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屠夫天天杀猪是可信的,不是村村有屠夫的。第二,即便是文革时期,农村红白喜事,建房之后,都会杀猪摆席的

d
dadaxiao
楼主 (文学城)

这都是千百年来的习俗,文革改不了。我文革时期在农村闽南,浙南,浙东,劳动的1-2星期的时间,都是多次亲眼见证的,不仅是红白喜事,很多人房子建好之后,大多也是摆席的,在这些地方,杀猪大概就是最省钱的做法吧!70年-72年浙南城镇食堂买饭都要搭配地瓜面做的黑馒头,或者地瓜干。但也正是那个时候,那些地方乡村是大建新房的时候。那时候几千人民币就可以建楼房(连许多城镇居民都买宅基地建房,以至于政府严令禁止使用耕地最为宅基地,1976-1983,温州市曾多次把已经新建好的房子扒掉,恢复农田的“运动”。也没有刹住建房的“歪风”。见当地报纸)。那个时期国家在闽南和浙南几乎没有投资(除了发电厂和化肥厂外,几乎没有其它的投资),浙南农村的农民除了种田之外,很多自谋职业(卖纽扣,理发,弹棉花,做家具,收废品等),挣钱回家建房,土地也是自己的(大队也即村一级即可批复耕地作为宅基地,因为那时的土地还是集体的,不是国家的,村也不是政府机构)政府也无法控制。1974年,15军到温州征兵,我和接兵部队的一些人爬山,他们站在山顶看着山下白花花的一片新房时,感叹到温州农民的富裕,我当时还觉得他们大惊小怪呢!更有甚者,他们还规定新兵不允许带手表呢!这都是我亲身经历的。

 

🔥 最新回帖

d
dadaxiao
165 楼
当时军人的住宅不需支付水费电费,也不需衣装费用,除了党费,没有任何开销。
老生常谈12
164 楼
那又怎么样?你还是认为他的工资很低,存款不足万。
有言
163 楼
你和蒋没见过。人家见过,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为啥要否定人家?蒋还要老样子骂人。-:)
有言
162 楼
3600-2500=1100。看开销,有些其他福利会省很多的。有时候不好只看本本上的数字。-:)
蒋闻铭
161 楼
复旦最有名的数学教授,谷超豪夏道行。他做过上海交大的校长。

 

🛋️ 沙发板凳

c
chufang
据说福建造屋许多是靠外汇(文革时期!?)。
最接近太阳的人
哈哈!
c
chufang
但贵州,即便都是林子,也必须有大队批准才能换大梁。
方外居士
1974年,……他们站在山顶看着山下白花花的一片新房时,感叹到温州农民的富裕,:蒋网友:你还不岀来批驳?
蒋闻铭
中国农村当时的情况,我昨天在《改开前的中国农村》,讲过了。温州我不知道。我的家在苏北,我们那里一出县城,,
c
chufang
温州当时是资本主义复辟典型。中国资本主义的急先锋。为文革后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做出了榜样。
蒋闻铭
农村到处都是茅草屋,瓦房都不多。再有一个细节:当年盖瓦房,绝不会花过一千块,说盖房要几千块,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蒋闻铭
学生天天读书,工人天天做工,农民天天下地种田,都是可信的。搞笑吗?
老生常谈12
赞亲身经历,我们农村不是人人会杀猪,有专人杀猪处理分解速度更快,当天既可以吃上肉和血肠及一些下水,报酬是2斤肉或者一些下

水。

老生常谈12
那时徐州盐城连云港确实贫穷,即使淮阴宿迁也不富,苏南南京富裕,扬州镇江南通还可以。
方外居士
花几百块钱就能盖一栋瓦房,这不是更应该被批判吗?
蒋闻铭
江南虽然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但是也根本不是贴主说的样子。特别是农村。我弟妹的家,在江南农村,改开十年后,
蒋闻铭
我去过,还是很破落。
方外居士
屠夫是一门技术,有专门的人干,不是谁都会的。我们那里几个村的小镇上有个食品部,天天杀猪,卖猪肉。要赶早去才能买到肉。
蒋闻铭
所以说您,根本对当年老百姓的日子,没有一点概念。结婚娶老婆这样的事,三大件和全部家具花费都加在一起,不会过五百。
d
dadaxiao
如果是平房,大概1,2千元。水泥楼房那个时候就要几千块啦,我的同学们都盖3间地基 的2层或3楼房

你这都是我见证的事,如何信口开河呢?!那时候,我初中老师曾亲自上门向我母亲借3000元盖房子,他还当面说清楚,一年后归还,没有利息。母亲同意。这些房子在温州老家十几年前已翻盖成了7层楼房,家家户户都装电梯。十几年前,有报道小孩子丢失全村找了好几天,惊动了公安局也找不到,结果孩子困在自家无人住的某个楼层房间里饿死。这种事在温州农村曾发生过2次。温州70年代初民间就开始盛行老鼠会的集资方式,用于盖房做生意等等。这在80年代初还出现过大批老鼠会倒闭,一些人被判刑,其中一个姓吴的头目还被判死刑。

蒋闻铭
已经超过了一个普通家庭,十年的积蓄。
蒋闻铭
信口雌黄。1974年,会有人向别人一开口就借三千块,疯了吗?您知道三千块是多少钱吗?
蒋闻铭
什么亲身经历。全是信口雌黄,瞎编故事。
哪一枝杏花
那是85年之后的事吧
d
dadaxiao
浙南地少人多,一人不到一亩地,很多人都是外出做手艺的。如果靠工分(72年当地大概5毛钱一工分)

不要小看这些理发,弹棉花,卖纽扣,打家具,做裁缝走街串巷的农民。1978年,同寝室有一个是东阳人,据他说,他们那里外出讨饭的人都有回家盖新房的呢!就拿裁缝来说,我在温州那几年,都是请裁缝师傅到家里做衣服的,春夏2次,夏天衣只要一天,冬装等要2天工钱。

蒋闻铭
那个时候(1974)全中国的老百姓,说到钱,大家连一千是什么,都没有概念。
老生常谈12
文革时你几岁?只看到你信口雌黄,瞎编故事,对不懂的事瞎咋呼。你还说没有书没人读书没有自由市场集市呢?
蒋闻铭
这个有可能。
蒋闻铭
再说一遍,没人说过文革时没有书没人读书。造谣也要有分寸。
d
dadaxiao
我的老师之所以需要借钱并可以还钱,就是他的“会”要一年后才轮到他。3000千元的确不是小数目。

但盖楼房所需的钱,也不是1,2千就可以盖起来的。

方外居士
哈哈哈,你这才是根据你的理论脱口而出的真正的胡说。这是我们那个小镇上的事,亲身经历。小镇周围有五个大队,都去那里赶集。
方外居士
食品每天早上杀猪卖肉,有限,去晚了肉就没了。你没有经验,整天根据你的理论在这里胡说八道。
j
jinjiaodw
”文革时期,农村建房,红白喜事杀猪摆席“?建议几坛改成笑坛和奇闻怪坛
蒋闻铭
三千块的会?多少人参加?每个月一人出多少?胡说八道。
老生常谈12
他不仅蠢而且更坏故意撒谎造谣,文革时他那么小知道什么?从66年到74年的自由市场集市我都经历过,割过猪草亲眼见过三次杀猪
蒋闻铭
您知不知道喊会的人,每个月需要一家一家收钱?
方外居士
我们那里建房子都是自己先备好各种材料,然后请师傅和乡亲来帮忙,一天中晚两顿,顿顿筵席,持续上十天。没有足够的肉是不行的。

有人就干脆杀猪。

d
dadaxiao
要说破落,1998年春节的小岗村都还是破落的。我1996,1997去过蚌埠市和巢湖市,城市建筑破落
方外居士
红白喜事看客情多少。客情多的人家也是要很多肉请客的,特别是红喜事,三天,杀头猪很正常。
老生常谈12
一个井底之蛙的日本人懂什么?我家1970年秋天就建新房,也参加过那家大姓的婚礼,因为家族人多杀猪磨豆腐借此机会加强团结

你的专长是抵赖南京大屠杀,洗涤3鬼子侵华

蒋闻铭
多少师傅邻居来帮忙?每顿几斤肉?说来听听?
蒋闻铭
胡说八道连影子都没有了。
d
dadaxiao
你真不需要相信我的。3000元的会肯定不是靠工资或工分的钱投入的。

如果亲朋好友的“会“,哪怕是几年后,也是是可以拿到钱的。如果不是,那就是肉包子打狗,这就是为何80年代初开始变得想成了诈骗模式。

老生常谈12
可笑的是无知的你。68年革命大联合后,抓革命促生产促战备复课闹革命。
萧嵐
74年你母亲手头有三千余钱借给别人,不可能。你家月收入有多少,每月能存多少钱。那时候只有毛能够给老婆孩子各8千

即使家里有几千块存款,也不敢一次借给别人三千块。

蒋闻铭
你们家不是过年才杀猪吗?白事都赶在过年?
蒋闻铭
答非所问。这个会有多少人参加?
方外居士
我家的邻居结婚,客多,办了三天,就杀了一头猪,那是1975年。你沒有經驗,整天胡說八道。
方外居士
你见过農村是怎麼盖房子的吗?
老生常谈12
井底之蛙。我大舅69年开始砖厂每天赚1.9元,交给生产队8角钱,还剩1.1元,每年净赚400元,5年就赚了2000元。
萧嵐
你家70年建新房杀猪吗?反正我家70年建新房没有杀猪。其他人家也没有。你的话水分多,什么文革时公社的农民马拉松比赛等等。

见怪不怪。。。。。

 

 

 

 

 

老生常谈12
信口开河胡说。74年
蒋闻铭
结婚请三天客?都神经了。
闲杂人员
我小时候随父母下乡,我们那里分大队,大队里分连。每个连找一些人出来做饭,叫炊事班。连理也养猪,杀猪。好像

也是一年杀一次。没有专门杀猪的人,炊事班有一个叔叔自告奋勇来执行,因为当年他是属于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那一队的,起码使过刀。那时我们都围着看,因为没见过。现在想起来,心下颇不是滋味。可怜的猪。不过我们杀一头猪不是一家人吃,是全连人分着吃。也就只能吃一顿。吃肉,那时之于我们,是一件少有的幸事。-:)

蒋闻铭
见过农村的亲戚盖过房。我们家1975年自己有盖过房,不过不在农村。:)
蒋闻铭
睁眼说瞎话。听说过改开以后的万元户吗?
蒋闻铭
老生说他的邻居,74年有两万块积蓄。信的人来跟一跟哈。
c
chufang
当时福建穷在粮食上(只有山地),福在现钞,因为有外汇。所以人贩子常从四川把妇女卖到福建。
老生常谈12
我家刚下放五七战士,刚养猪太小。76-77年公社马拉松,虽然土路但是路况很好是跑长途汽车的土路

过去10多年,几坛有太多的人说萧骗子,你明白。当石油工人上大学都是走后门,吃肉骂娘。

老生常谈12
你脑子不是有病?问毛囡那些教授研究员高工收入多少?你为什么整天撒谎造谣?
j
jinjiaodw
你把嘴放干净点,因为嘴脏已经被封号多次,70多岁还没半点教养
闲杂人员
需要说明一下,我们那时伙食不好不是由于经济问题。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吃的好大概属于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我们那里可以买到

很大的鳜鱼,湖里面的,比现在养的好吃多了。但不能经常买,逢年过节可以买。到了后期,管的松了,伙食改善多了。那时我已经离开了。

j
jinjiaodw
你连说谎都说不圆,退一万步就算你家70年建房杀猪,这在农村是普遍现象?
j
jinjiaodw
那群货一直希望重构历史,为自己偶像涂脂抹粉
方外居士
杀猪讲究一刀正中心脏,这样血才能放干净。若用几刀血就很难放干净肉就不好吃了。
闲杂人员
实事求是的讲,我们那里很偏远,当地老乡生活很差。他们连菜都不会种。

我们去之前,他们没有电。但那是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比较闭塞。

j
jinjiaodw
那时候,就算300元普通家庭也是巨款,很多城市家庭都拿不出
方外居士
客多。客人都带着被子行李,在好几个邻居家搭地铺。你不明白有多少客人是何等热闹,整天胡说。
萧嵐
那时候的中国有什么公社马拉松比赛,这么大的“新鲜事物”有报道吗?只会胡编故事。
方外居士
虚构?你做梦吧?
闲杂人员
是这样,当时我们也听人们这样说。他的确是对着心脏刺进去的。不知道准不准,我们只听到

惨叫声……。

萧嵐
只挣不花吗? 你大舅一家每月花销多少,5年之后还有多少存钱?能拿出多少钱借给别人?

这是个简单的基本事实。

 

 

方外居士
这个不假。农村除了过年杀年猪吃肉,腌成腊可以吃几个月,其它时候只有很重要的事或者有客情才会花钱去买肉吃。
老生常谈12
农村花钱吗?自留地种菜自己养鸡养猪,还有工分,家里还有3个劳动力,你为啥造谣说我大舅把钱借给别人?
蒋闻铭
您去问。有几个教授, 74年家里有两万。您疯了吗?
j
jinjiaodw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多,要想靠臆想来为偶像涂脂抹粉,还真嫩了点
老生常谈12
我没问,人家自己说的 每个月定存,滚存了近20年。你是

既蠢又坏以己之心的井底之蛙猜测尼尔。

方外居士
你以为农民每家年年都盖房?当然是多年筹划,买材料,等备齐请人帮工自己盖。
蒋闻铭
您的这位邻居,起码是大队支书。鱼肉乡里的那种。
方外居士
这是亲身经历,你否定别人的亲身经历,拿自己的臆想当别人的经历,在梦中!
方外居士
哈哈哈。你以为每家年年都有人结婚吗?这种不动脑子的幼稚想法说出来明你的脑袋已经permanently demaged
d
dadaxiao
不知道,但这在70年中期已经相当普通的。另,开口借3000,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也是被逼的,他教我语文2年。

知道我家庭情况。

方外居士
盖房子的时候,师傅给点工钱,其他人管饭(酒席)。你没见过,整天臆想。
萧嵐
建议不要把骂人的脏话藏在贴里。表面装出一副道貌岸然。
方外居士
再给你一点网上找不到的知识:农村结婚去做客都是要送人情的,关系越近的送得越多。你以人家都是白吃?
d
dadaxiao
我家父亲母亲每年至少可以存2,3千,文革抄家时,67年,我家有存折4万多。1978,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母亲说存款近8万。

当然这是个不小的数字。记得80年代一年挣个一万元,叫做万元户。

老生常谈12
假文明不仅无知,上来先把人骂一顿再质疑。
老生常谈12
你先骂人的,说公社马拉松是撒谎。
绝对匿名
有外汇的该极少。海外关系意味着敌特嫌疑,即使有都尽量隐藏,更不敢拿钱张扬,不挨整才怪。主贴基本是乱吹了。
萧嵐
我说你公社马拉松的水分多,是骂人吗?况且,你骂人的贴跟着老蒋,拿他撒气?太好笑了。
蒋闻铭
我过两天写一篇专门讲这个会。您根本不懂这是个什么东西。74年有人喊三千块的会。天方夜谭里都不会有这样的故事。
绝对匿名
浙南地少,竟然能做到一工分5毛。而当初全国富裕地,十工分一元已经是顶流了。
蒋闻铭
七八年八万。这故事是越变越没谱了。老生只敢是两万,您这里八万。:)
方外居士
二百元在农村就是巨款。盖房是要多年筹划的事:
绝对匿名
理发,一毛五一个。这是当时国营理发店价格。弹棉花,三毛五一次,要两人操作,不保证每天有生意。这些行业能运营出财富,厉害。
蒋闻铭
既然说到这个事?就要具体。一家送多大的人情?
蒋闻铭
您答得出答不出?
j
jinjiaodw
“ 我们那里建房子都是自己先备好各种材料,然后请师傅和乡亲来帮忙,一天中晚两顿,顿顿筵席,持续上十天。没有足够的肉是不行
j
jinjiaodw
文革中农村建房还持续10天,一天两吨,顿顿吃肉,连吹牛都吹不象
j
jinjiaodw
TA就是人品太差,几乎毛 粉都这种档次和素质
j
jinjiaodw
哈哈,那村里总年年有人结婚,每年恐怕还不只一个人吧,每家都是杀猪,大吃大喝10天,所以说你连吹牛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