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再演义之孔融让梨

爪四哥
楼主 (文学城)

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其实是有两个版本的。下面这个,是俺上小学时就学过的"演义"版: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大家都夸他是奇童。孔融很懂礼貌,父母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最小的小弟挑,小弟挑走了一个最大的。父亲让孔融挑,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中国。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再下面这个,是爪哥深挖广究,费尽十牛三虎之力从尘封的历史中发掘出来的“真实”版: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大家都夸他是奇童。孔融很懂礼貌,父母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曹嵩带着儿子曹操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客气,就叫最小的曹操挑,曹操挑走了一个最大的。父亲让孔融挑,孔融这高兴呀,心说:NND,最大的梨让丫曹操挑走了,咱拿个第二大的也成。于是乎兴冲冲刚要伸手去拿,发现第二大的梨上有一个虫眼、而且小虫刚露尖尖头。只好去挑第三大的,一看,卧靠,咋也有虫涅!这一路挑下去,只有最小个的梨完好无缺,没有虫。孔融只好垂头丧气地拿起这个最小的梨子,但嘴里却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曹操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曹操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曹操什么人呢?一代奸雄啊!自己挑的时候,早看清楚所有梨都是啥样啦。见孔融在这儿装大头蒜,气得小嘴儿噘得老高,能拴九头猪(对,现在猪身价倍增,所以不再拴牛,改拴猪了哈哈)。曹操心说:我呸,你就在这儿装吧!赶哪天俺做了国务院总理,非弄死你丫这装B的小样!

后来曹操如愿以偿,做了总理,对孔融让梨之事念念不忘,果然找个借口把孔融给杀了。

这正是:

做人做事,

诚信第一。

孔融让梨,

害人害己。

天下父母,

引以为忌。

 

备注:真正的孔融之死(ZT)

孔融是怎么死的?是被曹操授意诬陷他"欲规不轨",又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是孔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言论。这还不算冤杀?如果说他与曹操作对都是错的,曹操干吗不以那些罪名处决了他。
孔融与曹操到底作什么对了?他嘲讽曹操戒酒,讽刺曹丕娶甄妃,揭过曹操的老底"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 说曹操戒酒不是什么亡国之戒,只是不想粮食用来酿酒。劝过曹操不要杀杨彪,因为杨彪是袁术的亲戚,甚至拿自己官职来做威胁。所以曹操一直很嫉恨他,至于劝阻曹操不要与袁绍对决,这种观点当时曹营不止他一个人,这算不上什么作对吧。
孔融与曹操做对,并不表示这些能够成为曹操将他杀掉的理由,而只能作为曹操杀他的动机。通过一些解释能证明孔融没有与曹操做对?没有得罪曹操?不是不识时务?而敢在曹操面前这么做,不是自取灭亡是什么?而他为什么这样?原因无非是他是名士,而且是影响巨大的大名士,以为曹操不能将他怎么样,而事实上曹操也“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这就加剧了这位孔子二十世孙的膨胀,总是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大事小事,处处做对。而这也就罢了,甚至在一些军国要事上,他也与曹操做对,比如官渡之战前夕,就他发表的那一席悲观言论,会对曹操集团造成多么大的打击?按他的说法,曹操该怎么办?投降呗!孔融之所以处于曹操集团,实际上是自以追随汉献帝,而袁绍又是世家大族的代表——这就是说,孔融这位大名士,实际上是希望袁绍获胜的,以便恢复世家大族和名士的统治阶级地位。而曹操的出身,自然是身为大名士的孔融所不耻的,这也成为了孔融敢与曹操处处做对的原因之一!而曹操,居然能让这么一个人留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虽然说有出于对其地位、声望的顾虑,也不得不佩服其忍耐力和孔融的愚蠢!
《后汉书.孔融传》记载 :"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 可见,当时是饥年,却不得不用兵,而兵以什么为主?粮食!曹操出于对军国大计的考虑,以为应禁酒,使粮食用来补充兵用。而孔融呢?果然显示了他“华交会之徒”的特性,说什么“昨承训答,陈二代之祸,及觽人之败,以酒亡者,实如来诲。虽然,徐偃王行仁义而亡,今令不绝仁义;燕哙以让失社稷,今令不禁谦退;鲁因儒而损,今令不□文学;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而将酒独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摆明的强词夺理,曹操的确是“惜谷”,只怕像孔融这么不惜谷,国不亡才怪,看过他的表现便知道了。又如曹丕纳甄夫人,这根本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在古代,这很正常,孔融倒好,说:“武王伐纣,以妲己周公”,曹操不懂,又以为孔融学识渊博,便“问出何经典”,孔融则捉弄似的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不是没事找事、找曹操不痛快吗?再如杨彪一案,居然公然威胁曹操“明日便当褰衣而去,不复朝矣”,而他完全可以采取更温和的方法。
孔融的确没有什么内政军事才能,但他很会看人,推荐了不少人才。而且是孔子后代,名满天下。他是个书生气很浓的人,不会当官,不会察言观色,而且脾气耿直,眼里装不进沙子。但他只是发表言论,按现代观点来说,是言论自由,他又没做什么值得杀头的大罪。曹操杀了他,后来曹丕却下令千金收购他的文章。如果孔融真是欲规不轨,那么曹丕还能这样做吗?
孔融若只是“脾气耿直”,曹操还至于将他杀掉吗?孔融的性格如同绝大部分的名士,骄傲狂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想边让、祢衡、许攸之徒,无一不是名士,无一不是性格骄傲狂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而结果呢?有一个得到了善终?程昱性格不好,而曹操又是如何对待他的?所以,可想而知,为什么历来也都有一种声音流传着:孔融之死,纯属活该,与其替他喊冤,不如从他的性格中找出他的悲剧发生的根源。

 

三国演义再演义之同归于禁

爪四哥原创:三国演义再演义之关圣篇

爪四哥原创:三国演义再演义之断袖篇

爪四哥原创:三国演义再演义之名将篇

爪四哥原创:三国演义再演义之邹夫人传(18+)

爪四哥原创:三国演义再演义之蔡文姬传

三国演义再演义之樊夫人传

三国演义再演义之诸葛亮情迷丑妻

三国演义再演义之曹冲称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为冰上王子,布朗新生 Vincent Zhou 点赞! 三国演义再演义之同归于禁 万圣节遇“鬼”记 你这是找掐的节奏 馋晕你没商量:二桃杀三士
碧蓝天
孔融涂有让梨的美名!爪四一出爪,历史都被挖出个窟窿。
爪四哥
陈寿,罗贯中的棺材板儿快摁不住了 :-)
军大衣
一揭盖子坐起来了
红石榴花
谢科普!还有个版本,孔融看父母老吵架,就让他们离:~)
R
Richmon
有的当官的真博士也是和孔融一样, 对假博士大放厥词。 进去了
R
Richmon
还有杨修, 也是嘴欠。 你说曹操干嘛养这么多嘴欠的
红石榴花
草草养的都是IQ高的能人,但是能人也有EQ高低的区别,就有招人喜欢的和令人生厌的

陕西话说么眼色

爪四哥
可惜,万圣节刚过完。。
爪四哥
孔融让离,哈哈哈哈
爪四哥
曹操可不是假博士,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输于历朝历代的帝王,虽然他没打算自己做。
许你一世欢颜
赞最后一句
爪四哥
如果养的都是阿谀奉承之辈,老曹就不会扫灭群雄,一统中原了
爪四哥
杨修之名,永远与鸡肋挂在一起,也算死得其所了哈哈
爪四哥
为啥?
碧蓝天
刚送走,咋又回来了?
紫色海洋
治本
旺One旺
孔融是个超级PPR。曹操不杀他杀谁?
爪四哥
“只要太太不化妆,天天都是万圣节”
爪四哥
谢天谢地谢人,曹操没来笑坛哈哈
爪四哥
除根
旺One旺
有班长,网管罩着呢,不怕他。
5
500miles
我就默默地看着你,不 说 话
5
500miles
吾收天下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刚说完法正就死了
5
500miles
可惜继任曹丕、司马昭、司马炎没有接着杀,才有了后世王夷甫、何平叔这些人祸国殃民
5
500miles
个人的悲剧无所谓,死了就死了。讨厌的是把个人的悲剧放大成民族的悲剧

刘邦扫平天下之后,文景可以无为而治。而两晋南北朝时强敌四围,还玩无为而治,结果就是老百姓为其陪葬。

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读过历史的才知道,下面是几百万血淋淋的教训。

久经沙场的枪
那个箭在玄上不得不发是谁?
我爱加拿大
这三国经爪四哥一分析,真的容易理解多了,高!
h
hibiskus
喜欢爪四哥这个新版本!
爪四哥
定军山一役就不说了,法正的杰作。但法正最牛逼的就是帮助刘老大带着打野食儿的一万人马从北打到南,占领整个四川,打下了蜀汉基业
爪四哥
东汉大才子,软骨头陈琳

东汉末年,袁绍为了攻打曹操,让陈琳写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列举曹操的罪状,大骂曹操祖宗三代。袁绍官渡之战败给曹操,陈琳也趁机投靠曹操。曹操问陈琳为什么写那篇檄文,陈琳说那时箭在弦上被袁绍所逼而写

爪四哥
恭喜旺旺,被五哥默默看着,就会。。。

爪四哥
附议
爪四哥
开心极啦 :-)
爪四哥
哈哈,那俺就接茬胡扯 :-)
久经沙场的枪
有本事你扯扯郭沫若
旺One旺
呵,这眼神用小八的话讲,猴赛雷了!
爪四哥
郭沫若可谓当代陈琳,才华尤过之,贪生怕死更尤过之。不想扯这个文人中的败类
久经沙场的枪
那你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一方面说孔融没眼色自己找抽,另一方面又不耻陈琳滑头没骨气。骨气和滑头,要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