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经先和曹树基对60年代饿死多少人的辩论

m
mjridgway

你让我党先承认党史错了再说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这个数据是错的,所以你才得出错误结论

Y
YourDad

你个傻X,不读前面第一帖子里的文章就胡言乱语。如果你懒得连阅读都不会了,再给
你点知识吧:

孙经先说:

【“对于数学家来说,任何一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出现的问题,只要它和数字有关,我们就都关心,就都有可能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我们数学家在研究这些问题时,绝对不像曹老师所说的那样是‘用假定加上数学’去做的。就我来说,我们在做这一问题时,首先对我国解放后户籍管理制度的发展变化的历史、对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做了认真的分析,然后我们又对从1949年直到1982年整个这一期间的人口变化和人口大迁移过程的几个阶段做了详细的考察。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们仔细阅读了我国建国以后的国史、党史,查阅了从1958年到1962年期间的全部《人民日报》,查证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的全部相关内容,查阅了这一期间我国主要领导人的传记、选集、年谱。我们还查证了各种地方志一千余种(注:这是截止到这次会议前的数字,事实上,我们在全部研究中查阅的各种地方志的数量在两千部以上),再加上许多数学、统计学、历史学、人口学等领域中的大量图书和资料。我们三年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做这些工作,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要让我们的研究结论最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当然我们使用了大量的数学推导和计算,这些推导和计算都是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在我们把用数学方法推导出来的结论与当时历史的事实相对比,确认我们的数学结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把我们的研究结论拿出来发表。当然,由于这一问题过于复杂,我们的研究可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们也真诚地欢迎大家指出来,以使我们的研究更加完善。”】

【 在 mj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调看了多少户口资料,得出了什么结论?孙的结论还没被我党官方正式认可,就是属
: 于民科。

Y
YourDad

你引用的党史资料是孙研究之前的,而且也不是饿死的数据,你才胡言乱语

【 在 mj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党没说是错的。孙一家之言而已。

Y
YourDad

一看你就屁都不懂,人口统计需要建立数学模型的,不是简单加减法。你去读完我第一个帖子里的内容再来说话,免得我对牛弹琴。我没时间教育你基本知识。

【 在 mj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地都有统计,纯数学部分就是做做加法而已。最保守估计也是千万级别数量级。

m
mjridgway

孙经先不如党史权威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个傻X,不读前面第一帖子里的文章就胡言乱语。如果你懒得连阅读都不会了,再给
: 你点知识吧:
: 孙经先说:
: 关,我们就都关心,就都有可能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我们数学家在研究这些问题
: 时,绝对不像曹老师所说的那样是‘用假定加上数学’去做的。就我来说,我们在做这
: 一问题时,首先对我国解放后户籍管理制度的发展变化的历史、对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
: 内容做了认真的分析,然后我们又对从1949年直到1982年整个这一期间的人口变化和人
: 口大迁移过程的几个阶段做了详细的考察。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们仔细阅读了我国建
: 国以后的国史、党史,查阅了从1958年到1962年期间的全部《人民日报》,查证了《建
: 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的全部相关内容,查阅了这一期间我国主要领导人的传记、选集
: ...................

m
mjridgway

正常年份每年人口净增长1000多万,现在一年就少了1000万,这一年人口就少了2000万。三年就是6000万,打个对折,饿死3000万差不多。党史承认人口减少1000万就是承认饿死是千万级别而不是百万级别。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用的党史资料是孙研究之前的,而且也不是饿死的数据,你才胡言乱语

m
mjridgway

你先让我党把党史改了再说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看你就屁都不懂,人口统计需要建立数学模型的,不是简单加减法。你去读完我第一
: 个帖子里的内容再来说话,免得我对牛弹琴。我没时间教育你基本知识。

Y
YourDad

你是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的信徒,车轱辘话说几百遍。属于要看心理医生那种,呵呵

【 在 mj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常年份每年人口净增长1000多万,现在一年就少了1000万,这一年人口就少了2000万
: 。三年就是6000万,打个对折,饿死3000万差不多。党史承认人口减少1000万就是承认
: 饿死是千万级别而不是百万级别。

m
mjridgway

你是说我党党史是谎言?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的信徒,车轱辘话说几百遍。属于要看心理医生那种,呵呵

Y
YourDad

里面有错误数据很正常。你看哪里的历史书里没有几个错误?

【 在 mj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说我党党史是谎言?
: 呵呵

r
ridgwaymj

我党并未正式承认错误,说明那不是错误,而是孙和你错了。

【在 YourDad(YourDad)的大作中提到:】
:里面有错误数据很正常。你看哪里的历史书里没有几个错误?


Y
YourDad

看来你很赞同我党,那么你还拼命反党,真是病的不轻

【 在 ridgwaymj (ridgwaymj)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党并未正式承认错误,说明那不是错误,而是孙和你错了。
: :里面有错误数据很正常。你看哪里的历史书里没有几个错误?
: :

r
ridgwaymj

我怎么反党了?这事是我党不光彩的事,所以党史自己承认的可以作为下限。我一直这个观点。

【在 YourDad(YourDad)的大作中提到:】
:看来你很赞同我党,那么你还拼命反党,真是病的不轻


v
vader

特意找《中国灾情报告》看了一下,感觉里面数据有问题

一、数据自相矛盾
根据 表53 “1949-1994年全国因灾损失情况”,1959-1961年累计死亡人数仅2万人。

而根据表1 “1949-1964年春荒情况”,1959-1961年累计非正常死亡就达一百万,这还只是春荒死亡,没有包括其它灾害。在这点上,里面的数据是明显自相矛盾的。其数据的严谨性有很大问题,采用时应当慎重。

二、该文中只统计了“春荒”的数据,但1959年秋就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所以该数据显然不能全面反映被饿死的全部数据。

可见,该文数据有明显的漏洞,以该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难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具体饿死人数据我倾向于孙原文里的:
: 国家统计局、国家民政部编写的《中国灾情报告》曾经指出:我国1959-1961年期间非
: 正常死亡人数为104万,其中1959年1.8万人,1960年37.5万,1961年64.7万。该书特别
: 说明:“非正常死亡”1959年以前多是冻、饿、自杀等死亡的,1960年以后多是肿病死
: 亡的。
: 从现在西方对土鳖的一些宣传来看(包括武汉的Covid死亡数目,还有维族失踪几百万
: 的说法),西方的数据和推测有很大的意识形态成分,极为夸大,甚至造假。这个三千
: 万的数据也是被大大夸张了。
: 就说这个维族失踪几百万这种低级谣言,屁股想想也不可能。这几百万维人关哪儿了?
: 这可是美帝一个大城市的人口数量,得多少监狱。西方至今没有提出任何证据。

n
novawt

孙在人口研究方面就是个马屁拍到马脚上的民科。军版上有人贴了原国家统计局局长、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的文章,大批专家认可的当时非正常死亡数字是1700万,所以说饿死了千万量级的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以下是文章重点:

“蒋正华以历年生命表为基础, 估算出历年死亡人数, 其中1958至1963年共死亡8299万人; 同时按这6年预期寿命的正常变化, 估算正常死亡人数为6602万人。 这样可以推算出非正 常死亡人数约为1700万人 (1697万人)。

蒋正华的研究得出初步成果后, 曾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人口学会与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联合召开专家会议进行评审。国家统计局、 公安部、国家计划生育委
员会、 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评审。
与会者对研究的方法和初步成果给予了基本肯定, 同时提出了若干改进意见。蒋正华吸收这些意见进行了一些修订。上述数字是修订后的数字。”

孙的250万营养性死亡的成果,什么时候获得过这么高规格的待遇?你有兴趣,可以去
挑挑原文的毛病,链接在此:
http://rkyj.ruc.edu.cn/CN/abstract/abstract985.shtml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个傻X,不读前面第一帖子里的文章就胡言乱语。如果你懒得连阅读都不会了,再给
: 你点知识吧:
: 孙经先说:
: 关,我们就都关心,就都有可能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我们数学家在研究这些问题
: 时,绝对不像曹老师所说的那样是‘用假定加上数学’去做的。就我来说,我们在做这
: 一问题时,首先对我国解放后户籍管理制度的发展变化的历史、对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
: 内容做了认真的分析,然后我们又对从1949年直到1982年整个这一期间的人口变化和人
: 口大迁移过程的几个阶段做了详细的考察。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们仔细阅读了我国建
: 国以后的国史、党史,查阅了从1958年到1962年期间的全部《人民日报》,查证了《建
: 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的全部相关内容,查阅了这一期间我国主要领导人的传记、选集
: ...................

Y
YourDad

你这种民科能不能歇停一会儿?你到底读了孙做这个研究参考了多少历史资料没有?

【 在 vader (幽原孤骑)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意找《中国灾情报告》看了一下,感觉里面数据有问题
: 一、数据自相矛盾
: 根据 表53 “1949-1994年全国因灾损失情况”,1959-1961年累计死亡人数仅2万人。
: 而根据表1 “1949-1964年春荒情况”,1959-1961年累计非正常死亡就达一百万,这还
: 只是春荒死亡,没有包括其它灾害。在这点上,里面的数据是明显自相矛盾的。其数据
: 的严谨性有很大问题,采用时应当慎重。
: 二、该文中只统计了“春荒”的数据,但1959年秋就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所以该
: 数据显然不能全面反映被饿死的全部数据。
: 可见,该文数据有明显的漏洞,以该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难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Y
YourDad

蒋正华的研究早就被孙证伪了。你拿蒋当年的数据来证明饿死几千万一点意义都没有。当年人们还相信地球是平的,重量越大下坠速度越快。科学研究都是后人踩在千人肩膀上不断完善的过程。

你这种民科就省省了,连孙的研究都没搞懂就来胡扯,都是笑话。

【 在 novawt (novawt)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在人口研究方面就是个马屁拍到马脚上的民科。军版上有人贴了原国家统计局局长、
: 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的文章,大批专家认可的当时非正常死亡数字是1700万,所以说饿
: 死了千万量级的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 以下是文章重点:
: “蒋正华以历年生命表为基础, 估算出历年死亡人数, 其中1958至1963年共死亡8299万
: 人; 同时按这6年预期寿命的正常变化, 估算正常死亡人数为6602万人。 这样可以推算
: 出非正 常死亡人数约为1700万人 (1697万人)。
: 蒋正华的研究得出初步成果后, 曾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人口学会与西安交通
: 大学人口研究所联合召开专家会议进行评审。国家统计局、 公安部、国家计划生育委
: 员会、 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评审。
: ...................

v
vader

你管我民科不民科,关你什么事?他们写那些东西,难道就不许我们老百姓看了?莫名其妙!至少我看出,这个孙经先写出来的论文,根本就不合格!看出他的论文坑蒙拐骗,里面承诺的推导过程,到十年后的今天都拿不出来。

况且他们写的都是些什么狗屁不通的破烂玩意,老百姓把那些汗珠子掉地下摔成八瓣赚到的一点点辛苦钱交给国家,全花在这些玩意上了,真让人心疼。也不知道政府是真穷还是装穷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种民科能不能歇停一会儿?你到底读了孙做这个研究参考了多少历史资料没有?

Y
YourDad

连杨继绳都没敢说孙是民科,就你还在拼命硬拗,只能显得你更无知,还不愿意接受事实

杨继绳在纽约时报的采访已经是杨能提出的最大程度上的回应,很遗憾杨还是没能以令人信服的科学方法证明他的数据正确性,这反而间接的的证明了孙的研究的正确。

【 在 vader (幽原孤骑)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管我民科不民科,关你什么事?他们写那些东西,难道就不许我们老百姓看了?莫名
: 其妙!至少我看出,这个孙经先写出来的论文,根本就不合格!看出他的论文坑蒙拐骗
: ,里面承诺的推导过程,到十年后的今天都拿不出来。
: 况且他们写的都是些什么狗屁不通的破烂玩意,老百姓把那些汗珠子掉地下摔成八瓣赚
: 到的一点点辛苦钱交给国家,全花在这些玩意上了,真让人心疼。也不知道政府是真穷
: 还是装穷

v
vader

杨在扭腰时报的采访证明了孙经先研究正确?是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户籍处长估计饿死人数“2000多万”吗?那照你的意思,孙经先的研究也是这个结论
喽?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连杨继绳都没敢说孙是民科,就你还在拼命硬拗,只能显得你更无知,还不愿意接受事实
: 杨继绳在纽约时报的采访已经是杨能提出的最大程度上的回应,很遗憾杨还是没能以令
: 人信服的科学方法证明他的数据正确性,这反而间接的的证明了孙的研究的正确。

Y
YourDad

杨的反驳无力,没有任何科学上的更深入的证明。户籍处长的话显然不能作为科学研究证据和推理来看。所以说你是民科一点没错。

【 在 vader (幽原孤骑)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在扭腰时报的采访证明了孙经先研究正确?是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 是户籍处长估计饿死人数“2000多万”吗?那照你的意思,孙经先的研究也是这个结论
: 喽?
: 事实

v
vader

自己的论文,墨迹了十年,连个完整的论证过程都拿不出来。冲这一条,这孙经先就是个欺世盗名的大骗子。这就是我们的叫兽!这就是博士生的导师!这就是中文核心期刊!

无论反驳与否,都不影响这一点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的反驳无力,没有任何科学上的更深入的证明。户籍处长的话显然不能作为科学研究
: 证据和推理来看。所以说你是民科一点没错。

Y
YourDad

物理民科都是藐视爱因斯坦的,数学民科都是藐视黎曼的,呵呵

【 在 vader (幽原孤骑)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的论文,墨迹了十年,连个完整的论证过程都拿不出来。冲这一条,这孙经先就是
: 个欺世盗名的大骗子。这就是我们的叫兽!这就是博士生的导师!这就是中文核心期刊!
: 无论反驳与否,都不影响这一点

v
vader

连自己结论的推导过程都拿不出来的半吊子水货,外加学术欺诈的大骗子,还好意思拿去跟爱因斯坦比……

这就如一只屎壳郎非要挤到妙龄女郎身边跟人家比美,你知道什么叫寒碜么?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物理民科都是藐视爱因斯坦的,数学民科都是藐视黎曼的,呵呵
: 刊!

r
ridgwaymj

孙是爱因斯坦和黎曼吗?他明明是民科好不好。

【在 YourDad(YourDad)的大作中提到:】
:物理民科都是藐视爱因斯坦的,数学民科都是藐视黎曼的,呵呵


n
novawt

麻烦你来具体说说孙是如何证伪蒋的研究的,更不要满地打滚地说因为孙的研究在蒋之后,所以就是正确的这种话。如果后人随便放个屁就能推翻前人的话,那大大的历史地位可就悬了。

我一再说过,孙的户口错漏理论可以用跟踪人口年龄的方法来验证,但孙的文章里没有。你从不正面回应,也敢说我没看懂孙的文章。你怕的就是我已经看到了孙的命门在哪里了吧。

最后提醒你注意,当年参加评审蒋正华研究的有公安部的专家,这些人不会傻到不知道当年户口登记是个什么情况吗?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蒋正华的研究早就被孙证伪了。你拿蒋当年的数据来证明饿死几千万一点意义都没有。
: 当年人们还相信地球是平的,重量越大下坠速度越快。科学研究都是后人踩在千人肩膀
: 上不断完善的过程。
: 你这种民科就省省了,连孙的研究都没搞懂就来胡扯,都是笑话。

d
didadida

蒋正华不是文科生

1954年,蒋正华考入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电机系学习;后跟随学校迁到西安,并于1958年在新成立的西安交通大学毕业。毕业后,蒋正华留校任教;先后出任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教研室、系统工程研究所助教、讲师、副主任。1980年至1982年间,蒋正华被派到在印度孟买国际人口科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回国后,继续在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工作。1984年后,他历任系统工程研究所人口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口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家来做人口研究完全没问题,专业就是科学方法搞研究,依我看,比那些文科专业
: 搞的还专业可信。

Y
YourDad

你这个民科看谁当然都是民科

【 在 ridgwaymj (ridgwaymj)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是爱因斯坦和黎曼吗?他明明是民科好不好。
: :物理民科都是藐视爱因斯坦的,数学民科都是藐视黎曼的,呵呵
: :

r
ridgway

你和孙经先才是民科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民科看谁当然都是民科

d
didadida

杨继绳也不是文科生

1960年,杨继绳考入清华大学动力系拖拉机专业,学制6年。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爆发,1968年1月加入新华社天津分社任记者。

【 在 didadida (滴滴嗒嗒) 的大作中提到: 】
: 蒋正华不是文科生
: 1954年,蒋正华考入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电机系学习;后跟随学校迁到西安,并于
1958
: 年在新成立的西安交通大学毕业。毕业后,蒋正华留校任教;先后出任西安交通大学自
: 动控制教研室、系统工程研究所助教、讲师、副主任。1980年至1982年间,蒋正华被派
: 到在印度孟买国际人口科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回国后,继续在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
: 程研究所工作。1984年后,他历任系统工程研究所人口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口与经济研
: 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Y
YourDad

你只会喊口号。拿出点正儿八经的研究,有点科学的数据和逻辑,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 在 vader (幽原孤骑) 的大作中提到: 】
: 连自己结论的推导过程都拿不出来的半吊子水货,外加学术欺诈的大骗子,还好意思拿
: 去跟爱因斯坦比……
: 这就如一只屎壳郎非要挤到妙龄女郎身边跟人家比美,你知道什么叫寒碜么?

v
vader

你拿着篇既没有相关数据,也没有逻辑的不及格论文当个宝贝上蹿下跳,混淆视听,这才是浪费时间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只会喊口号。拿出点正儿八经的研究,有点科学的数据和逻辑,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Y
YourDad

杨继绳的陪陵饿死350万就充分说明了比文科生还没逻辑的本色。

文科生倒也不必非得从文科专业毕业,思维逻辑混乱的都可以算。

【 在 didadida (滴滴嗒嗒)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继绳也不是文科生
: 1960年,杨继绳考入清华大学动力系拖拉机专业,学制6年。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66年毕业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爆发,1968年1月加入新华社天津分社任记者。
: 1958

r
ridgway

孙经先的饿死250万就充分说明了比文科生还没逻辑的本色。孙就是思维逻辑混乱的典
型。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继绳的陪陵饿死350万就充分说明了比文科生还没逻辑的本色。
: 文科生倒也不必非得从文科专业毕业,思维逻辑混乱的都可以算。

Y
YourDad

你说说陪陵饿死的350万人都埋在哪儿了,按理说随便在那儿挖个坑都能找出几个尸骨
来。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经先的饿死250万就充分说明了比文科生还没逻辑的本色。孙就是思维逻辑混乱的典
: 型。

r
ridgway

你说说南屠为啥没有万人坑?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说陪陵饿死的350万人都埋在哪儿了,按理说随便在那儿挖个坑都能找出几个尸骨
: 来。

Y
YourDad
http://www.yhcqw.com/33/12606.html

你不要显摆无知了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说南屠为啥没有万人坑?

r
ridgway

万人坑呢?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www.yhcqw.com/33/12606.html
: 你不要显摆无知了

r
ridgway

就算涪陵那3年没死350万,但是几十年下来累计正常死亡也会死个350万吧。那么还是
同样问题,死人都埋哪了?按理说随便在那儿挖个坑都能找出几个尸骨来。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说陪陵饿死的350万人都埋在哪儿了,按理说随便在那儿挖个坑都能找出几个尸骨
: 来。

Y
YourDad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376577

南京大屠杀的丛葬地不停的被发现,比如 http://news.sina.com.cn/o/2006-09-09/10259976418s.shtml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万人坑呢?

Y
YourDad

短时间死大批人的一般都是集中掩埋,因为农村坟地的数量远远不够掩埋这些尸体。正常年份下,农村坟地都是有计划选好的,一般都是分散的(根据农村或城市化发展来选的坟地),因为死人数量也就人口的1-2%。你到农村就知道有哪些坟地,又是属于哪些年份。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算涪陵那3年没死350万,但是几十年下来累计正常死亡也会死个350万吧。那么还是
: 同样问题,死人都埋哪了?按理说随便在那儿挖个坑都能找出几个尸骨来。

r
ridgwaymj

这个不是很强有力的反驳。因为尸体也有可能是其他处理方式比如烧了。或者至今没找到掩埋地点。南屠过去80年了至今还能找到从葬地,那么饿死3000万才过去50年至今还没找到从葬地也是可能的。

【在 YourDad(YourDad)的大作中提到:】
:短时间死大批人的一般都是集中掩埋,因为农村坟地的数量远远不够掩埋这些尸体。正常年份下,农村坟地都是有计划选好的,一般都是分散的(根据农村或城市化发展来选的坟地),因为死人数量也就人口的1-2%。你到农村就知道有哪些坟地,又是属于哪些年份。


r
ridgwaymj

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103/670524.html

对于孙提出的涪陵问题,杨继绳也有回应。

【在 YourDad(YourDad)的大作中提到:】
:短时间死大批人的一般都是集中掩埋,因为农村坟地的数量远远不够掩埋这些尸体。正常年份下,农村坟地都是有计划选好的,一般都是分散的(根据农村或城市化发展来选的坟地),因为死人数量也就人口的1-2%。你到农村就知道有哪些坟地,又是属于哪些年份。


s
stillearning

这个合理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短时间死大批人的一般都是集中掩埋,因为农村坟地的数量远远不够掩埋这些尸体。
正常年份下,农村坟地都是有计划选好的,一般都是分散的(根据农村或城市化发展来选的坟地),因为死人数量也就人口的1-2%。你到农村就知道有哪些坟地,又是属于哪些年份。
s
stillearning

这个展现了一贯的辩论方式

[在 ridgwaymj (ridgwaymj) 的大作中提到:]
:这个不是很强有力的反驳。因为尸体也有可能是其他处理方式比如烧了。或者至今没
找到掩埋地点。南屠过去80年了至今还能找到从葬地,那么饿死3000万才过去50年至今还没找到从葬地也是可能的。
r
ridgwaymj

用没有找到尸体来否定死人,本来就是很弱的否定条件。现在暂时没找到尸体不等于人没死,比如章莹莹案件。

【在 stillearning(继续长见识)的大作中提到:】
:这个展现了一贯的辩论方式


s
stillearning

营养不良的情况下

肯定是先影响出生率啊

这个逻辑难道有严重问题?

[在 BoeingCEO (Bimmer) 的大作中提到:]
:拜托你看看1958-1961 4年的人口出生数量的大坑
:而58-61四年共出生6000万人口
:之后的62-65年共出生1.1亿人口
:自然灾害这四年比前四年
:少生了2500万人口
:比后四年少生了 5000万人口
:这个生育的大坑正常吗?
:整个出生率都是平滑曲线
:突然在58-61年变成折线了
:这正常吗?
:..........
r
ridgway

饿死3000万对土工是不光彩的事,所以即使发现了什么万人坑,也不会大肆宣扬报道。

比如中国的灭活疫苗,在香港仅仅接种了80万人,就死了20多人。而在大陆接种已经十亿剂,按照香港的死亡率推算,至少死了2万人,即使大陆由于不给高龄老人和有基础
病的人接种可以降低死亡率,接种十亿死个成百上千很正常,美国辉瑞也有3000多死亡案例。在大陆你能看到哪怕一起接种中国疫苗后死亡的报道吗?不报道不代表没有。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短时间死大批人的一般都是集中掩埋,因为农村坟地的数量远远不够掩埋这些尸体。正
: 常年份下,农村坟地都是有计划选好的,一般都是分散的(根据农村或城市化发展来选
: 的坟地),因为死人数量也就人口的1-2%。你到农村就知道有哪些坟地,又是属于哪些
: 年份。

r
ridgway

十、《墓碑》引用四川省一位工作人员在饭桌上的话说:涪陵专区“死了350万人”。
经查证,涪陵专区三年困难时期共有10个县,这10个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数为423万人,到1957年也就是450万人左右。如果涪陵专区真的“死了350万”,在这
种情况下是不会有多少人口出生的,这就是说1962年涪陵地区就只剩下100万左右的人
口。然而仅仅两年以后,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涪陵专区的人口总数竟然由100
万人猛增到372万人。这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就可以看出《墓碑》这一说
法是多么荒谬。

“死了350万人”,出自《墓碑》第10版第250页。孙先生说的“一位工作人员”是四川省政协主席廖伯康,我不是在饭桌上听他说的,而是引用他的文章《历史长河里的一个旋涡——回忆四川“肖李廖事件”》中的内容。廖伯康当年是重庆市团市委书记兼重庆市市委办公厅副主任,七千人大会期间,他们向杨尚昆汇报了三个多小时,反映四川大量饿死人的情况。他的文章介绍了向杨尚昆汇报的情况:“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苗前明到涪陵召开川东片区组织工作座谈会,会后路过重庆时,提到涪陵地区各县加在一起死了350万人;雅安地区荥经县委书记说他那个县人口死了一半”。

孙经先否定廖伯康的根据是:“经查证,涪陵专区在三年困难时期有10个县,这10个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人口数为423万人,到1957年也就是450万人左右”,所以不可能饿死350万人。孙先生搞错了:1953年涪陵地区不是10个县,而是11个县(包括1959
年4月并入重庆的、有54.5万人口的长寿县),1953年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是477万,不是孙经先说的423万。(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公安部三局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

廖伯康的这个例子中死亡比例这么高确实不同寻常。孙先生提出质疑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有进一步的证据,我也愿意更改书上的这个例子。我是引用廖伯康文章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包含七八条信息,涪陵饿死350万只是其中的一个信息。既然是全段引用,我不
能擅自将廖先生的这条信息删掉。从整体上看,我对四川省总的死亡人口数字的估计比廖伯康保守。我用四川官方的人口数据,计算出四川非正常死亡800万人。考虑四川官
方大量隐瞒人口死亡,廖伯康和四川一些老干部认为饿死1200万人,所以《墓碑》中认为四川非正常死亡在1000万到1200万之间。

顺便指出的是,孙经先说四川1957年总人口7215.7万,1960年6854万,1960年比1957年减少人口为361.7万,指责“《墓碑》将361.7万扩大到1000万到1200万。”孙经先在这里向读者隐瞒了一个重要情况:四川省1960年以后还在继续饿死人,1961年总人口减少到6467.3万人,比1957年减少了748.4万人。孙先生不用748.4万人,却用361.7万人,
显然不够客观公正。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短时间死大批人的一般都是集中掩埋,因为农村坟地的数量远远不够掩埋这些尸体。正
: 常年份下,农村坟地都是有计划选好的,一般都是分散的(根据农村或城市化发展来选
: 的坟地),因为死人数量也就人口的1-2%。你到农村就知道有哪些坟地,又是属于哪些
: 年份。

r
ridgway

迁移不是人口损失的原因

大饥荒年代饿死人本来是一个现实问题,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大都有深刻的记忆。但作为一个个体,不可能知道全国饿死多少人,只能从国家公布的人口数据中寻找答案。恰好,198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公布了1949年到1983年历年的人口数据(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这些数据明显地表示:1959年到1961年全国总人口减少,死亡率上升。特别是1960年的总人口比1959年减少了1000万。按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如果将1982年的人口数据,按年龄、性别制成塔状图,22岁左右这一段有一个可怕的大缺口!这个缺口和大饥荒那几年相对应。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中,可以确认大饥荒年代有大量的人口损失(非正常死亡+出生减少)。

然而,孙经先不承认实际上存在的人口损失。他认为,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的人口损失是城乡人口迁移户口重报、虚报和以后的注销造成的。他写道:“‘大跃进’运动的发动,我国出现了从农村到市镇的人口大迁移,至少有3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迁移到市镇。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重报虚报户籍人口1162万人,即这些人虽然已经迁移到市镇并办理了户籍登记手续,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原籍农村注销户籍(他们在市镇和农村同时拥有户籍)”,“在1960年到1963年间开展了大规模精简市镇人口运动,3000万以上的市镇人口被精简返回农村。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漏报户籍人口数1482万人,即这些人从市镇被精简并注销户籍,但他们没有及时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成为没有户籍的人(这些人口在1965-1979年间重新登记了户籍)。”

孙经先没有提出任何事实依据,没有举出哪些地区的人口迁移中不带户口的事例,没有举出其中哪些人在“市镇和农村同时拥有户籍”。上述论断只是他自设了一些脱离实际的人口概念(“实际人口”、“户籍人口”、“虚拟人口”)以后,用貌似科学的数学计算,绕来绕去绕出来的结论。对他的这种计算,我在《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就大饥荒年代的人口问题与孙经先商榷》一文中,已经用他的计算方法和他预设的条件做出了否定的回答,这里不再重复。我只讲一些众所周知的事实。

在那个年代,每一个人的生活资料都要凭票证供应。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最为紧要的是赶紧办理“粮油关系”的转移,而“户口关系”的转移是“粮油关系”的转移的前提。不办户口就没有饭吃。孙先生断定当年数以千万计的人在迁移后不上户口,这些人吃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并于当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施行的。当时,城市居民一家一个户口本(机关、学校住集体宿舍的为集体户口),农村一个生产大队一个花名册户口本。粮食统购统销是1953年开始的。实行统购统销以后,特别是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以后,城镇人口按户口供应粮食,农村人口按生产大队的总人口留粮食。农民从生产队到城市当工人,必做从农村的公安部门办户口“迁移证”同时迁出“粮油关系”,到城市以后,凭“迁移证”上户口,同时接上粮食关系。1958年进城的人,没有户口就无法得到粮食供应;1961年至1962年城镇人口精简下放到农村,如果不带“粮油关系”,他就要侵占别人生活资料的供应指标,生产队是不会接收的。

当时不带户籍、没有粮食关系的人口流动是极少的,从农村逃荒出来的饥民,被称为“盲流”。“盲流”要被强制收容。在信阳,把外流农民一律称作“流窜犯”,强行收容关押劳改。信阳设立了数百个收容站,先后共堵截外流人员19万人,被强制收容后不给饭吃,饥饿、拷打和虐待,使各收容站人员大量死亡。所以,孙经先说的不带户口的迁移是很少的。据当时任公安部部长的谢富治提供的数字:1960年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省内流动人口为600万人,省际流动远远小于这个数。注6
r
ridgway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研究大饥荒年代的人口情况,本来是人口学家的事。隔行如隔山,对自己专业以外的学科我总是怀着敬畏之心。所以在《墓碑》中我只是引用中外人口学家的研究成果,在理解他们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我的看法,认为大饥荒年饿死3600万人(这是各位研究者提出的饿死人数的中间数)。作为数学工作者的孙经先,当然可以涉足人口学领域。但进入非自己的专业领域,必须向专业人士学习。孙经先不了解中国人口数据的采集、整理、调整、核销、汇总的实际过程,却牛气冲天,一路砍杀而来,也不怕闹出笑话。

2012年我将孙经先的《关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人口变动问题的研究》一文送给了当年在公安部三局搞人口统计、至今健在的王维志和张庆五。这两位老人是终生从事中国人口统计和研究的专家。王维志说:“这篇文章跟中国的人口统计工作根本不沾边!他的结论与中国的实际差得太远!”张庆五也断然否定了孙经先的结论。这不仅仅是孙经先的学术无知,更主要的是他在开始研究之前就怀有偏见,并且费尽心机地论证他的偏见。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孙经先就是一个典型。

请看他对1960年人口的分析。1960年的总人口比1959年减少了1000万。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中共党史第二卷在介绍大饥荒时采用了这个数据。注7在正常情况下,每
年的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所以人口有自然增长。1960年人口的死亡多于出生,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4.57‰)。孙经先却认为,和1959年相比,1960年的总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多了620万!他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呢?他对1960年的死亡率进行了“
修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60年的死亡率为25.43‰(学界认为这个数字偏低。美国
普查局中国科科长班尼斯特修订为44.60‰,美国人口与人口学委员会主席科尔修订为
38.8‰,中国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蒋正华修订为32.40‰),孙经先“修正”为17.85‰。他对死亡率“修正”以后认定:“我国1958年-1961年期间的人口死亡情况大致与
1950年-1953年相当”。

众所周知,1950年-1953年正是土改刚结束、统购统销还没有实行、农业还没有集体化的时候,是中国农村情况最好的时候。孙经先却认为大饥荒年代和这个最好的时期相当!从农村出来的人知道,就中国农村经济状况而言,1958-1961年和1950-1953年这两个时间段有着天壤之别!他说,1960年统计人口大量减少,“严重的出生漏报现象”是重要原因。在生活资料凭证供应的年代,生了孩子不报户口,怎能分到生活资料?
r
ridgway

1958-1962年到底饿死多少人,不是坐在书斋里能够计算出来的。计算只能是一个参考
。关键是实际调查。就饿死人的数量问题,当年对局部地区的调查做过一些,据我所知,全国性的调查有一次。那是1961年,当年的粮食部党组书记陈国栋、粮食部办公厅主任周伯萍、国家统计局局长贾启允三个人的调查。

上世纪80年代,作为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的周伯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的一次报告中介绍了这次调查:1961年,他们三人受命,让各省填写了一个有关粮食和人口变动的统计表,经汇总以后,全国人口减少了几千万!周恩来看到后通知他们三人:立即销毁,不得外传。周伯萍说的“几千万”到底是多少?为了确认这个事实,2003年9月25日
,我到周伯萍家当面请教,但他不愿意说。2012年周老逝世,在八宝山向他遗体告别时,他儿子和女婿对我说:“我们老人家一直遵循周总理的指示,至死没有说出这个数字。”到底几千万?按常识,两千万不能说是几千万,至少两千万以上。

更令人震撼的是,在大饥荒年代,全国有文字记载的人吃人事件达数千起之多。时任山东省长的赵健民在1960年12月山东省委扩大会上的讲话中说,1958年冬到1960年上半年,山东有文字记录人吃人的事件有23起,没有文字材料但有口头汇报的十多起。1961年安徽省公安厅向省委报告说,全省人吃人的事件1287起。青海省公安厅报告,西宁市和湟中县发生人相食事件300多起。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极度饥饿,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孙经先为什么视而不见呢?刘少奇曾对毛泽东说:“饿死这么多人,历史上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是要上书的。”1962年春,刘在与邓力群谈话时也讲到“历史上饿死人的事是要写到史书上去的。”按照孙经先的“科学推导”,刘少奇这些说法算不算“重大谣言”呢?
r
ridgway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g_i2DwAAQBAJ&pg=PA128&lpg=PA128&dq=%E6%B6%AA%E9%99%B5%E9%A5%BF%E6%AD%BB350%E4%B8%87&source=bl&ots=Jpe0MmDdrd&sig=
ACfU3U1H6rn9z1BmjpYM153T4fczz6O-ew&hl=en&sa=X&ved=2ahUKEwiC-
pPKisLxAhU8m2oFHecVCdkQ6AEwCXoECAcQAw#v=onepage&q&f=false

127页

r
ridgway

廖伯康的数字,和杨尚昆保险柜里的账本能对的上。可见四川至少饿死了1000万人以上。而杨继绳的估计其实更保守,也就是800万,是公安部的数字。

Y
YourDad

你得举证,饿死的有多少被烧了?否则就是胡言乱语

【 在 ridgwaymj (ridgwaymj)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不是很强有力的反驳。因为尸体也有可能是其他处理方式比如烧了。或者至今没找
: 到掩埋地点。南屠过去80年了至今还能找到从葬地,那么饿死3000万才过去50年至今还
: 没找到从葬地也是可能的。
: :短时间死大批人的一般都是集中掩埋,因为农村坟地的数量远远不够掩埋这些尸体。
: 正常年份下,农村坟地都是有计划选好的,一般都是分散的(根据农村或城市化发展来
: 选的坟地),因为死人数量也就人口的1-2%。你到农村就知道有哪些坟地,又是属于哪
: 些年份。
: :

r
ridgway

你得举证,饿死的有多少被埋了?否则就是胡言乱语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得举证,饿死的有多少被烧了?否则就是胡言乱语

Y
YourDad

杨对孙的陪陵问题回应明显没有底气:

廖伯康的这个例子中死亡比例这么高确实不同寻常。孙先生提出质疑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有进一步的证据,我也愿意更改书上的这个例子。

说明杨自己也不确定。这个死亡数目明显不合理,但是杨当时为了凑数字就写上去了,现在只好往回改,但是已经失分了。

【 在 ridgwaymj (ridgwaymj)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s://www.aboluowang.com/2016/0103/670524.html
: 对于孙提出的涪陵问题,杨继绳也有回应。
: :短时间死大批人的一般都是集中掩埋,因为农村坟地的数量远远不够掩埋这些尸体。
: 正常年份下,农村坟地都是有计划选好的,一般都是分散的(根据农村或城市化发展来
: 选的坟地),因为死人数量也就人口的1-2%。你到农村就知道有哪些坟地,又是属于哪
: 些年份。
: :

Y
YourDad

那就麻烦你去四川陪陵,河南信阳去调查一下。你找到了可以拿到海外来报道。这么多反共的这么多年都没想到这个?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饿死3000万对土工是不光彩的事,所以即使发现了什么万人坑,也不会大肆宣扬报道。
: 比如中国的灭活疫苗,在香港仅仅接种了80万人,就死了20多人。而在大陆接种已经十
: 亿剂,按照香港的死亡率推算,至少死了2万人,即使大陆由于不给高龄老人和有基础
: 病的人接种可以降低死亡率,接种十亿死个成百上千很正常,美国辉瑞也有3000多死亡
: 案例。在大陆你能看到哪怕一起接种中国疫苗后死亡的报道吗?不报道不代表没有。

r
ridgway

说明杨理性客观公正,这个数字的确有点高的不可思议,但是也是有出处的,我楼上给出了原始出处。除非有其他过硬证据,否则这个数字也不好轻易推翻。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杨当时为了凑数字就写上去了?

廖康伯谈到这个涪陵饿死350万时给出的四川饿死总人数是1250万,和杨尚昆保密柜里
的数字对的上。廖上报了1000万,而杨自己认为大约800万,可见杨的估计数字更加保
守。

不过无论如何,全国饿死只有300万只有孙一家之言,且孙的研究根本经不起推敲。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对孙的陪陵问题回应明显没有底气:
: 廖伯康的这个例子中死亡比例这么高确实不同寻常。孙先生提出质疑是可以理解的,如
: 果有进一步的证据,我也愿意更改书上的这个例子。
: 说明杨自己也不确定。这个死亡数目明显不合理,但是杨当时为了凑数字就写上去了,
: 现在只好往回改,但是已经失分了。

r
ridgway

那么多专家学者都调查过了,得出的结论就是几千万。党史也承认至少1000万。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麻烦你去四川陪陵,河南信阳去调查一下。你找到了可以拿到海外来报道。这么多
: 反共的这么多年都没想到这个?

Y
YourDad

农村那时候全是土葬,就是当时的风俗。这个跟你天天要吃饭一样,是常识。所以除非你能举出合理的反证。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得举证,饿死的有多少被埋了?否则就是胡言乱语

r
ridgway

受政治因素影响,各方对于三年困难时期死亡人数的估计,均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57][58]。中国大陆官方在1953年和1964年進行了兩次全國人口普查[59]。此外,1950
年代中期,中国建立了基本完整的经常性人口普查制度,每一年,户籍管理部门都对人口总数、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项目作出统计,并且层层上报汇总[60]。在中国出版的各省人口资料和各地县志中,大多都可找到当年统计的死亡人数和其他人口数据[
6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记载:“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
1000万”。从1949年到1957年,每年都增加1000多万人[62] ;1960年不但没有增加,
反而减少1000多万人,扣除出生率下降因素,死亡人数应在1000万以上。这还仅仅是
1960年一年的数字[62]。中共官方出版社出版的很多著作也承认大量人饿死,如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革前夜的中国》和《曲折发展的岁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年自然灾害长篇纪实》等,中共官方主办的各种报纸杂志和网站亦有大量的文章承认了大规模饿死农民的历史事实。
r
ridgway

中外研究人员估计的數字大多在1500萬到5500萬之間,绝大多数人都是農村的农民[2][3][4][5][6][7][8][9][64][65][66]。

2011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表示: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净减少1000万,突出的如河南信阳地区,1960年有九个县死亡率超过100‰
,为正常年份的好几倍[67]。
2011年,徐州师范大学的数学教授孙经先作出的死亡人数估计为学界最低,他认为三年困难时期的“营养性死亡”人数在250万以下,并杨继绳、曹树基、洪振快等人发生了
激烈的辩论[68][69][70][71][72][73][74][75][76][77]。
2010年12月,北京大学学者孙尚拱根据国家人口年鉴的总人口数据估算,认为1961-
1962年时期的非正常死亡人数约4400万人[78],但他没有区分出生人口的减少和死亡人口的增加。
2010年9月,荷兰历史学家冯客(时任倫敦大學中國現代史教授、香港大学人文学院讲
座教授)出版《毛泽东的大饥荒——1958-1962年的中国浩劫史》指出,他用了四年遍
阅全国解密档案,认为1958年初至1962年底的大饥荒至少造成4500万人非正常死亡,其中至少250万人(占总体6%-8%)死于酷刑或直接处决[79][80][81][82][83][84]。但冯客的數字受到爱尔兰经济史学家科马克·格拉达(Cormac ó Gráda)的批评和质疑,認為該書使用的人口粗死亡率過低,因此高估非正常死亡人數[85]。
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列举各方观点,结论是从1959年到1961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为2144万,如果从1958年算起,那总数接近3000万[86][87]。2006年,哈佛大學再版費正清的《中國新史》認為1958-1960年餓死人數是2000-3000萬[88]。
2005年,前中央党校教师、独立学者余习广经过约20年的档案研究,出版《大躍進&#
12539;苦日子上書集》,认为大饥荒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5500万,该数字获得历史学家冯客、陈意新(北卡罗来纳大学威明顿分校)等人的引用[10][80][89][90][91]。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的研究认为非正常死亡人数在3250万人左右[92]。曹思源根據中央檔案館解密檔案,算出餓死3756萬,與曹树基的結果相近[93][94][95]。2000年,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廖盖隆披露,饥荒导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达4000万[96][97]。
1999年,《大英百科全书》称中国大跃进饥荒为“二十世纪两次最大饥荒”之一,“造成了多达两千万人丧生”。《共產主義黑皮書》也稱之為“史上最大饑荒”[98]。
1996年,趙紫陽幕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陳一諮表示,該所根據中共黨內文件所寫成的秘密報告,認為非正常死亡人数是4300万-4600万[99][80]。另一份提供中
共中央領導參阅的資料認為人數達4000、5000萬:河南780萬,安徽800萬,山東750萬
,四川900萬,青海90萬,江西640萬,湖南470萬[99]。據《饿鬼:毛时代大饥荒揭秘
》英文版第272頁,此數字于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前曾得到包括趙紫陽在內的中共高
層確認[99]。
1993-95年,金辉、丁抒等人则提出非正常死亡人数可能4000万以上[100][101][102]。1989年,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提出,“按保守的估计,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约
1500万人”(《生存与发展》第39页,科学出版社,1989年)[96][103]。
1987年,美国人口学家、美國人口普查局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朱迪丝·班尼斯特(Judith Banister)在其著作《变化中的中国人口》一书中估算非正常死亡人数在3000万人左
右[104]。
1986年,中国國家統計局局長李成瑞委託西安交通大學蒋正华教授(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进行研究,对美国人口学家安斯利·科爾(Ansley J.
Coale)的结论进行了修正,李成瑞最终估算非正常死亡在2200万人左右[105][106][
107]。
1984年,巴兹尔·阿什顿(Basil Ashton)等人的論文估算非正常死亡人数3000万人,与此同时出生減少3300万人[21]。
1984年,作为第一位研究大饑荒死亡人数的學者,美國人口学家、普林斯頓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安斯利·科爾(Ansley J. Coale)在其出版的《1952-1982年中国人口的急剧变化》一书中,认为中国大跃进期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约在2700万人左右[21][108]。
1962年9月24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刊发的一份名为《共产中国的上升死亡率(THE
RISING DEATH RATE IN COMMUNIST CHINA)》的文件的第1页中称,自1958年以来,由
于营养不良、对疾病抵抗力减弱和食物短缺而造成了(中国大陆)死亡率快速上升[23]。又另一份中情局1964年7月31日出版的文件的82页称,在1960到1961年有超过500万人“非正常死亡”(unnatural deaths)[109]。
Y
YourDad

杨明显就是为了凑数,所以采用了这么夸张的数字。万人坑呢,呵呵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杨理性客观公正,这个数字的确有点高的不可思议,但是也是有出处的,我楼上给
: 出了原始出处。除非有其他过硬证据,否则这个数字也不好轻易推翻。
: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杨当时为了凑数字就写上去了?
: 廖康伯谈到这个涪陵饿死350万时给出的四川饿死总人数是1250万,和杨尚昆保密柜里
: 的数字对的上。廖上报了1000万,而杨自己认为大约800万,可见杨的估计数字更加保
: 守。
: 不过无论如何,全国饿死只有300万只有孙一家之言,且孙的研究根本经不起推敲。

r
ridgway

即使有万人坑,土鳖也不会报道。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农村那时候全是土葬,就是当时的风俗。这个跟你天天要吃饭一样,常识。所以除非你
: 能举出合理的反证。

r
ridgway

杨没有凑数,廖估计是1250万,杨都给缩水了450万。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明显就是为了凑数,所以采用了这么夸张的数字。万人坑呢,呵呵

Y
YourDad

现在被孙质疑了,所以这些专家得继续提供更强的材料和推理过程。我举的陪陵万人坑例子,这些专家,还有你也得提供合理解释。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多专家学者都调查过了,得出的结论就是几千万。党史也承认至少1000万。

r
ridgway

饿死3000万对土工是不光彩的事,所以即使发现了什么万人坑,也不会大肆宣扬报道。

比如中国的灭活疫苗,在香港仅仅接种了80万人,就死了20多人。而在大陆接种已经十亿剂,按照香港的死亡率推算,至少死了2万人,即使大陆由于不给高龄老人和有基础
病的人接种可以降低死亡率,接种十亿死个成百上千很正常,美国辉瑞也有3000多死亡案例。在大陆你能看到哪怕一起接种中国疫苗后死亡的报道吗?不报道不代表没有。
r
ridgway

孙本身早就被打脸打的体无完肤了,孙的结论就是民科joke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被孙质疑了,所以这些专家得继续提供更强的材料和推理过程。我举的陪陵万人坑
: 例子,这些专家,还有你也得提供合理解释。

Y
YourDad

这种随意修改数字的,没有一点科学精神。廖的数字明显更不合理,杨还拿来用,真是没头脑。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没有凑数,廖估计是1250万,杨都给缩水了450万。

r
ridgway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廖的数字不合理?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随意修改数字的,没有一点科学精神。廖的数字明显更不合理,杨还拿来用,真是
: 没头脑。

r
ridgway

孙的研究就是joke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研究大饥荒年代的人口情况,本来是人口学家的事。隔行如隔山,对自己专业以外的学科我总是怀着敬畏之心。所以在《墓碑》中我只是引用中外人口学家的研究成果,在理解他们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我的看法,认为大饥荒年饿死3600万人(这是各位研究者提出的饿死人数的中间数)。作为数学工作者的孙经先,当然可以涉足人口学领域。但进入非自己的专业领域,必须向专业人士学习。孙经先不了解中国人口数据的采集、整理、调整、核销、汇总的实际过程,却牛气冲天,一路砍杀而来,也不怕闹出笑话。

2012年我将孙经先的《关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人口变动问题的研究》一文送给了当年在公安部三局搞人口统计、至今健在的王维志和张庆五。这两位老人是终生从事中国人口统计和研究的专家。王维志说:“这篇文章跟中国的人口统计工作根本不沾边!他的结论与中国的实际差得太远!”张庆五也断然否定了孙经先的结论。这不仅仅是孙经先的学术无知,更主要的是他在开始研究之前就怀有偏见,并且费尽心机地论证他的偏见。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孙经先就是一个典型。

请看他对1960年人口的分析。1960年的总人口比1959年减少了1000万。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中共党史第二卷在介绍大饥荒时采用了这个数据。注7在正常情况下,每
年的出生人口多于死亡人口,所以人口有自然增长。1960年人口的死亡多于出生,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4.57‰)。孙经先却认为,和1959年相比,1960年的总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多了620万!他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呢?他对1960年的死亡率进行了“
修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60年的死亡率为25.43‰(学界认为这个数字偏低。美国
普查局中国科科长班尼斯特修订为44.60‰,美国人口与人口学委员会主席科尔修订为
38.8‰,中国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蒋正华修订为32.40‰),孙经先“修正”为17.85‰。他对死亡率“修正”以后认定:“我国1958年-1961年期间的人口死亡情况大致与
1950年-1953年相当”。

众所周知,1950年-1953年正是土改刚结束、统购统销还没有实行、农业还没有集体化的时候,是中国农村情况最好的时候。孙经先却认为大饥荒年代和这个最好的时期相当!从农村出来的人知道,就中国农村经济状况而言,1958-1961年和1950-1953年这两个时间段有着天壤之别!他说,1960年统计人口大量减少,“严重的出生漏报现象”是重要原因。在生活资料凭证供应的年代,生了孩子不报户口,怎能分到生活资料?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被孙质疑了,所以这些专家得继续提供更强的材料和推理过程。我举的陪陵万人坑
: 例子,这些专家,还有你也得提供合理解释。

Y
YourDad

孙的研究显然打脸那么对信仰几千万的,所以有一堆人为了政治原因污蔑他很正常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本身早就被打脸打的体无完肤了,孙的结论就是民科joke

Y
YourDad

廖的数字缩水450万都还有陪陵饿死350万的笑话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廖的数字不合理?

r
ridgway

廖的数字和杨尚昆保密柜里的数字能对的上。廖也是看了各地报告得出的结论,不像孙是自己拍脑袋。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随意修改数字的,没有一点科学精神。廖的数字明显更不合理,杨还拿来用,真是
: 没头脑。

r
ridgway

你也没有过硬的证据可以证明涪陵饿死350万肯定是错误的。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廖的数字缩水450万都还有陪陵饿死350万的笑话

r
ridgway

很多县饿死一半人口是相当普遍的事
Y
YourDad

这段话:

众所周知,1950年-1953年正是土改刚结束、统购统销还没有实行、农业还没有集体化的时候,是中国农村情况最好的时候。孙经先却认为大饥荒年代和这个最好的时期相当!从农村出来的人知道,就中国农村经济状况而言,1958-1961年和1950-1953年这两个时间段有着天壤之别!他说,1960年统计人口大量减少,“严重的出生漏报现象”是重要原因。在生活资料凭证供应的年代,生了孩子不报户口,怎能分到生活资料?

隔壁一个帖子认为中国那段时间出生人口被严重漏报。哈哈,反孙的都自相矛盾。全是民科了。大家先把口径统一了再说。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的研究就是joke
: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 研究大饥荒年代的人口情况,本来是人口学家的事。隔行如隔山,对自己专业以外的学
: 科我总是怀着敬畏之心。所以在《墓碑》中我只是引用中外人口学家的研究成果,在理
: 解他们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我的看法,认为大饥荒年饿死3600万人(这是各位研究者提出
: 的饿死人数的中间数)。作为数学工作者的孙经先,当然可以涉足人口学领域。但进入
: 非自己的专业领域,必须向专业人士学习。孙经先不了解中国人口数据的采集、整理、
: 调整、核销、汇总的实际过程,却牛气冲天,一路砍杀而来,也不怕闹出笑话。
: 2012年我将孙经先的《关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人口变动问题的研究》一文送给了当年在
: 公安部三局搞人口统计、至今健在的王维志和张庆五。这两位老人是终生从事中国人口
: ...................

r
ridgway

本来学术研究有不同意见就是很正常的。研究饿死人数的学者多了去了,每个人的方法和资料都不一样。不用强求所有人都一致。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段话:
: 众所周知,1950年-1953年正是土改刚结束、统购统销还没有实行、农业还没有集体化
: 的时候,是中国农村情况最好的时候。孙经先却认为大饥荒年代和这个最好的时期相当
: !从农村出来的人知道,就中国农村经济状况而言,1958-1961年和1950-1953年这两个
: 时间段有着天壤之别!他说,1960年统计人口大量减少,“严重的出生漏报现象”是重
: 要原因。在生活资料凭证供应的年代,生了孩子不报户口,怎能分到生活资料?
: 隔壁一个帖子认为中国那段时间出生人口被严重漏报。哈哈,反孙的都自相矛盾。全是
: 民科了。大家先把口径统一了再说。

r
ridgway

四川:四川省原政协主席廖伯康曾经表示,大饥荒四川“死了1000万人”,并直接导致四川省经济衰退,退出比较发达省份的序列,成为和湖南、江西、湖北一样的中下等经济省份[117][118]。这个数字与载《中国人口科学》上海交大曹树基教授的研究结论
940万相吻合[119]。根据官方的《四川省志》,四川人口从1958年到1961年连续四年负增长,1960年人口死亡率达到了最高的53.97‰,当年全省有65个县人口负增长超过 50‰,17个县超过80‰,7个县超过100‰[120]:458。1961年底全省人口为6459.2万人,
比57年的7081万人,减少约621.8万人[121]:102。记者惠文在成都平原简阳县进行整社时写下了日记,在题名为《无声无息的代价》的一则日记中,他写石盘公社的六合、中和两个大队1958年转为公社时人口为2580人。但到了1962年11月,死去590人。石盘公
社的大石、边界两队,1958年转公社时人口为246人,到1962年11月份,只剩下132人,死去46.47%。普安公社人口也由12000人左右下降为6900人左右。青龙公社的人也死了40%以上。[122]。”
r
ridgway

你得让党先承认党史错了。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段话:
: 众所周知,1950年-1953年正是土改刚结束、统购统销还没有实行、农业还没有集体化
: 的时候,是中国农村情况最好的时候。孙经先却认为大饥荒年代和这个最好的时期相当
: !从农村出来的人知道,就中国农村经济状况而言,1958-1961年和1950-1953年这两个
: 时间段有着天壤之别!他说,1960年统计人口大量减少,“严重的出生漏报现象”是重
: 要原因。在生活资料凭证供应的年代,生了孩子不报户口,怎能分到生活资料?
: 隔壁一个帖子认为中国那段时间出生人口被严重漏报。哈哈,反孙的都自相矛盾。全是
: 民科了。大家先把口径统一了再说。

Y
YourDad

居然没有陪陵450万饿死350万,不够严肃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四川:四川省原政协主席廖伯康曾经表示,大饥荒四川“死了1000万人”,并直接导致
: 四川省经济衰退,退出比较发达省份的序列,成为和湖南、江西、湖北一样的中下等经
: 济省份[117][118]。这个数字与载《中国人口科学》上海交大曹树基教授的研究结论: 940万相吻合[119]。根据官方的《四川省志》,四川人口从1958年到1961年连续四年负
: 增长,1960年人口死亡率达到了最高的53.97‰,当年全省有65个县人口负增长超过 50
: ‰,17个县超过80‰,7个县超过100‰[120]:458。1961年底全省人口为6459.2万人,
: 比57年的7081万人,减少约621.8万人[121]:102。记者惠文在成都平原简阳县进行整社
: 时写下了日记,在题名为《无声无息的代价》的一则日记中,他写石盘公社的六合、中
: 和两个大队1958年转为公社时人口为2580人。但到了1962年11月,死去590人。石盘公
: 社的大石、边界两队,1958年转公社时人口为246人,到1962年11月份,只剩下132人,
: ...................

r
ridgway

你整天陪陵,难道不知道那个地方实际上叫涪陵吗?你不够严肃啊。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居然没有陪陵450万饿死350万,不够严肃
: 50

Y
YourDad

你还知道杨尚昆保密柜里的数据,你是啥级别的,哈哈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廖的数字和杨尚昆保密柜里的数字能对的上。廖也是看了各地报告得出的结论,不像孙
: 是自己拍脑袋。

Y
YourDad

你得怪拼音输入法,哈哈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整天陪陵,难道不知道那个地方实际上叫涪陵吗?你不够严肃啊。

r
ridgway

你得怪你自己不严肃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得怪拼音输入法,哈哈

r
ridgway

有证据啊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知道杨尚昆保密柜里的数据,你是啥级别的,哈哈

Y
YourDad

这尼玛的就是知音风格的故事,跟拿电影来证明白人对黑奴很好一样,哈哈哈哈哈

【 在 ridgway (ridg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证据啊

r
ridgway

这是当事人的回忆录

【 在 YourDad (YourD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尼玛的就是知音风格的故事,跟拿电影来证明白人对黑奴很好一样,哈哈哈哈哈

r
ridgway

廖伯康(1924年-),重庆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43年至1947年中央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毕业,参加学生运动,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重庆、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革命工作。1955年,担任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1962年,在重庆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任上,向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报告四川大饥荒真相,回川后受到政治打击[1],后恢复名誉[2]。1983年,调任任中共四川省重庆市委常务副书记、1985年,升任重庆市委书记。1988年,任四川省第六届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