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司法部门针对时尚产业非法用工问题展开新一轮调查。意大利高端羊绒品牌Loro Piana(诺悠翩雅)因涉嫌过失卷入华人劳工剥削链条,被实施为期一年的司法监管。这是米兰法院自2024年以来对奢侈品牌实施的第五起预防性司法干预。
意大利《共和国报》消息,今天(14日),又一项调查动摇了米兰时尚界。在多个知名品牌相继卷入非法用工案件后,米兰司法部门此次盯上的,是以羊绒产品闻名于世的高端品牌Loro Piana,其隶属于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路威酩轩集团。
·一名受剥削的华人劳工揭开黑幕
案件起源于一名华人劳工对雇主的举报。
该工人2015年受雇于一家位于米兰省的华人工厂,原本与雇主约定每日工作4小时、月薪1500欧元,实际却每日工作13小时,期间仅有半小时午饭和半小时晚饭时间,住宿条件恶劣,无休息日、无合同保障,工资以现金或第三方银行转账方式发放。
2024年底,因雇主停止支付工资,并在发生争执时对其实施殴打,该名劳工被送医后决定报警,揭开了工厂背后的剥削黑幕。
在他的陈述中,还提到工厂内另有9名工人,其中多人没有合法居留或被非法雇佣,雇主指使他们当工厂内出现陌生人的情况时应及时逃跑或躲藏。
·高档羊绒夹克出厂成本仅80欧元
第一次突袭检查行动发生在米兰省巴兰扎泰镇(Baranzate)的一家华人工厂,正是此前被殴打工人工作的地点。宪兵在这座三层建筑中展开搜查,在一楼发现8名工人正在工作,二楼有两名女性,而其他工人则试图躲藏在屋顶或货梯中以规避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工厂内设有非法宿舍,卫生条件极差;生产设备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部分为追求效率被人为拆除,严重违反劳动与安全法规。
该工厂负责生产贴有Loro Piana品牌标签的服装,尤其以羊绒夹克为主,每件生产成本约为80欧元,而在品牌专卖店中,售价则高达1000至3000欧元。
此后,宪兵在位于米兰省塞纳戈镇(Senago)的另一家华人企业展开第二次突袭。现场共有9名华人劳工,其中4人为“黑工”,另有2人不具备合法居留身份。
执法人员还发现,该工厂将工人宿舍设置在储藏室内,居住条件简陋,极不规范;车间内的缝纫机、熨斗等生产设备普遍缺乏基本安全防护措施,存在严重的职业安全隐患。
·分包链条:利润至上的系统性模式
调查揭示,Loro Piana公司将生产订单交由承包商处理,承包商随后再将其转包给华人工厂,而这些工厂普遍无法保障合法或安全的劳动条件。
据报道,其中一家承包公司位于诺瓦米兰塞镇(Nova Milanese)。宪兵在该公司办公室查获大量账本、发票与订单记录,其中还包含与另一个知名品牌Tod’s(未涉案)之间的业务往来信息。
该承包公司的负责人坦言:“我们从2000年开始每个季度为Loro Piana生产,当时仅做200件夹克,后来发展到每年6000件。由于自身产能吃紧,我们开始将订单转包给华人工厂。”
他还透露,与Loro Piana协定的价格是:当订单超过100件时,每件118欧元;若订单数量较少,则为每件128欧元。而支付给华人工厂的价格为每件80欧元。
调查还发现另一家公司虽被正式指定为Loro Piana和Tod’s的代工方,但实际操作中也将部分订单外包给华人工厂。
·司法介入:品牌方须承担结构性过失责任
检方指出,这一外包机制及其背后的剥削现象,目的在于压低人工成本,逃避纳税义务,并规避与安全相关的一切开支。而Loro Piana不可能对此全然不知。
法院在判决中写道,工人们被迫居住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在非法、肮脏且危及健康与安全的住所和工作场所内。而Loro Piana与许多奢侈品牌一样,将大量生产环节外包,间接地将生产任务交给了“在工人被剥削的制度下运营的单位”。该公司在监督责任上存在严重疏漏,未建立起防止与违法用工单位合作的组织体系。这一运作模式并非偶发行为,而是“结构性剥削体系的一部分”。
应检方要求,米兰法院裁定对Loro Piana实施一年期司法监管,由法院指定的司法管理人介入企业运营监督与结构整改。
自2024年以来,迪奥(Dior)、阿玛尼(Armani)、华伦天奴(Valentino)、马汀尼(Alviero Martini)等知名品牌都曾因供应链中的劳工剥削问题,被米兰法院先后采取类似措施。
米兰司法部门针对时尚产业非法用工问题展开新一轮调查。意大利高端羊绒品牌Loro Piana(诺悠翩雅)因涉嫌过失卷入华人劳工剥削链条,被实施为期一年的司法监管。这是米兰法院自2024年以来对奢侈品牌实施的第五起预防性司法干预。
意大利《共和国报》消息,今天(14日),又一项调查动摇了米兰时尚界。在多个知名品牌相继卷入非法用工案件后,米兰司法部门此次盯上的,是以羊绒产品闻名于世的高端品牌Loro Piana,其隶属于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路威酩轩集团。
·一名受剥削的华人劳工揭开黑幕
案件起源于一名华人劳工对雇主的举报。
该工人2015年受雇于一家位于米兰省的华人工厂,原本与雇主约定每日工作4小时、月薪1500欧元,实际却每日工作13小时,期间仅有半小时午饭和半小时晚饭时间,住宿条件恶劣,无休息日、无合同保障,工资以现金或第三方银行转账方式发放。
2024年底,因雇主停止支付工资,并在发生争执时对其实施殴打,该名劳工被送医后决定报警,揭开了工厂背后的剥削黑幕。
在他的陈述中,还提到工厂内另有9名工人,其中多人没有合法居留或被非法雇佣,雇主指使他们当工厂内出现陌生人的情况时应及时逃跑或躲藏。
·高档羊绒夹克出厂成本仅80欧元
第一次突袭检查行动发生在米兰省巴兰扎泰镇(Baranzate)的一家华人工厂,正是此前被殴打工人工作的地点。宪兵在这座三层建筑中展开搜查,在一楼发现8名工人正在工作,二楼有两名女性,而其他工人则试图躲藏在屋顶或货梯中以规避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工厂内设有非法宿舍,卫生条件极差;生产设备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部分为追求效率被人为拆除,严重违反劳动与安全法规。
该工厂负责生产贴有Loro Piana品牌标签的服装,尤其以羊绒夹克为主,每件生产成本约为80欧元,而在品牌专卖店中,售价则高达1000至3000欧元。
此后,宪兵在位于米兰省塞纳戈镇(Senago)的另一家华人企业展开第二次突袭。现场共有9名华人劳工,其中4人为“黑工”,另有2人不具备合法居留身份。
执法人员还发现,该工厂将工人宿舍设置在储藏室内,居住条件简陋,极不规范;车间内的缝纫机、熨斗等生产设备普遍缺乏基本安全防护措施,存在严重的职业安全隐患。
·分包链条:利润至上的系统性模式
调查揭示,Loro Piana公司将生产订单交由承包商处理,承包商随后再将其转包给华人工厂,而这些工厂普遍无法保障合法或安全的劳动条件。
据报道,其中一家承包公司位于诺瓦米兰塞镇(Nova Milanese)。宪兵在该公司办公室查获大量账本、发票与订单记录,其中还包含与另一个知名品牌Tod’s(未涉案)之间的业务往来信息。
该承包公司的负责人坦言:“我们从2000年开始每个季度为Loro Piana生产,当时仅做200件夹克,后来发展到每年6000件。由于自身产能吃紧,我们开始将订单转包给华人工厂。”
他还透露,与Loro Piana协定的价格是:当订单超过100件时,每件118欧元;若订单数量较少,则为每件128欧元。而支付给华人工厂的价格为每件80欧元。
调查还发现另一家公司虽被正式指定为Loro Piana和Tod’s的代工方,但实际操作中也将部分订单外包给华人工厂。
·司法介入:品牌方须承担结构性过失责任
检方指出,这一外包机制及其背后的剥削现象,目的在于压低人工成本,逃避纳税义务,并规避与安全相关的一切开支。而Loro Piana不可能对此全然不知。
法院在判决中写道,工人们被迫居住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在非法、肮脏且危及健康与安全的住所和工作场所内。而Loro Piana与许多奢侈品牌一样,将大量生产环节外包,间接地将生产任务交给了“在工人被剥削的制度下运营的单位”。该公司在监督责任上存在严重疏漏,未建立起防止与违法用工单位合作的组织体系。这一运作模式并非偶发行为,而是“结构性剥削体系的一部分”。
应检方要求,米兰法院裁定对Loro Piana实施一年期司法监管,由法院指定的司法管理人介入企业运营监督与结构整改。
自2024年以来,迪奥(Dior)、阿玛尼(Armani)、华伦天奴(Valentino)、马汀尼(Alviero Martini)等知名品牌都曾因供应链中的劳工剥削问题,被米兰法院先后采取类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