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旨在开眼,让你了解这世上曾有过的一个行业:道医。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E9984A30534AV29.html
以及近年来的新中医学说和其应用
绝大多数中医,通过四诊八纲辨证,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之开方用药、或用各种物理疗法。
看的都是实病,实实在在的病。
而在社会生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得的是“虚病”,按上面的招术查不出来,治不了的毛病。跟“虚证”可完全两码事啊。在过去几十年间,属于禁忌话题。俺曾在本论坛提到过二次,均被砍了。
网上有人介绍过,以这篇言简意赅:https://zhuanlan.zhihu.com/p/139911532
过去呢,有这类毛病的多求助于仙家道长、释家僧尼、儒家学仕(修过浩然正气的,杜编的层次不够)。
近几年有人胆子不小,居然公开写了本书:中医五神辨治学--中医五神理论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http://www.zxhsd.com/kgsm/ts/2021/09/26/5491692.shtml
美国也能买到:https://www.amazon.com/中医五神辨治学-中医五神理论体系的重构与实践-匿名/dp/751327021X/ref=sr_1_1?crid=2F0HZ5LF98H60&keywords=中医五神辨治学&qid=1644094305&s=books&sprefix=中医五神辨治学%2Cstripbooks%2C238&sr=1-1
本书体例创新,内容翔实,观点新颖,共分十章。首先从五神概念的形成谈起,进一步系统回顾了中医学中关于五神的文献,结合现代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总结出五神形成的基础,重新定义了五神——“神、魂、魄、意、志”要素的具体内涵,并从五神的生理病理入手,详细地阐明了五神紊乱的致病机制,并构建出中医五神辨治体系的相关量表,对常用药物、方剂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归纳,初步总结出中医五神要素用药的规律,书中还记载了大量的古今验案并附有详细的解析,可作为临床诊疗的参考。 本书适用于中医爱好者、中医临床医师、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以及对中医“五神”理论研究者,希望本书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各界同仁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写人员学识有限,本书的学术观点有待进一步完善,敬请有关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不断提高本书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
“五神”在人们日常生活和本土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如神采飞扬、得意、失魂落魄、踌躇满志、意志坚强等,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却不甚广泛。本书编写团队通过挖掘新资料,使中医五神辨治学形成了新体系,为现代中医学从人体本源层面来论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情志疾病治疗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本书的面世有利于促进中医五神辨治理论的发展,填补了中医五神辨治学的学术空白,为中医临床工作者治疗精神心理行为性疾病提供了必要的评价工具和标准化尺度。
(俺手头没有这书,有好事者不妨买本瞅瞅,保你开眼、拍案惊奇,觉的花得值)
其实,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看的,是这篇:
https://www.39kf.com/TCM/zylc/bianzheng/2012-03-15-797677.shtml
痴呆是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一F、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对痴呆主要从脏腑功能紊乱角度入手对其进行临床辨证治疗,但并未取得满意的疗效。究其原因,在于与形体疾病相宜的辨证理论体系并不适用于神志疾病的辨析。笔者通过整理中医文献,发现中医五神学说恰能将神机和脏腑有机地联系起来,五神学说既注重了痴呆形神并伤的形成机制,又突出体现了其神志失和的特点。因此,从五神学说入手,对老年痴呆进行辨析,将为临床辨治痴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对五神学说的认识 1.1五神学说的内涵 , 中医的五神学说是古人对人类精神、心理行为活动乃至部分生理活动的认识。五神包括神、魂、魄、意、志五种要素,《灵枢•本神》详细论述了五神要素的概念:“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后世医家对五神学说也赋予了丰富的内容。其中,“神”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表现于外的各种表现和精神心理活动的总的指代,是人类高于其他物种的显著标志。“魄”《难经正义》阐述说:“人之初生,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皆魄之灵也。”魄主要是指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的、较低级的活动,如新生儿啼哭、呼吸、心跳、耳听、目视、汗液分泌和冷热痛痒的感知、运动和反射的本能功能活动。 “魂”,《左传•昭公七年》疏注日:“精神性识,渐有所知谓之魂。”《朱子语类》说:“人之能思虑计画者,魂之为也。”魂是在魄的基础上建立的初步的感知运动认知结构,这种精神活动仅停留在感觉、表象和与之相统一的本能反射活动水平,此时人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建立,因而是一种低级的、本能的精神心理活动。“意”,杨上善注:“意,亦神之用也,任物之心,有所追忆谓之意也。”意具有记忆、思维、注意、推测、意度之义,是一种认知活动的具体体现。“志”,《简明中医字典》解释说:“志:决意,意志。”志是指有着明确目标的意向性心理活动。意志即为自觉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属于一种特定的精神心理过程。
………………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灵枢•天年》详细描述了人体衰老的过程:“五十岁,肝气始薄,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随着人体自然的衰老变化,五脏逐渐虚衰,生理机能日渐衰退,五神要素相互间的协调统一逐渐失衡,渐而出现神衰,神不归宅,神机失用,而致健忘、呆傻等神病的表现。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形神衰退、五神失用是老年性痴呆发生的病理基础。
……………
(太长了,自己去慢慢看吧)
还有一篇,值得一看
https://new.qq.com/omn/20200807/20200807A01BLZ00.html
…………
盖伊·尼德勒对痴呆症的解答:
从能量的角度看,痴呆症患者已经不在那里了
……、
什么是痴呆症?它是怎么回事?
它实际上是一个特定的面向或灵魂决定离开肉体的方式。
最后,附上一部电影,帮助你了解“虚病”
https://www.iyf.tv/play?id=gyQBGMq9slG
我看了文章治法的:安神法治疗,安魂定魄法治疗,定志法治疗,分成这几下,我感觉没什么意义,本来这就是一个方向中的微调,治疗时就很难区分,也不需要区分。用这些的前提,还是确定大方向的辨证论治。
“所谓“虚病”,按上面的招术查不出来,治不了的毛病“,说的辨神就像是辨病差不多,按病用药。本来治病最好就是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确定用的药不违背辨证的结果。
画符念咒
他们就只是跳大神了。
五藏之神,五志属于后天的范畴,这是标。
本伤了,就不好治了。
只是目前可以支持的案例还很少,仅两人经过治疗有效。
我个人的感觉应该和大脑供血有关系。我有一个病人和我抱怨,新冠基本恢复不到一个月之后发现思维迟钝,容易忘事情,感觉整个人明显变笨了。 我发现病人除了整个躯干卡得很紧之外,就是颈椎上有很大的张力,这种扭曲的张力相信对椎动脉有一定压迫。我还注意到他脱发比以前更严重了,以前头顶还能有一些头发,现在是完全秃干净了。
我的治疗很简单,调整扭曲的胸廓和肋骨,让躯干回到正常状态,然后再松解整条脊柱,着重处理了颈椎和头上的部分,也就治疗了两次,病人反应记忆力基本恢复了。还有一个不到60岁的病人有类似的问题,同样的治疗手段也有效果。
我有些怀疑老年痴呆恐怕和大脑长期缺血有一定的联系,目前只是猜测。
魂不守舍,时出时入,魂出去了,另外的灵体就会来占据,变成另一个人了,当然不认识亲人朋友。
我曾经梦见我外婆穿得很体面的跟我告别说“我要走了”,第二天早上我立刻打电话回国内,我妈说她已经认不出家里人了。
老年痴呆与长期慢性缺血这点,我曾在坛子里也提过。还有就是中医里的“湿”相关。
知道的人发病前有长期胆固醇偏高,高血压和失眠,易紧张焦虑。记得N年前我问过郎中个病例,不知E博还有印象吗?当时那人症状很轻微,就是偶尔发现类似现在说的“脑雾”,我只是怀疑是老年痴呆早期,郎中认为那人湿热,气滞血瘀得需赶紧治啊,可惜人家不信中医,3年后还真的严重了被确诊老年痴呆。 你提及颈椎肌肉太紧会影响大脑慢性缺血,这也可能,是因素之一吧, 至于“扭曲的胸廓和肋骨”啥的,我就不懂啦。
有点症状就赶紧辨证论治,也没必要与现代医学里病名挂上,更不必搞啥新辨证方法和收集偏方之类的哈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880392.html
本篇旨在开眼,让你了解这世上曾有过的一个行业:道医。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E9984A30534AV29.html
以及近年来的新中医学说和其应用
绝大多数中医,通过四诊八纲辨证,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之开方用药、或用各种物理疗法。
看的都是实病,实实在在的病。
而在社会生活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得的是“虚病”,按上面的招术查不出来,治不了的毛病。跟“虚证”可完全两码事啊。在过去几十年间,属于禁忌话题。俺曾在本论坛提到过二次,均被砍了。
网上有人介绍过,以这篇言简意赅:https://zhuanlan.zhihu.com/p/139911532
过去呢,有这类毛病的多求助于仙家道长、释家僧尼、儒家学仕(修过浩然正气的,杜编的层次不够)。
近几年有人胆子不小,居然公开写了本书:中医五神辨治学--中医五神理论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http://www.zxhsd.com/kgsm/ts/2021/09/26/5491692.shtml
美国也能买到:https://www.amazon.com/中医五神辨治学-中医五神理论体系的重构与实践-匿名/dp/751327021X/ref=sr_1_1?crid=2F0HZ5LF98H60&keywords=中医五神辨治学&qid=1644094305&s=books&sprefix=中医五神辨治学%2Cstripbooks%2C238&sr=1-1
本书体例创新,内容翔实,观点新颖,共分十章。首先从五神概念的形成谈起,进一步系统回顾了中医学中关于五神的文献,结合现代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总结出五神形成的基础,重新定义了五神——“神、魂、魄、意、志”要素的具体内涵,并从五神的生理病理入手,详细地阐明了五神紊乱的致病机制,并构建出中医五神辨治体系的相关量表,对常用药物、方剂作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归纳,初步总结出中医五神要素用药的规律,书中还记载了大量的古今验案并附有详细的解析,可作为临床诊疗的参考。
本书适用于中医爱好者、中医临床医师、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以及对中医“五神”理论研究者,希望本书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各界同仁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写人员学识有限,本书的学术观点有待进一步完善,敬请有关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不断提高本书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
“五神”在人们日常生活和本土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如神采飞扬、得意、失魂落魄、踌躇满志、意志坚强等,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却不甚广泛。本书编写团队通过挖掘新资料,使中医五神辨治学形成了新体系,为现代中医学从人体本源层面来论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情志疾病治疗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本书的面世有利于促进中医五神辨治理论的发展,填补了中医五神辨治学的学术空白,为中医临床工作者治疗精神心理行为性疾病提供了必要的评价工具和标准化尺度。
(俺手头没有这书,有好事者不妨买本瞅瞅,保你开眼、拍案惊奇,觉的花得值)
其实,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看的,是这篇:
以中医五神学说辨析老年性痴呆https://www.39kf.com/TCM/zylc/bianzheng/2012-03-15-797677.shtml
痴呆是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一F、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对痴呆主要从脏腑功能紊乱角度入手对其进行临床辨证治疗,但并未取得满意的疗效。究其原因,在于与形体疾病相宜的辨证理论体系并不适用于神志疾病的辨析。笔者通过整理中医文献,发现中医五神学说恰能将神机和脏腑有机地联系起来,五神学说既注重了痴呆形神并伤的形成机制,又突出体现了其神志失和的特点。因此,从五神学说入手,对老年痴呆进行辨析,将为临床辨治痴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对五神学说的认识
1.1五神学说的内涵 ,
中医的五神学说是古人对人类精神、心理行为活动乃至部分生理活动的认识。五神包括神、魂、魄、意、志五种要素,《灵枢•本神》详细论述了五神要素的概念:“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后世医家对五神学说也赋予了丰富的内容。其中,“神”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表现于外的各种表现和精神心理活动的总的指代,是人类高于其他物种的显著标志。“魄”《难经正义》阐述说:“人之初生,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皆魄之灵也。”魄主要是指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的、较低级的活动,如新生儿啼哭、呼吸、心跳、耳听、目视、汗液分泌和冷热痛痒的感知、运动和反射的本能功能活动。
“魂”,《左传•昭公七年》疏注日:“精神性识,渐有所知谓之魂。”《朱子语类》说:“人之能思虑计画者,魂之为也。”魂是在魄的基础上建立的初步的感知运动认知结构,这种精神活动仅停留在感觉、表象和与之相统一的本能反射活动水平,此时人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建立,因而是一种低级的、本能的精神心理活动。“意”,杨上善注:“意,亦神之用也,任物之心,有所追忆谓之意也。”意具有记忆、思维、注意、推测、意度之义,是一种认知活动的具体体现。“志”,《简明中医字典》解释说:“志:决意,意志。”志是指有着明确目标的意向性心理活动。意志即为自觉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属于一种特定的精神心理过程。
………………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灵枢•天年》详细描述了人体衰老的过程:“五十岁,肝气始薄,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随着人体自然的衰老变化,五脏逐渐虚衰,生理机能日渐衰退,五神要素相互间的协调统一逐渐失衡,渐而出现神衰,神不归宅,神机失用,而致健忘、呆傻等神病的表现。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形神衰退、五神失用是老年性痴呆发生的病理基础。
……………
(太长了,自己去慢慢看吧)
还有一篇,值得一看
痴呆症是怎么回事?从一个全新角度来理解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https://new.qq.com/omn/20200807/20200807A01BLZ00.html
…………
盖伊·尼德勒对痴呆症的解答:
从能量的角度看,痴呆症患者已经不在那里了
……、
什么是痴呆症?它是怎么回事?
它实际上是一个特定的面向或灵魂决定离开肉体的方式。
…………
最后,附上一部电影,帮助你了解“虚病”
https://www.iyf.tv/play?id=gyQBGMq9slG
我看了文章治法的:安神法治疗,安魂定魄法治疗,定志法治疗,分成这几下,我感觉没什么意义,本来这就是一个方向中的微调,治疗时就很难区分,也不需要区分。用这些的前提,还是确定大方向的辨证论治。
“所谓“虚病”,按上面的招术查不出来,治不了的毛病“,说的辨神就像是辨病差不多,按病用药。本来治病最好就是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确定用的药不违背辨证的结果。
画符念咒
他们就只是跳大神了。
五藏之神,五志属于后天的范畴,这是标。
本伤了,就不好治了。
只是目前可以支持的案例还很少,仅两人经过治疗有效。
我个人的感觉应该和大脑供血有关系。我有一个病人和我抱怨,新冠基本恢复不到一个月之后发现思维迟钝,容易忘事情,感觉整个人明显变笨了。 我发现病人除了整个躯干卡得很紧之外,就是颈椎上有很大的张力,这种扭曲的张力相信对椎动脉有一定压迫。我还注意到他脱发比以前更严重了,以前头顶还能有一些头发,现在是完全秃干净了。
我的治疗很简单,调整扭曲的胸廓和肋骨,让躯干回到正常状态,然后再松解整条脊柱,着重处理了颈椎和头上的部分,也就治疗了两次,病人反应记忆力基本恢复了。还有一个不到60岁的病人有类似的问题,同样的治疗手段也有效果。
我有些怀疑老年痴呆恐怕和大脑长期缺血有一定的联系,目前只是猜测。
魂不守舍,时出时入,魂出去了,另外的灵体就会来占据,变成另一个人了,当然不认识亲人朋友。
我曾经梦见我外婆穿得很体面的跟我告别说“我要走了”,第二天早上我立刻打电话回国内,我妈说她已经认不出家里人了。
老年痴呆与长期慢性缺血这点,我曾在坛子里也提过。还有就是中医里的“湿”相关。
知道的人发病前有长期胆固醇偏高,高血压和失眠,易紧张焦虑。记得N年前我问过郎中个病例,不知E博还有印象吗?当时那人症状很轻微,就是偶尔发现类似现在说的“脑雾”,我只是怀疑是老年痴呆早期,郎中认为那人湿热,气滞血瘀得需赶紧治啊,可惜人家不信中医,3年后还真的严重了被确诊老年痴呆。 你提及颈椎肌肉太紧会影响大脑慢性缺血,这也可能,是因素之一吧, 至于“扭曲的胸廓和肋骨”啥的,我就不懂啦。
有点症状就赶紧辨证论治,也没必要与现代医学里病名挂上,更不必搞啥新辨证方法和收集偏方之类的哈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880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