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一族算不算历史上最惨的将门?

宁姚
引用 @此生只爱詹科韦 发表的:
我知道啊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个啊 就是想知道李广为什么难封罢了

拿不到战功,上比不过窦婴周亚夫,下比不过卫青霍去病,屡战屡败,刘彻给了无数次封侯的机会都把握不住,何况在卫霍两位身边,一衬托。。

世上本无孙笑川
引用 @无双剑姬姜承録 发表的:
卫青就是太稳了,他其实不比冠军侯差,杀敌数却差很多,就是因为卫青太稳了,卫青就适合当一国大帅,统领全局。

卫青战绩是高于冠军侯的,可惜冠军侯传奇性太强,有着历史最值得如果论的传奇一生。

省老干菊
引用 @你把尾巴露出来 发表的:
李广之悲在于他只是一个偏将之才,却享名将之名,而且自己都信了…
汉武帝确实爱他…不止爱他,且爱他全家。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洲洲新媒体
不算

小小青蛙菌
引用 @追射手别追我 发表的:
他们一家获得的机会够多了。
李广,出塞从未立功,杀霸陵尉皇帝亲自开脱,两任九卿;
李蔡,军功不多,官拜宰相;
李敢,从比二千石的校尉提拔成中二千石的郎中令;
李陵,汉武帝重点培养的人才,可以比照霍去病。

祖上是不是李信

青花烟雨
李广后来当的是郎中令,九卿之一,跟随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俸禄二千石,其实除了没封侯,该有的待遇都有了,汉武帝要真是看李广不顺眼,还把他放到自己眼前,这是玩啥虐恋情深呢

野球拳谱
引用 @消失不见君 发表的:
但是史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就是霍去病还在,没人敢诬陷太子。
退一万步说还是有人胆大包天要诬陷,但凡卫霍二人有一人在,太子都不用先动手。
巫蛊之乱最大的问题还是卫青霍去病死后的力量失衡。尤其是李家重新得势之后。霍去病还在,哪怕不再立新功(李广利都能打成那样,我感觉这个可能性基本上是零),只要军权还在握的话,没人敢去动太子的主意。
还有就是,霍去病病逝的时候还是年少轻狂的岁数。谁也不知道他未来真正思想起来之后,会是什么样。
毕竟一个20多岁的公子哥,勇冠三军,封狼居胥 ,不轻狂才不正常。

哪个李家重新得势了?

监修国史
引用 @费尔南多R雷东多 发表的:
不能太小瞧远征草原的困难,元光六年的出征中,李广的另一路公孙敖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损失七千余人,靠着卫青面子缴纳赎金贬为庶人,元狩二年,公孙敖随霍去病出征,然后迷路,霍去病孤军深入,歼灭匈奴三万多人。对匈奴人作战,包括马邑之谋失败,想要在茫茫草原上,咬住匈奴人主力是很困难的。

那我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他出征五次,三次以迷路为借口畏战避敌,剩下两次实在躲不开的作战全部失败。

消失不见君
引用 @野球拳谱 发表的:
哪个李家重新得势了?

李陵。虽然时间有点短。

红色桑塔纳
引用 @设砼计 发表的:
作为史官,写史加入个人偏好,我认为这不叫坦荡!

客观来讲确实不好,但他是司马迁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h
hentai曹先生
引用 @认识的囚沙 发表的:
谁防守不厉害?那年头汉朝都开始反击匈奴了,打不过就打不过 你来句防守厉害

???有的人就更适合打防御战难道也有问题吗。

认识的囚沙
引用 @hentai曹先生 发表的:
???有的人就更适合打防御战难道也有问题吗。

那就别说不能封侯啊,汉朝封侯看军工,汉武帝时期匈奴那会已经不怎么进攻了,想要军功只能主动,你说你擅长防守?

静默看天下
引用 @此生只爱詹科韦 发表的:
我知道啊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个啊 就是想知道李广为什么难封罢了

就三字:没战绩。每次大战不是迷路就是惨败,能封侯才怪

野球拳谱
引用 @消失不见君 发表的:
李陵。虽然时间有点短。

????

李陵也没得势啊,也就一骑都尉。

而且巫蛊之祸和他有啥关系?他投降匈奴几年后才发生的巫蛊之祸

莺歌十三月
引用 @此生只爱詹科韦 发表的:
我知道啊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个啊 就是想知道李广为什么难封罢了

只能说小规模战役表现亮眼,但不足以封侯,大战不是大败而归就是迷路失期,多次花钱赎罪

莺歌十三月
引用 @设砼计 发表的:
作为史官,写史加入个人偏好,我认为这不叫坦荡!

其实史记一开始的定位类似于小说,只是对于英雄人物的描写太过出彩所以备受推崇而成为二十四史,当然这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汉代对言论控制还很宽松,放后面朝代疯狂黑开国和当朝皇帝真会被抄家的--比如魏征人死了还是没逃过~

雷耶斯的雨季
引用 @Mazarin 发表的:
李广一生5次出塞击胡

3次未遇敌,2次覆没

汉武帝可能是真的爱他,这都没把他砍了

那为啥还叫龙城飞将?

俞日天
引用 @雷耶斯的雨季 发表的:
那为啥还叫龙城飞将?

其实李广的知名度主要还是唐代那些诗人吹起来的,他们仕途不顺就在史书里找,一看李广

L
LeOKL183
引用 @暴虎冯诃 发表的:
李广怕是姓欧文吧?

欧文没被库里捉住过,还给了致命一击

L
LeOKL183
引用 @巅峰23号 发表的:
提到李广又得吹一波霍去病,李广一出征就迷路失期,霍去病就能封狼居胥孤军深入,斩将擒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能说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诸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j
jianmen23
引用 @巅峰23号 发表的:
提到李广又得吹一波霍去病,李广一出征就迷路失期,霍去病就能封狼居胥孤军深入,斩将擒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能说既生瑜何生亮。

不说评价,只说功绩,用既生瑜何生亮合适吗?他跟霍的差距大概是蒋干和周瑜的差距。
虎扑用户87355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赤崎千夏
看成了门将。。。

虎扑用户272151
引用 @纵横草原霍去病 发表的:
纵横西域的张骞跟着他给他当向导就是给他立功机会,然而这都能被带迷路,而离开李广再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又不迷路了(一把手是李广,这里头就很有问题了,是不是李广不听张骞的)。

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 看了你的话,我还专门翻了史记 原文明明说张骞跟李广走到不是一条路,到你这就成了李广带着张骞?而且后文说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 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奖赏。回帖之前能不能尊重下历史

火魂哈
引用 @HillDevil 发表的:
那除非是张骞和李广有仇喽,不然为啥他自己走能走对,和李广一起走就走错。而且李广不带张骞也走不对啊。

这又看了哪个公众号标题党了,明白胡扯啊。 居然还有点亮的。

李广张骞出征和公孙敖迷路是一次。 张骞是主将,带一万骑;李广带四千,分兵出击。张骞是博望侯,卫尉;李广是郎中令。 俩人都是九卿,张骞封侯地位要高,带兵也多,怎么看也不可能是给李广当副手。更不要提向导了,两人分路出击,根本没走一起,还向导个鬼啊。

战果:
李广遭遇匈奴左贤王四万余人包围,打了一整天伤亡惨重,几乎覆没;张骞迷路失期,到战场已经打完了,导致李广军损失惨重,死罪,花钱赎命废为庶人; 李广虽然杀敌多,但军队损失大,功过相抵。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
【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春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汉法,博望侯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自当,亡赏。】

火魂哈
引用 @只是重复过往 发表的:
🐶🐶带着人形gps张骞都能迷路,迷路侯也是没谁了

这又看了哪个公众号标题党了,明白胡扯啊。 居然还有点亮的。

李广张骞出征和公孙敖迷路是一次。 张骞是主将,带一万骑;李广带四千,分兵出击。张骞是博望侯,卫尉;李广是郎中令。 俩人都是九卿,张骞封侯地位要高,带兵也多,怎么看也不可能是给李广当副手。更不要提向导了,两人分路出击,根本没走一起,还向导个鬼啊。

战果:
李广遭遇匈奴左贤王四万余人包围,打了一整天伤亡惨重,几乎覆没;张骞迷路失期,到战场已经打完了,导致李广军损失惨重,死罪,花钱赎命废为庶人; 李广虽然杀敌多,但军队损失大,功过相抵。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
【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春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汉法,博望侯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自当,亡赏。】

火魂哈
引用 @木阳路 发表的:
看河西走廊,张骞何止人形gps,太传奇了。野外求生,胆量,意志力,运气都是一等一。

这又看了哪个公众号标题党了,明白胡扯啊。 居然还有点亮的。

李广张骞出征和公孙敖迷路是一次。 张骞是主将,带一万骑;李广带四千,分兵出击。张骞是博望侯,卫尉;李广是郎中令。 俩人都是九卿,张骞封侯地位要高,带兵也多,怎么看也不可能是给李广当副手。更不要提向导了,两人分路出击,根本没走一起,还向导个鬼啊。

战果:
李广遭遇匈奴左贤王四万余人包围,打了一整天伤亡惨重,几乎覆没;张骞迷路失期,到战场已经打完了,导致李广军损失惨重,死罪,花钱赎命废为庶人; 李广虽然杀敌多,但军队损失大,功过相抵。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
【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春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汉法,博望侯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自当,亡赏。】

火魂哈
引用 @么么蓉 发表的:
张骞最后还带回了李陵誓死不降的消息,导致司马迁被割,所以说张骞做人很公证,更对李家很友好,不可能瞎带

这又看了哪个公众号标题党了,明白胡扯啊。 居然还有点亮的。

李广张骞出征和公孙敖迷路是一次。 张骞是主将,带一万骑;李广带四千,分兵出击。张骞是博望侯,卫尉;李广是郎中令。 俩人都是九卿,张骞封侯地位要高,带兵也多,怎么看也不可能是给李广当副手。更不要提向导了,两人分路出击,根本没走一起,还向导个鬼啊。

战果:
李广遭遇匈奴左贤王四万余人包围,打了一整天伤亡惨重,几乎覆没;张骞迷路失期,到战场已经打完了,导致李广军损失惨重,死罪,花钱赎命废为庶人; 李广虽然杀敌多,但军队损失大,功过相抵。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
【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春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汉法,博望侯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自当,亡赏。】

火魂哈
引用 @wingsaa 发表的:
记得李广、张骞一路,张骞是副将还是走歪了。。。。。。。。。。张骞也没能带的动李广,当然张骞也被罢了官,但后来好歹又证明自己封了博望侯

李广真的一直是个渣渣

这又看了哪个公众号标题党了,明白胡扯啊。 居然还有点亮的。

李广张骞出征和公孙敖迷路是一次。 张骞是主将,带一万骑;李广带四千,分兵出击。张骞是博望侯,卫尉;李广是郎中令。 俩人都是九卿,张骞封侯地位要高,带兵也多,怎么看也不可能是给李广当副手。更不要提向导了,两人分路出击,根本没走一起,还向导个鬼啊。

战果:
李广遭遇匈奴左贤王四万余人包围,打了一整天伤亡惨重,几乎覆没;张骞迷路失期,到战场已经打完了,导致李广军损失惨重,死罪,花钱赎命废为庶人; 李广虽然杀敌多,但军队损失大,功过相抵。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
【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春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汉法,博望侯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自当,亡赏。】

火魂哈
引用 @詹皇君临天下王 发表的:
向导不行也就算了,给了个活地图张骞还给迷路了我是真没想通

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 看了你的话,我还专门翻了史记 原文明明说张骞跟李广走到不是一条路,到你这就成了李广带着张骞?而且后文说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 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奖赏。回帖之前能不能尊重下历史

骠骑大将军马孟起


詹皇君临天下王
引用 @火魂哈 发表的:
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 看了你的话,我还专门翻了史记 原文明明说张骞跟李广走到不是一条路,到你这就成了李广带着张骞?而且后文说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 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奖赏。回帖之前能不能尊重下历史

说实话史记写其他人我还是很信服的,但是讨论李广史记也不见得能权威到哪里

b
beixing
虎扑这论坛历史人物被黑的最惨的就是李广和袁崇焕,一堆看了些地摊文学的带带节奏,一堆小孩跟着后面起哄。要知道李广比卫青早出道了20多年,当过汉文帝的近身侍卫,汉文帝很欣赏他,汉景帝平七国之乱李广斩将夺旗因为私自接受梁王封赏没有受到汉廷大的封赏,之后长期守边,在当时匈奴攻汉朝守的态势下李广堪称模范哪里防御危机调到哪里,匈奴后来干脆避开他防守的区域,要说勇战善战李广绝对没问题。他和卫青霍去病相比最大不足是进攻方面尤其是一些细节做的不好,两次和匈奴主力精锐相遇实际就是隐蔽性做的不好过于张扬。
君的眼泪
引用 @詹皇君临天下王 发表的:
说实话史记写其他人我还是很信服的,但是讨论李广史记也不见得能权威到哪里

是啊 一说杀霸陵尉就是实打实的证据 一说天下无双就说太史公瞎吹

詹皇君临天下王
引用 @君的眼泪 发表的:
是啊 一说杀霸陵尉就是实打实的证据 一说天下无双就说太史公瞎吹

史记所记载的将军功劳比他多的不少吧,没封侯的就他一个人单独列传了吧,你敢说司马迁不偏袒李广?
宋.黄震: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明.黄淳耀: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虎扑用户563361
引用 @雷耶斯的雨季 发表的:
那为啥还叫龙城飞将?

龙城飞将是卫青大将军吧

B
BillyGilmour
引用 @费尔南多R雷东多 发表的:
不能太小瞧远征草原的困难,元光六年的出征中,李广的另一路公孙敖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损失七千余人,靠着卫青面子缴纳赎金贬为庶人,元狩二年,公孙敖随霍去病出征,然后迷路,霍去病孤军深入,歼灭匈奴三万多人。对匈奴人作战,包括马邑之谋失败,想要在茫茫草原上,咬住匈奴人主力是很困难的。

李广的迷路 让卫青陷入了险境

B
BillyGilmour
引用 @anbictn 发表的:
也不止汉武帝爱他,汉文帝也爱他

汉文帝对他感情一般
李广还接受过梁王的东西

虎扑用户142717
引用 @费尔南多R雷东多 发表的:
不能太小瞧远征草原的困难,元光六年的出征中,李广的另一路公孙敖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损失七千余人,靠着卫青面子缴纳赎金贬为庶人,元狩二年,公孙敖随霍去病出征,然后迷路,霍去病孤军深入,歼灭匈奴三万多人。对匈奴人作战,包括马邑之谋失败,想要在茫茫草原上,咬住匈奴人主力是很困难的。

迷途不知返,守城之将一意孤行要去做先锋进攻,延误了战机不说还差点害死卫青,要不是司马迁和他关系好,他也配有传?

虎扑JR2060934527
引用 @君的眼泪 发表的:
是啊 一说杀霸陵尉就是实打实的证据 一说天下无双就说太史公瞎吹

太史公记载了李广是天下无双的功绩?杀了三个射雕手吗?说太史公吹的原因在这,一边说李广多有本事,却又拿不出证据:一边说李广的人格魅力高,拿出来的例子确是反证。
掉毛哥
引用 @整形外科覃医师 发表的:
李广进攻可能不行,但是人家防守很厉害的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poy

木阳路
引用 @火魂哈 发表的:
这又看了哪个公众号标题党了,明白胡扯啊。 居然还有点亮的。

李广张骞出征和公孙敖迷路是一次。 张骞是主将,带一万骑;李广带四千,分兵出击。张骞是博望侯,卫尉;李广是郎中令。 俩人都是九卿,张骞封侯地位要高,带兵也多,怎么看也不可能是给李广当副手。更不要提向导了,两人分路出击,根本没走一起,还向导个鬼啊。

战果:
李广遭遇匈奴左贤王四万余人包围,打了一整天伤亡惨重,几乎覆没;张骞迷路失期,到战场已经打完了,导致李广军损失惨重,死罪,花钱赎命废为庶人; 李广虽然杀敌多,但军队损失大,功过相抵。

【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
【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春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汉法,博望侯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自当,亡赏。】

没呀,看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呀,张骞出使西域的确挺传奇呀。我是说张骞,他跟李广谁的过错,我不清楚,也没说呀。

新垣解衣
引用 @你把尾巴露出来 发表的:
李广之悲在于他只是一个偏将之才,却享名将之名,而且自己都信了…
汉武帝确实爱他…不止爱他,且爱他全家。

汉武帝到底爱不爱司马迁啊?
暴虎冯诃
引用 @LeOKL183 发表的:
欧文没被库里捉住过,还给了致命一击

库里3:1欧文,然后欧文绝地反击,李广被打的全军覆没活捉,然后单人夺弓射死几个逃出会场

s
shw1994144
引用 @野球拳谱 发表的:
公孙敖损失七千那次,李广,全军覆没被擒了。。。。

没有被抓,后来张骞带了数万骑兵过来胡人退了,不过李广损失不小 被抓是汉武帝派四路大军那一次,只有卫青一路立功 杀到龙城

s
shw1994144
引用 @野球拳谱 发表的:
那是因为汉武帝嫌他年老又点背,交代卫青不让李广当前锋。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事实证明这个安排还是很英明的,他和赵食其迷路并没对汉军造成多大损失,要真让李广去打单于主力,恐怕所部又完了

损失还是不小的,没有迷路一只鞋就找不到那个缺口突围,李广以及赵的几千骑兵让卫青的合围空了,也改变了他的战略 漠北之战是武刚车列阵,最后狂风卫青抓住这个机会用骑兵侧翼突回 如果他两没迷路,单于大概率跑不了 一场歼灭战打成消耗战击溃战,这也是卫青所部在漠北之战后没有封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也更说明卫青在不利的情况下所体现出来的军事能力

宫爆鸡套子
引用 @此生只爱詹科韦 发表的:
我知道啊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个啊 就是想知道李广为什么难封罢了

带50人是飞将军,带5000人持续掉线。

宫爆鸡套子
引用 @此生只爱詹科韦 发表的:
我知道啊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个啊 就是想知道李广为什么难封罢了

遭遇战龙城飞将,屠大龙掉线狂魔。

野球拳谱
引用 @shw1994144 发表的:
没有被抓,后来张骞带了数万骑兵过来胡人退了,不过李广损失不小 被抓是汉武帝派四路大军那一次,只有卫青一路立功 杀到龙城

我说的就是四路大军那次,四路各领万骑,公孙敖损失七千,李广全军覆没被擒,公孙贺无功,只有卫青龙城大捷

s
shw1994144
引用 @野球拳谱 发表的:
我说的就是四路大军那次,四路各领万骑,公孙敖损失七千,李广全军覆没被擒,公孙贺无功,只有卫青龙城大捷

是我看错了 公孙全军覆没确实是卫青龙城那一次,另外一个公孙到长城旅游了一番没看到敌人就回来了 李广全军覆没被抓

宫爆鸡套子
引用 @hentai曹先生 发表的:
???有的人就更适合打防御战难道也有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无用武之地,甚至可能起反效果。

野球拳谱
引用 @虎扑JR2060934527 发表的:
太史公记载了李广是天下无双的功绩?杀了三个射雕手吗?说太史公吹的原因在这,一边说李广多有本事,却又拿不出证据:一边说李广的人格魅力高,拿出来的例子确是反证。

不全是反证,也有正面的,说他家无余财,有赏赐就分给部下

标靶中心的蹦跳男孩
引用 @美丽足球阿森纳 发表的:
要是能出生在三国时代,或许能成为吴国的名将

我觉得生在魏国的合肥比较顶

放一勺糖搅拌
引用 @Mazarin 发表的:
李广一生5次出塞击胡

3次未遇敌,2次覆没

汉武帝可能是真的爱他,这都没把他砍了

你说的太委婉了,那哪里是未遇敌,分明就是带着大军迷路。

c
cmuzima
引用 @莺歌十三月 发表的:
其实史记一开始的定位类似于小说,只是对于英雄人物的描写太过出彩所以备受推崇而成为二十四史,当然这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汉代对言论控制还很宽松,放后面朝代疯狂黑开国和当朝皇帝真会被抄家的--比如魏征人死了还是没逃过~

这就扯淡了。史记什么时代都没和小说扯上关系。太史公为了考证花了多少功夫,要是没有史记上古史就会是一片混沌。小说的话虚构就完事了。至于主观问题人家就叫太史公书,史记是后人加的。很多人质疑史记比如沙丘密谋司马迁怎么知道的,那我问你隆中对陈寿怎么知道的?这么说二十四史全推倒了。到明清写小说都不是文人正经行当,说史记哪怕类似于小说都是对太史公巨大牺牲的不尊重。

南站北站
引用 @你把尾巴露出来 发表的:
卫青他都歧视,匈奴人算啥?
话说太史公跟李广都是士族子弟,是一路人,都挺歧视卫霍这种连寒门子弟都算不上的…所以在《史记》里贬卫霍吹李广。只是卫霍太牛叉,怎么贬都抹杀不了他们的功绩…

是的,卫霍是外戚,但很难判断卫子夫是因为卫青上位,还是卫青因为卫子夫上位

c
cmuzima
引用 @莺歌十三月 发表的:
其实史记一开始的定位类似于小说,只是对于英雄人物的描写太过出彩所以备受推崇而成为二十四史,当然这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汉代对言论控制还很宽松,放后面朝代疯狂黑开国和当朝皇帝真会被抄家的--比如魏征人死了还是没逃过~

魏征的事不是因为言论怎样,他推荐的人参与谋反。他再不说话又怎样?再说只是扒坟,对一个死人不痛不痒,更别说后来又恢复了。

南站北站
引用 @坚强的绿帽侠 发表的:
就像马龙,巴克利没夺冠,种种因素

李广不是没夺冠的问题,是没进过最佳阵容

野球拳谱
引用 @南站北站 发表的:
是的,卫霍是外戚,但很难判断卫子夫是因为卫青上位,还是卫青因为卫子夫上位

卫子夫明明是因为生了孩子上位的。不过卫青虽然是因为姐姐才得到机会,但他争气,反过来又稳固了卫氏

牧马计
引用 @Mazarin 发表的:
李广一生5次出塞击胡

3次未遇敌,2次覆没

汉武帝可能是真的爱他,这都没把他砍了

李广能力确实不行,关键是还认不清自己几斤几两,且心胸狭隘,偏爱逞能,他儿子李敢跟着霍去病混都封了个关内侯。历史上文人墨客总是感叹李广难封,说他命不好,我却说李广是命真好,就这战绩,给你多少机会你不中用,最后刘彻也没动他,司马迁给他单独列传,卫青霍去病都没这待遇,还被后世无限抬高,纵观中国历史,也没谁了。

牧马计
引用 @消失不见君 发表的:
但是史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就是霍去病还在,没人敢诬陷太子。
退一万步说还是有人胆大包天要诬陷,但凡卫霍二人有一人在,太子都不用先动手。
巫蛊之乱最大的问题还是卫青霍去病死后的力量失衡。尤其是李家重新得势之后。霍去病还在,哪怕不再立新功(李广利都能打成那样,我感觉这个可能性基本上是零),只要军权还在握的话,没人敢去动太子的主意。
还有就是,霍去病病逝的时候还是年少轻狂的岁数。谁也不知道他未来真正思想起来之后,会是什么样。
毕竟一个20多岁的公子哥,勇冠三军,封狼居胥 ,不轻狂才不正常。

李广利和李广虽然都姓李,但不是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