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Asian students in particular this is often puzzling and even frustrating because often their ECAs heavily involve academic competitions. MIT is looking for much more than that. So if you want MIT, and you are not on the US Math Olympiad team, please pivot and look to explore other areas of interest that are not necessarily STEM focused. Develop other parts of your personality. Take some social risks by organizing others around a common goal. Follow your curiosity and take it as far as you can. Pay attention to current events and find ways to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around you. Do things/lead things/create things outside of your high school, reaching into your larger community. Use your skills to help others succeed. All of these things will not only make you a better candidate. Because your brain will grow more neurons across the corpus callosum between the brain hemispheres, making it easier for both sides to talk to each other, you’ll be smarter in the end. And way more interesting to MIT
hanwenwen 发表于 2025-02-13 21:37 For Asian students in particular this is often puzzling and even frustrating because often their ECAs heavily involve academic competitions. MIT is looking for much more than that. So if you want MIT, and you are not on the US Math Olympiad team, please pivot and look to explore other areas of interest that are not necessarily STEM focused. Develop other parts of your personality. Take some social risks by organizing others around a common goal. Follow your curiosity and take it as far as you can. Pay attention to current events and find ways to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around you. Do things/lead things/create things outside of your high school, reaching into your larger community. Use your skills to help others succeed. All of these things will not only make you a better candidate. Because your brain will grow more neurons across the corpus callosum between the brain hemispheres, making it easier for both sides to talk to each other, you’ll be smarter in the end. And way more interesting to MIT
这里M的家长,谁能给看看一般ASE是这么考的吗? 除非学物理的,不然一般ASE先用来考 general institue requirement。 这个GIR里理科课是2数学2物理一生物一化学,而且可以接受AP Cal BC 和AP Physics C。 原则上任何课都可以要求考,但是上面这些必须的课没过之前,会有很多人去拿4门物理两门化学?不是数竞娃多吗,说拿4门数学+CS还更可信点。
刚看了一下生物奥塞金奖名单,竟然也没有女生,这还真出乎意料。一直以为生物是女生的强项 2024 USA Biolympiad Team IBO Gold Medalists Suzuko Ohshima, North Hollywood Senior High School, North Hollywood, CA Frederick Song, Solon High School, Solon, OH Bill Kexin Sun, Seven Lakes High School, Katy, TX Jason Wang, Marriotts Ridge High School, Marriottsville, MD
所以你的assumption是女的对STEM本来就没兴趣/能力不行?
现在比例1:1,是不公平的?剥夺了你家儿子小的可怜的录取机会?
你先人为规定男女各一半就是不公啊。Merit based录取应该只看成绩,不看性别,种族这些,最后录取出来比例是多少就是多少。一个人不应该因为他或她的性别被录取。群里的女娃妈们一边急吼吼的要论证女娃和男娃一样优秀,一边又反对取消人为规定的一比一,真是可笑。
裤子大你去问问生物热门的时候8系女生多不多,平均分最高的是哪个系?
你真是个大鸵鸟,任何数理竞赛到高级别都是男女比例悬殊,怎么到顶尖数理的大学的录取这里就要一比一?是不是没有这个优待条件你家女娃就进不去了?什么时候各种营,集训队,国家队六人组里男女娃比例接近一比一了,才能说大学录取的一比一是公平的没有人为干预的自然结果。
这种所谓“聪明男的”只是自以为聪明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而已,还很喜欢高估自己的能力自己比女生考的差就是女生努力女生细心巴拉巴拉,可是连自己看不上的“简单”题目都做错,其实是因为并不是真的会做只是自以为会。真正智商高思维能力强的人不可能连高考都考不出好成绩,男生成绩比女生差都能找一堆借口自己聪明只是懒得练习高考设计更适合女生云云,女生成绩好都要被贬低没后劲,还真是普信啊😂讲真MIT作为私立大学就觉得女生优秀喜欢招女生轮得到你们逼逼吗,看不惯自己办一个大学光招男生不就行了
For Asian students in particular this is often puzzling and even frustrating because often their ECAs heavily involve academic competitions. MIT is looking for much more than that.
So if you want MIT, and you are not on the US Math Olympiad team, please pivot and look to explore other areas of interest that are not necessarily STEM focused. Develop other parts of your personality. Take some social risks by organizing others around a common goal. Follow your curiosity and take it as far as you can. Pay attention to current events and find ways to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around you. Do things/lead things/create things outside of your high school, reaching into your larger community. Use your skills to help others succeed.
All of these things will not only make you a better candidate. Because your brain will grow more neurons across the corpus callosum between the brain hemispheres, making it easier for both sides to talk to each other, you’ll be smarter in the end. And way more interesting to MIT
现在国内女生高考成绩高,这里女生gpa高得多,有人就说女生成熟得早的原因,占了这便宜。这话以前上初中时就听的,女生到高中没后劲儿。现在女生高考成绩好,又是同样理由,高中也不算了。以后是不是等到女性重心移到家庭和孩子身上,再比较一下,才是对男性更公平?前面有人举的6,70年代的美国?甚至1900?
你想太多了。真不是人人都盯着你家聪明绝顶、高不可攀的姑娘。 前不久参加了一个博士答辩,mit本科毕业的印度女生,那水平真是惨不忍睹。 要学本事,美国好大学多了去了,不是非上mit不可。 无论怎样的招生制度,够格上mit的各国男生也都非常少。 这里只是讨论一下男女1:1招生制度是否公平合理。 就算觉得不公平合理,也谈不上义愤。生活本来如此。
哈哈哈,以前说女生没后劲,高中成绩就不行了,结果高考女生依然成绩好,现在就说高考的设计更偏向女生,现在女生的学业优势已经延续到本科,不知道“聪明又有后劲”的男生几时能成熟?其实导致女性取得成就不易、“没后劲”的最关键的拖后腿因素就是婚育,如果可以不婚不育,或者找一个承担像传统婚姻中女性一样角色的男性作为结婚对象打理家庭解除后顾之忧,你会发现女人的后劲前途无量😂
2023年普通本科毕业生,女生占比55%,女生占优 985男女比例为62:38,男生占优
国内高考以前文理分科,文科状元女性占了60-70%。从2020以后逐步取消传统的文理分科以后,山东省3+3前五十名,天津市3+3前十名,男女比例都是四比一。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头部学生都去学理了,以前的文科状元含金量比较低。
越顶尖,男女比例越悬殊,国家集训队男女比例50:1。这还是要承认的。
女的在职场上不行,跟家庭没关系。主要是太情绪化了。
女生要是不情绪化,比男的不差。女的要是善于利用情绪,比男的就会强
这和job market有关。首先那时出国留学数学国内最好的能拿到这边T10的大学offer,物理这上面就差一截。 然后即使一直读物理系到博士,出来学术届的职位也非常的少。数学曾经有一度位置也少(91--96年),但到80末期上大学这批学生博士毕业时,情况开始好转。
哈哈,我小时候上学时候,说女生不行没后劲是说的“到小学高年级”。 这些年这个时间线快速地后退,到中学,到高中,到大学,我最后一次听到,大概是十年前在国内,退到“研究生”了。然后就不退了,大家开始说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既然心态平和不义愤,就用不着说话夹枪带棒,嗯,一个面试说不了整句的M男娃就代表了M男生的平均水平?
象你闺女这种情况,和男生公平竞争一点都没问题。所以你们更应该反对人为的按1:1录取。因为你闺女一点没被照顾到,反而因为这1:1被人误以为是照顾进去的。
你凭什么说没有采取同样的标准?实在不明白你们到底认为什么是所谓的同样标准。竞赛成绩吗?
凭什么就按照竞赛成绩录取?mit是你家开的倒是可以这么定标准。
脑子里只有竞赛两个字的,看不懂这个。
没人以为他们家是被照顾进去的,只有某些酸溜溜的人这么认为。
这个我还真看过一个男娃家长义愤填膺地反驳过说绝大部分mit学生都能毕业,毕业率不说明问题。
M 的6 年毕业率是多少?
这不能说明被讨论的那些很强但是没被录取的男生就没有这些。没有的自然更录取不上。
说明人家不是只看竞赛就够了啊。 不需要说明你那一长串啊。
M 没毕业的基本可以assume 是去干别的了,比如startup. 还真能毕不了业?
既然女生不是被照顾进去的,那男生女生放一个pool里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分开录呢?
到底在讨论什么?谁把原题再贴一遍?
现在女生高考成绩变好是因为赋分制度,只有语数英用原始分,导致语文英语在总分里比重变大,物理化学在总分里比重变小,并且因为赋分制区分度也变小。你要是继续提高文科分数比重,再把理科题目出简单点,女生成绩还能更好。 但与之相对的,在全民卷奥数,有点天赋的人都有机会卷到极致的大氛围下,女生进集训队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科竞赛开始办女生专场,在顶尖水平的比拼上女生越来越弱。
比赛之前,训练之前,班级里面就只提拔男的,只给男的报名。性别歧视很早就开始了。 智商这方面,男的对女的并不能做到50:1的碾压
没有啊,每一年都得考,考不好,当年就进不了
同质化的原因是M喜欢收stem娃,把男娃里面的stem尖子都收了。这类娃往往又不被其他T5待见。
+1
国内在数竞这个赛道里玩得主要是各个重点中学的理科班,集训队是从省赛开始一级级考上去的,初赛没有门槛,学校和机构要成绩,哪有只给男生报名的情况?女生家长也不能同意啊,这都2024年了。为啥就不能接受女生在数理顶尖领域比不过男生这个事实?不只数学,下棋这类脑力活动都是比不过的。 集训队一般60人,不是50比一,是59比一,现实就是这样。
BTW, 当年集训队20人的时候,是两个女生。
这里为什么只看数竞的? M又不是只开数学系。
要说看数据,不考虑影响因子看什么数据?再给女生一个generation的平等机会的时间,再来看数据吧。有些人要废除DEI只是怕女生有了机会将全面赶超男生吧?其实有没有DEI那些人都会歧视女生的。有DEI女生进MIT肯定是被照顾,没有DEI女生进了肯定也是靠某种暗地里的潜规则进去的,总有借口的。而且没有DEI,有些人更能明目张胆不录取女生了,因为女生就是比男生差啊,就算现在不差,后来也会差的,呵呵。
只看竞赛成绩才是不公平的,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还有他以后能在科研上走多远,不是某个竞赛能决定的,要看综合因素的merit。
国内高考文科状元女生多,理科状元男生多,在同样的时间里,女生即使自己和自己比,理科方面的成就也不如文科。有些人一说到女性比男性强的地方,就欣然接受,认同这是两性差异,一说到男性比女性强的地方,就开始找各种借口,找各种客观条件,怪天怪地怪社会,真的就只能呵呵了。
应该是这样,看你选什么课,m也有照顾进去的西裔等少数族裔的学生,太难的课这些人也毕不了业,如果不钻牛角尖选难课,毕业不是大问题啊。 没毕业的不一定是因为学业不好,我知道好几个孩子都是拿到了Y Combinator 选择gap year 或者drop去做startup了, MIT非常鼓励自己也会投钱给想创业的孩子,这些孩子不是成绩不好,相反都是成绩非常好的。
这些大佬是男的生的?还是遗传男方基因90%以上?所有人都是父母双方50%
谁告诉你他们不是一个pool录取了?
人家每年招6个数学竞赛的,是男的,100% 人家每年招6个啦啦队长,是女的,100% 合计 1:1
3年毕业很多?ASE一下可以考掉6-8门?不要误导大家这是M的普遍情况吧, 也不要把凤毛菱角的国家队和Camp牛蛙们代表M大部分学生,又在想当然的觉得女娃就是选简单课拿高GPA
3年毕业或者可以3年毕业的只要想基本上都可以吧,但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想急火火的毕业,很多孩子想好好体验四年的大学时光,尤其因为疫情影响的这几年的孩子。只是单纯针对gpa来说,不是GPA不好就是代表这个孩子成绩不好,选课和专业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GPA,至于有的人像带入女孩子就是想选简单课拿也是有点想当然了
ASE物理4门,生物一门化学两门,微积分一门难道不是8门?
当然不是想三年毕业就能三年毕业了,硬核的M哪有这么好混啊
3年毕业的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牛孩子有,普通孩子也不少,代表不了什么吧
的确代表不了什么,在我看来能进M的娃不管男娃女娃都很牛
所以你是觉得这八门M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考过?
想不想考ASE也取决于孩子,想提前毕业,想选难课的,或者单纯就是不想上这些课的孩子基本都会去考,至于考几门在于孩子的情况,牛娃一般可以考5-6门,物理娃或者学物理专业的可能会考6门或者8门。有的甚至免了10门课,因为线性代数和多元微积分11年级学过也可以算两门。有的孩子可能觉得考个ASE都难,有的觉着太简单了。很多想学医的娃甚至一门都不考。
就算女生在数理顶端领域比不过男性,女性也要有到顶尖数理名校受教育的机会。男生mop了的M基本都收了,顶级数学苗子人家也没耽误。剩下的难道还要按数竟成绩男女混合排序录取才公平?不收AMO的男娃而收了AIME的女娃有多大区别?华人娃进去了都是毕业了奔矿奔大厂赚钱的,助力他赚还是她赚都一样,都对人类发展没影响。
就是啊,女性开始系统受教育才几十年就取得现在的成绩在很多领域和男性平起平坐甚至反超已经很棒了,退一步说传统男性优势领域为了鼓励更多女性进入“照顾”又有什么不对?国内外语类师范类等女生多的领域都降分优先录取男生也没见他们说不公平,理工科之前女生少所以鼓励女生学理工科给予一定的优待也很正常嘛😂好多人说女生数理竞赛成绩不如男生、诺贝尔奖得主女性少,既然那么薄弱就更应该让教育资源倾斜一些呀
往前翻,很多人都告诉你,男生和男生比,女生和女生比。当然你不承认也没关系,其实只要M把录取的stats公开就行,种族,性别,标化成绩,GPA,竞赛,EC, leadership等等。
assume?不是理科厉害吗?随便assume?
所有不区分专业和国籍且不包括标准偏差的stat都是耍流氓。但凡学过统计的都知道,光有样本平均值是无法比较两个population是否有区别的。有些人是大学统计挂科了还是没学过?
这栋楼的存在不就是看到MIT男女比例1:1,女的居然不比男的差,有些人在怨天怨地怨社会吗?
不懂身为女人这么恨女是为什么?被男权PUA洗脑了,还在这给人家数钱。
只看成绩肯定不是GPA,看的是进没进MO,PHO啥的,这个确实男生是占绝对多数的
美国的USCO也是差不多50:1,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从湾区出来,码工二代
谁的标准是只有做这两项且做得好的才是厉害?
狗屁,苏姿丰,李飞飞,哪个职业发展和决策能力比你们华男差了?华男比不过白男和老印,就只会酸溜溜PUA华女
正因为这些人自己是女的,智商能力都不咋样,本来以为打个性别差可以给自己找点心理安慰,你们一说男女无差甚至女的更聪明,这不就把她们的心理安慰都拿走了吗,当然要强辩女的就是差就是不如男的,给自己找心理舒适度呗。
我承认不承认为什么mit要公布数据,有什么关系?你有本事就叫mit公布数据,要不然你张嘴怎么说都行。一切标准都应该是男的上mit,否则就是不正常。
所以mit是应该只看数学竞赛?有的家长自己不会干别的,只能推数学,所以可以这么幻想。
这里M的家长,谁能给看看一般ASE是这么考的吗? 除非学物理的,不然一般ASE先用来考 general institue requirement。 这个GIR里理科课是2数学2物理一生物一化学,而且可以接受AP Cal BC 和AP Physics C。
原则上任何课都可以要求考,但是上面这些必须的课没过之前,会有很多人去拿4门物理两门化学?不是数竞娃多吗,说拿4门数学+CS还更可信点。
考过ASE只能拿个pass/fail的学分,不能拿ABCD,好多医学院申请的时候ASE成绩不计入。所以学医的学生考ASE不合算,基础课还是要在大学修课拿个高分才好
考不考ASE确实也是学生自己的选择,有的学生想大学再好好学一遍,特别是有著名教授教课的话。
不知道这种分开录取的说法有官方的依据还是坊间流传,如果真公开,小中女的综合实力不见得比小中男差啊,其实依据前面M招生主任的那段解释,除了顶级数理牛蛙外,他们要找数理基础非常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所以男女比例1:1不是很合理吗?这200多个愿意也有实力去M“受苦”的亚裔姑娘应该为她们鼓掌!
同意这个。
MIT不是只招竞赛的孩子,当然不是只因为文科商科需要学生,最主要的是MIT的理念就是不是只有参加竞赛的孩子才能主导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或者说竞赛成绩不是决定学生潜力的唯一指标。过二十年来看看科技圈的大牛是不是都是中学搞竞赛的人?当年在国内搞竞赛风生水起的那帮,现在都干啥了?
啥事实,女孩子开始搞硬核工程才几年?美国80年代都没什么女孩子搞理工科,更何况现在还是有从小受到的教育娱乐生活环境影响让女孩子更容易去追求外表和social生活。即使这样,deepseek不也是有女孩子主设计师。等ai发展起来了,什么男孩女孩,都不是ai的对手,计较这些有啥意义
要真是在数理方面极其有天赋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其他EC,肯定能进M。
说说看哪一个顶尖奥赛是有女生的?生物奥赛,化学奥赛,物理奥赛?更不要说数学和计算机男女得分开来比了。体育可以可以说生理结果不一样,那么数学和计算机比赛男女为什么要分开来呢?男女哪儿不一样了?
除了大一入学前的暑假是pass/no pass,后面考是有ABCD的,会记入成绩单的。学医的不考很正常,这样不跳课更能保证GPA,而且同样的课,ASE拿A应该比修课A难一些,因为只有一次考试机会,没有作业等等的附加分。
所以ASE考试的成绩会显示在成绩单上?
刚看了一下生物奥塞金奖名单,竟然也没有女生,这还真出乎意料。一直以为生物是女生的强项
2024 USA Biolympiad Team IBO Gold Medalists Suzuko Ohshima, North Hollywood Senior High School, North Hollywood, CA Frederick Song, Solon High School, Solon, OH Bill Kexin Sun, Seven Lakes High School, Katy, TX Jason Wang, Marriotts Ridge High School, Marriottsville, MD
有哪个顶尖奥赛的得奖者没录上MIT吗?或者说被女生抢了M的位子吗?
IXO 的男生基本上M都录了,连mopper都是,(偶然有出问题的,更多是自身原因)。 再往后的就不能算这项顶尖,要看其他了。 Again, M不是只有数学系。 数学系要收100人的话,之后的不管是第101还是第501,有区别吗?
除了入学前的那次,以后考的会显示ABCD。
AP这两门是可以转的,我闺女没有考生物和化学因为高中基本没修课,数理CS考了四门吧,能够轻松全考过的绝对是牛蛙中的战斗机,也不是M的普遍现象
和中国比, 美国的女科研人员,工程师数量差远啦,这才是美国需要加强的。
顶尖的肯定都录了,后面的难道一定还要靠竞赛来排位,谁规定MIT一个私校录取只能看竞赛成绩?就不能参考点其他的?其实每年真正的竞赛娃也就一百多点,可能还没赶上靠体育加分的人数。 群里不满的男娃家长显然是没够上顶尖的那种。
那确实还是不要贸然地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