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很忙,但每天都多出来一些乱七八糟的杂事,比如小孩在学校突然又吐了,又不能上班要去接,比如突然building 又停水了,比如被送了两个包裹被charge 了两次,打电话商家要求我给他们退回去,等等等,然后娃吃饭撒一地每天都在清洁,in law 吃饭也撒一地也不停的清洁, 就是工作很多,没有时间做,每天都被各种杂事包围,完全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in law 和我父母不但不帮忙,还各种内耗, 我现在最希望的是有时间静静的工作,有时间看医生,泡杯茶,看书等等,但这都成了奢侈
推荐一本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The ONE Thing: The Surprisingly Simple Truth About Extraordinary Results” 个人亲身体验,做减法做精益,live at the moment,不焦虑不紧张不恐慌,整体的幸福感和现实成就最高。 花时间好好摸索,什么事情对自己重要,然后其他事情都放一边。这个世界没了谁都在继续转,你管和不管这些事的结果都差不多。 我前几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带好孩子,所以工作和父母长辈都放到一边,只给最低关注;后来孩子大了,重点变成了某一个生病的长辈,那就尽量出钱出力;再后来他过世了,那我又回归孩子和工作。 时刻头脑清醒,分清priority最重要,不能跟无头苍蝇一样团团转,该说不就说不,尊重自己的时间和感受。
tomjust 发表于 2024-11-19 11:37 推荐一本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The ONE Thing: The Surprisingly Simple Truth About Extraordinary Results” 个人亲身体验,做减法做精益,live at the moment,不焦虑不紧张不恐慌,整体的幸福感和现实成就最高。 花时间好好摸索,什么事情对自己重要,然后其他事情都放一边。这个世界没了谁都在继续转,你管和不管这些事的结果都差不多。 我前几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带好孩子,所以工作和父母长辈都放到一边,只给最低关注;后来孩子大了,重点变成了某一个生病的长辈,那就尽量出钱出力;再后来他过世了,那我又回归孩子和工作。 时刻头脑清醒,分清priority最重要,不能跟无头苍蝇一样团团转,该说不就说不,尊重自己的时间和感受。
tomjust 发表于 2024-11-19 11:37 推荐一本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The ONE Thing: The Surprisingly Simple Truth About Extraordinary Results” 个人亲身体验,做减法做精益,live at the moment,不焦虑不紧张不恐慌,整体的幸福感和现实成就最高。 花时间好好摸索,什么事情对自己重要,然后其他事情都放一边。这个世界没了谁都在继续转,你管和不管这些事的结果都差不多。 我前几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带好孩子,所以工作和父母长辈都放到一边,只给最低关注;后来孩子大了,重点变成了某一个生病的长辈,那就尽量出钱出力;再后来他过世了,那我又回归孩子和工作。 时刻头脑清醒,分清priority最重要,不能跟无头苍蝇一样团团转,该说不就说不,尊重自己的时间和感受。
tomjust 发表于 2024-11-19 11:37 推荐一本书:《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The ONE Thing: The Surprisingly Simple Truth About Extraordinary Results” 个人亲身体验,做减法做精益,live at the moment,不焦虑不紧张不恐慌,整体的幸福感和现实成就最高。 花时间好好摸索,什么事情对自己重要,然后其他事情都放一边。这个世界没了谁都在继续转,你管和不管这些事的结果都差不多。 我前几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带好孩子,所以工作和父母长辈都放到一边,只给最低关注;后来孩子大了,重点变成了某一个生病的长辈,那就尽量出钱出力;再后来他过世了,那我又回归孩子和工作。 时刻头脑清醒,分清priority最重要,不能跟无头苍蝇一样团团转,该说不就说不,尊重自己的时间和感受。
还有一个对付无力感的有效方法,就是缩短做决定的时间,我能一秒钟做决定的事情不会花两秒,而且做了决定后就不纠结不后悔,什么结果我都坦然接受。 如果几分钟之内我的心里没有浮现出答案,那头脑就把这个事情放在一边,不需要浪费一秒钟来焦虑,把注意力放在其他问题上,在合适的时候再回头决定。我最早给自己的硬性指标是考虑纠结一个事情不超过五分钟,现在熟练以后很少会超过五秒,脑子会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来approach 这个problem. 这是建立在这个心理基础上:无论我怎么做,都错不到哪里去,我相信我的直觉也相信这个世界不会亏待我。 有本书《做,就对了》 “Fail fast, fail often: how losing can help you win” 也是类似的意思。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每件事都做出最好的决定(80-100分),而是每件事做到good enough (60-70分),然后继续下一件事。向前行才是关键(go with the flow),不要stuck在某个时刻某件事情上。
就是工作很多,没有时间做,每天都被各种杂事包围,完全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in law 和我父母不但不帮忙,还各种内耗, 我现在最希望的是有时间静静的工作,有时间看医生,泡杯茶,看书等等,但这都成了奢侈
所以我一直在做减法。
个人亲身体验,做减法做精益,live at the moment,不焦虑不紧张不恐慌,整体的幸福感和现实成就最高。
花时间好好摸索,什么事情对自己重要,然后其他事情都放一边。这个世界没了谁都在继续转,你管和不管这些事的结果都差不多。
我前几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带好孩子,所以工作和父母长辈都放到一边,只给最低关注;后来孩子大了,重点变成了某一个生病的长辈,那就尽量出钱出力;再后来他过世了,那我又回归孩子和工作。
时刻头脑清醒,分清priority最重要,不能跟无头苍蝇一样团团转,该说不就说不,尊重自己的时间和感受。
谢谢分享,这也是我也学习的功课。
一周只去一个地方一次买菜日子能不能过?能过就只买一次。
老人家都送回家,各管各妈,日子能不能过?能过就都送走。
小孩不上这个课外班,家里不安排这次旅行✈️,日子能不能过?能过就不安排。
家里必须一尘不染吗?现在不打扫🧹日子能不能过?能过就等我开心的时候再来清扫。
所有这些情景的中心思想就一个,我做这些的动机是“我愿意”还是“我应该”。
“我愿意”来源于内驱力,再多再难我都甘之如饴;“我应该”来源于外驱力,是为了迎合外在标准而做,那光是扫个地,我都能觉得手臂千斤重,满满的无力感。
关注在“我愿意”,能成就的事情又精又多,因为没有内耗,能量都花在刀刃上。
小孩病了让你老公去接,一人接一次,不能每次都你接
包裹钱不多就算了,钱多就等晚上再联系客服,什么时候买菜的时候顺便到carrier给退掉
你不是跟你父母已经断绝来往了么,少联系别联系,别琢磨他们
问题是lz说的好几个事都不止one thing了。很多事不做就堆积如山。shortcut 能省事就省 但是还是很多事。比如家里很多家务都睁只眼闭着眼降低标准了 但是还是没完没了的感觉
不是,in law 只是visit , 而且是他自己说要来的,并不是我们请的! 但是在我家,在沙发上吃花生吃开心果,弄得到处都是,又在饭厅吃饭也是跟小孩一样撒得满地都是。
生活就是被各种繁杂琐碎,各种突如其来的的事情冲击着
父母娃们吃饭到处撒的问题扫地机可以帮忙
只有开始做减法,才会摆脱恶性循环,如果不做减法,只会越来越多杂事;现在开始做减法,至少将来有一天会有轻松自在的可能。
包裹都有30天退货吧,不需要特意跑一次,我都存一起几周跑一次
小孩吐了就接回家自己继续上班
还有我的许多杂事都是带着娃一起做的,从2岁开始就是,一来可以溜娃kill时间,二来也算让他们长长见识呗,不需要自己抽空单独出来做
那叫他们自己收拾啊,不行就老公收拾,没听过要媳妇收拾的,反正我绝对不会动手去干
In law 和老公,都是特别脏,眼里没有活的。 家里最近几天连续出现了蛆和蟑螂,这些人都跟没事人一样,恶心不到他们!
+1 ““我愿意”来源于内驱力,再多再难我都甘之如饴”
今年才真正实施下来的,凡事都要是心甘情愿的。
也是刚刚发现,没有孩子的家庭的家务量,是有孩子的家庭的家务量,的10-20%。能少花太多的时间精力了。
那是因为你选择了最重要的事情是带孩子。假如你选择了工作是第一要事,请问如何不管孩子?家里大事小事都交给别人,也要对方愿意且能达到最最基本的标准才行。
我有洁癖 我家人 晚上不洗澡 不换睡衣 从不上床 在外面穿了一天的衣服 回家不会直接坐或躺布沙发上
吃饭吃零食 只要吃东西 必须在饭桌上吃 不能在沙发 床上吃东西
孩子一直都不错
可我爸妈 就是不听
在床上吃巧克力 在沙发上吃葡萄 在沙发上喝牛奶 吃开心果 我每天 疲惫的打扫打扫再打扫
买个小绿 都不够用
每天各种鸡毛蒜皮的事 都要处理 都要花时间 就是累
我一般早上起来准备一个饭盒,然后送去学校。 晚上队友做饭,然后我稍微辅导功课。然后不就是洗澡睡觉了吗。 接送培训班都安排在周末。
我们晚上收拾餐桌/放洗碗机的工作是大娃完成的。现在分配给小的做饭前摆放碗筷和盛饭,她们能做不少家务呢。
一样的!家里两个人得有分工,挣得多的专心工作,挣得少的多管小孩。平时杂事+小孩课外班接送是很多,双职工得有取舍。重要的事情做了就行了,很多钱浪费了也没办法,比如没空去退货,账户被多扣了钱,我都没法兼顾。累了一天,我宁愿休息看电视剧,也不会为了省钱去干杂事。
如果几分钟之内我的心里没有浮现出答案,那头脑就把这个事情放在一边,不需要浪费一秒钟来焦虑,把注意力放在其他问题上,在合适的时候再回头决定。我最早给自己的硬性指标是考虑纠结一个事情不超过五分钟,现在熟练以后很少会超过五秒,脑子会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来approach 这个problem.
这是建立在这个心理基础上:无论我怎么做,都错不到哪里去,我相信我的直觉也相信这个世界不会亏待我。
有本书《做,就对了》 “Fail fast, fail often: how losing can help you win” 也是类似的意思。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每件事都做出最好的决定(80-100分),而是每件事做到good enough (60-70分),然后继续下一件事。向前行才是关键(go with the flow),不要stuck在某个时刻某件事情上。
in law 吃饭也撒一地也不停的清洁
其他的算了。这个你公公婆婆可以自己收拾呀。他们是成年人。除非卧床不起那种。这是最基本的。