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性和味

米兰之夜
楼主 (文学峸)

杜编发个芒果帖:请问芒果是温是寒?

讨论到最后,我才意识到,欲兄等网友把性和味联系到一起了。杜编说的"我觉得五味和四气(寒热温凉)是分列的,并没有固定的联系",是对的。

中药材的性和味,其实是两回事:

性:就是寒、热、平,这些东西;

味:就是辛、酸、甘、苦、咸。

有点像给全人类分类,按角度不同,有不同分类方法:

按性别:男、女;

按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人、棕色人。

二者并无必然联系。

性的寒热不用说了,比较直观。

”辛、酸、甘、苦、咸“ 这五味,和药的作用有关,经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举个例子,酸收。在小青龙汤里边,有比较大量的麻黄、桂枝、细辛来辛温发散,所以,要用五味子来”酸收“,收敛肺气。而且,越是久喘,越是要重用五味子来收敛。

再一个,我觉得ps问题提的很好:

医临床症状有“疼痛”“乏力”吧,这存在吗? 对疼痛和乏力各用什么仪器检测? 请给出明确根据? 

西医没有仪器检测疼痛,凭什么给疼痛分出十个等级?从来没见中医黑对这个有什么异议。

关于欲兄的问题:“你的什么感受告诉你属于‘平’ ?”,从我个人来讲,如果吃了某物,不会让我产生热像,也不会产生寒像,它就是平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内证。

统计学告诉我们,内证的样本越大,内证的结果越接近于事实。这也就是我说的“群体性的共识”。比医家自己内证更多、更有价值的,是在患者身上的临床验证,同样是群体性的共识,而且跨越几千年。

我观察到的,欲兄也好,吃舟子也好,其他中医黑也好,对中西医都采用双重标准,对中医半百挑剔,缺少杜编的学术精神,恨你们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怎样煎中药 武汉病患:我错了,中医真的有用!(转贴) 转贴:新冠疫情的纬度特性 请教:什么叫”绵裹“? 自问自答:芫花怎么熬?
甜酒甜
跟大师报告一下,全好了

米兰之夜
经曰:“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信也!

甜酒甜
这夸得,哈哈哈哈

有效果就好

我可能抵抗力强

米兰之夜
我可没说中医黑是愚者。愚者是指那些拿中医做门面装饰自己面子的人。

我也怕被群殴 

米兰之夜
没良心的
甜酒甜
我意思是效果太快了,哈哈,如果抵抗力不强的,估计要多喝几杯,

才行

甜酒甜
殴回去就是了,LOL

我不反对中医,中西医,有效果就好,哈哈

我外公解放前开中药铺的,熟背方子,小时候常听他背,哈哈哈. 我反对中医,不就是反对我外公莫

米兰之夜
你要是反中医,就是错到姥姥家了

p
pickshell
哈哈。。。

他认同痛感1-10算临床标准,那么好,临床医生用同样针同样力度扎下,医生说大多数认为这是5, 可惜病人A说,你这不对应是3, B说7,C说8,可他会说,你们都不对应是10,这是医生错,还是病人错? 到底谁对谁错? 

那我们也可以将食物寒热,也分为1-10“大寒,寒,小寒,微寒,平,微温,小温,中温,热,大热”他们就真能认可啦?
A说芒果属温,B说平,C说微寒,按欲兄一贯说法,不行这太模糊太玄,没固定标准,必须给个判据说法,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痛感这仅是一个例子,还有很多。药物反应也是,同样药物和量给不同人吃,不同人的人体反应也不同。

米兰之夜
估计疼痛的分级标准是:疼出一滴眼泪,一级疼痛......依此类推

欲千北
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要扣题

昨天对话如下:

……

欲:你何不直接了当回答(1)芒果是温,是寒,还是热。(2)根据什么?

米兰:回答,我个人的看法,是平。根据我自己的感受。

郁:直截了当,好。接着问,你说的“平”属于四气五味吗?你的什么感受告诉你属于“平” ?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甘,酸,苦,辛,咸。

……

我对你的“平“ 的问题,1.是否属于寒、热、温、凉,或甘、酸、苦、辛、咸? 2. 你的什么感受告诉你属于”平“ ?

你的这篇回答中,这一节对题,『关于欲兄的问题:“你的什么感受告诉你属于‘平’ ?”,从我个人来讲,如果吃了某物,不会让我产生热像,也不会产生寒像,它就是平的。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内证。』

这个回答佐证了viewfinder 和我的看法是有道理的,谈论药性应该注意条件,注意人的具体状况。参见: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891558.html 及其跟贴。

你其他的一些评论曲解了我的原意,偏离论题,大可不必。

至于你提到的pickshell 的问题,我的回答,“(她)又离题了。讨论的不是药物寒热的程度问题,而是如何把药物分成寒热温等不同类别的问题。“ 参见: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891623.html 及其跟贴。

各位可以去看原文,自己判断。

建议,讨论要围绕主题,要扣题,不要情绪化。否则,浪费时间。

p
pickshell
看过临床记录,通常来说男的 较女的怕痛:)

同样痛,女的说4,男的能说到8-10。
女人生孩子那阵痛,若让男的说,不知会说几?

欲千北
偏题了。讨论的不是药物寒热的程度问题,而是如何把药物分成寒热温等不同类别的问题。
p
pickshell
不是误解,容我直言,你到现在还没转过这弯儿来。。

下面问过:你喝过烈酒吗?吃过辣椒吗? 吃过冰沙或冰棍吗? 你还没回答呢,

d
dudaan
抱歉我的好奇引起冲突

我原来一直以为芒果性温,听了那位新加坡女士的说法好奇。

其实我个人的看法是,一般的食物不必太在意,跟从自己的感觉就好了。但姜蒜辣椒这些东西恐怕要小心。

 

米兰之夜
欲兄,我们真不要辩论了,否则永远是鸡同鸭讲

还劳你还打这么多字,我心疼

欲千北
duddan,你的帖子很有意义,是个好题目,没什么好抱歉的。
米兰之夜
这个不很简单

假设,神农设了几个档:

热:附子

平:玉竹

寒:石膏

所有其他的寒热定性,跟这些比较就是了。

米兰之夜
我建议,欲兄和其他几位反中医战将都先进行中医启蒙,然后能提出来真正的问题

而不是像老太太看足球,看完了不高兴:为什么不每人发个球?看把孩子累的......

欲千北
讨论要围绕主题,要扣题,不要情绪化。否则,浪费时间。与米兰共勉。
米兰之夜
和杜编无关,讨论一下挺好。其实他们几个也不是一个风格的

欲兄和寻景姐都在理性探讨,尽管我们由于没有一个共同的 protocol, 事实上也沟通困难。我对他们是恨铁不成钢(估计他们也这么看我)。

吃舟子先生等几位,有点孩子气,不过不讨厌

d
dudaan
闽姑退坛的直接起因就是我当年的一个贴引发的辩论,实在不愿看到这种结果
甜酒甜
中西医我都不反,有效果就好

欲千北
谢谢 dudaan 兄,不会退坛的,有好多东西积在手头,有空会写。也尽量不情绪化,尽量不自大。
欲千北
这可以讨论。你和 pickshell 上面的议论跑题了。
p
pickshell
嗯,我也是中西医都接受,取长补短,疗效为王。
d
dudaan
期待分享心得
大江川
神马是疗效?
p
pickshell
治疗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