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专科是不是很厉害?

红袍雷斯林
这不是废话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引用 @后仰扣篮 发表的:
你以为当年的大专和本科就不是干部身份,毕业包分配,在校有补助。。么?

是啊,但是中专免学费,高中需要多上几年学,还有不确定因素。家庭条件好,有志向肯定去高中拼一拼。但是那是八十年代,家庭条件好的能有多少,很多人才都埋没到中专了。

平凡小伙儿
引用 @东部青年军 发表的:
最顶尖的上好高中,学习中上游家庭条件一般的才中专

你这被灭的没道理啊…坐标福建,老爸71年的,确实是家境可以且学习好的,就去牛比高中继续读了,因为不着急挣钱,而且上高中是可以考大学。后来读高中考上当初的重点大学的人,头脑应该更好。

k
k4448513
引用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发表的:
你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过去。前几年财经类学校分数都高的离谱,现在你觉得他们不去985亏,但是当时可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会觉得亏?当年中专不如本科不是事实?更不如真正的名校,上财央财跟中九一个档次,存在选择空间,而当年中专和名校生可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金桥三号
引用 @东部青年军 发表的:
最顶尖的上好高中,学习中上游家庭条件一般的才中专

顶尖的读师范。

虎扑用户983434
引用 @纵然是齐眉举案 发表的:
我爸就是。。。

我没有🐶

美帝小飞猪
引用 @内裤装逼 发表的:
哎,我爸也是这种情况。成绩很好,但因为家里的原因去读了师范

我爸就还是直接读高中了 高考是市前几十名

虎扑用户167339
比现在211强吧
夜半梳头
我爹80年上的师范 那会是大专 然后他说他那个大专比我这个普通一本都强。。。我算了算 好像是真的
当時只道是尋常
引用 @WineQ超越 发表的:
80年代的师范生,是真的聪明,很多天子骄子,被强制读了师范

想起我以前的班主任了,18岁读完师范出来就去当了高中数学老师,教了30多年书,我们的语文老师当年就是他的学生…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引用 @河畔的大米 发表的:
我97年高考的,初中同学成绩中等以上的大概1/4没上高中,其中成绩最好的10人都上高中,不选择高中的大多是10多名以后的女生。我们那时候大概初中升高中1/3,高中升大学1/3,其中大学含大专。

97年已经不分配了。我舅还是早几年高考,211毕业回来费了不少劲才进的体制。

k
k4448513
引用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发表的:
当年是学习好的不上高中,直接进中专师范,给干部身份,毕业包分配。

你身边是没长辈名校出生吧?当年名校的资源分配跟提啥中专待遇?而且啥时候中专生的学习力配跟名校生相比了?

虎扑用户262144
父辈学历大多在高中左右,专科确实算不错的了。老爹60后,80年代华五毕业。我上学时日常被喷:成绩怎么这么烂,好好学习很难吗?好不容易挤进中流985,毕业几年勉强街薪,没想到疫情在家依然逃不过被喷的命运:你现在街薪算个屁,我在你这么大时就已经街薪了😰😰😰

大爱书包杜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1998年中国总人口12亿多,现在14亿,差距很大?

2亿多人口你觉得不多?况且你这个比较完全失真。本来都不想说了,讨论的目的是考上大专是不是很厉害,你把问题引申到现在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和大专报考人数差不多,这有关系吗?你是看哪家店人多买哪家的东西?首先,比较的不是报考人数,而是录取人数,这是概念混淆。其次,比较的应该是现在大专生和以前大专生,现在研究生和以前研究生人数,这是逻辑不清。先不说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我想问问,gj培养一个研究生和一个大专生所付出的资本是等量齐观的吗?要我说以前考上的大专也要看是什么大专,现在的研究生也要看是哪家院校的研究生,一口袋全装进去比,这不是扯淡呢?

虎扑用户884527
引用 @Coach_Mata 发表的:
那时一般读中专都是家里穷的,急着赚钱补贴家里的。(当然成绩也不错)但凡有点钱,也送去读高中的。

太片面了,我姥爷就是初中直接考的大学🐶

l
lzr1984
当年读书的时候,我那学校老师说过,我这个理科专业,94年之前,一直保持四级90%,六级70%的通过率。我们那届记得一百来号人,才4个过四级。
来自火星的建筑师
引用 @Coach_Mata 发表的:
那时一般读中专都是家里穷的,急着赚钱补贴家里的。(当然成绩也不错)但凡有点钱,也送去读高中的。

确实,我老丈人中考成绩在当地一中数一数二,因为家里穷,选择了中专。

虎扑用户884527
引用 @近卫骑士 发表的:
请问你爷爷那辈是几几年,我怀疑你张口就来啊

1954年,我姥爷初中直接考的大学

广
广州市第一穆迪埃球迷
引用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发表的:
当年是学习好的不上高中,直接进中专师范,给干部身份,毕业包分配。

不是吧。。。我爸妈84高考上了南大。。照这样不应该是学习好的上高中,中游的去师范嘛

美帝小飞猪
引用 @大湾区渣渣辉 发表的:
对啊,我伯伯就是88年广工的,之前分配做公务员

我爸80北理 分配军工企业 干了几年实在没钱赚就来广东了🐶

路人王科比
引用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发表的:
五十岁往上的话,大学生真不一定有中专生厉害。当时中考前几名很多都选择读中专包分配。

大学还需要,中考读高中,高中还得高考,然后才进大学,那时候中专,直接中考,成绩好的就可以中专了,没必要再熬三年高中。而且中专出来就是老师。 那时候中专的人相比大学生肯定多的多,里面的能人肯定也有不少是比大学厉害的。但是整体质量肯定不如大学生。 我一个表舅,当年就是高一分进了中专,出来后分配到计生办,现在在乡政府,45岁左右,还有一个邻居,48岁,据说中考的时候,很厉害,上了我们最好的高中,没有去中专,但高考考了两次都落榜了..现在就在家做普通小生意...

虎扑用户195632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当时最顶的去中专师范不假,但九五年以后是不是这个情况就不知道了,我父母中考都是八十年代的事情了,差十年,他们的信息和十年后的准确度差距还是不小的。

对的,我父亲88年读中专,当时真的牛逼

C
Coach_Mata
引用 @相当普通的JR 发表的:
太片面了,我姥爷就是初中直接考的大学🐶

可能年代太久远了,我也不太懂🤔

拔丝天灵盖
引用 @拓轩是个雅痞i 发表的:
当时可能家里孩子也多,经济条件不太好,初中考专科可以包分配,有工作养家,考不上专科的才去读高中

我姐大我挺多的,可以查到当时是我们市中考第三名,没去最好的北江中学读高中,去了中专,因为包分配。

拉普拉斯算子zx
引用 @相当普通的JR 发表的:
别扯了,我爷爷辈那时候也是大学厉害,而且哪时候清华北大复旦就很厉害,大学也包分配。而且我认识的父辈人中,那时候研究生博士工作随便挑。

但那时不是人人都上得起大学的,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初中毕业中专毕业就出来工作了
曼巴和威震天
我爸妈都是60后,爸是人大法学系的硕士,妈是山大医学系的硕士,大爷爷今年80多了,武汉大学毕业的大学生....

美帝小飞猪
引用 @逆子yst0034 发表的:
那时候的专科比现在研究生好

那倒不至于了 大专差不多 中专算了

拔丝天灵盖
引用 @相当普通的JR 发表的:
别扯了,我爷爷辈那时候也是大学厉害,而且哪时候清华北大复旦就很厉害,大学也包分配。而且我认识的父辈人中,那时候研究生博士工作随便挑。

刚刚恢复高考那一年,有老三届的家人考上华南农业,本科毕业就可以留校任教了

大爱书包杜
引用 @花火_dmy 发表的:
学历不贬值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挤着去考研了。

学历贬值和挤着去考研有什么关系?

戒指戒指
引用 @卡布奇诺不放辣 发表的:
挺厉害的,那时候还包分配,基本都在体制内

吃商品粮!老牛逼了

美帝小飞猪
引用 @石佛一笑小飞侠 发表的:
父辈学历大多在高中左右,专科确实算不错的了。老爹60后,80年代华五毕业。我上学时日常被喷:成绩怎么这么烂,好好学习很难吗?好不容易挤进中流985,毕业几年勉强街薪,没想到疫情在家依然逃不过被喷的命运:你现在街薪算个屁,我在你这么大时就已经街薪了😰😰😰

老哥还好 我爸80年代研究生 对我学习已经不报啥希望 读完本科毒个美研就回去得了

后仰扣篮
引用 @虎扑JR0815143609 发表的:
不是强制,是因为师范早毕业早赚钱,特别农村的大多先读师范了,城市孩子还是大学生的多

其实是被家庭强制了。。。
一腔真情终喂狗
高中班主任市里边民族师专毕业的,二十七八岁的时候省教师比武比赛一等奖。前公司的一老总也专科毕业的,高工,自己有公司,还有前公司的分红,贼有钱。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引用 @广州市第一穆迪埃球迷 发表的:
不是吧。。。我爸妈84高考上了南大。。照这样不应该是学习好的上高中,中游的去师范嘛

我说的是普遍现象,学习好家庭好的当然深造。当时本科也没多少人,家庭条件好的居多。你看东子普通家庭出身,还得全村凑学费。

大爱书包杜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2020考研340w报名,1998高考320w报名,区别不大吧

报名不是录取,先把概念搞清楚吧?

大爱书包杜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考研二战三战的大把,除了张毕业证,连学位证都不用,有区别?高考社会考生占比例很大?

怎么不用学位证?用人单位都要求双证齐全,我严重怀疑你根本没读过研究生

枯燥的朱一旦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98年大专院校招生人数和今年扩招之后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大致相同,在100-120w人左右,大概就这个级别。

那时候的大专确实是人上人呀

H
HsiaZCH
引用 @大爱书包杜 发表的:
报名不是录取,先把概念搞清楚吧?

录取人数不是一开始就给了么?100w左右,相同数量级。

芳心纵火犯张益达
引用 @纵然是齐眉举案 发表的:
我爸就是。。。

就是,那时候我爸都上了我们这最好的高中了,然后读了一周家里实在没钱,回来复读一年考了师范

会飞的独角兽
我爸那时候在农村,考上大学,家里没钱。就去当兵了

j
jtwei
我姥爷五几年读的研究生什么水平

戒指戒指
引用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发表的:
当年是学习好的不上高中,直接进中专师范,给干部身份,毕业包分配。

是啊,特别是农村的学生,能上师范都上师范上师范好像都不用学费,还包吃住,毕业就有工作,吃商品粮

虎扑用户634816
引用 @茂名欧文 发表的:
我没有🐶

着机灵抖的一点意思都没有....

戒指戒指
引用 @Coach_Mata 发表的:
那时一般读中专都是家里穷的,急着赚钱补贴家里的。(当然成绩也不错)但凡有点钱,也送去读高中的。

但那时候穷人多啊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引用 @k4448513 发表的:
你身边是没长辈名校出生吧?当年名校的资源分配跟提啥中专待遇?而且啥时候中专生的学习力配跟名校生相比了?

九十年代有,但是那时候已经不包分配了。

我詹姆斯啦
我父亲90年代的211,他跟我说当时他到处投简历,最后只有农行和省高院要他。

t
tmac传奇
引用 @虎扑JR0310098494 发表的:
因为那时候师范生出来之后分配工作并且工资也不算差,这对于很多农村学生来说很不错了,我妈就是这样

铁饭碗

帕尔维Nedved
引用 @拓轩是个雅痞i 发表的:
当时可能家里孩子也多,经济条件不太好,初中考专科可以包分配,有工作养家,考不上专科的才去读高中

我妈当时就是娘家人多,又穷,全家都务农供她一个人上学,所以就选了读专科,因为能早点工作赚钱😭

卡布奇诺不放辣
引用 @wxhzyh 发表的:
张口就来,是包分配,但是说都在体制内,是自己知道的还是别人说的?看看当时多少大学生毕业,体制内这么好进?

不是体制内的,也是国企央企了,能差多少

破败
引用 @WineQ超越 发表的:
80年代的师范生,是真的聪明,很多天子骄子,被强制读了师范

我妈就是读的师范,虽然她特别努力但是天资我觉得不算很高,放现在估计就是双非一本的样子。

M
Michael-Jordan
引用 @WineQ超越 发表的:
80年代的师范生,是真的聪明,很多天子骄子,被强制读了师范

免学费,有补助,出来就有工作……

l
lemon先森250
引用 @大爱书包杜 发表的:
2亿多人口你觉得不多?况且你这个比较完全失真。本来都不想说了,讨论的目的是考上大专是不是很厉害,你把问题引申到现在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和大专报考人数差不多,这有关系吗?你是看哪家店人多买哪家的东西?首先,比较的不是报考人数,而是录取人数,这是概念混淆。其次,比较的应该是现在大专生和以前大专生,现在研究生和以前研究生人数,这是逻辑不清。先不说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我想问问,gj培养一个研究生和一个大专生所付出的资本是等量齐观的吗?要我说以前考上的大专也要看是什么大专,现在的研究生也要看是哪家院校的研究生,一口袋全装进去比,这不是扯淡呢?

有些人就喜欢扯淡,再加上厚古薄今

灯时过早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98年大专院校招生人数和今年扩招之后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大致相同,在100-120w人左右,大概就这个级别。

那我98年的同济大学本科是不是可以吹很久了
午后狂锤
我爷爷外公是大学生或者专科,到了父母就不太行,只能去当兵或者去专科。。。

H
HsiaZCH
引用 @大爱书包杜 发表的:
2亿多人口你觉得不多?况且你这个比较完全失真。本来都不想说了,讨论的目的是考上大专是不是很厉害,你把问题引申到现在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和大专报考人数差不多,这有关系吗?你是看哪家店人多买哪家的东西?首先,比较的不是报考人数,而是录取人数,这是概念混淆。其次,比较的应该是现在大专生和以前大专生,现在研究生和以前研究生人数,这是逻辑不清。先不说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我想问问,gj培养一个研究生和一个大专生所付出的资本是等量齐观的吗?要我说以前考上的大专也要看是什么大专,现在的研究生也要看是哪家院校的研究生,一口袋全装进去比,这不是扯淡呢?

录取人数也是一个级别,大专院校也包括清北,今天的研究生录取也包括清北,为什么不能比?至于你说的什么国家培养一个研究生和大专生付出的资本是不是等量齐观,那你是不是还得算通货膨胀?

虎扑用户250340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1998年高考报名人数320w,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0w左右,有啥区别?

还能这么比?中国牛逼的学生90%以上都参加高考,参加考研的比例有多少?
l
lemon先森250
引用 @马健llmy300 发表的:
对 我爸就这么说的,他学习没那么好,才上的高中,学习好的都考中专😂

我爸全年级前几名,读了中专没上高中,82年左右考上

y
yellow891215
引用 @Coach_Mata 发表的:
那时一般读中专都是家里穷的,急着赚钱补贴家里的。(当然成绩也不错)但凡有点钱,也送去读高中的。

我爸当时就是县里稳定第一第二,包括他在内的成绩好的全去读中专,然后十几岁早早的去吃国家粮了,没办法,那时候穷,吃国家粮对他们来说是最优选。

淮滨
引用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发表的:
当年是学习好的不上高中,直接进中专师范,给干部身份,毕业包分配。

的确是这样,我大姐76年的,当时初中毕业全县前几,隔壁邻居还是县高中校长,她最后去上了中专师范,后来毕业分配到县中学
l
lemon先森250
引用 @WineQ超越 发表的:
80年代的师范生,是真的聪明,很多天子骄子,被强制读了师范

我爸82年上了中专,成绩的确很好,等我上了05年上高中,快退休的语文老师还说我爸全年级前几名。不过一辈子就是初中中一级老师。我大学毕业老总也是学长,84年本科毕业,80年代本科毕业那帮人才是各行业佼佼者和骨干

东部青年军
引用 @金桥三号 发表的:
顶尖的读师范。

顶尖的读师范只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家庭条件供不起,需要尽快出来拿工资

H
HsiaZCH
引用 @大爱书包杜 发表的:
怎么不用学位证?用人单位都要求双证齐全,我严重怀疑你根本没读过研究生

没有学士学位证都不影响报名考研也不影响拿硕士学位证书,部分学校的额外要求而已,到底是谁不懂啊,这和用人单位要求有哪怕半毛钱关系?

D
Dendissss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1998年中国总人口12亿多,现在14亿,差距很大?

差了1.5亿,还是挺大的
用户0139960013
父辈那会儿有个初中文凭就了不得了,专科牛逼坏了!

H
HsiaZCH
引用 @Dendissss 发表的:
差了1.5亿,还是挺大的

百分之十二而已,大专院校录取人数这二十来年可是翻了八倍。

C
Ceston
我到现在还很佩服我爸考了个211大学 可惜我没能继承他的衣钵

红蓝铭刻于心
我爷爷30年的,上的佳木斯师范。。

Y
Yuanlucien
引用 @东部青年军 发表的:
最顶尖的上好高中,学习中上游家庭条件一般的才中专

我妈当年中考,中专比全市最好的高中高七十多分,而且当年很多人都是复读了两三年的就为了上中专

东部青年军
引用 @平凡小伙儿 发表的:
你这被灭的没道理啊…坐标福建,老爸71年的,确实是家境可以且学习好的,就去牛比高中继续读了,因为不着急挣钱,而且上高中是可以考大学。后来读高中考上当初的重点大学的人,头脑应该更好。

因为他们身边的人可能都自称读师范的学习更好,恰好我身边两种都有,我外公外婆都是高工,我妈和我舅一个是农村第一进的高中一个是县城第三进的高中,我妈因为那时候是农村户口,中专还主动找她让她别上高中早点出来分工作,后来一个考的现在的扬大一个是北理工,我爸这边因为我爷爷之前是老家的组织部长,条件不错,所以刚开始没几个好好学习的,后面74年我爷爷癌症去世,我奶奶一个人的工资哪里供得起四个读高中,几个姑妈都是考的师范和卫校只有我爸读的高中

R
RealMD
引用 @fkjxjjxjjn 发表的:
那时候才多少大学生啊,全都是包分配好吧

为啥我老爹没包。。。老爹是以前的陕西财经学院毕业的

大专毕业
引用 @卡布奇诺不放辣 发表的:
挺厉害的,那时候还包分配,基本都在体制内

那时候当兵退伍的的,技校中专毕业的,大专大学毕业的,毕业后虽然都分配,但是大学分配的单位都很好,而且很多现在都是小领导了

听说昵称只能修改一次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98年大专院校招生人数和今年扩招之后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大致相同,在100-120w人左右,大概就这个级别。

别厚古薄今了,竞争激烈程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只要有心学习就能比其他人学习好出一大截

P
Plank88
引用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发表的:
当年是学习好的不上高中,直接进中专师范,给干部身份,毕业包分配。

我爸当时就是中考全县第二去了中专,当时家里农村的太穷了,供得起的话肯定会选择上高中

一叶孤舟92
那个时候的中专毕业的学生,编制是国家干部。。。可以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然后看自己家里的关系找政府的关系,厉害些的现在已经是大官了,一般的也是地方局级干部,最差的也是国企的领导了。
一叶孤舟92
引用 @当你孤单时会想起谁 发表的:
当年是学习好的不上高中,直接进中专师范,给干部身份,毕业包分配。

没错,进了中专还有粮票分配,每个月还有工资拿。但是上高中还要自己家里出钱上学。
篮板之神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1998年高考报名人数320w,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0w左右,有啥区别?

考研去除了保研的,更简单🐶
H
HsiaZCH
引用 @听说昵称只能修改一次 发表的:
别厚古薄今了,竞争激烈程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只要有心学习就能比其他人学习好出一大截

资源分富集程度也不一样啊,现在农村小孩可比当时更难考出来了,摆数据就叫厚古薄今?有趣。

金戈81
那时读中专的都是一顶一,只是家里一般,早点工作有铁饭碗,去读高中的也有厉害的,不过少,家里条件好,可以去读大学

铁胆手枪侠
引用 @郫县豆瓣 发表的:
初中毕业就读,三年以后当老师,工作快啊,以前家里穷,工作才有饭吃,很少有人读高中考大学

你说的才是最真实的,根本没什么人有考大学的想法,就是初中毕业 就工作了。。。 好点的 上个中专,学习个开车 会计 海员什么的 就上班了。 我爸就是中专学的开车,主要是家里太穷。。。 真的上不起学。
w
wxhzyh
引用 @卡布奇诺不放辣 发表的:
不是体制内的,也是国企央企了,能差多少

自己去打听打听,国企和国企有多大差距,东北就下岗多少,九十年代就业也不容易,那会去好单位,必须找人,而且还得门子硬,当然,那个时候在大城市去外企的多,毕竟挣得不是多一点半点。

虎扑用户378454
那个时候孩子多,家里都条件普遍都不太行,所以才有初中毕业成绩好的就直接进中专,很多读师范生就是因为学费不要钱,毕业直接分配,有铁饭碗,包括现在都是,现在是家里条件还行的女生读师范出来当老师,毕竟老师在相亲市场是真的香饽饽。

P
PaSouer一号
引用 @拓轩是个雅痞i 发表的:
当时可能家里孩子也多,经济条件不太好,初中考专科可以包分配,有工作养家,考不上专科的才去读高中

那叫中专,专科指大学专科,别弄混了

w
wassup_s
引用 @WineQ超越 发表的:
80年代的师范生,是真的聪明,很多天子骄子,被强制读了师范

既然成绩好的那拨都读了专科,那80年代考上本科的是不是不如这拨专科啊?我们单位有好几个60后的本科生

四毛菌
引用 @鲁滨逊住在荒岛 发表的:
我把就说当时是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去读师范,毕业有工作了可以帮我爷爷奶奶分担一下供姑姑读叔,当年中考好像他是考上我们这里最好的高中,但是没读

我父亲就是的,原本读不起高中,结果我舅爷爷在中学里干食堂,到我爸家里把一家人臭骂了一顿,然后借了点钱给我爸读了两年高中,79年考的师范本科,家里太穷了,上大学就一床薄被子就去了,其他全靠学校分下来的东西和津贴生活。我父亲天赋实在太好了,家里没支持,自己边上学边务农,高考也是全县顶尖。。。
铁胆手枪侠
引用 @东部青年军 发表的:
顶尖的读师范只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家庭条件供不起,需要尽快出来拿工资

那会儿穷真的是大多数。。。 我爷爷一个人做木匠 赶马车的,家里四个孩子,本来有五个的,最小的那个 因为我奶奶没奶水饿死了。 我大伯上山下乡,我姑姑初中毕业去公交公司上班,我爸学习最好读个中专 学的汽修,毕业后开汽车去了,我叔叔初中毕业就送去当兵了。
裘XB战神
想想我爸79年从一个镇里的中学考上中南矿业学院(现中南大学),也是天之骄子。
D
Dendissss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百分之十二而已,大专院校录取人数这二十来年可是翻了八倍。

基础太大,1.5亿人实在是不小了。 而且以前教育也没这么重视,小时候很多同学初中就辍学了,中国06年才开始义务教育法 [ 此帖被Dendissss在2020-05-12 10:29:10修改 ]
男篮希望1
引用 @WineQ超越 发表的:
80年代的师范生,是真的聪明,很多天子骄子,被强制读了师范

我们单位的好几个领导都是从老师考过来的。

H
HaleChen
引用 @Coach_Mata 发表的:
那时一般读中专都是家里穷的,急着赚钱补贴家里的。(当然成绩也不错)但凡有点钱,也送去读高中的。

这就是典型的不知道,瞎说了 60-70生人,如果你读中专,对不起,出来就是现在人人羡慕的事业编 考不上中专的,才上高中,大学录取率少的可怜 还但凡有点钱的,读高中,考大学,有那么多大学给你上吗
x
x嘘嘘x
引用 @相当普通的JR 发表的:
别扯了,我爷爷辈那时候也是大学厉害,而且哪时候清华北大复旦就很厉害,大学也包分配。而且我认识的父辈人中,那时候研究生博士工作随便挑。

爷爷辈和父母辈还不一样,父母辈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取消高考的,而且还以白卷先生张铁生为荣,被当成模范登报,学习环境完全不同。 你敢信有一段时期,学习成绩最好的尖子生大学不敢要,只收成绩平平甚或中下者。
虎扑用户417006
引用 @卡布奇诺不放辣 发表的:
挺厉害的,那时候还包分配,基本都在体制内

我爸就是92年毕业的大专,包分配是肯定的,去哪里就看运气了,我爸运气比较好,去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国企,每次跟我提起都说他考上大学和分配的工作改变了他的人生。

尿
尿在鞋里
引用 @k4448513 发表的:
当年能上现在所谓的本一前景也比中专好得多,更别提清北南大哈工西郊这种学校。

那是少之又少了

起名好难喔
引用 @Dendissss 发表的:
差了1.5亿,还是挺大的

你怎么也得比80年出生人口和97年出生人口吧 怎么还能比总人口???

f
fkjxjjxjjn
引用 @RealMD 发表的:
为啥我老爹没包。。。老爹是以前的陕西财经学院毕业的

那不知道,那时候政策是都包的

D
Dendissss
引用 @起名好难喔 发表的:
你怎么也得比80年出生人口和97年出生人口吧 怎么还能比总人口???

我为什么要比出生人口呢? 我回复的那个人说12亿多和14亿人口差距不大,我说大就行了啊
落悔轩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1998年高考报名人数320w,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0w左右,有啥区别?

你们父辈都98年才上大学????
H
HsiaZCH
引用 @Dendissss 发表的:
基础太大,1.5亿人实在是不小了。 而且以前教育也没这么重视,小时候很多同学初中就辍学了,中国06年才开始义务教育法

这种东西缺少量化数据其实就没法具体比较了,现在中考升高中的比例各地也不一样,我2015年中考的时候南京普高录取率是百分之36,这两年听说已经百分之45往上了,时代一直在变,大概比较一下而已,大体数据一致,不会存在绝对档次之间的差异而已。

g
gxlizz
引用 @HsiaZCH 发表的:
98年大专院校招生人数和今年扩招之后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大致相同,在100-120w人左右,大概就这个级别。

比现在的考研强多了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