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建筑学习的唐代建筑。唐代皇宫是紫禁城的好几倍,再看看这个罗马地砖,人类文明大部分时候真是倒退的 霍伯森的选择 发表于 2021-09-01 23:45
“弱智儿童”,“粗糙低劣”。。。哇哦这满满的优越感。。。 非洲文化难以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可驯化的动植物非常少,而且南北轴线决定了技术传播困难,地理决定文化 人类起源于非洲是科学界的共识,不是“哪个权威人士的论证”,在不读书的人面前谁敢称权威? 浪费时间使我快乐 发表于 2021-09-01 22:30
没觉得“从未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到中国旅游,觉得中国古建很美很壮观”。中国古建比日本差多了。外国人到日本还真是由衷觉得美。 yucai 发表于 2021-09-01 23:00
埃及的东西造假,有目共睹。可惜西方利益集团愿意维护,为其鼓吹造势。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7619788-1.shtml “古埃及”、“古希腊”的秘密与故事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906023-1.shtml “古埃及”和中国古代出土文物对比,谁在造假?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5072831-1.shtml 中国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7048689-1.shtml 文物图片和国宝背后的故事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919446-1.shtml 古文物作证,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原帖图文精彩,已被天涯清理) Havealook 发表于 2021-09-01 22:11
地铺成这样,感觉我能原地摔跤。 ArcticCat 发表于 2021-08-29 14:46
服气,赞叹 聚 发表于 2021-08-29 14:48
欧洲人在建筑 雕刻 石头加工 超越中国人啊 中国人 不会建筑 Pelosi 发表于 2021-08-29 14:21
中国古代石匠都雕刻汉白玉啊,精工细雕,栩栩如生的作品太多了,但是汉白玉太值钱,只能在有门卫的大院放几个。欧洲只产大理石,所以就雕刻石头了,每个建筑都放几个,看上去欧洲的雕刻比较多。 养貂的小昭 发表于 2021-08-29 15:26
对呀,中国古代只有石匠和木匠,人家欧洲是建筑师盖房子。古罗马建筑的穹窿顶中国无论石匠还是木匠都没造出来,因为涉及精确的力学计算,石匠和木匠没有这种理工科培训。中国的科技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落后于欧洲了。 pimpernel 发表于 2021-08-29 15:40
确实很厉害啊,公元前1世纪,2000多年前啊 susansd 发表于 2021-08-29 14:50
中国的绘画也比不过西方。写实透视画不出来,只好在写意上独辟蹊径了。 elephantdance 发表于 2021-08-29 17:09
别说2000年前,就是一万多年前的很多高科技,我们现在也比不了。比如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纳斯卡线条,马丘比丘城墙。。。。。 chengcheng 发表于 2021-08-29 16:58
立体就代表美,代表一定好??大家发展方向不一样, 中国浮雕也很牛逼啊。 中国没建筑?中国没艺术??纽约博物馆里放的都是什么啊??? 真是无语了。。。。紫禁城都是茅草屋啊?? 中国吃亏就吃亏在没有及时发展工业 coconutam 发表于 2021-08-29 18:24
又来一个不懂世界史的人。你说的紫禁城相当牛逼啊,但是啥年代建造的,你知道吗?罗马帝国的建筑雕塑又是啥年代建造的? slurslur 发表于 2021-08-29 18:30
很多人见识短,妄自菲薄, 罗马拱桥都是半圆,无法造大,造大了就会巨高,爬都爬不上去 不像赵州桥一条优美弧线,桥是平的 罗马的那些引水桥需要许多桥墩支持,跨度极小 而且需要建在两山之间,因为谁也爬不了那么高。 非常笨拙 说中国不会造穹顶,看看中国墓室都是什么结构。 多看看就不会胡扯了 fitzroy 发表于 2021-08-29 18:40
你们是不是没有去过埃及希腊? 你如果去过希腊,或者埃及,你会看到遗迹到处是巨大石柱,一排一排,密密麻麻,因为石梁跨度小, 这样房子里活动空间很小,而且非常暗 看起来壮观,但是不实用 所以候来用穹隆增加跨度,但是半圆形穹顶需要造很大。 中国墓室都是穹隆,但是石建筑是给死人的 活人还是用更舒适木建筑。 fitzroy 发表于 2021-08-29 18:40
扯淡吧。古罗马的时候连牛顿三定律的力学体系和微积分这样的工具都没有,你来告诉大家怎么怎么进行精确的力学计算?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29 16:51
中国赵州桥就是穹隆,跨度极大 罗马拱桥跨度非常小,要修无数桥墩,你去看看古希腊建筑,里面全是柱子。 fitzroy 发表于 2021-08-29 18:31
更何况希腊100%来自埃及, 罗马建筑比希腊高超点,开始用穹顶,但是基础还是埃及的。 中国都是自己在黑暗里摸索,无论活人木结构,还是死人石结构 jeso1 发表于 2021-08-29 18:57
我跟你说建筑,你跟我回桥梁?我没学过桥梁史,只谈建筑史。你去找一个中国同期用石块搭的穹窿顶跨度大于罗马万神殿的就行。注意穹窿是三维,就是半个鸡蛋壳的长相,不是什么二维的拱门。 pimpernel 发表于 2021-08-29 19:33
赵州桥,隋代,就是最早公元581年可能开始建,圆拱跨度37米5。 罗马万神庙, 建于公元前27年,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43.3米的穹顶,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万神庙 你自己说说是圆拱这个二维的难度大,还是穹窿顶这个三维的难度大?更何况人家跨度更大,年代更早。 pimpernel 发表于 2021-08-29 19:26
这个 加拿大 X 毛很恐怖 建议大家屏蔽 Pelosi 发表于 2021-08-29 19:42
古希腊古罗马很神奇的。很多时候觉得古罗马的科技跟近代没多远(因为中间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时间是浪费的)。公元400年的东西,到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东罗彻底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后才续上继续发展。中间1000年仿佛不存在(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 Trajan''''''''''''''''''''''''''''''''''''''''''''''''''''''''''''''''''''''''''''''''''''''''''''''''''''''''''''''''''''''''''''''''''''''''''''''''''''''''''''''''''''''''''''''''''''''''''''''''''''''''''''''''''''''''''''''''''''''''''''''''''''''''''''''''''''''''''''''''''''''''''''''''''''''''''''''''''''''''''''''''''''''''''''''''''''''''''''''''''''''''''''''''''''''''''''''''''''''''''''''''''''''''''''''''''''''''''''''''''''''''''''''''''''''''''''''''''''''''''''''''''''''''''''''''''''''''''''''''''''''''''''''''''''''''''''''''''''''''''''''''''''''''''''''''''''''''''''''''''''''''''''''''''''''''''''''''''''''''''''''''''''''''''''''''''''''''''''''''''''''''''''''''''''''''''''''''''''''''''''''''''''''''''''''''''''''''''''''''''''''''''''''''''''''''''''''''''''''''''''''''''''''''''''''''''''''''''''''''''''''''''''''''''''''''''''''''''''''''''''''''''''''''''''''''''''''''''''''''''''''''''''''''''''''''''''''''''''''''''''''''''''''''''''''''''''''''''''''''''''''''''''''''''''''''''''''''''''''''''''''''''''''''''''''''''''''''''''''''''''''''''''''''''''''''''''''''''''''''''''''''''''''''''''''''''''''''''''''''''''''''''''''''''''''''''''''''''''''''''''''''''''''''''''''''''''''''''''''''''''''''''''''''''''''''''''''''''''''''''''''''''''''''''''''''''''''''''''''''''''''''''''''''''''''''''''''''''''''''''''''''''''''''''''''''''''''''''''''''''''''''''''''''''''''''''''''''''''''''''''''''''''''''''''''''''''''''''''''''''''''''''''''''''''''''''''''''''''''''''''''''''''''''''''''''''''''''''''''''''''''''''''''''''''''''''''''''''''''''''''''''''''''''''''''''''''''''''''''''''''''''''''''''''''''''''''''''''''''''''''''''''''''''''''''''''''''''''''''''''''''''''''''''''''''''''''''''''''''''''''''''''''''''''''''''''''''''''''''''''''''''''''''''''''''''''''''''''''''''''''''''''''''''''''''''''''''''''''''''''''''''''''''''''''''''''''''''''''''''''''''''''''''''''''''''''''''''''''''''''''''''''''''''''''''''''''''''''''''''''''''''''''''''''''''''''''''''''''''''''''''''''''''''s Bridge全长1135米。这是什么概念呢?武汉长江大桥,就是某个土鳖老头兴冲冲写下“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桥长1156米。两者之间间隔1800多年。前者修建的时候,汉光武帝刘秀的孙子还活着,刘备爷爷的爷爷还没出生。 我觉得东西方科技差距巨大的一个原因,是东方的炼铁技术走上“邪路”。当时东西方都没有温度足够高的高炉来熔化钢水。西方是固态冶铁,然后渗碳。东方是先弄出废渣生铁,然后炒钢。前者费时费力,价格相对贵,但是韧性好,可以用来制造高质量武器、盔甲、工具。后者产量大给得足,动不动就论吨出产,但是没什么用,因为太脆,容易坏,只能用来做粗笨的铁锅、农具之类,没有高质量工具。 所以中国古代,西亚随便一把制式军刀,传到中原就是西域宝刀。没有高质量工具,无法加工石料,只能加工木材。于是建筑完全走上和西方不同的道路。别用中原没石料做借口。第一,中原石料有的是。第二,中原还没木材呢,不妨碍皇帝从云南伐木运到京师。 【edit】武汉大桥还另有引桥800米,上面漏算了。 CC2020CC 发表于 2021-08-29 20:08
木建筑一样要用力学,蠢货。 goodchange 发表于 2021-08-29 19:51
古希腊古罗马很神奇的。很多时候觉得古罗马的科技跟近代没多远(因为中间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时间是浪费的)。公元400年的东西,到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东罗彻底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后才续上继续发展。中间1000年仿佛不存在(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 Trajan''s Bridge全长1135米。这是什么概念呢?武汉长江大桥,就是某个土鳖老头兴冲冲写下“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桥长1156米。两者之间间隔1800多年。前者修建的时候,汉光武帝刘秀的孙子还活着,刘备爷爷的爷爷还没出生。 我觉得东西方科技差距巨大的一个原因,是东方的炼铁技术走上“邪路”。当时东西方都没有温度足够高的高炉来熔化钢水。西方是固态冶铁,然后渗碳。东方是先弄出废渣生铁,然后炒钢。前者费时费力,价格相对贵,但是韧性好,可以用来制造高质量武器、盔甲、工具。后者产量大给得足,动不动就论吨出产,但是没什么用,因为太脆,容易坏,只能用来做粗笨的铁锅、农具之类,没有高质量工具。 所以中国古代,西亚随便一把制式军刀,传到中原就是西域宝刀。没有高质量工具,无法加工石料,只能加工木材。于是建筑完全走上和西方不同的道路。别用中原没石料做借口。第一,中原石料有的是。第二,中原还没木材呢,不妨碍皇帝从云南伐木运到京师。 【edit】武汉大桥还另有引桥800米,上面漏算了。 CC2020CC 发表于 2021-08-29 20:08
你读过古罗马时的建筑十书吗?里面就提到了静力学。 另外你的第一句话就是骂人,举报了。 pimpernel 发表于 2021-08-29 19:13
那么埃及人是天外来客,不用自己摸索? pimpernel 发表于 2021-08-29 19:29
中國也有無樑殿,也有很寬很高的建築,全木結構需要計算的力學計算並不少,而且由於木頭的承重不如石塊,需要計算得更精確。 godwot 发表于 2021-08-29 22:50
准确地说,古代中国的制度不看重科技的发展。科举都是只考文章,不考数理 (好像也没有数理)。有理工科头脑的人没有一丁点的发展上升的空间。 就算是大清时期,欧洲已经有了比中国进步的发明,大清却闭关锁国,不去学习。同期的刚从农奴制走出的俄国积极学习西欧先进技术和体制。等晚清再跟欧美各国包括俄国遭遇的时候,一败涂地。 pimpernel 发表于 2021-08-29 15:51
紫禁城里的房间很大吗?很高吗?看看凡尔赛,圣索菲亚教堂。 Icd 发表于 2021-08-29 19:02
照你这说法,搭茅草屋计算要求最高了。 mannbo 发表于 2021-08-29 22:51
有一种很大的可能,中国古代建筑因为是木制所以难以保留下来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9 23:18
建議你去看五台山佛光寺,中國保存最大的唐代木構。如果難以想像漢唐宋時期的巨大木構建築,可以去日本看仿唐仿宋的佛殿,例如最著名的奈良東大寺(現存的東大寺比1000年前已經縮小了近1/3)。去了才知道叫建築帶來的震撼。 至於紫禁城,不好意思,我一直覺得紫禁城和所謂的圓明園,根本不是中國建築的高峰之作,反而是中國古代建築走下坡路後的平庸之作。紫禁城無論是房屋跨度還是內飾,在建築力學和美學上根本不能與唐宋建築相提並論,差太遠。 godwot 发表于 2021-08-29 23:06
中国赵州桥就是穹隆,跨度极大 罗马拱桥跨度非常小,要修无数桥墩,你去看看古希腊建筑,里面全是柱子。 pharmacy 发表于 2021-08-29 23:14
故宫三大殿是清朝重建的,明朝时要大得多,但是到清朝时已经找不到那么大的木料作为主梁,所以才缩水了。 现代三大殿,明显最上层基座比宫殿大很多很多。 而明朝三大殿是几乎把上层基座占满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29 23:33
罗马的工程技术真想很厉害,这个没啥好黑的 Namama 发表于 2021-08-30 00:02
很大很高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是不利健康的。但我同意前面筒子说的紫禁城真不怎么样,那个御花园简直好笑 huahua898 发表于 2021-08-29 23:20
中国古代也有很很先进的item:瓷器国啊,青铜玉雕透雕景泰蓝各种巧手工艺,建筑上是不及西方,因为产木材为主而且抗震啊冬暖夏凉不然北方冬天多难受,可惜不利于保存这就不是古人关心的点了。不过家具还是西方的舒服,什么太师椅也就是好看坐起来必须挺直了腰榻榻米席就更算了 demantoid 发表于 2021-08-30 00:10
很多人见识短,妄自菲薄, 罗马拱桥都是半圆,无法造大,造大了就会巨高,爬都爬不上去 不像赵州桥一条优美弧线,桥是平的 罗马的那些引水桥需要许多桥墩支持,跨度极小 而且需要建在两山之间,因为谁也爬不了那么高。 非常笨拙 其实罗马这个法国pont du gard,赵州桥只要一个拱就行了,结果弄出这么大工程量。 说中国不会造穹顶,看看中国墓室都是什么结构。 多看看就不会胡扯了 fitzroy 发表于 2021-08-29 18:40
哈哈哈,我记得去getty center看那些欧洲古家具,就觉得他们那床干嘛要那么高啊,不怕掉下来摔着吗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30 00:12
人家人高马大嘛,我妈来了美国我还得给她一个我closet里的小梯子给她爬上床,哈哈 demantoid 发表于 2021-08-30 00:15
这是我另外一个疑问,那个床明显很短啊,总不能缩着睡啊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30 00:16
从一千九百年前的庞贝古城遗址,就可一窥古罗马建筑和城市规划那比同时代的中国高了不知道多少个等级。那时候的古罗马人就认识到利用水力学的原理建造排污系统了。 mannbo 发表于 2021-08-30 00:23
我看的床头柜里面放马桶!觉得不如我国古代做一个马桶间吗,类似masterbath. 他们豪华的屋子要出门上厕所,不够体贴。 page394 发表于 2021-08-30 00:29
罗马的医学很早就认识到饮水卫生对于健康的影响,所以罗马人对于给排水特别上心。而且因为罗马长期的共和体制和其后的影响,所以对于服务于老百姓的公共建筑舍得花钱。我们应该都没听说过罗马什么皇帝的宫殿,听说的斗兽场,引水渠,浴场,赛车场,几十万公里的道路系统,所有这些大工程无一例外全是公共建筑。 不过偷偷说一声,虽然这些配套设施很好,但是罗马城市规划可实在不怎么样,违章建筑多的很,道路弯弯曲曲,还真没有中国城市规划的那么严整。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30 00:33
赵州桥跨度37.5米,罗马Ponte Fabricio桥拱跨度24.5米,早了快700年,跨度也谈不上极小吧?咱们说话能不能客观点?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Aqueduct的工程难度怎么在你们眼里就那么不值一提?我在网上看有人算过罗马主要城市的引水渠长度超过5000公里,而引水渠是罗马城市的标配,所以把所有的算上,应该接近10000公里,这是和秦汉长城类似的长度,但是引水渠要考虑漏水问题,要考虑水渠坡度变化,更不要说跨越山谷时要修的很高,也许工程总量比不上长城(也仅仅是也许),但是我认为施工难度远超。至少让罗马人修长城这样的建筑没问题,其实他们也的确在不列颠和日耳曼尼亚修了,但是我是不敢指望秦汉时期的中国人能造出类似Aqueduct的东西。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8-29 23:52
对头,去博物馆一看清清楚楚,就是瓷器啊! 珠宝首饰也不如西方的亮晶晶。 我一次看了清朝皇后结婚的王冠,和俄国末代皇帝一家的首饰差好多好多! page394 发表于 2021-08-30 00:27
感觉是用毛笔的缘故? bigmoney 发表于 2021-08-30 00:39
🔥 最新回帖
就算学的唐代的,日本的也保存得好,发扬光大得好。事实就是外国人到了日本会惊叹,到了中国不惊叹。连中国人到了日本都觉得日本建筑更美。
说实话,我比较反动,真不觉得那些客观原因特别有说服力。驴就是原产非洲,全世界的驴都是非洲野驴后代。至于植物驯化,玉米现在都搞不清楚到底是从哪种草驯化过来的,也就是说,经历过了印第安人漫长艰苦的驯化过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我就不信非洲物种那么丰富,有这个劲头,还能驯化不出农作物。我觉得就是他们自然环境太好,没有生存压力,也就没有动力,搞得连农业和畜牧业都没有能够独立产生出来。 还有啊,有的人,没必要费口舌了,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就好比我不会和电饭煲讨论明天的天气。
日本的建筑学习的唐代建筑。唐代皇宫是紫禁城的好几倍,再看看这个罗马地砖,人类文明大部分时候真是倒退的
天涯的帖子就别拿出来丢人了
🛋️ 沙发板凳
中国人 不会建筑
haha ,这个真有可能啊
确实很厉害啊,公元前1世纪,2000多年前啊
有病
中国古代石匠都雕刻汉白玉啊,精工细雕,栩栩如生的作品太多了,但是汉白玉太值钱,只能在有门卫的大院放几个。欧洲只产大理石,所以就雕刻石头了,每个建筑都放几个,看上去欧洲的雕刻比较多。
对呀,中国古代只有石匠和木匠,人家欧洲是建筑师盖房子。古罗马建筑的穹窿顶中国无论石匠还是木匠都没造出来,因为涉及精确的力学计算,石匠和木匠没有这种理工科培训。中国的科技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落后于欧洲了。
准确地说,古代中国的制度不看重科技的发展。科举都是只考文章,不考数理 (好像也没有数理)。有理工科头脑的人没有一丁点的发展上升的空间。
就算是大清时期,欧洲已经有了比中国进步的发明,大清却闭关锁国,不去学习。同期的刚从农奴制走出的俄国积极学习西欧先进技术和体制。等晚清再跟欧美各国包括俄国遭遇的时候,一败涂地。
哈哈,不敢走路🚶♀️了。
汉白玉不就是白色的大理石吗?
古罗马的时候连牛顿三定律的力学体系和微积分这样的工具都没有,你来告诉大家怎么怎么进行精确的力学计算?
别说2000年前,就是一万多年前的很多高科技,我们现在也比不了。比如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纳斯卡线条,马丘比丘城墙。。。。。
中国 建筑 上极差
张口就错,什么一万年前的金字塔?金字塔也就4、5千年,纳斯卡文明也就两千年前,而马丘比丘就更短了,最多600年。
中国没建筑?中国没艺术??纽约博物馆里放的都是什么啊??? 真是无语了。。。。紫禁城都是茅草屋啊??
中国吃亏就吃亏在没有及时发展工业
又来一个不懂世界史的人。你说的紫禁城相当牛逼啊,但是啥年代建造的,你知道吗?罗马帝国的建筑雕塑又是啥年代建造的?
现代科技搞你这些东西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中国赵州桥就是穹隆,跨度极大
罗马拱桥跨度非常小,要修无数桥墩,你去看看古希腊建筑,里面全是柱子。
知道你历史好,可惜语文差。
罗马拱桥都是半圆,无法造大,造大了就会巨高,爬都爬不上去
不像赵州桥一条优美弧线,桥是平的
罗马的那些引水桥需要许多桥墩支持,跨度极小 而且需要建在两山之间,因为谁也爬不了那么高。 非常笨拙
其实罗马这个法国pont du gard,赵州桥只要一个拱就行了,结果弄出这么大工程量。
说中国不会造穹顶,看看中国墓室都是什么结构。
多看看就不会胡扯了
你们是不是没有去过埃及希腊? 你如果去过希腊,或者埃及,你会看到遗迹到处是巨大石柱,一排一排,密密麻麻,因为石梁跨度小, 这样房子里活动空间很小,而且非常暗 看起来壮观,但是不实用
所以候来用穹隆增加跨度,但是半圆形穹顶需要造很大。 中国墓室都是穹隆,但是石建筑是给死人的 活人还是用更舒适木建筑。
中国都是自己在黑暗里摸索,无论活人木结构,还是死人石结构
紫禁城里的房间很大吗?很高吗?看看凡尔赛,圣索菲亚教堂。
你读过古罗马时的建筑十书吗?里面就提到了静力学。
另外你的第一句话就是骂人,举报了。
赵州桥,隋代,就是最早公元581年可能开始建,圆拱跨度37米5。
罗马万神庙, 建于公元前27年,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43.3米的穹顶,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万神庙
你自己说说是圆拱这个二维的难度大,还是穹窿顶这个三维的难度大?更何况人家跨度更大,年代更早。
那么埃及人是天外来客,不用自己摸索?
我跟你说建筑,你跟我回桥梁?我没学过桥梁史,只谈建筑史。你去找一个中国同期用石块搭的穹窿顶跨度大于罗马万神殿的就行。注意穹窿是三维,就是半个鸡蛋壳的长相,不是什么二维的拱门。
哈哈哈
罗马万神殿 is indeed a God's temple!
pantheon最早建筑毁了,现在是公元126年建筑
3D 2D没有差别,赵州桥,中国坟墓原理都一样,纯压力结构,将受力转换为各元件的压应力,而不会产生张应力。这不需要计算,日常观察经验就够用了。
中国墓室是填土上面建穹,桥是下面堆土或者脚架上面建拱,罗马万圣殿不知道,可能是脚架在下面做个支撑,然后上面放建筑材料和建桥建墓同样方法。
万圣殿弱点也是明显,为了增加跨度,必须搞一个巨大的头,占了房子一大半。巨大无用功,劳民伤财,难以推广。 不但工程量巨大,而且下面支持不住,下面石头6米,上面只有1米,顶上一个10米大洞,不只是采光,可能无法支撑了, 现在就是上面10米洞,外面下大雨,里面也下大雨。房子基本挡风遮雨功能牺牲了。
白痴
Trajan''''s Bridge全长1135米。这是什么概念呢?武汉长江大桥,就是某个老头兴冲冲写下“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的武汉长江大桥,桥长1156米。两者之间间隔1800多年。前者修建的时候,汉光武帝刘秀的孙子还活着,刘备爷爷的爷爷还没出生。
我觉得东西方科技差距巨大的一个原因,是东方的炼铁技术走上“邪路”。当时东西方都没有温度足够高的高炉来熔化钢水。西方是固态冶铁,然后渗碳。东方是先弄出废渣生铁,然后炒钢。前者费时费力,价格相对贵,但是韧性好,可以用来制造高质量武器、盔甲、工具。后者产量大给得足,动不动就论吨出产,但是没什么用,因为太脆,容易坏,只能用来做粗笨的铁锅、农具之类,没有高质量工具。
所以中国古代,西亚随便一把制式军刀,传到中原就是西域宝刀。没有高质量工具,无法加工石料,只能加工木材。于是建筑完全走上和西方不同的道路。别用中原没石料做借口。第一,中原石料有的是。第二,中原还没木材呢,不妨碍皇帝从云南伐木运到京师。
【edit】武汉大桥还另有引桥800米,上面漏算了。
这种比较真是无语
多瑙河铁门iron gate附近水深平均3米,浅的地方1米,武汉长江深40米 多瑙河到铁门突然开阔,流量连武汉一个零头,水速一个零头 不知道有什么好比的, 在平缓浅水建桥有多大难度,中国还有长2300米的桥呢,长度是它2倍。
这座桥谁都不知道原来什么样,建成没多久就坍,反正脑补吧,现在就两桥墩。其他都是靠人讲述,和阿房宫一样
她还二维三维,好像有什么本质不同 穹顶和拱一样原理,一样工艺。罗马穹顶和拱桥是一起出现的。
武汉长江大桥还是在苏联专家老大哥的指导下建成的。
你来告诉我罗马人怎么在解析几何都没有的情况下进行精密的力学计算的?
不是跟你抬杠啊,同意你的很多观点。但真的有很多怀疑设想古埃及等少数文明alien指导
中國也有無樑殿,也有很寬很高的建築,全木結構需要計算的力學計算並不少,而且由於木頭的承重不如石塊,需要計算得更精確。
照你这说法,搭茅草屋计算要求最高了。
你說說看18世紀以前的歐洲,提拔官員靠什麼?考數理化嗎?? 真是扯得沒邊了
中國繪畫發展方向和歐洲不同,所以後世流傳的脈絡不一樣。但說寫意比不上寫實,那是看的畫不夠多。寫意在宋朝發展開來,那是公元11世紀,比歐洲文藝復興早了幾百年。請問歐洲11世紀的名畫?
這樓可見許多人缺乏人文素養,對中外文化歷史都有不正確的認知,一群沒有建築知識的人在妄自菲薄。
建議你去看五台山佛光寺,中國保存最大的唐代木構。如果難以想像漢唐宋時期的巨大木構建築,可以去日本看仿唐仿宋的佛殿,例如最著名的奈良東大寺(現存的東大寺比1000年前已經縮小了近1/3)。去了才知道叫建築帶來的震撼。
至於紫禁城,不好意思,我一直覺得紫禁城和所謂的圓明園,根本不是中國建築的高峰之作,反而是中國古代建築走下坡路後的平庸之作。紫禁城無論是房屋跨度還是內飾,在建築力學和美學上根本不能與唐宋建築相提並論,差太遠。
你搭一座高30米的茅草屋出來看看?
照你們這比法,我也可以說歐洲找不出高大的木構建築,來一個類似應縣木塔這樣立了1000年的歐洲木構出來看看??
我觉得中国的古画比欧洲的油画高级多了,属于人类更高阶层的体现
罗马拱桥跨度非常小,要修无数桥墩,你去看看古希腊建筑,里面全是柱子。
罗马拱桥都是半圆,无法造大,造大了就会巨高,爬都爬不上去
不像赵州桥一条优美弧线,桥是平的
罗马的那些引水桥需要许多桥墩支持,跨度极小 而且需要建在两山之间,因为谁也爬不了那么高。 非常笨拙
其实罗马这个法国pont du gard,赵州桥只要一个拱就行了,结果弄出这么大工程量。
说中国不会造穹顶,看看中国墓室都是什么结构。
多看看就不会胡扯了
有一种很大的可能,中国古代建筑因为是木制所以难以保留下来
不是可能,而是事實。
很大很高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是不利健康的。但我同意前面筒子说的紫禁城真不怎么样,那个御花园简直好笑
故宫三大殿是清朝重建的,明朝时要大得多,但是到清朝时已经找不到那么大的木料作为主梁,所以才缩水了。
而明朝三大殿是几乎把上层基座
我知道三大殿是重修的,而且從明朝到清朝前後燒了好幾次。但即便明朝的大過清朝的,也大不過唐代木構。中國木構的巔峰是唐宋,此後一路下滑。這不單只是缺乏木材的原因,更重要是許多建築技術在蒙古入侵後失傳了,建築工匠不得不另開門路。這就是為何現存的中國古代大型木構屈指可數,日本反而留有體型巨大的木構建築,不過唐宋建築技術在日本也沒能完全傳下來,後來也走樣了。
至於審美,那更不用提了,故宮的幾個大帽子屋頂線條僵硬,雖然有考慮到部分氣候原因,但更多是技術沒到位,給人很重的壓抑感。整體上,故宮即沒有唐代的恢弘大氣,也沒有宋代的精巧靈動。
赵州桥跨度37.5米,罗马Ponte Fabricio桥拱跨度24.5米,早了快700年,跨度也谈不上极小吧?咱们说话能不能客观点?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Aqueduct的工程难度怎么在你们眼里就那么不值一提?我在网上看有人算过罗马主要城市的引水渠长度超过5000公里,而引水渠是罗马城市的标配,所以把所有的算上,应该接近10000公里,这是和秦汉长城类似的长度,但是引水渠要考虑漏水问题,要考虑水渠坡度变化,更不要说跨越山谷时要修的很高,也许工程总量比不上长城(也仅仅是也许),但是我认为施工难度远超。至少让罗马人修长城这样的建筑没问题,其实他们也的确在不列颠和日耳曼尼亚修了,但是我是不敢指望秦汉时期的中国人能造出类似Aqueduct的东西。
听说要看原本的大殿和基座比例,要去看明长陵的棱恩殿
罗马的工程能力的确强悍,可能很多人想不到,罗马的鼎盛时期,大多数穷人就和现在一样,住在apartment里面,而罗马城遍布这样的apartment/insulae,而且这些公寓楼基本上是4,5层的,在1楼2楼还普遍有自来水。而最高的insulae可能有7,8层。反正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当年看到这些的时候,完全不敢相信。
谢谢,这个解释了我很多困惑
御花园是为了防止藏刺客特意弄得局促少种花草的
哈哈哈,我记得去getty center看那些欧洲古家具,就觉得他们那床干嘛要那么高啊,不怕掉下来摔着吗
罗马的引水桥作用是从山里引水,大部分依靠重力和虹吸原理,不需外部动力,所以要造这么高。罗马市现在还有一两条古罗马引水桥还在使用。而中国古代都城,往往一两百年,城内水源经常就盐卤不堪(使用渗井排污),无法饮用。记得西安有个地方叫甜水井,还有从前老北京专门有卖水的行业,都是这个原因。而古罗马城内每隔几十米就有取水井,供市民免费使用。有钱人可以单独引水进自己住宅。嘲别人见识短之前,自己先提高下知识水平吧。
人家人高马大嘛,我妈来了美国我还得给她一个我closet里的小梯子给她爬上床,哈哈
意大利遍地活火山,到处是火山灰,让罗马人早早掌握了混凝土技术,这个中国比不了 而相比之下中国环境更好点,周边木材取材比意大利那里方便很多,所以两边走了不同的技术道路
这是我另外一个疑问,那个床明显很短啊,总不能缩着睡啊
莫不是也像紫禁城御花园的设想,躺的高高的不容易被刺客砍了,哈哈哈
对头,去博物馆一看清清楚楚,就是瓷器啊! 珠宝首饰也不如西方的亮晶晶。 我一次看了清朝皇后结婚的王冠,和俄国末代皇帝一家的首饰差好多好多!
我看的床头柜里面放马桶!觉得不如我国古代做一个马桶间吗,类似masterbath. 他们豪华的屋子要出门上厕所,不够体贴。
罗马的医学很早就认识到饮水卫生对于健康的影响,所以罗马人对于给排水特别上心。而且因为罗马长期的共和体制和其后的影响,所以对于服务于老百姓的公共建筑舍得花钱。我们应该都没听说过罗马什么皇帝的宫殿,听说的斗兽场,引水渠,浴场,赛车场,几十万公里的道路系统,所有这些大工程无一例外全是公共建筑。
不过偷偷说一声,虽然这些配套设施很好,但是罗马城市规划可实在不怎么样,违章建筑多的很,道路弯弯曲曲,还真没有中国城市规划的那么严整。
有一次我看antique roadshow,里面就有那么一个床头柜,本来看着挺体面的,又好几百年,后来专家一介绍,这货是装马桶的,马上觉得别扭了。 我记得咱中国那种特别巨大的讲究的床,好像床脚也有佣人睡觉和放马桶的位置。
感觉是用毛笔的缘故?
罗马皇帝也有宫殿的 Palatine Hill那里就是啊
不是能不能,而是國家體制決定了公共產品多寡。古羅馬從共和國到帝國,始終沒有強大的極權統治,反而有公民參與的傳統。這決定了公共建築是羅馬除戰爭外的大事。而中國秦始皇建立帝制以來的2000多年,佔據主角的都是皇家建築,皇家陵墓,連宗教建築也要往後靠,更不用提惠及平民的公共建築了。所以在中國,宗教建築已經承擔了大部分公共建築作用。
可以把滿清審美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嗎...
我觉得中国的瓷器玉器其实审美水品很高,除了清朝的太繁杂普遍都很有意境,有点less is more的意思,俄罗斯的皇家用品和首饰就比较暴发,金银灿灿花色绚丽,我个人不是很喜欢
文明并不是一直上升发展的,大部分时候是徘徊倒退
颜料也不行,纸张不如画布经久。 反正欧洲的画就花团锦簇,到亚洲,中日韩都一样,纸张黄黄的墨迹也褪色,看画不如看书法好看。 当然了,我不是文人,就是看个热闹。
没有职业培训
赵州桥这么个小桥,就不要老是拿来吹了吧。
实际西方很多很写实的绘画,都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是画师在暗室里描小孔成像在画布上的投影画出来的
正想说造桥 看有的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真无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