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国际间比拟有如南非曼德拉、印度甘地的缅甸领导人翁山苏姬(或译昂山素姬),正面临形象破碎,被全球人权团体和西方严厉批评的窘境。原因是翁山纵容军方,对境内洛兴雅穆斯林大规模屠杀,近乎种族清洗的报复,导致逾10万洛兴雅人逃离缅甸。翁山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长期被软禁的民主改革者,掌权不过两年余即形象破灭,和平奖光环粉碎,有如被赶下“神坛”,与各国凡夫俗子政客无异,足作为掌握大权者殷鉴。
缅甸19日成联合国大会的焦点,多位世界领袖在联大提出洛兴雅问题,穆斯林国家、西方国家和美国都要求缅甸停止对洛兴雅人使用暴力。美国国务卿提勒森除谴责缅甸,19日再度和翁山通电话,要求缅甸政府承诺结束暴力、准许逃离的难民返回家园。
缅甸这桩人道危机源自佛教徒和穆斯林间去年开始的紧张。今年8月25日,名为“洛兴雅救世军”的组织,袭击缅甸若开邦一个警局,杀死12人,引爆紧张局势。缅甸安全部队展开大规模报复,以近乎焦土政策手法,烧杀洛兴雅人村庄,使超过10万洛兴雅人逃离家园。
据报导,去年迄今,已有高达50万洛兴雅人越境进入巴基斯坦,逃避迫害。缅甸指控多次攻击警察局是恐怖攻击,发起的组织受过外国训练。但该组织反驳称,他们只是争取合法的少数民族地位;缅甸政府则指他们是来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不具国民身分。事件初期,国际社会即呼吁翁山苏姬约束军方,但她却闪躲推卸,终使事件越闹越大,变成全球焦点。
翁山苏姬成名过程,传奇中也充满血泪。她父亲是缅甸人尊为“国父”的翁山将军,与大英帝国谈判脱离殖民而独立。1947年苏姬两岁时,父亲被政敌暗杀,她与出任印度大使的母亲前往印度,辗转到英国牛津大学就读,成为作家,后来嫁给英籍丈夫,入籍英国。1988年,她回国照顾生病的母亲,开始涉入民主运动,却被军政府血腥镇压。深受甘地非暴力运动影响的翁山,致力推动民主。1990年,她率领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胜利,却被军政府宣布无效。其后21年,她被军政府断断续续软禁在寓所长达15年,成为国际特赦组织和各国声援对象。
翁山以纤弱女子形象,勇敢对抗军政府,不但赢得缅甸人民尊崇,国际间赞誉加身。她1990年获欧洲沙卡洛夫(萨哈罗夫)人权奖,翌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无法出席颁奖,由儿子代领,还把130万美元奖金成立基金会,资助缅甸人民健康和教育。2012年9月,美国国会也颁给她最高荣誉的国会金质奖章。
2010年11月缅甸大选后,她终于获释。随后当选民盟主席、缅甸国会下议院议员。但因缅甸军方主导的宪法规定,有外籍家属者不得参选总统,使翁山苏姬的民盟虽在2015年首次有竞争的大选中大胜,她却没有参选总统资格。翁山2016年3月接任外交部、总统府事务部两部部长,同时兼任国务资政,相当于总理,实际上成了缅甸领导人。
种族清洗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领导下的缅甸发生,是莫大讽刺,翁山却始终避重就轻。她19日发表全国谈话,不但用英语,缅甸人根本听不懂,她也未提种族清洗屠杀或谴责军方暴行,与她一贯的人权受害者、保护者形象大相径庭,国际一片譁然。
然而,如设身处地看翁山的处境,缅甸军人统治长达50年,军、警、特务、地方政府系统,军方势力遍布、盘根错节,翁山未必能约束他们。有批评者指翁山向来与军方关系匪浅,实际上,军方也不容许文人政府太强势,否则政变再起,缅甸民主将毁于一旦,都是翁山挫败的主因。她2010年向外国媒体“告白”,形容自己只是一般政治人物,不是人权偶像。
显然,翁山苏姬经过权力洗礼后,已从“神坛”被打下来,和普通政客无异。西方喜欢“造神”,无奈现实又把神打回人形。对比台湾,柯文哲、蔡英文、赖清德先后被“封神”,大众崇拜有吸票能力、能吸引大众目光者,欧巴马、川普都曾是粉丝眼中的“神”,于今如何?中国造神运动方兴未艾,世界级的“大神”翁山遭遇这样,政治现实如此,何况“土地公”般的小神。要不让光环褪色,除了治理政绩、原则的坚持、睿智的手腕,翁山苏姬成了权力人物的镜子。
曾被国际间比拟有如南非曼德拉、印度甘地的缅甸领导人翁山苏姬(或译昂山素姬),正面临形象破碎,被全球人权团体和西方严厉批评的窘境。原因是翁山纵容军方,对境内洛兴雅穆斯林大规模屠杀,近乎种族清洗的报复,导致逾10万洛兴雅人逃离缅甸。翁山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长期被软禁的民主改革者,掌权不过两年余即形象破灭,和平奖光环粉碎,有如被赶下“神坛”,与各国凡夫俗子政客无异,足作为掌握大权者殷鉴。
缅甸19日成联合国大会的焦点,多位世界领袖在联大提出洛兴雅问题,穆斯林国家、西方国家和美国都要求缅甸停止对洛兴雅人使用暴力。美国国务卿提勒森除谴责缅甸,19日再度和翁山通电话,要求缅甸政府承诺结束暴力、准许逃离的难民返回家园。
缅甸这桩人道危机源自佛教徒和穆斯林间去年开始的紧张。今年8月25日,名为“洛兴雅救世军”的组织,袭击缅甸若开邦一个警局,杀死12人,引爆紧张局势。缅甸安全部队展开大规模报复,以近乎焦土政策手法,烧杀洛兴雅人村庄,使超过10万洛兴雅人逃离家园。
据报导,去年迄今,已有高达50万洛兴雅人越境进入巴基斯坦,逃避迫害。缅甸指控多次攻击警察局是恐怖攻击,发起的组织受过外国训练。但该组织反驳称,他们只是争取合法的少数民族地位;缅甸政府则指他们是来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不具国民身分。事件初期,国际社会即呼吁翁山苏姬约束军方,但她却闪躲推卸,终使事件越闹越大,变成全球焦点。
翁山苏姬成名过程,传奇中也充满血泪。她父亲是缅甸人尊为“国父”的翁山将军,与大英帝国谈判脱离殖民而独立。1947年苏姬两岁时,父亲被政敌暗杀,她与出任印度大使的母亲前往印度,辗转到英国牛津大学就读,成为作家,后来嫁给英籍丈夫,入籍英国。1988年,她回国照顾生病的母亲,开始涉入民主运动,却被军政府血腥镇压。深受甘地非暴力运动影响的翁山,致力推动民主。1990年,她率领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胜利,却被军政府宣布无效。其后21年,她被军政府断断续续软禁在寓所长达15年,成为国际特赦组织和各国声援对象。
翁山以纤弱女子形象,勇敢对抗军政府,不但赢得缅甸人民尊崇,国际间赞誉加身。她1990年获欧洲沙卡洛夫(萨哈罗夫)人权奖,翌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无法出席颁奖,由儿子代领,还把130万美元奖金成立基金会,资助缅甸人民健康和教育。2012年9月,美国国会也颁给她最高荣誉的国会金质奖章。
2010年11月缅甸大选后,她终于获释。随后当选民盟主席、缅甸国会下议院议员。但因缅甸军方主导的宪法规定,有外籍家属者不得参选总统,使翁山苏姬的民盟虽在2015年首次有竞争的大选中大胜,她却没有参选总统资格。翁山2016年3月接任外交部、总统府事务部两部部长,同时兼任国务资政,相当于总理,实际上成了缅甸领导人。
种族清洗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领导下的缅甸发生,是莫大讽刺,翁山却始终避重就轻。她19日发表全国谈话,不但用英语,缅甸人根本听不懂,她也未提种族清洗屠杀或谴责军方暴行,与她一贯的人权受害者、保护者形象大相径庭,国际一片譁然。
然而,如设身处地看翁山的处境,缅甸军人统治长达50年,军、警、特务、地方政府系统,军方势力遍布、盘根错节,翁山未必能约束他们。有批评者指翁山向来与军方关系匪浅,实际上,军方也不容许文人政府太强势,否则政变再起,缅甸民主将毁于一旦,都是翁山挫败的主因。她2010年向外国媒体“告白”,形容自己只是一般政治人物,不是人权偶像。
显然,翁山苏姬经过权力洗礼后,已从“神坛”被打下来,和普通政客无异。西方喜欢“造神”,无奈现实又把神打回人形。对比台湾,柯文哲、蔡英文、赖清德先后被“封神”,大众崇拜有吸票能力、能吸引大众目光者,欧巴马、川普都曾是粉丝眼中的“神”,于今如何?中国造神运动方兴未艾,世界级的“大神”翁山遭遇这样,政治现实如此,何况“土地公”般的小神。要不让光环褪色,除了治理政绩、原则的坚持、睿智的手腕,翁山苏姬成了权力人物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