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贷款很大的风险是利息只能固定一段时间,我的商业贷款里最长的一个也只固定七年,一般都是固定五年,到期之后必须重贷。住宅贷款可以固定三十年,这是住宅很大的优势,商业贷款没有这样的好事。如果在贷款到期的时候正好处于利息上升阶段,重贷的利息会大大超过原来的利息,如果租金上升不能抵消贷款成本的增加的话,就意味着现金流随着利息的上升而减少。有些银行在重贷的时候会再做一次估值,如果利息上涨太快,升高的利息会导致估值下降以及LTV上升,为了降低 LTV 银行会降低贷款额,对于借款人来说就需要拿出现金再增加首付。所以,做商业贷款一定不能太 aggressive,风险控制至关重要,LTV不能太高,还必须保持一定的现金储备。
那么,商业贷款到期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现金,也不想卖掉房子该怎么办呢?那就和银行谈谈,看看在新的贷款的条件方面有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例如拉长贷款的 amortization period,大多数的商业贷款的 amortization period 都是25年,可以和银行商量能否延长到30年。有些借款人在重贷的时候只做一年固定的贷款,这样可以降低利息,然后一年之后再重贷,一直到利息足够低的时候再做五年固定的贷款,但是这样做会导致每年都有申请贷款的支出。也有些人没有足够现金应付重贷时增加的首付,就去借过桥贷款,但是这样又增加了风险,因此这个做法不可取。
总而言之,商业贷款比住宅贷款的风险高很多,风险控制是第一位的,小心驶得万年船。
如此快速发展的代价有很大隐含的风险。
投资是一个孤独的长期旅程,投资不能有过度兴奋的情绪,可能导致风险失控。论坛的成功人士的大无畏状态是基于人家30年积累已经位于不败之地了,新手要慎重考虑自己的风险,独立思考,乱跟有代价。
别人已经做了30年了才做到千万,不能急着追上,慢慢来,时间是朋友。
很长一段时间,投坛给的印象是只要买房出租就能赚钱,无论任何市场,只要有租金就行。这是一种情绪的躁动。新手都只看到成功地主的成就,讨论风险的声音都被盖过去。
风险在牛市不明显,在熊市,例如现在,风险很快就被放大。市场近期将会有很多的不愉快故事发生。爬上去很难,摔下来快极了。
可以捡便宜了
比如以前3,5% 的利息, 现在5.5%
几百万贷款同时到期, 需要很多现金补进去才能再qualify 高利息的贷款。
如果没有现金的话, 只能卖, 因为利息高了, 所以现在的cap rate 也高了, 那么卖价就会低了, 捡便宜的就可以了。
正是房地产抄底的时候,他是一朝被蛇咬三十年怕井绳。
我做了房东近30年,经历了2次半的经济衰退,其实危机即转机,猴哥以前说过,危机是常态, 每次都是上一个台阶的机会. 我在中西部,一般来说房价不会打涨也基本没有大跌,几次经济衰退,我中部地区房价只是掉10-15%,但是vacancy会一直下降,我最坏时候是差不多20% vacant. 房东生意,现金流是命脉,多少房东死在这里, reserves, reserves and reserves, 这是唯一经济衰退的救命药. 猴哥和我,we both sensed and were anticipating the short-lived 2018 crash, 我们的 stress test, 就是必须在有35% 空置的情况下, still operational,所以2016-2017那两年,我是大量的de-leverage. reserves 的来源,我一般是在房产高涨年代,重贷,保障2-3年的付贷款的金额,当然,这个每个人都是有不同应对,保障一份高收入的w2也是一个办法. 充足的子弹,每次都给了我上一个台阶的机会,02-08,我是从38门到160,第一次退休,12-16,我是160到600,2018-2021,700到今天近1000.
商业贷款很大的风险是利息只能固定一段时间,我的商业贷款里最长的一个也只固定七年,一般都是固定五年,到期之后必须重贷。住宅贷款可以固定三十年,这是住宅很大的优势,商业贷款没有这样的好事。如果在贷款到期的时候正好处于利息上升阶段,重贷的利息会大大超过原来的利息,如果租金上升不能抵消贷款成本的增加的话,就意味着现金流随着利息的上升而减少。有些银行在重贷的时候会再做一次估值,如果利息上涨太快,升高的利息会导致估值下降以及LTV上升,为了降低 LTV 银行会降低贷款额,对于借款人来说就需要拿出现金再增加首付。所以,做商业贷款一定不能太 aggressive,风险控制至关重要,LTV不能太高,还必须保持一定的现金储备。
那么,商业贷款到期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现金,也不想卖掉房子该怎么办呢?那就和银行谈谈,看看在新的贷款的条件方面有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例如拉长贷款的 amortization period,大多数的商业贷款的 amortization period 都是25年,可以和银行商量能否延长到30年。有些借款人在重贷的时候只做一年固定的贷款,这样可以降低利息,然后一年之后再重贷,一直到利息足够低的时候再做五年固定的贷款,但是这样做会导致每年都有申请贷款的支出。也有些人没有足够现金应付重贷时增加的首付,就去借过桥贷款,但是这样又增加了风险,因此这个做法不可取。
总而言之,商业贷款比住宅贷款的风险高很多,风险控制是第一位的,小心驶得万年船。
如此快速发展的代价有很大隐含的风险。
投资是一个孤独的长期旅程,投资不能有过度兴奋的情绪,可能导致风险失控。论坛的成功人士的大无畏状态是基于人家30年积累已经位于不败之地了,新手要慎重考虑自己的风险,独立思考,乱跟有代价。
别人已经做了30年了才做到千万,不能急着追上,慢慢来,时间是朋友。
很长一段时间,投坛给的印象是只要买房出租就能赚钱,无论任何市场,只要有租金就行。这是一种情绪的躁动。新手都只看到成功地主的成就,讨论风险的声音都被盖过去。
风险在牛市不明显,在熊市,例如现在,风险很快就被放大。市场近期将会有很多的不愉快故事发生。爬上去很难,摔下来快极了。
可以捡便宜了
比如以前3,5% 的利息, 现在5.5%
几百万贷款同时到期, 需要很多现金补进去才能再qualify 高利息的贷款。
如果没有现金的话, 只能卖, 因为利息高了, 所以现在的cap rate 也高了, 那么卖价就会低了, 捡便宜的就可以了。
正是房地产抄底的时候,他是一朝被蛇咬三十年怕井绳。
Stress test, 以及房地产衰退的应对. 来源: smlandlord 于 2022-01-16 09:17:00 [档案]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56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我做了房东近30年,经历了2次半的经济衰退,其实危机即转机,猴哥以前说过,危机是常态, 每次都是上一个台阶的机会.
我在中西部,一般来说房价不会打涨也基本没有大跌,几次经济衰退,我中部地区房价只是掉10-15%,但是vacancy会一直下降,我最坏时候是差不多20% vacant.
房东生意,现金流是命脉,多少房东死在这里, reserves, reserves and reserves, 这是唯一经济衰退的救命药.
猴哥和我,we both sensed and were anticipating the short-lived 2018 crash, 我们的 stress test, 就是必须在有35% 空置的情况下, still operational,所以2016-2017那两年,我是大量的de-leverage.
reserves 的来源,我一般是在房产高涨年代,重贷,保障2-3年的付贷款的金额,当然,这个每个人都是有不同应对,保障一份高收入的w2也是一个办法.
充足的子弹,每次都给了我上一个台阶的机会,02-08,我是从38门到160,第一次退休,12-16,我是160到600,2018-2021,700到今天近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