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倾

梧桐之丘
楼主 (文学城)

崔海百般犯难,手头要处理的一个事故牵扯到煤矿副矿长,处理意见必须通过煤矿一把手的同意。对老领导管下的煤矿干部进行处理,颇觉踌躇,甚感棘手。

去年从煤矿团委书记职位上调到市政府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长正是袁书记亲自推荐的。

在矿上时,每逢做一个相对重要的决定之前都要私下里跑到老书记家里,面对面地汇报,请示。他对老领导一直恭敬有加,言听计从。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稳重成熟,老领导对年轻人是一片真心,苦心,耳提面命,毫不忌讳。也是希望年轻人能够从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教训中吸取精华,少走弯路。

"老书记,你好。最近有一段时间没有来看你了,身体还好吧。"崔海声音爽快清朗,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老人最喜欢懂事的年轻人,你看这小伙子,嘴巴就是甜,说的好听。星期天吃过早饭,老领导正坐在八仙桌旁的靠背椅上,看着一杯茶,翻阅报纸。

"小崔,是有一段时间了,看来你也够忙的。"待女儿给崔哥端来一杯茶,书记言归正传。

"老领导,我现在犯难了,你得帮帮我。“崔海开门见山,有事说事。

袁书记并不答话,等他继续讲下去。

"咱们煤矿这次出的伤亡事故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报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说是要依法追究煤矿领导的责任,恐怕那个井长,叫蒯和明的,这一次得法办。"

袁书记面目深沉,两眼直视着崔海:"你可是煤矿培养出来的干部,煤矿生产条件什么样能没有数吗。我们选拔的干部都是几十年第一线摸打滚爬,干出来的,哪一个人不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谁不天天抓安全。这个大蒯我是了解的,每天在井下跟着班走,时时刻刻督促安全生产,我亲自看过好几回。你说他心里想出这个事故吗,你说他制定的具体安全措施还不符合要求吗。煤矿生产本身就是危险系数很高的行当,防不胜防,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可以给你们科室的同志解释一下煤矿的特殊性嘛。"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长篇大论,看来老书记也是早有准备啊。

崔海连忙起身端上茶水,"是的,老书记,你说的句句在理。"

等老书记平静了一下,崔海把心底最深处的那一块儿心思拿出来。

"老书记,是这样。我们科里的李科长公开批评我现在是犯了右倾错误,说我片面支持生产,包庇煤矿干部,失去了大方向。他说是上面的意思,要我严厉处理蒯井长。"

老领导听出了崔海的为难之处。就是说,科室里确实有极左人物罔顾事实,急切地想对着文革后期刚刚扭转的生产局势开刀问斩。是啊,别说你那个科室,我周边不也是大同小异嘛。

"小崔啊,我觉得还是按实事求是的态度办事。煤矿安全是每一个干部关心的首要问题,可是这也有一个量的问题,煤炭部有明确的指标要求,力争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也就是每生产一百万吨煤,尽量把死亡减少到一人。对一个年产一百万吨的大井,一年死亡控制在一个人。为什么这么制定呢,就说明煤矿事故不可避免,只是多少的问题。要照你们科室的意思,只要出事故就来抓人,那得有多少好干部受冤枉,谁还愿意干煤矿。"

其实,崔海何尝不是这么想呢,科室明摆着想杀人祭旗。抓蒯井长坐牢对任何人都没有什么益处嘛。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借机把自己拉下来,李副科长可以登上正位。

老书记最后说,"该说的,我都说了,你好好考虑考虑,自己拿主意吧。"

崔海出了门,前思后想,还是老书记说的对。在哪儿干工作都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干工作就要出岔子,不能因为不可预知的岔子而放弃工作,放弃根本原则。煤矿干部是特别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一群人,尤其第一线的生产干部,他们的责任心很强,为国家建设一直坚守。出了一次事故,不分青红皂白就抓人似乎有些官僚主义。骂我右倾,我担着,我有责任保护这些优秀的煤矿干部。

想到此,小崔紧皱的眉头豁然开朗了,嗨,随他怎么说,从轻处理,就这么定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右倾 学《易经》第一步:掌握八个字 摇唇鼓舌 丛主任 读《孟子》好好先生是道德之恶
梧桐之丘
正面讴歌煤矿领导。。。
伍雅涛
梧桐之丘
好不容易一篇不伤感的故事。谢谢。
老生常谈12
只要真实就好。不能看到发达富裕地区农村70年代公社跑马拉松,抽调回城知青老师画淡妆就不信,就攻击骂人。中国很大条件不一
冯墟
老生,反思一下,为什么那么多人跟你吵?你累不累呀。每到一个地儿就跟人吵。这样下去,以后连个同情的人都没有。
梧桐之丘
推算下来,老生还在上班,比我小几岁。准备干满66岁四个月,满退?
梧桐之丘
老生看来也是性情中人,有时候眼里揉不得沙子。别伤真气就行,拌嘴别往心里去。年纪都大了,谁能说服谁哟。好好写文唱歌。
冯墟
对,只要不捏造事实、不进行人身攻击,写任何文章、持任何观点都是可以的。
老生常谈12
你有资格说这话吗?女豪杰

肖庄为什么骂你!

为什么一提狗腿子你就往自己身上套!

我根本就蔑视你不搭理你,是你一遍又一遍地往上凑。

 

老生常谈12
闭上你的臭嘴,你当打手假装当裁判?昨天你就找茬跟了几十帖
老生常谈12
自卑自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失去独立人格,为了抱大腿甘当打手,主动攻击别人还以为是防卫。

老生常谈12
昨天不是你跟了几十帖找我茬吗?

那个汉奸藏在帖子里骂我多少次,你公正了吗?

我亲身经历过的公社马拉松和抽调回城的知青老师抹淡妆,人生后无赖找茬,你公正了吗?

 

老生常谈12
还能干5-6年再退

然后到处溜达溜达。

冯墟
农村的泼妇我是见过一些的,不稀奇。
冯墟
难道你四处跟人吵架,是你工作、有人给你发工资?还那么起劲儿。知不知羞呀你?
老生常谈12
你认真讨论,我就回应你,

你当打手我还供着你?

 

冯墟
笑话。别人抱我的腿,我还不一定让呢。不要用你的身份,来推测别人。
冯墟
口头侮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又没有实力去征服,难道不是一件很无聊、很没有出息的事情吗?耐心讲理,你听吗?
老生常谈12
你若知羞耻就不会粉日恨中了。

跟我掐架的基本上是因为我发主帖,他们有不同的看法,但是2不是去讨论2内容,而是对着发贴本人。

我不可能被他们堵住嘴,更不可能被迫和他们一起黑中。

我的原则是,骂我三次我不计较,第四次开始反击。凡是我反击的都是一家3惹了我四次以上了。

免疫力真的好
上次你们讨论东亚人与中国人种问题,我恰好往日应邀写过书评--如下,《成为黄种人》,图文太复杂,就不贴了,岁末忙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398059/

从采蜜之路到美玉之路再到丝绸之路?!
l
lovecat08
别再说日本了,本壇头痛,被翻篇的小日本,和知青。换点新鲜的谈!已用大量篇幅,enough is enough!
冯墟
任何读了《总司先生》的人,都不会说我美化日本。你才恨中,每天都在做损害中国根本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冯墟
谁嘴臭,时常口吐秽物!
冯墟
你这个无国籍人士,就不要谈国家了。
老生常谈12
你能不能当一个独立的人,有点人格?

我吃瓜子吃出个臭虫出来,什么仁都有,不把臭虫吐出来还咽进肚子里?

为了攀上这个汉奸,你当打手主动攻击了我多少次?为什么我提到狗腿子你就那么暴跳如雷?

他经常为了我主帖中的一句话发主贴,把骂我的话藏在其中,你哪次阻拦他,训斥他了?

 
  #跟帖#  江上先生跟我人生经历有很多类似之处,我自认为是他的朋友、可能还够不上。其他读者不甚了解。另外是不是朋友, [品茶小轩] - 冯墟(66 bytes ) 2022-10-01
老生常谈12
你心里只有日本好,对于生养自己的母国民族恨之入骨

你家过上贫穷的日子不是你父母的错,你父亲很辛勤,你母亲很操劳,你哥姐都让着你,可是你家孩子多劳动力少确实是过不上温饱日子的原因之一。你家乡也不是什么富饶的地方。

我家走五七道路的地方就很富饶,解放前就通电了,因为在哈大铁路(中长铁路,南满铁路)边上,还在海边,还是果区,更重要的是围绕着城镇,城镇至少有1万职工以上,也可能有2万职工,农村很多家里有人在镇里上班拿工资。这个公社每天工分大约是8角钱到一元二角钱。因为城边种菜养猪禽供应镇里。

我下乡的地方,粮食管够吃,地多人少,收入差不少,每天工分4角到8角钱。

因为你小时候受苦就怨恨中国仇恨中国,粉日,你是美国国籍,但是你的族裔还是亚裔,是华人。

老生常谈12
你美化鬼子在于我写任何有关日本的帖子你都去替他们洗地,同时诋毁中国。
老生常谈12
这是你的起点

江上先生跟我人生经历有很多类似之处,我自认为是他的朋友、可能还够不上。其他读者不甚了解。另外是不是朋友, [品茶小轩] - 冯墟(66 bytes ) 2022-10-01

当你把跟你讨论的人当作围攻你的时候,你找到了靠山。

 

• 八十年代那会儿好一些了。我基本上没有挨过饿,但是那个苦日子至今不堪回首。借一盆米一盆面的事情是常有的。 -hongloumeng    (279 bytes) (39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6:41:20

• 你我这样的都是幸运的。东北地广人稀,挨饿一定是因为另外的因素。 -冯墟    (0 bytes) (10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6:58:08

• 没有跟读你的帖子 -老生常谈12    (2854 bytes) (131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10:25

• 谢谢指教,你有不跟读的自由。我这篇就是谈自由。我也不读你的贴子。 -冯墟    (0 bytes) (6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13:04

• 你避实就虚回避讨论,我的跟帖重点讨论东北挨饿的原因,如果有挨饿的话,不是自由不自由的问题。。 -老生常谈12    (142 bytes) (49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16:51

• 你名声在外,我不配跟你辩论。你全对。 -冯墟    (0 bytes) (7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29:31

• 你这就很没意思了 -老生常谈12    (65 bytes) (44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37:35

• 对不起,你写的我读不懂。我已经举手投降了,你还要怎样? -冯墟    (0 bytes) (0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38:30

• 你赢了还不高兴吗?怎样才有意思? -冯墟    (0 bytes) (3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42:03

• 你把上网当作网斗?你不是来交流的吗? -老生常谈12    (230 bytes) (41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49:20

• 问得好说得对! -红楼梦迷   (0 bytes) (2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40:55

• 不战而胜是兵家最高境界,你已经达到了。你不能攻击降兵。 -冯墟    (0 bytes) (4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50:43

• 快速把你的6篇全扫了一遍,跟东北没关系,怪不得对东北不了解 -老生常谈12    (135 bytes) (42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9:15:25

• 对老生常谈那么诚恳的帖子您这么应对真的好吗?即使是立也只是再三劝别人读他的大作,最多是奉承认真读的人是最美的人而已。 -红楼梦迷   (0 bytes) (19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33:43

• 谢谢! -老生常谈12    (0 bytes) (0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2:56:43

• 我也觉得这样真没意思,不讲理而且非常没礼貌 -红楼梦迷   (0 bytes) (11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29:15

• 请勿打降兵 -冯墟    (0 bytes) (1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4:30:27

• 在“真实”这一点上,我有保留。感觉事情是真的,但有些时间上有十年上下的挪移,也许作者将母亲的回忆当自己眼见的现实来写了。 -肖庄    (436 bytes) (67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44:46

• 75年过后吃糠少了,76年后没有吃过。 -冯墟    (0 bytes) (5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45:43

• 跟哪年写的不冲突, -肖庄    (200 bytes) (45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53:05

• 凡是我听说的,我一定注明。其它的都是我从小的经历。你可以跟我即将贴出的祭父文、祭母文对照。所有事实都跟兄姊核对过。我只能 -冯墟    (24 bytes) (28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8:59:02

• 你这样绕,不正面回答,只让可疑度增加。我没有怀疑事情是真的,只是时间上存疑。既然跟兄姊核对过,到底是哪一年? -肖庄    (0 bytes) (4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0:54:38

• 支持质疑,哈哈 -红楼梦迷   (0 bytes) (5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34:32

• 你睁开眼睛看看,我回答他的问题没有。还要怎样明确?过去吃过的糠,我没法现在吐出来给你们看。我怎么证明?你们要我怎样证明? -冯墟    (0 bytes) (0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4:44:03

• 我从记事气就吃糠,我是信你的,还是信自己的记忆?关于苦难的根源,我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你可以做出自己的结论,我尊重。 -冯墟    (258 bytes) (38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0:58:54

• 哈哈这个回答好,四十多年前发生在你一家的事,别人无论如何无法验证。同样是湖北农村,七十年代我从没听说过有人家吃糠。 -肖庄    (0 bytes) (7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05:00

• 你相不相信对我不是特别重要。我甚至不知道我邻居家吃没吃糠。同时,这也不是我们第一次遇到怀疑。我二哥在县一中的同学就不信。 -冯墟    (0 bytes) (4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11:36

• 看下来你家困难情况主要是户口结构造成的。孩子多,全部随母亲成农村户口,但问题是你家连一个全劳力都没有,分不到足够的口粮 -FarewellDonkey18    (641 bytes) (70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09:59:06

• 除了这以外 -老生常谈12    (287 bytes) (45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0:37:41

• 我两个姐姐是全劳力,我妈算半个。最关键的问题是,一分产到户,就不饿肚子了。而且我大姐还出嫁了。这是说明问题的。 -冯墟    (0 bytes) (9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0:39:56

• 1982年1月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分产到户 -老生常谈12    (864 bytes) (37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0:59:02

• 你很可能是对的。各村的落实又各有不同。 -冯墟    (0 bytes) (2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12:42

• 只是看过您的两个回帖就觉得您是个实在的认真的人。赞一个 -红楼梦迷   (0 bytes) (5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35:56

• 纯农友情科普:半边户比不上双职工,但比双农家庭不知要好多少。父亲工资就算每月省下十元,能买多少食品啊。 -肖庄    (0 bytes) (9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0:57:58

• 不一定。粮店的大米1毛二一斤。分生产队的稻子有时要倒贴一毛八到两毛。一斤粮票黑市价最低也要两毛一斤。所以,城市户口一个人 -FarewellDonkey18    (108 bytes) (21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06:17

• 这些价格我不知道,但是记得鸡蛋六毛四分一斤。周围的半边户,相对论来讲是村里日子最好过的。 -肖庄    (0 bytes) (3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09:41

• 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意义不大,我吃过的苦我知道。我姆妈和两个姐姐吃的苦比我多得多。事实是怎样,就怎样。 -冯墟    (0 bytes) (6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14:51

• 跟吃糠、饿肚子直接相关的,是民计民生,怎么能叫鸡毛蒜皮!不曾怀疑过你母亲和姐姐,以及你本人吃过很多苦。 -肖庄    (0 bytes) (8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49:23

• 这也是实在话。因为城乡差别的巨大鸿沟,半公半农的家庭肯定比纯粹的农民家庭处境好 -红楼梦迷   (0 bytes) (2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1:37:40

• 我认为是。 -老生常谈12    (1217 bytes) (41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2:18:27

• 你们比我自己更清楚我是怎样成长的,行了吧。我服了你们。 -冯墟    (0 bytes) (7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4:40:37

• 讨论嘛,目的不是谁服谁。如果我不是同一时期,在相当一致的环境中长大,也会全盘接受、相信。公开质疑是对自己和这类读者负责。 -肖庄    (0 bytes) (3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6:36:06

• 去忙些正事儿吧。 -冯墟    (0 bytes) (1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17:55:34

• 没有比自由更正的事儿了。:) -肖庄    (0 bytes) (2 reads) 09/26/2022 postreply 20:50:52

  没有跟读你的帖子   来源: 老生常谈12 于 2022-09-26 08:10:25 [档案] [博客] [转至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32 次 (285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老生常谈12 ] 在 2022-09-26 13:15:4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你我这样的都是幸运的。东北地广人稀,挨饿一定是因为另外的因素。 由 冯墟 于 2022-09-26 06:58:08

东北地广人稀是指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这两个省是产粮大省,给全国提供商品粮。10几年前的数据,仅仅黑龙江农场(原生产建设兵团)生产的粮食就提供给2.25亿城镇商品粮,占当时全国城镇人口的50%。

辽宁省人口密集,工业化密集,城镇人口比例全国第一。辽宁有一些贫穷地区面积很大:朝阳地区,阜新地区,昭乌达盟地区(赤峰),即使铁岭地区也很穷。辽西多山贫穷,辽东不错,但是长白山余脉千山山脉形成辽东丘陵一直延伸到大连,所以即使富饶的大连,也有庄河新金县多山,只有辽河平原比较富裕。

辽宁大工业产品国家评价全国调拨,但是江南农业产品并不调拨到辽宁,就更不要提评价调拨了。

胡焕庸线以东的43%的国土上人口94%,胡焕庸线以西的57%的国土上生活着6%的人口。自古以来中国历朝历代都把吃饭当作头等大事,中国统计人数用“口”, 几口人,几口家,就是几张吃饭的口,民以食为天。而英美统计人数用“头,head” 即几个脑袋,并不注重几张吃饭的嘴。所以新中国每年一号中央文件是有关农业文件 。

和美国,印度,俄国,乌克兰,巴西等国相比中国耕地条件本身就很差,除了东北大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外,北方大平原干旱寒冷,比如华北大平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土地碎片化)等;南方气候湿热但是多山,土地碎片化,坡地化;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不适合耕种;新疆大片戈壁滩,沙漠,只有极少地区可耕作;西南云贵川渝群山连绵,耕地更少。

为了吃饱饭,新中国做了巨大的努力:到1976年,新开垦耕地6亿亩,使耕地面积达到了22亿亩,修建大中水库8.6万座,新建水渠220万公里,水浇地8亿亩;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八字宪法,粮食产量跨黄河(黄河以北亩产400斤,原来很多地方亩产100斤),跨长江(长江以南亩产800斤,淮河流域亩产600斤);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完成了四三计划,即花费43亿美元,引进13套大化肥项目,3套大化纤项目(省下棉田种粮),4套大乙烯工程,220套煤炭设备等等。所以了粮食产量在1980年以后大幅增长。

在1976年以前由于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全国储存了3年的战备商品粮,78年以后,战备粮释放出来。文革时期我们净吃苦涩的陈年发霉的玉米面,吃不下去,政府就每人每月发半斤黄豆粉参合玉米面吃。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只有知道历史才能看清事实。

你把上网当作网斗?你不是来交流的吗?   来源: 老生常谈12 于 2022-09-26 08:49:20 [档案] [博客] [转至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42 次 (230 bytes) 回答: 你赢了还不高兴吗?怎样才有意思? 由 冯墟 于 2022-09-26 08:42:03

我首先声明没跟读你的贴是想说不知道你以前帖子的内容,我仅仅是根据你这句话来跟帖,即东北挨饿的事。

那些以网斗为乐趣为目的的,最后都被封了马甲。

1982年1月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分产到户   来源: 老生常谈12 于 2022-09-26 10:59:02 [档案] [博客] [转至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38 次 (86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老生常谈12 ] 在 2022-09-26 12:00:1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我两个姐姐是全劳力,我妈算半个。最关键的问题是,一分产到户,就不饿肚子了。而且我大姐还出嫁了。这是说明问题的。 由 冯墟 于 2022-09-26 10:39:56

不挨饿的几个原因:

1。四三计划发挥效用了,13套大化肥引进,全国建立小化肥厂,比如大连化工厂30万吨硫酸铵,20万吨尿素等。我下乡的大队里砂土坡地亩产玉米800斤,撒种时用农家肥,追肥时用尿素。

2。前面26年建立的水利系统,新增耕地,跨长江过黄河。

3。农业革命,袁隆平水稻杂交一项增产部分就多养活7000万人。还有其它几千项几万项革新。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是副部级单位,而其它一般工业部的部属研究院是厅级,国防科工委的9个院是副部级。各省农科院是正厅级,给予农业以很高的重视。

4。释放全国库存3年的战备粮。

对于大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来说,包产到户是倒退。

我认为是。   来源: 老生常谈12 于 2022-09-26 12:18:27 [档案] [博客] [转至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43 次 (1217 bytes) 回答: 就是说当时的缺粮问题是全国人口总数与土地的产粮能力和农业水平决定的,跟制度政策关系不大? 由 中间小谢 于 2022-09-26 11:52:17

中国5000年历史,有文字记载的系统的历史3500年,有大一统的朝代,也有分裂的时候。就是在大一统的朝代里也多有局部战争。比如唐朝和宋朝各自有300余场战争。百姓遭受战乱之苦,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山东河北的往东北流浪,河南山西往陕甘宁逃荒,陕甘宁往内蒙外蒙青海新疆逃难,天灾比如旱灾水灾蝗灾瘟疫也是如此。人们四处逃难,遇到有人家的就讨口饭吃,若此地人多地少养活不了更多的人就往深山老林里或干旱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走,直到没有多少人烟,就地开垦,广种薄收,世代贫困,这些都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解放后国家扶持贫困县,钱扔进去就打水漂了,地理环境太恶劣了,就像西藏。

90年代初,国家从陕甘宁边区移民200多万人异地安置。习近平扶贫使6000万人脱贫,是干部责任制对口每一户精准扶贫,不但给资金,更是找项目持续可发展扶贫,观察几年才确认脱贫。

穷山恶水出刁民,红军边区都是几省交界的偏远贫穷的山区,人活不下去了才闹革命

冯墟
老生,你这个不明国籍人士,能不能不要谈国家了?
冯墟
老生,你这个不明国籍人士,能不能不要谈国家了?
冯墟
你的人格,在阴暗的角落、满口污秽,国籍不明、不敢见人、怕见阳光。
冯墟
黄锦江先生是我朋友,怎么了?你对我也支持你,问题是你不对呀。
浮云驰
对事不对人就能保持客观,两个领导都很不错
望沙
我觉得你写了这么多故事,不如按照花鹿推荐的残雪,黄泥街,写一个综合小说,觉得元素都够
平等性
梧桐兄真是高产,佳作一篇接一篇,太牛了!
梧桐之丘
谢谢鼓励。打算煤矿翻篇,再来百态。中间夹杂小说,心中已经有了至少两个,准备还是短篇,不到一万字,还没有完全成熟。
梧桐之丘
缪夸缪夸,不胜荣幸!
梧桐之丘
难得的清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