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千百年来的习俗,文革改不了。我文革时期在农村闽南,浙南,浙东,劳动的1-2星期的时间,都是多次亲眼见证的,不仅是红白喜事,很多人房子建好之后,大多也是摆席的,在这些地方,杀猪大概就是最省钱的做法吧!70年-72年浙南城镇食堂买饭都要搭配地瓜面做的黑馒头,或者地瓜干。但也正是那个时候,那些地方乡村是大建新房的时候。那时候几千人民币就可以建楼房(连许多城镇居民都买宅基地建房,以至于政府严令禁止使用耕地最为宅基地,1976-1983,温州市曾多次把已经新建好的房子扒掉,恢复农田的“运动”。也没有刹住建房的“歪风”。见当地报纸)。那个时期国家在闽南和浙南几乎没有投资(除了发电厂和化肥厂外,几乎没有其它的投资),浙南农村的农民除了种田之外,很多自谋职业(卖纽扣,理发,弹棉花,做家具,收废品等),挣钱回家建房,土地也是自己的(大队也即村一级即可批复耕地作为宅基地,因为那时的土地还是集体的,不是国家的,村也不是政府机构)政府也无法控制。1974年,15军到温州征兵,我和接兵部队的一些人爬山,他们站在山顶看着山下白花花的一片新房时,感叹到温州农民的富裕,我当时还觉得他们大惊小怪呢!更有甚者,他们还规定新兵不允许带手表呢!这都是我亲身经历的。
水。
你这都是我见证的事,如何信口开河呢?!那时候,我初中老师曾亲自上门向我母亲借3000元盖房子,他还当面说清楚,一年后归还,没有利息。母亲同意。这些房子在温州老家十几年前已翻盖成了7层楼房,家家户户都装电梯。十几年前,有报道小孩子丢失全村找了好几天,惊动了公安局也找不到,结果孩子困在自家无人住的某个楼层房间里饿死。这种事在温州农村曾发生过2次。温州70年代初民间就开始盛行老鼠会的集资方式,用于盖房做生意等等。这在80年代初还出现过大批老鼠会倒闭,一些人被判刑,其中一个姓吴的头目还被判死刑。
不要小看这些理发,弹棉花,卖纽扣,打家具,做裁缝走街串巷的农民。1978年,同寝室有一个是东阳人,据他说,他们那里外出讨饭的人都有回家盖新房的呢!就拿裁缝来说,我在温州那几年,都是请裁缝师傅到家里做衣服的,春夏2次,夏天衣只要一天,冬装等要2天工钱。
但盖楼房所需的钱,也不是1,2千就可以盖起来的。
有人就干脆杀猪。
你的专长是抵赖南京大屠杀,洗涤3鬼子侵华
如果亲朋好友的“会“,哪怕是几年后,也是是可以拿到钱的。如果不是,那就是肉包子打狗,这就是为何80年代初开始变得想成了诈骗模式。
即使家里有几千块存款,也不敢一次借给别人三千块。
见怪不怪。。。。。
也是一年杀一次。没有专门杀猪的人,炊事班有一个叔叔自告奋勇来执行,因为当年他是属于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那一队的,起码使过刀。那时我们都围着看,因为没见过。现在想起来,心下颇不是滋味。可怜的猪。不过我们杀一头猪不是一家人吃,是全连人分着吃。也就只能吃一顿。吃肉,那时之于我们,是一件少有的幸事。-:)
过去10多年,几坛有太多的人说萧骗子,你明白。当石油工人上大学都是走后门,吃肉骂娘。
很大的鳜鱼,湖里面的,比现在养的好吃多了。但不能经常买,逢年过节可以买。到了后期,管的松了,伙食改善多了。那时我已经离开了。
我们去之前,他们没有电。但那是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比较闭塞。
惨叫声……。
这是个简单的基本事实。
既蠢又坏以己之心的井底之蛙猜测尼尔。
知道我家庭情况。
当然这是个不小的数字。记得80年代一年挣个一万元,叫做万元户。
这都是千百年来的习俗,文革改不了。我文革时期在农村闽南,浙南,浙东,劳动的1-2星期的时间,都是多次亲眼见证的,不仅是红白喜事,很多人房子建好之后,大多也是摆席的,在这些地方,杀猪大概就是最省钱的做法吧!70年-72年浙南城镇食堂买饭都要搭配地瓜面做的黑馒头,或者地瓜干。但也正是那个时候,那些地方乡村是大建新房的时候。那时候几千人民币就可以建楼房(连许多城镇居民都买宅基地建房,以至于政府严令禁止使用耕地最为宅基地,1976-1983,温州市曾多次把已经新建好的房子扒掉,恢复农田的“运动”。也没有刹住建房的“歪风”。见当地报纸)。那个时期国家在闽南和浙南几乎没有投资(除了发电厂和化肥厂外,几乎没有其它的投资),浙南农村的农民除了种田之外,很多自谋职业(卖纽扣,理发,弹棉花,做家具,收废品等),挣钱回家建房,土地也是自己的(大队也即村一级即可批复耕地作为宅基地,因为那时的土地还是集体的,不是国家的,村也不是政府机构)政府也无法控制。1974年,15军到温州征兵,我和接兵部队的一些人爬山,他们站在山顶看着山下白花花的一片新房时,感叹到温州农民的富裕,我当时还觉得他们大惊小怪呢!更有甚者,他们还规定新兵不允许带手表呢!这都是我亲身经历的。
🔥 最新回帖
🛋️ 沙发板凳
水。
你这都是我见证的事,如何信口开河呢?!那时候,我初中老师曾亲自上门向我母亲借3000元盖房子,他还当面说清楚,一年后归还,没有利息。母亲同意。这些房子在温州老家十几年前已翻盖成了7层楼房,家家户户都装电梯。十几年前,有报道小孩子丢失全村找了好几天,惊动了公安局也找不到,结果孩子困在自家无人住的某个楼层房间里饿死。这种事在温州农村曾发生过2次。温州70年代初民间就开始盛行老鼠会的集资方式,用于盖房做生意等等。这在80年代初还出现过大批老鼠会倒闭,一些人被判刑,其中一个姓吴的头目还被判死刑。
不要小看这些理发,弹棉花,卖纽扣,打家具,做裁缝走街串巷的农民。1978年,同寝室有一个是东阳人,据他说,他们那里外出讨饭的人都有回家盖新房的呢!就拿裁缝来说,我在温州那几年,都是请裁缝师傅到家里做衣服的,春夏2次,夏天衣只要一天,冬装等要2天工钱。
但盖楼房所需的钱,也不是1,2千就可以盖起来的。
有人就干脆杀猪。
你的专长是抵赖南京大屠杀,洗涤3鬼子侵华
如果亲朋好友的“会“,哪怕是几年后,也是是可以拿到钱的。如果不是,那就是肉包子打狗,这就是为何80年代初开始变得想成了诈骗模式。
即使家里有几千块存款,也不敢一次借给别人三千块。
见怪不怪。。。。。
也是一年杀一次。没有专门杀猪的人,炊事班有一个叔叔自告奋勇来执行,因为当年他是属于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那一队的,起码使过刀。那时我们都围着看,因为没见过。现在想起来,心下颇不是滋味。可怜的猪。不过我们杀一头猪不是一家人吃,是全连人分着吃。也就只能吃一顿。吃肉,那时之于我们,是一件少有的幸事。-:)
过去10多年,几坛有太多的人说萧骗子,你明白。当石油工人上大学都是走后门,吃肉骂娘。
很大的鳜鱼,湖里面的,比现在养的好吃多了。但不能经常买,逢年过节可以买。到了后期,管的松了,伙食改善多了。那时我已经离开了。
我们去之前,他们没有电。但那是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比较闭塞。
惨叫声……。
这是个简单的基本事实。
既蠢又坏以己之心的井底之蛙猜测尼尔。
知道我家庭情况。
当然这是个不小的数字。记得80年代一年挣个一万元,叫做万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