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消失不见君 发表的:但是史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就是霍去病还在,没人敢诬陷太子。退一万步说还是有人胆大包天要诬陷,但凡卫霍二人有一人在,太子都不用先动手。 巫蛊之乱最大的问题还是卫青霍去病死后的力量失衡。尤其是李家重新得势之后。霍去病还在,哪怕不再立新功(李广利都能打成那样,我感觉这个可能性基本上是零),只要军权还在握的话,没人敢去动太子的主意。还有就是,霍去病病逝的时候还是年少轻狂的岁数。谁也不知道他未来真正思想起来之后,会是什么样。毕竟一个20多岁的公子哥,勇冠三军,封狼居胥 ,不轻狂才不正常。
引用 @Mazarin 发表的: 李广一生5次出塞击胡3次未遇敌,2次覆没汉武帝可能是真的爱他,这都没把他砍了
引用 @南站北站 发表的:是的,卫霍是外戚,但很难判断卫子夫是因为卫青上位,还是卫青因为卫子夫上位
引用 @坚强的绿帽侠 发表的:就像马龙,巴克利没夺冠,种种因素
引用 @莺歌十三月 发表的:其实史记一开始的定位类似于小说,只是对于英雄人物的描写太过出彩所以备受推崇而成为二十四史,当然这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汉代对言论控制还很宽松,放后面朝代疯狂黑开国和当朝皇帝真会被抄家的--比如魏征人死了还是没逃过~
引用 @费尔南多R雷东多 发表的: 不能太小瞧远征草原的困难,元光六年的出征中,李广的另一路公孙敖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损失七千余人,靠着卫青面子缴纳赎金贬为庶人,元狩二年,公孙敖随霍去病出征,然后迷路,霍去病孤军深入,歼灭匈奴三万多人。对匈奴人作战,包括马邑之谋失败,想要在茫茫草原上,咬住匈奴人主力是很困难的。
引用 @秋灵风 发表的:所以说,李广就是偏将,守城之将,主动出击的天赋点偏得离谱
引用 @登州金金 发表的:可以交钱免罪,太史公就是没钱交。
引用 @爱篮球的小猫咪 发表的: 估计太史公也没想到汉武帝会这么狠!
引用 @土匪哥JL 发表的:打匈奴不行罢了,早期内战不挺猛的嘛
引用 @整形外科覃医师 发表的:李广进攻可能不行,但是人家防守很厉害的
引用 @wingsaa 发表的:记得李广、张骞一路,张骞是副将还是走歪了。。。。。。。。。。张骞也没能带的动李广,当然张骞也被罢了官,但后来好歹又证明自己封了博望侯 李广真的一直是个渣渣
引用 @清风拂山岗 发表的:所以,公孙敖论名声,论地位,论官职,达到李广的水平了吗?
引用 @拉风的年终奖 发表的: 他和李鸿章类似。除了他,那时候的武帝也派不出更好的,没办法。
引用 @桌椅板凳都是木头 发表的:公孙敖封候了🐶
引用 @费尔南多R雷东多 发表的: 元朔五年,卫青让公孙敖负责扛旗的中军亲卫,混了一点军功,封了合骑侯,食邑1500户,所以说还是兄弟篮球好,保底总冠军🐶
引用 @CBA披风侠 发表的: 关键每次都是带几千遇到几万,带几万遇到十几万,换谁也赢不了吧?
引用 @你把尾巴露出来 发表的:李广之悲在于他只是一个偏将之才,却享名将之名,而且自己都信了…汉武帝确实爱他…不止爱他,且爱他全家。
引用 @登州金金 发表的:可能武帝没想到太史公没钱……
引用 @认识的囚沙 发表的: 谁防守不厉害?那年头汉朝都开始反击匈奴了,打不过就打不过 你来句防守厉害
引用 @吾射不亦精乎 发表的: 操蛋啊,李广就是派出大将里最差的,还扯鸡巴说没比他好的。
引用 @纵横草原霍去病 发表的:纵横西域的张骞跟着他给他当向导就是给他立功机会,然而这都能被带迷路,而离开李广再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又不迷路了(一把手是李广,这里头就很有问题了,是不是李广不听张骞的)。
引用 @拉风的年终奖 发表的: 卫霍之前你说一个比李广更适合出站的。
引用 @甜瓜带我打西决 发表的:周琦
引用 @嘎嘣嘎嘣哈 发表的: 大环境不行啊哈哈
引用 @虎扑JR2060934527 发表的:霍去病第一次就带了800人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引用 @虎扑JR2060934527 发表的:又不是没有和匈奴交战,难道匈奴看他无名,就故意输给他?
引用 @四季如风四道风 发表的:额,防守排李广前面的太多了,何况那个装备碾压游牧的时代。说句你不信的话,宋的胜率冠绝历朝历代,因为防守战相对其他朝代多如毛。
引用 @灯时过早 发表的:南宋能和蒙古打40年,战斗力绝对被低估了。
引用 @恬静怡和 发表的: 李广的问题是,他基本是当时第一勇将,但统兵能力不是太好。而后人会遗憾李广难封,是因为当时并不需要达到卫霍水平才能封侯,跟着刷军功就行了。而李广最后一战,偏偏他自己并不想领兵分路,他自己是想跟着卫青打头阵干单于的,是卫青不允许,当然卫青也是背锅,结果后来李敢就怨恨卫青。所以李广本来就是很悲剧的,容易让人同情。
引用 @a619457884 发表的: 就李广对待向导那方式,他不迷路谁迷路
引用 @吉吉国兵部尚书阿克曼 发表的:所以我特别喜欢太史公的原因就是他写的史记从不遮掩自己的个人偏好,坦荡,写刘邦刘彻都往坏了写,写刘邦对手项羽恨不得写成大英雄🐶,而且因为没钱交赎罪银,后来他的也很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太史公别的不说,很坦荡。
引用 @恬静怡和 发表的: 张骞李广那路,张算主将,李是先锋。张骞行军太慢,让李广孤军深入。战后李广有战功,但损兵多无赏,张骞是和李广最后一战一样,迟到当斩,不过可以花钱赎命。张骞的爵位都是外交得来的,军功并没有。
引用 @消失不见君 发表的:那霍去病和卫青呢。李广撑死了是个合格首发,非要吹成历史超巨。漠北之战,让他去捡人头都不会捡,最后抢断队友然后乌龙绝杀,导致功亏一篑。还好卫青坚持不让李广做先锋,不然鬼知道漠北之战会打成什么样。顺便一提他儿子李敢也是个又菜又装的,跟着霍去病漠北之战打完混了个200户的关内侯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打了卫青一顿之后被霍去病当着天子的面射死。
引用 @假装人畜无害 发表的: 李鸿章:别类似,我觉着我还行。。。
引用 @蟑正跃 发表的:他怎么对待向导了
引用 @哥谭骑士蝙蝠侠 发表的:相当歧视匈奴人……队伍里不带匈奴降兵,鬼认得路?霍去病总是不迷路就是因为队伍里有相当数量的匈奴人
🔥 最新回帖
李广利和李广虽然都姓李,但不是一家的
李广能力确实不行,关键是还认不清自己几斤几两,且心胸狭隘,偏爱逞能,他儿子李敢跟着霍去病混都封了个关内侯。历史上文人墨客总是感叹李广难封,说他命不好,我却说李广是命真好,就这战绩,给你多少机会你不中用,最后刘彻也没动他,司马迁给他单独列传,卫青霍去病都没这待遇,还被后世无限抬高,纵观中国历史,也没谁了。
卫子夫明明是因为生了孩子上位的。不过卫青虽然是因为姐姐才得到机会,但他争气,反过来又稳固了卫氏
李广不是没夺冠的问题,是没进过最佳阵容
魏征的事不是因为言论怎样,他推荐的人参与谋反。他再不说话又怎样?再说只是扒坟,对一个死人不痛不痒,更别说后来又恢复了。
🛋️ 沙发板凳
3次未遇敌,2次覆没
汉武帝可能是真的爱他,这都没把他砍了
当时能花钱免死罪
李广,出塞从未立功,杀霸陵尉皇帝亲自开脱,两任九卿;
李蔡,军功不多,官拜宰相;
李敢,从比二千石的校尉提拔成中二千石的郎中令;
李陵,汉武帝重点培养的人才,可以比照霍去病。
不能太小瞧远征草原的困难,元光六年的出征中,李广的另一路公孙敖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损失七千余人,靠着卫青面子缴纳赎金贬为庶人,元狩二年,公孙敖随霍去病出征,然后迷路,霍去病孤军深入,歼灭匈奴三万多人。对匈奴人作战,包括马邑之谋失败,想要在茫茫草原上,咬住匈奴人主力是很困难的。
李广之悲在于他只是一个偏将之才,却享名将之名,而且自己都信了…
汉武帝确实爱他…不止爱他,且爱他全家。
可以交钱免罪,太史公就是没钱交。
所以说,李广就是偏将,守城之将,主动出击的天赋点偏得离谱
打匈奴不行罢了,早期内战不挺猛的嘛
进草原打游牧真没那么容易,奈何霍去病有雷达
就李广对待向导那方式,他不迷路谁迷路
估计太史公也没想到汉武帝会这么狠!
应对不了困难,所以是庸将
他儿子李敢积功封侯,自己去殴打上司被杀也正常,真要说可能也就李陵惨一点,但这人也没回归汉朝,自己一直在匈奴没回来。
张骞:你咋对我就没什么感情
可能武帝没想到太史公没钱……
纵横西域的张骞跟着他给他当向导就是给他立功机会,然而这都能被带迷路,而离开李广再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又不迷路了(一把手是李广,这里头就很有问题了,是不是李广不听张骞的)。
李广进攻可能不行,但是人家防守很厉害的
战争不是游戏,可以选难易度,赢就是赢,输就是输
内战也就那样吧,七国之乱立了点功,但是却站队梁王刘武,李广死的一点都不冤,漠北之战就是他的东路军又迷路未能与卫青主力会和,要不然很可能捉住伊稚斜的
他和李鸿章类似。除了他,那时候的武帝也派不出更好的,没办法。
所以,公孙敖论名声,论地位,论官职,达到李广的水平了吗?
记得李广、张骞一路,张骞是副将还是走歪了。。。。。。。。。。张骞也没能带的动李广,当然张骞也被罢了官,但后来好歹又证明自己封了博望侯
李广真的一直是个渣渣
谁防守不厉害?那年头汉朝都开始反击匈奴了,打不过就打不过 你来句防守厉害
张骞李广那路,张算主将,李是先锋。张骞行军太慢,让李广孤军深入。战后李广有战功,但损兵多无赏,张骞是和李广最后一战一样,迟到当斩,不过可以花钱赎命。张骞的爵位都是外交得来的,军功并没有。
关键每次都是带几千遇到几万,带几万遇到十几万,换谁也赢不了吧?
公孙敖封候了🐶
这也能怪李广?张骞失约也把锅扔给李广 黑人黑傻了吧
操蛋啊,李广就是派出大将里最差的,还扯鸡巴说没比他好的。
大漠虽大,匈奴也是有定居点的,匈奴是漠北放牧漠南农耕。李广找不到主力决战还找不到定居点,就是水平有问题。
元朔五年,卫青让公孙敖负责扛旗的中军亲卫,混了一点军功,封了合骑侯,食邑1500户,所以说还是兄弟篮球好,保底总冠军🐶
漠北决战李广肯安安分分跟着卫青,战后也肯定能封候。
是自己头铁一定要做先锋,卫青不肯,又要分兵单独领军,结果什么也没捞着。
最后一次带兵捅卫青菊花,他自己都觉得羞愧。真是差了卫霍好几档的
漠北决战,卫青也让李广带队了啊,自己迷路了 差点还把卫青连累了。不是他这这路出问题,说不好,能把大单于俘虏了
不是兄弟篮球,公孙敖属于卫青的救命恩人,怎么也得让他混点战功的
不难怎么评名将,普通人都能做到那是哪门子名将,战场上谁会给你找理由的。
李广在边塞十数年,连靠谱的斥候都训练不出来,水平实在低下。
公孙敖救过卫青,混个冠军没毛病🐶
他要是给卫青当个先锋官,也许就能凑够军功封侯了
那也不能总是迷路吧
所以我特别喜欢太史公的原因就是他写的史记从不遮掩自己的个人偏好,坦荡,写刘邦刘彻都往坏了写,写刘邦对手项羽恨不得写成大英雄🐶,而且因为没钱交赎罪银,后来他的也很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太史公别的不说,很坦荡。
有的人就是不擅长进攻,但擅长守城,这也有问题?
卫霍之前你说一个比李广更适合出站的。
大环境不行啊哈哈
周琦
岳飞遇上汉武帝真的不知道能有多高上限。。。太可惜了
说汉朝将军呢,你找什么外援啊?
防守也没拿到总冠军啊。
大拿,你就少说两句吧🐶
霍去病第一次就带了800人
比他好的没有,实际和匈奴交战,就卫霍能各种打赢,关键是李广本来是和公孙敖、苏建这些以同一水平的,偏偏大汉从上到下都认为他有卫霍的水平,才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
那17岁的霍去病带八百人一样斩杀数倍自己的敌人
还迷路了
他那时连名都没有,匈奴会在乎这股游击队?
那霍去病和卫青呢。
李广撑死了是个合格首发,非要吹成历史超巨。
漠北之战,让他去捡人头都不会捡,最后抢断队友然后乌龙绝杀,导致功亏一篑。
还好卫青坚持不让李广做先锋,不然鬼知道漠北之战会打成什么样。
顺便一提他儿子李敢也是个又菜又装的,跟着霍去病漠北之战打完混了个200户的关内侯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打了卫青一顿之后被霍去病当着天子的面射死。
又不是没有和匈奴交战,难道匈奴看他无名,就故意输给他?
两国交战,你在乎对方成名已久的边将带的一万人还是在乎皇帝第一次上战场的小舅子带的不到一千人?
李鸿章:别类似,我觉着我还行。。。
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额,防守排李广前面的太多了,何况那个装备碾压游牧的时代。说句你不信的话,宋的胜率冠绝历朝历代,因为防守战相对其他朝代多如毛。
胡说八道
因为西汉有拿钱买命的法律。李广当了这么多年官,不可能没钱的
那时候咱们单兵对游牧是碾压,民风彪悍装备碾压,一汉当五胡还是游牧追上来的结果,之前说法是当二十。
南宋能和蒙古打40年,战斗力绝对被低估了。
李广有名是因为史记吹的太狠,没有人会不受正史的影响ps:不要给我说史记是个人写的,不算正史
不是四次吗?被抓一次,迷路两次,功过相抵一次。
这和防御战相对简单有什么关系?
看来李广就是破坏大环境的人了
匈奴又没开天眼,在有战争迷雾的情况下谁知道来的敌人是谁,有多少人,有没有伏兵,打不打得过全凭本事,霍去病带800人赢了怎么就变成靠运气,这运气李广咋就没有
我一直想率领中国足球干死巴西,就是国足总是不肯,真是火大。
🐶🐶带着人形gps张骞都能迷路,迷路侯也是没谁了
他怎么对待向导了
君子坦蛋蛋🐶
张骞是主将,你疯了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李广的图上功夫不行,比不上楚云飞
出征塞外和对手打他们最擅长的游击战术那是太难了,胜率低不奇怪,但每次出征都是对草原的削弱,每打赢一场匈奴的实力会下降很大,所以主动出击的汉朝越打越强,却也越打越穷。而防守为主的宋朝,胜率不低,虽然靠商业富得流油,但越打越弱,为啥?每次防守战农耕被毁、百姓流离失所,打一次损一次根基
所以冠军候的一生简直太传奇了,虽然英年早逝,但也没有留下任何污点,完美的人生就此划下句号
这人根本不会调整,次次迷路,我是汉武帝第二次就只敢派他做副将了。
他还是算了吧,宰相合肥天下瘦
相当歧视匈奴人……队伍里不带匈奴降兵,鬼认得路?霍去病总是不迷路就是因为队伍里有相当数量的匈奴人
被看不上的游击队追着打岂不是更丢人?
霍去病知道在大漠打仗少不了他们,所以优待匈奴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