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青豆芽 发表的:书多就牛B吗?
引用 @新旧版本 发表的:李敖,空一档金庸,空三挡高晓松,老梁
引用 @饼干脑残粉 发表的:金庸也不差,和李敖方向不同。金庸不只是写小说的,他主业是报业和政论
引用 @和你合作真是太愉快了 发表的:差远了好吧 金庸的报业还可以提提 小说 说句不好听的,和李敖没有可比性。好像朱芳雨 比詹姆斯 我看这个投票 我惊呆了 那么多选金庸的
引用 @饼干脑残粉 发表的:通俗文学也是文学啊……
引用 @小皇帝回家 发表的:还真有可能是老梁,他能讲的领域太多了。
引用 @走前记得拴好狗 发表的:说话完全没有逻辑,读多少书都是笑话第一,钱钟书二十世纪死的第二,藏书多不等于阅读量大第三,第二点不是在反驳李敖阅读量大第四,你确定那些刷吉尼斯的人看的书比李敖少?最后,没有逻辑的是你,我笑话的不是李敖
引用 @礼单69 发表的: 比不了 金庸可以说是文学家 但是李敖对台湾做的贡献多少金庸都比不了
引用 @第一球盲 发表的:学问高晓松老梁怎么跟李敖和金庸比???
引用 @FRANKY_C 发表的:你了解李敖吗?张口就酸?曾经有节目去他家拍过他的书房,什么书,放在哪儿,他门儿清,手到拈来。基本都有注解,书里有书签。他可能没有真的读完20万本书,但是绝对大多数他都翻阅过,你有什么资格质疑人家?
引用内容可能违规暂时被隐藏
引用内容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引用 @微笑刺客托马斯 发表的: 老梁=》矮大紧=》李敖相当于校队=》cuba=》nba
引用 @勒布朗詹鉧鐁 发表的: ???钱老享年88岁,除去幼年和老年时间,80年时间读100万本书,平均每年12500本书,每天需要读34本书!不是不尊敬前辈,而是在数据面前,我真的没法相信你给出的这个👆🏻数字。
引用 @走前记得拴好狗 发表的:100万竹简?
引用 @生命之饼 发表的:李敖文学上的成就并不高,他的学术研究不了解,不做评价。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很会宣传、包装自己,白话文第一人这种话都敢说出口……
引用 @最后的阿飞 发表的: 人生不过三万天,100万本相当于平均一天34本,意思就是他一生不吃不喝不睡就光看书,不到一个小时看完一本?你对数字有概念吗?
引用 @一个捕风者 发表的:李敖 20万藏书,二十一世纪,除了钱钟书,还有第二个有他看书多的?????
引用 @一个捕风者 发表的:饱蠹楼藏书 500万册,钱中书曾经在这里几乎将所有的西方文学著作读完,所以有“横扫西典”一说。
引用 @佐佑互搏 发表的: 上山上山爱好看吗🐶
引用 @江不忘湖 发表的:我好几个图书馆的电子图书,那我肯定比他看得多。
引用 @辣椒辣 发表的:不了解就多了解
引用 @生命之饼 发表的:用事实说话,别动不动就让别人多了解,多看书…
引用 @去年烟花特别少 发表的:20万藏书有实际价值?假设人活一百岁 人只能活三万多天 从出生到死 每天要看整整五到 七本书! 从出生那天起!一天都不能休息 才能看这么多书!
引用 @長澤雅美的老公 发表的:李敖书出的还少吗。。。
引用 @shaoo4 发表的:你说这四个谁学问高?
引用 @德佩天地 发表的:我这么跟你说吧,我们学院有一座御书楼,三层带地宫的那种,各个房间摆满了书架,塞满了书,才9万册。。。。。你跟我说钱钟书的楼有二十层吗?
引用 @阿西吧大哥 发表的: 书少牛逼。。
引用 @青豆芽 发表的:书多书少和学问高低沒关系,理解没有
引用 @刘心雨老公 发表的:你别装了,季羡林跟李敖完全不是一个方向的,我敢打赌季羡林的学术成就你完全不了解
引用 @龙骑士林平之 发表的:是的,钱老先生从生下来就在看书,看到仙逝的那天,平均每天要看将近200本书,太让人敬佩了,我一本书要看半个月呢
引用 @一个捕风者 发表的:是的,一个学问低的人,会到处搜集绝版书,花个几百上千万,然后丢家里不看。
引用 @青豆芽 发表的:书多就学问高,不看有多少著作?
引用 @heavenpagan 发表的:量变产生质变
引用 @一个捕风者 发表的:在搜搜王朔,基本没给金庸正面评价~
引用 @一个捕风者 发表的:他看了一辈子书,精准的像个机器,稍微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在本世纪无敌~
引用 @用户2000024177 发表的:做节目的都能跟文学的比了
引用 @Kobe_InYourFace 发表的: 怎么个精准?有什么特别大的贡献?你知道的话能说一个让我博学一下吗?
引用 @一个捕风者 发表的:如果老哥是说李敖的话,那我告诉你,他著作等身。如果是其他人的话,那当我没说,
引用 @落尛北 发表的: 帖子写的是博学,怎么变成学问了🤔博学的意思是不是懂的面很广……金庸和李敖难道还能讲讲nba的故事不成 哈哈哈杠一下
引用 @生命之饼 发表的:巧了,我也读了一些,我的结论是,他并不像他自己吹嘘的那么厉害。
引用 @dmy1266 发表的:你连李敖写过什么都不知道,还说什么呢
引用 @龙骑士林平之 发表的:这样抬杠有意思吗?李敖谁都敢骂,谁都骂不过他,而你呢?连被骂的资格都没有
引用 @青豆芽 发表的:看回复,
引用 @dmy1266 发表的:看了,没发现你读过李敖
引用 @嘴咧得跟荷花似的三营长 发表的:金庸怎么跟李敖比?
引用 @礼单69 发表的: 季羡林主要是文学上的成就 李敖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文学上 是政治上
引用 @Kivi77 发表的:季羡林最主要的研究领域其实是西域文字,本质上是外语专家。他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是搞国学的。
引用 @七十四胜 发表的:怎么评价的?李敖不知道碰到黄霑会怎么样?
引用 @dmy1266 发表的:你的结论都这么随意的么
引用 @礼单69 发表的: 就算能讲 老梁也比不过高啊 我记得老梁讲林徽因 说从那本书上看到什么什么的 高晓松就直接从小林徽因就在我家斜对面住……
引用 @三起三落杜兰特 发表的:王朔也就给李敖提鞋
引用 @大写得福 发表的: 矮大紧不如老梁查
引用 @礼单69 发表的: 我读过李敖至少20本原版书 老哥你呢?
你了解李敖吗?张口就酸?曾经有节目去他家拍过他的书房,什么书,放在哪儿,他门儿清,手到拈来。基本都有注解,书里有书签。他可能没有真的读完20万本书,但是绝对大多数他都翻阅过,你有什么资格质疑人家?
高晓松不如老梁
差远了好吧 金庸的报业还可以提提 小说 说句不好听的,和李敖没有可比性。好像朱芳雨 比詹姆斯 我看这个投票 我惊呆了 那么多选金庸的
通俗文学也是文学啊……
詹姆斯和朱芳雨都是小前锋
个人浅见,老梁还比不上马未都!
第一 钱钟书是二十世纪死的,这个我承认说错。
第二 藏书多更不等于阅读量小
第三 阅读量不大同时还能藏书二十万册的人,存概率更小(我不是在反驳你说李敖的阅读量)
第四,吉尼斯并没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纪录。
你看清标题,比的就是学问。不是对台湾的贡献啊兄弟。
这俩百度复读机
我们要看的是著作,关书多书少啥事!
没错,就是牛b
几十万本一本10块钱也几百万
你也未必买得起
你搞笑呢?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谈不上文学?中国作协副主席,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谈不上文学?你要国家承让什么?发表观点前哪怕百度下不行?
李敖书出的还少吗。。。
钱钟书知道你这么卖力的帮他吹牛逼吗?
矮大紧不如老梁查
果然戳穿地摊文学的是常识
饱蠹楼藏书 500万册,钱中书曾经在这里几乎将所有的西方文学著作读完,所以有“横扫西典”一说。
饱蠹楼藏书 500万册,钱中书曾经在这里几乎将所有的西方文学著作读完,所以有“横扫西典”一说。
不了解就多了解
饱蠹楼藏书 500万册,钱中书曾经在这里几乎将所有的西方文学著作读完,所以有“横扫西典”一说。
金庸和矮大紧之间差了三个老梁
20万藏书有实际价值?假设人活一百岁 人只能活三万多天 从出生到死 每天要看整整五到 七本书! 从出生那天起!一天都不能休息 才能看这么多书!
你这??
我就不评价了,好吧…
真要命🐶
那是你不懂量子波动
万劫先生🥰
这样抬杠有意思吗?李敖谁都敢骂,谁都骂不过他,而你呢?连被骂的资格都没有
用事实说话,别动不动就让别人多了解,多看书…
帖子写的是博学,怎么变成学问了🤔博学的意思是不是懂的面很广……金庸和李敖难道还能讲讲nba的故事不成 哈哈哈杠一下
500万册书,老哥,你自己用计算器算一下好吗。你就用计算器稍微算一下,就算一下
晕,我反对的是书藏的多,学问就高这论点!书多和学问高有毛关系!
书少牛逼。。
我这么跟你说吧,我们学院有一座御书楼,三层带地宫的那种,各个房间摆满了书架,塞满了书,才9万册。。。。。你跟我说钱钟书的楼有二十层吗?
是的,钱老先生从生下来就在看书,看到仙逝的那天,平均每天要看将近200本书,太让人敬佩了,我一本书要看半个月呢
为啥人家要对一个啥都不了解却妄自评论的人说那么多有理有据
常规的算法,俞敏洪说他一年读400本书,我寻思着一年365天,一天一本不够看的。他肯定做不到一年400本。但后来我觉得当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很高之后,例如看通了论语,就不用去看注解了。一本书也只有那么一部分值得他看。所以他有可能做得到的。
你说这四个谁学问高?
我说的是,藏书多少与学问沒有关系,看学问大小要看其著作多少。
当然李敖啊,金写的是娱乐性小说
李敖和金庸的话,就看每个人自己的见解了,我觉得是李敖,尽管我更喜欢金庸的作品!
带哥,钱中书把牛津图书馆戏译为“饱蠹楼”那个不是他的楼
书多书少和学问高低沒关系,理解没有
量变产生质变
二十一世纪钱钟书咋看书
大师一目一本🐶
是的,一个学问低的人,会到处搜集绝版书,花个几百上千万,然后丢家里不看。
季羡林好像是研究梵文的?
常规的算法,俞敏洪说他一年读400本书,我寻思着一年365天,一天一本不够看的。他肯定做不到一年400本。但后来我觉得当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很高之后,例如看通了论语,就不用去看注解了。一本书也只有那么一部分值得他看。所以他有可能做得到的。
那个结论明显是根据他说的藏书多就是看书多这个逻辑推导出来的,反话而已,你连这么简单的思维都理解不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书多就学问高,不看有多少著作?
如果老哥是说李敖的话,那我告诉你,他著作等身。如果是其他人的话,那当我没说,
你看我其它回复,不想一个一个多回复。
王朔也就给李敖提鞋
怎么个精准?有什么特别大的贡献?你知道的话能说一个让我博学一下吗?
老梁这种人,也配出来和大师比?
常规的算法,俞敏洪说他一年读400本书,我寻思着一年365天,一天一本不够看的。他肯定做不到一年400本。但后来我觉得当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很高之后,例如看通了论语,就不用去看注解了。一本书也只有那么一部分值得他看。所以他有可能做得到的。
确实,像老梁这种人,也配出来和大师比?
这里的精准是指他的看书时间,胡因梦跟他生活过,评价过他的作息,可以搜得到
我沒否认李敖学问高,我只是认为用藏书多少来确定一个人的学问不全面,应该看其的著作来确定。
我觉得是老子~李敖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嘛哈哈🐶
你连李敖写过什么都不知道,还说什么呢
确实 我怎么觉得矮大紧最博学 毕竟去过的地方多 涉猎的东西广 深度先不说,广度矮大紧不差吧
你的结论都这么随意的么
可能他用了量子快速阅读法呢
看回复,
想到王塑说过的话:我也敢骂李敖的领导人,李敖敢骂我的领导人吗
你总以为自己逻辑缜密,看你的回复到处说人逻辑有问题,是不是学了逻辑这个词就到处套用啊?典型的自以为是,你的逻辑还不足以点评李敖先生,你品品藏獒也许还行
看了,没发现你读过李敖
毛病,我反驳的是别人什么,看清楚没,明白不
感觉李敖记忆力真的天赋满点。要说旁征博引,博闻强记我真的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李敖。
季羡林最主要的研究领域其实是西域文字,本质上是外语专家。他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是搞国学的。
李敖针对自我吹捧引用过,奥古斯丁,说过一句话: 我相信她,正因为它是荒谬的 。 🐶 他自己也知道荒谬,但这不重要,因为你记住了他,
就我都统称为文学…………
上升到文学层面肯定是李敖,金庸,剩下那两位的排序,但是这种题目本身就有问题,李敖是学者,金庸是畅销书作家,矮大紧是音乐人,老梁是自媒体人,根本没有可比性,我同意你的观点,我不相信那三个人走的路比矮大紧多所以,博学,我选矮大紧
博学,不是知道派
黄霑很佩服他,也很怕他,说李敖抓资料太厉害了
哪儿看出随意?
矮大紧的起点确实高,妈蛋陈景润给讲数学题,因为近
有一说一,确实是提鞋
我也觉得,老梁对民间更了解一点,高晓松感觉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文人酸臭味浓了点
老哥给个推荐书单好吗,最好有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