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kunkun 发表于 2025-02-26 06:28 可是楼主的情况不一样,楼主是应该被“道德绑架”的。 楼主高中毕业由父母资助来美国读大学,这是多么大的一笔钱?华人上能有多少家庭是由父母资助来美国读大学的? 父母给的这么大一笔“人情”,楼主当然应该还。还不起的, 当年就应该在国内和别人一起卷,就不应该出国。 楼主从父母那里当年得了大笔的好处, 现在父母老了,又唧唧歪歪说父母是burden了。 典型的一部分独生子女的自私心态, 好处嘛都是她的,义务嘛是没有的是burden。
musella311 发表于 2025-02-26 06:50 父母搬去华人区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 至少看病可以自己约 说中文得社工护士一大把 有很多老年活动中心 银行也有说中文的员工可以回答问题
buble 发表于 2025-02-26 10:16 我就是替父母不值。何苦花那么多钱让你出国呢? 还不如就让你在国内自己发展。他们省下的钱在国内也能过的很安逸了
momo099 发表于 2025-02-26 10:46 我是觉得这就是个事实,旁人多评论都是浪费表情。一家人有一家的事。在这里抱怨的未必就照顾不好父母。在这里骂人的未必自己做得多好。
说实话,这个真的是看人,我家目前4个老人3位会开,另一位也是在积极学,我开了个duolingo家庭账号,老人们真的是一天不落,他们难道不想有自己生活,不想更方便吗?他们肯来美国养老我们觉得那是我们的福气 富 发表于 2025-02-26 07:38
momo099 发表于 2025-02-26 10:42 普通的家庭从下决心爸孩子送出国这个决定开始,就是攒了一个“高端局”,如果财力无法源源不断地支持,做父母的等于就是高风险投资。 版上还能对着楼主骂两句,实际上90%的老人,主动或者被动留在了国内,晚年就是和孩子分离。 食得咸鱼抵得渴。有的投资可以收一点回报。大部分血本无归。
melonm 发表于 2025-02-26 05:56 你照顾孩子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更多?想想你父母为你付出那么多,现在回报也是应该的
父母搬去华人区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 至少看病可以自己约 说中文得社工护士一大把 有很多老年活动中心 银行也有说中文的员工可以回答问题 musella311 发表于 2025-02-26 06:50
冰冰mm 发表于 2025-02-25 20:38 85后全奖来美。父母经历文革,35岁才生我。父母确实给我们买房首付,帮我们带娃。我们同样尽心照顾父母,每次出去玩都带着,十多年来,美国欧洲大大小基本都玩过了,基本每年欧洲一次,美国境内N次,每次都是拖老带小,说实话不是为了自己玩,是为了带他们玩。唯二两次我和老公单独出去玩没有带父母和孩子的,一次是我跟老公十周年纪念旅行,那次我爸妈还给脸色抱怨了很久。还有一次因为我爸妈当时在国内,我请了人来家里带孩子,他们也就管不着了。我周围没有人能做到像我们这样到处带父母玩的。我爸妈基础病不少,平时老公带他们去医院很频繁,几乎每周都有appointment需要带父母或孩子去医院。爸妈也不会开车,也曾经尝试过教他们开车,踩油门完全没轻重,他们还老叨叨说自己老朋友学会开车后出车祸了人走了,遂放弃学车,我老公给他们整了电动三轮车,这样他们至少可以自己去附近的超市逛逛。有时确实觉得被道德绑架,但送养老院我们也狠不下心。老母最近被查出癌症复发,我很庆幸这些年带他们玩了那么多地方,毕竟年纪大了以后很多地方也玩不动了。我国内70后的表姐说,她们这代其实也不跟父母一起住的。我父母也没有跟他们父母一起住。我的外公外婆直到走之前都是自己独立生活。哎,只能自嘲,他们养了我一个孝顺女儿,还找了个好女婿。我们三胎四娃,我跟老公全职上班,我爸妈每年来半年住这边,covid期间在这边带了四年。他们会英文,至少自己转机之类的没问题,不像这边有认识的需要开四五小时去底特律芝加哥接的,所以还算好的了
COA 发表于 2025-02-26 11:23 每周带父母看病,一年多次度假,一家四娃,很难想象怎么能有这么多时间
理解lz,看到身边父母移民过来,大小琐事全部要照顾付出的人力和时间真的是,不比养孩子容易。 我的父母选择在国内养老,最重要的原因是医疗。downside就是和父母相处时间非常有限,父母也没怎么有机会享受天伦之乐。但这就是个无解命题,有得有失。 Rinoa_Squall 发表于 2025-02-26 09:22
高中刚毕业的孩子,接受父母资助出国的时候哪会想那么多,对养老估计根本不理解咋回事吧。 现在需要还了,资助早已经接受,意识到需要付出的代价已经没得选了。 就跟父母选择生娃把娃养大,娃欠的养育之恩是一样的,娃没有选择,被动接受,然后被动偿还。 High.eee 发表于 2025-02-26 09:40
majiaduoduo 发表于 2025-02-26 01:03 请问你用过医院提供的中文翻译么?绝大多数是在线的, 我带我妈看医生,有一次想试试,特别浪费医生的时间。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肯定有障碍。
ifly123 发表于 2025-02-26 01:25回复 403楼 drghera 的帖子 你的结论都是基于你生活的环境,但是,你并不了解lz实际情况。lz在美国生活这么久,你提到的这些办法她也不会不知道,可每个人都有具体情况,不是你有能力做到的,其他人都应该做到。 这些事情单拿出来确实都是小事,每隔几天一次,而且是4位老人,长期下去对于双职工+2娃家庭,可就不是小事了。 你父母身体健康那是你家的福气,人老了小病大病不断,lz家没那么运气,老人就是要经常看病。美国生活久了都知道医疗流程多复杂,国内老人自己根本搞不定,就算可以自己去看中文家庭医生,化验、拍片、检查、手术,不还是儿女跟着,要是lz家里4个老人都能独立看病,她也不会这么抱怨。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2-25 13:48没觉得。我身边,给父母移民的都是父母做出巨大牺牲带娃的,夫妻得到了很好的职业发展。都是相互帮助的。 父母不带娃,子女给移民的人我一个都没见到过。
hellohey 发表于 2025-02-26 11:28 带父母看病可以休FMLA, 这个一年有三个月受法律保护保你工作的。
lemontea 发表于 2025-02-26 11:40 是啊 , 而且好歹LZ自己亲力亲为了, 不像很多人把父母送到纽约或者加州住养老院吃福利。
lemontea 发表于 2025-02-26 11:38 这个我带我家人去看病时用过, 当时我说不用, 我陪着就行, 医院说不行必须得用他们找的翻译。 用过几次以后只能苦笑, 估计是唐人街找来的翻译, 英文说得坑坑巴巴,关键的医学词汇都是糊弄的, 中文也不行, 估计是福建或者客家人那种, 普通话说的很费力, 我家人根本听不懂。
芝士年糕 发表于 2025-02-25 13:23 双方父母没考虑过学英语吗?我也是85后独生子女,我父母有绿卡,来美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俩人去华人驾校学车,考驾照。驾照到手之后就自己开车约agent到处看房。看到满意的买下来,家具也是他们自己买的,花钱找老中handyman组装。 房子问题解决以后,我爸就sign up了社区大学,里面有ESL课程。一开始他也是完全听不懂,课后作业还需要我辅导。两年后英语流利多了,起码买菜、看病、和邻居聊个闲天没啥大问题,听不懂看不懂的就用手机软件翻译。我妈本身英语就比我爸强,不用特意去学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如果老人打算长期定居在美国,还是要做好学开车和英语的思想准备。啥都不愿意学的,纯靠子女解决问题那是一点不为孩子着想。
bluefly21 发表于 2025-02-26 11:40 这个确实。付出都是相互的 我觉得楼主有很大问题,都那么累了,还不让老人帮忙带娃,推老人学车,看医生找翻译,非得所有事情都自己做,你要小心累得得癌症
Rxy51 发表于 2025-02-26 11:54 看完这个帖子, 我觉得还是要给自己留够养老钱, 另外在孩子身上花钱也要理智,不用什么都要最好什么都要私立。
flying_tiger 发表于 2025-02-26 11:54 我觉得楼主用词不恰当。但是做的比版上大多数人都多。 老年人看病可不是个小事,年检、专科、检查、牙医等等次数比小娃都多,坑爹的是大多数都是上班时间,就算是安排在一天最早或或最晚,来回加看医生也得半天,要是安排在日中,一天就废了。要是平均每人每个月看一次医生或检查,再加上娃的和自己的,真的安排不过来。
Foontic 发表于 2025-02-26 11:09 对 这就是逆天改命需要付出的代价
回复好奇怪,难道这些老美的父母没有给他们付学费吗?那也有很多老美父母付了学费啊。其实这就是一种移民困惑,因为如果没有出国,都在国内,就和本地老美一样的处境了 wsher 发表于 2025-02-26 11:44
"我们身边的同事 白人 周末是去父母家里的cottage 带孩子滑雪 还有墨西哥的vacation home 全家度假。" 你举的例子都是有钱的父母,你把自己的父母和有钱的白人看齐,咋不对齐没钱的白人父母?还有那种生下来就不管孩子,离婚滥交几进几出rehab的垃圾白人父母呢。高中花了家里很多钱能出国定居就要感恩父母的付出,不能轮到自己付出就怨天怨地,独生子女享尽独占父母的各种资源,就食得咸鱼抵得渴,担负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FengChuQiShan 发表于 2025-02-25 13:30
znmyhj 发表于 2025-02-26 11:49 这种子女比生了快叉烧都还不如吧
老人如果老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老要看医生啥的,真的不入回国住。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真的就是最忙最累的时候,自己看医生能一年赶上一次就不错了。 sighaaaa 发表于 2025-02-26 12:15
sighaaaa 发表于 2025-02-26 12:13 独生子女,一代移民,这个基本无解。如果在国内,那也可以互相独立。 跟普通大众华人移民比起来,感觉楼主的问题是大包大揽做得太多了。父母来了单独租房买家具,这个很少见,一起住的可能是大部分,虽然会有不一样的问题,但父母可以帮忙孩子家务,也不用单独租房陪伴等,工作量小很多。另外如果老人真准备以后到美国常驻,那最好要会开车(国内去学,然后这边再练了换驾照,或者在这边学。笔试可以选中文的,路考可以找翻译),而且要愿意去学一点英文。这个楼主可能需要策划一下,但当然老人和老人也不一样。还有最好在华人多一些的社区,满足社交需求,而且如果能找到华人医生,会方便很多。 这个都要慢慢来,从长计议,但也要一步一步去做。否则也有很多父母留在国内的,你们每年回去看看,互相独立。 当然这个都是父母身体还好,能独立生活的情况下。如果不是,那家家都会有一本难念的经。。。
mt.everest 发表于 2025-02-26 12:12 我我j觉得楼主比叉烧好多了。甚至我觉得楼主应该比这个版面上面的平均孝顺值都高很多。 楼主也就抱怨一句而已,该做的全做了。
不知道题目合不合适 首先我很爱自己的爸妈 说burden 是一种fact 只能负重前行. 我发帖 不代表我没有在做。。 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无解题,我们的父母都尝试过学英文,但是还是没办法独立。。 我想我能做到的就是我的生活以后对孩子是互相的。 在说我出国现在欠父母的。我们这一辈出国 路是父母给我们选的,但是我们没有辜负他们的付出。读书 工作 独自独立在国外 ,独自养娃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这是最好的证明吧。。 我和老公都是85后 独生子女。 我们18岁高中毕业出国,一路读书=》毕业 =》移民 =》工作 =》成家 =》买房=》 生娃 =》换房 =》努力工作 =》投资 想为第二代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同时也要sponsor 双方父母团聚移民。 我们身边的同事 白人 周末是去父母家里的cottage 带孩子滑雪 还有墨西哥的vacation home 全家度假。 就是大部分local的白人 他们和父母都是相对独立的,生活独立,思想独立,各有各自的生活。 我说的burden就是 父母辈 仿佛他们的晚年 呆在孩子的身边变成唯一的期望。自己也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小事情都需要帮助。 不懂英文就是没办法 。。。 我们2边父母 出国来,我们不紧要弄自己的事业 双职工,要自己管2个娃,还要操心父母的事情,他们来了 给他们租房子,在配置家具,开一些列账户。 还要把自己日常的schedule 拉出来估计时间去看望和让他们和孙子辈相处。 最麻烦就是看医生,每一个appointment 我都需要请假 翻译 陪同。。。 自己的身体的小状况因为繁忙都没办法去约看 这也许就是移民家庭的困难,我想我以后老了,我和孩子之前 是互相帮助 提供support 关系,而不是完全依靠一方。。。 大家有这种困扰吗。 公用马甲46 发表于 2025-02-25 13:15
公用马甲46 发表于 2025-02-26 12:50 帖子里的人指责起来一点也不含糊 需要澄清的是 1:高中毕业 父母送我们出国,没有走国内大学的路。我们的回报就是好好读书 靠自己毕业前做co-op。靠自己找工作 有了工作经验 拿工作经验办的移民。再后来我们的买房 投资 更好的工作 生孩子养孩子都是靠自己。 再有的回报就是给他们都办理团聚移民,有了身份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呆在哪里。 我们双发父母都不是砸锅卖铁送我们出国的。。。 2: 我们父母不是一直都在 他们在国内的时候 我们是双职工 靠着调整WFH日期,after school,晚上加班 来维持家庭运转。没有外援帮忙。2个上小学的孩子。 3:父母双方 需要蹲移民监 每5年需要至少呆够2年。所以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我能举例:定机票,安排住,来了以后办理电话卡,置办家里事务。付bill 年底报税。 来了以后带着买菜 ,看看家附近的社区有没有同意group的老年人,告诉他们资源 去不去也不能强迫。 现在能开车的只有我爸一个人,而且我只放心他开很近去超市,任何远的地方 我不敢让他们去。就说parking 买票,和哪里不能停车这些我都觉得他看不懂。。 我说的看病 是我觉得最麻烦的。 -就算讲中文的家庭医生 说实在的打电话的时候 我也需要在旁边听,他们会说去xx 验血 在做个ultrosoud 如果需要CT 去哪里。。那些家庭医生都超级不耐烦的。父母这种不懂当地如何看病的 说中文他们都不能完全理解。。如果我不听 他们看完 问他们要做什么,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1 2 3.。。 -然后验血 我都尽量让父母看病检查放在一起,这样验血也是同一天去。我有一次写了纸条 不能陪同,我写了一封信 上面是他们的信息,住址,但是验血的地方一般都是口头核实:你叫什么名字,你的住址,date of birth,电话。我父母给他们看我写的条子,前台都不认,打电话来说我不能只写纸条,必须人陪同去。。。。 我自己验血 都没有办法在那里排队等待。我对这些繁琐事情感觉到负担 难道不是一个人最正常的感觉吗? -看专科,我没见过专科医生陪一个翻译的。一般都是医生问 我翻译在问父母,再把父母的话翻译一次,真的很累啊。。。这些翻译真的很累的。。。 我说的负担 是这种重复的小事。而且我为了我爸妈做 我是情感上愿意做的。因为我说了我爱他们,我觉得烦 我也还是在做。。。 说父母可以帮忙的。60多岁的人,带孩子可以吗?我家的孩子都不愿意和老一辈玩,因为他们玩不动,我们要engage 的陪玩 最后也许我又想想,就是我爸妈我管着我累 我抱怨我也愿意继续做。但是在加一个公婆,我真的是无心更无力。。。 比如他们4月要来了 这些再重复一次 我就是心好累。因为我还要上班 9-5 我还要管我的2个小娃。 我为我父母做这些 是我一个女儿该做的。但是我公婆在来 为啥xx爸妈可以。。。 他们再要同样的待遇。。。 这些*2 工作量
南京小芝麻 发表于 2025-02-26 13:06说实话,独生子女只有在童年感受到父母满满的爱和付出,靠着这些温暖才能无怨无悔支撑着给他们养老。独生子女搬双方父母过来,真的太hard模式了。
我看你的主要矛盾是,你不想管你公婆。这个你得跟你老公去说。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5-02-26 13:36
hellohey 发表于 2025-02-26 13:25 买菜这些,你可以网购送到家这种服务,能省事,你也可以教会你父母用网购。实在不会,你在他们IPAD上把Amazon网打开,看菜图总会吧,把菜加到框里,你父母也有时间做,你再看一下下单就好。 买药目前美国也有送药到家服务,不知道加拿大有没有 看病的话你可以看医生之后写的医疗记录,这样细节都能看到。给你父母装个chatgpt, 你父母口说就可以快速翻译成英文,让医生看,然后让医生说,你父母能很快看中文解释。医院有电话翻译,诊所的确没有,需要学会使用工具。 UBER可以送和接你父母去想去的地方,也可以花钱请个陪诊在美国,接送你父母看病同时翻译,你家附近有大学,有学生可以做这个。 需要花钱的时候多花钱请人做,减轻你负担。毕竟不需要全家回国机票钱了,这每年一家四口回国机票钱可以用来请人帮助你。
帖子里的人指责起来一点也不含糊 需要澄清的是 1:高中毕业 父母送我们出国,没有走国内大学的路。我们的回报就是好好读书 靠自己毕业前做co-op。靠自己找工作 有了工作经验 拿工作经验办的移民。再后来我们的买房 投资 更好的工作 生孩子养孩子都是靠自己。 再有的回报就是给他们都办理团聚移民,有了身份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呆在哪里。 我们双发父母都不是砸锅卖铁送我们出国的。。。 2: 我们父母不是一直都在 他们在国内的时候 我们是双职工 靠着调整WFH日期,after school,晚上加班 来维持家庭运转。没有外援帮忙。2个上小学的孩子。 3:父母双方 需要蹲移民监 每5年需要至少呆够2年。所以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我能举例:定机票,安排住,来了以后办理电话卡,置办家里事务。付bill 年底报税。 来了以后带着买菜 ,看看家附近的社区有没有同意group的老年人,告诉他们资源 去不去也不能强迫。 现在能开车的只有我爸一个人,而且我只放心他开很近去超市,任何远的地方 我不敢让他们去。就说parking 买票,和哪里不能停车这些我都觉得他看不懂。。 我说的看病 是我觉得最麻烦的。 -就算讲中文的家庭医生 说实在的打电话的时候 我也需要在旁边听,他们会说去xx 验血 在做个ultrosoud 如果需要CT 去哪里。。那些家庭医生都超级不耐烦的。父母这种不懂当地如何看病的 说中文他们都不能完全理解。。如果我不听 他们看完 问他们要做什么,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1 2 3.。。 -然后验血 我都尽量让父母看病检查放在一起,这样验血也是同一天去。我有一次写了纸条 不能陪同,我写了一封信 上面是他们的信息,住址,但是验血的地方一般都是口头核实:你叫什么名字,你的住址,date of birth,电话。我父母给他们看我写的条子,前台都不认,打电话来说我不能只写纸条,必须人陪同去。。。。 我自己验血 都没有办法在那里排队等待。我对这些繁琐事情感觉到负担 难道不是一个人最正常的感觉吗? -看专科,我没见过专科医生陪一个翻译的。一般都是医生问 我翻译在问父母,再把父母的话翻译一次,真的很累啊。。。这些翻译真的很累的。。。 我说的负担 是这种重复的小事。而且我为了我爸妈做 我是情感上愿意做的。因为我说了我爱他们,我觉得烦 我也还是在做。。。 说父母可以帮忙的。60多岁的人,带孩子可以吗?我家的孩子都不愿意和老一辈玩,因为他们玩不动,我们要engage 的陪玩 最后也许我又想想,就是我爸妈我管着我累 我抱怨我也愿意继续做。但是在加一个公婆,我真的是无心更无力。。。 比如他们4月要来了 这些再重复一次 我就是心好累。因为我还要上班 9-5 我还要管我的2个小娃。 我为我父母做这些 是我一个女儿该做的。但是我公婆在来 为啥xx爸妈可以。。。 他们再要同样的待遇。。。 这些*2 工作量 公用马甲46 发表于 2025-02-26 12:50
Tinoy03 发表于 2025-02-26 13:39 说的容易,就是请人也是需要LZ帮忙联系的吧。我特别能理解楼主这种心甘情愿的帮助父母,但是也是真实的感到无比的身心厌烦和无助。特别是看到别人的老人能独立生活,有距离的交往,挺羡慕的。 我妈来美国,楼主所说的我都能体会,特别是重复的翻译,本来一句话,现在要double/triple,多费多少口舌和力气,太痛苦了。家里好几个人都需要楼主翻译,一天得累死。
joanna63 发表于 2025-02-25 15:56 老人常驻的确事情很多 我爸会开车 但是不会英语 看病之类从预约开始都得我陪同 其实这个没什么 但是像一个层主说的 做什么都要跟父母解释 几十岁被人盯着的感觉不好 其他照顾老人我是愿意的
High.eee 发表于 2025-02-26 14:52 公婆那部分应该是你老公负责的。
学谦为小家 发表于 2025-02-26 12:52 我觉得我能理解lz所说的burden, 因为我认识的一个人有一次谈到父母,也用了这个词。 她是一个心底柔软的人,说话声音柔弱,说不出拒绝的话,我都想象不出她发怒的样子。是啊,她不会对其他人发怒,而是什么事都自己默默承受,压抑着自己的怒火。本科一毕业她就来了美国,双职工,生了两个孩子。她说父母的身体都比她好多了,但是俩人总吵架,而且几乎任何大事小事都靠她,稍微不满意就说她不孝顺,特别是她妈妈。爸爸会心疼他,但是吵不过强势的妈妈。四十刚过她就查出了乳腺癌。。。她生病之后,无法照顾父母了,商量之后就让父母回国养老,结果周围人对她妈妈说是女儿不孝 在美国呆不下去了吧。结果,这一句话就把二老又吹回了美国。。。 地球上有一块地方名叫美国。
mylittle9 发表于 2025-02-26 12:23 老人老到一定程度,或者身体差到一定程度,回国自己看医生也搞不定,需要人搭把手。除非子女一起回去。 你要老人回国,只是楼主的问题减少了,但是这问题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老人自己身上而已。对老人来说,更差了。因为更没有能力自己背负。 楼主选择背在自己身上,所以说楼主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雍 发表于 2025-02-26 13:54 我家一样的情况,也是双独担保了四个老人移民。你这么累主要是因为老人的态度,你家老人们看起来太没有自主意识了,还有你公婆是你老公的责任,为什么指望你来管?另外,你们两边老人看起来经济条件都不差吧,早点买房就一劳永逸省了租房的一堆麻烦了。我家两边老人都有自己的房子,公婆会开车,我父母不会开车但也可以步行或骑车去买菜,我每周末带他们采购一次,工作日他们自己随时也能去附近买。除了看病必须陪同,别的都没有感觉到什么负担,特别是加拿大医疗免费,跟美国一比还省了与保险扯皮的一堆麻烦呢。周围华人也多,来了两三年也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我真心觉得这个状态非常理想,比国内国外两头跑强多了啊。
公用马甲46 发表于 2025-02-25 15:40 回复 164楼 mylittle9 的帖子 谢谢你的回复 我写了这种负担 是一个facts 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在做。。 孩子还小 没人帮忙。父母也帮不上忙,教育 接送 做饭。。。说这边老一辈给带孩子的,我家不是这样的情况,孩子需要的是我们的陪伴,陪他们玩 陪他们下棋,聊天,骑车。我们的父辈是做不了带孩子这活的 。另外我们也不放心。 而且对于我公婆来说 我不敢让他们帮忙。我害怕她会给我扣帽子说来国外是来帮忙的。所以我本着所有事情都自己做,孩子生病我宁愿请假也不会让他们来帮我看的。 孩子去afterschool 也不会让他们负责接送。。。但是为了让他们不寂寞 我还要专门留几日 让孩子去看望。。。 家庭医生给我开的验血的单子 已经半年了我还没能去做。就是日日事情 一件多一件,。,但是父母有单子去做 我都是先优先安排他们的检查。。孩子的。。。自己排最后。
loveinblack 发表于 2025-02-26 15:53 同感, 这个真的是看父母的, 我父母跟你父母类似, 自己开车,日常英文没有任何问题, 就是搭飞机旅行, 买菜, 去饭店吃饭, 逛mall, 等等这些基本英文都能自己来, 我父母都有自己的社交圈,根本不靠孩子,两个人每天活动排的满满, 我想找他们还的打电话到处问去哪了, 人头混的比我还熟。 两个人旅行都是跟自己的朋友搭着一起去, 根本不需要我们领着去。 我爸最牛, 有两个跟他一样喜欢旅行的朋友, 一个80多, 我爸快80, 还有一个70出头的, 三个老头加起来两百多岁, 一起开房车去阿拉斯加旅行钓鱼。。。这趟把我给担心的, 真怕他们钓鱼的时候跟熊打起来。。。 还一起开房车跑到横穿大陆跑到爱德华王子群岛,得意洋洋的给我看大龙虾 还有路上拦路的驯鹿。。。
在饭店点菜翻译我都能被搞晕了,几轮下来,我对服务员说了一句中文,对我妈说了句英文,可见有多头大。 是的,看到别人家父母独立生活,我也满羡慕的,就不说在美国了。在国内,我家同一层的邻居叔叔阿姨,和我妈是从小认识的,和我妈一样大。给女儿的照顾就不说了。现在还在开车接送外孙上学放学课外班等等。女儿病了就回家住,阿姨照顾。家里的事情都自己弄。我妈连水电费煤气费都不会交。 High.eee 发表于 2025-02-26 15:08
剑骨琴心 发表于 2025-02-26 19:33 挺能理解楼主的,真的不容易,读起来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感觉 我得提醒自己老了的时候,一定要独立
babyduck 发表于 2025-02-26 16:47 父母健康就是子女的最大福气!我父母身体都特别不好,一点帮不了忙,所有事情都需要我们管,我每天光烧7个人的饭菜就要吐血,考虑老的爱吃啥,小的们爱吃啥,自己吃啥完全不考虑,实在没力气给自己爱吃的再做了,打扫剩的吧,有阵子还得专门准备我爸的单独饮食。我爸身体不好,体力智力下降特别快,各种行为都像小孩,包括跟我家娃们吵架打架,出门上车没人愿意跟爷爷挨着做,有次老二不得不跟我爸坐最后一排,路上两人就吵起来,老二狂哭,我爸还不依不饶唧唧哇哇,老二气得把袜子脱下来塞我爸嘴里了,我跟老公第一排听的又气又好笑,这种事还基本天天发生,也算是天伦之乐?其实我爸年轻时候特别聪明一人,英文也好,可以英文期刊发表论文,自己一个人出差全世界跑着玩,也非常疼我,但是这身体不对了,人就完全不是以前那样了
MegMegMeg 发表于 2025-02-26 12:42 看了楼主update的,觉得有点奇怪,父母公婆来不是跟你们一起住,是分开住?愿意不一起住的老人已经很明事理了,我妈是大学英语老师英文日常没问题,要给她租房另住,是万万不可能的。但又是临时租房买家具,然后他们走了还要卖家具?短住的话何必需要买家具又卖家具,就租airbnb几个月不行吗?而且短住的话,老人到美国来又不跟子女住一起,这是图个啥? 如果老人是讲点道理的,不妨谈谈,这么折腾好像不太符合常理。如果老人长久打算留在美国,能敞开谈谈经济安排吗,你说的带看病带买菜,其实都可以找华人服务,我自己就用过。的确是得花钱,那就得跟父母谈谈了,一起过日子光靠小两口出钱出力是不够的,不能舍不得花钱,扯什么等他们走后钱都是留给你们的。活着的时候省那三瓜两枣把亲情也磨没了。 最后楼主其实也没有必要拧巴,一起过日子,大家都出点力,没必要堵口气不要父母公婆帮忙家务,能帮点是一点。哪怕公婆不能辅导作业,在家守着看着娃一个傍晚总还可以吧,你们两口子出去一个date night听场音乐会。更甚至可行的话,娃放假能让公婆看着,你们出去旅游一次吗?这些听着简单实际上家里没有老人是很困难的,我们村保姆群有个妈妈贴广告说想和老公单独旅游一周,一口价$3000 6天, 找个住家保姆接送娃上学放学吃饭,娃8岁和13岁,也不需要怎么带。我带娃5年,就跟娃爹去过一次音乐会,那一晚上5-12请了个sitter,一共付了$400.
Majia0135 发表于 2025-02-26 20:35 带两个老人,难度不亚于带两人青春期的孩子。又要依赖你,又不听你的劝。 非要一意孤行,弄坏很多东西,要么就不承认,要么就一脸委屈“我又不会英文”“我年纪大了哪记得住”“我还不是想帮你”, 你要一边收拾烂摊子,还要忍着不能说他们 ,要不然得一句“把你养大了,现在翅膀硬了,来嫌弃父母了” 老人不懂英文,出门相当地聋子瞎子;在国内虽然开车,但因为这懂英文,在美国也不能开车(这里出门基本就是高速,要看路牌看不懂就紧张,一紧张就危险了)。 我需要教育孩子,我一说孩子,就开始说我态度不好,或者说我在指桑骂槐,开始跟我吵 我一想到他们来,心理就害怕。
zhangxx818 发表于 2025-02-26 19:55 其实越是这样能照顾孩子的老人,等到他们老了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反而会失望。。 因为孩子被他们宠成了巨婴,根本不会照顾别人。。。 我一向主张的是,父母和成年子女尽量能自己照顾自己,别太麻烦对方,别早早的就把对方的善意和精力消耗完了。否则,等真正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对方已经精疲力竭了。。
piggyrun2 发表于 2025-02-26 21:00回复 575楼 Majia0135 的帖子 握手。我家老人也是公放视频巨大声,至于看孩子,不能指望。我出门去看一趟专科医生,孩子那天正好放假,来回三四小时,孩子给老人微波了吃的,孩子自己不愿意吃速冻,老人就真的屁股都没抬的刷了那么久抖音,一问为啥没给孩子随手做点热的,就说孩子没喊饿。孩子没有父母看管,玩了一上午ipad。冰箱里新鲜蔬菜肉都有,老人也是会做饭的人,可能就是不想动吧。
高中刚毕业的孩子,接受父母资助出国的时候哪会想那么多,对养老估计根本不理解咋回事吧。 现在需要还了,资助早已经接受,意识到需要付出的代价已经没得选了。 就跟父母选择生娃把娃养大,娃欠的养育之恩是一样的,娃没有选择,被动接受,然后被动偿还。
这个真是最优解了。可惜,也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
普通的家庭从下决心爸孩子送出国这个决定开始,就是攒了一个“高端局”,如果财力无法源源不断地支持,做父母的等于就是高风险投资。
版上还能对着楼主骂两句,实际上90%的老人,主动或者被动留在了国内,晚年就是和孩子分离。
食得咸鱼抵得渴。有的投资可以收一点回报。大部分血本无归。
确实,人性如此。
楼上很多人类比养孩子。这种60多岁完全不考虑孩子小家庭要异国养老的,能类比的只能是30岁了还赖在家要父母养的“孩子”,因为同属“巨婴”,想想这种日子让人很绝望的
我姨妈也会开车,还自己开车上下班,会英文,有老外朋友,自己单住,自己看病都没问题。但车后来不让她开了。到一定年纪家人也不让她开车了。 所以会开车,不等于能像20多岁来美国的开那么好。 我姨妈50出头来美国的,以前大学学的俄语,英文是40多快50才学的。
对 这就是逆天改命需要付出的代价
很多父母刚来的时候在家里帮助小家照顾小娃,做饭,打扫卫生外加种花整理园子吧,那时候小家需要老人,孙辈大了就送老年公寓,说住不到一起了,或者生病需要陪伴医疗就说累了。50-70岁的老人很多精力好,经济不错的在国内到处旅游呢。 我好友独女是她娃上大学了,她父母75岁她才给父母办移民过来的。她父母不愿意来的话,她也就调整自己将来养老问题,选择回国内分公司工作。
华人上以前不是有说过:“某些人自己住在别的州,把父母送到华人多,福利好的州住着,这位华人发帖的老被两位老人叫帮忙的?”
每周带父母看病,一年多次度假,一家四娃,很难想象怎么能有这么多时间
带父母看病可以休FMLA, 这个一年有三个月受法律保护保你工作的。
Lz父母要是把Lz扔国内卷,省下的钱买商业保险,在哪里都可以买到超过100岁了
没本事,她不能选择别生孩子?这种就是欠了人巨款,说我没本事还了,结果又去买兰博基尼,然后抱怨为什么要还钱,纯不要脸吗?
说burden真的不适合。父母知道该多伤心。没有她们你也不会有今天,做人还是要知恩图报。
这个我带我家人去看病时用过, 当时我说不用, 我陪着就行, 医院说不行必须得用他们找的翻译。 用过几次以后只能苦笑, 估计是唐人街找来的翻译, 英文说得坑坑巴巴,关键的医学词汇都是糊弄的, 中文也不行, 估计是福建或者客家人那种, 普通话说的很费力, 我家人根本听不懂。
是啊 , 而且好歹LZ自己亲力亲为了, 不像很多人把父母送到纽约或者加州住养老院吃福利。
这个确实。付出都是相互的
我觉得楼主有很大问题,都那么累了,还不让老人帮忙带娃,推老人学车,看医生找翻译,非得所有事情都自己做,你要小心累得得癌症
现在经济环境这么差,虽然有法律在,layoff的时候,大概率这种要上老板的黑名单。
省了吧,楼主能来华人贴父母大字报,父母日常日子能好过?还不如去吃救济的心情好
这个是医闹搞得,医院怕担责任被告,必须找翻译。 一个著名案例是买买提年代的一个博后,生了唐氏儿说医院没找翻译所以听不懂、搞不清风险,告了医院得了好多m的赔偿,事实上是他们自己说可以听得懂。
神仙父母 我爸是绿卡下来后立马换出了本地驾照 在我们一圈里他都算可以的了 😄
老人如果不愿意学,那是不可能推出来的。 如果老人只想让子女陪,不接受其他人,也是没办法的。
需要取舍养老vs养孩子vs赡养老人的就不该生孩子呀 养孩子是个luxury purchase,平民就别买奢侈品了
对 同觉得lz做的很多了, 只是抱怨一下而已。
很难改命,90%千辛万苦来到美国,也是继续当韭菜,自己能做到温饱就不错了。绝大部分人就是换个环境继续平行阶层
这不楼主这么好的家境,还在感叹父母来美国养老带来特别大的负担
老美给孩子付学费的前提是,足够有钱,所以扔了就扔了。他们觉得贵就让孩子贷款或者上州大了,极少数人会砸锅卖铁也要读很贵的名校
中国人那么低的收入,还给孩子付美本学费,绝大多数都是伤筋动骨的。胡润统计,2024年统共才13万个家庭净资产过亿rmb,美本没有200-300w砸进去根本读不出来。
拿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对比,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收入水平,就是不公平的
lz为啥要跟底层比?肯定是跟自己背景相同的中产家庭比啊。还有,楼里这么多讥讽楼主的,楼主又没有不管父母,只是把社交网站当树洞,疏解下压力有错吗?干嘛一个个都跟自己是圣人似的,容不得普通人有一点真实情绪?虽然说赡养父母是应该的,但柴米油盐过日子那么琐碎,谁还没有个崩溃抱怨的时候?父母养孩子的那些日子,也一样会奔溃抱怨好吧?
我我j觉得楼主比叉烧好多了。甚至我觉得楼主应该比这个版面上面的平均孝顺值都高很多。
楼主也就抱怨一句而已,该做的全做了。
跟普通大众华人移民比起来,感觉楼主的问题是大包大揽做得太多了。父母来了单独租房买家具,这个很少见,一起住的可能是大部分,虽然会有不一样的问题,但父母可以帮忙孩子家务,也不用单独租房陪伴等,工作量小很多。另外如果老人真准备以后到美国常驻,那最好要会开车(国内去学,然后这边再练了换驾照,或者在这边学。笔试可以选中文的,路考可以找翻译),而且要愿意去学一点英文。这个楼主可能需要策划一下,但当然老人和老人也不一样。还有最好在华人多一些的社区,满足社交需求,而且如果能找到华人医生,会方便很多。
这个都要慢慢来,从长计议,但也要一步一步去做。否则也有很多父母留在国内的,你们每年回去看看,互相独立。
当然这个都是父母身体还好,能独立生活的情况下。如果不是,那家家都会有一本难念的经。。。
老人如果老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老要看医生啥的,真的不入回国住。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真的就是最忙最累的时候,自己看医生能一年赶上一次就不错了。
老人老到一定程度,或者身体差到一定程度,回国自己看医生也搞不定,需要人搭把手。除非子女一起回去。
你要老人回国,只是楼主的问题减少了,但是这问题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老人自己身上而已。对老人来说,更差了。因为更没有能力自己背负。
楼主选择背在自己身上,所以说楼主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楼主家是双方父母一起来 怎么可能不租房子一起住 真的不想过啦
除非你是接线员这类工作,否则休个啥假,反正活儿还干还得干,不会因为你请一天假给你deadline往后推一天的
是啊, 华人上道德标准太高了。 我觉得我身边华人LZ这个年龄段的把父母接过来常住的很少。 还是那句话, 把自己放到别人鞋子里试试再来评判别人吧。
如果老人是讲点道理的,不妨谈谈,这么折腾好像不太符合常理。如果老人长久打算留在美国,能敞开谈谈经济安排吗,你说的带看病带买菜,其实都可以找华人服务,我自己就用过。的确是得花钱,那就得跟父母谈谈了,一起过日子光靠小两口出钱出力是不够的,不能舍不得花钱,扯什么等他们走后钱都是留给你们的。活着的时候省那三瓜两枣把亲情也磨没了。
最后楼主其实也没有必要拧巴,一起过日子,大家都出点力,没必要堵口气不要父母公婆帮忙家务,能帮点是一点。哪怕公婆不能辅导作业,在家守着看着娃一个傍晚总还可以吧,你们两口子出去一个date night听场音乐会。更甚至可行的话,娃放假能让公婆看着,你们出去旅游一次吗?这些听着简单实际上家里没有老人是很困难的,我们村保姆群有个妈妈贴广告说想和老公单独旅游一周,一口价$3000 6天, 找个住家保姆接送娃上学放学吃饭,娃8岁和13岁,也不需要怎么带。我带娃5年,就跟娃爹去过一次音乐会,那一晚上5-12请了个sitter,一共付了$400.
1:高中毕业 父母送我们出国,没有走国内大学的路。我们的回报就是好好读书 靠自己毕业前做co-op。靠自己找工作 有了工作经验 拿工作经验办的移民。再后来我们的买房 投资 更好的工作 生孩子养孩子都是靠自己。 再有的回报就是给他们都办理团聚移民,有了身份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呆在哪里。 我们双发父母都不是砸锅卖铁送我们出国的。。。
2: 我们父母不是一直都在 他们在国内的时候 我们是双职工 靠着调整WFH日期,after school,晚上加班 来维持家庭运转。没有外援帮忙。2个上小学的孩子。 3:父母双方 需要蹲移民监 每5年需要至少呆够2年。所以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我能举例:定机票,安排住,来了以后办理电话卡,置办家里事务。付bill 年底报税。 来了以后带着买菜 ,看看家附近的社区有没有同意group的老年人,告诉他们资源 去不去也不能强迫。 现在能开车的只有我爸一个人,而且我只放心他开很近去超市,任何远的地方 我不敢让他们去。就说parking 买票,和哪里不能停车这些我都觉得他看不懂。。
我说的看病 是我觉得最麻烦的。 -就算讲中文的家庭医生 说实在的打电话的时候 我也需要在旁边听,他们会说去xx 验血 在做个ultrosoud 如果需要CT 去哪里。。那些家庭医生都超级不耐烦的。父母这种不懂当地如何看病的 说中文他们都不能完全理解。。如果我不听 他们看完 问他们要做什么,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1 2 3.。。
-然后验血 我都尽量让父母看病检查放在一起,这样验血也是同一天去。我有一次写了纸条 不能陪同,我写了一封信 上面是他们的信息,住址,但是验血的地方一般都是口头核实:你叫什么名字,你的住址,date of birth,电话。我父母给他们看我写的条子,前台都不认,打电话来说我不能只写纸条,必须人陪同去。。。。 我自己验血 都没有办法在那里排队等待。我对这些繁琐事情感觉到负担 难道不是一个人最正常的感觉吗? -看专科,我没见过专科医生陪一个翻译的。一般都是医生问 我翻译在问父母,再把父母的话翻译一次,真的很累啊。。。这些翻译真的很累的。。。
我说的负担 是这种重复的小事。而且我为了我爸妈做 我是情感上愿意做的。因为我说了我爱他们,我觉得烦 我也还是在做。。。
说父母可以帮忙的。60多岁的人,带孩子可以吗?我家的孩子都不愿意和老一辈玩,因为他们玩不动,我们要engage 的陪玩 最后也许我又想想,就是我爸妈我管着我累 我抱怨我也愿意继续做。但是在加一个公婆,我真的是无心更无力。。。
比如他们4月要来了 这些再重复一次 我就是心好累。因为我还要上班 9-5 我还要管我的2个小娃。 我为我父母做这些 是我一个女儿该做的。但是我公婆在来 为啥xx爸妈可以。。。 他们再要同样的待遇。。。 这些*2 工作量
我觉得我能理解lz所说的burden, 因为我认识的一个人有一次谈到父母,也用了这个词。
她是一个心底柔软的人,说话声音柔弱,说不出拒绝的话,我都想象不出她发怒的样子。是啊,她不会对其他人发怒,而是什么事都自己默默承受,压抑着自己的怒火。本科一毕业她就来了美国,双职工,生了两个孩子。她说父母的身体都比她好多了,但是俩人总吵架,而且几乎任何大事小事都靠她,稍微不满意就说她不孝顺,特别是她妈妈。爸爸会心疼他,但是吵不过强势的妈妈。四十刚过她就查出了乳腺癌。。。她生病之后,无法照顾父母了,商量之后就让父母回国养老,结果周围人对她妈妈说是女儿不孝 在美国呆不下去了吧。结果,这一句话就把二老又吹回了美国。。。
地球上有一块地方名叫美国。
听你的描述是在加拿大,加拿大有很多华人聚居的地区,你们可以考虑搬过去,老人是可以不用会英文的。既然老人决定搬过来了,年纪也不算大,他们就不能像baby一样完全依赖子女,你要跟他们说清楚。
你公婆让你老公管。
是的 不要以为儿女身体一定比父母强。 有些老人养老耗费掉一两个子女的真的不少见
我看你的主要矛盾是,你不想管你公婆。这个你得跟你老公去说。
那是自己选择的父母来美的hard模式 就和有些人生两娃一样 生一个孩子以上的在我看来也是hard模式 自己做的决定自己承担 consequence
双职工如果有一方管父母很多,另一方就得顶上去管家里的事和两个孩子。 现在两个人都去管父母,家里靠谁顶上去? 如果要这样养父母,当初就该生一个或者不生。
说的容易,就是请人也是需要LZ帮忙联系的吧。我特别能理解楼主这种心甘情愿的帮助父母,但是也是真实的感到无比的身心厌烦和无助。特别是看到别人的老人能独立生活,有距离的交往,挺羡慕的。
我妈来美国,楼主所说的我都能体会,特别是重复的翻译,本来一句话,现在要double/triple,多费多少口舌和力气,太痛苦了。家里好几个人都需要楼主翻译,一天得累死。
抱抱, 理解你的辛苦, 也就是劳累之后吐槽放松一下而已, 就被有些人无限放大批评,有些人就是自己可能为父母公婆什么也没有做网上只出张键盘嘴道德绑架别人。你做得已经很好了,虽有抱怨但该做的都做了。父母养孩子的时候累了不也会抱怨吗?而且父母养孩子是二对一对自己的孩子, 孩子照顾父母是一对二还得加上自己的孩子, 还牵扯到和配偶的关系,要复杂辛苦多了。
楼主,你这看病还是小事.
我父母完全不懂英文也不会开车, 我父亲来我这里从检查出癌症到放疗到最后撒手归西都是我一手操办的,中间还穿插我母亲ICU抢救住院,小孩升学,自己升职换工作,帮公婆申请绿卡.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 我和我老公都是独生子女, 越往后只会越来越难,直到熬到把两边老人都送走.你现在要做的是端正心态, 直面困难, 既然选择这是你的责任,就少想那些消极无用的想法,专注在你能解决的问题上才是办法.
你老公需要同样的心态;换句话说,如果他选择对他的父母担当起同样的责任,他需要同样的付出.这个责任没有办法外包给你的.
我觉得很多事,抱怨无用,吐槽也没用,积极生活,想各种解决方法就好。
这种事事需要解释的累和烦 真的是身在其中才知道 不要说什么不要解释就好了 如果你在乎他们 这就是耐着性子做的日常 一天下来我经常就进了自己房间后感觉累瘫了
这个案子当年我在买买提确实看到过
公婆那部分应该是你老公负责的。
一个家是一个team,如果看对方太累,压力过大,心疼对方,另一半也会帮助照顾对方父母,毕竟把谁累坏都不行的,全家人身心健康是彼此的福气!
独生子女什么都要自己出。 别说独生子女独享了父母资源, 普通家庭独享不独享没什么区别,又不是独享皇位。
国内是这样的,舆论压力很大,我妈认识的那些人,一打电话就问她,你女儿啥时候接你去美国啊。打电话必问这个问题。我妈转头就给我施压。我出国以后这么多年,一直都这样。过来如果待的不够久都没面子。我家附近有一个对老夫妇的女儿也在美国,他们如果待的没那么久回来,我妈也会说呆不下去之类的话。出国留学回国就业的,他们也说人家是在国外呆不下去回国的。我纠正很多次也没用。
对。作为独生子女, 我的态度就是, 父母早过来早适应, 早做安排。 从完全独立自理, 到需要依赖子女, 这个过程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都逃不掉的。 平时通过小病小事了解美国是怎么个流程, 熟悉规则, 慢慢解释。 不至于大事火烧眉毛的时候才做打算。万一有些事情疏忽遗漏, 或者临时解释不清楚, 造成矛盾互不谅解。
在饭店点菜翻译我都能被搞晕了,几轮下来,我对服务员说了一句中文,对我妈说了句英文,可见有多头大。 是的,看到别人家父母独立生活,我也满羡慕的,就不说在美国了。在国内,我家同一层的邻居叔叔阿姨,和我妈是从小认识的,和我妈一样大。给女儿的照顾就不说了。现在还在开车接送外孙上学放学课外班等等。女儿病了就回家住,阿姨照顾。家里的事情都自己弄。我妈连水电费煤气费都不会交。
同感, 这个真的是看父母的, 我父母跟你父母类似, 自己开车,日常英文没有任何问题, 就是搭飞机旅行, 买菜, 去饭店吃饭, 逛mall, 等等这些基本英文都能自己来, 我父母都有自己的社交圈,根本不靠孩子,两个人每天活动排的满满, 我想找他们还的打电话到处问去哪了, 人头混的比我还熟。 两个人旅行都是跟自己的朋友搭着一起去, 根本不需要我们领着去。 我爸最牛, 有两个跟他一样喜欢旅行的朋友, 一个80多, 我爸快80, 还有一个70出头的, 三个老头加起来两百多岁, 一起开房车去阿拉斯加旅行钓鱼。。。这趟把我给担心的, 真怕他们钓鱼的时候跟熊打起来。。。 还一起开房车跑到横穿大陆跑到爱德华王子群岛,得意洋洋的给我看大龙虾 还有路上拦路的驯鹿。。。
抱抱,特别能体会你的辛苦,你尽力就可以了。我家也差不多,说起来都是琐事,但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喘气的时间都没有,楼里那些说教父母自立的,其实都还没到养老的阶段,老人身体好,精神好,年纪轻就容易很多,有些甚至可以给小家帮忙,孩子的负担就完全不一样
父母健康就是子女的最大福气!我父母身体都特别不好,一点帮不了忙,所有事情都需要我们管,我每天光烧7个人的饭菜就要吐血,考虑老的爱吃啥,小的们爱吃啥,自己吃啥完全不考虑,实在没力气给自己爱吃的再做了,打扫剩的吧,有阵子还得专门准备我爸的单独饮食。我爸身体不好,体力智力下降特别快,各种行为都像小孩,包括跟我家娃们吵架打架,出门上车没人愿意跟爷爷挨着做,有次老二不得不跟我爸坐最后一排,路上两人就吵起来,老二狂哭,我爸还不依不饶唧唧哇哇,老二气得把袜子脱下来塞我爸嘴里了,我跟老公第一排听的又气又好笑,这种事还基本天天发生,也算是天伦之乐?其实我爸年轻时候特别聪明一人,英文也好,可以英文期刊发表论文,自己一个人出差全世界跑着玩,也非常疼我,但是这身体不对了,人就完全不是以前那样了
我得提醒自己老了的时候,一定要独立
其实越是这样能照顾孩子的老人,等到他们老了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反而会失望。。 因为孩子被他们宠成了巨婴,根本不会照顾别人。。。 我一向主张的是,父母和成年子女尽量能自己照顾自己,别太麻烦对方,别早早的就把对方的善意和精力消耗完了。否则,等真正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对方已经精疲力竭了。。
看你说的,父母一辈年轻的时候也没少提醒自己 到那山唱哪山的歌吧
你父母身体不好,但是总是可以动动吧?烧菜不行,总可以帮你择菜洗菜,做做准备工作吧? 老人越是不动,越容易身体坏掉,而且脑子也越来越不灵光。 建议你适当让他们参与家务,这样才能保持活力。。 我公公以前是自己做饭,脑子身体都还行,自从请了保姆以后,很快就老年痴呆了。。。
我一想到他们来,心理就害怕。
以前些也天真的认为,让老人守着娃半天或者一晚上我出去办点 事 结果是他们在旁边玩手机,声音开得超大声,就算带耳机也听得很清楚 (因为耳朵不好使)说耳朵听力不好,你跟他说话大声一点让他听清,他说你干嘛那么大声说话。 有时候自己在旁边画画,也不看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开电脑打游戏看youtube,他们也不管。 我回来家作业没做完,我累了一天还得管,有时候饭也没时间吃,急了说孩子两句,老人开始说我。
有时候想着出门带他们走走,真的太累了,一到地方也上要找厕所,出去玩就是个找厕所旅程;买菜挑个半天,说什么这个便宜那个贵,我说不用考虑价格了,差着一两块钱的,不如早点买完回家休息吧。 后来所性不出去玩了,菜只直接网上定。我心已经够累了,身体不能再累了
如果老人在这边不能开车不能英语确实很累人,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有时候父母的心态也会非常的dependent,可以锻炼自己父母更独立些。同时自己也看开点,这就是生活,你接受了就好了。
没错!大多数父母的悲剧都是他们自身造成的:没有自我。我们这一代也有独生子女但是我完全不worry自己无能为力的那一天。因为很多事情可以提前安排好。我们也不要在意外面那些噪音。小孩自己可以干的事尽早让她自己干。一个有能力的人她的幸福感更强。那些饭来张口的巨婴和妈宝其实失去了他们大脑发育的最重要时期。我周围那些现在能照顾父母的人都是能力强且人品正的。
真的太不容易了,楼主做的真的很好很好了。我都不知道楼里上来就拍的人有没有面对过老人需要人领着看病的情况。我婆婆有一年来需要看医生,联系诊所,打电话约时间,之后开了检查带去做B超。中间各种跑腿,打电话,翻译就够忙活了。结果出来没问题,人还不信没问题,觉得是不是我翻译的不到位。那一阵我家孩子还好小,正在准备送DC,工作那时候还是每周去五天,真的心累➕身体累。
过于长寿也是负担 现在人均寿命都八九十了,想想也是可怕
我的感受,老人来忙没帮上,破坏了不少,还得哄着。花钱请你们来我就多照顾两个青春期,我就是个悲催的工具人
我不是不想爱父母,我能力的有限
握手。我家老人也是公放视频巨大声,至于看孩子,不能指望。我出门去看一趟专科医生,孩子那天正好放假,来回三四小时,孩子给老人微波了吃的,孩子自己不愿意吃速冻,老人就真的屁股都没抬的刷了那么久抖音,一问为啥没给孩子随手做点热的,就说孩子没喊饿。孩子没有父母看管,玩了一上午ipad。冰箱里新鲜蔬菜肉都有,老人也是会做饭的人,可能就是不想动吧。
有的老人可比青春期孩子难多了。小孩又不会对你做什么一堆judgement,甩脸。孩子最多不理你,好起来还可以给很多情绪价值。我小时候在家就是看我爸妈脸色,是不是就得哄我妈开心,我爸妈说的是我吃他们的用他们的,听他们的是应该的。现在反过来 他们如果在我家的时候,吃我的用我的,我也得听他们的,因为我以前是用他们的,这double dip啊
所以我做了坏人 我说 对啊 就是嫌弃你心里没点数,你不会英文不敢开车还喜欢在外面折腾 没了我什么都干不了,你还不知道对唯一能帮你的人好一点。我小时候是吃你们的靠你们开车出去玩,但我也没挑挑拣拣饭菜味道不好,开车路线不够优化啊! 然后我就清静了
这也是一个潜在问题。他们女儿到现在40+还不会做饭,只会煮方便面。希望老两口一直身体健康,他们人都特别好。 两家老人对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一直有事情做的老人精神状态真的非常不一样,说话速度,认知基本都还挺在线的,和他们交流起来很舒服。常年不做事情的人就很萎靡,反应慢,理解力等等都有明显退化。
樓主好像忘了老公可以商量 規劃互相支援家事父母的事
孩子也是够矫情,不爱吃速冻,居然干脆整餐饭也就不吃了。多大的小孩啊,溺爱成这样感觉也养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