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鼎 是中国最牛批的国宝么 ?

一川红叶
引用 @我爱杨一一 发表的:
不是叫曾国吗?

一国二名
我脖子贼长能试训17吗
给jr们上图🐶去年刚去的国博

路牛甲
引用 @圣城老兵 发表的:
怎么说呢,文物的价值确实是历史赋予的,但是精美也是文物的价值,不同的文物,历史价值是不同的。比如司母戊鼎和曾侯编钟,这种国之礼器,其社会意义的价值是远远大于其技艺带来的精美价值的。但是如果单纯的唐三彩和景德镇陶瓷品这种文物,那就纯粹是技艺、精美程度的比拼了。因为这种没什么历史赋予的背后价值,就是单纯的一个历史的工艺品。而我个人认为最震撼的,那就是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墓中的秦简,这些既不精美,也没有什么厚重的王侯价值。但我个人却觉得无论是喜君坟墓中自己整编而出的《秦律十八种》、《效律》、《封诊式》等等还是黑夫,惊的家书确是考古史上最给我震撼的。或许这些原原本本还原当时时代人的历史,才是真的历史吧,他们从另一个方面像我们展示了一段,没有王侯将相,没有天下兴亡,没有波澜壮阔的切切实实的平凡人,老百姓的历史。原来,历史没那么多气势恢宏,没那么多卓尔不凡,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一段段平凡的事,正如历史或许会花大量笔墨描写秦灭楚之战,以及后来的平定昌平君之乱,但黑夫,惊这样的将士也只会湮没在历史的浪潮之下。历史或许会着重渲染秦朝的法制,秦朝的立法,但亦不会铭记喜这样的基层官吏的坚持。或许历史应该有其他的意义,从来只见历史为王侯将相作赋,却不见为贩夫走卒立碑。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我就只会说牛逼

虎扑用户256165
引用 @拉基蒂没有奇 发表的:
是司是后现在学界争议还是挺大的,并没有定论,不同博物馆的标法都还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青铜铭文里司、后是同形的,学者们在争论“母戊”前面配司和后哪个意思更通顺的问题。我个人还是倾向司。

教科书教了两代人,学术界不争论才奇怪。但改名或是说正名都已经完成了,就是主流意见都逐渐统一了,还在谈“学者们在争论...更通顺”就是舍本逐末了。

相声演员孙越
越王勾践剑,传国玉玺(不详,最近一次现世我印象中是明朝),兰亭集序(陪葬了)我心目中最宝贵的三样东西,权利,文化,工艺三个代表。

廉颇老矣尚能饭
引用 @放火小青年 发表的:
四羊方尊名字有调整吗?

羴羊方尊

虎扑用户411397
引用 @穿披风的蜘蛛侠 发表的:
后母戊鼎就是司母戊鼎啊,当初叫司母戊鼎是因为认错字了,把后叫成了司,后来就该改过来了。。

卧槽

虎扑用户632399
引用 @裴柱现老公 发表的:
哈哈我记忆里还一直是叫它司母戊大方鼎

刚出土的时候好像叫大方鼎

大明湖畔沃尔玛
引用 @拉基蒂没有奇 发表的:
你可以去知网上搜一搜,争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年年都有。另外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阳的殷墟博物馆(大概这个名字)都坚持标“司”,并没有改。

这俩都在安阳
拉基蒂没有奇
引用 @虎扑JR1788510589 发表的:
教科书教了两代人,学术界不争论才奇怪。但改名或是说正名都已经完成了,就是主流意见都逐渐统一了,还在谈“学者们在争论...更通顺”就是舍本逐末了。

这就是文字学的本。并且主流意见也并没有统一。

虎扑用户256165
引用 @拉基蒂没有奇 发表的:
这就是文字学的本。并且主流意见也并没有统一。

学术的本是探索,没有任何学术的本是为了争论。如果你把争论当本,力就用错地儿了。单争论这个状态,是末,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没有新的论据出现之前,现存认知就是主流意见的合集。有了“correction of...”,才足为外人道。

四环李易峰
引用 @acfun绿角 发表的:
那您就多去找找资料,最好是原始的和一手的,而不是道听途说,看了几篇网文就以为掌握真理了,从郭的生平开始,他的政治生涯和文艺创作,一直到建国后的考古研究,不要想当然。

谁主张谁举证凭什么让我找?郭建国前在日本乱搞,建国后做的诗,整的人大家还没忘呢。您要是能把洗他的正经链接贴出来就算我输。我想当然,我看是你自以为独立思考吧。洗秦桧李鸿章,现在连郭都可以洗我是没想到的。行您真是独立思考呀

四环李易峰
引用 @acfun绿角 发表的:
殷墟至今依旧没改名字,依旧叫司母戊鼎,你代表学界了?真的张口就来,我觉得合理,所以人家是傻缺,这种思维是真的牛批。

您可真牛皮,现在官方已经叫后母戊鼎了

无言无形
引用 @雪琪sama 发表的:
那赛过他亲爸爸也是信仰呗,不管学术水平还是危难时刻选择我党都堪称楷模,但是后期确实少了点风骨。还有为了自己的学术私欲主张挖定陵也有他一份吧,人无完人只能说。

你们只不过是为了反对他背后的人而已

虎扑用户894491
难道不是传国玉玺???

拉基蒂没有奇
引用 @虎扑JR1788510589 发表的:
学术的本是探索,没有任何学术的本是为了争论。如果你把争论当本,力就用错地儿了。单争论这个状态,是末,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没有新的论据出现之前,现存认知就是主流意见的合集。有了“correction of...”,才足为外人道。

对纯文科而言,要论探索就去学考古吧,出土文献是唯一新材料来源。文字学的本质就是释读和考据,错的就是错的。你不争论,就意味着它就是你认为的吗?自欺欺人要有个限度。

拉基蒂没有奇
引用 @大柴爱怀旧 发表的:
课本也改了,鼎放在国家博物馆里也叫后~这个事我觉得没争议,你要你觉得我也拦不住,本来也就是个名字

拿中学课本的知识当唯一真理,挺幼稚的

井上由莉耶
引用 @威少真TM微哨 发表的:
个人感觉,法门寺的舍利更牛逼一些。

佛指舍利在陕西出土的文物里都无法坐稳第一,和它同时在法门寺地宫里出土的秘色瓷是唐代瓷器的巅峰之作,之前只流传在传说当中的神物;临潼出土的利簋虽然是西周青铜器,年代和尺寸均不及后母戊大方鼎,但是它的铭文上明确记载了武王伐纣的重大事件日期;宝鸡出土的何尊上刻着目前最早记录的“中国”二字的词组,记载的是成王营建成周的历史事件;还有十面陈仓石鼓,中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书家第一法则。

大柴爱怀旧
引用 @拉基蒂没有奇 发表的:
拿中学课本的知识当唯一真理,挺幼稚的



虎扑用户256165
引用 @拉基蒂没有奇 发表的:
对纯文科而言,要论探索就去学考古吧,出土文献是唯一新材料来源。文字学的本质就是释读和考据,错的就是错的。你不争论,就意味着它就是你认为的吗?自欺欺人要有个限度。

“错的就是错的”,所以改名后母戊鼎。这是建立在现有知识体系下的对错,也不绝对,所以你依然可以支持它是司。但这种层度的争论,是末,够不上拿出圈和圈外人讨论-“不足为外人道”。学术与外界的沟通是有界限的,散播错比错本身更错。如果你也是职业做学术的,希望给你带来有益的思考。

热刺教父魔力鸟
引用 @奶牛Federer 发表的:
哈哈哈哈那天看一个公众号的抖音介绍才想起来我们大学校名就是那很有骨气的学者提的字🐶

那不是校耻?

奶牛Federer
引用 @热刺教父魔力鸟 发表的:
那不是校耻?

哈哈哈哈哈完后我们学校换校名了😏

虎扑用户357176
引用 @至死方休鵞只守护你 发表的:
我读书那会还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历史课记住的唯二的文物

西
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
引用 @156682 发表的:
无知。。。

连郭都能洗是我没想到的

热刺教父魔力鸟
引用 @奶牛Federer 发表的:
哈哈哈哈哈完后我们学校换校名了😏

学校也很无奈呀

虎扑用户948578
引用 @jr永远是我大哥 发表的:
提名和氏璧。现存的提名清明上河图

和氏璧做成传国玉玺了。

拉基蒂没有奇
引用 @虎扑JR1788510589 发表的:
“错的就是错的”,所以改名后母戊鼎。这是建立在现有知识体系下的对错,也不绝对,所以你依然可以支持它是司。但这种层度的争论,是末,够不上拿出圈和圈外人讨论-“不足为外人道”。学术与外界的沟通是有界限的,散播错比错本身更错。如果你也是职业做学术的,希望给你带来有益的思考。

这里是历史区,你如果觉得没必要可以不进来,你如果不想了解可以不发表意见。按你说的,直接改名叫高中课本去就可以了。如果你在学术界,我希望是假的,如果你不在学术界,我希望是真的。

小皇蟒
引用 @尘心晨晓 发表的:
🐶在歪能歪过富可敌国的四川人们?



虎扑用户256165
引用 @拉基蒂没有奇 发表的:
这里是历史区,你如果觉得没必要可以不进来,你如果不想了解可以不发表意见。按你说的,直接改名叫高中课本去就可以了。如果你在学术界,我希望是假的,如果你不在学术界,我希望是真的。

霸区就别了,为什么突然谈起高中课本?是觉得历史知识方面你是学术水平看不上高中课本么。 学术的本末跟什么专业无关,把握学术的边界也是。几句对话,也能发现你没有边界尺度。开口你就cue学界,就沦为了狐假虎威。

尘心晨晓
引用 @小皇蟒 发表的:

🐶哈哈哈哈哈,没想到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雪琪sama
引用 @无言无形 发表的:
你们只不过是为了反对他背后的人而已

你开心就好

生化魔人戈贝尔
这不传国玉玺不是没找到吗

虎扑用户838865
最牛批的肯定是传国玉玺和玉猪龙

虎扑用户162023
老师反正是这么讲的

虎扑用户291074
引用 @至死方休鵞只守护你 发表的:
我读书那会还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好像一直有争议

虎扑用户218437
如果传国玉玺找到那将绝杀

3
32支球队密
引用 @shadii 发表的:
你现在用的玻璃杯,都比青铜礼器精美,文物的价值是历史赋予的,王的是王的价值,侯的只有侯的价值

这也不一定,如果有汉寿亭侯的青龙偃月刀,和普通的王佩的武器相比,还是青龙偃月刀更有价值

虎扑用户871129
其实要是能找到传国玉玺或者大禹的九鼎,那真的就是所有国宝加起来可能都没他们贵重了。

T
Tracy丶麦无敌
引用 @至死方休鵞只守护你 发表的:
我读书那会还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我一同学考试还写了个母羊方尊给我们全逗乐了hhhhhhhh

虎扑用户949983
引用 @至死方休鵞只守护你 发表的:
我读书那会还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老学生了

危险的脚气
引用 @四合酥 发表的:
想起段子,楚国攻打随国,随国抗议:我何罪之有,为何打我?楚国:吾蛮夷也

我庸国打楚国,结果被这个蛮夷联合一堆国家灭了,庸人自扰。。。

火箭无敌zz
引用 @科库杜汤格伊 发表的:
对对对,好像国宝档案有专门讲过这个司母戊鼎,挺传奇的

当时好像是叫四羊方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