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广州市第一穆迪埃球迷 发表的: 请教一哈强制读师范是咋回事?我爸妈84年高考,他们给我说和现在的区别就是先报志愿再出分
引用 @大爱书包杜 发表的: 学历贬值和挤着去考研有什么关系?
引用 @让我抽到C罗姆巴佩范迪克吧 发表的: 非杠哈,98年上大学就是父辈了,看来我真的是老了。。。
引用 @洛杉矶湖人队老板兼总经理 发表的: 以前的卷子不是不难吗?
引用 @WineQ超越 发表的: 80年代的师范生,是真的聪明,很多天子骄子,被强制读了师范
引用 @卡布奇诺不放辣 发表的: 挺厉害的,那时候还包分配,基本都在体制内
引用 @社会边缘人 发表的:就听一帮老13胡吹吧 最强的永远是大学生 中专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第二档
引用 @东部青年军 发表的: 最顶尖的上好高中,学习中上游家庭条件一般的才中专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没有学士学位证都不影响报名考研也不影响拿硕士学位证书,部分学校的额外要求而已,到底是谁不懂啊,这和用人单位要求有哪怕半毛钱关系?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1998年高考报名人数320w,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0w左右,有啥区别?
引用 @将军不说将军令 发表的: 可能很多人没搞清楚这层想表达的意思是那个时候高考录取难度跟现在的研究生录取难度差不多。
引用 @茂名欧文 发表的: 我没有🐶
引用 @含泪再战一年 发表的: 补充一下,读师范不用花钱
引用 @虎扑JR2011566322 发表的: 咋不说2019高考人数多少?
引用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发表的: 当年是学习好的不上高中,直接进中专师范,给干部身份,毕业包分配。
引用 @大爱书包杜 发表的: 2亿多人口你觉得不多?况且你这个比较完全失真。本来都不想说了,讨论的目的是考上大专是不是很厉害,你把问题引申到现在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和大专报考人数差不多,这有关系吗?你是看哪家店人多买哪家的东西?首先,比较的不是报考人数,而是录取人数,这是概念混淆。其次,比较的应该是现在大专生和以前大专生,现在研究生和以前研究生人数,这是逻辑不清。先不说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我想问问,gj培养一个研究生和一个大专生所付出的资本是等量齐观的吗?要我说以前考上的大专也要看是什么大专,现在的研究生也要看是哪家院校的研究生,一口袋全装进去比,这不是扯淡呢?
引用 @巨星2018 发表的: 可拉倒吧。九五年前毕业的还行。之后毕业的就不行了。
引用 @瓦伦丁畜牧王 发表的: 当年高校没扩招,还包分配
引用 @大爱书包杜 发表的: 没学士学位证能考研的?这条街真是刷新下限了
引用 @z黑的雪 发表的: 我99年高考,那时候大专分数线占总分比例,和现在的二本差不多。基本上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二本
引用 @东部青年军 发表的: 万一他爹是89年在读的,还真可能不包,我舅就是...
引用 @四毛菌 发表的:我父亲就是的,原本读不起高中,结果我舅爷爷在中学里干食堂,到我爸家里把一家人臭骂了一顿,然后借了点钱给我爸读了两年高中,79年考的师范本科,家里太穷了,上大学就一床薄被子就去了,其他全靠学校分下来的东西和津贴生活。我父亲天赋实在太好了,家里没支持,自己边上学边务农,高考也是全县顶尖。。。
引用 @Coach_Mata 发表的: 那时一般读中专都是家里穷的,急着赚钱补贴家里的。(当然成绩也不错)但凡有点钱,也送去读高中的。
引用 @虎扑JR1865609133 发表的: 考了中专就业基本稳了,高中不行,考不上大学就废了
引用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发表的: 五十岁往上的话,大学生真不一定有中专生厉害。当时中考前几名很多都选择读中专包分配。
引用 @wxhzyh 发表的:不要总说个例,看大方面,现在一说街薪30万,别说现在刚毕业的,就是工作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大学生,占其中多大的比例?
引用 @清平乐 发表的: 你是认真的? 你是农村的吧?只有那些没有把握考上大学的才会去读中专。 那个年代上大学是不用缴学费的,贫困学生还有助学金。
引用 @q5568561 发表的: 以前你舔着脸送礼就能把关系处到位,现在是没关系,送给👻。
引用 @一川红叶 发表的:强制倒不至于,但96-98年之前(各地不一样,最早96,最晚98),初中生首选读中专,中专中最好的专业是师范,所以很多人选择读师范,特别是农村。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就是。大专其实含金量并不高,考不上中专的读高中,这部分人中好的读了本科,剩下的读大专。大致这么个行情。如果论实力的话是中专>本科>专科>电大。
引用 @东村居士 发表的:以前是好学生都读中专了,上不了中专的才去读高中
引用 @fkjxjjxjjn 发表的: 那时候才多少大学生啊,全都是包分配好吧
引用 @矮牧我为尊 发表的: 90年代就不分配了,你多大啊在这胡咧咧
引用 @灯时过早 发表的:那我98年的同济大学本科是不是可以吹很久了
引用 @河畔的大米 发表的: 你这个是吹牛,我97年高考,好学生基本还是考大学的,虽然部分中专分数是挺高。也许我们处的环境不太同。
引用 @wassup_s 发表的: 这个逻辑说不通啊,不太懂...那意思是80年代考上大学本科的不如这些上中专的??感觉那个年代能达到本科的人比中专的人少多了
引用 @开原浪子范德彪 发表的: 我妈94年参加工作,她当时是全乡第一第二的水平去读了中专,因为我姥姥不让她读高中,想让她早点工作。直到现在她还后悔没上高中考大学
引用 @fkjxjjxjjn 发表的: 那不知道,那时候政策是都包的
引用 @勤劳朴素王满银 发表的:那你爹干啥工作的!?我表姐读了个技校,现在在镇政府
师范免费啊,当时城里职工还行,农民被剥削太狠了,供不起大学几年的
因为同样的岗位以前的招聘要求本科,现在可能提升到硕士的门槛了
98年上的,现在儿子三年级,我都算晚的,我同学毕业就生了,初中加2胎小学了都
以前是两极分化,农村小县城的学子可能教材都没就硬读,而且大部分时间还得干家务,那有时间读书
我爸就是,上的师范大学,基本浪费了。
我爸专科毕业分配国企后来倒闭了🐶
我高中老师。。当年成绩不如他的同学是中科院大佬
13点兮兮的
最顶尖的也有去念中专的,家里不好的首先考虑的是摘掉自己的草帽子
国内多少会有影响,一般没有学位证的同学是什么水平,想必大家心里也清楚。具体能不能报考我也不知道,反正考研划水的家伙太多了。我更加倾向父辈,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相差真的太多了。我要是生活在他们的条件,可能还是一位贫农吧
可能很多人没搞清楚这层想表达的意思是那个时候高考录取难度跟现在的研究生录取难度差不多。
这点东西看不懂,理解能力也无所谓的,还有人跟我杠什么高考为什么不和高考比,挺好笑的。
憨憨一样
我爸就是,家里穷想早点拿工资补贴家里
读高中要花钱啊……
你以为当年的340万淘汰的是谁?不同社会阶段而已,竞争的都是同辈的,80%初中直接被淘汰了
我就是这种,本来保送进省重点,但是我妈想我早点工作,自己就去参加了中考。全校第一,全市报考中专的第二,全市2个公费名额,我和他一人读了一个。 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央企,干部身份。那是96年。
本来就不可能完全等同啊,但是楼主给了一个大致的参考,感觉浅显易懂
不算强制,主要是很多时候供不起家里一个大学生和几个初高中的孩子,所以考上大学的去读师范,毕竟免费
你说的也是
是农村初中学习好的考中专,因为他们对考大学不报希望,那个年代考大学很难,初中学习好不代表高中学习好,初中学习相对比较简单,上了中专就有了保证,可上高中,万一考不上大学呢。事实证明,短视了。但对有些人又受益了。
包分配可是胡说八道了
没学士学位证能考研的?这条街真是刷新下限了
我爸就是,还选的铁路师范,因为一定能分到城市里。
外公是民国的师范生放现在大概什么水平……
99年正好扩招,你是幸运的一代哈,我记得我们学校99年分数线比98年低了100多分,当时我就知道完蛋了。
89年包的,全部打回原籍。
老公你快说话啊
其实基本就是个人志向的问题,我妈当初初中成绩就很好,外公外婆是退伍军人在医院上班待遇算不错了,她就觉得自己不太聪明所以读个师范有碗饭吃就可以了,我爸跟我叔就是打死不读中专的人,两个人去了县里最好的高中最后一个东南一个西电
90年代考大学意识就很强了,我94年中考,目标就很明确,必需上高中,不存在大多数人想上中专的。我初中班级有两个给男生免试上南京晓庄师范的名额(那时候还是中专),全班没一个男生愿意去,最后名额浪费。
我爸也是,能上北大的最后上了北师
那看来我爸八十年代从粤北一个小农村考到广州的中专后来又自考大专还是本科啥的经历还是很牛逼的。。
你是认真的? 你是农村的吧?只有那些没有把握考上大学的才会去读中专。 那个年代上大学是不用缴学费的,贫困学生还有助学金。
强制倒不至于,但96-98年之前(各地不一样,最早96,最晚98),初中生首选读中专,中专中最好的专业是师范,所以很多人选择读师范,特别是农村。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就是。大专其实含金量并不高,考不上中专的读高中,这部分人中好的读了本科,剩下的读大专。大致这么个行情。如果论实力的话是中专>本科>专科>电大。
不算个例啊,我爸18岁当老师,现在副高5级
八十年代绝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农村的。
以前有没有关系靠送礼,现在能不能送礼靠关系。。。
你这个是吹牛,我97年高考,好学生基本还是考大学的,虽然部分中专分数是挺高。也许我们处的环境不太同。
我爸88年考上华中师范,他说当初他几乎都考满分,整天说我菜……
这个逻辑说不通啊,不太懂...那意思是80年代考上大学本科的不如这些上中专的??感觉那个年代能达到本科的人比中专的人少多了
90年代就不分配了,你多大啊在这胡咧咧
我爸六零后,62年的
大哥 厉害
看我写的时间年限,不同地区,在96——98年之间陆续采取新政策了,有没有更早的地方我不知道。另外城市的学生跟农村的学生也不一样,城市的可能还是上高中的多。乡村的基本首先选中专,以至于有不断复读初三,以前的同学回来当老师给自己上课的。
大专都能考研,大专有学士学位么
我妈94年参加工作,她当时是全乡第一第二的水平去读了中专,因为我姥姥不让她读高中,想让她早点工作。直到现在她还后悔没上高中考大学
初中毕业之后,上三年学就工作,包分配。农村地区的学生基本都是以上中专为第一目的,城市里的有一部分好学生或许会选择上高中,但那时候中国12、3亿人口,城市也就2、3亿,而且城市还是独生子女多,所以大部分考生是农村的。说好学生都上了中专基本没错。我当时全乡第7名,上了中师。
那个时候中专师范是很多人最实际的选择,因为上了高中考不上大学还不如中专,而且讲真农村和城区的教育质量差距挺大的,我妈是81年的农村户口中考第一上的高中,他们那时候农村学生和城区的学生高中是不在一个班的,因为农村的跟不上
确实,当时初中毕业读中专国家就直接发工资了,毕业就分配工作当老师
好好说话,列数据就过分了🐶
部分地区或者部分专业包吧,全包是不可能,我爸几个同学也是自己找的工作
退休前在老家管一小企业,破产版ceo,反正我是挺羡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