看下去,不适合你的情况的退出即可,我会尽量回答你的问题,尽管时间上可能不会非常及时。
前提是:我女儿是一个自推娃,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帮她接近她的目标。虽然上个好大学只是人生的起步,但是还是很开心看到孩子能够树立目标、自己去努力了,最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1) Academic
多数Top20学校看的不只是GPA和标考分数,这里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质量问题。譬如MIT和Caltech,录取评估时会看STEM是否完成你所在学校的最高课程设置,譬如你学校数学有AP Cal BC,你选了AB即使得了A也会被折扣, 如果学校offer有 linear algebra或者multivariable Cal,最理想的是在senior这一年能选其中一门,这样就得在上高中(甚至八年级)开始计算数学怎么选课才能把之前要求的课程上完,如果上不到这一步争取一个暑假到community college或者网上选课来赶上这个节奏。
如果孩子有Dream school,一定要研究对方的要求。譬如Caltech一般喜欢你完成AP Chem, AP physics C, Honor or AP Biology, 如果学校提供这个课程你没选,录取时基本就亮红灯了。我们STEM课程问题倒不大,我们的问题出在别的地方,女儿高中转校的时候两校之间Spanish衔接不好,如果进入新的学校上Spanish可能会落后影响成绩单(此前全A生),但是如果我们不完成4年Spanish毕业虽然没问题,但她学校有AP Spanish,因此可能会影响她录州大(我们州大极其好,要求四年外语)甚至Liberal Art色彩强的Ivies(来自学校counselor的建议),最后和他们学校college counselor讨论认为比较好的选择是暑假在当地大学注册一年级的加快Spanish,这样可以满足四年的要求,而空出来的时间挑战性地填满了AP Computer Science和Honor Data Structure,这样她最后一年可以选学校提供的计算机最高课程Honor Soft Engineering, 申校的时候college counselor就可以圆满地解释了她的课程设置。
当然最后这个麻烦我们没遇到,因为MIT和Caltech主要看STEM,如果EA没录我们申请其他学校的时候就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所以单看AP数量有时会misleading,质量有时更重要。譬如我女儿的情况,只有7个AP(一门计算机、两门数学、化学、物理C、生物和历史)、四门大学课程(暑假修的200 level 编程、化学、Spanish和一门数学课),national merit semifinalist(PSAT数学满分),是申请STEM学校的典型profile。
(2)SAT or ACT
我们让孩子没准备的情况下裸测了SAT和ACT,最后发现SAT更适合她,考了两次,第一次略低1500,一次过了1500,当时决定不再考了,因为她数学接近满分,符合MIT和Caltech不低于780分的要求,但是这分数最后Caltech也没用上,今年那里test blind,但是MIT是看分数的(虽然说optional,但没分数的录得很少),如果EA没录RA还是需要分数的,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考好。
(3)一定要上个好高中
以前看过人讨论是应该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学校一般有个School Profile随成绩单推荐信等申请资料一起递给申请的学校,尤其是私校,最后一页是学校过去三年的matriculation 单子,要是该校的好学生基本都录得好,那么你孩子是好学生的话也会录得好,你孩子是一般学生的话也会比差校的一般学生、有时甚至是好学生都录得好,差校的好学生应该不差,但是上Top20 会难一些,Admission的人认学校名字,一些高中甚至是一些名校的feeder school,我女儿的学校90+毕业生EA/ED了9个Top 10学校。就是在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高中中间决定让她转过去,她原来的学校也不错,但是matriculation不如现在学校,她执意要转,我们也就从了,过程各种困难不表。
上个好学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这个非常重要,好私校有很棒的college counselor,不仅有经验,还帮助给essay把关。
更新:有人对怎么找feeder school感兴趣,这个你可以看看孩子Dream School的AO的简历,尤其是director of Admission, 这些人毕业的高中往往会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学校。但是更多的是visit schools,研究它们school profiles,尤其是过去几年matriculation的趋势,scattered diagram在一些申校的app里面(譬如Scoir和Parchment等)都找得到,这个研究起来比较花时间,还有就是network,看看别人孩子的经验,往往有规律可循。
(4)Academic profile
除了成绩和标考之外,TOP学校一般会有些要求,譬如参加过Robotic竞赛、数学竞赛、大学水平的research、国际水平的academic奖项等,我们不是大地方出来的,女儿对CS感兴趣的较晚(这个后面会提到),错过了竞赛的机会,好在我在大学工作,于是帮助女儿找了一个暑假在生化实验室Volunteer的机会,我跟她讲,我可以帮她起步,要干下来有的结果的话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她的work ethnic还是非常不错的,做了两年最后教授开始主动给她付钱,后来决定转CS教授还给她推荐了其他的faculty。
更新:有人对research的经历感兴趣,我女儿是freshman前一年暑假开始的,那时候还没有pandemic,学校也让签了无责任豁免,孩子每周去三个小时,周末半天,寒暑假全时,shadow一个硕士生,孩子很努力,跟着慢慢做出一些结果,到了pandemic的时候已经是sophomore最后半学期,夏天是在线上做了一些数据处理等工作,最后靠在硕士生排名后面发了paper,在national society年会上高中组做了oral presentation。 我女儿一直想学医,后来接触了CS课程,一下子特别喜欢,而且表现出来比chemistry/biology好得多的天赋,这时候已经是Junior了,转CS的话她自己努力建立的profile好多用不上了,譬如biochem research;需要建的profile譬如GitHub、网页、编程的portfolio等等。我们让她自己思考决定,是暂时手忙脚乱辛苦一点将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现在图稳将来可能后悔,还有我说你的profile可能不如那些freshman就开始做CS的,但是如果你能在一年内取得很大进步,至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你自己可以挑战自己,而且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最后她决定走CS路线,自己同时修了两门CS的课程(谢天谢地学校免了她必须先完成一门再修另一门的要求),Junior暑假修了一门大学二年级的课程,申请到了一个IT assistant的工作,GitHub做的很不错,也完成不少project能放到申请学校的portfolio里面吧。
更新:IT assistant是在所在高中开始做的,这个没经验的时候相对容易一点,当然自己的人缘和people skills对拿到这个位置很关键。到了Junior暑假的时候因为这个经历再申请周围大学的暑期IT assistant就容易多了,我们比较幸运的是住在大学城,周围有很多高校,暑期学生回家的多,学生助理的位置相对好申请一点。
(5) Extracurricular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打酱油了所有的体育活动,孩子偏偏选了自己身体条件不利的三大球的一种,而且一直坚持了下来,开始只是健身就好,没想到推她走多远,但是middle school开始很多人退出了,孩子还在坚持打下去,而且开始打AAU,身体素质肯定不如其他人,但是肯练,一直坚持,渐渐不打酱油了上了主力名单。这时候我们开始觉得应该和将来择校挂上联系了,因为好的学校录取的时候看你的EC不在多,而在于能把一件事情做很多年而且做到很高水平,于是我们开始投资私教,也把她往好的球队送,8年级便能打varsity,AAU球队拿过一些state和national tournament的冠军,sophomore开始给那些需要学生自己靠成绩make 学校的球队(譬如MIT、Caltech、John Hopkins,U Chicago等)教练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最后申请的时候教练都endorse孩子的申请,这应该是录取的一个很关键原因。
(把这个回复加到这里: AAU不止篮球。 多数D3好学校对感兴趣的运动员有pre-read,在senior开始之前,通过的话必须ED这些学校,譬如JHU,U Chicago, Emory等。MIT和Caltech没有Pre read,但教练对感兴趣的运动员还是要成绩单先看看,觉得还好的话会给招募的运动员排序,发给admission。但是成绩还是不能差太多,得够水准,但是很多够水准的最后也不是还没有录?以MIT为例,一般人录取率7%,被教练endorse的运动员增加到几乎33%(成绩够的话),女运动员更高。)
更新:说到recruit,如果是IVY这种division 1的学校,能拿到教练offer一般是保录取的,但是拿到这个offer是非常难的,要么是体育水平没达到D1的要求,要么身高体能不够compete D1的。D3对身高体能的要求比D1要差一点,但也是很难进去的,在教练endorse之前会亲自去看比赛,如果你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教练没反应多半是没看上你家娃,试两三次教练不跟进就放弃好了。我女儿是中学开始慢慢显示出来坚持训练的效果的,她打的位置对头脑、skills等要求更高一点,这也是我们能扬长补短的关键,孩子意志品质好,愿意花时间去进行枯燥的训练。
其他的EC:culture club founder,Moot Court(international award)等
(6)技术细节很重要
我女儿申请的时候,曾经想过只声明caucasian进white的pool,因为Asian American的成绩太内卷,她的成绩虽然很不错,但是Asian 牛娃太多了。她的college counselor思考再三,还是推荐她同时声明white和Asian,因为Asian American的pool里面EC是体育的远不如white group多,在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比较容易“出头”。我们后来觉得这个想法很英明。
(7)Essay写什么很重要
Essay怎么写好很容易找到样板,但是每个学校的Essay Prompts就固定的那么几个,要写出彩就有点难,女儿自己的经验就是(1)一定要写自己独特的经历(2)所有的prompts的essays联系在一起就应该是一个人的具体形象,譬如MIT有八个prompts需要写,她写出来的结果就是来自小地方、克服过比较大的困难、依然保持好奇心、保持进取精神、立意回馈community、能够应付挑战的有tenacity的孩子——这是essays全部加在一起要传达的信息。
(8)crack面试
Caltech没有面试,我们是球队official visit的时候见到AO的,娃回来查了AO的简历,此人以前曾在我们州的一所大学工作过,应该听说过娃的高中,所以娃自己立马写了邮件感谢她时间上的付出,这我我挺佩服孩子的,情商在线。 MIT有面试,提交申请一周后我们接到面试人的邮件要约zoom面试时间,孩子和college counselor约了模拟面试,找了MIT以往常用的面试题目(感谢almighty Google),准备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准备了3-5个要问的题目,这个题目比较讲究,要问的有深度,还要显示自己对申请的学校有研究有想法。之后研究了面试人的简历背景(再次感谢almighty Google),居然是亚裔,孩子想了几个可能的共同话题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准备甚至到了服装是formal,business formal还是causal的程度,communication是孩子的长处,面试相当顺利,甚至讨论到了有个Asian母亲的经历,最后面试官对她印象很好,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在MIT校园见到你“。
(9)推荐信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环节
推荐信这个环节很有意思,不是说你好就行,主要是写的人能配合给“自己package的特点在哪里”这一点添彩。我女儿专门约了给她写推荐信的计算机课老师,谈自己申请的学校和portfolio的优势劣势,准备不立足自己在CS上已经有多少“成就”,而是立足天赋、快速进步和一年之内取得的进展,突出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老师了解到了孩子申请的目标和长处短处,在推荐信上的准备就有的放矢了。当然公校老师愿意这么配合的可能不会很多,私校的优势就显出来了,顶尖私校的college counselor和老师更是非常愿意配合孩子,孩子自己的情商在线也很重要。
写到最后还有很多东西想写,但是累了,也突然失去了写下去的兴趣,就到此吧。有问题的话如果我有空会尽量回答。孩子自推的话很需要家长配合,但是孩子不自推多数情况下家长推也没用,好在这个社会上什么大学最后都能过得不错,自己满足自己的现状就好。
祝大家新春快乐。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00:10

楼主小孩太牛了
公用马甲11
楼主从一开始考虑过自己请counselor么 还是坚定的就跟着私校走
hhxx89 发表于 2022-01-31 12:03

我们meeting过学校的counselor,觉得非常qualified,因此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请。
公用马甲11
请问这个四年外语,要是学校不提供呢? 比如学校只提供到三级(打个比方)的外语,第四年怎么办?自学算吗?

US2020 发表于 2022-01-31 11:24

网课或者大学课程。
进来学习,感谢楼主无私分享,这么优秀的孩子被顶级学校录取是必然的,未来可期
金秀贤xi
孩子牛,妈妈也厉害。 我家两头都够不着,只有仰慕的份儿。
公用马甲11
EC 在申請和錄取這過程中的份量大嗎?
mychina 发表于 2022-01-31 12:00

名校中分量非常大,因为这些学校录取的偶然因素很多,大家academic都很出色,EC上出彩是很重要的。
c
christinexie
谢谢楼主分享 Mark
s
sundaysunday
Mark, thanks for sharing!
你若安好_便是晴天

网上很多人问了很多问题,我们今年的经历很有借鉴意义,但实在不想别人觉得我们BSO,于是借个公马,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就看下去,不适合你的情况的退出即可,我会尽量回答你的问题,尽管时间上可能不会非常及时。
前提是:我女儿是一个自推娃,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帮她接近她的目标。虽然上个好大学只是人生的起步,但是还是很开心看到孩子能够树立目标、自己去努力了,最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1) Academic
多数Top20学校看的不只是GPA和标考分数,这里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质量问题。譬如MIT和Caltech,录取评估时会看STEM是否完成你所在学校的最高课程设置,譬如你学校数学有AP Cal BC,你选了AB即使得了A也会被折扣, 如果学校offer有 linear algebra或者multivariable Cal,最理想的是在senior这一年能选其中一门,这样就得在上高中(甚至八年级)开始计算数学怎么选课才能把之前要求的课程上完,如果上不到这一步争取一个暑假到community college或者网上选课来赶上这个节奏。
如果孩子有Dream school,一定要研究对方的要求。譬如Caltech一般喜欢你完成AP Chem, AP physics C, Honor or AP Biology, 如果学校提供这个课程你没选,录取时基本就亮红灯了。我们STEM课程问题倒不大,我们的问题出在别的地方,女儿高中转校的时候两校之间Spanish衔接不好,如果进入新的学校上Spanish可能会落后影响成绩单(此前全A生),但是如果我们不完成4年Spanish毕业虽然没问题,但她学校有AP Spanish,因此可能会影响她录州大(我们州大极其好,要求四年外语)甚至Liberal Art色彩强的Ivies(来自学校counselor的建议),最后和他们学校college counselor讨论认为比较好的选择是暑假在当地大学注册一年级的加快Spanish,这样可以满足四年的要求,而空出来的时间挑战性地填满了AP Computer Science和Honor Data Structure,这样她最后一年可以选学校提供的计算机最高课程Honor Soft Engineering, 申校的时候college counselor就可以圆满地解释了她的课程设置。
当然最后这个麻烦我们没遇到,因为MIT和Caltech主要看STEM,如果EA没录我们申请其他学校的时候就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所以单看AP数量有时会misleading,质量有时更重要。譬如我女儿的情况,只有7个AP(一门计算机、两门数学、化学、物理C、生物和历史)、四门大学课程(暑假修的200 level 编程、化学、Spanish和一门数学课),national merit semifinalist(PSAT数学满分),是申请STEM学校的典型profile。
(2)SAT or ACT
我们让孩子没准备的情况下裸测了SAT和ACT,最后发现SAT更适合她,考了两次,第一次略低1500,一次过了1500,当时决定不再考了,因为她数学接近满分,符合MIT和Caltech不低于780分的要求,但是这分数最后Caltech也没用上,今年那里test blind,但是MIT是看分数的(虽然说optional,但没分数的录得很少),如果EA没录RA还是需要分数的,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考好。
(3)一定要上个好高中
以前看过人讨论是应该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学校一般有个School Profile随成绩单推荐信等申请资料一起递给申请的学校,尤其是私校,最后一页是学校过去三年的matriculation 单子,要是该校的好学生基本都录得好,那么你孩子是好学生的话也会录得好,你孩子是一般学生的话也会比差校的一般学生、有时甚至是好学生都录得好,差校的好学生应该不差,但是上Top20 会难一些,Admission的人认学校名字,一些高中甚至是一些名校的feeder school,我女儿的学校90+毕业生EA/ED了9个Top 10学校。就是在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高中中间决定让她转过去,她原来的学校也不错,但是matriculation不如现在学校,她执意要转,我们也就从了,过程各种困难不表。
上个好学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这个非常重要,好私校有很棒的college counselor,不仅有经验,还帮助给essay把关。
更新:有人对怎么找feeder school感兴趣,这个你可以看看孩子Dream School的AO的简历,尤其是director of Admission, 这些人毕业的高中往往会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学校。但是更多的是visit schools,研究它们school profiles,尤其是过去几年matriculation的趋势,scattered diagram在一些申校的app里面(譬如Scoir和Parchment等)都找得到,这个研究起来比较花时间,还有就是network,看看别人孩子的经验,往往有规律可循。
(4)Academic profile
除了成绩和标考之外,TOP学校一般会有些要求,譬如参加过Robotic竞赛、数学竞赛、大学水平的research、国际水平的academic奖项等,我们不是大地方出来的,女儿对CS感兴趣的较晚(这个后面会提到),错过了竞赛的机会,好在我在大学工作,于是帮助女儿找了一个暑假在生化实验室Volunteer的机会,我跟她讲,我可以帮她起步,要干下来有的结果的话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她的work ethnic还是非常不错的,做了两年最后教授开始主动给她付钱,后来决定转CS教授还给她推荐了其他的faculty。
更新:有人对research的经历感兴趣,我女儿是freshman前一年暑假开始的,那时候还没有pandemic,学校也让签了无责任豁免,孩子每周去三个小时,周末半天,寒暑假全时,shadow一个硕士生,孩子很努力,跟着慢慢做出一些结果,到了pandemic的时候已经是sophomore最后半学期,夏天是在线上做了一些数据处理等工作,最后靠在硕士生排名后面发了paper,在national society年会上高中组做了oral presentation。 我女儿一直想学医,后来接触了CS课程,一下子特别喜欢,而且表现出来比chemistry/biology好得多的天赋,这时候已经是Junior了,转CS的话她自己努力建立的profile好多用不上了,譬如biochem research;需要建的profile譬如GitHub、网页、编程的portfolio等等。我们让她自己思考决定,是暂时手忙脚乱辛苦一点将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现在图稳将来可能后悔,还有我说你的profile可能不如那些freshman就开始做CS的,但是如果你能在一年内取得很大进步,至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你自己可以挑战自己,而且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最后她决定走CS路线,自己同时修了两门CS的课程(谢天谢地学校免了她必须先完成一门再修另一门的要求),Junior暑假修了一门大学二年级的课程,申请到了一个IT assistant的工作,GitHub做的很不错,也完成不少project能放到申请学校的portfolio里面吧。
更新:IT assistant是在所在高中开始做的,这个没经验的时候相对容易一点,当然自己的人缘和people skills对拿到这个位置很关键。到了Junior暑假的时候因为这个经历再申请周围大学的暑期IT assistant就容易多了,我们比较幸运的是住在大学城,周围有很多高校,暑期学生回家的多,学生助理的位置相对好申请一点。
(5) Extracurricular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打酱油了所有的体育活动,孩子偏偏选了自己身体条件不利的三大球的一种,而且一直坚持了下来,开始只是健身就好,没想到推她走多远,但是middle school开始很多人退出了,孩子还在坚持打下去,而且开始打AAU,身体素质肯定不如其他人,但是肯练,一直坚持,渐渐不打酱油了上了主力名单。这时候我们开始觉得应该和将来择校挂上联系了,因为好的学校录取的时候看你的EC不在多,而在于能把一件事情做很多年而且做到很高水平,于是我们开始投资私教,也把她往好的球队送,8年级便能打varsity,AAU球队拿过一些state和national tournament的冠军,sophomore开始给那些需要学生自己靠成绩make 学校的球队(譬如MIT、Caltech、John Hopkins,U Chicago等)教练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最后申请的时候教练都endorse孩子的申请,这应该是录取的一个很关键原因。
(把这个回复加到这里: AAU不止篮球。 多数D3好学校对感兴趣的运动员有pre-read,在senior开始之前,通过的话必须ED这些学校,譬如JHU,U Chicago, Emory等。MIT和Caltech没有Pre read,但教练对感兴趣的运动员还是要成绩单先看看,觉得还好的话会给招募的运动员排序,发给admission。但是成绩还是不能差太多,得够水准,但是很多够水准的最后也不是还没有录?以MIT为例,一般人录取率7%,被教练endorse的运动员增加到几乎33%(成绩够的话),女运动员更高。)
更新:说到recruit,如果是IVY这种division 1的学校,能拿到教练offer一般是保录取的,但是拿到这个offer是非常难的,要么是体育水平没达到D1的要求,要么身高体能不够compete D1的。D3对身高体能的要求比D1要差一点,但也是很难进去的,在教练endorse之前会亲自去看比赛,如果你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教练没反应多半是没看上你家娃,试两三次教练不跟进就放弃好了。我女儿是中学开始慢慢显示出来坚持训练的效果的,她打的位置对头脑、skills等要求更高一点,这也是我们能扬长补短的关键,孩子意志品质好,愿意花时间去进行枯燥的训练。
其他的EC:culture club founder,Moot Court(international award)等
(6)技术细节很重要
我女儿申请的时候,曾经想过只声明caucasian进white的pool,因为Asian American的成绩太内卷,她的成绩虽然很不错,但是Asian 牛娃太多了。她的college counselor思考再三,还是推荐她同时声明white和Asian,因为Asian American的pool里面EC是体育的远不如white group多,在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比较容易“出头”。我们后来觉得这个想法很英明。
(7)Essay写什么很重要
Essay怎么写好很容易找到样板,但是每个学校的Essay Prompts就固定的那么几个,要写出彩就有点难,女儿自己的经验就是(1)一定要写自己独特的经历(2)所有的prompts的essays联系在一起就应该是一个人的具体形象,譬如MIT有八个prompts需要写,她写出来的结果就是来自小地方、克服过比较大的困难、依然保持好奇心、保持进取精神、立意回馈community、能够应付挑战的有tenacity的孩子——这是essays全部加在一起要传达的信息。
(8)crack面试
Caltech没有面试,我们是球队official visit的时候见到AO的,娃回来查了AO的简历,此人以前曾在我们州的一所大学工作过,应该听说过娃的高中,所以娃自己立马写了邮件感谢她时间上的付出,这我我挺佩服孩子的,情商在线。 MIT有面试,提交申请一周后我们接到面试人的邮件要约zoom面试时间,孩子和college counselor约了模拟面试,找了MIT以往常用的面试题目(感谢almighty Google),准备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准备了3-5个要问的题目,这个题目比较讲究,要问的有深度,还要显示自己对申请的学校有研究有想法。之后研究了面试人的简历背景(再次感谢almighty Google),居然是亚裔,孩子想了几个可能的共同话题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准备甚至到了服装是formal,business formal还是causal的程度,communication是孩子的长处,面试相当顺利,甚至讨论到了有个Asian母亲的经历,最后面试官对她印象很好,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在MIT校园见到你“。
(9)推荐信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环节
推荐信这个环节很有意思,不是说你好就行,主要是写的人能配合给“自己package的特点在哪里”这一点添彩。我女儿专门约了给她写推荐信的计算机课老师,谈自己申请的学校和portfolio的优势劣势,准备不立足自己在CS上已经有多少“成就”,而是立足天赋、快速进步和一年之内取得的进展,突出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老师了解到了孩子申请的目标和长处短处,在推荐信上的准备就有的放矢了。当然公校老师愿意这么配合的可能不会很多,私校的优势就显出来了,顶尖私校的college counselor和老师更是非常愿意配合孩子,孩子自己的情商在线也很重要。
写到最后还有很多东西想写,但是累了,也突然失去了写下去的兴趣,就到此吧。有问题的话如果我有空会尽量回答。孩子自推的话很需要家长配合,但是孩子不自推多数情况下家长推也没用,好在这个社会上什么大学最后都能过得不错,自己满足自己的现状就好。
祝大家新春快乐。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00:10

mark 感谢分享
丢丢丢蘑菇
恭喜恭喜 太棒了
p
pillowfight
感谢分享~~
h
hulahula2005
感谢分享。
H
High.eee
恭喜恭喜🎊 太羡慕了!
c
cathynd
回复 301楼m口罩sk的帖子
不是因为卷,是因为杠精的存在,说什么都能杠出花来。 也就在论坛上刷个存在感或者发泄平时的憋屈吧。
a
azhe
楼主和楼主女儿都非常棒!
陌小沫
感谢LZ的纯干货分享,恭喜恭喜!!
C
CleverBeaver
newly graduate招的女生都好用,即使不会,也会来告诉你她不知道,具体是哪里不懂不会能沟通清楚。不会就教,工作上也没什么神奇的东西,一个不耐烦的眼神她就知道自己学去了。 男的,技能一样差不多的,倒有些ego很大,一样什么都不会,还不吱声,不能说清楚自己是哪里不明白不会。最后反倒耽误事。
我感觉这些年在工作中示弱等别人做的女生是越来越少了。而且听说理工科学校女生多会有利于女性自立自强,毕竟身边总会有好多好的女性role model。
sibyla 发表于 2022-01-31 11:45

🥰
Z
ZHAOMIN
Congrats!!
蜂蜜柚子糖
混血就不要往亚裔里面扎了,信息误导 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吃了AA福利踩着亚裔才上去的

Not_Yet 发表于 2022-01-31 05:30

扎心了….
9
9du

网上很多人问了很多问题,我们今年的经历很有借鉴意义,但实在不想别人觉得我们BSO,于是借个公马,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就看下去,不适合你的情况的退出即可,我会尽量回答你的问题,尽管时间上可能不会非常及时。
前提是:我女儿是一个自推娃,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帮她接近她的目标。虽然上个好大学只是人生的起步,但是还是很开心看到孩子能够树立目标、自己去努力了,最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1) Academic
多数Top20学校看的不只是GPA和标考分数,这里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质量问题。譬如MIT和Caltech,录取评估时会看STEM是否完成你所在学校的最高课程设置,譬如你学校数学有AP Cal BC,你选了AB即使得了A也会被折扣, 如果学校offer有 linear algebra或者multivariable Cal,最理想的是在senior这一年能选其中一门,这样就得在上高中(甚至八年级)开始计算数学怎么选课才能把之前要求的课程上完,如果上不到这一步争取一个暑假到community college或者网上选课来赶上这个节奏。
如果孩子有Dream school,一定要研究对方的要求。譬如Caltech一般喜欢你完成AP Chem, AP physics C, Honor or AP Biology, 如果学校提供这个课程你没选,录取时基本就亮红灯了。我们STEM课程问题倒不大,我们的问题出在别的地方,女儿高中转校的时候两校之间Spanish衔接不好,如果进入新的学校上Spanish可能会落后影响成绩单(此前全A生),但是如果我们不完成4年Spanish毕业虽然没问题,但她学校有AP Spanish,因此可能会影响她录州大(我们州大极其好,要求四年外语)甚至Liberal Art色彩强的Ivies(来自学校counselor的建议),最后和他们学校college counselor讨论认为比较好的选择是暑假在当地大学注册一年级的加快Spanish,这样可以满足四年的要求,而空出来的时间挑战性地填满了AP Computer Science和Honor Data Structure,这样她最后一年可以选学校提供的计算机最高课程Honor Soft Engineering, 申校的时候college counselor就可以圆满地解释了她的课程设置。
当然最后这个麻烦我们没遇到,因为MIT和Caltech主要看STEM,如果EA没录我们申请其他学校的时候就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所以单看AP数量有时会misleading,质量有时更重要。譬如我女儿的情况,只有7个AP(一门计算机、两门数学、化学、物理C、生物和历史)、四门大学课程(暑假修的200 level 编程、化学、Spanish和一门数学课),national merit semifinalist(PSAT数学满分),是申请STEM学校的典型profile。
(2)SAT or ACT
我们让孩子没准备的情况下裸测了SAT和ACT,最后发现SAT更适合她,考了两次,第一次略低1500,一次过了1500,当时决定不再考了,因为她数学接近满分,符合MIT和Caltech不低于780分的要求,但是这分数最后Caltech也没用上,今年那里test blind,但是MIT是看分数的(虽然说optional,但没分数的录得很少),如果EA没录RA还是需要分数的,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考好。
(3)一定要上个好高中
以前看过人讨论是应该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学校一般有个School Profile随成绩单推荐信等申请资料一起递给申请的学校,尤其是私校,最后一页是学校过去三年的matriculation 单子,要是该校的好学生基本都录得好,那么你孩子是好学生的话也会录得好,你孩子是一般学生的话也会比差校的一般学生、有时甚至是好学生都录得好,差校的好学生应该不差,但是上Top20 会难一些,Admission的人认学校名字,一些高中甚至是一些名校的feeder school,我女儿的学校90+毕业生EA/ED了9个Top 10学校。就是在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高中中间决定让她转过去,她原来的学校也不错,但是matriculation不如现在学校,她执意要转,我们也就从了,过程各种困难不表。
上个好学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这个非常重要,好私校有很棒的college counselor,不仅有经验,还帮助给essay把关。
更新:有人对怎么找feeder school感兴趣,这个你可以看看孩子Dream School的AO的简历,尤其是director of Admission, 这些人毕业的高中往往会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学校。但是更多的是visit schools,研究它们school profiles,尤其是过去几年matriculation的趋势,scattered diagram在一些申校的app里面(譬如Scoir和Parchment等)都找得到,这个研究起来比较花时间,还有就是network,看看别人孩子的经验,往往有规律可循。
(4)Academic profile
除了成绩和标考之外,TOP学校一般会有些要求,譬如参加过Robotic竞赛、数学竞赛、大学水平的research、国际水平的academic奖项等,我们不是大地方出来的,女儿对CS感兴趣的较晚(这个后面会提到),错过了竞赛的机会,好在我在大学工作,于是帮助女儿找了一个暑假在生化实验室Volunteer的机会,我跟她讲,我可以帮她起步,要干下来有的结果的话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她的work ethnic还是非常不错的,做了两年最后教授开始主动给她付钱,后来决定转CS教授还给她推荐了其他的faculty。
更新:有人对research的经历感兴趣,我女儿是freshman前一年暑假开始的,那时候还没有pandemic,学校也让签了无责任豁免,孩子每周去三个小时,周末半天,寒暑假全时,shadow一个硕士生,孩子很努力,跟着慢慢做出一些结果,到了pandemic的时候已经是sophomore最后半学期,夏天是在线上做了一些数据处理等工作,最后靠在硕士生排名后面发了paper,在national society年会上高中组做了oral presentation。 我女儿一直想学医,后来接触了CS课程,一下子特别喜欢,而且表现出来比chemistry/biology好得多的天赋,这时候已经是Junior了,转CS的话她自己努力建立的profile好多用不上了,譬如biochem research;需要建的profile譬如GitHub、网页、编程的portfolio等等。我们让她自己思考决定,是暂时手忙脚乱辛苦一点将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现在图稳将来可能后悔,还有我说你的profile可能不如那些freshman就开始做CS的,但是如果你能在一年内取得很大进步,至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你自己可以挑战自己,而且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最后她决定走CS路线,自己同时修了两门CS的课程(谢天谢地学校免了她必须先完成一门再修另一门的要求),Junior暑假修了一门大学二年级的课程,申请到了一个IT assistant的工作,GitHub做的很不错,也完成不少project能放到申请学校的portfolio里面吧。
更新:IT assistant是在所在高中开始做的,这个没经验的时候相对容易一点,当然自己的人缘和people skills对拿到这个位置很关键。到了Junior暑假的时候因为这个经历再申请周围大学的暑期IT assistant就容易多了,我们比较幸运的是住在大学城,周围有很多高校,暑期学生回家的多,学生助理的位置相对好申请一点。
(5) Extracurricular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打酱油了所有的体育活动,孩子偏偏选了自己身体条件不利的三大球的一种,而且一直坚持了下来,开始只是健身就好,没想到推她走多远,但是middle school开始很多人退出了,孩子还在坚持打下去,而且开始打AAU,身体素质肯定不如其他人,但是肯练,一直坚持,渐渐不打酱油了上了主力名单。这时候我们开始觉得应该和将来择校挂上联系了,因为好的学校录取的时候看你的EC不在多,而在于能把一件事情做很多年而且做到很高水平,于是我们开始投资私教,也把她往好的球队送,8年级便能打varsity,AAU球队拿过一些state和national tournament的冠军,sophomore开始给那些需要学生自己靠成绩make 学校的球队(譬如MIT、Caltech、John Hopkins,U Chicago等)教练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最后申请的时候教练都endorse孩子的申请,这应该是录取的一个很关键原因。
(把这个回复加到这里: AAU不止篮球。 多数D3好学校对感兴趣的运动员有pre-read,在senior开始之前,通过的话必须ED这些学校,譬如JHU,U Chicago, Emory等。MIT和Caltech没有Pre read,但教练对感兴趣的运动员还是要成绩单先看看,觉得还好的话会给招募的运动员排序,发给admission。但是成绩还是不能差太多,得够水准,但是很多够水准的最后也不是还没有录?以MIT为例,一般人录取率7%,被教练endorse的运动员增加到几乎33%(成绩够的话),女运动员更高。)
更新:说到recruit,如果是IVY这种division 1的学校,能拿到教练offer一般是保录取的,但是拿到这个offer是非常难的,要么是体育水平没达到D1的要求,要么身高体能不够compete D1的。D3对身高体能的要求比D1要差一点,但也是很难进去的,在教练endorse之前会亲自去看比赛,如果你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教练没反应多半是没看上你家娃,试两三次教练不跟进就放弃好了。我女儿是中学开始慢慢显示出来坚持训练的效果的,她打的位置对头脑、skills等要求更高一点,这也是我们能扬长补短的关键,孩子意志品质好,愿意花时间去进行枯燥的训练。
其他的EC:culture club founder,Moot Court(international award)等
(6)技术细节很重要
我女儿申请的时候,曾经想过只声明caucasian进white的pool,因为Asian American的成绩太内卷,她的成绩虽然很不错,但是Asian 牛娃太多了。她的college counselor思考再三,还是推荐她同时声明white和Asian,因为Asian American的pool里面EC是体育的远不如white group多,在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比较容易“出头”。我们后来觉得这个想法很英明。
(7)Essay写什么很重要
Essay怎么写好很容易找到样板,但是每个学校的Essay Prompts就固定的那么几个,要写出彩就有点难,女儿自己的经验就是(1)一定要写自己独特的经历(2)所有的prompts的essays联系在一起就应该是一个人的具体形象,譬如MIT有八个prompts需要写,她写出来的结果就是来自小地方、克服过比较大的困难、依然保持好奇心、保持进取精神、立意回馈community、能够应付挑战的有tenacity的孩子——这是essays全部加在一起要传达的信息。
(8)crack面试
Caltech没有面试,我们是球队official visit的时候见到AO的,娃回来查了AO的简历,此人以前曾在我们州的一所大学工作过,应该听说过娃的高中,所以娃自己立马写了邮件感谢她时间上的付出,这我我挺佩服孩子的,情商在线。 MIT有面试,提交申请一周后我们接到面试人的邮件要约zoom面试时间,孩子和college counselor约了模拟面试,找了MIT以往常用的面试题目(感谢almighty Google),准备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准备了3-5个要问的题目,这个题目比较讲究,要问的有深度,还要显示自己对申请的学校有研究有想法。之后研究了面试人的简历背景(再次感谢almighty Google),居然是亚裔,孩子想了几个可能的共同话题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准备甚至到了服装是formal,business formal还是causal的程度,communication是孩子的长处,面试相当顺利,甚至讨论到了有个Asian母亲的经历,最后面试官对她印象很好,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在MIT校园见到你“。
(9)推荐信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环节
推荐信这个环节很有意思,不是说你好就行,主要是写的人能配合给“自己package的特点在哪里”这一点添彩。我女儿专门约了给她写推荐信的计算机课老师,谈自己申请的学校和portfolio的优势劣势,准备不立足自己在CS上已经有多少“成就”,而是立足天赋、快速进步和一年之内取得的进展,突出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老师了解到了孩子申请的目标和长处短处,在推荐信上的准备就有的放矢了。当然公校老师愿意这么配合的可能不会很多,私校的优势就显出来了,顶尖私校的college counselor和老师更是非常愿意配合孩子,孩子自己的情商在线也很重要。
写到最后还有很多东西想写,但是累了,也突然失去了写下去的兴趣,就到此吧。有问题的话如果我有空会尽量回答。孩子自推的话很需要家长配合,但是孩子不自推多数情况下家长推也没用,好在这个社会上什么大学最后都能过得不错,自己满足自己的现状就好。
祝大家新春快乐。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00:10

Thanks for sharing. Congratulations!
C
CleverBeaver
恭喜楼主妈妈,女儿自推优秀,妈妈的正确引导一定功不可没。 另外楼里有个火气大的小姑娘,你说的没错,上藤校自然不是一劳永逸的,人生很长,机遇,性格,眼界甚至你的相貌都有会决定未来的成功。但是,其他这些东西要么是不可控的,要么和你会不会做人有很大关系。如果你从小就没有学过做人,那头上顶着一个名校的光环一定不会hurt 你的发展。就好像你今天在楼里说话,大家之所以愿意坐下来听你说,回复你,不是因为你的观点有多么新颖独特,更不是因为和你交流有多么的pleasant,有很大成分是你不停的提醒大家,“我就是MIT 毕业的”。即使在网络这种无法verify 身份的地方,你的名校光环也无形中给了你credentials. 更何况你MIT 的校友们,不一定觉得你这个个体可以很好的represent 这所学校。你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和你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经历都有关系。 另外我同意你说的,借着在名校上学的机会找到另一半也是很重要的。只是,能不能找到,和你会不会做人关系也很大。你喜欢讲概率,那么从概率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伴侣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如果是女生,就更要有修养,不能因为是马公就口无遮拦。
dbexposure 发表于 2022-01-31 11:53

嗯 这点是个积极的意义 高端象牙塔里找个脑袋和颜值都过关的可以共度一生的人还是比较靠谱的 (当然其他地方也有颜如玉和黄金屋的)
第一年学习上会很辛苦 不过我想lz的女儿应该可以的!
q
qqmj
c
cathynd
回复 366楼QQQ1000的帖子
又不是ED,报一下也不损失什么。 如果将来从事STEM方面工作,哪个大学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考验在进了大学之后。 勉强进去学不下来有什么意义呢? 像你家儿子这样学有余力进了大学有了真正的挑战发挥出实力,这是最好的结果,对吗?
h
happyday365
mark mark
加菲man
mark
y
yunella
优秀娃,谢谢分享
l
lyphard
Mark, 谢谢分享!
c
causa
谢谢LZ分享,祝贺女儿拿到两个名校的offer!
c
cathynd
回复 491楼US2020的帖子
楼主写的很明白:上完学校能提供的最高最难的课程。

e
ecolock
大学教练,但是不想打大学队的话教练不会endorse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12:03

感谢楼主,谢谢你的无私分享,为你有这么优秀女儿喝彩!
p
piggyaya
不管哪个pool,毫无疑问娃和家长都很优秀。就是在亚裔pool录不进去这两所,也都会很成功
爱与自由
恭喜楼主妈妈,女儿自推优秀,妈妈的正确引导一定功不可没。 另外楼里有个火气大的小姑娘,你说的没错,上藤校自然不是一劳永逸的,人生很长,机遇,性格,眼界甚至你的相貌都有会决定未来的成功。但是,其他这些东西要么是不可控的,要么和你会不会做人有很大关系。如果你从小就没有学过做人,那头上顶着一个名校的光环一定不会hurt 你的发展。就好像你今天在楼里说话,大家之所以愿意坐下来听你说,回复你,不是因为你的观点有多么新颖独特,更不是因为和你交流有多么的pleasant,有很大成分是你不停的提醒大家,“我就是MIT 毕业的”。即使在网络这种无法verify 身份的地方,你的名校光环也无形中给了你credentials. 更何况你MIT 的校友们,不一定觉得你这个个体可以很好的represent 这所学校。你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和你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经历都有关系。 另外我同意你说的,借着在名校上学的机会找到另一半也是很重要的。只是,能不能找到,和你会不会做人关系也很大。你喜欢讲概率,那么从概率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伴侣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如果是女生,就更要有修养,不能因为是马公就口无遮拦。
dbexposure 发表于 2022-01-31 11:53

re,感谢lz分享,恭喜牛娃!不要理楼里那些酸评论
d
dukenyc125

就是刻意隐瞒自己有一半亚裔血统的事实,误导录取官认为自己是纯白人,跟其他纯白人竞争录取名额,说白了就是对学校撒谎 不想让学校知道自己的亚裔血统,可以选 不透露种族 这个选项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2-01-31 12:04

确实属于两面骗,真正亚裔孩子或者白人孩子只能吃瘪
8
85打酱油
好优秀啊!恭喜恭喜!!!
a
amethystor
谢谢分享。请问怎么research college喜欢什么样的profile? 还有高中很多就列一下录取的学校,不会说人数,这个要内部资料吗
c
cauchy
什么叫申明“caucasian”进white pool?一头雾水。
m口罩sk 发表于 2022-01-31 00:14

孩子应该是混血儿。 女儿很牛,情商智商都在线,恭喜楼主
x
xstzdt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experience! big congrats!
槐花蜜
谢谢LZ分享!自推优秀娃,和妈妈的引导也分不开
C
Clairemom
恭喜!谢谢分享!看多都看不懂不明白,要mark一下学习。
公用马甲11
谢谢分享。请问怎么research college喜欢什么样的profile? 还有高中很多就列一下录取的学校,不会说人数,这个要内部资料吗
amethystor 发表于 2022-01-31 12:37

SS
b
bababa
谢谢楼主,写的非常中肯,是诚心来帮助人的,感谢
s
sunrise1122
谢谢楼主分享!恭喜🎉
U
US2020
回复 491楼US2020的帖子
楼主写的很明白:上完学校能提供的最高最难的课程。


cathynd 发表于 2022-01-31 12:34

是这个道理,但也看到有网友说很多学校prefer4年的外语。最高只能学三年,第四年咋办呢?
c
cathynd
回复 526楼magnoliaceae的帖子
有毛病,混血可以选任何一方父母的血统
o
onesweetday
女孩去这两个大学比男孩容易太多了。但是女孩优秀的也很多,竞争很激烈,还是恭喜楼主。总之亚裔男孩最难。
s
strawberrymm
恭喜楼主!谢谢分享!
x
xiaozhukuaipaoaa
Thanks for sharing! Congrats!!!
P
PinkSwan
恭喜楼主,多些分享干货,比那些纯BSO的帖子好多了。
X
Xinli_DC
Thanks for sharing! Congratulations!!!
d
dancingsing
年夜饭最好的一道菜!谢谢lz的分享!恭喜优秀的孩子!
b
babybaby2
都是好优秀的孩子啊,进来学习。自家孩子那就一言难尽了,只知道游戏了,
Q
QQQ1000
这个问题非常技术性,school profile做得好的学校能看见录取的学校和一个人还是多个人,拿这个作为线索上parchment搜一下scatter diagram,然后一个一个录了的学生的profile看,最后用Excel做个趋势图,这个真很花时间,建议只做梦校,我做了MIT和Caltech,如果她申请RD的话我会做H和Cornell,好在最后不需要做了。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12:46

楼主真有心,真是一个优秀的妈妈
h
hhxx89
我有个词不认识 parchment 求解答
公用马甲11
我有个词不认识 parchment 求解答
hhxx89 发表于 2022-01-31 12:58

Parchment是申请学校时候使用的app一种,这是链接,https://www.parchment.com/
S
Shuangbao
谢谢分享!Mark!
h
hhxx89
谢谢 原来是app!我说我咋理解不上去呢 谢谢解答
f
fuji
谢谢分享,shouyifeiqian
孩子父母否很厉害!
e
ecolock
这个问题非常技术性,school profile做得好的学校能看见录取的学校和一个人还是多个人,拿这个作为线索上parchment搜一下scatter diagram,然后一个一个录了的学生的profile看,最后用Excel做个趋势图,这个真很花时间,建议只做梦校,我做了MIT和Caltech,如果她申请RD的话我会做H和Cornell,好在最后不需要做了。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12:46

楼主能解释一下吗? 只看到了这个网站https://www.parchment.com/,
B
BaoMaoDou

网上很多人问了很多问题,我们今年的经历很有借鉴意义,但实在不想别人觉得我们BSO,于是借个公马,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就看下去,不适合你的情况的退出即可,我会尽量回答你的问题,尽管时间上可能不会非常及时。
前提是:我女儿是一个自推娃,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帮她接近她的目标。虽然上个好大学只是人生的起步,但是还是很开心看到孩子能够树立目标、自己去努力了,最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1) Academic
多数Top20学校看的不只是GPA和标考分数,这里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质量问题。譬如MIT和Caltech,录取评估时会看STEM是否完成你所在学校的最高课程设置,譬如你学校数学有AP Cal BC,你选了AB即使得了A也会被折扣, 如果学校offer有 linear algebra或者multivariable Cal,最理想的是在senior这一年能选其中一门,这样就得在上高中(甚至八年级)开始计算数学怎么选课才能把之前要求的课程上完,如果上不到这一步争取一个暑假到community college或者网上选课来赶上这个节奏。
如果孩子有Dream school,一定要研究对方的要求。譬如Caltech一般喜欢你完成AP Chem, AP physics C, Honor or AP Biology, 如果学校提供这个课程你没选,录取时基本就亮红灯了。我们STEM课程问题倒不大,我们的问题出在别的地方,女儿高中转校的时候两校之间Spanish衔接不好,如果进入新的学校上Spanish可能会落后影响成绩单(此前全A生),但是如果我们不完成4年Spanish毕业虽然没问题,但她学校有AP Spanish,因此可能会影响她录州大(我们州大极其好,要求四年外语)甚至Liberal Art色彩强的Ivies(来自学校counselor的建议),最后和他们学校college counselor讨论认为比较好的选择是暑假在当地大学注册一年级的加快Spanish,这样可以满足四年的要求,而空出来的时间挑战性地填满了AP Computer Science和Honor Data Structure,这样她最后一年可以选学校提供的计算机最高课程Honor Soft Engineering, 申校的时候college counselor就可以圆满地解释了她的课程设置。
当然最后这个麻烦我们没遇到,因为MIT和Caltech主要看STEM,如果EA没录我们申请其他学校的时候就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所以单看AP数量有时会misleading,质量有时更重要。譬如我女儿的情况,只有7个AP(一门计算机、两门数学、化学、物理C、生物和历史)、四门大学课程(暑假修的200 level 编程、化学、Spanish和一门数学课),national merit semifinalist(PSAT数学满分),是申请STEM学校的典型profile。
(2)SAT or ACT
我们让孩子没准备的情况下裸测了SAT和ACT,最后发现SAT更适合她,考了两次,第一次略低1500,一次过了1500,当时决定不再考了,因为她数学接近满分,符合MIT和Caltech不低于780分的要求,但是这分数最后Caltech也没用上,今年那里test blind,但是MIT是看分数的(虽然说optional,但没分数的录得很少),如果EA没录RA还是需要分数的,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考好。
(3)一定要上个好高中
以前看过人讨论是应该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学校一般有个School Profile随成绩单推荐信等申请资料一起递给申请的学校,尤其是私校,最后一页是学校过去三年的matriculation 单子,要是该校的好学生基本都录得好,那么你孩子是好学生的话也会录得好,你孩子是一般学生的话也会比差校的一般学生、有时甚至是好学生都录得好,差校的好学生应该不差,但是上Top20 会难一些,Admission的人认学校名字,一些高中甚至是一些名校的feeder school,我女儿的学校90+毕业生EA/ED了9个Top 10学校。就是在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高中中间决定让她转过去,她原来的学校也不错,但是matriculation不如现在学校,她执意要转,我们也就从了,过程各种困难不表。
上个好学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这个非常重要,好私校有很棒的college counselor,不仅有经验,还帮助给essay把关。
更新:有人对怎么找feeder school感兴趣,这个你可以看看孩子Dream School的AO的简历,尤其是director of Admission, 这些人毕业的高中往往会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学校。但是更多的是visit schools,研究它们school profiles,尤其是过去几年matriculation的趋势,scattered diagram在一些申校的app里面(譬如Scoir和Parchment等)都找得到,这个研究起来比较花时间,还有就是network,看看别人孩子的经验,往往有规律可循。
(4)Academic profile
除了成绩和标考之外,TOP学校一般会有些要求,譬如参加过Robotic竞赛、数学竞赛、大学水平的research、国际水平的academic奖项等,我们不是大地方出来的,女儿对CS感兴趣的较晚(这个后面会提到),错过了竞赛的机会,好在我在大学工作,于是帮助女儿找了一个暑假在生化实验室Volunteer的机会,我跟她讲,我可以帮她起步,要干下来有的结果的话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她的work ethnic还是非常不错的,做了两年最后教授开始主动给她付钱,后来决定转CS教授还给她推荐了其他的faculty。
更新:有人对research的经历感兴趣,我女儿是freshman前一年暑假开始的,那时候还没有pandemic,学校也让签了无责任豁免,孩子每周去三个小时,周末半天,寒暑假全时,shadow一个硕士生,孩子很努力,跟着慢慢做出一些结果,到了pandemic的时候已经是sophomore最后半学期,夏天是在线上做了一些数据处理等工作,最后靠在硕士生排名后面发了paper,在national society年会上高中组做了oral presentation。 我女儿一直想学医,后来接触了CS课程,一下子特别喜欢,而且表现出来比chemistry/biology好得多的天赋,这时候已经是Junior了,转CS的话她自己努力建立的profile好多用不上了,譬如biochem research;需要建的profile譬如GitHub、网页、编程的portfolio等等。我们让她自己思考决定,是暂时手忙脚乱辛苦一点将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现在图稳将来可能后悔,还有我说你的profile可能不如那些freshman就开始做CS的,但是如果你能在一年内取得很大进步,至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你自己可以挑战自己,而且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最后她决定走CS路线,自己同时修了两门CS的课程(谢天谢地学校免了她必须先完成一门再修另一门的要求),Junior暑假修了一门大学二年级的课程,申请到了一个IT assistant的工作,GitHub做的很不错,也完成不少project能放到申请学校的portfolio里面吧。
更新:IT assistant是在所在高中开始做的,这个没经验的时候相对容易一点,当然自己的人缘和people skills对拿到这个位置很关键。到了Junior暑假的时候因为这个经历再申请周围大学的暑期IT assistant就容易多了,我们比较幸运的是住在大学城,周围有很多高校,暑期学生回家的多,学生助理的位置相对好申请一点。
(5) Extracurricular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打酱油了所有的体育活动,孩子偏偏选了自己身体条件不利的三大球的一种,而且一直坚持了下来,开始只是健身就好,没想到推她走多远,但是middle school开始很多人退出了,孩子还在坚持打下去,而且开始打AAU,身体素质肯定不如其他人,但是肯练,一直坚持,渐渐不打酱油了上了主力名单。这时候我们开始觉得应该和将来择校挂上联系了,因为好的学校录取的时候看你的EC不在多,而在于能把一件事情做很多年而且做到很高水平,于是我们开始投资私教,也把她往好的球队送,8年级便能打varsity,AAU球队拿过一些state和national tournament的冠军,sophomore开始给那些需要学生自己靠成绩make 学校的球队(譬如MIT、Caltech、John Hopkins,U Chicago等)教练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最后申请的时候教练都endorse孩子的申请,这应该是录取的一个很关键原因。
(把这个回复加到这里: AAU不止篮球。 多数D3好学校对感兴趣的运动员有pre-read,在senior开始之前,通过的话必须ED这些学校,譬如JHU,U Chicago, Emory等。MIT和Caltech没有Pre read,但教练对感兴趣的运动员还是要成绩单先看看,觉得还好的话会给招募的运动员排序,发给admission。但是成绩还是不能差太多,得够水准,但是很多够水准的最后也不是还没有录?以MIT为例,一般人录取率7%,被教练endorse的运动员增加到几乎33%(成绩够的话),女运动员更高。)
更新:说到recruit,如果是IVY这种division 1的学校,能拿到教练offer一般是保录取的,但是拿到这个offer是非常难的,要么是体育水平没达到D1的要求,要么身高体能不够compete D1的。D3对身高体能的要求比D1要差一点,但也是很难进去的,在教练endorse之前会亲自去看比赛,如果你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教练没反应多半是没看上你家娃,试两三次教练不跟进就放弃好了。我女儿是中学开始慢慢显示出来坚持训练的效果的,她打的位置对头脑、skills等要求更高一点,这也是我们能扬长补短的关键,孩子意志品质好,愿意花时间去进行枯燥的训练。
其他的EC:culture club founder,Moot Court(international award)等
(6)技术细节很重要
我女儿申请的时候,曾经想过只声明caucasian进white的pool,因为Asian American的成绩太内卷,她的成绩虽然很不错,但是Asian 牛娃太多了。她的college counselor思考再三,还是推荐她同时声明white和Asian,因为Asian American的pool里面EC是体育的远不如white group多,在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比较容易“出头”。我们后来觉得这个想法很英明。
更新:混血孩子申校的时候原则上可以勾其中一种,两种甚至所有种,看孩子自己的认同,有的孩子更认同其中一种,譬如我女儿认同自己的亚裔身份就相对晚一些,是高中最后两年吧,开始她的profile都是只勾了Caucasian,但是后来自己认同了亚裔身份就决定都勾,勾了亚裔还要勾是来自亚洲的哪个国家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有些人不勾亚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后裔孩子成绩好的真的很多,但我绝对不赞同勾自己不是的族裔,back fire的可能性太高,也实在不ethnical
(7)Essay写什么很重要
Essay怎么写好很容易找到样板,但是每个学校的Essay Prompts就固定的那么几个,要写出彩就有点难,女儿自己的经验就是(1)一定要写自己独特的经历(2)所有的prompts的essays联系在一起就应该是一个人的具体形象,譬如MIT有八个prompts需要写,她写出来的结果就是来自小地方、克服过比较大的困难、依然保持好奇心、保持进取精神、立意回馈community、能够应付挑战的有tenacity的孩子——这是essays全部加在一起要传达的信息。
(8)crack面试
Caltech没有面试,我们是球队official visit的时候见到AO的,娃回来查了AO的简历,此人以前曾在我们州的一所大学工作过,应该听说过娃的高中,所以娃自己立马写了邮件感谢她时间上的付出,这我我挺佩服孩子的,情商在线。 MIT有面试,提交申请一周后我们接到面试人的邮件要约zoom面试时间,孩子和college counselor约了模拟面试,找了MIT以往常用的面试题目(感谢almighty Google),准备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准备了3-5个要问的题目,这个题目比较讲究,要问的有深度,还要显示自己对申请的学校有研究有想法。之后研究了面试人的简历背景(再次感谢almighty Google),居然是亚裔,孩子想了几个可能的共同话题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准备甚至到了服装是formal,business formal还是causal的程度,communication是孩子的长处,面试相当顺利,甚至讨论到了有个Asian母亲的经历,最后面试官对她印象很好,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在MIT校园见到你“。
(9)推荐信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环节
推荐信这个环节很有意思,不是说你好就行,主要是写的人能配合给“自己package的特点在哪里”这一点添彩。我女儿专门约了给她写推荐信的计算机课老师,谈自己申请的学校和portfolio的优势劣势,准备不立足自己在CS上已经有多少“成就”,而是立足天赋、快速进步和一年之内取得的进展,突出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老师了解到了孩子申请的目标和长处短处,在推荐信上的准备就有的放矢了。当然公校老师愿意这么配合的可能不会很多,私校的优势就显出来了,顶尖私校的college counselor和老师更是非常愿意配合孩子,孩子自己的情商在线也很重要。
写到最后还有很多东西想写,但是累了,也突然失去了写下去的兴趣,就到此吧。有问题的话如果我有空会尽量回答。孩子自推的话很需要家长配合,但是孩子不自推多数情况下家长推也没用,好在这个社会上什么大学最后都能过得不错,自己满足自己的现状就好。
祝大家新春快乐。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00:10

mark thx
d
duffy17

网上很多人问了很多问题,我们今年的经历很有借鉴意义,但实在不想别人觉得我们BSO,于是借个公马,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就看下去,不适合你的情况的退出即可,我会尽量回答你的问题,尽管时间上可能不会非常及时。
前提是:我女儿是一个自推娃,我们只有尽最大努力帮她接近她的目标。虽然上个好大学只是人生的起步,但是还是很开心看到孩子能够树立目标、自己去努力了,最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1) Academic
多数Top20学校看的不只是GPA和标考分数,这里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质量问题。譬如MIT和Caltech,录取评估时会看STEM是否完成你所在学校的最高课程设置,譬如你学校数学有AP Cal BC,你选了AB即使得了A也会被折扣, 如果学校offer有 linear algebra或者multivariable Cal,最理想的是在senior这一年能选其中一门,这样就得在上高中(甚至八年级)开始计算数学怎么选课才能把之前要求的课程上完,如果上不到这一步争取一个暑假到community college或者网上选课来赶上这个节奏。
如果孩子有Dream school,一定要研究对方的要求。譬如Caltech一般喜欢你完成AP Chem, AP physics C, Honor or AP Biology, 如果学校提供这个课程你没选,录取时基本就亮红灯了。我们STEM课程问题倒不大,我们的问题出在别的地方,女儿高中转校的时候两校之间Spanish衔接不好,如果进入新的学校上Spanish可能会落后影响成绩单(此前全A生),但是如果我们不完成4年Spanish毕业虽然没问题,但她学校有AP Spanish,因此可能会影响她录州大(我们州大极其好,要求四年外语)甚至Liberal Art色彩强的Ivies(来自学校counselor的建议),最后和他们学校college counselor讨论认为比较好的选择是暑假在当地大学注册一年级的加快Spanish,这样可以满足四年的要求,而空出来的时间挑战性地填满了AP Computer Science和Honor Data Structure,这样她最后一年可以选学校提供的计算机最高课程Honor Soft Engineering, 申校的时候college counselor就可以圆满地解释了她的课程设置。
当然最后这个麻烦我们没遇到,因为MIT和Caltech主要看STEM,如果EA没录我们申请其他学校的时候就会遇到这个问题了。
所以单看AP数量有时会misleading,质量有时更重要。譬如我女儿的情况,只有7个AP(一门计算机、两门数学、化学、物理C、生物和历史)、四门大学课程(暑假修的200 level 编程、化学、Spanish和一门数学课),national merit semifinalist(PSAT数学满分),是申请STEM学校的典型profile。
(2)SAT or ACT
我们让孩子没准备的情况下裸测了SAT和ACT,最后发现SAT更适合她,考了两次,第一次略低1500,一次过了1500,当时决定不再考了,因为她数学接近满分,符合MIT和Caltech不低于780分的要求,但是这分数最后Caltech也没用上,今年那里test blind,但是MIT是看分数的(虽然说optional,但没分数的录得很少),如果EA没录RA还是需要分数的,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考好。
(3)一定要上个好高中
以前看过人讨论是应该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学校一般有个School Profile随成绩单推荐信等申请资料一起递给申请的学校,尤其是私校,最后一页是学校过去三年的matriculation 单子,要是该校的好学生基本都录得好,那么你孩子是好学生的话也会录得好,你孩子是一般学生的话也会比差校的一般学生、有时甚至是好学生都录得好,差校的好学生应该不差,但是上Top20 会难一些,Admission的人认学校名字,一些高中甚至是一些名校的feeder school,我女儿的学校90+毕业生EA/ED了9个Top 10学校。就是在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高中中间决定让她转过去,她原来的学校也不错,但是matriculation不如现在学校,她执意要转,我们也就从了,过程各种困难不表。
上个好学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college counselor!这个非常重要,好私校有很棒的college counselor,不仅有经验,还帮助给essay把关。
更新:有人对怎么找feeder school感兴趣,这个你可以看看孩子Dream School的AO的简历,尤其是director of Admission, 这些人毕业的高中往往会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学校。但是更多的是visit schools,研究它们school profiles,尤其是过去几年matriculation的趋势,scattered diagram在一些申校的app里面(譬如Scoir和Parchment等)都找得到,这个研究起来比较花时间,还有就是network,看看别人孩子的经验,往往有规律可循。
(4)Academic profile
除了成绩和标考之外,TOP学校一般会有些要求,譬如参加过Robotic竞赛、数学竞赛、大学水平的research、国际水平的academic奖项等,我们不是大地方出来的,女儿对CS感兴趣的较晚(这个后面会提到),错过了竞赛的机会,好在我在大学工作,于是帮助女儿找了一个暑假在生化实验室Volunteer的机会,我跟她讲,我可以帮她起步,要干下来有的结果的话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她的work ethnic还是非常不错的,做了两年最后教授开始主动给她付钱,后来决定转CS教授还给她推荐了其他的faculty。
更新:有人对research的经历感兴趣,我女儿是freshman前一年暑假开始的,那时候还没有pandemic,学校也让签了无责任豁免,孩子每周去三个小时,周末半天,寒暑假全时,shadow一个硕士生,孩子很努力,跟着慢慢做出一些结果,到了pandemic的时候已经是sophomore最后半学期,夏天是在线上做了一些数据处理等工作,最后靠在硕士生排名后面发了paper,在national society年会上高中组做了oral presentation。 我女儿一直想学医,后来接触了CS课程,一下子特别喜欢,而且表现出来比chemistry/biology好得多的天赋,这时候已经是Junior了,转CS的话她自己努力建立的profile好多用不上了,譬如biochem research;需要建的profile譬如GitHub、网页、编程的portfolio等等。我们让她自己思考决定,是暂时手忙脚乱辛苦一点将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现在图稳将来可能后悔,还有我说你的profile可能不如那些freshman就开始做CS的,但是如果你能在一年内取得很大进步,至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你自己可以挑战自己,而且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最后她决定走CS路线,自己同时修了两门CS的课程(谢天谢地学校免了她必须先完成一门再修另一门的要求),Junior暑假修了一门大学二年级的课程,申请到了一个IT assistant的工作,GitHub做的很不错,也完成不少project能放到申请学校的portfolio里面吧。
更新:IT assistant是在所在高中开始做的,这个没经验的时候相对容易一点,当然自己的人缘和people skills对拿到这个位置很关键。到了Junior暑假的时候因为这个经历再申请周围大学的暑期IT assistant就容易多了,我们比较幸运的是住在大学城,周围有很多高校,暑期学生回家的多,学生助理的位置相对好申请一点。
(5) Extracurricular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打酱油了所有的体育活动,孩子偏偏选了自己身体条件不利的三大球的一种,而且一直坚持了下来,开始只是健身就好,没想到推她走多远,但是middle school开始很多人退出了,孩子还在坚持打下去,而且开始打AAU,身体素质肯定不如其他人,但是肯练,一直坚持,渐渐不打酱油了上了主力名单。这时候我们开始觉得应该和将来择校挂上联系了,因为好的学校录取的时候看你的EC不在多,而在于能把一件事情做很多年而且做到很高水平,于是我们开始投资私教,也把她往好的球队送,8年级便能打varsity,AAU球队拿过一些state和national tournament的冠军,sophomore开始给那些需要学生自己靠成绩make 学校的球队(譬如MIT、Caltech、John Hopkins,U Chicago等)教练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最后申请的时候教练都endorse孩子的申请,这应该是录取的一个很关键原因。
(把这个回复加到这里: AAU不止篮球。 多数D3好学校对感兴趣的运动员有pre-read,在senior开始之前,通过的话必须ED这些学校,譬如JHU,U Chicago, Emory等。MIT和Caltech没有Pre read,但教练对感兴趣的运动员还是要成绩单先看看,觉得还好的话会给招募的运动员排序,发给admission。但是成绩还是不能差太多,得够水准,但是很多够水准的最后也不是还没有录?以MIT为例,一般人录取率7%,被教练endorse的运动员增加到几乎33%(成绩够的话),女运动员更高。)
更新:说到recruit,如果是IVY这种division 1的学校,能拿到教练offer一般是保录取的,但是拿到这个offer是非常难的,要么是体育水平没达到D1的要求,要么身高体能不够compete D1的。D3对身高体能的要求比D1要差一点,但也是很难进去的,在教练endorse之前会亲自去看比赛,如果你发邮件和比赛剪辑教练没反应多半是没看上你家娃,试两三次教练不跟进就放弃好了。我女儿是中学开始慢慢显示出来坚持训练的效果的,她打的位置对头脑、skills等要求更高一点,这也是我们能扬长补短的关键,孩子意志品质好,愿意花时间去进行枯燥的训练。
其他的EC:culture club founder,Moot Court(international award)等
(6)技术细节很重要
我女儿申请的时候,曾经想过只声明caucasian进white的pool,因为Asian American的成绩太内卷,她的成绩虽然很不错,但是Asian 牛娃太多了。她的college counselor思考再三,还是推荐她同时声明white和Asian,因为Asian American的pool里面EC是体育的远不如white group多,在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比较容易“出头”。我们后来觉得这个想法很英明。
更新:混血孩子申校的时候原则上可以勾其中一种,两种甚至所有种,看孩子自己的认同,有的孩子更认同其中一种,譬如我女儿认同自己的亚裔身份就相对晚一些,是高中最后两年吧,开始她的profile都是只勾了Caucasian,但是后来自己认同了亚裔身份就决定都勾,勾了亚裔还要勾是来自亚洲的哪个国家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有些人不勾亚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后裔孩子成绩好的真的很多,但我绝对不赞同勾自己不是的族裔,back fire的可能性太高,也实在不ethnical
(7)Essay写什么很重要
Essay怎么写好很容易找到样板,但是每个学校的Essay Prompts就固定的那么几个,要写出彩就有点难,女儿自己的经验就是(1)一定要写自己独特的经历(2)所有的prompts的essays联系在一起就应该是一个人的具体形象,譬如MIT有八个prompts需要写,她写出来的结果就是来自小地方、克服过比较大的困难、依然保持好奇心、保持进取精神、立意回馈community、能够应付挑战的有tenacity的孩子——这是essays全部加在一起要传达的信息。
(8)crack面试
Caltech没有面试,我们是球队official visit的时候见到AO的,娃回来查了AO的简历,此人以前曾在我们州的一所大学工作过,应该听说过娃的高中,所以娃自己立马写了邮件感谢她时间上的付出,这我我挺佩服孩子的,情商在线。 MIT有面试,提交申请一周后我们接到面试人的邮件要约zoom面试时间,孩子和college counselor约了模拟面试,找了MIT以往常用的面试题目(感谢almighty Google),准备了自己的答案,然后准备了3-5个要问的题目,这个题目比较讲究,要问的有深度,还要显示自己对申请的学校有研究有想法。之后研究了面试人的简历背景(再次感谢almighty Google),居然是亚裔,孩子想了几个可能的共同话题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准备甚至到了服装是formal,business formal还是causal的程度,communication是孩子的长处,面试相当顺利,甚至讨论到了有个Asian母亲的经历,最后面试官对她印象很好,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在MIT校园见到你“。
(9)推荐信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环节
推荐信这个环节很有意思,不是说你好就行,主要是写的人能配合给“自己package的特点在哪里”这一点添彩。我女儿专门约了给她写推荐信的计算机课老师,谈自己申请的学校和portfolio的优势劣势,准备不立足自己在CS上已经有多少“成就”,而是立足天赋、快速进步和一年之内取得的进展,突出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老师了解到了孩子申请的目标和长处短处,在推荐信上的准备就有的放矢了。当然公校老师愿意这么配合的可能不会很多,私校的优势就显出来了,顶尖私校的college counselor和老师更是非常愿意配合孩子,孩子自己的情商在线也很重要。
写到最后还有很多东西想写,但是累了,也突然失去了写下去的兴趣,就到此吧。有问题的话如果我有空会尽量回答。孩子自推的话很需要家长配合,但是孩子不自推多数情况下家长推也没用,好在这个社会上什么大学最后都能过得不错,自己满足自己的现状就好。
祝大家新春快乐。


公用马甲11 发表于 2022-01-31 00:10

谢谢楼主的热心分享~
c
congcong8565
谢谢分享,恭喜楼主和孩子了,这样有目标,并愿意为此付出的孩子一定错不了! 祝前程似锦
c
cathynd
回复 570楼US2020的帖子
楼主前面回答说去网上或者CC学。 要么你自己外面考AP。 我的理解是考到AP 其实就是达到四年外语的水平了。
但是如果本身外语水平不高按部就班上课的话,自己考AP难度很大,如果占很多时间精力,我是不会的。 情愿在别的STEM方面多花点功夫选课。
K
Kathy8214
恭喜楼主妈妈,女儿自推优秀,妈妈的正确引导一定功不可没。 另外楼里有个火气大的小姑娘,你说的没错,上藤校自然不是一劳永逸的,人生很长,机遇,性格,眼界甚至你的相貌都有会决定未来的成功。但是,其他这些东西要么是不可控的,要么和你会不会做人有很大关系。如果你从小就没有学过做人,那头上顶着一个名校的光环一定不会hurt 你的发展。就好像你今天在楼里说话,大家之所以愿意坐下来听你说,回复你,不是因为你的观点有多么新颖独特,更不是因为和你交流有多么的pleasant,有很大成分是你不停的提醒大家,“我就是MIT 毕业的”。即使在网络这种无法verify 身份的地方,你的名校光环也无形中给了你credentials. 更何况你MIT 的校友们,不一定觉得你这个个体可以很好的represent 这所学校。你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和你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经历都有关系。 另外我同意你说的,借着在名校上学的机会找到另一半也是很重要的。只是,能不能找到,和你会不会做人关系也很大。你喜欢讲概率,那么从概率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伴侣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如果是女生,就更要有修养,不能因为是马公就口无遮拦。
dbexposure 发表于 2022-01-31 11:53

热 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