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一万零一年 (drunkpiano )

x
xinlaid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1.
 
对那年夏天,确实没有多少悲情感。一是因为当时年纪小,只有13岁,但更主要的是因为我对一切“群众运动”有天然的隔阂感。总觉得那年夏天的学生和66年夏天的学生是同一批人,不过是赶上的“班车”不同而已。
 
2.
 
但仍需纪念。因为那个数字已经成了一个符号,和自由、热忱、理想主义等人之为人的品质联系在一起。今天的中国,离自由、热忱、理想主义比20年前更遥远。重温那个数字,就等于一个民族重访那个可能的自己。
 
3.
 
上周末在朋友家聊天,说到中国的犬儒主义。
 
“The
saddest part is not they don’t care, because I can understand the
indifference, short-sightedness and the complete devotion to private
life. The saddest part is that they hate people who care.”
 
这里说的“they”不是指“他们”,是指已经发了的、正在发起来的、梦想要发的、也许永远不会发但孜孜不倦追求发起来的,“你们”。
 
“你们”常说的话包括: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肯定又是民晕分子在造谣。”
“上海比纽约还要高楼还要多!”
“你以为美国真的很自由啊。”
“为什么你总盯着中国的阴暗面!”
 
关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我一直没明白是什么意思。是说鲁迅当年不应该写那些文章,而应该当个农民老老实实种地吗?是说看到电视上的人大代表们在大会上一言不发面无表情便感到由衷欣慰,因为他们一点也不“空谈”所以真的很“兴邦”吗? 发两句议论怎么就“误国”了呢? 耽误了国家上哪趟车去哪个站一共耽误了多少分钟呢,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有多少呢?
 
4.
 
据说那一年之后之所以需要高压,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据《瞭望》报道,中国06年“群体性事件”数量为9万件。也就是平均每天246起。
 


嗯,真稳定,一天只有246起。
 
哪像台湾,那么乱,每天立法院的人都在吵架,有时候还打架。我们多稳定,一天只有246起群体性事件。而且一天246起群体性事件的情况下,报纸上、电视上还只有两个飘逸的大字:和谐。
 

一直不明白那些笑话台湾的民主的人其优越感从何而来。人家把一个发霉的包子放在桌上,我们把十个发霉的包子藏在桌子底下,所以我们家比他们家更干净,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就证毕了是吗。

 


 
x
xinlaide
2 楼
   

5.

 

当然“你们”是看不到的,你们坐在北京上海“比曼哈顿还密集”的写字楼里或直接坐在曼哈顿的写字楼里,窗明几净的实验室里,热气腾腾的餐馆里,或者某酒店的“水疗室”里,新闻联播前,怎么会看到这每天246起“群体性事件”呢?既然你们没有亲眼看到,它不是反华媒体的谣言又是什么呢?那些信谣传谣的民晕分子们不是在“空谈误国”又是在干什么呢?竟然还有人为这些人提供法律援助、经济援助、要“不顾当地政府的劝阻”采访他们报道他们?说,拿了美国主子多少钱!

 

真的,The saddest part is not you don’t care. It’s that you hate people who care.

 

我因此怀念那年夏天,那个空气中充满自由、热忱和理想主义的夏天。

 

6.

 

扔鞋那天我去听了演讲。演讲结束之后走出演讲厅,看到门口两堆人,确切地说一大堆人和一小堆人。一大堆,是“热烈欢迎”的中国学生,几十个。一小堆,是前去抗议的某功人员,三五个。

 

几十个那堆朝气蓬勃,说说笑笑,有人高喊:“他们不走,我们也不走”!

 

三五个那堆,面无表情,年龄不等,看上去像中国大街上的民工,没准还真是雇来的民工。

 

那天刚下过大雪,又或者还在下雪,记不清了。我猜着雪地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开始泪眼朦胧,因为被那三五个人的脸和脸上的辛酸震动,因为这些或者因为迫害而流落至此或者因为贫穷而寒风中驻足的人,也可以被叫做“同胞”。

 

然后身后传来那一大堆人欢快的齐声口号:“祖国万岁!统一万岁!”

 

你说,这些孩子,这些青春靓丽的孩子,如果早生20年,站在当年那个广场上,他们又会喊些什么呢?

 

7.

 

曾经看过柴静mm做的一期《新闻调查》节目,采访的是一个河北监狱的杀夫女囚犯们。女囚们似乎都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长期承受野蛮的家庭暴力,找当地干部,干部不管,找派出所,派出所不管,找妇联,妇联也不管,最后这些女性忍无可忍,杀了老公。

 

看了这个节目,我就琢磨,不是说天朝“治理能力”很高吗,“治理能力”都跑到哪儿去了呢?

 

后来看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就知道“治理能力”都跑哪儿去了。

 


想说的是,这个纪念对于我,不是关于过去,关于清算,关于复仇。它是关于现在,关于未来,关于救赎。如果一个国家纳税人的钱不是用于帮助被欺辱的弱者,而
用于雇佣打手殴打记者,它还有未来吗?它的未来是你所想要的吗?你真的仅仅因为到处插满了摩天大楼,就为这个国家感到骄傲吗?你真的会仅仅因为一个贵妇开
宝马和拎LV,就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她吗?

 

8.

 

上面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纵使有960万平方公里,16亿人,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他们可以随时定位到你,跟踪你,骚扰你。结论当然是,您是老大,别人都不是您的对手。

 

但,雨果说过:There is nothing more powerful than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让我们大声念一遍:There is nothing more powerful than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9.

 



 

“让青春吹动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

 

——《追梦人》

 
x
xinlaide
3 楼
"真的,The saddest part is not you don’t care. It’s that you hate people who care."
en,在网上这种感觉狠强烈
l
lonestar_june
4 楼
真无聊
x
xinlaide
5 楼
以下是引用xinlaide在2009-6-4 9:53:00的发言:

“你们”常说的话包括: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肯定又是民晕分子在造谣。”
“上海比纽约还要高楼还要多!”
“你以为美国真的很自由啊。”
“为什么你总盯着中国的阴暗面!”
 
关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我一直没明白是什么意思。是说鲁迅当年不应该写那些文章,而应该当个农民老老实实种地吗?是说看到电视上的人大代表们在大会上一言不发面无表情便感到由衷欣慰,因为他们一点也不“空谈”所以真的很“兴邦”吗? 发两句议论怎么就“误国”了呢? 耽误了国家上哪趟车去哪个站一共耽误了多少分钟呢,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有多少呢?
 
4.
 
据说那一年之后之所以需要高压,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
 
    


随便爬一下华人讨论六。四的帖子,都能找到类似的回帖吧?
w
weimm
6 楼
以下是引用lonestar_june在2009-6-4 10:33:00的发言:
真无聊
mark一下这个。
 
希望你不是在说drunkpiano, 她可是我的偶像。
 
“你说,这些孩子,这些青春靓丽的孩子,如果早生20年,站在当年那个广场上,他们又会喊些什么呢?”
 
这话让我心跳了一下。
s
shoon_yee
7 楼
 我也很欣赏drunkpiano。
d
debbiepeng
8 楼
进来support一下

不管真相如何,那毕竟是一段有伤痕,有血泪的历史。不想听的人,难道还不许别人提,不许别人纪念一下?
c
cece07
9 楼
 支持。。
s
saracen
10 楼
so well said. I can't agree with her more.
C
ConnieBear
11 楼
以下是引用shoon_yee在2009-6-4 10:51:00的发言:
 我也很欣赏drunkpiano。
me too.
 
x
xinlaide
12 楼
以下是引用saracen在2009-6-4 11:09:00的发言:

    
     so well said. I can't agree with her more.
    

 I felt the same way, glad that you enjoyed it.
x
xinlaide
13 楼
 觉得她的文章思想非常PROVOCATIVE,但是笔调又很平静,有一种强大的暗涌的能量,总让人读完之后内心掀起涟漪.
s
seven3
14 楼
醉琴还在美国吗?
w
weimm
15 楼
终于在这里找到了知音了,赶快把我在华人祥和楼里的话给copy过来。我从小语文就差,挤那么多字不容易。
 
--------------------------------------
 
看到这座楼,我感到一阵阵心寒,
 
那时我还小,但是因为家就住在清华大学里,所以看到了很多
 
记得有天我姐姐的中学周一全校同学集中在操场上准备升旗,正好一支游行的队伍走过,队伍里的大学生突然唱起了国际歌,操场上的中学生和老师也跟着唱起来,没有组织,没有指挥 ,大家唱的异常激动,姐姐说,她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水。。。。。。
 
那时爸爸妈妈和一群老师跑到TAM慰问绝食请愿的学生,他们还偷偷拍了照片,偷偷洗了出来,我看到照片上头发花白的老师握住学生的手老泪纵横。。。。。。
 
总以为终究有一天会真相大白,会有个官方的公正的说法,但是,二十年过去了,却有人说“揪住不放干什么呀”.
 
原来鲁迅先生的《呐喊》真是白写了。。。。。。
 
-----------------------------------------------------------
A
Applet
16 楼
政治的进步是需要高度理性和智慧的人来领导与推动的,光靠思想与热情可能还远远不够。如果在民主运动刚开始内部就出现争权,或有人只为个人不为大局考虑那更将是灾难。

from 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柴玲&variant=zh-hans
f
foxwoods
17 楼
以下是引用xinlaide在2009-6-4 11:27:00的发言:
 觉得她的文章思想非常PROVOCATIVE,但是笔调又很平静,有一种强大的暗涌的能量,总让人读完之后内心掀起涟漪.
同意。
非常喜欢这个mm,以前看她的小说,然后看她的评论,总是很有思想见地。
20年前什么都不懂,现在懂了却不知道该怎样去论。唯有百忙中感叹一番罢了。
s
subing
18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1:32:00的发言:

    
    醉琴还在美国吗?

    

她现在在牛津/剑桥。不记得是哪一个了。
x
xinlaide
19 楼
抛开过去的细节不谈,二十年前是否有无辜死去的平民?
政治的进步,ACKNOWLEDGE死去的人,是第一步,而且是一大步。
六四中死难的同胞与地震中死难的同胞,都是同胞,都应得到纪念。
k
kiaa
20 楼
 超级才女醉钢琴的新作啊
先顶再看
s
seven3
21 楼
以下是引用subing在2009-6-4 11:38:00的发言:

    
    
她现在在牛津/剑桥。不记得是哪一个了。

    
可怜的妹妹,还飘着呢...
我们倒是有过几面之缘,看着很舒服的姑娘.
葑菲
22 楼
我也一直很崇拜她的,不过她这篇新作还真有几点没法苟同
葑菲
23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1:43:00的发言:

可怜的妹妹,还飘着呢...
我们倒是有过几面之缘,看着很舒服的姑娘.

呜?为什么可怜啊?我觉得能拿到英国大学的offer,那么好的福利待遇,是很牛也很幸福的亚
s
seven3
24 楼
以下是引用葑菲在2009-6-4 11:49:00的发言:

    
    
     呜?为什么可怜啊?我觉得能拿到英国大学的offer,那么好的福利待遇,是很牛也很幸福的亚
    
我觉得女孩子一个人 , 飘来飘去, 挺可怜的阿
DP是牛仁,但是也需要安定的家嘛
M
Maybe
25 楼
我挺喜欢醉琴的文章的,有时候也会去偷窥她的博客。
 
不过这篇文章里的一些观点,我跟她看法不一样。
M
Maybe
26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1:53:00的发言:

我觉得女孩子一个人 , 飘来飘去, 挺可怜的阿
DP是牛仁,但是也需要安定的家嘛


 
人家有男朋友啊(还是已经结婚了,不确定),两个人过得挺好的。
葑菲
27 楼
以下是引用Maybe在2009-6-4 11:59:00的发言:

 
人家有男朋友啊(还是已经结婚了,不确定),两个人过得挺好的。
哇!好有兴趣知道她男人是什么样的牛人啊
s
seven3
28 楼
以下是引用Maybe在2009-6-4 11:59:00的发言:

    
    
      
     人家有男朋友啊(还是已经结婚了,不确定),两个人过得挺好的。
    
是吗? 我想也应该有男朋友的,因为她的粉丝是很多阿.
不过以前见到她那时候还是一个人好像, 而且后来她似乎又去了很多其他地方,所以不确定.
英国多没劲阿,回美国多好啊 .
我看她的文章,大概是不适合呆中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2:04:05编辑过]
c
commander
29 楼
以下是引用xinlaide在2009-6-4 11:27:00的发言:

    
     觉得她的文章思想非常PROVOCATIVE,但是笔调又很平静,有一种强大的暗涌的能量,总让人读完之后内心掀起涟漪.
    
I FELT THE SAM E WAY
s
socgrace
30 楼
根据我的八卦搜索,她在剑桥教政治学。
 
不过我不喜欢她的论点,就像我不喜欢南方报系一样(20岁的时候那是我最喜欢的出版物之一)。也不敢苟同用大学老师的名义在非学术杂志上随便发文章,等于用一个领域的currency提高在另一个领域的卖点。本质上跟换版最近的几个大坑有点像,游走在非营利性的换版和其他盈利的网站(i.e., TAOBAO)之间。
s
saracen
31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1:53:00的发言:

我觉得女孩子一个人 , 飘来飘去, 挺可怜的阿
DP是牛仁,但是也需要安定的家嘛


 If you read her blog, she has got married last year and should have bought a house in London.
苜蓿紫
32 楼
以下是引用socgrace在2009-6-4 12:14:00的发言:

    
     根据我的八卦搜索,她在剑桥教政治学。
      
     不过我不喜欢她的论点,就像我不喜欢南方报系一样(20岁的时候那是我最喜欢的出版物之一)。也不敢苟同用大学老师的名义在非学术杂志上随便发文章,等于用一个领域的currency提高在另一个领域的卖点。本质上跟换版最近的几个大坑有点像,游走在非营利性的换版和其他盈利的网站(i.e., TAOBAO)之间。
    
我也不大喜欢她的论点。我个人从看她以前的文章来看,她本身也是个比较凉薄的人,姿态居高地遥远地评点一下,大概也是她能对"这些孩子,这些青春靓丽的孩子"唯一会做的事情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2:27:48编辑过]
s
seven3
33 楼
以下是引用saracen在2009-6-4 12:23:00的发言:

    
    
      If you read her blog, she has got married last year and should have bought a house in London.
    
真在英国定居了? 以后见不到了,
s
socgrace
34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2:03:00的发言:

是吗? 我想也应该有男朋友的,因为她的粉丝是很多阿.
不过以前见到她那时候还是一个人好像, 而且后来她似乎又去了很多其他地方,所以不确定.
英国多没劲阿,回美国多好啊 .
我看她的文章,大概是不适合呆中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2:04:05编辑过]
 
很久之前,闺蜜让我看她的博客。好像她自己提到过在博士毕业以及博后的时候找工作不是很顺利,英国的offer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她自己也在博客里说她的方向不热门,很难在北美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又八卦地搜了一篇她发表的文章,貌似是不怎么match北美政治学最近的热门,不过我不是内行了,不敢说得很肯定。
h
hhmouse
35 楼
以下是引用shoon_yee在2009-6-4 10:51:00的发言:
 我也很欣赏drunkpiano。
me too. 她这篇写的也很好.
 
M
Maybe
36 楼
以下是引用socgrace在2009-6-4 12:14:00的发言:

根据我的八卦搜索,她在剑桥教政治学。
 
不过我不喜欢她的论点,就像我不喜欢南方报系一样(20岁的时候那是我最喜欢的出版物之一)。也不敢苟同用大学老师的名义在非学术杂志上随便发文章,等于用一个领域的currency提高在另一个领域的卖点。本质上跟换版最近的几个大坑有点像,游走在非营利性的换版和其他盈利的网站(i.e., TAOBAO)之间。
 
我倒是觉得她在南方周末写点评论也没什么,很多教授专家不也上电视搞讲座吗?拉近了学科和普通大众的距离,让大家都能共享观点和智慧。其实我还很ws地希望她能多写点小说呢,很喜欢看她的小说。
s
seven3
37 楼
以下是引用苜蓿紫在2009-6-4 12:25:00的发言:

    
     我也不大喜欢她的论点。我个人从看她以前的文章来看,她本身也是个比较凉薄的,姿态居高地遥远地评点一下,大概也是她能对"这些孩子,这些青春靓丽的孩子"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这个不同意,DP其实是那种看得比较透彻的愤青类型,根凉薄实在不搭边.
你可以不同意她的观点,但是据此来推测人家的character,不免有点过了.
s
seven3
38 楼
以下是引用socgrace在2009-6-4 12:28:00的发言:

    
    
      
     很久之前,闺蜜让我看她的博客。好像她自己提到过在博士毕业以及博后的时候找工作不是很顺利,英国的offer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她自己也在博客里说她的方向不热门,很难在北美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又八卦地搜了一篇她发表的文章,貌似是不怎么match北美政治学最近的热门,不过我不是内行了,不敢说得很肯定。
    
学文科确实在美国不好找工作的,尤其是政治,宗教之类的大冷门. 不过看起来她现在过的还不错, 替她高兴
M
Maybe
39 楼
以下是引用socgrace在2009-6-4 12:28:00的发言:

 
很久之前,闺蜜让我看她的博客。好像她自己提到过在博士毕业以及博后的时候找工作不是很顺利,英国的offer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她自己也在博客里说她的方向不热门,很难在北美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又八卦地搜了一篇她发表的文章,貌似是不怎么match北美政治学最近的热门,不过我不是内行了,不敢说得很肯定。
 
找工作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啦,人家现在在剑桥过得不是挺好。
苜蓿紫
40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2:29:00的发言:

    
     这个不同意,DP其实是那种看得比较透彻的愤青类型,根凉薄实在不搭边.
你可以不同意她的观点,但是据此来推测人家的character,不免有点过了.

    
你有你的观点,觉得她是看得透彻;我也有我的观点阿,我觉得从她的文能感觉这个人个性凉薄,没有怎么过吧。个性凉薄也不是什么大错儿
k
kiaa
41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2:29:00的发言:

    
     这个不同意,DP其实是那种看得比较透彻的愤青类型,根凉薄实在不搭边.
你可以不同意她的观点,但是据此来推测人家的character,不免有点过了.

    
同意你的看法。
dp写人写事入木三分,如果没有悲天悯人的心怀,是很难做到这点的。
M
Maybe
42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2:29:00的发言:

这个不同意,DP其实是那种看得比较透彻的愤青类型,根凉薄实在不搭边.
你可以不同意她的观点,但是据此来推测人家的character,不免有点过了.

 
我也没觉得她凉薄,相反我觉得她还挺热血的。
s
socgrace
43 楼
以下是引用Maybe在2009-6-4 12:29:00的发言:

 
我倒是觉得她在南方周末写点评论也没什么,很多教授专家不也上电视搞讲座吗?拉近了学科和普通大众的距离,让大家都能共享观点和智慧。其实我还很ws地希望她能多写点小说呢,很喜欢看她的小说。
 
MM说得没错,包括很多系都在主页上更新谁最近上了媒体。
但是在大的学术界,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事情。何况面对普通观众的时候,很多复杂的逻辑都得简化,有时候会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像前不久北大孙东东事件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国内学界有个说法“防A,防B(我给忘了具体的内容了),防记者。”因为记者有时候会为了吸引眼球而断章取义,网络一传播,有理说不清。
 
s
seven3
44 楼
以下是引用kiaa在2009-6-4 12:35:00的发言:

    
     同意你的看法。
dp写人写事入木三分,如果没有悲天悯人的心怀,是很难做到这点的。

    
悲天悯人用得挺好. 我也是同感. 她对自己的人物总是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那个意思.
s
socgrace
45 楼
以下是引用Maybe在2009-6-4 12:32:00的发言:

 
找工作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啦,人家现在在剑桥过得不是挺好。
我没说她过的不好啊,我只是回答一个MM希望她在北美的问题。
 
s
socgrace
46 楼
以下是引用Maybe在2009-6-4 12:29:00的发言:

 
我倒是觉得她在南方周末写点评论也没什么,很多教授专家不也上电视搞讲座吗?拉近了学科和普通大众的距离,让大家都能共享观点和智慧。其实我还很ws地希望她能多写点小说呢,很喜欢看她的小说。
我也觉得她的小说还挺有趣的,但是不喜欢她的政论。
就像我无比热爱王小波的小说,虽然他的杂论也不错,可是比起小说来功力差远了。
h
handgogo
47 楼
写的挺好的啊,就是口气太老态了。
s
saracen
48 楼
以下是引用苜蓿紫在2009-6-4 12:25:00的发言:

我也不大喜欢她的论点。我个人从看她以前的文章来看,她本身也是个比较凉薄的人,姿态居高地遥远地评点一下,大概也是她能对"这些孩子,这些青春靓丽的孩子"唯一会做的事情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2:27:48编辑过]
so, seems that you are doing something for these little young kids? 
x
xinlaide
49 楼
以下是引用socgrace在2009-6-4 12:38:00的发言:

    
    
      
     MM说得没错,包括很多系都在主页上更新谁最近上了媒体。
     但是在大的学术界,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事情。何况面对普通观众的时候,很多复杂的逻辑都得简化,有时候会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像前不久北大孙东东事件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国内学界有个说法“防A,防B(我给忘了具体的内容了),防记者。”因为记者有时候会为了吸引眼球而断章取义,网络一传播,有理说不清。
      
    

Paul Krugman writes for NYT, I think it's positive for intellectuals to engage in public discussion.

Explain things in simple language is different from simplify logic (复杂的逻辑都得简化).
h
hhmouse
50 楼
以下是引用weimm在2009-6-4 11:32:00的发言:

终于在这里找到了知音了,赶快把我在华人祥和楼里的话给copy过来。我从小语文就差,挤那么多字不容易。
 
--------------------------------------
 
看到这座楼,我感到一阵阵心寒,
 
那时我还小,但是因为家就住在清华大学里,所以看到了很多
 
记得有天我姐姐的中学周一全校同学集中在操场上准备升旗,正好一支游行的队伍走过,队伍里的大学生突然唱起了国际歌,操场上的中学生和老师也跟着唱起来,没有组织,没有指挥 ,大家唱的异常激动,姐姐说,她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水。。。。。。
 
那时爸爸妈妈和一群老师跑到TAM慰问绝食请愿的学生,他们还偷偷拍了照片,偷偷洗了出来,我看到照片上头发花白的老师握住学生的手老泪纵横。。。。。。
 
总以为终究有一天会真相大白,会有个官方的公正的说法,但是,二十年过去了,却有人说“揪住不放干什么呀”.
 
原来鲁迅先生的《呐喊》真是白写了。。。。。。
 
-----------------------------------------------------------
 
echo一下. Your writing brought tears to my eyes. I grow up in a college campus too, totally understand you. i remember my parents' tears when watching the new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2:50:01编辑过]
L
Lucida
51 楼
以下是引用xinlaide在2009-6-4 9:53:00的发言:

 1.
 
对那年夏天,确实没有多少悲情感。一是因为当时年纪小,只有13岁,但更主要的是因为我对一切“群众运动”有天然的隔阂感。总觉得那年夏天的学生和66年夏天的学生是同一批人,不过是赶上的“班车”不同而已。
 
2.
 
但仍需纪念。因为那个数字已经成了一个符号,和自由、热忱、理想主义等人之为人的品质联系在一起。今天的中国,离自由、热忱、理想主义比20年前更遥远。重温那个数字,就等于一个民族重访那个可能的自己。
 
3.
 
上周末在朋友家聊天,说到中国的犬儒主义。
 
“The saddest part is not they don’t care, because I can understand the indifference, short-sightedness and the complete devotion to private life. The saddest part is that they hate people who care.”
 
这里说的“they”不是指“他们”,是指已经发了的、正在发起来的、梦想要发的、也许永远不会发但孜孜不倦追求发起来的,“你们”。
 
“你们”常说的话包括: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肯定又是民晕分子在造谣。”
“上海比纽约还要高楼还要多!”
“你以为美国真的很自由啊。”
“为什么你总盯着中国的阴暗面!”
 
关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我一直没明白是什么意思。是说鲁迅当年不应该写那些文章,而应该当个农民老老实实种地吗?是说看到电视上的人大代表们在大会上一言不发面无表情便感到由衷欣慰,因为他们一点也不“空谈”所以真的很“兴邦”吗? 发两句议论怎么就“误国”了呢? 耽误了国家上哪趟车去哪个站一共耽误了多少分钟呢,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有多少呢?
 
4.
 
据说那一年之后之所以需要高压,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据《瞭望》报道,中国06年“群体性事件”数量为9万件。也就是平均每天246起。
 


嗯,真稳定,一天只有246起。
 
哪像台湾,那么乱,每天立法院的人都在吵架,有时候还打架。我们多稳定,一天只有246起群体性事件。而且一天246起群体性事件的情况下,报纸上、电视上还只有两个飘逸的大字:和谐。
 
一直不明白那些笑话台湾的民主的人其优越感从何而来。人家把一个发霉的包子放在桌上,我们把十个发霉的包子藏在桌子底下,所以我们家比他们家更干净,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就证毕了是吗。
 

 
Re
苜蓿紫
52 楼
以下是引用saracen在2009-6-4 12:46:00的发言:

    
    
     so, seems that you are doing something for these little young kids? 
    
没有没有,我没有任何摇旗呐喊的能力,也就在网络上躲在小ID后面敲敲无聊的回帖。您还是别care我的帖子了
s
socgrace
53 楼
以下是引用xinlaide在2009-6-4 12:46:00的发言:


Paul Krugman writes for NYT, I think it's positive for intellectuals to engage in public discussion.

Explain things in simple language is different from simplify logic (复杂的逻辑都得简化).


 
你说得没错,是有学者这么做,你看我前面的帖子并没有否认这一点啊。但是学界整体不是很认可这种行为,最简单的评tenure的时候是不看这些的。
你后一句我百分百同意,但是并不是我原话的意思。
 
a
ajiu
54 楼


 

一直不明白那些笑话台湾的民主的人其优越感从何而来。人家把一个发霉的包子放在桌上,我们把十个发霉的包子藏在桌子底下,所以我们家比他们家更干净,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就证毕了是吗。

 


 
    
我很喜欢DP写的小说,最近的政论有颇多观点不认同,不过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
x
xinlaide
55 楼
以下是引用socgrace在2009-6-4 12:53:00的发言:

    
    
      
     你说得没错,是有学者这么做,你看我前面的帖子并没有否认这一点啊。但是学界整体不是很认可这种行为,最简单的评tenure的时候是不看这些的。
     你后一句我百分百同意,但是并不是我原话的意思。
      
    

there are two possible argument for this phenomenon,
1) education system needs to catch up with the time,
or 2)intellectuals should adjust their exposure based on the "approval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学界整体认可).

as for 2), i'm not arguing intellectuals should never compromise, but it'll be a shame for intellectuals to make compromise based on the "approval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that's my view point, you don't have to agree with me.

having said that, this is already far away from what we were originally talking about.
s
shoon_yee
56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1:43:00的发言:

    
     可怜的妹妹,还飘着呢...
我们倒是有过几面之缘,看着很舒服的姑娘.

    
人家不是去当教授的吗?算是settle down了吧。
b
beaver2007
57 楼
thank you for the great article, i burst into tears! i was 13 as well, witnessed the whole incident.
 
怀念那个空气中充满自由、热忱和理想主义的夏天。
s
socgrace
58 楼
以下是引用xinlaide在2009-6-4 13:09:00的发言:


there are two possible argument for this phenomenon,
1) education system needs to catch up with the time,
or 2)intellectuals should adjust their exposure based on the "approval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学界整体认可).

as for 2), i'm not arguing intellectuals should never compromise, but it'll be a shame for intellectuals to make compromise based on the "approval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that's my view point, you don't have to agree with me.

having said that, this is already far away from what we were originally talking about.


 
一个澄清性质的问题:我理解你说得education,跟academia是一个意思。
 
我确实不同意你的两点。
第1点,学术界已经过于追求热点了,学者不等于记者。
第2点,学者应该保持对社会的关注,但是不能被社会绑架。学术的独立性(理想状态)就在于既能不受控于强权,有不受控于民众的激情。
 
同意你最后一点,我偏题了。
 
A
Applet
59 楼
以下是引用socgrace在2009-6-4 12:28:00的发言:

    
    
      
     很久之前,闺蜜让我看她的博客。好像她自己提到过在博士毕业以及博后的时候找工作不是很顺利,英国的offer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她自己也在博客里说她的方向不热门,很难在北美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又八卦地搜了一篇她发表的文章,貌似是不怎么match北美政治学最近的热门,不过我不是内行了,不敢说得很肯定。
    

是写 那么 爱呢  的那个吗?
x
xinlaide
60 楼
以下是引用socgrace在2009-6-4 13:18:00的发言:

    
    
      
     一个澄清性质的问题:我理解你说得education,跟academia是一个意思。
      
     我确实不同意你的两点。
     第1点,学术界已经过于追求热点了,学者不等于记者。
     第2点,学者应该保持对社会的关注,但是不能被社会绑架。学术的独立性(理想状态)就在于既能不受控于强权,有不受控于民众的激情。
      
     同意你最后一点,我偏题了。
      
    
to 1st point, your argument is a bit over generalized. "学术界已经过于追求热点了", this is yet another topic that deserves discussion in its own right.

to 2nd point, agree, although can't see the relevance to my argument.

yes, let us get back to the main topic.
x
xinlaide
61 楼
以下是引用beaver2007在2009-6-4 13:18:00的发言:

    
     thank you for the great article, i burst into tears! i was 13 as well, witnessed the whole incident.
      
     怀念那个空气中充满自由、热忱和理想主义的夏天。
    

thank you for sharing!
I was greatly moved and comforted reading this article, and found she said everything I was wanted to say but didn't know how to.

yes, 怀念那个空气中充满自由、热忱和理想主义的夏天。
C
ConnieBear
62 楼
以下是引用socgrace在2009-6-4 12:53:00的发言:

 
你说得没错,是有学者这么做,你看我前面的帖子并没有否认这一点啊。但是学界整体不是很认可这种行为,最简单的评tenure的时候是不看这些的。
你后一句我百分百同意,但是并不是我原话的意思。
 
DP也没打算拿这个文章评剑桥tenure吧。
她是个文人,遇到有所感触的事情,写几篇小文,或者发表,或者就在自己博克上,有共鸣的,就多看看。这个不是最正常的么?文人写这样的文章,总比写什么含泪劝告的余秋雨之流有风骨的多吧。
你觉着,鲁迅以前拿着国民党的大学工资,不好好上课,写些杂文于报章上,是不是也不符合学者的道理呢?
s
socgrace
63 楼
以下是引用Applet在2009-6-4 13:24:00的发言:


是写 那么 爱呢  的那个吗?

是的,还有孤独的星球什么的一系列文章,挺有趣的。主角大多都是北美留学生。
不过我最喜欢重头再来,是国内南方小城的背景,北京始终贯穿全文。
R
Riquelme
64 楼
以下是引用苜蓿紫在2009-6-4 12:34:00的发言:

    
     你有你的观点,觉得她是看得透彻;我也有我的观点阿,我觉得从她的文能感觉这个人个性凉薄,没有怎么过吧。个性凉薄也不是什么大错儿
    
说反了吧,DP要是凉薄还写这文章干嘛?她批的就是“凉薄”的国人。
A
Applet
65 楼
以下是引用socgrace在2009-6-4 13:29:00的发言:

    
    
     是的,还有孤独的星球什么的一系列文章,挺有趣的。主角大多都是北美留学生。
     不过我最喜欢重头再来,是国内南方小城的背景,北京始终贯穿全文。
    

她的小说写的真的很好。不过这篇政论,有很多观点不感茍同。

开始确实是民主运动。但是后来呢?没有变调吗?所以我觉得称其为风波,还是正确的。
s
saracen
66 楼
以下是引用Applet在2009-6-4 13:32:00的发言:


她的小说写的真的很好。不过这篇政论,有很多观点不感茍同。

开始确实是民主运动。但是后来呢?没有变调吗?所以我觉得称其为风波,还是正确的。

"After that", After when?   After TG crashed and killed so many people? If they did it correctly, why they are so scared to death today? Why they close so many bbs today? Even SMTH is closed, which has been prone to them so long, how ridiculous! 
x
xinlaide
67 楼
以下是引用Applet在2009-6-4 13:32:00的发言:

    
    
她的小说写的真的很好。不过这篇政论,有很多观点不感茍同。

开始确实是民主运动。但是后来呢?没有变调吗?所以我觉得称其为风波,还是正确的。

    

醉琴没有要给六四定性,我觉得她文章的观点在这里:

"我
想说的是,这个纪念对于我,不是关于过去,关于清算,关于复仇。它是关于现在,关于未来,关于救赎。如果一个国家纳税人的钱不是用于帮助被欺辱的弱者,而
用于雇佣打手殴打记者,它还有未来吗?它的未来是你所想要的吗?你真的仅仅因为到处插满了摩天大楼,就为这个国家感到骄傲吗?你真的会仅仅因为一个贵妇开
宝马和拎LV,就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她吗?"
x
xinlaide
68 楼
以下是引用saracen在2009-6-4 13:41:00的发言:

    
    
     "After that", After when?   After TG crashed and killed so many people? If they did it correctly, why they are so scared to death today? Why they close so many bbs today? Even SMTH is closed, which has been prone to them so long, how ridiculous! 
    
it's the GWF day (GWF: Great FireWall, analogous with Great Wall), on Jun 2nd, major community websites (twitter, youtube, myspace, cnn, etc) are blocked.
s
seven3
69 楼
以下是引用Applet在2009-6-4 13:32:00的发言:

    
    
她的小说写的真的很好。不过这篇政论,有很多观点不感茍同。

开始确实是民主运动。但是后来呢?没有变调吗?所以我觉得称其为风波,还是正确的。

    
不管是风波也好,民主运动也好. 大坦克+军队屠杀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市民, 还是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少见的.
s
saracen
70 楼
以下是引用xinlaide在2009-6-4 13:45:00的发言:

it's the GWF day (GWF: Great FireWall, analogous with Great Wall), on Jun 2nd, major community websites (twitter, youtube, myspace, cnn, etc) are blocked.

Yeah, the notorious GWF.
But glad to see many people have been knowing how to "jump over the wall".
A
Applet
71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3:46:00的发言:

    
     不管是风波也好,民主运动也好. 大坦克+军队屠杀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市民, 还是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少见的.

    

我觉得这个有点太那啥了。
说的好像南京大屠杀一样。 

至于世界历史少见。看看李敖的一期节目吧,美国曾经怎么对付 聚在广场上抗议的老兵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4:13:02编辑过]
C
ConnieBear
72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3:46:00的发言:

不管是风波也好,民主运动也好. 大坦克+军队屠杀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市民, 还是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少见的.

从前我也以为这是common sense呢,但是很快就会有妹妹来告诉你,中国的国情特殊,这个屠杀是必须的,不然中国就会灭亡。
s
seven3
73 楼
以下是引用Applet在2009-6-4 14:13:00的发言:

    
    
我觉得这个有点太那啥了。
说的好像南京大屠杀一样。 

至于世界历史少见。看看李敖的一期节目吧,美国曾经怎么对付 聚在广场上抗议的老兵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4:13:02编辑过]

    
不管是屠杀几百个人,还是屠杀几十万人,不管是发生在中国,还是发生在美国,这种行为都是发指的.
我不认为这个有什莫好辩护的.
C
ConnieBear
74 楼
以下是引用Applet在2009-6-4 14:13:00的发言:


我觉得这个有点太那啥了。
说的好像南京大屠杀一样。 

至于世界历史少见。看看李敖的一期节目吧,美国曾经怎么对付 聚在广场上抗议的老兵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4:13:02编辑过]
世界历史上,台湾有228,南韩有光州,美国有肯特案。
现在这些历史上的屠杀和镇压是不是都有说法了呢。
这种在别的国家历史上出现过,所以就是正常的,就是正义的了么。
是不是还要说军阀也镇压过5。4,还有刘和珍君也是在学生运动中死亡,所以司空见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4:20:39编辑过]
a
aprilSnow
75 楼
以下是引用ConnieBear在2009-6-4 11:14:00的发言:

    
    
     me too.
      
    

me 3
A
Applet
76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4:18:00的发言:

    
     不管是屠杀几百个人,还是屠杀几十万人,不管是发生在中国,还是发生在美国,这种行为都是发指的.
我不认为这个有什莫好辩护的.

    

我可没辩护啊。。。只是觉得你用词的引导性。。。很那啥。
A
Applet
77 楼
以下是引用ConnieBear在2009-6-4 14:18:00的发言:

    
    
     世界历史上,台湾有228,南韩有光州,美国有肯特案。
     现在这些历史上的屠杀和镇压是不是都有说法了呢。
     这种在别的国家历史上出现过,所以就是正常的,就是正义的了么。
      
    

我可没说这是正义的啊。。。。
我觉得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伤痛。
s
seven3
78 楼
以下是引用ConnieBear在2009-6-4 14:14:00的发言:

    
    
     从前我也以为这是common sense呢,但是很快就会有妹妹来告诉你,中国的国情特殊,这个屠杀是必须的,不然中国就会灭亡。
    
恩,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说的可轻松了呢. 当年六四几乎是全民运动了,死的可能是任何一个人.
C
ConnieBear
79 楼
以下是引用Applet在2009-6-4 14:20:00的发言:


我可没说这是正义的啊。。。。
我觉得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伤痛。

是啊,一段空白的历史,一段不能纪念的伤痛。
s
seven3
80 楼
以下是引用Applet在2009-6-4 14:19:00的发言:

    
    
我可没辩护啊。。。只是觉得你用词的引导性。。。很那啥。

    
什莫引导性? 为啥就不能正视这段历史, 非要找出点勉强的理由来?
你认为不是屠杀吗? 学生,市民手里有武器吗? 军队可是全副武装的.
d
debbiepeng
81 楼
以下是引用ConnieBear在2009-6-4 14:14:00的发言:

    
    
     从前我也以为这是common sense呢,但是很快就会有妹妹来告诉你,中国的国情特殊,这个屠杀是必须的,不然中国就会灭亡。
    
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提这个事情就好像动了某些人的cheese一样,嘴一扁,肩一耸:20年了,还没有move on阿

可是政府从来没有正视过这个事情,反而一直躲躲闪闪,遮遮掩掩,让那些当年家破人亡的人怎么move on。
s
saracen
82 楼
以下是引用debbiepeng在2009-6-4 14:23:00的发言:

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提这个事情就好像动了某些人的cheese一样,嘴一扁,肩一耸:20年了,还没有move on阿
可是政府从来没有正视过这个事情,反而一直躲躲闪闪,遮遮掩掩,让那些当年家破人亡的人怎么move on。
That's exactly what DP said: they hate who cares.
C
ConnieBear
83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4:21:00的发言:

恩,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说的可轻松了呢. 当年六四几乎是全民运动了,死的可能是任何一个人.
我以为当年最直接的是反官倒,反腐败。20年过去了,腐败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公款不仅可以旅游,可以吃喝,可以贪污,还可以用于嫖娼。当年的太子党们倒卖点彩电,钢材。现在的太子党直接入股国家银行。当年的李鹏女儿考不上大学只能上电大,现在看来,这是笑话么?
各人自扫门前雪,就好了。这是这个事件给大家的最大警示。
s
seven3
84 楼
以下是引用ConnieBear在2009-6-4 14:26:00的发言:

    
    
     我以为当年最直接的是反官倒,反腐败。20年过去了,腐败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公款不仅可以旅游,可以吃喝,可以贪污,还可以用于嫖娼。当年的太子党们倒卖点彩电,钢材。现在的太子党直接入股国家银行。当年的李鹏女儿考不上大学只能上电大,现在看来,这是笑话么?
     各人自扫门前雪,就好了。这是这个事件给大家的最大警示。
    
是,这就是中国老百姓对政治的态度,这个是六四造成的直接后果.
89那时候群众热情多高啊, 所有人都很积极,甚至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喉舌都是扛着牌子支持学生的.
c
cilijing
85 楼
以下是引用ConnieBear在2009-6-4 14:18:00的发言:

    
    
     世界历史上,台湾有228,南韩有光州,美国有肯特案。
     现在这些历史上的屠杀和镇压是不是都有说法了呢。
     这种在别的国家历史上出现过,所以就是正常的,就是正义的了么。
     是不是还要说军阀也镇压过5。4,还有刘和珍君也是在学生运动中死亡,所以司空见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14:20:39编辑过]

    
我咋记得肯特案是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诉讼的?还是另有一个肯特案?
s
shoon_yee
86 楼
以下是引用Riquelme在2009-6-4 13:30:00的发言:

    
     说反了吧,DP要是凉薄还写这文章干嘛?她批的就是“凉薄”的国人。

    
well said.
C
ConnieBear
87 楼
以下是引用cilijing在2009-6-4 14:32:00的发言:

我咋记得肯特案是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诉讼的?还是另有一个肯特案?
那是我记错了?枪杀大学生那个。
a
angeliali
88 楼
以下是引用saracen在2009-6-4 14:25:00的发言:

That's exactly what DP said: they hate who cares.
在这个问题上,我更倾向于当个中立派。我觉得hate用的太过了,有点欲加之罪。其实年年都有六四,年年都有人拿出来说。也总有两个阵型在辩论。一方不同意另一方,还不止于说是hate吧。
c
cilijing
89 楼
以下是引用ConnieBear在2009-6-4 14:35:00的发言:

    
    
     那是我记错了?枪杀大学生那个。
    
哦,我知道了,是kent state univ的那个枪杀学生案。
s
saracen
90 楼
以下是引用angeliali在2009-6-4 14:36:00的发言:

在这个问题上,我更倾向于当个中立派。我觉得hate用的太过了,有点欲加之罪。其实年年都有六四,年年都有人拿出来说。也总有两个阵型在辩论。一方不同意另一方,还不止于说是hate吧。
I feel she is not just talking about the debate on June 4th, but more broader scenario. The reality is that many people just do not want to hear anything about democracy reform in China.
s
summeriris
91 楼
以下是引用debbiepeng在2009-6-4 11:03:00的发言:

    
    进来support一下

不管真相如何,那毕竟是一段有伤痕,有血泪的历史。不想听的人,难道还不许别人提,不许别人纪念一下?

    


well said
s
subing
92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2:38:00的发言:

    
     悲天悯人用得挺好. 我也是同感. 她对自己的人物总是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那个意思.

    
这句话很熟悉。她好像在她自己写过的哪一部小说后,写了篇后记,这句是里面的原话。我觉得很真实地表达了她的心境 。
h
hutong
93 楼
以下是引用socgrace在2009-6-4 12:40:00的发言:

我也觉得她的小说还挺有趣的,但是不喜欢她的政论。
就像我无比热爱王小波的小说,虽然他的杂论也不错,可是比起小说来功力差远了。
同上.恩.
黄建民
94 楼
以下是引用ConnieBear在2009-6-4 13:29:00的发言:

你觉着,鲁迅以前拿着国民党的大学工资,不好好上课,写些杂文于报章上,是不是也不符合学者的道理呢?
    


鲁迅要在的话,要么学习郭XX,否则怎么能过反右,文革,反自由化。即使过了这些坎,还要被这里的有些TX打成独轮运。

DP写了这些,就挨砖了,可鲁迅当年写了纪念刘和珍君。。。

每次学潮(或群众运动)都有别有用心的人夹杂在学生(群众)中,看过那些纪录片,对柴X之流也非常反感。
但是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学生,教师,及其他市民难道不都是好的吗,他们 deserve 一个公正的说法。
不能因为有一小撮有别有用心的人就否定其他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吧。

看了隔壁那个贴子,想到那个大学当年在民国时的C校长。C先生对学潮基本上是否定的、反对的。但是,
当学生的利益、生命受到损害和威胁时,他更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去营救(不接受教育部
关于开除为首滋事的学生的训令,成立了校长团,一起前往警察厅、教育部、总统府请愿,以达到
保释被捕学生的目的)。
再看那时的校长,连同学老师悼念一乡间小路上被害的同学都不让。

有C先生那样的校长,才有鲁迅那样的学者,我们才有幸能读到纪念刘和珍君。
黄建民
95 楼
以下是引用weimm在2009-6-4 11:32:00的发言:

    
     终于在这里找到了知音了,赶快把我在华人祥和楼里的话给copy过来。我从小语文就差,挤那么多字不容易。
      
     --------------------------------------
      
     看到这座楼,我感到一阵阵心寒,
      
     那时我还小,但是因为家就住在清华大学里,所以看到了很多
      
     记得有天我姐姐的中学周一全校同学集中在操场上准备升旗,正好一支游行的队伍走过,队伍里的大学生突然唱起了国际歌,操场上的中学生和老师也跟着唱起来,没有组织,没有指挥 ,大家唱的异常激动,姐姐说,她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水。。。。。。
      
     那时爸爸妈妈和一群老师跑到TAM慰问绝食请愿的学生,他们还偷偷拍了照片,偷偷洗了出来,我看到照片上头发花白的老师握住学生的手老泪纵横。。。。。。
      
     总以为终究有一天会真相大白,会有个官方的公正的说法,但是,二十年过去了,却有人说“揪住不放干什么呀”.
      
     原来鲁迅先生的《呐喊》真是白写了。。。。。。
      
     -----------------------------------------------------------
    
很感人。
I
Idle
96 楼
以下是引用debbiepeng在2009-6-4 14:23:00的发言:

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提这个事情就好像动了某些人的cheese一样,嘴一扁,肩一耸:20年了,还没有move on阿
可是政府从来没有正视过这个事情,反而一直躲躲闪闪,遮遮掩掩,让那些当年家破人亡的人怎么move on。


唉,是啊,我家离北京远,当时年纪又小,我本人对64没什么感受,但认识一个我们当地的大学的教授,他唯一的儿子当时在北京上大学,参加了运动,再也没有回来 。。。老人心里是有恨的,邓小平死的那天,他一听到新闻就和老伴去买纸钱香烛--给儿子上坟。这么多年了,象老教授这样的也还是只能自己默默的凭吊一下在运动中无辜牺牲的亲人罢了,了不起上网发个贴纪念一下还要被人说不和谐。
c
cece07
97 楼
以下是引用Idle在2009-6-4 16:06:00的发言:

    
    
    

唉,是啊,我家离北京远,当时年纪又小,我本人对64没什么感受,但认识一个我们当地的大学的教授,他唯一的儿子当时在北京上大学,参加了运动,再也没有回来 。。。老人心里是有恨的,邓小平死的那天,他一听到新闻就和老伴去买纸钱香烛--给儿子上坟。这么多年了,象老教授这样的也还是只能自己默默的凭吊一下在运动中无辜牺牲的亲人罢了,了不起上网发个贴纪念一下还要被人说不和谐。
    
我要大哭了。。
想起一个在当中眼睛被流弹打瞎的亲戚了。。从侧面扫过的,两只眼睛都瞎了。。非要出去找他女朋友才遇见流弹的,他父母一直孜孜不倦的给他找医生。。
l
lonestar_june
98 楼
以下是引用Applet在2009-6-4 13:32:00的发言:


她的小说写的真的很好。不过这篇政论,有很多观点不感茍同。

开始确实是民主运动。但是后来呢?没有变调吗?所以我觉得称其为风波,还是正确的。

 顶这个。
我也喜欢她的小说,但是她的这片文章实在是不敢苟同。不敢说其他的,至少我当时就是在那里的一员,正因为经历了,所以才不同意DP的观点。
l
lonestar_june
99 楼
以下是引用saracen在2009-6-4 13:41:00的发言:

"After that", After when?   After TG crashed and killed so many people? If they did it correctly, why they are so scared to death today? Why they close so many bbs today? Even SMTH is closed, which has been prone to them so long, how ridiculous! 
MM可曾见过TG杀人?还是在各种各样的渠道听来的?
l
lonestar_june
100 楼
以下是引用seven3在2009-6-4 13:46:00的发言:

不管是风波也好,民主运动也好. 大坦克+军队屠杀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市民, 还是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少见的.

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怎么这么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