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偶尔怀旧 发表的:满人的战斗力,后期是最渣的
引用 @K小圈 发表的:在你这条回复吧。僧格林沁手上是的精锐骑兵,又不是没见过火枪。在滑膛枪时代,顶住战损冲火枪队,近身后就是骑兵屠杀,是可行的常规战法。可19世纪60年代军事技术大爆发,主要体现在发明了线膛枪和米尼弹,直接改变了战争的规则。在此之前,滑膛枪用圆形****,50米以外几乎没有杀伤力,一分钟两发(就是灌火药那种)。线膛枪,用米尼弹,500米还有杀伤力,一分钟4~6发(不用灌火药)。僧格林沁以为还是旧玩法,认为对面是来送人头的。英法军备更新换代以后,知道对面是来送人头的。历史书把满清黑过头了,哪有那么多傻子,都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引用 @直流交流脉冲高压电源 发表的:呵呵,那得看看你们泱泱中华有没有人敢打,还在这抹黑僧格林沁,
引用 @cym210_2001 发表的:北京通州八里桥战役僧格林沁2万骑兵,一天打光了,英法联军阵亡5人每每开车经过那里都要感慨一下,确实是属于降维打击
引用 @王子的新衣 发表的: 盲猜一个西班牙打印加帝国
引用 @Gabriellyf 发表的:日本干过类似的 号称军神的乃木希典坚信一战的信条 大规模冲锋不记伤亡一口气过去 比好多波次进攻死的人更少而且效率更好 结果对面装备了马克沁。。。。。那人刷的 而且有一点 八里桥是两万人打没了 不是都死了
引用 @虎扑JR0569532886 发表的:土木堡还是萨尔浒?
引用 @tfjjjb 发表的:实际上战死的清军只有千把人,绝大多数都是崩溃散去了
引用 @塬来是你 发表的:即使这样被殖民的国土也不是很多也是奇葩了 再看看奥斯曼。。。
引用 @天际蔚蓝 发表的:哎,印度人就凭借这个一直吹嘘到1962年。
引用 @疯狂伊文戴德蒙 发表的:当马克辛遇上骑兵?
引用 @网警老猫 发表的:是被英军白刃战打散的
引用 @皮特雷泰多杰格 发表的:那个时候步枪还没这么强的穿透力吧,,
引用 @直流交流脉冲高压电源 发表的:我是蒙古人,僧格林沁也算是蒙古近代史上名声赫赫的人物,在这条帖子里让他们说的一文不值,我感觉非常难受,最起码僧格林沁有勇气拿着刀剑敢打联军,这就足够了,而且还有很多打赢的战绩他们看不到,都被他们说成猪狗不如了,哎,
引用 @勒布朗詹振金 发表的: 1962年后集体变成了哑巴🐶
引用 @晁盖 发表的:你们泱泱中华?
引用 @courie35 发表的:土木堡是蒙古人吧
引用 @须臾以南illus1on 发表的: 二战时候…骑兵基本上就没有了吧。欧洲战场全是坦克装甲车。 就亚洲战场也没多少骑兵啊。
引用 @小深刻的九叔 发表的:是的,如果骑兵有全员战亡的决心和士气,以当时的武器代差决不可能这么悬殊的伤亡比
引用 @忠艾狼王卡半神 发表的: 不得不承认勇气可嘉,面对压制性的热武器没有一个后退的,愚忠但确实训练有素、全部战死但没有溃败迹象
引用 @毛利小五粮液 发表的:三弟,二哥知道错了!
引用 @万语千言 发表的:(1879年英国和南非祖鲁王国的战斗)1879年英军装备比19世纪60年代(1860年)的差? 把满清黑过头了?是美化过头了吧
引用 @撒红豆 发表的:多厚的盾能抵挡步枪?
引用 @cym210_2001 发表的:当时清政府记载是阵亡3万,现在八里桥纪念馆好像还有,不过当时数字统计估计误差还是有的
引用 @28只够用3秒 发表的:得加钱!
引用 @salue135 发表的: 谁逼着他信息不对称的?他自己闭关锁国拒绝接受历史发展导致科技落后挨打不是自找的?
引用 @清风拂山岗 发表的:真是丢人,非洲野人面对英军都比曾格林沁强。
引用 @刘自在123 发表的:那五个好像还是群众打死的
引用 @gelu 发表的:就是他,当然,电影里有戏说的成分。 他是清朝满蒙将领里最后一个能打的,战死之后就轮到湘军走上历史舞台了 “僧格林沁”之名来源于藏语,其中“僧格”(藏语:སེང་གེ་,威利:sengge)在藏语中意为“狮子”,“林沁”(藏语:རིན་ཆེན་,威利:rinchen)在藏语中意为“珍宝”。
引用 @小深刻的九叔 发表的:我反驳的就是2万骑兵全部阵亡这个说法。
引用 @火箭旋风550 发表的:二战的时候骑兵还很厉害,热武器冷武器共存
引用 @xyddksg 发表的:主力不是蒙古骑兵吗?
引用 @membas 发表的:他应该是打错了,一战
引用 @直流交流脉冲高压电源 发表的: 不论是太平天国,还是打英法联军都有卓著军功,请不要蔑视我们的英雄,好么?
引用 @万语千言 发表的:萨尔浒战役时,王朝后期 明军战力是最渣的
引用 @马来费拉不堪 发表的:萨尔浒后金死了两百猪明13万逃回来三万
引用 @弗爵爷克洛普 发表的:意淫一下,夜袭冲到敌人阵地,全部下马肉搏,我估计也能赢吧。
引用 @战斗的公鸡 发表的:我寻思日俄战争在一战前边吧
引用 @西朝居民 发表的:啥意思?是说前面的人倒得快,后面的人一看全跑了?
引用 @蟑正跃 发表的:和印度什么关系啊
引用 @爷_爷 发表的: 这是武器落后所致,美日装备有这么大的差距吗?
引用 @輝太郎GO 发表的:不一样,日本的结果是击败了沙俄,拿下了旅顺口,和第一次击败世界强国让日本走上大国之路的意义相比那点伤亡就不算啥了。而且我在大连上学的时候去看过203高地战场,那种地势不用死人堆出胜利的话也没有其他方法了。
康熙时期八旗战斗力就相对其先辈直线下滑了,驻防京畿地区八旗,在康熙晚年已经出现有人连爬上马背都困难的情况了。
谁逼着他信息不对称的?
他自己闭关锁国拒绝接受历史发展
导致科技落后挨打不是自找的?
你们泱泱中华?
对于自己不了解的情况,能不能别动不动就下定论误导人,什么打光了,简直是胡扯。
这是武器落后所致,美日装备有这么大的差距吗?
你还不如说128个日本兵占领热河
主力不是蒙古骑兵吗?
那个主因是让印加帝国 感染天花 死了绝大部分人吧
不一样,日本的结果是击败了沙俄,拿下了旅顺口,和第一次击败世界强国让日本走上大国之路的意义相比那点伤亡就不算啥了。而且我在大连上学的时候去看过203高地战场,那种地势不用死人堆出胜利的话也没有其他方法了。
土木堡是蒙古人吧
你还真别说,封闭的时代就是这样,因为在老舍自传里说过,老舍他爸就是当时的旗人参战了。
你说的根本不是八里桥战役。
僧格林沁在通州一带的军事部署是,由他统率马、步兵17000人,驻扎在张家湾至八里桥一线,扼守通州至京师广渠门的大道。又命副都统伊勒东阿督带蒙古马队4000人防守八里桥;另有1000名察哈尔蒙古马队由总管那马善统带,防守马驹桥东南之采育,以防敌军从马头西进,绕道进犯京师;直隶提督成保率绿营兵4000人防守通州。副都统胜保率京营5000人驻守齐化门以东至定福庄一带,作为声援僧格林沁和护卫京师的后备部队。你所说的伤亡1000人就溃散只是在战役开始,清军先头部队对敌军进攻时遭遇的伤亡,而后僧格林沁看进攻不成,又调整部队在八里桥狙击敌人。
这才开始打八里桥
这就是满清的智慧了! 各种拖时间 制造矛盾要洋人各个国家互相制衡。。。。
1962年后集体变成了哑巴🐶
排枪时代,还是燧发枪呢吧,还没有马克亲
枪炮、细菌和钢铁里有说过这个
这五人笑死的?
两万人这么玩真是丢人现眼
你说的一鸦时期,清军还有机会和英军近身肉搏,不过只是被完虐而已!到二鸦时期,清军哪还有机会近身肉搏哦,二鸦时期,线膛枪的射程都好几百米了,火炮技术也飞速发展,战场形态早就发生巨大变化了,清军还没近身就被打崩溃了!
自从膛线枪的发明,步枪的威力就不小吧
是的,不管什么角度,为了谁,起码不是带路党,抵抗了
庞国兴战斗小组
对面一个炮兵营,面对我军的三人战斗小组,“非但没有投降,还胆敢反击”
那一代军人身上那种自信啊!!
人家可能是蒙族满族的,你们这样说人本民族名人也不太好吧,就像有人说霍去病戚继光不行作何感想
是瓦刺,瓦刺非蒙古人😁
定海三总兵怎么说?
他应该是打错了,一战
就是苏乞儿那里面那个僧格林沁么
你想多了,即使是吹逼夸赞自己战绩的法国大头兵笔记也承认了蒙古马队的英勇。但是禁不住后装枪的射速和火力啊,僧格林沁还是没有与时俱进不了解新武器的威力
所以清兵那么多钱为什么不****
基本刺刀冲锋的战果,近代军队吊打封建军队
当时如果拿着厚铁盾牌往前推进可行吗?
可别逗了。。。冲了几次没死多少人都冲不到跟前,对面步兵刺刀冲锋直接冲散了
得加钱!
你咋不再说说小大角河呢?你以为打仗和游戏一样一框住全部部队然后平A?这点认识水平你连星际争霸都打不好。
是长枪方阵和印度重骑兵干的。
李连杰有话说
还清政府记载三万,出于什么目的才记载三万灭自己威风?对面大头兵清点尸体都两千多具而已。
哪有的事儿,一共死了大概1000-1300,对面的重骑兵一冲锋蒙古轻骑兵就全垮了。
这特么清兵也不是没有热兵器啊。。。。
很润🐶
顶一下
?
冷的和热的怎么打嘛
埃塞俄比亚就用木棍击败了意呆利。。。
谁说变成哑巴,人家三哥很自信的好吗🐶
好像有他们自己误伤的
给你点赞,
举证?
曾格林沁是不是电影那个??那战斗力确实差。
5个英兵应该是赵无极灭的
别管那些阴阳怪气的明粉。
一战之后骑兵就彻底不行了,二战基本吉祥物了
什么鬼,湘军早在之前就走上历史舞台了。
赞成,大部分应该是不战而溃的多,做鸟兽散逃命的肯定大多数,如果真的军纪严明,殊死搏,局面肯定不会这样。当时的八国联军用的是长火枪,换一次弹药很费劲的,又不是机关枪能连续突突突,清大军如果骑马抗大刀能冲进去,敌人换子弹都来不及,只能肉搏了,而清军可是有大刀的,至少能换个同归于尽吧。最大的问题应该是清朝末年军心涣散,被敌人吓的不敢打了。
反了,是全部溃散了,战死的反而没多少。
是的,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
二鸦武器装备的差距并不是那么明显。而且英法也犯了错误被僧格林沁成功突击靠近方阵了。
真正让蒙古人崩溃的是对面步兵上了刺刀+重骑兵冲锋。冷兵器搏杀时组织度的差异才是最致命的。
黑僧格林沁的人都太辣鸡了
对战争对生命没有最基本的敬畏,张口就来。
一战的坦克是打辅助的……骑兵还很重要
二战也就苏联还有大规模的骑兵队伍,主要也只是为了快速机动,没人骑马冲锋,你拿着倚天剑也干不过机枪。
傻了叭唧的-
放进来打巷战-英法随便灭!
赞一个,无论民族,保家卫国的英雄永远值得尊敬
满遗?硕帝无恙否?
哈哈
一战吧
扯犊子。萨尔浒之战明军策略出了大问题,内部将领不和,再加上碰到了战斗力更强的后金军才输的,之前没多久还猛揍了日本人缅甸人,之后在朝政腐败不堪皇帝睿智操作上上下下离心离德的情况下还把后金挡在关外近三十年,里边还跟杀狗似的打了十多年农民军才崩盘,这叫战斗力最渣??最后几十年的明军确实不行了,但至少还是拿得出手的军队,还有一定战斗力。满清末期那叫什么玩意?一哄而散,几比几万的战损比,这还配叫军队??清粉的逻辑就是不管怎么样,你说清朝差我就说明朝更差是不是?
净胡说
闪击波兰的时候波兰的东线不是还有骑兵团的吗
苏联德国(尤其是苏联)都还有骑兵,虽然基本上就是用马当交通工具而已作战完全是下马的,但是在那些车辆难以通行的地方还是很有用的。
英军顶多多死一些人,我们当时与英军差的不仅仅是武器,军人素质其实差距更大,近身肉搏也是打不过的。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和日军肉搏,别被什么大刀骗了,平均三个人才能换掉日军一个人。有军官后来回忆说小日本的刺刀用得也太好了,而我军军人素质过低,很多都是文盲,没有经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连指令都听不懂。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 德国是坦克大炮 波兰是骑兵 不堪一击
和印度什么关系啊
一战是机枪的大规模应用而不是发明啊,清军就买过马克沁啊。
伤的,吓的,从未打过这种仗,从未遇到过这种敌人,直接打散了
印度人不死光,我们大英帝国决不投降,锡克骑兵是印度的
八里桥的英军,其实大部分是印度人...
蒙古族?蒙古人?
武器差距还是有的 就单兵武器来说 日本单发三八大盖 美军多多少少也是半自动步枪了
那你倒是说清楚你是蒙古人还是蒙古族啊?
僧格林沁还有个洋名字Sam Collinson🐶
哟,这位爷是旗人?
锡克骑兵就是印度人
说得对,这才是关键,当时武器差距其次,士气战斗力真的差的多。一个中华史上唯独没有北方威胁的朝代,也成为军队战斗力下降的最快的朝代,也算是必然。
百度里和你说的不一样啊。十九世纪欧洲的近代军队在面对世界各地的封建军队作战时,有不少压倒性的胜利的。八里桥之战,三万多清军伤亡过半,而一万人[7]的英法联军只有十二人阵亡。
这不就是很多穿越小说里主角的火枪队打敌人的情况么
轮到湘军?湘军打他跟玩一样🐶
不,还是燕双飞强!
第三军开始可是直接上旅顺正面啊,万碎冲锋。印象中,后面也是203打了好一阵子,才用上类似17世纪沃邦的堑壕攻城。我猜大概是梅克尔少佐没教参谋们怎么打要塞攻坚,确实之前也没有攻坚近代化要塞的战例(虽然旅顺其实也算不上近代化)。所以日军明显以为都是旅顺,和十年前不会有什么不同,直接当野战打了。
提名一个海湾战争,死亡人数没有这么夸张,但是震撼程度与诸位所提的有过之无不及
僧格林沁第二次大沽口打的还是很不错的 战争输掉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不过之前囚禁英国人也是不应该
这么说对不起死去的将士,这个英军也有记载的,清军不畏惧牺牲誓死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