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岁covid 疫苗benefit vs risk 总结

s
sv_citize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本人长年逛华人网, 从不发帖回帖。最近几个月,由于专业背景 (985本科生物, 北美genetics phd, biotch/pharm工作经历 ), 经常被问起疫苗的效率和副作用,该不该打之类。 作为 5-11岁孩子的家长,对此也一直很关心, 跟了不少文章和数据,特地注册了id来总结一下, 也算回报华人网。  本帖探讨请基于科学和数据, 谢绝互相贴标签和人身攻击。 理解疫苗黑和疫苗粉的昂奋情绪,但是请移步别的地方吵架, 腾出地方让关心此事的家长多一些有用信息。本帖所有引用在文中用(引用-数字)标注, 在文末附上source链接。
关于疫苗的效用相信大家已经看到很多,这里只用相对新的数据做更新总结。 1.根据10/29/2021发表在医药顶级期刊《柳叶刀》 的文章(引用-1),疫苗确实降低了covid 感染率,但是在 delta 传播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文章因此建议研究重点应该加强疫苗和研发新的疫苗以阻断(无症)传播,在这种能阻断传播的疫苗出来之前,除了疫苗之外的其他手段还是必须的。换句话说,打不打疫苗covid也还是会传的, 打了疫苗也还是要其他措施比如戴口罩的。 (为什么降低感染率不降低传播?因为感染infection指的是病毒感染你的细胞, 传播transmission指的是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人际传播率没变低, 是因为病毒载体在vaccinated and unvaccinated的峰值量都一样,都是一样的传播, 但是在vaccinated中清除速度更快所以在vaccinated体内病毒感染细胞的感染率降低了。 ) 2.根据10/04/2021同样发表在《柳叶刀》 的文章(引用-2),疫苗的有效性在第一个月高达93%但是到第五个月就只有53%了。换句话说, 疫苗的作用在随时间而下降, 而且下降得很快。 3.根据9月份英国威尔士的数据(引用-3), 疫苗能降把住院率从X降到~0.5X。 这到底多有用就取决于X是多少了。根据cdc的数据(引用-4), 对于5-11岁, 这个X即使在高峰期也就是1/100,000左右(对比65岁以上的66/100,000)。 这个X这么小, 把它降一半到底有什么用, 这个大家见仁见智了。 4.根据cdc的数据(引用-5,6)0-18岁儿童过去两年covid死亡总数是600左右(年平均300),flu 2019年死亡总数是 200左右(年平均200)。 对于0-18岁儿童, 新冠死亡是流感死亡的1.5倍。 找不到细分的5-11岁的数据。可能5-11岁和12-18岁会有不同。
那么疫苗的安全性如何呢。对于5-11岁家长, 这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 这里分短期(几个月内)和长期(将来)来探讨。 短期的比如allergy 和 myocarditis,allergy 没有好的数据, 但是根据10/26/2021 FDA 会议(引用-7)上的解读和讨论(引用-8),对于5-11岁男孩, 在疫情高峰时, 疫苗造成的myocarditis 和疫苗防止的covid住院是同一数量级别的。 在非高峰时, 疫苗造成的myocarditis 却几倍于疫苗能防止的covid住院。myocarditis 从症状上可轻可重, 但是本质是心肌细胞发炎受损。与我们身体其他部位不停更新的细胞不一样的是, 心肌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再生是非常有限的(题外话神经细胞更甚,无法再生,这也是为什么对心脏和大脑的损害大都不可逆)。所以严重的myocarditis 造成的长期影像可能就不是短期副作用了,也不在讨论之列。

长期的疫苗影响读了年初pfizer提交的疫苗研发报告(引用-9) 我个人有几个顾虑: 1) impurities: mRNA 是合成产生的,这个过程就好比你打字一样, 不可能没有错误。 那么这些错误就会造成impurities (比如你要打“我是怪兽的敌人” 变成了“我是怪兽”) 。根据这份报告,大批量生产的疫苗mRNA的impurities 是显著高于在clinical trial 中使用的疫苗mRNA的。 这些impuritis 有可能就造成合成的不是spike protein, 而是随机的其他protein。甚至可能就是一些小分子RNA。 这些impurities 在哪针疫苗里,被谁打到, 引起什么问题,都是随机事件。 2) gentoxity:这个指的是对遗传物质及其功能造成的毒性/破坏。在报告里, 这部分就只有短短一段话, 大意是疫苗是mRNA,不会改变细胞核里的DNA, 所以assume没有什么问题。pfizer 没有做任何gentoxity的分子实验和动物实验。 但是genetics告诉我们, 不会改变细胞核DNA不等同于没有gentoxiy. 比如RNAi 就可以通过调控来silence 一些DNA 的表达。用RNAi来 knockout 一些基因, 这是实验室常规操作。 而RNAi是大概二十年前才发现的, 后来又陆陆续续发现一些小分子RNA以及他们对细胞的表达调控。 直到今天也还在探索, 没有谁敢说已经搞清楚细胞内DNA 和 RNA 的相互作用。 所以这一块真的是黑箱操作。 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影响多大。 其实完全可以做点动物实验, NGS 扫一下DNA, RNA 也better than nothing, 不知道为什么啥也没做。   3)lipid nanoparticle with PEG: 这个在体内的代谢是5个月,对于PEG 过敏的人就不说了, 就算不过敏, 外源物质在体内这么久, 对每个人的影响都不一样。 如果每隔几个月还要booster的话, 身体就等于长期要代谢这些外源物质。对于小孩子来说真的好吗?   4)胚胎着床失败率: 报告中提到的小鼠实验里, 疫苗组小鼠的胚胎着床失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但是又说虽然如此还是在正常范围。 我不是这方面的, 但是对于这个正常范围是怎么定的很困惑(期待其他牛人解读)。对于5-11岁的小男孩来说, 这个不算一个concern, 因为精子是新鲜产生的, 但是女孩的卵母细胞从出生起就在哪里了,只是一个一个发育成熟排出来而已。如果着床失败的原因是胚胎细胞受损,那么相应的, 有没有可能卵细胞/卵母细胞受到影响?
总结一下,疫苗对于阻止病毒传播作用微乎其微, 就算5-11岁的小孩都打了疫苗, 病毒还是该怎么传怎么传,对于阻断病毒在人群整体的传播并无显著益处。对于孩子自己, 如果是健康小孩,大多是无症状或者轻症自愈。走到需要住院那一步的,疫情高峰时100,000 中也才一个, 疫苗无非把那1个变成0.5 个。至于死亡, 大概是流感的1.5倍,也是小概率事件。换句话说, 对于5-11岁的小孩, covid引起的住院和死亡都是很小概率的事件,疫苗的作用就是把这个小概率变得更小一些, 这个有多重要呢, 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吧。与此同时,疫苗的短期副作用不可忽视,各种长期风险难以预测。孩子如果有基础病或者其他高风险的话,请遵医嘱,  FDA 通过5-11岁的疫苗就是make it available 所以高风险的小孩可以有疫苗可打。 孩子健康没有任何基础病的话, 家长不妨让子弹飞一会慎重决定,你在为别人做决定, 而这个人的一生还很漫长。父母一时的情绪/见解/方便不应该成为决定的因素, 决定应该基于孩子本身的健康和长远的利益。不管专家说什么官僚说什么, 尽量自己多了解信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risk vs benefit analysis。 成人都应该明白nothing is free, and free is the most expensive, that also applies to decision. 
我本人对疫苗不粉不黑,支持信息透明支持个人咨询决定,不支持mandate,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不支持疫苗政治化, 标签化。我自己的孩子不会打,觉得没必要, 孩子同学的家长我问下来,不打算给孩子打covid疫苗的是大多数 (tuition~40k私校, 家长大多 /高知/hightech/business owner )。
希望这些总结的信息有用, 也希望大家不要再因为打不打疫苗互相judge挖苦讽刺, 目前的疫苗就是有利有弊的, 既有利弊那每个人的得失考量就不会一样。
引用文献和数据: 1.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1)00690-3/fulltext 2.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821%2902183-8/fulltext 3.https://www.bbc.com/news/uk-wales-58680204 4.https://gis.cdc.gov/grasp/COVIDNet/COVID19_3.html 5.https://data.cdc.gov/NCHS/Provisional-COVID-19-Deaths-Focus-on-Ages-0-18-Yea/nr4s-juj3 6.https://www.cdc.gov/flu/spotlights/2020-2021/pediatric-flu-deaths-reach-new-high.htm 7.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laaL0_xKmmA
8.https://www.statnews.com/2021/10/26/pfizer-covid19-vaccine-kids-vrbpac-fda/ 9.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assessment-report/comirnaty-epar-public-assessment-report_en.pdf
update: 谢谢指出原帖里“但是在unvaccinated中清除速度更快所以在unvaccinated体内病毒感染细胞的感染率降低了。”中的typo。本意要表达的是vaccinated。已经更正。

 

🔥 最新回帖

C
CleverBeaver
443 楼
我们村一些民间活动也开始强制娃的疫苗了
你我对面不相识
442 楼
我就问一句 如果现在急诊室里都是没打的 为啥要推第三针?怎么知道前两针无效的?
C
Challenger2021
441 楼
我今天狗了一下心肌炎。
永久性心肌炎平均存活期是5年,好的11年,这比癌症都吓人。这都什么父母,争着抢着带孩子去打?本来小孩得新冠的后果和普通流感也差不了多少。
投胎是门艺术。

yueceiling 发表于 2021-11-08 17:13

正解,我有同学心肌炎,年纪轻轻就突然走了
g
gingeraleye
440 楼
回复 437楼freys的帖子
同意。 其实这篇文章的研究数据和结果是很客观的 confirm 疫苗降低感染,减轻症状 highlight 疫苗不能阻隔Delta的传染 但是作者因此得出的结论就很主观了,就是: 不能指望他人打疫苗保护自己,不想得covid就得自己打疫苗。 这个作为个人层面的抉择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以此去影响policy making就不对了。
Again,每个人得covid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并且承担得covid风险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不能Assume每个人都因为怕得covid而去选择打疫苗或者booster,因为每个人的健康顾虑是不一样的,要相信成年人能做出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决定。我不反对打疫苗,但也不反对这是individual choice。特别是Booster和儿童疫苗,都不应该强制。
其实,既然疫苗不能阻隔传染,那个群体免疫的模型也就摇摇欲坠了。
不幸的是层主的思路也被作者带着跑了
f
foreverf
439 楼
如果疫苗有效率不那么好,不阻断传染,又降低很快。为啥还要提higher coverage?什么情况下“疫苗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这个假设能被falsify?不能出什么不利于疫苗的data就explain away吧?这就跟信miracle,结果没成,然后说你信的还不够坚定,是一样的。疫苗不是宗教,要看data调整对它的看法。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654-021-00808-7/ Increases in COVID-19 are unrelated to levels of vaccination across 68 countries and 2947 coun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eys 发表于 2021-11-09 00:14

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也没交学费, 我没必要再给你讲。

 

🛋️ 沙发板凳

j
jump2jump
谢谢科普!
S
San1ba4
专业。 赞
s
sweetapple123
赞科普,个人也是觉得对于普通儿童,打疫苗的风险大于收益。
c
crowncaprice
回复 1楼sv_citizen的帖子
谢谢分享, 我的观点和你基本一致。
c
ceciliayyq
不是挑刺啊 请问一下“ 是因为病毒载体在vaccinated and unvaccinated的峰值量都一样,都是一样的传播, 但是在unvaccinated中清除速度更快所以在unvaccinated体内病毒感染细胞的感染率降低了。 ” 这后面的unvaccinated 是不是该是vaccinated?似乎是笔误
b
bea
谢谢分享,专业客观
g
gatobarb
谢谢科普
c
crowncaprice
回复 1楼sv_citizen的帖子
从最近英国的现实数据看,重症率接种者差不多是0.25X。 所以三十以上接种的收益都比较明显
t
tseco
引文这么全。赞lz,辛苦总结这么多。
v
vwie
谢谢🙏
h
hello111
谢谢科普
你我对面不相识
本人长年逛华人网, 从不发帖回帖。最近几个月,由于专业背景 (985本科生物, 北美genetics phd, biotch/pharm工作经历 ), 经常被问起疫苗的效率和副作用,该不该打之类。 作为 5-11岁孩子的家长,对此也一直很关心, 跟了不少文章和数据,特地注册了id来总结一下, 也算回报华人网。  本帖探讨请基于科学和数据, 谢绝互相贴标签和人身攻击。 理解疫苗黑和疫苗粉的昂奋情绪,但是请移步别的地方吵架, 腾出地方让关心此事的家长多一些有用信息。本帖所有引用在文中用(引用-数字)标注, 在文末附上source链接。
关于疫苗的效用相信大家已经看到很多,这里只用相对新的数据做更新总结。 1.根据10/29/2021发表在医药顶级期刊《柳叶刀》 的文章(引用-1),疫苗确实降低了covid 感染率,但是在 delta 传播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文章因此建议研究重点应该加强疫苗和研发新的疫苗以阻断(无症)传播,在这种能阻断传播的疫苗出来之前,除了疫苗之外的其他手段还是必须的。换句话说,打不打疫苗covid也还是会传的, 打了疫苗也还是要其他措施比如戴口罩的。 (为什么降低感染率不降低传播?因为感染infection指的是病毒感染你的细胞, 传播transmission指的是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人际传播率没变低, 是因为病毒载体在vaccinated and unvaccinated的峰值量都一样,都是一样的传播, 但是在unvaccinated中清除速度更快所以在unvaccinated体内病毒感染细胞的感染率降低了。 ) 2.根据10/04/2021同样发表在《柳叶刀》 的文章(引用-2),疫苗的有效性在第一个月高达93%但是到第五个月就只有53%了。换句话说, 疫苗的作用在随时间而下降, 而且下降得很快。 3.根据9月份英国威尔士的数据(引用-3), 疫苗能降把住院率从X降到~0.5X。 这到底多有用就取决于X是多少了。根据cdc的数据(引用-4), 对于5-11岁, 这个X即使在高峰期也就是1/100,000左右(对比65岁以上的66/100,000)。 这个X这么小, 把它降一半到底有什么用, 这个大家见仁见智了。 4.根据cdc的数据(引用-5,6)0-18岁儿童过去两年covid死亡总数是600左右(年平均300),flu 2019年死亡总数是 200左右(年平均200)。 对于0-18岁儿童, 新冠死亡是流感死亡的1.5倍。 找不到细分的5-11岁的数据。可能5-11岁和12-18岁会有不同。
那么疫苗的安全性如何呢。对于5-11岁家长, 这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 这里分短期(几个月内)和长期(将来)来探讨。 短期的比如allergy 和 myocarditis,allergy 没有好的数据, 但是根据10/26/2021 FDA 会议(引用-7)上的解读和讨论(引用-8),对于5-11岁男孩, 在疫情高峰时, 疫苗造成的myocarditis 和疫苗防止的covid住院是同一数量级别的。 在非高峰时, 疫苗造成的myocarditis 却几倍于疫苗能防止的covid住院。myocarditis 从症状上可轻可重, 但是本质是心肌细胞发炎受损。与我们身体其他部位不停更新的细胞不一样的是, 心肌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再生是非常有限的(题外话神经细胞更甚,无法再生,这也是为什么对心脏和大脑的损害大都不可逆)。所以严重的myocarditis 造成的长期影像可能就不是短期副作用了,也不在讨论之列。

长期的疫苗影响读了年初pfizer提交的疫苗研发报告(引用-9) 我个人有几个顾虑: 1) impurities: mRNA 是合成产生的,这个过程就好比你打字一样, 不可能没有错误。 那么这些错误就会造成impurities (比如你要打“我是怪兽的敌人” 变成了“我是怪兽”) 。根据这份报告,大批量生产的疫苗mRNA的impurities 是显著高于在clinical trial 中使用的疫苗mRNA的。 这些impuritis 有可能就造成合成的不是spike protein, 而是随机的其他protein。甚至可能就是一些小分子RNA。 这些impurities 在哪针疫苗里,被谁打到, 引起什么问题,都是随机事件。 2) gentoxity:这个指的是对遗传物质及其功能造成的毒性/破坏。在报告里, 这部分就只有短短一段话, 大意是疫苗是mRNA,不会改变细胞核里的DNA, 所以assume没有什么问题。pfizer 没有做任何gentoxity的分子实验和动物实验。 但是genetics告诉我们, 不会改变细胞核DNA不等同于没有gentoxiy. 比如RNAi 就可以通过调控来silence 一些DNA 的表达。用RNAi来 knockout 一些基因, 这是实验室常规操作。 而RNAi是大概二十年前才发现的, 后来又陆陆续续发现一些小分子RNA以及他们对细胞的表达调控。 直到今天也还在探索, 没有谁敢说已经搞清楚细胞内DNA 和 RNA 的相互作用。 所以这一块真的是黑箱操作。 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影响多大。 其实完全可以做点动物实验, NGS 扫一下DNA, RNA 也better than nothing, 不知道为什么啥也没做。   3)lipid nanoparticle with PEG: 这个在体内的代谢是5个月,对于PEG 过敏的人就不说了, 就算不过敏, 外源物质在体内这么久, 对每个人的影响都不一样。 如果每隔几个月还要booster的话, 身体就等于长期要代谢这些外源物质。对于小孩子来说真的好吗?   4)胚胎着床失败率: 报告中提到的小鼠实验里, 疫苗组小鼠的胚胎着床失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但是又说虽然如此还是在正常范围。 我不是这方面的, 但是对于这个正常范围是怎么定的很困惑(期待其他牛人解读)。对于5-11岁的小男孩来说, 这个不算一个concern, 因为精子是新鲜产生的, 但是女孩的卵母细胞从出生起就在哪里了,只是一个一个发育成熟排出来而已。如果着床失败的原因是胚胎细胞受损,那么相应的, 有没有可能卵细胞/卵母细胞受到影响?
总结一下,疫苗对于阻止病毒传播作用微乎其微, 就算5-11岁的小孩都打了疫苗, 病毒还是该怎么传怎么传,对于阻断病毒在人群整体的传播并无显著益处。对于孩子自己, 如果是健康小孩,大多是无症状或者轻症自愈。走到需要住院那一步的,疫情高峰时100,000 中也才一个, 疫苗无非把那1个变成0.5 个。至于死亡, 大概是流感的1.5倍,也是小概率事件。换句话说, 对于5-11岁的小孩, covid引起的住院和死亡都是很小概率的事件,疫苗的作用就是把这个小概率变得更小一些, 这个有多重要呢, 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吧。与此同时,疫苗的短期副作用不可忽视,各种长期风险难以预测。孩子如果有基础病或者其他高风险的话,请遵医嘱,  FDA 通过5-11岁的疫苗就是make it available 所以高风险的小孩可以有疫苗可打。 孩子健康没有任何基础病的话, 家长不妨让子弹飞一会慎重决定,你在为别人做决定, 而这个人的一生还很漫长。父母一时的情绪/见解/方便不应该成为决定的因素, 决定应该基于孩子本身的健康和长远的利益。不管专家说什么官僚说什么, 尽量自己多了解信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risk vs benefit analysis。 成人都应该明白nothing is free, and free is the most expensive, that also applies to decision. 
我本人对疫苗不粉不黑,支持信息透明支持个人咨询决定,不支持mandate,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不支持疫苗政治化, 标签化。我自己的孩子不会打,觉得没必要, 孩子同学的家长我问下来,不打算给孩子打covid疫苗的是大多数 (tuition~40k私校, 家长大多 /高知/hightech/business owner )。
希望这些总结的信息有用, 也希望大家不要再因为打不打疫苗互相judge挖苦讽刺, 目前的疫苗就是有利有弊的, 既有利弊那每个人的得失考量就不会一样。
引用文献和数据: 1.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1)00690-3/fulltext 2.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821%2902183-8/fulltext 3.https://www.bbc.com/news/uk-wales-58680204 4.https://gis.cdc.gov/grasp/COVIDNet/COVID19_3.html 5.https://data.cdc.gov/NCHS/Provisional-COVID-19-Deaths-Focus-on-Ages-0-18-Yea/nr4s-juj3 6.https://www.cdc.gov/flu/spotlights/2020-2021/pediatric-flu-deaths-reach-new-high.htm 7.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laaL0_xKmmA
8.https://www.statnews.com/2021/10/26/pfizer-covid19-vaccine-kids-vrbpac-fda/ 9.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assessment-report/comirnaty-epar-public-assessment-report_en.pdf
sv_citizen 发表于 2021-11-05 20:43

强赞
水蓝
有理有据有节,受教了,给楼主无数赞👍
没有意思
谢谢
s
sweetyam
谢谢分享。 “但是在unvaccinated中清除速度更快所以在unvaccinated体内病毒感染细胞的感染率降低了” 写反了吧?
q
qianshijinsheng
回复 1楼sv_citizen的帖子
可以具体点一下ref 9里面相应1),4)的page or chapter 吗? 没有时间具体读100多页的报告了, 多谢多谢
H
Heiniu
3.根据9月份英国威尔士的数据(引用-3), 疫苗能降把住院率从X降到~0.5X
作用有这么小吗?那为什么病房里的病患大多数都是没打疫苗的?
青椒86
现在疫苗黑都这么努力 benefit: More than 8,300 [ 链接:www.cdc.gov/vaccines/acip/meetings/downloads/slides-2021-11-2-3/03-COVID-Jefferson-508.pdf ] kids aged 5 to 11 have been hospitalized with COVID-19 because of serious illness. According to a CDC analysi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increased nearly fivefold [ 链接:www.cdc.gov/mmwr/volumes/70/wr/mm7036e2.htm ] over the summer months amid the delta surge. In addition, more than 5,200 children and teens have developed MIS-C [ 链接: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mis-national-surveillance ], or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 condition linked to COVID-19 that often leads to ICU admission. The median age of kids getting MIS-C is 9 years old.
risk: Myocarditis after vaccination is "very, very rare," explains Kimberlin. And it's usually short-lived. In most instances, adolescents who've developed myocarditis have improved quickly. "The management of it usually is taking some ibuprofen — some Advil," Kimberlin says. Rates of post-vaccination myocarditis are expected to be lower in young kids than those observed in teens. Myocarditis, which can also occur after bacterial and viral infections, including COVID-19, is generally significantly less common among younger children. That's partly because the condition is linked with puberty hormones, explains pediatrician Nicole Baldwin [ 链接:drnicolebaldwin.com/ ], who practices in Cincinnati. And the smaller dose size for younger kids may also reduce the risk, Kalu adds. "The physiology behind why they saw some of the post-vaccine myocarditis seems to be related to how the immune system is reacting to the vaccine. It's mounting a protective level of antibody, but maybe a little overzealous in those efforts," she says. Of 877 reports of vaccine-related myocarditis in people under 30, no deaths have been confirmed, according to data presented at the CDC's advisory meeting Tuesday.
蓬松的头发
不让子弹飞也不行,方圆十里内约不到。今天开打儿医诊所门前的队绕了楼一整圈。
f
foxxpo
早就说了,本来不防传染只将住院率的疫苗,就算没有副作用,对于重症非常小的儿童意义根本不大。
如果真的强制儿童也打,我第一个上街游行反对。
m
manvey
本人长年逛华人网, 从不发帖回帖。最近几个月,由于专业背景 (985本科生物, 北美genetics phd, biotch/pharm工作经历 ), 经常被问起疫苗的效率和副作用,该不该打之类。 作为 5-11岁孩子的家长,对此也一直很关心, 跟了不少文章和数据,特地注册了id来总结一下, 也算回报华人网。  本帖探讨请基于科学和数据, 谢绝互相贴标签和人身攻击。 理解疫苗黑和疫苗粉的昂奋情绪,但是请移步别的地方吵架, 腾出地方让关心此事的家长多一些有用信息。本帖所有引用在文中用(引用-数字)标注, 在文末附上source链接。
关于疫苗的效用相信大家已经看到很多,这里只用相对新的数据做更新总结。 1.根据10/29/2021发表在医药顶级期刊《柳叶刀》 的文章(引用-1),疫苗确实降低了covid 感染率,但是在 delta 传播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文章因此建议研究重点应该加强疫苗和研发新的疫苗以阻断(无症)传播,在这种能阻断传播的疫苗出来之前,除了疫苗之外的其他手段还是必须的。换句话说,打不打疫苗covid也还是会传的, 打了疫苗也还是要其他措施比如戴口罩的。 (为什么降低感染率不降低传播?因为感染infection指的是病毒感染你的细胞, 传播transmission指的是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人际传播率没变低, 是因为病毒载体在vaccinated and unvaccinated的峰值量都一样,都是一样的传播, 但是在unvaccinated中清除速度更快所以在unvaccinated体内病毒感染细胞的感染率降低了。 ) 2.根据10/04/2021同样发表在《柳叶刀》 的文章(引用-2),疫苗的有效性在第一个月高达93%但是到第五个月就只有53%了。换句话说, 疫苗的作用在随时间而下降, 而且下降得很快。 3.根据9月份英国威尔士的数据(引用-3), 疫苗能降把住院率从X降到~0.5X。 这到底多有用就取决于X是多少了。根据cdc的数据(引用-4), 对于5-11岁, 这个X即使在高峰期也就是1/100,000左右(对比65岁以上的66/100,000)。 这个X这么小, 把它降一半到底有什么用, 这个大家见仁见智了。 4.根据cdc的数据(引用-5,6)0-18岁儿童过去两年covid死亡总数是600左右(年平均300),flu 2019年死亡总数是 200左右(年平均200)。 对于0-18岁儿童, 新冠死亡是流感死亡的1.5倍。 找不到细分的5-11岁的数据。可能5-11岁和12-18岁会有不同。
那么疫苗的安全性如何呢。对于5-11岁家长, 这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 这里分短期(几个月内)和长期(将来)来探讨。 短期的比如allergy 和 myocarditis,allergy 没有好的数据, 但是根据10/26/2021 FDA 会议(引用-7)上的解读和讨论(引用-8),对于5-11岁男孩, 在疫情高峰时, 疫苗造成的myocarditis 和疫苗防止的covid住院是同一数量级别的。 在非高峰时, 疫苗造成的myocarditis 却几倍于疫苗能防止的covid住院。myocarditis 从症状上可轻可重, 但是本质是心肌细胞发炎受损。与我们身体其他部位不停更新的细胞不一样的是, 心肌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再生是非常有限的(题外话神经细胞更甚,无法再生,这也是为什么对心脏和大脑的损害大都不可逆)。所以严重的myocarditis 造成的长期影像可能就不是短期副作用了,也不在讨论之列。

长期的疫苗影响读了年初pfizer提交的疫苗研发报告(引用-9) 我个人有几个顾虑: 1) impurities: mRNA 是合成产生的,这个过程就好比你打字一样, 不可能没有错误。 那么这些错误就会造成impurities (比如你要打“我是怪兽的敌人” 变成了“我是怪兽”) 。根据这份报告,大批量生产的疫苗mRNA的impurities 是显著高于在clinical trial 中使用的疫苗mRNA的。 这些impuritis 有可能就造成合成的不是spike protein, 而是随机的其他protein。甚至可能就是一些小分子RNA。 这些impurities 在哪针疫苗里,被谁打到, 引起什么问题,都是随机事件。 2) gentoxity:这个指的是对遗传物质及其功能造成的毒性/破坏。在报告里, 这部分就只有短短一段话, 大意是疫苗是mRNA,不会改变细胞核里的DNA, 所以assume没有什么问题。pfizer 没有做任何gentoxity的分子实验和动物实验。 但是genetics告诉我们, 不会改变细胞核DNA不等同于没有gentoxiy. 比如RNAi 就可以通过调控来silence 一些DNA 的表达。用RNAi来 knockout 一些基因, 这是实验室常规操作。 而RNAi是大概二十年前才发现的, 后来又陆陆续续发现一些小分子RNA以及他们对细胞的表达调控。 直到今天也还在探索, 没有谁敢说已经搞清楚细胞内DNA 和 RNA 的相互作用。 所以这一块真的是黑箱操作。 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影响多大。 其实完全可以做点动物实验, NGS 扫一下DNA, RNA 也better than nothing, 不知道为什么啥也没做。   3)lipid nanoparticle with PEG: 这个在体内的代谢是5个月,对于PEG 过敏的人就不说了, 就算不过敏, 外源物质在体内这么久, 对每个人的影响都不一样。 如果每隔几个月还要booster的话, 身体就等于长期要代谢这些外源物质。对于小孩子来说真的好吗?   4)胚胎着床失败率: 报告中提到的小鼠实验里, 疫苗组小鼠的胚胎着床失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但是又说虽然如此还是在正常范围。 我不是这方面的, 但是对于这个正常范围是怎么定的很困惑(期待其他牛人解读)。对于5-11岁的小男孩来说, 这个不算一个concern, 因为精子是新鲜产生的, 但是女孩的卵母细胞从出生起就在哪里了,只是一个一个发育成熟排出来而已。如果着床失败的原因是胚胎细胞受损,那么相应的, 有没有可能卵细胞/卵母细胞受到影响?
总结一下,疫苗对于阻止病毒传播作用微乎其微, 就算5-11岁的小孩都打了疫苗, 病毒还是该怎么传怎么传,对于阻断病毒在人群整体的传播并无显著益处。对于孩子自己, 如果是健康小孩,大多是无症状或者轻症自愈。走到需要住院那一步的,疫情高峰时100,000 中也才一个, 疫苗无非把那1个变成0.5 个。至于死亡, 大概是流感的1.5倍,也是小概率事件。换句话说, 对于5-11岁的小孩, covid引起的住院和死亡都是很小概率的事件,疫苗的作用就是把这个小概率变得更小一些, 这个有多重要呢, 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吧。与此同时,疫苗的短期副作用不可忽视,各种长期风险难以预测。孩子如果有基础病或者其他高风险的话,请遵医嘱,  FDA 通过5-11岁的疫苗就是make it available 所以高风险的小孩可以有疫苗可打。 孩子健康没有任何基础病的话, 家长不妨让子弹飞一会慎重决定,你在为别人做决定, 而这个人的一生还很漫长。父母一时的情绪/见解/方便不应该成为决定的因素, 决定应该基于孩子本身的健康和长远的利益。不管专家说什么官僚说什么, 尽量自己多了解信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risk vs benefit analysis。 成人都应该明白nothing is free, and free is the most expensive, that also applies to decision. 
我本人对疫苗不粉不黑,支持信息透明支持个人咨询决定,不支持mandate,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不支持疫苗政治化, 标签化。我自己的孩子不会打,觉得没必要, 孩子同学的家长我问下来,不打算给孩子打covid疫苗的是大多数 (tuition~40k私校, 家长大多 /高知/hightech/business owner )。
希望这些总结的信息有用, 也希望大家不要再因为打不打疫苗互相judge挖苦讽刺, 目前的疫苗就是有利有弊的, 既有利弊那每个人的得失考量就不会一样。
引用文献和数据: 1.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1)00690-3/fulltext 2.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821%2902183-8/fulltext 3.https://www.bbc.com/news/uk-wales-58680204 4.https://gis.cdc.gov/grasp/COVIDNet/COVID19_3.html 5.https://data.cdc.gov/NCHS/Provisional-COVID-19-Deaths-Focus-on-Ages-0-18-Yea/nr4s-juj3 6.https://www.cdc.gov/flu/spotlights/2020-2021/pediatric-flu-deaths-reach-new-high.htm 7.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laaL0_xKmmA
8.https://www.statnews.com/2021/10/26/pfizer-covid19-vaccine-kids-vrbpac-fda/ 9.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assessment-report/comirnaty-epar-public-assessment-report_en.pdf
sv_citizen 发表于 2021-11-05 20:43

mark
b
bruinbeer
Overall rate: 8,498 cases per 100,000 children in the population 而根据24个州+NYC 的数据,住院率占确诊病人的0.8%, 也就是每十万儿童有68个人住院而不是1 这一点对于楼主的cost-benefits analysis的结论会差好大吧?
https://www.aap.org/en/pages/2019-novel-coronavirus-covid-19-infections/children-and-covid-19-state-level-data-report/
l
little_racoon
给你点个赞,然后抓两个虫。文章1里面household contact被传染的概率从不打疫苗的38%下降到打了疫苗的25%,并不是微乎其微吧。另外文章1和3都是来自英国的数据,他们是AZ和Pfizer混打的,我们都知道AZ的效率要差一些。mRNA疫苗对重症的保护一直都不错,小孩子抗体更高,打了疫苗以后重症的可能性其实非常非常低了。
另外有一个我觉得你需要提一下,就是小孩子的传染性其实更低,推荐你仔细读一下这篇英国14万人contact tracing的文章。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9.28.21264260v1.full.pdf
其他的我觉得大方向上差不多,未成年人疫苗的benefit > risk,但是收益和风险比起来不能够justify vaccine mandate。这个逻辑和健康成年人的第三针类似,收益大于风险的事情多了,不能可一个一个的强制一遍。其他个别细节就不和你争了,见仁见智吧。其实mRNA疫苗的主要风险还是在过分刺激免疫系统上,mRNA这个东西的免疫原性本来就是很强,抗原释放的又快,所以疫苗的免疫反应很好但是会搞出一些心肌炎来。再就是新冠病毒本身就很容易搞出自免疫抗体,用spike protein做抗原的疫苗当然也免不了有这个问题。当然概率比自然感染要小。其他的”理论风险“从几十亿人打了快一年的结果来看,我觉得不需要特别担心。
但是对于前两针来说,我非常支持一定程度上的成年人vaccine mandate,比如打疫苗和自费weekly test二选一这样的。不然很多疫苗接受率低的地方医疗系统一下就垮了,最后倒霉的是所有人。
S
Silverfox1
同意。大人打了就是为了小孩不要打。现在这么急着给小孩扎针简直就是开玩笑。上次各路名人纷纷展示打疫苗,包括小札和他老婆,这次看看他们对小孩是个啥态度。
c
cactus_mei
虽然对有些数据持怀疑态度,但是同意楼主的意见可以再等等。问题是大部分比较小心的学生打了以后,估计没人戴口罩了。哎。我们郡的初高中就是这样了。
y
ysyyrps
关于3,"根据9月份英国威尔士的数据(引用-3), 疫苗能降把住院率从X降到~0.5X。" 这个和几天前一个纽约新冠数据的帖差很多,纽约数据疫苗能把住院率降到0.1X 我查了下我们州的数据,和纽约更近些。 英国打的疫苗是不是和美国一样?为什么差这么多 附了张纽约的数据图
e
esprit88
谢谢总结,存了
o
ocmom
谢谢楼主分享!支持各种有理有据的讨论!
虽然俗人我为了2豆米折腰,家人孩子都打了。。。还是希望更多数据,否则没完没了。。
x
xiaoxuer
期待little _racoon来评价一下这篇文章。记得她说她和孩子都会去打的。
s
snowspring1
非常赞的分析,我也不会给孩子打的。谢谢分享!
S
Seeking668
支持比较客观unbiased的观点,建议加蓝~
o
ocmom
little _racoon是什么专业背景,在药厂,或CDC工作,我没有追他/她的帖子,但好像有些人挺推崇其观点。
w
wacxg
楼主的意思,打疫苗的免疫反应比中病毒的激烈所以容易心肌炎?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l
little_racoon
关于3,"根据9月份英国威尔士的数据(引用-3), 疫苗能降把住院率从X降到~0.5X。" 这个和几天前一个纽约新冠数据的帖差很多,纽约数据疫苗能把住院率降到0.1X 我查了下我们州的数据,和纽约更近些。 英国打的疫苗是不是和美国一样?为什么差这么多 附了张纽约的数据图
ysyyrps 发表于 2021-11-05 21:16

英国大量使用的AZ疫苗效果确实是差一些。JnJ用了更先进的S2p抗原,但是少打一针,基本上和AZ疫苗半斤八两。然后呢,JnJ疫苗六个月后的实战有效率是这样的。当然这是所有的有症状感染,对重症的保护率要好很多。
前几天FDA为什么破例不依赖任何实战结果,只依靠抗体数据就批了JnJ疫苗的booster shot,而且连带着把疫苗混打也一块批准了,是有原因的。


有希望就对了
回复 35楼的帖子
啥原因? 另外请问对楼主其他观点的看法?
v
vvvchen
谢谢楼主,辛苦了!本来就不可能给孩子打,看完更放心了
e
eric1234
谢谢! 赞, 不会给孩子打的
m
m口罩sk
同意。大人打了就是为了小孩不要打。现在这么急着给小孩扎针简直就是开玩笑。上次各路名人纷纷展示打疫苗,包括小札和他老婆,这次看看他们对小孩是个啥态度。
Silverfox1 发表于 2021-11-05 21:14

隔壁5-11疫苗楼里有人说了,她那的富人区都是纷纷表示要给打、抢着打的
s
splicing
打疫苗可以降低得新冠风险就是最大的benefit,并不是只要不重症不死亡就可以随便得,Covid得了就没事,现在不讨论新冠的长期危害了嘛?
b
bruinbeer
楼主的意思,打疫苗的免疫反应比中病毒的激烈所以容易心肌炎?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wacxg 发表于 2021-11-05 21:36

CDC 的数据, 去医院的病人中,新冠患者的心肌炎概率是每十万人150,非新冠是9,是16x的risk factor 这个是3600万人的数据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0/wr/mm7035e5.htm
NEJM的文章,以色列数据,疫苗后30天出现心肌炎的概率是每十万人2个,和普通人群比是2.5x risk 这个是250万人的数据 https://www.cidrap.umn.edu/news-perspective/2021/10/covid-vaccine-related-myocarditis-rare-usually-mild-studies-say
这两个cohort的性质不一样,不知道怎么比较。
v
vitd120
同意lz的观点,支持一下
w
wondermm
mark
m
meimei12
楼主cherry pick 不可靠极端数据。
w
withbighope
收藏了,万一哪天学校强制,好整理整理去school board据理力争。
X
Xiaohetao
打疫苗可以降低得新冠风险就是最大的benefit,并不是只要不重症不死亡就可以随便得,Covid得了就没事,现在不讨论新冠的长期危害了嘛?

splicing 发表于 2021-11-05 21:48

re这个。现在有没有疫苗减少Covid 副作用 和long covid 的研究结论呢。请分享!
我记得英国的数据7-8%的儿童在感染12周后还有一个或者多个症状,这个比例可不小。
有人说,不打疫苗不见得感染新冠,打了疫苗是100%开一次盲盒。可是美国(甚至世界)疫情的现状,早晚大家过一遍。孩子们在学校里上学,其实比在家工作的大人风险大很多了。
如果对疫苗 的长期副作用如此担心,那对新冠的未知长期副作用是否应该担心?疫苗会不会一定程度降低这种副作用的可能?
感谢所有有理有据讨论问题的楼主层主。
s
surge
关于3,"根据9月份英国威尔士的数据(引用-3), 疫苗能降把住院率从X降到~0.5X。" 这个和几天前一个纽约新冠数据的帖差很多,纽约数据疫苗能把住院率降到0.1X 我查了下我们州的数据,和纽约更近些。 英国打的疫苗是不是和美国一样?为什么差这么多 附了张纽约的数据图
ysyyrps 发表于 2021-11-05 21:16

英国打的疫苗很多是AZ呀,所以引用英国数据要注意。
你我对面不相识
看看这个吧
b
bruinbeer
re这个。现在有没有疫苗减少Covid 副作用 和long covid 的研究结论呢。请分享!
我记得英国的数据7-8%的儿童在感染12周后还有一个或者多个症状,这个比例可不小。
有人说,不打疫苗不见得感染新冠,打了疫苗是100%开一次盲盒。可是美国(甚至世界)疫情的现状,早晚大家过一遍。孩子们在学校里上学,其实比在家工作的大人风险大很多了。
如果对疫苗 的长期副作用如此担心,那对新冠的未知长期副作用是否应该担心?疫苗会不会一定程度降低这种副作用的可能?
感谢所有有理有据讨论问题的楼主层主。

Xiaohetao 发表于 2021-11-05 21:58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 疫苗是有风险,还有长期的未可知 但与此对应的新冠也有风险,也有长期的未可知 家长做的是要两害相权取其轻 不能把疫苗的副作用放在真空里面来考量 常常有家长说万分之一的风险我也不要孩子take这当然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情 但是这种scenario在美国根本不存在了,只有风险A或者风险B
s
simplyblue
楼主的基本假设是儿童得了新冠都是轻症,好了后就100%没任何中长期后遗症,或者后遗症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而儿童打了疫苗后,却可能面对几率高的各种中长期后遗症,是吗? 想问问有没有研究数据的对比文章?多谢
b
bruinbeer
楼主的基本假设是儿童得了新冠都是轻症,好了后就100%没任何中长期后遗症,或者后遗症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而儿童打了疫苗后,却可能面对几率高的各种中长期后遗症,是吗? 想问问有没有研究数据的对比文章?多谢

simplyblue 发表于 2021-11-05 22:05

我前面贴了美国儿医协会的数据,600多万确诊的儿童里面每125个会有一个住院,每一万个会有一个死亡 楼主对十万分之2的心肌炎看得那么serious 到了儿童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这边就是这个概率“很低”。。。
p
pops
有用没用也不是华人说了算啊。 San Francisco已经宣布要求5-11岁的出示疫苗卡才能参与部分室内活动。感觉很快很多地方也会跟进。反正我在的蓝州是躲不掉了,估计不打连学都没得上了。
G
Garibaldi
楼主在中立的立场上,重点分析事实和数据,有理有节,赞一个。
提大提大
观点不重要,
按科学的规范讨论最重要。
y
ysyyrps
英国打的疫苗很多是AZ呀,所以引用英国数据要注意。
surge 发表于 2021-11-05 22:02

如果楼主想讨论美国小孩打疫苗的风险和收益,却引用英国不同疫苗的数据,是不是有点误导?毕竟现在美国数据也挺全的了
D
Dongdongdong55
谢谢科普
l
little_racoon
回复 46楼Xiaohetao的帖子
说实话儿童long covid的研究很少,疫苗对long covid的影响现在也没有特别solid的数据,然后long covid的很多症状在正常人群中出现的概率也很高,所以数据往往会很混乱。。。。。正确的做法我觉得应该是只统计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的long covid
理论上讲疫苗对失去嗅觉这样的后遗症不见得会很管用,疫苗产生不了很多IgA,粘膜里面IgG不多,而且病毒从鼻腔里面一下就能感染到嗅觉支持细胞。但是像肺纤维化或者血栓这样的严重后遗症打过疫苗的肯定会少很多,血液里面是IgG的主战场
s
suifengsui
我的疑问也是。既然疫苗阻断不了病毒传播,那自然感染新冠的后遗症和打疫苗引起的副作用到底谁大?有研究支持么?难道得了新冠的痊愈后啥事都没有?也不会得心肌炎?或者说得心肌炎的比例远低于打疫苗引起的?
d
dailymail
Mark
c
celiacao
谢谢分享,虽然我也这么想,但家人不一样的观点,这个正好给他看看。
时间无语
回复 46楼Xiaohetao的帖子
说实话儿童long covid的研究很少,疫苗对long covid的影响现在也没有特别solid的数据,然后long covid的很多症状在正常人群中出现的概率也很高,所以数据往往会很混乱。。。。。正确的做法我觉得应该是只统计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的long covid
理论上讲疫苗对失去嗅觉这样的后遗症不见得会很管用,疫苗产生不了很多IgA,粘膜里面IgG不多,而且病毒从鼻腔里面一下就能感染到嗅觉支持细胞。但是像肺纤维化或者血栓这样的严重后遗症打过疫苗的肯定会少很多,血液里面是IgG的主战场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1-11-05 22:39

那也是在抗体不下降的前提下,不是有研究抗体会急剧下降吗
l
little_racoon
回复 51楼bruinbeer的帖子
疫苗引发心肌炎的概率在不同年龄段里面相差很大,对于青少年男性来说大概有万分之一的发病率,和天花疫苗差不多了,这个风险其实不算很低。但是对年龄大一些的人来说心肌炎的发病率和背景发病率其实差不多。
我觉得lz最大的问题在于拿着英国8-10个月以前打的AZ对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的重症保护率来外推新接种的mRNA疫苗对未成年人的效果。其实你看FDA的报告就知道,未成年人的抗体滴度很高的。后面新冠病毒对未成年人的风险和流感在一个级别上这个判断没有很大的问题。
星星索
非常好的讨论,谢谢楼主。也谢谢大家理性的讨论,不随便给人扣粉黑的帽子,才能有更宽容的环境,我们才能见到更多这样有理有据能讲清楚问题的帖子。
m
minijing
我前面贴了美国儿医协会的数据,600多万确诊的儿童里面每125个会有一个住院,每一万个会有一个死亡 楼主对十万分之2的心肌炎看得那么serious 到了儿童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这边就是这个概率“很低”。。。
bruinbeer 发表于 2021-11-05 22:09

这个确诊的数字本身就比真正感染的人数少,尤其小朋友无症状的很多,根本不知道感染过,所以分母其实要大得多,真正的住院率和死亡率相应的也会小很多。但疫苗数据的分母没有这个问题。
l
lolilollipop
回复 46楼Xiaohetao的帖子
说实话儿童long covid的研究很少,疫苗对long covid的影响现在也没有特别solid的数据,然后long covid的很多症状在正常人群中出现的概率也很高,所以数据往往会很混乱。。。。。正确的做法我觉得应该是只统计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的long covid
理论上讲疫苗对失去嗅觉这样的后遗症不见得会很管用,疫苗产生不了很多IgA,粘膜里面IgG不多,而且病毒从鼻腔里面一下就能感染到嗅觉支持细胞。但是像肺纤维化或者血栓这样的严重后遗症打过疫苗的肯定会少很多,血液里面是IgG的主战场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1-11-05 22:39

但鼻腔通脑,有很多脑部的后遗症也未必阻止得了
l
lolilollipop
我的疑问也是。既然疫苗阻断不了病毒传播,那自然感染新冠的后遗症和打疫苗引起的副作用到底谁大?有研究支持么?难道得了新冠的痊愈后啥事都没有?也不会得心肌炎?或者说得心肌炎的比例远低于打疫苗引起的?
suifengsui 发表于 2021-11-05 22:43

有,之前有篇文章说减少一半概率
d
dezhouren
现在疫苗黑都这么努力 benefit: More than 8,300 [ 链接:www.cdc.gov/vaccines/acip/meetings/downloads/slides-2021-11-2-3/03-COVID-Jefferson-508.pdf ] kids aged 5 to 11 have been hospitalized with COVID-19 because of serious illness. According to a CDC analysi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increased nearly fivefold [ 链接:www.cdc.gov/mmwr/volumes/70/wr/mm7036e2.htm ] over the summer months amid the delta surge. In addition, more than 5,200 children and teens have developed MIS-C [ 链接: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mis-national-surveillance ], or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 condition linked to COVID-19 that often leads to ICU admission. The median age of kids getting MIS-C is 9 years old.
risk: Myocarditis after vaccination is "very, very rare," explains Kimberlin. And it's usually short-lived. In most instances, adolescents who've developed myocarditis have improved quickly. "The management of it usually is taking some ibuprofen — some Advil," Kimberlin says. Rates of post-vaccination myocarditis are expected to be lower in young kids than those observed in teens. Myocarditis, which can also occur after bacterial and viral infections, including COVID-19, is generally significantly less common among younger children. That's partly because the condition is linked with puberty hormones, explains pediatrician Nicole Baldwin [ 链接:drnicolebaldwin.com/ ], who practices in Cincinnati. And the smaller dose size for younger kids may also reduce the risk, Kalu adds. "The physiology behind why they saw some of the post-vaccine myocarditis seems to be related to how the immune system is reacting to the vaccine. It's mounting a protective level of antibody, but maybe a little overzealous in those efforts," she says. Of 877 reports of vaccine-related myocarditis in people under 30, no deaths have been confirmed, according to data presented at the CDC's advisory meeting Tuesday.
青椒86 发表于 2021-11-05 21:06

请问,能用中文说一下你提供的信息和楼主的贴子有什么矛盾吗?我英文不好,见谅。
谢谢
X
Xiaohetao
这个确诊的数字本身就比真正感染的人数少,尤其小朋友无症状的很多,根本不知道感染过,所以分母其实要大得多,真正的住院率和死亡率相应的也会小很多。但疫苗数据的分母没有这个问题。
minijing 发表于 2021-11-05 23:00

我看CDC的数据,根据血液抽样调查抗体,估计小孩子6个感染的里面,有一个确诊。所以分母大概是6倍数。
h
h2o.work
打疫苗可以降低得新冠风险就是最大的benefit,并不是只要不重症不死亡就可以随便得,Covid得了就没事,现在不讨论新冠的长期危害了嘛?

splicing 发表于 2021-11-05 21:48

现有疫苗对delta变种效果并不好,而这会儿外面绝大部分是delta变种,最早的病毒株几乎找不到了。 打了疫苗给传染上你是不是就不考虑covid的长期危害了?
T
Tia99
mark
p
plainlake
但鼻腔通脑,有很多脑部的后遗症也未必阻止得了
lolilollipop 发表于 2021-11-05 23:03

是不是无论打或者不打疫苗,只要感染了新冠病毒,就有可能在脑部残留病毒?
s
sisi12
同意。大人打了就是为了小孩不要打。现在这么急着给小孩扎针简直就是开玩笑。上次各路名人纷纷展示打疫苗,包括小札和他老婆,这次看看他们对小孩是个啥态度。
Silverfox1 发表于 2021-11-05 21:14

我也纳闷,之前宣传是小孩都是轻症,只要大人打了就好,现在又急三火四用2000多个数据紧急批准小孩的?难道不是该正式批准的哪种么?emergency啥?
闪闪山山
回复 1楼sv_citizen的帖子
赞楼主。 儿童住院率和死亡率在Pfizer的报告里有
u
uny21
赞分享也理解对孩子的担心。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和2019年flu数据的对比。这两年毕竟是很大一部分时间没有完全开放的,至少戴口罩,社交距离,网课,减少不必要的课外活动,在这两年中对于降低感染人数还是起了作用的。而在2019以及之前,没有为了flu做任何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所以如果不打疫苗,在口罩令松懈的不久的将来,感染风险和重症数字也许会更大。
b
bruinbeer
这个确诊的数字本身就比真正感染的人数少,尤其小朋友无症状的很多,根本不知道感染过,所以分母其实要大得多,真正的住院率和死亡率相应的也会小很多。但疫苗数据的分母没有这个问题。
minijing 发表于 2021-11-05 23:00

这个是的。确诊数接近10%。应该至少有两倍漏诊 楼下有个层主的数字更高
m
mRNA
我问一个问题,这个疫苗是根据原始毒株的s protein设计的,产生的抗体也是针对原始毒株的。现在对Delta不防感染,不防传染,那为什么说还能防重症?难道Delta的s protein和原始毒株的s protein是一样的?如果是,还能说疫苗能保护自己,如果不是,那疫苗还有多大用?不光是儿童疫苗,成人的booster不也有这个问题?
下面这篇文章应该是说Delta的s protein上有突变吧
Reduced sensitivity of SARS-CoV-2 variant Delta to antibody neutralization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777-9 [ 链接: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777-9 ]
贝壳的贝
谢谢楼主分析。说实话现在数据实在太乱了,有些还相互矛盾。实在不知道还能相信什么了。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l
lxl0714
蓝州私校,我们现在都没得选,想晚点打都不行,学校说了不按时打就退学吧……烦死了
r
ripples23
本来就不打算给娃打,谢谢分享
w
wohoy
Mark..,,…..
C
CleverBeaver
RNAi这条 其实可以做target prediction 看哪里有complementary sequence
哪怕是preliminary的理论结果 几行代码就出来了
但是这个可能是否定整条mRNA疫苗工业的事 不单单是新冠了都
y
yuntangpin
不敢给小孩打,大人打了Moderna 一针就脚肿像馒头一个多月
h
hope20111
赞分享也理解对孩子的担心。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和2019年flu数据的对比。这两年毕竟是很大一部分时间没有完全开放的,至少戴口罩,社交距离,网课,减少不必要的课外活动,在这两年中对于降低感染人数还是起了作用的。而在2019以及之前,没有为了flu做任何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所以如果不打疫苗,在口罩令松懈的不久的将来,感染风险和重症数字也许会更大。
uny21 发表于 2021-11-05 23:22

对呀!2019 flu season是3/31/2020才结束。这个flu season后半段数据还是有些被pandemic影响到的。很多地方3月初就关闭了学校。flu season 数据要取pandemic之前的average数据更好
o
oqo
回复 24楼little_racoon的帖子
不支持孩子打疫苗 支持成年人打疫苗 但是希望有更多选择 比如重组蛋白和灭活疫苗
C
CleverBeaver
不敢给小孩打,大人打了Moderna 一针就脚肿像馒头一个多月
yuntangpin 发表于 2021-11-05 23:51

moderna含有的黑科技更多 那些号称更加stabilized的mRNA最后都代谢到哪里去了也有问号的
不吐不快的大马甲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 疫苗是有风险,还有长期的未可知 但与此对应的新冠也有风险,也有长期的未可知 家长做的是要两害相权取其轻 不能把疫苗的副作用放在真空里面来考量 常常有家长说万分之一的风险我也不要孩子take这当然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情 但是这种scenario在美国根本不存在了,只有风险A或者风险B
bruinbeer 发表于 2021-11-05 22:03

真的,不明白这版上很多人特别怕疫苗的风险,却不怕covid的长期风险。我个人更怕后者。对于疾病,防范总比质量更容易
大隐隐于市
我的疑问也是。既然疫苗阻断不了病毒传播,那自然感染新冠的后遗症和打疫苗引起的副作用到底谁大?有研究支持么?难道得了新冠的痊愈后啥事都没有?也不会得心肌炎?或者说得心肌炎的比例远低于打疫苗引起的?
suifengsui 发表于 2021-11-05 22:43

我倒觉得一方面病毒长期影响未知,但疫苗break through概率似乎不是那么低,如果break through了,长期影响和没打疫苗的比是怎样? 感觉这方面研究不被重视,或者太难弄出数据。不管病毒还是疫苗,对人的影响都千差万别,这怎么统计?
A
ArizonaGreenTea
那个说打疫苗和没打疫苗病毒载量相同的研究不是已经被证伪了吗 打疫苗的把死病毒也当成活病毒了
A
Amber2020
我不想给孩子做这个打疫苗的决定,哎
d
dailymail
回复 86楼不吐不快的大马甲的帖子
有没有这样一种情况:打了疫苗造成了副作用,然后还突破性感染长期新冠后遗症…
V
Viviennedd
现在就是抵制疫苗强制,因为这么推行下去,迟早会强制到儿童。而儿童就不该打新冠疫苗,从最初统计数据一直显示,儿童轻症绝大多数,重症misc也有得治,misc治疗方法很成熟。出事的看报道都是没去医院的没有重视的。 重症后遗症问题,没有数据。
疫苗副作用,既然能引起月经紊乱,必然影响生殖系统,为什么否认?不做数据统计和病理分析?心肌炎概率再低也是严重副作用,未成年男性为什么冒这么大风险?别说什么保护别人之类的P话,人首先保护自己。
新冠很明显就是物理隔离最有效,做不到,就戴最优化口罩。社会保障不能提供足够口罩,但可以提供足够疫苗。疫苗成本比口罩消耗低。
现在连最初一直强调安全的儿童都要求打疫苗,因为疫苗防护百分之九十的梦想破灭,那就拿两针人口比例不够儿童凑,不行再来第三针,群体实验,不就是在大众群体身上推行的么,不打就强制。拖过三年,比照西班牙流感,病毒自然消减了,还是疫苗的功劳。现在放的数据,都是下一步推行政策的前奏。科学?媒体宣传的现在不敢信了,都是政治工具。
w
wacxg
CDC 的数据, 去医院的病人中,新冠患者的心肌炎概率是每十万人150,非新冠是9,是16x的risk factor 这个是3600万人的数据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0/wr/mm7035e5.htm
NEJM的文章,以色列数据,疫苗后30天出现心肌炎的概率是每十万人2个,和普通人群比是2.5x risk 这个是250万人的数据 https://www.cidrap.umn.edu/news-perspective/2021/10/covid-vaccine-related-myocarditis-rare-usually-mild-studies-say
这两个cohort的性质不一样,不知道怎么比较。
bruinbeer 发表于 2021-11-05 21:50

谢谢,看来病毒比疫苗引起心肌炎高很多,不过不是人人都会中病毒,看怎么取舍了。
m
moennigk
你们看了fda 7小时那个5-11听证会就会知道,得了covid也会造成心肌炎和mis-c,不光是疫苗的副作用。 而且疫苗副作用心肌炎男娃比女娃更risky,16-18岁尤其。
贝壳的贝
真的,不明白这版上很多人特别怕疫苗的风险,却不怕covid的长期风险。我个人更怕后者。对于疾病,防范总比质量更容易
不吐不快的大马甲 发表于 2021-11-05 23:56

因为有人觉得每个人迟早都要得新冠。有人觉得只有1%的可能会得。还有人觉得万一之一的概率会得。这个直接影响一个人最后的决定。而且打疫苗是主动承担风险,得新冠是被动承受风险。对于不好的事情,人应该是更倾向于被动承受的。
e
ecco
回复 24楼little_racoon的帖子
不支持孩子打疫苗 支持成年人打疫苗 但是希望有更多选择 比如重组蛋白和灭活疫苗
oqo 发表于 2021-11-05 23:56

行外人问一下为啥美国没有灭活的covd疫苗?
b
bugmom
看到有人说如果Pfizer vaccine approved for kids,就不用对疫苗引起的伤病负责
The reason Comirnaty isn’t available is because those shots would expose the company to liability since the fully-licensed product doesn’t have the liability waiver of the EUA product. But once the Pfizer vaccine is fully approved in kids, then Pfizer gets liability waiver on all age groups due to a “feature” in federal law for child vaccines (NCVIA [ 链接:www.cdc.gov/vaccinesafety/ensuringsafety/history/index.html ]). At that time, they are done. They can market the COVID vaccine products under full approval for all age groups and face no liability when it kills or disables you.  This is why they are focused on the kids. This is why there is a reformulation at a 1/3 dose and they changed the buffer and the storage conditions (low temperatures not required). All of these will weaken the protection, but result in a safer vaccine (since it is ineffective).
https://stevekirsch.substack.com/p/fluvoxamine-for-covid-what-you-need [ 链接:stevekirsch.substack.com/p/fluvoxamine-for-covid-what-you-need ]
w
wacxg
你们看了fda 7小时那个5-11听证会就会知道,得了covid也会造成心肌炎和mis-c,不光是疫苗的副作用。 而且疫苗副作用心肌炎男娃比女娃更risky,16-18岁尤其。

moennigk 发表于 2021-11-06 00:15

楼主给出的数据挺有说服力的,病毒引起心肌炎比疫苗高很多。如果觉得以后人人都会得,和流感一样,就该打疫苗,如果觉得疫情快结束了,自己得不上就不打。
C
CleverBeaver
小孩得过的是不是也不用打了?小孩无症状的比例 搞不好很多都自然免疫了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