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huaren大妈推老公海归,想起了文革前夜,张爱玲逃离大陆前发生的小事

w
wonaiwangerxiao

落魄貴族加深宮怨婦的組合
phlin 发表于 2021-08-14 02:33

落魄贵族是真,深宫怨妇是假。
其实说她落魄贵族也不准确,她父母应该是。她自己没自立的时候(虽然在自己家,但)就是寄人篱下的孩子,猜她没觉得自己是贵族过。
s
slurslur

不论什么原因她死后比活着时候火。这是事实。 就你知道大陆改开前情况。 张爱玲不也就是孤岛文学时候有志青年文学家都不给汪伪政府捧臭脚的时候,轮到她火了几年?国军回南京后就歇菜了。人家琼瑶也是赶上了她的年代,也是那年代言情第一把交椅。你要觉得张配和一流作家比肩。那和其他30年代的作家比呗。不和男的比,就和冰心丁玲杨绛比比呗。你文学造诣高,再说说还有哪些民国时期女作家比张水平差的。
百香果柠檬 发表于 2021-08-13 19:57

回答你最后一句的问题 —— 民国时期哈,除了萧红,其它女作家文学造诣都比张爱玲低。
w
wonaiwangerxiao
回答你最后一句的问题 —— 民国时期哈,除了萧红,其它女作家文学造诣都比张爱玲低。
slurslur 发表于 2021-08-14 02:44

忘了是哪个时期文化圈对当时女作家的评价,是只有萧红和她并提,其他人如冰心,丁铃,杨绛(她没写过几本吧,我只看过《洗澡》)在文学上没有达到她和萧红的高度。
p
phlin
落魄贵族是真,深宫怨妇是假。
其实说她落魄贵族也不准确,她父母应该是。她自己没自立的时候(虽然在自己家,但)就是寄人篱下的孩子,猜她没觉得自己是贵族过。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08-14 02:43

她寄的籬下 也都是落魄的貴族 文筆寫得很自立 但是是那種 想自立卻很依靠的感覺
哀天哀地 怨男人
I
IsabellaQ
我父母是老留,90年代出国的。那时候国内比现在言论还不自由,老留圈中都流传着千万别回国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云云。结果呢,我爸妈90年代回国的那批人早都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了,身份地位都受人尊敬,资产都不知道翻了几倍,他们老留圈子里留在国外的也都刷了几十年盘子了,混的好的也就是和人一起开开餐馆。
公用马甲25 发表于 2021-08-12 19:37

那你的老留父母还送你出国?你莫不是翻墙的?
a
ajimm
回答你最后一句的问题 —— 民国时期哈,除了萧红,其它女作家文学造诣都比张爱玲低。
slurslur 发表于 2021-08-14 02:44

强烈同意这句话
s
slurslur
推荐<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 > by 陈念
感觉华人网很多MM只看中文书和连续剧,看得把幻想中的影视剧社会 当成了天朝的现实
fly11 发表于 2021-08-12 19:18

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 作者是郑念
p
phlin
那你的老留父母还送你出国?你莫不是翻墙的?
IsabellaQ 发表于 2021-08-14 02:57

90年代出國 拿到學位後 有一個可以回 西台灣區 的空窗 2000-2005
之前之後都不行 現在更慘了
R
ReesWitherspoon
没有封一般人也去不了吧 也要签证吧。怎么生活?工作?哪里住? 现在让我去新西兰我也没法去啊。
chillywind 发表于 2021-08-12 17:01

1949年之前的几年,很多江浙沪的富人已经从上海搬去香港了,比如亦舒他们家。还有好多人把在苏州上海的工厂卖掉搬过去。所以张爱玲肯定不是拍拍脑袋就跑去香港的。我记得倪匡的回忆录里,他1956年左右,从内蒙古的部队里请假逃出来,也是直奔香港。他一开始跑去上海舅公家,亲戚都不敢见他。倪匡也是觉得如果不逃走,会大难临头。
h
hr369
忘了是哪个时期文化圈对当时女作家的评价,是只有萧红和她并提,其他人如冰心,丁铃,杨绛(她没写过几本吧,我只看过《洗澡》)在文学上没有达到她和萧红的高度。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08-14 02:48




民国女作家,石评梅和苏青了解下。 TG神化的左派文人就像今天的五毛,被利用了而已,什么文学造诣,BS。
g
guo2
这段讲的很清楚当时为啥很多富人没有去香港。说白了还是没有张的政治敏感和大局观。 1951年以后的三年左右,是留在上海的民族资本家的黄金岁月,经过国内内战时的混乱,经过1949年前夕去与留的彷徨,好不容易,在新鲜的红旗下舒了一口气。他们在开始和平的年代里,感到尘埃终于落定,自己如果好好努力的话,在没有战争、没有溃兵、没有黑社会敲诈的社会里,会大有前途。就是像郭婉莹的丈夫这样爱玩了一辈子的人,也在这时豪情万丈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意里去。 郭婉莹的丈夫开始同德国做起了医疗器械的生意,并且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生意做起来了,郭婉莹开始常常陪丈夫到香港去。 在香港,他们看到许多在上海过着安稳生活的熟人,困在南方那个小小的混乱的半岛上无所适从,香港在五十年代初与上海比起来,就像一个小县城,而突然云集了整整一个讲上海话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在大都市里生活过的精英阶级,他们想用上海模式在香港继续自己的生意,但在没有发展起来的市场上很快一败涂地。在被当地穿香云纱和木头拖鞋的潮州人操纵的股市上,上海的熟人们输了最后一根从上海带来的金条以后,从上海来的时髦小姐们,为了家用不得不去舞厅做了舞女,上海来的骄傲的小伙们,也不得不卖掉了刚刚买的美国汽车。而大多数郭家的亲戚们,开始迁徙到隔着一个太平洋的美国。 郭婉莹夫妇目睹了五十年代在上海移民中发生的一切,当时他们还在心里庆幸自己的选择。庆幸自己没有头脑发热,亲手毁了自己的生活。像当时大多数留在大陆的资本家一样,他们对五十年代初清明欢腾的社会抱着真切的好感。 很快,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让郭婉莹告别一切美好,直面严酷而真实的寒冬。1957年,郭婉莹的丈夫被划成了右派,关进了监狱。郭婉莹一个人开回了丈夫丢在公司随时即将报废的福特车,从穿着法院制服的警察手里接到丈夫作为现行反革命的判决书,看着所有的家产被没收,被一一运走,而后,作为反革命的妻子,为丈夫偿还欠着国家的14万人民币。
littletiger2013 发表于 2021-08-12 19:30

这段有意思,原来那时的香港是这样,那要做出决定离开上海的确需要眼光。
F
Fhu
回答你最后一句的问题 —— 民国时期哈,除了萧红,其它女作家文学造诣都比张爱玲低。
slurslur 发表于 2021-08-14 02:44

萧红也是真天才型作家
冰是睡着的水
我妈听一个旧上海的资本家老婆说,很多人冲过关的时候,后面解放军要开枪的,事实是解放军并不会开枪,但是那些逃过去的不知道,拼命的跑,
f
fly11
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 作者是郑念
slurslur 发表于 2021-08-14 03:18

谢谢指正! 是Nien Cheng, 偷懒没去网上校对, 就给翻译成了陈念
b
bluecrab
这种帖子的结果就是容易被网络言论影响的女性和要海龟的老公开始讨论政治,这种讨论真是灾难。
S
SFVSFV
女人一生一定要读张爱玲
p
phlin



民国女作家,石评梅和苏青了解下。 TG神化的左派文人就像今天的五毛,被利用了而已,什么文学造诣,BS。
hr369 发表于 2021-08-14 04:29

最爛的是魯迅
一個玩女學生的教師
能有啥好文筆
F
Fhu
最爛的是魯迅
一個玩女學生的教師
能有啥好文筆
phlin 发表于 2021-08-14 12:50

那可不是,鲁迅才真的是中文作家中yyds
连傅雷赞张爱玲的金锁记,也是说它隐隐有《狂人日记》的影子
艺术家私德和成就得分开来看
p
phlin
那可不是,鲁迅才真的是中文作家中yyds
连傅雷赞张爱玲的金锁记,也是说它隐隐有《狂人日记》的影子
艺术家私德和成就得分开来看
Fhu 发表于 2021-08-14 13:04

魯迅 靠的是當年 從日本學的 白話文學口語化 的 和制漢詞 文字簡化 那套 騙騙當年內捲的 西台灣區文壇 還行
現在看來 也就是個從國外引進文科的二道販子
西台灣區 藝術家私德不行 成就也是虛的
s
slurslur
魯迅 靠的是當年 從日本學的 白話文學口語化 的 和制漢詞 文字簡化 那套 騙騙當年內捲的 西台灣區文壇 還行
現在看來 也就是個從國外引進文科的二道販子
西台灣區 藝術家私德不行 成就也是虛的
phlin 发表于 2021-08-14 13:07

你真没读过几本书,其实不用上这儿来广而告之的。沉默是金。
童童童鞋
大媽推老公海歸
留子去父



phlin 发表于 2021-08-14 02:21

哈哈
l
littletiger2013
魯迅 靠的是當年 從日本學的 白話文學口語化 的 和制漢詞 文字簡化 那套 騙騙當年內捲的 西台灣區文壇 還行
現在看來 也就是個從國外引進文科的二道販子
西台灣區 藝術家私德不行 成就也是虛的
phlin 发表于 2021-08-14 13:07

你这话说得简直无知到家了
p
pevcmao
可别说,艺术成就还真的比冰心丁玲杨绛高
Fhu 发表于 2021-08-13 20:47

真心不知道冰心在写啥,小时候语文课的冰心文章觉得都莫名其妙的
p
phlin
你真没读过几本书,其实不用上这儿来广而告之的。沉默是金。
slurslur 发表于 2021-08-14 13:09


我們讀過的書的數量跟質量跟分布 顯然不是一回事
尊重你的生命歷程
p
phlin
你这话说得简直无知到家了
littletiger2013 发表于 2021-08-14 16:58


尊重你們對 魯迅 的崇拜
還好沒被我戳破
慢慢來吧
魯迅的社會關懷
用的也是
日本武士的那一套
菁英不仁 以村民為芻狗
l
littletiger2013

尊重你們對 魯迅 的崇拜
還好沒被我戳破
慢慢來吧
魯迅的社會關懷
用的也是
日本武士的那一套
菁英不仁 以村民為芻狗
phlin 发表于 2021-08-15 06:26

你误解了 我不崇拜鲁迅 但是鲁迅作品深刻和犀利真不是什么一句学来的白话文就可以抹杀的。 你这么说估计你都没读过他的文章。
F
Fhu
你误解了 我不崇拜鲁迅 但是鲁迅作品深刻和犀利真不是什么一句学来的白话文就可以抹杀的。 你这么说估计你都没读过他的文章。
littletiger2013 发表于 2021-08-15 09:04

的确好像解严前鲁迅在台湾好像是禁书
r
rador
re,我没看出她敏锐,只看出来她有钱。这么多民主国家,那里的穷人出入境完全不受限制,但是还是走不了,为啥?没钱呗。墨西哥的穷人还能跋山涉水偷渡来美国,其他国家难道从太平洋游过来?
keluoyi 发表于 2021-08-12 16:45

那个年代比她有钱的文人、政吏、商人资本家多了去了,没出去的是多数
瓦上的舞蹈
别再回他了,这人简直是惊人地无知:大陆有段时间因为特殊原因导致张没人知道 = 不火。还拿张爱玲跟琼瑶比,那张已经甘拜下风了,跟宋淇的通信里就说起过,她写一篇琼瑶能写一百篇,肯定比不了。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1-08-13 19:38

同目瞪口呆,真有人把无知当自信
s
somuch
其实张爱玲也写了歌诵新政权的作品,叫《小艾》。
到台湾后又写了反共作品《秧歌》和《赤地》。
都是命题作文,水平很差。
woshizhuyilong 发表于 2021-08-12 16:43

你的脸肿好拉??!?
p
phlin
你误解了 我不崇拜鲁迅 但是鲁迅作品深刻和犀利真不是什么一句学来的白话文就可以抹杀的。 你这么说估计你都没读过他的文章。
littletiger2013 发表于 2021-08-15 09:04

魯迅那一套 就是日本學來的啊
說是深刻跟犀利 其實就是 武士階級對平民階級的瞧不起 到西台灣區就成了
菁英階級對村民階級的瞧不起 而且是瞧不起到人類以外的瞧不起
瞧不起到人類以外這點 對於 在傳統上怎樣還得把人當人看得 中國文化來說 是很深刻 很犀利
但那套就是 日本的武士道瞧不起平民階級的文化
魯迅那堆文章我還真沒少讀啊

傲慢的菁英 菁英的傲慢
包裝在 高高在上的人文關懷之中 還有 橫飛的帽子陣



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p
phlin
的确好像解严前鲁迅在台湾好像是禁书
Fhu 发表于 2021-08-15 09:39

在台灣被一些文壇人士吹得老高
出國一看
大失所望
日文文法 和制漢詞
壓抑不了的落魄貴族的不滿情緒
掩蓋在對無產階級的關懷的大義名分之下
自己卻把看不起的村民跟對方辯友
直接罵出人類以外
i
iloveGelato



民国女作家,石评梅和苏青了解下。 TG神化的左派文人就像今天的五毛,被利用了而已,什么文学造诣,BS。
hr369 发表于 2021-08-14 04:29

石和苏并没有达到萧红张爱玲的高度,张愿意跟苏并称是因为她们是好友,是张的自谦。
一年明月
那可不是,鲁迅才真的是中文作家中yyds
连傅雷赞张爱玲的金锁记,也是说它隐隐有《狂人日记》的影子
艺术家私德和成就得分开来看
Fhu 发表于 2021-08-14 13:04

确实。我小时候曾经轻狂无知以为鲁迅就会骂人… 后来看到他的小说才服气。同时代真找不出第二人。
i
iloveGelato
初中看她的文章,很不喜欢那种黑暗和死气沉沉的气氛。三十多再看就很喜欢了。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1-08-14 02:09

好奇怪,我第一次看张爱玲就觉得她的文笔有一种颜色丰富的感觉,早期作品还嫌辞藻过于华丽了一些,后来的《半生缘》简直完美,真的是清水出芙蓉一样的清新自然百读不厌。
张爱玲的作品读起来真是余香满口警句不断。美国女作家里面给我类似感觉的是Edith Wharton,纯真年代的作者,很巧她也是贵族家庭出身。
p
phlin
确实。我小时候曾经轻狂无知以为鲁迅就会骂人… 后来看到他的小说才服气。同时代真找不出第二人。
一年明月 发表于 2021-08-15 23:34

魯迅的小說 問題是 人設不完整 所以說只能寫短篇 不能寫長篇 人設崩了 寫不進去
拿聊齋誌異來說 聊齋中的短篇 人設完整 長篇 有些人設完整 有幾篇人設就不完整了 感覺是拿幾個不同的故事湊在同一人身上
魯迅的 阿Q 正傳的幾個事件 就是拿幾個不同的故事 湊到 阿Q 一個人上頭 結果人設就崩了
讀起來 就是個村中的祖上富過的落魄書生 在描述他不爽的低端人口
啥爛事都往那低端人口套 也不管人設是否一致







a
ajimm
好奇怪,我第一次看张爱玲就觉得她的文笔有一种颜色丰富的感觉,早期作品还嫌辞藻过于华丽了一些,后来的《半生缘》简直完美,真的是清水出芙蓉一样的清新自然百读不厌。
张爱玲的作品读起来真是余香满口警句不断。美国女作家里面给我类似感觉的是Edith Wharton,纯真年代的作者,很巧她也是贵族家庭出身。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1-08-15 23:36

我跟你有一样的感觉。她早期的作品很好看,像大花裙子,夺目耀眼但稍显热闹了些。半生缘写得非常对我胃口,归于平淡但是不平凡,一样悲凉但是回味更好。
很多人说张爱玲写长篇不如她的中篇短篇,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半生缘。一开始我看的版本,结尾写的是世钧翠之和曼桢一起去了东北,在那里遇到了张豫瑾。那时候我特别不喜欢这个结尾,生硬干涩又别扭,觉得非常遗憾。后来看了另一版本,结尾完全不是这样的,我才彻底放下了遗憾。
b
bluecrab
我跟你有一样的感觉。她早期的作品很好看,像大花裙子,夺目耀眼但稍显热闹了些。半生缘写得非常对我胃口,归于平淡但是不平凡,一样悲凉但是回味更好。
很多人说张爱玲写长篇不如她的中篇短篇,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半生缘。一开始我看的版本,结尾写的是世钧翠之和曼桢一起去了东北,在那里遇到了张豫瑾。那时候我特别不喜欢这个结尾,生硬干涩又别扭,觉得非常遗憾。后来看了另一版本,结尾完全不是这样的,我才彻底放下了遗憾。
ajimm 发表于 2021-08-17 03:29

半生缘年轻的时候读的,书名应该是18春,那个压抑的感觉,难受了好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